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精选4篇)

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篇1

【发布日期】2004-01-01 【生效日期】2004-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的管理,根据《

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工伤职工需要配置、更换假肢、假眼、假牙、矫形器、眼镜、拐杖、助听器、轮椅等辅助器具的,以及签订服务协议的配置机构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工伤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选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被选定的配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第四条第四条 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的标准,应当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负责制定并适时调整配制辅助器具的标准。

第五条第五条 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后,根据自身伤残状况,提出配置辅助器具申请,并提供签订服务协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有关病历资料,填写《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申请表》。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确认。

第六条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配置辅助器具项目,凭经办机构开具的结算证明,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为工伤职工办理辅助器具配置事宜。

配置辅助器具期间发生的交通费及食宿费由用人单位按职工出差标准给付。

第七条第七条 工伤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应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配置项目,在规定标准内配置。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其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结算;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其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八条第八条 工伤职工要求超标准配置辅助器具,超出限额部分,经办机构不予结算。

第九条第九条 工伤职工配置的辅助器具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造成损坏的,由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负责维修、更换。

第十条第十条 工伤职工配置的辅助器具超过使用年限需要更换的,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由用人单位按本规定第六条办理更换手续。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和工伤职工骗取辅助器具配置费用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追回辅助器具配置费用。情节严重的,终止辅助器具配置机构服务协议。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管理

一、辅助器具和定点机构的定义

(一) 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是指能够有效地防止、补偿、减轻或替代因残疾造成的身体功能减弱或丧失的产品、器械、设备或技术系统。辅助技术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状况而设计和利用的装置、服务、策略和训练。主要包括辅助技术装置和辅助技术服务两部分的内容。辅助技术装置属于辅助器具的范畴, 而辅助技术服务是指在帮助残疾人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直接选购, 适当改造和量身定做三种形式。

(二) 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是指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专门为参保工伤人员提供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二、辅助器具配置和定点机构管理办法

2008年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试行) 》, 从辅助器具管理、费用给付等方面明确了作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1) 工伤人员安装、更换辅助器具, 须持有单位出具工伤人员辅助器具配置确认表, 明确的配置项目和配置标准, 给工伤人员安装、配置辅助器具, 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不得委托第三方给安装。辅助器具机构擅自为工伤人员提供辅助器具配置或超出规定标准配置, 经办机构不支付所发生的费用; (2) 辅助器具机构向工伤人员提供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时应认真进行身份和证件识别。发现配置人员与所持《伤残等级证》等有关证件身份不符的, 应拒绝向其提供与工伤人员有关的服务并暂扣有关证件, 及时通知经办机构; (3) 辅助器具机构凭《内蒙古自治区工伤人员辅助器具配置确认表》, 将具体安装型号及价格等相关信息资料及时以书面方式通知经办机构, 并提供工伤人员配置辅助器具的证明及费用明细。如遇到疑难病例, 可及时与经办机构联系, 商议解决办法; (4) 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应本着“以伤残人员为中心、以热心服务为中心”的服务原则, 热心为工伤人员服务。

同时对辅助器具机构的管理方面也提出了要求: (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和统筹地区政府颁布的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意见和各项具体规定; (2)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 及时提供辅助器具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伤保险的各项规定及本协议加强内部管理, 制定开展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的相应措施, 为工伤人员提供方便; (4)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人员职业技能证书等与辅助器具配置资质有关的材料发生变化的, 应及时向经办机构提供。

三、辅助器具配置情况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自2006年以来, 辅助器具在自治区煤炭社保局已经实施8年。目前辅助器具配置实施情况良好, 没有出现延误报销等情况。但在具体工作中, 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表现在:

(1) 一些企业为工伤职工申报和结算辅助器具费用时, 没有很好的核实辅助器具和差旅费票据, 及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2) 配置辅助器具费用和产生的差旅费不一并报销。通过信息系统在上传辅助器具费用时, 如不及时上传对应差旅费, 会造成辅助器具费用报销后差旅费不能结算的问题。

(3) 没认真核实工伤职工辅助器具使用时间, 存在器具未到更换年限时提出更换器具的要求。

(4) 工伤职工未到本地的协议机构配置器具产生了差旅费时, 应出具本地协议机构无法配置的证明, 否则不予以报销差旅费。

四、关于辅助器具管理的建议

辅助器具是工残职工补偿和改善功能, 提高生存质量, 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为进一步做好工伤职工辅助器具服务工作, 现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机构建设, 完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各级辅助器具服务机构要面向肢体、视力、听力、语言、智力、精神等各类残疾人提供全面服务, 包括知识宣传、信息咨询、辅助器具展示、评估适配、使用训练、适应性改造、无障碍设施改造、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转介等。

(2)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 通过培训班、进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 做好各级辅助器具机构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提高辅助器具服务系统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各级假肢矫形器制作机构要配备具备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对各级辅助器具服务机构人员开展上岗培训;探索开展辅助器具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和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

(3) 广泛开展宣传, 普及辅助器具知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 发挥各类残疾人专业协会的作用, 通过产品展示、咨询、会议、公益活动、讲座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辅助器具知识, 编制、发放适用于工伤职工需要的宣传资料和普及读物, 提高工伤职工亲友和社会公众对辅助器具的认知度, 推广较为先进的辅助器具。建立辅助器具信息数据库, 办好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网,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 提供辅助器具信息。

(4)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辅助器具服务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各煤炭企业要提高认识, 准确定位, 将工伤职工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列入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统筹安排;制订开展工伤职工辅助器具服务的工作计划, 定期检查指导;为工伤职工辅助器具服务工作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全面推进工伤职工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五、结语

辅助器具服务是工伤职工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满足工伤职工需求, 实现工伤职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与广大工伤职工迫切的康复需求相比, 我国辅助器具服务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辅助器具品种较少, 机构建设滞后,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事业投入不足, 辅助器具的补贴和贫困救助机制尚未建立。所以加强辅助器具的规范和管理, 还需全面提升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 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伤人员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与工伤人员康复需求相协调的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残疾人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M].2008.

贵州省工伤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 篇3

第一条 为做好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的管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贵州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贵州省行政区域内配置辅助器具的工伤人员、提供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的协议机构和工伤保险相关服务管理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全省行政区域内工伤及职业病救治特点以及工伤康复业务发展,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和选择符合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机构,并向社会公布。

统筹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公布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确定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并由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其签订服务协议。

第四条 符合以下条件,愿意提供工伤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的机构,向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一)经省民政部门审查,获得《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证书》,并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

(二)提供的辅助器具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标准,并有健全的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管理制度和相对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三)遵守和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工伤保险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价格政策,愿意配合工伤保险相关服务管理机构开展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工作,并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

第五条 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由定点的工伤医疗救治机构会同有关专家提出配置建议,出具医疗诊断证明,本人填报《贵州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确认申请表》(附件一)并附相关资料,向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申请后,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程序和时限做出确认结论。

申请人对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结论不服的,可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申请,再次申请做出的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六条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经确认符合配置辅助器具条件的,持确认结论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配置辅助器具有关情况核实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在受理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实登记手续,并出具《参保职工配置辅助器具通知书》(附件二)。第七条

工伤职工持《参保职工配置辅助器具通知书》,到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配置、维修、更换辅助器具相关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结算。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确认结论,到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配置、维修、更换辅助器具,发生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费用结算,按照《贵州省工伤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和费用限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执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伤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对《标准》适时调整。

第九条 工伤职工因非人为因素致使辅助器具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或因工伤职工身体状况或残端变化等原因导致辅助器具不适配,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须由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出具情况说明。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经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按《标准》和协议规定结算。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确认,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职工因辅助器具配置、维修和更换发生的交通及食宿费用,由用人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出差标准报销。第十条 已参保工伤职工发生下列情况的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一)工伤职工未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

(二)工伤职工在非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机构配置、维修和更换辅助器具的费用;

(三)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更换费用超出《标准》限定的费用;

(四)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由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负责维修、更换的费用;

(五)因第三方责任人造成的工伤,已由第三方责任人支付辅助器具配置、维修、更换的费用。

第十一 条省和各统筹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机构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天津市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本市工伤医疗的管理,保障工伤职工医疗、康复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含视同工伤情形),用人单位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将工伤职工送到签订服务协议医疗机构救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经治疗,渡过不稳定期后,应按规定及时转入协议康复医疗机构进行恢复性治疗。

第三条 工伤职工在救治和恢复性治疗阶段实行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的,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领取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含不稳定期和恢复期。不稳定期是停工留薪期的前期阶段,指工伤或者患职业病人员在初诊医院抢救治疗时间内伤情尚未稳定,可随时发生影响愈后变化的时期。恢复期是指工伤或者患职业病人员经治疗,伤情平稳,逐渐恢复好转的时期。

第四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天津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与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确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经办机构。

第五条 对于多部位或组织器官受到损害,以受损部位对应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的计算停工留薪期。各受损部位停工留薪期时间不得累加。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未列入目录的伤害部位,以临床治愈或者经治疗相对稳定的时间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六条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不能恢复工作仍需治疗的,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应当提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延长停工留薪期的鉴定申请,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是否延长工伤停工留薪期。鉴定结论做出前,工伤职工仍可享受工伤停工留薪期待遇。

第七条 对工伤职工申请延长工伤停工留薪期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工伤职工受伤部位实际愈合情况做出结论。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又未提出延长停工留薪期鉴定申请的,用人单位可以暂停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经办机构暂停支付工伤医疗费用。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为其鉴定后,按其鉴定结论,享受相关待遇。

第八条 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停工留薪期确认,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本规定第四条执行。

上一篇:统战工作宣传下一篇:女娲补天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