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精选8篇)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篇1

第一章 重新认识卫生

“卫生”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真正了解卫生。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卫生。

一、走出对卫生的认识误区

你是不是也象很多人一样,曾经以为……

1.卫生就是表面干净

警示一:客人在一酒店的室内泳池游泳后,造成全身皮肤过敏。

警示二:团队客人在一酒店的餐厅用餐后,发生集体食物中毒,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表面干净并不一定就卫生,卫生不仅指外表上的洁净,还包括肉眼未及的范围的清洁。卫生必须满足专业标准。

2. 个人卫生是个人的事

警示三:一职工餐厅患有病毒性肝炎的厨师没有经过健康查体而直接上岗工作,导致酒店数名员工被传染。

酒店是一个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一人的卫生往往会影响他人,甚至危害整个酒店。3. 酒店主要是提供服务的,卫生工作没什么重要的,差不多就行了。

警示四:一韩国客人入住酒店时发现浴缸中有一根头发,对酒店整个卫生状况极为怀疑,愤而离店。卫生是一切服务的基础,没有卫生就没有优质的服务,就没有客人的满意。

二、认识卫生及卫生管理

所谓卫生,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措施。保持物品或人的卫生就是要做到: 1.物品表面无异物;

2.物品不含危害人身健康的物质;

3.物品外型、物品摆放位置等不会让人产生不洁的联想; 4.个人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卫生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社会越发达,对于卫生的要求越高。

对于酒店而言,卫生是酒店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客人到酒店消费时,酒店整体消费环境的卫生状况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卫生状况增强客人对酒店产品的信心,而低质量的卫生状况则会使我们失去客人。

对于每个员工而言,只有了解卫生知识,遵守各项卫生标准,才能更好地为客人提供服务。同 时,养成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个人的身体健康和气质修养培养的重要前提。

因此,卫生管理是酒店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海景的卫生管理工作包括个人卫生管理、食品卫生管理、设施设备卫生管理等三个方面:

1.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主要是指酒店中的每个成员的卫生状况。其中包括个人仪表仪容卫生,卫生知识达标情况,健康证持证情况及心理卫生情况等。

2.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方面主要包括酒店食品的采购和贮存、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餐饮具的卫生及餐厅服务的卫生要求等。

3.设施设备卫生

设施设备卫生主要包括对酒店各营业区域的卫生,庭院绿化卫生工作,各项设施设备如各区域摆放的装饰物、办公家具等方面的卫生状况。

第二章 海景卫生管理工作指导原则

第一条 卫生与酒店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卫生管理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 第二条 酒店的卫生标准符合国家通用标准与符合酒店专业标准相结合; 第三条 卫生工作必须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第四条 坚持四级督导检查制度,层层把关。第三章 海景卫生工作管理体制

一、实行四级督导检查制度

1、员工自检。每位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持相关项目的卫生。因此,卫生检查工作的第一关就是员工自检。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每位员工要对个人的仪表仪容卫生、相关工作区域的食品、设备卫生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班组检查。对于卫生的检查和管理是部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班组主管要对负责区域的卫生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分管区域的卫生工作达到酒店的标准。

3、部门检查。各部门负责人每天要以抽查的方式对本部门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同时,在餐饮、客房、总务部还设立了部门专职质检员,专职负责对本部门的质量检查工作。

4、质量管理部门检查。卫生工作是酒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质量管理部采用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和暗查、暗访的方式对酒店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随时通报给总经理和各有关部门经理,同时将检查出的问题记入《质检日报表》,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卫生检查办法

(一)个人卫生的检查

1、对于员工仪表仪容的检查:酒店主要采取员工岗前自查仪表仪容,主管班前检查仪表仪容,检查部门每天随机抽查,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对于仪表仪容不合格的员工要立即下岗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严禁将不合格的形象展示在客人面前,影响酒店的整体形象。

2、对于员工卫生知识的检查:酒店将员工对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列入酒店应知应会的检查部 分,检查部门每日对员工的卫生知识进行抽查的方式进行,并在员工餐厅设立了专门的曝光台,每天将检查出的不合格情况予以公布。同时在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

3、对于员工健康证的检查:

(1)酒店每年定期组织服务人员及厨师进行健康查体,通过查体取得国家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后,方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对于没有通过健康查体的员工,要根据情况进行适当地岗位调整。

(2)酒店在办理招聘录用手续时,进行严格把关,对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从事服务行业要求的人员不予录用。

4、对于心理卫生的检查:通过检查员工对卫生工作的认识,了解员工是否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是否认同酒店的经营理念及企业价值观。对于发现存在病态心理的员工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沟通。

(二)对于食品卫生的检查:

1、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2、做好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

3、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 及其孳生条件。

4、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一定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5、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6、酒店主要采取由部门自查、检查部门设专人每日对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抽查,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

7、春、夏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质量检查部设专职质检员每日对厨房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定点检查。

8、接待重要的宴请活动及大型的团队就餐时:质量检查部派专职质检员对整个厨房的准备活动,包括餐、杯具卫生、食品原材料的配备及加工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严防食物中毒,确保食品质量,并按照规定进行食品留样备查。

9、严把食品原材料的进货关:由进购到成品的过程层层把关,各道工序实行严格的“四不制度”,即采购不进腐烂变质的原料,仓管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厨房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为确保食品质量酒店还要求质量检查部及稽查员对此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对食品的加工、存放,器皿的使用: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卫生制度制成宣传镜框在各操作间进行悬挂,让员工随时可以按照标准进行工作,并在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11、对卫生消毒情况的检查:检查部门不定期地对各部门的卫生消毒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暗查,时刻督促、提醒员工认真执行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并在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

12、对防“四害”措施的检查:总务部每天定时的对酒店各区域喷散灭虫药,并填写相关记录表格,检查部门每天随机抽查,并在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在灭鼠方面,总务部在庭院中分区域设置“鼠屋”,每季度定期在“鼠屋”及酒店各区域放置鼠药,并在放置鼠药后每隔半月进行一次复查,对复查情况进行记录,质量检查部定期对灭鼠情况进行检查。

(三)设施设备卫生的检查:

1、对于各区域设施设备卫生的检查,酒店主要采取各部门每日自查,检查部门每日抽查,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

2、卫生工作需要每个员工从自身的卫生要求做起,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酒店的有关卫生标准,完成对所在区域的卫生清洁、保养与维护工作,协助酒店为客人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消费环境。

3、对各区域设施设备卫生实行每日清洁保养工作。

4、对不能实行每日清洁保养的,制定周期计划,实行周期清理保养工作,并且建立周期工作台帐,记录周期工作的进行情况,可以有效地杜绝遗漏。

5、酒店还专门设立了“设备保养责任牌”,悬挂在各区域的设施设备上,明确责任人,并且做到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第四章

海景卫生工作专业标准 个人卫生

一、仪表仪容

1、头发整齐、清洁、光亮、无头屑、油污。

2、面部整洁无胡须、眼垢、耳垢。

3、口腔清洁无异味,牙齿无残留物。

4、双手清洁,指甲内无积灰。

5、鞋、袜清洁无污迹、异味。

6、身体清洁无异味。

7、工装及饰物平整清洁,无油污、污迹、异味。

二、卫生知识

1、服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卫生知识及消毒常识,并能认真执行卫生操作规程。

2、认真执行酒店的各项卫生制度。

三、健康证

1、服务人员持健康证方可从事服务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2、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员工,要立即调离服务岗位,并进行治疗。

四、心理卫生

1、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

2、能正确认识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3、认同酒店的服务意识、经营理念及企业价值观。食品卫生

一、食品的采购和贮存

1、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异常 的食品;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3)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2、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3、食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4、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二、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

(一)食品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2、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3、地面应油防水、不吸潮、可洗刷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

4、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以及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 要求的存放废弃物设施。

(二)食品加工人员的卫生要求: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动清水洗手。

4、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

5、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6、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三)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

1、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

2、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4、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 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5、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

6、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7、制作凉菜应到符合下列要求:

(1)凉菜间必须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外露。并将手洗净、消毒;(3)凉菜应当由专人加工制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4)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好食品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 凉菜间;

(6)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的原料,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必须存放于专 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8、奶油类原料应当低温存放。含奶、蛋的面点制品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储存。

三、餐饮具的卫生

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

2、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3、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 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 用。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并进行记录。

6、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

7、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四、餐厅服务的卫生要求

1、餐厅店堂应当保持整洁,在餐具摆台后或在顾客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餐具摆台超过当次 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当回收保洁。

2、当发现或被顾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官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餐厅服务人员应当立即撤换该食品同时告知有关备餐人员。备餐人员应当应当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作出相应处理,确保供餐的卫生卫生。

3、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专用工具传递食品。专用工具应当定位放置,防止污染。

4、外卖食品的包装、运输应当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并注明制作时间和保质期限。设施设备卫生 1.门

(1)标识光亮无锈迹,灰尘;(2)闭门器无灰尘;(3)门上无污迹,灰尘;(4)门框上无灰尘;(5)门底边无黑迹;

(6)门锁、活页等金属件光亮无锈迹。2.窗户

(1)玻璃明亮无灰尘,污迹;(2)纱窗干净无灰尘;

(3)窗槽、窗台无杂物,灰尘,黑迹;(4)窗帘无污迹,灰尘;(5)窗帘盒(挂杆)无积灰。3.室内地面

(1)洁净无灰尘,毛发、烟头等杂物;(2)无水迹、油迹、污迹;(3)边角缝隙无积灰,污垢。4.天花及墙壁

(1)光滑无灰尘,异味;

(2)无霉点、黑迹、笔油、痰迹等污物、污迹;(3)墙角无积灰、灰网、蜘蛛网;(4)隔断处无灰尘,污迹、黑迹;(5)裙板无灰尘,污迹、黑迹。5.各种台面(吧台、展示柜等)

(1)洁净无灰尘,毛絮、纸屑、毛发等杂物;(2)侧面无污迹、黑迹;(3)无水迹、油迹、黑迹;(4)无污点、污物;

(5)玻璃垫板光亮洁净无灰尘。6.空调及排风口

(1)无灰尘、积灰、灰网;(2)无污迹、黑迹;

(3)空调开关上无污迹、黑迹。7.落地衣架及衣服挂架(1)无灰尘,锈迹、黑迹;(2)顶部无积灰。8.橱类(壁橱、物品橱)(1)无灰尘,黑迹、水迹;

(2)抽屉内及橱门内无积灰,纸屑、毛发等杂物;(3)橱顶无积灰,杂物;

(4)橱门无污迹、黑迹,缝隙处无积灰;(5)门把手、活页等金属件光亮无锈迹、污迹;(6)垫布无污迹、黑迹、油污;(7)钥匙盘上无污迹。9.保险箱

(1)洁净无灰尘,污迹;(2)内部无杂物,积灰。

10.各种布草(台布、桌布、香巾、床单、枕巾、浴巾、地巾、毛巾、桌裙等)(1)平整无黄迹、霉点、黑迹、饮料痕迹、笔油等污渍;(2)无食物残渣、毛发等杂物。11.客用雨伞及伞架

(1)雨伞无明显污迹,无黑迹;(2)伞架无灰尘,油污;(3)伞架底座无积灰,污垢。

12.鞋拔及擦鞋用具(擦鞋器、擦鞋巾、擦鞋筐等)(1)无油污、黑迹;(2)无毛发、纸屑等杂物;(3)擦鞋筐内无霉点。

13.各种袋类(如洗衣袋、浴衣袋等)(1)无灰尘,污迹;(2)无杂物。14.各种单据(如酒水单、洗衣单等)(1)无污迹、笔迹等划痕;(2)无灰尘。

15.家具(如行李柜、电视柜、写字台、食品橱、床头柜、茶几等)(1)光亮无灰尘,毛絮、毛发等杂物;(2)无水迹、油污、污迹、黑迹、笔油;(3)边角处及底部无积灰,污物;(4)抽屉及橱内无毛发、灰尘等杂物;(5)腿

部无积灰,黑迹;

(6)电视转板底部无积灰,毛絮;(7)多功能控制板无灰尘,毛絮、污迹。16.椅子、沙发、圈椅(1)无灰尘,黑迹;(2)底部无积灰;(3)缝隙内无物;

(4)椅套、座垫无污渍、油污,毛发等杂物。17.电视机、音响等设备(1)无灰尘,毛絮;(2)无污迹、污物;(3)底部无积灰,杂物;(4)电源线无积灰,油污;(5)麦克上无污迹、油污;(6)麦克进行定期消毒;(7)遥控器无灰尘,污迹;

(8)遥控器存放盒内无积灰,毛发等杂物。

18.服务指南、文件夹及各种摆放的宣传品、报刊杂志(1)光亮无笔迹划痕、黑迹;(2)无灰尘,毛絮等杂物。19.鲜花及绿色植物

(1)花叶、枝叶无灰尘、积灰;(2)花瓶无灰尘;

(3)花盆无灰尘,污迹、黑迹;(4)垫碟无泥土,积灰;(5)花瓶内水无异味。20.假花及装饰植物(1)假花筐无积灰,黑迹;

(2)假花筐内无积灰,纸屑等杂物;(3)花叶及植物上无灰尘,毛絮等杂物。21.备品筐、布草筐

(1)无灰尘,污迹、霉点、黑迹;(2)筐内无毛发等杂物。22.电话机

(1)光亮无灰尘,笔油、污迹、黑迹;(2)听筒无异味,黑迹;

(3)电话线无灰尘,油污、黑迹;(4)电话机底部无积灰;(5)电话凹位无积灰;(6)电话标识干净无灰尘;(7)电话进行定期消毒。23.各类灯具及灯箱

(1)灯罩无灰尘,毛絮,接缝处无积灰;(2)灯泡上无灰尘,毛絮;(3)灯杆、灯座无灰尘,毛絮;(4)灯箱上无灰尘,顶部无积灰;

(5)冰箱内温度控制器及冰箱灯上无污迹;(6)电源线上无积灰,油污。24.烟缸及火柴

(1)烟缸光亮无灰尘,杂物,黑迹;(2)火柴盒上无笔迹划痕、污渍。25.电吹风、蚊香器、电源开关、插痤(1)无灰尘,毛絮;(2)无污迹、黑迹、油污。26.闹钟、手电筒、烟感器(1)无灰尘,毛絮,锈迹;(2)无污迹、黑迹;(3)烟感器无积灰、灰网。27.香巾柜、电冰箱、消毒柜(1)外壳洁净无灰尘,顶部无积灰;(2)电源线无积灰,污迹、油污;(3)把手处无污垢,积灰;

(4)机器内部无异味,污垢,边槽无黄迹,污垢。28.垃圾桶

(1)无污迹、黑迹;(2)无异味。

29.茶具(茶具、茶叶筒/盒)(1)光亮无灰尘,污迹;(2)标识无污迹、划痕;(3)杯具无茶锈;(4)茶叶包装无灰尘;(5)茶盘内无水迹。30.杯具、器皿、餐具

(1)洁净无水迹、污迹,手印;(2)无茶锈,积灰;(3)无污物、胶粘物。31.各种袋装食品及酒水(1)无灰尘,毛絮;(2)无污迹,积垢;(3)标识上无污迹,灰尘;(4)存放盒内无积灰,杂物。32.床

(1)床上用品洁净无污迹、毛发、血迹、黑迹、饮料痕迹;(2)床裙上无黑迹;

(3)床头板上无灰尘,毛絮,背部无积灰;(4)床底无积灰,杂物。33.留言垫、留言便笺、意见卡(1)无灰尘,污迹;(2)无笔迹划痕;(3)留言垫无黑迹。34.壁画等悬挂的装饰物(1)洁净无灰尘,顶部无积灰;(2)无污迹、黑迹,杂物。35.热水壶、冰桶、暖瓶(1)无灰尘,污迹、黑迹;(2)冰桶无水迹;

(3)边缝及把手处无积灰,污垢、锈迹;(4)壶内无油污,壶底无沉淀;(5)壶无漂浮物;(6)冰夹上无污迹;(7)标识上无污迹;(8)电源线无积灰,污垢。36.各种电镀件、铜件(1)光亮无锈迹、污迹;(2)无灰尘,毛絮;(3)边角处无积灰,污垢。37.各种纸类(1)无灰尘,毛絮;

(2)无水迹、污迹、油污、黑迹;(3)纸巾盒上无水迹、污迹、皂迹。38.面盆、浴缸、冲淋设施

(1)光亮无灰尘,毛发,污垢、油污等杂物;(2)水龙头光亮无污迹、污垢;(3)面盆/浴缸塞无黄迹、黑迹,污垢;(4)去水提拔无污迹;

(5)台面上无水迹、皂迹,杂物;

(6)面盆与台面接缝处无污垢,挡板上无污迹、黑迹;(7)排水弯无积灰、灰网,管件光亮无锈迹、污垢;(8)淋浴头光亮无锈迹、污迹;

(9)各种不锈钢件、电镀件光亮无污迹、锈迹;(10)浴帘上无霉点、污迹。39.马桶及水箱

(1)马桶水箱盖上无灰尘,污迹、污垢;(2)水箱内壁无积垢,油污;(3)水箱开关光亮无污迹、锈迹;

(4)马桶内壁无黄迹、锈迹、尿迹,毛发等杂物;(5)马桶外侧无污迹、黑迹;(6)恭桶处无黄迹、锈迹;

(7)女宾使用袋上无灰尘,内部无杂物;(8)地漏处无污垢,杂物。

40.各种支架(挂衣架、毛巾架、浴帘杆、卷纸架、皂架等)(1)无灰尘,水迹;(2)底部无积灰,污垢;

(3)无污迹、锈迹、皂迹、黑迹。

41.客房用各种备品(如沐浴液、护肤品、牙刷等)(1)无灰尘,污迹;(2)无漏出的液体;(3)包装上无污迹、黑迹。42.工作车/餐车(1)无灰尘,杂物;(2)无污迹、黑迹、油污;(3)车轮及底部无污垢。43.吸尘器

(1)干净无灰尘,污迹;(2)管套洁净无污迹、油污。44.筷子/筷套/筷架/牙签

(1)无污迹、油污、黑迹、污物;(2)筷套/牙签套上无笔迹划痕。45.调料壶

(1)壶身干净无污迹、调料痕迹;(2)壶内无锈迹;(3)壶内调料无漂浮物。46.清洁工具(1)洁净无异味;

(2)无明显污迹、无黑迹、油污;(3)挂架上无灰尘,污垢;(4)水桶内外无污迹、黑迹;(5)水面无漂浮物;(6)标识上无灰尘。47.托盘

(1)无灰尘,污迹;

(2)垫布上无污迹、油污,笔迹划痕。48.香巾篮

(1)无灰尘,污迹、霉点、油污;(2)无残留物。49.分餐用具

(1)洁净无灰尘,油污;(2)杯内无异味,漂浮物;

(3)刀具上无污物、胶粘物。50.菜牌、洒水牌(1)无灰尘,笔迹划痕;(2)无污迹,饮料痕迹、菜汤。51.转盘(1)无灰尘;(2)无污迹、油渍。52.空调

(1)无灰尘,污迹、黑迹;(2)过滤网定期清理无积灰;(3)遥控器上无污迹。53.地毯/防水地毯

(1)洁净无烟灰、纸屑、毛发、烟头等杂物;(2)无污迹、水迹、油污、黑迹;(3)无异味。

54.宣传牌、告示牌、曲目牌(1)光亮无灰尘;(2)版面干净无污迹。55.各种乐器(1)无灰尘;(2)无污迹、黑迹。56.明档部分

(1)布菲炉无灰尘,污迹、污物;

(2)各种器皿及用具光亮洁净无污迹、油污、污物;(3)食品取用夹光亮洁净;

(4)接碟清理及时,无食物堆积、菜汤等遗留食品;(5)台面及底部无积灰,杂物、黑迹、油污;(6)蓬布洁净无积灰,油污;(7)电温箱无灰尘;

(8)电温箱橱门无积灰,油垢,边缝无遗留的食物残渣;(9)热碟机光亮洁净无灰尘,污迹。57.厨房部分

(1)各种厨具、炊具光亮洁净无灰尘,油垢、残留物;(2)刀具定期消毒无锈迹、残留物;

(3)炉头、灶台、锅、烟道、油烟灶等无油垢、污垢、杂物堆积;(4)地面洁净无油污、水迹,食物残渣等杂物;(5)地沟清理及时无积垢,异味;(6)地沟盖不发滑,无污迹、黑迹;

(7)各种台、案、架柜无灰尘,油污,锈迹,毛发,污垢等杂物;(8)各类冰箱内外无灰尘,油污,血水,锈迹;(9)冰箱定期进行除霜,冰箱内食物无变质现象;(10)各类案板清理及时,按时消毒,无残留物及污垢;(11)各类物料筐、盆、斗洁净无灰尘、油污、残留物;(12)洗碗机光亮洁净无灰尘,杂物、油渍,边缝处无污垢;(13)电子消毒柜洁净无灰尘,污迹;(14)电子消毒柜橱门边槽内无积灰,黄迹;(15)垃圾桶清理及时,外部无污迹、黑迹、油污;(16)各种防蝇设施无污迹、油污,积灰;(17)水池内无杂物,油污;(18)各种标识无灰尘,油污。58.化妆间

(1)台面洁净无灰尘,毛发等杂物;

(2)备品筐内无水迹,毛发等杂物,筐内用品上无灰尘,污迹;(3)镜面洁净无灰尘,污迹、水迹;(4)电吹风无污迹、黑迹;(5)地面无水迹。杂物。59.淋浴间

(1)地面洁净不发滑无黑迹。毛发等杂物;

(2)天花、墙壁洁净无污迹、黄迹、黑迹,霉点,边缝处无积灰,污垢;(3)地漏处无杂物堆积,地漏盖无黑迹,无异味;(4)淋浴开关光亮无灰尘,污迹,底部无污垢;(5)淋浴头无锈迹;

(6)淋浴液、洗发液存放盒无灰尘,污迹;(7)座椅上无灰尘,污迹。60.更衣橱

(1)橱门无灰尘,污迹、黑迹、油漆痕迹;(2)橱顶无积灰,杂物;(3)橱内无水迹,毛发等杂物;(4)拖鞋清理及时,无水迹、黑迹。61.按摩房

(1)房门洁净无灰尘,污迹、黑迹;(2)灯具上无灰尘;

(3)按摩床洁净无灰尘,黑迹,底部无积灰;(4)浴巾洁净无污迹、黑迹;(5)茶几、沙发洁净无灰尘,杂物;(6)地面洁净无水迹、污迹,毛发等杂物。62.冲浪池

(1)地面洁净不发滑无水迹、黑迹,毛发等杂物;

(2)池壁、池底清理及时洁净无污垢、苔藓,油污、黑迹;(3)水面无毛发等漂浮物;

(4)防滑垫上无油污、黑迹,毛发等杂物。63.蒸房

(1)蒸房内洁净无异味;

(2)墙壁及椅子上无污迹、黄迹、黑迹,毛发等杂物;(3)地面洁净无黑迹,毛发等杂物;(4)地垫下无杂物堆积。64.酒水车(1)洁净无灰尘,污迹、锈迹;(2)摆放的酒水上无灰尘,污迹;(3)底部及车轮无积灰,污垢。65.保龄球道

(1)球道及抛球区光亮洁净无油污、黑迹,杂物;(2)回球机机身无灰尘,杂物;(3)保龄球展示柜上无灰尘,黑迹;(4)保龄球无污迹、油污;

(5)电脑操作台洁净无灰尘,杂物;

(6)座椅上无灰尘,污迹、黑迹,底部无积灰;(7)存鞋柜内洁净干燥无积灰,泥土、毛发等杂物。66.台球桌及沙壶

(1)台面洁净无灰尘,毛发、烟灰等杂物;(2)底部及侧面无积灰,黑迹;(3)球杆洁净无油污。67.泳池

(1)进水楼梯及扶梯光亮洁净无灰尘,污迹、锈迹;(2)防滑垫底部无黑迹,杂物堆积;

(3)池壁洁净不发滑无污迹、黑迹,苔藓、污垢;(4)水面无毛发等漂浮物;

(5)浸脚池洁净无黑迹,毛发等杂物;(6)泳圈洁净无污迹;

(7)休息椅洁净无灰尘,水迹、黑迹,毛发等杂物,68.舞厅

(1)舞台洁净无灰尘,黑迹,边角处无积灰;(2)音响设施上无灰尘,毛絮、污迹。69.水果间

(1)加工用具洁净无灰尘,污迹、锈迹;(2)器皿洁净无污迹及残留物。

70.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如电脑、复印机等)(1)洁净无灰尘,毛絮污迹、黑迹;(2)电源线上无灰尘及污迹;(3)机器底部无积灰;

(4)机器摆放处桌面及电脑坑位内无积灰,杂物堆积;(5)盖布洁净无污迹。71.轮椅

(1)洁净无灰尘,污迹;(2)底部无积灰,黑迹。72.杯架、口杯

(1)无灰尘,污迹、黑迹;(2)标识上无污迹。73.自检镜

(1)光亮洁净无灰尘,污迹;(2)标识上无污迹;(3)镜边无污迹、黑迹。74.楼梯

(1)光亮洁净无灰尘,水迹、油污,纸屑、烟头等杂物;(2)边缝内无积灰,污垢;

(3)扶手上无灰尘,黑迹,边槽中无积灰;(4)铁花架无锈迹,积灰。75.茶水车(1)洁净无灰尘;

(2)无水迹、污迹、黑迹;(3)底部无积灰;

(4)杯具清理及时无水迹、茶锈;(5)茶壶花洁净无污迹;(6)杯垫洁净无污迹;(7)暖瓶上无水迹、污迹;(8)茶叶筒无锈迹;

(9)抽屉内清理及时无杂物堆积。76.室外路面

(1)地面洁净无油污;

(2)无石子、烟头、树叶、口香糖等杂物;

(3)地沟内无杂物,异味,地沟盖上无污迹、油污;(4)斑马线上无污迹。77.庭院休息椅及秋千

(1)洁净无灰尘,水迹、污迹、锈迹;(2)底部无积灰,黑迹。78.木桩(1)无油污;

(2)铜箍光亮上无油污、霉斑、锈迹。79.各种花柱及建筑的外墙面(1)洁净无积灰,黑迹、油污;(2)边角处无灰网、蜘蛛网。80.车棚、雨棚

(1)顶部清理及时无积灰,杂物堆积;(2)边框洁净无灰尘。81.庭院喷泉

(1)池壁及洁净无污垢、苔藓;(2)池底无污垢及杂物堆积;(3)水面无漂浮物。82.打卡机

(1)机身洁净无灰尘,污迹;(2)卡架上无灰尘,顶部无积灰。83.钥匙存放橱

(1)洁净无灰尘,污迹、黑迹;(2)橱内及顶部无积灰,杂物;(3)钥匙挂盘洁净无污迹、油污。84.保温桶、饮料机(1)洁净无灰尘,污迹;(2)内部无水垢,油污;(3)水面无漂浮物。85.商品柜台

(1)柜台及货架上无灰尘,污迹、黑迹,顶部无积灰,杂物;(2)商品无灰尘;

(3)玻璃光亮洁净无灰尘,毛絮。86.美发工具(1)洁净无灰尘;

(2)按时消毒无油污,锈迹。87.各种办公用品

(1)文具盒洁净无灰尘,杂物;(2)帐立洁净无灰尘;(3)表格夹无灰尘,污迹。88.办公桌

(1)桌面洁净无灰尘;

(2)底边及侧面无污迹、黑迹;(3)玻璃板洁净光亮无污迹、手印;(4)桌布洁净无灰尘,杂物。89.车辆

(1)车身光亮洁净无积灰,油污、锈迹、泥水痕迹;(2)玻璃光亮洁净无灰尘,污迹;

(3)后视镜、车灯无积灰,油污、泥水痕迹;(4)各种电镀件光亮无锈迹;

(5)车辆内外顶部清理及时无污垢、黑迹,杂物;(6)车厢内无灰尘,异味、污迹、杂物;(7)车内地面无油污;(8)车座套洁净无污迹;

(9)烟缸清理及时无烟头、纸屑等杂物堆积;(10)车牌、标志光亮洁净无污迹、锈迹、泥水痕迹;(11)各种应备物品洁净无灰尘;(12)行李箱整洁无杂物堆积;(13)各种设备上无积灰,油污;(14)驾驶员仪表台整洁无灰尘,杂物;(15)擦车工具洁净无异味,油污;(16)车内空调口无积灰、灰网;(17)遮阳板洁净无灰尘,污迹;

(18)车门及车窗把手洁净无灰尘、积灰,油污;(19)窗槽内无积灰,沙砾等杂物。第五章 卫生工作手册说明

第一条 本手册内容是每一个酒店员工上岗前必须熟悉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酒店规则。第二条 本手册内容与其他规定冲突时,按照本手册的规定执行。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篇2

比法, 同时为防止职业有害因素和职业病的发生以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地区劳动卫生管理机构, 以当地企业工业生产事故报表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报表的数据进行汇总, 选择X1-死亡率 (‰) 、X2-重伤率 (‰) 、X3-亿元产值经济损失 (万元) 、X4-散毒点超标率 (‰) 、X5-扬尘点超标率 (‰) 5项评价指标, 并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权重系数, 结果见表1[1,2]。

1.2 方法

采用秩和比法[3]分析表1资料。编秩时采用2种方法, 一是直接编秩法, 二是线性插值法, 秩次R=1+ (n-1) (Xh-Xi) / (Xh-Xs) 。加权秩和比的计算公式为RSRw=∑WR/n, 线性插值法编秩还计算非加权秩和比RSR=∑R/mn。公式中Xh为指标的最优值, Xs为指标最劣值, W为权重系数, R为秩次, m为指标数量, n为年度数量。

2结果

2.1 计算秩和比

将表1中每个指标用2种方法编秩, 计算6个年度的3个秩和比, 并按大小排序 (见表2) 。

2.2 估计RSR的95%CI

计算RSR的平方根反正弦代换值y及其95%CI, 见表2。对比y的95%CI, 对y1除1985年至1987年、1989年和1990年, 对y2和y3除1985年和1986年、1987和1988年、1989年和1990年外, 其他年度两两之间相差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排序比较

将RSRw直、RSRw线、RSR线、RSR直[1]与相关矩阵法 (D) [2]、双理想点排序法 (T) [2]的排序 (表3) 进行和谐分析[4], 具有一致性 ( 2=26.75, P<0.05) 。

3讨论

由于直接编秩只考虑了指标的大小顺序, 尽管1989年和1990年的各指标数值不同, 但是反映这2个年度质量的综合指数RSR却相同, 无法排出优劣。解决的方法包括:一是直接编秩后计算加权秩和比, 二是线性插值法编秩后计算RSR或RSRw。由于后者编秩考虑了指标具体数值的大小, 不是简单的等级化, 避免了信息损失。比较来说, 用线性插值法编秩较为科学, 包含的信息丰富。所以, 正确运用秩和比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合理地编写秩次, 这对综合评价结论至关重要。

注:1.96sy=10.25

经过和谐分析, 本文和文献的排序具有一致性, 计算反映各年度质量综合指数的平均值表明, 该市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环境质量是逐年上升的, 尤以1989年和1990年的质量最高。同时, 采用秩和比法分析还可以得到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分析结果, 即由y的95%CI不仅能进行两两年度之间的比较, 还可以进行聚类分析。由表2看出, 不论何种RSR, 都可分3类:对RSRw直, 1989年和1990年为好, 1988年为中, 1985年至1987年为差;对RSRw线和RSR线, 1989年和1990年为好, 1987年和1988年为中, 1985年和1986年为差。有时以y的95%CI聚类不是很明确, 可用RSR法的分档法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祝绯飞, 李秀央.秩和比法在劳动卫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 2001, 18 (2) :107-108.

[2]杨聚在, 林均安, 刘文俭, 等.双理想点排序法用于劳动卫生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中国卫生统计, 1998, 15 (2) :4-6.

[3]黄延得, 孙爱峰.秩和比法在公共场所卫生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1 (8) :72-73.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篇3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评价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R23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5-0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社会居民提供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卫生干预措施,主要发挥疾病防控的作用。该干预措施的实施程度和实施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慢性病防治情况和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因此应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管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保障人民公平、可及的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医疗保健等公共产品。本文重点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管和评价模式进行阐述。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基层医务人员总体服务水平偏低,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严重匮乏,且面临日常工作量大、压力大等问题,对其服务工作的开展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薪资水平较低,导致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其服务质量。同时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服务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多数医疗机构未对医务人员就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且上级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层缺乏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有力监督,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下降[1]。基层医疗机构忽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已逐步推行对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绩效考核,但对考核结果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仍未及时跟进。由于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未建立或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上报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并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制度未得到有力落实,因此难以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模式的构建方法

监管层次划分,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的相关要求,监管层次可划分为管理层、执行层和结果层三个层次。其中卫生监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属于管理层,主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制度的制定和修改,起整体领导作用。执行层和结果层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负责和承担后续服务职责。

作用机制的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模式中运用各项作用机制,有助于质量监管的顺利开展,并且可有效解决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⑴考评机制:上级卫生监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服务质量督导检查和医务人员服务水平考核,并及时定期上报检查和考核结果,同时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就检查和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⑵奖惩机制:通过施行薪资奖励、荣誉奖励和晋升奖励,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检查中出现严重问题、考核不合格或因工作失误导致严重后果的医务人员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和通报制度,以提高医務人员的服务质量[2]。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体现服务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通常委托利益不相关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价模式可有效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并提升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科学使用率。

3.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原则

核心是公信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中设立第三方评价模式是从人民群众满意度出发的科学举措,因此第三方评价模式需以公开化、透明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立健全相应的行业规章制度,提升第三方评价的可信度和规范程度,从而赢得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的认可[3]。

关键是专业水平,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建立完整的包括项目、财政支出、资金使用、季度年度报告、预算和职能行使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评价标准,以保障评价的权威性。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应根据评价事项的不同,组建专业的评价团队,并在实施评价前对团队成员进行系统培训。

立足点是独立性,第三方评价的全过程需接受上级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管,但若监管部门过度行使监督职权会对第三方评价造成消极影响,并使第三方评价丧失其独立性,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因此,监管部门、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应尽量减少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过度干扰,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3.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前、中、后期的评价,评价前期卫生行政监管部门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评价部门,需委托有评价资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服务项目等进行评价,并签订第三方评价协议,对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明确认定。另外,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就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与负有监督职责的卫生监管部门确立评价方案,并根据评价方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期第三方评价机构应进行项目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并在评估后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写出评价报告[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运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馈评价结果,为其绩效考核和资金使用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应向第三方评价机构反馈使用效果,为其改进评价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健康干预措施,在具体施行各项服务举措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管,并建立公共服务评价制度,以增强全社会对基本卫生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全社会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率,从而实现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莎莎,等.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监督与控制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01):70-72

[2]谢明霏,等.黑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同质量监管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4,27(04):01-03

[3]练惠敏,等.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5(01):74-76.

职业卫生评价入门基础篇 篇4

发表时间:2011-11-03浏览次数:

这篇文章从评价是什么入手,言简意赅的讲解了职业卫生评价的意义,注意事项,多角度思考职业卫生评价问题。实乃职业卫生评价初学者的入门教程。

一、什么是评价?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很基础,但是越是基础的东西越要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万丈高楼一样倒,因为没有地基嘛。

评价不是想象中,拿到可研抄可研,然后抄标准,抄完标准,随便拿个类比企业或现有企业做做检测,然后不痛不痒的给出结论,接着开评审,开完了修改报告,然后批复,评价结束。

如果评价仅仅是这样,评价报告除了能多增加社会负担外,对社会并无好处。关于评价我是这么认为:

a)评价的程序确实如上文所述,但这个仅仅是程序,并不能体现评价的精髓,没有体现评价的目的;b)评价的目的是给企业带来利益,除了批复这个切实可见的利益还包括指导性的价值,包括今后工作中对企业的可行性指导;c)评价具有社会价值,能真正地为社会带来效益,为工人谋取福利。我做的预评价,很多企业后来都会给我打电话,咨询职业卫生专篇或其他问题,我每次都很热心地帮助他们。因为前面种下因,后面才会结下果,只有报告真正的站在企业、工人、监督管理部门三者之间,我们的评价才能获得最大广泛的认可。

我做的控制效果评价,从武汉算起,只要有不合格的,企业都整改,改数据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要我们的数据是正确的,我们的建议是合理的,一般来说企业都愿意整改,这样我们的报告才能真正的做到给企业带来价值。

啰啰嗦嗦这么多,那到底什么是评价?评价是一个过程,一个评价师们辛苦工作后给企业、社会带来价值增加的过程;评价是一个依据,一个评价师按现行评论:

0 分享: 顶:

0 踩: 法律法规做出的依据,企业可以执行,监督部门可以认可的依据;评价是一个系统,监督部门、企业、工人、技术服务机构都隶属于这个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能切实地为社会带来价值。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浓度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物理因素相对比较稳定 粉尘的浓度其次,稳定度不如物理因素,液体挥发成气态的毒物,稳定度很差,气态的毒物最不稳定。

说完这些,本问题的核心就是:评价师做评价,千万不要只看到一方面。监督部门、企业、工人、技术服务机构之间的各种利益诉求一定要合理地照顾,不能偏颇,不可为了报告通过而通过,否则吃亏的最终是自己。

监督部门要从严、企业要从松、工人想乱来、技术服务机构讲究效率和质量,这些都要评价师去协调,去把握,合理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评价的性质? 评价具有什么性质?当然技术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评价具备其他性质吗?很多时候,醉心于评价的技术性是本末倒置。

评价具备技术性,是的,评价是技术性工作,但支撑评价工作的不是技术性,支撑评价工作的是社会性。

如果不能认识到评价工作的社会性,评价工作的技术性就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沙地高楼。

首先,评价工作需要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涉及了人与人沟通的技巧。其次,评价工作需要挂个体,那么个体仪器的佩戴更需要人际交往的技巧。最后,报告的宣传与灌输,现场的整改与持续性改进,都需要人际交往。因此,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评价师,首先要成为一位社交家,一定要会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配合你的工作。

都说现场调查很难,其实现场调查并不难,难就难在人际交往,难就难在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人际交往的不足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弥补,这里我就卖个关子,不说了。

三、未来的评价? 评价无论怎么发展,未来的评价一定会具备对企业具有指导价值、具备社会价值、而成为法律文本的作用应该淡化。

毕竟从事实上来说,我们的评价工作仅仅是个横断面调查,能够支撑法律文本的力度先天就不足,采样3天,不管采样多么高明,采样方法多么高级,评价手段多么高超,先天的样本量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仅仅是个横断面调查。

事实上,客观的防护设施、客观的管理措施、客观的体检结果、客观的个人防护,其重要性远比3天抽样重要。毕竟从不确定的角度来说:3天采样的抽样,不确定的地方太多了。

当然不是否定采样,采样是能发现问题,但要正确地认识到采样仅仅是个抽样过程,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换言之,我们的报告下结论时,要更多地考虑客观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对采样结果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抱有不确定的态度看待,谨慎地下结论。

不过,怀疑的角度看待采样结果,会招来很多人的质疑,尤其是实验室人员,但是质疑就质疑吧,不管怎么质疑,采样3天来代表全年,投产后试生产就代表今后,如果这样都行,那么采样1天与3天,重点部位采样与全面采样又有何区别? 说这些并不是要否定采样,只是说采样只是职业卫生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在很多机构,包括有的专家,把采样看的太重了,而对管理、设施、防护根本就不看重,仿佛不超标就万事大吉,恰恰相反,这些远比结果重要。

未来的评价报告对采样会重视,但评价报告更多地会带有前瞻性,带有更多地客观性,像现在这样用3天检测结果就下结论的事情会越来越少。

当然要想办法支撑未来的评价,需要我们在评价方法上进行新的研究,进行新的突破如:对职业病发生的模型要进行研究、对风险评估法要突破、通过更多的客观数据来支撑评价。

话说这么多,这个问题的的核心就是:正确地认识采样。采样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过程,因为样品的收集是人为地,因此采样是具有主观和客观的特点。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篇5

自我评价总结

一、文书书写及人员结构

1· 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均为75%,主要表现为门诊处方书写剂型、剂量不准确、用法不规范,口服药与外用药没有分开处方。

2、门诊登记书写合格率平均分仅为80%,主要原因是门诊登记簿项目设置缺项,医生登记不完整,欠规范。

3、留观登记书写合格率平均得分仅为85%,主要原因是使用留观登记卫生院书写不及时、不完整。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平均得分90%。医技科室登记合格率得分60%。

4·业务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技术准入制度;

5、中心卫生院业务人员中共有中级以上职称者2人,占14.2%,中级职称结构比例未达标。

6、学历结构 业务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占2%,中专专业学历17人,占87%,达到项目要求比例。

7、卫生服务能力 卫生院除具备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卫生行政执法等服务功能外,还承担本辖区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

二、设施完好性

1、卫生院建筑、设备、基础设备配置基本达到标准,卫生院房屋配置及室内外基础设施不符合配套要求,部分新建房屋还未投入使用。

2、B超、X光机等大型设备完好率较高,没有完整的设备维修记录。

三、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制度

分别成立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院的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根据岗位特点,制定了较完善的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心卫生院质量管理小组职能履行较好,能定期

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且服务质量与职工收入挂钩有待进一步加强。

2、评价与改进

卫生院每月至少开展了一次服务质量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活动,但将质量改进责任到人。

四、服务可及性

1、选择本院住院分娩率 选择本院住院分娩率尚未达到指标要求,有待进一步提高。

2、健康教育可及性 开展健康教育情况良好,有健康宣传栏,每月都有健康宣传资料,且对重点人群如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孕产妇等进行了健康宣教。

3、五苗及时接种、卫生院五苗接种情况较好。

4、0—7岁儿童体检及孕产妇系统管理

按照项目目标,0-7岁儿童体检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100%、80%,评估结果反映,卫生院该0-7岁儿童体检工作开展较差,尤其是0-7岁儿童体检率离目标甚远。

五、操作规范性

1、诊疗相符率 通过查阅住院病历,诊断与用药基本相符,在用药上缺乏针对性,有诊断与用药不相符、重复用药现象存在。

2、消毒执行规范 查看了供应室消毒记录本、一次性用品销毁记录本、实验室消毒记录本,发现:一次性用品(如注射器、输液管、敷料等)的采购、储存与保管、使用、处理或销毁等符合国家和本地区设定的乡卫生院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同时在处理时严格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3、护士交接班执行规范、卫生院护士均能按要求执行交接班制度,但交接班记录不尽完善,记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4、法定传染病漏报率 通过传染病防治法的学习,对传染病的报告加强,无一例传染病漏报。

六、用药规范性

1、门诊抗菌药联用 根据所抽查门诊处方情况来看,卫生院门诊抗菌药使用指针掌握较好,卫生院抗菌素联用(2联及2联以上)处方百分比较高。

2、门诊激素应用 门诊激素应用指针掌握较好,卫生院激素使用有超标现象。

七、医疗文书书写

抽查了各卫生院门诊处方、门诊登记、留观登记、住院病历书写、医技科室登记,发现医疗文书书写上欠规范,无留观记录或记录不完整,与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八、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和次均住院费

从总体情况来看,每月卫生院实际门诊人次数980,门诊药品费用为23842.03元,次均门诊药品费用为34.61元。住院总人次数为230人,住院总收入为15683.46元,次均住院费用为681.91元。

评估中发现卫生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院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不达标。其原因:一是人事部门下达的高、中级职称晋升指标不够;二是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达不到要求,如高、中级职称资格考试不合格;三是建制调整,部分人员较多,且职称结构不合理。

二、大型设备维修记录不完善 原因主要是操作使用人员未重视,认为维修记录跟工作没有多大关系。

三、选择本院住院分娩率未达标 其原因:一是卫生院离城区较近,辖区内的居民往往选择条件更好的县医院住院分娩;二是医疗技术与上级医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是住院分娩宣传力度不够;四是确有部分农民经济困难,无力承担住院分娩费用;五是与县医院相比,卫生院“星级”服务观念较差,产妇住院分娩感受不到家的温馨,而选择县医院。

四、0—7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低 经统计卫生院院0—7岁儿童系统管理率均低于指标,其原因是儿童系统管理《指南》要求与妇幼管理方面的要求存在差距,妇幼方面只要求0—3岁的儿童纳入系统管理,因3岁以上儿童基本上已上学,纳入了幼儿园和学校管理,脱离了卫生院的监控。

五、门诊抗菌药使用不规范 经分析,主要是医务人员医疗诊疗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务人员对抗菌素使用指针掌握不严,致使用药缺乏针对性。

六、《基本药物目录》使用率低 主要原因为:一是《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针对乡镇卫生院制定的,而卫生院的病人一般是由村卫生室转诊而来的,病情相对较重,用药面较宽;二是个别医生由于利益驱动,使用价格相对较贵的非基本药物。

七、医疗文书书写欠规范

(1)处方书写主要表现为处方药品剂型、剂量和使用方法书写不规范,处方有涂改,部分处方无司药人员署名等,其原因是医生对处方书写规范要求掌握不严,而调剂人员又缺乏监督力度。

(2)门诊病历书写主要表现为登记项目不全,诊断与处理用不规范简称。其原因主要是印制的门诊登记项目不全;卫生院没加强对医疗文书质量的管理,医生不重视门诊登记的书写,认为只要自己可以看懂就可以了。

(3)病历书写主要表现在:缺查房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等,书写不及时,首页缺项较多,病历内涵质量也需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为医务人员水平不一,特别是一部分未接受过正规医学学历教育,在医疗文书的书写方面基本上处于一种较低水平。

八、次均门诊药品费用高 其原因一是卫生院病人很多是由经乡村、个体医生治疗后无效而到卫生院,病情重,用药档次高;二是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三是个别医生利益驱动,用价格较贵的药物。

九、平均住院费高 其原因病情重,用药档次高、住院时间长。

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院对卫生服务质量评价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评价工作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而是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二、卫生院整改措施不具体,没有责任到人。

改进计划

一、加强培训

1、加强院内培训 定期组织院内职工参加院内业务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抗生素合理使用、激素应用、《基本药物目录》及各种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知识培训,使各医务人员严格按各种规范使用和书写。

2、派人外出学习一是派员外出参加短期理论培训,以提高理论水平;二是轮流派员参加临床进修,提高临床技术水平,不断为卫生院注入新鲜“血液”。

3、请进来把上级专家请到本院来开展学术讲座,教学查房、带习带教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4、加强计算机知识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二、人才引进 引进学历高、专业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加强督查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件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的要及时纠正。在处方规范化及合理用药方面具体由药房负责,要求药房在司药前认真审查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合理情况对书写不规范的退回重写,并做好记录作为不合格处理,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要及时指正,不能流于形式。

四、严格考核,奖惩逗硬 将门诊用药、处方书写规范、病历书写规范等纳入考核内容,每月末质量管理小组将当月督查情况交财务室,财务室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本单位制度严格执行奖惩。

五、全院树立质量意识,加强服务质量考评,质量小组每月通报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自评中发现评价指南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基本药物目录》用药与卫生院实际用药存在差距。《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是针对乡镇卫生院制定的,而中心卫生院的病人一般是由村卫生室转来的,病情相对较重,用药面宽,不能满足卫生院用药,建议卫生院的用药目录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用药目录》。

二、儿童系统管理《指南》要求与妇幼要求存在差距。《指南》要求0—7岁的儿童纳入系统管理,而妇幼要求的是0—3岁的儿童,希望统一标准,建议按妇幼管理方面的要求加强儿童系统管理。

卫生工作手册 篇6

所谓卫生,一般指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措施。

对于酒店而言,卫生是酒店服务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客人到酒店消费时,酒店整体消费环境的卫生状态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卫生状况增强客人对酒店产品的信心,而较差的卫生状况则会使我们失去客人。

对于每个员工而言,只有了解卫生知识,遵守各项卫生标准,才能更好地为客人提供服务。同时,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个人的身体健康和气质培养的很需要前提。

因此,卫生管理是酒店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为了加强酒店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维护酒店正常的经营秩序,促进员工加强自我卫生意识,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制定本手册。卫生工作手册

一、卫生管理概要„„„„„„„„„„„„„„„

1、卫生管理方针„„„„„„„„„„„„„„„..1

2、卫生管理分类„„„„„„„„„„„„„„„

二、卫生管理体与标准„„„„„„„„„„„„„..3

1、卫生管理体制„„„„„„„„„„„„„„„„2卫生管理标准„„„„„„„„„„„„„„„„...6 3酒店食品卫生管理制度„„„„„„„„„„„„...8 三卫生健康常识„„„„„„„„„„„„„„„„..19 一卫生管理概要 一卫生管理方针

酒店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责任到人”的卫生管理方针。二卫生管理分类

1个人卫生酒店中的每个成员的卫生状况。其中包括个人仪表仪容卫生,卫生知识达标情况,健康证持证情况及心理卫生情况等。

2环境卫生酒店前厅、客房、餐厅(酒吧)、厨房、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整洁美观程度,是评价酒店卫生达标标准的重要指标。

3食品卫生包括酒店食品的采购和贮存、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餐饮器具的卫生及餐厅服务的卫生要求等

4设施设备卫生包括对酒店各营业区域的卫生,庭院绿化卫生工作,各项设施设备如各区域摆设的装饰物、办公家具等方面的卫生状况。

5健康防疫通过学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初步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针,以加强自我保健,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6健康管理制度

6.1 新员工入职必须持有相关卫生关门发放的《健康证》方可上岗。6.2酒店人力资源部为从业人员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根据《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从业人员需参加健康体验,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之规定,人力资源部每月核对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有效时间,并发文通知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验,获《健康证》方可继续上岗。6.3从业人员《健康证》由酒店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二卫生管理与标准 一卫生管理体制 1、1员工自检

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每位员工要对个人的仪表仪容卫生、相关工作区域的食品、设备卫生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1、2班组检查

各班组主管经对负责区域的卫生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分管区域的卫生工作达到酒店的标准。同时,对检查情况要有登记,对发现的问题要能及时整改。1、3部门检查

各部门负责人每天要以抽查的方式对本部门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同时,在餐饮、客房等还设立了部门专职质检员,专职负责对本部门的质量检查工作。

2、卫生检查办法 2、1个人卫生

1)仪表仪容检查酒店主要采取员工岗前自查仪表仪容,主管班前检查仪表仪容,检查部门每天随机抽查,每周全面质量体查的方式进行。对于仪表仪容不合格的员工要立即下岗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严禁不合格的形象展示在客人面前,影响酒店的整体形象。2)卫生知识检查酒店将员工对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列入酒店应知应会的检查部分,检查部门每日对员工的卫生知识进行抽查、并在员工餐厅设立专门的曝光台,每天将检查出的不合格情况予以公布。同时在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3)健康证检查

(1)酒店每年定期组织服务人员及厨师进行健康检查,通过体检取得国家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后,方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对于没有通过健康体检的员工,要根据情况进行适当地岗位调整。

(2)酒店在办理招聘录用手续时,进行严格把关,对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从事服务行业要求的人员不予录用。

(3)心理卫生检查通过检查员工对卫生工作的认识,了解员工是否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是否认同酒店的经营理念及企业价值观。发现存在病态心理的员工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沟通。2.2食品卫生、1)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员。2)做好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

3)经营场所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4)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一定要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5)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6)酒店主要采取由部门自查、检查部门设专人每日对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抽查、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的方式进行。

7)在春、夏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检查部门设专职质检员每日对厨房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定点检查。

8)接待重要宴请活动时,检查部门需派专职质检员对整个厨房的准备活动,包括餐、杯具卫生、食品原材料的配备及加工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严防食物中毒,确保食品质量,并按 规定进行食品的留样备查

9)严把食品原材料的进货关,由进购到成品的过程层层把关,各道工序实行严格的“四不制度,即采购不进腐烂变质的原料、仓管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厨房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

10)各食品加工、存放及器皿管理场所,应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让员工随时可以按照标准进行工作,并在每周全面检查(质量大检查)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11)酒店不定期地对各部门的卫生消毒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暗查,时刻督促、提醒员工认真执行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并在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12)酒店每天定时对酒店各区域喷洒灭虫药,并填写相关记录表格。2.3设施卫生

1)对于各区域设施设备卫生的检查,酒店主要采取各部门每日自查,检查部门每日自查,每周全面质量大检查时进行专项检查的方式进行。

2)员工严格按照酒店标准,完成对所在区域的卫生清洁、保养与维护工作,协助酒店为客人提供一个清洁舒适的消费环境。

3)对各区域设施设备卫生实行每日清洁保养工作。

4)对不能实行每日清洁保养的,制定周期计划,实行周期清洁保养工作,并且建立周期工作台帐,记录周期工作的进行情况。5)制作“设备保养责任牌”,做到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二、卫生管理标准

1.清洁卫生“三个凡是”

1.1凡是客人看到的都是整洁、光亮的。1.2凡是客人使用的都是完整、有效的。1.3凡是客人食用的都是健康、卫生的。2.个人卫生 2.1仪容仪表

1)头发整齐、清洁、光亮、无头屑、油污。2)面部整洁无胡须、眼屎、耳垢。3)口腔清洁无异味,牙齿无残留物。

4)双手清洁,指甲长度不超过标准,指甲内无积灰。5)鞋、袜清洁无污迹、异味。

6)工装及饰物平整清洁,无油污、污迹、异味。3环境卫生

3.1酒店外围环境

1)外围绿化:完好、整齐、干净、无垃圾。

2)店标及标志:规范、完整、无褪色、无变形、无灰尘、无污迹。3)停车场、回车线:标志明确饿、干净。

4)花木、盆景、艺术品:无枯枝败叶、修剪效果好、无灰尘、无异味、无虫害。5)照明灯:完好、有效;无灰尘、无污迹。3.2楼梯、走廊

1)地面:平整、无破损、无卷边、无变形、无污迹、无异味、干净、明亮。2)门:无破损、无变形、无划痕;玻璃明亮、无灰尘。

3)墙面:平整、无破损、无裂痕、无脱落、无灰尘、无污迹。3.3公共卫生间 1)地面:平整、无破损、无污迹、无异味、干净、光亮。

2)墙面:平整、无破损、无裂痕、无脱落、无灰尘、无污迹、无蛛网。3)洗手台:无磨损、无灰尘、无污迹。3.4游泳池

1)池水质量:水质清澈透明,无污物,毛发。PH值在7.5±0.2之间,氯值保持在1.0±0.02之间(消毒药浓度符合要求,余氯含量保持在0.3—0.5mg/L)。2)水温:保持在24—28℃,泳池水温低于环境温度1—2℃.3.5垃圾处理制度

1)准确安防垃圾桶的位置。

2)至厨房及各分部收集垃圾,每班至少两次,以防止垃圾桶的堆积。3)在垃圾运输至垃圾房的运输过程,将垃圾盖盖紧,防止垃圾散落。4)将垃圾桶的物品分类倒入。5)整理出纸盒,罐头桶及瓶子。

6)在垃圾房出垃圾时须检查垃圾桶内有无误放的用具,如银器、瓷器、玻璃器皿或其他有用物品,将其交给部门领班作出正确处理。

7)每次垃圾整理完后,须在垃圾房用清水清洗各垃圾桶。

8)保持垃圾房内的干净、整齐;每次垃圾清出后须用毛刷刷地;让药水泡几分钟,用清水冲地,并让其自然风干。

9)定期对垃圾房进行磨地及消毒。3.6灭“四害”计划与措施 1)采取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2)在防疫站协议对酒店进行每周两次的消杀工作,即在酒店外围、周围植物及各营业区域及办公室喷洒灭蝇、蟑、蚊的药水或药粉。

3)要求防疫站使用的药物应高效、低毒、对人体无害,且不污染食物。4)在老鼠出没较频繁的地方放上老鼠夹、粘鼠板进行诱捕。5)在隐蔽区域放置鼠药进行诱杀。

6)在办公室、更衣室放置灭蟑螂药粉进行诱杀。7)一年两次在客房内灭蟑粉笔或药粉。

8)做好每日的清洁工作,实行垃圾袋装化,垃圾桶加盖,垃圾日产日清。

9)根据“四害”的季节消长情况和不同场所的特点指定防治技术方案,对现场每月进行一次灭杀工作。

10)每次灭杀均做好登记及确认工作。

三、酒店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采购及索证制度

1.1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义务或者其他感官性异常的食品。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3)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1.2采购食品及原辅料采购员要向供应商索取《卫生许可证》,主要食品和原料要有固定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参照相关管理办法,采购下列食品时应索取检验合格证明或化验单: 1)乳与乳制品; 2)酒类(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3)饮料(固体饮料、软饮料,瓶装矿泉水等)及冷冻饮品; 4)酱油、食醋、未经、食盐及符合调味品等; 5)罐头食品(含软包装罐头); 6)糖果、糕点、蜜饯类食品; 7)肉与熟肉、卤味等肉制品;

8)粮油包装(制)品(包括速冻粮食制品等); 9)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 10)进口和出口转内销食品;

11)特殊营养食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等; 12)省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索证的其他食品。

1.3进口食品原料应索取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书》,产品必须有中文标识。1.4“三放心”食品 1)购买“放心肉”

采购员告知新进货的供应商每次货物送达验收组都要提供《禽兽食品检疫检验证明》,以便验收组登记造册,存档备查。2)购买“放心豆制品”

应向焦作市定点豆制品生产企业采购豆制品,采购员应告知新进货的供应商每次货物送达验收组都要提供该定点豆制品生产企业的《送货单》或《检验合格证明》,以便验收组做好台帐登记。

3)购买“放心蔬菜” 应向“放心蔬菜”生产基地采购蔬菜或向设有“放心蔬菜”摊点的超市、农贸市场采购蔬菜,对蔬菜使用农药速测卡检验,并每天登记建立台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经检测农药残留阳性的蔬菜,使用部分可采用除磷剂(如净菜宝)浸泡。1.5“索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看出证单位出具的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是否有效,有无伪造,涂改等。2)看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与产品的名称、商标、批号或生产日期是否一致。

3)发现食品卫生经营者提供的卫生检验合格证不符合食品卫生有关规定,应拒绝采购或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也可以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重新提供卫生检验合格证,2、食品验收制度

饮食加工原料品种繁多,有调料、蔬菜,禽蛋、水产品、肉制品等,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品的卫生质量。2.1首先应计划采购,不能一次采购很多,食品大量采购保管措施跟不上,使食品腐败变质。2.2采购食品原料时应索取卫生检验合格证,所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2.3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如罐头等,应查看生产日期、厂名、保质期限等。2.4采购进口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产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2.5验收时,必须检查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有无变质、过期、外包装损坏等情况。

3、食品仓库管理制度

3.1做好食品数量、质量、进、发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有效期短的先发。3.2食品必须按类别、品种分区分类分库存放,所有物品都要离地、离墙15公分存放。3.3肉类、水产、蛋品等易腐食品须冷藏储存,对冷库的要求: 1)除定期维修外,发现出现异常,立即请工程部维修。2)食饮品按卫生防疫及温度要求分仓存放。常温库(10—15度)存放饮料、酒类 保鲜库(0—5度)存放橙汁、茶叶等

冷库(-18度以上)存放冻品、海鲜、肉类。冷库(-18度以下)存放速冻食品等。

3)不存放卫生防疫禁止的泥螺、蟹股、赤贝、盐枪蟹等小海水产品。3.4仓库内储存食品应做到“四防”及“四隔离”。四防:防尘、防蝇、防鼠、防潮(防霉或防腐)。

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与食品与杂物药品隔、食品与天然冰隔离。3.5建立自查台帐,对冷库、干货库、粮食库等各分区仓位每天抄表二次(温度、相对温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6所有定型包装食品必须具备品名、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且需要《卫生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不符不收。对进口食品需有中文标签。

3.7定期检查食品质量,易霉变食品少进快出,储存的容器加盖密闭,发现有破损、变质、过期物品即使报损;对滞存仓库时间较长的物品每月出一份“滞销物品报表”,进行催用,对有效期近二个月的物品,每月出一“即将过期物品报表”,通知使用部门。对过期物品提前七天“报损单”报批。

3.8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3.9仓管员要每天洗澡,勤剪指甲,勤洗手,头发清洁、整齐,工作服保持干净,经常更换。4.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4.1十桌以上的宴会必须留样24小时。4.2菜单要登记。

4.3盛器必须消毒。食物放好必须加保鲜膜。4.4必须有独立的恒温柜(4度)贮藏留样食品。4.5该管理制度实行“打荷领班责任制”。5.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5.1食品加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平。

2)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3)地面应由防油防水、不吸潮、可洗刷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易于清洗。

4)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以及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设施。

5.2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其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使用。

5.3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应当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5.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5.5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

5.6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放凉后再冷藏。5.7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5.8制作凉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凉菜间必须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头发不外露。并将手洗净、消毒。3)凉菜应当有专人加工制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

4)加工凉菜的工具、用具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5)供加工凉菜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间。

6)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凉菜拼盘的原料,应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需使用的必须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7)奶油类原料应当低温存放。含奶、蛋的面点制品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储存。

6.食品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6.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6.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6.3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前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动水洗手。6.4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

6.5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6.6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7餐具的卫生

7.1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7.2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具。

7.3洗刷餐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晰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7.4洗涤、消毒餐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洗涤剂、消毒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7.5消毒后的餐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并进行记录。7.6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7.7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8餐厅服务卫生要求

8.1餐厅应保持整洁,在摆台后或在顾客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尚未使用的应当回收保洁。

8.2当发现或被宾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官性状异常或可疑变质时,餐厅服务人员应立即撤换该食品,同时告知备餐人员;备餐人员应当立即检查被撤换的食品和同类食品,做出相应处理。

8.3出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专用工具。

8.4外卖食品的包装、运输应当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并注明制作时间和保质期限。9消毒

9.1客房卫生消毒方法 1)通风与日照

(1)室外日光利用紫外线杀菌。如定期翻晒床垫、床罩、被褥等。(2)室内采光一般而言,冬季有3小时日照,夏季有2小时日照;(3)通风改善空气环境,防止细菌、螨虫滋生。2)消毒方法

(1)擦拭消毒法定期用化学消毒溶液擦拭客房家具设备,例如,用10%浓度的碳酸水溶液或2%浓度的来苏水溶液擦拭房间家具设备。消毒完毕,紧闭门窗约2小时,然后进行通风,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2)喷洒消毒法为避免对人体的损伤,有时可采用喷洒方法消毒,例如,用浓度1%—5%的漂白粉溶液对房间死角进行消毒。9.2卫生间的消毒方法 1)通风与日照

(1)通风利用换气扇,改善卫生间的空气环境,防止细菌和螨虫等滋生。(2)紫外线消毒法卫生间内安装30W紫外线灯管,距离地面2.5米左右,每次照射2小时,可使空气中微生物减少50%—90%。2)擦拭消毒法

用浓度为2﹪—3%的来苏水或“八四”消毒液擦拭卫生洁具,消毒完毕,紧闭门窗约2小时,然后进行通风。3)喷洒消毒法

用浓度为1%—5%的漂白粉澄清液对卫生间进行喷洒消毒,但禁止漂白粉与酸性清洁剂同时使用,以免发生氯气中毒。9.3茶具、餐具的消毒方法 1)茶具消毒方法(1)高温消毒法

一是煮沸消毒法,将洗涤干净的茶具和酒具置于100度的沸水中,煮15—30分钟即可,此法适合于瓷器,但不适合玻璃器皿。二是蒸汽消毒发,将洗涤干净的茶水具、酒具放到蒸汽箱中,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2)干热消毒法

将洗涤干净的杯酒具放入消毒柜,将温度调至120度,30分钟即可。(3)浸泡消毒法 一般适合杯、酒具消毒,使用前将化学消毒剂溶解,同时严格按比例调制好,才能发挥效用。具体方法为:将杯、酒具洗刷干净,放入消毒溶液浸泡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或擦干。试擦时使用“消毒杯布”。2)餐具消毒法

(1)手工方法清洗步骤

挂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用含洗涤剂溶解洗净餐具表面。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2)“机洗”时按说明书进行。餐具表面食物残渣、污垢较多的,应用手工方法先刮去大部分,再进入洗碗机清洗。9.4 其他消毒法

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度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度保持10分钟以上。(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湿控制85度,冲洗消毒40秒以上。2)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

(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具全部浸泡入液体内,作用5分钟以上。

(2)化学消毒后的餐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3)保洁方法(1)消毒后的餐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2)消毒后的餐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9.5常用漂毒剂

1)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化钠,还含有氢氧化钙、氧化钙、氯化钙等。配置溶液时应先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再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陈定,取澄清液使用。漂白粉可用于环境、操作台、设备、餐饮具、工具及手部浸泡消毒。

2)次氯酸钙(漂粉精)使用时充分溶解在水中,普通片剂就碾碎后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泡腾片可直接加入溶解。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3)次氯酸钠使用时应在水中充分混匀。使用范围同漂白粉。

4)二氧化碳因配制的水溶液不稳定,应在使用前加活化剂现配现用。使用范围同漂白粉。因氯化作用极强,应避免接触油脂,以防止加速其氧化。5)碘酒0.3—0.5 %碘酒可用于手部浸泡消毒。

6)乙醇(酒精)75%乙醇可用于手部或操作台、设备、工兵涂擦消毒。9.6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4)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1)消毒时间5分钟以上。

(2)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

(3)餐具消毒前应先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4)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9.7清洁用品的保管制度

1)清洁剂、消毒剂、擦银器粉、氨水、灭鼠杀虫药物等都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存放。2)除洗涤间因需要随时取用可存放所需用品外,厨房、食品仓库、储藏室等场所都不应存放上述用品以及扫帚、拖把、吸尘器、刷子等清洁用具。

3)上述有害有毒用品的容器上必须有醒目的标志以免拿错、误用,同时应单独设立清洁间来储存清洁工具和用品。

4)清洁间还应配置专用水池以稀释清洁剂或消毒剂和洗刷各种用具。

5)洗刷干净的地清洁工具应准备专用架子摆放,以免随处搁摆而污染食品和餐饮设备,炊具等。

三卫生健康常识

一、世界卫生组织 简称“世卫组织”(WHO—World Heath Organization)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

二、世界卫生健康节日 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5月19日全国助残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10月1日国际老人节

11月第一周全国食品卫生宣传周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12月15日世界助残人日

三、“五病”

食品从业人员的禁忌有:痢疾、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俗称“五病”。

四、公共场所常见痢疾 第一类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冬季流行。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肺结核。这几种疾病的传播时病原体通过空气,借助飞沫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感染,因此上述疾病在公共场所内易造成传播和流行。

第二类为肠道传染疾病:多见于夏秋季节,且易在公共场所造成爆发和流行。这类疾病主要指:病毒性肝炎、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它们可以通过公共场所的食品、公共用具和公共用品、水源而传播。

第三类为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斑疹伤寒,这两种疾病的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公共场所的蚊子,虱子为传播媒介。

第四类为寄生虫疾病,主要时阴道滴虫病,在公共场所主要通过公共浴池、公共毛巾传播。第五类为眼疾病,如沙眼、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也是通过公共场所内的公共用品传播。

第六类为皮肤病,如手足癣,主要通过公共场所浴池的拖鞋、浴巾和修脚工具传播。

五、食物中毒

1、定义: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2、特征:食物中毒常呈集体性爆发,其种类很多,病因也很复杂。2.1突然发生来势急聚,发病曲线呈现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

2.2潜伏期短而集中,一般在24小时或48小时内,短期内大量病人同时发病,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并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

2.3患者相近的时间内有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人群,发病与食物有明显关系,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立即停止。

2.4发病率高,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一般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3、预防方法 3.1禁吃的食物

1)被水浸泡过的食物,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以外都不得食用,罐头类食品也应当用洁净水清洗外周后方可食用。2)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3)被水淹过的已腐烂的蔬菜、水果。

4)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5)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

6)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辨别是否有毒的野蘑菇。3.2掌握正确食品加工方法

1)粮食和食品原料要抓紧晾晒,在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受到虫、鼠侵害和受潮发霉;对于变霉变粮食的处理,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漂浮等方法驱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水搓洗。

2)食品要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

3)所有现场加工的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须放入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

4)避免生的食品及原料与熟食品接触或食用同一个容器。

5)避免患有痢疾、伤寒、肝炎及其带菌(毒)者和伤口化脓、皮肤感染以及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人员进行食品的加工制作。

6)所有用于清洁食品和食品容器的水均采用消毒过的水。

7)避免在简易处集中做大量食物和集体共餐,避免购买无证经营摊贩销售的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

8)注意不要采野生蘑菇。

六、压力缓释计划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篇7

在职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中,目前主要存在两种采样方法: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两者各有优劣,其中定点采样方法简单、节省时间、成本较低,有助于了解作业场所污染的背景值;但在样本量较少时,导致监测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接触水平,从而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影响[1]。个体采样是运用个体采样技术,对工人进行全工作日的连续采样,具有操作复杂、耗费时间、成本较高等特点;但却能更好地反映工人实际接触水平[2]。在个体采样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会造成个体采样检测结果与职业病危害因素个体实际接触水平存在偏差。因此要想获得准确、真实的检测结果,必须对工作场所个体采样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1 采样前的质量控制

1.1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基础,进行个体采样时不仅要对生产工艺、设备、生产状况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等进行调查,也要对劳动者的工种、人数、交接班时间及巡检路线等个体采样关键指标进行详细调查。现场调查应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做好工人的工作日写实,并经被服务单位陪同人员签字确认〔依据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对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较高或复杂的场所进行预采样,估计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和种类,确定有效采样时间和方法。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编制现场采样和监测计划,包括采样人员的车间、岗位、采样对象(点)设置、危害因素、采样方法等。

1.2 采样仪器

采样仪器的正确选择使用是保证采样质量的前提。个体采样一般采样时间长,对仪器稳定性要求较高,在采样前应该经过校准或核查,确保仪器的使用环境、流量及电量等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

对于个体采样和检测,应在采集前和采集后分别进行流量校正。针对有害物质检测,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进行校正。每次校正应重复读2次以上,实际流量以前后流量的算术平均值计,当采样前后流量偏差>5%的样品报废[3]。针对个体噪声检测应在采样前后进行校正,使用定时装置进行定时采样时,应对定时装置进行校正。

1.3 人员的质量控制

1.3.1 采样和检测人员的质量控制

采样和检测人员是采样工作的主体,采样和检测人员的素质是保证采样质量的关键因素[4]。一些服务机构聘用无资质人员进行现场采样,由于采样人员不熟悉或不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5],造成采样误差。采样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资质培训并持证上岗,采样人员应当熟悉工艺流程、检测程序、采样规范,掌握采样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按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开展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工作。

1.3.2 采样对象的质量控制

个体采样的成功依靠采样对象的配合。由于采样对象不了解职业卫生现场采样和检测的目的、意义,对职业病危害缺乏必要的了解,人为制造干扰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巡检时不开启或不按规定开启通风设施,在高浓度区域延长采样时间或人为改变现场浓度,佩戴个体噪声剂量计时对着采样口大喊,将采样仪器随意丢在生产现场或休息室等造成采样误差;另一方面长时间佩戴接触仪器产生的噪声及采样仪器自身的重量,会使工人产生烦躁情绪。采样前应对采样对象进行培训,让其了解职业卫生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只有真实有效地反映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或改进防护设施,降低接害风险,才能真正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1.3.3 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

作为用人单位出于某种目的,希望现场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因此,有可能会通过减少生产负荷,隐瞒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成分及用量、生产工艺与布局等手段以达到检测合格的目的,对此情况应建立追责机制。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应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建立守法意识,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监测前监测人员应将本次采样和检测的目的、时间、内容及注意事项等告知企业管理人员,做到用人单位对采样对象是否正常巡检、操作及正确佩戴进行监督。

2 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2.1 采样仪器的佩戴

将调试好的个体采样器规范地佩戴在工人身上,保持进气口尽量靠近在呼吸带,进气口高度应与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水平相一致。对于粉尘个体采样,大多采用旋风式的采样头[3]。采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采样头常常不呈垂直状态,影响采样头的采样效率和结果。采样过程中采样头应保持垂直状态,以确保采样头的分离性能。对于个体噪声剂量计的佩戴,应将个体噪声剂量计固定在测量对象的肩膀处,声学探头与测量对象外耳道齐平且距离约为10 cm。

2.2 采样记录

对于检测结果的可溯源性,惟一有效证据就是原始记录,所以现场记录的全面性、完整性非常重要。采样记录要采用质量控制体系文件规定的统一格式,结合职业卫生监测规范要求和现场采样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采样记录,做到字迹清楚,书写规范。应记录采样对象的姓名、岗位,采样开始、结束时间,还应当对生产情况、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及气象条件等进行记录,采样结束时,请陪同人员签字确认。

2.3 采样时间的选择

采样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应根据标准和检测方法的要求确定正确的采样时间。我们必须根据现场的浓度范围和标准要求及时更换采样介质。对于粉尘采样,若浓度太高,连续采样时间过长,可能因滤膜过载而造成粉尘脱落,影响采样的准确性。针对总粉尘检测,高浓度时可选择较低的流量,适当缩短1次采样时间,采用多次连续采样,防止出现滤膜“超载”;低浓度时,适当提高采样流量,延长采样时间,以增加采样体积,避免出现滤膜增重过少。针对呼吸性粉尘,在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最佳的流量下,根据现场情况控制采样时间,对于37 mm的滤膜,控制粉尘增量≤5 mg。

2.4 采样期间巡查

个体采样期间监测人员还需要不定期地巡查采样效果,有条件的进行采样全过程跟踪。及时了解采样流量有无变化,电量是否充足,采样设备佩戴是否规范以及采样工人是否按规定路线巡检,通过现场巡查减少无效样本的产生。另外,现场巡查时若发现相关区域有异常生产工况应及时记录。如巡查时遇有风机故障未启动,应做好详细记录,便于后期的分析处理。

3 讨论

个体采样是运用个体采样技术,可以随着工人操作连续监测,是估计个体暴露水平的较好方法。在个体采样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个体采样与定点采样的关系及个体采样环境为非标准环境(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 Pa和高于103.4 k Pa)时采样的处理,是采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3.1 个体、定点采样关系的处理

个体采样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异常数据,如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大于该岗位巡检点测得的最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一方面是由于个体采样过程中,采样对象的不配合,故意将采样器放置在浓度较高地点或人为制造非正常的工作环境,导致过高估计接触水平。另一方也说明进行短时间采样时,没有“抓住”浓度最高的采样点和采样时间段。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6],互为对照,以便消除各自的选择偏差和系统偏差。在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有助于发现关键控制点,提出针对、有效的防护措施。

3.2 个体采样环境为非标准环境下的处理

采样器产生的采样体积误差是引起样品采集结果误差的重要来源。对于对非标准环境,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进行计算[3]。对于非标准状态下的定点采样《规范》中已提及但对于非标准状态下的个体采样如何计算[5],特别是工作岗位不固定的个体采样,工人的接触压力、温度可能随着操作点位的不同而不同,《规范》中未作说明[5]。对于此种情况,笔者建议进行分阶段连续采样,即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连续采样,当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时则重新开始新阶段采样,最后根据各阶段检测值计算该岗位的CTWA。目前市场上有的采样仪器可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自动计算标准采样体积,但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还应对采样器的温度、压力进行校准。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场所情况复杂,不同场所、地点有其特点,决定了不同企业采样现场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采样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可能也不尽相同,如果注意不到,可能会严重影响采样的质量和准确性。这就要求在实施现场采样时除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采样,灵活运用采样规范及其他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细致的采样研究,使我国的职业卫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最终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旭,车望军,邱泓,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1):60-61.

[2]龚伟,何苏敏,倪金玲.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中的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33(3):166-168.

[3]汝玲,周毅.个体采样法在呼吸性粉尘TWA检测中的问题[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51-1052.

[4]陈璐,赵淑岚,冯利红.工作场所现场采样的内部质量控制要求[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3):661-6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职业卫生评价质量手册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探索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而课程质量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与核心。那么,我们开发的课程是否能够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能否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也就成为学校、教师以及职教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构建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院校对课程质量实施评价,保证课程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必然需求。

一、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1.核心概念

课程质量评价就是学校对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它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开发设计、课程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进行定量测量和定性描述,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质量途径的一种活动,具有导向、激励、促进和鉴定等主要功能。

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围绕课程开发设计、课程开设条件、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结果而构建的一整套能够对课程质量做出定性、定量价值判断的指标系统。

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是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来构建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2.理论基础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以评价对象为主体,以发展主体为理念的教育评价。发展性教育评价,不仅注重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更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评价对象“增值”。在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评价对象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评价者要对评价对象的过去、现在作全面了解,根据评价对象过去的基础、现实表现,预测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目标;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协商制定发展目标。并创设条件,促进评价对象努力达到发展目标。

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明确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他所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正是建立在这种观点之上的。他把课程评价分为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部分。通过各种不同的评价,不断地为课程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促使课程质量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应是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和CIPP评价模式的理念与方法为基础。以促进课程质量和课程参与者的共同提高为目的,以课程发展过程和人(教师、学生)的发展过程为对象,以促进学校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为关键的评价。它应关注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达成的程度和潜力,注重总结课改进程中的经验,诊断课程发展中的问题,寻求课程发展和人(教师、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对策,从而获得发展增量,不断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发展。这里所说的“课程发展”是较为宽泛意义上的,既包含对国家规划课程、地方统筹课程的有效实施,又包括完全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

二、构建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1.职业院校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建立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出发点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走向证明,职业院校课程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整合的态势,即新型知识观、能力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就业观,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有机结合的课程观。这一价值取向凸显了职业院校课程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强调人的个性化生存以及对人的主体生命的终极关怀。通过课程质量评价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是指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包括教师的发展。课程质量评价对学生发展来说,既指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也指促使学生情感、意志、个性和价值观的养成。对教师发展来说,既体现在促使教师的专业提高方面,也是指通过课程评价拓展教师的生命意识,促使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所秉承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对于促进学生和教师作为“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内在的价值追求,它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我们确立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依据。

2.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多元结构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本理念,直接决定了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多元结构。要求课程质量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业和思想品德发展,还要就课程标准、课程方案、教材以及课程编制方面的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在评价范围上比一般的教育教学评价要广,不仅要评价课程本身的价值。还要就课程理论的发展做出判断;不仅包括背景评价,还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方法、手段上也更为复杂,如测量、考试、统计、访谈、作品分析、调查、追踪、实地观察等。在评价的主体上,可以是课程实施者,也可以是课程理论工作者,甚至学生、家长、社区代表、企业行业专家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代表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否产生影响,能否取得成功,离不开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所以,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必然是多元结构。

三、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互相制约,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这些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如师资、教材、实验实训条件等,都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又互相联结,构成课程建设这一有机的整体。研究应从系统论出发,以全面提高课程整体质量为目标,构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在这里主要是指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可行的基础之上。一是评价指标的提出,应有相应的出处或依据,尽量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干扰;二是项目之间内在关系明确,要素内涵清晰,文字简练,指标项目不宜过多;三是便于操作。尽量设置量化指标,简化运作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有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

3.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在这里主要是指对评价目标任务和评价导向的正确把握。课程质量评价就像“指挥棒”,对课程的开发、实施起着导向的作用。一方面。要对课程进行好坏优劣区分评定,使学校、教师和学生认识自身在课程发展中的优点与长处。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又要让学校、教师和学生明确在今后的课程发展中具体的奋斗目标及追求。时刻左右着

学校、教师和学生努力的方向,最终决定课程发展的方向。

4.过程性原则

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应是对课程全过程的评价,对课程评价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每一次循环,评价所涉及的影响因素的性质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充分关注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关注课程管理者和参与者在课程进程中的各种表现。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要能使各评价主体透过过程性评价的各阶段性评价结果,反思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轨迹,通过各个历程的前后对照,发现自身潜在的发展趋势及其潜在的问题,从而使课程质量评价化为激励评价主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总体来说包括三个相对独立同时又密切关联的组成部分,即课程目标为中心的课程开发设计评价、课程过程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目标、课程标准等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必须成为评价的对象,只有通过对课程开发设计的持续性评价,才能使课程目标及设计不断反映新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目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程实施过程是过程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更多、更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也有更多的变数,因此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于课程的调控以及拉近课程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具有特殊意义。结果评价就是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结果是每一个从事课程改革的人员以及课程改革相关人员都很关注的问题,它是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推广的关键问题。全面了解课程效果,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一环,也是课程质量评价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是以课程开发机制为基础的,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需要有明确设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总体安排,需要了解多方面课程结果,更需要审视课程实施过程。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必须围绕这三方面内容来进行,才能构建起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和课程质量不断改进与提高的评价系统(图1)。

职业院校课程质量的评价内容应包括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

1.课程背景。即课程设计开发的背景情况,这是课程开发的基础,也是课程评价的起点。对课程进行评价时,要对学校的校情加以重新审视,包括学校的内外部环境、课程资源、学校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学校的传统和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培养目标定位、领导重视程度、开发团队和师资结构等。可把对校情的分析和评估,作为评价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2.课程目标。指本课程设计开发根据社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确定的课程目标。对课程目标设计的评价,必须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是否立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角度来设计课程的具体目标: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到重点体现;③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否直观和具体;④课程目标要求是否符合学生主体的现有发展水平。

3.课程方案。主要包括课程目标和围绕课程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对课程的总体安排。课程方案的评价,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既要分析课程方案中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还要评价课程方案是如何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4.教材。是教师围绕课程标准,自己编写、自己授课使用的教学材料的整合汇编。教材评价主要从内容的科学性、素材和案例的选取、与课程目标联系的紧密程度、编排结构、插图及可操作性、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考察是否有集多媒体教材、文字教材、网上资源及网络环境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并形成有特色的系列教材。

5.课程实施。是指课程的执行和落实,也就是教学活动情况。课程实施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对照课程方案,评价落实的程度;二是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三是评价课程实施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它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有效顺利进行。

6.课程效果。即课程实施所达到的成效和结果。评价时要把显性的评价和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将评价的视角从效果的表现形式转向效果的内容,从师生的行为表现转向主体的内心体验。注重对学生、教师的创新发展。以及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映、社会评价和教学改革成果的评价。

7.教师。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价;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指向教师开发与实施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达成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评价,应该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的反思。通过评价与反思,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8.学生。既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指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还应当包括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最有权力对课程的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充分重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对课程和教师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调整和改进课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综合职业能力表现等方面来进行。

五、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实施课程质量评价的主要工具。课程质量指标体系通常可以采用三级结构式,即评价项目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指标权重数。基本评价项目指标体系是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一定目标功能的一组指标或要素。评价标准指各评价项目指标要素的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每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在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将各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数进行量化。为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应以质性评价为主,把质性评价指标与量化评价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对客观性较强的指标主要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如师资结构中的职称比、学历比;实践教学时数比、设备完好率、就业率等等;而大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较弱的指标则主要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如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定位的准确度、教学方法手段的先进性、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等。再者,要注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二级指标和观测点的标准化设计,以便使职业院校的课程质量评价在指标操作上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同时也要注意。在指标的等级(考核)标准上又要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评价特征,以便根据不同学校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对特色教材的评价标准:授课教师开发、自编、制作相关教材,或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形成有特色的系列教材,使用效果好,即可根据不同学校的特色加以描述。

六、职业院校课程质量评价的实施

1.建立组织。准备申请评价的课程,首先应成立该课程包括理论课教师、实验实习指导教师在内的课程建设小组,组长一般应由学科带头人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建设小组应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制订详细的课程建设规划,做到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进行有序,限期完成。评价工作在校级及系(部)级评价组领导下进行,评价组下成立专家组,专家组由评价组根据待评价课程的性质聘请若干课程专家(包括有关企业行业专家)组成。

2.自评申报。课程质量评价采取在系部自评后,向校评价组申报的方式进行(必要时校评价组可以指定)。由申报评价课程所属的教研室提供近两年的全部有关资料,并按要求填写原始数据并进行自评,提出自评报告。

3.统一认识,听取汇报。校课程质量评价专家组在评价正式开始前召开准备工作会议,就评价尺度统一认识。在由专家组和被评价课程建设小组组长或全体成员参加的评价联席会议上。应由获准参加校级评价验收课程的课程建设小组组长,向专家组汇报课程建设的情况,并介绍提交的评审材料(包括自评报告、教学文件、教学资料,以及近两年来有关评估使用的资料和原始记录)。

4.实施评价。校评价专家组采取听课、审查材料、现场考查实验实训室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该课程建设的水平,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要素的要求逐个量化打分,进行对比分析,对是否达到校级一类(优秀)课程水平及努力方向等写出评价报告。

上一篇:霍兰职业选择下一篇:张良叔叔我想对您说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