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近年来,法院各项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最近,适应法院建设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又提出了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新的改革目标。全面加强法官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形象建设,已成为当前摆在法院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结合法院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谈点粗浅认识。
一、强化法官职业意识建设,树立现代法院司法理念,构筑法官职业化的基础。
在建设法官职业化的进程中,莱西法院始终把加强法官职业意识作为树立现代法院司法理念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强化法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法院工作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法院审判工作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其中,最重要的是使法院工作自觉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这方面我院主要是做到使法院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重大问题自觉向党委、人大汇报,取得领导和监督。我们认为,法官的政治意识属于法院政治文化范畴,也是我国法院与西方法院的重要区别之一;二是增强法官的审判独立意识和中立意识,排除干扰,依法公正审判。一方面要求法官依法独立审判,另一方面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居中裁判。为此,在深化法院各项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断强化了独任审判员和合议庭职责,完善了证据制度,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以保证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并做到居中公正裁判。法院在为法官创造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的同时,要求法官自觉排除来自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依法公正裁判;三是增强平等意识,要求法官在审判活动中,平等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等的适用法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增强司法公正意识,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公开、公平的司法程序。在这方面,除了严格程序以外,我院着力推行了裁判文书改革,增强法律文书的说理性,通过深入的说理,让胜诉方赢得清楚,使败诉方输得明白;五是增强司法效率意识,迅速、及时、高效的履行司法职责。工作中我们要求法官要增强审限意识,坚决纠正对案件久拖不决、久执不决的现象,确保案件在审限内审结,使当事人尽快摆脱诉累,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为此,我院强化了对案件审限的管理和监督,实行了案件催办、督办制度,2001年以来,我院审理和执结的一万余起案件无一超审限,年结案率达到了100%;六是增强法官的自尊意识,深刻认识自己从事的是一项崇高而光荣的事业,提升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在工作生活中院党组经常教育法官充分认识自己从事职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中,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官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人民法院和法官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法官应该深信自己从事的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从而强化对自身的要求;七是增强司法文明意识,认真解决在审判活动中存在对人民群众态度上的冷、硬、横、烦、拖的不良作风。近年来,我院一方面抓治标,围绕“态度”做文章,坚决克服在办案中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的现象。一方面,在建设现代司法礼仪上下功夫,做到文明司法;八是增强司法廉洁意识,确保公正司法。重点是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清廉如水,执法如山。近年来,我院一直把廉政建设作为法院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实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班子不出问题,确保队伍不出问题,确保案子不出问题,也全面推进了法院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强化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现代法院自我约束机制,构筑法官职业化之保障
职业道德是建立法官制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证,也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官职业道德,就根本谈不上法官职业化。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莱西市人民法院在全面抓好法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率先进行了规范法官职业道德的尝试,开展了法官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在全院开展法官职业道德大讨论,法官们围绕“什么是法官职业道德?”、“人民法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应该怎样建设法官职业道德?”、“为什么要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使之深化了对法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内涵的认识,增强了法官职业道德意识,并在全院评出了10 名法官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召开全院大会进行表彰。同时,将他们的事迹整理后,在辖区有关新闻谋体进行了系统宣传,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一举措,有力的促进了全院法官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推进了法院队伍作风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发布后,我院及时组织全院法官进行学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习,不仅强化了法官业内职业道德建设,而且《法官八小时以外管理制度》,强化了对法官业外活动的约束,要求每一位法官都要时时刻刻牢记法官这一神圣职业对自己的要求,一言一行都要按照一个人民法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格品质,做到德化于审判,德化于社会,德化于自身,将职业道德融于生命和灵魂。职业道德建设有力的促进了法官素质的提高,近年来莱西法院没有出现一起法官违法违纪的不良现象,2001年在青岛法院组织的年度考核中,队伍建设的考核莱西法院名列全市十二处基层法院之首。
三、强化法官职业技能建设,培育现代法院专家型法官队伍,构筑法官职业化之根本。
法官职业技能,是法官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判的职业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法官职业化进程的加快,对法官个体的职业技能素质的要越来越高。同时,培养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也是构筑职业化法官的必然要求。首先,法官这一职业共同体应该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在社会和人民群众心中,应该是一个专家型、复合型的专业群体;其次,作为法官应该具有较强的驾驭庭审、当庭认证,并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能力;再次,作为法官应该具有较强的说理能力,善于通过自己的语言说服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诉,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最后,作为法官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作出令人信服的裁判文书,通过法律文书展示案件事实,阐述是非曲直,作出公正裁判。
围绕培养法官的职业技能,莱西法院主要抓了以下几点:第一,针对法官队伍整体上文化素质偏底、学历层次布告的实际,下达力气抓了法官的在职培训。近年来,全院120名干警除10余名已具有全日制法律本科学历的以外,全部参加了法律专科、专业证书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2001年全院又有50余名法官参加了法律本科的远程教育,全院40岁以上的法官都参加了法律本科课程的在职培训,全院有9名同志先后参加了法学研究生班的学习。当前,全院法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已有量变到质变,实现了质的飞约;第二,以改革为动力,在推行审判改革的进程中,培养法官驾驭庭审、当庭认证、当庭裁判的能力。
特别是实行独任审判员、审判长责任制以来,法官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注重在审判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审判业务水平,综合职业技能不断扩张,职业水准逐步提高,一批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现代职业法官正在逐步成长;第三,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化调解功能,着力提高法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突出特点。与之俱来的是各类案件居高不下,其中90%以上是民商事纠纷。这些案件如果都通过判决来解决,不仅要增加法院的诉讼成本,增加法官的工作量,延长诉讼周期,而且不利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团结,进而给社会留下隐患,成为新的不安定因素。因而,在审判活动中我们要求法官要依法多做调解工作,克服单纯办案就案办案的偏向。在审理案件是,法官要本着有利于纠纷的解决,有利于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团结和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的原则,多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做调解工作,能调解结案的努力争取调解结案,判决结案的也要努力做到使双方当事人息诉服判。同时,通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作出一个具有较强说理性的裁判文书,使双方当事人从中得到教益。近年来,我院审理的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的占结案总量的70%以上。法律文书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优秀法律文书的评比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法律文书质量的提高,发到当事人手中的判决书、裁定书,已成为展示法院和法官形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强化法官职业形象建设,塑造现代法官公众形象,构筑法官职业化之模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法官的职业形象。指出,要通过职业化建设,切实转变法官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不断培养法官的职业气质,树立求实、严谨、刚直、廉洁、文明等职业形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象,使法官成为社会上信任和尊重的人。对法官职业形象的要求,不仅是对法官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同时也是一种升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展示在社会和人民群众中的就是一种职业形象,没有上述三个方面作基础,就谈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莱西市人民法院重点着力于法官求实、严谨、刚直、廉洁、文明等职业形象的建设,要求法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出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一个法官的要求,通过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育法官的职业气质,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展示法官的良好形象。求实,就是要在审理案件时,要实事求是,既要从案件的事实出发,又要考虑案件发生的客观实际,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力求使审判的法律效益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严谨,就是要求法官在工作生活中作风要严谨,体现在审判活动中就是,法官的一切行为要严谨,在案件当事人面前讲的每一句话,都要负责任,不能有主观随意性。比如,向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告知的开庭日期和时间,法官本身必须遵守。法官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承诺的接待、答复问题的时间,法官必须履行。在诉讼过程中,法官的一切言行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必须给案件当事人这样一种感觉,法官即法律,是值得高度信赖的人,只有这样,法官才能受到社会的信赖和尊重;刚直,就是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能够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考验,不畏权、不畏势,秉公执法,公正办案。在其他社会生活中要正直,在是非面前不模糊,不附庸,保持一种浩然正气;廉洁,就是要求法官要廉洁勤政,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表现在审判活动中就是要不吃请、不受礼、不贪财、不贪色,为秉公办案打下坚实的基础;文明,就是要求法官在审判活动中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对当事人热情接待,态度和蔼,不耍特权,不逞威风,注重司法礼仪。总之,求实、刚正、严谨、廉洁、文明的职业形象,是新时期现代法院和法官职业化的外在特征,构成了铸造良好人民法官形象的时代之模型。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一) 国家应为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高校职业指导师集教师、高校教师、职业教师多重身份于一身。高校职业指导师有和高校教师不同的地方, 我们要完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配套法规, 使其基本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框架。进一步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 保障职业指导教师的合法权益, 依法管理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我们在全面落实《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础上要尽快颁布《职业指导师职务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在职业资格的聘用、晋升、培训培养、考核奖惩、教师申诉与人事仲裁等主要环节上要有法可依。
(二) 建立职业指导师的进修保障机制。
首先, 任何一个好的系统能够很好地运作的前提就是其建立在良好的保障机制的基础之上, 建立高校职业指导师职业保障机制是保证师资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其次, 实施高校职业指导师保障机制, 是提高高校职业指导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的需要。高校职业指导师从事的是一项要求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脑力劳动工作者,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 高校职业指导师的知识结构也要不断调整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所以建立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进修的保障机制刻不容缓。最后, 建立高校职业指导师进修保障机制是教师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自身学习能力和条件, 根据社会的要求, 人必须不断第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各个不同阶段, 教育要完成这个这个任务, 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 而且各个系统的建立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的, 教师的进修提高必须先于社会的循环系统而提前进行。为了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作, 必须建立高校职业指导师进修机制。
(三) 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师认证体系。
1. 树立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欧盟各个成员国的职业指导证书是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固定机构统一认定, 具有一定的权威标准, 高校在聘用职业指导师时将职业指导资格的等级认证看得非常重要。我国在高校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方面要借鉴欧盟对职业资格认证的政策, 尽量使职业指导师资格等级出自一个统一的国家系统或者由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地方认证系统。对高校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认证不能随便由一些部门或职业协会进行。对已经设立的职业指导资格鉴定机构要严格管理, 严格鉴定过程中的程序, 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保证技能鉴定工作的权威性, 同时政府要经常组织高级职业指导师对下面的职业指导师进行监督和指导, 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我国已经形成的并初具规模的心理咨询师资格鉴定工作程序。
2. 将高校职业指导资格认证工作作为影响和改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手段。
在这方面瑞典的做法较有借鉴意义。瑞典政府把劳动力市场培训作为影响和改善劳动力供给的重要手段。瑞典以国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中心, 这样既减轻了劳动力市场上盲目求职所造成的压力, 又顺应了市场规律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帮助失业者转岗或流动起到了明显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劳动力正处在供给的高峰期, 如何让他们合理而又有效地就业将是高校职业指导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近几年内每年新增劳动力就达到1200万到1300万, 早在2001年年底我国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工人就有515万, 再加上680万人登记失业, 我国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最高需求。因此要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出现的过分供给和供给不平衡等问题, 就必须加大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数量, 提高质量, 用以缓解失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让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培训机构参加技能培训, 延长这些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相应提高他们就业的能力。
3. 搞好高校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与实际工作的完美结合。
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认证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说明一个人在具体的考核内容方面获得了认可, 但对实际工作环境未必一定适应。所以, 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开始建立之日起就应该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 使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同时, 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标准不能拘泥于不变的标准, 也不能拘泥于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的评判方法, 而应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看成是动态的, 其考核标准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工作, 这样的职业指导师才会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才能得到社会和学校学生的认可, 才能树立职业指导师的权威性, 才能将职业指导资格与工作完美结合起来。
4. 对培训职业指导师的培训机构建立评价制度。
教育部、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经过认定许可的职业指导师培训机构应进行定时评价。评价以职业指导师认定标准为依据, 主要考察培训职业指导教师机构的动态发展, 对评价不合格的职业指导师培训机构, 视具体情况作出限期整改、停止招生, 直至取消其办学资格的处理。
5. 建立职业指导教师培训课程的鉴定制度。
在教育部的领导下, 组建专门的职业指导师课程鉴定机构, 制定职业指导师教育培训课程设置的基本标准。由鉴定机构定期对各个职业指导师培训教育机构的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鉴定, 并将鉴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让社会进行监督。对鉴定不合格的职业指导师培训课程, 视具体情况作延期整改直至取缔的处理。
二、学校: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一) 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根据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现状, “兼职”、“双师性”、“多学科”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要有合格的、优秀的教育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必须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 有着较高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师。
2007年年初, 贺东风同志 (原四川航天研究院院长) 在《四川航天报》上发表了《四川航天需要进一步开放》一文, 指出“开放是一种成熟”, “开放是一种胸怀”, “开放是一种热情”, “开放是一种成熟”;只有开放, 才能看出自己的差距, 因而, 必须从思想上加强认识。根据目前形势, 师资来源的多元化是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现状,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职业指导师是高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形势下, 高校职业指导师的专业化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建设应该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共同促进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
(二) 为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提供时间支持系统。
我国在构建职业指导教师的终身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过程中, 应尽快确立必要的时间支持系统, 即对高校职业指导师提供卷入教育、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保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在我国, 利用生产劳动时间接受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的权利是不平衡的。一般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有教育水准较高的人, 更容易获得利用工作时间的教育与培训。
2. 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 特别中高层管理干部更容易获得无碍薪金收入的教育与培训。
3. 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 容易利用工作时间或部分工作时间安排所属人员接受教育和培训。
4. 有些行业系统 (如科研系统) 已经有关于使用工作时间接受教育培训的规定 (尽管执行情况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 但更多的行业 (包括教育行业) 到目前还没有有关员工职业生涯期间接受脱产或半脱产教育与培训的规定, 等等。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在国际一些重要组织,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的直接影响下, 许多国家为推行职业生涯过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行动方案, 即通过立法或协议手段相继确立了带薪或部分带薪的“培训休假制度”。国际劳工组织对“培训休假”的界定是:“在工作期间中的某些特殊时段, 提供适当的财务补助, 支持劳动者从事教育进修活动。”也就是说:“在职员工有权利在工作时间, 选择适当时机参与全时或部分时间的教育进修活动。进修期间不仅工作仍有保障, 而且可以领取全部或部分薪水。” (1) 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作为高等学校的一分子, 作为高校学生就业信息的一条重要纽带, 他们的知识结构、知识素养需要不断地提高, 为此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在进修的时间保障上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 高校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为职业指导教师服务。
在实践、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旗帜鲜明地指出:不要把教育的权利交给一个单独的、垂直的、有等级的机构, 使这种机构组成一个社会中的独特团体。相反, 所有的集体、协会、工联、地方团体和中介组织都必须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2)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校系统不再是唯一可利用的资源, 而整个社会中所有对高校学生就业作出贡献的部门都应当成为职业指导师学习和利用的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优胜劣汰地对各个资源加以整合。国际权威机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指出:社会不能通过一个单独的机构对它所有的一切组成部分 (无论在任何领域) 发挥其广泛而有效的作用, 不管这个机构多么广大。如果我们承认, 教育现在是, 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 那么我们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 而且必须超越教育的范围, 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有它本身的作用而且将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越来越不能说, 社会的教育功能乃是学校的特权。所有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都必须参与教育工作。 (3)
由此可见, 在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不富足的情况下, 尤其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 具体设想如下。
(1) 扩展、整合各种社会相关的法律政策, 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培训。
(2) 开发、整合各种社会大中型企业对职业指导师的实践技能培训。
(3) 开发、整合各种文化、传媒系统的教育资源培训。
(4) 开发、整合海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的教育培训。
(5) 开发、整合各种科学、技术系统的教育资源。
……
总之, 要开发一切教育资源为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所用, 并将其纳入一个既广泛又显有序、既开放又可统合的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培训系统。
(四) 高校实行兼容、扩展与开放的高校管理制度。
对高校职业指导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标准, 而高校职业指导师又处于高校这个大的环境中, 无疑要求大学教育进一步兼容、扩展与开放。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劳动力部分地被机器所取代, 就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数量也在下降, 而监督、管理和组织工作则在增多, 从而增加了对各级劳动者的智力能力的需要。另外, 在资格方面, 所提要求不断增多, 不管是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 现代技术的压力使那些懂得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占了优势。由于目前没有任何东西使人们认为趋势今后会有改变, 因此必须尽量保持高等教育的多方位特点, 以便大学毕业生得到适当的培养, 为进入劳动力市场做好准备。
2. 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大量青年从事研究工作或其他专业性工作。此外, 它还应继续成为满足日益增多的、以自己的好奇心寻求使生活富有意义的人的求知的源泉。 (4)
3. 向成人提供重新学习的机会。每所大学都应当成为“开放”大学, 在空间上提供远距离学习的机会, 在时间上提供在不同的时候进行学习的机会。远距离教育的经验表明, 对在高等教育这一级进行学习的人来说, 将媒手段、函授课程、信息化传播技术和个人恰当地结合起来, 有可能扩大所提供的费用较低的方案。这些方案应包括职业培训和使个人得到充实的课程。 (5)
4. 高等教育还应同周围的社区展开合作, 教师志愿者和学生为社区提供服务, 这些都是能够丰富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化作用因素。希望把大学视为面向全民的文化场所和学习场所, 不仅其中的主题———终身教育具体化, 还希望大学的下述使命甚至是责任得到公认:参与有关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的大辩论。 (6)
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合理而又有效地就业, 因此它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专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专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既有总量矛盾又有结构性矛盾,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交织时期, 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师具体对市场人才的需求快速反应能力。然而,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同时, 我国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按照需求确定招生人数和设置专业。因此, 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应成为改革的重点。
(五) 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
正确的理论指导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高校职业指导师是学校学生与社会相联系的一条线, 牵引着其发展方向, 对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 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一般规律, 必须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理论指导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首先, 高等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延续时间长的工程,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所以, 高校职业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一定要围绕当前的就业需要, 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不仅需要法律、政策的支持, 而且常常与学校财力、个人水平、家庭因素密不可分。每项法律政策的推行, 都与职业指导师的生活密切相关, 又与社会的就业稳定密切相关, 所以说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次, 向市场提供合适的人才需求, 最终体现在提高就业, 促进社会稳定, 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因而, 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性。最后,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法律政策的落实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显然, 当前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为我国的明天奠定人才基础, 具有一定的未来性。
三、职业指导师应提升自身和谐与超前的职业素养
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关注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全面发展;所谓“超前教育”就是培养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学习意识和本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这就是对教育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进一步强调:21世纪, 教育的全新使命就是“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 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就目前的情况看, 高校职业指导师就是学生的指南针, 为了与这一全新的使命相适应, 未来的“可以说, 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 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 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 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 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 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7) 这种教育理念即将指向我们所有人。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德国职业指导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09) .
[2]李强.德国职业指导的基本特点[J].机械职业教育, 2006, (04) .
[3]孙连越.德国职业指导的基本概况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 2003, (18) .
[4]张春江等.高校职业指导师素质现状与对策[J].人才开发, 2008, (04) .
[5]周红, 周燕.欧美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3) .
[6]闫光才.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校, 1995, (2) .
[7]郑之新.职业指导师的重要素质和技能略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 (04) .
[8]田力.高校职业指导师资的素质要求及培育途径[J].职业时空, 2006, (09) .
一、校本教材使用的现状及建设环节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专业教材建设的第一步应是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设定及相应的课程设置,然后再建设相适应的校本专业教材。近两年,在省教育厅、省联职院、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对省内各艺术职业学校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格为“掌握专业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艺术人才(中高级劳动者)”。在方案中还重点针对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所应适应的岗位进行了分析,并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重新审视,这奠定了教材建设的理论基础。
(2)教材使用的现状
我们通过发放问卷对常州艺术职业学院、苏州评弹学校等省内7所艺术职业学校专业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收集整理,调研的结果是:部分学校由于专业的独一性,使用的是沿袭下来的旧有的校本教材,如苏州评弹学校;部分学校升了高职校后为与普通高等艺术院校相一致,使用了公开发行的高等艺术教育教材,如常州高等艺术职业学校:而绝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公开发行的高等艺术教育教材、旧有的校本教材、教师的讲稿相结合的教材使用模式。如江苏省戏剧学校、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等等。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目前使用的校本教材或是学科体系下教材的翻版,只有内容的压缩而无能力体系的标准;或是旧有的校本教材,其内容陈旧已无法与当下人才市场的需求相适应;或是使用高校相应专业教材,毫无中、高职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学中与岗位能力脱离,艺术职教特色不明显。
(3)专业教材的编写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在现行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应组织相关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专业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行业专家要体现最新专业发展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是选择教材内容的核心标准;专业教师则要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对拟选素材进行整编。
二、艺术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特殊要求
(1)注重人文性
艺术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不能把技能培训当作唯一目标,无数个现实告诉我们,高水平的艺术人才竞争最后拼的不是技能,而更为重要的是表演者的人文修养,表演者的人文修养决定了她最终是否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仅仅停留在一名普通演员、画员的位置上。因此我认为,艺术职业教育的首要特色就是人文性,因此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材要在强化专业特点的同时,考虑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拓宽知识范畴,增厚人文底蕴,以便培养艺术人才高水平的综合人文素养,为学生将来的艺术生涯铺垫厚实的艺术修养基础。
(2)注重个性化
一是学生个人特点的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学习能力、发展潜力都不同,同时,我们的学生也是未来的艺术实践者,艺术的厚度、艺术人才的持续发展都建立在表演者的个性特色上,没有个性就必将导致表演生涯的短暂而无力,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必须要考虑到个性化因材施教。
二是专业特点的要求。专业教材既要考虑到艺术规律的共同性,更要注意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区别;既要考虑到同一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统一性。更要注意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教学中的区别,因为即便是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教学中也应体现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特点,比如同为声乐课程,作为影视表演专业的必修课和作为声乐专业的必修课应在内容侧重、教学目标、编排体系等方面体现不同特点。
三是学校办学特点的要求。每一个艺术院校自身的办学经历都使其积淀了富有历史特色的学校个性,所处地区必将使其带有浓厚地域风味,专业涵盖又影响着其课程设置的互渗度、丰富度,因此编写专业教材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历史积淀、地域特色、专业配置,真正编写出具有各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3)注重职业化
我们中、高职艺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性的技能型人才,学习的目的是学生具有就业、创业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材必须注重实用性、技能性,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的方法与能力。
三、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尺度标准的问题
由于艺术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对艺术的欣赏和实践方法,而对艺术的欣赏是主观的、发展的。对艺术的技能追求又往往是无止境的,这与理工类的职业教育不同,它没有客观的、明确的标准,因此如何把握好最低限度和上不封顶的尺度是教材建设的一个难题。
(2)艺术修养的问题
艺术修养对我们艺术职业教育的学生非常重要,这在前文已述,但如何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专业比较单一的学校如何让学生奠定宽厚的艺术素养,这恐怕要建立一定的校际联合机制,实现共享资源,让省内的艺术院校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又专业互补的整体,既能彰显个性又能相互渗透,最终使艺术之花共生共荣。
(3)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
摘 要:本文侧重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市场;技能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且对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以教育扶贫、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有重大作用。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经济增长的影响往往大于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造成企业注重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甚至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中,为了减少支出,出现减技术工用普通二,减高工资用低工资现象。“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喊了多年却难以真正执行、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我国是典型的先进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具有无限倾向。无限劳动力供给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卒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引起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结果。同时,人口过剩,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机构改革,也是形成无限劳动供给的原
因。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现象的长期存在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苛刻的外部环境。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庭往往把读书当作子女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并不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就业的手段。中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这种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用工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一些中专生也能干的工作。这种“高才低就”现象不仅给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从投资和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个人教育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育费用,二是学生效弃的收入。教育费用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拨出的经费,二是个人负担的学费。学生估价自己受教育后的收益分为个人未来较高的收入和个人未来较大的职业机动性以及个人未来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实际上就是学生花费了较大成本,难以获得较大收益的原因。
2.不合理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教育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教育资源不足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当。在1997年按年龄段(该年龄段一般来说学生已经高中毕业)小学毕业生占28.6%,初中毕业生占51.5%,即80.1%的人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职业培训就进入了就业岗位。在我国这种重学历教育轻
技能教育的教育结构环境下,一旦整个教育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教育结构应是在普九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注重学术教育,质重于量;职业教育应侧重技能教育,使之成为多数人就业的手段。从社会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培养人才应注重大部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仅仅把有限资金完全用来为培养高级学术人才作准备。
3.近年来,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下,盲目放开管理,无限制补充低水准生源,导致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无效教育,队而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更为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应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相适应,并不是高水平人才资源越多越好。目前“高才低就”现象就是教育资源无效配置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我国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企业中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工人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中职生就业普通困难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多受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所具备的技能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效量要适应的是三、四年后的市场需求。而很少有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预测。更为严重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招生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各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课程、计算机专业等热门学
科,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教育质量下滑,招生困难与就业困难互为因果、相互推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雪上加霜。就业困难本身就是社会对目前教育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一是职业学校招生因难制约了学生素质,加上对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相激励机制,造成毕业生质量滑坡;其二是大多数学校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技能放在首位,没有突破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其三是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使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其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约束。
二、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给自己正确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为课堂。以市场作为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根据社会需要组织教学,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新体系。
1.中等职业教育要成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从经济角度看,失业会造成资源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社会角度看,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把制约经济发展的失业人员转变为新型的人力资源。解决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从创造就业岗位入手,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培养失业者技能入手,实行“开放式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劳动技能不适应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所产生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市场。我们应学习德国的经验.把失
业救济与转业、转岗结合起来,失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否则不能给予失业救济与补贴。
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农村大市场。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把几亿农民培养成懂技术、懂经济的现代化农民,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市场。农村教育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农民上农业学校不举行入学考试,不受年龄限制,不受时间限制,在市场规律指导下,以培养实际农用技术为主。农业实用技术教育有很大的外在效应。因此,政府应把农科类职业学校当作公益事业来办。
2.中等职业教育内容要以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德国职业教育采用双轨制,把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其中以企业的操作技术为主。学生在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中,以企业学徒身份学习操作技能,在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以学生身份学习技术理论,一般学生每周四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技能培养,一天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在学徒期间企业发给部分工资。德国经验对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大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应把社会引进课堂。香港职业教育一大特色是请知名的商界人士参与策划及组织教学工作,课程的设置总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科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注重操作技巧,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学生一毕业就是熟练的技工或技术员。香港的人才培训突破了普通教育模式,不图形式,不囿“文凭”“学历”,从实际需要出发,讲求培训实效,真正做到学用一致。大陆中等职业教育应学习香港经验,把社会引进课堂,和市场全面接轨。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根据国外经验,我国应制定法规对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前一律实行强制性2—3年职业培训,没有经过岗前培训一律不得就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延续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缓解目前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
2.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质量,优化结构。学校要在详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培养方向、数量、质量和时间。实行职业学校办学准入制度,从办学条件、生源情况、师资条件、市场行情等确定准入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学校一律实行关、停、并、转。
作者:顾晓蓉 发布时间:2009-07-06 09:42:33
【摘要】:
法官是社会高度分工、司法进化的产物,担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因此必须强化对这支队伍的管理。法官职业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对法治国家的生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总体上来讲,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法官职业化并不现实地具有前述条件。近年来,大部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法院招考本科法律毕业生因报名人数不够无法开考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最高法院招考高级法官也是应者无几,同时,基层法院还面临着经验丰富、资历深厚而年龄偏大的法官离休或退休,年青人员又很难通过司法考试成为法官的现实问题。这种现象如任其发展,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步伐。要做好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工作,不仅需要对现行的法官职业化建设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相关配套措施进行冷静分析和深刻反思,而且更应该深刻思考基层法官职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基层法院法官现状
我们的各级法院确实有一些高素质的法官,我们有些法院,特别是高级法院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法院,吸收了一批普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或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有着坚实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和法学理论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法院的中坚和骨干。但遗憾的是达到这样标准的法官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整体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上级法院优于下级法院。
基层法院普遍存在干警学历层次偏低,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与审判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不相适应,具体体现在:一是中立、公正、独立、民主、效率、公开的现代司法理念的尚未真正确立;二是法律知识及司法技能的滞后,知识更新较慢,法学理论水平不高,不能透彻理解新颁布法律、司法解释的精神;素质较为单一,大多数只能从事某一类案件的审理;调研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审判工作的新发展。基层法院的法官选任也面临较大压力,贫困地区的基层法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有的基层法院虽招录了较为优秀的法律毕业生,但因硬件设施落后、工作环境不佳、福利待遇较低等原因而留不住这些难得的人才。如笔者所在地区的某基层法院2008年拟从政法院校选拔的几名优秀毕业生到法院工作,但由于物质条件过于清苦等原因,拟选用的几名毕业生都以另有发展为由拒绝到该基层法院工作,基层法院无力吸引人才的现象实在令人堪忧。统一司法考试保证了法官准入标准的高起点,但从前几届司法考试的情况来看,基层法院通过率难如人意,东部发达地区的通过情况明显优于落后地区。另一方面,部分通过司法考试并有志于法院工作的人才又因进入渠道不畅通而不能及时补充到法官队伍中来。有人曾这样形容基层法院队伍的现状:该走的走不了,该来的来不了,来了的还要走。
那么除了一线法官外还有哪些人具有法官职务呢?目前在法院内部的档案、政工、后勤、办公室等部门存在一些“不办案的法官”,此外,集审判职业与行政职务于一身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由于职务所承担的行政管理、工作协调等行政事务相当繁重,办案数量极少。因此一线法官只占一个法院编制人数的一半左右,却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审判工作,难怪会不堪重负,法院还总感人手不足。
一方面是法院帐目庞大而待遇难以提高的财政难题,一方面是案件积压、办案法官不堪重负的现实困难,两者的矛盾已经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审判工作发展的瓶颈,影响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繁重的工作和不相称的待遇造成的后果就是一线法官的大量流失。
特别是2002年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后,出现了一个怪圈,即通过公务员招考进法院工作的人,很难通过司法考试,不能任命为法官;已通过考试的人有些不愿意报考法院而宁愿当律师或因年龄偏大及其他原因无法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工作;已经在法院工作的人,则又被其他单位调走。法官流失现象不仅仅限于西部地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在2005年政协分组讨论会上给出了一个惊人数字:近年来我国共流失法官1.6万人。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官待遇偏低,使业务人才流向其他领域。人才流失的后果就是法官群体的素质难以提高,审理案件的质量缺乏保证,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形成待遇低—人才流失—素质低的恶性循环。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法官大多数已经是大专以上学历了,办案应该不成问题吧?不可否认,我们的法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是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有的法院已经达到了80%或者90%以上。我们也习惯于用我们的法官通过参加了什么业余学习,获得了什么文凭,大专以上学历占法官总数的百分比来证明法官素质的提高。如果单从数字看,法官的素质还是说得过去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应当看到这些80%或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法官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其他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以后在职参加业大、自考、函授、刊授等毕业的,当然其中也有一少部分人通过这种方式的自学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学历教育的功利性。大部分人是为文凭而学习,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审判实践中我们的一些法官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文凭,却弄不清复杂的法律关系,审起案子来是语无伦次,大白话充斥庭审,撰写的审理报告、判决书千篇一律,语言逻辑不清,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可见这种业余的学历教育对学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法官整体的业务素质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飞跃,文凭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人将法官分为“办案的法官”和“不办案的法官”。“办案的法官”又分为行使不同类型审判权的法官,也就是所在审判庭的不同。几年前,法院当中是存在所谓热点部门的,如有一段时间经济庭是很热的部门,之后是刑事庭很吸引人,而执行庭(局)一直是很多人向往的部门。法官们争先恐后的要到热点部门工作,院领导很为难,于是曾经出台过热点部门的法官三年就要轮换的规定,主管领导也要随之轮换,说白了“便宜也不能总让一个人占呀”。“不办案法官”主要是综合部门、行政部门以及人事部门等,这类法官美其名曰是领导们要培养的对象,但事实上能够晋升的只是极少数,余下的多为年龄大而混日子的人。以上的分类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法官队伍内部,人为地造成了一种不平等,存在着对审判权可以获得各种利益的不正当追求。最终损害的还是当事人的利益。
二、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成熟的社会条件。市场经济体制,实质是社会资源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智力资源最大效益化配置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的最基本方式便是竞争。它通过竞争使各种社会资源向效益优势的领域流动和汇聚,以充分激活和发挥社会资源的潜能,从而达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初在经济领域形成了有形物质资源的竞争,促进了物了加速流动。随着竞争的加剧,人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尊重,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的认识得到普遍认可,人才流动不再被视为离经叛道,自主择业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过去那些阻碍人才流动的樊篱逐步被撤除,住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化等一直拴着人才流动的锁链逐步被解除,单位对个人的控制能力基本消失,而户籍制度改革又打破了阻碍人才流动的最后一道坚冰,人才流动日益简便,促进人才流动的社会条件基本成熟;
2、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了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日益呈现多元化,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每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会形成一定的预期,并将自己的预期与实际所得到的进行比较的权衡。当其预期与其实际所得差异很大时,他就会考虑更换职业、岗位或以其他方式去实现其心中的预期,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他的预期并不合理、不切实际,但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外界很难去改变。同时,人才流动本身也是人才增值的一种方式,通过流动,确实可以促进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存在外在诱因,人才流动成为必然,3、地区、职业和单位的差异构成了人才流动的强力磁场。首先,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基础、政策倾斜、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困素的影响,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同时在财政、收入分配机制上,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税制,经济发展状况又直接决定财政收入状况,而财政收入状况往往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循环中,造成了各地区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其次,由于种职业和单位的性质不同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取得报酬、个人发展的空间也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前景看好的和单位在人才竞争中具有压倒性优势,成为吸引人才流动的“低洼区”。
(二)微观原因
1、法官职业收入较低。我国法官法对法官工资保险福利作了专门规定,但这种规定过于原则,实际上成为无法兑现的“水中月”。从整体上看,法官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工资构成中的基本工资、津贴、福利则相差悬殊。即使在同一地区,法官的收入远远低于工商、税务、国土资源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收入,更难以与电力、电信、通讯、供水、金融等企业工作人员相比。与类似职业相比较,作为同属政法部门的政法委、公安机关,其警衔津贴大大高于法官津贴,并有财政保障,甚至在法院内部而言,行政级别相同的法官工资仍低于法警的工资,不是说法警的工作就不如法官重要,但客观的说就法院而言,审判工作是第一位的,而且法官的任职条件和任职难度也明显高于法院的法警。所以说国家对法官的素质要求高于其他职业,而在收入方面却低于其他职业,两者的反差极易造成法官心理的不平衡。在我市大多数基层法官,法官的月收入基本在2000元上下,个别县法官还达不到这一标准。经济的窘迫,促使一部分法官通过改变职业或岗位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养廉史。有一名法官,父母兄弟都在农村,微簿的收入除料理自己家庭外,还需不时接济农村的父母兄弟。当谈到转换职业的初衷时,他不免有些激动:“我就是奔钱才走的。我那千把元的工资,比不上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民工。父母省衣缩食供我读大学,在我该回报父母的时候,我却常常为钱焦头烂额。当法官太寒碜了!”
2、法官政治待遇低。目前法院工作人员的级别仍然套用党政模式,法官等级虽然存在,但既未体现为经济待遇也未表现为政治待遇。相对于党政部门来说,因与政治待遇给予的机关或决定人距离太远,法院工作人员在职务上提升的机会太少,在政治方面发展的空间过于狭窄,在获取同等政治待遇上的能力处于天然的劣势。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要解决副科级待遇,不仅要在工作上有突出的业绩,更重要的取决于天时人和,可谓“功夫在诗外”。而在党委、人大、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获取相应待遇的机会极多,一般只要担任内设机构正副职,即可解决副科乃至正科待遇。即使同为政法部门,公安机关派出所所长一经任命就可解决正科级待遇,而法庭庭长解决副科级待遇才刚提上日程。一些无法调往外地、又不愿冒辞职风险的30岁左右的法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往往乐于转往党政部门,以期取得相应的政治待遇。
3、法官缺乏身份保障。我国法官法第八条规定,法官“非因法官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尽管有关规定十分明确,但地方党政部门并不买账,违反法官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对法官免职、降职处分的情形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将法院作为一般行政服务部门,将法官视为一般公务员,列入当地行风评议、末位淘汰等范围,不尊重司法职业的规律和司法行为的特点,随意降、免、调法官。二是一些拥有监督权的机关,偏听偏信捕风捉影之类的指挥,轻率启动对法官的调查程序,大有不查倒法官誓不罢休之势,可最终结果证实,法官的行为并不违法,也无不当。三是机构改革中,地方人事部门无视法官法的规定,在法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以执行精简人员政策为名,违背法官意愿,强行免除法官职务。这种集体性、政策性违反法官法的现象,竟然没有受到任何质疑,说明法官法在执行中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也印证了法院在现实政治框架中的较低地位,更表明了法官身体缺乏应有的保障。
4、法官承担过重的职责。“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马克思的经典论述说明了法官只对法律负责。然而,现实要求法官行使职权必须体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否则,即使适用法律正确,也难逃其咎。由于社会效果的内容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往往成为外界干扰法官办案的正当理由,甚至成为某些人实现私利的合理根据。在此情形下,法官面对案件,除了考虑法律的规定外,还必须考虑双方当事人的接受程度乃至一些案件之外的背景因素。甚至在某些案件中,法律是否得到准确运用倒在其次,法官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作出裁判结果,这一点,上方面限制了优秀法律人才的个性发挥,使之难以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在整体上降低了法官职业在专业知识上的挑战性,法官的人才在现实的磨砺中逐渐平庸化。一位在职法官指出:目前的司法环境状况,无形中给法官增大了工作压力,而这种压力是无法通过自身努力去化解的。也许不断积累的压力,是法院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5、法院内部管理过于行政化。首先,我国长期以来将法官作为公务员、国家干部看待,在政治待遇、工作待遇上套用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评价一名法官事业成功与否,主要以其职务和职级的升迁为标准,使得法官的价值取向于政治化。在法院难以得到升迁的情况下,转而谋求调往其他一些较易升迁部门的大有人在。其次,法官独立的观念未得到认可,法官在实际办案中难以体现应有的独立性。在职权行使上,法官不仅受到外部干扰,而且在内部请求审批过多。对一些疑难或影响较大的案件,层层审批成为必经程序,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几乎没有独立决定的权力。这样,法官只是一个案件承办人,无法作出真正体现自己意志的判决,也就无从体会到通过自主审判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心满足感和成就感。
6、法官职业入门条件提高。2001年修订的法官法,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从大专提高到大学本科。在具体实务操作中,法院系统还加强了对调入人员的管理力度,除坚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中确定的“凡进必考”原则外,还出台了《关于加强任命法官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法官任职的审核程序进一步细化和严格。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一大批不符合法官任职条件的其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复员转业军人被挡在法官职业外,形成了调入人数与流出人数“入不敷出”的表征;另一方面,符合法官任职条件的人员,其优良的素质为其挑选职业提供了资本,法院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法院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是高素质人才进入法院少的深层原因。
三、对策
人才流动是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现象。人才的合理流动,既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基层法院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人才流动的状况,已超出了人才合理流动的范围,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法院工作的发展,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然而,解决基层法院人才流失的问题,必须密切结合中国实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人才流分理处的合理诉求,体现司法职业特性,符合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目标。否则,人才流失的问题得不到根据解决,反而会衍生更多矛盾。
(一)大力推进司法体制和改革,凸显法院职业社会地位
一是切实提高法官职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司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理解、尊重和维护法官职业的地位和权威,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对这一点只有在全社会(包括领导决策机关)形成共识,才能正确定位改革目标,顺利推进改革进程。
二是强化职业保障。要切实完善制度,建立独立的专业性的法官考评管理委员会,明确限定调查、追究、罢免法官的法定事由,科学设置监督法官的程序,确立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不因实现原因所致裁判错误而使法官受罚,实现对法官考核、任免、调查、追究、处分等事项的专业化、程序化、法治化,依法保障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免除法官行使职权的后顾之忧。三是合理提高法官薪酬。收入是一个人劳动价值的具体表现,没有合理的工资收入,要求法官始终如一地正确行使生杀予夺、万金归属的职责,那完全是违背人的基本需求的道义苛求。这种苛求,要么使法官走向腐败,要么使法官挂靴而去,更可能使建立高素质法官队伍成为一句空话。在精简法官数量的基础上,合理提高法官经济待遇,确保法官享有与其身份、地位相符的尊荣,是留住人才、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的基本措施。
四是淡化审判管理的行政色彩。在提高法官素质 同时,要深化审判组织改革,逐步扩大法官的审判权限,全面落实合议庭的独任审判员的职权;转变院长、庭长和审判委员会职能,将工作重心从审批、讨论具体案件移向宏观指导和审判管理;遵循审判规律,改进监督管理方式,既保证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又切实防止司法恣意和司法腐败。
(二)强化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用人环境
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实现考核的科学化和客观化。要根据法院工作的特点,按照审判工作的规律,结合法院工作任务和人员实际,科学确定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实行日常考核与年考核相结合,吸收法官代表参与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并以考核结果作为使用人才的依据。
二是完善竞争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取向。要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择优选拔、择优使用各类人才。要通过竞争感到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破除人才使用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观念,使人才既看到希望,增强上进的动力,同时也感受到应有的压力,真正认识到靠水平、靠能力、靠业绩发展自我,在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对不胜任现职的人员,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对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法官,要大胆使用,委以重任,让他们在重点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
三是完善奖惩机制,真正体现人才的价值。在科学考核、合理使用的基础上,要根除平均主义思想,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实现奖勤罚懒,奖能罚庸,奖优罚劣,使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使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形成用人机制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一个积极进取的团体,一个通畅的交流渠道,是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应具备的基本因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某种程度上比金钱更能留住和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是关键。当前,谈起政治思想工作,人们往往不能为然,认为政治思想工作是务虚,起不到实际作用。其实不然,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是以感情留人的重要方式,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政工部门要经常性地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归纳,呈院领导或院党组决策时参考。在制订有关决策前,政工部门应以适宜的方式,征求法院工作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并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在决策内容中,使他们真正成为法院的主体。
二是实行人文关怀。政工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全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生活条件和家庭困难,对他们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对他们的缺点善意指出,对他们的困难尽力帮助,使他们形成强烈的集体感,感受集体的关怀与温暖。
三是加强法官文化建设。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干部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党支部青工妇组织的职能作用,和资深法官、高学历人员的资源优势以及先进人物的典范作用,教育、引导法官树立和培养正确的职业理念、职业思维、职业信仰、职业操守和职业价值观,坚定法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的信念与追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对法官这一特殊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势在必行。据有关资料反映,至2000年,我国法院工作人员已达30万,其中有法官职务的25万,而基层法院法官占了其中绝大部分。虽然人员众多,但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法官整体素质却不高。笔者工作在基层法院,就基层法院的法官职业化建设谈一点浅见。
一、从法官职业化内容谈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从八个方面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就基层法院的实际情况而言,笔者试就法官员额制度、法官助理制度、法官遴选制度这三个热点问题进行
阐述。
(一)关于法官员额制度的实行。法官员额制度,是针对我国法官人数过多的现状所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精简法官人数,提高法官整体素质,从而强化司法权威。推行法官员额制度,笔者认为大致分为三步实施:第一步是精简人员。这一步至关重要,也是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在基层法院推行该制度更不容易,由于基层法院受历史等原因制约,部分法官学历不高,不可能再参加司法考试另谋出路。所以操之过急可能给法院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隐患。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推行这一步时,要以稳字当头,合理安置分流人员,能供养的就尽量供养,力争避免淘汰(当然明显不适合继续在法院工作,又不符合供养条件的除外)。改革需要付出成本,但宁愿付出高昂的物质成本,也不能以牺牲工作秩序、改革成果为代价,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第二步是确定法官员额。各地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不一,就是同一法院每年受理案件数也在变动,所以不能机械地参照国外或少数几个法院的试点来确定法官员额。故各法院在确定法官员额比例时,应当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采取既考虑人口因素,也考虑审理案件数量两者相结合的标准,即综合考虑法官所占人口比例和法院审理案件数量的多少,并以法官工作量为主,同时还应考虑现有人员的状况。法院的硬件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如办公自动化、法庭数量、办公用车等问题都会影响办案效率,从而间接影响法官员额的确定。从我院情况看,管辖区域常住人口86.2万,2000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审结案件6213件,其中民商事案件年平均3133件,刑事案件年平均390件,行政案件年平均23件,执行案件年平均2667件。如果以每名法官每年办结200件案件为参照量,就需要民事法官15名,刑事法官2名,行政案件法官1名,执行法官13名,全院至少共需要定法官员额31名,那么法官与人口比为1:27700。而我院现有法官资格(包括审判员、助理审判员)99人,从事审判、执行一线工作的84人,如果把这么多的法官减下去,基层法院审判压力可能难以想象。第三步任命法官。具体内容将在后面法官遴选
制度中加以阐述。
(二)关于法官助理制度的试行。设立法官助理之目的,是让法官从目前庞杂的审判辅助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门从事核心审判工作,从而提高审判效率,确保司法公正。笔者认为,法官助理制度实际上是法官员额制度的辅助,与法官员额制度共同形成职业化建设的核心制度,即为审判工作的高效与公正提供制度保障。第一、法官助理的性质。从北京法官助理的试点中所反馈的信息看,法官助理与我国目前的“助理法官”(助理审判员)相差很大,前者不具有审判权,而后者属于法官系列,自然拥有审判权。法官助理顾名思义就是法官的助理,协助法官开展审判工作,服从法官的指挥。第二、法官助理的工作内容。这涉及到与法官之间的分工。目前我国法官(包括执行法官)承担着送达诉讼文书(包括起诉状副本、答辩状、传票、开庭通知书、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等等)、组织庭前证据交换、指导诉讼、组织开庭和庭审、制作裁判文书、宣判、卷宗装订等审判工作中绝大部分事务,只有记录工作由书记员完成。繁杂的事务分散了法官的精力,也拖延了办案的效率。笔者设想,设立法官助理后,法官只负责影响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庭审和裁判,其它所有辅助性的工作全部由法官助理来完成,具体包括:送达诉讼文书;组织审前会议;根据法官签署的裁定或命令,对财产进行扣押、冻结、划拔、变卖以及强制执行;整理材料;装订卷宗;执行法官其他指挥事项等。第三、法官助理的任命。法官助理可以从在法院工作多年,并且具有相当法律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中择优任用。参照目前助理法官的任命方式,由法院院长对法官助理进行任命。第四、法官助理的管理。由法官助理完成所有辅助性工作,其权限相当大。为防止法官助理滥用权力,必须加强监督管理。笔者设想,借鉴大立案庭的模式,法官助理主要归口于立案庭,由立案庭庭长负责法官助理的管理和业务指导,但一旦法官助理所协助的案件进入庭审,又必须服从庭审法官的指挥。庭审法官在庭审中发现法官助理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则责令法官助理重新进行工作,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立案庭庭长和法院纪监部门。二元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强对法官助理的监督。
(三)关于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补充法官人选,必须经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统一测试、考核,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中择优遴选。”修改后的法官法提高了初任法官的任职资格,规定了初任法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但按照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思维逻辑,此时的法官是指狭义上法官,即不包括目前的助理法官。所以一旦任命为法官,即为审判员,则不存在目前的助理审判员。基于此,笔者认为基层法院补充的法官人选,不仅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符合《法官法》的任职条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优秀的政治品质和司法操守。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影响司法改革公正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法官的道德素质。当前存在的司法腐败现象,与部分法官道德素质低下有直接关系。只有具备高度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刚正不阿、公正有效地审理各类案件。第二、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司法的发展趋势要求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法官具有较娴熟的法律知识和裁判技能,还要求法官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复合型法官也是培养专家型法官的基础。第三、必须具有精湛的法律思维方式。现代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现代法官如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思维方式,就理不清法律关系,造成机械执法,达不到法律公平与正义价值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法律体体系也初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必须用法律思维方式去思考、对待和解决社会各种司法现象和问题。第四、必须具有丰富的司法经验和较高的司法技能。法官不是任何人都能从事的职业,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娴熟的法律知识,还必须具有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纠纷的经验和技能。
二、从法院改革谈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 按最高人民法院的改革思路,笔者设想对法院现有人员可能最终形成六大系列管理方式,即:法官系列、法官助理系列、书记员系列、法警系列、执行系列和行政系列。在这六大系列形成之前,笔者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
(一)建立大立案格局。如前所述,法官助理归口于立案庭管理,将庭审前大量的辅助性工作如送达诉讼文书、决定案件适用程序、组织审前会议、组织证据交换、安排开庭日期等工作由立案庭法官助理完成。出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相互制约之考虑,立案庭可以设置内勤组和外勤组,审前组和审中组。内勤组负责收案、登记和立案工作。外勤组负责诉讼文书送达工作。审前组负责指挥和监督审前程序,组织和监督当事人进行补充和变更诉讼请求,收集、提交和交换证据,整理争议焦点, 确定适用程序和开庭日期等庭前准备工作。审中组主要负责法官所交办事项。这样各组之间既分工又可相互监督,也排除法官先入为主的预断,避免先定后审的庭审形式化。
(二)建立法官专职制度。在各审判庭可以根据各法官的具体情况区分小额、简易案件主审法官和复杂案件主审法官,或根据案件案由的不同类别固定分别由某些法官来主审。案件由立案庭转交到各审判庭后,由审判庭庭长按已确定的分工范围来指定主审法官。法官专职化有利于案件的高效审理,也为司法公正提供了资源保障。法官专职化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培养专家型法官的要求。
(三)建立执行新格局。执行难是困绕全国各级法院的难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执行机构运作模式设置的不合理是其主要原因。当前,有的专家和学者提出,我国宪法规定,法院是审判机关,而执行不是诉讼程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专门机构执行法院的判决。现阶段,执行难严重影响了法院、法官的形象,法院受理的案件数又在飙升,法院不应再管执行。笔者认为,现阶段将执行案件剥离法院是不现实的,但将执行局由上级法院垂直领导是可行的。执行局的垂直领导有利于充分调动执行资源,在目前法院设置的格局下,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克服执行难问题,更有利于推进法
官职业化建设的进程。
来源:考试大-公开选拨领导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一方面,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经济、政治生活需要,其检察机关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基于检察机关在现实社会控制中所起作用的一致性及各国之间法文化融合的加强,两大法系国家检察机关又具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比较两大法系检察机关的差异,研究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国检察体制问题的研究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一、两大法系国家的检察机关的差异
两大法系在检察机关最显著的区别首先表现为其性质和职能范围。关于检察机关的性质,我国学者有的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检察机关是公诉的机关,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注:章武生、左卫民《中国司法制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本区别。其实,这一结论不无商榷处,因为公诉职能仅仅是检察机关承担的诸多职能中的一种。如果说侦查职能,审判监督职能还可以视为公诉职能的必要准备和延伸的话,那么其所承担的监督和执行判决、干预民事诉讼、提供法律咨询(注:陈光中主编《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等职能则是公诉职能这一界定无论如何也包容不了的。正如俄国法学家穆拉耶夫指出的那样:“检察机关„„这些公职人员的使命,按职务来说,主要地是使他们在司法方面成为法律的监督者,公共利益和政府机关的代表。”(注: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检察制度参考资料》第三编,1980年版,第11页。)这里我们不妨逐一考察大陆法系各国对检察机关职能的规定。在法国,最高检察长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整体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注:中国检察考察团《法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2期,第54页。)法国检察机关除在刑事诉讼中行使侦查、起诉、支持公诉和指挥刑事裁判的执行等职能外,还对下列事项行使广泛的监督权:“(1)监督司法辅助人员;(2)监督、检察书记员;(3)监视司法救助制度的营运;(4)监督户政官员;(5)对私立教育机构的监督;(6)对公立精神病院的监督;(7)对开设咖啡店、酒店等特种营业的资格审查;(8)对新闻、杂志等定期刊物进行审查,等等”(注:王然冀《当代中国检察学》,法律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德国检察机关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监督和保证国家法律统一实施的职能”(注:中国检察考察团《德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1期,第55页。)。除对刑事诉讼的侦查、审判和执行有广泛监督以外,“对律师执法活动的合法性,也负有一定的监督职责。”(注:中国检察考察团《德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1期,第55页。)葡萄牙检察机关也具有比较广泛的监督职能,《葡萄牙检察署组织法》规定检察机关的权限有:“„„
7、监督司法官员的工作;在自身权限内,维护法庭的独立,并监督司法职能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
9、在监督司法职能依法进行时,依据宪法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可向宪法法院提出上诉。
10、监督常规法律的合宪性。共和国检察长可请求宪法法院对任何违宪的规定进行宣布„„”(注:《葡萄牙〈检察署组织法〉简介》,《人民检察》1996年第4期,第58页。)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因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机关职责范围稍小,因而将其界定为“诉讼机关”似乎更为妥当,而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的职能更加广泛,将其界定为“法律监督机关”较为合适,因为大陆法系许多国家的法律均赋予了检察机关以广泛的法律监督权,英美法系国家则一般没有这种规定。
在组织体系方面,大陆法系国家强调检察机关的高度统一性,而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机关则表现出相当的松散性。美国检察体制具有“三级双轨、互相独立”(注:何家弘《论美国检察制度的特色》,《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第24页。)的特征。所谓“双轨”是指美国的检察职能象审判职能一样由联邦和州两级分别行使,二者平行,互不干扰;所谓“三级”,是指美国的检察机构建立在联邦,州和市镇这三个行政别上。而且,美国的检察机构无论是级别高低和规模大小,都是互相独立的。换言之,联邦、州和市镇检察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甚至没有监督和指导关系。英国在1985年《犯罪起诉法》颁布以前,其检察机构也具有英美法系检察机构的传统特色——分散性。英国没有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检察机关体系,其中央不设司法部,也没有一个中央检察机关,中央检察职权分别由内政大臣、国王的法律官员和公诉处长三者分别行政。(注:程荣斌《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31页。)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大陆法系检察机关则具有高度统一性。法国“全国检察官内部实行一体化原则。上令下从,形成一个整体。司法部长有权指令追究某一案件。”(注:中国检察考察团《法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2期,第54页。)德国实行联邦制,其检察机关分联邦和州两个体系,虽然这两个体系之间互相独立,但在这两个体系内部则是一种严格的统一领导关系。
再次,两者的差异还表现在检察官裁量权的行使上。在传统上,英美法系检察机关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英国法律规定,即使犯罪已经得到证据充分证明,但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检察官也可以决定不予起诉。1951年,当时的检察总长肖克若斯(Shawcross)作了关于公共利益的经典性说明,它得到了此后历任检察总长的支持:“本国从未有过这一法规——我希望永远也不会有,即:受到嫌疑的刑事罪行必然自动地成为起诉的对象。”(注:英国《下议院辩论》第483 卷,第681 章,1951年1月29日。)检察机关可以根据下述广泛的理由而不予起诉:“a、法庭可能会罚交很小或象征性罚金;„„e、起诉可能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坏的影响;„„h、会伤害资讯来源、国际关系或国家安全的细节,可能会被公之于众。”(注:《The Code For Crown Prosecutors,1994》,1988年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考察团,第10—11页。)美国检察官在刑事诉讼方面的权限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决定是否起诉方面,检察官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几乎不受限制,如果检察官决定对一确已犯罪的案件不予追究,则无任何力量可以限止他。此外,关于不起诉的理由也无严格限制,检察官对不愿起诉的案件可以借口证据不足或检察署人手不足为由,而拒绝起诉。对于已经起诉的案件,在审判前,检察官也有权随时撤回公诉;对于不起诉或者撤回公诉,检察官也无须说明理由。与这种几乎不受限制的起诉裁量权相适应,美国检察官还有与被告一方进行辩诉交易的权利。(注:
柯宾《美国检察官的权限》,《人民检察》1994年第11期,第59页。)与此相反,大陆法系各国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则小得多。在传统上,大陆法系国家采取起诉法定主义,犯罪行为符合法定条件就必须起诉。虽然大陆法系国家的近现代刑事诉讼程序采取了起诉便宜主义而赋予了检察官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这种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不仅在条件上受到严格限制,而且在程度上也受到了由被害人方面启动的诸如“强制起诉”、“准起诉”等程序的制约。与英美国家相比,其自由裁量程序之狭小,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检察官制度的不同也是两大法系检察机关的显著区别之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检察官选任途径的不同。英美法系的检察官一般来自律师,而大陆法系的检察官则是国家作为“法律人”(或称法律家、法曹,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之一专门培养的,法学院的毕业生经过1至2次司法考试和一定期限的司法实习,便可自由选择是作检察官还是作法官、律师。
其二,检察官保障制度和社会地位不同。大陆法系检察官享有近似于法官的身份、经济和特权保障,因为大陆法系检察官和法官地位一样,俗称检察官为“站着的法官”,而审判官为“坐着的法官”;而英美法系检察官则是作为普通行政人员来管理的。法国和德国检察官实行单独的工资等级和标准,检察官和法官工资水平一致,其工资起点与较高级公务员工资起点相当。法国规定检察官的退休年龄为65岁,而普通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为60岁。与此相适应,大陆法系检察官的社会地位高于英美法系。其三,检察官队伍稳定程序不同。大陆法系检察官是专职培养的,且保障制度较好,社会地位较高,因而检察队伍比较稳定;而英美法系的检察官队伍则不然。英国虽自1986年起建立了统一的检察机构,但是对于检察官决定起诉的案件,他们只能在治安法院出庭支持公诉,在刑事法院、高等法院等则必须聘请大律师出庭支持公诉,因而出庭公诉人员固定性差。(注:《关于英国刑事诉讼的考察报告》,1988年中国刑事诉讼制度考察团,第15页。)美国检察官队伍流动性也非常大,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美国检察官薪水和社会地位比法官和私人律师都低,检察工作没有吸引力,检察人员往往只把检察工作作为以后从事其它工作积累经验和资本的“跳板”而不是将其作为永久性职业;二是美国检察官任期只有四年,与政党共进退;每新总统上台都会重新任命本党人员作为检察官来替换原来的检察人员,对整个检察系统实行“大换血”,从而极大地影响着检察官队伍的稳定性。
二、两大法系国家检察机关差异成因之分析
每一事物的形成都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基础的,两大法系国家检察机关差异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究其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检察制度产生发展方面的原因。检察制度最早产生于何国,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起源于法国;二是认为起源于英国;三是认为当代检察制度有两种不同的起源(中国除外):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起源于英国,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制度起源于法国。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更为准确。检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概括而言,在英美法系国家,早期主要是美国受英国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其它国家的影响),后期则主要是英国受美国的影响,特别是英国1985年的《犯罪起诉法》受美国影响很大。大陆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也存在类似交互影响的情况。此外,两大法系这间也有相互借鉴。
法国的检察制度萌芽于十二世纪。当时法国领主权力很大,国王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为加强中央集权,国王采取的措施之一是设立代理人。国王代理人在代理国王处理私人事务的同时,还负有在地方领主的土地上监督国王法律实施的职责。这种国王代理人,即为以后的检察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法国,检察官自产生之日起就承担有类似于现代的法律监督职能。13世纪中叶至15世纪初期,法国法律明确规定国王代理人承担以下监督事项:代理国王监督赎金的缴纳是否合理;监督没收财产及其它判决的执行。15世纪以后,检察官除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和起诉,还行使以下监督职权:监督诉讼的提起及进程;监督地方官员是否竭尽职守;确保国库之收入;检查制度量衡;决定面包售价;监视图书馆和法科大学。(注:程荣斌《检察制度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0页。)与法国不同,英国的检察官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只是作为国王的法定代理人,向国王提供法律咨询和参与诉讼,而不承担法律监督职责。英国自1066年被威廉公爵征服时起,政治上就已实现统一,随后的法制统一任务,主要是依靠英王设置的王室法院的法官们进行巡回审判,通过判例法来实现的。这样,就无需国王代理人承担监督法律统一实施的任务,在王室法院设立之后,直到13世纪才设立的检察官就仅仅是国王的法律顾问,而不承担法律监督之责,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其次是源于法律渊源的不同。在法律渊源表现为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里,在法律上和诉讼理论上,判例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不具有造法功能的法官只能依据事实严格适用成文法,因而检察官肩负起保证制定法在全国统一实施的责任就成为必然,赋予检察官以法律监督权是成文法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而在法律渊源以判例法为主的英美法系国家,法律体系是通过法官来创造和发展的,具有造法功能的法官在英美法系一直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司法至上观念的支配下,法官在司法上的至上权威是不能容忍有更上位的监督者的。检察监督观念与这种法官的崇高社会地位相抵触,是不可能有生存的根基的。
再次是诉讼模式的差异。综观现代各国诉讼制度,虽然检察官在法庭审判阶段都承担公诉职能,但因诉讼模式的不同,其履行支持公诉职能的方式自然存在着差异,检察官作为公诉人在法庭上的诉讼地位也不尽相同。英美国家实行当事人主义,检察官是作为一方当事人参加诉讼的,公诉人与被告人在法庭上诉讼地位对等。而大陆法系实行职权主义,不仅法官在法庭上不是消极地进行仲裁,而且公诉人在法庭上也是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诉讼职能的检察机关的代表,检察官在法庭上既是公诉人,又是法律监督者。例如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官“在法庭审理阶段,充任国家公诉人,同时监督审判程序是否合法”(注: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诉讼地位的这种不同,决定了在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官作为一方当事人,在法庭上只负责提出其所指控的事实和证明该事实的证据,以达到对被告定罪的目的,而不承担提出有利于辩方的事实和证据的责任。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公诉人不但要提供不利于被告人的有罪和罪重的证据,同时还必须考虑对被告人无罪罪轻的有利的证据,以使法庭作出公正的判决。例如,德国检察机关“对判决的合法性负有监督职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不仅是指控被告的公诉人,而且是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保护者,检察官负有全面收集证据,包括收集证明被告人有罪和无罪两方面的证据的义务。法律要求检察官遵守客观中立原则而不是对抗被告人。因而有人认为在检察机关与被告人关系上,检察机关是中立机构。另一方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官对证据及其认定的合法性,对判决的合法、公正性负有监督义务。”(注:中国检察考察团《德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1期,第55页。)
最后,是起诉传统方面的原因。大陆法系国家比较早地确定了公诉制度,犯罪被认为是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侵犯。“对每个犯罪行为,检察院、警官原则性地负有展开侦查的义务。有足够的行为嫌疑时,检察院必须提起公诉。”(注: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犯罪进行追诉的,没有法律的允许,不能随意处分自己的公诉权。虽然实行“起诉便宜主义”,但并非基于当事人处分主义,而是基于国家刑事政策方面的考虑。而英美法系国家传统上诉讼理论将刑事诉讼视为与民事诉讼并无本质不同的诉讼,检察官作为与民事诉讼原告地位相同的一方当事人,当然享有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自由。因而英美法系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远远大于大陆法系国家。
总之,特定的历史起源、成文法的法律传统、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共同决定了大陆法系检察官是既是公诉人,又是法律监督者的一身二任的特殊角色,广泛的职权范围、高度集中的组织体系、法定的检察官培养渠道、对检察官良好的保障机制、检察官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检察队伍的稳定性,就成为大陆法系检察机关的必然特征。而与这种广泛的权限和崇高的社会地位相伴相生的防止权力滥用的必要性与起诉制度上的公诉传统相结合,又使得对检察官的裁量权进行严格限制成为必需。而英美法系则恰好相反,特定的历史和现实铸就了其检察官相对单一的诉讼角色及与这种诉讼角色相适应的职权范围的狭小、组织体系的松散、检察官保障机制的缺乏和社会地位的相对低下,而当事人处分主义的诉讼理论决定了其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三、检察机关发展的一般趋势。
交通、通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全球化的深入,使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认识到:不同的检察制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而自检察制度产生之日起,不同的检察制度之间就出现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趋势。这里,既有同一法系不同国家检察制度之间的交互影响,也有不同法系检察制度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在相互影响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一)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呈扩大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运行日趋复杂及维护国家和公益要求的因素的增加,各国政府均加强了对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干预。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实现社会控制的强有力的杠杆,其作用普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不仅在传统上检察机关职权范围较大的大陆法系如此,而且传统上检察机关职权范围较小的英美法系也逐渐加强了检察机关干预社会生活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其一、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大陆法系检察机关职权范围一直很广。“法国检察官在司法活动中,特别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唯一介入全部司法程序的司法官员。
”(注:中国检察考察团《法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2期,第54页。)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的这种作用仍在继续加强。在传统上职权较小的英美法系的检察机关,其权力也由起诉阶段向两端即侦查阶段和执行阶段延伸,成为刑事诉讼中唯一的一个能参与各个阶段诉讼活动的机关。以英国为例,根据1985年《犯罪起诉法》的规定,检察机关获得了一定的对警察侦查行为的监督和建议权。这种监督和建议权表现在:(1)“为了防止警方对应该提起诉讼的案件不予提起诉讼,法律要求警察局长将本辖区内的每一严重犯罪通知检察官”(注:龙宗智《英国检察制度的重大改革》,《人民检察》1987年第6期,第31页。)(2)“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要给予警察必要的司法建议;指导警察收集和发现充分的,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注:程味秋《外国刑事诉讼法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美国检察机关的权力比英国大,有很大的侦查权和指挥侦查权。依据美国联邦法典第28篇有关条款的规定,总检察长“有权侦查政府官员的犯罪行为”。(注: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联邦检察官“对在其司法区内实施的违反联邦法律的犯罪行为,有权要求进行或继续侦查。”(注: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地方检察机构的检察官“可以要求警察继续侦查”。(注: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助理检察官“在提起诉讼前调查犯罪事实,有些案件,首席检察官可派本署侦查员参与侦查。”(注: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93页。)美国检察机关还有监督狱务假释事宜,联邦总检察长有权监督司法行政管理、监狱和其它惩办机关。(注:程荣斌《检察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其二、检察机关的职能从刑事诉讼领域扩大到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在传统上,检察机关一般只参与刑事诉讼活动。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化和权利观念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检察机关开始比较广泛地干预涉及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民事和行政诉讼。检察机关有权干预民事诉讼的国家很多,如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希腊、瑞典、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芬兰、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斯里兰卡、布隆迪、乌干达、突尼斯等国,都在法律或判例中确认了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内容。英国法学家爱伦斯特·J·柯恩在《当事人》一书中写道,在民事诉讼中,“总检察长在相当一部分案件中是必要的当事人。在其余的案件中他有权发表意见。在有关慈善事业管理的诉讼中,总检察长作为王室代表,他是当然的当事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申请宣告合法的案件„„。”(注:《国际比较法百科全书》第16卷第55页,转引自肖禾、杨志宏《外国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两个特点》,《人民检察》1989年第6期,第23页。)在美国,检察官在民事诉讼中也享有广泛的权力。如美国第72任总检察官格里芬·B·贝尔这样写道,美国联邦政府检察官可以“对政府主要合同中所产生的民事欺诈行为提出诉讼„„。”(注:《美国司法部的机构与职能》第8页,转引自: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在行政诉讼方面,譬如在英国,凡是涉及公共权利和利益的诉讼,并要颁布训令或宣言加以保护的,必须有检察长参加。英国检察长在行政诉讼中既可能是原告人,也可能是被告人。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享有提起诉讼、参与诉讼、在法庭上发表评论、提出意见、向上级法院或主管法院提出控诉、上诉或复审请求等的权力。
其三、检察机关的职能从诉讼领域扩展到社会事务的其它方面。近几十年来,随着政府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干预的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干预一般社会事务的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如1981年12月30日公布施行的西班牙《检察部组织章程》规定,检察机关负责“为丧失能力或自己不能解决合法代理人的诉讼人,代理或提供保护,并促进建立民法规定的保护性机构及其它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和无人保护者的机构”。(注:《西班牙〈检察部组织章程〉简介》,《人民检察》1996年第7期,第59页。)葡萄牙检察署也有广泛的社会事务干预权,包括“„„
4、促进和协调预防犯罪的工作;
5、接受劳动者及其家属的非官方委托,维护其社会权利;„„
11、接受咨询;
12、法律规定的其它职权。”(注:《葡萄牙〈检察署组织法〉简介》,《人民检察》1996年第4期,第58页。)
(二)检察机关独立性增强
在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构架中,检察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而司法独立并不适用于检察机关。但鉴于检察机关在诉讼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国外学者均认识到检察权与司法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公正地实现司法权,公正妥当地行使检察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为要确保司法的独立,必须保证检察权对立法权及其它行政权的独立。”(注:[日]伊藤荣树《日本检察厅法逐条解释》,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为此,各国除了从人事制度上加强检察官的独立性和保障机制(关于这一点,将在其后阐述)以外,还从以下方面来保障检察的独立性。
其一,注重检察机构的独立性。这一点各国均如此。审检合署的大陆法系国家越来越强调检察机构应不受法院的影响,审检分署的国家则强调检察机关在执行业务时相对其主管机构应具有一定独立性。在这方面,英国做得最为彻底。英国1985年《犯罪起诉法》建立了自成一体,完全独立的检察机构。全部检察官属于国家系统中的官员,实行自上而下的负责制,最上层的检察机构通过总检察长向议会负责。为了确保这种独立性得以实现,英国检察系统实行财政独立,检察机关经费独立预算。这样就使检察机构完全摆脱了地方当局的控制和影响,也不受警方干涉。法国检察官受司法部长的指挥和领导,但为了保证其相对独立性,法律规定,最高检察长处于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不从属于司法部长,他与最高法院院长同为国家最高司法官,是国家司法的总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整体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检察官承办案件时享有独立的公开指示权、表明个人态度权和拒绝停止追究指令权。(注:中国检察考察团《法国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4年第12期,第54页。)荷兰法律规定,司法部一般不具体干涉检察官办案,但它有权就某一案件是否提起诉讼,向检察官发出指令。(注:张仲芳《荷兰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1995年第4期,第57页?#┢咸蜒馈都觳焓鹱橹ā饭娑ǎ?nbsp;“检察署独立于其它中央及地方政权机构,享有独立的地位。”(注:《葡萄牙〈检察署组织法〉简介》,《人民检察》1996年第4期,第58页。)
葡萄牙检察署完全独立于地方政府和地方自治行政机构,各级各地的共和国检察官、检察长和总检察长助理,均分别隶属于上级,并向其报告工作,而与其所在地政府不存在任何隶属关系或指导关系。1992年1月17 日公布的《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注:因俄罗斯传统上一直受大陆法系影响较大,因此笔者将其纳入两大法系加以比较。)确定了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即联邦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国家权力机关、管理机关、社会团体和政治组织的干涉。(注:《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简介》,《人民检察》1996年第5期,第60页。)
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消费模式等方面科学建设生态文明,同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建设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改变领导者的政绩观、生产者的生产观、消费者的消费观,实现思想与认识水平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是政策和法律体制的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
作 者:李伟 黄国华 LI Wei HUANG Guo-hua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中国林业经济 英文刊名:CHINA FORESTRY ECONOMY 年,卷(期): “”(3) 分类号:X22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 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
德、能、勤、公、廉、俭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素质。一方面, 会计人员要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财务法规、方针、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 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还要掌握时事政策和财政税务、企业管理、电脑操作等相关知识。此外,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还要具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且行为端庄、生活严谨、讲求实效、大公无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是打造诚信会计,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强有力保证。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多数会计人员以诚信为本, 坚持会计准则, 遵守法规制度, 信守职业规范, 不做假账, 踏踏实实地工作, 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 也有一些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做出有损国家和企业利益的事情。首先, 一部分从业人员由于长期不注意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务, 为了追逐个人利益, 利用职权弄虚作假, 损害国家利益。其次,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 对会计新准则和会计制度了解甚少, 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工作中安于现状, 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常常出现记账不规范等现象。第三, 有些会计人员被动作假。目前的经济社会中, 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是从属关系,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 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 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第四, 我国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大, 使得有些会计人员敢于挺而走险, 助长了会计业务造假的歪风。一些企业中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第五, 企业内外部的综合原因。企业内部的原因是一些企业为了少交税, 采取多列支出少列收入的方式逃避纳税, 制造虚假帐目;企业外部的原因是有些经济主观部门考核时, 只凭数字看企业的业绩, 不看实际, 客观上直接导致了会计数据失真。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 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建设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会计人员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不断提高品质,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财会人员一定要做到勇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 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财会制度和法规办事。一个合格的财会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 节俭的工作作风, 求实的创新意识, 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真正热爱会计事业, 才能把智力、体力的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钻研技术和精通业务。
2. 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主要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规范构成。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国家应该加强对会计市场的规范管理,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适时修改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完善;对现实中发生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而没在法律条文中加以规定的, 要增加相应的规定。不仅要在立法、执法上加强监督, 对造假相关责任人、其追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且还要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受到虚假信息蒙蔽时, 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获得民事赔偿, 并把肇事者驱逐出会计行业。
3. 完善会计人员激励机制
健全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的每一环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分工, 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手段。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 有利于督促会计人员在行为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建立考核制度, 并将考核结果与岗位工资、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 可以充分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4. 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诚信不仅是会计行业最基本的职业理念, 也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人员应诚实守信, 坚持原则, 不弄虚作假, 要处处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以企业利益为重。对于为了自身利益, 故意操纵利润, 甚至违法违规的行为, 会计人员更不能参与牟利, 要有正义感, 不畏强权, 敢于直言, 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自觉抵制会计工作中的不良行为, 以至勇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5. 提高会计人员的信息素质
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 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不断地自觉接受继续教育, 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相关知识和实务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力, 正确理解和运用会计的法律法规, 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和失误。
参考文献
[1]袁平鱼.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34) :227[1]袁平鱼.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34) :227
[2]弓建安.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 :2011 (23) 198[2]弓建安.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 :2011 (23) 198
[关键词]升学 就业 职业指导
[作者简介]左力(1968-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计算机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韩蕴华(1973-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河北唐山063004)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58-02
学校职业指导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特点,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帮助学生结合自己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选择升学或就业途径,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统招统分的招生分配体制已经被打破,学生参与职业选择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步苏醒与增强。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与推动职业指导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学校开始尝试进行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学校职业指导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起步发展阶段,职业指导工作没有在学校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学校教育缺乏职业定向性
在普通中学,一部分毕业生不再选择进入高一级学校,但由于中学除了教授文化课程外,很少有专门化的职业技能学习,许多毕业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就业准备。在高校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学生所学知识陈旧,而且所学过的知识在多数学生中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三是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咨询指导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缺乏实效性
大多数学生对职业指导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误认为中学的职业指导只是用来帮助那些要上职业学校的学生选择学校和填报志愿服务的,因而职业指导对那些准备上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吸引力。在高校,虽设有就业指导机构,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机构设置与职能转变、专职人员配备及信息反馈的手段等方面还很欠缺。
(三)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缺乏畅通性
据统计结果显示,42.5%的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别列在第二、三位。这说明,当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的是受到媒体对于某些行业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热门”职业或专业,不能恰当地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四)学校职业指导具有滞后性和矛盾性
职业指导滞后性是指学校只是指导学生如何去能顺利就业,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技巧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职业指导矛盾性在于一方面职业指导要求根据学生的性格、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开展相适应的职业定向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因就业形势压力而进行“先就业再择业”的功利性教育,使教育行为明显存在矛盾,职业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二、开展与推动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着力构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
1.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效度取决于学校领导的态度。推动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落实“一把手”工程,从思想上和机制上解决执行力的问题。落实一把手工程,就必须使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学校必须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引导;就必须使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当中。职业指导机构要把管理、指导、服务三大功能融为一体,更加注重和强化服务功能,寓服务于指导之中,寓服务和指导于管理之中,努力做到“对毕业生极端地热忱,对大学生就业工作极端地负责任”。
2.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学校教与学的全过程,并对毕业生做好跟踪服务。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职业选择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因而,职业指导应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在学校中推行职业指导工作时,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划分不同内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规划,形成不同年级不同任务的连续性发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指导教育过程。
3.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课程建设。周济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把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或必选课,积极开发教材,完善课程体系”。职业指导课程目标应服从学生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课程内容应围绕目标,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考评机制。职业指导工作涉及学校的里里外外,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靠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要充分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工作,建立健全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检查中学职业指导工作要看职业指导课程(或劳动技能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的融合程度,还要通过劳动部门跟踪了解进入社会的毕业生生存状态;考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则要从更高的高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对组织机制、方法途径、实施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度评估,还要通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开展定期交流,研究问题,不定期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办。
(二)着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强调:“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所谓专业化,就是指导人员既要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的知识,又要是就业服务领域中的行家里手。致力于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创造培养条件,促进职业指导队伍提高水平。对于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培养,学校应高度重视,妥善安排,为职业指导人员的学习深造提供条件,可采取以会代训、专业会议、专题讲座和理论探讨等形式,不断提高他们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立足岗位,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职业指导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开展各种就业指导教育活动,不断扩大视野,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编写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讲义,积极钻研职业教育理论和业务,逐步成为一名有扎实学问、有较高就业指导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者。
3.善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研究探索中不断成长。职业指导工作具有内在的规律性,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途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加强职业指导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研究,建立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实践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整体水平。
4.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要认真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者的考核和职称评定的工作,这是调动他们积极性,承认和尊重他们劳动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政策。要逐步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工作、考核制度,在评定职称方面应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从而稳定就业指导工作者队伍,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职业指导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职业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但目前大学生完全独立按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群体中只占40%,经常看到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调查还发现大学生自身缺乏对就业、择业的研讨。种种情况说明,在过去的职业指导工作中,学生的个性和主体作用被弱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被抑制了。
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实现人与职业在某一段时期暂时的匹配,而且要考虑其长远的发展。职业指导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统一公式,它必须是建立在对人的个性心理和职业特点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择业意愿、能力差异,有的放矢,选择职业指导内容,才能为学生所认同,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及职业适应能力,达成职业指导课程目标。在职业指导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在走向社会前,要拿出精力和时间形成剖析自我的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冷静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时调整期望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形成务实的择业观。
[参考文献]
【对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浅谈法官职业道德09-20
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建议11-07
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工作的几点做法06-29
法院信息化建设与法官再教育11-24
对通渭草畜产业化经营的思考05-30
推进旬阳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1-20
法官党性分析09-20
大力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09-15
举报法院法官材料05-30
初任法官培训心得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