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共7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报告
题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学生姓名王春楠学号
2002150007
专业机械工程院(系)工程技术学院
2015年11月
摘要
京津冀一体化是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提出到现在各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以及很多人的努力探索。本文从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以及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出发,从交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等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地区分工规划、加快培育和壮大河北省发展能力等三方面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未来做出了分析。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
I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exciting, to the great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dream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development to the present certain achievements after a long time and a lot of people trying to explore.This article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put forwar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from traffic integration, ecological integra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ree aspects, such a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Finally, from the top design, speed up the region division of labor planning and strengthen to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and growth in hebei province development capacity and so on three sid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has made the analysis in the future.Key words: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Integration;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目录
摘要................................................................................................................................................Ⅰ 第1章绪论.......................................................................................................................................3
1.1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3 1.2京津冀一体化的意义.........................................................................................................1.3本章小结.............................................................................................................................3 第2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4
2.1交通一体化.........................................................................................................................4 2.2生态一体化.........................................................................................................................5 2.3产业升级转移.....................................................................................................................6 2.4本章小结.............................................................................................................................9 第3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未来.................................................................................................10 3.1加强顶层设计...................................................................................................................10 3.2加快地区分工规划...........................................................................................................10 3.3加快培育和壮大河北省发展能力...................................................................................12 3.4本章小结...........................................................................................................................12 总结................................................................................................................................................13 参考文献.....................................................................................................................................1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1章 绪论
1.1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至1989年,北京城建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第二阶段是1990至2003年,全国各地在专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中,弱化了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关注;第三阶段是2004至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廊坊召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研讨会,京津冀三地发改委达成共识,决定建立“京津冀发改部门定期协商制度”;第四阶段是2014年2月至今,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汇报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2014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要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2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社会各界对京津冀一体化意义的评价之高是空前的,比如:香港媒体称其为中国经济改革新征程的“一号工程”,国家发改委称其为推进国家经济改革和城镇化的“头等大事”,总书记称其为“重大国家战略”。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谈到京津冀一体化的意义时,强调要从战略意义上理解其深远意义:一是集中解决中国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矛盾与挑战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华北乃至整个北方腹地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三是我国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支点,也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动机;四是解决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首都治理的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也是把首都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地区发展基础良好,如果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对加快打造我国大国地位相匹配,与综合国力相适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京津冀城市群,赢得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认为:党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央对我国新阶段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国家全局性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自古以来,善谋全局者必先谋一域,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京津冀要成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新的增长极,三地密切合作、协同发展是唯一选择。
1.3本章小结
实现百年大梦,需要竞争、需要速度,更需要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一个重大使命,即探索一条既能大力发展又能保护环境,既能自我良性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展又能良性带动周边发展,既能各展其长、实现优势互补,又能责任共担、同兴共赢,走出一条快捷、健康、持续发展经济的新路径去影响和带动全国各大区域协同发展的步伐。
第2章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
目前来看,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已经迈入了快车道,总书记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以张高丽副总理为组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京津冀三地的地方配套实施意见也陆续出台。2014年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确定的61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都按进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2015年确定的113项重点任务正在全力推进。
2.1交通一体化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其中交通无疑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一次专题会议上,对京津冀三地交通协同发展提出了上述目标。目前,京津冀三地已陆续进入政策落实阶段,相继表态将争取在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北京:“大外环”缓解交通压力。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年)》,北京将着力打造京津冀“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的交通一体化体系。北京市交通委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一环六放射”具体是指围绕北京的大外环路,和打通“断头路”建成指向六个方向的高速通道。其中大外环路总长度达940公里,目前已经建设450公里,剩余的490公里正在建设或在做前期准备。
据介绍,目前北京是“单中心加放射线路”,导致大量过境的小客车及货车进入市区。未来交通将结合治污、城市发展布局两方面进行规划,使交通方式更为经济、合理,如将公路大部分能源货运调整至铁路。“每天夜间数万辆大货车从市区周边过境,这些货车尾气污染排放非常惊人,如果大外环路建成,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外埠货车过境带来的污染。”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北京与河北有6条高速公路接口,北京与天津有4条高速公路相连,天津与河北有9条高速公路接口。该负责人介绍,北京与河北的高速路边界对接点最多,今年将重点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的六个方向高速公路网。此外,今年北京、天津、河北准备同期开建京台高速。京石二通道和国道111去往河北丰宁方向,则力争今年内通车。
京津冀高铁线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京津、京石、津唐、津秦、津沧等主要城市间,均能实现一小时左右直达,形成京津冀地区一小时城市圈。在航空与铁路联运的规划方面,天津机场和京津城际将实现互联,石家庄机场和京石高速实现互联。今后还将建设两条客专—京九和廊涿,以连通北京新机场。此外,北京第五次交通调查9月已经启动,调查问题包括出行目的、时间、距离、交通方式、路线、交通费用等相关信息。据了解,北京市在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交通综合调查,从2000年开始,交通综合调查每5年开展一次,是对城市交通的全面、综合“体检”。2014年,恰逢“十三五”规划筹备和启动,同时也面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的背景,所以提前一年启动调查。
天津:优化与周边港口功能分工。
天津市将从统筹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主要功夫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通盘考虑、统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规划,以加快建设快速轨道交通为重点,积极打通跨省市“断头路”,优化与周边港口的功能分工,充分发挥天津机场作用,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系统。规划建设天津至石家庄城际铁路、津承铁路、环渤海铁路,推进京唐客运专线、蓟港快铁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加快施工,确保京津城际延伸线2015年上半年建成通车,机场引入线2016年完成主体工程。积极推进G104、G205、G112等国省干线的提级改造,打通区域断头路,加快推进京秦、塘承二期、唐廊、唐津改扩建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其中,在深化港口合作发展方面,天津港强化综合性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地位,加快航运要素聚集;河北港口着力建设国际能源大港,大力拓展临港工业、现代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利用津冀港口各自航线优势,开展货物中转联运,双方建立集装箱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进航运公司在两地港口直靠直装。共同推进津冀港口海事监管模式的体制创新。共同推进津冀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河北:打造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级调研员邓伟介绍,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河北省谋划了“二环八通四连八港八枢纽”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其中“二环”分别指北京大外环通道和京津冀区域环线通道。“八通”和“四连”分别指京石、沿海、京津、京(北京新机场)衡4条纵向和张京唐秦、涿(北京新机场)廊津、保津、石衡沧4条横向及承唐、石津、邢临、邯济4条重要复合型综合运输通道,建立完善“东出西联”、“疏内通外”的省际、区际乃至国际运输大通道。
目前,在河北省与京津之间,还存在不少“断头路”、“瓶颈路”。邓伟介绍,打通这些断头路,也有了时间表,京冀双方正在加快京昆高速、国道G111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建成通车;京津冀共同加快京台高速建设进度,其中河北段、天津段确保今年建成通车,北京方面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河北加快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改扩建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建成通车。邓伟说,预计到2020年,形成京、津、石之间以及相邻城市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
6月初,河北省国资委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签订《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协议书》,河北机场集团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从而实现京津冀三地主要机场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同时,北京新机场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目前的重点是要加大对京津冀三地机场一体化运行的政策扶持,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定位明确、协同运营、互利共赢、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相适应的多机场系统。李家祥表示,京津冀三地机场协同发展,将会改变“首都吃不了、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的局面,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2生态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生态脆弱性十分突出,环境问题由城市演变为区域性难题。水资源成为京津冀地区最核心的生态性问题。当前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过警戒线,对于工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风险比以往更加突出。京津冀大部分位于海河流域,该地区近50年来由于农业发展、城镇发展、兴修大型水库蓄水、气候变化等原因大量开采地下水和截蓄地表水,致使该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增加,地表河流干涸、断流,地表湖泊不断退化萎缩。受自然气候条件变化和区域水资源消耗,区域的水资源量已由1950年代末的280-290亿立方米减少到21世纪初的140-150亿立方米,区域的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同时由于过度的超采浅层、深层地下水,最近10年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从11.9米下降到24.9米,年均下降1.1米。如中国北方最大的浅碟式淡水湖泊白洋淀已经出现退化趋势并出现干淀危机,上游补给的唐河等河道已经多年断水。水系对区域生态的调解能力大为下降,并造成土地沙化现象、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频发。而同时随着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逐步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基础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不足,特大城市地区又面临较为严重的内涝问题。区域性缺水和城镇地区水害相并存的怪相困扰该区发展。
土地利用粗放现象突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根据国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天津、河北的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超过160平方米。农村建设用地拓展趋于无序,占用大量耕地与林地。北京2003-2011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280平方公里;而同期农村集体用地由840平方公里增加到1540平方公里。北京农村集体用地不仅总量超过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速也是城镇建设用地增速的一倍。目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第一道绿隔已基本消失,第二绿隔中已被各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占用过半。而河北省沿主要交通走廊地区的农村工业化造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局面,极大地加重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负担。目前北京周边120公里范围内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与首尔、东京相比森林覆盖率、林木蓄量指标严重偏低。
环境治理问题演变为区域性难题,京津冀是我国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城镇密集地区。京津冀地区是世界性雾霾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机动化与华北地区大气环境变化相关联,形成了燃煤-机动车-工业废气排放多种污染物共生局面。目前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沿太行山前地带呈现面域扩展、转移和复合加重态势。国家为了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台一系列鼓励产业项目投资的刺激政策,而河北省及其周边省份不顾生态环境监管大规模上马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京津冀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基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完整一年的全国945个监测站发布的PM2.5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超标频度全国最高,其中污染最集中的地区在邯郸、邢台等地。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国水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特大城市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环境污染问题与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模式密切相关。根据河北省社科院的研究指出,河北省农村地区广泛且密集分布的乡镇或村办工厂,包括小水泥、小冶金、小造纸等“十五小”、“新六小”企业对于区域性雾霾的贡献不容忽视。
按照京津冀治理大气污染计划,到2017年三地PM2.5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25%。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不惜投入7600亿元人民币,用重金买蓝天;而天津则采取大幅度提高排污罚款,计划从2014年7月1日起,对重点排污单位,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倍罚款,对违反环保法者将采取超过反腐的大力度,苍蝇、老虎一起打。河北更是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围绕“从根本上减污”加快实施“6643工程”,即:到2017年①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量;②削减6000万吨水泥产量;③削减4000万吨标准煤产量;④削减3000万吨平板玻璃产量。这些都是耗煤大户、排污大户。北京年耗煤2200万吨,天津年耗煤7000万吨,河北年耗煤高达3亿吨,仅唐山市年耗煤就超过9700万吨,石家庄年耗煤6000万吨,接近三个北京市的耗煤量。所以说,河北对京津冀大气污染威胁最大。与此同时,三地环保部门还就查处污染达成共识,采取大力度“三不”和“三直”措施,“三不”是: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三直”是:直奔现场、直接查处、直接曝光,并采用高科技先进设备对污染地区、污染企业、污染源头直接取证,即:首先采用最先进的环保监测卫星搜索、查找,确定污染地区,然后派出无人飞机直奔污染区进行航拍、录像、拍照,让超标污染单位在铁证面前心服口服、认罚认改。
2.3产业升级转移
以往,京津冀三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了竞争。尽管地区之间的竞争对经济发展不无刺激作用,但其两面性终究会表现出来。比如,对一个好项目、一个好产品,大家就会一窝蜂地一拥而上,这必然造成各地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到后来的结果就是,市场饱和了、产品过剩了、无利可图了,大家一起停产,从而导致各地经济远离和背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各地发展既要快又要好,既要迈大步又要走得远,怎么办?是竞争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还是合作发展?是互为对手处处防范,还是互为帮手抱团取暖?30多年京津冀一体化只议论无进展的事实说明,各地区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打算盘是算不出科学、持续和共同发展美好前景的。要有效地减压,必须建立京津冀经济共同体,真诚合作,才能达到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共赢效果。
在产业转移方面,北京市设定的目标是:到2017年,北京全市将完成1200家污染企业调整退出任务。而在今年,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关停退出300家制造、锻造、小家具等领域的污染企业,逐步清退镇村工业大院,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
怎么转移?往哪儿转移?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表示,北京市产业转移的一个地理方向是河北,具体方式也未必是完全搬迁,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可能就地淘汰。
北京的选择 今年,北京计划重点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据赵弘称,这些企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位置主要位于北京的中心城区,并非非常大型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并不是完全搬迁,而是采取调整转移的思路,“一些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可能就地淘汰,一些具有技术升级前景、附加价值较高、拥有转移价值的企业,需要加快向津冀地区转移。”
按北京当地媒体的报道,在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过程中,北京还将加快推进北京现代四工厂、奔驰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协调推动金隅、星海钢琴、日化二厂等一批企业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北京万生药业、精雕科技等数十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型建材、新能源、石化等领域的“明星”企业,计划在今年启动或完成京津冀产业协同对接。它们纷纷将生产性研发、产业配套和制造环节向河北、天津主动迁移,总部研发中心则继续在北京聚集。
赵弘分析,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是完善产业集聚,享受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效应。同类的产业有特定的产业发展平台需求和服务需求,在环境处理、公共平台建设、基础条件完善等多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特别是交通一体化的建设,以及国家一些特殊政策的出台,都将促成北京的一些产业就近转移,就近落地。河北将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河北地区已有很好的产业基础,通过产业集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补充产业集群的‘短板’。”赵弘说。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河北廊坊有较好的对接基础,而装备制造业在河北固安市有较好的发展,保定有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电力装备等)的优势,曹妃甸地区则有化工重工的集群。
河北的要求
一边是产业转移,一边是产业接收。于河北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接纳北京的淘汰产业。以保定为例,河北保定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凌霄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保定市本身有发展规划,具体到部门仍有土地利用规划,拥有土地以后是否还符合城市规划等等,这一系列要求都符合,才能考虑到项目落地的问题,因此目前谈及企业落实之事为时尚早。
京企向河北迁移一事,仍处于顶层设计往下延伸的状态,还未开始具体落实到操作层面,目前仍处于协商洽谈的状态。对于迁入企业而言,符合本地产业规划要求至关重要。比如保定,主要接收新能源、高科技、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科技企业,对于高污染企业仍需要通过升级改造才能落地。央企自然更受欢迎。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及87家央企一把手赴保定市参加“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央企进河北”活动。保定市政府现场与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政策是有的。凌霄透露,河北相关政府部门将为迁入企业提供场地、租金、税收等的产业扶持政策,未来还会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台一份框架性文件以扶植企业搬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国家层面,2015年6月24日,财政部官网已经公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
纵观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历程,首先是从江浙企业向上海跨区域发展、上海向江浙输出技术的途径启动并逐步深化实现的,实践证明,只有企业主动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才是区域振兴的根本。京津冀企业跨区域发展还处于低水平,包括环绕京津地区的市县,互设总部和营销、研发、生产部门的企业较少,京津向河北跨区域发展企业也不多,而且行业布局较为分散,未形成企业跨区域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和规模优势。
区域一体化理论认为,产业同构并存在合理梯度,有利于在区域内部形成产业转移,发挥辐射带动效应;而产业异构且存在产业链纽带关系,有利于形成水平一体化分工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区域呈现产业异构和转移两种趋势。一方面,产业异构明显,但未能建立紧密的内在联系。北京经济服务化、高端化趋势明显,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9.5%、7.7%和12.6%;天津加强高端化、高新化产业,航空航天、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以上。河北优势产业中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居多,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1.8%。但产业异构未能依托企业建立紧密的产业链联系,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产业分工体系。
图1京津冀产业异构态势
另一方面,京津出现了产业转移趋势。产业转移也是优势资源辐射,带动产业升级的过程。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下降,表明京津产业正在逐步转移。根据2005-2008年资料测算,30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京津转移而河北有效承接的仅有11个行业,且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行业;有14个行业京津比重下降的同时河北也在下降,表明河北未能发挥区位优势,有效承接这些转移的行业,更未能利用京津市场、信息、技术和资源优势,获取自身发展资源,带动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图2京津产业转移及河北承接情况
2.4本章小结
本章从交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产业升级专业等三方面介绍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让我们看到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3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未来
促进京津冀三地合作,从而提高其整体协同发展进程,进而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将京津冀展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的必经过程。
3.1加强顶层设计
加强顶层设计,从发展规划层面将北京的首都属性与地区属性分开。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进程,必须将北京的首都属性与地区属性分开。第一,从国家层面出台规划,将北京的发展与首都的发展分开。首都属性为北京发展所提供的利益是难以估量的,寄希望于北京在发展过程中主动放弃首都属性所带来的好处很不现实,因而须从国家层面出台规划,对北京的发展进行规划。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促进区域合作所设立的区域管理机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地方自动组织的联合管理机构与中央政府立法成立的中央区域管理机构。前者低级的组织形式,而后者是高级的规范组织形式,前者必须向后者过渡。过去,京津冀各地的政府成立京津冀都市圈省市长联席会、京津冀都市圈发改委主任联席会,这些组织都只是区域管理机构的初级形式。为了规范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应由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国务院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这表明京津冀区域的管理机构已经明确,未来评估这一机构工作成效的关键是要考察京津冀是否协调发展乃至是否最终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二,北京市应主动转变其发展思路。京津冀地区目前的发展困境要求北京必须改变对首都属性的过度依赖,这种改变不能等到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后再进行,北京应主动正视自身的问题,围绕“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总体要求,重新规划自身的发展定位。
京津冀一体化在推进初期,依靠简单的市场行为并不能有效推进,必须要有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和若干基础工作的率先开展。首先,就是要打破三地一体化实施的根本障碍——行政体制障碍,设置协同发展的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高度进行引导。其次,要推进基础服务一体化,优先加强教育、住房、医疗、养老、交通等基础服务领域的连通和共享,使得区域内资源配置达到平衡,为产业和人口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再次,要根据各城市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区域内产业布局,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针对性调整,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最后,人才的转移和导入是城市房地产发展的根本活力,因此要给予转移人才在个人税收、住房补贴、户籍、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人才入住落户。
3.2加快地区分工规划
合理的分工体系是区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区域合作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虽然京津冀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就总体而言,三地自身条件所暗含的产业发展差异仍极为明显,北京今后的发展定位应在于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弱化其经济中心的职能。必须强调,经济中心职能的弱化并非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下降。天津的工业实力较强,应将产业重点定位于高端制造业。河北普遍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目前看不现实,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现代农业、与天津高端制造业相配套的制造业以及与北京高端服务业相配套的中低端服务业应成为河北迅速实现起飞的抓手。当然,河北一些创新条件较好的城市很有可能在一些具有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从而在高新产业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京津冀区域分工规划研究对整个区域乃至北方经济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深远影响。无论是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问题考虑, 都要求京津冀地区必须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担当起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应充分利用京津两市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金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支持基础雄厚的特点,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向产业链条下游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整个京津冀应该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注重运用现代先进技术与实用技术,改造京津冀地区能源、钢铁、建材、有色冶金、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014年3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全省11个设区市的功能定位,其中确定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功能。与此同时,北京、天津和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计划,亦在紧锣密鼓制定当中。
张家口承德秦皇岛
现状:目前北京正与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
规划:发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的生态优势和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
保定
现状: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与京津合作紧密。目前301医院已在涿州开建保障基地。动物园批发市场外迁,保定下辖的白沟是主要意向地之一。
规划:利用地缘优势,谋划建设集中承接首都行政事业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做强产业支撑,以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为载体,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临空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着力做优城市环境,按照国际化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对驻京外迁企事业单位的吸引力。
石家庄
现状:目前已经成长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商业贸易流通中心,同时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中心城市,具备北连京津、辐射中原的区位优势。
规划: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地区发展。
邢台衡水
规划:增强邢台、衡水规模实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节点城市。
邯郸
规划:极化邯郸在晋冀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地位。
廊坊
现状:区位优势明显,与京津两地协同发展亦起步较早。上世纪末,东方大学城在此开工建设,吸引多所北京高校入驻,目前拥有各类学生5万余人。下辖的燕郊开发区已成北京周边著名“睡城”,10多年来吸引了30多万在北京工作的人入住。目前北京公交线路已基本覆盖廊坊所辖的大部分县、市、区。
规划:抓住京冀共建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时机,以生态、智能、休闲、商务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沧州
规划:提升其沿海港城作用,支持建设北汽黄骅汽车产业园,争取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落户沧州。
唐山
现状:在京冀合作中,首钢外迁唐山是一个重头项目。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并同意在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搬迁的载体。2010年底,以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一期第二步工程投产为标志,首钢搬迁调整的历史性任务基本完成。
只有出台了合理的地区分工规划,各地方才能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才能更迅速、更高效地进行。
3.3加快培育和壮大河北省发展能力
北京的首都属性是京津冀地区在如此长的时间内难以协同发展的关键原因,但河北自身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导致其在与北京的谈判、合作、协调发展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和地位,这同样是京津冀地区无法协同发展并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区域合作中如果一方实力过于弱小,那么很容易出现在区域 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实力较强的区域侵占实力较弱区域的利益而最终导致区域一体化发展无法实现的情况。因此在京津冀地区真正开始形成一体化发展趋势之前,河北应大力培育和壮大自身发展能力,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逐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条件,争取后来居上。
3.4本章小结
本章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地区分工规划、加快培育和壮大河北省发展能力等三方面阐述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中央统筹决策完善,地方积极响应配合,才能又快又好地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任重而道远,虽然已经明确提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在时间和具体实行上一定存在很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未来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思路、深入推进,最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 结
京津冀一体化是激扬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只要沿着党中央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路径勇往直前,就能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整个区域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协调拓展和充分利用。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大城市发展瓶颈,创出一条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世界首都经济圈良性发展新辉煌,为顺利实现百年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汪波;于丹丹,东京地铁运营组织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01期 [2]程海燕;北京地铁9号线二期与昌平线的衔接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颜廷标;京津冀一体化与河北的选择[J];决策咨询通讯;2014年05期
[4]王增利;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关键是要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J];领导之友;2014年04期 [5]吕薇;刘小丽;京津冀联合发展以应对外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2期
[6] 张可云;蔡之兵;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制约因素及未来方向[J];河北学刊;2014年06期 [7] 李国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及对策[J]前线;2014年08期
[8]吴群刚;杨开忠;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城市问题;2010年01期
[9] 孙久文,叶振宇;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报;2008年10期 [10] 陈永国;技术转移与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J];经济与管理;2010年10期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
(一) 区域产业分布状况
近年来, 京津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较快, 地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GDP在全国的比重逐步提升。201年, 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 超过全国GDP比例的10%, 占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生产总值的29.36%。当前, 京津冀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布局情况见表1。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全国第一;河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是京津的10倍。
(二) 京津冀区域内国内500强企业分布情况
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 (国内500强) 名单来看, 2013年京津冀地区共有国内500强企业143家, 占500强企业总数的28.6%。北京最多, 有99家, 天津、河北分别有20家和24家。仅从大企业数量而言, 北京是天津的近5倍, 是河北的近10倍。由此可见, 三地大企业数量分布极不均衡, 表2是京津冀各地区国内500强企业的基本情况。
(三) 京津冀高等职业院校分布现状
目前, 京津冀地区共有高职院校109所, 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8.4%, 在校生近82万人, 约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8.5%, 每年毕业生约27万, 占全国总数的8.9%, 招生人数约26万, 占全国招生总数8.2%。
其中, 北京市现有高职院校25所, 国家示范校4所, 骨干校2所。在校生10万余人。
天津市有高职院校26所, 国家示范校4所, 骨干校2所。在校生16万余人, 约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有数据统计, 目前天津市的新技术劳动岗位从业者有近94%是来自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河北省现有高职院校58所, 国家示范校8所, 骨干校5所。
二、京津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校企资源比例失调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 京津冀三地平均每所高职院校所对应的国内500强企业数分别为3.6、0.7、0.4个。北京市平均每所高职学院要负担4个国内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输出保障, 平均每个企业仅有0.12万人的人力资源储备。而河北省平均每所高职院校仅负担0.4个企业, 每个国内500强企业有2.25万人的人力资源储备。也就是说, 京津冀三地之间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输出与三地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差异极大。北京市的企业资源和教育培训资源与河北省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失衡。根据这种供求关系极不平衡状况下, 必须在当前高职教育资源分布现实状况下通过探索京津冀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合作的办法来弥补, 以建立能够与整个区域产业规模相适应的高等职业院校合作方式, 统筹京津冀实训基地建设, 带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
从京津冀三地的人均GDP数据分析来看, 京津两市均排在我国的城市前列, 但河北省相对落后些。在产业结构上, 北京市高速发展第三产业, 天津市均衡发展第二、三产业, 河北省则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以及产业结构不同, 为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二)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随动性差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常会遇到有的专业供不应求, 而有的专业分不出去的现象。入学时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就不那么热了, 这里有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和超前性问题, 也有缺乏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评估和预警的原因, 还有就是地区影响力 (政治、经济、交通等综合环境) 的巨大差异导致的大企业入驻吸引力不同很多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优势”和“特色”不明显, 如全国高职院校中会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重复设置率较高, 且特色不明显。
(三) 三地办学主体差异
京津冀是有着明显行政格局的地区, 三地高等职业教育在各自的办学模式和体制方面缺乏垮地合作由于缺乏区域大局意识, 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上没有体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难以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导致目前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不平衡。
办学主体模式上三地也有不同。北京的25所高职院校中, 有9所为相关委办局 (或集团公司) 所属北京市所属4所, 另有3所为区县政府所属和9所民办院校。天津市和河北省也有多个办学主体, 河北省地域广泛, 许多分布在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等城市的高职院校还要兼顾这些城市本身的发展需要。这种多个办学主体的办学管理模式无疑对信息资源共享和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一定的行政障碍。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 将多个办学主体融合到一起, 让竞争转变为合作, 建立统一的统筹管理机制, 是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课题和一个难点。
(四) 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够
目前, 京津冀地区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 但是, 高职院校参与行业实践的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有很大距离, 主要表现在: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不强;高职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既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双师”较少;产品研发的软硬件环境不足, 不具备为服务区域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先进设备条件。这些因素都导致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活动能力不足。
(五)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京津冀高职教育协同发展对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化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高职教师中很多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上岗, 实践经验几乎为零, 科技研发能力也非常有限。教师的知识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反映出高职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六) 校企合作有名无实
校企合作开展教育教学能大大提高高职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契合度, 也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 一些名义上的校企合作没能达到实际效果。因此,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有流于表面的现象。
四、京津冀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通过对京津冀高职院校现状的研究以及对当前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观念上创新, 认识上提高
改变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行政隶属关系造成的地区性、机制性制约环境, 强化顶层设计, 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企业、高职学院共同参与的京津冀高职教育协作组, 协作组由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教育专家等组成, 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的原则, 对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督, 共同讨论合作发展规划, 完善交流合作举措, 充分考虑区域整体利益。把学习型社会所蕴含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引入京津冀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态构建上来, 形成扁平化、信息化、开放化的机制与环境, 达到教育资源合理流动, 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目的。从观念上把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一个整体, 以全局化的观念规划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二)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跨地区合作
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跨地区联合办学, 建立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互融发展体系,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发挥北京市的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 有效整合资源, 以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建立能够与区域产业规模相适应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合作与交流机制, 统筹京津冀实训基地资源共享, 使高职教育办学更贴近企业需求。
(三) 实施京津冀区域教育资源与产业互融
京津两地是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特别是北京,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势必会产生“扩散效应”, 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针对京津地区知识技术密集、河北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的特点, 实现高职教育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同步性。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通过建立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充分利用京津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 实现区域高职院校均衡承担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四) 创新区域高职院校联邦式合作
从行政区划意义上看, 京津冀分属三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域, 要在这种高级别的层面构建起整体协同发展的规则, 必须创新合作方式。联盟是已经存在的不同机构间的联合形式, 所谓联盟, 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合作协议制约的联合体, 是约束松散、效率较低的一种合作方式。联邦式模式是遵守共同协议, 实行并行运行与共享资源的长期联盟。由于具有统一的联邦基础, 有某些稳定的共同需求, 使多个联邦成员组成一个整体形式, 是对等个体间的合作, 以实现互相支持。将“联邦”所蕴含的思想和理念融入京津冀高职教育一体化实践中, 要突破组织边界, 在当前行政体制框架下, 地区间通过协商制定共同遵守的协定、条约或合同, 开放共享需求。通过对联邦体内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围绕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和人才自由流动, 逐步成为长期的成员互信与合作机制。
(五) 加快制度与规范制定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是每一项工作正常运转的保障。联合人事、就业、社保等部门加快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制定, 可为京津冀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提供政策保障。微观有问题的先从宏观上开始探索, 逐步细化。切实提高办学自主权, 构建起由国家统筹规划的面向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使学生自由地跨地区求学、求职、就业, 教师跨省市流动,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都在共同认可的协议下实现有效控制。
(六) 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关于资源共享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例如广州大学城信息资源建设、南京仙林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廊坊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这些成果大多是在高校实现的, 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京津冀地区的109所高职院校涉及铁路、交通、石油、煤炭等行业, 具有高度专业特色的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 应把这些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 就可以建设高职院校需要的特色数据库, 先实现京津冀区域内高职院校信息资源共享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信息资源共享是其他教学资源共享的环境基础。建议发挥各地图书馆学会的作用, 在相关职能机构的支持下, 学会牵头, 在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标准、各自负责、分别建设, 逐步建立一个集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存储、传递、开发和利用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摘要:以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分布状况、产业分布情况、国内500强企业在三地的分布情况为基础, 采用综合分析法探讨京津冀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京津冀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京津冀,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彬, 王义娜.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职教育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6) :91-96.
[2]李志涛.我国百所高职示范校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现代情报, 2012 (8) :81-84.
[3]李志涛.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论文产出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 (1) :122-125.
[4]李思琦.从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中企业成长变迁[J].商业时代, 2014 (3) :98-100.
[5]杨振强.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 2014 (8) :100-101.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流动
一、京津冀整体情况分析
京津冀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依托自身优势,形成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整体发展体系。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突出优势,在京津冀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天津市依托自身港口的优势,积极采取外向型经济战略,努力发展对外贸易;河北省凭借自身自然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海岸线长等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工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地区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京津冀在一体化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的问题,使得京津冀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京津冀整体发展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京津地区城镇化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其发展远远领先于河北省。而河北省人口基数大,表面上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最大,但是人均产值、人均预算收入和人均城镇化水平很低,远远低于京津地区相应的指标。
二、京津冀一体化具备的优势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具备的优势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
方面:
一方面,京津冀区域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呈点状布局。除此之外,京津冀区域还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京津冀区域是全国行政中心、经济中心与科研中心,它的特殊性与集中性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另一方面,京津冀区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京津地区是全国的科技中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科技体系和研究机构较为密集,研究和开发的深度也强于其他区域。京津冀地区交通状况十分发达,是中国海陆空以及管道交通线路的枢纽地带。此外,经过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北京、天津、河北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并逐步形成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系统。
三、京津冀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投资环境一体化程度低
低水平的市场投资环境和区域协调机制的缺乏,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市场的投资环境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活跃的市场氛围和开放的投资环境对于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至关重要。京津冀地区具有开放程度较高和投资相对集中的特点,但是区域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其他渠道的资金和利用方式较为匮乏。河北省依赖传统的基础,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京津的开放市场来发展自己,没有吸引足够充分的市场投资。
(二)产业一体化程度低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发展处于相对独立的经济领域,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分工。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方面,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产业之间也没有建立紧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趋势加强,京津地区的产业逐步转移出来。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京津地区转移出来的、河北能够有效承接的制造业仅仅只占到三分之一,且大部分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在这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经济对接程度较低,河北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有效的承接这些转移出来的行业,也未能借此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型。
由于京津冀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北京、天津、河北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垂直分工的内在关系。市场投资环境一体化程度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一体化程度低,这些特点表明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北京和天津地区具备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产业转移也具有较好的辐射功能,但河北省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未能有效的吸收京津地区的辐射效益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京津冀地区整体上呈现出产业链转移的承接能力薄弱的特点,导致了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和低水平,也表明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仍然处于低级阶段。
(三)产业互补性弱
虽然京津冀地区发展较快,但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空间布局还不尽合理,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导致产业同构和重叠现象。比如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资源优势,这些区位优势没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反而这三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封闭,相互争资源和争投资,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京津冀区域出现产业同构和重叠现象,不利于发挥京津冀区域的整体性效益。
在产业结构中,产业的互补性对于区域一体化的产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京津冀地区均以传统工业为基础,这不仅限制了本地区目前的产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不合理利用;而且制约了产业的优化和升级,缺乏长久的发展潜力。各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严重,没有整体的规划和合理分工,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导致整个区域不能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丽.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J].经济研究,2007:26-28.
进入21世纪,产业技术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了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当今世界知名企业,无不推崇产业技术联盟(以下简称“产业联盟”)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竞争手段,称之为“20世纪末最重要的组织创新”。我国的企业通过参与和创建各类产业联盟,充分融入全球化浪潮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围绕企业的需求组建了一批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产业链联盟、市场联盟、研发合作联盟和中小企业联盟等。但由于运作时间短,缺少经验,大部分产业联盟层次不高,还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阶段,以生产联盟和营销联盟为主,并且很多联盟通过行政的力量建立,整体效率不高,因而成员企业分享的利益也有限,使得联盟无法持续发展下去。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产业联盟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联盟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我国产业联盟大部分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尤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最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联盟对产业发展、企业成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如:1998年,中国企业联合会数字电视产业联盟成立,2002年成立的TD-SCDMA产业联盟等,此外,在高新技术产业联盟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也纷纷成立产业联盟,如:2005年11月成立的“天竹”纤维产业联盟就属于传统的纺织行业,其宗旨是联盟企业共同开发、经营“天竹”纤维及其下游产品。2006年4月在宁波成立的中国家居产业联盟,它是一个包括家居产业生产商、采购商、各大行业协会、广大媒体和知名中介机构在内的联盟组织,目的是构建更为完整的产业链。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其占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的比例分别为60%和40%左右,提供约75%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通过中小企业联盟的模式来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1.技术标准产业联盟
技术标准联盟的目标是制定产业技术标准,通过制定竞争性技术标 1 准,有利于新技术应用,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2003年6月,国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长虹、创维等领导成立了闪联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制定了闪联技术标准,并领导闪联技术标准的发展升级。2.产业链产业联盟
创新产品的产业链往往难以依靠市场机制快速形成,它的市场竞争力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产业链联盟通过企业间合作促进创新产品上下游的配套,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我国企业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SCDMA之后,2002年10月,由大唐电信、联想、普天、华为等八家单位发起成立TD-SCDMA产业联盟,有力促进了TD-SCDMA创新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目的是使整个系统,诸如芯片、系统设备、终端、应用、测试设备等同步推进。3.研发合作产业联盟
竞争的全球化要求企业不断缩短技术研发的周期,通过产品先发获得市场先机,研发联盟的目标是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集中产业力量加快成员企业进入市场的速度。2003年7月,由联想移动携同手机技术平台研发商、PDA芯片、模块设计等产业链环节的16家手机技术研发企业组成中关村手机产业联盟,旨在逐步形成中国手机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从而加强北京地区手机厂商的竞争力。4.市场合作产业联盟
市场合作联盟的目标是共同开发市场,通过联合开拓创新产品的用户市场、联合采购降低产品成本、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和通过网络互联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如2002年10月,由航天长峰、时代集团等多家中关村医疗器械企业成立中关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联盟,目的是采取代理销售或捆绑销售等手段促进企业产品销量。2005年3月,包括联想、方正、同方、紫光等21家知名IT企业成立了中关村IT服务业联盟,是中国第一个把IT服务业推向产业化的“服务航母”。5.中小企业产业联盟
中小企业联盟通过“动态联盟”的运作模式聚集社会各种资源,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前提,通过分享合作者的资源,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快速响 2 应市场,分散风险,提升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完成超过其本身能力范围的工作,对中小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3年11月由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牵头,联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国家)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9家拥有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实力的单位,在北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城市污泥无害化产业联盟”。联盟通过技术整合、优势互补,完成污泥无害化技术的联合攻关,形成适于中国特点的以城市污泥处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应用、推广为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产业联盟发展的问题
我国产业联盟的合作层次普遍较低,除了少数几个产业联盟致力于推动技术标准的产业化以外,大部分产业联盟还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阶段,以生产联盟和营销联盟为主,并且很多联盟通过行政力量建立,整体效率不高,因而成员企业分享的利益也有限。此外,由于产业联盟起步较晚,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造成我国联盟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使得联盟无法持续发展下去。
1.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技术标准
由于运作时间短,缺少经验,因此目前除了TD-SCDMA、AVS等少数几个产业技术联盟致力于推动技术标准的产业化以外,许多产业联盟还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阶段,缺乏深层次的研发合作。另外,我国不少企业虽然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但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低,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2.产权明晰度不够,创新效率较低
产业联盟不是通过法律程序注册的经济实体,不具有法人资格,它有别于实体研究机构,原有《公司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在许多方面可能无法解决非实体组织产生的一些问题。由于在合作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比较复杂,产权的模糊性大,极易产生纠纷,使得创业创新的效率低下。
3.内部联系松散,合作管理水平低
大多数产业联盟的内部联系过于松散,联盟内部的信息、知识资源缺 3 乏整合,协同效应远未发挥。最突出的表现是产学研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效果不明显,产业联盟的发展需要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通力合作,但是我国目前产学研结合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校企双方价值取向不一致等问题,双方未能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这直接影响了合作的效果。此外,产业联盟合作的管理水平低,在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的战略联盟中,我国企业也往往缺乏“战略学习”的意识。4.忽视无形资产的利益分配
在产业联盟运营过程中,除了联盟的利润可以分配之外,无形资产也是重要的利益分配来源。可供分配的无形资产是指技术创新联盟在原有无形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全新创造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技术诀窍、商誉等。联盟利益分配机制一般都不会着重考虑无形资产的量化分配,因而应及时地予以调整。联盟利益分配机制只有综合考虑了产业联盟各成员在创造无形资产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合理地确定各成员的分配数额,才能确保联盟的持续发展。5.跨国联盟数量少、效益低
国内现有产业联盟更多地停留在如何通过竞争,保护与发展民族工业上,这与当今国际通行的企业战略联盟理念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跨国联盟总量仍然较少,而且合作层次较低。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的战略联盟基本上是被动参与,即使是研发工作,也主要是针对我国市场的产品研发,而较高层次的战略联盟如企业技术联盟、虚拟企业联盟等形式则比较少见,因而无法参与标准的制订和技术的研发,因此通过联盟分享的利益有限。国外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以利润最大化和占领中国市场为战略目标,因此有意地控制了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限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学习。
三、产业联盟发展对策建议
推动我国产业联盟发展对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通过组建各种适合各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联盟,集成产学研各方优势,并支持企业参与和成立跨国的产业技术联盟、与国外企业建立“动态联盟”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针对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 4 化运用。另外,还应加强对中小企业联盟的支持,学习借鉴欧美的成功经验,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各地区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发展目标,制定企业联盟的有效范围,主动促进和组建产业联盟的发展,使不同产业、不同项目的企业联盟享有不同的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协调能力强和主要行业已形成了配合紧密的企业群体优势,对地方现有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实施战略联盟起到组织协调与指导作用。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战略联盟的思想,以合适的联盟方式优化组合成大集团,这样既可增强企业的活力,又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
2.组建国内多企业协作式技术标准联盟
鉴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专利的现状,应鼓励组建多企业协作式技术标准联盟,使标准成员之间应该在技术上互相鼓励,在次核心专利上,尽快发展出足够的覆盖性,提升与国外核心专利拥有者的谈判能力,应对外国跨国企业的咄咄攻势,在世界市场上赢得主动。积极促进我国技术标准联盟成员企业通过统一营销策略甚至是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具有市场相当规模、具有重要品牌的协作伙伴,积累大规模“安装基础”,推进我国自主技术标准在国内得到充分使用,从而提高国内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国际地位,影响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3.积极鼓励我国企业参与跨国多企业协作式技术标准联盟 鼓励企业参与跨国多企业协作式技术标准联盟,创造条件,冲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握国际标准制定的垄断局面,把我国企业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学习和借鉴国外大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管理和全球范围内推广的经验,选取一些具备实力的高技术项目,由我国主导制定技术标准。
4.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共享联盟核心能力
在产业联盟中,要解决联盟的人、财、物问题,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联盟CEO的问题,他必须是独立的,并且能熟练地从原来企业的管理角色中转变过来,并且要着手组建一支有开拓精神的、团结的、能力结构合理 5 的经理队伍和技术研究队伍。值得注意的是,联盟必须相对独立于各联盟方,联盟中的成员,从CEO到经理、研究人员、普通员工,从他们进入联盟起,就是独立于各联盟方的,也就是说,联盟要有其自己的一套运行、考核、激励、协调等机制,避免因受原企业的控制而出现出工不出勤等现象,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5.优化法制环境,帮助企业改善条件,实现联盟技术扩散 进一步完善国内有关产业联盟的法律,协调产业联盟各方的关系,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各方的行为,创造出一个更加有利于联盟运行的法制环境。同时各地区还应尽可能地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联盟技术扩散的效果,要从强大的技术基础,大量的人力资本,较高的努力程度,有效的组织能力,强大的信息技术系统和灵活的学习倾向等6个方面入手,帮助企业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创造吸收的能力,实现联盟技术扩散溢出效应的最大化。
产业联盟的关键
目前构建联盟要走出一个误区,其目的应从分担风险、降低成本逐步转向提升创新力。产业联盟无疑是企业分担技术创新风险、降低研发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但若仅从这一角度考虑联盟,合作结束后各方自身的创新能力可能仍未提高。应通过构建产业联盟,使企业间的资源进行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进而提高合作方的创新力。尤其是在目前产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全球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呈现为产业的全球布局和产业集群现象日益显著,单个企业的单一产品及业务应用等很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要创新就必须打造产业链。
然而仅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快速形成新型产业链,产业链联盟则可以通过合作较快地促进产业链的演进与形成,通过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网络式联盟,实现由小范围联盟向网络化的产业链联盟转变。以TD-SCDMA为例,在标准提出之后,其商业化过程面临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问题,要求整个系统同步推进,芯片、系统设备、终端、应用、测试设备等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会阻碍商业化步伐。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内企业组建了TD-SCDMA产业联盟,有力地促进了TD-SCDMA创新的商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产业联盟的战略目标也应由区域化转向全球化。这里所指的全球化不仅意味着把区域性的技术合作推向全球性的技术联盟,而且意味着使合作后的产品由仅满足区域内消费者的需求,转向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即把市场推向全球化。从长远观点看,只有与区域外具有较强互补性或较强实力的企业进行联合,才可以争取同质产品在时间上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占据全球消费市场。
以全球电信业发展中最为成功的 GSM技术标准化联盟为例,其技术标准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联盟的竞争优势。与GSM相比,当时更具技术竞争优势的CDMA因为开放度低,最终在市场拓展方面处于落后。通过战略联盟内部的技术共享、技术标准的较高开放度及技术创新激励政策,GSM技术标准化联盟很好地解决了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标准化这一对矛盾,在国际竞争中成功地获得了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优势,在世界移动通信市场占居主导地位。
政府鼓励政策和产业联盟联系十分紧密,尤其追赶型国家政府更需要重视产业联盟。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在韩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初期,韩国的信息和通信部不顾国内部分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反对,把CD-MA作为韩国的移动通信标准,并主持建立了由三星、LG及政府研究机构等组成的CDMA技术发展战略联盟,进而使韩国由电信技术落后国家迅速成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先者。这为我们信息通信业今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更对政府如何准确把握市场及技术发展趋势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当前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与企业联合发展的重要组织方式,产业联盟借助企业的联合能在某一领域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不但能为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产业联盟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充分发展,并将继续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产业联盟的理论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协调生产的主要资源配臵方式。在企业内部,生产依靠行政管理来协调。在企业外部,市场价格调节生产,生产的协调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实践中,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企业间组织,产业联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市场上为什么会出现产业联盟这种组织形式而不是通过企业或市场来解决问题呢?一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联盟形成的原因。
外部性理论认为产业联盟是产业共性问题内部化的组织。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产业共性问题,产业联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方式。在单个企业看来,产业共性问题是外部问题。随着企业对产业共性问题的重视,企业自觉建立产业联盟,产业共性问题就成为产业联盟的内部问题。当前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政府政策与产业联盟的结合。外部性问题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目标,政府通过制定支持产业联盟的政策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常常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产业联盟是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组织,政府通过支持产业联盟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往往比直接干预生产活动更加有效。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联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节省成本。科斯(Ronald.H.Coase)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臵方式,两种方式的运行都是有成本的,市场方式需要支付市场交易费用,企业方式需要支付企业组织费用。合理的企业边界处于“边际组织费用=边际交易费用”的均衡点。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主要由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经常性三个因素形成。产业联盟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资源配臵手段。在某些情况下,产业联盟可以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可以节省企业组织费用。例如,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可以减少市场交易中专用性资产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专业化分工可以避免公司内部投资带来的组织费用过大问题。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产业联盟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手段。企业本质上是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两个重要特性,因而企业拥有稀有、独特、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这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当企业遇到行业共性问题时,单个企业往往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足够资源,包括:技术、市场、资本、知识产权、品牌、公共关系等等。产业联盟是企业共同投入资源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的有效工具。
规模经济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认为产业联盟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达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产业联盟可以帮助联盟内企业共同实现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如联盟成员通过联合采购、联合销售、联合开发或者共同投资基础设备等达到规模经济。产业联盟形成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还具有一些特殊优势:企业可以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可以避免规模扩张带来的大企业病,可以保持多方面的灵活性等。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产业联盟是企业共同学习的平台。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企业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谋求竞争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一国之内的企业在外部压力下开始寻求合作以提高竞争力。企业参加产业联盟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学习,包括联盟企业间的互相学习和联盟企业共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全球产业联盟兴起的原因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全球产业联盟呈快速发展趋势。产业联盟快速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变化
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是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变化的两大引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表现出如下趋势特点:
市场层面的变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出现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本地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即本地市场上本土企业要和全球跨国公司直接竞争。二是企业市场的全球化,即原来只在本土市场生存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国际化经营,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业层面的变化趋势。区域产业集群现象日益突出,推动了产业的全球分工布局;产业链越来越长,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内部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特点,创新的投入大、风险高;技术的融合推动产业间的融合,即产业间出现技术共享、业务交叉、产品融合的趋势;技术标准对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
企业层面的变化趋势。企业为应对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战略上越来越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在业务上不断重组以提高公司的效率;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使得企业日益依赖整个产业的发展环境,企业在战略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外部化特征。
科技创新层面的变化趋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研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相互之间的转换周期越来越短,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日益重要;发达国家推动建立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乃至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结构变化导致产业共性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产业共性问题日益突出,即单个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的发展环境。产业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共性技术的研发。全球化促使企业和政府重视联合研发共性技术。市场开放前,国内企业在共性技术上的竞争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市场开放后,国内企业在共性技术上的重复投入可能降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促使各国开始重视联合研发共性技术。一些国家将共性技术研发作为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另外,技术进步的加快也促使企业重视联合研发共性技术以降低创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技术标准的制定。根据国际化标准(ISO)的定义,技术标准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技术标准本身是公共产品,但是部分技术标准特别是信息产业的技术标准包含了大量知识产权,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武器。技术标准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其形成过程中需要经过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协商(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1991年联合发布的第二号指南(ISO/IEC Guide 2 1991)之《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及其定义》:“标准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实现最佳的经济性,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活动所制定并实施标准的过程”。
产业链配套。产业链配套指产业内企业通过产品上下游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由于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技术越来越深,技术投资越来越大,单个企业没有力量完成整个产业链投资。产业链配套是发展中国家产业追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因为发达国家已经主导了产业链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创新产品必须与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竞争,产品链相关企业投资的信心常常不足。
中小企业的市场门槛。中小企业的市场门槛指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企业是否达到必要的经济规模以完成规模采购或实现规模经济的生产或服务,企业是否具有必要的市场能力等等。本地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压缩了本地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境外市场的潜力也为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应对挑战和 11 机遇的关键是中小企业是否能跨越起码的市场门槛。新技术产业相关的社会规则。产业发展的社会规则指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社会规则,包括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等。这些社会规则阻碍或促进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如一国只有制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或政策,社会组织和个人才会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环境保护产业才能够发展起来。
产业共性问题对产业联盟产生了客观需求。由于单个企业缺乏解决产业共性问题的积极性或能力,产业共性问题只能由政府出面解决,或者由企业组成产业联盟来解决。政府政策与产业联盟相结合是重要发展趋势,即政府通过支持产业联盟的发展来促进产业创新。产业联盟是市场导向的组织,其效率比政府直接干预要高。
(三)政府政策的调整促进了产业联盟的兴起
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政府对产业联盟产生了新的认识: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弱化了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担忧。由于全球产业竞争的加剧,政府开始重新认定市场垄断中“相关市场”的范围,市场范围的扩大促使政府放松了对合作创新的垄断管制,产业联盟的发展限制条件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使政府更加关注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从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重视支持产业联盟,以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特别是产业创新中的共性问题。
以美国为例。美国存在严格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对产业联盟存在很大的限制作用。由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认识到企业合作创新对提高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开始借鉴日本合作研发的经验。美国于1984年通过了《国家合作研究法》(NCRA),允许企业进行竞争前技术的合作研发。1993年又通过了《国家合作研究和生产法案》(NCRPA),实际是对前面法律进行修正并将范围扩展到生产领域。美国于2004年又增补了《标准开发组织促进法》(SDOAA),放松了对技术标准制定组织的反托拉斯限制。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部分研发合作产业联盟进行了大力支持。如美国政府对半导体技术研发合作产业联盟(SEMATECH)给予了大量资助,并将该合作模式作为政府资助合作研发的模板。
当前我国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上传时间:2007-10-19
上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产业联盟发展迅猛,各种产业联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中华大地。纵观近年来我国产业联盟的发展状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发展迅猛
有关调查(钟书华,2000)显示,在我国企业技术联盟中,高新技术领域的开发占了63.4%,尤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最多。
2005年5月10日,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的指导下,由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发起的中国Linux产业战略联盟在京正式成立。首批加入联盟的企业包括中科红旗、中标软件、新华科技、共创开源、拓林思、冲浪平台等Linux操作系统发行商以及方正、同方、神州龙芯、天融信、用友、金山、神州数码、东方通、武汉华工达梦、南昌先锋、全国政协机关等共计60余家企业或单位,涵盖了从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信息安全、应用软件提供商、用户、培训机构和媒体等产业链上的各重要环节的企业。中国Linux产业战略联盟成立目的,一方面是联合包括操作系统厂商、应用软件提供商、硬件设备提供商在内的各方,来推动Linux在中国的应用;另一方面是团结和协调各方力量,推动Linux参考平台的发展,建立完整的Linux产业链。联盟的成立将为Linux产业的相关企业提供一个沟通和合作的广阔平台,从而推动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关,促进Linux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加速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联盟的成立可以让各界更多了解中国Linux产业,可以增进Linux产业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Linux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中来。
2005年11月,在北京成立的中国RFID产业联盟(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射频识别与电子标签应用分会)——是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的指导和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的组织下,由实华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及300家中外IT企业联合发起成立的民间社团组织。目标是推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并消除RFID应用的三重主要障碍:成本障碍,标准障碍,技术障碍,进而提升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的竞争优势,争取在市场 13 规模、技术水平、成本结构上赶超欧美、日韩等国家,塑造最具有发言权及影响力的,代表中国RFID行业的组织。与此同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产业联盟也在加速发展。
高新技术联盟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高新区涌现出大量产业联盟。以中关村为例,近年来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原始创新的技术标准成立技术—产业联盟,已经成为中关村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2002年10月,TD-SCDMA产业联盟——由大唐电信、联想、普天、华为等八家单位发起成立,目前成员已发展到26家。目的是为了更快地推进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早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多厂家供货环境,并把企业平稳顺利地领进第三代移动通信市场。
2002年10月,中关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联盟——由航天长峰、时代集团等十多家中关村医疗器械企业组成,目的是采取代理销售或捆绑销售等手段促进企业产品销量。
2002年12月,龙芯产业联盟——由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神州龙芯等国内七大厂商及科研机构发起成立,旨在推进龙芯技术的产业化。
2003年6月,闪联工作组——由联想集团、TCL集团、海信集团、长城集团、康佳集团等5家企业发起成立,目前已有23家成员单位,核心目标是制定出IGRS(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标准协议。
2003年7月,中关村手机产业联盟——由联想移动携同手机技术平台研发商、PDA芯片、模块设计等产业链环节的16家手机技术研发企业组成,旨在逐步形成中国手机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从而加强北京地区手机厂商的竞争力。
2003年8月,新材料产业联盟——由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牵头成立,目的是让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并成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04年8月,SCDMA产业联盟——由信威通信、大唐科技等11家单位发起成立,旨在推进SCDMA技术的产业化。
2004年9月,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由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牵头成立,目的是推进清新空气产业技术应用和发展、增强全民对室内空气健康的意识。
2005年2月,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由天地互连、清华比威、网通、长城战略咨询等11家企业发起成立,目的是推进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进程,抢占下一代互联网市场先机。
2005年3月,中关村IT服务业联盟——包括联想、方正、同方、紫光等二十一家知名的IT企业,是中国第一个把IT服务业推向产业化的“服务航母”。
2005年4月,长风软件联盟——包括平台软件厂商、应用集成商以及第三方机构共20多家单位,旨在携国产软件企业打开以政府采购为首要目标的市场。
2005年5月,中关村创意产业联盟——包括中关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腾讯等70多家企业,目的是推动以科技和文化结合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在中关村地发展,打造创意产业基地。
由上面时间表可见,自2002年底中关村首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以来3年多的时间,中关村已经涌现出十多家产业联盟,分布在新材料、IT、环保等多个产业领域。这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联盟的迅猛发展。
二、行业分布逐渐多元化
在高新技术产业联盟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也纷纷成立产业联盟。例如:2005年11月成立的“天竹”纤维产业联盟就属于传统的纺织行业。其宗旨是联盟企业共同开发、经营“天竹”纤维及其下游产品,以达到联盟企业间的优势资源互补,促进联盟成员的自身发展及相关产业的繁荣。联盟的目标是以联盟企业为核心,联合国内相关产业及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天竹”纤维及其下游产品,达到共同推动整体市场不断增大,有效扩大联盟成员在产业链上不同层次的市场份额、行业用户的有效规模化应用以及保持产品的高附加值,延长其生命周期,做大、做强、做优“天竹”纤维产业。
再如2006年4月在宁波成立的中国家居产业联盟,它是一个包括家居产业生产商、采购商、各大行业协会、广大媒体和知名中介机构在内的联盟组织。该联盟的成立对实现资源、资本、资讯的共享,构建更为完整的产业链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它将为中国家居产业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成为中国家居产业服务机构的代表,进一步完善我国家居产业链,进而有力地促进中国家居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产业联盟已涉及通信、电子材料、生物技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食品制造等多个行业,并且在不断地扩展。行业分布多元化将成为我国产业联盟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跨国联盟逐步增多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Luxus。Luxus是一个拉丁词,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演变为浪费、无节制。大部分欧洲语言都吸收了这个概念,确切地说,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
二.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
根据慧聪邓白氏研究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包括服装、皮具、珠宝、手表、香水、化妆品在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为770亿元人民币,约合114亿美元。高端人群在奢侈品方面的户均年消费额4.2万元,其中7成的消费场所分布在大陆。该群体的奢侈品购买力是日本人(按2000年汇率计算,2007年为3340美元)的1.5倍,是美国人的3倍。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协会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受日本地震、中国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2012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消费总额预计将达146亿美元。
9日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显示,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同时,也成为在境外消费奢侈品最多的国家,其中去年仅在欧洲中国消费者累计消费近500亿美元。截至5月底,日本奢侈品消费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但日本地震对其国内奢侈品市场影响巨大。预计2012年2月至3月,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购物高潮的来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一)消费年龄年轻化
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一般在30~40岁年龄段之间,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50岁左右的人都有,但20岁~30岁的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这一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人数要比日本高出11倍。2007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例如,登喜路品牌在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为25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据此,可以把年轻人消费群体分为两种消费类型:“真正可以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和“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性在奢侈品方面支出庞大。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奢侈品业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客户基础,时髦富裕的都市女性愿意善待自己,十分迷恋奢侈品的魅力。
(二)消费集中在外国品牌上,我国几乎没有自主品牌参与竞争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我国的奢华消费实际上就是西化,这与我们没有称雄世界的顶级品牌有关。不要说国产名牌,就算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品牌也使其身价下降,这与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以及国外品牌的成功经营和大举进攻等诸多因素有关。奢侈品牌主要来自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欧洲,奢侈品范围广泛,涵盖银器、铜器、水晶玻璃、皮革、出版和装潢等等。瑞士军刀、ZIPPO打火机令许多年轻人着迷,而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一座未开启的金山,虽然我国有“水井坊”、“国窖1573”等奢华品牌,但为人所知的数量实在不多,几乎没有能够跟外国奢侈品牌竞争。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本土奢侈产品,中国本土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生长的基因:做一套西装上万块的永止裁缝,高档的红木家具,还有那些在中国历史上与皇家相关的贡品,比如,南京云锦等,但由于缺乏“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和品牌宣传手段,使得我国本土的奢侈产品不被外国甚至本国国民所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吸引许多外国奢侈品品牌商们的眼球,遗憾的是中国奢侈品却缺位,还没有引起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足够重视。
(三)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并快速增长
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有房屋、汽车、阖家旅游,还有非常个性的消费,比如陶瓷、美食等等,无所不包。只要拥有最高的质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购买一只古老的灯具、听新年音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而我国的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消费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是个人用奢侈品,而后期逐步由具体的奢侈商品转而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体验。虽然,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论坛,专为富豪级人士专门定制的顶级保健品等在我国也开始备受关注,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买家们已经开始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但那毕竟是少数,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将集中于个人用的奢侈商品,即高档时装、高档皮具、珠宝、名表、顶级化妆品和香水、古董字画等高档商品。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因此奢侈品在我国的发展将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和过程,这也吸引了大量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
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统计,中国目前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其中约1000万至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购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皮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用品。该协会预计,到2010年国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人数将增加到2.5亿人。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我国目前已超过人均收入1500美元的水平,部分沿海城市甚至已经超过2500美元,因此国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四)在消费地点上,大多通过大型商场和旅游实现
即使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中国消费者也更偏向在市区商业中心,或大型购物商场里购物,这让他们有机会到处逛逛,挑选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另外,由于高关税的缘故,许多中国消费者喜欢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尤其是香港购买奢侈品。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金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目前全球顶级奢侈品牌消费额中中国人占据了5%的比例,其中3%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三.奢侈品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协会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受日本地震、中国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2012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消费总额预计将达146亿美元。世界奢侈品协会还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将于2015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
(一)促使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中国的富人阶层在人数和财富上都在飞速增长
中国富人阶层增长迅速。1999年,总资产均达到六百万美元即可进入由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中国财富榜中前50名,而在2005年你需要一亿四千万美元才能够进入财富榜前一百名。2006年,据报道中国1.3亿的人口当中有大约30万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富翁。
2、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能够代表他们成功的标志
TNS的调查1显示,中国中产阶层对购买奢侈品的态度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例如: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拥有奢侈品意味着成功和具有高品味。少于2%的被调查者认为拥有奢侈品的人是“肤浅的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渴望拥有奢侈品,尽管他们现在支付不起。
3、其他有利因素,如税收
依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自2005年起,中国对奢侈品进口所征收的关税逐步降低,这极大的促进了奢侈品的销售。例如: 2004年底之前,进口手表的关税是28-40%,2005年已经降低到12.5%,2006年底税率则进一步降低至11%。
(二)中国缺乏本土奢侈品品牌
在国外奢侈品大举进入中国,洋品牌在中国市场里肆意的排兵布阵相互厮杀,并从中国先富阶层的口袋里大把赚钱的时候,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却无声无息。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成长,以至于导致本土奢侈品品牌集体失语呢?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中国虽然不缺乏奢侈品的生产,但一直是维持在小作坊规模的生产水平上,或者是专供皇家的御用之物。由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和外敌入侵的影响,奢侈品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相关的技术人才很难持久存在并发扬光大。
其次,中国古代的奢侈品往往同时兼有艺术品和投资品的功能,但大多没有形成自己专有的字号或者品牌。当然,也有一些奢侈品有很响亮的产地品牌,例如四大名绣、四大名砚、景德镇瓷器、和阗玉、蓝田玉等等。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施计划经济,中国在很长一个阶段失去了奢侈品消费市场,没有市场自然也就不会诞生奢侈品品牌。改革开放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时间,这对于本土奢侈品牌的形成和成长来说是不够的。
综合以上原因,中国本土目前没有出现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是很正常的。
不过,在今后5-10年的时间里,中国也将会出现一些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例如,白酒行业里的茅台、五粮液已经初步具备奢侈品的一些特征。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土地流转的加快,农村、农业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如雨后春笋,然而由于农村金融保障体系薄弱,新型农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对于推动农村发展、深化农业经济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必要性的分析,结合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为配合国家农业和农村扶持政策而专门为农业提供中长期优惠低利贷款的特殊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理论基础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本身有其作用边界限制,而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市场失灵的情况: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因此市场机制虽然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即使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却也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所有问题。
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也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特别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性”,资本将向回报高的产业或企业流动,而农村企业或者产业由于规模小,资本回报周期长,往往得不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这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创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校正。
另外,政策性金融连接着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从而对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活跃农村经济、充分发挥金融支农的先导作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政策性金融不仅关系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是否有效与合理也承担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作用。
(二)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2012)认为,中国当前不缺商业银行,缺的是配合中国经济崛起,体现国家政策意图的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在农业的发展。现存的农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已经走向末路,发展大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适当集中有限的资金来重点支持需加快建设的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以弥补市场化金融机构配置资金的不足,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互动联动的农村发展资金保障制度。
二、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其发展现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规模小,业务萎缩。近年来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总体上讲规模比较小,政策性金融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服务面比较窄,支持效果不佳。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我的家乡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田水利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急需资金支持。但是由于这些项目基本没有收益,因此商业性金融机构没有投资贷款意向。与此同时,在部分地区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政策性贷款业务逐年萎缩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逐年上升。特别是与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执行相同基准利率部分的小额信用贷款逐年增加。
(二)农村金融机构开办政策性业务困难大
农村现存的金融机构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目前来看,农业发展银行由于长期从事政策性封闭管理,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等从总体上看,目前尚不及其他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职能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农村信用社一直陷入经营亏损状态,因此承担政策性金融职能只能陷入困难境地。
(三)农村政策性金融资金与财政资金功能分割
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支农资金通过多个途径、多个部门分散划拨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更不能动员金融资源配套使用整体作用削弱,其次是财政直补资金未能与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相结合,支农作用分散,结果往往农民得到的实惠比中央政策小得多。在河南的某县,中央政策性补助每人100元,经过层层下放到达每人手里只剩下一包方便面。
(四)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协调
由于政策性银行的制度性先天缺陷,诸多农村项目不得不借助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因此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承担了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从而不利于商业性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性金融业务具有很大的风险
由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对象是农村、农业、农民。因此 首先其面临的风险是自然风险,由于农业是弱智产业,极易受气候环境、雨水旱涝等灾难性天气的影响,因此一旦遭遇灾害,该笔金融支持就成为坏账。其次是政策性风险,由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受国家政策支配,因此具有较大的政策性风险。最后由于农民对于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理解不全面,极易忽视该笔贷款的偿还问题。因此也具有很大的道德风险。
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农村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市场,是商业性金触和财政性融资的有力补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建立农村银行存款保险制度
央行、财政、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 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规定,“对储蓄存款实行全额收购政策,对其他个人债权10万元一下的全额收购、10万元以上的9折收购”。但是这极易引起农村喜用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长期来看,必须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我国银行体系安全网。这既能为受风险影响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退市途径,又能保障农民存款和贷款的正当利益。
(二)简化政策性资金下拨层级和流程
目前需要建立垂直型的管理关系,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资金下拨 机构直接打通,确保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如数下发到农民手中或者农村开发项目之中,杜绝之前层层下拨导致自己下拨受阻、数额不足、下拨不及时等问题,从而确保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其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农业产业化、大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
(三)将农发行办成粮棉储备银行,将农信社办成准政策性银行 总结农发行成立10年来的经验教训,适应目前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可以将农发行定位为主要为粮棉油料储备提供政策性资金的真正农业政策性银行,只保留粮棉油储备贷款和财政部、扶贫办等有关支农资金拨付业务"粮棉商业性贷款划由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办理。同时,将农村信用社建成由农民和个体工商户入股的、产权关系明晰、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方位为“三农”服务的、完全商业化的准政策性社区型地方性金融企业。
(四)制定农村政策性金融法规,完善监管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凡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高效的地区,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十分健全。所以,为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障资产的安全,确保政策性金融机构能够发挥其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制定法规,加强监管。一是制定国家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法,全面协调和配置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从外部规制政策性金融机构。二是各类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内部规章制度,这是国家制定的法规制度的补充,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日常运转的保障。要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监管,就必须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化;仿生物系统化;绿色压力;机电一体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116-02
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的理解就是机械产品与电子产品的融合,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机械零件与电子元件的融合。两者共同完成某一机电功能。这也只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定义。
现实生活中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举不胜数。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空调、洗衣机、微波炉、油烟机、吸尘器、电吹风等都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各种铸造设备、锻造设备及机床、数控加工中心等也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工程机械领域中的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搅拌站、桩工机械、路面机械等,都是用得较为广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冶金设备领域,高炉、转炉、连铸机、轧钢机等更是高度机电一体化产品。
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构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各种高新技术的融合体,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的系统技术等。
(一)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实现从机械原理的选择到机械结构的设计和机械零件的选材,都能达到最优化配置;并且保证最佳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在维修保养上最大限度地做到简洁、明快,甚至达到免维护。
(二)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是能够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自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生产机械自动地按照某种规律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和转速等)或加工工艺按照预定要求变化的技术。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和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
(三)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感受器官,它负责把一线的实况用各种信号传递给机電一体化产品的指挥中枢,即计算机或自动控制单元,是将电子系统或光电系统无法处理的外界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关键技术,它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磁电式、温度传感器及光电式和数字式、波式和射线式传感器,还有相应的测试电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
(四)伺服传动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是指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执行机构,使机械系统的运动部件按照指令要求进行运动。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伺服系统。按控制原理(或方式)不同,表示的方式有开环、闭环和半闭环三种形式;按被控制量性质不同有位移、速度、力和力矩等伺服系统形式;按驱动方式不同有电气、液压和气压等伺服驱动形式;按执行元件不同分为步进电机伺服、直流电机伺服和交流电机伺服形式。
(五)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信息存取、交换、运算、判断与决策、记录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整个机电一体化产品中起到类似于人类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它是指导其它功能部分完成各自任务的总指挥。
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1 IEEE 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国际会议”于2011年8月7日至10日于北京召开。IEEE 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MA)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领域的权威会议,在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曾在中国、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过7次。来自各国近44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智能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系统和自动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充分交流。从此次会议的议题不难看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趋向于智能机电一体化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目前不仅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且还向仿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一)智能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超越式发展,人类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趋于简单、明了化,人们追求高品质与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方式,那么机电一体的发展也就越来越趋于“傻瓜”式与“一键操作”式,这样能把人类的活动从复杂的按部就班的程序化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和工作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便捷。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开发与设计的时候,顺其自然,第一先考虑的就是智能化。
智能化简单的说就是具有人工智能或模拟人类智能的系统。目前,专家系统、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智能化的的主要核心技术。这四种技术相互关联,密切联系。随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器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活动,并会对制造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可以认为把类似于人类的“大脑”(人类高度文明的汇缩体)装在了机电一体化产品之上,产品随时启动,“大脑”随时工作,去判断人类想要达到的各种需求,并能做出令我们满意的行为。人类的大脑思维系统被模块化的复制到机电一体化产品之上。
目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智能化应用已成为趋势, 例如智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智能机器人是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各类传感器检测工作状态,根据实际变化过程反馈信息并做出判断与决定。数控机床的智能化体现在各类传感器对切削加工前后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做出判断,自动对异常现象进行调整与补偿,以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最后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二)仿生物系统化
今后的机电一体化对信息的处理会做得更加完美与准确,这就依赖先进的数据处理与模块仿真系统的支持。人们从动物那里获得了启示,依据动物对外界反应的习性与规律,模拟其习惯做法,把其应用到机电一体化方向。比如说我们开发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接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根据动物常规习性和一般反应规律,机电一体化产品应该做出类似于动物的反应动作或程序准备工作,根据目标完成任务独立选择最优的行为动作,来实现目标任务的准确反应与目标的圆满完成。
更准确地说,仿生物系统化是集动物习性、智能化于一身的技术。此类产品如仿生物宠物狗、动物园里的仿生物代理虎妈妈等,这都是研究的课题。考虑到仿生物系统化研究过程的复杂性,最关键的是被仿的生物习性与要完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行为之间的相似性研究与系统模块的生成,仿生物系统化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的时代脉搏在涌动,赋予我们在新的领域更高层次的挑战,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也被赋予了崭新的使命。在发展科技不辱使命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性化理念与伦理道德,科技和信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绿色压力,充分考虑科技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共同建设好一个和诣、健康、高度文明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徐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现状、发展及对策[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2009.
[2] 周树文.北工大成功承办2011 IEEE 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国际会议,北京工业大学新闻网,2011-08-23.
[3] 金志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
[4] 王敏,温斌,王秀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J].太原科技,2006,(6).
[5] 刘志,朱文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J].现代制造工程,2001,(12).
作者简介:胡海英(1978-),男,河北迁安人,供职于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
(责任编辑: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