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研修日志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音乐研修日志

高中音乐研修日志 篇1

初中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转折期,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音乐课堂的美育是此时学生的必要良药。美育,可以理解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学校就是要通过美育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课堂上的音乐教育能感染、熏陶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然而,如何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所有一线教师的难题,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在我的个人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

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在我们还是学生时期都会明白,老师如果非常有亲和力,我们往往会非常喜欢这位老师所任教的科目。我们音乐教师就一定要具备有这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会期待着音乐课,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是感觉幸福的、快乐的。这种亲和力来自于校园生活和课堂,在校园中,我们要教师关爱学生,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

我们的一线教师都具备这丰富的音乐技巧和音乐知识,足够满足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精神需求,在课堂上适当的展现自己能够让学生从心里佩服老师,这样也是最简洁和最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使教师能够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

二、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

国培计划 小学音乐 研修日志一 篇2

参加小学教师国培已有两个年头了,伴随着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脚步,我—— 一个农村小学普通的非专业音乐老师在网络大世界里走过了一次不同平凡的路程。

首先很感谢为我们教师提供这样一次“国培计划(2012)”——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新课标教育教学能力”远程培训活动。第一次在网上进行小学音乐的培训活动,希望能通过学习有所收获!

从去年2011年到今年2012年,两次的“国培”使我能够很快的成长,通过这次2012年“国培”让我认识到:音乐活动作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游戏、小品、表演、歌表演、律动、舞蹈、演奏乐器等,它使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参与、创新的快乐,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同学们在模仿、体验、探究的音乐活动过程中,收获到的是个体的情感活动,是任何形式都代替不了的亲身体验。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特别强,富于幻想,敢于创造,而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设计的出发点正是使学生不受约束、完全出于内心感受、内心需要。它能使学生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 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经历了这次“国培”我对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认真学习并贯彻实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了解学生,了解课本上的所有知识,不能一知半解,自己还没弄懂,就去教学生。对学生不负责任,对自己的这份事业也是不负责任的。小学音乐教育还要我们努力地研究,实践。

高中历史研修日志 篇3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修,本人对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谈几点感受:

(1)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知识和“猜题押宝”的极端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2)在平时的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表述自己的观点,把每一个提问都看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次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参与历史、评价历史。平时多就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开放性回答训练,不要轻易向学生下绝对性结论,一定要尽量采用多角度、多方面的材料,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化的特征。

高中英语研修日志 篇4

王振方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讲解课文、分析句型和语法,然后再让学生死记单词背课文。这种教法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传授知识,学生哈欠连天,教师一丝不苟,学生漫不经心。因此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我们需要探索更新型的英语教学法,尽可能地优化英语教学。英语是一种语言,不是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项目就是把它学好了,关键在于使用语言,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英语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过程,然后才是实践过程。学习英语,无论如何,勤奋是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也没有所谓“速成”的灵丹妙方,急于求成,不做踏实工作,是学不好英语的。

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比如,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读英语幽默短文、练习口头对话等。时间长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欲望。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注重情境教学模式,不仅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感和自我控制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点拨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要研究哪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活动为中心”就是要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理解、运用语言,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学习上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开展小组或班级等集体之间的竞赛,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教师应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课改需要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增强中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那么,教师究竟应反思些什么内容,如何反思才能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真正作用呢?教师应如何做才能将理论层面的“反思”付诸实践,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呢?围绕上述问题,我从教学的基本程序出发就英语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及内容等问题做一探讨。首先是课前反思,包括五个方面:对象分析,教材分析,制定计划,教学组织,总体评价;其次是课中反思,我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反思,即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最后是课后反思,包括四个方面:记“败笔”之处,记课堂的成功之举,记学生见解,记再教设计。

高中化学研修日志 篇5

一、认识新教材

教材编排的结构体系与旧版教材相比发生了根本改变,新教材从一开始就采用的是一种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即: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科学研究方法。教材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体现出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更新化学课程观念,动态把握课程标准变化

这次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变革,必将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教师要做到:1。明确学生获得终身必备的知识与技能;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3。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

1。从原来课堂上以教师为主,改变成以学生为主,以传授知识变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巧妙利用:知识支持、资料在线、方法索引、知识点击、化学前沿、历史回眸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应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引导学生重学习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2)注重选择涉及变化过程的练习;

(3)注重实验教学中的过程教学。

2。教师备课不应只是背教材、写教案,更主要的还应在“用”字上下功夫。即:对知识结构的适当调整,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了解每个模块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其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实际收集教学资源,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包括改进试验,增加新的化学学习教材,更好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需要等。

比如在讲氯气这一节时,备课前,笔者还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包括教材中设计每一个栏目,如“科学史话、“思考与交流”、“实验”、“资料卡片”、“科学视野”以及课后练习等都是笔者把握新课标精神的航标。如笔者在本节教学设计中,笔者没有怎么拓展其它知识,倒是把“科学史话”中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处理,设计引导学生去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设计引导学生去对化学家发现和确认氯气进行评价,进由于氯气有毒,现在使用的教材,把许多演示实验删除,只是直接给出反应方程式,但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此,笔者在备课之前,先在网上收集有关氯气化学性质的视频,然后把下载下来的视频通过对比和遴选,然后用到教学课件中,在教研组研讨课上,不少教师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校公开课上,这些视频成为笔者这节课的一个特色。

高中音乐研修日志 篇6

作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高峰 日志1:

日期:2007-6-19

主讲:张丰

《达到教师研究形态的最高层次》

——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

教师研究的目的性是成果驱动还是自身提高需要。教师研究是朴素的探索,还是平庸的模仿。有效研究的应该特征:针对性、建设性、学习性、时间性、资源性。张丰老师说,教师研究形态的三个层次:

1、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

2、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

3、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

我们应该做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心人!!——有意识、有习惯、有方法、有毅力。培养习惯:教师关于课堂教学的自我提问、问题的筛选调查与归因、问题的对策设想与行动计划、伴随着持续反思的行动、反思、总结并形成建议。那么,问题从哪里来?应该是最成功的经验、最困难的问题。借此,张丰老师组织全体学员进行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即小组交流:请大家用研究的眼光谈谈自己教学工作中,最成功的地方或目前存在最为突出的困难。第一小组:教学设计——音乐课堂中“虎头蛇尾”现象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音乐学习的层次性

音乐教学中的精教泛教策略:目标意识、单元意识、课程意识。音乐课堂能够淡化歌词吗?

根据歌词的不同来选择教唱:旋律和歌词都好的、词好曲一般的、曲好歌词一般的。

课堂中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关注音乐、关注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性的因素,不要过。人在声音信息的记忆中对旋律的纪录应该更强。

△第二组:我用最轻的声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了班级里的弱视学生!学生习惯培养!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成熟!高段的学生喜欢上他的课!器乐学习的延续性问题? 音乐与相关知识的关联!归因问题

△ 第三组:课堂距离的稳定性:低段、中段、高段学生的特性不同

不同年段学生课堂纪律的控制策略与技巧

课堂纪律调控的案例研究

△ 第四组:三~四年级的合唱教学的把握:根据单声部歌曲的需要,自己加入二声部的练习,做好铺垫工作。合唱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在伴奏上下工夫,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清唱,学生离钢琴越早越好。

淡化:识谱、钢琴等;情景性学习:将枯燥的技能练习融入一定的情景中;充分利用钢琴在教学中的作用;教材好好使用:读教材;任何的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传授性教育;有效教育。合唱教学是重点、难点,难在什么地方》需要整理。为什么难?对难的方面有哪些影响的因素?合唱教学中有哪些典型的合唱曲目?这些曲目分别可以用哪些技巧去解决?在音乐新课成实施中形式的分成和目标的达成寻求平衡!△ 第五组:知识技能的规范化落实与个性化落实问题!音乐具有趋同一致性、也有独特性;

我们乐理教学中目标定位的问题;乐理教学在音乐学科评价中的问题。

△ 第六组: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全员参与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物质奖励是否合适?

课堂激励的技巧;教学技巧:学生为什么不能全员参与?

通过这次讲座和亲身参与活动,我觉得我们遇到什么问题?该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现?该问题是普遍问题还是特殊问题?都应该静下心来,用反思、换位、解剖、对比、迁移等策略去耐心解决;好好地将问题进行归因。对于问题的对策设想与行动计划,我们可以通过一下问题去解决:如研究试图改变教育教学的哪些方面?其中最值得探索的是哪些方面?以往工作和研究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最合适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研究的阶段策略如何安排更合理?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等。这样的讲座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真是受益匪浅。

日志2:

日期:2007-6-20

主讲:肖桦

《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

——优化的音乐教学设计

今天的学习从肖桦老师的《优化教学设计》讲座开始,肖老师是我非常熟悉的教研员,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教研员之一。我今天又从肖老师的讲座中领悟到作为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有一份好心情,有一种宽阔的视野。

肖老师在讲座中讲到;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教学改革最终需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另一方面,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提高师生课堂生命活动质量是十分重要。我们需要从教学设计入手,研究课堂,改进课堂。

当前音乐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

一、学生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不准确,影响教学目标的定位。

二、解读与处理教材能力不够,影响教学内容的整合。

三、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解偏差,造成追求教学效果的表面化和形式化。

四、忽视教学细节的设计,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五、共享教学资源,缺乏二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问题和需要,设计教学策略,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克服凭主观经验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优化音乐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媒体。音乐教学目标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与方向,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而制定的学生应该达到而且能够达到的标准与境界。

日志3:

日期:2007-6-21

活动:课堂教学实践

《四人领衔主演》

——分组设计课并由四位教师联手完成

今天,是一个充满新鲜的日子,也是一个难熬的日子,更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日子。说充满新鲜是因为今天的三堂课要由12位教师联手完成,而这12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体现的却是30位教师的教学精华;说难熬是因为我今天作为第三组的代表将在第三节课以班长的身份打头炮;说令人期待是因为从教12年来,从来没有如此上课,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状况,不知道教师、学生会有怎样的反映,不知道这样的课堂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真是令人期待啊!

通过昨天下午的匆匆准备和分工,更是汲取了第三组10位经验丰富教师的教学智慧,我们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情在早上首先聆听了由杭州市聋人学校的陈珊珊老师带给学员们的两堂特殊教育课,老师们从陈老师动情的教学中、从聋哑儿童刻苦努力的课堂学习状态中领悟到了教学的真谛。教师们纷纷表示:“陈老师真是太辛苦了,比比她,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中午。我们一组人约定,吃完午餐后马上集合进行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我们屡屡有智慧的火花碰撞出来,这使得我们十分开心,也使原先心中没底的我顿时有了底。时间到了,该我们上场了,我第一个站上讲台:“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一首好听的乐曲。我们来听听,并说说你听后的感受!”整堂课就从我的谈话中拉开了帷幕。而后的效果真是出奇的好,学生也是相当的配合,我用我的舞蹈优势,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的激发起来。学生和着音乐的节奏跟着我的动作自信地表演着。听课的教师也不时地发出阵阵的掌声。“我们出发去游玩喽!”我扮演船夫、学生扮演乘客,一位学生扮演舵手,我就这样摇着船出了教室,结束了我的使命。而后一位来自衢州龙游的教师的一句:“小朋友们,有船夫,怎么能没有船歌号子呢?”使得我俩的衔接没有一丝做作的痕迹,显得天衣无缝。后面来自杭州江干区的教师用自己美妙的歌声和踏实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的歌唱掌握得踏实而出彩。最后一位来自嘉兴的老师在学生表演唱的过程中,悄悄地从后面划船进入了课堂,学生一点也没有发觉,衔接得非常完美;也使后续的歌词创编的拓展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

高中音乐研修日志 篇7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高中化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远程研修的第一天,我是怀着一种既渴望又迷惑的心情,因为我这时还不知道这次培训的知识和内容,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随着对远程研修的深入了解,我的心情与之前就截然不同了,渴望学习的激情就来了。

远程研修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我可以聆听到全国优秀老师的课,领略专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耳目一新,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以前自己上课总是喜欢自导自演,常会忽略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在远程研修里,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每一个环节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这里学到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先老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能、自如的驾驭课堂能力、生动有趣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才能呈现一堂精彩的课。

自从进入化学网络研修这个平台,课外就多了一个学习地方,感觉生活更加充实。研修学习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又为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研修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条件,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使我们广大教师得以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管理这一方面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认识到还有一些做法不够科学。

通过这次的研修,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自从参加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另外远程研修平台还给教师们提供了方便的交流平台,我可以随时看到老师们的感言以及他们对问题独到精辟的见解,也可以和他们交流自己的疑惑,收获了很多的启发和个人心得。

这次的教师远程研修仿佛给我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成长;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收获;感谢远程研修,我们在研修中获得向上的力量。

自从进入网络研修这个平台,课外就多了一个学习地方,感觉生活更加充实。

研修学习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又为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研修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条件,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使我们广大教师得以向其他优秀的教师学习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管理这一方面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认识到还有一些做法不够科学。

通过交流,有些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通过这次的研修,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促使不断反思自己: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一、解决了教学中许多疑难问题。

在这次研修过程中,通过学习,解决了在实际化学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化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

通过网络学习培训,参加讨论,交作业等交流方式,使我更熟练地掌握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方法、新思路;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及课改给教师提出的高要求;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引发了自己多层面的思考及深刻的感悟。

我积极参加网络培训,细心琢磨每一节的课程资源,对化学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对做什么样的教师更有深刻的感悟。

研修感悟-研修日志 篇8

生命的蜕变

从教二十多年了,参加的学习班真是数不胜数,但回想起来,就论形式而言,本次研修的内容及方式是最特别的——“网上研修”。它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听老师讲课,看书,写作业,考试。而是集体在微机室手拿鼠标、眼望屏幕、敲打键盘学习,有专家网上授课,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同行探讨,还真是新鲜。但一段时间下来,总觉得有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专业知识方面,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心里面充盈着一份喜悦,一份收获的喜悦!远程研修激发了我的活力,调动了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坚信只有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生活才能妙趣横生;教育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更是这样,只有终生学习,教育教学才能富有新意、出神入化;教育教学生命才会经久不衰;这样的教师才会永受尊重、爱戴。

集体研修即将结束,那么自己的学习却刚刚开始,我会借这次研修的东风,沉下心来,梳理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学。抽出时间再次研读自己下载的资料,再学,再悟,像蝴蝶,经过几次生命的蜕变,最终破茧成蝶。

远程培训研修日志 篇9

众所周知,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运用。

“运用”是一个能动的概念,它是由知识演变为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素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不以一章一节内容为划分区域的全面综合的过程。

由此可见,要想备好化学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

化学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几年如一日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材与教材、章与章、节与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没有联系就没有化学,缜密的化学体系,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内在联系。

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化学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等能力;不同能力的培养往往须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之前,一定要将能力要求加以明确,做到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

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

二、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按需分配”的原则,找准“教”与“学”的切入点,激发、培养、并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备课的过程实质是“导演”利用多种“道具”形成多样可观可感的信息源的过程。唯有课程安排巧妙、课堂设置合理,才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使其在愉快教育、适度紧张等心理状态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

三、化学模型与实际运用 “化学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题模式

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知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能尽快地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技巧与能力,做好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准备。

体育研修日志 篇10

这段时间的研修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我思想上、工作上影响较大,从而对自身有了很大的促进和得高,对我以后的数学工作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授的体领,而在于如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品德意志、修养、举止言谈,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以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生动、有趣的讲解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服装穿着、精神气质、形象表情都能给学生予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从中感到欢乐,并在欢乐中接受学习。

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要产生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和创造性需要。体育教师如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适时进行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健康地发展,而用对体育课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我会独立完成这个动作”、“我不要别人帮忙”等独立性、创造性的心理需要。对于所教的动作,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动作出类拔萃。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点“自由”空间,让学生有发挥、表现、创造的机会。应该注意的是,学生心理需要常常是隐蔽的,需要教师观察了解才能发现和掌握。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教育艺术的运用,更要把握好学生心理需要适时施行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作为一种活支形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又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好帮手。把游戏貫穿于体育课的始终,渗透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快集合”、“指挥捧”、“大球小球”等游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有的在为下课的事喋喋不休,有的还在为上一课的情况争论,采用了以上的小游戏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有利于教师对下面的内容进行教学。在进行跑及跳跃的练习时,安排“追逐跑”、“接力跑”、“跳跃争先”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把单调枯燥的练习动作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奔跑、跳跃能力,使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了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分组形式: A:自由组合的分组。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人一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生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例如:每次整队,让学生们比哪一个小组排得快、静、齐时,小组之间为了争夺第一,都站得整整齐齐,而且也做到了快和静,这样不仅缩短了整队的时间,还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为进行下面的内容作了很好的准备。

B:互帮学的分组形式。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为各小组适当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期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不会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这样,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跳绳,提高了体育成绩。

C:分层次教学的组合分组形式。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够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动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各分为a组(素质好)、b组(素质较好)、c组(素质一般)、d组(素质差)。练习中,横杆的高度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则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上一篇:办公室行政工作职责下一篇:怎样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