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共13篇)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 篇1

一、个人要有好的修养。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做个好老师,首先要做一个人人都尊重的,有修养、函养高尚之人,虽然我不是什么好的老师,但是,我总是以伟人身上有具有的优秀品德来要求自己。

二、有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

这种敬业精神,我认为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要干就要干好,一能让同事们,不能让领导们说你这个特滑,不能让你的学生们说你工作不认真,应付差事,用真心、用勤劳,用关心。用自己的行为真正的让和我接触的人来感受。这种人,我认为学生爱之,老师爱与他交往、领导也认为这样的老师是好员工。

三、工作上要有一种爱钻研、有进

取心、不干落后的精神

我深深得领悟到,我的哪些小学、中学老师,他们在上课时就不带课本,因为他们教得多了,哪上面的知识,一般不容易变动,但是对于技术类的知识,我们应该知道,它更新的比较快,如果不知道更新知识结构,不知道去探索本专业新知识,你教给学生的基本技能远远不能满足也跟不上社会的需要,你这个老师,也很快的被淘汰。就我的专业知识,我教的模具加工这门技术,就是一个知识结构变化很快的过程。

四、有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更要有接受别人批评的勇气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师在生活中,工作中难免有做错事的时候,或者不足之处,这个时候,无论是谁,只要能提出,认为是合理的,在我们工作和生活有利的,我们要接受,但然,如果提的不正确,不合理的,不不要小鸡肠子,斤斤计较,毛泽东同志很大度的说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我是这样认

为的,但我也希望我的上级领导,也很好把下面员工的建议进行借鉴,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果有什么不合理,我希望也应该好好纠正。

五、做为一个好老师,还要有一种管理才能。

在堂上讲课,还要有一种管理的能力,即不能远了他,而又不能近了,即让他感到你的威严,又让他感到他必须尊重你。不然说,就造成了课堂乱糟糟,老师上不成课,这是做班主任更应做到了,管理要有艺术。

六、做为一个好老师,讲课要幽默风趣、也要有自己讲课的特色。

对于现在的学生,呆板的讲课,学生丝毫没有一点兴趣,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基础比较差,我想我们的上课,是否应该考虑一下。

七、课下要和学生探讨,这节课讲得是否成功

一节课,如果大都同学都认为能接受、能听懂,哪就成功了,少数同学,你可以在课下主动找他,多下点功夫给他们讲到“会”为止。

当然,也有更多的方法,使我们学生即接受了你教给他们的课堂知识,又很喜欢你这个老师。这仅是我的一点建议。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名师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怎样才算得上是好老师呢?有人说,一位好老师应该热爱这份职业,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一位好老师应该是爱生如子,关爱每一位学生;也有人说,一位好老师应该是乐于奉献,对待工作不图回报。的确,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乐于奉献是做教师最基本的师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做到这些,我们只能说其具备当好老师的基本条件,但是,想要做得更优秀,就必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放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看其教学行为和专业表现,最终要看教学效果,以学生的收获来评判。

一、好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基本

技能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是有职称的人。所以,好教师基本的标准必须是具备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学基本技能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具备的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在课堂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持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五方面。一位好教师应该做到:

1、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

清楚认识所授课程在本学科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并能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正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和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撰写实用、有效的教案;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正确掌握教学媒体使用方法。

2、能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好坏是评价教师工作是否胜任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可以做

到“五看”:一看导入方法。要以为授新服务,不能喧宾夺主为原则,或开门见山、或联系旧、或设置悬念、或故事引入、或创设情景等,好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授课类型等因素,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二看能准确运用教学语言。做到“三有”:有形象、有感性、有幽默感。不同学科的老师除了正确恰当使用学科术语外,还各有侧重。语文老师应该突出语言感染力,数学老师则要突出其逻辑性、条理性,政治历史老师分析问题时要表现出语言的严谨、严密,社科老师的语言表达的要简洁、准确、有启发性等。对教学语言的评价看其即兴说话的能力,有“六要”:思路要清晰、构思要全面、应变要灵活、仪表要得体、教态要自然,表达要准确。三看教学设疑提问要恰当。启发式教学不是问答式教学,设疑要在恰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进行肯定和总结。四看能正确认识板书的作用。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把本

节课知识点向学生整体、条理性呈现,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位好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板书功底:文图准确,有科学性;层次分明,有条理性;书写(绘图)规范,有示范性;重点突出,有计划性;布局合理,有艺术性;形式多样,有启发性。五看能善于归纳总结。一节课上下来要对所授知识形成系统性总结,具有启发性,利于学生拓展延伸。

3、能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

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布置作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指导要及时;运用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既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导,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4、具有科学评价技能

一能科学命题。通过准确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考试目的和内

容确定题目的难度和题型,掌握试题编制的一般原则。二能够科学分析。根据每个考试题目的质量和考试结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5、树立主动学习和研究意识

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型教师。优先确立终身学习意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充实自己、提升教学素养;其次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主动参与,做研究型教师。当好教师、当名师就一定要会研究,教学即研究,树立“小课题”意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梳理独立撰写学科研究论文。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在听课、说课、评课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具体要求为听得进去、说得出来、评得到位。

善听课。主动深入同头、同科、同级课堂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方面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全面客观了解学生,为自我成长打基础。

精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说课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好教师能够运用语言把自己的备课思路和设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和他人交流、分享、提高的目的。

懂评课。评课不是否定、不是挑刺儿,不可借题发挥,一伙人群起而攻之,对授课人品头论足,或者干脆一棒子打死,永不得翻身。好教师应该懂得,同样一节课,十位教师会有十种教案;同样一个问题,不同教师会有多种解法这个道理。好教师应该具有平等的思想、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对授课人的优点要大胆肯定,对其不足要直言不讳,通过交流产生思想碰撞,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好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形成一个认识:教材是我们教学的素材。不仅仅指课本,也包括考纲、考

点、课程标准等;教材是工具,而不是拐杖。

本着一个原则:教材是教学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或者拄着拐杖不敢放手。好教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一要有钻研教材的能力。首先能吃透课本。熟知学科性质,把握所教知识的内涵实质及其知识结构,熟知每章节、每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是什么、如何是”,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其次能细心研读学科考纲、把握考点。考纲是是指挥棒,决定教学的方向,是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该挂在嘴上、装在心里、用在实际的有效进行教学任务的指导性纲领。只有清楚考向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如果教师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甚至错位,那么他们就很难将本学科的知识正确、高效地

传授给学生,很难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二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好教师除了对所教年级课程熟悉之外,整个学科课程体系都应该清楚明了。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关联,给学生呈现出框架式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某一知识点而学习,学会横向、纵向双向思考问题,将知识整合,自主地进行学习。这样,教师不是为了单纯的“教”而“教”,学生也不是为了盲目的“学”而“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在学习过程中得以提升。

三、好教师必须能够会上课

能上课不等于会上课。会上课分三个档次:能让学生爱听,能让学生掌握,能对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即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下,好多地方教研工作盲目跟风,今天学这个模式,明天学那个模式,学来学去把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变成了“花架子”的表演,只要有“剧本”,按照设计好的“台词”,加上表演功底,课上的叫“精彩”,学生配合的叫“绝妙”。可是一

节课下来,学生充其量就是跟着老师“跑龙套”,课堂够热闹,但不充实;讲课够花哨,但不有效。失去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到最后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不是说这节课教师导入好、板书好、学生活动多、技术手段使用多、PPT制作精美就是一节好课;也不能说教师的外表美、教态好、口齿清晰、表演到位、语言感染力强就说课讲得好。讲课不是表演,更不是“作秀”,好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讲课特色,不盲目跟风,能够把新的教学理念融会于自己的授课过程中,把常态课上规范、上扎实、上有效。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点:

一是上课能吸引住学生,学生爱听。一位好老师应该懂得“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个道理,不管你长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还是年长,都要通过自身精彩的授课特色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喜欢听讲。

二是上课能讲清、讲透,学生能听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提倡了几千

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把它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一定是熟练掌握教学教法,根据学生的差异科学施教,有条理、清晰地把知识点讲到位,让学生听懂、听明白。

三是上课能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开发潜能二者兼顾。好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看他做对了几道题、记住了几个单词等等,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课上举一反三,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自觉的学习,从而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好教师要让学生学得会

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习,学生学得会。对学生而言,教学的效果就是学得会,它包括显性的学会了知识和隐性的具备了能力。对教师而言,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就是检测或考试成绩优秀。也许会有人说,我们现在进行的是素质教育,是不能谈考试、谈成绩的,这是与当下的教育理念相悖,我却不这么认

为。当前社会背景之下,我以为,为了城乡教育的公平、为了加速教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回避考试,尤其不能回避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测。

1、正确理解素质教育与教学检测

现在有人一提起素质教育,就要讲到学生的“减负”,就会把考试贬得一无是处,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只管上上课、搞搞活动,不能涉及考试成绩,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偏颇,也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全面理解考试以及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应试教育是一切以分数为中心,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考试也是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素质教育不能怕考试,素质提高了,考

试自然能成功。我们抓检测、抓考试,并不是搞应试教育,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检测而检测,考试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为了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为了了解教师教学评价的结果。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育放弃了考试,放弃了检测,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评价,失去了方向,这恐怕不是素质教育提出者的真正目的。对素质教育作简单化的理解,对考试作简单化的评说,都可能造成历史的贻误。

2、客观认识教育公平

现在我们之所以大谈教育公平的问题,就是因为有许多的教育不公平。目前国家采取的中考、高考以及各类选拔考试,都是消除城乡、贫富、高低、贵贱之分的最佳方式。我们让农村孩子学得会、考得高,不正是给教育公平做贡献吗?

在教育资源还不太丰富,教育结构还比较单一的条件下,分配教育资源的

标准,应该是可预期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是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客观测度标准又是什么呢?与考试相比,人们更担心的是权力的交易和操控,所以,考试无疑是最有效、最客观、最公平的标准之一。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是好教育,适应教育发展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一个教师能关爱学生,能热爱教育,可是到最后学生做题做不对、考试不及格,那他也不能算是好教师。好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眼下所提供的平台上不被淘汰,顺利通过选拔迈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这才是对教师教学成效的根本肯定,这就是为教育公平奉献。

我们经常抱怨:一边是偏远山区岌岌可危的校舍,一边是大都市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一个是早早辍学在家,肩负生活重担的山里娃,一个是车接车送、衣食无忧的城里妹;有的孩子从来没上过微机课、没上过像模像样的体育课,有的孩子却在享受着平等、幸福、健康的先进教育。这样的“不公平”还有许多,造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的教学质量逐步改善这一状况,缩小教育差距,力求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 篇2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 中国的教育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旺季, 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的改革, 在改革的大潮中, 涌现出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 还有一些新的创造性思维。面临这样大的改革, 教师怎样才能接受挑战, 这个挑战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师是我喜欢的行业, 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反思型教师是我的追求。反思型的教学是当前务必要做到的, 尤其是在教育大改革下的背景之下。怎样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反思是大脑思维活动的一个理性过程和实践操作的过程, 这一系列的过程有问题的发现, 有关资料的收集, 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 实践的能力, 对一些突出的问题作反馈, 为下一步的教育方法奠定了基础。

一、在日常生活中, 积极主动地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在与学生一起走路的时候或是在课余时间去教室的时候和一部分人主动地聊天, 要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迅速指出问题, 解决问题, 并对他们作指导。例如:有一次, 我去教室碰到几个学生, 而且这几个学生都是平时不来上课, 我就问他们这段时间怎么一直不来上课, 他们说自己不知道学什么, 怎么学, 没有目标, 我就开导他们, 向班里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学习,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感, 就很难投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但是, 不放弃学习和做事, 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 先把应该做的事做好, 在这个过程中, 会增加对自己、对社会的了解, 就会逐渐有方向。整天无所事事, 碌碌无为, 或是被外界的各种诱惑牵着走, 到头来还是找不到方向, 也达不到目标。逃课固然轻松快乐, 但你要付出代价, 负起责任, 要对得起父母。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加以指导才是可行的方法。

二、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寻找有关问题的资料。

原先我发现了问题就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解决得好一些, 有些问题没能得以解决。在教学过程中, 我和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交谈过关于以前处理问题的态度, 他们说你还年轻经验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当中,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 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解决, 但并不是解决完就万事大吉, 应该把这些记录下来, 认真分析, 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以便下一次碰到类似的事情, 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处理好事情。好的解决方法有时需要一个过程, 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查找资料, 和一些有经验的人交流, 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终满意的答案。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不知不觉中, 无形中使自己进步。

三、查找大量的资料, 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

我们的目的就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这个环节我认为是反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日常生活中, 我碰到一些典型的事情, 看到好的东西, 我都会把它们深深地印刻在脑子里, 甚至用笔记录下来, 储备经验, 为自己、为他人所用。有些事情我们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你真正地要用到它们的时候, 它们却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用起来那么顺手, 而是显得自己很笨拙。我们不能只用眼、用耳处理问题, 要用心深刻思考问题;考虑有用的知识点怎样才能更巧妙地用在我和学生身上, 这样别人的经验才真正成为自己的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正如此, 需要反复地思考问题、认真地考虑问题, 只有找到好的方法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找到了, 还要创造机会付诸实践。

以我们创造优秀班集体来说, 以前认为就是让班干部组织就可以, 但几次的组织都失败了, 没有得到优秀, 这时我就想那些优秀的是怎样成功的, 汲取经验。那些优秀的班集体并不是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的, 他们是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活动的, 在每次成功活动之前, 并不是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重复, 而是反复思考, 从各个角度进行不同的思考, 为活动做铺垫, 我终于明白每次的成功是靠实践来验证的, 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也不是坐在那里等来的, 是要付诸行动实践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五、找出不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一次活动的结束的总结也是下一个反思过程的开始。在教学中今后我要多学习专业知识, 多向其他老师学习, 多方位地了解学生, 把握教学进度, 分析好学生的情况, 弥补自己的不足, 多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反思是一个过程, 是循环的, 渐进的, 无止境的。

教师的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决策、行为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前提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状态的敏感, 而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在提升教师的反思敏感性上有重要作用。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有助于提供与自己的想法不相和谐的因素, 冲破自己熟悉的封闭圈的束缚, 避免理智上的停滞和行动上的故步自封。要成为反思型教师, 必须强化教师反复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的过程。教师要自觉地将教育理论知识纳入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 并据此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

教师通过理论的学习, 在获得深厚理论底蕴的同时, 不断实现自我理解、自我反思和持续成长, 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摘要: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的改革。创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 发现教学的不足, 及时帮助学生指点迷津, 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同时, 根据学生的特点反思教学的创新, 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

关键词:反思,教师,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2][美]里根, [美]凯斯, [美]布鲁巴克著.沈文钦译.成为反思型教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译丛, 反思型教与学系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好校长 篇3

【关键词】校长 激情 指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0-01

当今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高质量的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学校面临着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下,校长的工作激情、指导能力、领导能力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我认为从这三个方面完善自己,才能在新形势下成为一个好校长:

一、校长要增强干事创业、为学校谋求发展的工作激情。

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要有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要有一种创造、不断挑战自我的冲动,做事情要有想法,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用饱满的精神去对待;做事情要有热情,不论多么简单多么熟悉的工作都要充满热情地对待。诚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只要我们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求取进步,勇于创新,就能带领全体师生在进步创新中使学校得到发展提高。

二、校长要具有较强的课程和教学指导能力。

所谓课程和教学指导能力,本质上是课程与教学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运用领导的策略、方法和行为来达成课程和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提升课程品质、提高教学质量。校长的课程指导能力,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重点研究开发校本教材,使学校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长要具有超强的领导能力。

校长的领导能力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提升校长的领导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校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校长要有较强的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制定学校总体目标和不断发展的谋划方略,是有关学校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是一所学校领导活动的核心。所以,校长要学会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特征出发,确立一个能对学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好的规划。在坚持“做正确的事”中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促使其成为学校全员执著追求的共同愿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二是校长要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首先要协调学校内部的工作,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各项工作顺畅开展。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学校管理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唤醒每位教师的潜能,学校管理的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协调。一位有领导能力的校长,总能艺术化地化解矛盾与冲突,促使人与人和平相处,将校长领导力发展成学校领导力。其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促使学校在社会环境中健康有序的发展。去年秋季连降大雨,我校校园汪洋一片,给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正是在县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和部分企业帮助下,才修建了门前的道路和操场的排水系统,解决了靠学校经济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是校长要具有对领导班子、教师队伍的管理能力。学校的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知识、学校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要发扬团队精神,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光靠校长一个人工作,未必能把工作做好,校长要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协调和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工作中校长要当“班长”,不当“家长”;善于“总揽”,不搞“独揽”。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对班子成员要做到坦诚相待,用其所长,不过多地干涉他们的工作,并能充分理解、信任、尊重他们,使每一位同志的才能得到最为出色的发挥。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校长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校长的人格魅力本身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领导力。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其教育作用虽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无穷的。校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校长的领导能力,重在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一个有领导能力的校长,要善于走进和感悟他人的心灵世界,在细节中透射出人文关怀;要善于悦纳他人、为他人鼓掌,在无形中折射出大度;要善于为下属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指明通向成功的路标,却不计较个人得失。一个好校长,凭借什么在学校树立的威信呢?靠权利?靠制度?都不是,靠的是人格魅力!

总之,我们要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态度去工作,务实肯干,在能力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位好校长。

参考文献: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 篇4

崇义县章源小学 肖青香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去优化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时刻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工作状态就是一种浅层次的存在,他的工作就会缺乏激情,当然也就缺少幸福的工作体验。有的教师会早来晚走,但他的目的在于争取评上个优秀的荣誉,在年终考核时获得更多的加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个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也就有了他特有的个性魅力。让我们做一个责任感的教师,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尽心、尽力、尽责。

二、要甘于平凡。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

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三、要有丰厚的学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一个师者,要想真正地启迪学生的心灵,他必须要有丰厚的学养作为基础。环顾我们周围,很多理科教师只是满足于学生知识的传授,把科学简化成试卷;文科教师则成为教学参考和网上资料的传声筒,从来不是以文本的第一阅读者和思考者介入教学。即使是公开课,也是从网上下载教案、课件照字念经,毫无自己的东西。教师不读书、少读书在很多人心目中已是一个惭愧的事实。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只看教学参考,没有自我的思索和判断,那么老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岂不是一个模子,上课的技术再华丽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这样的模式下成长的下一代,又怎会有自我的认识和发现,所有的学生长大后岂不是也用相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看待自我和发现?这样的话,对于教育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你对于学科的钟爱,你面对书本时陶醉的眼神,你对学科知识的熟稔和游刃有余的驾驭,你被学养举起的自信,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他们看到科学文化知识对人精神的滋养,对人境界的提升,从而心向往之,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著作,了解和掌握教育规律,取法乎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四、要有以身作则的原则:指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任务是为人师表。人格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之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学生颜渊称赞自己的老师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表现出对孔子人格学识的由衷敬佩。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养成良好的品德、完善的人格,具备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范,具有恭、宽、信、敏、惠的仁人气度,为学生成长做人提供理想的人格示范标准。这是从应该怎么样做的角度说的。如果从不应该怎么样做的角度说,则所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包括不良的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凡是不希望学生养成的,教师就不应该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如庸俗浅薄、不敬师长、不守公德、言行不

怎样做一个好员工(年终总结) 篇5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与加剧,害怕失业的心态使如何做一个好员工成为众多打工仔们讨论的焦点。人们开始放下往日的傲慢、怠慢、闲散、懒惰等不良工作习惯,一个个洗心革命,以自己崭新的姿态来迎接工作中的挑战。然而,社会的进步,人们心中的诚实、踏实、勤劳、顺从不再是企业衡量员工的唯一标准。望着众多诚实、苦干、顺从的员工也难逃失业的劫难,人们开始困惑,进步的社会究竟什么才是衡量员工好坏的标准,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被淘汰的好员工?通过对企业员工提拔、淘汰的分析,我发现做一个好员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传统的东西不能丢。诚实、勤劳是做一个好员工最基本的要求。诚实,在这个社会,永远是人长久立于社会的最基本特质。要想在一个企业做得长久,必须要得到老板信任。而诚实是赢得老板信任的最关键因素。同样,勤劳也是吸引老板用你的砝码。老板雇佣员工的直接目的就是帮他做事,没有一个老板愿意花钱雇佣一个不能为他卖命干活的员工。因为追求利润永远是商家的最终目的,不做事又哪来的利润?

第二,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一个单位就是一个集体,一个人的力量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最好体现,与同事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一半。上与领导相处和谐,下与员工合作愉快才能营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其他同事一起友好协作远远好于一个人单干,因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当所有人组合成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时才能使各自的长处得到最充分发挥,各自的短处得到最有效避免。

第三,要有责任感。在企业里,每个员工都要敢于为自己做的事负责,一个具备一般工作能力的有责任感的人远比有优秀工作能力而无责任感的人更能得单位欢心。有责任感就能得到信任。有责任感让领导敢于将重任委托于你。因为,有责任感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往往要求更严格,工作上的失误也会更少。

第四,要有思想。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以往盲目服从上级的员工。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有思想、有头脑,关键时刻能为领导出主意、拿意见的员工。社会在进步,人也在进步。现今大部分领导已经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终究是狭隘的、不够完善和成熟的,只有多方听取员工意见,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决定。这就要求员工能为领导提出有见解、有创新的意见、观点。

第五,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社会发展太快,更新速度太快,保持一种学习进取的状态,能减少被企业、被社会淘汰的几率。在工作单位,努力学习,增强业务能力,能取得工作的进步,进而得到工作的提升,由此而带来心情的愉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第六,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不能让生活上或其他方面的琐事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情绪。再低落的时候也要保持工作上的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扫除工作上所有来自其他方面的障碍,一心投入工作。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 篇6

我认为做一个好领导首先要从怎样做人开始,做人应该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开始。

这个受欢迎的人应该是一个谦虚的人,亲和的人,充满自信,知道怎样尊重别人的人,也是一个能容忍、宽厚待人的人。

做一个好领导应该放下架子,放下傲慢,放下偏见,从细微入手,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等等,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做一个好领导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无论是名家硕儒还是初学少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每一个方面都超过别人。同时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坦荡的心,既不因自身的长处而骄傲、不因自身的短处而气馁,也不因别人的优点而妒忌、不因别人的不足而嘲笑,十全十美的人在世间从来不曾出现过。当然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虽然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只能掬起一朵浪花。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一个好的领导是懂得怎样尊重和支持别人的人,领导见面的一句轻声问候,微微一笑,你没有掉价,你也没有不尊贵,恰恰相反,因为你对别人的尊重换回的或许不仅仅是对你自己的尊重那么简单和对等,你的价码,尊贵或许成倍的暴增。

和蔼可亲、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疑惑、难题往往是领导工作能力,工作艺术的体现,也是一个自我价值的体现。一个亲和的领导带领的团队相应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当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团队,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亲和”。

一个好的领导首先是建立在信任别人的基础上的人,因为只有信任别人,别人才能信任你。别指望一个你不信任人会信任你、支持你。信任会产生非常的力量,产生奇迹。

一个好的领导遇事有担当,不推诿、不折扣、不拖沓。敢说敢做,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当然我们公司目前部门多,领导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还远远不够,领导与领导之间谈不上亲和、团结,过多的是自成一家,唯我独尊。部门领导的不沟通不协作导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是就算沟通不协作,往往有好多事不能及时解决,搁置。或者是以种种理由找借口,人浮于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给人一种大锅饭的感觉。

怎样做好一个领导,一个好领导,这是一个大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深究。

工程技术部

怎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 篇7

一、用巨大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古人讲“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说, 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 然后才喜欢上了他们所教的课程。一个让学生喜欢的的语文老师能勾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将自己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她“慈爱”、“公平”、“伟大”、“温柔”、“美丽”。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不仅在课堂上同时在课下, 在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学生烦恼时能得到她的援助。纯真的学生那怕是在放假的日子里、在梦中, 也回想到他们的老师。这是一种多么殷切强烈的思念之情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好比一架精致的乐器, 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 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但要奏出和谐旋律, 必须把乐器音调准, 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由此可见,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凭借语言魅力吸引学生

语文教材中的佳作感染力强, 容易吸引学生, 为什么学生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师不同于影视歌坛的明星那么富有魅力, 能够驾驭语文课的教师是凭借其特有的语言魅力来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 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 引导学生学得知识, 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高尔基曾引用过一个谜语:“不是蜜, 却能粘住一切, ”很形象地说明了语言这一特征。那么怎样才能彰显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呢?

首先, 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这个课堂用语的“精”, 包括语言上精炼, 讲授上的精当, 知识上的精要。语言上的精炼, 就是在课堂上不说空话, 不讲套话和闲话, 用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提炼的课堂语言, 变深奥为浅易, 用准确简约的话语, 讲述有较大容量的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要反复修改教案, 越精炼越好, 在课堂表达时要注意恰如其分, 这就是讲授上要精当, 在设计教学语言时, 要能抓住精华, 突出重点, 如在教学《春》时, 抓住表现春天的几个画面, 突出重点讲解, 使同学深刻领会主题, 既见全篇, 又明细节刻画的功用, 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 教师的语言要有“变化”, 高明的教师能从文章的具体特点出发, 寻求恰当的教学形式和采用恰当的教学语言, 力求做到因文而异, 灵活多样。对不同教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 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 而采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如讲郭沫若的诗文可用气势磅礴的语言, 讲鲁迅的小说, 用细致入微的语言, 讲朱自清的散文, 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 而同样是小说, 有的可以突出讲述“心理描写”, 有的可以重点讲述“景物描写”。总之教学语言是随课文的变化而变的, 教记叙文则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为主;教抒情散文和诗歌, 则以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为主;教说明文, 则运用说明性语言;而教议论文, 则运用逻辑严密的论证性语言。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 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 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三, 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 想方设法“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 如可以设计课文的导入语, 用激疑问难的启发性问题,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 打开学生的思维门户。

三、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

1、利用教材本身魅力, 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很多, 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语文教材与其它课教材相比, 有其特殊的魅力,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选的, 而每一篇好文章, 总是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 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 变得更加纯洁、高尚。如果教者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 即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 充分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 用美好的情感来教育学生, 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选用教材, 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去钻研教材。

(1) 钻研教材内容的自然美。作者在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 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 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点,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 生动地再现了祖国的河山的美丽, 春天鸟语花香的画面, 济南山上的那一点小雪, 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难以忘怀, 这类写景作品易于理解, 学生也十分爱读。

(2) 钻研教材内容的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 表现人的伟大品格, 崇高的思想感情, 最容易激发读者的美感和兴趣, 如教材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借题发挥, 他要通过写岳阳楼表明自己宏大的政治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用自己一天的出游来表明自己与民同乐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他们的见解和认识是美好思想的结晶, 因而是美的, 优美的事物和思想感情加以挖掘阐释, 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3) 钻研教材内容的艺术美。作者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 采用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艺术形象, 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者审美情趣融为一体, 所以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 这类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也很多, 如孙犁的《芦花荡》, 写的是伟大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白洋淀的故事, 作者简直把那个的勇敢聪明的老英雄写活了, 真是情态毕现, 细致入微, 作品充满诗情画意, 象一首散文诗, 既写了战争残酷和紧张, 也写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乐观主义。又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都给人展现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美好境界, 让学生仔细领略, 定能趣味无穷。即使是议论文、说明文有时也不例外, 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那令人神往的景物介绍, 不正是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挚爱体现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魅力, 调动学生的感情因素, 学生被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健康美好的感情所激荡, 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2、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8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争取做到“胸中有梦”,是因为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我们中间有许许多多“胸中有梦”的人,他们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有着十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成就着自己。

身上有情

情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一个幸福的教师,必然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是一个感情上的富翁!一个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

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忱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忱,便没有伟大的成就”。幸福的教师大多拥有热情、激情。在事业上非常投入,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

幸福的教师身上的情常常表现为:“别让我为了学生懵懂或前学后忘而伤心痛苦,让我比做母亲的更为慈爱,像母亲一般爱护那些不是我亲生的小孩……给我朴质,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烦琐平淡,让我在工作时,抛开个人物质的追求和世俗的苦恼,让我的手在惩罚时变得轻纤,在爱护时更加温柔……”(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语)在教育引领班级学生前进的过程中,幸福的教师都会以海洋般深沉宽广的爱去拥抱每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洗礼中长成大树,长成栋梁,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激情不老,应该成为每一个幸福教师重要的追求。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幸福的教师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手中有书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有人说:对于女性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于男性来说,书籍是挺酷的一张名片。

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有三个头脑:生来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幸福的教师都明白:只有多读书方可重新认识自己,保持头脑的清晰,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会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净,宁静,浪漫,激情……

幸福的教师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他们永远不会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会坐进书房才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会有用才阅读,因为他们清楚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会嫌自己读得太晚,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眼中有事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能够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能够从别人看不到事情的地方发现事情。所谓眼中有事,这事是什么?是课堂中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是操场上学生生命的张扬,是寝室中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是食堂里学生身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是大自然中长大的一草一木,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

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可以说,幸福的教师个个是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人、眼中有活,并且能够做到用眼睛表达,用眼睛说话,随时发现学生与家长欲言又止的问题,提前看到学生与家长的下一步要求、打算,把问题解决在学生与家长提出要求之前。

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并实践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观点:一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去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二是努力营造快乐的、鼓励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们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三是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幸福的教师获得幸福的一个基本条件。

工作有心

一个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讲究方法,用心去做,不断争取获得成功,换言之,“用心”是幸福教师一个重要的特征。

幸福的教师有一颗认真细致的心。在工作中表现在:把事情做透。这个事包括工作和休息。上班时投入,高效;下班时放下,放松。一个幸福的教师的有心还表现在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这是因为学生的成长像蛇蜕皮似的一次次挣扎,老师要帮他们完成这一次次的成长,彼此必然会有摩擦、冲突,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学生就会经常失去学习、进步甚至活下去的信心。所以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才能够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别忘了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欣赏者。

生活有“色”

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能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们不提倡做“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清教徒,活着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有点偏离了人的本性,也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同时,我们也不提倡带病工作。

作为人来讲,教书育人是享受,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一定要善待自己,对得起自己。要树立“留一点时间给生活,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的观念。

业余生活中最好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它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

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泉,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

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

养几盆花,种几兜草,拉拉琴,练练字,看看书;

利用寒暑假,彻底放松身心。“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

我们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的境界。

初中英语作文:怎样做一个好学生 篇9

Firstly, fall in love with English As long as you love something, we would like to figure it out deeply. Once you development your interest in English, you definitely will want to learn.,it by heart no matter how many difficulties you meet.

Secondly, make a good plan for your study and practice it strictly A good pla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Besides,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istakes you make.

怎样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篇10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对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师生的感情沟通,通过师生心灵 上的交流、撞击和感情交融,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我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我的信任 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体做法:

一、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二、做到提前三分钟进教室,三、要了解你的学生,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更善意的对待学生,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

四、和学生有个约定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孩子一旦和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期望,他们的智力、情感、甚至个性都能顺利成长,学生个个都可雕琢的神话就变成了现实。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在具备基本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意识,为人师表,必须时刻有职业观念,清楚自己是站在什么样 的位置上,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状态,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将这一切考虑清楚之后再去做,必定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产 生信赖感。

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上,必须做到正确无误的教给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把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明明白白熟练于心,做好备课笔记,并且要思考如何把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学生。

想要做一个好老师,优秀的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并不是知道了怎样做就能够轻易地去做到。有人说从口到手的距离是最远的,也就是说从思想到行动的实施并不简单,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应该做的付诸行动,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最好的效果。

在自己做学生做了这么久,将近20年的学习,自己对老师这个行业也有些许的了解,老师应该从下面五种能力来教学:1,语用能力,2,语言能力,3,论述能力,4,语篇能力,5,流利。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心得 篇11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好老师;教育

《给教师的建议》的主要目的是教会教师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生活。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首先要自己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包括专业技能和思想方面,如了解本学科最复杂的问题、前沿问题和最流行的教育理念等。书中不止一次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最终实现有价值的学习劳动和自我提升。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方面需要不遗余力,充满耐心、恒心和毅力,始终做学生的领航人和支持者。书中重点描述了许多学困生的情况,他们最大的症结在于不会阅读,不会思考。

本书在家庭教育和德育教育方面的观点,与笔者曾有的思考不谋而合。作者认为,家庭教育的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育真正的完善和和谐发展。通过举例子,作者向我们阐明了很多学习困难现象的形成都是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完善造成的,如果早期的家庭教育没有及时教会儿童积极认识世界,学会以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索世界,那么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要养成这种思考的习惯就要比别的孩子难得多。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影响是无形但又深刻的。笔者读出了这样一层关系,儿童的社会关系(笔者理解为成长环境)决定了儿童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获得应有的智力训练,即学会观察和发现世界,获得求知欲和养成爱钻研的习惯等,最终决定了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这里的社会关系,是由儿童的家庭实现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学素养重要性的他们开办了“家长学校”,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创举和大胆的突破。

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观点同时也启示我们,教师要多积极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我国不少家长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交给学校就完成了任务,剩下的所有问题都应该由教师和孩子自己解决。所幸的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对家长配合教育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少家长在这强迫陪同的要求下不得不陪着孩子学习,但是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家长大部分只是迫于学校和教师的压力被动为孩子学习做出时间方面的让步和牺牲,至于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是少之又少。虽然,这种家庭教育环境的缺乏有着深刻社会根源,农村缺乏一定家庭教育的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什么都不能做。

同时,本书还认为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教会他们不仅将自己看成学生,还应将自己看成社会的一员,家庭的一员。学习不是终极目的,学会生活,将来成为幸福快乐的社会公民才是最重要的。这使我联想起2011江苏高考英语的作文,要求学生思考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学生不能一直只知道将学习作为自己的唯一任务,同时错误地认为家庭和社会需要无理由地为自己的学习付出,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应该逐渐学会承担些家庭的责任。做一个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往往比仅仅做一个好学生更为重要。学生将来生活的世界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要让学生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时候能够快速适应,而不至于痛苦挣扎,就要从中学开始给予学生机会了解这一事实。学校在学术方面可以“象牙塔”,但是学校同样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这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是契合的。

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而且认为可以将大学作为这一理念传达和实践的主阵地。大学生即将进入社會,大学是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或者可以说是学校和社会的一个缓冲阶段。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阶段的学生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社交和个人兴趣爱好的充分发展。当一个人走到这个阶段,心理上已经进一步成熟,自我意识充分觉醒,对未来理想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和描绘。这时候的学生应该能够逐渐认识到,学校生活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却又是不可与其他方面的生活完全隔离开来的人生阶段。如果只有学习没有生活,将来回顾人生,会发现这段时间是不完整的。

本书最重要的,也是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做有思考的阅读。最好是可以让学生有空余时间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建立一些思考园地。但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空余时间是一个奢侈品。为了取得高考的胜利,各科的学习和作业占满了学生的各部分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又不影响学习的效率对高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就英语来说,将课内练习中、试卷中涉及的阅读理解文章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特别是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一些与他们学习、生活、兴趣紧密联系的文章。这个想法来自于笔者的一次教学实习实践。在一堂阅读课上,当笔者在讲解文章细节时,讲到学生感兴趣的而又不是很了解的某些细节时,学生的眼睛里出现了兴奋激动的光芒,脸上浮现出了充满惊喜的笑容。可见,学生是渴望了解新知识、探索未知领域的精彩的。但是时间和学业的压力让他们无暇他顾,只能埋头课本。发现这一事实以后,每次备课时我遇都会精心准备,将最精炼又最恰当的内容补充讲解,并在时间安排充裕的情况下带领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并教给他们阅读方法让他们学会思考。

最后,教师应该有的耐心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自我培养。耐心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支持,更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和坚持。教师遇到学困生是难免的,唯有耐心和不断鼓励才能成就对方。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应该纵容任何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与学生交往打磨学生的素质,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磨炼自己的品质。耐心并不是任何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练习中不断培养起来的。想要把教师作为一项事业,就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动来训练自己的耐心。

“想要做一个好老师”是一句质朴的话,但承载着责任,更是一种承诺。刚成为教师的时候,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大多数人充满了遐想的同时也充满了热情。教师到底应该管多少,管到什么程度。以过来人的观点,我认为,希望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最后往往会无奈地发现,贪多求全经常碰壁,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会招致学生的误解。在这个时候,很多教师一定会质疑自己并同时产生心理挫败感。甚至会问自己:“我这样做是为他们着想,难道错了吗?”在不断尝试和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后会发现,当初那些自以为是的一腔热情是幼稚的,对学生既要教育又要放手。一个教师能够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幸运的,但有时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平常的心态,这样才能成为拥有成就感的教师。

此外,教师要有梦想和先进理念的引领。做个充满梦想的教师能够引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踏实,同时也能够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一个人越早树立梦想就越能够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平等爱每一个学生,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不仅要爱那些成绩优良的学生,也要爱那些有缺点的顽皮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将他们身上的缺点一点点改变,有时候更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伯乐”,也才能让每个学生成为教师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贵人”。

教师对于付出的爱要不求回报,即使是没有理想的结果,仍然不能放弃。关于幸福,世界上有几千种定义,其中有一种就是付出艰辛努力后收获的满足和自我认同。教师也需要这种幸福。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以做一个好教师为前提,不断付出,也许在某一刻,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笑容、一个拥抱就能让幸福环绕自己许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刘铁芳.试论教育与生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

[4]陈余丹.《给教師的建议》读后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3(8).

[5]李玉.研读教育经典 提高教学水平——研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收获与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2).

[6]李小玲.品味教育经典——读《给教师的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2005(2).

[7]方小燕.《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

[8]纳梅.阅读的重要性——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3(3).

[9]于敏.也来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一点感想[J].新课程学习(上),2011(4).

[10]陈柳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待后进生——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J].考试周刊,2013(63).

[11]邹利敏.平凡的语句,不平凡的思想——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J].内蒙古教育,2008(6).

[12]奚光蕾.《给教师的建议》——教师的心灵鸡汤[J].青年文学家,2013(29).

怎样做一个仁德的教师 篇12

坪东学校:舒庆峰

仁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深厚的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验。仁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向先进教师学习,讲奉献、重德行,做一名仁德的教师!

1、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易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尤其是这些特殊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教师的爱去温暖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2、需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正如在汶川大地震中那一位位遇难的人民教师,面对灾难他们心里想的是他们的学生,不顾自己的生命,依然选择救助他们的学生,最后英勇牺牲。他们的事迹无不让人震惊,无不让人为之感到骄傲,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教师所体现出来的高尚的仁德。作为一位教师,就要向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学习,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教师批评学生时应讲究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对待特殊学生,他们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具有很强烈的自尊心。老师更应从内心去关注他们,因为老师对学生恰当的批评,就是一种激励;如果是不恰当的指责,就会对学生造成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心中仁德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仁德之心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特殊学生的爱心,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从日常的教学中规范自我的文明素养。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持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教师要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以“仁德”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记得我接一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学生都不了解我,但为了快速建立与学生的情感,我让每位学生在班里做了自我介绍,让孩子们首先树立自信。课间尽量多于孩子们在一起,尽快地熟悉每位孩子的情况,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冰心的这段精彩名言是仁德的鲜明的体现。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我的学生,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子。正是基于这一朴素的想法,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是仁德之心才能让我想到这些,也做到了这样。

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篇13

牟平大窑中学孙丽君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不但要埋头教课,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育智慧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集中体现在他所具有的思想与观念的创新能力、获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选择方法及使用方法的能力、掌握技术,承担外界压力与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体现在他的个人意志品质、性格、气质,体现在他对自己的准确评价、体现在他对事物的评价、美感与审美意识。

今年有幸阅读过《做有智慧的教师》,其中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那智慧哪里来?

一、从学习中来。

教育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作为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是教学生学习,而必须在此同时注重自身的学习。一个教人学习的人,自己却不爱学习,是难以取信于人的。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通道。其实,在整个社会正在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该率先接受终身教育和坚持终身学习。这是因为,“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人员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不可忽视的“源头活水”,只有多学,持续地学,才能更新观念,才能用新鲜的血液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再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个顾问呢?教师的学习应当是持续的学习。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赢得教师的持续发展。学习要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任何长进的。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坚持根据计划的要求将之落到实处。

二、从工作实践中来。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的话,那教育教学实践,则是教师获取智慧的必要载体和重要通道。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教师的发展与智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一个教师学习的成果和效益,不能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到反映和体现,只是停留在你的学习笔记本上时,对你的学习就会形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你就会把学习看作是应对检查的。反之,一旦学习的成果和效益,能很快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中得到反映和体现,你就会增强实践的决心和信心,进而形成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

每个在教育事业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功的人,都是完全主动的、能动的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这种实践活动渗透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智慧文化,因而可以说这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会逐步形成教师外在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改善,而且会对教师内在素质修养的提升起到催化作用。因而实践是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的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正如每人各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同时拥有多种思想。只要我们相互之间多交流,多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和许多的教育大家一样的成就.三、从反思中来。

教师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师对其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不断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飞跃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只有实践而没有反思,那是很难有进步与发展的,更别说能体现教育教学智慧了。一个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发展的教师,就不能不十分重视对自已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实践,进行持续不断地自我反思。

上一篇:2022年给朋友的重阳节祝福语汇总61条下一篇:初一周记500字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