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0篇)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加深了对“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必要性的认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那么,作为人师的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从小的方面来说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命运,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此次我省“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的目的旨在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这显然是必要的,也是很及时的。

二、拓展了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个人素质

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剧烈变迁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吁持续高涨。作为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老师对此责无旁贷。“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碗水”,要想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老师也不能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双师”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学习的平台,《会计改革热点问题》让我更加清晰明确了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成本法核算中,投资当年收到的现金股利,是冲减投资成本还是确认收益”问题的学习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都是当年利润次年分配,所以投资当年收到的现金股利,是投资前对方单位累积盈余分配额,应冲减投资成本。”老师又讲述了当年利润当年分配处理方法,并给出一个公式,去计算当年应确认收益和应冲减成本数额。看似和上者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掌握该计算公式,以便投资日期在年度中间时,所以如非特别说明,投资年度收到的现金股利,均按冲减投资成本处理。在《互联网+会计》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在“互联网+”下,管理会计让经营决策更加及时精准,互联网的本质之一就是管理“去中心化”,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倒金字塔式转变,中央集权变阵为现代化的小单位作战部队,以客户为中心的自主决策成为主流。这就要求利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内部报告的内涵和价值,并能够分角色提供,支撑全员决策和实时决策。例如:在麦当劳特许经营店,员工更关注每天的经营业绩以及有多少顾客光顾,而不是财务报表,因为这些关键指标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做出改进,而不是月末才采取行动。互联网和移动及智能技术的传播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数据的面貌和曝光度,数据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提升运营效率。其所带来的一些好处在零售行业十分明显,在该行业,实时分析协助公司更好地适应顾客需求和减少物流及分销成本。例如,纽约时尚品牌目前可以使用销售数据提前四个月预测其每项产品的全球需求。在大数据和其相关工具的帮助下,该公司能够适时获悉到哪些区域的哪些门店中,哪些尺码和颜色搭配最为畅销。这些课程的学习丰富了业务知识、拓展了眼界,将会更有助于未来的教学工作。

三、加强了同行间的学习和交流

参加“双师”培训的老师来自全省各职业院校,大家在45天的培训时间里,彼此交流各自学校的情况和办学特色,交流对人生的感悟,取长补短。通过45天共同学习和生活,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培养了团队意识,真正让我体会到发挥团队协作的重大意义。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他们的学识和教学态度更是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四、启发了对新教学方式的思考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突显“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 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去学并且爱学,才能体现我们新时代的课堂,体现我们的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一、国外职教“双师”教师培训综述

从国际上看, 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 建立并完善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培训体制、机制和培训内容。

(一) 澳大利亚职业教师培训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具有以下特点。

1. 有一套较为规范的教师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

职教师资培训的内容是按照澳大利亚国家培训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的8个“培训包”的标准要求进行的。培训结束后, 学员要完成规定的作业, 并要接受考核, 所有“培训包”的内容考核全部通过后才能获得资格认证。

2. 有较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培训包”是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培训设立的, “培训包”的使用贯穿于培训的各个环节中, 这样非常有利于教师逐渐掌握“培训包”的应用。其次, 对教师的考核是按照完成个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设计的。是针对工作岗位的教育与培训, 最基本的特征是基于“能力”的培训, 强调的是通过培训之后学员能干什么。

3. 有较为完整的培训内容。

“培训包”包括了从教学材料准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反馈调查、培训及考评准备、实施考评、考评证据材料的保存、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宣传等各个方面, 内容非常全面。教师的培训从内容上看非常注重实用性, 培训后即可用来指导教学, 因此培训效果非常明显。

(二) 德国的职业教师培训

1. 教师培训机制———健全性。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及《教师培养教育法》均对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了规定, 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参加有关科技进步、职教发展方面的培训, 每两年考核一次, 合格者可以晋升一级并获得加薪, 不合格则要继续培训, 并且培训机构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 以了解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2. 教师培训内容———灵活性。

既有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训, 也有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出具有特色的课程, 职业教师培训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和培训教师需要进行灵活安排和调整。

3. 教师培训方式———双元制。

职业院校教师要通过培训学院和企业两个不同的环境里进行学习与训练, 在培训学院主要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 在企业主要接受实务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职教师资的培训, 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

(三) 美国的职业教师培训

1. 培训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美国的教育机构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 开发不同的培训项目, 让不同层次的受训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方法, 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聘请企业、科研机构和社区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专家作为培训师资。比较注重教学技能的培训。

2. 有较为务实的培训内容。

美国职业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与实际工作需处理的问题相关。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劳动法规, 让教师掌握学生实际工作岗位的法律知识;如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际工作岗位使用的各种表单设计;信息化资源使用;让教师学会如何利用并获取丰富的信息化资源等。

3. 多样化的教师评价体系。

美国各州政府有关部门和教师工会乃至学院管理部门制定出比较规范的培训标准, 并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般考评工作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评价;指导学生和参加学院各项活动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的评价等。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 还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本人和教师同行。多样化评价体系的引入, 使得教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对教师的评价也会更为客观、合理。

二、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一) 专业教师实务动手能力差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都是从中专、职业技校等转型而来, 很多的教师也基本是从学校到高校, 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生产实践的经验、经历, 能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的更是屈指可数。在刘楚佳、李志雄、赵小段、庄丽丽的《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表明: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 被访者认为自己最需补充的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占76.2%, 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占63.5%, 可见教师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严重不足造成职业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系统理论课的传授, 专业课的实训环节难以有效地开展, 实训的内容与要求与实务相差较大, 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毕业的学生实务动手能力普遍较弱, 到企业无法立刻顶岗, 需花费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岗位需要, 影响了用人单位招收高职学生的积极性。

(二) 来自企业、社会上的兼职教师数量少

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来源构成看, 90%以上的教师来自于高校, 社会一线企业的师傅、专家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的比较少, 而在国外, 职业院校的任何专业的社会兼职教师都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 德国达到了70%以上, 这些社会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 他们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进入学校后能缓解专业教师短缺问题, 带来生产第一线的最新技术、最新信息, 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也都拥有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 但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兄弟院校, 真正来自企业、社会上的兼职教师的比例较低。

(三)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 无精力和时间去企业“充电”

目前我国高职院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按生源数量的拨款, 随着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 高职院校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 一方面努力扩大招生规模, 以求获得更多的事业经费收入;另一方面, 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 又尽量减少教师的引进。这样使得在职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激增, 在《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问及“在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存在哪些困难”上, 认为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时间和精力的占61.9%, 其次认为培训渠道少的占43.9%, 上述比例导致专业教师常年累月地埋头于日常教学, 超负荷运转, 深感精力不济。在“到行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参加专业实践工作的困难上”, 40.4%的教师表示学校支持力度不够, 52.1%的教师表示工作忙难以抽出时间, 33%的教师表示难以找到较为合适的企业等。

(四)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考核内容单一, 且侧重于定量考核

教师工作量制度既是高职院校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 也是激励与惩罚机制的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教师工作量内容的考核主要是教学的课时数, 教师完成工作量的多少主要看完成了多少教学课时, 而对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关注的较少, 同样在教师科研工作量方面, 也是看发表学术或教研论文的数量篇数与级别, 参与或主持的各类、各级别科研课题的数量上, 而没有关注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上, 以及转化后的效果上, 导致许多课题结题后束之高阁。而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涌现优秀的品质、创新的教学设计、技巧、专长、办法、创意等隐形的技能知识, 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述和无法量化, 或其效果在短期内也无法显现而未列入教师教育教学考核范畴。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的启示

抓好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 应充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成功经验。

(一) 成立教师发展中心, 制订“双师型”教师培训规划

各高职院校应成立教师发展中心, 由中心组织负责实施教师全员培训, 切实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1]14号) 中指出:在“十二五”期间, 组织全国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具体包括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应深入落实《意见》精神, 研制教师培训标准, 紧扣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新要求, 根据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为不同专业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建立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课程开发、实施管控到绩效评估的培训规范化体系。

在教师培训前, 应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以培训需求为导向, 构建多维度、多层次、模块式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提供菜单式的培训项目。建立以选课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学分制度, 为教师提供高质量、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机会。在教师培训后应做好培训效果的跟踪调查和由企业、学生、学校多方参与的评价工作。

(二) 拓展多种培训形式

教师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从培训主体上划分, 有校本培训、高校培训以及企业培训等形式;从培训层次上划分, 有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和校级培训, 也有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模式进行, 把集中面授与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 也可采用“专家门诊式”培训方式, 请名师、导师为青年教师进行“把脉”, 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 让青年教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能使教学名师、导师与教师一起共同分享教学经验, 提供教学建议, 为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建设教育一卡通和公共服务培训平台, 实现教师教育资源的融通共享, 提高教师培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采取何种培训形式应当根据高职教育的专业特点与师资需要情况, 灵活运用。在培训的方法上, 应注重“引”和“导”相结合, 要让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提高自身职教能力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把知识培训当成个体的终身需求, 让教师的培训由外在的压力变为个人内在的需求,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1.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与国外职业院校师资相比, 我国职业院校师资普遍缺乏行业、企业一线的生产工作经历, 没有亲历过工作环境及职业情境, 难以承担起实践教学任务。因此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锻炼绝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职业教育属性的内在要求,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高职教师到企业就某一岗位进行实践, 掌握岗位工作的业务流程, 并在同一职业不同岗位之间进行轮岗实践锻炼, 提高岗位实务操作能力, 这样对企业实务岗位能够有一个系统、全面、渐进、深入地认识, 及时掌握行业、企业及职业岗位的最新动态信息, 了解科技发展、财税政策对行业企业的影响。同时专业教师在顶岗实践锻炼中能够收集到丰富、翔实的案例并及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把最新的信息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务工作相一致。

2.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所处的人生年龄阶段, 开设与该阶段年龄特征相适应的课程, 如恋爱、婚姻、家庭、心理健康、责任等。据报道:2013年3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老师邹凤梅主讲的《爱情与婚姻》网上选修课, 吸引了上千名学生来选。开设这些课程, 能对学生的心理、爱情和未来婚姻生活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3.针对学生顶岗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了解的劳动、合同、安全等知识, 开设《劳动法》、《合同法》、《安全法》等课程。掌握劳动保险、劳动防护、人身安全、失业帮扶、侵权责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及赔偿办法等与未来生存需要的社会知识与技能。

4.开设与学习方法有关的教育课程。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中提出:未来的技术系统的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大, 机器负责处理物质流;人负责处理信息流和资金流。由此可见, 知识的可靠性会越来越短暂。人类心里学家赫伯特.格乔伊也曾说过“明日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要教会学生掌握资料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 梳理知识, 养成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习惯, 准确“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 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只有这样, 高职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四) 将“双师型”教师培训与产业行业在岗人员后续教育相结合

职业教育就是为产业、行业服务的,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也要融入到产业行业的后续教育培训中, 将双师型教师培训与行业后续教育结合起来, 这种培训更具有专业特色。如会计职业既有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每年组织的会计人员后续教育, 同时也有行业协会每年组织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执业和非职业会员的后续教育培训。这样的培训与实务工作结合最为紧密, 最能体现最新财税政策、法规的变化与运用。在培训的过程中, 也可以与实务界的专家交谈, 获取最新的专业信息。同时专业教师也要渗透到行业知识、技能碎片化培训中去。在行业培训中, 主管部门往往会针对实务中某一专题进行培训, 如税务部门每年一次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由于国家每年会新出台大量的财税法规政策, 这些财税法规政策对企业所得税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而每年税务主管部门会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提供培训, 还有为企业提供税控装置服务企业也会定期和不定期为所提供服务的企业提供系列培训课程等。

(五) 完善培训考核办法, 注重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应将培训考核形式分为作业考核、培训成果展示和技能操作考核三部分。作业考核根据作业的完成进度和质量进行考核;培训成果展示采用成立展示考核小组, 受训人员根据所学内容, 选取一个或多个内容以PPT方式进行讲解;操作技能考核由现场实际操作和企业考察学习报告构成。作业、成果展示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 改变以往培训结束时的一次性考试为对“一果两核” (即培训结束时在培训过程中, 需要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工作成果, 每人就培训成果展示、作业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三部分) ) 的评价, 评价也是以阶段性成果为依据, 增强教师应用“做中学”教学方法的能力。同时要求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要重视培训成果运用与转化, 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否运用于实际工作, 能否有效地实现学习成果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 作为评价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准。改变过去那种培训时信心十足、心潮澎湃, 回到课堂一切还是原来状态的现象, 以培训结束后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与否作为评价培训最终效果的标准。

四、结语

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是解决“双师型”师资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 必须做到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注重效果, 同时应将教师培训与终身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 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摘要: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职业院校教师培训, 有较好的体制、机制及务实的培训内容。我们应借鉴其培训经验, 在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拓展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考核办法等方面加强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后续教育培训, 提高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蒋宗珍.高职“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1, (20) .

[2]李全意, 李鹏, 郭琳.关于澳大利哑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1) .

[3]胡丽霞, 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0, (4) .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立体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09-02

一、双师型教师存在的必然性

中等职业学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这需要教师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这就使中等职业学校迫切要求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础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必须要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形成促进职教教师资源有效开发的合理机制。石家庄市的实际情况为地域性双师型教师培训,提供了比较典型的个案材料。

二、石家庄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石家庄市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设置专业180余个,每年培养紧缺型技能人才5万余名,打造出装备制造、电子电工、信息技术、医药化工、纺织技术、餐饮旅游等为品牌的一大批骨干专业。石家庄市中职学校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来源单一,职业特色不明显

20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社会经济及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一部分初、高中逐步完成转型开办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以后,国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支持,随后几年中职学校连续扩招,招生数量年年创下新高。据调查统计:石家庄市中职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多在48岁以上和38岁以下,其中48岁以上教师绝大部分来自转型学校,38岁以下教师大多来自于高职院所和师范院校。石家庄市部分中职学校调查结果显示38岁以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从总体上看,中职学校教师多来自于高等院校,其中专业课教师多来自于文化课教师转型,这样的教师多有学科教育的痕迹和背景,教师不能定期到企业单位去实践,因此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往往不够,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观念作祟使之认为技术、技能是雕虫小技,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职业性体现不明显。

(二)教师的双师素质亟待提高、结构亟需调整

石家庄市部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教师获得中级技能证书平均为60%,获得高级技能证书仅为21%。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陕西省西安市在2010年市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已达到80%。位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嘉兴市2010年中职学校教师取得中级技能证书达85%以上,取得高级技能证书达50%以上。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石家庄市中职学校教师双证书合格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距东部发达省份仍有较大差距。教师能力结构也不太合理,专业技能不足教学能力较弱。从师资结构上来看,存在着紧缺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队伍年轻、高学历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高等情况。

(三)部分学校及一般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但在实际操作中,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小、兼职教师比例偏小。

三、“立体化”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主要对策

截至2011年,石家庄市共建立了10个市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每年培训骨干教师和转型教师700多人,经过培训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8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接近50%。同时,石家庄市每年选派大批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近三年接受国家、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300人次,选派教师出国培训20人次。石家庄市在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建设方面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行业)参与、个人积极响应”的培训体系。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了中职学校“立体化”双师型教师培训对策。

(一)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

1.政策上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十一五”期间,在办学格局上,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在管理体制上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因此,鉴于企业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扩大职教投入方面中的重要地位,针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偏弱的现状,应建立政府统筹,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主管部门牵头,共同创设促进企业有效参与中职学校双师培训的政策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建立健全由上述部门牵头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机构,是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

2.资金上的保障。国家建立师资培训专项基金。一方面国家设立专项经费,同时号召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单位赞助,建立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金,用于重点支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依据能力和需要,建立相应的师资培训基金,专门用于本区域职教师资培训。

(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双师型教师培训必须立足实际,坚持政府、社会与学校紧密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校企共同培养培训为主要路径,加大校际间、学校和行业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1. 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明确规定双师型的标准,严格把好双师型教师培训的质量关,只有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和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会有科学的指导和规范。尤其要对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充分把好资格审核关。

2.建立“立体化”培训网络,开展系统化培训。在培训层次上建立校级、市级、省级、国家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远程培训、暑期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常态培训(业余)等方式;在培训的专业选择上可按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与薄弱专业等分类组织;在参训教师的选择上坚持选拔、推荐、轮训有机结合;在培训类别上把岗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等有机结合。

3.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扩大兼职教师比例。行业企业中不乏双师型人才,有计划地聘请行业企业等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是中职学校的必然选择。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3,加拿大社区学院兼职教师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比例的提高,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来自企业行业等一线的兼职教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针对兼职教师的具体情况,加强其聘用管理与培训,也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

4.构建完善的激励、保障与考核机制。完善责任、荣誉和物质等激励机制,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继续健全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尤其是把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并为教师培训提供时间保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切实落实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强化督导、检查与考核,把提升双师素质变成中职教师的自觉行动。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难点,又是着力点,是中职学校永恒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 萍.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9,(05).

[2]孙芳芳,汤生玲.关于河北省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的调研[J].职教论坛,2012,(15).

双师型培训总结 篇4

“Unity 3D” 双师型培训学习总结

2017年8月,我很荣幸地被安排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委托郑州好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月余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Unity 3D课程的培训。在培训期间不仅让我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郑州好玩科技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到了不少Unity 3D的知识,提升了自己,扩充了知识面。

一、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了解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1年,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铁路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唯一的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学校位于中国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中心城区,在建新校区位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的郑州新区。

学校占地1175亩,工、医、文、管、经济、艺术6大类63个专业协调发展,对外合作办学设置医护类、轨道类和管理类等专业9个,形成了主干的轨道类、医护类专业,精干的人文艺术类专业布局。现有教职工88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27%,博士、硕士占65.9%,双师素质教师占73%,聘用企业兼职教师500余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16人。

科研成果大幅增长。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专利12项,校级以上教科研鉴定、结项成果350项,校级以上教科研获奖成果296项,EI、SCI和ISTP收录论文第一作者52篇。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0年,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立足地方,依靠行业,服务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思想。乘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紧扣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脉搏,学校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大平台、共建二级学院及就业实习基地等途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二、对郑州好玩科技公司的了解

好玩科技于2014年成立,初始注册资金1000万元。涉足多平台项目研发、VR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孵化等领域,致力于打造项目研发、孵化、人才培训、资源输出,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闭合环境。是中原广告产业园重点扶持企业。

好玩学院是河南唯一一家Unity官方授权的品牌机构。好玩学院是以培养VR应用型的高技术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数字媒体和计算机专业为基础,构建VR专业方向的系统化的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同时,为工程、建筑、游戏、旅游、创业、信息技术等专业提供以VR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应用解决方案。

三、培训内容

基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通过四周的培训,我了解了Unity 3D与虚拟现实项目开发技术,了解了Unity 3D及其发展。掌握了场景地形的制作,熟练掌握运用交互控制技术的使用,以及AR和VR的制作技术等。

Unity3D是由unity Technologies开发的一个让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建筑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

Unity3D开发类似于Director、Blender game engine、Virtools 或 Torque Game Builder等利用交互图型化开发环境为首要方式的软件,其编辑器运行在Windows 和Mac OS X下,可发布游戏至Windows、Mac、Wii、iPhone、Windows Phone 8和Android平台。也可以利用unity3D web player插件发布网页游戏,支持Mac 和Windows的网页浏览。它的网页播放器也被Mac widgets所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80%的Android、Iphone手机游戏使用unity3D引擎进行开发,比如著名的手机游戏《神庙逃亡》就是使用Unity3D开发的,也有《纵横时空》、《将魂三国》、《争锋online》、《萌战记》、《绝代双骄》、《蒸汽之城》、《星际陆战队》、《新仙剑奇侠传Online》、《武士复仇2》、《UDog》等上百款网页游戏都是使用unity3D开发的。

当然,unity3D不仅只限于游戏行业,在虚拟现实、工程模拟、3D设计等应用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使用unity3D开发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房地产3维展示等项目开发的公司非常多,比如绿地地产、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招商地产等大型的房地产公司的三维数字楼盘展示系统很多都是使用Unity3D进行开发,还有《Miya家装》、《飞思翼家装设计》、《状元府楼盘展示》等等。

我们的授课内容分为四个模块进行。第一个模块是Unity 3D课程项目教学法,由好玩科技的首席金牌讲师给我们介绍了Unity 3D课程的项目选择,以及Unity 3D课程的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第二个模块是基于工作过程的Unity 3D课程开发与应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简介、VR/AR(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与应用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理论基础与技能要求。

第三个模块是Unity 3D与VR/AR技术技能培训。这个模块由七个方面的内容,如何注册AR的SDK、如何导入AR的程序、如何把模型和SDK绑定、AR项目的调试、VR设备的介绍、VR设备与Unity 连接、VR的制作与调试。第四个模块是Unity 3D工程项目实践与演练——铁路机车模拟驾驶装置项目实践。内容包括:项目背景、项目要求、机车建模、环境与地形建模、模型导入、运行控制、VR制作、运行发布等。

四、对学校的建议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希望学院能够完善硬件设施,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也希望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出去培训学习。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更能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机会。

四、小结

通过这次学习,我掌握了Unity 3D的知识,让自己在专业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培训学习让我们有很多的话题可以一同交流探讨。我在学习中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坚持和其他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交流各自的感受和作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5

认定工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的通知‣(皖政„2009‟83号)精神,进一步提高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适应全面推进“职教大省”建设需要,现就做好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素质提升为主线,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引导和促进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二、认定标准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专任教师申报认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如下标准条件:

1.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完成实践教学指导任务;

3.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或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并取得中专助理讲师(或中学二级教师或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以上教师职务。

除同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4.取得国家承认的与本专业相关的非教师系列助理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含相当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与本专业相关的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或具有本专业相关考评员资格证书(如测试员、考评员、培训者培训证书)等;

5.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生产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6.近五年参加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累计不少于130学时的教师脱产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

7.获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比赛三等奖以上者;

8.在市级以上职业技能比赛赛中获得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国家三等奖)以上学生的指导教师;

9.参加市级以上较大工程项目设计或技术改造项目攻关者。

(二)兼职教师申报认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如下标准条件:

1.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满3年,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胜任本专业1门以上课程教学。

3.具有与从事教学相关专业的非教师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证书。

三、认定程序

(一)教师本人申报

“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由教师本人申请,填写•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申报表‣(见附件1)一式三份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报所在学校初审。此项工作于11月10日前完成。

(二)县、市教育局认定

对于经学校初审合格的材料,按照教师管理权限,由县、市教育局审查并认定。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的申报材料直接报送省教育厅师资处审核认定。认定工作于12月10日前完成。

(三)省教育厅备案

各市教育局应于12月31日前将本区域内审核、认定工作总结,连同•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信息表‣(见附件2)汇总报送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省教育厅将建立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信息库。

今后,“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要于当年9月底前将新认定的工作情况及信息表报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

四、有关要求

(一)制定 “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是建立 “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切实把“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做实做好。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09‟6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细则‡的通知‣(教师„2007‟6号)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相关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适当提高 “双师型”教师的工资待遇,并在职称评聘、评优选先、培训进修等方面予以优先。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摘 要】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急剧增长,促进了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决定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中职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动中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 “双师型”教师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机构,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人才。“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能够推动中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本文在坚持科学创新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策略,为中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在政策和物质方面的大力投入,中职教育迅速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培养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数量少、实践能力不强、兼职教师聘请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制定有效的措施,在考核评价、聘任晋升等方面制定激励制度,在政策方面有意识地倾向于技能型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不断转变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总之,中职学校在积极转变教师观念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和中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在不断培养“双师型”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教师实践操作技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二、不断完善培养机制

“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标准。为了顺应中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双师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为教师的发展搭建重要平台,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校内培训工作

校内培训工作是“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基本方式,中职学校可以积极发挥优势力量,实行自力更生。每所中职学校中都拥有自己的骨干教师或者行业带头人,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一方面学校在教研组、备课组内开展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或者是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不同类型的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从而带动年轻教师的不断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储备后备力量。

(二)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一方面学校组织部分“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全面掌握具体的生产操作流程、操作步骤等实践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双师型”教师在深入企业后积极向高级技术人员学习,有效解除实际教学中的疑惑,从而用实践知识指导教学,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学校应当鼓励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参与合作企业项目的开发,帮助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做到共同提高。

(三)聘请企业技术人员

企业技术人员大都是具有多年从事技术生产的经历,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他们对中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高薪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职,或者定期为“双师型”教师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各自专业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时刻能与生产技术的最前线保持联系。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三、积极采取激励措施

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保障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要在科学创新的原则下,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利益属于低层次的、最基本的需要,与“双师型”教师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是教师生活的经济基础和工作的基本保障。中职学校如果不能有效保障“双师型”教师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常常会导致“双师型”教师的大量流失。所以,中职学校要在工资待遇、津贴、奖金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政策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充分满足“双师型”教师自身生活和发展的物质需求,从而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中职学校除了满足“双师型”教师物质需求外,还需要充分(下转第59页)(上接第57页)考虑他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对“双师型”教师;在人格上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生活上要关心、帮助他们,真正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心需求,并采取措施予以满足,从而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中职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工作上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和激励,使之产生成就感,从而形成持久的工作热情。

(二)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能够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积极的氛围。因此,中职学校在任务分工、奖金分配、考核评价、聘任晋升等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在这些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坚持透明性和公开化。同时,在“双师型”教师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有奖有罚、奖惩有机结合的原则,对于工作努力、贡献突出、任劳任怨的“双师型”教师及时进行奖励,并在政策方面予以倾斜与照顾,而对于工作不认真的教师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惩罚,引以为戒。如果在各项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产生不公平感时,学校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正确引导,坚决杜绝“双师型”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不断拓宽人才引入渠道

优秀人才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够直接决定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引入高素质优秀人才,从而不断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社会各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到中职学校工作,从而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另一方面高薪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或兼职,这些人员作为师资队伍必要的补充,能够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带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实践技能,使中职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克服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现象,从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此外,中职学校也可以从其它单位挖掘一些本身就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或直接引入教授级人才,从而不断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总之,多渠道引入人才能够有效地充实师资队伍,使“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构成比例日趋合理化。

总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它对于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新形势下,中职学校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有效拓宽人才引入渠道,从而不断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满足中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窦永清.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吴春蕾.浅议新时期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教育,2014

[3]毛艺婷.中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99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定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而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目前职业教育界众说纷纭,有“双证”说、“双职称”说、“双能”说、“双素质”说。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持有“双证” (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等级证) 的专业教师。从内涵上看,“双师型”教师属于专业教师,应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相应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内在素质上:

1. 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双师型”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职业素质不仅包括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还应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

2. 能力素质。

“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能力、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具备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能正确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即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具备比较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具有现场教学和现场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能力是指在本专业的实践过程中,能承担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操作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3. 知识素质。

“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具有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即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需要掌握更广泛的知识信息,除了要精通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术、技能外,还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交叉知识。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上普遍认为“双证”即“双师”。

同时具备了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教师,即可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实际上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很多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绝大多数的专业教师即使是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也有部分“双师型教师”仅仅是为了评职称而考取了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甚至所考取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与其所任教学科和专业不相关,从而出现了有证无能的现象。具体表现在部分“双师型”教师既无在企业工作的亲身经历、又无实践操作经验,其对学生的实践、实训指导的时效性很差,违背了“双师型”教师的真正含义。

2. “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不到二分之一甚至更低,与国家规定的80%的比例相差较远,有的即使比例稍高,也仅仅是限于持有“双证”。“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的来源单一,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较低,没有专业工作经历。二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中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专业知识逐渐老化,专业技能水平下降。大多数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虽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但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开拓创新。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又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专业教师安于现状。三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授课任务较重,又缺少时间和精力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四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双师型”教师外流严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社会地位比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低,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流向机关、企业。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保障机制和措施。

随着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缺乏的整体的机制和措施。一是从政府层面来看,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措施和保障机制,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国家已经实施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计划,但培训名额还很有限,另外培训的时效性还有待于提高。二是从学校的层面来看,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和措施,没有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导致专业教师没有主动发展的积极意识,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受挫。三是“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目前,“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主要靠学校自筹,再加上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投入到“双师型”教师培训方面经费甚少,导致“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 加强专业模拟实训室建设。

模拟实训室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专业技能教学的重要场所和手段。模拟实训室即是学生高效学习技能的平台,更是专业教师定期学习、交流、实验实训的舞台。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模拟实训室条件。

2. 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学校应积极调动企业积极性,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发展。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重点是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最终把到企业顶岗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来源。

3. 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第一,中等职业学校要重视“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方式让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精湛的教师指导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第二,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组织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企业实践等。第三,定期聘请国内外职教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第四,鼓励教师到高校进行在职学历、学位的进修,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

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考核办法、职称评聘办法,只有好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政策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支持其科研项目的研发、学术的交流、鼓励其到企业挂职锻炼,使其产生强烈的职业归属感,从而使教师明确教学要求和教育教学职能,促进“双师型”教师朝着良性的方向和目标努力、发展,促使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5. 教师的自我培养。

教师本人应本着“终身学习”的观点,自觉主动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课程的内容,更要重视实践技能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教师进入企业实践,要尽可能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积极创造条件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等等。

职业学校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是民办高职各项教学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特别是在民办高职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生源都不占优的情况下,要想在高等教育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通过建立高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办度,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就业导向型办学目标益发明显的今天,民办高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其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民办高职进一步加大力度,清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体系,提高操作层面的效率,建立与自身办学特点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

1 民办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1.1 “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不健全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传统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同,它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予以保障。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都认识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也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愿望,但相关的培养制度十分不健全,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效果。从“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评价制度到激励制度,这些对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十分重要的制度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即使一些民办高职借鉴其它学校开始做此项工作,其很不健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制度也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不少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制度,还是沿袭着以前那种学校式、学科式的培养培训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1.2 培养培训模式过于学科化

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双师型”教师建设要求下,重点是教师的实践环节,而不是理论课程。但现在不少民办高职还做不到这一点,沿用着普通高校老师的培养培训模式,教师的培训工作虽然没有间断,但培训的计划是按学科规划的,培训的老师是学校自身的老师,培训的内容也是与社会、企业脱钩的。事实上,要做好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必须要有社会的资源保障,从培训师资到培训场地,再到培训内容,都离不开日新月异的社会实际。而且由于民办高职的师资比较紧张,难以招聘到足额的高水平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学校给教师的培训培养时间也远远达不到要求,加之民办高职开展产学研活动的不易,使得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能借助学科化模式进行,无疑使其“双师型”教师队伍雪上加霜。

1.3 培养培训基地过于封闭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要求教师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最好是那种在企业从事企业相关工作当年,了解当前社会技术技能发展和方向的人员担任教师,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实践水平得到大的提升。但从现在来看,很多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培(下转第85页)(上接第64页)训基地,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内部,这种与学校日常教学与生活基本无异的管理,使教师无法从中获得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的养成,更不用提教师的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缺乏企业参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定了民办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艰难困境,影响着民办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2 健全民办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对策

2.1 健全制度,打通“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渠道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日常的重要工作。民办高职要真正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作办校的重要工作,通过健全相关制度,打通培养的渠道,以保证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满足教学所需。一方面,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明确培养重点与培养计划,并从资金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富有自身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制度和培养培训体系。要用招聘、培训、激励、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制度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受训者只会越来越以应付的心态来对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培训,其效果难以得到保障。要使民办高职的教师在制度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中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

2.2 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的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仅仅依靠学校自身是难以完成的,即使勉强完成,也只是徒有其表。要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的培养模式。一方面,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拓展教师的实践场所。通过建立民办高职与企业间互相合作的产学研基地,及时地将受培训教师送到企业第一线,让教师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并在企业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在工作中接触到社会技术技能发展的新变化,成为一名能够紧跟社会潮流的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要适时地聘用企业中具有理论素养与管理经验,同时又懂技术的专家加入到产学研合作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来,借助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他们对社会技术发展趋势和用人需要的理解,帮助民办高职更加准确地定位人才的培养方向,进而不断提高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水平和教学水平。

2.3 引入社会力量,科学建设高职实训基地

产学研合作的条件毕竟较高,对于民办高职而言,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学校的实训基地来为自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力。民办高职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要认识到学校实训基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建设高校实训基地,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对当前民办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一方面,可以外聘一些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岗位多年的专家到实训基地任教,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教学,同时也可以为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增添实实在在的榜样,使民办高职教师从这些专家身上学到一些职业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促进民办高职青年教师的成长,可以由这些专家与青年教师结对开展名师帮带计划,明确指导者与受训教师的责任,建立定期的检查考核制度,从而帮助学校的青年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可以与社会企业开展合作,将实训基地外包,成为类似于社会企业的车间角色,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使受培养培训的教师能在更加真实的实训基地得到锻炼,完成民办高职教师从理论型教师向“雙师型”教师的转变,为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人才。

3 结束语

民办高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影响到民办高职的生存与发展,是民办高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办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开放式的培养培训模式,借助企业力量,加快推进民办高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民办高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静.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2] 王瑜,夏明兰.深化校企合作,拓展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教育论丛,2011.10.

双师型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心得 篇9

下企业实践,多以现场操作,跟班作业,切实夯实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教师理解企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明确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向,更好适应职业学校技能培训和实习指导工作,更好服务于社会。要求教师通过实践锻炼,切实加深对酒店厨房工作的认知,丰富教学实例,培养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使得教师对今后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从而打造一只“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次在昆明饭店西厨房为期半年的企业实践对我意义深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生产性岗位及企业认识明显加深。在后厨实践期间,虽然很辛苦,但让我更清楚的了解到酒店厨房分设不同部门,有西餐厨房,中餐厨房,西餐凉菜房,中餐凉菜房,饼房。每个部门有不同的工作,这次的西餐厨房实践,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酒店常制作的菜点通常不会是制作过程很复杂的菜品,而是操作方便,能快速成菜的菜品。针对受客人欢迎的菜品且较复杂的就需要提前备好料,以便快速出餐。而这一类菜品在教学中需时长,并不一定适用于教学。其次,菜品需要有销售量,需要受客人欢迎就需要颜值口味俱佳,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盘饰技术,一般会提前做好盘饰。而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授学生一定的摆盘手法。最后,酒店厨房要有一定的利润,就需要做好菜单的更新,试菜等,同时在不同的节日里能有不同的菜品出售,在教学中,我们也需要教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菜品。

二、另一方面,参与同职业教学过程的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通过锻炼,不仅能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更能宣传我院,展现昆明高级技工学校学院的风采,在这半年里,我一直坚守在挂职岗位上,严格遵守昆明饭店的作息规则,做到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认真调研,刻苦学习,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对实践教学的理念方面实现了转变。在这段时期里,我认识到下企业实践,就像企业人员一样上下班,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到企业实践。我的实践工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明确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我通过参与周六周日自助餐、宴会菜品制作等活动,对酒店厨师工作内容有了更深入了解,这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培训形式、内容上实现了突破。作为一名中职院校教师下企业,脚踏实地深入生产一线,将培养环境从传统的教室、会场转到企业的生产现场,传统的就书论事转为真实训练,把传统的以教学大纲、专业教材培训为主转为以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培训为主。培训的形式、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师资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操作性方面实现了大的突破。

五、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到企业实践,了解了企业的生产实际,也带着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厨师请教,提高了实操能力和菜品学习的累积同时对企业运作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实践能力,也对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切实的了解。

“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篇10

“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为了响应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按照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本专业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现对两年来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作出以下总结:

一、明确目标

培养目表要明确,把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向。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型”,对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要求明确,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2.掌握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3.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

4.能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并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对教师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同时,提高了本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教师面貌,教师素质。

二、与企业共同培养

本专业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本专业积极联部门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两年以来,本专业先后与三环瑞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一些技能名师和本专业教师进行结对子,派遣本专业3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本专业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三、完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奖惩机制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部门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上一篇:相依为命粤语谐音歌词下一篇:做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