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半圆形》教学设计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趣的半圆形》教学设计(精选8篇)

《有趣的半圆形》教学设计 篇1

【课程名称】:《有趣的半圆形》

【教材说明】: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第二册第5课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设计及指导思想】:

《有趣的半圆形》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一年级的学生脑子里有很多奇异的想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半圆形的添加、组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各种半圆形物体,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在对半圆形的添加过程中逐步向立体形过渡,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形象),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

技能目标: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能设计制作出平面的和立体的半圆形玩具。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要敢于大胆尝试。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们的友谊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能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设计制作出各种不同有趣的半圆形玩具。【教学准备】: 师:半圆形的纸若干张、半圆形的立体玩具、各种颜色的纸、剪刀、胶水等

生: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1、你们都玩过积木吗?小明家的积木们昨晚为了一件事争论了一宿。

2、想知道吗?各种形状的积木们都说人们生活中最离不开自己。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说自己能变出很多东西,它们都取笑半圆形,说它什么也变不出来,你们想不想帮帮半圆形呀?(课件展示)

3、那我们今天就帮助半圆形变一变,看它都能变成什么?(板书:半圆形)

【设计意图:用故事导入能够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很想帮半圆形变一变,自然引入到新课中。】

二、新授:

1、走进生活

a、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藏着半圆形呢?

b、把你找到的半圆形拿出来或是说给大家听听,告诉大家它的哪个部分是半圆形的。

c、同学们说的真好,想知道我都找到了呢些吗?(出示图片)你能指出图片中的半圆形吗?

我发现咱们同学们都是一些细心的孩子,你们这么棒,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半圆找回自信,是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半圆形,目的是他们知道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就在我们身边。】

2、想象游戏

请你在老师给你的作业纸中找出半圆形,然后,用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给半圆添上几笔,瞧一瞧,半圆会变成什么呢?动动你的小脑筋。(学生进行添加,然后展示较好的作品)看,一个小小的半圆形在你们的笔下变成了这么多可爱的形象,老师真佩服你们。我做了一个,你们想看看吗?(出示粘贴画和立体玩具)说说它们的哪个部分是半圆形的,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设计意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想创作的冲动,给半圆形变一变让学生有了创作的空间,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并给学生设计立体玩具奠定了基础。】

三、自由创作

1、交流改变半圆形的方法

看,我只们前面只是给半圆形添加了几笔,老师觉得有些简单,你们还能想到别的方法帮半圆形变一变吗?(引导学生说出绘画、剪贴等)

2、你们的想法可真多,我看到了有些同学已经开始着急了。那我们就用你手中的材料,可以绘画,可以剪贴,也可以合作制作出立体的玩具,看看谁的设计最特别。(播放音乐学生进行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创作可以扩大想象空间。】

四、作品展示

把学生的作品贴在展示区里。

1、看我们的设计师们,你们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谁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听了设计师自己的介绍,那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在看过他人的作品也想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能给别人提出意见,这样可以让大家共同进步。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展示作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帮半圆形找回了自信,它非常感谢你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你们看,我们这节课就给半圆形变了好多样子是吧,你们觉得这节课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有趣的”,如果说不出老师可以总结,并在黑板的课题前加上“有趣的”)

课后拓展

其实不只是半圆形可以变,你们课后可以试试用其它形状变成别 的动物或物品。

《有趣的半圆形》教学设计 篇2

灌区灌溉渠系分为3级, 主渠 (一级渠) 、支渠 (二级渠) 、斗渠 (三级渠) , 其中主渠总设计流量25m3/s, 支渠设计流量10.75m3/s, 主渠、支渠均为土工膜防渗渠, 斗渠为低压输水管道。田间灌溉系统为滴灌和喷灌, 主要种植玉米、蔬菜、牧草等。

1 设计原则

1.1 技术规范

委内瑞拉相关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技术规范, 现场考察资料及项目业主的相关要求。

1.2 技术标准

喷灌工程灌溉设计标准:灌溉保证率P=85%。

抗震设防标准:按当地设防标准进行设防。

2 设计方案

2.1 灌溉方式

节水灌溉是一种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的灌溉模式。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工程节水技术主要有: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 (微喷灌和滴灌) 、地面节水技术等。

2.2 喷灌工程系统选型

喷灌系统由水源工程、水泵及动力设备、输水管道系统和田间工程等部分组成。

在自然水头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 必须用水泵加压, 同时配备电动机等动力设备, 使喷灌水流达到设计压力。加压水泵的流量要满足灌溉要求, 其扬程除应保证喷头工作压力外, 还要考虑克服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 以及水源和喷头之间的高差。

机组式喷灌系统集加压、行走、喷洒于一体, 由喷头、管道、加压泵及动力机等部件组成。行喷式喷灌机组是在喷灌过程中一边喷洒一边移动 (或转动) , 灌水周期内灌完计划灌溉的面积。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小型平移式喷灌机和绞盘式喷灌机均属于行喷式喷灌机组。

2.3 喷灌机设备选型及布置

本期喷灌工程灌溉区域广, 当地劳动力有限, 故优先采用单机灌溉面积大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 (简称为:圆形喷灌机) 。该喷灌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灌水质量好, 能耗低、抗风能力强, 适应性强, 一机多用等优点。根据灌溉面积大小, 选用DYP-450、DYP-350、DYP-300和DYP-250四种型号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 采用电力驱动。为了加大湿润范围, 在喷灌机悬臂末端加装尾枪。

整个喷灌系统布置有多台机组, 布置田间工程时, 以各喷灌机跨体总长为半径画出的圆相切, 布置方式主要有方形和三角形两种.

采用方形布置时, 灌溉单元划分及道路规划都较为美观。但方形布置漏灌面积较大, 约占21%, 采用圆形喷灌机加装地脚臂或采用小型平移式喷灌机和绞盘式喷灌机进行补灌 (如图2所示) 。

2.4 控制站的布置

为了运行管理方便, 将相邻的喷灌机划分成一个喷灌单元, 共用一个首部控制站。首部站控制的喷灌机台数不宜过多, 否则供电距离太远, 末端喷灌机电压降增大, 不能满足设备运行要求, 如果首部控制出现故障, 将出现大面积耕地无法灌溉的局面。基于以上原则, 结合地形条件, 划分灌溉单元, 每个单元首部设置一个控制站, 单站控制圆形喷灌机台数为3~8台不等, 单站设计灌溉面积为80~400hm2。各站从渠道取水, 经分水口、三级管流入清水池, 再通过首部控制站, 经水泵加压沿干、支管网输水至各喷灌机入口。

2.5 分水口的布置

喷灌工程分水口的布置与控制站的布置相对应, 一般单独设置分水口, 合用时1个分水口供水的控制站不超过3个。

2.6 管道输水方式

本喷灌工程管道包括埋地的固定式管道和地面的移动式管道两部分。喷灌用管道要求能承受设计要求的工作压力和通过设计流量, 且不造成过大的水头损失, 经济耐用, 耐腐蚀, 便于运输和施工安装;对于移动式管道还要求轻便、耐撞击、耐磨和能经受风吹日晒。由于工程区地形平坦, 自然水头无法满足喷灌机正常工作需要的水头要求, 故需要水泵加压。结合当地实际从经济合理角度考虑, 地埋式管道选用PE管, 管径160~630mm, 压力等级为0.9MPa。小型平移式喷灌机地面移动管选用Φ90mm HDPE管, 绞盘式喷灌机选用Φ65mm高压消防用软带。

2.7 系统运行控制方式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采用远程控制, 通过无线频段一个控制基站最多可控制150台设备。包括喷灌机、泵站、电磁阀、气象站等设备。地形平坦地区最大控制范围可达方圆15km。远程控制部件主要包括中心控制基站、信号发射线接线盒、控制基站发射天线、信号中继站 (选配) 、辅助控制系统 (选配) 、喷灌设备中心点数据转换器、喷灌设备中心点数据接收天线、远程控制软件等。

2.8 施肥与防淤堵方案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具有一机多用的特点, 通过配置喷施肥料、农药、除草剂等附属设施, 可以实现灌溉与施肥的一体化操作。根据设计方案, 在清水池上安装有搅拌泵, 按照农时需要和病虫害防治要求, 将肥料和水搅拌均匀, 达到规定浓度后, 用水泵机组将肥液通过管网输入喷灌机管道中, 实施喷肥。这样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又可以对作物生产进行精准施肥, 提高了水肥利用率。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 可节省肥料, 降低成本, 效果显著。为防止喷头堵塞, 在每个喷灌机引水管道前段加装管道过滤器。

3 施工作业完成后各项工作的管理措施

3.1 设备关闭管理

作业结束后, 先停喷灌机, 再停水泵, 并及时切断设备电源。将管道里的水彻底排空, 并且防止管道内出现真空, 阻止积水。清除设备旁边的杂草和水渍, 做防锈处理。

3.2 喷灌机拖移管理

拖移时应有专人指挥, 牵引钢丝绳按要求连接、调整并紧固, 拖移路线上无障碍物, 移动管道的移位应按作业计划顺序进行, 在前一组支管运行时应安装好后一组支管, 切换工作支管的启闭操作应同时进行。搬移管道应放掉管内积水, 单根搬移, 严禁拖拉和滚动。拖移速度不宜超过3km/h。

4 喷灌设备保养与维修

4.1 动力机

电机应保持干燥, 电气绝缘应每月检查1次, 灌溉季节结束后应进行检修, 清洗轴承、更换润滑脂。

4.2 低压电气设备

地埋电力电缆应每半年检查1次, 每年测定1次绝缘电阻。配电盘应保持干燥清洁, 导线接触良好, 设备和仪表损坏应及时修复。

4.3 水泵

水泵应每年清洗轴承并更换润滑脂, 每运行1500~2000h应拆卸检查所有部件, 特别是口环、叶轮、密封装置、轴承、联轴器等, 损坏的零部件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4.4 移动管道

作业后应进行检查, 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部件。若管壁有“小口”漏水, 可用塑料薄膜贴补;若管壁有“小眼”漏水, 可用专用粘合剂修补。每年灌溉季节结束后, 移动管道应晾干后绞盘存放, 不得露天暴晒, 不要与化肥、农药等有气味物质存放在一起, 防止软管粘连。

4.5 喷头

每年灌溉季节结束后应保养1次, 易锈蚀表面应涂油。

4.6 阀门

蝶阀应定期补充填料, 螺纹和齿轮处应定期加油润滑防止锈死, 止回阀应定期检查密封状况, 排气阀应定期检查动作是否灵活, 排气是否畅通。

4.7 仪表

灌溉季节结束后, 压力表、水表应卸下排空积水后存放在室内电气仪表应保持清洁干燥。

4.8 喷灌机日常保养

中心支架处, 应清理控制柜内沙尘;检查控制柜内的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或脱落, 导线皮是否有损坏, 用电表检查各保险丝及各接触器是否正常, 中心支架的螺栓是否有松动或脱落给中心支架的旋转部分打满黄油;检查中心点顶端的柔性联接的销轴及开口销是否齐全, 中心点接地是否良好, 及所有接地线是否接地良好;检查悬臂整体和钢索是否正常, 螺栓是否有松动或脱落, 悬臂的喷头是否齐全、不堵。

参考文献

[1]渠桂芳.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与管理[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04) .

中国圆形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篇3

[关键词] 中国 圆形建筑 建筑设计 文化内涵

圆形对于建筑师而言,是最常见的几何形体,是极具诱惑力的形状。它既具有极强的内向性,也具有极佳的外向性,向内聚于中心点,向外可以均匀发散,充满循环运动之美。在方形为主的建筑世界里,优美的圓形的建筑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古人最早是从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得到圆的概念,石器时代人们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孔为虚圓,而有了虚实的概念萌芽;到了陶器时代,古人把许多陶器制造成圆形,半坡人把自己的居所建成简陋的圆形,成为我国最早房屋建筑的雏形:古代人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可以把几段圓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进行运输;两千多年前的墨子认为圆乃“一中同长也”。说明古人对圆的认识已经由直观认知变为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古人往往将圆形和方形结合在一起来理解,最能说明这一思想的是出土的商周时期的玉琮。玉琮为圆筒形,而外呈方形,是祭地的玉器,《周礼》注:“琮之言宗也,八方所宗故,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随着思想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圆的概念逐渐成为表示宇宙基本原理的图形。而宇宙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所谓的“天道日圆”——古人将圓视作无形却无处不在的宇宙精气,把宇宙看作是一千“气场”,圆的“气场”如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万物得以生生不息之根。

在中国,圆形建筑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从半坡氏族的半穴居的圓锥形草屋到闽南的客家土楼民居,再有皇家礼制建筑的天坛,甚至还包括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都从不同的层面阐释了中国文化中圆的精神内涵。

一、圆形在闽南民居建筑——土楼中的运用

闽南民居建筑——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形体,并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各种样式,体态不一。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最多、最引人注目还是圆形土楼,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这是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圓楼土楼。闽西山区夏秋之交常有台风侵袭,较高或较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易于招置风灾,为了分散风力,增加刚硬度,多采用圓形的平面布置。但据当地人说,圆形平面的选择认为只有建圆楼才能人丁兴旺。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圆楼结构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圓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

最典型的圆楼建筑是被称为“土楼之王”的承启楼。此楼为四环圆楼,占地5376平方米,四百间房。外环高四层,直径62.6米,周长229米。每层72间房共288房,均匀分布四套上下楼梯。主环的屋顶向外伸延二米余,防止雨水损坏外墙。二至四层走马廊有瓦屋檐挡雨。二环两层高,共80间房,每层40间。第三环一层高,32间房,用作图书馆。第四环是一道围绕祖堂的回廊。

客家土楼的设计与建造并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防御,是功能与精神密不可分的整体。尤其是客家圆楼,闪烁客家人深厚的中原文化传承和因地制宜的建筑智慧。土楼民居中圓形的运用充分显现了客家人对于传统文化中圆的精神性格的高度认同。正是源于这种精神内涵的认同。才使得客家的民俗风格与建筑形式交相辉映。而这种精神特质也造就了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

二、圆形在皇家札制建筑——天坛中的运用

皇家礼制建筑——天坛位于北京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圆形风格。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祭天之地。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其中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分上、中、下三层,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又称“天数”,即九的倍数),为“九五”之尊的隐喻。坛面用青石砌就。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顶层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太阳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击,声波会被近旁的栏板反射,形成显着的回音。

《广雅》释“坛”中认为:“圜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坛,祭地也。”祭天是一切祭祀中最高的一级。古制,郊天须柴燎告天,坛而不屋,所以它是一座三层汉白玉圆坛,坐落在外方内圓的两重围墙中。正因为是祭天的,所以把它砌成圆形;因天是凌空的,所以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这组露天建筑的造型构成了一个绝妙精巧而完整的圓形图案。

天坛以象征“天”的圆形为母题而不断重复,圓形在一公里长的轴线上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作为圜丘坛,另一次作为皇穹宇,第三次是祈年殿。其他的组成部分,路、步阶、斜坡、花园和服务性建筑,择优严谨的矩形组成,这使得圆形的建筑处在一个标志性和特别显赫的位置上。因此,天坛圆形的建筑造型充分显示了“天”的内涵,从极具宗教精神的层面出发,对中国文化中的圆形与“天”(拟人化的)的神秘联系做了极为详尽宏大的铺陈。

三、圆形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中的运用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

奧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形成了建筑的自然外观。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因为圓的造型,有更好的视觉、更好的听觉、更好的散热效果。

圆形的桁梁结构的国家体育场因为非常近似于“巢”的结构,而被称为“鸟巢”,当“鸟巢”的称呼被提出之后,立即获得了中国民众的一致认同,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对圆形的高度精神认同,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形的精神个性也充分包含了人性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特质,与“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谐奥运”的精神目标相吻合。

独特的圆形精神内涵已经完美体现在国家体育场上,它不仅符合了奥运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色。“鸟巢”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在建筑设计民族化方面有着非常深远的文化影响,它将为未来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圆形的美学

中国圆形建筑有着更独特的艺术造型、更强烈的视觉美感、更完善的技术功能、更理想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哪一类建筑,都是功能性与精神性的完美统一,这些精神性被包含在“有与无”、“虚与实”、“阴与阳”、“天与地”、“动与静”、“方与圆”等等一系列非概念、非逻辑的语词中。精神与功能融合为一是中国文化中最独特迷人的部分,中国古典美学更多凭借直觉、感悟和测度,把大量体验、审美、内省的成分,在建筑形体中显现出来。美国学者F,卡普拉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直接的直觉领悟往往是短暂的。但在东方的神秘主义中就不同了。他们把它延长并最终成为一种持久的意识。”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等等,无一不反映了这一直接的直觉的神秘主义精神倾向。在中国的建筑中形式与其精神内涵密不可分。人们对圆形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特色一旦被应用于建筑当中,其实用性与精神性质的融合将会为建筑带了无穷的生命力,循环往复的精神倾向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而这种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将对圆形的领悟转变为一种民族集体的持久意识。

有趣的圆形装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选择纸质材料制作圆形装饰盘,并尝试运用装饰手法美化装饰盘。2.初步掌握圆装饰基本设计方法,学会合理选择和处理装饰纹样的方法。

3.扩展装饰纹样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花雨伞、趣味脸谱、碟子、圆形装饰画等)过程与方法:

1.欣赏各种圆形装饰,有代表性的装饰,通过课前预习并收集,学生共同分享。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圆的装饰手法,讨论、点评、观察教师演示,获得一定的圆装饰知识与技能。

3.学生通过作品欣赏感受引发进行多种设计创想;尝试进行合理选择和处理材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圆与人们生活情感关系。

2.感受圆装饰的装饰美感,建立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3.培养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圆装饰手法;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圆装饰造型设计方法。

难点:圆装饰的造型创新设计及材质的选择和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由创设情境——欣赏感受——探究体验——启发感悟——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构成,主要采用探究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自绘圆装饰实物作品、示范等操作体验的空间,采用延迟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一定的装饰知识与技能。通过启发、引导、示范等教学策略引发学生进行圆形装饰设计创想及对材质的合理选择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逐步形成设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圆不但在数学领域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艺术领域圆同样有它的美丽,并扮演着美化生活的角色。

PPT出示课题——圆的装饰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让了解圆形装饰出现在原始社会,例如后来的舞蹈彩纹盆的出土……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

PPT欣赏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PPT图文)

彩陶舞蹈彩纹盆

一件彩盆淘器。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具有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

观课报告(有趣的半圆形) 篇5

听了六节美术课,收获颇丰。老师们设计一些故事、谜语、猜一猜等环节导入新课,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兴趣入手,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孩子的创新意识,发挥出每个孩子的创造能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天,我重点谈一下我对孙艺瑜老师《有趣的半圆形》这节课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故事导入,丰富了孩子的直观想象能力。

孙老师首先应用形状王国的小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先从圆形入手,展开圆形魔术师的变化。接着从圆形变成了半圆形。老师接着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半圆形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说出了生活中的半圆形。

二、展开教学,完善了孩子们的类比想象能力。

孙老师先出示几组生活中的半圆形建筑、物品、动物画、简笔画等。进一步完善孩子的半圆形认识。找完半圆形之后,老师说:“除了这些半圆形之外,还有哪些东西是半圆形的呢?”于是孩子们眨着智慧的眼睛,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们的遐想,在他们的心中:半圆形是机灵的老鼠,是闹钟、是大公鸡;是天上的云彩,地上的山川,马路上的汽车„„在孩子们的眼里,半圆形是那么的神奇,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孩子的想象越来越丰富。

三、创造作品,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及时地抓住契机,对孩子们说:“半圆形真有趣、真奇妙,下面就让我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创造半圆形的作品!” 孩子们拿出了彩纸、剪刀、画笔、胶水等,通过画剪粘添的方式创作出很多有趣形象的创作之美,同时也因集体共同帮助半圆形娃娃而让学生体会助人为乐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学生们就这样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尽情的描绘着自己的作品。

四、品味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想象能力。

孩子们的半圆形作品,充满了想象力,色彩丰富,而且极富情感,无一雷同,每个半圆形事物的形象都各有特色,极富个性,他们兴奋地交流着,畅谈着。在欣赏别人的作品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今年,我也是教一年级,听了孙老师的课后。我感觉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善于发现课堂上的闪光点,合理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孙老师的课如果在孩子的合作探究和自主交流方面,再加强一下会更好。

观《有趣的半圆形》有感

观看张岩老师的这节《有趣的半圆形》美术课,受益颇多。下面我从我的观课角度谈谈我对这堂课整体的感受。我从以下六大方面来谈。

一、目标达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半圆形的几何特点和半圆形的组合拼接,色彩搭配。学会利用剪纸,拼接和绘画等各种形式制作富有创意的半圆形形象,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教育目标可以说达成度很高,一节课时间学生们既陶冶了情操、又学习了基本技能。张老师在本课的目标设计上,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目标设计上适合学生年龄学段的需求。教学目标成功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紧密,环环相扣,有条理、思路清晰。导入环节利用学生熟知的积木故事创造情境,紧紧吸引住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急切想帮半圆形变一变,很自然引入到新课中。为这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发展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半圆形事物,拓宽学生的视野,又通过学生的画一画,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半圆形的特点。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添画成形。让学生感触到制作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教师的导课,授课,练习、评价,条理清晰,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运用

这节美术课,张老师成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来学习的。比如故事的导入,紧紧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点。制作精美的课件,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为本课增色不少。教师利用与学生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挖掘,去体会,并以鼓励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充满信心与自信,更有兴趣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评价:

张老师的教学评价环节,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技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述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这一点值得学习借鉴。

五、教学效果:

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性很高,学生学习氛围很浓厚,学习积极性高,合作能力的培养也很有效。

六、建议

可以在拓展教学方面延伸些;组织教学语言力求精简、生动。总之,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很值得我们来借鉴学习。

《有趣的半圆形》观课报告

观摩学习了孔祥萍老师执教的《有趣的半圆形》一课。从整体上看,本课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孔老师的课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整堂课教学设计非常完整,思路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程设计环节来讲,导入恰到好处。

这是一节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造型• 表现”课,其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成多种不同的景物;二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下面是我在观课结束后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笔记及感悟:

一、对教材的分析。

孔老师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到学情分析等做了细致的准备、分析、研究。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让他们学得快乐,学的满足。区区四十分钟的课堂,孔老师的备课环节下足了的工夫。

孔老师制作的课前微视频非常值得我学习。教师详细的讲解了三种获得半圆形的方法,介绍本节课所需要的工具材料,欣赏由半圆形组成的优秀作业,以及设置“我想制作什么样的半圆形作品”为问题对本节课更好的教学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二、对学生的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孔老师在教学中降低了难度易于学生接受,包括语言、问题的设置都有充分的考量。由浅入深、联系日常生活的引导学生从圆形——半圆形的学习,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半圆形图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纷纷发言。尤其是孙悟空的半圆形图片的出示,由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引出多变的半圆形更是无形的在语言上拓宽学生的思维。

在整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激发,热情高涨,都非常主动的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并积极地参加课堂练习活动中。在这节课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认真。

三、对教法的分析。

孔老师整个讲授新课的环节是沿着寻找半圆形、添画半圆形、组合半圆形、创意半圆形这一条主线进行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师在这一阶段中设计了我很欣赏的两个闪光点:教师示范和学生半圆形添画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而且好动,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全体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教师示范就是一个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点子。

孔老师设置的半圆形添画小练笔很好的安抚了学生造乱,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有趣的半圆形的感知体验,还 培养和激活了学生在课堂美术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想像的能力,抓住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对学法的分析。

孔老师一边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半圆形,一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实践练习,学生表现出学习的快乐,将学 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半圆形的童话世界,学生作业五彩缤纷,形象各异,有蘑菇、乌龟、小鸟、兔子、大象、汽车等等非常有想象力。在学生动手实践体验阶段,孔老师给学生明确了作业要求,不仅充分讲解,还把作业的要求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目的非常明确,这是低年级美术教 学中应当注意的,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小亮点。

五、对课标的分析。

《课标》建议“采 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本环节孔老师设计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并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评价他人作品能做到有理有 据。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又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认识半圆形的教案设计 篇6

活动目的:使幼儿认识半圆形

活动准备:

1、故事头饰

2、大量半圆形、图形机器人1张、半圆形拼图1张、图片卡3张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表演。

1、表演活动。

2、故事后:老师:“哎,狐狸,狐――狸。”(狐狸不回头并走出门口)师问:“狐狸干什么呢?(拿不到奖品)为什么狐狸拿不到奖品呢?它的奖券哪里来?……(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内容)

小结:原来圆形的奖券给狐狸从中间撕开变成了2个半圆形。

二、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请2位幼儿分别扮演狐狸和小松鼠,老师当山羊进行表演。

故事表演到最后,山羊对狐狸说:“狐狸,你别急着走,想拿到奖品去跟小松鼠商量一下吧,想想办法?

小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变成一个圆形。

三、发给每位幼儿一个纸圆,让幼儿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用手摸摸半圆形是怎样的, 然后轻轻地告诉旁边小朋友。

四、利用游戏加深幼儿对半圆形的认识。

1、示图片卡,请幼儿从中找出半圆形。

A、先出示一张图形卡,全班幼儿一起找出半圆形;

B、依次出示2、3张图形卡,分别请2位幼儿比赛看谁最快找到半圆形。

五、寻找图形游戏。

1、出示机器人图形,让幼儿看看哪些是半圆形并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半圆形。

2、拼图活动。

出示用半圆形拼成的图片,引导幼儿利用大小、颜色各不同的半圆形拼出好看的东西。拼完后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用几个半圆形变出什么来”。

中班数学:老奶奶的服装店

一、活动目标:

⒈在帮老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⒉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二、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奶奶图片一张 标记等若干

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程:

㈠图片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老奶奶做了许多的衣服,想开一个服装店,但是她一个人还来不及完成,想和你们合作完成,愿意吗?

㈡帮老奶奶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⒈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先来找找看,老奶奶做的衣服上面还缺什么?(纽扣)

――真的,衣服上还没有纽扣呢!各种各样的纽扣混在一起,老奶奶年老眼花分不清楚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出示红色和圆形标志):不过,奶奶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杨杨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红色的什么形状的纽扣?这个可以吗?为什么?

――小结: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⒉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老奶奶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老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老奶奶哦!)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㈢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⒈手口一致点数。

――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

――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⒉帮老奶奶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出示4至8):奶奶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x x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幼儿自由表述)

――老师小结:上面是4,表示是四个纽扣洞洞,下面是8表示8个纽扣洞洞,这个箭头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变多了……

――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自己的衣服,先看清楚老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

老师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展示个别,集中评价:

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这里,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真是越来越多了,你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你们真能干,不仅帮老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老奶奶可高兴啦!她说:“谢谢这些聪明、有礼貌的宝宝。下次,欢迎你们去他的服装店卖衣服哦!”你们该说什么呀?(老师:嗯,帮老奶奶做事情我们也很高兴!)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老奶奶、还有老师们说什么呢?

幼儿园中班蒙氏数学教案:排序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活动目标: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聪明的玩家》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中班数学活动:藏起来的花瓣(找规律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ABAB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出示ABB环形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习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绕丝预应力圆形水池的加固设计 篇7

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停止使用这类绕丝预应力水池了。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应用,直到21世纪初期,该类绕丝预应力水池仍被建造。相对而言,绕丝预应力水池具有节约投资、施工进度快、水池抗裂及抗渗性能好等优点,但现在看来,其致命缺点是耐久性能较差,尤其是当水池高度较高、直径较大时,水池的环向拉力较大,这时绕丝预应力筋配置得很密,喷射保护钢丝的水泥砂浆质量很难得到保障,钢丝与拼装的钢筋混凝土板之间有喷射不到的死角,随着温度的变化,由于水泥砂浆层薄厚不均(局部有空隙)将会出现收缩裂缝。钢丝被腐蚀的其他原因如图1~3所示。

图1中,1为钢丝处的砂子空隙导致钢丝被电解和氧化;2为无法控制的结构裂缝导致外部环境直接腐蚀预应力钢丝;3为紧密挨着的钢丝或钢绞线形成一条连续的空隙;4为喷射层起鼓或起皮处与环向水平裂缝相连,导致钢丝锈蚀;5为钢丝保护层厚度不足15 mm或保护层抗渗性能不好导致腐蚀性介质的渗入;6为裂缝或蜂窝孔洞导致钢丝暴露在腐蚀性介质中;7为钢丝与其他金属件的连接导致电解腐蚀的发生。

另外,由于拼装圆形水池的钢筋混凝土板(池壁)在土建施工时不可能像机械加工那样精密,即使对池壁施加了绕丝预应力,板与板之间还是存在空隙,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较好的柔性防水防腐材料,人们对水池也没有进行柔性防水防腐的意识,国内某绕丝预应力圆形水池的腐蚀状况见图4。

其实,国内绕丝预应力水池破坏的先例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了,例如山西省阳泉某水厂建在半山腰的清水池就出现过崩塌事故。天津大港某水厂几个直径48 m的绕丝预应力清水池也出现过锈蚀严重须停产维修。而这次发现的东北某水厂的预应力绕丝水池出现腐蚀现象是很偶然的,水厂管理者认为水池是1988年才建成的,使用不到20年不会出现腐蚀问题,当砸掉水池的保温墙后发现,绕丝预应力清水池的钢丝腐蚀很严重。国内还有多少座类似的绕丝预应力水池也出现了钢丝腐蚀的现象,作为结构工程师应提醒各个城市的供水部门,应对绕丝预应力水池的腐蚀问题展开一次调查,防止发生水池崩塌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损失。

1 工程概况

东北地区某5万t/日的净水厂,1986年开始兴建4座直径为36.5 m、池壁高度为4.4 m的绕丝预应力圆形水池,1988年建成并于年底投入使用。投入运行约20年后,于2008年3月发现预应力钢丝锈蚀严重,同年8月开始进行加固设计。

2 圆形水池受力分析

圆形水池直径D为36.0m,池壁高度H为4.4m,底板上覆土高度为2.3 m。该地区冬季平均最低气温为-15℃,夏季平均最高气温28.5℃。池壁在内水压力作用下,池壁环向内力计算结果见表1。

考虑混凝土的徐变及裂缝使其刚度降低等因素,壁面温差要考虑0.7的折减系数,季节温差要考虑0.2的折减系数。

3 圆形水池加固方案的选择

3.1 无粘结或有粘结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外池壁方案

该方案首先要拆除原来的保温墙体,露出喷射砂浆层,然后在原来的绕丝预应力池壁外侧重新建造一个池壁,这样可不破坏原有的喷射砂浆和预应力绕丝,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但该方案需重新建造新池壁的基础,新基础要与原基础整体连接,同时须保证新建池壁与原池体沉降基本保持一致。另外,新建池壁顶部需增加钢筋混凝土顶板,该顶板要与原来池壁顶板整体连接。考虑东北地区寒冷的特点,新池壁的外侧还需新建保温墙体。

3.2 碳纤维加固方案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和热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及耐高温抗烧蚀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密度不到钢筋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在3 500 MPa以上,是钢筋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 000~43 000MPa,高于钢筋。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 000 MPa/(g/cm3)以上,而Q235钢筋的比强度仅为59 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筋要高。材料的比强度越高,则构件自重越小,比模量越高,则构件的刚度越大,碳纤维在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为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表2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水中浸泡后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

由表2可知,吸水后玻璃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很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拉伸、压缩及弯曲强度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仅冲击强度一项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总体来说,其耐腐蚀性能优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及其增强材料与基体树脂的界面是相对薄弱部位,腐蚀作用通常经历从表面→界面→内部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改性手段,阻断其腐蚀通道,将有助于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所以,在加固水池时,在充分考虑碳纤维周围腐蚀介质的同时,还要选择耐腐蚀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对其进行可靠的防水防腐处理,以防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被腐蚀时引起加固材料本身发生损坏。

3.3 无粘结预应力环梁加固方案

同方案1,首先要拆除原来的保温墙体,露出喷射砂浆层,然后在原来的绕丝预应力池壁外侧直接建造4道加固环梁,加固环梁外再新建保温墙体。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3,即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环梁加固方案。

4 加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加固设计原则:水池原有设计是保证水池在运行阶段池壁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对于水池加固设计应考虑到原池壁在绕丝预应力的作用下已处于受压状态,因此新施加的预应力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以避免由于施加过大的压应力造成原有结构的破坏。

该加固设计控制在使池壁环向剩余应力为0~0.70 N/mm2(压应力)。该加固设计见图5,池壁水平钢绞线为12根φs15.2(7φ5)钢绞线,共设置4道水平环梁,沿周圈设置6个张拉垛,240 mm厚砖砌支撑梁,顶面水泥砂浆找平压光,间距4 000 mm左右,设置240 mm×240 mm构造柱。

绕丝预应力圆形清水池进行加固后,经过两年多的投产运行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目前全部运行正常。图6~9为绕丝预应力清水池的加固施工状况。

(a)绕丝预应力清水池加固剖面;(b)加固环梁配筋图

5结束语

绕丝预应力圆形水池的加固应保证施工安全和运行可靠,本文给出的环梁加固方法和无粘结钢绞线根数的确定方法,只是众多加固绕丝预应力圆形水池方法的其中一种,可供各单位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家增,等.利用碳纤维加固预应力圆形水池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1(7).

[2]张凯,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9,7(4).

[3]Vicent E.Sagan and Michael L.Brainerd,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of older circ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tanks,November 2004,Journal AWWA.

[4]Ib Falk Jorgensen,Steven R.Close,Corrosion of circular prestressed concrete water tanks[J].BUll.DING TO LAST,ASCE.

月光,圆形的抒情外衣 篇8

关键词 阿来 《月光下的银匠》 抒情 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107-03

优秀的艺术作品呈现世界和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和隐藏的联系,把天地无言之大美挽留于语言之间,这是属于我们的“美”。“美”借艺术与我们相互靠近,我们就可以与之达成契合。鲜活的作品,就像一场热闹的舞会,它在每个细节上都留有读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合适的舞伴,进而暂时陶醉其中。作为读者,有多种渠道和作品相遇,与作者或作品的预设碰撞,就像我们在舞会中,碰到了旧时相交,或与某位邂逅者一见钟情。这些事故一方面取决于舞会筹划者的安排,也就是小说家的作者意图;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参加跳舞者自身的性格、经历、兴致、年龄等诸多因素,即读者潜在和显在的期待;也会因舞会中可能的无数偶然因素,比如,将侍者手中的盘子无意碰翻或踩到别人的脚尖,这样的事件可不是舞会举办者能够预料的,也不是与会者刻意所求。所以,阅读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影响过程和后果的不定因素,它们扑朔迷离,和读者捉着长长的迷藏。总之,阅读犹如按图索骥,故事牵着我们的鼻子,大家都可以看到舞会表面的热闹,但微妙之处就会各有所得,其中经历亦各有妙处,各有拙者。在阿来短篇小说《月光下的银匠》这一“舞会”中,我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哪些旧梦新知在等我?哪一个舞会的音符被我听到?哪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被错过?可有一杯烈酒将洒在我廉价的礼服上?……问号可以无限继续下去,也许许多读者都会得出自信的答案。但我没有自信的答案,我只是想说,小说中的月光激发了我许多难言于表的情绪,而在此我只是差强人意地记录之。

从故事粗看,《月光里的银匠》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人生的故事(那个故事不是关于人生的),如果抹去浓烈的地域特色(这迷惑了很多人),小说依循的是一个常见的故事模式:一个天才,在外在的压力、偶然的际遇与自己性格的交锋中,书写和结束了自己的命运。这种故事当然可以让我们垂泪感动,可如果只有这个故事,这篇小说就显得单薄了。小说故事的精彩取决于多种因素,也许高超的讲故事技巧能带给读者足够的情节惊险,比如中国古代话本式的,爱伦·坡式的、霍桑式的或者西区柯克式的,它们多以悬念和情节的精心制作取胜,在故事通往终点的过程中,许多意外的、又合情合理的插曲不断地涌入,读者的注意力不断被分散,惯常的思维逻辑完全臣服于作者的安排,读者在文本的迷宫中历险观光,就像蹦极跳下后落地前的体验,惊险新奇曲折本身就完成了小说的任务。等读者在作品中转得差不多时,故事又会慢慢聚合到常规故事逻辑中来,平稳降落到常规的知识、道德和美学的规约之中,完成对冒险的叙事。但这种故事效果不是《月光下的银匠》所长,这篇小说里,阿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小说效果。阿来这篇小说以民间神话故事原型,所以他可以比较便捷地以特殊抒情线索作为小说起首之间的连锁,而不是情节线索,所以具有独特的意蕴,让我们读来回味无穷。如果说上述小说是以故事充沛取胜,那么阿来这篇小说则以情感充沛见长,小说题名“月光下的银匠”暴露了这篇小说的美学机关。小说开始就写道:

一步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

满月慢慢地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叮咣!叮咣!叮叮!咣咣!于是,人们就忍不住要抬头仰望月亮。

人们说:“听哪,银匠又在工作了。”

这是个非常出色的开头。月亮升起之时,朦胧的月光撒满河谷,银匠在月亮里打银的声音也传来。这是通感手法(用死板的“通感”来描绘这种语言效果的时候,我觉得很蹩脚)的妙用。月光和银匠连续的打银声融为一体,阿来在月光和白银之间发明了一种隐蔽的联系,这隐蔽的联系让我们在对有关月亮的想象重获信心和乐趣。我们常用“银色”来形容月光,所以在很多作品中,月光几乎都是“银色”的,这成了月光的银色之死。阿来在此的妙喻刷新了这一几近僵死的修辞方式,激活了汉语这一古老的比喻,让月光恢复了自然天成的“银色”,在这温和雅致的“响脆”之光中,我们真正能体验到月亮和银子之间的“绵绵情意”,看到了在词语的支配下,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和睦相处的怡然状态。

更妙的是,这一开头产生了双重文本形象,使得小说具有了两种声音和线索。我们可以认为,阿来是在描写月亮升起时的幻美世界,他用银匠在月亮里的打银声,使静静的月光和月光下的人们热闹起来,使月光获得了恰到好处的声音效果。静景具有了动态,又在其中置入了人依赖世界的情感,使得小说一开始就沉浸在一片声光之美中;我们也可以说,作者在此描写的是银匠,他为即将出现的故事主人公披上幻美的面纱,在月光中登场,这使得故事一开始充满了神秘性,为整篇小说开启了一种独特的语调,这是对民间神话传说的妙用。

这两种可能性的之间是平衡的,其间平衡的张力开启了两条小说线索,一个是抒情的线索,一个是叙事的线索。两条线索有节制的分合,营造了内涵丰富的文本空间,使得抒情和叙事之间能够相互补充。而在题目“月光下的银匠”中,“银匠”居于主语地位,这给我们一个信息:“月光”从属于“银匠”,所以,开头营造的文本平衡其实已经被题目暗示的重心打破。所以接下来,开始讲述银匠的故事,叙事占了上风,月光作为另一条线索的主体象征,时而撒满小说的某一个截面,成为暂时的主人;时而在故事之间跳跃消失,成为叙事得以升华的温床。此后,小说依靠月光的第一推动力,离开月光之美,进入故事之中。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述了银匠泽达从孤儿到银匠的成长历程。

而小说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当叙事伸展到抒情磁场的外层时,小说抒情的核心意象——月亮又出现了:多次出现在土司喜爱的书本中,出现在他抬头偶然遇见的天空中,最后成了银匠的名字:你就叫泽达,就是月亮,就是美如月亮。”当时的土司只是因为那时月亮恰好在天上现出一轮淡谈的影子,恰好手上那本有关事物异名的书里有好几个月亮的名字。如果说还有什么的话,就是土司看见修马掌的人有一张漂亮而有些骄傲的面孔而心里有些隐隐的不快,就想,即使你像月亮一样那我也是太阳,一下就把你的光辉给掩住了。

那时,土司那无比聪明的脑袋没有想到,太阳不在时,月亮就要大放光华。那个已经叫做达泽的人也没有想到月亮会和自己的命运有什么关系,和父亲磕了头,就退下去了从此,土司出巡,他就带着一些新马掌,跟在后面随时替换。那声音那时就在早晚的宁静里回荡了:叮咣!叮咣!每到一个地方那声音就会进入一些姑娘的心房。

小说写到这里,题目“月光下的银匠”中暗示的月光对银匠的从属地位暂时改变了,月亮成了银匠的名字,月亮就是泽达,就是银匠,叙事的中心人物和抒情的中心意象重合了。我们可以将月亮的一切美和命运加诸于银匠身上。读到此,我们可以松一口气,这个天才银匠终于名正言顺地和银子的最高境界——月亮联系到一起;我们也可以从土司的心里话中推测出银匠的结局(土司在赐予银匠月亮之名时,以太阳自比):这个有月亮气质的银匠,将会难容于世么?但高明的小说从来不会把答案藏在自己的大道边,而要藏在胡同里。小说在此又开叉了:银匠按照命运的意志,在得月亮之名后,开始了挣脱“太阳”的人生旅途,去到没有“太阳”的世界里,在那里大方光彩,成了古往今来最杰出的银匠。而年岁已老的土司,这个曾经自比太阳的人,一直在等待泽达(月亮)的归来,“他浑浊的双眼却总是望着那条通向西藏的弹道。冬天,那道路是多么寂寞呀,雪山在红红的太阳下闪着寒光。”在这红红的太阳中和之下的雪山里,我们可以感到,一种必然的命运在等待它的承受者。老土司等候着,要以太阳的辉煌光芒了取消月亮的独立身份,让这以月亮为名的银匠以己美为美,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而总觉得自己欠土司一条命的银匠(太阳给了月亮光芒,土司给了银匠学技艺和外出的机会),最终接受了偶然命运的启示,回到了土司故地。被土司赐以月亮之名的银匠要回到自比为太阳的土司身边,月亮之光最终要消失在太阳光中,它只能在夜晚发光,它是一个美的强者,却是一个力量的弱者。于是,月亮的寓意在此变得丰富了:月亮不止代表幻美的抒情的意象,也暴露了唯美主义者在强大的世俗力量中虚弱的本质,美是理想的,是迷人的,高于世俗的,但在世俗中也是虚弱的,它必须以世俗的面孔在世俗中求取一席容身之地;在这篇小说中,美的追求者和弱者相连,而美的企图占据者和利用者却是恶与强大的象征。在这样的悖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生存的宿命,在更高远更强大的诱惑和命运力量降临之时,我们是顺从还是反抗?顺从了,是慢性的自我毁灭;反抗了,是悲壮的毁灭。当泽达回到土司城门口时,他就面临这样的选择。其实选择之前,在作家对太阳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偷看泽达未来的结局:

紧闭的大门前,他只好站住了。太阳正在西下,他就被高高在上的那一群人的身影笼罩住了。

他只好仰起脸来大声说:“少爷,我回来了!”

当泽达回到土司故地时,他首先遭遇的是西下的太阳产生的人群身影的笼罩。这西下的太阳象征着那当年放走他的以太阳自比的老土司,老土司虽然西下了,但是银匠依旧离不开土司的太阳。少土司宣布:“……在这亮晃晃的太阳底下,你从今天起就是真正的一个自由民了!”表明了泽达的自由民身份是在土司“亮晃晃的太阳底下”才成立的,这太阳象征着不可挣脱的强大力量,也许每个读者在这里都能读出一个不能自我左右的自己,如果我是泽达,该如何做?

小说写到这里,抒情和叙事两条线索中间终于孕育出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意旨: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抵御,这种题旨一方面是故事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一直隐藏在抒情线索中。但小说在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陷入惯常的悲剧故事中,而是借助抒情的力量让故事积压的悲剧意味缓缓散落,形成“气遇风则散”的效果。小说揭示但没有肯定这一题旨,它只是在呈现一种命运的动态,而不是对之作出判断。像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它以优美的姿态展现命运和心灵的坎坷之途,展现困惑生命的永恒之谜,寄希望于美好的梦想。所以,小说在透露了泽达(月亮)必然毁灭于土司(太阳)的信息的同时,也力图展现被毁灭者的精彩曲折的毁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美丽的月光不断出现,这是毁灭的前兆,也是作者对美的流连,是作者在运用抒情的力量来缓解强大的外在力量和个体性格交错带来的命运无常和惨烈给故事带来的压力:

月光里传来了银匠敲打白银的声音:叮咣!叮咣!叮咣!那声音是那么地动听,就像是在天上那轮满月里回荡一样。循声找去的人们发现他是在土司家门前那一对虎头上敲打。月光也照不进那个幽深的门洞,他却在那里叮叮咣咣地敲打。下人们拿了家伙就要冲上去,但都给少土司拦住了。少土司说:“你是向人们证明你不是疯子,而是一个好银匠吗?”

在这里,月光里又传出的声音了,与小说开始以来不断出现的月光相互回响,使整个小说都浸泡在月光中,美丽的月光沾染了所有的悲痛,人们发现天上的月光从银匠达泽手中发出,这一切,使得银匠即将死亡的讯号由急促变为轻盈。就在银匠泽达行将被毁灭的前夕,他命运的对手——土司给他了一个达到最高人生境界的机会,他在制银器比赛中打出了一轮最大的银月亮,自己站在其中敲打,银月亮发出最美的光芒,银匠在观众眼中俨然神仙。下面的一段描写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高潮:

立时,满天的叮叮咣咣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很快,那些手下的银子月亮不够大也不够圆满的都住了手承认失败了。只有银匠达泽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圆,越来越亮,真正就像是又有一轮月亮升起来了一样。起先,银匠是在月亮的边上,举着锤子不断地敲打:叮咣!叮咣!叮咣!谁会想到一枚银元可以变成这样美丽的一轮月亮呢。夜渐渐深了,那轮月亮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晶莹灿烂了。后来银匠就站到那轮月亮上去了。他站在那轮银子的月亮中央去锻造那月亮。后来,每个人都觉得那轮月亮升到了自己面前了。他们都屏住了呼吸,要知道那已是多么轻盈的东西了啊!那月亮就悬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月亮理解人们的心意,不要在轻盈的飞升中带走他们伟大的银匠,这个从未有过的银匠。天上那轮月亮却渐渐西下,侧射的光芒使银匠的月亮发出了更加灿烂的光华。

人群中欢声骤起。

银匠在月亮上直了直腰,就从那上面走下来了。

有人大叫,你是神仙,你上天去吧!你不要下来!但银匠还是从月亮上走下来了。

小说写到这里,月亮和主人公泽达实现了最完美的融合,小说的抒情意象和叙事意象再次重合。不久后,叙事意象就被一种神话逻辑溶解到抒情意象中去了。当天晚上,泽达拥有了最美丽的女人,也因此而犯罪,被土司处以下酷刑,在烫油锅中失去双手。这个有月亮之明的银匠在失去打造可以发出月光的银器的双手之后,自杀了,尸体消失在渺渺宇宙中。据说他回到了神那里,而少土司不久后也被神秘杀害,太阳和月亮的仇怨终于了解了,矛盾双方具有依存性,小说中,太阳月亮的譬喻为小说制造了二元对立之感,形成了另一个故事空间,而也因为敌对双方死亡而回归空无,而这中空无,给小说结尾抒情的意味腾出了地方,所以,小说最后,银匠不断面临不幸和悲剧时,月光出现的次数也更加密集。一切回到了月光里,小说里月亮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每到满月之夜,人们就说,听啊,我们的银匠又在干活了。果然,就有美妙无比的敲击声从天上传到地下:叮咣!叮咣!叮叮咣咣!那轮银子似的月亮就把如水的光华倾洒到人间。看哪,我们伟大银匠的月亮啊!

上一篇: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1-12单元全套教案下一篇:海报设计中色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