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能力(精选8篇)
提示:在中央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举扭转了下滑局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但与此同时,专家提出,越是形势好,越是不能松劲,当前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市场化的思路,协调好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
设丝毫不能松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呈现了“一年减两年增”3年一次的周期性波动。但是,从1997年开始,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都有了明显的负向调整:增产的时间缩短、增产幅度减小,减产的时间拉长、减产幅度变大。从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态势看,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可等闲视之。此外,下列三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更应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做好预防不测的准备。一是最近二三十年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趋缓、农业技术的增产效应减弱,这种现象极有可能继续下去;二是自1999年以来,各年粮食减产及粮食产不及需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国,同样出现在世界;三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国从世界市场上适度扩大粮食进口,即使不会面临进口总量的限制,也要防止面临运输可能性的制约。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应该突出重点。就我国而言,重点应该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稳定或适度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工业化、城镇化过度挤占耕地,破坏基本农田,损害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此方面,近年来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和治理整顿措施,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
第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我国近10年来各年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粮食增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减少的年份;减产幅度比较大的年份,同时也是成灾面积比较大的年份。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之间呈现了高度一致的反向变动关系。比如,2000年和2003年的粮食减产幅度分别达到9.1和5.8,这两年的成灾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764万公顷和520万公顷;2002年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近1,该年的成灾面积也比上年减少447万公顷。2003年,我国较上年减产粮食2600多万吨。有关专家估计,该年因灾比常年多减产1000万吨。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第三,强化科学技术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支撑作用。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制约,可能大于耕地面积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浪费都比较严重的国家;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还将导致工业与农业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的水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在普及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的同时,加大对水资源等紧缺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组装集成及其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基本农田的产出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一步为增强粮食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撑。
用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而粮食种植成本却在不断攀升,挫伤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导致近年来粮食连年减产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有三个。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抗灾减灾的能力,以降低农民的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经营风险。二是加强对种粮农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如今年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等措施,对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积极促进粮食的转化和加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来拓展粮食的市场空间,提高其增值能力。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需要协调处理好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关系。粮食主产区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际上是对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在鼓励粮食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要适度强化主销区在维护国家或省域粮食安全中的责任,包括投入责任;鼓励粮食主销区的地方政府及其储备粮系统,甚至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与主产区之间加强合作,在主产区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当然,对于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应将市场化的思路和国际化的视角结合起来,加强中长期研究。
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要协调处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粮食增产的关系。各年的粮食产量,不
仅受到粮食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影响,还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民投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必然导致一定时期内粮食产量的趋势性上涨。鉴于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2003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三大主要粮食品种(水稻、玉米和小麦)同时减产的格局。所以,在短期内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回升,是其必要性,但
是,促进粮食产量的稳定回升,应以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农民对粮食种植的选择权为条件;在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对此也应从长计议,由“藏粮于仓”适度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藏粮于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藏粮于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健全的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体系”;将主要通过生产环节要粮食安全,同通过改善粮食物流体系和流通体系要粮食安全有机结合起来,不应苛求通过层层下指标的方式,保证每年的粮食增产。
协调处理粮食增产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仅是一个数量的概念,也应该包括质量的内容,即粮食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协调处理增加粮食产量与粮食优质化的关系,要吸取过去的教训,防止为片面追求粮食增产而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与促进粮食向优势产区的集中结合起来。要防止为片面扩大市场短缺品种的粮食生产,而盲目推动这些品种的粮食生产向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过度扩张。为此,要加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实施力度,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逐步建立鼓励主产区稳定增加粮食生产的内在机制;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建设若干个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和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
1 工程监督人员选聘使用中常见问题实例
案例一:老王在钻井队工作了20多年, 从场地工干起到担任钻井队队长, 现场经验丰富, 后转至后勤工作。几年前公司调整时提前退休。经人推荐到某油田应聘钻井监督, 经项目主管部门面试后派往水平井钻井现场从事监督工作, 但仅仅半个月后, 老王就自己提出辞呈。经验丰富又愿意从事监督工作的老王为什么会提出辞呈?
案例二:6年前小王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油田公司工程项目部门工作, 第2年报名参加总公司监督培训班时, 曾因现场工作年限不足5年, 差点被拒绝, 后来在本人坚持和所在油田公司部门的极力推荐下才得以参加培训。小王聪明好学, 曾给授课专家留下深刻印象。参加培训学习后, 小王在现场从实习监督干起工作了2年。因工作出色, 被国外合作项目聘为现场监督。目前在国外外方项目从事监督工作, 收入不菲。当初经验不足的小王为什么能够迅速成长为优秀的监督?
案例三:曾为某工程公司工程大队副队长的老李, 业务能力强, 是大家公认的处理现场工程复杂与事故的一把好手, 但性格倔强, 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因与主管领导意见不合, 一气之下辞了职。后来到某油田公司关联交易工程项目从事现场监督工作, 但半年后与各乙方施工单位关系紧张, 矛盾激化。与甲方项目人员在工作汇报等方面经常意见不一, 最终被甲方劝辞。业务能力强的老李为什么干不了监督工作?
案例四:赵总退休前曾为某工程公司主管生产的副经理, 业务水平高, 工作责任心强, 在原单位很有号召力, 经常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处理各种复杂生产问题。退休后作为专家受聘于某油田公司工程项目部门。2011年因某大包井项目现场监督家有急事, 部门领导临时派赵总前去代顶监督岗。到达工程现场不久, 就赶上特殊施工作业。但乙方施工队技术人员缺乏经验, 设备又比较陈旧, 施工很不顺利。赵总看在眼里, 急在心理。情急之下, 越过乙方队长和技术员, 亲自阵前指挥, 最后总算完成施工。乙方施工队非常佩服和感谢赵总。但甲方工程项目部门领导知道该情况后, 并不满意, 并委婉地批评了赵总。为什么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赵总的现场监督工作并没有得到甲方认可?
以上这些事例是在监督选聘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往往据经验认为能够干现场工作的监督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而有时并不十分满意的监督会把工作迅速开展得很好。那么应如何系统地分析认识工程监督应具备的素质能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直接考察监督候选人才能更加明确、具有针对性, 从而提高选聘准确度和效率?
2 勘探开发工程项目中现场监督工作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和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 需要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中现场监督进行全面的岗位工作分析。
监督受勘探开发项目投资方 (甲方) 的委托和授权, 根据有关的法规、技术标准、工程设计、作业承包合同及委托合同对施工方 (乙方) 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代表甲方对勘探开发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HSE等进行有效的监控, 以实现合同的要求, 保证甲方的投资目标, 实现投资项目的最佳效益。
2.1 工程监督责任重大
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高风险、不确定因素和无法预测的成分多, 所以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也相应的存在很多的问题, 特别是安全隐患, 伴随着勘探开发项目的整个过程。安全生产是任何勘探与生产工程项目第一位重要的方面。小事故影响进度, 增加成本;大事故机毁人亡, 项目报废;特大事故引发群体生命安全、环境污染, 不但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损坏企业形象, 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工程监督在现场生产一线, 负责检查、提示、纠正、制止和报告施工方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行为, 责任重大。
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有投资大、规模大、风险大、建设周期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对于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控制, 成本监督方面表现尤为重要。在工程的管理中, 对其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实现投资目标。通过对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成本的监督, 降低生产成本, 合理利用企业人、财、物等资源。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板块每年都有几百亿的工程投资用于勘探、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等项目, 这些投资要占到勘探开发投资的70%~80%。要通过工程监督人员来监督这些投资的有效实施和投资成本控制, 因此工程监督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担负有重要责任。
2.2 负责对工程涉及的合同管理
监督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的条款和程序来处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有关设备、材料、开工、停工、延误、变更、风险、索赔、支付、争议、违约等问题。对工程承包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 对合同双方争议进行调节和处理, 以保证合同的依法签订和全面履行。并协助甲方拟定项目的各类合同条款, 并参与各类合同的商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跟踪管理;协助甲方处理与项目有关的索赔事宜及合同纠纷事宜。
监督的协调工作则是对与工程有关的甲方部门、乙方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工序协作等进行协调, 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2.2.1 岗位职责
工程监督人员是工程项目组织中的重要成员, 是甲方在施工现场唯一合法代表, 代表甲方进行管理。根据项目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 在工程项目中监督的位置有所不同。对于比较小的项目, 监督人员作为甲方在施工现场代表监督项目的施工执行情况。对于大型复杂项目, 一般项目组还设有总监和专业监督人员。总监是项目组的关键成员, 是项目现场施工的监督执行经理。特别是对日费制承包项目, 总监是施工现场的生产组织者, 专业监督人员在总监的领导下工作, 执行项目计划和总监安排, 监督乙方施工。
2.2.2 工作权限
对工程施工具有监督权、奖惩权、工作量与工程质量签字确认权及验收结算认可权。参与工程项目验收和总结。
2.2.3 工作关系
与勘探开发项目投资方 (甲方) 是委托授权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必须在甲方的授权范围内行事;有关现场的生产信息及时向甲方汇报;甲方的要求, 技术变更, 指令通过监督贯彻执行;乙方的要求, 请示监督核实后, 上报甲方。监督的作用是使工程设计和甲方的目标得到贯彻落实。使施工水平得到提高, 保证施工质量, 使工程按照设计完成。对工程设计上的问题, 现场监督有义务提出修改建议, 无权改变设计。
与乙方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依据甲方授权、合同、技术设计及有关标准对乙方施工作业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根据项目大小复杂程度和承包方式 (大包/日费) 不同, 监督的工作还涉及到生产组织和对各乙方作业单位的协调管理。
2.2.4 工作环境
石油行业野外施工作业环境差, 绝大部分都处于条件艰苦的沙漠、戈壁、草原、沼泽、山区、海上等地带, 地理位置分散, 跨省、市、地区等, 作业等劳动强度大, 作业时间长, 要求连续施工作业。此外因后方支持不便, 工作独立性强。
2.2.5 任职资格
油公司一般要求监督具有较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 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 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忠于职守, 钻研业务, 勇于负责和开拓创新, 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身体健康, 能适应野外现场工作。工程监督应具备以下基本业务条件, 具有规定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和现场工作年限 (一般要求最低5年以上)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 基本掌握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经营管理方法, 了解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技术标准及规范, 具备较强的HSE管理能力。具有组织、协调现场作业施工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场生产、技术实践经验。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岗位对工程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能否胜任,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高素质的监督能够使勘探开发项目高效、规范、顺利运行, 在投资预算内按计划安全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反之, 轻则事故不断, 预算超额, 投资失控, 质量难于保证, 进展缓慢;重则机毁人亡, 造成项目报废夭折, 投资尽失, 甚至引起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
3 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在监督资源规划、选拔、培养培训方面, 应更多注意选拔培养素质高、知识全面的年轻人才。对初级监督应重点考察其素质和知识, 把基本素质高、专业知识深和相关知识面广的技术人员选入监督队伍, 给他们创造学习锻炼掌握技能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建立梯队结构, 以经验丰富的老监督人员传带技能和经验不足的年轻监督人员, 使其快速成长。对高级监督的选拔应更多侧重于技能、经验及性格特点, 特别是相关管理技能和经验。要克服不分层次、唯经验的习惯思路。前述案例二中的小王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优秀的监督根本上在于其基本素质高、知识全面、学习能力强。而案例一中的老王同志则是因其基本素质低, 知识老化、经验过时而落伍。案例三中的老李同志因个性障碍, 不善沟通, 虽有技能经验, 但并不适合从事监督工作。在监督培训方面, 对初级监督的培训应侧重于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授;对高级监督的培训应重点突出油田公司的发展战略、监督工作理念、工作思路、项目管理、人际沟通、领导艺术和新技术应用等。案例三中的赵总因没有在职业意识、工作思路方面从乙方生产施工迅速转到甲方监督管理上来, 而出现工作失误。
关键词: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5)01-0074-80收稿日期:2014-12-28
我国物业管理市场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近些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形成很大规模的房屋建设,这必将引起对新建成房屋的专业管理和维护需求。不论房屋销售状况如何,都需要有相应的一支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对物业提供环境卫生保洁、公共秩序维护、绿化环境养护、房屋配套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管理的物业规模还将逐步扩大,今后一段时期内,如果不能提供一定数量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必将严重制约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国内外物业管理师发展的历史沿革
物业管理已经成为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新兴行业,在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扩大就业和居民消费、维护房屋使用安全、改善居住环境、构建和谐社区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1.1 我国物业管理师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广大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正从追求生存空间的数量型转向数量和质量并重,随着住房商品化的发展,物业管理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居民提供专业服务。自2004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竣工房屋面积、新开工房屋面积逐年增长。数据表明:2004-2013年间,我国房地产的巨大利润空间吸引了各种资金的持续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迅速增加。庞大的房屋建设规模和巨大的后期管理任务,足以引起物业服务行业的注意。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首家涉外物业管理专业公司在深圳诞生。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为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表率作用,并为今后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4年4月建设部颁布了《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明确了新建住宅小区的房屋必须实行物业管理,从而推动了房屋管理新模式的发展。2003年6月《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预示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进入到市场竞争和逐步规范阶段。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据业主的委托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并接受业主的监督”。标志着物业管理市场进入了继续发展阶段,为物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按照《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在全国统一实施了物业管理师(简称CPM)资格考试,标志着对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2013年10月28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拥有71000余家企业,612.3万从业人员,管理各类房屋面积145.3亿平方米,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但是,从事此行业的专业物业管理师必须具备相关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此行业的发展需要。
在物业管理服务中,管理对象是房屋建筑及附属的设施设备,服务对象是业主或使用人,物业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对象必须有专业的了解:如房屋建筑的组成部分(基础、屋顶、楼梯和电梯、墙体、门窗、楼地层、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电气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各建筑组成部分的构造要求、建筑工程识图的技能、水暖电设施设备图的识图原理、建筑材料的种类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更加市场化。国外物业管理企业的大举进入,使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我国物业服务企业无疑是一种挑战。而物业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物业管理服务的品质,服务品质的提升在于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优秀的人才,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1.2 国外物业管理师发展沿革
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工业革命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期工业革命的发展,必将促进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冲击。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致使很多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的工厂务工,致使城市人口膨胀,住房紧张,造成生活环境恶化,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当时一位名叫奥克维娅·希尔(OCTAVIA HILL)的女士,拥有自己的物业,为了搞好经营、获得经济效益,她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房屋管理办法,要求客户遵守,很快便取得了成功。不仅大大改善了客户的居住环境,而且使业主与客户的关系变得相对友好,创造了物业管理的早期经营模式。这一现象,受到了英国政府以及广大业主和客户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地的物业管理经营者也开始纷纷效仿。与此同时,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立了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简称“CIH”),以各种形式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培训。“CIH”的住房管理注册学院不仅开展各种培训,还提供远程学习课程。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脱产学习的形式,另一种是采取远程学习的方式进行“CIH”资格认证的学习。很多人采取CIH资格认证的学习方式进行物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理念,对英国物业管理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物业管理队伍中的人员素质和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在美国,随着20世纪城市化的到来,房地产行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注册物业管理师(CPM)这个专业名称产生于1933年,获得这个称号必须通过三门专业考试并且拥有至少五年的工作经验。物业管理师是从以前收租人的角色演变而来的,他们必须拥有公关技巧和建筑工程维修等技术知识,并且是一位理性的决策者。20世纪早期重要技术改革的到来(如:钢结构建筑、高速电梯等)带来了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兴起,从而使得建筑密度也持续增加。另外,汽车的广泛使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郊区去居住,于是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物业。其中,主要的类型是零售业、办公区、工业区、农业区、住宅区以及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物业形式。
美国的物业管理领域职位定义是十分多样化的,包括资产经理、物业管理师、租赁经理、管理员、维护主管、建筑工程师等,因此,要求物业管理师必须具备多项综合能力,才能胜任物业管理工作。
2 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需要掌握很多基本理论知识,并具备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具体工作的能力。
2.1 具备物业管理和建筑工程方面专业知识
作为物业管理者,应该非常清楚,物业(property)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和场地。物业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是指通过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双方严格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物业进行专业化管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物业管理师(certified property manager)将是今后物业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专业管理人员。
提高物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应掌握房屋建筑工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专业知识。因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对象是物业,它涉及各类工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等专业知识,只有熟悉所管理的对象,才能更好地为业主提供专业服务。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物业管理者提出巨大挑战,物业管理师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把握新时期业主及使用人的服务需求,探索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物业管理新模式。
2.2 具备房地产开发管理相关知识
物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涉及到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经营管理,物业人员应该掌握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经营的相关知识,因为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密切相关,前期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活动,直接影响后期的物业管理质量。物业管理企业在接管物业项目之前要充分了解开发企业的设计意图,注意开发企业的销售业绩,关注即将入住的业主的服务需求,为今后更好的为业主服务提供保障。
2.3 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社会和心理学相关知识
首先,物业管理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基本知识。物业管理是一种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商品,在物业管理市场中符合经济学运行的一般规律,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运用经济学理论指导物业服务市场运作,才能保证物业服务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其次,物业管理师需要具备管理学基础知识。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获得较强的企业信誉和竞争力,必须灵活的运用管理学基本原理,明确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职能、市场营销管理、服务营销、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等相关理论,并把管理学理论应用在日常的物业管理与服务实践之中。
再次,物业管理师需要掌握社会和心理学基本知识。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和行为的学科,在物业管理实践中,社区文化、社区组织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均离不开社会学基础知识。另外,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也是物业管理师必备的能力之一。物业服务对象是业主和使用人,这类人群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素质不同,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将直接涉及物业公司的满意度。因此,只有运用好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与客户沟通,不断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2.4 熟练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难题
在实际的物业管理活动中,由于各方法律主体利益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如:开发企业和业主之间、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业主和业主之间、物业服务企业和专业公司之间,都有可能产生法律纠纷。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确处理物业服务过程中的各方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作为物业管理师,必须全面掌握物业管理法律知识,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掌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原则,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5 运用公共关系知识,指导物业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物业管理师,服务对象可能是不同类型的物业项目,也可能是不同项目中的不同客户。不同的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的特征,需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因此,必须掌握公共关系等相关知识,正确运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物业服务工作,为物业服务企业的生存、发展和个人的活动创造良好的声誉。
3 我国物业管理师综合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到目前为止,物业管理在我国只有短短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在此基础上,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分析2010年我国物业管理师的资格考试,可以看出,广大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亟待提高。
3.1 2010年我国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数据分析
3.1.1 报考人数少,通过率较低
以2010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情况统计分析,不难看出,该资格考试的报考人数不多,实际考试的通过率也比较低。参考率只有87.83%,通过率只有26.42%(见表1)。
3.1.2 考生学历层次不高
参加考试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研究生以上学历报考人员所占比例很少,只有3%,专科学历人员最多,达到48%。该数据显示出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中高学历人员仍占少数(见表2)。
3.1.3 中青年人通过率高
虽然实际的物业服务企业人员年龄较大,但是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成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30-45岁人群,占参考人员的73.9%,说明这些人员才是目前物业管理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见表3)。
3.1.4 经济发达地区考试通过率较高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将带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员。在2010年的资格考试中,通过率最高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和广东。其中,通过率最高的是北京,达到14.2%。但从全国来看,通过率最低的是西北地区,仅仅达到3.8%(见表4)。
3.2 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员结构
3.2.1 房管站转制,成立物业服务企业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房管站或房管所均已进行事业单位改革,部分房屋管理和工程维修人员直接转制到物业服务企业。由于现代物业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房屋管理模式在服务理念上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物业管理市场化的今天,对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人员需要逐步改变服务理念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物业管理行业对服务人员的要求,逐步成为真正的物业管理师。
3.2.2 各行各业人员转入物业服务行业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全国各行业的人员纷纷转入物业管理队伍,这些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不熟悉物业管理业务。物业管理工作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要想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内的佼佼者,还需在专业技能上不断努力学习,从外行变内行,成为合格的物业管理师。
3.2.3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在应届和往届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不乏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较多,但是他们缺乏工作经验且人数较少。
以天津市为例,26所高职院校中只有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一所院校率先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每年也只培养2-3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有误解和偏见,选择专业时优先报考其他热门专业,造成该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另一方面,刚刚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欠缺,还需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历练,才能胜任物业管理师的艰辛工作。
3.2.4 城市中的“4050”人员
在目前的物业服务企业中,有相当一批人的年龄层次在40-50岁之间,他们有的是企业下岗职工,有的是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就进入到物业管理队伍之中,从事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服务性工作。
这些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问题,再学习的能力也非常欠缺,难以胜任服务标准越来越高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综上,无论是过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的数据分析,还是对从业人员的结构构成分析,都可以看出,目前物业管理行业中还存在着物业管理人员知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有限、综合能力素质偏低等不利因素,在今后的物业服务活动中,需要大量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充实到物业服务企业之中。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 提高物业管理师管理能力的方法研究
为了解决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同时也从提高物业管理师综合能力角度出发,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管理人员队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4.1 建议更多的高等院校开办物业管理专业
建议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院校积极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形成中专、大专、本科院校各个层次的物业管理人才培养,为今后物业管理行业提供高级人才储备。
4.2 以物业管理师考试内容为目标,合理设置核心专业课程
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将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设置为核心课程,请有培训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主要核心课程的授课任务,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系统的学习物业管理师的基本理论知识,以便在毕业后能够积极参与物业管理实践工作,充实到物业服务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队伍当中去。
4.3 持续开展物业管理师的职业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师的职业能力,应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适应新时期形势下物业管理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应逐步构建灵活开放的培训体系,努力做到物业管理专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物业管理师职业培训,对已经考取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4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物业管理师职业能力
物业管理是从西方国家开始起源的,如何向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物业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我国物业管理水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物业管理师队伍。
4.5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制度有序发展
物业管理行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物业管理师考试制度,不断给物业管理行业输送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弘武.美国物业管理概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2.韩朝.物业管理综合能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3.张秀萍.物业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7
作者简介:
在公务员面试考试中,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可谓是一大重点,综合分析能力题包含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涉及到社会现象的考察,以及对哲理故事,和人际关系的分析等等。综合分析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之一,各位考生切不容忽视它的重要性。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近几年具体考察的有哲理名言的综合分析,社会热点现象的综合分析,社会流行观点的综合分析等。全方位考察考生对于问题本质的分析能力,以及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
【题目】有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也有人说:要有创新,要打破规矩。你如何理解?
【题型】综合分析
【思考要点】规矩,创新
【中公答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否则无法成功。规矩是多年来人们总结出的一种工作经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做事和为人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都证明了这一俗语的正确性。“要有创新,要打破规矩”这句话显然是片面的,创新并不是否定规矩的重要性,而是在规矩的基础上创新。如果过分强调规矩,它就可能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紧箍咒,导致人们做任何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毫无创新和发展。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规矩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创新和规矩不是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辨证统一的。规矩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准则,比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就有严明的组织纪律约束,这种约束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成长、对我党事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离开这种纪律约束,我们很多人可能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可能就要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创新就是不墨守成规,要勇敢地突破“规矩”的限制,坚持“与时俱进”。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实践就是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所做的创新,其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便是最好的佐证。
规矩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必须建立在规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规矩是基础,创新是发展。创新和规矩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适当地将两者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任何问题都必须遵循必要的规矩,但是面对复杂的具体问题和工作,又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只要能促进工作进步,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想法和做法都值得肯定和赞扬。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生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摘要: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新理念.利用集对分析法建立了评价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的新方法,用联系度来描述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的`同异反程度,评价结果清晰地显示了集合之间的关系结构,并动态地给出综合关系数.并用该方法对盐城滨海湿地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实例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与该地区实际情况相符,与径向基函数法分析的结果一致,且集对分析法对信息的描述更全面、直观,其概念明确,计算简便.作 者:邓红霞 李存军 朱兵 丁晶 DENG Hong-xia LI Cun-jun Zhu Bing DING Jing 作者单位:邓红霞,朱兵,DENG Hong-xia,Zhu Bing(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成都,610065)李存军,丁晶,LI Cun-jun,DING Jing(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610065)
期 刊:长江科学院院报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年,卷(期):, 23(6) 分类号:X826 关键词:集对分析 联系度 生态承载能力 综合评价 不确定性2018国考铁路公安面试备考:从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谈起
在国考铁路公安面试结构化面试中,主要考察我们六种能力,分别是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其中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在各类公职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今天小编主要向大家介绍考官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使考生能够真正把握考官心理,赢得考官的青睐,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做到有的放矢。
一、突出观点,准确到位
“综合分析”,顾名思义,有“综合”和“分析”两部分,其中“综合”即要求我们对问题有宏观的把握,有整体性的观点。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语言拖沓,观点不明确,甚至可能没有观点直接分析,这都会影响考官对于我们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在答题中把握题目关键,理性客观地提出观点,准确到位,不偏题,并尽量在答题的前几句话中将自己的观点表述清楚,进而使考官了解我们对于这道题的整体观点。
二、思路连贯,逻辑清晰
考官在面试阶段每天都要重复的听考生答题,所以如果考生思路混乱,逻辑不清,直接影响考官对于答题内容的接受度。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应准确把握三个大的方向,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把论证观点作为答题的重点,深入剖析,并根据是时政类或哲理类进行具体的阐述。建议学生在答题之前,写出大体框架,并加入关键词作为答题时的提示内容,使答题内容更为连贯流畅。此外,在答题时应以分点形式论述,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通过分点,提醒考官注意我们的答题内容。
三、分析全面,内容丰富
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相对于其他题型来说,更为复杂,对考生的要求也高。很多考生在答题中往往只能想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这就是答题不全面的表现。如“教育部发布新规,将考试招生、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等纳入《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要求各高校向社会公开、确保真实。对此,你怎么看?”很多学生能够通过招生公开,想到促进教育公平,使其成为答题的要点,但是忽略了后面的“公开基建工程招投标、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等”,而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告诉我们这项政策有着约束高校权力,减少教育腐败的作用。如果我们只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角度去分析,就会过于狭窄。通过这一例子我们会发现,答题要点全面,能够凸显考生思路开阔,内容丰富。建议考生答题时可以多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影响分析,原因分析等,进而使内容更加全面。
四、语言精湛,画龙点睛 在达到前三个要求的基础上,对于考生提出的更高的标准,即语言精湛。在答题过程中,应至少做到语言规范,如果能够运用一些名言警句或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论述,将会更有新意,更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日常积累较少,在临场时缺少这类语言,不可随意应用,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反而事倍功半。此外,注意语言的优美,是在对观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做到语言精湛,切不可主次颠倒,为了辞藻华丽而大篇幅阐述,反而忽略了主要观点,使内容繁杂。因此,考生应在日常学习中多积累名言警句,时事热点,哲理故事等。积累越多,越能灵活运用。
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在公考中,一般以第一题的形式出现,尤其应该引起考生的重视,小编望广大考生能够把握考官心理,达到考官要求,攻破第一难关。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文山中公教育信息网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烈,就业结构不断变化.在这样人才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长.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使其综合能力与社会接轨,“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了高等学校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成为了独立学院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科学计算,构建出可以全面、公正、客观地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其树立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走出校门,融入社会.
二、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评价目标的实际需求,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方法将评价总目标分解成多个评价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间存在的联系分组构造层次评价体系,将综合问题层次化;然后将同一层次中的评价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各评价指标要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层次评价指标因素的组合权重,得到一个量化的数值,从而得到各评价因素相对于评价总目标的先后顺序[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 构建层次结构图;
2. 根据标度理论,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
计算一致性比例
当CR<0.1时,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对判断矩阵A进行修改.
4. 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2]
(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与步骤
模糊综合评判法[3]是一种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的综合评判方法.它根据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即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评价总目标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楚、系统性强的优点,能够较好地解决抽象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用于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当考虑因素很多,造成权数分配难以确定或各因素的权值都过小时,可将评价指标划分层次,采用二级甚至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步骤如下:
2. 对每一个因素集Ui,分别进行综合评判.设V={v1,v2,…,vm}为评语集,Ui中各因素相对于V的权重分配是
若~Ri为单因素评判矩阵,则得到一级评判向量
3. 将把每个Ui看作一个因素,记为
K的单因素评判矩阵为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评判的实证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等级的建立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调查评价问题.随着对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及目标都发生了变化,学习成绩已不再是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要素.相反,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此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要求,促进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为此,独立学院更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4].
本文以江苏泰州某独立学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依照全面性、准确性、可行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出一套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建立如图所示的指标体系.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相对重要判断尺度,通过两两指标间的重要程度比较,依次构造各层判断矩阵A,A1,A2,A3,A4.
并分别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时,运用和法公式计算得,
一级指标权重为
二级指标权重为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划分评价等级,给出评语集
V={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差}.
对各个子因素集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以子因素集U1为例.
通过专家调查打分来确定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同理,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由此可得二级综合评判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取数值最大的评语作为综合评判结果,可以得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四、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能力考察的衡量指标,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层次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多层次评价.通过本文的调查、建模和分析,得出结果: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因此,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高要求的当今社会,独立学院除了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模式和计划中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层次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李玉秀.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J].文史博览(理论),2011(6):77-84.
[3]司守奎,孙兆亮.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一、从高考要求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独立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由此可知,学生能否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与分析综合能力有直接关系,因为任何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往往都综合了多个物理过程,分析区别不同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再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二、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事物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是彼此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分析就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者各种属性的过程,综合就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在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方面。
认知心理学认为,分析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就是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所谓问题空间就是对问题情境的认识,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当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解决就越容易;相反,如果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很远,问题解决就越困难。问题情境在物理问题中包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知道了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又知道了解决问题所要遵循的规则,就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直至成功,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途径
1.从审题出发分析物理初末状态,以图助思,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审题就是准确捕捉题中的语言文字信息背后的物理含义,清晰、准确、完整理解文字、图表、材料等表达的物理情景和物理意思,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子,挖掘隐含条件,分析临界状态,作出示意图,以图助思,其作用是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注意发现已知与未知的关联。
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呢?首先我们要认识隐含条件出现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不遗漏地挖掘隐含条件,隐含条件通常有这些形式:隐含在题给的物理现象中、隐含在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隐含在临界状态中、隐含在题设附图中和隐含于常识中等几种形式。
例如,如下图某颗地球同步卫星正下方的地球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试问,春分那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在日落12小时内有多长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之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不考虑大气对光之折射。
分析: “春分(太阳光直射赤道)”“同步卫星”即卫星和地球同步转动共角速度,周期为T,所谓“日落”是指太阳光恰好照到人的时刻,而高高在上的卫星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不被太阳光照射到,把题中的隐含条件在图中表达出来,如图:人在A处时即为 “日落”时分, “日落12小时”即观察者从A随地球自转至D “日出”,“日落12小时内有多长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即观察者从A随地球自转至D 的过程中BC阶段看不见此卫星 ,于是可得关键式rsin?兹=R,由万有引力定律、周期T、地球半径为R和重力加速度g可以求出r,再求出?兹,最后求出看不见此卫星的时间。
2.从物理情景出发分析物理过程,以图助思,分解运动过程。在分析试题的时候,就像分析语文段落一样,要去寻找题目所描述的情景是针对谁展开的。只要有了这个突破口,才会对下一步解题奠定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照试题的发展顺序分析出题目中的各种情景,把各种情景翻译成模型,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要养成及时将所发现的信息尽可能用示意图展示出来的好习惯,这样就能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
【分析综合能力】推荐阅读:
申论综合分析作答流程07-19
分析法综合法06-01
秘书工作综合案例与分析10-22
财经法规综合案例分析06-05
结构化面试之综合分析题10-27
期中质量检测考试班级综合质量分析07-02
结构化面试综合分析问题的答题技巧06-23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