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精选1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课程表”,给自己的学习到来方便。
2.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纵杆和摇臂。教学重点:
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教学难点:
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课程表”1份。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1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2.完成该制作件的难点:
(1)怎样粘贴上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
(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为突破难点,教师应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或放大了的教具,演示说明,让学生看清楚,明白该怎样做;海的复习一下纸工制作符号的操作要点,如山线怎样折叠等等。
(3)在学生制作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完成抽拉连动的现象,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还能设计制作别的抽拉纸玩具吗?
3.评价作品。
2、小鸟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平时见到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张卷制而成的。
2、学会制作“小鸟的家”。
3、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教学难点:
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录像片“树林与小鸟”、“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02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放一段录像: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像之后的感受,然后导入课题。
2、制作之前先复习一下几种制作符号。
制作时,由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应该如何制作小鸟的家,理出操作顺序,再剪、刻、卷折、粘贴、插接。
整个制作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提倡在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3、小鸟的家安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制作好的圆筒,使大树的树干,绿色的部分是树叶的位置。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拜访,则要求各自发挥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态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小鸟的家。这一制作步骤,意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树叶创造性的安排小鸟的家,使制作件“小鸟的家”多姿多彩。
4、作品评价。
3、立纸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03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了解墙面装饰。
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 3 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展示立纸花作品)
二、制作立纸花
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
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
2、组合立纸花
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
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评价。
4、面具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教学重点:
了解天使翅膀的连接方法。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有创新。教学准备: 10①号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可以让几个同学戴上),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烁烁我们见过的(从影视上,在舞会中)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人物、动物、卡通、平面,半拉体)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①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内讨论)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②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1.猜一猜,我是谁?
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5、磁悬浮列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①、08②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体温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
(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先播放磁悬浮列车的相关录像)。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剪、刻、折、贴等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最好剪下一个部件就立即处理好,再剪下一个;否则部件过多,容易乱)。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得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组合得好。
6、卡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2、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
(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
(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4)画草图,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
3、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7、小熊帽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教学重点:
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教学难点:
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11号卡纸材料。教学过程:
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
3、作品评价。
8、猪形储蓄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通过欣赏分析猪的图片,引导学生掌握猪的造型特征,学习用纸表现猪的形象。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猪的特点和生活习惯,观察并把握猪结构和造型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今天,可爱的猪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用掌声欢迎他。(老师出示猪型储蓄罐)
1、同学们,猪在你们的印象中是种怎样的动物呢?(生答:懒、丑、脏、贪吃等)
2、同学们眼中的猪好像有好多缺点哦,可是有几只小猪不服气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课件出示小猪的形象,同时播放声音:“小朋友们,其实我们身上有好多优点的,我们猪家族的每个成员全身上下对人类都有很大的贡献。”
3、那你们知道猪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呢?师生交流老师补充小结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猪的世界,制作这个猪宝贝吧
二、制作过程:
1、引导看制作步骤。
2、学生制作。
3、在小组中交流。
三、拓展:
《三只小猪》动画片
9、液晶电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学会自制液晶电视。2.掌握刻、画、折、粘等技法。教学重点:
通过自学,学会自制液晶电视。教学难点:
掌握刻、画、折、粘等技法。教学准备:
剪刀、美工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家的电视是什么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它有哪些构造? 2.给电视分类。
二、制作过程:
1.出示材料,指导学生了解本节课手工制作的的材料。2.分步讲解各部分的制作方法。
3.难点讲解:电视座的制作方法和液晶屏幕的制作方法。4.学生动手制作,教师相机辅导。三作品展示:
1.展示学生的作品。2.学生自己评价。
3.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4.及时补救。
10、松鼠宫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剪刀和刻刀进行松鼠宫灯的制作。
2.能识读松鼠宫灯上一些简单的图样,并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对材料进行加工。教学重点:
能识读松鼠宫灯上一些简单的图样,并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对材料进行加工。教学难点:
剪松鼠时鼠鼻要圆滑,折叠宫灯时要粘合到位。教学准备:
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师作品《松鼠宫灯》 出示图片(各式宫灯的图片),展示教师作品,明确要求本课任务做松鼠宫灯。
二、了解剪纸过程:
让学生观察松鼠宫灯,交流注意点:
灯座的折叠要注意,弯曲得当。松鼠的剪制尤为复杂,需要心细。灯须要齐整,紧缩。
三、学生制作 1.剪切宫灯各部件 2.折叠并粘贴。3.制作等须。
四、作品展评
《面积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计算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具体化厘清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的内涵和外延,关注面积单位的自然形成,发展思维,培养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例1: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有大小一面的大小是面积”的线索引导学生在表象层面上认识面积。例2:呈现一组不同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面积的内涵,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另一方面,在提供“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多样化的策略中,引发矛盾冲突,让学生经历“直接比较一间接比较—面积度量工具产生”的过程,逐步感悟用相同面积单位度量的必要性,对学习面积单位为什么是正方形积累经验。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教学中要通过具体活动帮助学生建构面积概念,感悟面积度量单位的本质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估计等活动让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并初步学会用重叠法、分割法、度量法比较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大小。
2.在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拍手鼓掌,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上一堂数学课,欢迎吗?怎么表示?(拍手鼓掌)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生活中,物体都有它的表面。“面”(板书)这个字写在黑板上,这就是“黑板的表面”。
设计说明:“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由摸一摸学生熟知、容易理解的事物“手掌面”这一可感的活动入手,引发新知的生成,形象具体。
二、探索新知,表象认识面积
1.感知物体的面(摸一摸)
(1)上课用的课桌:摸课桌面,一起摸一摸。全部都摸到,怎么摸?
(2)上课用的数学书:摸数学书的封面。
(3)上课还带了什么?(笔袋)摸笔袋的表面(上下、前后、左右)。
小结:刚才我们观察认识了身边物体的表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呢!
设计说明:继续引导学生规范“摸”的动作,丰富物体表面的内涵:物体面有平面,也有曲面,让学生清晰、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表面”。充分的感知将成为学生认识面积概念内涵的支撑。
2.初步揭示面积概念(比一比)
(1)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桌面和黑板面同样是面,你们发现面有什么?(概括数学语言:黑板表面大,课桌面小,面有大小。揭示:在数学上,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
那么课桌面的大小我们可以说成什么?“黑板面比课桌面大”可以说成什么?
师:比一比“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谁的面积大?(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
师:刚才,我们摸了笔袋的表面,里面装有文具,举起其中的橡皮。摸一摸橡皮的表面,比一比它们,谁的面积大?
(2)平面图形的面积。
画图形:拿好橡皮,把橡皮的一个面摁在纸上,沿着它的轮廓描出它的一个面。(练习纸第1题)
比图形:与同桌画出的一个面相比,你们又能发现什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图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图形的面积。
表示图形的面积:怎么表示图形的面积?同学们表示一下,讲评(涂一涂,涂满)。
表示“五角星”的面积:老师为同学们还准备了一个图形(练习纸第2题①)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装扮它一下。
表示“E字形面积”(涂满,不留空隙)
设计说明: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列举和触摸活动,再次让学生充分感知一个面的部分,及时从面的测量角度分析概括出“面有大小”,具体化描述“面积”的概念。由对具体物体面积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知迁移,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促使学生对面积概念全面直观的理解。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再次聚焦面的大小,凸显面积概念的本质。
(3)巩固图形的面积。
“想想做做”第3题:地图上各省份的面积比大小。
“想想做做”第5题:校园平面各区域所占土地面积比大小。
(4)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E字形面积”同学们都表示出来了。一个E字形多孤单呢,画一个图形,送给它做好朋友,好不好?但是这个好朋友是有要求的:画一个比“E字形面积大”的图形(练习纸第2题②)。学生动手画,互相交流比较。师选择3~4幅图形展示、讲评。
师:老师也想画一个图形送给它做朋友,想看看吗?先画一条边线长。猜一猜,老师画什么图形?接着画(一端不封闭的),是你们原来想的吗?画出的这个图形符合要求吗?(面与线的区别)
最后画,看清楚,两头连接起来,表示出图形的面积,比较一下符合要求吗?
设计说明:认识面积时,学生已有“先入”概念周长,周长对学生认识面积有负面作用。同时,在一个平面图形中,“边”是强刺激源,“面”是弱刺激源,聚焦平面图形的大小需要把握面积与边线长度非正相关。展示老师画一个比“E字形面积大”的图形的过程,意在引起学生关注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需看围起来的“面”的大小,初步直观感悟面积与周长的不同,丰富对面积内涵的理解。
三、比较面积大小,积累面积度量经验
1.重叠法比较图形面积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图形(卡片出示A:2.5cm×2.5cm的正方形,B:2.5cm×3cm的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能说说哪个面积大?(学生目测直观判断)
师:有时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证明哪个图形面积更大?(重叠法:注意二维方向的线重叠——长重叠、宽重叠)
2.分割法或度量法比较图形面积
师:老师再给两个图形(出示:C:7cm×5cm的长方形,D:6cm×6cm的正方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练习纸上第3题)怎么比?(重叠起来比)画在纸上,行吗?
师:看来“重叠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讨论)
方法1:量图形周长。
评价:这两个图形面积哪个大?量边线长度能比出结果吗?
方法2:把两个图形画成小方格比,看哪一个多,那一个图形面积就大。
师:这个想法很有创意。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材料袋:相同的小长方形),动手试一试。汇报结果。
师:这种比较方法叫“度量法”。除了用小长方形度量比较它们的面积,想想看,能不能换成其他图形呢?(用“小正方形”“小方格”)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材料,试试看。
小结:无论怎么比,都是D图形的面积较大。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比一比,有时我们可以借用同一个小图形去度量后再比。下面我们再来比一比图形的面积。
3.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不带小方格的)四个图形,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师:能直接比吗?怎么做就方便比较呢?(覆盖上方格纸)
现在有比较的办法吗?(数方格)
设计说明:“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活动从表面上看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面积的概念,实质是为面积间接比较的标准统一作好方法上的铺垫。比的过程是学生逐步感悟用相同面积单位去度量的必要性的过程,更是为认识面积单位为什么是正方形积累经验。因此,把“比较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作为教学切入点,制造矛盾,问题驱动学生比较策略的探求从“外压”转化为“内需”,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老师提供相应材料和适当的引导下,自然引出“度量”的方法。
四、总结提升、深化运用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练习1:教材想想做做第4题描边、涂面(区别周长和面积)。
3.练习2:下面三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如下图)
第1幅图只占了7格,第2幅图却有十几格,为什么第1幅的面积大?
吉山小学
党相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3、借助媒体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累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你们喜欢恐龙吗? 师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对恐龙充满了兴趣,虽然它们在6500万年以前就突然消亡,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样子。但是,现在的科技是如此的发达,科学家们已经复制出了恐龙时代的场景。让我们一起进入时光隧道去看一看。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自学效果。()(1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三、自主探究,感知深入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想想这几段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亲戚,请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名字。这几种几种恐龙及亲戚各有什么特点?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
2、小组代表分别汇报了解到的内容。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百度内容片段及图片。(1)教学雷龙。看屏幕,这就是雷龙,长得怎样?
书上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庞然大物。)
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什么叫庞然大物?(很大很大的物体)雷龙到底有多大,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指名同学读一读。)大象在我们眼中是很大的动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的。
(3)师小结:同学们,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表达生动、具体,往往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这是用(打比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雷龙的外形特点,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4)、小结学法,学习迁移。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雷龙,我们是怎样学的呢?(师生共同归纳出学法。板书:描写句子——抓特点——说明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小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讨论自已喜欢的恐龙。((2)教学梁龙
(屏显梁龙内容,图片)这就是“梁龙”,它的特点是什么?找书中的关键词。——很长。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出示句子: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字。
谁能把梁龙的长给读出来?(3)教学剑龙
(屏显梁龙内容,图片)这就是“剑龙”。
它的特点是什么?“两排三角形”告诉我们剑板-----数量,形状。“四支利剑一样”(出示特写图片),尾刺像什么?(利剑)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尾刺的锋利。自由读一读写剑龙的句子。(4)教学三角龙
(屏显三角龙脸部图片)三角龙的脸让我们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请男生读一读,读出三角龙让人害怕的特点。(5)教学鱼龙
(屏显“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是恐龙的亲戚。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齐读这句话。(6)教学翼龙
(屏显“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也是恐龙的亲戚。“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写翼龙的?打比方(板书:轻型飞机)谁来读?(7)教学霸王龙
(屏显“霸王龙”图片)这就是“霸王龙”,用一个词概括你对霸王龙的看法。(凶猛)
(屏显“霸王龙头部”图片)它的牙齿像什么?文中用什么方法写的?(打比方)
读读文中的句子,把霸王龙的凶猛表现出来。
6、小结:过渡:课文(2——4)自然段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恐龙的亲戚,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恐龙,用第一人称来介绍。
教师 刘萍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看图写话的习作训练。
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4幅图和一篇习作例文《脱棉衣》。例文紧扣图意,每段都简明地叙述一幅图的意思,语言通顺,层次清晰,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第二部分针对例文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力求通过讨论让学生从例教材 文中受到启发:观察多幅图的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简析 思,还要把前几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弄清几幅图之间的联系,看懂几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其次,要想想,哪些内容是从图上可以看到的,那些是图上看不
到的,可以通过想象写出来的。再次,写作中注意,一般一幅图写一段,这样层次比较清晰。
第三部分是习作练习,由习作要求和两组图组成。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两组图,任选一组写一篇习作,也可以自己找几幅连贯的图写。习作要求给学生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只要学生按所学方法进行习作即可。
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有阅读连环画的经历。但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寻找,并发现多幅图之间存在的联系,更不会形成“化图为文”的意识。因此在本次,学情
乃至于今后一段时间的“看图写话”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儿童心理的特分析
征,让学生在我们创设的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去探索、发现“看图写话”的规律,并不断地进行言语实践。
1.读懂例文《脱棉衣》,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化图为文”。教学 2.初步领会“观察画面,寻找联系,合理想象”的习作方法。目标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写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学重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点难点
教法 教法:目标教学法、迁移训练法。学法 学法:模仿学习法、迁移法。课前 教学挂图 准备
教学 3课时 时间
教 学 流 程
学 案 第一课时
导 案
看图编故事,“看”是关键,只有看细致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在变的时候,才能够把画面的内容给充分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一、目标导学,明确任务 总结要点。读读教学目标,明白学习任务。
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 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
二、学习例文、交流讨论 名字吗?
1、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1).图上有几个人物?能说清图事?
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取个名字吗?
3.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 思。(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1)妈妈给儿子穿上棉衣。你能说一说吗?
(2)一棵小树在寒风中发 抖。(3).分图简洁说说图的意思。
(3)两个小朋友为小树捆① 稻草。
②
(4)小树也穿上了棉衣。③
4.师生共同观察第二幅图④ 上的景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现出来。
(4).阅读例文。说说作者怎样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2、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1).分别观察这两组图,说说每组图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2).观察组图中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组图中第二幅图:他们做了什么,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适当描述人物的表情。
(4).观察组图中第三幅图:结果怎样?(同样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
三、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自言自语 姹紫嫣红 兴奋不已优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脑袋抓耳挠腮 目不转睛 灵机一动夜以继日
身心投入
专心致志 一丝不苟
悄无声息
喜上眉梢
(1)说说这些词的意思或用法
(4)每个词齐读三遍。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寒风中的样子。
(3)想象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观察画面,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分别观察这两组图,说说每组图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
2.观察组图中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组图中第二幅图:他们做了什么,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适当描述人物的表情。
4.观察组图中第三幅图:结果怎样?(同样结合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写,合理想象人物的语言。)
三、积累词汇,理解运用
自言自语 姹紫嫣红 兴奋不已 优美典雅
得意洋洋 耷拉脑袋 抓耳挠腮 目不转睛
灵机一动 夜以继日 身
在看的时候,同时还要学会想象,要根据画面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画面真实、完整的意思。
三年级的孩子,积累的词汇量还不大,适当补充、提示,可以加强作文的表达效果。
学生练习写作,老师当堂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4.学生练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迁移练习、自行写作
练习看图写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问问老师哦。
心投入 专心致志
一丝不苟 悄无声息 喜 上眉梢 无言以对
(1)指名读
(2)师生共同理解
(3)指名说说这些词的意 思或用法
(4)齐读 同桌互相点评、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意在让学生在二、互相点评、修改文稿
文稿写好后,同桌同学相互读稿,提出修改的地方。
三、听听老师点评同学的作文,借鉴借鉴,再做修改
四、认真誊写作文
第三课时
一、用心倾听,欣赏佳作
二、认真总结,谈谈收获
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指导誉写
第二课时
一、教师再次叙述三幅图的内容。
二、学生练习看图写作,教师行间巡视,板书学生不会写的字。
三、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文稿写好后,同桌同学相互读稿,提出修改的地方。
2、选两名学生的习作点评。
3、修改文稿。
四、指导誊写。
五、批改记录。
第三课时
一、评讲内容。
1、如何根据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
2、多幅图作文,怎么样把图与图之间进行连贯。
3、评价优秀的作文。
4、强调双引号的用法。
5、订正错别字。
二、评讲过程。
重点:评析优作和双引号的用法。
双向互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
选择优秀作文进行评讲,一方面激励和鼓舞了小作者,另一方面为学困者做了很好的示范。
习作(看图作文)
要求:1.仔细观察。
2.展开想象。3.层次分明。4.重点突出。
板书 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17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难点、关键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事情的起因。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ǎ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加强字词教学,整体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3.出示生字词。(1)自生字词。(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诵”:读平舌音。
“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ū”。(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又怎样?结果呢?
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一、(1-2)
二、(3-4)
三、(5)2.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学会字词)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1.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2.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A.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C.有感情地读第2句。(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学习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图文结合,想象说话,理解诗意。)2.教学第4自然段。(给孩子想象空间,培养想象力。)(1)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2)自读第4自然段。(3)齐读诗句。
(4)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有感情地齐读全书。
第三课时 【31】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2.再次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1.(放多媒体)读读书,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来。2.自背,同座位互背。3.指名背,齐背。
三、出示王勃的其他佳作。(对王勃有更多了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板书设计
9、少年王勃(有才气)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
课后反思:
执教本课,开课时由南方三大名楼入手,让学生说说“南方三大名楼是哪几座楼?”然后用学生熟悉的黄鹤楼作为引,引出崔浩的《黄鹤楼》,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每座名楼都有和它同样辉煌的文章。有学生主动背诵了《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从而引到了《藤王阁记》。质疑:《藤王阁记》中的名句会是什么呢?学生初读,划出名句,加强朗读,然后指导学生断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在文中找到第三段,品读体会,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体会景色的美,以及名句的意境。
在教师的配古筝乐朗读中,学生细细品味课文意境,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配古筝乐),轮读检查课文后,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王勃。学生有的填才智过人的,有填文思如泉的,有填胸有成竹的,有填奇才的,有填笔走如飞的„„然后请学生再读课文,讲你认为他是这样的人的原由找到,并大声读读,读出王勃的形象。
学生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的四段。指导学生读好第四段。教师此时引导学生请二生分别读二、四段,说说有什么发现?由此可以说明什么?学生体会到他人的不愿和王勃的才华成了对比。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的结构,在故事中告诉读者《藤王阁记》中的名句以及意思,并表现了诗人的才华。
1、巩固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人物对话在文中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4、了解朱德总司令是在什么样情况下帮助老陈头挑行军锅的,体会朱德总司令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回忆主要内容,齐读课题《总司令挑行军锅》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爱唱信天游的“老陕”,走路一扭一拐的的老陈头,一口火辣辣的四川话的朱德总司令。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谁的故事?这篇课文的题目就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师:朱德总司令的这段挑行军锅的小故事,你们读了之后感动吗?是的,老师同你们一样,作为一支队伍的统帅,朱总司令为什么要帮助老陈头挑行军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二)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1)因为老陈头脚受伤了
a.老陈头步子一扭一拐的,有点踉跄……大油桶和一口行军锅。
师:脚有伤,走路不稳,挑着重物,真艰难
关于老陈头外貌描写的还有吗?
b.第八自然段首先学生回答读一遍,说很艰难(师问那些词语体会出行军的艰难:抹、靠、整、抬、擦、撮、糊、摸雨的都没有,没有地方做,用草擦泥浆,用烟消毒,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如果你脚受伤了,会受到什么待遇,体会战争时的艰苦。
师:作者用这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地给我们再现出一位吃苦耐劳的红军战士的形象,让我们一齐去体会当时行军的艰苦(齐读8自然段)
师:老陈头抹去脸上的雨水,除了脚受伤,还有什么原因促使老陈头走路踉跄,引出自然环境的描写。
3、体会环境指导作用
学生读1——3自然段,大屏幕出示夜雨……雄鸡打鸣报晓。
师:行路困难
黑沉沉的林子,偶尔响起几声犬吠,才有雄鸡打鸣报晓,体会走了一夜,清晨很宁静。指名读环境描写一段。
4、体会总司令关心战士,平易近人。
师:黄土高原,夜雨淅沥,道路泥泞,宁静的清晨,美好的故事悄悄的发生了,接着汇报,指名读9——14自然段。
出示挂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一样的衣着,一样和眉善目)
师:这就是朱德总司令与老陈头对话的情境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指名轻轻的来读一读,边听边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一组,态度诚恳,真心帮助。第二组,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第三组,风趣幽默,没有架子),指名读前两组一起处理,第三组单处理,齐读.
师:你为全军的统帅,对待一个炊事员,却像对待兄弟一样,处处关心,平易近人,让我们一齐来读这段对话,让朱总司令的形象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5、体会最后一部分(15—19自然段)
师:作为读者,我们知道这位老同志是谁,此时,老陈头知道这个帮他挑行军锅的人是谁吗?
那么当老陈头知道这位老同志就是朱德总司令时,会有什么反应呢?默读课文剩下的部分
“什么?总司令……”老陈头懵了。
为什么“懵”了,(1)没想到总司令能给自己挑行军锅,出乎意料,惊讶、感动、总司令,全军的统帅,炊事员,普通的战士,职位是多么悬殊,而他却这么关心战士、平易近人,此时,被关心的人会有什么感受?幸福、高兴、感动、温暖。
师:老陈头也有同样的感受,齐读,想到这,老陈头……
师:正是有了这样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的将领,才造就了钢铁一样的战士,才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让我们再次齐读,然而晨光迷蒙,……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除了今天我们读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其它朱德总司令令人感动的故事吗?
介绍《朱德的扁担》
(四)总结板书,升华主题
师:作为全军的统帅,能够心系普通战士,平易近人,真是让人敬佩,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齐读《总司令挑行军锅》
只有我们的八路军,才有这样的将领,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读《总司令挑行军锅》。
让我们把朱德总司令深深地印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一齐来读朱德总司令对老陈头说的几句话。
四、板书设计:
关心战士
(朱德)总司令挑行军锅
第一课时 《小伞花》
教学内容: 唱 《小伞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节奏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认知。
2、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伞花,通过对歌曲的创造,表现与体验增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3、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雨声的大小与感情变化的联系,尝试用力度变化来处理歌曲。
教学重点:
能分辨用轻盈而又弹性的声音和悠长而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伞花》。教学难点:
1、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演唱和力度变化表达思想感情。
2、学生对于“声音的强弱”已经有了一定的只是积累,并能很快地感受和表现出来,但运用力度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教学准备:
多媒体、卡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1、聆听“雨声”和有关“雨”的音乐。
师:同学们,当天空下起雨的时候,你站在屋檐下你会听到什么声音?在雨天你留意过下雨的声音吗?你能模仿下雨的声音吗? 生:用人声模仿下雨的声音
师:同学们,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有区别吗?你们能模仿不同的雨声吗? 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表现雨声的强弱
师:你们听过哪些描写“雨”的歌曲呢?(先让学生回忆并演唱,教师适当补充。)生:用节奏表现“雨”。(出示节奏,分声部朗读练习)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师:刚刚我们模仿了各种雨声,那么下面老师问问大家,在雨天我们都会用什么东西来遮雨? 生:雨伞
师:雨天的小伞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在雨天~有哪些很漂亮的小伞呢?(播放ppt)
刚刚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伞,那么有谁发现到底在伞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欣赏视频)生:讲述故事
2、学唱新歌《小伞花》
1)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出示歌谱,聆听歌曲,学生说说在歌中发现的信息,教师解答。)
2)教师听范唱一遍,给歌曲分分段。3)用Lu音哼唱旋律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唱谱,请小老师帮忙指谱子。5)加入歌词演唱(“一朵朵”说明是三个好伙伴,连起来一起唱)6)处理歌曲中的难点 A顿音记号:轻巧短促
B分两段,第二段舒展,伸懒腰
C分组进行歌曲处理,一是运用p、f、mf、mp力度记号处理歌曲,二是变化演唱形式。要求感情真挚,形式多样,相互评价。7)有表情的演唱好小伞花,接龙演唱。
三、游戏互动
1、小伞花不仅仅是一把小伞,它还是友谊之花、团结之花、有爱之花,所以我们同学之间一定要有好相处,团结友爱。
2、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准备的一句悄悄话,写在自己的纸上,交给你的同座位。悄悄话的内容要关于学习、友谊、爱好等等。
三、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友谊的歌曲,希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长存。
第二课时 《雨天等妈妈》
教学内容:
听 《雨天等妈妈》 复习《小伞花》 动歌表演:《雨天等妈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与表演《雨天等妈妈》,增进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伞花。通过对歌曲的创造,表现与体验,增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三月里的小雨》进教室,并随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师:瞧!三月的小雨说下就下,妈妈早晨上班她没带伞,现在她怎么回家呢?说说你能为妈妈做点啥?
二、教授新课
1、初听歌曲《雨天等妈妈》,同学介绍一下歌曲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聆听,学生感受一下歌曲每一部分表现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
3、师:你能和同学合着音乐来演一演《雨天等妈妈》吗?(请学生上台表演)
三、复习歌曲《小伞花》
1、有感情的完整演唱。
2、唱出两段不同的声音表现。
3、将强弱记号带进歌曲演唱。
四、总结
师:马上就是三八妇女节,你会为妈妈做点什么呢?回家想想并付诸于行动,下节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第三课时《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内容:
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歌表演《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交流三八节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2、说说妈妈收到礼物时是怎么样的表现和心情。
二、导入新课
师: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
三、讲授新课
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1、听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1)跟着琴进行模唱1至2遍。2)通过唱谱,挑选个别句子。
3)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附点的解决。
4)完整演唱,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5)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6)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3、歌表演
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4、学一句手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5、回家收集有关SOS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交流
四、听《爱的奉献》,总结下课!
第四课时《小纸船的梦》
教学内容:
复习《共同拥有一个家》 听 《小纸船的梦》
动 采集与分享:了解sos儿童村、学习手语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和表演小纸船的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中对美好愿望的向往。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复习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2、交流上节课要求采集的SOS儿童村资料,请学生先发言,老师总结。
3、看一写关于救济儿童的音响与视频资料,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多献爱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他人。
二、导入新课
师:看一组图片(全是各种各样的船),你都认识哪些船?你们都有哪些梦想?长大想做什么呢?
师: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纸来,把你的梦想写下来,然后折成小纸船,比一比谁折的纸船漂亮,独特!(边听《小纸船的梦》,边折)
三、讲授新课
师:小朋友折的纸船真漂亮,为了能让大家的梦想成真,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听歌曲中小朋友对理想的向往。
1、听《小纸船的梦》,给歌曲分段,并说一说每一段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2、跟着音乐的旋律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3、跟着音乐轻声唱一唱旋律。
4、歌表演,听音乐看小船起航(注意音乐中的节奏感)。
5、观看一段舞蹈,说说这段舞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6、听电声乐曲《小纸船的梦》与童声合唱进行对比,感觉有何不同?
四、节拍训练
1、根据听《小白船》进行律动体验3/4拍与《小纸船的梦》4/4拍不同拍号的韵律感。
2、学习手语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初步体会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观察讨论、游戏活动等发挥学生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养他们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践与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思品教育,培
养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意义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及特殊二月的区分
教学准备:
1、日历一本
2、每人备好年历卡,——,月天数填写表一份
3、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
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
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
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
生:“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观察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
(2)师: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为什么?
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就会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师:观察我们已备好的年历卡,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已备好的表里。(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自己的表格)
3、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一组交流发现规律,指名发言
生:我要发现了我们组的二月份填的天数不同有28和29天。
生:我发现了我们组除了二月份日期不同,其它的月份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是30天。
生:我们组发现20、、20这三年的月份所对应的天数相同,也就是表格填的一模一样,的二月天数与上三个年份的二月天数多了一天。
生:我们组把1月到12月的天数加起来得到了年、20、年的一年有365天,20的一年有366天。
师:同学们,大家这么爱动脑,发现的问题这么多,老师就依照顺序看谁能又对又快的回答这个问题。
师:有几个月是大月?有几个月是小月?
4、观察年历的各年份
师:二月份的天数是否相同?(不相同)(让学生观察发现和归纳)。
5、数学游戏
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老师随意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男生就站起来是小月,女生要站起来。
师报二月时间:为什么男、女生都没站起来?
板书:二月二十八天
6、回顾与总结
总结谚语出示: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天
唯有二月不相同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己完成77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几个难忘日子(调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7月13日 北京申奥成功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每年3月12日 植树节
每年6月1日 儿童节
每年9月10日 教师节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练习说话,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你们喜欢飞机吗?把你们课前收集的一些飞机的图片展示一下,并用自己的介绍一下。通过介绍,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我们所说的飞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空中飞行的。
2、今天,有一位小客人——小海鸥,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揭题——水上飞机,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以课题为线索,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二、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指导
(自学课文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感悟、有指导地让学生从字词句开始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概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去拼音,读生字。
(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讨论问题。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茫、佩、输、援”并范写。
3、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出示:①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老师很想追问一下,点击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能告诉我们吗? 指名说,师归纳出示:
②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③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 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
二、导学课文 导学第一自然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归纳出水上飞机的外形特点,并顺势引导他们随着故事中的小海鸥一起去问个“究竟”——进一步了解水上飞机的特殊功能。)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6、指导朗读第1段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单元重点训练目标是“读课文圈划词句”,即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的同时,能根据要求分别用直线、曲线、小圆圈或其他符号圈划出有关的词句。这样一面读一面圈划,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开动脑筋,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根据这一单元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尝试圈划关键词语。)
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出示①“喂,船大哥,你好哇!”
(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喊喊看——喂> “船大哥,你好吗?”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②“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注:这一句话是谁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 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③“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注: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④“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注:“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 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3、练习对话
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 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 导学第8段
1、指名读
2、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
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A、“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C、指导朗读
(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 导学第7段
1、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
2、自由读
3、引导理解
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指名说(附板书)
4、指导取名
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5、师小结指导朗读 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
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
5、师小结
刚才我们让水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对于刚才同学们的精彩构想,老师还想探个究竟(出示)
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以作文、绘画、小制作等形式设计具有新作用的水上飞机。课后,我会跟你们老师商量,请他组织一下,在班上举办一次水上飞机设计成果展示会。
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质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怎样一件事?
2、 小姑娘是怎样摘花瓣的,为什么要给妈妈摘花瓣呢?
二、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读课文第二小节,画出写小女孩摘花瓣动作的词语。
2、 交流:俯在、小心地摘、捧着、穿
3、 从小女孩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小女孩摘花时很小心,说明很爱花)
4、 谁能读好这段话?
5、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小姑娘爱花,为什么又要摘花呢?为什么又只摘一片花瓣呢?)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他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问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⑴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抓住“轻轻地”体会我的和蔼可亲,同时明白真是由于我对孩子的喜爱,才消除了小女孩的恐惧。
⑶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相机理解:不知所措和惶恐,并追问: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
⑷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⑸指名读作者的话。
⑹通过亲切的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自由读4-9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儿能体会到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把能反映小女孩懂事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2、组织学生交流,并且说说理由。
A
(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花美、小姑娘孝顺,关心母亲)
(2)是呀,花瓣是那么美,妈妈生病了,想尽办法要把最美的东西送给妈妈,让妈妈高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师: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听呢?指名读、女生齐读
B
(1)“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善解人意、听话)
(2)南沙在我们祖国的最南面,离我们这儿很远很远,小女孩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爸爸呀,她知道只有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才能爸爸放心,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3)指导朗读:小女孩在说这话时是怎样的表情?
“闪着泪花”,为什么会闪着泪花?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泪花?
(4) 思念的泪花,高兴的泪花,自豪的泪花。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
C
(1)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2)不摘整朵花是为了什么呢?
(3)是呀,小女孩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不忍心把整朵花都摘了,这说明小女孩很懂事。
(4)那为什么最后还是摘了一片花瓣呢?(为了让妈妈高兴,让生病的妈妈快点好起来)
(5) 不摘整朵花说明小女孩懂事,摘一片小花瓣更说明小女孩懂事。
(6) 指导朗读
3、月季花多美啊!许多人都爱观赏它,小女孩真不愿意去破坏那份美丽,然而她又多么想让爸爸放心,让生病的妈妈高兴,于是她选择了摘花瓣,正是这一细小的举动,让人觉得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4、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那份浓浓的亲情,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小节
1、引读最后一小节。
2、如果我把一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送给小女孩,会说些什么?小女孩又会怎么说?我把一盆带有露水的月季花放在母亲的阳台上,母亲会怎样问?我又会怎样答?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内容,写一段对话。
3、大屏出示,交流对话,师作点评。
4、知道我为什么要买两盆花了吗?
5、总结点题:是呀,正是小女孩对母亲的那份浓浓的情意,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它正像香飘四方的花瓣一样,悄悄地飘到了我们每个八的心田。(指读课题)
五、总结延伸
1、除了摘花瓣让母亲高兴以外,我们正可以怎么做也能做个懂事的孩子,让母亲高兴呢?
2、自由发表意见
3、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首小诗,读给你们听!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的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4、老师希望大家的爱也能像这芬芳的花瓣,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一瓣心香。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读读课题。
六:作业:让学生在花瓣形纸上写对母亲问候的话或小诗
板书设计:
花瓣飘香
爱花
小女孩 孝顺
(懂事) 听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批注、交流、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中心词)、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借助赏析比喻句,学会恰当运用比喻;促进课外阅读。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见附件)教师:1.查看学生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课文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2)感知主要内容的.(3)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2)指名读这些词语.(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4)齐读出示的生词.(5)指导书写生字.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7)背诵全文。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荐读名著
1.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3.师小结。4.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像巨龙)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说明很多家长都能配合老师完成资料的收集。
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资料,所以孩子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上课之处就已经深深为长城和运河而感到骄傲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着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而是简单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梳理资料,逐步学会寻找资料,理解资料。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不足之处:阅读活动没有充分开展起来,有些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不够,还有待加强。教学建议: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 附1前置性学习单
1长城和运河
一、自主识字学词
1.读正确,不认识的字记住字形,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联系课文初步理解。
民族
谱写
绸带
万里长城
不朽的诗篇
创造
连绵起伏
奇异的景象
曲折蜿蜒 2.写正确、写美观。(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注意行楷字体的意连写法)
二、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特点。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简要说说你从诗歌中了解到了什么? 2.记下你在读书时的疑问。
三、查阅资料。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推荐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最新版本教案07-22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11-14
《花瓣飘香》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06-18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案10-0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0-10
苏教版劳动与技术教案11-12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09-24
苏教版三年级上教案11-1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09-15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8 教学案例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