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1

技术人员离职流程

离职申请:

公司正式员工需提前1个月向技术部经理提出申请,并递交辞职报告。

离职审批:

技术部经理向总经理提交离职人员报告,经审核后生效。

离职交接:

经公司批准后,相关人员办理离职手续。具体如下:

(1)上交入职期所有办公用品包括工作记录本、笔、工作QQ等。

(2)与后续工作人员交接工作进度以及日常工作内容。(如特殊情况向部门主管交接此项)。

(3)上交工作相关用户名密码,例如FTP、工作日志、服务器、人才网、各ICP代理、统计等等。

交接内容详见文档:(技术部岗位工作交接 按住CTRL并单击鼠标打开文档)薪资核算:

离职员工统一在每月实际发薪日结清所有薪资,如有特殊情况,可将薪水转入离职员工相关银行账号。

备注:如违反以上条例中的任何一项,公司有权利扣发离职员工部分或者全部薪水。例如:工作未交接清楚,未提前申请辞职等。

离职人员义务:

离职员工有义务对公司所有商业机密进行保密工作,不得泄露公司任何机密。如违反此条例,公司保留进一步追求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性保健品招商网 ——www.1987.tv

技术部岗位工作交接

网站编辑:

1、工作概述交接清楚,例如:展会后第一时间上传最新项目产品,宣传照片,日常检查网站错误。

2、日常采集信息资料点。

3、工作技巧,后台的使用技巧,以及日常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的工作心得。

4、FTP用户名密码。

5、工作电话各磁盘资料分类交接清楚。

6、个人电脑用户名密码。

7、公司内部管理系统用户名密码。

8、指纹打卡员工编号。

9、工作日常用品。本,笔,工作记录以及其他一些工作用品,例如系统光盘,工作软件等。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现代施工,施工管理,管理技术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能力更为关注, 而不局限于对学历的要求。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施工管理者必须认清施工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技术手段。作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应该认清和处理以下问题:

第一, 个人经验技术问题。一个建筑组团, 特别是造型独特的别墅项目工程, 其中所涉及的班组、工艺、材料相当复杂繁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技术水平。首先, 在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图纸做仔细的核对, 勘察报告, 施工合同等, 并填写《图纸自审记录》, 尽最大可能熟悉图纸细节, 结合施工合同, 从而优化工序及每个分 (部) 工程, 常用手段是在图纸上做适当的标注, 比如预埋件, 构造钢筋等以防忘记。同时考虑自身项目部资源以及各种自然条件, 认真合理的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其次, 根据各个工程的实际特点, 除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外, 还需要做好施工工艺及流程上的技术准备, 尤其是有些施工工艺对新技术、新材料有一定的要求, 必要时对各班组工长及工人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岗前进行技术交底。切记技术交底抄书多、抄规范多, 能指导施工的不多。作为综合施工管理技术人员, 理解熟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了然于胸并在自身掌握之下, 面对现场突发情况才能有所准备。除了对每个施工过程、每道工序有严格要求外, 还要有相应的质量检测制度, 现场施工人员要结合验收规范的要求, 对每道工序、每个施工工艺认真仔细检查验收, 特别是隐蔽工程, 以确保减少人为错误并保证工程质量。

具体来说, 作为一个施工员最重要的职责所在就是测量放样, 对于造型复杂的别墅工程, 单靠传统的放样工具 (如经纬仪、线垂) 等, 已经无法满足快、晓准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掌握全站仪等新型工具并配合使用各种软件。靠掌握工具只是一种手段, 我们必须结合经验以及理论知识。比如:放线量尺寸时一定要注意减少误差, 比如用小尺一尺一尺的量的话很容易造成误差累积。测量时:要注意按照先整体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前一步工作不进行复核下一步工作不进行、测量步步要经过复核这些原则。工地上还流传这么一句话“三角要小、线要粗”。高科技的应用让我们能更快的完成工作, 但不能完全依赖仪器, 比如全站仪是打破常规, 没有整体直接是碎部点的放样, 如果单张图纸上单个部位的错误会导致放样是不能发现明显错误,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复核。与此同时要做好工程记录, 如施工日记和各种原始记录, 整改记录等。

第二, 材料和机具方面的问题。对于材料计划,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不管预算员是否提了, 都应该动手再算一遍。计算时要注意算按照实际用量进行, 不要只看预算的定额量, 因为定额是根据各种工程类别编制的, 跟实际用量有一定的出入, 比如瓷砖大理石, 设计已经包含了瓷砖大理石的尺寸规格, 计算时可以根据实际排一下包括需要切砖的半块的数量, 就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实际用量。

材料的配应, 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的品种及型号很多, 而且经常会应用许多新型材料, 因此作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需配合材料员对所需的材料品牌、材质、规格、进场时间进行沟通。配合监理单位, 资料员对材料进场验收、抽检抽样。

对于机具问题,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注重机具本身的安全以及工人操作的规范性, 机具的进场需要合格证明并注意提醒机修工及时保养检查。

第三, 施工方面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管理工程的最大目标是进度正常, 质量合格并为企业创造最大利益。对于施工进度的管理, 原则上要按原施工组织计划严格执行。但由于一个复杂的小区项目往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 比如材料、人工、设计等情况难免会有变动。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变动情况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 不能过于僵化。要保证施工质量, 最重要的是要严格遵照有关要求来完成每一个工序, 严把质量关, 严禁偷工减料。必须严格进行自检、专检、联检, 在层层检查验收合格后, 才可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

企业创造利益就不得不提到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 在施工管理中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十分重要, 由于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内容广泛, 同时具有构成原因复杂、规律性差、发生的时间长等特点, 难以确定其造价。一般由于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而调整的工程造价, 占整个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的比列大多在6%~20%, 尤其在技改、技措工程中所占比列大都在20%以上, 有时甚至达到了40%。因此, 重视和搞好这项工作十分重大。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还应很好的理解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含义和内容, 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利益。

第四, 各层人员关系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 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员整合自身智慧的产物, 人员的因素是决定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只有一支纪律严明、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优质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做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首先必须要很好的理解领导的意思, 与同事处好关系, 营造和谐美好的的氛围。其次, 管理下级人员并不能以简单的命令式来处理, 优秀的劳务队伍是做好工程的前提。要严格管理但不失和善, 管理一致但职责权利分明。正确使用赏罚手段, 罚要罚的心服口服, 奖要奖的明明白白, 对此可以开展施工竞赛, 对突出的班组及个人进行奖励来提高各个人员的积极性, 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双管齐下, 培养凝聚力。只有这样面对工期紧张、技术复杂的工程, 才能将各班组的力量凝结在一起, 从而按时按质完成施工任务。

第五, 施工安全问题。工地上的施工安全光凭安全人员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能达到良好效果的, 必须施工管理人员一起的通力合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工人上下班时我们管理人员应特别提醒工人注意防火, 戴好安全帽, 电作业人员不能乱搭接电线, 外架作业人员必须寄好安全带等。安全无小事, 我们必须配合项目部, 安全管理人员去严格要求工人按规范操作、使用各种工器具, 注意各类安全问题, 使项目工程安全顺利完成。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甲方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1.引言

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还需要甲方管理人员有综合协调能力,具备把握工程全局的能力,从而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以及进度等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从工程实践来看,作为甲方管理人员应当负责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以及项目的安全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同时对项目施工现场中的工序检检和终检,并对项目的竣工验收结果承担连带责任;以及负责现场勘察、技术交底,并负责提供中间技术支持和竣工图的编制。通过结合笔者实践经验,现深入探讨甲方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现场中的管理技术。

2.施工准备管理

结合工程实践,笔者总结了具体的管理事项如下:

(1)管理人员应当收集施工承包方(以下简称承包方)的资料,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合格承包方评审,建立合格承包方名录;

(2)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以及工程特点,修订劳务承包条款,磋商劳务承包协议,经公司授权,签订《劳务承包合同》;同时审核承包方的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满足相关岗位的技能;确定关键岗位的责任人(如打胶工等),并严格控制岗位责任人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变更;

(3)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当向承包方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对承包方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安全交底;同时审核承包方的施工计划,及时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应予纠编;对承包方的施工行为实施全程监督,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作业人员实施质量、安全等检查和教育,对违规现象应进行处罚;建立承包方考评档案,评估承包方的工作过程和业绩,依据其表现,适时调整合格承包方名录;

(4)甲方管理人员应当做好进场前的各项沟通协调工作,工作内容包括:与业主、总包及其他相关方就水电费、配合费、工程机械和器材共享和使用等事宜进行充分沟通,及时了解施工现场各方进度安排,为承包方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同时向甲方或监理方等递交进场材料报验单及取样送检;组织施工前的样板房安装,经内部验收合格后,交付甲方或监理方等进行验收。同时管理人员应当会同技术、质量等部门,及时完成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并积极参与各类技术难题的探讨。

3.质量管理控制

作为开发商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项目质量采取有效地控制管理,为了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工程质量,在管理中对施工单位过于严厉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做好与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管理技巧。总的来说,在质量管理上对于原则性问题必须决不退让,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小问题可采取可进可退的技巧来处理;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制定一套适合本项目的质量管理细则和施工管理细则。現具体给出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管理。

3.1 原材料质量管理。管理人员必须检查各项原材料合格证书和检验证书,对于质量控制资料不全的原材料,应及时摧收;根据甲方公司内控标准,对需要进行现场检验的原材料按批次进行抽检;对于抽检率不合格的批次,应拒绝验收;同时随机抽查在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材料,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应及时向领导汇报,严禁施工单位擅自使用。

3.2 工序质量管理。甲方管理人员应当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现场施工条件、分项工程质量等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对于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检查,如:门窗的安装尺寸、防水发泡剂和密封胶的处理、成品防护等;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重点施工部位,应予重点监督必要时应邀请公司技术部门派员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管理人员应当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自检和互检;对于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管理人员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公司质量科检验,通过质量科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于隐蔽工程覆盖前,须由经管理人员报公司质量科检验,合格后报业主或监理单位验收,经业主或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覆盖,并进入下道工序;对于公司质量科要求整改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监督施工作业人员按照《整改通知单》的内容和要求等按期进行整改,未完成整改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管理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由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整改措施。

3.3 竣工验收。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应准备各项验收资料,首先组织技术科、销售科、质量科对工程实施内部竣工验收;对于内部竣工验收合格向业主、监理等相关方递交验收报告,等待验收;同时在工程项目完工至竣工验收期间,管理人员应当要监督现场人员作好成品保护工作;对于凡竣工验收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管理人员应当承担首问责任。

4.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对于甲方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任务,甲方管理人员应当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根据合同信息、技术资料等,制定各项费用的成本预算,报公司各级领导审批;并遵照公司的财务、行政、人事等相关制度,按流程申请和核销各项费用。非特殊情况,严禁超支;甲方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各类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实践,可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成本管理:

(1)市场行情与承包方约定人工费,并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承包方的施工行为,对各种怠工、窝工现象,应予以惩罚;

(2)监督施工作业人员对原材料和成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于浪费原材料和损坏成品的行为,应予以惩罚;

(3)对施工单位采取考核制度,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把握公关费用的额度,尽可能地降低各类沟通协调费用;

5.施工安全管理

甲方通过验收施工单位所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及各类施工作业规程;对于甲方管理人员则应当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和安全防范用品,严密监控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纠偏。对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应进行安全交底;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应设立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对“洞口”、“临边”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场所,应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作业人员实施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须做好《培训记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不得隐瞒和延迟报告事故。

6.结语

甲方管理人员根本目标是以房地产工程项目为管理对像,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技巧以及方法,使得整个房地产项目合理地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进而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以及使得目标得到不断优化。同时,在整个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来有效地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能按预期的目标实现,尤其是使得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蒋旭东.建筑工程中的甲方管理[J]. 山西建筑,2010,36(33):26-27.

技术人员双重通道晋升管理制度 篇4

一、总则

为拓宽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公司内部技术职称评定管理体系,鼓励技术人员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实现技术人才晋升双轨制,开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渠道,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和归属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各生产技术专业,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洗选专业,副科级及以下专业技术人员。

三、职称定义及晋升等级设计

(一)本制度中的“职称”特指:在公司范围内,根据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及工作成绩,由公司内部职称评定小组评定的等级称号,以专业主任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任职,与各省、市(地)人社局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本制度中称“社会专业职称”)无关,应区分开来。

(二)技术职称等级分为技术员(员级)、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和高级工程师(高级)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及档次对应不同的薪资水平。

(三)技术人员管理水平突出者,部门经理或分管领导可按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定》条款向总经理办公会推荐,选拔为管理干部。技术职称和管理干部等级所对应的薪资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下,按高水平执行。

(四)分管领导负责选拔、推荐管理干部,人事行政部负责本制度的制订、解释、推行和完善;组织实施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四、职称评定小组构成及人员分工

(一)评定小组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成员:评审前1个月由总工程师根据评审具体情况组建。

(二)人员分工

1.组长负责指导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管理工作;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批。

2.副组长负责组建评审小组,主持评审工作。3.部门经理对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申报进行初评。4.人事行政部经理组织实施公司技术职称评定。5.小组成员参与技术人员评审。

五、技术职称等级评定的基本标准

(一)技术员 1.基本条件

大学专科学历,1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大学本科学历(具有学士学位,下同;若无学位,按专科学历计)。

2.专业能力

具有良好工作习惯,具备相关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公司既有安全生产工艺技术。

(二)副主任工程师 1.基本条件 大学专科学历,3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技术员满2 年及以上。

大学本科学历,2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技术员满1 年以上。

硕士研究生学历(具有硕士学位,下同;若无学位,按本科学历计)。

2.专业能力

具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具备所从事岗位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专业能力。对公司既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有全面的认识,能解决常见的现场技术问题。能够开展规程措施编制和一般设计技术管理工作。能指导技术员的工作和学习。

(三)主任工程师 1.基本条件

大学专科学历,6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助理工程师满4年及以上。

大学本科学历,4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助理工程师满3年以上。

硕士研究生学历,3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助理工程师满2年以上。

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博士学位,下同;若无学位,按硕士研究生学历计)。

2.专业能力

良好的政治思想觉悟,优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能够提出公司既有产品的工艺改进点,并能组织实施工艺改进。具有解决在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独立承担项目设计,包括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编制、编写生产技术管理文件等。

发表过至少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著作、论文或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及以上。

能够指导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的工作和学习。

(四)高级工程师

1.基本条件

大学专科学历,12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工程师满6 年及以上。

大学本科学历及硕士研究生学历,10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并任工程师满5年及以上。

博士研究生学历,5年及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任工程师满3 年及以上。

2.专业能力

具备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丰富的本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在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研究课题或有主持和组织重大技改或项目设计的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六、技术职称等级档次评定及待遇

(一)基本条件

1.参加评审人员在相应的职称等级下,工作年限满1年及以上;距离上一次调整职称等级或档次,满1年及以上。

(二)专业条件

1.专业技能、工作成绩较突出。

2.按技术职称等级评定标准评定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享受副科级待遇;

3.按技术职称等级评定标准评定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原则上享受科级待遇。

4.毕业于985、211院校的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同等条件下,提高一个档次。

七、实施流程

(一)评定时间

技术职称等级及档次评定每年2次,评定小组评审时间由公司领导小组确定后通知公司各单位,评定之后公司以行文形式颁发职称及待遇证明。

(二)评定流程

1.各专业技术人员向所在专业申报,填写《技术人员职称等级评定申报表》。经专业分管领导初步审核同意后,交人力资源部汇总。

2.职称评定小组进行评定。

3.评定结果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4.人力资源部颁发职称聘书(同等级下档次调整不再颁发证书),公司党政办公室下发正式任命文件。

(三)评定原则

1.原则上,每次评定只能晋升一个等级或一个档次。对于技术成果突出,对公司技术进步有重大贡献者,可跨级别或跨档次晋升。

2.任职一年内绩效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相应降级调整。

3.特殊引进人才,经公司总经理审核同意后,可以不从助理工程师开始晋升,直接靠到相应的职称,但任职一年内绩效考核不合格者,进行相应降级调整。

4.严重违章违纪的技术人员,参评资格延迟一年。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5

1、所有人员必须熟悉机动车检验业务,了解与安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验标准。

2、熟悉检测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及性能,能熟练掌握检测仪器的操作规程。

3、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规程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及时向车主出具检测结果。不得伪造数据,不得接受行政干预。

4、所有人员必须参加本站内部及上级主管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满足工作需要,努力做到“公正、规范、热情、高效”。

5、本站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检测工作有关的开发工作,严格为广大用户保守技术资料的秘密。

6、任何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变,营私舞弊,谋取利益,收受礼品中。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检测技术工作,对检测项目的技术把关;制定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总结技术工作经验。(2)批准发布《作业指导书》。

(3)检查、指导、督促检测人员严格执行现行标准、规范,正确选用仪器设备、遵照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工作。

(4)负责收集、整理、研究技术资料,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5)负责重大检测项目的检测工作,确定检测操作过程及非标设备、检测仪器的暂行校验方法。

(6)负责对原始记录与检测报告的格式进行审核并批准,对检测项目、数据、结论的正确性负责,批准、签发检测报告。

(7)对非常规检测项目,负责拟定检测方案,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检测人员完成检测工作。

(8)负责检测数据异常值的判定及首次测值超差或测值结果散布太大时的处理。

(9)负责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事故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10)对因领导不利或责任心不强致使检测工作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严重损失负责。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编写《质量手册》,负责修改《质量手册》。

(2)负责组织或督促实施内审。对内审存在的问题组织纠正。

(3)负责处理检测工作中出现的异常和质量事故,负责检测质量争议审查处理、复检工作,并将具体的质量情况报总经理,处理质量事故。(4)负责《质量手册》相关内容的贯彻执行。(5)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协助总经理实施。(6)制定比对试验和验证计划,并组织实施。(7)对检测报告的质量进行抽查。

(8)受理委托单位的申诉/投诉并组织处理,批准其纠正措施。

(9)负责对监督员的日常管理。

(10)对因管理不善或责任心不强造成的检测工作质量失控负责。(11)协助总经理处理检测质量事故和受理质量申诉/投诉工作。

内部审核人员岗位职责

1、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参加内部质量审核工作,并对审核的工作质量负责。

2、参与编制内审实施计划。

3、根据内审所依据的评审准则和有关要求,按照《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客观公正。

4、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填写不符合项通知书,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并以文件形式记录。

5、负责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外检员岗位职责

1、自觉遵守本站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工作任务。

2、掌握各类汽车性能、构造,严格认真地对车辆技术状况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

3、认真按外检检测规程操作,熟练掌握检测技能。

4、对检测车辆必须逐项、逐类仔细检查,做到不漏检、误检。

5、外检完毕后,及时通知用户交费、微机登录上线,并会同引车员做好车辆上线准备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微机登录员岗位职责

1、自觉遵守本站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分配,加强工作纪律,积极完成工作任务。

2、熟悉本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积极主动引导客户办理各项业务。

3、掌握所用电脑、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

4、熟悉所检车辆的基本构造类型以及各项性能参数。

5,登录车辆时,应准确、快速、完整的录入车辆的相关信息,保证检测车辆及时快速上线检测。

6、工作严肃认真,熟悉检验技术标准,已检验数据为依据,不得接受行政干预。

7、不得随意更改检验记录单,对检验记录单中发现的错误应向检验车间主任提出,拒绝在不符合要求的检验记录单上签字。

8、检验记录单批准人对其审核批准的内容是否规范、完整、明确负责。

9、车辆检测完毕后及时打印检测报告单,并告知客户检测结果,及需调修项目。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引车员岗位职责

(1)上车前重点检查有无滴漏燃润油、车轮夹带危险异物等影响检测结果的现象,以避免人员、设备及火灾事故的发生,必要时拒绝车辆上线。(2)在各工位必须按照LED灯屏指令操作。

(3)熟悉掌握各工位的操作规程及正确的停车规定。

(4)对车主业户热情服务,不优亲厚友,不刁难业户,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5)负责驾驶被检车辆按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对处于检测状态中的车辆负保管职责。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制订维护保养及自检计划并组织实施,随时检查,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完好情况。

(2)负责仪器设备采购,仪器设备验收、安装及调试工作,负责办理交验手续。(3)负责仪器设备台帐和档案的建立,督促试验人员做好仪器设备运行记录。(4)负责调查分析仪器设备出现的故障或损坏原因并有权向领导建议、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水电设施。通风管道、恒温设施及机械设备情况,发现故障立即组织检修并向领导汇报。

(6)带病运转或有故障的仪器设备,有权制止检测人员使用并对其粘贴《暂时停用》标识,并立即向领导汇报,责成有关单位检修。

(7)建立计量器具、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台帐,编制检定周期及检定计划。负责仪器设备标识的管理。

(8)负责组织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检验事故分析处理报告制度

事故是机动车辆检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机械(包括机动车、设备、仪器)损坏、人员损伤及被检车辆的技术资料丢失、失密、检测报告单丢失或失密或由于人员设备仪器等,不符合检测要求出现的检测结果错误等。

1、一般事故,小事故(<100或人员休3天内)发生后,有关人员应及时到场处理。

2、大事故、重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在24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3、事故发生2天内,由站长填写事故报告单,报上级主管部门。

4、事故发生5天内,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整改、防范措施,写出书面报告。

5、对事故的负责者酌情处理,处理结果存档,并通报全体员工引以为戒。

6、凡大事故、重大事故(包括火灾、水灾、爆炸等)发生一周内由站长写出书面报告上报主管部门。

培训考核制度

1、本站所有技术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具体培训内容由技术负责人提出培训计划报告站长审批后组织实施。

2、全体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的内容进行集中培训,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缺席。

3、检验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应认真听讲,不得喧哗或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4、根据业务培训计划安排,应对检验人员进行业务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技术档案,对连续三次考核不过关者,按不能胜任工作为由予以辞退。

5、对于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人员培训、考核应积极参加,保证检测人员均能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工作。

6、建立检验人员考核制度,不能胜任检测工作或徇私枉法者应予以辞退。

检验报告技术文件和资料档案的修改、保存、销毁制度及保密制度

1、检验报告是我站的最终产品,是体现检验机构科学公正的主要依据。未经站长和技术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检验报告,不得将检验报告单与他人,或私自复印。

医疗技术人员操作准入制度 篇6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卫生技术人员的操作准入制度,凡医疗技术人员操作必须持证上岗:

1、医疗:《医师执业证》、《医师资格证》,全科医师应持有《全科医师证》,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及专业操作证书或培训合格证;

2、护理:《护士执业证》、《资格证书》,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

3、药房与医技科室:《资格证》,并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证。

4、预防保健:防保医师持有《预防保健医师证》,计免人员应经过卫生局规定的专业培训。

5、外聘医护人员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证》或《护士执业证》、《资格证》,并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考核试用合格后方可上岗。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7

1 绩效管理概述

1.1 绩效管理的概念

绩效本身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本文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定义,绩效属于组织所期望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组织为了实现其自身所制定的目标展现在各个方面的输出,其中主要包括个人的绩效同组织绩效两个基本方面。绩效管理认为是组织直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同组织的集团目标进行直接的结合,通过充分挖掘员工深入潜力的方式,有效地提升员工本身的业绩来最终实现组织集团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除了是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业绩考核之外,更多的是对组织的整体绩效目标进行相关的设定以及分解、制定计划、实现目标等。

1.2 绩效管理的作用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有以下几点作用。第一,能够改变以往管理中的缺陷。以往的绩效管理有着许多问题:如不具有科学性的考量依据;对日常的管理力度不够;考量反馈过于拖延,没有关注到被管理人员的心理;对管理结果的利用度不够等。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第二,能够提高企业的人力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发挥着作用,所管理的结果是让优秀研发人员的升职、加薪等的基础考量,对研发人员的素质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具有科学性的绩效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找出现有的问题,并随之作出调整,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一套具有科学性的绩效管理制度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第三,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事实证明,高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会有很多种方式来加快企业的竞争能力。利用职员的积极态度来实现目标的达成,并了解职员的工作行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能够使职员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到来,通过对于研发人员绩效管理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本领域的相关对策,对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进程背景下,在我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劣势下,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了创新改革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获得成功,但是,对于很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绩效管理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是因为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尽管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现今已经建立了内部员工管理体系,但目前内部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员工管理体系的评定标准不准确。在进行员工绩效指标的设置方面则存在着绩效考核指标过多、杂乱等问题,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中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研发目标达成率和客户开发率,绩效考核更加偏向于工作结果,同时还严重缺乏过程性指标的绩效考核内容。

2.2 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较低

在研发人员考核的过程中,其中最难的就是指标的定位。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绩效指标一方面取决于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员工的一系列因素,如工作态度、思想意识等。但是在绩效考核的科学合理利用方面以及指标体系的确定还不能进行全面的掌控。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是员工工作成果最直接评价。一些外国管理专家将这称为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指的是在日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其工作成果对单位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无法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呈现,主要指的是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作态度等,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要形成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从现阶段的成果来衡量的,指标太过单一,其他指标并没有融入进去,作为考核的标准,使考核结果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在周边绩效中,所有的指标都是围绕结果来展开的,忽略了工作环节的重要程度。在考评的过程中,由于是人为的进行考核,难免会添加考核者的一些个人成见,说服性差,很难让员工认可和信服,在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客观地去考核。这样的标准,跟实际的结果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出入,使考核结果并不理想。

2.3 绩效管理兑现度差

不能充分利用绩效考评结果是绩效管理兑现度差的主要原因。现今的绩效管理体系中主要坚持的是工作目标原则,管理过程一般是通过相应的原则进行硬性规定和管理,因此,严重缺乏人本管理思想。但是研发人员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根本,这样容易造成很多研发人员由于个人情绪问题对企业产生反感,具体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对企业只有原则遵循,没有情感,使得研发人员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十分容易出现跳槽的现象。并且,由于企业的硬性管理和企业考核的标准,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研发人员工作评估以及实际的兑现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评定的状况,导致研发人员可能产生不公平对待的负面情绪,影响着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目前,企业对于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主要依赖于内部管理阶层的人员进行相关数据统计考核,在进行实际考核和数据处理中并没有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化对待,部分的管理层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带着私人的情绪,导致出现严重的绩效考核公平失效问题,研发人员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不利于企业绩效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发展。

3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的改善措施

3.1 健全绩效管理制度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构建合理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结合企业管理者、员工以及其他的工会等部门人员进行共同的考核体系规划建设,形成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考核体系,保证员工能够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享受到公平、透明化的评定,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专业发展技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率,保证员工能够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优质化服务水平的目标,促进企业整体专业技能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发展的最大化战略目标。同时还要进一步对员工的绩效目标进行制定,在进行员工绩效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进行企业短期经营目标、部门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的制定,通过不断的反馈保证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以及企业目标能够一致,从而引导员工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向组织的目标方向努力。特别应加强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提升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培养其忠诚度;并借助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员工,促使其做出长久努力,发挥长效机制作用。

3.2 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对各项相关的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发展,对于绩效管理革新来说,不仅仅需要有创造性而且要有很强的规范意识,规范和创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坚持创造性企业绩效管理就会变得死板,没有活力,如果没有规范性,则企业绩效管理就失去了其本意的约束和监督职能,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因此只有将两者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新形势中发挥其职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和信任。坚持规范性,就是要求企业在定制政策和制度的时候,将企业本身也约束在其中,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制度,这样生活环境才能和谐美好。通过针对不同的工作类型进行规范、合理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设置,实现企业内部个性化的绩效考核目标。

同时,企业内部的员工绩效考核要体现公平,并具有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员工绩效考核的内部管理应针对企业员工自身情况,并根据不同岗位进行设置,尽量将员工的付出与薪酬绩效考核之间能合理化发展,保证不同的员工能够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享受到公平、透明化的绩效考核作用,最终保证员工能够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也可以将其他员工的付出与绩效考核进行比较,员工会觉得绩效考核是公平的,从而实现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作用。

3.3 充分利用绩效管理成果

通过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实施,在进行员工绩效考核成果的管理过程中,则要充分利用考核机制下产生的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员工的工作状态以及整体的绩效水平,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考评员工水平,真正意义上发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实现企业整体市场竞争水平的有效提升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绝对的发展优势就必须抛弃原有的绩效管理的观念,通过采取相应的员工考核管理应对举措,从而与企业市场经营运行相适应。因此,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通过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根据绩效结果来进行适当的员工调动,同时还能够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对其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目标。

4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以智力资源以及无形资产作为生产要素,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属于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的绩效管理层次、信息传递速度以及绩效管理效率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知识经济也属于智力支撑型的经济,它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了快速转变的高速度要求,要求企业的绩效管理人员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通过快速转变思维的方式、科学化的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坚持人本的绩效管理思想,高新技术企业只有通过绩效管理创新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获得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程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

[2]李永周,王月,阳静宁.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2).

[3]李永周,黄薇,刘旸.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工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3).

[4]杨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绩效动态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8

第一条 为加强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增新知识、提高素质,推动首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根据《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是使继续教育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综合管理的——项重要措施。

第三条 “继续教育登记手册”是记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的主要凭证,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填写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申报表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 实行继续教育登记管理的对象是本市企、事业单位中按照国家专业技术职务制度聘任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登记内容

第五条 继续教育登记内容主要有: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时间、考核(考试)成绩。

第六条 “学习内容”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继续教育规划与计划的具体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实际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内容。

第七条 “学习形式”是指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具体方式。包括参加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讲座、业务技术考察,接受函授刊授教育及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等。

第八条 “学习时间”是指实际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累计时间。学习时间按学时计算,赴外地或出国学习的旅途时间不得计算在内。

第九条 “考核(考试城绩”可用分数成绩、等级成绩、合格与否或结业与否等方式进行登记。凡领取结业证的,应注明结业证号。

第三章登记办法

第十条 “继续教育登记手册”实行日常登记和年度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由办学单位或主管单位进行登记,年终由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年度验证。

第十一条每年验证工作完成后,各单位要填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年度统计表”,并由区、县、局级单位汇总,报磅人事局。

第十二条 各委、办,各区、县、局(总公司)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督促、指导、检查本系统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工作。

第四章登记手册管理

第十三条 “继续教育登记手册”由市人事局统一印制,区、县、局(总公司)发放。

第十四条“继续教育登记手册”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层管理,具体管理方法及“继续教育登记手册”的编号方法,由各区、县、局级单位自定。

第十五条“继续教育登记手册”需填写被登记人基本情况,基本情况的变动栏中“变动项目”指“市内工作单位变动”、“专业技术职务变动”和“现从事专业变动”等。

第十六条“继续教育登记手册”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保管,每年由各单位统一收取,验证后退还本人。

第十七条“继续教育登记手册”填满后可申请续办,新、旧手册编号应一致,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调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可继续使用,手册编号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变更。

第十八条 “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不得擅自涂改、伪造。如有损坏、丢失者,应及时向所在单位和发证机关报告,说明理由,申请补发。

第五章附则

技术部人员管理制度 篇9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及设备使用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使临床科室使用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率,并进一步提高医学工程人员技术水平,保障全院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完好率,降低维修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1、培训计划安排

(1)每年年初根据工作进度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使用人员的培训。

(2)对业务培训应作记录,包括科室的业务学习以及外出进修的情况。记录内容应包括培训课程时间、地点、内容、主办单位、参加人员及培训考核的结果。

(3)在医疗设备引进谈判和合同售后服务条款中,必须明确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同时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并备案。

2、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上岗培训,对新引进的医疗设备需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没经过培训的人员一律不得操作设备。

(2)对新进人员必须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使之通过全面实践和有一定经验人员的带教,尽快达到独立工作的要求。(3)工程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应尽量了解各类医疗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临床应用;学习医疗设备的维修技能,熟悉医疗仪器的管理、安装、维修和计量等方面的要求和工作程序。

3、设备到货培训

医疗设备的到货安装调试过程是技术培训的很好机会。设备使用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参加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和厂方技术人员的现场培训,以便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检修方法与操作要点。

4、科室业务学习

器材设备管理处根据科室业务学习计划的安排,组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科室业务学习。每次业务学习应有专题或针对某项技术,业务学习讲课人员可由本单位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或外单位的相关人员担任,培训结束后需进行考核并留下相关记录,不定期进行效果评估。业务学习活动还应包括由本科室技术人员参加的外出培训、进修和学习班后的技术介绍或交流等活动。

5、对设备使用科室人员的培训

在设备购入或签订保修合同时,要提出对使用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不定期的培训,掌握新的技术。

6、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及设备使用人员的考核

每年定期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及设备使用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加强以上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其技术水平。

7、培训考核管理机构与职责

(1)成立培训考核小组,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的开展并组织实施。(2)培训考核小组成员: 组长:

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篇10

一、在院长直接领导下,由医疗质量与业务考核小组负责制定业务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日常工作由教育干事负责。

二、根据医院卫生服务工作需要,安排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短期培训、进修等学习,定期进行检查。

三、有计划的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社区预防保健医师,慢性病营理及康复医疗等业务培训.

四、执行卫生局有关继续教育的规定,员工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参加市医学会和卫生局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每年不得低于25学分(75学时)。·

五、各科室每周组织一次以上的业务学习,业务学习计划由组长制定,并上报办公室备案。

六、每季度以各科室为单位,对医务人员进行一次“三基”业务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时间为季度末(四十岁以下必须参加,外出进修者除外),试题以临床多选题为主,考试形式为闭卷笔答.学分成绩由教育干事汇总、登记、备案,作为年终业务考核的一部份.

七、外聘人员必须具有医师护士)资格证、注册证,并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考核试用合格后方可上岗。

八、每末,医院组织召开一次医学论文交流会。

学历教育制度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增加学历进修机会,更好地为患者工作服务,并合理控制卫生院经费开支,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二、凡要求参加学历教育的职工,应填写一式两份《在职人员学历教育申请表》经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交院办汇总,再报班子会议商议确定。经批准后一份存个人档案,另一份自己保管。

三、在职员工进修学历教育(包括脱产、非脱产),必须先向所在单位(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科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交院办公室审核,再报局领导审批,全脱产需报卫生局研究决定。学历教育进修有计划安排,优先考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业务骨干。

四、申请人中请进修的学历教育,其毕业后获得的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学历,申请进修的专业应与申请人工作岗位对口,或与工作紧密相关。

五,经批准参加学历教育的干部职工,其学杂费报销一律凭毕业证书和《在职人员学历学历教育申请表》报销,具体报销比例参照相关文件。

六、职工参加学历教育,须凭学习通知单办理请假手续若遇学习与工作发生矛盾时,应服从上作需要.

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

继续医学教育足以学习新理沦、新知识、新拄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向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

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以完成大、中专院校毕业后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为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三、组织管理:

1、医院在继续教市委员会的领导下,由科教科具体负责组织本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制定本院继续教育计划、实施方法。

2、各科室要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科主任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德组织协调工作,鼓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监督和组织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3、卫生技术人员要积极参圳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服从安排,接受考核,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同时,有义务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

四、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与形式:

1、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

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卫生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2、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应有明确的目标,制定自学计划,每年提交专业综述一篇,科教科根据综述质量授予自学分;同时根据专业和科室培养计划选择外出进修、参加短期学习班等形势。

五、继续教育学分评定:

1、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取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按项目级别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国家级项目省级、市级项目及以上科技成果为Ⅰ类学分;县级项目、医院自管项目、自学及发表论文、译文、出版著作等其他形式的活动为Ⅱ类学分。

2、对学分授予和登记应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的有关规定。科教科每年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进行审验一次。

3、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考核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职务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

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制度

为充分调动我院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我院医疗队伍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成立安寨卫生院“职工再教育学分管理”。

二、应参加继续教育人员

在职年龄男55周岁以下,女50周岁以下(年龄均以年份计算)和试用期内医务人员,均需参加继续教育。

三、学分认定

1、继续教育每年必修与选修总学分为100分,(必修课学分为50分,由卫生局人事股根据医学继续教育必修课考核确定,每年举行全县统一闭卷考试。考试成绩按50%算学分,满分为50分)本实施细则管理具体适用于选修课。

2、继续教育选修课学分的计算标准:

(1)参加县、市、省、国家卫生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或研修班,每人每天认定1学分,最高累计10学分。

(2)参加县、市、省、国家卫生机构举办的学术会议,每人次分别计2、3、4、5学分,提供学术成果并作大会交流者,每人次分别加2、3、4、5学分,最高累计10学分。

(3)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考试,考试合格最高认定5学

分。

(4)发表论文或获论文每篇按县、市、省、国家分别认定3、4、5、6学分,出版专著认定5学分,最高累计10学分。

(5)具备相应的合格学历后,继续参加高学历层次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的认定10学分。(包括参加全国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

(6)参加镇、县、市、省、国家组织的各种医学立足之地活动获奖,每次分别计1、2、3、4、5学分,最高累计10学分。

四、组织管理

1、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领导,副组长及组内成员具体组织实施。

上一篇:第二册唱响自信之歌下一篇:被子不合格检讨书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