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精选10篇)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篇1

X线照片检查应当注意的事项有:

要去除拍摄部位的一切异物。例如:你要做胸部的X线检查时,就要脱掉上衣(包括内衣和胸罩等),摘下项链、玉佩等饰物,包括身上贴的膏药也要去掉,其目的是防止异物形成的伪影干扰影像学检查的结果。

静脉肾盂造影注意事项有:

一般在造影前三天,就应该禁食产气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面食,糖类等.造影前一天晚上,将医生开的泻药,比如番泻叶,如同泡茶一样引用,最好多喝几杯,有便随时排出.其目的是为了将肠道内的残渣排出,清洁肠道.检查前还应做碘过敏试验.造影前12小时内禁止饮水,当日早晨不能进早餐,而这里讲的早餐是滴水不进.肠道内的气体主要是吞入的,吞咽东西和讲话都会使气体进入肠道.因此,要少讲话,多走动,以利于气体的排出.造影前需排尿,排便,使肠道,膀胱空虚.X线钡餐检查应当注意的事项有:

1.检查前一日不要使用收敛药、钙剂、铁剂等。2.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禁水。

3.钡剂调成白色糊状,对人体无害,尽可放心。

4.若了解胃内钡剂排空及小肠充盈情况,需要餐后一二小时再次复查,直到医生认可为止。

5.检查后的头一二次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是正常现象。6.作钡剂灌肠检查时,前一日需作肠道准备。

CT检查应注意的事项有:

1、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2、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3、检查前禁食4小时。腹部扫描者,在检查前1周内不能作钡剂造影;前3天内不能作其他各种腹部脏器的造影;前2天内不服泻剂,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产气的食物。

4、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等。

5、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CT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6、CT增强扫描,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15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需要患者本人或亲属签署“使用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心脏冠状动脉检查需做好控制心率的准备。

孕妇不宜做X线照片、静脉肾盂造影、X线钡餐检查,孕妇不宜做CT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注意事项有:

1、磁场对安装下列医疗装置者会产生危害或危险,除非有可靠证据表明其与磁场相兼容,否则禁止接近磁体:(1)心脏起搏器者;(2)脑内动脉瘤夹;主动脉夹;人工金属心脏瓣膜;(3)各种人工关节及假体;金属内固定物;(4)冠状动脉及各种血管支架;胆道支架、食道支架及其它金属内支架;(5)电子耳蜗;化疗泵、胰岛素泵;眼球内异物不能除外金属异物者;(6)活动性假牙,体内残留金属异物;(7)其它因手术等原因植入体内的金属物品;(8)轮椅、平车、金属拐杖、输液装置、呼吸机、吸引器及其他医疗装置;另外,相对禁忌症,如体内有金属异物,需要经过医师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检查。

2、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有意识不清、昏迷、精神症状等不能有效配合检查的患者除非经相关专业临床医师同意,否则不能进行MR检查。儿童患者不能配合者必须采取镇静措施,具体镇静措施由儿科医师作出。

3、孕妇三个月以上才能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妇女宫内节育器(避孕环)有可能对MR 检查产生影响,必要时须将其取出后再行检查。

4、少数染发、文眉、文身的患者进行MR检查时,相应部位可能产生发热等不适感觉,并可能对MR 图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检查时需要尽量去除。扫描时患者需要佩带耳塞,如有家属陪护也要佩带耳塞,以防听力损伤。

5、核磁共振(MRI)检查前病人必须更衣,因为患者往往携带一些铁磁性物质,如钥匙、小刀等,这些物质会因强磁场吸引,发生铁磁性抛射效应,会造成人员及设备的损伤,因此铁磁性物质严禁进入扫描室。

6、腹部MR检查前4小时请禁食禁水,检查前一周不能做胃肠道钡餐检查。

7、检查时请携带本院及外院病史资料和其它检查资料,尤其是相关检查部位的X线片、CT、MR等影像检查资料,全面的资料有助于您此次MR检查诊断的准确性。

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一天晚上吃稀饭半小时后服蓖麻油30毫升,以清洁肠道。

二、检查当日吃稀饭半小时后服蓖麻油30毫升,以清洁肠道。

三、造影前八小时内禁食禁水。

四、造影前排尿,使膀胱空虚。

五、该检查需注射造影剂,可能引起副反应,如有过敏体质请向医师说明。

胃肠钡餐检查(GI)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一日起禁服含有金属的药物(如钙片等)。

二、造影前六小时未得医生同意不要吃任何东西(开水也不能饮)。

三、检查时最好穿没有钮扣的内衣。

钡剂灌肠检查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一天午饭及晚饭只能少渣、半流质饮食(藕粉、粥、烂糊面)或流质(米汤、肉汤等)

二、检查前一天下午1-3时饮水500-1000毫升。

三、检查前一天下午6时,用开水冲服泻药(番泻叶6克)。

四、检查前一天下午7-10时,每小时饮水500毫升共饮1500毫升。

五、检查前6小时,除饮糖水200毫升外不能进任何饮食。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一、造影时间应在月经净止后第4-10天内进行。造影前三天作好口服法碘过敏试验并把服药后情况告诉检查医生。

二、造影后24小时(即隔一天)再来本科拍一张。

三、造影前3天及造影后2周内应避免性生活。CT检查注意事项

一、各部位增强扫描及腹部平扫者,检查前至少禁食四小时。

二、腹部检查者,检查前三日内不食重金属类物及不作钡餐检查。

三、需增强扫描者,检查前需禁食一餐且三日内不食重金属类物及不作钡餐检查。

四、增强扫描病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

五、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严重过敏体质者应慎用造影剂。

MRI检查注意事项

一、带有神经刺激器,心脏起搏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人工心脏金属瓣膜,体内有金属或磁性物植入史及早期妊娠的病人不能进行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二、进检查室前除去身上所有金属物(信用卡、手机、打火机、硬币、钥匙、假牙、拐杖、检查床等)以免发生意外。体内有金属者,请告知检查医师。

三、腹部检查病人,禁食一餐,检查中可能需要憋气,请按医生要求配合检查。

四、增强扫描病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

五、作头颅、颈部的病员,检查时请不要眨眼及作吞咽动作。

X线检查注意事项

一、孕妇(尤其早孕妇女)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行X线检查。

二、检查前请患者按要求做好检查前准备,脱去被照部位的衣物和去除异物。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篇2

据美国资料,公众由于医疗检查所受辐射从1982~2007年增长了6倍;2006年整个医疗检查方面,常规透视、X线摄片及介入透视等非治疗性的辐射量占25%,CT占49%,核医学占26%;2006年心脏CT检查辐射剂量占CT总辐射剂量从以前的4.7%上升到12.1%,2005年核医学心脏检查辐射剂量则从57%上升到85%[1,2,3]。最近5年,先进的影像设备迅速发展,使得受检个体单一部位检查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但应用人群迅速扩大。以冠状动脉CTA为例,2006年64-MSCT设备的辐射剂量平均为14~20 mSv,2011年更先进的CT设备辐射剂量仅为1~3 mSv,其应用也逐渐向高危人群筛查扩展[4,5,6]。

1 心脏影像检查的平均辐射剂量

普通X线摄片机、血管造影机、CT、SPECT和PET均属于放射性成像设备,前3者放射源为X线,后两者放射源为放射性核素,各种设备对于辐射剂量的计量表示方法不尽相同,多以照射量或吸收剂量为基础。有效剂量用来评价发生辐射损伤随机效应的几率,单位为西沃特(Sv),它以人群的平均值为评价基础,并不区分年龄、性别、肥胖等因素,因此,有效剂量不能准确地描述特定个体的辐射剂量,它反映的是人群的平均概念。各种影像设备进行心脏检查时的有效剂量[7],见表1。

2 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评估及心脏影像检查的致癌风险

关于辐射致癌风险有两项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平均接受剂量为29 mSv,致癌风险为2%,基于15个国家40万放射工人的平均接受剂量为19.4 mSv,致癌风险为2%。涉及医疗照射的较著名研究是关于X线照射与儿童肿瘤关系的牛津调查,人均接受剂量为10 mSv,致癌风险为39%。另外的研究显示接触CT检查后,所有受检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0.07%,如果根据研究模型按照年龄、性别分别计算,则60岁男性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1911,60岁女性的发生率则高达1/750[8]。

小于100 mSv被认为是低剂量辐射,其致癌风险评估多采用线性无阈值模型,即在低剂量条件下,致癌风险与射线剂量呈线性关系。但线性无阈值模型也存在缺陷,并不被所有研究机构所接受。美国放射学会关于放射剂量与致癌风险相关性报告指出,1~10 mSv心脏影像检查的致癌风险为0.01%,10~100 mSv致癌风险为0.1%。目前,BEIRⅦ模型(美国科学院第7次关于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报告)被用于评估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及心肌灌注成像的辐射致癌风险,它是基于100000例样本得出的报告,综合考虑了年龄、性别及射线剂量因素。年轻人较老年人对射线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老年人低剂量的钙化积分扫描的辐射致癌风险<0.01%,而对年轻女性未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法进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的辐射致癌风险为1%[1]。

3 心脏影像辐射风险评估存在的不足

线性非阈值模型应用于低剂量辐射下的致癌风险评估不够准确[8]。首先,有效剂量的计算对于个体而言是不准确的。其次,在DNA作用方面,已知低剂量辐射状态下生物体有适应性保护(防御性上调)现象,其与放射性损伤发生双向性作用;多次低剂量辐射的生物学结果也可能不同,例如初次辐射可能仅引起DNA受损,再次辐射才引起癌变。另外,基于正常人群的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患者可能不够准确,尤其患者还可能受到其他多种伴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机体抗辐射能力下降。BEIRⅦ模型本身是建立在大量假设的基础之上,其年龄、性别、人种均有限定,对于超出其范围的个体评估可能不准确。

4 辐射剂量管理原则与心脏影像检查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

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理论作为剂量控制的原则被放射界普遍接受,ALARA是指采用最低的放射剂量来获得合适的图像质量以用于准确诊断。ALARA并不意味着简单降低剂量,因为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是一对矛盾体,剂量太低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导致误诊或需要重新检查,如果重复检查则剂量可能会更高。因此,心脏成像中实行低剂量管理需要在确保诊断可靠性和避免群体危害性这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各种心脏影像设备降低辐射剂量的具体方法[7,9,10,11],见表2。

5 如何权衡心脏影像检查风险与收益

在临床实践中,是否采取以及采取何种心脏影像检查不能只考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相关的致癌风险,还需要考虑经检查后患者可能的收益,如确诊或排除冠心病后患者获得的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引起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提高及因未做检查的漏诊、误诊风险。对于患者个体是否进行心脏影像检查要综合考虑。例如,50~60岁无症状的男性10年内因冠心病死亡的风险为0%~10%,而他们经历低辐射剂量的前门控心电触发冠状动脉CTA检查后10年内引发癌症致死的风险仅为0.02%[12,13]。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对于无症状人群是不推荐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给予CLASSIII评价;关于钙化积分扫描(1~3 mSv):中度冠心病风险者(即患病风险10%~20%/10年)给予CLASSIIa(即应用合理)评价,轻中度冠心病风险者(即患病风险6%~10%/10年)给予CLASSIIb(即应用可能合理)评价。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其进行心脏影像检查收益更要远远大于辐射风险[14,15,16,17]。另外,辐射致癌的潜伏期多为10年以上,远较冠心病发病潜伏期短。考虑到50%的心肌梗塞之前并没有冠心病症状,而且由于设备的进步,目前前瞻性心电触发的冠状动脉CTA剂量可以仅为1~3 mSv,相当于以前的钙化积分剂量,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无症状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如果所在单位具有能够进行辐射剂量仅为1~3 mSv的冠状动脉CTA设备,那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无疑是具有巨大收益的。关于具有电离辐射的心脏影像检查可能的风险与收益情况,见表3。

综上所述,心脏影像检查的辐射剂量属于低剂量范畴,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但风险极小。对于受检个体的剂量及致癌风险无法做到准确评估。在进行心脏影像检查时应采用ALARA原则,尽量优化检查方案与检查方法,降低辐射剂量。对于无症状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有症状的患者而言,考虑到其巨大的致病、致死风险,不应该把因影像检查而产生的辐射风险当成重要问题来考虑。

摘要: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损害,心脏影像中的放射剂量问题已经引起众多学者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的讨论。但心脏影像中的辐射问题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权衡受检者从中得到的收益、辐射损伤致病的风险等。本文从心脏影像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谈起,结合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及放射保护等方面探讨如何看待心脏影像的放射剂量问题。

儿童可以做放射检查吗? 篇3

当孩子患病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常常会根据病情需要,让孩子做放射检查。许多家长对放射检查很担心,拿着检查单犹豫不决,害怕它危害孩子的健康,担心“杀死细胞”、“影响智力”。儿童可以做放射检查吗?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放射检查,它就是我们常说的X线检查,包括X线照片、X线透视以及各种造影检查(如胃肠造影、静脉尿路造影),CT扫描也是利用X线。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会杀伤和破坏生物细胞,积累到一定剂量便会危害人体健康。受照射的组织细胞由于电离及生物效应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辐射剂量越大损害越重,不同的的组织器官的敏感性也不一样,儿童比较容易受到损害的器官:性腺、甲状腺和眼晶状体。因此专业的儿科放射工作者会特别注意遮盖脖子、眼睛保护好甲状腺和眼睛,并且遮盖男孩阴囊保护好睾丸、遮盖女孩下腹部保护好卵巢。

放射检查是现代医学中诊断价值最大、是任何其他检查所不可替代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一般较低,特别是数字化X线摄影(如DR)替代传统X线摄影后,辐射剂量又有明显的减少。同时人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一定量本底辐射的庞大的宇宙空间,而放射检查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其危害是极小的,因此一般不必过于担心“杀死细胞”,更不用担心“影响智力”。就如手机有辐射你照样会使用、电视有辐射你同样会观看一样,孩子可以接受合理的放射检查。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做好适当的防护并尽可能选择辐射相对较低的数字化X线摄影。

放射科X线检查操作规程 篇4

放射科X线检查一般有X线透视、摄片、特殊检查等。

我单位(院、所)因条件所限一般进行X线透视和X线摄片,现仅述X线透视和X线摄影操作规程。

一、X线透视操作规程

1、透视前必须妥善对控制台上的各种仪表,如电源、电压稳定在200v,透视电压、电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2、了解病情及目的,请病人脱去外衣,拿掉一切可造成伪影的金属、膏药等。

3、透视检查应循一定顺序,射野大小适当,将受检部位靠近荧光屏或影像增强系统,以免影像放大。

4、透视应注意脚开关的断续、每数秒间隔一次,一般间断时间应长于曝光时间,以防X线管过热而受损,并减少医生眼睛的疲劳和病人医生不必要的照射量。一般集体胸部介体透视,平均每人30—60秒钟,疑难病人一次不超过5分钟为宜。

二、X线摄影操作规程

放射工作者必须掌握所用X线机特征,使其充分发挥没计效能,摄出较满意的X线照片:为保证机器的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X线机,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X线机的使用原则:

①首先对X线机有基本认识,了解机器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而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的使用安全。③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可粗枝大叶。④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过载:禁止曝光时转支调节器。

2、操作技术:

①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②X线管交换开关调至需用台次位置。

③根据检查方式进行技术选择,如一般摄片应将滤线器、体层、点片等,调至所需位置。④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⑤条件选择,可根据摄片位置,病人情况调节行状值(kvp)毫安值(mA)和曝光时间(s)。

⑥以上各部完毕,患者调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⑦曝光完毕,切断电源,将电源调节到最低值。

版放射质控检查标准 篇5

一、学科5 实行统一管理 扣1~3分。建设和设 4 服务项目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与查服务项目,医院诊疗科目许可登记。

置、布局、医院诊疗科目和功能任务一致 设备设施

有明确的服务项目、时限规定 现场查看,急诊检查半小时内出具报告,普通检查2小时内 符合《放 出具报告。射诊疗管 3 提供24*7天X线摄片、床边摄片和查PACS资料。

理规定》,CT服务 服务项目 2 提供24小时介入诊疗服务 查登记(二级医院可缺项)。满足临床

普通报告时间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查诊断报告。诊疗需要 确到分(30分)三级医院科主任具备主任医师职称得4分,具备副主任医师 8 根据医院规模和任务配备医疗技术得2分,二级医院科主任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人员得4分,人员,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具备主治医师职称人员得2分。从事介入治疗医师至少有1名副主任医师得2分。(二级医 院可缺项)。三级医院甲等医院具有3 名以上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具备

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得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

按照系统设立专业组,三甲医院应由副高以上负责得1分,(二级医院可缺项)。三甲医院放射科为国家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3分,省级质

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2分,市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1 分。3 重点学科建设 三乙医院放射科为省级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3分,市级质控

中心或重点专科2 分。(二级医院可缺项)。1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3 介入技术、介入诊疗项目符合准入要查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

二、技术、求 人员和设

介入诊疗人员取得准入资格 介入诊疗人员准入取得卫生部门认定的资格2分,医院对介

备符合放(二级医院可缺项)入诊疗操作人员实行授权1分。射诊疗管 3 从事放射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 查相应证书,1人不符合扣1分。理规定 4 从事CT、MRI医技人员及DSA技师应三甲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8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15)经上岗培训 三乙医院CT、MRI上岗证医技各6本,DSA技师上岗证2本。缺1人扣1 分。查配置许可证,缺1份扣分。2 大型乙类设备具有配置许可证 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知晓情况,缺1项扣1分。建立放射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三、影像按《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查制度建立情况及工作人员 3 建立放射科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知晓情况,不完善扣1~3分。与持续改抽查X线、CT、MRI报告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

诊断报告质量 进 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 1分。(50分)图像质量 抽查X线、CT、MRI报图像各20份,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

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1份不符合扣1分。建立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每周不少于3次,查记录(综合读片及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可 5 以合并,允许电子文挡)。未开展,无记录扣5分,不完整 扣1~3分。5 建立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制度与随访记录不完整扣1~3分。

访制度 有随访分析评价,改进诊断工作,提高诊断质量2 分。4 建立机器操作规程,并上墙。现场考核工作人知晓情况,回答不全扣1~4分。2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建立介入诊疗管理制度,介入诊疗术 查资料并了解落实情况,未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扣1~2分,四、介入5 后随访制度,导管室管理制度等,非实施不完善扣1~3分。诊疗质量本科病人,应有术前会诊制度 控制与持 2 导管室纳入医院院感管理和检测范查记录 续改进 围。定期检测记录。(15分)导管室布局合理,符合院感要求 现场查看 3 开展血管内介入诊疗应具备800mA现场查看 2(二级医以上DSA机 院可缺 每年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00例,其中开展三项)3 开展介入诊疗工作(心脏介入除外)级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30例,每缺少10例扣1分,或综合 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3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50例,每缺少20例扣1分 1.有专职人员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 2分。2.每件设备的定期校正和维护均落实到人2分。

五、设备6 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3.设备运行完好率≥95% 2分。管理与信息化管理 实地查看,有全院PACS 6分;仅有放射科PACS 4分;部分 科室信息化建设:(20分)PACS 2分。仅有RIS 1分。建立RIS、PACS 6 调阅PACS图像 2 PACS 至少具备 3年在线查询,3年 以上离线查询 现场检查 2 各类影像检查统一编码,实现患者一 人一个唯一编码管理。实地查看,随机调阅图像,不能查看扣2分,信息化资料完整;诊断报告修改设置 2 权限,报告修改后可查阅原报告信息 未设置权限扣1分

查PACS 2 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统一

管理,资源共享 3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5分。

六、医疗5 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 信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通过网络平台报告,安全与病 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醒4分。通过电话报告并有登记3分。人隐私保未开展不得分。护 查资料,问询相关人员。(30分)无预案扣5分。建立放射科危重病抢救应急预案 5 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2分。

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有演练,急救药品器材具有可 及性和质量保证2分。患者发生紧急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开展紧急抢救,并对抢救 过程有记录和讨论2分。2 建立网络信息故障应急预案 现场考核相关人员知晓情况 实地查看,包括:氧气、吸引器、简易呼吸气囊、注射器、3 CT室、X线造影室配备急救药品和急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硷、多巴胺、非那根、阿托品等。救用品 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品不完整扣1-3分,有过期药品扣3分 5 对比剂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 实地考核医务人员3名,回答要点不完整酌情扣1-5分 2 使用对比剂前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记录,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扣2分 2 质量与安全培训 每年至少2次,有记录 2 有对比剂中度以上不良反应、大型设查登记 备不良事件、医疗纠纷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放射科检查室设更衣室(处)2 现场查看,有1处未设置扣1 分 病人检查资料隐私保护 2 查看取报告流程 4

评审项目 应得分 评审内容 评审方法 扣分 得分 扣分理由 X线机房、CT机房符合辐射防护规 定,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用品,检查1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七、环境5 室门口设置辐射警告标志和X线辐保护与辐射的告知 射防护(15分)建立辐射防护管理制度;X线检查过 实地查看,未建立制度扣5分,辐射防护措施未落实扣1~3 程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确需陪5 分 同,应采取预防辐射措施。工作人员按规定佩戴放射计量仪,定3 现场查看及查看记录

期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 有专人负责辐射安全管理,负责放射2 查记录 计量仪收发和监测结果反馈 每月对诊断报告质量进行检查,总结 5 查记录 分析,落实改进措施。

八、科主任负责,PACS系统能为影像诊断提供诊断格2 查PACS 组成质控式、流程以及审核、质量监管支持 管理小每月对技术质控进行检查,总结分5 按照2011年省放射科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要求,组,根据析,落实改进措施。未开展扣5分,每缺一次扣1分 核心制参加放射质控活动,按时上报规定的5 查省、市放射质控中心记录,不参加质控活动或不上报规定

度、岗位统计数据 的统计数据,每缺一次扣1分 职责、质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随访符 查记录,每下降2%扣1分

放射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篇6

20xx年放射专项检查

为严格规范放射诊疗行为,确保设备运行正常,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按照《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根据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关于印发〈20xx年放射卫生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监字〔20xx〕36号)的文件要求,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xx年7月至10月,对全区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

目前全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共有18家单位正在开展放射诊疗活动,均已取得有效的《放射诊疗许可证》;目前在岗放射工作人员有28人,均已办理了《放射工作人员证》。

本次检查中发现多数单位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各项规章健全;按照要求在储存的设备、容器和场所标有警示标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健康管理、个人剂量检测及档案建立要符合相关要求;重视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陪检者的防护工作。各单位的放射诊疗设备已通过职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性能和防护检测,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是一些医疗机构由于建成时间较长,未做建设项目预评报告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个别单位的放射卫生防护意识薄弱,在实际放射诊疗操作过程中未落实放射卫生防护措施。卫生执法人员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均给予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限期整改。

通过这次专项检查,对我区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的不足做出了相应得指导,使各医疗机构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充分认识了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身体健康,规范了放射诊疗行为,确保了不发生任何放射诊疗事故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宝鸡市部分从事医用诊疗、工业探伤及真空断路器高压试验的放射工作人员共244名。其中医用诊疗组108人, 占44.3% (男性72人, 占66.7%;女性36人, 占33.3%) ;工业探伤组84人, 占34.4% (男性78人, 占92.9%;女性6人, 占7.1%) ;高压试验组52人, 占21.3% (男性40人, 占76.9%;女性12人, 占23.1%) 。医用诊疗组平均年龄36岁 (20~65岁) , 平均工龄12 a (1~42 a) ;工业探伤组平均年龄37岁 (24~56岁) , 平均工龄11 a (1~37 a) ;高压试验组平均年龄35岁 (22~53岁) , 平均工龄8 a (1~34 a) 。

1.2 方法

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在岗人员健康检查项目对调查对象进行健康检查。选择染色体、血常规及B超3个检查项目, 染色体畸变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 血常规采用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百特HL-2400, B超用OPENO380彩色超声诊断系统。依据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判定各项指标异常与否。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胞染色体检查异常情况

凡出现环状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无着丝粒断片和微小体, 且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0.5%者均视为染色体异常。本次健康检查结果显示, 工业探伤组共4人 (4.81%) 发生染色体畸变, 其中1人出现双着丝粒1个, 环状染色体1个;其它3人染色体畸变均为断片。高压试验组共7人 (13.5%) 发生染色体畸变, 其中有2人染色体畸变为双着丝粒1个, 环状染色体1个;其他5人染色体畸变为断片或断裂。医用诊疗组共3人 (2.81%) 发生染色体畸变, 均为断片或断裂。高压试验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633, P<0.05) 。

2.2 血常规检查异常情况

高压试验组的白细胞异常率最高, 为11.5%;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8, P<0.05) 。而在白细胞异常人数中, 医用诊疗组白细胞没有低于3.5×109/L以下的病例, 而工业探伤组白细胞低于3.5×109/L以下的有2例, 高压试验组白细胞低于3.5×109/L以下的有3例, 后两组均无低于3.0×109/L以下病例。工业探伤组的血小板异常率最高, 为8.3%, 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18, P<0.05) ;在血小板异常人数中, 工业探伤组血小板总数低于90×109/L的有5例, 而医用诊疗组血小板总数低于90×109/L的有1例, 两组均没有血小板低于85×109/L的病例。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率在不同工种中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3 B超检查异常情况

腹部B超检查中异常率最高的部位是肝脏, 其中工业探伤组肝脏异常率最高, 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66, P<0.01) , 肝脏疾病中发病最高的疾病是轻、中度脂肪肝, 工业探伤组有25人, 占29.8%;高压试验组10人, 占19.2%。其次有肝囊肿、肝血管瘤等, 无重度脂肪肝及肝硬化等疾病。发病率排在第2位的部位是胆囊, 主要表现为胆囊炎、胆结石及胆囊息肉等。胆囊、脾脏及其他部位异常率在不同工种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2。

注:白细胞<4×109/L、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11g/L、血小板<100×109/L为低于正常值计为异常。

3 讨论

3.1 电离辐射对人体影响结果分析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1,2], 而不同工种所造成的影响又有所不同。

高压试验组的放射工作人员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要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且在高压试验组和工业探伤组发现双着丝粒染色体、环状染色体等染色体畸变, 而医用诊疗组染色体畸变率最低, 也未发现双着丝粒体等与辐射相关的染色体畸变。这与高压试验防护差及工厂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多而复杂有关。

白细胞及血小板是人体受到射线损伤时比较敏感的指标[3], 高压试验组和工业探伤组白细胞异常率都高于医用诊疗组, 而血小板异常率工业探伤组也高于医用诊疗组。追其原因与近年来医院在射线防护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医生自我防护意识比较强, 而企业高压测试组防护设施差, 且企业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较差等因素有关;另外, 企业绝大部分放射工作者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还接触粉尘、毒物或不良的物理因素 (噪声、气温过高、光线过强、潮湿等) 及工作条件 (轮班作业、超时作业、单调、重复作业、危险性作业等) 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职业紧张[4]。

腹部B超检查中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肝脏, 其中以脂肪肝较为多见;其次是胆囊, 这与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特点有关。该人群工作中经常熬夜加班, 通常感觉精神压力过大, 工作紧张、生活缺乏规律等导致睡眠障碍、饮食结构改变、慢性疲劳等, 从而加重肝胆负担, 长期得不到改善, 加之放射工作人员大多是男性, 生活中爱喝酒、吸烟, 更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工业探伤组的肝脏异常率尤为突出, 与该组工作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差, 饮食不规律, 缺少运动及接触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有关。

3.2预防与防护措施

放射防护与医学监督机构应加强对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特别是要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 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加强对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医学监督检查, 因地制宜。工业探伤及高压试验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射线防护工作将是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业应建立放射防护机构, 配备放射防护人员, 切实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 努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完善必要的管理制度, 改善防护条件, 增加防护设施。同时要组织各种娱乐休闲活动, 减低职业紧张因素, 充分调动工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放射工作人员一定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 轮换操作, 所规定的放射假一定要休, 多进食木耳、海带等抗辐射食品,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加强体育锻炼。职业健康监护部门要及时做好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 降低他们的患病风险。

随着我市近年来制造业及机械行业的蓬勃发展, 接触射线的人员越来越多, 但是企业在射线防护这一领域却比较薄弱, 防护不到位, 不标准, 有的甚至没有做。今后, 这将是我们健康监护的重点。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宝鸡市不同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 为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质, 对2013年宝鸡市244名 (包括医用诊疗组108人, 工业探伤组84人, 高压试验组52人) 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选择染色体、血常规及B超3个检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染色体畸变率高压试验组最高, 为13.5%;血常规异常中高压试验组的白细胞异常率最高 (11.5%) , 而工业探伤组的血小板异常率为第2位 (8.3%) ;B超检查中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肝脏, 医用诊疗组、工业探伤组及高压试验组的肝脏异常率分别为13.9%、34.5%和26.9%, 其次是胆囊。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的损伤, 对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产生不同影响,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防护工作。

关键词: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体检

参考文献

[1]李敏.放射工作者481例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3) :73-74.

[2]罗晋甘, 林涌钦, 王海军, 等.电离辐射与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研究的meta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4, 30 (14) :1915-1918.

[3]刘志峰, 王雪航, 万路远.40名X射线工业探伤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 (2) :148-149.

浅谈医用X线检查的放射防护 篇8

关键词:X线;防护

【中图分类号】R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75-01

1?X线防护目的

作为辅助检查的X线检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体各组织部位的检查中;威康.伦琴发现X线后,X线就成了人类的福音;但伴随而来的是X线较大的潜在危害;由于X线的生物效应,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尤其使用及防护不当,还会造成巨大危害,所以说X线的防护也极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低剂量高质量的X线设备不断涌现,大大减少了X线对人体的损害?

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基层医院,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农村乡镇卫生院,仍在使用传统X线机进行检查?要想在检查中大幅度降低曝光量,仍然能达到最满意的图像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强X线防护,减少X线对人体造成损害,是每个放射工作者追求的目标?X线防护的基本任务就是保障X线工作者和公众的康健安全,提高X线防护效益,促进X线工作的合理发展?

2 ?目前医用X线防护的薄弱环节

目前大中型医院发展迅猛,无论医疗技术还是医疗设备都是较先进的;在X线医疗设备中拥有代表时代的新型设备(如大型X线机?CR?DR?CT等),有条件和技术力量配置合理的机房?合理的辅助设施等完善的防护设施?所以大中型医院的X线工作人员的X线防护较乐观,达到了标准的X射线防护要求?农村乡镇医院几乎普遍配置了X线机;据了解,X线机可大都较陈旧或部分X光机是大中型医院所淘汰产品,大多数是上世纪70~80年代产品,甚至更早时期产品?机器本来的防护就较差,加之机房设施落后?不合理?一些乡镇医院X线机房就是普通房间改装,其机房墙壁?门窗无特殊处理;操作控制室缺乏必要辅助防护设施,所以很难达到X线防护标准?少数X线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X线防护知识和防护观念?对接受X线检查患者的X线防护无论是在实际的防护上还是在防护观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对患者的防护开始重视,但距患者的防护要求还做得远远不够?X线是肉眼看不到,手摸不到的东西,它损伤人体是不能一下子感觉出来的?况且,很多患者并不了解X射线,缺乏对X线的防护知识?所以缺乏对患者的X线防护,也就等于埋下医疗上的隐患?

3 ?完善防护措施

3.1机房?机器及投照技术上防护要求?机房宜较大,就200mA双床双管X线机而言,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m2,并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尽量避免开窗(如必须开窗,窗口必须开向空旷而无人行走动的方向)?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钡粉或铅皮构成,以达到能防护X射线为准?X线机房门应加贴0.3cm以上厚度的铅板,铅板大小与门的面积大小一致,防护门以能完全密封门口为度?所有的放射工作场所要设置警示标识,按国家规定医院放射科必须在每个岗位上(X线机房外门口)设置放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在此范围内有X线辐射污染?

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球管套内,球管套窗口应有一定厚度铝板及缩光器作适当调整,尽量减少无用的软射线及原发射线?X线检查床应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影像增强电视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地减少医务人员及患者的X线照射剂量?

3.2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下;使用传统的透视方法,要尽量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等?利用缩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毫安量尽量降低,曝光时间尽量缩短?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以得到良好的透视效果?照片时要避免接触散射线,一般用铅屏风遮挡或机房内设置一个防护好的控制室(用铅皮或砖?小泥?钡剂砌成)?

3.3患者的防护?患者受检部位距X线球管要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小于40cm?这是因为患者距X线球管愈近,接受的X射线量就愈大?在患者受检部位外要给患者配戴铅围裙?铅帽?铅围脖?铅背心等防护用具,特别是患者性腺?甲状腺?乳腺等对X射线敏感部位进行屏蔽防护?患者应尽量避免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检查或不必要的复查?对性成熟及发育期的妇女作腹部照射应尽量控制次数及部位,避免伤害生殖器官?早期怀孕前三个月内,胎儿对X线特别敏感,易造成流产或畸胎;故对早期孕妇避免放射线照射骨盆?儿童施行X线诊断检查,也是患者防护重点,因儿童对X射线敏感?其身躯较小又不易控制体位等特点,需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要尽量减少患者陪伴进入机房内,如必须有陪伴的患者也应有适当的X线防护措施?

放射工作者必须加强?提高放射防护意识,除加强自身的X射线防护避免X射线损伤外,还要树立保护患者免受X射线的损伤?对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必须讲清,X射线对人体有一定损害,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我们的防护措施;同时尽量减少X线辐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严格按照X线防护要求,遵循X线检查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规范我们的工作行为?

4讨论

自从伦琴发现X线100多年来,X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医学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类刚把X射线用于医学时也不知道它还会对人体有害,在实践中发现使用X射线过多的人出现脱发?腹泻?皮肤溃疡甚至皮肤癌?白血病等,才逐渐认识到X线射线对人体有害;所以有人把X线比喻为是把“双刃剑”;如果超剂量使用,对人体的损伤是很大的?随着X线检查的推广和应用,现在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这就是我们广大放射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在X线诊断中,充分利用X线有利一面的同时,X线防护就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放射工作者及广大的受检X线患者的防护还较落后,还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和防护意识?乡镇卫生院放射人员的培训?X光机配置?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需要医院及相关机构重视,提供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一些传统的检查方法,如传统透视方法应该被隔离的电视透视系统取替而淘汰?这些措施都能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医务人员对受检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要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组织应进行屏蔽防护;尤其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医务人员有责任应事先告之X线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并为患者佩戴防护设施?同时作为医务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X线检查,避免资源浪费?

目前,媒体?互联网上可见到很多关于我国医用X线在应用上对患者缺乏必要防护措施等方面的文章很多,部分文章說法非常尖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放射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是的,我国在医用X线检查对患者的防护较发达国家是落后一些,一些外籍患者就诊接受X线检查时无法接受缺乏X线照射防护的事例不少,这无疑会促进?加快广大医患人员对X线的防护意识,净化环境及促进放射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996,[GB16350-1996]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篇9

二、检查情况按照XX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的精神,卫生监督检查对象是我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内容是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防护情况,检查《放射诊疗许可证》和《放射工作人员证》办理情况、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情况、设备状态检测情况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等。

1、监督检查情况:

全县使用放射装置的放射诊断单位28家,已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22家,未办理放射诊疗许可的6家单位原因是人员资质未达到规定的要求,总放射诊疗工作人员92人,放射工作人员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的有73人,未取得放射人员工作证19人。20xx年开展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1个,开展诊疗项目为X射线诊断,按规定进行了控制效果预评价,达到安全指标。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按每2年检查和培训一次,20xx年已全部体检和培训,20xx年没有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放射诊疗医疗机构均建有健康监护档案。一些医疗单位较注重对设备老化的更新,有2个单位撤换了屏片X射线摄像机,添置了计算机X射线摄像(CR)设备,提高诊疗质量和防护能力。

我县的放射诊疗单位,除了个别单位外,基本建立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发放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受检者配备防护用品,在危害场所设置警示标志。

2、监测情况

个人剂量计监测:开展个人剂量计监测89人,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外,均进行了监测,检测项目为热释光外照射剂量,20xx年四个季度监测结果均小于规定的限定剂量当量,说明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达到安全要求。

三、存在问题个别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对无证行医认识不足,尚有少数的放射诊疗单位因各种原因未办有放射诊疗许可证,主要的原因是人员资质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个别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突显不足,休假没有得到保障;个别从事放射诊疗的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仅注重于自身的个人防护,对受检者的防护意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别单位的放射诊疗设备存在老化现象。

四、措施及建议

1、加强放射防护卫生监督的力度,对仍未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放射诊疗单位,责令停止放射诊疗活动,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

2、建议放射诊疗单位加强影像质量控制,同时做好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保障电离辐射剂量安全。

3、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涉源单位、医用辐射机构及民众的放射防护意识,真正能够为广大民众提供健康维权保障。

XX县卫生监督所

放射科检查注意事项 篇10

【发布文号】卫监督发〔2006〕515号 【发布日期】2006-12-30 【生效日期】2006-12-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2006年国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

(卫监督发〔2006〕5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我部组织开展了2006年国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现将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有关人员的法规和技术培训,认真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工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并上报了工作总结。

2006年8月~10月,我部组织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部分省市有关人员分4组对河北、湖北、内蒙古等11个省、自治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督查。

二、监督检查结果

(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共检查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轻工以及加油站、汽车修理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用人单位59669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4778项。

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情况。

(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基本情况。在被检查的59669家用人单位中,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35294家,占59.1%;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32712家,占54.8%;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28890家,占48.4%;共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60169名,其中专职人员13626名,占22.6%(详见附件1)。

(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所查的59669家用人单位中,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4337856人(占职工总数的37.1%),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57.6%、55.3%、18.4%;应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284085份,实建1780984份,建档率为54.2%。

上岗前、在岗期间检出患有职业禁忌证人员分别是9580名(检出率为1.3%)、16461名(检出率为0.7%),其中对在岗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14568人(调离率为88.5%);共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10177名,诊断人数为3433人(占33.7%);现有职业病人数69401人(详见附件2)。

(3)职业卫生监督处罚情况。检查中发现违法单位14889家,占检查总数的25.0%,其中警告单位11690家,罚款单位728家、罚款总额1529.0万元(浙江省、上海市处罚力度较大,处罚金额分别占罚款总额的27.1%、17.8%),停业单位26家,提请关闭单位数30家。违法单位主要集中在轻工、化工、冶金三个行业(详见附件3)。

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情况。

共监督检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4778个(占全年9019个立项建设项目的53.0%),其中国家级核准或审批的数目为123项(占2.6%)、省级798项(占16.7%)、地市级1484项(占31.1%)、区县级2373项(占49.7%);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共有1380项(占28.9%)。已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1973项,占41.3%;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严重建设项目747项;已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数为1234项(详见附件4)。

(二)放射卫生监督检查。

共检查新建、改建、扩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1811项,放射工作单位16756家。

1.医用辐射机构。

(1)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情况。共检查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1705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1280项,占75.1%;竣工后放射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1072项。

(2)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情况。所检查16196家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15569家(占96.1%)设置辐射警示标志,10017家(占61.8%)已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已完成质量控制或放射防护检测的辐射装置21742套、占全部29388套的74.0%。放射工作现场操作人员共76666名;佩戴个人剂量计61020名,占79.6%。

从事放射诊断工作的15099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防护用品的单位数为13847家,占91.7%;为受检者配备防护用品的单位数为9559家,占63.3%(详见附件5)。

2.非医用辐射机构。

(1)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情况。检查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106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37项,占34.9%;竣工后放射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36项。

(2)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情况。所检查的560家核设施、核电站和γ辐照等非医用辐射机构中,541家(占96.6%)设置辐射警示标志,444家(占79.3%)已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放射工作现场共有操作人员7179名,佩戴个人剂量计6701名、占93.3%,完成510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占应培训人员6261名的81.5%。

全年共完成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892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4532人、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209人,体检率分别为98.0%、93.1%、87.8%(详见附件6)。

3.放射卫生监督处罚情况。

共处罚1745家违法单位,其中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的1603家;罚款130家,罚款金额共61.5万元;责令停业12家(详见附件7)。

三、监督检查情况分析

(一)职业卫生。

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2006年检查发现,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或方案的用人单位数分别占检查单位总数的59.1%、54.8%、48.4%,与《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初期的2003年、200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1.1~16.4个百分点,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从行业间比较看,化工行业好于其他行业,轻工行业较差。

2.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呈小幅增长趋势,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连年下降。

与近三年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相比,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由2003年的50.4%逐步提高至57.6%、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由2003年的43.6%逐步提高至55.3%,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增长幅度较小。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则由2003年的31.6%、2004年的35.9%连年下降至18.4%,突出反映劳动者流动性强、职业健康监护难以覆盖等问题。从2006年检查情况看,制药、化工行业好于其他行业,建材行业较差。在岗期间检出的9317名疑似职业病人多发于煤炭(占49.0%)、冶金行业(占26.0%);现有的69401名职业病病人中,也以煤炭行业(56.8%)和冶金行业(19.2%)最多。

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力度明显加强,但审查覆盖率不高。

2006年各地共检查4778个建设项目、59669家用人单位、查处14889家违法单位,分别是2003年的2.6倍、1.2倍、2.1倍,反映出各地近年不断加强职业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监督执法已经初见成效。但从监督检查的4778项建设项目来看,职业卫生审查覆盖率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放射卫生。

1.放射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率,医用辐射机构明显高于非医用辐射机构。

从监督检查情况看,医用辐射机构建设项目预评价审核率、竣工后放射防护设施卫生验收率分别为75.1%、62.9%,总体完成情况较好,而非医用辐射机构建设项目仅为34.9%、34.0%,差距较大,特别是γ探伤单位问题最为突出。

医用辐射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为受检者配备防护用品等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

2.放射卫生监督查处率有所提高,但处罚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按照计划,各地主要对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监督检查,因此,与2005年相比,检查的放射工作单位数量较少。检查中,共查处1745家违法单位,占检查总数的10.4%,略高于2005年的6.8%。从近年查处情况分析,处罚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对2007年重点监督检查工作的要求

(一)紧紧围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人群,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行业这三个重点,狠抓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的查处。以煤矿、制药行业和农药生产企业为重点,采取自查、区域性交叉检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一是职业健康监护,即企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落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措施是否到位;二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即企业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核设施项目是否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情况。

(二)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管理,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全面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属地取得各级各类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开展监督检查。

(三)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管理,依照46号部长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重点开展放射诊疗许可监督检查。

(四)开展对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生产企业的重点监督检查,防护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不得销售、不得使用。

附件:1.2006年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基本情况汇总表

2.2006年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3.2006年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重点监督检查处罚情况汇总表

4.2005年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核、审查、竣工验收重点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5.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6.非医用辐射机构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7.放射卫生监督检查违法及查处情况汇总表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上一篇:三公开体会下一篇:安防行业基础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