海明威的故事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海明威的故事(推荐8篇)

海明威的故事 篇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生活的一个象征,而那位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孤独地与环境和自我苦苦搏斗的老渔夫无疑就是海明威自己,海明威曾经与谈论过他ED问题的另一位知名作家在公开场合大打出手,对他来说,ED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为了逃避这一疾病对他毁灭性的打击、逃避在现实生活中严重的挫折感、逃避他在现实生活中对家庭、婚姻和妻子的责任,他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与现实世界没有任何关联的“大海”,以在其中的斗争、胜利和荣耀来慰藉自己焦灼的心灵。可悲的是,这一切努力还是不足以拯救现实生活中的海明威,最终他还是走向了毁灭。

这是一个ED造成的悲剧,它是海明威个人的,更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有人会因为ED而自杀--我们不会认为ED使我们丧失了尊严,我们不会觉得ED可以摧毁我们的生活,不仅如此,我们还有足够的机会获得帮助,我们还有足够的手段战胜ED,而在海明威那个时代,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办到的。

海明威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一个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故事:一对青年男女彼此默默相爱却始终无法走到一起,最后,两个人在漫长的分别和漂泊后终于重逢,

《海明威的.故事》()。在出租车上,汽车起动的一霎那,女孩的身体向后一仰,头靠在了男孩的肩上。这时候她说:“我们要是能在一起该有多好!”男孩回答:“这么想想不也是挺好吗?”

海明威的故事 篇2

在把个人的传奇生涯和创作的辉煌业绩结合起来的作家中, 海明威堪称是独一无二的。他的魅力和影响几乎有一半在于他的传奇英雄般的生平和经历。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内战, 一生中多次负伤, 仅脑震荡就有十几次, 出过三次车祸, “光是作战, 他身上中弹九处, 头部受伤六次。他18岁的时候在意大利给炸伤了, 起初都当他死了, 丢下他不管, 医生一共在他身上拿出237块碎片, 拿不出的不算。” (菲力浦·扬:《欧涅斯·海明威》, 《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 220页, 北京:三联书店, 1988。) 二战一开始他就跃跃欲试, 1941年来亚洲逛了一圈, 在前线采访, 拜见了蒋介石和周恩来。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参战, 1942年海明威向美国海军自告奋勇, 驾驶渔艇, 在古巴沿海巡逻了两年, 搜集德国潜艇活动情报。1944年随美军在诺曼底登陆, 带领一支游击队最先在巴黎凯旋门一带与德国作战, 比正规军更早地进驻巴黎, 所以经常戏称巴黎是他解放的。一进巴黎就开着一辆军用吉普车去拜访毕加索。战时像毕加索和萨特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都留在巴黎, 萨特是被德军俘虏后, 1941年获释留在巴黎当哲学教师的。而毕加索早已声名显赫, 日子也显然要更好过一些, 尽管巴黎缺衣短食, 但是慕名拜访毕加索的人很多, 都会给他带点火腿之类的好吃的。只有海明威是以得胜将军的姿态威风凛凛地去见毕加索。但碰巧毕加索不在家, 女管家接待了他, 见海明威两手空空, 就很不含蓄地提示:“你大概想给先生留下点什么礼物吧?”海明威说他原来倒没想到这些, 但这可能是个好主意, 就回到吉普车里, 搬下一个箱子, 放在门房里, 并在箱子上写下“海明威赠送给毕加索”。女管家一看, 原来是一箱手榴弹, 吓得赶快瓦兹写的回忆录《巨匠与情人》, 堪称是关于毕加索的各种回忆录中最好看的一本。

20世纪有海明威这种传奇生涯的作家是不多的, 卡夫卡、普鲁斯特都深居简出, 罗伯·格里耶近三十岁才开始写小说, 此前则是一名农艺师 (当年我一想到罗伯·格里耶而立之年才成为小说家, 就觉得自己也很有希望) 。与这些作家一比较, 海明威的经历就更显得传奇了。

海明威是20世纪的传奇英雄, 塑造了有名的保持“压力下的风度”的硬汉形象。他自己也正是这样一个形象, 从小练拳击, 打垒球, 喜欢斗牛, 并亲身上过斗牛场;还喜欢钓鱼, 骑马, 滑雪, 打猎, 在非洲森林里狩猎时两天内飞机出事两次, 差点送了命 (有好几家报纸竟刊出了他逝世的消息以及对他的评论, 他痊愈后读了非常高兴, 因为都是一些好话) 。此外他还喜爱动物, 晚年他大部分时间住在自己在古巴的“瞭望农场”, 除了夫妻两个人外, 还有9个佣人, 52只猫, 16条狗, 好几百只鸽子, 此外, 还有3头母牛。这一切都说明了海明威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作家, 连自杀的方式也有个性。伍尔夫投河, 三岛由纪夫切腹, 杰克·伦敦和介川龙之芥都是服毒, 茨威格是打开煤气, 海明威则是把猎枪含在嘴里, 两个扳机一齐扣动, 大半个脑袋都打碎了。这一天是1961年7月2日。

海明威是我个人比较喜爱的作家, 以前迷恋他的“压力下的风度”, 他的一句格言我一直很喜欢, 是《永别了武器》里的话:“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受挫折, 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折断处长得最结实, 因此, 海明威的名言和他写硬汉的小说对那些渴望坚强的人永远都是一种激励。但海明威虽然生平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与整个世界相抗争的角斗士的形象, 是个硬汉, 而在骨子里则是与卡夫卡、里时, 海明威还多了几分天真。美国学者菲力浦·扬认为, 一切美国故事里最伟大的主题是:天真遇上经验, 讲天真的美国人怎样走到外面的世界, 怎样遇见与天真完全不同的东西, 怎样在路上被打倒了, 从此以后便很难再把自己拼起来, 恢复原状。而海明威讲述的正是这古老的故事, 关于一个男孩子怎样被他从小到大经历的世界打击得粉碎的故事。菲力浦·扬认为海明威的独特处还在于他笔下的这些天真的人物不会成熟, 也不会成人, 永远有一种天真的本性。海明威最具有自传意味的系列小说《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写的正是这样一个主人公, 文学史家认为尼克·亚当斯的形象与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芬同样不朽。

海明威的巨大名声更来自他的几部长篇小说, 有《太阳照样升起》 (1926) 、《永别了武器》 (1929) 、《丧钟为谁而鸣》 (1940) 、《老人与海》 (1950) 。尤其是前两部使他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迷惘的一代”指的是一战之后失落与困惑的一代, 这个概念出自美国女作家斯泰因, 是现代主义先驱者之一, 20年代住在巴黎, 主持文学沙龙。纪德、毕加索、庞德、艾略特、海明威都是常客。海明威与她有几年交往, 后来发现她是同性恋, 有些厌恶, 斯泰因也看不惯海明威萎靡颓废、不思进取、吊儿郎当的样子, 就训海明威:“你们这些在战争中当过兵的年轻人都是一样。你们全都是迷惘的一代。”“是吗?”海明威不服气, 就和她抬杠。海明威晚年的回忆录《流动的圣节》中有一章题目就是“迷惘的一代”, 专门谈1924年的这件事, 有意思极了。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海明威的一本书, 回忆的是20年代他在巴黎的生活。后来海明威创作《太阳照样升起》的时候, 在书的扉页引用了斯泰因教训他的那句话:“你们全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迷惘的一代”成为文学词典中一个专门词条, 文学史考试经常用来作名词解释。

但是, 海明威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是他的小说在写作形式、语言和技巧方面的成就, 是他所开创的“冰山文体”, 从而提供了我们理解现代小说的另一种方式。《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提要》中这样评价海明威, 认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以及短篇小说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影响, “一位作家, 如此突然地一举成名, 如此漫不经心地使这么多别的作家和别的写作方式一败涂地, 并如此直接地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这的确是史无前例的”。而《永别了武器》则“也许算得上是他的最佳作品, 在这部书之后, 人们再也无法模仿这种和谐悦耳、水晶般透明的风格”。 (康诺利、伯吉斯:《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提要·现代小说佳作99种提要》, 62页, 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8。)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针对着大批海明威文体风格的模仿者而言的。海明威成名之后, 几乎所有文学青年都一下子觉得自己也有了一举成名的梦想和希望。杂志社在一段时期内收到的几乎都是海明威体的小说。连大学课堂的文学课也受到了影响。美国当代小说家理查德·福特回忆他大学生活时说, 教授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全班用“海明威文体”或“福克纳文体”写一段文章, 学生们都怨声载道:“居然能给学生布置这样苦难奸诈的作业。”结果理查德·福特照海明威文体写的文章才念了三句, 老师就打断了他, 说听上去倒像别的学生写的福克纳。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下卷) , 469页,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5。)

可以说有两类作家, 一类作家主要影响读者, 另一类作家则主要影响其他的作家。海明威可能更属于后者 (这类作家可能还有博尔赫斯) 。尤其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 一般读者可能是读不进去的。我大一大二大三曾三次借回《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但直到读了研究生时才真正开始喜欢, 觉得从小说技巧的意义上看,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比长篇更有代表性。也正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 把他的“冰山文体”推到了极致, 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家。比如马尔克斯就受到了海明威的巨大影响, 他认为真正影响了自己的有两位大师, 都是北美小说家:福克纳和海明威。他称福克纳是一位“与我的心灵有着许多共感的作家, 而海明威则是一位与我的写作技巧最为密切相关的作家”。马尔克斯认为海明威始终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博得声望, 而是往往以其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来赢得声誉。 (王宁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 483—485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可以说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更能体现“冰山文体”的特征, 同时也更深刻地影响了其他的作家。

“冰山文体”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大大的有名, 几乎广为人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最早是在一部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中提出的, 以后又不断加以阐发。所谓的“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 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一, 而八分之七是在海面以下。海面下面的部分就是作家没有写出的部分, 是省略掉的部分, 但这一部分读者却可以感受到, 好像作家已经写了出来似的。联系海明威的短篇创作具体分析, “冰山理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1.简约的艺术

所谓“简约的艺术”, 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 以少胜多, 像中国水墨画技巧, 计白当黑, 没有着墨的空白处似乎比浓墨重彩更有韵味。不要铺陈, 不要八分之八, 而只要八分之一。英国学者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认为, 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 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剥下了亨利·詹姆斯时代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 (贝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 《海明威短篇小说选》, 319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这些英语文学的乱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词。形容词过多是19世纪末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小说家带给英语文学的一大灾难。譬如詹姆斯的代表作《贵妇人的画像》充斥了长句子和多重修饰, “你不憋足大一口气是读不完一句句子的, 好比一长列货车, 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 (董衡撰:《海明威与现代小说》, 《美国现代小说家论》, 101页,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这绝对是学者型的文风。而海明威18岁就去打仗, 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科班训练, 打过仗当了美国一家报纸驻欧洲的记者, 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 语言必须简明, 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 极少用修饰语, 极少用形容词。可以说文学史上有一类作家是敌视形容词的。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就有句名言:“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他似乎在说只有名词是直抵事物本身, 是直面、直接呈示事物, 形容词多了反而遮蔽事物和内质, 所以是名词的敌人。马克·吐温在1880年的一封信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用平易的、简单的英语, 短字和短句。这是现代的写法, 最好的写法———英语就得这么写, 坚持这么写。不要浮华花哨, 不要赘言冗长。你一想起一个形容词, 就消灭它。不, 我不是说形容词一个也不用, 而是说大多数不要用, 这样留下来的就有分量了。形容词挤在一块儿, 文章没力, 离远一点就有力。一个人一旦养成好用形容词的习惯, 或者写的冗长、花哨, 就好比染上其他恶习一样, 很难改掉。 (转引自董衡撰:《海明威与现代小说》, 《美国现代小说家论》, 99页。)

海明威最激赏的作家正是马克·吐温, 他称“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的一本书, 叫做《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 一切美国文学创作都从这本书来。在这以前没有什么东西, 打它以后的东西没有这么好”。从这一点看, 海明威简约的语言风格与马克·吐温的主张有内在的相通是不奇怪的。他们都追求语言的简约。

这种简约的风格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 就是海明威最小的儿子回忆父亲给自己改写小说的轶事。40年代以后评论界称海明威才华枯竭, 进而又说他心灵枯竭, 海明威自己也将信将疑, 感到有必要培养一个作家儿子, 延续自己的创作生命, 就指导自己最小的儿子格瑞戈里读书、写作。

有一天早晨爸爸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 不要期望写得很好。”

我坐在桌子边上, 手里拿着一只爸爸削得很尖的铅笔, 苦思冥想。我望着窗外, 听着鸟叫, 听见一只猫也想跟着它们一起叫;我嗖嗖地乱写一通。我把猫放了出去, 可是又进来一只。 (注:前面提到海明威住在古巴“瞭望农场”时养了52只猫。格瑞戈里的这段回忆提供了旁证。)

我用爸爸的打字机打字。那一天他的工作已经完毕。我慢慢地打出一篇故事来, 交给爸爸。

爸爸戴上眼镜, 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读了起来, 我在一边等着。他读完之后, 抬头看了我一眼。“非常好, 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写得好多了。我看要改的就是这个地方, ”他指的是一只鸟从巢里掉下来之后, 这个鸟出乎意外, 发现自己可以展翅飞去, 不会撞在下面的岩石上。

“你是这样写的……‘突然之间它发现自己可以飞了。’你把‘突然之间’ (all of a sudden) 改成‘突然’ (suddenly) 。用字越少越好———这可以保持动作的持续性。”爸爸笑了起来。我好久没有见过爸爸这样笑了。“你可得奖了, 孩子。”

其实真相是怎么回事呢?

得奖的该是屠格涅夫。这篇小说是他写的。我只是抄录下来, 变了变背景, 换了换名字, 这是我从一本书里发现的, 我估计爸爸没有读过这本书, 因为有几页书还没有裁开。

我并没有优胜者的感觉, 我不知道爸爸什么时候会发现我对那篇小说唯一的贡献是把“突然”改成“突然之间”。

幸好爸爸发现我剽窃的时候我不在场。后来听说有人问他, 他的儿子格瑞戈里会不会写小说。他兴致勃勃, 容光焕发, 堆起他那付笑脸回答道:“格瑞戈里有时候做一点蹩脚的校对。”当然, 人人都笑了起来。 (董衡撰选编:《海明威谈创作》, 172页, 北京:三联书店, 1986。)

这个例子说明真正的作家之间有一种心灵的默契。海明威没有改动屠格涅夫小说的任何其他地方, 但却一眼看出了不属于屠格涅夫的东西, 所谓“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正是这个意思。当然, 这个例子主要反映了海明威对烦琐的语言的极度敏感。

海明威小说语言另一个鲜明的特征是简约的对话风格。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文中指出:“在他以前的一个世纪, 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 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 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按照这套老规矩, 角色说的话要具备作家所强调的抑扬顿挫、风味、情绪、含意。于是:‘他带着明显表示的愤怒又重复了一遍’;‘她鼓起勇气, 用忧郁的音调说’;‘他犹豫不决地宣称’;‘他声音惊恐、结结巴巴地讲’;‘他夹进来说’;‘他低声笑着插了句嘴’,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这些文字填料一块块塞满了上起狄更斯, 下至四便士平装本的每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交谈。”海明威则把这一切“填料”都一扫而光。他的对话都是直接呈现对话内容, 有时连“他说”这样的字眼也去掉了。这实际上是小说家在给自己出难题, 他必须非常精心地设计每一句对话, 才能传达人物对话中内在的情绪和语调, 必须在对话语言中选择一些能提示人物内心和情绪的词汇和字句。但显然很难完全做到, 很多时候读者只能靠联想去感受人物内在的心理和情绪以及心灵世界。而这恰恰是使小说内蕴复杂和丰富的重要途径, 作者自己不加判断和解说, 读者只能凭对话内容去感知, 小说就复杂化了, 同时也耐读了, 因为读者一开始漫不经心地去读, 往往只看到海面上的八分之一, 只有认真品味, 才能领略其余的八分之七。但最终想清楚地看到冰山全体, 则是不可能的。

2.“经验省略”

这个概念我是借用小说家马原的。马原认为“冰山理论”的更内在的质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海明威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空白理论等同起来, 以为这是一种含蓄手法的运用, 言有尽而意无穷, 其实这是一个大的失误。传统的省略方法很类似于删节号的作用, 它省略的是情味和韵致;而海明威省略的则是完全不同质的东西———实体经验。马原以《永别了武器》中曾被海明威改写了39遍 (在另一处海明威又说是40遍) 的结尾为例:

我往房门走去。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一个护士说。

“不, 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 “那位也出去。”

在此之前作者没告诉我们房间里有几位护士, 这段文字也没交代, 可是我们马上知道了这间停着‘我’情人 (卡萨玲) 尸体的房子里有两位护土。‘我’的对话没有丝毫失态之处, 可是我们也从这段文字里知道了‘我’的失常变态。”“这些语调上的变化其实在上边文本中全无提示, 作者也没有用叙述的方式告诉我们关于主人公‘我’的任何情绪变化, 然而我们都知道了。作者利用了人所共有的感知方式及其规律, 他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你不说大家也会知道这个道理, 他就不说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结果大家还是都知道了。这样做除了因省略掉一些东西而缩短了篇幅外, 由这种省略还产生了完全出人意料的新的审美方法, 以作用于 (阅读) 对象心理为根本目标的方法。” (马原:《小说》, 《文学自由谈》, 1989年第1期。)

马原的论述很精彩, 但他所谓的“经验省略”, 我理解实际上并不是把实体经验省略掉了, 海明威省略的其实是我们凭经验可以填充、想象的部分, 因此, 这种省略技巧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的经验参与, 使读者觉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经验能力。在这个意义上, 海明威等于把冰山的八分之七空在那里让读者自己凭经验去填充。而以往的小说家如果是现实主义者就把什么都告诉你, 喋喋不休, 不厌其烦, 不留空白;如果是浪漫主义者就拼命调动读者的情绪, 拼命煽情。海明威也在调动, 他调动的则像马原所说, 是经验。这肯定是一种新的小说美学。怎样深入阐发它的美学层次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思考。但我们起码可以说, 这种“经验省略”涉及的绝不仅仅是个“简洁”的问题, 它还关涉着对世界的认知与呈示问题, 关涉着小说家对生活中的情境和境遇的传达方式问题, 从中有可能生成一种小说的情境美学。

海明威的“纪律” 篇3

美國作家海明威在得了诺贝尔奖金以后,不止一次地说:“我要学习写作,当个学徒,一直到死。”他认为要完全精通写作这事,是永远办不到的。

他非常勤奋,他有每天早上坚持写几个小时的习惯;他把这种习惯看成是责任和一种痛苦的纪律。不管他睡得多晚,或者夜里失眠多久,他一大早就走到写字台前,开始写作前,他总是先读一遍已经写好的部分,以便沉浸到情节中去,然后才继续写下去。

海明威为什么要站着写

我们听到过站着写的作家吗?美国海明威就是这样的作家。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正是由于要“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所以,海明威的作品素以简洁、清新而著称。他把他的这种方式当成一种秘诀。因为“站着写”,就会使自己感到一种紧张而艰苦的劳动,迫使自己把那可有可无的话删掉。

当然,有舒适的环境;宽裕的时间,是创作的好条件,但若不好好掌握,把不着边际与主题无关的话堆砌上去,那绝不能使作品简洁明快。

当然不是要我们照搬海明威这种方法。但他这种精神,这种出发点,对我们却是很有启发的。

海涅临终的话

海涅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但他不顾医生和亲属的劝告,仍然赶写他的回忆录,每天伏案疾书六小时,直到临终时还喊道:“给我纸和铅笔!”

关于海明威自信的名言 篇4

1、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海明威

2、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远不会把我打败。把我打倒是我身体跌倒,但你永远打败不了我的心。——海明威

3、没有失败,只有战死。——海明威

4、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海明威

5、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海明威

6、上帝创造人,不是为了失败。——海明威

7、我们生下来有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需学会什么,我们从来不吸收任何新的东西。——海明威

8、相爱的人不该争吵,因为他们只有两个,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海明威

9、所有的罪恶都始于清白。——海明威

10、相爱的人不该争吵。因为他们只有两人,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他们一发生隔膜,世界就会将其征服。——海明威

11、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海明威

12、胜利者一无所获。——海明威

13、心灵愈加严谨,外表愈加简单。——海明威

14、二十世纪的丧钟为人类而鸣!——海明威

15、爱情是一场游戏,就像打桥牌一样。不过这不是玩牌,而是叫牌。就像桥牌一样,你得假装作你是在赌钱,或是为了什么别的东西而打赌。没有人提起下的赌注是什么。——海明威

16、每个人生下来都要从事某项事业,每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义务。——海明威

17、生活与斗牛差不多。不是你战胜牛,就是牛挑死你。——海明威

18、偏执是件古怪的东西。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确思想,正是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正确和正直的看法。——海明威

19、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候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现蓝色,深的简直发紫了。——海明威

20、爱你时,觉得地面都在移动。——海明威

21、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海明威

22、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海明威

23、在白天对什么都不动感情是极为容易的,但在夜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海明威

24、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海明威

25、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

26、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海明威

27、这两个肩膀挺怪,人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而且当老人睡着了,脑袋向前耷拉着的时候,皱纹也不大明显了。——海明威

28、在这个世界上,欲望并非痛苦,他可以使感觉变得敏锐,是一个人的青春的内在标志。——海明威

29、你一有爱,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海明威

30、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31、绝望是一种罪过。——海明威

32、只向老人低头。——海明威

33、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海明威

34、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

35、对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是—不愉悦的童年。——海明威

36、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

37、男女之间虽然相爱,却时常想要单独静一下,而一分开,必然招来对方猜忌。——海明威

38、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海明威

39、到处游历,总无法逃避自己。——海明威

40、炫耀广博见识或渊博学问的人,是既没有见识也没有学问的人。——海明威

41、冰山户外之雄伟壮观,是正因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水底的部分占整座冰山的八分之七。——海明威

42、你一有爱,你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你想牺牲自己,你想服务。——海明威

43、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么迅速,而我并不是真正地活着,我就受不了。——海明威

44、事非经过不知难。——海明威

45、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海明威

46、只要你不计较得失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海明威

47、我多希望在我只爱她一个人时就死去。——海明威

48、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海明威

49、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海明威

50、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海明威

5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海明威

52、除非你拥有爱,否则你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海明威

53、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居住过Paris,那Paris将会跟着你一辈子。——海明威

54、最后我觉得他自题的墓志铭也能表现出他的思想和语言特色:恕我不起来啦!——海明威

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论文分析 篇5

摘要:《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一战后美国迷惘的一代,因为社会的压迫和战争的破坏,对生活充满失望与悲观,对未来感到焦躁和迷惘。作品中又塑造了具有自制,自省,自尊的硬汉形象。本文想通过对伯特·科恩的话语进行分析,通过此揣测海明威“冰山理论”下,科恩的人物性格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引言: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文坛泰斗,他一生写了许多传世之作,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以及《老人与海》等。而且由于他晚年发表了《老人与海》等不朽之作,对世界文学主库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一生多彩多姿,就像他笔下醉汉,猎人勇敢的士兵,职业拳击手,斗牛士等。因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大众眼中,海明威与其小说中的人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都是以作家的冒险经历的真实背景为基础的。这部小说也是如此,其中的西班牙之旅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海明威那段时间的经历,而部分人物原型也是来自真实生活。为此,海明威受到了许多人的崇拜,甚至被当做美国人所推崇的那种敢于冒险的大无畏精神和阳刚之气的化身。

翻阅已有的文学资料和报刊文章,发现有很多专家重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后期的作品分析海明威这几部小说中“硬汉”形象的人格魅力,还有一半是关注姜文的同名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即使有关注《太阳照常升起》的,有从女性主义,女性意识角度写阿什利·布莱特的,有从消费主义文化,狂欢角度写的,有从人类中心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写其悲剧性的,有分析主人公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小说重要的几个人物形象的蛮多,大多数是每个都点到一点,或者是分析杰克·巴恩斯的硬汉形象。几乎没有人单纯从语言这个小点出发,解读伯特·科恩。我觉得《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是蕴藏在语言对话中,加上我对犹太民族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想从伯特·科恩的角度来解读作品。

一.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 罗伯特·科恩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后来旅居巴黎,成为了一位在巴黎的外籍作家,但一直没有取得成就。小说一开头就介绍了这个人物:虽然不喜欢拳击且在拳击中受伤落下扁鼻子,但仍一心一意地学习着打拳,包括读书,以此来抵消他身为一个犹太人在普林斯顿感受到种族歧视。他父系是纽约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母系又很古老,所以在进入普林斯顿之前,他没有自卑和怯懦,但在普林斯顿以及加利福利亚,巴黎,他其实还是要忍受一点作为犹太人痛苦的的自我意识。他会更加的介意别人的感受,比如第一章里,杰克在弗朗西斯和他都在的时候提到斯特拉斯堡的一位导游姑娘,科恩受弗朗西斯掌控,然后跟杰克暗示,之后又一直担心杰克生气和不断询问,道歉。

“别生气哦。”

“我不生气。桑利是个好地方,我们可以住大雄鹿饭店,到森林里远足,然后回家。” “好,那挺好的。”

“好了,明天球场见。”我说。

“晚安,杰克。”他说,回头朝咖啡馆走去。“你忘了买份报纸了。”我提醒他。

“提醒的是。”他跟我一起走到拐角的报亭。“你没生气吧,杰克?”他拿着报纸转身问我。

“我干嘛要生气?” “网球场上见。”他说。

这一段体现了科恩在弗朗西斯的掌控下日子很不好过,而且他害怕把别人弄生气,其实事情很小,但他会很计较。

在第六章,在“圆亭”杰克,科恩和哈维·斯通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别人对他的态度 这在之后和迈克,布莱特,比尔他们一起时,其他人的言语中也可以体现这一点。“嗨,罗伯特,”哈维说,“我才跟杰克说,你就是个白痴。” “你什么意思?”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要是你无所不能,你想干嘛?”

科恩被阻止思考,然后说了想控制自己的技术再打一场橄榄球。

“我倒是看错你了嘛,”哈维说,你还不是个白痴。你只是个发育不良的病例。” 然后哈维之后又暗指科恩只会蛮力不够聪明。

杰克从旁观者角度说科恩爱上布莱特之后不再像以前意气风发,写作和打球都是,但讲话确是有主见了。弗朗西斯也跟杰克抱怨科恩想甩了她,不打算娶她。还当面揭短,说科恩和小秘书之前的事情,科恩一吵架就忍不住哭鼻子,“我已经当了他两年多的情妇了。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吧?而要是他娶了我,将他嘴边上整天挂着的诺言兑了现,那他所有的罗曼司也就玩完了。”

小说用了两页来写弗朗西斯的抱怨,杰克不明白为什么科恩脸色煞白还坐在那乖乖的听她发飙。体现了科恩一方面见异思迁,具有犹太人典型的固执,对生活抱有浪漫幻想。但也受弗朗西斯这种很凶的女人苛刻。

之后他追求勃瑞特,和她同去了圣塞瓦斯蒂安。但是勃瑞特不太喜欢他,觉得他的生活观念是陈旧的、乏味的,虚妄的。

杰克,比尔,科恩在等从圣塞瓦斯蒂安来的迈克和布莱特时打赌等候时,科恩摆出的马忠高高在上的小腔调,还有那套又理发又洗头还把头发抹得油光水滑的小把戏

承了一大笔钱,生活得殷。在潘普洛,他被同行的一群人所抛弃。他是一个懂浪漫的人,策划他与布雷特在圣塞巴斯蒂安共度周末,但这件事安排得不是很好,他感到很遗憾,布雷特却没什么感觉,他也能够理解。但是当布雷特离开他以后,他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采取了顽固和暴力手段,没有了他那所

三、《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硬汉表现——犍牛

海明威在小说中详细地描写了潘普洛纳斗牛节的每一个细节,从公牛穿过街道跑向斗牛场,到斗牛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写得栩栩如生。海明威极力塑造了斗牛士的形象,从他们的勇敢中,海明威似乎看到了人生的真谛,从这里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之所在。

被阉割的公牛被人们叫做犍牛,它们丧失了作为一头正常公牛的性能力,不再具备公牛的野性。杰克作为一个男人,战争让他失去了性器官,丧失了正常男人的性能力,同时也失去了男人的野性美。可以看出,杰克和犍牛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文学形象,但却有着相同的特点——雄性性器官的缺失。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曾四次称呼科恩为“犍牛”,这种言语反映了杰克的畸变心理,以己之短,应人之长,他在内心深处希望唯一的情敌和自己一样有身体的残缺,成为一头犍牛,以这种幻想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科恩并不是一头残缺的“犍牛”,而是一头真正的充满生命活力和野性的“公牛”。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和公牛一样,具有野蛮的攻击性,绝不会任人欺侮,被别人拿来当做练拳沙袋。就像犍牛一样,杰克不仅在身体上性无能,甚至在和朋友和对手相处时,更是处处软弱可欺,不受尊重。

杰克、科恩和博莱特这三个“公牛”式的男人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你争我夺,矛盾激烈到要决斗的地步。杰克就在这三个人中间进行调和,试图去缓解紧张的气氛,平息这些矛盾,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科恩和博莱特在面对矛盾时,表现得则和杰克完全不同。在小说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科恩是一个拳击手,所以当他生气到忍无可忍之时对杰克这头“犍牛”狠狠地拳打脚踢来宣泄愤怒也就不足为奇了。勃莱特的内心充满了攻击的野性,他在看公牛出笼时,感觉自己化身为一头公牛,就像一个拳击手用左手和右手出拳一样用自己的角去攻击斗牛士。这两人都具有杰克所没有的强烈的攻击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杰克熟知法国和西班牙这样的天主教国家的宗教习俗,是一个天主教徒,具有强烈的拯救众生的宗教情怀。

当杰克缓解紧张气氛的努力宣告失败之后,他就自愿地像犍牛一样充当朋友们的“练拳的沙袋”。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如果杰克下意识地选择担任被阉割的“犍牛”这一角色,那么在他的小圈子里这种“犍牛式”的言语表达方式也是杰克有意而为之。杰克表现出来的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犍牛式自我牺牲的行为,正是他最重要的行为风格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的这种行为风格看成一个缺点,相反应该将之视为一个追求人际和谐相处的优点。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杰克的性无能使自己缺少某种威胁性,而这也正是他能使周围人保持平和的原因。他虽不能“医好”自己,但是却能“医好”别人的暴行。因此,他不是一个“无能”的人,相反,他在扮演着伟大的“救世主”的角色。

总之,《太阳照常升起》的硬汉形象中存在着强大的张力,作品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人性资源,也从宏观上反映了一战之后各协约国的社会状况,并由此衍生出对这样一群没有稳定收入的流浪者慷慨的消费行为的解释,进而进行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

有一个美国青年,名字叫做巴恩斯,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和他的朋友们厌恶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却找不到出路。巴恩斯和朋友们一起,在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了人类空前的自相残杀,发现战争远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等等,都是些骗人的东西。巴恩斯经过二十多年成长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以及理想的生活目标在这场战争中土崩瓦解,而新的尚未建立起来。巴恩斯和周围大多数青年一样,用怀疑、否定的态度看待这场掠夺战争,他们憎恨、厌恶它,但又不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他们心灵空虚,无所适从,乃至消极遁世,放浪形骸…… 与巴恩斯和他的朋友们相比,我们的成长简直散发着遥不可及的光芒。老狼、朴树用歌声吟唱青春,许多人都在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成长。而他们,也由海明威用一部《太阳照常升起》来描绘了那一代人的青春与迷惘。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战以后,一批美国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一战以后一部分年轻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绝望。女主人公勃瑞特是英国人,战争中失去了亲人;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中因脊柱受伤而失去了性爱能力。杰克和勃瑞特真心相爱,但无法结合。战争给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留下了创伤,他们对生活感到迷惘、厌倦。两人和一帮男女朋友去西班牙潘普洛纳参加斗牛节,追求精神刺激。在西班牙,勃瑞特拒绝了犹太青年罗伯特科恩的苦苦追求,却迷上了年仅十九岁的斗牛士罗梅罗。然而,在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由于双方年龄实在悬殊,而勃瑞特又不忍心毁掉纯洁青年的前程,这段恋情黯然告终。她最终回到了巴恩斯身边,尽管双方都清楚,彼此永远也不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小说还描写了

作者海明威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他就是那些青年当中的一员。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主人公有作者的影子。可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每一个大师不管写多少本书,故事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的人生。真实经历也好,从现实出发的想象也罢,每一个文字都是从作者的内心流出的。海明威所描述、记录的,是他眼中的时代,是他周围与他一样的年轻人的青春。1924年夏天,在巴黎觥筹交错的酒吧里,海明威曾被一位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女士指着鼻头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有了自己的名字。(它不是一个有组织和共同纲领的文学团体,但它的影响超越了国界和民族,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随后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献辞写在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作者是迷惘的一代,书中描写的是一群相同经历、迷惘的青年。阅读到某些段落,真的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如果我们读书之前不去想什么背景,主题或中心思想,我倒宁愿认为,这本小说就是海明威在纪念自己的青春。

“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这么迅速,而我并不是在真正地活着,我就受不了。”书中随处可见这样令人感慨的好句子。在海明威这部早期作品中,那种惜字如金的简洁风格,充满画面感的视角转换以及被人大为推崇的所谓“冰山体”写作,虽然表现得还不够充分成熟,但仍有着较为明显的个人印记。那种“八分之一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文体,初读可能难以进入情境,但坚持读下去,紧凑的情节又会让你欲罢不能。小说的结尾笼罩着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和哀伤情调。巴恩斯唯有在幻想、彷徨和迷惘中,求得一丝安慰。

我们的生活千篇一律,没有意外的惊喜。青春的荷尔蒙使人躁动不安,充满幻想。平静如水的日子里不如去翻一翻书,读一读海明威笔下的青春,就让你的泪水或欢笑随着情节一起起伏。我们很难过上另一种生活,利用小说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青春,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原因为何,书中流露出的相同的迷惘,总会时不时地引起你心灵的共鸣。或许合上书的一瞬间,你会豁然明白: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惟有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所以,大跨步向前走!一切终会到来,一切终会过去!你将在秋天感伤,当你看到落叶时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家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5] 林广泽.人的精神、人的抗争——海明威精神与创作[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6] 罗光汉.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7] 苏顺强.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00(01).[8] 王宁.海明威的美学思想及创作实践[J].外国文学研究,2008(03).[9] 吴然.海明威评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0] 朱立元.当代两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杨恒达.尼采美学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虞建华.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

海明威的故事 篇6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喜欢旅行,观看西班牙的斗牛……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他18岁那年就参战,他一生中还创作了好多作品,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著。有一次,海明威正在战壕里分发巧克力,一颗炮弹在他附近爆炸,使他震昏了过去。当他恢复直觉后,看见了一个意大利人伤得很重,无法再动。它便立刻把这个人背在背上,送到了急救掩蔽部。此时,他全身都是鲜血,鞋上被打了两个窟窿。经过医生检查之后,他身受227处伤,幸运的是,没有一块在髋关节以上,所以他幸存了下来。伤好后,他又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来到战场上采访,这种忘我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像这样的例子可是还有很多的呢!中国足球队在与外国足球队比赛的时候,有一位中国的足球队队员不慎跌倒,膝盖上擦破了一块皮,可以想象,当时他的伤口上肯定很疼。可是,他并没有像我所想象的那样:退出比赛,在场外休息,而是勇敢地站了起来,不顾伤的疼痛和连累,坚持完成后面的比赛,最终为我们中国又增添了一个荣誉,这可真让我感动。

再说说海明威吧!他那时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去做记者。刚开始,他投稿屡次失败,这让他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他仍然独心不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他写的《老人与海》出版,让他荣登诺贝尔奖。当然,他的成功并非是昙花一现、过眼烟云;而是以其高度的创造性,在人类文学史山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海明威持之以恒,可我妹妹却不是这样的――她在这一学期报了钢琴,这是她自己要报的,说她很喜欢,可是,过程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开始的几天是挺“勤奋”的,但是,过了几天之后,她就不想学了,她在上钢琴课时,不是做小动作就是睡觉,让她练习的时候,她什么都弹不出来,老师也向妈妈反映了好几次,妈妈听了之后很急,再三劝导、教育,妹妹却把妈妈的话当作是耳边风,理都不理,继续任性下去……哎!就这样,我妹妹半途而废了。

海明威,一个作家,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真正的时代英雄。是他让我知道了如何塑造自我、塑造未来;是他激起了我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是他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人生!

海明威小说中的语言特色 篇7

1954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 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 对于这一崇高的荣誉, 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不仅是文学大师, 而且是语言大师。一方面, 他塑造的许多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脍炙人口的典型, 另一方面, 他在英语文体上的革新给英语乃至许多其它语种的现代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谓“海明威式文体”、“海明威式对话”成了文学创作上的特定术语。

海明威的语言朴实无华, 准确生动, 简洁明了, 它“砸碎了美国短篇小说曾经用来排印的每一粒早已面熟的铅字, 给小说另刻了一套它从未见过的、严谨的、革新的, 又是堪称典范的铜模”。 (1) “他以朴素的词汇, 简约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纯洁了美国语言, 并使之充满生气与活力”。 (2)

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更能体现出作家创作的航标。但由于中英语言上的差异, 我们在研究海明威的艺术上的这些特点时多数是借助译成中文的作品来分析研究的。通过一道翻译, 文学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性、律动性等特色, 会程度不同地受到损伤, 很难真正体味到那种“原汁原味”的艺术魅力。这不仅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 同时还体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例如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中, 最为精彩的一段是一位年长侍者的独白:

“...Our nada who art in nada, nada be thy name.Thy kingdom nada.The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And nada us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s.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

这段文字实际上是一段西方家喻户晓的祷文的翻版, 该祷文语出《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六章, 原祷文如下:

“Our Father which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Thy kingdom come.Thy will be done i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And forgive us our debts, as we forgive our debtors.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Amen.”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 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 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见诱惑, 救我们脱离凶恶;阿门。)

海明威用西班牙语中和“nothing”意义相近的“nada”取代了祈祷词中许多重要的词语, 通过这种“戏作”来表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绝望到了连上帝都不信仰的程度。但我们试图从翻译过来的文字中去理解作者这样精心安排的戏作, 则较难理解其意。这段文字的中译本有若干种, 我们谨选鲁守正的译文来体味一下:

“……我们在没有什么的没有什么,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没有什么, 愿你的国没有什么, 愿你的旨意行在没有什么上, 如同行在没有什么上。我们日用的没有什么, 没有什么赐给我们, 没有什么我们的没有什么, 如同我们没有什么人的没有什么, 救我们脱离没有什么;没有什么。” (3)

读完该段译文我们会觉得思维混乱不堪, 被作者的“没有什么”搅得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我们细读原文, 再参照一下那段祷文, 便会茅塞顿开, 伴随着那具有韵律的“nada”的节奏, 我们感受到了那种焦虑、迷惘、痛苦、绝望的复杂心情。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想要把一种语言文字中所表现的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是比较困难的。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中, 作者有一句被广为传诵的名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 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的英文是这样的:“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he said,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这里, 我们把“defeat”理解为打败。如果我们细分析一下原作的结尾处, 老人拖着大马林鱼的骨架回来后与小男孩有这样一段对话:

“They beat me, Marolin, ”he said.

“They truly beat me.”

“He didn’t beat you.Not the fish.”

(“它们把我打败了, 马诺林, ”他说。“它们确实把我打败了。”“它没有打败你。那条鱼可没有。”) (海观译)

很显然, 如果我们把这三处的“beat”理解为打败的话, 则与上面的那句名言未免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其实作者在这里用“beat”的用意是很明显的:“beat”的原意为“击打”之意, 所以文字下面的意思就很明确:I was beaten, but I was not defeated.我们用汉语是很难把这两者的意思翻译得那么有原作的韵味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海明威原作的一些举例分析, 来体现一种更为纯正、真实的海明威语言的特色的描写, 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来描写心理感受。

“...he felt death come again.This time there was no rush.It was a puff, as of a wind that wakes a candle flicker and the flame go tall...He lay still and death was not there.It must have gone around another street.It went in pairs, on bicycles, and moved absolutely silently on the pavements...just then, death had come and rested its head on the foot of the cot and he could smell its breath.”

(……他感到死神又来临了。这回没有冲击。它是一股气, 像一阵使烛光摇曳, 使火焰腾起的微风。……他静静地躺着, 死神不在那儿。它准是上另一条街溜达去了。它成双结对地骑着自行车, 静悄悄地在人行道上行驶。……正是这个时候死神来了, 死神的头靠在帆布床的脚上, 他闻得出它的呼吸。) (汤永宽译)

这种直觉艺术的处理效果使读者读来感到死亡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有形物体, 死神的翅翼在每一个字上扑动, 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它, 触摸到它那浓重的阴影, 甚至都能闻到它的气息。这种描写鲜活之极, 可谓历历在目。

“口语是一套符号系统, 它用来表示已发生的, 可能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什么东西, 书面语则是用来表示口语的一套符号系统”。 (4)

口语与书面语都是人自身的延伸物。书面语作为口语的符号, 最初极有活力, 但在一定历史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意义上的凝固之后, 便逐渐走向僵化, 而口语更接近人的大脑语言区, 具有鲜明的知觉性、新生性和活跃性。文字要表现人的生命和情感, 文学语言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贴近生命和情感的实际。海明威采用活泼的口语、日常用语、民间俗语和街头俚语, 使文学语言返朴归真。这种带有原始主义色调的语言, 在高雅者看来粗俗浅薄, 缺乏文采。英国评论家怀因达姆·刘易斯在其一篇题为《哑牛·厄内斯特·海明威研究》的论文中说, 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驽钝的、冥顽不灵的, 只会说单音词的呆子”。 (5)

其实这种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生命实在, 因而也就更具有艺术活力, 海明威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曾经说过:“我用的是英语中最古老的词汇, 有人以为我是难字不识几个的粗人, 深奥的字我是会用的, 不过还有更古老更优秀的词汇, 如果你组合得好, 他们就会粘结在一起再也不肯拆散。”他这里所说的“古老的词汇”, 指的是人们常用的基本词汇, 而绝非僵化失去活力的陈词旧调。他曾在《短篇小说的艺术》里不无幽默地说:“任何一个能写作的人, 可以写出口语的, 卖弄的, 十足枯燥的或纯粹英语的散文, 一如吃角子老虎机可以给你全彩, 部分中彩, 全输, 全赚。能写流畅口语的人, 除了未成名的时候, 才会挨饿。其他的人则不能顿顿吃饱。”

海明威的口语自有其特征, 他写出了绝对“风格化的口语”。海明威把美国口语经过提炼, 应用到书面文章中, 给文学作品带来了生气。他不喜欢广征博引, 摆出一幅学问家的模样。海明威采用净化了的口语, 一是更容易体现人物的个性, 因为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平民百姓, 咬文嚼字不符合人物的身份;二是能够清楚地揭示人物心理, 由于口语朴实贴切, 避免了文字的晦涩带来的人为的模糊。海明威的语言中单音节的词多, 连接词and多, 因为他符合口语习惯, 他在作品中常常使用goddamn, bitch, baster, hell等类的“粗话”, 这更表明了其不忌俚语、俗语, 语言贴近实际生活的口语化的特征。例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 (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 中白人猎手罗伯特·威尔逊的那段内心独白, 文字的运用极其符合人物的特点, 如果我们细细研读那段文字, 就会发现里面的语法错误非常多, 短句重复之处特别多, 其口语化的特征非常明显, 生动传神地再现了威尔逊这一“粗人”形象。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 对话是最能体现其口语化的特征的。有的研究者指出, 海明威最得心应手的是写对话, 他不但追求对话的语调、语气、用词等方面的真实, 而且追求对话者的感情、态度、性格等内在的真实。他可以用对话来暗示背景, 说话人的思路, 说话时的神情, 直接用对话来代替别人要用叙述来交代的许多东西。口语化的这种特点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俯首皆是, 我们仅举一例:同样是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 (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 中, 麦康伯的妻子玛格丽特晚上出去与白人猎手威尔逊偷情回来后与麦康伯有一段对话:

“Where have you been?”Macomber asked in the darkness.

“Hello, ”she said, “Are you awake?”

“Where have you been?”

“I just went out to get a breath of air.”

“You did, like hell.”

“What to say, darling?”

“Where have you been?”

“Out to get a breath of air.”

“That’s a new name for it.You are a bitch.”

“Well, you are coward.”

“All right, ”he said, “What of it?”

“Nothing as far as I’m concerned, But please let’s not talk, darling, because I’m very sleepy.”

(“你上哪儿去了?”麦康伯在黑暗中问。

“唷, ”她说, “你醒了吗?”

“你上哪儿去了?”

“我刚才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你干的好事, 真该死。”

“你要我说什么呢, 亲爱的?”

“你上哪儿去了?”

“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这倒是这种事的一件新鲜名称。你是一条骚母狗。”

“唔, 你是一个胆小鬼。”

“就算是吧, ”他说, “又怎么样呢?”

“拿我来说, 没什么。可是请别跟我说话, 亲爱的, 因为我很困。”) (鹿金译)

稍微有点英文知识的人都能读懂这段文字, 因为用词很简单, 很口语化, 然而海明威就是运用这么简单、口语的对白来表现了人物真实的心理, 甚至表现出了说话人的语调。妻子与别人偷情, 麦康伯的愤怒可想而知, 然而整个部分作者根本没有用表现气愤、恼怒之类的词来进行说明, 所有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对话表现出来的。“You are a bitch.”中的“are”的斜体则清晰地反映出麦康伯恼怒之极的心情, 而他妻子那种不耐烦、反唇相讥的神态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结论

海明威的一行字 篇8

原来,此时海明威正在创作小说《老人与海》,他从早上6点就开始写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他怎么修改都觉得不好。他赤脚站在书桌前,面对窗外的一片大海,时而抬起左手理理頭发,时而抬起右手转动铅笔,时而向身后扔出一团纸。

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等得有些急了。

海明威依旧没有想出更好的话,他十分焦急,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心里只想着一个问题:“这句话怎么表达才是最好的呢?”他又转到窗边,突然,他眼睛一亮,大喊:“上帝,我想出来了!”

海明威高兴得快要发疯了,他赶紧把这句话写了下来。当他兴奋地看着海面时,突然想到了朋友。他看了看表,天哪,距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此时天空下起了雨,他奋不顾身地冲了出去,没带任何雨具,而且还光着脚。

海明威一口气跑到车站。当他出现在朋友面前时,朋友惊呆了。海明威全身湿透,气喘吁吁地说:“噢,我的朋友,我差点因为一行字而失去一个朋友。”

海明威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朋友被海明威的专注和真情打动了。朋友走到海明威的书桌前,看到了他刚刚创作的稿子,在涂涂改改的稿子最后,他看到了那句海明威想了一早上,为此而把他晾在车站两个小时的句子:“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的故事】推荐阅读:

海明威经典语录,名言名句06-22

上一篇:陈俊工作总结下一篇: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统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