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1

“十二五”时期,是辽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建设特大型城市,推进工业“五项工程”,壮大产业集群,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是工业总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十一五”以来,围绕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以及市场、资金、人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30户,销售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户),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5%;资产总额1104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8%;从业人员14.5万人,是“十五”末的1.2倍,年均增长5.6%;实现销售收入1607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增长26.1%;实现工业增加值442.2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18.9%;实现利税139.7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9%。化工化纤塑料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建材业五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化工化纤塑料业实现销售收入529.2亿元,占全市的32.9%,年均增长18.2%;冶金及金属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9亿元,占全市的28.7%,年均增长27.7%;矿产建材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元,占全市的23.9%,年均增长58.4%;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2亿元,占全市的8.8%,年均增长32.8%;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9.5亿元,占全市的4.9%,年均增长8.7%。矿产建材业、装备制造业、冶金及金属加工业发展持续加快。

二是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土地、资金、环评、电力等诸多问题,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全市共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62项,是“十五”的2.5倍,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8亿元,是“十五”的4.7倍。市、县两级政府给予重点项目各类政策资金支持8.6亿元,争取国家和省各类支持项目专项资金5.3亿元。年产80万吨PTA、年产40万套高压共轨系统、年产60万吨铝合金工业型材等一批重大结构调整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辽阳石化公司实现了1000万吨炼油能力,精己二酸产能达到14万吨居全国第一;华兴集团天然脂肪醇产能达22万吨居亚洲第一;瑞兴集团二硫化碳产能达24万吨居世界第一;忠旺集团铝合金工业型材产能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并有一半产品份额出口北美、欧盟等发达国家;全市钢管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总产能已超过150万吨,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钢管生产基地;新风集团柴油机燃油喷射高压共轨系统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工艺技术形成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跻身国际先进水平;金兴集团中高档汽车内饰产品生产能力达到80万辆(份),综合竞争实力位居国内第二位;全市新上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并配套建设11座大型水泥粉磨站,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达到1200万吨。通过实施大规模的钢铁、水泥产业升级改造,产业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我市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建筑钢材和水泥生产基地。

三是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全市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五个新兴产业,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实施新兴产业项目105项,完成投资9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1.8%。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8家,占全市的5.8%;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利税2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4.3%和16.5%。

四是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十一五”以来,工业战线把工业集中区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突出抓好园区规划、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芳烃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市经济开发区、河东新城工业集中区、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辽阳县刘二堡工业集中区、灯塔铁西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到“十一五”末,主要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开发面积37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9多亿元、项目建设资金234多亿元;入驻园区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196户。芳烃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首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辽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辽阳经济开发区、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辽阳县刘二堡工业集中区、灯塔铁西工业集中区被省政府授予新城、新市镇建设“省级重点工业集聚区”。以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全力打造芳烃深加工、工业铝材深加工、日用化工、高压共轨、钢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六个产业集群。

五是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力推进企业并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品适应性调整,大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市工业累计开发新产品602种,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3.9%,比“十五”提高1.6个百分点;累计投入新产品开发资金近50亿元,是“十五”的2倍;多晶硅切割液等25种新产品荣获省政府“优秀新产品奖”,夏利 N5轿车全内饰等23种产品被省认定为“专精特新产品”;忠旺集团、奥克集团进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行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4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5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户、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150户;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3种(枚),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95种(枚);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平台4个。1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合作研发项目200多项。完成并购企业3户。

六是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阶段性成果,节能和循环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推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十大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强力淘汰落后产能,资源、能源有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实施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67项,完成投资149亿元;关闭取缔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企业547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2.65吨标煤,比“十五”末的4.29吨标煤下降38.2%,完成省下达“十一五”目标的129.4%。

“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工业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少;部分企业管理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不高;企业家整体素质不高,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些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尚不适应企业新的发展需要。

二、“十二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工业经济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新的发展跨越为主题,牢牢抓住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和“科技兴企”战略,全面推进工业“五项工程”,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加工制造向设计制造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转变,努力把辽阳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特大型城市。

(二)发展目标

1.工业总量大幅攀升。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实现875亿元,年均增长15%,力争实现1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2.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末,实现园区功能科学划分,新兴产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打造以芳烃精深加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铝合金工业型材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高压共轨系统及配套产业为主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三个高端产业,培育10户占据行业制高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高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河东新城工业区、芳烃基地率先实现产业新型化,灯塔日用化工产业集中区、佟二堡皮装裘皮产业集中区、刘二堡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向阳高压共轨产业集中区实现园区专业化。

3.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打造支撑现代工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0户;开发新产品1000种,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30%;构建起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研发体系。

4.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基本构建起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增强科学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重点任务

1.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要不断发展壮大独具我市特色的六大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重点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集群。力争经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每个集群拥有3-5个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末,全市六个重点产业集群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000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和销售收入均占全市的75%。

芳烃产业集群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以辽阳石化公司为依托,以芳烃为特色,以加工辽阳石化产品为主攻方向,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芳烃及化纤原料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聚酯,苯,二甲苯,烯烃,碳

四、碳

五、碳

九、碳十等五大产业链,形成聚酯及特种聚酯、酰胺、塑料及深加工、合成橡胶及加工、精细化工等五大产业。到2015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从业人员2.5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全面建成全国最大的芳烃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工业铝材产业集群在辽阳河东新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做大做强忠旺集团,围绕挤压管、棒、线、型材和冷热轧制板、带、箔等新型铝合金材料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交通运输、石化、模具、机械与装备制造等深加工产业。新建、引进工业铝材深加工企业40户以上。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50户,从业人员2.7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铝材高端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心。

高压共轨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以新风集团为依托,建成国际先进、全国最大的高压共轨及配套产业基地。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基本建成世界先进、全国最大的高压共轨及配套产业基地。

日用化工产业集群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以辽宁华兴集团为依托,引进宝洁、白猫、纳爱斯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发展独具特色日用化工终端产品,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4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超100户,从业人员1万人,年销售收入200亿元。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日用化工产业基地。

钢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以刘二堡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为载体,建成东北地区特色钢材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钢材、大型锻铸件、石油专用钢管、特种钢材制品等专用、特种钢材高端产品,加快钢材产品交易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7平方公里,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0户,实现改造升级企业30户,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建成东北地区特色钢材生产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以辽阳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建成沈阳经济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和汽车配套、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末,完成投资200亿元,完成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从业人员1.8万人,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建成沈阳经济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2.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十二五”时期,要全力构筑新兴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五个新兴产业。

精细化工以芳烃基地、灯塔铁西日用化工集中区为重点发展区域,依托芳烃、烯烃等基础化工原料,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产品。重点开发环境友好型涂料,防腐专用涂料,环境友好型颜料,特殊用途颜料,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型胶黏剂产品,新型催化剂,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剂,饲料和食品添加剂,新型表面活性剂,日用化工等精细化工终端产品,强力推进年产20万吨表面活性剂、年产10万吨减水剂等37个重点项目建设。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50亿元。

新材料以河东新城工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大力开发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材料。围绕忠旺集团挤压管、棒、线、型材和冷热轧制板、带、箔等新型铝合金材料,重点发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交通运输、石化、模具、机械与装备制造等特种铝型材金属新材料,全力打造工业铝及铝合金产业集群;围绕辽化、芳烃基地,重点发展上下游一体化的高性能纤维、工程塑料、弹性体、复合材料、塑料合金等化工新材料。强力推进年产200万吨特大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箔项目、年产20万吨PTT树脂等16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130亿元。

先进装备制造以辽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打造以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为主的汽车配套产业集群;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着力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发展柴油机整机、大型数控机床、工程设备等整机成套设备;加快建设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提升基础元器件和关键零部件、加工辅具基础配套水平,提高系统设计技术,推进水力/风力发电机组核心部件、汽车内饰等配套产品升级;全面掌握新型造纸机械、时速200公里以上轨道交通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强力推进年产200万套高压共轨系统、年产200台(套)大型数控滚齿机床等25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32亿元。

电子信息以辽阳县向阳工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河东新城工业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把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依托新兴产业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点发展高精文秘助手波指示雷达、高精度铜板带材、新型漆包线、集成电路、SMD表面贴装石英晶体等电子信息产品以及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软件产品,不断提升独具我市特色的数字矿山、数字城市软件产品水平。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应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强力推进年产3000吨电子信息产品用微细绕阻线、聚进科技IT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0亿元。打造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以灯塔地区、弓长岭地区、辽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把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与培育节能环保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重点节能环保工程、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治理,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一批节能环保产业企业,积极开发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关键技术突破,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全力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构建经济、节能、环保、清洁、安全的节能环保体系。大力发展太阳能电池组件、地热机组、镍氢电池等产品。重点开发推广应用替代燃煤锅炉节能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开发生产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工业废液资源化利用等关键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引进消化吸收生活垃圾发电和生产水泥新技术,研究开发尾矿、矿渣等综合利用技术。强力推进华能电厂、沈煤煤矸石电厂二期工程等12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80%以上,煤矸石和粉煤灰利用率达100%,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将灯塔市、弓长岭区打造成全省矿业开发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3.强力提升传统产业

“十二五”期间,要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为突破口,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加速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钢铁加工、矿产建材3个传统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石油化工以辽化为依托,以芳烃基地为重点发展区域,以140万吨/年重整及100万吨/年PX芳烃联合装置为龙头,按照“炼化一体、集约化模式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原油加工能力和水平,扩大重整规模,提升芳烃生产能力,延伸石化产品加工深度。强力推进年产16万吨已二酸、年产15万吨环氧丙烷装置、庆化整体搬迁改造等27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利税165亿元。打造国内最大、国际重要的芳烃生产基地。

钢铁加工业以辽阳县刘二堡为重点发展区域,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合理布局、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重点发展石油输送专用管、400兆帕以上高强度建筑钢材、大型锻铸件等高端钢材品种。强力推进年产100万吨高速线材、年产30万吨石油专用管、年产200万吨铸锻件产业园等26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利税80亿元。

装备制造业以辽阳经济开发区、白塔铁西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发展区域,围绕大型宽幅高速造纸机械、锻压机床、制药机械等传统装备产业,加快提升企业规模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两化融合,全面实施退二进三,通过企业搬迁升级改造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提升。大力推进辽阳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搬迁、富奥辽阳弹簧有限公司搬迁等35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40亿元。

矿产建材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提升铁矿采选、水泥两个重点产业发展水平。整合铁矿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规模和装备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铁矿产品加工深度,配套建设铁矿球团生产企业。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水泥行业联合重组,建成全省重要水泥产业基地。强力推进年产400万吨铁矿石和120万吨铁精粉、5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等19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利税70亿元。

4.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培育品牌效益,做强皮装裘皮、农产品加工两大优势特色产业。

皮装裘皮以佟二堡皮装裘皮集聚区为重点发展区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建成功能设施完备的大型综合购物商场100万平方米,引进和创建知名品牌50个,高档皮装裘皮加工企业1000户,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50亿元。打造东北亚地区最大最强的皮装裘皮产业基地。

农产品加工以灯塔市、辽阳县为重点发展区域,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装备水平,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重点发展大豆深加工、肉制品加工、果蔬深加工以及特色轻工纺织产品,构建东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强力推进10万头肉牛屠宰深加工、年产20万套汽车成型毯、年产1000万件高档家具等18个重点项目。到“十二五”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利税30亿元。

(四)保障措施

1.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一是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沈阳经济区我市的4个新城和4个新市镇规划建设,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大手笔科学规划建设与新城、新市镇相适应的工业集中区和产业体系。二是加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高集中区承载能力。每个工业集中区每年用于基础设施投入不低于5亿元,重点工业集中区力争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0亿元,为引导企业和项目向集中区集聚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三是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建立催生产业生成、适应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发展新的体制机制,赋予工业园区引领现代工业发展新的管理职能。

2.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围绕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强力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谋划、推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牵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积极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环评、电力等问题,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力推进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较强牵动力的5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力促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到“十二五”末,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00项、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00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0项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力争达到25%;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新增销售收入3000亿元以上。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30项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项目的研发与产业化,新增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100个(枚)。二是强化产品研发,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抓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科技研发战略联盟,大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培育10户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四是全力推进企业并购工程。充分发挥全市基础条件好、外向度高、行业优势强的骨干企业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并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和产品档次升级,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重点推进20个企业并购项目,力争掌控3-5项世界顶级核心技术。完成企业并购15户,实现并购额1-3亿美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五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管理能力、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加快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带有项目或科研课题的专业带头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到“十二五”末,培育优秀知名企业家100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0.5万名、各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0.5万人、高技能人才0.5万人。

4.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一是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和空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开展工业集中区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支持重点企业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的合资合作。三是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围绕我市精细化工、工业铝材、高压共轨系统等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鼓励骨干企业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5.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二是设立工业“五项工程”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每年安排一定配套资金,为“十二五”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各金融机构在对大中型骨干企业提供重点支持的同时,对小企业要积极运用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支持发展。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对重大工业项目投入,保障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四是强力推进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技术改造、联合重组等多种举措,鼓励和支持特色产业、特色企业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500户)。其中,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到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7户;销售收入超十亿元企业达到50户。

6.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强化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管理机构,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年耗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节能。到“十二五”末,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2.05吨标准煤,年均下降5%以上。二是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重点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80项,完成投资270亿元。到“十二五”末,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大幅提高,粉煤灰、煤矸石等主要工业废弃物和化工废渣当年利用率达到100%。三是强化节能监管。大力实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能效对标管理,开展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提高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对标整体水平。到“十二五”末,重点用能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科学编制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强化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监管。到2013年底,我市凡属淘汰标准范围内的落后产能基本淘汰,建立起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2

1 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五年。全行业继续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转变、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⑴主要产品产量和效益大幅提高

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建材工业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水泥产量18.8亿吨,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产量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分别增长11.9%、10.5%、13.2%和15.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万亿元,实现利润2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5%和42%。

⑵部分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等先进生产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制造能力。12万吨超大型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及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泥的大型原料均化、预分解窑节能煅烧、节能粉磨、自动控制以及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⑶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7.7亿吨,2010年新型干法产能达到12.6亿吨,占总产能比重81%。浮法玻璃比重达到87%,其中优质浮法玻璃比重35%。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55%。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2010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量4.7亿吨,约占全国的25%,前两家产能已超过1亿吨。前10家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57%。东、中、西部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占比由2005年的54%、25%、21%调整为2010年的41%、29%、30%,一批浮法玻璃和建筑陶瓷生产线在西部地区相继建成。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建材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5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烟气粉尘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46%和12%。建材工业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利用煤矸石量占全国50%以上,综合利用粉煤灰量占全国30%以上。70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成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800兆瓦。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及工业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关键技术已经全面掌握,一批示范工程陆续实施并推广应用。

⑸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0年建材工业出口总额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同时,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技术,带动水泥工业大型成套装备批量出口,国内企业广泛参与国际工程服务领域竞争,占有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建设市场40%以上份额。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总体看,建材工业快速发展仍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具体看,行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总体能耗高、排放多,落后产能规模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二是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加工制品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创新不足,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四是企业平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建材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大挑战。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投资和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建材工业发展将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由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未来五年,国内投资比重将有所下降,增速也将放缓,但经济总量仍将保持适度增长,大规模基础建设仍将持续。城镇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设施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项目实施,为建材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建材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品种、质量、性能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广绿色建筑也促使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抗震减灾、防火保温、舒适环保等新的功能,同时在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建材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随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的建材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削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迫切要求建材工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建材工业核心竞争力。建材工业主要产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总体过剩,未来市场竞争势必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将决定建材企业能否有效应对国际化带来的严竣挑战。

⑵需求预测

随着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建材工业主要产品需求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速度渐趋平缓的态势。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建材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联合重组、淘汰落后、技术改造和两化融合力度,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建材工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注:2010年数据为实际产量数;2015年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需求预测数据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及兼顾国际产业分工可能出口量。

⑵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从严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盲目扩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开发集安全、环保、节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促进建材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坚持技术进步。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开发推广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快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坚持优化布局。统筹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和物流成本等因素,立足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大宗产品产能。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形成沿江沿河产业带。在循环经济园区和城市周边,配套发展协同处置和消纳固体废弃物项目。

⑶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淘汰落后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协同处置推广应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提高20%。行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玻璃行业重点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2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4发展重点

⑴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组织结构

注: (1) 水泥基材料及制品比重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 (2)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墙体材料中粘土实心砖以外的部分;[]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支持水泥、平板玻璃等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加快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通过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精深加工、物流营销和工程服务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玻璃、陶瓷、非金属矿等行业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 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制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加快培育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优化区域结构

水泥。立足服务区域市场,着眼降低物流成本,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因素,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在大中城市周边,利用已有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平板玻璃。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技术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围绕发展高端品种、提高质量、强化节能减排及深加工等环节,改造和提升现有生产线,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支持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发展平板玻璃。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

建筑陶瓷。东部沿海地区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打造知名品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适度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档次及配套能力,培育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新型建筑材料。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部分城镇周边合理布局若干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加工基地,推进部品化。

非金属矿。严格行业准入,加大资源保护。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依托优势矿产资源集中地,统筹规划,建设石墨、石材、萤石、耐火粘土、高岭土和膨润土等深加工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 发展建材服务业

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定制加工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开展工程咨询、试验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发展建筑陶瓷、石材等装饰及装修材料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材料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探索建立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展面向建材行业的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⑵推进节能减排

(1) 加大节能降耗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对现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材工业能效水平。

(2) 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坚持减量置换,推进兼并重组,加强技术改造,支持“上大压小”,控制产能扩张,加快淘汰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站以及落后平板玻璃生产线。2015年末,水泥、平板玻璃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3)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优化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生产全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治理和排放。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减轻末端治理压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广高效除尘技术与装备,加强生产过程粉尘排放控制,降低粉尘排放量。推广降噪新技术,降低声污染。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污染。

(4) 发展循环经济

充分发挥建材工业无害化最终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建立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协同处置示范工程建设。减少资源消耗,鼓励综合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尾矿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生产水泥、墙体材料等产品,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发展绿色矿业,强化非金属矿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⑶加快技术进步

(1) 加强自主创新

重点突破制约建材工业的窑炉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以及低品位原燃料利用等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加工制造核心技术,加快研发促进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2) 推进技术改造

支持建材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完善、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水泥。对新型干法生产线实施以余热发电、协同处置、综合节能、粉磨节电、高效收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减排等为主的技术改造。

平板玻璃。原料优化和标准化控制、配合料高温预分解、全氧燃烧、熔窑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改造。

建筑卫生陶瓷。陶瓷砖干法制粉、薄型化、一次烧成,卫生陶瓷高压注浆、真空挤出等技术改造。

墙体材料。以节能型隧道窑逐步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为主的技术改造。

非金属矿。以超细超纯选矿加工、尾矿综合利用和改性复合深加工为主的技术改造。

(3) 完善标准规范

加快制修订特种玻璃、精深加工玻璃、特种玻纤、水泥基材料及制品、防火保温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特种陶瓷、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与应用标准衔接。制修订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产品质量、包装贮存运输使用、安全卫生防护等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与国际标准对标,提升国内相关标准的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5重点工程

⑴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到2015年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主要行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在大中型建材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推广和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制订主要行业能耗标准,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专项改造。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窑炉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源头消减,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⑵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帮助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最终处置,推动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座大中型城市,依托周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争取到2012年,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到2015年,部分中等城市周边布局协同处置生产线。

⑶产能优化工程

工程目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5000万重量箱。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准入条件,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落后产能压缩和疏导机制,确保淘汰落后和产能优化工程目标实现。

⑷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支撑,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推动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绿色建筑材料及制品,以及新型抗震节能集成房屋。

⑸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培育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产业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发展。

主要内容:实施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及制造规模化。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特种玻璃,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无机纤维,风电叶片、高压容器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石英陶瓷以及陶瓷分离膜等特种陶瓷,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和特种石墨等其他新材料。

⑹示范基地创建工程

工程目标:创建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为特征的建材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主要内容:在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壮大主导产业,完善研发设计、信息网络、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链配套体系,创建若干玻璃、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等生产精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要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规划与产业政策、年度计划的衔接,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据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核准或备案相关建设项目。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本规划制订省级建材工业规划,并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⑵创新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建材工业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强化行业运行监测, 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加强行业管理, 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⑶完善产业政策

制修订水泥、玻璃、非金属矿、新型建筑材料等行业产业政策, 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能源使用和污染排放管理办法。研究制订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非金属矿精深加工产品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协同处置的相关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行业准入管理, 推进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在项目核准 (备案) 、财税、信贷等方面统筹对本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示范工程的支持。

⑷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行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深入推进水泥、玻璃、防火保温材料等重点建材产品的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 制修订建材产品标准。结合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规程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建设行业诚信体系, 培育知名品牌。

⑸加大资源保护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在矿山开采、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低品位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萤石、耐火粘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 实行生产指令性计划管理, 严格生产总量控制。研究建立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⑹推进国际合作

鼓励进口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严格控制水泥、平板玻璃等初级产品出口, 支持扩大建材工业高附加值产品及装备出口。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 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工程总承包, 开展境外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合作和投资建厂, 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海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营销体系和技术输出的专业服务平台。

附件:5个子规划

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1: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⑴产量效益同步增长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8亿吨,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00亿元,利润总额65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和58%。

⑵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为12.6亿吨,是2005年的2.6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总产能的81%,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的产能占57%。五年淘汰落后产能3.4亿吨。2010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中,中部地区占25%,西部地区占56%,中西部布局进一步优化。

⑶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大企业快速成长。2010年熟料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泥企业有22家,合计产量5.4亿吨,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45.8%,其中有2家产量超过1亿吨。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4.7亿吨,占水泥总产量的25.3%,较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通过淘汰落后,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水泥助磨剂、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2010年每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至115千克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2%。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超过4亿吨。55%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装置。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⑸技术进步加快

大型立磨及其配套减速机、高效篦冷机、窑尾斗提机等关键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辊压机粉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袋式除尘、水泥助磨剂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协同处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⑹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了日产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装备国产化。水泥大型装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依托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广泛参与海外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总承包,带动了大型成套水泥装备批量出口。2010年我国水泥工程建设占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但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滞后,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二是落后产能规模仍然较大,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是部分地区重复建设, 产能严重过剩。四是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薄弱,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五是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2 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泥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水利、农业及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需求继续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对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水泥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⑵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增速明显趋缓。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加快。预测水泥年均增长3%~4%,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22亿吨左右。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开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⑵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水泥工业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水泥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协同处置,加大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力度,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创新水泥行业经营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协同处置取得明显进展,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推进绿色发展

(1) 加强资源保护

加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鼓励水泥企业拥有自备矿山,稳定矿产资源保障,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低品位矿和尾矿利用水平。实施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2) 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综合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着力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建生产线必须配套建设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严格控制粉尘排放,推广减排降噪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使用比例。

(3) 推动延寿减量

加快提升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综合性能,延长安全使用寿命。鼓励使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减少普通水泥使用量,力争2015年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增加铝酸盐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

(4) 发展循环经济

继续推进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选择大中型城市周边已有水泥生产线,建设协同处置示范项目,并逐步推广普及和应用。推广应用水泥窑尾气生产轻质碳酸钙、养殖藻类减排二氧化碳并再生能源等技术。

⑵调整优化结构

(1) 延伸产业链

支持优势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2) 提高产业集中度

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水泥企业和水泥粉磨站,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2015年末,力争水泥企业户数比2010年减少三分之一。

(3) 优化区域布局

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和抑制产能过剩为目标,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要素,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区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⑶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研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窑炉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水泥工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水泥产品销售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检测、咨询、培训、投融资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2) 完善标准规范

以重大工程应用为依托,依据科技创新成果,制修订与水泥质量安全、重大工程用水泥基材料、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标准规范。

(3) 推进两化融合

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工业,提高决策水平、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市场反应能力、自动控制水平。制订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物流系统,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5重点工程

⑴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减少土地占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加快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在若干座大中型城市周边,依托并适应性改造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⑵淘汰落后工程

工程目标:完成2.5亿吨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依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窑径3米以下的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水泥湿法窑生产线(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以及无稳定熟料来源、单位产品能耗高、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粉磨站。2012年底,东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2015年,中西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

⑶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力争2015年行业平均节能减排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度利用。开展能效对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等先进技术,提高综合节能水平。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重点推进氮氧化物治理,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对已建成的日产4000吨及以上熟料生产线,应尽快实施烟气脱硝改造。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加强与相邻地区及相关规划的衔接,按照本规划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地区水泥工业发展规划,并报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备案。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按规划要求审核水泥投资项目,促进本地区水泥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⑵严格行业准入

严格执行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及相关政策法规,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新增扩能项目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适度有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

⑶加强质量监管

规范水泥及原辅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监控生产过程质量。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加强生产质量监管,监督执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未获得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的,不得申请办理水泥生产许可证。

⑷加大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协同处置项目在布局、准入、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⑸加强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平板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2: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平板玻璃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了向玻璃强国转变的基础。

⑴产量效益显著增长

2010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6.6亿重量箱,年均增长10.5%。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845亿元,利润总额23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和47.2%。

⑵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2010年底,全国浮法玻璃产能达7.6亿重量箱,浮法玻璃比重上升到87%,其中优质浮法产能上升到35%。浮法线平均日熔化量提高到520吨以上。西部地区浮法玻璃产量年均增长25%,2010年西部地区浮法玻璃产量比重上升到11%。2010年前10家企业浮法玻璃产量占全国浮法玻璃产量的57%。五年间累计淘汰落后玻璃产能6000万重量箱。

⑶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余热发电、烟气治理、富氧燃烧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建成近20台套余热发电机组。“十一五”期间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9%,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减少4%。

⑷技术装备加快发展

“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进一步优化升级,最大日产规模达1000吨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0.5毫米厚钠钙硅屏显玻璃稳定生产。光伏玻璃、无碱屏显基板玻璃、离线和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高硼硅玻璃等新产品关键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全氧燃烧技术具备工程应用条件。向海外总包出口18套浮法玻璃技术装备。

总体看,平板玻璃工业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普通浮法玻璃、单一功能加工玻璃等普通产品产能过剩,透明导电膜玻璃、超薄屏显基板玻璃等高端产品对外高度依存。二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2010年平板玻璃精深加工率仅为3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关键工艺和装备的水平偏低,制约着新品种、新材料开发和质量提升。四是节能减排技术亟待提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备注:优质浮法是指技术装备水平高、能稳定生产优等品玻璃;二级及以上产品比例≥70%;[]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玻璃工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持续推进,为玻璃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市场空间。二是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物功能提升,需要更多高性能玻璃精深加工产品。三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需要玻璃新材料提供重要支撑。四是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增强及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迫使玻璃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⑵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国内市场普通玻璃将从快速增长转为平稳缓长,但对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将保持旺盛需求。预测2015年平板玻璃需求约7.5亿重量箱。

注:需求量包括国内需求及可能出口量。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玻璃工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扩张,以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推进玻璃生产和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平板玻璃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⑵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继续严格控制平板玻璃产能盲目扩张,把调整玻璃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集中度。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协调发展。围绕绿色建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需求,鼓励产学研用相结合、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开发安全节能的绿色产品,走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发展之路。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深加工率和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增强,全氧燃烧技术推广应用,落后产能基本淘汰,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

备注:生产加工一体化率指在深加工的平板玻璃中,由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进行深加工的平板玻璃产量占全部深加工平板玻璃产量的比例;[]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 优化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屏显基板玻璃、光伏光热玻璃及镀膜玻璃、防火基板玻璃、高强基板玻璃、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玻璃制品、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节能玻璃与制品、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纳米及微晶基板玻璃等高性能新型玻璃产品,发展玻璃精深加工制品,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限制普通平板玻璃产能扩张,淘汰综合能耗高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加快高端产品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2) 优化区域布局

统筹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调整玻璃工业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产能较为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除优质浮法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发展高端品种,围绕提高质量、节能减排及精深加工,改造提升现有生产线,推进生产加工一体化。引导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向资源、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序适度转移,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在消费地周边或平板玻璃生产地集中布局、集聚发展。

(3) 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2015年,前十家企业浮法玻璃生产集中度达到75%,形成2~3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领军企业。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玻璃深加工产品。加快形成平板玻璃集中生产,精深加工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⑵着力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大自主创新

围绕超薄、高强、无碱、高透光率等高性能平板玻璃制备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重点突破超薄玻璃基板成型、低辐射及多功能复合镀膜、导电膜膜系材料及高效成膜、新一代玻璃熔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用光电和光热玻璃、高强及防火等高端玻璃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及装备,抢占平板玻璃及精深加工领域的制高点。

(2) 加快技术改造

完善提升“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以品种质量、节能减排、装备改善、安全生产和两化融合为重点,大力推进现有生产线技术改造和升级。以提高玻璃熔窑能效为核心,鼓励开发窑炉烟气脱硫、脱硝和余热利用一体化技术和成套装备。优化平板玻璃生产线智能化控制水平,提高玻璃加工制品一次性优良品率,推广变频调速、封闭循环水等先进节能装置,降低产品生产能耗。

(3) 完善相关标准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立足工程应用评价,协同推进高端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建设。及时制定新能源、信息技术、建筑节能、交通运输等应用领域玻璃制品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制修订。

5重点工程

⑴高端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玻璃新材料和新产业发展,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建筑发展和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

主要内容:依照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依托重大工程,组织技术储备雄厚、创新能力强、发展基础好的企业开展高端产品专项研制生产,推进光伏玻璃、导电膜玻璃、屏显基板玻璃等成套技术装备产业化,增强飞机与高速列车风挡玻璃、建筑用结构功能一体化玻璃制品等高端产品的保障能力。

⑵精深加工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玻璃精深加工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玻璃行业工业增加值率。

主要内容:发展玻璃精深加工,鼓励生产加工一体化。在消费集中地,或平板玻璃生产集中地,有序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玻璃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针对绿色建筑需求,发展节能窗与幕墙等产品。

⑶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到2015年,浮法玻璃比重提高到90%以上,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淘汰综合能耗高和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能效对标,对不达标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全氧燃烧、烟气脱硫脱硝、余热发电、变频调速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节能减排综合水平。实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建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示范工程。提高玻璃原料尾矿综合利用及矿山合理开发。

6保障措施

⑴强化规划指导

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制定本地区平板玻璃工业发展规划。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打破市场分割。切实加强项目监管,控制投资强度与节奏,促进本地区平板玻璃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⑵严格行业准入

贯彻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平板玻璃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总量盲目扩张,审慎新上扩能项目。支持发展精深加工,鼓励玻璃生产加工一体化,培育打造玻璃生产精深加工基地。调整优化平板玻璃产业结构。

⑶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玻璃新材料和高端产品发展。加大政策对玻璃工业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优势骨干企业推进联合重组,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⑷加强质量监管

切实加强生产过程监管,引导企业强化平板玻璃及原辅料、玻璃精深加工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强化全流程质量监控。

⑸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体系,加强运行监测,定期发布行业信息,促进行业平稳运行。加强行业管理,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信息交流、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3: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产量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达到7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1.7亿件,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5.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利润2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1%和34.8%。

产业技术得到提升。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水型卫生陶瓷生产技术等日趋完善并推广。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结构由中低档为主向高中低档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了三十余个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区,中西部地区陶瓷生产迅速崛起。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节能取得较大进展。建筑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卫生陶瓷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1%。

出口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陶瓷砖出口金额达到38.5亿美元,出口量为8.6亿平方米,年均分别增长26%和15%。卫生陶瓷出口7.8亿美元,年均增长10%。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企业数量多,生产集中度低。二是同质化严重,自主品牌知名度不高,出口产品多数为贴牌生产。三是能耗高、排放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2发展环境

⑴环境分析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建筑卫生陶瓷提供了稳步增长空间。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建筑陶瓷产品需求拉动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对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提出了新要求。节能减排已关系到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维继。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有所提升,但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可能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挑战。

⑵需求预测

预计2015年国内建筑陶瓷砖需求量约90亿平方米,卫生陶瓷需求量约1.6亿件。加上产品出口量,预计到2015年建筑陶瓷砖产量将达到9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2亿件左右。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为动力,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注重增值服务,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联盟,加快创新发展,加强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打造创新化、创意化、品牌化、绿色化、信息化陶瓷产业,促进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合理布局。统筹兼顾集聚规模与资源、能源、环境和市场的关系,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防止过度集中。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若干家企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轻量化、薄型化、节水型、功能化的新型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7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

4 发展重点

⑴加快结构调整

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开发创意设计新品种、以及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多功能型产品。推进卫生陶瓷节水与减量化应用,积极发展节水型洁具,倡导小体量产品。大力发展五金配件、机械装备等配套产品。

极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规模大、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资本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实施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做优做强。积极推进现有产区升级,扶优汰劣,延伸产业链,差异化发展,形成骨干优势大企业和“专、精、特、优”的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东部沿海地区重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原则上不再新建产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培育知名品牌,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陶瓷机械装备、物流、商贸会展等配套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部地区依据相关产业政策,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产业配套能力,树立区域品牌。西部地区可根据市场、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适度布局生产能力。

⑵推进节能减排

推广先进、高效的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与装备。加强原燃料运输过程中粉尘排放控制。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业能效水平。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科学开发陶瓷原料资源,实现规模开采和综合利用,重点产区加快原材料标准化和产业化,保护黑泥等优质资源。推广低品位原料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使用低质原料和工业废弃物等生产陶瓷产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⑶加快技术进步

鼓励创意设计,加强文化艺术等在陶瓷产品设计中应用,推进以研发和工业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在陶瓷砖花色图案、卫生陶瓷模具设计开发、应用整体设计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卫生陶瓷高压注浆、低压快排水等节能减排新工艺。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对窑炉、喷雾干燥塔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行业共性、基础性重大问题,协同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

5重点工程

⑴新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开发创意型、环保型、功能型新产品。

主要内容: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陶瓷薄砖(板),干挂陶瓷板,利用陶瓷废渣生产轻质保温陶瓷砖,节水型卫生陶瓷产品,保温隔热与装饰复合型集成式多功能产品等。发展蓄光蓄热等功能型陶瓷产品。发展空间配套等创意产品。培育大众知名品牌。

⑵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在主要陶瓷产区,建立陶瓷原料标准化基地,通过对矿物原料的标准化加工与供应,充分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

主要内容:选择资源条件好的陶瓷产区,建立从矿山开采、原料专业化加工到配送的协作配套体系,采用先进技术装备,配置完善的环保设施进行专业化生产,提升原料品质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分散加工造成的粉尘污染。

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主要产区综合能耗、污染物减排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以主要陶瓷产区为重点,选择若干家有代表性的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开展节能环保改造,实施能效对标和清洁生产审核,带动产区节能减排水平提升。

6保障措施

⑴改善行业管理

完善运行监测网络和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强化新产品创意开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等方面信息监测分析,定期发布行业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推进品牌建设

鼓励企业将品牌建设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品牌质量监督。⑶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在创意设计、品牌建设、产业转移、节能减排、标准制修订、研发投入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4:

新型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生活品质、保证建筑物功能的重要物质支撑,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四大类基础材料及部品。

1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新型建筑材料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等都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⑴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4700亿块标砖,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4.9%。保温绝热材料产量411.9万吨,年均增长15.1%。建筑防水材料产量10.3亿平方米,年均增长10.7%。石膏板产量20.8亿平方米,年均增长23.1%。

⑵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建筑板材占墙体材料的比例由4.2%增长到8.2%,年均增长14%。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比例由44%增长到55%,年均增长5%。新型防水材料占建筑防水材料的比例由54%增长到87%,年均增长10%。

⑶产业技术进步加快

纸面石膏板、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产墙体材料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岩(矿)棉、硅酸铝纤维、复合夹芯板等生产设备部分出口。

⑷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0年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2.8亿吨,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电厂脱硫石膏利用量稳步增长。五年间墙体材料行业综合能耗年均降低13.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当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二是安全环保节能产品开发滞后。三是发展不平衡,城镇地区发展较快,乡村相对缓慢。四是行业管理较弱,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和扰乱市场秩序,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

2需求预测

新型建筑材料需求量稳步增长。我国城乡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3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约430亿平方米,巨大的新增建设量及既有建筑改造为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加快提升品质。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环保意识及建筑工业化水平、建筑节能要求等日益提高,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向安全、环保、节能、防水、优质、美观等复合功能方向发展,加快升级步伐。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服务于建筑业和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集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质量。以保障建筑物安全和品质为行业发展基本宗旨,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防火、抗震等防灾减灾性能。

坚持节能环保。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期待,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节能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开发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等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资源环境、建筑结构、文化风俗、市场需求等因素,积极发展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及部品。

⑶主要目标

到2015年,高性能防火保温材料、绿色装饰装修材料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装备精、产品质量优的领军企业。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20%。

备注:建筑板材主要包括:各类金属夹芯板、幕墙、纸面石膏板、硅酸钙板、其他各类墙体材料板材;[]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5年比2010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4发展重点

⑴加快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及部品。着力发展安全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环保型门窗和建筑墙体。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墙体,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屋面材料及部品。

发挥大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兼并重组,加快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格局。在城镇周边合理布局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广力度。

⑵发展循环经济

对现有窑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推广余热利用、变频调速及内掺燃料等节能技术。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⑶加快技术创新

在新产品、专用技术装备、建筑部品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支持节能型隧道窑替代轮窑、变频电机替代传统电机等技术改造,推广窑炉节能、自动切码运系统、挤压成型和液压成型等技术,提高防水卷材生产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节能减排水平,改造升级节能门窗制造和配套技术。

制定新型建筑材料新产品标准,研究适合新产品应用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及通用图集,加快与建筑规程规范的衔接。制定新型建筑材料部品目录,构筑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部品体系。

5 重点工程

⑴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为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材料支撑,推动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业发展。

主要内容:结合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建筑节能改造等专项工作,发展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轻质墙板、硅酸钙板、节能建筑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系统、节能阻燃防水材料等,建设示范工程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⑵建筑部品基地建设工程

工程目标:为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提供材料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向加工制品业方向发展。

主要内容:选择若干中心城市,按照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的模式,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园区, 发展部品化的新型建筑墙体、屋面系统及其它深加工建筑部品, 建设建筑部品生产基地, 推进建筑部品化。

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工程, 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主要内容:在相关产业发展集聚区, 或既有固体废弃物堆存地周边, 遵循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律, 利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利用的新技术, 逐步增加无害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品种, 建设示范工程, 推进综合利用产业化。

6 保障措施

⑴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新型建筑材料行业运行监测系统,安全环保型外墙防火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主要产品进行跟踪分析, 定期发布行业信息。建立行业准入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加强市场监管

加快新产品标准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严厉查处与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督,建立规范、有序、健康的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筑市场。

⑶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部门间协调,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政策支持,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非金属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附件5:

1发展现状

非金属矿工业主要包括非金属矿采选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等。“十一五”期间, 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快速发展, 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0年, 全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60亿元、利润360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34%和41%。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⑵部分矿种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0年底, 非金属矿开采加工企业减少到约9万家。高岭土、膨润土、石墨、萤石等主要矿种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高岭土、膨润土企业分别达到年产20万吨和30万吨的规模。

⑶技术装备水平提升

采选及深加工关键工艺和设备取得突破, 采矿机械化、大型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提纯超细、改性复合为代表的非金属矿深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石材数控加工中心、红外切机等广泛应用。

⑷进出口结构优化改善

原矿和初级产品出口比例有所下降, 加工制成品比例提高。2010年我国非金属矿业出口额130亿美元, 其中加工制品比例超过50%。普通产品进口增长趋势明显, 2010年石材产品进口额20亿美元, 年均增长15%以上。

⑸产业集聚速度加快

石墨、膨润土、耐火粘土、萤石、菱镁矿等主要产品呈现比较明显的集聚发展态势。石材行业已形成3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80%。

当前非金属矿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统筹不足, 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依然严重, 部分关键矿种过度无序开采。二是企业“小而散”, 产业集中度低, 规模效应差。三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 深加工及应用技术较弱。四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运行监测亟待加强。

2需求预测

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和产品, 同时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的品种、性能、质量和产量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非金属矿工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⑴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方式,立足满足国内需求,坚持保护性开采和综合利用,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培育壮大企业规模,促进非金属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⑵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性开发。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保护政策,合理开发利用非金属矿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市场潜力大的重点矿种,扶持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非金属矿工业全面优化升级。

坚持扶优扶强。引导优质要素向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企业和产业基地集聚,促进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综合利用。注重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尾矿等资源梯级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⑶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明显提高,重点矿种加工利用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非金属矿加工制品业加快发展,采选企业数量减少20%,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工制品占出口比重提高到70%以上,尾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4发展重点

⑴推进结构调整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非金属矿物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高性能非金属矿加工制品,开发专用化、功能化品种。

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势骨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整合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尽快做强做大。严格行业准入,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促进石材产业集聚升级。

优化重点矿种产业布局。以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经济区为基础,优先抓好萤石、耐火粘土、石墨、高纯石英、高岭土、膨润土等重点矿种产业发展。

⑵加快技术进步

研发关键技术。发挥骨干企业带动科技创新的作用。在非金属矿资源地及产业集聚地建立专业化研发中心,着力突破非金属矿物制品关键制备及应用技术,开发适应下游产业需要的精细化产品。加快石材文化创意设计和定制产品研发能力建设。

开发专用装备。加快开发大型、高效、节能且保护非金属矿物结构,满足非金属矿开采和加工特殊要求的专业化设备和成套装备。

完善标准体系。修订完善现有非金属矿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相关标准,研究制订新型非金属矿物加工制品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跟踪研究相关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⑶发展循环经济

优化矿山开采。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对矿山开采进行科学设计,优化开采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治理矿区废石、废水、塌陷区,修复损坏严重的矿山生态,新开发项目要同步推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

加强选矿及尾矿治理。采用先进选矿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纯度和品级,提高选矿回收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共伴生矿物的回收利用水平,加大尾矿治理,鼓励从尾矿中分离、回收有效矿物或成份,支持以尾矿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鼓励非金属矿加工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发展循环经济或生态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与应用开发。

5重点工程

⑴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工程。

工程目标:掌握核心制备技术,开发专业装备,建设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主要内容:以研发能力强的企业、科研院所为主导,以示范项目为支撑,选择优势非金属矿种,开发深加工及制品关键技术和装备,在重点企业或专业基地建设精细化、高水平非金属矿及加工制品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⑵高端产品发展工程。

工程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为牵引,加快发展高性能非金属矿制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以大企业为主导,采用产业联盟等形式,鼓励下游产业向非金属矿物领域延伸整合,着重发展石墨负极材料、高效石墨发热板材,石英光纤预制棒、石英坩埚等高端产品。利用高岭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生产纳米无机胶凝材料和高效农药载体材料等功能矿物材料。加快发展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用高效生态环保材料。

⑶绿色安全示范基地工程。

工程目标:推进尾矿综合利用和绿色产品开发,构建和谐示范区。

主要内容:选择典型矿区或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优化矿山开采,实施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认证,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开发。加强尾矿治理,加大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开发生态环保节能新产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节能减排,消除安全隐患,推动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绿色安全示范基地建设。

6 保障措施

⑴加强行业管理。

建立健全非金属矿工业运行监测体系,对石灰石、硅质原料、萤石、耐火粘土、石墨、菱镁矿、高岭土等主要矿种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发布行业运行信息。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社会责任建设、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⑵严格行业准入。

大宗产品实施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开发,控制总量扩张,加强环境治理,鼓励高水平规模化开发,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新增产能须在本地区重点矿种发展规划指导下有序发展。制定关键矿种生产行业准入条件,规范行业准入,实行保护性开发生产,鼓励集约化生产,着重发展精深加工。

⑶加强协调和政策支持。

“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学 篇3

不妨就从“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起。这句话的潜台词无疑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有了问题,否则何需转变?更何况还要加速转变?那末,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究竟有了什么问题?

就正面评价的角度来看,现行的、施行约30年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成果相当斐然:(1)平均9.8%的年增长率,全球第一;(2)出口大国,全球第一;(3)制造业大国,全球第一;(4)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全球第一;(5)GDP超英赶德越日,全球第二。这样的成绩还有什么问题?

但仔细观察这些成绩的背后,还应该注意到:

(一)已存在相当明显并且还在持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的趋势;

(二)高增长的背后是透支了资源、环境、劳工权益、农民权益、消费者权益;

(三)在快速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同时,也广泛地遭致了许多国家因失业问题严重而对中国的质疑与不满……

这样的现象,无论就国内发展及国际发展来讲,都不可持续,所以必须“尽快扭转”及“加速转变”。但无论是扭转或转变,作为第一步,首先必须搞明白,问题究竟在哪里?

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方式,邓小平的三句话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1)发展是硬道理;(2)稳定压倒一切;(3)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三句话的精髓,浓缩提炼之后,其实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优胜劣汰。优就是强势者,有较强竞争力的,胜出,先富;劣就是弱势者,例如劳工、农民、农业、农村、西部地区、环境生态等等,往往缺乏必要的照顾。因此,所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要义是:继续坚持市场经济,目的在确保效率与生产力;第二要义是: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同时,积极关注并照顾弱势者的利益,即落实社会主义;第三要义是:正是由于落实社会主义,再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及改善民生问题,从而有利于内需市场的开发,将增长的动力更多地由外需逐渐转为内需。

这样的三个要义,从这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许多执政理念,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例如:小康社会、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和谐社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人与自然等等。简单地说一句,就是既要坚持市场经济,又要落实社会主义。于是,“十二五”规划,就是所有这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念的系统化体现:

(一)在生产方面,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的目标为7%(不强调量),增加在教育、科研上的投资(强调质),同时重视节能减排(可持续);

(二)在分配方面,积极改善收入分配,重视食衣住行育乐医安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同时强调加强及创新社会管理;

(三)所有以上努力,均通过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以求落实。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4

根据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和部署,以及国家、省、市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精神和政策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粮食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物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实现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

建立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渠道的粮食市场体系和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实现了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全市现有粮食购销企业461家,粮油加工企业184家,专业粮食物流中心1家,粮食经营站点、粮食连锁经营公司、经营粮油的超市、城市农贸市场及乡镇集贸市场等粮油零售网点1500余家,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粮食购销网络,实现全市粮食供应充裕、市场稳定,满足了军需民用的多元化需求,并经受了“非典”时期部分地区粮食抢购期间的考验,确保了我市的粮食供应安全。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粮。自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各级粮食行政管

理部门的的努力,2005年市粮食局增设了市场监督检查处,并成立了城区粮食市场管理所,全市县郊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恢复,形成了我市粮食监督检查执法体系。同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为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创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建立粮食物流体系

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区域性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投资6000万元的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的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对沈阳市第一粮库等四个骨干国家粮食收储、储备库进行了更新改造,共投入资金1.7 亿元,建设设施完备、技术领先,具有“粮食四散”功能的现代化立筒仓、浅圆仓和平房仓等粮食储备物流设施,新增仓容21万吨,在全省率先改变传统的露天储粮方式,有力地提升了粮食流通“四散化”水平,保证了储粮安全。据统计,我市仓容在1000吨以上的各类经济性质的粮油仓储企业共207家,“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仓储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有效仓容达244万吨,比“十五”末期增长 85万吨,年均增长8%,散粮作业能力每小时8000余吨,比 “十五”末期增长 2750吨,年均增长7%。

(三)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力度加大,现代化企业制度初步建立,财务挂账得到清理,企业活力增强。国有粮食企业的市

场调控能力,购销主渠道作用显著增强,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扭亏为盈,共实现利润3922万元。

(四)完善储备和应急体系

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粮食安全。在承担着国家、省粮食储备任务同时,完成了市级储备粮油任务,新民市还建立了县(市)级储备。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对全市351家国有和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制定了《沈阳市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监督检查办法》,和《沈阳市粮食供应应急预案》,确定了米面油应急加工供货企业,提高了全市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五)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

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通过资产重组和优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培育了一大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并以此为依托,推动了以沈北新区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粮食物流和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了粮食生产、收储、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即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又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我市有以香雪面粉、第一粮库,南方谷物、辽宁中稻等为代表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

中,省级2家,市级20家。年加工生产粮油制品 102万吨,年产值近50亿元。

二、“十二五”时期所面临形势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粮食现代物流是采用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将粮食收购、中转、储藏、运输、配送等功能有机结合,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

(一)我市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具备的有利条件 1.优越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沈阳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东北亚和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城市,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粮食物流主通道的枢纽节点,是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等原粮及其产成品流通到关内和出口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在粮食流通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沈阳又是东北地区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的集聚地和扩散中心,交易活跃,市场繁荣,具有发展粮食现代物流的显著区位优势。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又将为发展我市现代粮食物流建设带来有利契机。2.完备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网路通畅,基本形成以公路、铁路、民航运输方式为主 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公路运输方面,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1742公里,形成了以“两环八射一过境”的环射型、高等级、大密度高速公路网,是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与辽宁中部城市群7个城市实现了公路高速化,可以方便快捷地连通每一条进出东北的主通道和主要粮食物流集散地;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等6条铁路干线汇集沈阳,有全国第二大的铁路货物编组站,现有大型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和收储库均有铁路专用线,形成了连接关内与东北各地的半环形枢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32条,民航运输年起降达6.63万架次; 海路运输方面,沈阳虽然是内陆城市,但由于距以北良、大连、营口、锦州、丹东5处港口为主的辽宁港口群距离短,具有实现粮食陆海联运的优势,可以依托辽宁港口群作为出海口,实现北粮南运和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目前,5个港口已建粮食转运泊位10个,其中2万吨以下泊位2个,2万吨至5万吨泊位4个,5万吨以上泊位4个,筒仓、场地总数分别达230多处和220多处。随着沈阳近海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沈阳这个内陆城市逐步向港口城市转型的同时,也为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创造了便利条件。

3.充足的粮食物流资源。我国粮食物流的流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商品粮的市场流通;二是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粮的收储、调运和轮换;三是粮食进出口。沈阳作为特大

型城市现有常住人口810万人,近年来,我市粮食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提高。据统计,我市2010年粮食总产量327万吨,需求量300万吨。其中,城乡居民口粮消费104万吨,其余为粮食加工和转化企业以及外销需求。全社会粮食收购量235 万吨,粮食销售量223万吨,产销基本平衡,小麦、大豆等部分品种需调剂。2010年,全市粮油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为927万吨,生产粮油产品374万吨,产值165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粮食物流产业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还存在不足,与黑吉两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相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偏低,仍有差距。当前,影响和制约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粮食流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物流资源不够集中造成利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现有仓储、运输设施不够完善,信息网络不畅。国有和非国有粮库适合粮食散装散卸的仓容比重偏低,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偏高,粮食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尚需完善。

2.粮食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大型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企业和集团不多,缺乏粮油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

3.现有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区域性和专业性有待提高。

互为依托、互相补充的大市场、大流通、大粮食网络格局还没有形成。粮食批发市场存在基础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三、现代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构想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当前形势,应当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利契机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好机遇,抓紧制订和实施我市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等综合优势,努力实现粮食现代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级粮食物流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提升功能,建立功能齐全、运作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调控体系,提高粮食物流“四散”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增强粮食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多种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鼓励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物流方式企业间参与投资;建设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行筹措,投资风险由企业自行承担,政府对区域性粮食现代物流重点项目进行政策和投资上的扶

持,为粮食现代物流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我市粮食流通现状,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在规划第一阶段,结合国家、省级粮食物流通道建设,重点对重大粮食物流项目、仓储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在规划第二阶段,实施整体推进,重点解决粮食收购、集并、加工的“四散”问题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全面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3.打破分割,整合资源。打破行业和地区分割,充分利用现有粮食物流设施,整合不同所有制主体的物流设施、基本功能及业务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粮食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培育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物流骨干企业,实现粮食现代物流的系统化、集约化发展。4.技术引领,注重实效。既要结合我市实际,注重实效,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注重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引进和交流。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减少粮食损耗,降低流通成本。

5.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要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重组改造,优化产权结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粮食流通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促进企业做优、做强,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粮食主渠道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完成粮食物流资源整合和大型粮食现

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完成粮食仓储、运输及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和粮食检验检测系统等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基本实现粮食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结;建立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为核心,以国有大型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及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为支撑,以遍布全市各区、县(市)的粮食仓储、加工、购销、物流企业为基础的,统一开放、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产销对接和功能辐射,确立我市在东北地区粮食物流的主导地位。改造仓储物流项目150个,仓容350万吨,建设项目投资18亿,实现粮食流通量年300万吨,粮食加工量450万吨。

四、现代粮食物流“十二五”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完成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

1.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各自粮食物流节点的收纳、中转、储备功能。选择遍布各区、县(市)的 180余个小粮库作为收纳库,以国家、省确立的粮食物流结点和通道作为枢纽,选择交通便利,仓储条件较好的国有和非国有骨干粮库作为中转和储备库,发挥各自收纳、集并、中转功能。依托现有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和改造一批适应散装散卸和粮食集装箱运输等中转仓容和装卸设施,解决中小粮库到大型粮库的集并和分拨问题,提高粮食快速中转和供应能力。以

实现散粮运输为目的,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增添散粮运输工具。“十二五”期间,拟投资18亿元,建设、改造仓储物流项目150余个,仓容350余万吨。同时完成好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的整体搬迁、置换重建项目,该项目拟投资3.2亿元,分三期建设,预计2012年底全部完成。2.建设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按照构建粮食物流信息网络的要求,以沈阳粮食物流中心改扩建为契机,以“沈阳粮网”为平台,建立省级粮食物流公共信息系统,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覆盖范围,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粮食购销、储存、加工企业及粮食物流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加强粮食现代物流信息采集、发布管理,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3.完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划建市、区县和企业三级粮食检验、检测系统,提升现有9家具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技术水平。投入资金对现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改善实验条件,并加强对质检人员队伍建设和再教育培训,达到全市粮食质量监管无盲区,质量检测全覆盖。

4.建立粮食物流标准化体系。按国家、省仓储和物流标准化要求,建立粮食物流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信息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实现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装卸机械、安全生产、品质检测、商品编码、市场交易、企业文化的标准化。重点安排粮食仓储设施的标准化、运输工具的标准化、装卸设施的标准化、散装作业方式和检测设施及指标的标准化等。

5.培育大型粮食物流企业,提高粮食物流组织化程度。一是加快培育专业粮食物流企业。通过整合我市大型粮食购销企业的物流资源,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资粮食物流,加快培育一批能组织跨省粮食物流业务、能承担国家宏观调控任务、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的大型专业粮食物流企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广泛开展内外交流,加强区域合作,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建立若干条畅通、快速、高效的粮食物流供应链,提高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掌控能力;二是改造提升传统国有粮食物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动传统粮食物流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建设的机械化骨干库、世行粮食流通项目储备库、国家粮食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储粮功能作用,科学合理利用区位、公路、铁路、设施、设备、场地、港口分库等优势,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功能、扩大规模、搭建信息平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措施,创建具有农业订单生产、粮食收储、运输、配送、加工、贸易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三是积极发展粮食制成品物流。随着我市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成品粮及粮食精深加工产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大。在搞好原粮流通的基础上,鼓励我市粮食物流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粮食制成品物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二五”期间,要完成10家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的培育工作,实现粮食流通量年500万吨,年产值250亿元目标。

(二)着力推进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和提升市场功能

1.完成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的改扩建任务。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原沈阳粮食批发市场)成立于1998年,位于东北粮食流通走廊的重要节点,沈阳市铁西区北一中路(沈阳市第一粮库院内),区位优势明显,经十几年的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粮食现货交易批发市场,在我市粮食流通、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地位和作用显著。2005年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大中城市十大重点粮油市场”。但由于投入不足,其规模、功能、设施等诸多方面已不适应粮食流通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与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粮食物流节点的地位很不相称,有待完善和提升。“十一五”期间,共投资6000万元,对该项目进行了整体维修改造,现一、二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并与沈阳市第一粮库整合为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在规模、功能、设施、设备、软硬件条件、安

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现占地31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00万吨,交易额近50亿元,已形成集成品粮油现货交易、粮油储备、粮食加工、粮食物流、信息发布等粮食服务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全国一流的粮食现货交易中心和粮食物流集散地。“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投入,拟投资5000万元,新建、维修库房各1万平方米,新增档口100个,新上大米、杂粮生产线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功能。改造建设后的沈阳粮食物流中心由“两个市场、六个中心、四个功能区”组成。“两个市场”是:粮食现货交易市场、粮食竞价交易市场。“六个中心”是:粮食信息中心、电子交易中心、质量监控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结算管理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是:经营交易区、仓储保管区、加工分装区、物流配送区。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100-150万吨,交易额80-100亿元,成为集粮食物流、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以批发交易、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平台为主体,具有很强吸纳和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省级粮食物流中心,成为立足辽宁、辐射东北、面向全国的粮食集散地。通过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集聚粮食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发挥规模优势,形成集产购销一体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产业集群。

2.完善区、县(市)区域性城乡粮食集贸市场建设和城

镇农贸市场、超市、连锁经营场所建设。以新民、辽中、康平、法库及苏家屯、沈北新区等区县(市)农村粮食集贸市场为主线,以遍布城区的农贸市场、超市、连锁经营场所为附线,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家乐福、乐购、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和粮油连锁经营机构加强合作,实行送配货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出资兴办粮油经销店和连锁经营机构,方便城乡百姓消费粮油产品,使之成为保证供应,稳定粮价的必要补充,并服务于沈阳粮食物流中心,形成网络状物流格局。

(三)着力推进粮食粮油加工产业化经营,培育和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实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农户→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将粮食的科研、订单收购、精深加工、粮食转化、贸易经营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1.推进面粉、大米、油脂、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一是扩大沈北新区沈阳香雪面粉工业园的产能,新建沈阳益海嘉里面粉工业园。香雪和东大面粉公司经过重组整合,已经实现年产30万吨生产能力。“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2亿元,提高产能和产品科技含量,努力打造成东北区单产规模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将面粉年产量由现在的20

万吨提高到3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沈阳益海嘉里拟投资 4.5亿元,新建年面粉50万吨,产值20亿元的面粉工业园。二是继续推进以沈北新区辽宁中稻股份、益海嘉里,苏家屯区中粮集团水稻加工产业园,市直企业沈阳市第一粮库、南方谷物等为代表的水稻加工产业建设。益海嘉里拟投资1.5亿元,在沈北新区新建年加工水稻20万吨的工业园。中粮集团拟投资3亿元,在苏家屯区新建年加工水稻30万吨的工业园。“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实现年产大米及其衍生品70万吨,产值30亿元。三是继续扶持中纺粮油(沈阳)有限公司的油脂产业园建设,努力使企业摆脱亏损现状。“十二五”期间,将油脂年产量现在的6万吨,提高到 9万吨,成为我市大型油脂加工基地,改变我市油脂加工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该企业纳入沈阳油脂产品应急保障加工指定单位后,对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扶持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公司沈阳分公司投资2200万元灌装项目建设。该项目建在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院内。设计年灌装能力12万吨,年经营量20万吨,产品供应东北市场。四是继续支持以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顶益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饲料和食品产业发展。位于新民市的沈阳方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沈阳东顺饲料有限公司拟投资8000万元,新建年产20万吨和25万吨饲料的饲料加工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以利于粮食的就地转化,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粮食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利用国债、政府补贴和企业自筹资金对现有粮食加工储存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不断加大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提升粮食加工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龙头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3.扶持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水稻进行大米加工、稻米油生产、稻壳发电工等粮食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绿色环保、低碳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品牌形象,节约粮食和能源消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4.支持沈阳市第一粮库、沈阳市第三粮食收储库、沈阳香雪面粉股份公司等企业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和订单收购,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鼓励粮食购销、加工、经营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绿色和有机粮食种植基地,推行优质收购政策,实现农企双赢。

“十二五”期间,我市粮食粮油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从现在的22家,提高到40家左右。其中,2012年前,达到30家左右,2015年前达到40家左右。省部级和市级名牌产品要从现在的9个提高到16个左右。订单农业面积要从现在的1.3万亩,扩大到3万亩左右。

(四)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粮食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

1.在落实国家省市三级储备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区县市粮食储备。加强对各级储备粮的管理,及时轮换、确保质量合格、数量真实。

2.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体系,细化和完善粮油储备应急动用方案,健全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体系,推进应急保障机制和设施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应急情况下全市粮食有效供应。到“十二五”末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要比现在增加15%左右,达到400多家。3.认真抓好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加强粮食统计队伍建设,扩大统计范围,提高统计质量,加强粮食综合平衡预测分析,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主要依靠企业投资建设。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根据规划具体项目类别的公益性程度和运营特点,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扶持建设,并协调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除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现代物流项目资金外,市里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全市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

(二)完善各项政策

粮食现代物流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要完善各项政策,抓好政策落实。一是税收政策。省级重点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粮食物流园区建在开发区的,享受开发区各项优惠政策。二是用地政策。纳入规划的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享受规定的用地优惠政策。三是价格政策。继续执行国家粮食铁路运价优惠政策,铁路、交通部门要将散粮运输纳入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粮食物流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执行工业价格。

(三)创新体制机制

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各类所有制企业的粮食物流设施。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资本运作等合资、合作方式参与粮食物流建设和经营。加快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主体,特别是大型物流企业进入,参与我市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

(四)加快人才培养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贵州省“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为指导,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区战略,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按照“首抓校长、打造骨干、倾斜弱势、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为推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我区基础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教师继续教育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德四新一心理”(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薄弱学校教师和两乡教师为重点,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引领,以“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简称“省培计划”)和地级培训为抓手,以县级培训为基础,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并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

加强南明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区、校两级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批区域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为实现我区从教育大区走向教育强区,实现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四、培训对象 我校全体在职小学教师

五、任务及内容

培训分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一)全员培训

用五年时间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讲行每人不少于360羔学时的培训I,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一心理”)不得少于300学时。在总学时中,区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不得少于240学时。我校计划从2011年秋学期起,每学期完成30学时全员集中培训,其中分学科培训20学时,通识培训(含师德)10学时。

全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并将“一德四新一心理”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恩、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6、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心理咨询工作水平。有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工作培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及考皖切实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好学校心理咨询室,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教师及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健康普及知识和心理健康辅导服务。

(二)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以打造我区骨干、倾斜薄弱学校和两乡学校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推动我区薄弱学校和两乡学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1、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五年内,选拔、培训、认定高于我区教师总数3.5%的区级骨干教师,并完成上级下达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各级骨干教师要覆盖所有的区属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各学校也要结合实际遴选、培养校级骨干教师。

对我区认定的区级骨干教师,我区将积极培养、选送部分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为省、市级教学名师搭建各种专业发展平台,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班主任培训计划。

五年内,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所有班主任进行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

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我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中小学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应达到80%以上。

6.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对所有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

7.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计划。对新任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教工程培训360总学时中,实行单独登记。

8.教师培训团队提升计划

教师培训团队是指实施教师培训的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通过组织我区教师培训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参加省、地、县各级开展的教师培训团队提升培训,使管理者准确把握省、市、区继教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增强培训组织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培训者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增强对培训课程和内容的策划设计能力,改进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和指导校本研修的能力。

(三)学历提高培训

我区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的原则,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的要求,稳步推进我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到2015年,全区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到专科以上;初中教师学历达到大学本科以上的不低于80%;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高,达到2%左右。

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教师资格再认证试点工作,把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与教师继续教育结等依据。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校或个人要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不力的学校要给予批评,对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评估,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教育局将把教师培训纳入教育督导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实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南明区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办法》,对教内,按规定参加培训、完成培训学时并考试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2011—2015年)”。

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各学校要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七、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按照全国教师教育网联计划的发展规划,结合我区实际,整合各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覆盖全区、资源共享、开放高效的教师教育网络平台和学习资源库,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学习需求。

充分发挥我区教师学资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中组织协调、专业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和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示范校,加强校本网络研修资源平台和实践平台建设。至2015年,争创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创建3所以上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县级示范校,并争创校本研修·省级示范校。

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及制度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采取“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的队伍建设方略,建立我区三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与服务体系团队(区级研训指导团队、区级导师团队、校级骨干团队),形成项目专家培训资源库,建立送教下乡、送训上门、巡回指导等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

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开发本土培训教材,形成多样化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我区继教工程实行区、校两级管理。

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继教工程领导和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专人负责。提供教师培训工作所需的政策、人员、设备、支持,按规定配给师训经费,并加强此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及评估,确保继教工作的正常开展。南明区中小学教师继教工程办公室设在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实施继教工程。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是继教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各校继教工作机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师培训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抓紧抓好“十二五”期间继教工作,按规定确保开展此项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教师参加区级及其以上培训,同时要求有组织好没学期不少于15学时的校本研修,并作好过程性资料的建档工作,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区教育局将教师培训工作开展作为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更新培训观念,要把完成培训任务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大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区教育局将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和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特别要确保薄弱学校教师的培训。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个人出资相结合等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机制。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九、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9—11月为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各级要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搞好调研,制定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并对管理者和培训者进行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月—2015年2月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我区将从实际出发分期分批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质量,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并将深入基层和学校,力口强对培训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校本培训的指导和检查。区教育局及继教办每年对各校继教工程作过程性抽查,每年作一次专项检查,并于201 3年接受全省继教工程中期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为评估验收阶段。其中,6月底前完成对各校的检查验收;7—9月底前接受贵阳市验收;

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篇6

10月26日,在第八届中国钢铁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详细地介绍了即将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基本情况。他透露,如果顺利的话,《规划》将在下月初正式对外发布。

四个判断 三个转变 两个支撑 一条主线

骆铁军用两句话概括了“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的总体情况。第一句是,“十一五”时期是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5年。第二句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加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钢铁企业协同发展,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他介绍说:“在《规划》中,我们作了四个判断,体现了三个转变,立足两个支撑,坚持一条主线。”

四个基本判断是:第一,钢铁工业规模已经很大,发展迈向新台阶,已具备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第二,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原料价格的制约日益增强。第三,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全球一体化的增强,使中国钢铁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对中国钢铁的影响日益增强。第四,钢铁行业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钢铁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状态,无论是行业自身还是外部的发展都到了一个必须转型、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基于这四个判断,《规划》确定,钢铁工业的发展要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才成长转变;第二个转变,是由注重钢铁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第三个转变,是由注重国内发展,向注重国内和国际协调发展转变。

《规划》提出,钢铁行业要立足两个支撑:第一个是要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二个是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划》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确定为钢铁工业“十二五”期间的主攻方向,是贯穿全篇的一条主线。着力解决四大问题 加快东南沿海布局

骆铁军分析了钢铁工业面临的四大主要问题。

一是品种质量亟待升级。实际上我们的品种质量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是在一种高消费、低标准下满足的需求,是一种粗放式的需求。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我们长期使用300MPa的Ⅱ级螺纹钢来支撑建筑行业,而国外已经使用到500MPa或600MPa。另外,不同行业都提出了轻量化、高强度用钢需求,减量化用钢也是钢材产品升级的方向。二是布局调整进展还比较缓慢。实际上中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但是现在就缺一个角——东南角。现在环渤海的5个省、市产能在4亿吨左右,自己消费一半,大部分还要运往东南沿海。因此,从大局上讲,“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在东南沿海布局。三是能源、环境、原料的约束增强。特别是环境,现在除了国家制定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各地考核的标准外,还须解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钢铁行业是耗能大户,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节能方面入手。原料问题更加突出,下阶段行业内要加强整顿铁矿石市场秩序,探讨保持上下游健康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十二五”,钢铁工业靠什么转型,关键是靠技术创新。骆铁军指出,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不足:多数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才,工艺技术装备和关键品种的创新成果少,研发投入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基础研究滞后、原始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是“十二五”要努力攻克的不足。

六大目标实现产业转型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规划》对“十二五”钢铁工业的发展环境做出了基本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钢铁工业将步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资源价格高涨、需求增速趋缓、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将呈现低增速、低盈利运行态势。

骆铁军介绍说,《规划》确定的总的目标是:钢铁工业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品种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同时,《规划》还确定了六大目标:

第一是产品升级。产品质量要明显提高,稳定性增强,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等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船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等高端品种自给率达到80%,400MPa及以上螺纹钢使用比例超过80%。

第二是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家确定了单位能耗指标是降低16%,我们在做“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时,整个工业的单位能耗指标要降低20%左右,钢铁行业将这一指标确定为18%。同时,提出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要低于580千克标煤。

第三是产业布局。“十二五”时期,要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的问题。

第四是资源保障。基本建立利益共享的铁矿石、煤炭原燃料保障体系,新增境外铁矿石产能1亿吨。

第五是技术创新。《规划》提出,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达到1.5%,绿色低碳冶炼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高效生产和节能减排等共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第六是产业集中度。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要由48%提高到60%。

九大任务重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优化布局

《规划》还确定了“十二五”钢铁工业的重点领域和任务。主要包括加快产品升级、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兼并重组、加强钢铁产业链延伸和协同、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等九个方面。

骆铁军重点介绍了强化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三个方面。

在强化技术创新方面,他指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有两个,一是推动产品升级,二是促进节能减排。在推动产品升级方面,重点是提高量大面广的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钢铁工业有一些新的技术需要开发,如加快烧结烟气脱硫脱硝、高温高压干熄焦、高炉高效喷煤、能源管理中心的三废综合利用等。同时,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冶金科研院所、高校和工程设计单位的创新动力,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工程设

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巩固和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钢铁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在于绿色发展,要突出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骆铁军说。

在加快产品升级方面,骆铁军指出:“产品升级要分两个层次:要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品种质量、档次和稳定性放在首位,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这对于大部分企业、大部分品种来说,应该是“十二五”的一个重点。同时,要加大满足新兴产业需求和一些高精尖的品种的开发,但是这个开发主要应由少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承担,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资金的浪费。”

据介绍,工信部和住建部最近准备发布一个关于推广使用Ⅲ级螺纹钢的指导意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Ⅲ级螺纹钢使用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80%。现在新的钢筋混凝土使用规范已于2011年7月正式使用,下一阶段我们还要研究螺纹钢生产标准的修改,彻底取消Ⅱ级螺纹钢。

聚焦广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篇7

从对各个方面得到的综合信息的研究来看, “十二五”时期, 中国包括广东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有四个方面需高度关注:

(一)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将发生新的变化。所谓经济发展基本面或者说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 特别是外部环境会发生重大变化, 对这个重大变化的预判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下滑, 这对中国和广东的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中国和广东的经济经历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 广东32年年均增长速度是13.5%。从世界经济规律和以往的经验来看, 原来经历高增长的国家, 日本、德国、美国等, 一般在人均GDP到达7000-10000美元左右, 经济增长速度就下滑。日本很典型, 黄金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增长10%, 然后就下滑, 到上世纪70-80年代这二十年日本经济增速下了一个台阶, 降到4%,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20年又下到1-2%。中国特别是广东不会违背这个规律。如果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发生变化, 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转为次高速或者中速增长, 或者下一个台阶的话, 那么我们肯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说市场空间收缩, 企业利润下降, 财政收入的下降等等问题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而且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一种常态的话, 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多, 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如果在中国这个大格局下, 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 广东包括东部沿海一些地区的增长速度肯定会率先降下来。我们研判“十二五”时期前三年还不会太慢, 末期或是“十三五”开始,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广东一定下一个台阶, 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但我们经常碰到很多困难、危机, 中央的研判有一句话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十二五”时期会改变, 这个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二)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 将从原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中央已依次实行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 特别最近几年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地区性的, 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规划, 都把这些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据统计, 近几年已通过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有39个, 其中包括珠三角规划, 据了解, 国家发改委现还有10个地区性的发展规划等待国务院来审批通过, 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 很明显的是从原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这又是一个大变化。

(三) 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 从过去的经济短缺时期或者说工业制成品短缺时期, 转入公共服务产品短缺时期。因为中国特别是广东的制造业产能是很大的, 可以说是过剩的。广东工业化是从改革开放时期起步的, 当时生活日用品短缺, 我们从轻纺工业开始工业化的道路。三十年以后的今天, 工业制成品、生活日用品已经不是短缺了, 而是过剩了。而现在缺什么呢?就是公共服务产品的短缺时期, 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话, 那么下来的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 以及围绕公共产品的产业发展, 将会完全不一样。公共服务产品的短缺时期, 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面要发挥很重要的主导作用。那么政府的转型, 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也要转变, 那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四) 从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来看, 会从原来的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 或者说从原来的经济增长导向转向民生导向。解放以来, 我们国家在发展目标上一直是坚持国富优先。那时经济没有起飞, 为了解决工业化问题, 先增强国力完成积累是正确的。但长期采取这种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结果是, 现在国力的增强远远超过民力,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中央从“十七大五中全会”开始提出包容性增长, 共享发展等, 表明将从“十二五”开始, 国家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将从国富优先转到民富优先。民富优先是以改善民生为导向, 而不是过去的以经济增长或者总量增长为导向,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十二五”对广东可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 如果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发生变化, 广东的经济增长速度到“十二五”末期将下一个台阶, 那么这些变化集聚在一起, 广东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在这个变化转折的时期优势还有哪些?而且考虑到去年广东人均GDP已经达到7000美元, 按照国际标准, 广东已经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地区的行列。那么广东将会面临一个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从中等收入平稳的过渡到高等收入。能不能顺利跨越这个高收入的高墙, 避免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这是广东将面临的很大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 更加重视“三农”问题

城乡发展不协调,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 是当前广东面临的一大问题,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问题。随着全国及广东发展格局面临一些重大的变化, 从供给因素看, 土地供给约束的加强, 劳动力的供给开始出现拐点, 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这对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加工业的发展形成极大的约束。从全国的宏观发展背景来看, 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胀压力越来越大, 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难以为继, 这对广东的原有的发展方式构成极大的约束和挑战, 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从需求的因素看, 目前投资需求面对着供给压力, 另一方面大学的基础设施已经分步的实施了, 政府主导投资来拉动增长的空间能力有限。要形成有重大带动效应的新兴产业, 也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制约。而房地产业, 汽车产业不断受到政策的硬约束, 其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目前遇到的还是老问题, 区域发展不协调, 城乡发展不协调, 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格局下进一步以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这路走不通, 传统产业要面临劳动力的约束又面临通货膨胀的约束, 所以说依赖原来传统的产业进一步来发挥往日的辉煌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十二五”时期广东要把重点、把眼光投到农村去, 加大三农和中小城市的发展, 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广东省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达到这个比较高的水平, 没有房地产的发展、奢侈品的消费、不动产的投资, 经济活力是非常之有限的。所以加快发展中小城镇, 推进农村的城镇化, 加大劳动力的转移, 将投资的重点转到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广东想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是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所以广东“十二五”要把更多的财力投入到落后的地级市及中小城镇, 以此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十一五”时期, 广东实施金融产业发展战略, 金融产业以恢复性、跨越式的特点快速增长, 金融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0.4%, 占GDP的比重从不到3%提升到6%, 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从05年的12.7%下降到的1.9%, 金融生态良好。但是广东的金融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 潜在优势尚未发挥, 与国内金融业发展较好的上海、天津、重庆等存在较大的差距等问题。“十二五”时期, 必须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充分发挥广东在实体产业、金融资源、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多种优势, 致力改革创新, 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一) 在银行信贷市场方面。一是要引导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 尤其是地方中小银行业机构做好做实广东城市金融市场, 进一步开发农村市场、中小企业市场、消费信贷市场, 提高资本运用效率, 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经营效益。二是要支持鼓励银行业拓宽业务领域, 发挥信息优势和渠道优势, 提升投资银行、财富管理、决策咨询等多种服务功能, 加快从融资中介向全能金融服务型转变。通过深化粤港澳合作及扩大开放, 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相关人才, 引进适度的市场竞争, 促进银行服务功能的提升。三是要将发展融资租赁业作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实现与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广东银行业信贷资本雄厚的优势,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广东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建立融资租赁公司, 引进国内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到广东设立分公司, 扶持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的融资租赁公司, 建立政企合作机制和完善配套政策。四是要积极发展适应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的新的银行机构, 如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的中小银行, 服务台湾企业的台资银行等。

(二) 在资本市场方面。要继续将发展利用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工作主要着力点, 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需要, 实现风险分层管理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是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 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重点是建立完善创业投资的引导机制和退出机制, 由各级政府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建立创业投资的政策性担保机制, 建立包括创业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场外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元化发展及退出渠道, 政府还要搭建创业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平台。二是要加快做大做强广发证券等地方证券公司, 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优化股东结构, 先以香港为平台,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营, 积累经验, 寻机兼并香港及欧美证券公司, 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证券公司。三是要创建新市场平台, 探索粤港共建广州期货交易所, 发展“新三板”交易市场、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 借鉴台湾和上海经验, 争取国家支持建立区域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三) 在保险市场方面。要做好保险业全面发展工作, 新组建和引进一批保险总部机构和汽车保险、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专业性保险机构, 积极引进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研发等后援部门, 有条件的地方成立保险集团公司。同时, 深化保险业的创新, 提升保险服务功能, 争取再创造像“湛江模式”、电子保单一样的重大保险创新。要积极争取中国保监会扩大保险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范围。

(四) 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地方金融体系, 组建省属金融控股公司, 掌握更大的金融话语权和更多的金融资源。上海国际集团、天津泰达集团、重庆渝富集团都是整合地方金融资源, 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的核心力量。如果广东不能尽快组建省属金融控股集团, 将难以推进地方金融产业发展战略, 将丧失发展先机。

(五) 要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要通过发展金融前后台产业和金融中介服务行业、通过金融支持创业、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条件;要通过发展理财业务, 建设财富管理中心, 拓宽人民群众境内外投资渠道, 创造人民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更多机会;要通过创新发展医疗、养老保险服务创造有利人民健康、有利提高养老保障的更好条件;要通过提高金融信息化水平, 加强行风建设创造更好的金融服务条件。

(六) 全面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广东上报国务院的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已经由人总行牵头完成了征求意见和修改工作, 得到了中央各部委的积极支持。总体方案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后, 广东将全面着力建设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以此为政策保障, 着力解决制约金融功能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争取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区域金融合作、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为转变金融产业发展方式注入强大的活力,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持续、强有力的支持。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培植具有持续带动力的主导产业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 西方发达经济复苏缓慢, 国际需求的萎缩将使广东省过去的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增长路径越走越窄。预测“十二五”广东的对外出口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速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出口肯定会下跌, 政府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也不可持续的, 消费带动将成为主力。因此“十二五”期间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可能更多的考虑这个需求, 特别是要有持续的带动效应。以前我们的基准就是生产率基准, 是技术基准, 到现在还是这样, 就是那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 技术进步比较快、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产业, 而很少考虑作为一个主导产业, 最重要在“十二五”期间的是不是具有持续带动发展的动力, 只有具备持续带动发展能力, 我们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才有保证。“十二五”期间的主导产业必须是对内需有非常大的带动效应这么一种产业, 或者对消费有很大的带动效应的产业。怎样具体去判断一个产业对消费带动作用主要从两个主要的指标, 一个是收入需求弹性, 一个是就业弹性。从两个弹性来看, 现在广东省已进入人均收入6000-7000美元的发展阶段, 因此应选择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那么让服务业发展起来成为真正的主导产业, 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广东前三十年发展制造业的时候, 其动力机制主要是靠要素驱动或者投资驱动, 即劳动力、土地等第一成本要素的投入和大量的政府的投入。而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制度驱动, 它是一个制度敏感型的产业, 因为服务业是人对人的一个生产活动而不像制造业是人对物的活动, 所以服务业要求更高。发展服务业是靠制度驱动和人力驱动, 这是它的一个根本动力机制。为此必须进行改革, 特别在政府的管理层面进行改革, 我们的服务业为什么发展缓慢就是太多的政府的规制或者是垄断, 以及政府提供的职能不到位, 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政府必须是一个服务型的, 才能真正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以什么路径去实现服务业的发展或者实现对内需和消费的整体带动, 首先要考虑满足核心的消费, 对我们个人或公民来说主要是医疗、教育、社保这些公共服务品等核心消费, 然后才是其他的日常消费, 以及追求质量型的或者是奢侈型的消费, 如果公民的核心消费没有满足, 那么他的日常消费和追求质量型的消费都会有所保留, 就会有很高的储蓄动机, 那么日常消费和追求质量消费就会被挤压。所以发展服务业首先要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满足来带动, 以公共服务或者准公共服务带动私人服务, 对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提供主体。所以政府要进行改革, 打破垄断, 特别需要对中间组织和私营企业开放, 让它们能够进入被政府垄断的服务行业。总体上讲“十二五”期间, 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最根本的是政府的机制体制的改革, 而这种机制体制的改革可能要涉及到政府自身的利益, 需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才能够把这些事干好。

大力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和广东将进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期, 这个时期将是中国更加具体地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来介入国际经济体系和现成的国际秩序, 发挥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 并推动全球化向着人类文明方向发展的时期。因此在“十二五”转型发展中, 广东要更加重视突出文化的作用:一是文化引导, 要创造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文化理念;二是创新, 要积极地推动创新文化发展新的方式;三是文化实力, 要进一步增强广东的文化软实力来和硬实力相对应;四是文化传播, 用更加赋予亲和力、更加赋予凝聚力的方式来传播的广东形象;五是文化名声。“十二五”期间广东要不断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战略, 找准文化产业倍增的着力点和机制创新的切入点:

(一) 加快文化产业与金融的对接。广东要依托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的金融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基础, 加快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 探索建立文化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作用, 引导各种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 推动文化创意与资本市场的结合, 打通文化创意项目产业化的通道, 破解文化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二) 建立高效的产业服务公共平台。国际前沿的研究证明:优秀的产业园区要发挥“孵化-集聚-倍增”的效应, 广东省必须以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平台体系为支撑, 特别是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重点城市, 打造更多重点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以此来加快新兴产业板块的培育, 形成全方位覆盖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 广东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在数字出版、电子图书、数字印刷、互联网视频、网络游戏、动漫制作等新兴领域有更大的投入, 建立更多的服务平台和优秀园区, 形成更大的扶持力度, 使广东的文化产业沿着科技型、创意型、效益型的方向跨上新的台阶。

(三) 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十二五”期间, 广东的文化建设, 要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相结合, 要整合利用岭南文化的名人、名山、名村、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 把自然生态的保护和人文生态的传承结合起来。要广开胸怀, 兼收并蓄, 积极创办“广东省岭南文化节”, 探索创建“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潮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新业态, 特别是挖掘岭南水文化资源, 以水的活化美化, 提升水乡文化品位, 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水乡文化体系。要结合生态文明村镇、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道网建设, 把文化元素和文化主题融入到生态经济的开发中, 让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的集聚区与生态空间结合, 以生态环境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以住宅产业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 200多个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也是建筑业超级大国,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建筑的产销量接近中国。但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十二五”规划期全国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这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良机。目前世界上最有条件搞住宅产业化的是中国, 而中国恰恰没有做。所谓住宅产业化是指住宅设计的标准化、构件的部品化、部品生产的工业化、现场施工的装备化, 即门窗、墙壁等部件在车间里全部生产好了, 然后现场拼装。住宅产业化的特点是现场施工期非常短, 成本会降低, 结构品质非常高, 环保低碳。在住宅产业化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美国、法国等国, 建筑部件的预制率达到90%以上, 施工现场模板用量减少85%以上, 手脚架的用量减少50%以上, 建筑垃圾减少91%, 节电10%、节水40%以上, 还有节钢节混泥土等等。“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应该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可以在四个方面来支持这个产业发展, 一是制定完善这方面的政策法规;二是在研发标准技术制订行业规范方面进行支持;三是保障性住房本身提供的需求市场, 政府是甲方的, 全国是今年一千万套, 有这样规模的市场, 导致产业化规模效应显而易见;四是加大金融资金方面的支持。

要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问题

(一) 要注重社会生态的净化和建设。目前, 广东的社会生态格局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的需求。表现在:第一, 各个领域的虚假现象层出不穷, 造假、售假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而大部分造假都是主观故意与利益驱动。更严峻的是, 社会精英也加入到造假行列中来, 甚至出现了政府部门、大型企业的组织性、系统性造假, 使得社会信任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社会成本成倍上升, 合作与沟通变得困难。第二, 针对具体对象的谣言、诬告现象有上升和蔓延的趋势。网络平台被一些人利用, 散布虚假信息, 搞乱了人心和社会秩序;利用反腐败举报的渠道, 捏造事实攻击别人, 不仅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 而且使得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对立, 相互间猜疑、仇视, 直接腐蚀和败坏社会风气。第三, 在传统权威被瓦解之后, 现代权威不能及时补位。法律权威依然被权力所遮蔽, 社会精英反道德行为成为负面示范的典型, 致使社会上仇官、仇富心理浓厚, 社会大众失去了道德上的方向感, 及时行乐、急功近利和拜金主义思潮泛起, 理想的沉伦和行为的放纵, 结合犬儒主义、民粹思想, 使社会生态更加脆弱。

要解决上述问题, 一要认识到社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各级党政系统要高度重视。二要将讲了十多年的社会诚信记录及信息系统尽快建立起来, 并且完善惩罚机制, 大幅度提高失信成本。在西方许多国家, 失信所面临的是终身记录和长时间的领域禁入, 通过排斥的方法净化社会环境。三要提高对社会精英的约束力度。要成立精英系统的道德委员会, 进一步加大失信、失德的违规成本。对精英造假、失德的处罚要严厉, 标准应高于一般民众。四要严厉打击造摇惑众和诬告者, 不能让媒体成为蛊惑人心的场所, 更不能使反腐败成为泄私愤和攻击别人的平台。目前纪检部门只鼓励举报, 不查处诬告, 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只要权利, 不要义务, 不要责任, 这对于社会生态建设是很不利的, 要真正落实“打击诬告者”的原则。五要在全社会开展理想和信念宣传教育, 要从青少年抓起, 逐步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和行为规范, 使社会思潮和社会风气不断改善。

(二) 要注重社会心理的建设。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时间变得昂贵, 人际间的沟通成本上升, 心灵互慰减少, 以及价值观分化和文化多元现象突出, 使得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各种心理疾病诸如郁闷、多疑、恐惧、紧张、沮丧、灰心、烦躁等等,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 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极端行为。因抑郁症而自杀者不断涌现, 滥杀无辜、报复社会的现象也此起彼伏。例如北京、安徽的灭门惨案, 以及幼儿园、学校的杀人案, 以及富士康员工的系列跳楼事件, 都充分说明了社会心理失衡、变态的严重性。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当前的社会心理问题, 并且要高度重视、有效地解决。

第一, 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目前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太少, 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要把专家队伍动员起来, 既可以为市民提供有效服务, 又为公民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内容, 对社会也起到良性的示范作用。

第二, 要重视宗教组织在净化人们心灵、排解心理困惑、疏导不良情绪方面的作用。外国的宗教组织对社会建设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赈灾、扶贫、慈善等活动外, 社区的教堂常常成为人际沟通和心灵互慰的理想平台。我们可以动员宗教组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 将功利主义、世俗的求神拜佛引导到追求生命信仰和净化心灵上来。

第三, 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并且从制度上保证有倾诉的场合、对象和渠道。各级领导都要拿出时间听自己的部下讲心里话、发牢骚、批评以及发泄不满, 而且制度上要免责。让人讲话, 天塌不下来, 把情绪憋在心里, 压抑久了, 容易酿成大祸。

第四, 要关注社会成员的心理、情绪变化, 及时予以疏导、介入和心理安慰, 不要等出了问题才去补救。心理分析是很专业的工作, 要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三) 要改革信访制度。目前的个人和集体上访愈演愈烈。各级政府已将群体上访定性为政治事故, 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阻止上访, 尤其是赴京上访。问题在于, 靠行政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 依然属于人治范畴。只要信访、上访有效, 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挡不住, 也处理不过来。在较多的情况下, 信访反映的问题多是交给上访者所在地政府或单位处理, 除非个别案件引起了高层关注, 有明确表态, 否则上级部门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和资源去调查、处理所有的信访件。况且有些信访反映的情况掺杂了不少虚假信息, 而对造摇、诬陷他人的行为又缺乏处理的积极性, 就更使得整个信访制度陷入了困境。群众不信法庭信领导, 根本原因是领导大过法院, 权大于法。同时也因为诉讼成本与信访成本不同。在农村调查时一些基层干部反映, 现在农民威胁乡镇领导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如果不答应要求, 我们便去省城和北京上访。”这似乎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来司法救济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它可以有效制约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但司法不公现象的存在, 使得这道防线失灵, 回过头又要求助于人治。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8

由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发展网主办,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杂志及广州证券特别支持的“2015中国债券发展论坛”于6月17日在京举行。业界专家学者、发行人、券商、投资机构等汇聚一堂,总结了“十二五”债市发展经验,并对“十三五”债市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重点就中国债券市场产品创新、风险防控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主 持 人:广发证券债券部董事总经理 李茂年

特邀嘉宾: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 杨萍

中咨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李开孟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忠红

申万菱信基金固定收益总经理 陈国辉

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凌富华

招商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 孙彬彬

广发证券债券部董事总经理李茂年:发展债券市场需要政府与市场机制的紧密配合

发展债券市场最核心的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解决所谓的多部门监管、市场分割的情况。发展债券市场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两者要紧密结合。在政府层面,就是要从规则透明度、竞争公平性和监管到位等方面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在市场机制层面,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信息公开、投资者保护、产品多样化成为可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副所长杨萍: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到今天,改革步伐非常大。一是债券发行交易管理不断规范,债券品种日益增多。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地方政府债的品种增多,不仅有一般债券,也有专项债券。2014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了项目收益票据,迎合了投融资领域及债券市场发展改革的需求。二是债券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今年已出台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三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策层面推陈出新,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比如在企业债券管理方面,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来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另外,为顺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四大领域专项债相关政策也出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是正逢其时。

但我国债券市场也存在品种不够、深度不够的问题,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从总体上来讲,债券市场发展前景向好。

中咨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明确地方政府是否具有独立信用主体资格至关重要

随着新《预算法》的发布以及国务院相关文件的出台,地方政府已经可以阳光发债了。从理论上说,发债必须有独立的信用基础。那么地方政府是否有独立的信用基础?是否具备独立的信用主体资格?我觉得这是发债必须要面对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一旦地方政府阳光发债的口子敞开了,接下来就会引出一系列操作层面的问题,包括:地方政府是否应该编制独立的资产负债表?一旦出现信用问题、破产了,该如何进行救济、如何防范信用风险?等等。

我国在信用理论及方法体系方面的研究已有20余年,与国际上的相关交流也较多,而且国外主权信用等级评价的方法体系都非常成熟。但这些方法的应用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明确地方政府是否具备信用主体资格,这可能涉及法律修改甚至国家修宪的问题。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探讨。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忠红:城投债整体风险基本可控,需客观看待债券违约风险

首先,谈谈城投债的风险问题。城投公司实际上是地方的投融资平台,除了承担地方政府融资职能以外,还具有项目管理的职能。从经我们公司评级的600多家城投公司来看,95%以上的评级都是AA或AA+的,总体资质不错。根据调查,现在评级公司以及其他一些业内专业人士都认为城投债整体风险基本可控,可以关注一下个别地区和个券的风险。

如何控制城投债的风险?一是要控制增量,二是要盘活存量,因为还要应对流动性压力。新《预算法》已明确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相较于城投公司代表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自身举债会相对更加透明,也更容易采取控制手段。盘活存量相对比较难,主要通过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以及PPP等方式。今年我国地方政府短期债务压力比较大,流动性压力较为明显。年初以来,我国已出台了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方案,未来也有可能发布第三批置换额度。

其次,谈谈我对债券违约风险的看法。以前债券市场基本上是零违约状态,其实债券市场出现违约并不可怕,反而是债券市场发展成熟的一种表现。由于城投债占整个融资规模的比例较低,并且举债比较公开透明,信息披露较好,估计违约风险会更低一点。如果真正出现违约,市场各方主体也要客观对待,不必恐慌,由各主体承担起自身责任,体现出市场的成熟性。

申万菱信基金固定收益总经理陈国辉:债券市场应加强投资者保护

债券市场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对经济结构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投资者保护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信息披露还不够完整、及时。部分发行人信息披露意识很弱,甚至存在虚假信息披露的问题。二是债券持有人组织比较分散,触发条件较为模糊。债券持有人大会形成的决议不具强制性,而且触发条件是在发生违约之后才会召集持有人大会,这时银行或者其他债权人早已进行资产保全了,也就是说发行主体已经没有资产可用于资产保全了。因此,建议在债券持有人环节、持有人大会环节,一定要赋予其强制执行的权限,同时触发条件一定要相对宽松,而不是说在实际发生违约了才会触发。三是交叉违约条款缺失。我国在法律上有交叉违约和抗辩权的特征,但在债券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交叉违约条款的设置。实务中有些债券募集说明书具有交叉违约的一些特征,但写得并不是很明确,不利于对债券持有人的保护。因为如果在本期债务发生违约之后再采取其他措施(包括风险防护、追加担保、持有人大会等)就已经晚了。四是缺乏违约债券退出机制。未来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是必然的,但同时要加强高收益债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应是机构投资者,尤其私募会成为主体。

总之,还是要以改革为中心,大力加快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培育市场的商业信用体系,进一步提升市场透明度,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凌富华:债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债券市场在“十二五”期间获得了大发展,债券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债券品种增多,尤其信用债占比提升较大,体现出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未来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债券市场也存在不足:一是市场同质现象比较突出。多以中高评级债券为主,低评级债券特别是垃圾债占比较小。而融资需求比较旺盛的又往往是那些信用等级比较低的中小企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到既能防范风险,又能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落实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二是债券监管相关标准还不尽一致, 不利于互联互通。目前主管部门已出台了一些改革举措,力度较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还需要继续推动改革,寻求突破。三是债券评级方面还有待完善。四是信用风险没有被打破。在不出现大面积行业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情况下,适度允许违约事件发生,可能对债券市场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招商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孙彬彬:管控好债券市场风险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如何管控好债券市场风险,我认为一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了解宏观调控的逻辑和背景,比如畅通机制、稳增长,通过创新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调控背景下,风险其实是在缩小的。二是理清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的关系,改革创新是大方向,但稳增长的前提很重要。今年的投资策略就是短久期策略,控制好中长期风险。三是扩大投资范围,投资多元化。要做大的固收配置,要有大视野、大格局,这样才能知道潜在的风险。四是建议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适度放权和授权,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市场自发地去寻找信用定价、收益定价,这可能也是最好的保护投资者的方法。

上一篇:取水工作总结nbsp下一篇:拨款三方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