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个人心得(共11篇)
为了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素质,2011年4月,XX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的活动。在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四人开始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最佳密度理论与站点规划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9月,我们的研究课题《XXX》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月获批。
2011年5月中旬,组建我们的创新团队。6月,联系指导老师,并与老师沟通交流,定出创新课题的基本方向,并在老师指导下提前学习若干相关专业课程,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暑假期间,我留校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相关书籍,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其中英文期刊文献二十余篇,中文文献三十余篇),并对每篇文献做了详细总结和思考,并且每周以PPT形式进行一次学习讨论,每次时间近三个小时。在此期间,逐渐形成本团队的创新学术,在老师指导下确定课题具体的研究方向并自主设计项目研究方案,得到初步成果。从9月份开始,每两周进行一次学术讨论,团队每人都参与讲说,进一步提炼创新实验项目学术思想,整理学习交流资料,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我获益颇多。从确定项目立意点,到撰写项目申请书;从立项审查的波折,到确定研究方案与寻找创新点;从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到项目的具体研究,一路走来,我开始了解了之前离我们遥远的科研工作,我从中学到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坚忍不拔的钻研精神,敢于创新的实践勇气。历经了近两年时间的查阅资料,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刻苦钻研,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对我学习生活很有用的东西。这是一次难得经历,一次让我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作为当代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懂得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项目初期,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我们进度较慢。通过询问指导老师、及时调整方案,花一段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我理解到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抓住项目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再对研究方案做出合乎实际的设计,最后才能取得预期成果。我体会最深的是要勤于思考,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每个课题研究的都是新的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案,需要自己去找文献查资料,去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然后确定要创新的方向,不断地努力,独立思考。在创新方面,首先要确定创新的方向和目标,要始终围绕创新点,不能偏离主题,也不能随意猜测,而要有根据有目的地做出假设,再一步步通过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其实,每一个伟大的成就都是这样“平凡”地一步一步实现的。该项目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都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比如早期的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数据计算及其分析、模型构建。整个过程中我认识到做科研必须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要本着对科研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进行自己的研究。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大学生是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就是国家的未来,未来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用创新思维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想这也就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初衷吧。我们的课题从创新视角出发,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工程技术结合起来考虑,能获得课题立项,这也就是对我们创新能力、创新视角的肯定。这次课题的立项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理解,创新不仅仅是创造新的事物,更是从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到各个事物表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创新思维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同时给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带来不断的惊喜。
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摩擦,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其团队作用发挥到最大。
1 对于参加各级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实行严格的实验室注册制度
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以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保证各级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顺利进行, 改革了传统的、封闭式的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 实行面向本科生开放、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凡是在本教学实验中心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医学本科生, 不论是本实验室教师指导的, 还是其他单位教师指导的, 必须登记注册。注册内容包括: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来源、经费金额、指导教师、项目成员、起止时间、实验需使用的仪器等;注册后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实验室规章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的培训和考核, 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科研训练。
2 对于参加各级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实行严格的实验室仪器培训、预约、使用登记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的每台仪器各由1名高年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具体负责, 包括实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协调使用、以及对首次使用本仪器的人员的培训[2]。随着指导的各级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增多和学生数量的增加, 为了切实保障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各个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的有序、顺利实施, 对于参加各级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实行严格的实验室仪器使用申请、培训、预约和使用登记制度。 (1) 实验仪器使用申请制度: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各个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根据课题需要, 填写大型实验仪器使用申请表 (申请表内容包括:申请者的姓名、创新实验项目名称、指导教师的姓名、具体的实验内容、使用时间等) , 实验室主任审核批准后, 将申请表交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仪器负责人。 (2) 实验仪器使用前培训制度:仪器负责人收到仪器使用申请表后, 选择合适的时间对使用申请者从实验仪器工作原理、操作过程、仪器维护等多方面对其培训, 并在仪器负责人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首次操作以及后续的操作练习, 并对其进行考核;培训合格才能准许其独立使用该仪器。 (3) 实验仪器使用前预约制度: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心实验室是一个开放的实验室, 除了本科生、还有大量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为了能使有限的实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也保障每位实验者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对于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科研训练的医学本科生与其他实验者的要求一样, 也实行实验仪器使用前预约制度, 即在本实验仪器的使用预约本上登记:预约人、预约该仪器的日期及时间段。 (4) 实验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完成后, 使用人要在该仪器使用记录本上及时登记仪器使用日期和时间、仪器运行状态;对于仪器运行不正常的要及时报告仪器负责人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以便尽早联系售后维修, 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3 对于各级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项目经费、实验耗材及试剂实行规范管理
不论是校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省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还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项目经费,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 项目经费由学校代管, 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 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 学校不得提取管理费, 不得截留和挪用[3]。承担项目的学生根据实验需要、本着节约、性价比高的原则自主购买实验所需的各种实验耗材和实验试剂, 对于购得的实验耗材和试剂要进行登记, 妥善保管, 尤其是实验试剂按照试剂要求的储存条件保存, 比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的PCR试剂、限制性内切酶等要在-20℃保存, 对于抗体按照要求4℃或-20℃保存。另外, 一些需要配制的实验试剂,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或创新团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按照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的配制方法自行配制, 让承担项目的学生真正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实验。
4 科研创新实验项目档案的管理
自2007年以来,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师已经累计指导校级开放实验项目55项, 指导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44项, 共有300多名医学本科生参加了各级科研创新训练。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 实验室为进入的每个项目都建立了完备的资料档案。具体的做法是: (1) 每个项目一个文件袋, 其内装有项目组进入实验室的申请表、大型仪器使用申请表、实验记录本、实验项目总结、项目中期汇报报告、答辩PPT以及项目结题报告等、以及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发表文章的复印件。 (2) 另外, 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年还将这些科研创新项目分类汇总并及时补充取得的成果、建立电子文档。电子文档包含的内容有: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止时间、指导教师、项目成员、发表的科研论文以及获得的奖励等。这些均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将其统一保管, 便于查询。
5 加强参加各级科研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从“灌输式”向“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进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医学本科生愈来愈多, 加之实验设备日益增加, 实验试剂日渐丰富, 随之而来的医学本科生在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如中毒, 火灾, 环境污染等等[4,5]。参加各级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的医学本科生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刻不容缓, 结合本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情况, 采取了一些安全监控措施及管理模式来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使得实验室能够安全、顺利、高效的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1) 实验室仪器及电器的安全操作:实验中要用到大量的实验仪器和电器, 正确操作是避免发生危险的根本保证。例如离心机使用前必须配平、避免因离心机不平衡造成的危险;对于高速低温冷冻离心机使用后要将其搽拭干净, 避免生锈, 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恒温箱、烤箱、水浴箱时, 严禁把易燃易爆溶剂及物品送人温箱或烤箱。尤其应当注意的是, 实验室严禁乱接电线、电源, 动力电源和普通电源分开使用, 明确功能, 而且要经常检修、维护线路以及通风、防火设备等;在实验结束时, 要及时切断电源、气源、火源等, 消灭火种, 关闭门窗。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强酸、强碱、有机溶剂、剧毒药品、致突变剂等, 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潜在的危险性, 操作时要穿防护服、戴手套等;另外, 还实行专人管理各种实验试剂, 贯彻试剂领用登记制度, 实验结束后回收剩余试剂并按操作规程对试剂进行无害化处理, 尽量将污染降至最低, 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 (3) 对腐蚀性、挥发性化学试剂如:溴水、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一定要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在配制时, 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防止大量的酸挥发到空气内危害人们以及腐蚀实验仪器;操作时, 如不慎遇到强酸洒落, 先要及时用抹布进行擦拭, 再用清水冲洗、稀释, 使该试剂对人、对物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 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生物标本, 一方面在规定的固定区域操作实验, 另一方面要严格处理废弃物。对于血液、动物尸体等生物标本, 应送至焚烧炉焚烧;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将其与一般废弃物分开, 定点堆放倾倒, 由专门部门回收处理, 避免污染环境。
这五年多来, 通过实验室注册, 实验仪器使用前培训、预约及使用登记, 实验经费、耗材和试剂规范管理, 创新实验档案专人管理以及本科生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措施的实施, 为各级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和研究平台, 保证了这些实验项目的顺利完成,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 作者及团队指导的44项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中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完成等级为优秀、2项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优秀奖;团队教师指导的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7篇, 其中SCI收录6篇、会议论文2篇。这些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学科的前沿知识, 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参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了这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提高了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
摘要:为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以及培养创新医学人才的需要, 保证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顺利进行,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者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验室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如:实验室注册、实验仪器使用前培训、使用预约及登记、实验经费、耗材和试剂规范管理、创新实验档案专人管理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各级科研创新实验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和研究平台, 保证了它们的顺利完成, 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验室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通知[Z].教高厅函[2007]20号, 2007-04-16.
[2]安勇, 邵卓峰, 严俊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218 (6) :138-140.
[3]潘涌璋, 唐启红, 张秋明, 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6) :146-150.
[4]郭敏杰, 胡新, 王珣, 等.高等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2) :177-183.
一组织管理
南华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全面统筹规划,学院具体实施,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机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科技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同时成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由有关校领导和各类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各学院下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由各学院学科专家教授组成,具体负责本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组织实施。另外学校建立相关网站,网站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课题项目、开题立项、研究结题、研究成果等资料在网上公布)、学科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网站由教务处、团委、学工部共同管理。
二项目申报、评审、实施
1项目申报
(1)实验室公布课题。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室根据本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科研水平拟订《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选题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2)课题评审。学校组织对各实验室提交的项目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上网公布供学生选择。(3)学生选择。学生根据公布的课题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填写《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表》提交到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并大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的研究项目的申报,在研究团队的构成上要求以老带新,以保证项目研究能持续有效地进行而不中断。
2项目评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组织现场答辩,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总学校专家组和领导小组的评审意见,确定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报省教育厅、教育部备案。
3项目实施
学生项目负责人对研究项目负全责,组织协调项目组全体成员认真执行教育部、教育厅和学校管理条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研究各项任务。学校将严格按照以下几个环节组织项目的实施:(1)项目开题。课题负责人和团队详细的介绍研究计划、经费安排、研究进展安排等。(2)中期检查。项目研究时间过半,项目负责人应提交《“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学校将组织中期检查,并提出实验与研究改进建议。(3)结题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应撰写《“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验收报告》,并附上研究记录等相关材料和研究成果、实物等,由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办公室组织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验收结果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种。
获得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的团队项目在项目实施时间范围内应取得项目成果,项目成果的形式包括:小发明、小创作、小设计、调研报告以及研究论文等。
三激励机制
1指导教师
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指导教师应具有相应职称,一般应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或教改课题;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审查项目申请表、任务书,加强过程指导,审查原始数据、科研日志和实验报告,督促学生按期结题。
学校将按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计算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项目指导教师依据指导的项目数量计算工作量,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定级、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
2学生
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取得成果,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并作为大学生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的优先条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取得优异成果的,学校鼓励其利用学校现有的产业平台将其进行成果转化。
四开展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的益处
1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但对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较少。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国内当前的本科教育,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很少有机会去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查阅资料、阅读文献、查新论证、选题设计、共同协作完成实验,最后分析数据做出结题报告。由于这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环节与方法,学到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特别是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endprint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大学生研究创新计划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项目,从课题构思、任务分工、经费预算、申报书填写,到课题的具体实施等,都需要课题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努力。很多问题都要经过严谨、周密、细致的考虑,包括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都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商讨,找到一个一致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完善措施
1切实可行的选题方向
要搞好本科生创新性科研活动,选择合适的课题是重要环节之一。选题需要兼顾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2]。选择的课题要以充实准确的科学研究事实作为基础,要做到难度适中,适合本科生操作,又要考虑到项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项目开展的意义。课题可以是指导老师课题的一部分也可以完全由本科生自主选择。我们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发现,一部分项目选题过大,学术性强,理论要求高,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部分项目只是指导老师课题的简单重复,毫无“创新”可言。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进行全校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答辩评审,由项目主持人或项目组成员陈述,重点突出项目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项目的难点以及解决难点的方法;项目的创新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包括经费保障条件以及学院是否提供实验条件保障等),然后由专家组提问,项目组答辩,最后由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2完善和有效保障硬件条件
南华大学是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有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3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和10个省级实践教学中心。学校可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实验中心和开放实验室的支持,鼓励校内工科、医科大型公共实践平台及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方面要求各个平台积极提供条件和项目,同时也将各平台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情况作为考核上述平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优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合作单位的国家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依托其有利条件和管理经验,加强学生的创业训练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玉玲,王岚,李莉,等.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创新理念培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4):35-36.
申报工作的通知
化材学院各位老师和同学:
为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和培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经研究,决定开展2010年浙江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原则
1.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
2.自主实验。参与计划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
3.重在过程。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二、申报项目的类别及立项数量
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0项(全校)
2、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0项(全校)
三、申报对象、名额与资助资金
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申报对象和参加项目人数: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班学生原则上不得申报)。项目分为学生个人和团队申请两种:团队申请参加人数最多不得超过2人。申报名额:各学院申报不超过6项,须排序。资助资金:20000元/项(含学校配套费10000元/项)。
2、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申报对象和参加项目人数: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班学生原则上不得申报)。项目分为学生个人申请和团队申请两类,团队申请参加人数最多不得超过3人。申报名额:各学院申报不超过6项,须排序(含申报国家级落选项目)。资助资金:最高4000元/项。
四、项目申报程序
1、项目申报:
①项目申请人填写“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或“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各一式一份书面稿)。
②学院申报截止时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或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于7月7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
yinghuijuan@zjut.edu.cn。“申报书书面稿请于7月7日前报送子良A531应老师处。(各类申请表请在学校教务处网站『下载专区』下载,申报项目的相关文件资料可在教务处网站的最新通知中查阅。网址:
http:///,时间申报以学院通知为准,千万不要误以为可以7月25日上交,因为学院需要时间组织评审)
2、学校组织评审
在学院推荐基础上,由教务处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国家及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分初审、复审、终审三个阶段实施。①初审:由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专家组成员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网上评审(7月27日~7月30日左右)。
②复审:对初评入围的项目分小组进行答辩评审:每个项目答辩安排10分钟,其中学生介绍项目方案6分钟(要做PPT讲解)、专家提问4分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③终审:全体专家组成员对各小组复审项目进行最终评审,确定申报国家级项目。
(2)校级项目采取集中评审的方式进行。
五、经费使用范围
历时一年多,“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就要结题了。经过创新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项目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回想过去一年里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 从开始完全不了解单片机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到不仅能实现一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而且完成了光栅信号电子细分系统的设计,在整个创新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阻力,失败了很多次。但小组成员一直齐心协力,相互鼓励与支持,在张腾达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终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基本完成了项目的预期成果。虽然我们的项目完成的不够圆满,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团队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我终身受益。
刚开始我们对项目的了解很少可以说是很茫然的,我们就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单片机的原理和使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光看单片机方面的资料而没有一块单片机开发板学起来感觉好空洞,资料上的知识也不好理解,为此,老师给我们一块单片机开发板,边学边实践,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才真正理解了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只有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才会知道自己不懂什么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才会知道想着从何着手去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以后我们首先一起相互讨论,争取自己解决,如果发现解决不了我们就去请教我们的指导老师张老师,他每次都很耐心的解答我们的疑惑,要是没有张老师悉心的指导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这个创新项目。
通过参加这次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验,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是对这种实验项目的进一步认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强调的是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实施过程讲究长远效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不为得到成果而设计,重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所学的知识,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回想一年来自己参加创新实验的经历,从开始对实验项目内容的理解认识到项目计划的讨论和确定,从对项目的整体把握到实验创新点的寻找,并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和进程,以及项目当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我所感兴趣的、觉得有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也学到了坚持不懈、善于思考、积极总结的可贵精神。在研究方面,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勤于思考,主动进行实践环节。创新性试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实验,可以按照已有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我们所承担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涉及到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这些很可能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去查找文献资料,去领会理解实验的内容,确定试验需要进行创新的方向。弄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一步步的努力实施,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独立的思考。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这时候要么去向老师、学长求助,要么就是通过查阅文献寻找答案,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独立的思考,然后和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结论,讨论之后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在创新方面,首先要明确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创新点不一定必须是很高深很前沿的东西,只要不是照搬照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就好。所有的实践和工作都要围绕创新点来展开,不能偏离主题,当然,本着“不纯粹为了得到成果而实验”的想法,所以更不能凭着个人的主观臆想来猜测实验的结果,而是参照创新点有根据有目的的做出合理的预测,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完全尊重实验的科学性,然后再一点点地实践去论证自己的猜测。通过这样一个项目的完整实施,其实我们还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世界上任何一个突破性、创新性的成就都是经过这样“平凡有点枯燥”的过程后一步步得出来的。另外,由于现实学习环境的不同以及课题研究人员学识认识水平的限制,本课题在实施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小组成员在实验后期分别在不同的校区学习生活,这给小组成员在课题交流、讨论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和影响。
但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往往不能完全遵循以上原则, 甚至可能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如何让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达到较好的效果, 需要在大学生甄选、科学立项及严格监督项目进展等方面做好工作。
1 重视学生甄选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网络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实际主义”在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 很多大学生参与该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挣学分或是为了荣誉。在这种功利思想的驱使下, 很多大学生对实验本身根本不闻不问, 甚至即使指导教师安排了相应的工作, 也只是敷衍了事, 或者以各种理由逃避实践活动, 使得项目的实施延缓甚至停滞不前。这就使得本身真正有热情参与实践的大学生被隔离在外, 而机会被有功利心理的大学生所浪费。为此, 我们在这个项目的立项之初, 就要通过一些途径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1 辅导员推荐法
现在的大学生都有直接指导他们生活学习的辅导员, 这些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学习动机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对辅导员提出自己设立的人选条件, 由他们来推荐, 然后由指导教师面试来确定参与该项目的人员。
该方法虽然相对实用, 但也有弊端。辅导员了解最多的可能还是班干部或比较活跃的大学生, 而这些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样精彩, 他们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多是“走过场”, 不一定是指导教师希望的对象。
1.2 已参与大学生推荐法
让已经参与此活动的大学生推荐适合该项目的参与人员, 因为他们参与过, 所以更了解参与这种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
当然, 也需要注意, 这样推荐的大学生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或者盲目跟从, 甚至是推荐人根据个人感情因素而确定的, 不一定能对所推荐的大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1.3 指导教师推荐法
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教师几乎都是一线教师, 他们本身要从事理论和实验教学, 会在教学中发现一些特别上进或者对创新实践很感兴趣的大学生。因此, 可以由指导教师来推荐。
不管是何种方法甄选的大学生, 其本身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多也是一知半解, 因此, 在项目立项之前, 就要对他们解释该项目的立项初衷、目的, 实施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应该达到何种效果, 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使他们提前有思想准备并做到有的放矢。
2 科学合理立项
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过程中, 要从实际出发, 本着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进行立项。
立项之初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 就是高估了大学生对科研的理解能力和参与时间, 立项内容过于庞大、技术过于复杂, 这无疑会给后续的项目实施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阻力。因此, 一方面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 立项的内容应尽量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相一致, 这样才容易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自主实验、重在过程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以后,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如果项目内容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 而指导教师恰好有研究生在做相应的实验研究, 那么就可以让大学生先跟着研究生一起观看整个实验过程,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指导教师没有自己的研究生, 可以让大学生先跟随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了解科研的大致轮廓, 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先对科学研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科研技术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对一些有创新、有意义的文献, 可以让研究生和大学生一起分析文献的思路和方法,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使大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能实时地掌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当大学生对科研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后, 就可以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按照立项计划去实施, 完成整个实验。
4 项目的中期检查
项目实施到一半时, 要进行中期检查, 主要针对该项目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实施, 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答。如果是按照计划实施的, 则需要把已经完成的实验结果列出来;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实施, 则要寻找原因, 从大学生本身的因素、指导教师的因素以及所立项目的因素等方面寻找, 最终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5 项目结题
项目完成以后, 要对整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做一概述, 包括项目实施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得到了哪些有意义的结果?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解决的结果如何等。最后, 针对所得出的实验结果, 进行论文的撰写工作, 包括综述和论著的撰写, 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
综上所述, 要想使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效完成, 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无论是大学生的甄选还是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等, 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不能很好地完成整个实验项目。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只有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 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才能真正达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效果。
摘要:高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要做到:重视大学生甄选, 科学合理立项, 自主实验、重在过程, 定期进行中期检查与严格结题等, 以期达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目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参考文献
[1]任良玉, 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30 (3) :108-113.
[2]冯林, 张崴.“质量工程”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6) :27-29.
教字[2013]41号
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学院:
为强化创新能力训练,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学校决定启动201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现就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申报对象
申请人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2014年项目,申请人以2011级、2012级本科学生为主。
二、申报条件及要求
1、计划项目按照“兴趣激发、自主开展、教师辅导、重在过程”的原则,对优秀项目重点资助。
2、立项申报人要求
(1)对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创作有浓厚兴趣,富有创新意识;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2)具有投入项目的课余时间保障。
3、申请人可以是单个学生独立申请,也可以组成不超过3人的项目团队申请,每个学生只能申请参与一个项目,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正在承担本计划项目的学生以及承担有学校“实验
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基金”项目的学生,不能再申报新项目。每个项目设负责人1人,其加权平均分排名应在该专业前40%。
4、项目执行时限为1—3年。项目执行时限原则上不能超过项目负责人本科学习阶段的剩余时间。
5、指导教师由我校教师担任,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已取得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并能够保证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间。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上起辅导作用,项目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应自主设计选题、自主设计实施方案、独立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报告或论文,不得照搬或节选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申报书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防止弄虚作假,乱拼凑等学术不端现象,否则管理办公室有权拒绝受理。
6、对有发明创造、参加过科技创新背景(有成果证明)的学生申请计划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
三、资助额度
每个国家级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为1万元。
四、立项申报程序
1、学校根据各学院学生规模及学科特点,将推荐名额分配至各学院。
2、各学院根据学校分配的推荐名额及相关要求,组织本学院的项目申报工作(学院的评选程序、办法和结果书面报教务处备案)。
3、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学生,按要求逐项填写《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申请表》报学院。
4、由学院根据本学院学生申请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跨学科项目由指导教师所属学科专业院(系)评审),并按推荐优先先后顺序排序上报教务处。
5、教务处将各学院推荐项目汇总后,组织专家评审,并对候选项目组织公开答辩会;通过的项目报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委员会,并经学校主管校领导审批后向全校公布,同时报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五、申报时间
11月4日—12月3日为学院遴选阶段,各学院自行组织院内评审,并对拟推荐项目进行公示。各学院请于2013年12月4日将推荐的国家级候选项目材料报送教务处,该材料包括各项目申请表(一式4份)和学院推荐立项项目汇总表。
六、相关事项
1、本计划申报与评审的具体事务由教务处教学科负责,联系电话:3272562;电子邮箱:gxujwc214@163.com。
2、各学院在向学校报送评审结果时,除提交推荐项目申请表外,还需提供本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按推荐优先先后顺序排序),并在汇总表上加盖学院公章,由主管院长签署意见。
历时一年,我们项目组经过查阅文献,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等基本过程,基本上完成项目的预定计划,现总结如下。
在去年4月,我加入了这个项目组,在4月下旬,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及组内学习,对该项目有了初步认识。通过开题答辩及项目的正式立项,我们对完成这个项目有了信心。
五月,我们进入实验室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各位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通过给小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并腹腔注射STZ溶液造模。将成模小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通过灌胃给药。成员之间也在每次的合作中熟悉起来,成了可以谈心并相互学习的朋友。
去年七月的南京是火热的,但我们并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继续做实验。我们通过行为学实验考察了积雪草苷的药效,通过刚果红染色法观察海马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又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突触素(SYN)的表达。在这个月我们付出了汗水,同时收获了更多,不仅学会了如何做开野实验,避暗感应和Y迷宫测试,还真正掌握许多书本上看起来高大上的知识。
伴随着新学年的来临,我们接触到了细胞实验,这对我们本科生来说是陌生的。在多次学习后我们终于培养了自己的细胞,从一开始的有一部分染菌,到后来细胞贴壁生长的很好。从中我学习到对待实验的态度应当是严格规范,一丝不苟的,“差不多先生”是不可取的`。不懂就问并不丢人,要勇于提问才能避免走弯路。伴随着挫折与惊喜我们建立了PC1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
到了今年我们用PC12细胞分组,造模,药物干预后用PCR法测各组细胞IR,IRS-1,PI3K,SYN的mRNA表达,以考察积雪草苷防治糖尿病脑病的分子机制。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我认识到研究并不是每一天都是新奇的,而是许多普通工作的加和,平凡而不平庸。最重要的是要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失败后能够找到错误所在,并在下一次修正。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
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
分析—以唐山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
项目级别
一般项目/重点项目
项目负责人
王亚娇
系、年级、班级 13会本1班 指导教师姓名 李雅丽 职称 教授
填表日期 2016年 4 月 28 日
唐山学院教务处制表
一、项目选题思路
专业导论课是面向新生开设的专业启蒙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就读的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自豪感,具有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多重作用。
现阶段,部分高校大一新生存在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对专业课程体系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为有效解决新生入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盲目等问题,我们小组提出了“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的思路。
开设专业导论课对帮助大学生尽早了解所学专业性质、培养专业兴趣、掌握专业学习方法、规划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导航作用。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不断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了解专业动态,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确今后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较为明确及科学的规划。
二、实验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实施原则
1.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即所研究的调查问题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2.针对性原则:所研究的课题主要针对我院大
二、大三学生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
3.实用性原则:此次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我院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及其他高校提供借鉴意义。
4.时代性原则:所研究的课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避免产生滞后性。
(二)实施方案
我们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数理统计分析阶段、实验结果报告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调研主题、调研框架以及调研实际操作方案;在实施阶段,我们构思了问卷题目,针对我院各专业学生的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修改完善问卷,接着实验小组根据调研题目,深入到各个专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学科导论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在唐山学院组织调查;在数理统计分析阶段,我们采用分组对比法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具体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在实验结果报告阶段,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制作相应的数据统计图,分析数据所反映的重点问题,并由小组成员撰写结项报告,依据数据的后期处理分析,提 出合理化建议。
三、项目的实施过程
本项目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关于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前期准备过程、实际调查过程、问卷的分析过程与调研结项所包含的成果。
1.关于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前期准备包括两方面内容:前期准备的原则和途径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想要掌握真实可靠的数据,就要依据基础性、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更加了解唐山学院专业导论课程的发展情况。
(2)资料收集,调研组设定了以下途径:上网搜集专业导论课程的发展情况,询问老师,了解我校专业导论课程的校内开展情况,了解部分专业学生的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情况等。2.实际调查
(1)构思问卷题目,设计针对我院部分专业学生的各项调查问卷,修改完善问卷。
(2)调查问卷可根据学院专业导论课的教学要求。
(3)实验小组根据调研题目,在唐山学院组织调查。我们深入到各个专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学校在学科导论的课程开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校在学科导论课程方面已取得的成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摸清情况,吃透问题,找准症结,提出对策。3.问卷分析
我们项目组会经过多次的讨论,得出问卷的初步分析内容;之后将分析后的成果交给指导老师进行修改,多轮的讨论与修改确保调研的准确性,为专业导论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最终成果
对收集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形成最终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如下:A.针对没有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调查分析:
1、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在入学之前对所学专业都是一般了解或是不太了解,极少数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清楚甚至很清楚,由此说明大部分同学入学之前对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
2、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了解一般,少数同学对所学专业基本了解情况清楚甚至很清楚,由此说明大部分同学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仍然处于懵懂状态。
3、如图所示,接近一半的同学基本掌握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少数同学处于一般在掌握状态,但是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同学没有掌握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由此说明,少数同学仍然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从而使其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4、如图所知,超过一半的同学对所学专业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的了解程度一般,甚至存在少数同学对所学专业的出路及发展方向不清楚甚至很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对其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指导,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如图所知,一半的同学对规划未来自身发展的认识程度一般,少数同学不清楚甚至很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考虑较少,并且对未来的职业规 划比较盲目。
6、如图所示,37%的同学听说过但不了解专业导论课程,32%的同学完全没听说过,22%听说过且有些想法,极少数同学听说过但没兴趣,这说明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数同学都听说过导论课程,并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导论课有兴趣。
7、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并对其进行学前指导,少数同学持有没必要或无所谓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专业导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8、如图所示,大部分同学会通过网络、杂志或其他媒介去了解本专业的自身特点及发展方向,少部分同学会在老师的建议下去了解,这说明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途径来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学习其专业。B.针对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调查分析:
1、如图可知,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45%的同学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了解程度为一般,而只有37%同学对所学专业之前有清楚了解,仅有9%的人对所学专业有很清楚的了解。由此得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其必要性。
2、从上图可看出,有71%的同学对本专业的了解相比开设本课程之前更多,有25%的同学了解的非常透彻,仅有少数同学对学习本门课感觉毫无变化。由此得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同学对本专业学习的了解。
3、由上图所知,41%的同学通过对专业导论的学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有了清楚的认识,36%的同学认识程度一般,而仅有少数同学很不清楚。由此得知,学习专业导论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4、由图可知,有52%的同学对专业导论的课程态度一般,有31%的同学非常热爱,仅有少部分同学对专业导论课毫不关心和态度散漫。因而,同学对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5、由图可知,有一半的同学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出路及发展方向有了基本了解,也有32%的同学通过学习,清楚了解了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只有极少数同学学完本课程后仍然没有方向。由此得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同学了解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让同学有一个更好的职业规划。
6、如图可知,有47%的同学在学习本课程之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36%的同学有了很清楚的认识,仅少数同学仍旧很不清楚。由此可得出。学习专业导论课程有利于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形势的了解。
7、如图可知,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得出同学对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积极性与兴趣。
通过对开设过与没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调查分析,我们得知没有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大部分同学入学后对所学专业基本情况仍然处于懵懂状态,并且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及职业规划比较盲目。经过调查,多数同学都听说过导论课程,并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导论课有兴趣,这说明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开设的必要性。
对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经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同学对本专业的了解度、学习方法和要求、所学专业的出路及发展方向等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对专业导论课程有一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分析,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相对于未开设过专业导论课程较好,因此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是有必要的。
四、项目的预期成果及最终成果
(一)预期成果
1.预期成果形式: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及结项报告;
2.预期推广:专业导论课程可以推广到唐山学院各专业进行开设,并预计可推广到唐山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为其提供相关理论和实施经验,以及数据依据;
3.应用范围:唐山学院;
4.受益面:受益对象包括学生、教师、学校。
(二)最终成果
在项目接近尾声时,我们小组达到的最终成果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即完成调查研究报告及结项报告。
五、项目组成员的收获及体会
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们项目组成员5个人开启了创新性实验为期一年的探索之旅。从去年开始我们小组开始了名为“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以唐山学院为例”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教师是李雅丽老师。
到现在,将近一年的创新性实验就要结题了。回想过去一年参加创新实验的过程,从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寻找课题到申请立项、撰写项目申请书,从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到对本课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最后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得出结论。一步步走来,其中的辛苦与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但是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一次让我们得到锻炼得到成长的经历。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
首先,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很多东西是第一次接触,不懂的真是太多了,我们不能一遇到问题的就去请教老师,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克服困难,实现实验目的。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加深了我们对问题的理解。
其次,项目是我们团队共同的项目,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在团队合作中难免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碰撞,这时候需要我们以团队为重,以项目为主,全身心投入,并充分尊重团队中的成员。我们组从项目立项之初成员之间的不太了解到现在发展成为很好的队友很好的朋友,这也见证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在团队中我们能聚集起每个人的能量,将其发挥到最大效用。
再次,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交流的,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通过有效地沟通来达成在项目计划与实施上的高度一致。项目组成员每个人的观点与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大家在知识与观点上的分享。而另一方面,主要是在做问卷调查时,由于调查的人数较多,绝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这时候需要我们良好的沟通,尤其是不被人理解和配合时,这时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工作。通过做调查问卷下来,我们的沟通能力提高了许多。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保证我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 则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遵循“注重过程、兴趣驱动、突出重点、鼓励创新”的原则,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创业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第二条项目申报
3.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4.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主持新项目。四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宜作为主持人申报新项目。
5.每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人数一般控制在5人以内。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6.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每个项目可以有1~2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限指导2项(含未结题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历,鼓励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实践导师。指导教师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所需要的工作场地和实验设备,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7.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项目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提交至项目申请人所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对项目进行初审,择优推荐参加校级项目遴选。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终审,评选校级立项项目,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遴选结果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第三条项目过程管理
8.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
9.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由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负责组织实施。中期检查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中期成果等给出恰当的评价,提出项目进一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项目申报或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工作无明显进展的现象,应提出警告或及时终止项目运行的建议。中期检查时项目组应向二级学院(直属学部)提交项目中期进度报告,提供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原始记录。中期检查相关资料应存于项目档案,并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10.项目进行过程中,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项目实施内容、计划、成员或中止项目实施,项目主持人、指导老师须提交书面申请,阐明具体原因,对更改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进度等作出详细描述,经项目申请二级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变更或终止。
11.凡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执行不力,工作无明显进展,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学校将终止项目研究。
12.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旦终止,项目主持人及其成员2年内不能再次申请项目,项目指导教师2年内不允许指导新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3.项目实施过程中,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应通过各种形式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14.学校对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整体评价,对评价较好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下一适当增加项目指标;对评价较差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下一适当减少项目指标。
第四条 项目结题验收
15.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题申请书》,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设计说明书、专利、产品实物)等相关支撑材料,提出结题验收申请,由学校组织统一验收。
16.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验收结果,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
第五条项目经费管理
17.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和项目实际需要,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经费配套,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8.学校对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两次拨付。立项后拨付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经费的50%,项目负责人应做到节约开支,专款专用。
19.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保证专款专用。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报销单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签字方可到计划财务处报销。
20.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买项目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费、实验材料费、调研费、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费等必要开支,不得用于支出劳务费等人员经费。
2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资助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申请的专利,专利知识产权归学校和学生共有。
22.如项目负责人将经费挪作他用,或项目负责人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致使项目无法按预期完成,学校有权责令项目负责人停止使用项目经费,并视情节轻重冻结未用经费、追缴已拨经费或对项目责任人予以处罚。
第六条 管理机构及职责
23.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24.教务处负责建设国家、省和学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负责全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遴选推荐、过程检查、结题验收、资料上报、材料归档以及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25.科研、产业、学工、团委、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提供项目来源、训练设施、实践条件、孵化环境、项目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6.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负责落实本部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发、学生遴选、指导教师聘用、实践条件的准备、过程指导与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
第七条 相关管理制度
27.《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常工政教[2011]4号)。
28.《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院教[2008]37号)。
29.《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办法(试行)》(院教[2011]36号)。
第八条附 则
30.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其他有关文件与此文件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文件的规定为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关于组织培育2014年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的通知
各单位:
为扩大学生受益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形成我校国家级、省级、校级等三个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尽早参与到科研项目、科技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中去,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西电教„2012‟13号)相关精神,学校决定先期培育2014年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介绍
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校级项目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培育项目名额分配及申报要求
各学院根据学校分配的相应名额推荐出需要重点培育的学生项目。名额分配依据各学院在校本科生总数,按区间划分:3000人以上学院培育40项;2000-2999人学院培育30项;1000-1999人学院培育20项;300-999人学院培育10项;300人以下学院培育5项。各学院培育项目总数共计275项,类别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等,具体名额分配情况见附件。学校将给予先期培育经费2000元/项。另外,2014年度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在此次培育项目范围内集中遴选。
培育项目申报具体要求如下:
1.培育对象是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科学研究、创造发明
或创业实践具有浓厚兴趣,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初步创业能力的学生。凡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的学生为主,四年级学生可作为项目成员参与但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
2.项目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项目团队,项目负责人
一次只能主持一个项目,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创新训练项目团队一般为3人、创业训练项目团队一般为3~5人,创业实践项目团队不超过6人。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跨院系联合申报的项目在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进行申报。
3.培育项目应具有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特点,以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与社会、生产、科研等实际相结合。
三、培育项目相关要求及评审要求
1.培育项目完成期限为1年,其中,创业实践项目完成期限原则上不超过4年。
2.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团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和项目团队负责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购、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
3.指导教师可以跨院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须占到本学院总指导教师数的50%以上。且应有一
定科研课题,具有项目研究所需的业务水平和相应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为最佳,还应有可靠的时间保证和相应的实验条件。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1个项目。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责,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项目研究所需要的工作场地和实验设备,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每两周至少与学生见面指导一次。
4.项目团队按要求认真填写项目申报书,由指导教师审查后,送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进行评审,推荐学院培育项目并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经统一公示后,由学校发文公布并资助。
四、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联性
学校鼓励大三年级的学生将项目申报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紧密结合。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项目,主要参加者可提出申请,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查,可作为该项目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继续研究。
五、淘汰与晋级机制 2014年度,学校引入项目淘汰与晋级机制,通过过程检查或中期答辩等评审环节,淘汰进度过于缓慢执行不力的项目,导致空缺部分可由其他优秀项目团队通过申报、专家评定后进行递补。变更的项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项目数的10%。
六、申报、评审时间安排
1.12月5日之前,各学院根据学校分配的相应名额推荐出需要重点培育的学生项目。将《培育项目汇总表》、项目申请书(各一式三份)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同时将《培育项目汇总表》和申请书电子版-4-
发送到电子邮箱:nli@mail.xidian.edu.cn。
2.12月6日~8日,学校将对所有培育项目进行公示,项目公示后,予以发文公布。
3.2014年3月初,学校将对所有培育项目进行“季度过程检查工作”,试点引入淘汰与晋级机制。
4.2014年5月底,对所有培育项目进行中期答辩检查工作,遴选出2014年度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具体分配数量届时将参考教育部文件精神另行通知)。其余培育项目将评为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继续给予支持。
七、相关链接与联系方式
相关表格不随文件印发,请到教务处或实践教学网站(http://jwc.xidian.edu.cn;http://sjjx.xidian.edu.cn)下载浏览。
联系人:黎娜
电话:81891766
邮箱:nli@mail.xidian.edu.cn
附件:各学院重点培育学生项目名额分配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年11月5日
附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个人心得】推荐阅读: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27
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个人心得体会10-23
经济发展国家创新11-09
化学实验室国家规范10-03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09-11
论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0-30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12-19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农村创业创新09-15
02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07-13
关于强化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