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比赛稿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课比赛稿(精选8篇)

说课比赛稿 篇1

各位老师、同仁下午好:

今天我准备从教材的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对此课进行分析讲解。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上古中古史》第十五章的第二板块,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交流,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是世界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关口,这一刻的学习对把握世界动态,培养全球战略意识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因对象是大学本科生,教育目标是学生在对史实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上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在众多复杂的历史信息中把握内在联系,提升对“改革与开放”的认识,正确分析历史人物活动及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四.教法和学法

1,教法:综合利用多媒体、地球仪、黑板等工具,回顾法,扮演当事人法,提问探案法,2,学法:放开包袱,换位思考法,提问假设法。

四.教学流程

1,开场白:对高中及上一个板块——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进行小结。2,放五分钟的小视频——《大国崛起》的小短片。短片看守后让学生回答新航开辟成功的条件。

3,对新航路开辟背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扩展,利用多媒体对航海家等重要人物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个人素质特性进行提练分析。

4,利用地球仪、多媒体、地图,对航海路线及区域进行梳理(利用地理学、气象学、科技史的知识进行补充讲解)。

5,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新航路的结果进行梳理,探讨其内在联系与规律。

6,对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航海家及探索者。7,探索新航路开辟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及对新航路开辟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进行梳理。最后,共同探讨下一次“新航路开辟会”会是什么,在那一次中国该怎样抓住机遇,超越自我。

五.板书设计

1,利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条件、内容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内容多,使用方法也丰富,我更多的是展示我们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开拓视野,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学界前沿。

说课比赛稿 篇2

关键词:说课比赛,教学理论,教学水平

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 我校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说课比赛, 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 也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 学校按要求推荐两名教师参加全市中职学校说课比赛, 均获得一等奖;推荐5名教师参加全省信息化教学比赛, 也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 本文就说课比赛谈一点体会。

1 说课要以教学理论为基础

1.1 说课的三要素四原则

要明确说课三要素, 即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要坚持4个原则, 即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1.2 主要的教学理论

(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四阶段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其主要特点是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 发挥教师的中心作用, 使课堂规范化, 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 缺点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法”: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探索来学习,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缺点是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改进杜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法”, 主张发现知识和传授知识在教师控制下取得恰当平衡, 缺点是教学现代化要求高。

(4)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 重视智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将教学过程总结为三中心 (教师、教材、课堂) 五环节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 发挥了传统教学的优势, 纠正了忽视系统传授知识的偏差, 缺点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过程最优化理论”, 简单概括就是使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具体化, 制订计划时选择最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师和学生一起执行计划、分析结果。

1.3 主要的教学评价理论

(1) 美国的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教学评价原理和课程编制原理, 这两个原理也称为“泰勒模式”。其认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在他看来, 教育目标是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 是进行课程评价的决定因素。选择目标、表述目标的过程也成了评价的一部分。强调目标在评价中的突出作用是泰勒评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泰勒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 在规划课程时, 首先必须思考如下4个问题: (1) 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 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3) 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 (4) 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2)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继承发展了泰勒的评价理论, 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大类, 构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 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技能3个领域。

2 说课要深入分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2.1 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第一, 从依据看, 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订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之外, 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当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 从主体看, 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 着眼于教师的教, 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 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 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期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 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 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 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 它不仅对教师适用, 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 从使用的动词看, 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 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 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写出、归纳”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 意思具体, 深广度明确, 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通过测试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 从作用的对象看, 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 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 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 从结构层次性看, 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 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 因而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 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 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 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 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 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具体的指导作用, 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 教学目标的4个层次和3个维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4个层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通过课时目标达成单元目标, 通过单元目标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目标达成专业培养目标。3个维度从课程目标说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时目标说就是知识、技能、情感。课时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 是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2.3 教学目标的描述

教学目标的描述包括4个方面: (1) 行为对象; (2) 行为动词; (3) 行为条件; (4) 教学标准。行为动词力求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如说出、背出、写出、会做、能完成等。

3 说课要明确的基本环节

说课通常为5个环节:说学情 (学情分析) 、说教材 (教材分析) 、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反思。前3个环节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三要素: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方法;后两部分也就是教案的内容。

(1) 说学情主要说3个方面: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性格特点, 目的是体现两个教学原则:可接受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 说教材也要说3个方面: (1) 地位与作用。从教学目标、岗位需求、资格考试、技能比赛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认识本次课的重要性。 (2) 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3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3) 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3) 说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1) 教法———教师怎样教?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学法———学生怎样学?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 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学法指导要能体现学习规律、学习原则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基础等。

(4) 说教学过程设计包括6个方面: (1) 导入新课, 如知识导入、感情导入、趣味导入; (2) 讲授新课, 包括用什么方法展示目标、达到目标,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3) 课堂小结; (4) 评价练习; (5) 布置作业; (6) 板书设计。

(5) 说教学反思一般包括3个部分: (1) 教学评价; (2) 教学反馈; (3) 教学总结。

4 说课要有相应的教案

说课比赛稿 篇3

关键词:说课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要想上好一堂课,课前充分地研究教材,钻透教材是首要条件,在分析教材这个板块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是《机械制图》教材中第五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前一节之中我们学习了视图的概念及画法,它主要集中表达的是机件的外部形状特征,对于机件的内部结构则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而剖视图主要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是机械图样的另一种主要表达方法,它既延续了视图的投影知识又在其基础上给予了发展和提升,同时,它也是后面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可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第二点: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情商,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思想教育目标三类。

知识目标:

(1)掌握剖视图主要表达的内容,学会合理地运用剖视图表达机件。

(2)了解剖视图的形成过程并能准确而简单地总结其形成过程。

技能目标:

(1)掌握剖视图绘图原理与规律,正确地绘制剖视图。

(2)看懂剖视图,根据剖视图能准确想象机件的形状。

(3)我们通过看影片,拆模型来理解剖视图的概念,从而让学生总结剖视图的形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理解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交流的态度,相互帮助、鼓励,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三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就是把握好一节课的关键,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制订如下:

(1)明确剖视图的主要作用,学会合理运用剖视图表达机件。

(2)剖视图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3)正确地绘制剖视图。

教学难点:

(1)总结归纳剖视图的形成过程。

(2)剖视图画法中实体与实心部分的具体位置的判别。

(3)攻克绘制剖视图时容易产生的漏线现象。

2.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能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要点;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并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特选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直观教学法:

剖视图的概念理论性较强,学生单从字面理解起来较困难,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之中,我准备运用观看影片及模型演示等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剖视图概念学习由枯燥的理论讲解过渡到形象地直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对剖视图的概念及形成有更加形象、直观、生动的理解。

②对比教学法:

前面我们讲到了剖视图的画法是视图画法的延续与提升,在讲解剖视图的具体画法时,我打算采用对比教学法,将同一机件的视图表达和剖视图表达进行对比,让学生找两组图形中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剖视图的画法。

③分组练习讨论法:

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预计学生在作图过程中会产生的三类典型错误而设置三种典型练习题,再根据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也将学生分为三大组,分组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然后相互交流、评价,最后交由教师总结,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快乐地掌握知识,轻松地突破难点;同时互相讨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难题。

(2)学法分析

技術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展现自己技术思想的过程,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如何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如何捕捉有用的技术信息,反映了一个人的技术交流能力,这也是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设计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在学习方法上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准确理解信息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主动“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下面三点:

①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②注重先决技能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无形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③领悟能力强的学生继续探究剖视图的识读。

3 .说教学程序设计

热力环流说课稿比赛 篇4

长垣一中 李素玲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我的说课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的第一节,是“地球上的大气”这一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知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复杂的大气运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后面几节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记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迁移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本课遵循由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确定依据: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而且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定为重点;生活中,学生对许多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的大气知识联系起来,因此把热力环流的实际应用定为难点。

解决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探究,让学生讨论分析、合作探究,教师补充归纳,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感知,并验证所学结论。

2、图示教学法:学生通过读图、绘图、析图,从而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学法指导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带着目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实验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采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干旱长达九个月的上方谷,为什么在蜀军即将胜利时突降大雨?假设你现在是诸葛亮,你将如何避免这场大雨?带着问题,走进新课。

采用这样的导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内容及与之有关的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二)讲授新知 形成体系

新知的讲授通过实验探究、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三个环节完成。环节一:实验探究

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是一个难点,很抽象,因为大气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受热不均匀会导致大气运动及具体运动状况,结合课本P29的活动,教师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感知。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是运动的。并且得出结论——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近地面大气受热不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抽象的问题更加容易理解。环节二: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由于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在明确了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后,结合前面的实验,老师再次展示热力环流动态课件,并启发学生动手绘制热力环流原理图,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更能深刻地感知抽象的地理原理。

这样的教学程序,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理论联系实际 探讨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将学生分组,通过以下三个案例讨论:

案例1: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欣赏古诗《夜雨寄北》,分析为什么巴山多夜雨? 案例2:展示海岸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的形成。播放歌曲《军港之夜》,让学生找出歌词中的不妥之处。

案例3:根据城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分析推导绿化带、工业区、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

学生积极讨论并展示本组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能致用。

(三)课堂小结

强化认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同时也点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注重系统直观,书写主干知识,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课堂检测

要分层训练,试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说课比赛稿 篇5

图文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初中音乐教案说课稿全套_图文”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第13册曲目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澳门

东方之珠

《1997天地人》交响曲

鼓浪屿之波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

青春舞曲

咯什的春天

乌夏克木卡姆斯坦间奏曲

褐色的鹅

新疆之春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桑塔·露琪亚

伏尔加船夫曲

伦敦德里小调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

当兵的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

夜曲

二泉映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六单元银屏乐声

雪绒花

冰山上的雪莲

我心永恒

悍牛与牧童 第14册曲目表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

游击队歌

四渡赤水出奇兵

保卫黄河(合唱)



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

咿唷嘞啦

阿伊亚-非洲的灵感

寻找朋友

非洲民间乐曲片段

第三单元长江两岸

 采茶舞曲

龙船调

 十送红军

 欢乐歌

 茉莉花

第四单元

乐海泛舟

摇篮曲

鳟鱼(第四乐章)

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第五单元轻歌曼舞

难忘今宵

雷鸣电闪波尔卡

蓝色的探戈

第六单元春之声

渴望春天

春天来了

春晓 第15册曲目表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

祭献之舞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第二单元雪域高原

走进西藏(女声独唱)

阿玛勒俄(女声独唱)



正月十五那一天(女童独唱)

阿姐鼓(女声独唱)改为黄孩子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唱脸谱(童声齐唱)

智斗(三人对唱)

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京剧花脸唱腔)

都有一颗洪亮的心(京剧与乐队)

浑身是胆雄赳赳(唢呐与乐队)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美丽的村庄(童声合唱)

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交响曲)嘎达梅林(交响曲)

图画展览会(交响曲)

第五单元椰风海韵

我的祖家是歌乡(合唱)

五指山歌(童声合唱)



雨打芭蕉(器乐曲:广东音乐)



八骏马(器乐曲:福建南音)

第六单元松梅傲雪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演唱)

卜算子 咏梅(旦角唱腔)

梅花三弄(古琴)



说课稿跨栏 篇6

张忠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平五跨栏跑技术教学,共8课时,这是第一次课,内容是学习摆动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身体素质练习。本班共45人,其中男生 25人女生 20人,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力求流畅、灵活、紧凑,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同学,对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自选练习起点,并提倡互帮互学能者为师,促成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本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跨栏的动作,学生分组练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两个教学内容,一个主教材,一个是辅教材,主教材是跨栏跑技术教学,辅教材是身体素质练习。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的竞赛项目,由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全程跨栏跑技术构成。其中过栏技术又称跨栏跑技术,是跨栏跑技术教学的重点,他由起跨攻栏,腾空过栏,下栏着地

组成,为了很好的掌握过栏技术,应先从学习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摆动腿栏侧过栏技术开始,这是基础。该项目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协调性与节奏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练习(障碍接力跑,自选项目)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跨栏跑摆动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发展速度、弹跳、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坚毅、果断、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品质。

4、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跨栏跑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攻栏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

难点:

1、摆动腿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2、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

五、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很容易实现,我选择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他们在练习中独立思考,去发展他们的体能与智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另外,我还会注意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六、教法

1、示范讲解法:先进行集体示范,讲解,精讲,抓住重点,示范动作标准规范。(先示范,后进行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2、分组练习法: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进行交叉搭配分组,运用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带动运动技能掌握稍欠缺的同学,使他们共同进步。

3、个别辅导法:针对技能掌握欠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他们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游戏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团队精神。

七、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节课中我会从三个方面进行体现的:

1、会听、会看、会想:教师示范讲解,学生通过看,听、想明确技术动作概念。

2、会合作与探究:分组练习,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出掌握本课所学技术的方法。

3、会展示与评价:优先示范,相互开展评价,提高学习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请点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相应要求

4、强调安全意识

5、检查服装卫生安排见习学生

(二)准备部分(5分钟)

1、绕田径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操

扩胸动动

单臂后振

体转运动

体侧运动

弓步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学习攻栏腿和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

1、原地模仿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动作

2、走动中模仿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动作

3、慢跑中模仿攻栏腿和起跨腿技术动作

4、利用器械做攻栏腿和起跨腿练习

身体素质练习 1.障碍接力跑游戏 2.自主练习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

2、本课小结

3、宣布下次课的内容

4、组织学生归还器材

5、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九、场地器材

栏架12个

十、课的效果预测

90%---95%以上学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

平均心率为135---140次每分钟

练习密度约为45% 愉悦度为愉悦

协作性好; 互动性好。

跨栏跑技术教学教案

教师:张忠兰

年级:高二

学生人数:45人

第一次 篇二:跨栏跑说课稿

跨栏跑说课稿

一、课的内容:学习跨栏跑的起跑到跨过第一个栏,连续跨过2~5个低栏的技术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跨栏的动作,学生分组练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习跨栏跑起跑跨过第一个栏,使100%学生敢于跨,跨得过。

2、运动技能:使70%学生学会基本的跨栏跑技术,建立较规范的动作概念,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勇敢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对体育非常爱好,身体素质较好,心理素质较稳定。但学生普遍对过栏技术掌握不太熟练,就注意对过栏基础技术的复习。

五、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进行障碍跑练习的基础上,确定“50米跨栏跑”做为高中单元教材,共5课时,本课以“起跑跨过第一个栏,连续跨过2~5个低栏的技术”作为教学内容,以确定起跨点、起跨攻栏的技术动作为重点,使学生基本上掌握“起跑跨过第一个栏和行进间过栏”的技术。

六、教学重点:掌握起跑后踏准起跨点,起跨过第一个栏。掌握栏间跑技术

七、教学难点:能动作协调的完成跨过第一栏。

八、解决重、难点措施:

(1)采用降低栏高、利用替代器材(皮筋等),减小过栏的难度等方法、手段,以使学生增强自信、消除惧怕心理;

(2)通过讲解、示范,明确身体要积极向前攻栏,强调身体向前而不是向上,培养跨或跑栏的意识;

(3)标出适宜的起跨点,控制起跨距离,强调起跨腿要充分蹬直;(4)反复练习过栏,提高熟练程度;

(5)反复进行起跑后加速跑练习,进行起跑后加速跑从栏侧跑过或从栏侧过栏,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

九、教学过程:

1、身心准备

为增强课堂愉悦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课的开始部分利用徒手操,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入热身阶段。

2、准备阶段练习

(1)专项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动作技术的复习。(2)辅助练习:对墙攻栏、扶墙栏侧提拉,学生观察、尝试、体会、比较、讨论、改进,重点是起跨点离栏架距离的确定

3、过栏练习阶段

(1)教师讲解、示范起跑过第一个空栏,学生观察、尝试模仿,教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2)起跑过第一个空栏,学生体会加速节奏并确定起跨点,起跑过低皮筋

(3)让学生养成跨和跑过栏的习惯,比较跳栏不利因素。

(4)起跑过与低栏等高皮筋,学生敢于跨,跨得过。

(5)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的可尝试过低栏,加强安全教育,不可超过自己能力蛮干(6)由起跑开始,行进间跨越3个低栏练习。

4、身心放松

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做放松活动,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谈收获与心理感受,教师点评,布置作业,收器械,下课。篇三:跨栏跑说课稿

跨栏跑说课稿

一、课的内容:学习跨栏跑的起跑到跨过第一个栏,连续跨过2~5个低栏的技术

二、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跨栏的动作,学生分组练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动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习跨栏跑起跑到跨过第一个栏,使90%学生敢于跨,跨得过。

2、运动技能:使70%学生学会基本的跨栏跑技术,建立较规范的动作概念,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勇敢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他们喜新、好奇、求趣。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但学生普遍对过栏技术掌握不太熟练,着重注意对过栏基础技术的复习。

五、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进行障碍跑练习的基础上,确定“50米跨栏跑”做为高中单元教材,共5课时,本课以“起跑跨过第一个栏,连续跨过2~5个低栏的技术”作为教学内容,以确定起跨点、起跨攻栏的技术动作为重点,使学生基本上掌握“起跑跨过第一个栏和行进间过栏”的技术。

六、教学重点:掌握起跑后踏准起跨点,起跨过第一个栏。掌握栏间跑技术

七、教学难点:能动作协调的完成跨过第一栏。跨栏步技术动作及栏间跑节奏

八、解决重、难点措施:

(1)采用降低栏高、利用替代器材(皮筋等),减小过栏的难度等方法、手段,以使学生增强自信、消除惧怕心理;

(2)通过讲解、示范,明确身体要积极向前攻栏,强调身体向前而不是向上,培养跨或跑栏的意识;

(3)标出适宜的起跨点,控制起跨距离,强调起跨腿要充分蹬直;(4)反复练习过栏,提高熟练程度;

(5)反复进行起跑后加速跑练习,进行起跑后加速跑从栏侧跑过或从栏侧过栏,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

九、教学过程:

1、身心准备阶段

为增强课堂愉悦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在课的开始部分利用小比赛,(既达到热身的目的,又引出课题)激发学生跨越障碍的欲望,使老师和学生一起进入热身阶段。

2、准备阶段练习

(1)专项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动作技术的复习。(2)辅助练习:对墙攻栏、扶墙栏侧提拉,学生观察、尝试、体会、比较、讨论、改进,重点是起跨点离栏架距离的确定

3、过栏练习阶段

(1)教师讲解、示范起跑过第一个空栏,学生观察、尝试模仿,教师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2)起跑过第一个空栏,学生体会加速节奏并确定起跨点。

(3)起跑过低皮筋,让学生养成跨和跑过栏的习惯,比较跳栏不利因素。

(4)起跑过低栏与高皮筋等,让学生做到敢于跨,跨得过。

(5)学生自己选择,有把握的可尝试过低栏,加强安全教育,不可超过自己能力蛮干

(6)由起跑开始,行进间跨越3个低栏练习。

4、身心放松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做放松活动,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最后引导学生谈收获与心理感受,教师点评,布置作业,收器械,下课。

专项练习:行走中(3/5步)从栏侧作连续摆动腿攻栏练习

行走中(3/5步)从栏侧作起跨腿的跨越练习 3/5步从栏侧连续完整练习

栏间距3/5步从栏侧作完整练习篇四:跨栏说课稿

跨栏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依据尊重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

二、学情分析:

1、跨栏跑单元教学预计6~7次课,本次课为第4次课。通过前几次课学习,2/3的同学能较顺利地完成跨栏步和起跑跨过第一栏。

三、教材内容:连续跨过3~5个低栏 教学重点:跨栏步 教学难点:栏间跑节奏

四、教学目标:

1、在跨栏跑学习过程中,能说出并运用跨栏步和栏间跑的知识要点。建立完整技术概念;

2、结合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使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

3、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程序:

1、队形队列与准备活动:

⑴队形队列:让学生绕田径场跑两圈。

⑵准备活动:将学生分成四组,小组长带领各组自编徒手操6~8节、柔韧性练习、诱导与模仿练习等。为跨栏跑的学习做好准备。

2、技能学练:

学法:

⑴采用起跨腿、摆动腿及慢跑过3~5个低栏练习,复习改进跨栏步动作; ⑵通过起跑至第一栏以及跨过3~5个低栏,结合标记,使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第一栏与栏间跑结合动作。教法:

⑷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与改进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技术上的不足。

⑸结合各组掌握技术较好的学生示范。教师点评分析出动作的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⑹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寻找与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的教育。

3、放松整理与讲评:

⑴放松整理:学生放松走成圆形,在教师语言提示下,采用肌肉放松与心理暗示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⑵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点评技术要点,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七、效果预计: 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优良品质。

练习密度预计: 30%--35% 生理负荷预计: 135—145次/分

八、对于跨栏跑教材、教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篇五:跨栏跑说课稿

跨栏跑说课稿

跨栏跑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1)学习栏间跑(2)素质练习(自选)。

2、教材分析:

根据《大纲》要求,“栏间跑”是高二年级跨栏跑的“知识点”,组织“以50m快速跨过5个低栏”的单元教学,改进栏间跑的节奏,发展学生连续过栏和快速跑的运动能力。

高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从起跑到第一栏”、“起跨过第一栏”的技术教学,高二年级的跨栏跑教学,应把巩固学生连续过栏,改进栏间跑节奏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结合快速跑及快速跑的各种能力练习,发展学生跑的能力,培养节奏感。本单元共五节课,本次课是第二次课,重点是改进跨栏步、学习栏间跑技术。难点是栏间跑的节奏,培养运动感觉。

素质练习(自选)是课课练的内容之一,结合技巧练习,实现一物(垫子)多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

3、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理1)班学生。

(1)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他们喜新、好奇、求趣。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2)女生具有动作幅度小、频率快、向前性好、身体重心起伏不大等特点。

(3)该班学生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且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但部分学生有过栏心理障碍。

(4)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跨栏选手刘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生对跨栏跑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4、教学目标:(依据是技能规律、负荷规律、情感规律、交往规律)

(1)认知目标:明确栏间跑的技术概念及动作要点,并具有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2)技能目标:进一步学习起跨攻栏技术,提高两腿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初步掌握栏间跑的节奏。80%以上的学生能顺利地过去2-3栏。发展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说教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刘翔说起、现代奥运会说起、跨栏跑的起源说起。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会、乐,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2教法策略:(1)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直观感式、诱导式进行教学。(2)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如不同栏高、不同等距、体操垫等方式引导学生,消除畏惧心理。(3)加强跨栏跑自主学习的研究。

(4)注意安全教育学生采用自己的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和手段,不要逆向跨栏练习。(5)与短跑教学相结合。

素质练习采用分组方式进行练习,使内容丰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3学法策略:(1)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规定本人的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栏间距、栏高等学练等条件,灵活教学,增强练习的乐趣和实际效果。

(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改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跨栏学练,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拼搏、克服困难的品质。

(4)引导学生重视跨栏跑学练与思想品质的培养。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1分钟

2、健美操 4分钟 散点散开,教师提出要求,放音乐,学生自己创造动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活动身体。

3、小比赛 6分钟 目的是既热身,又以此引出课题,激发学生跨越障碍的欲望,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初步体验)

4、跨栏跑 20分钟 分组不轮换,动作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跨栏坐摆腿压腿练习(1-2练习可分组进行)

(2)行走中(3/5步)从栏侧作连续摆支腿攻练习

(3)行走中(3/5步)从栏侧作起跨腿的跨越练习

(4)3/5步从栏测连续完整练习

(5)栏间距3/5步从栏侧/体操垫中做完整练习(6)分层练习:分余力生和困难生,降低栏高/栏距/栏数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示范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示范的学生表扬鼓励并纠正错误。

5、素质练习8分钟 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练习方式,教师观察指导。

6、放松操 2分钟 教师提议,学生创造动作进行放松,音乐伴奏,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结束本课。

7、总结,收回器材,下课 2分钟

四、教学流程图

热身 →健美操 小比赛

↓ →教:示范并讲解技术要领、巡回指导、观察纠错

新授教材 ∣

(跨栏跑)→

∣ →学:看、听、练、论、创、演。

↓ 复习教材 →教:传授知识、观察指导、讲评练习。

(素质练习)→ ∣

∣ →学:分组练习、个人展示、反馈评价。

整理 ———→ 放松(音乐)、小结、作业。↓

下课 ———→ 回收器材。

五、教学效果预计、场地、器材

1、教学效果预计: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40--50%,练习强度较大。

2、场地、器材:田径场4-6条直道,体操垫6-8块、栏架子12个等。

高二年级跨栏跑教案

学校: 教 师: 时间:

高中一年级男生跨栏跑教学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依据尊重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栏架的设置,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到练习的起点。结合分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同时,建立起自信。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

1、跨栏跑单元教学预计6~7次课,本次课为第4次课。通过前几次课学习,2/3的同学能较顺利地完成跨栏步和起跑跨过第一栏。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情况,在自选练习起点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基础上,采取分层递进组织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内容:连续跨过3~5个低栏 教学重点:跨栏步 教学难点:栏间跑节奏

四、教学目标: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采取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通过多种诱导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顺利完成50米跨栏跑。具体目标为:

1、在跨栏跑学习过程中,能说出并运用跨栏步和栏间跑的知识要点。建立完整技术概念;

2、结合栏架不同难度的设置,使75%~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

3、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程序:

1、队形队列与准备活动:

⑴队形队列:将学生分成四组,跑步——立定练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设置说课比赛的合理性分析 篇7

1.说课的积极意义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 口头表述将如何实施某一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 面对听众和同行述说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论依据等, 来体现你的教学思想。说课本质上是集体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说课达到互相交流, 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说课是为了课的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 具有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价值。因此, 说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说课活动能直接促进备课水平和上课效率的提高说课是以备课为基础, 以上课为归宿。说课的理论性和科研性必然一方面武装着备课, 一方面提高着上课, 进而使二者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提升。

二、说课活动能增加教师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说课要求教师在同行面前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和教学设计, 对教师本身来说就是一个锻炼;如果把说课的范围由一个备课组、教研组扩大到整个年级、全校甚至全区、全市范围, 就为教师表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

三、说课活动能提高教师的素质层次长期坚持说课, 必然促使教师的理论学习变得越来越广博而深刻, 理论应用变得熟练而有效。从而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层次的提高。

四、说课活动丰富教学研究的形式说课作为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形式, 有助于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正常化, 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质量。这种把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融为一体的教学研究活动, 既能集众人的智慧, 又能扬个人的风格, 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阵地。

五、说课活动有助于培养教师的新风尚说课将更多的同行联结在一起, 使之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切磋琢磨, 形成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的好风气, 也培养了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可以肯定的说, 说课的积极意义是毋庸质疑的。

2.说课比赛不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如果有人问, 八仙 (中国人皆知的八仙故事中的人物, 包括铁拐李、钟离权 (汉钟离) 、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个人物) 过海, 谁的本领最高, 人们一定会觉得发问之人是无稽之谈, 可笑至极。可是当下的说课比赛, 尤其是跨专业、跨学科之间的教师进行说课比赛, 就如同八仙过海一比神通之无稽可笑。

笔者认为: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的各类说课活动不该纳入比赛。理由如下:

一、说课的最初目的是交流, 因交流而思考, 因思考而促进和提高;因交流而借鉴, 因借鉴而提高。说课比赛 (尤其是分等实行不同奖励的说课比赛) 使听众 (说课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和评委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偏移, 而忽略了说课者的思想性、创造, 忽略了思考与交流, 因而就缺少了回味与思考, 缺少了交流和借鉴。使得说课活动脱离了最初的目的。

二、说课的核心价值是让说课者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思考而呈现的多元合理性, 也包括先进性和创造性。不论是理论型说课, 还是实践型说课;也不论是说教材、说教法、说过程、说效果, 还是说观点、说实例、说作用, 即便是对同一学科的同一内容组织说课, 不同说课者也会有不同的思考和见解, 而且要鼓励这种各抒己见。这样, 说课者所呈现的对课程、教法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就会出现多元的合理性。说课这种集体教研活动就是要提倡和鼓励这种多元的合理性, 集体备课的目的不也是集中多元的合理性吗?

三、要比赛就要有评价标准, 要标准就要求同存异, 拿出共性的东西, 这与呈现多元的合理性相矛盾!

纵览当前说课比赛方案的评价指标, 无论是说教材、说教法学法, 还是说教学程序, 都是提取共性的东西, 都未能把创新性列入评分标准。

本人对说课比赛的评价指标提出几点质疑:一是该方案的评分要点对说课中的创新性没有给出评分标准, 缺少对创新性的价值肯定;二是评价指标即评分要点缺少客观性的成分, 主观因素太多;三是评委的成员的专业背景, 不同的专业背景对同一门课程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 要想评委对说课水平给出相对客观的评判, 那就需要评委成员个个是“通才”, 是个通用型专家。

比赛评比是把双刃剑, 评比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 容易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 因而会出现应赛者积极主动性不高, 准备工作只是疲于应付的局面。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不能得到客观, 及时的肯定, 这就背离了说课的最终目的。

因此应该对说课比赛活动叫停, 摒弃其中的功利性因素, 把说课活动办成讨论型、切磋型的集体教研活动, 让多元合理性异彩纷呈。

摘要:本文在肯定说课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应该叫停说课比赛活动的观点, 对说课比赛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 并就其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提出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说课,说课比赛,多元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原理》2007作者:叶澜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说课稿花钟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花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提升高度,说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二、以人为本,说学情

三年级语文正处于由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向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主过渡阶段。重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依标扣本,说教材

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讲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和前面第三单元秋韵相连,传递着自然的神奇,升华了人类的智慧。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及其原因等知识。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2)体会、感悟不同表达方法的妙处。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的习惯;(2)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四、紧扣重点,说教法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采用“自主读书,自己感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运用语言。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五、结合情景,说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堂课中,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鲜花入手,采取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六、以学定教,说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一)悄然入情赏花钟

为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目的,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日内瓦大花钟,与学生共同欣赏,我这样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瑞士日内瓦大花钟,瑞士素有“花园之国”和“钟表之乡”的美誉。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同钟表的制造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了“花钟”。花钟上有哪些花儿?这些花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呢怎么能组成一座钟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读书,发现其中的秘密吧。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状态,引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品读美文识花钟。

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我是分这样几个步骤指导学习的。

首先我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接着,我再让学生轻声读描写花开的句子,找一找课文中写了哪几种花。我把收集到的9种鲜花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欣赏,配上音乐和简单的介绍,为学生的品句作铺垫。然后我让学生把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目的是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时,我出示这样一道比较题:我把句子换成“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蔷薇花开了,七点睡莲开了,十二点午时花开了……”让学生进行对比,然后体会交流。最后,我又回到本段,图文结合,我读花名,学生读花开的部分,引读美文,让教师、学生、文本甚至与编者融为一体。

(三)合作交流探花钟。

课文第二段是归纳原因,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我先用课件出示以下内容:接着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的流程,共同学习。考虑到填一填这个环节,学生不能很好完成,我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点拨,让学生结合课文,多读多体会,找出答案。

(四)拓展延伸编花钟

我再次播放大花钟让学生欣赏:瑞士的日内瓦花钟把美丽的鲜花与钟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提议大家课后做一个花钟,可以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编一个新的花钟。

总之,教无定法,让学生在不同层次多样化的读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学生仔细观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最后,读练结合,建议学生们观察周围的花草并写成日记,为本单元习作埋下伏笔。

七、浓缩文本,说板书

上一篇: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下一篇:作风建设查摆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