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分析(推荐8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实际的经济环境,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整体政府债务和部分地方政府债务的分析,得出地方经济增长以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债务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认为加快制订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和优化政府债务结构是加强我国政府债务的管理和增强经济增长刺激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政府债务;地方债务;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005-03收稿日期:2016-03-09
作者简介:向冰清(1990―),女,土家族,湖南吉首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会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地区建设,导致了飞速增长的融资需求,各地的政府性债务余额数量增势迅猛。我国政府自1979年恢复对外借款,1981年重新发行国内公债,截至2014年,中央财政债务余额规模已达9565545亿元,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一、关于政府债务的理论研究 对于政府债务的结构和风险研究,最著名的要数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Hana Polackova Brixi,她在1998年在其研究工作论文中提出了财政风险矩阵,这个财政风险矩阵将政府债务按照直接和或有、显性和隐性划分,并作出明确的界定,为判定政府债务风险构建出了较为清晰的框架。对于政府债务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欧阳华生和裴育(2006)以A省和B省为例,就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其经济总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他们认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相关。郭步超和王博(2014)认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门槛效应”,并得出中国政府净资产放大了资本回报率下降和利率上升对政府债务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债务更具有生产性。王元涛(2015)在其博士论文中运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地方政府债务自身状况等方面研究了政府债务和政府债务偿债能力的相关要素。Eden和Kraay(2014)研究了政府债务的“挤入效应”,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Dooyeon Cho和Dong-Eun Rhee(2013)利用PSTR误差修正模型对政府债务与个人消费进行了非线性分析,他们认为“非线性效应”在消费功能双制度中的平稳过渡取决于政府的债务水平。对于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姚丹丹(2014)通过对我国东部某省的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有些年份其风险达到较为危险的地步,她认为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应该规范并拓宽政府债务融资渠道,以限制政府债务的规模。曾令波(2011)、胡振华和胡亚明(2014)、杨飞虎和李冀恺(2015)等从融资平台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债务。沈沛龙、樊欢(2012)和张子荣(2014)等从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债务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吸取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并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现状、结构和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对政府债务改革的建议。但是,从其研究的内容来看,一些学者是宏观地纵向研究我国的政府债务,一些学者则是微观地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并且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范围是在一个或两个省份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债务的现状。
二、我国政府债务总体现状分析 那么到底什么是政府债务呢?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中对负债的定义来看,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准则》中规定将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而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
根据审计署2013年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所披露的数据来看,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6650456亿元。
就地方政府债务而言,根据《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所披露的内容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从政府层级的角度划分为省级、市级、县级以及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政府或有负债的总和在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分别为5193975亿元、7290244亿元、5041918亿元和364729亿元。
从表1地方各级政府性债务规模情况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庞大的。那么如此多的政府债务资金,都用在哪里了呢?
如表2所示,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教科文卫、农林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达8780613亿元,占8677%。其中,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水热电气等市政建设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债务,不仅形成了相应资产,而且大多有较好的经营性收入;用于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债务,也有相应的资产、租金和售房收入。从债务资金的投向来看,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流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这不仅较好地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要,更推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并且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而这些优质资产大多产生经营收入,以此作为偿债来源。
三、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分析 在国际上,一般使用国债偿债率来衡量国债的规模,60%是其警戒线。国债偿债率主要是用当年的国债余额与当年的GDP的比或者使用当期偿还国债本息支出与当期全部财政收入的比来测算。在反映政府债务风险方面,一般使用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政府偿债能力的逆函数,一般用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来测算。
如表3所示,我国2010~2014年这5年的国债偿债率均小于60%,这说明我国的政府债务规模总体适中,应债能力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这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政府债务的整体情况。从国债依存度来看,我国2010~2014年这5年来的国债依存度均在60%以上,远远大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5%~20%,这说明我国国债的偿还大部分依靠的是财政收入,这样的结构造成了财政沉重的负担,使得我国财政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中。
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地区经济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地方经济的增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劳动生产率、投资等的制约,而投资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选取了各地方政府在2014年所披露的政府债务审计报告,数据截止日期是2013年6月。其中政府债务分为政府负有偿还任务的债务和政府或有债务,基础建设支出选择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建设的和。(见表4)地方政府经济总量与其债务规模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设地方GDP为xi,其中i1,2,3,4,5,6,7,8,9(对应省份的编号),政府债务合计为yi,i1,2,3,4,5,6,7,8,9。拟合回归直线方程:――理论库――
yβ1 +β2 x,其中β1 和β2 为该一元线性模型的参考估值。首先使用Excel对地区GDP和政府债务总额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其相关性R 2077,这说明这两者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再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地方基础建设与其债务规模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设地方基础建设支出为xi,其中i1,2,3,4,5,6,7,8,9(对应省份的编号),政府债务合计为yi,i1,2,3,4,5,6,7,8,9。拟合回归直线方程:yβ1 +β2 x,其中β1 和β2 为该一元线性模型的参考估值。首先使用Excel对地区基础建设和政府债务总额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出其相关性R20925,说明地方基础建设支出与政府债务高度相关,再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回归关系的显著性系数Sig.0000<005,说明该回归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
从表8可以看出,通过t检验我们可以得到回归直线方程:
y-309257+1864x。
五、结论和建议1研究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方经济总量与其债务规模存在着正向相关性,这说明一定程度的政府举债行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正向的刺激作用。并且我国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债务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政府债务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对基础建设需要的支出越多,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就越大。这也说明,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支出在于加强地方基础建设。
2建议
通过对我国九个省份的政府债务、地方经济总量(GDP)和基础设施支出占政府债务的比的研究,笔者认为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管理:
(1)应该优化政府债务结构,进一步加强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研究结果来看,地方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积极优化政府债务结构,积极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严格执行政府融资操作管理办法,开展债务资金使用效益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2)应该多元化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减轻地方政府还债压力。从研究结果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基础建设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我国应该开发多元化的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渠道,在减轻地方政府还债压力的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政府债务的风险。
(3)应加快制订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并没有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以及编制政府债务收支报表的具体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因而地方政府债务之间没有办法做横向比较,加快制订关于政府债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也符合我国目前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政府采购特殊性质和原则
从政府采购的概念中,可以归纳出它的以下三个特性:a.与一般采购活动相比,政府采购最根本特点在于其特殊的采购主体——政府。b.与一般政府活动相比,政府采购中的政府,是作为市场交易中的买方。因此,政府采购必须遵循一般市场交易规则,强调公平、公开、有效竞争。c.与一般财政支出相比,政府采购仅限于购买性支出,而不包括转移支付。
政府采购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a.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币价值最大化";二是节约采购时间和采购管理费用。b.公开性原则。指政府采购的程度和采购活动都在公开情况下进行。c.公平性原则。指政府采购过程中参与采购的投标商地位平等,机会均等。d.竞争性原则。指政府采购的目标是通过投标商之间的竞争来实现。
2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市场供应越来越丰富,政府采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早已打破计划经济的封锁,并逐步和国际经济体系接轨并融合,因此我国已经完全具备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条件。1995年上海市财政局首先开始进行政府采购试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8年扩大试点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迅速发展。1998年政府采购规模为31亿元,1999年为130亿元,2004年为2135.7亿元,2005年为2927.6亿元。(见下表,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政府采购的范围也由单纯的货物类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货物采购由车辆、计算机设备、医疗设备等标准商品逐步扩大到电梯、取暖用煤、建材等非标准商品。工程采购项目由办公楼建造、房屋装修维修扩大到道路修建、市政设施等大型建设项目。服务项目由会议接待、车辆加油扩大到网络开发、项目设计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
在法制建设方面,全国人大于2002年6月29日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初步形成了我国政府采购的规范体系。200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管理与组织实施、集中采购工作程序、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范围和实施步骤等。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实属不易,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方面:a.政府采购范围仍需扩大;b.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c.政府采购透明度仍需提高;d.信息化手段亟待加强。有鉴于此,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必须多管齐下,立体推进。
3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出路
3.1 实行政府绿色采购乃大势所趋:
“政府绿色采购”是指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少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同时对社会绿色消费起到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实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新型工业,推进城市化道路向前推进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04年底,《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逐步淘汰低能效产品,并列出三段时间表:“从2005年开始,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首先推行政府绿色采购;2006年扩大到中央二级预算单位和地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到2007年,政府绿色采购覆盖到全国。”
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关键有二:其一,绿色采购实施后,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能够通过绿色标准、绿色认证和绿色清单等措施的引入,将国际最新绿色产品信息和动向及时传递到国内相关企业,引导企业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 完善政府功能和扩大采购规模
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廉政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它还肩负着几项重要的政策功能。《政府采购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a.作为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b.发挥政府采购导向功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通过制定相关的政府采购政策,发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d.通过制定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执行监督规则,发挥促进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的功能;e.通过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f.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后,利用国际政府采购规则制度保护民族产业的功能。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能否有效发挥,首先是政府采购规模的大小决定的。政府采购规模越大,范围越广,通过运用政府采购规律科学合理的调整政府采购的规模、频率、方向,其政策功能发挥就越直接、迅速,越显著。
政府采购的规模和政府职能的支出大小成正比,也就是政府职能大支出大,政府采规模就越大。每个国家政府的职能大小与该国体制有关系,我国是大国,行政体系庞大,从政队伍人员多,政府行政职能强,也意味着财政支出就大。2005年,我国政府采购量就高达2927.6亿,这还不包括军队采购,也不包括各单位的分散采购,可以说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理论上应该远远高于目前这个数量。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的政府采购目录与法律要求的范围差距很大,很多项目,如工程采购等还没完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按正常发展的西方国家比例应达到10%~15%点,而我国是行政开支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仅占GDP比例不到2%点。保守估计将会达到一万多亿的年采购量。如此庞大的政府采购市场也就意味着有强大的政策调控功能。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消费市场,只要增长方式不变,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变,政府的政策调控功能就不会变,尤其是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刚起步,更离不开政府的调控手段,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自1998年至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从3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000多亿元,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我国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也在短短的几年间,从无到有,不断完善,成绩卓越。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经验积累,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回顾,以便使我国的政府采购在今后能步入更加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政府采购,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永忠.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
[2]曹富国,何景成.政府采购管理国际规范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3]艾广青,马妍.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财经论坛,1998(8).
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及其潜在意义
在政府采购制度相对发达和完善的西方国家,政府采购规模通常占其GDP的10%~15%,占政府财政支出的30~50%。而我国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仅占GDP的1.75%和财政支出的9.2%。这反映我国政府采购还处在起步阶段。我国政府采购的潜在规模,或者说我国政府和公共部门实际购买性支出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参照西方国家的一般情况,以GDP的10%计,2006年我国政府采购的潜在规模应超过2万亿元。考虑到我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异,实际支出规模还会更大。仅以2万亿元的规模而言,2006年政府采购的实现规模仅占其潜在规模的17.5%,不到五分之一,其中政府集中采购规模所占比例更低。也就是说,我国政府采购的范围还很小,我国政府采购的广度和深度仍然十分有限。以上所说政府采购的潜在规模,还只是就财政性资金的购买性支出而言的,没有包括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公用事业部门的采购,特别是公共工程(如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市政工程以及环境治理工程等)的采购。公共工程的采购在西方各国都是政府采购的最主要内容,其规模超过货物采购和服务采购,通常占政府采购总规模的40%~60%。2006年我国城镇公共工程在建净规模达51842.3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净规模的43.8%;城镇公共工程投资总额35469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8%;公共工程投资中,剔除国家预算内资金支出4672亿元(其中实际包括了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这里忽略不计),来自国家预算外的公共投资仍超过3万亿元。也就是说,在国家财政性资金的购买性支出之外,2006年我国公共工程的投资性购买支出已超过3万亿元的规模。
按以上资料估算,2006年我国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实际购买性支出(包括消费性购买支出和投资性购买支出)已接近或超过5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把公共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我国政府采购(在国外也称公共采购)的潜在规模已接近或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这5万亿元的规模将产生惊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从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角度看,通过政府采购每年可节约国家财政和公共支出约10%(我国政府采购历年来的资金节约率均超过10%),即每年可节约至少5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的12%;二是政府采购制度通过系列制度安排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市场秩序起到强有力的塑造和维护作用,从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制度效益;三是规模庞大的政府采购需求所形成的消费乘数效应,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起到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的作用;四是从防范腐败的角度看,通过政府采购系列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防止个体利益渗入采购过程,更有效地防治公共支出领域特别是公共工程领域的腐败和商业贿赂行为,在全社会树立“阳光政府”的形象,产生巨大的政治效益。总之,政府采购就其潜在规模而言,是政府用以调控宏观经济和实现社会公共目标的一张“王牌”,可以成为政府手中点石成金的“魔棒”。
影响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政府采购的界定范围需拓宽,占政府采购总规模60%以上的公共工程还没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是以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作为起点的,所以,我国用以划定政府采购边界的标准是资金来源,即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属于政府采购的范畴。这样的界定在当时是适当的,但今天看来却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把政府采购局限于财政支出管理的范围内,产生于部门立法的缺陷和不足限制了政府采购的潜在规模,不利于发挥政府采购所应有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政策性功能;二是政府采购活动的多头管理现状,把本属于采购法管辖的公共工程、水利、能源、交通、电讯等公共事业部门的采购排除在政府采购的范围之外,给采购规模的扩大形成了制度瓶颈,既不利于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也不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防范腐败,也不符合政府更好地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施政目标。特别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公共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巨大的份额,仅以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作为起点和边界来划定政府采购范围,必然导致大量财政性资金以外的公共资金以及社会资金参与的公共工程被排除在政府采购的范围之外,并委托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代理机构进行采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其结果不仅直接限制了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也导致了公权力的丧失和大量公共资源的流失,给权力寻租大开方便之门,使公共工程领域成为滋生腐败的沃土。
二是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制度设计需要改进
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设计过多地参照和依赖于《招投标法》和工程招标条例,导致政府采购在制度设计上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一是《政府采购法》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组织模式没有明确规定,集中采购制度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二是《政府采购法》规定成立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政府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却并没有赋予政府采购中心“代表政府依法行使采购权”的法定采购人地位和相应的政府手段的性质,而是将其界定为与社会中介划等号的采购代理机构,模糊和弱化了集中采购机构的公共职能与规制载体的作用;三是《政府采购法》一方面规定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但同时又规定集中采购机构必须根据各部门的委托组织采购,削弱了集中采购机构的强制性和政府手段的权威性;四是《政府采购法》并未禁止部门集中采购和单位自行采购,使实际运行中将大量属于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以部门集中采购或单位自行采购项目之名委托给社会中介代理机构,使政府采购制度的规模功能落空,从而给权力寻租留下空间;五是《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政府采购的范围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同时又规定工程采购适用《招标投标法》,实际上使公共工程采购游离于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和规制之外;六是《政府采购法》规定,采购人拥有采购需求、技术规格、投标人资格条件、评分标准、售后服务、付款方式和条件等采购实质性事项的设定权,采购文件最终审定权,参与评标决策权,合同履行和验收权等,由于一些采购人自主权力过大又缺乏监管规制,同时又没有统一的政府采购平台、设备和用品配备标准,就必然导致采购人为实现主观意愿目标,使合法、规范的采购程序在许多情况下反而成了不规范行为的“挡箭牌”。这是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公信力、形象和效果。
由于上述制度设计方面存在需改进的地方和法律的疏漏,以及受观念、习惯和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采购人逃避政府集中采购的现象还存在。占总规模87%的项目是委托社会代理机构采购的,其实质仍然是分散采购,无法形成政府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由于现在既定的监督资源有限,很难对分散的采购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制和监督,从而影响了防治腐败功能和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作用的发挥。
三是政府采购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设置有待改进,监督功能需加强
按照《政府采购法》的立法精神,政府采购管理职能与执行操作职能相分离,初步确立了“管采分离”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但由于受部门立法所制约,政府采购理体制在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上缺乏明确的规定,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首先是管理体制的设置有待改进,不利于实行全国统一的规范管理。省级以下财政部门设“政府采购办公室”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但机构级别、性质、编制都不统一,严重影响其职能的履行。采购活动的多头和交叉管理现象普遍,法律制度建设、采购标准制订、采购计划编制和日常监管工作难以适应实际工作要求,导致大量的政府采购活动游离于政府采购制度之外。
其次是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执行机构其主要作用和功能是增强制度的规制、扩大规模和集中采购、降低交易和监督成本。然而由于政府采购法规对集中采购机构的定位上的模糊,使集中采购机构在规格、编制、性质、隶属关系上各不相同,仅隶属关系就有10多种,包括直属省(市)政府,隶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厅(局)、政府办公厅、发改委、国资委、商务厅(局)、成套局等等。机构性质有参照公务员管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等。各地的做法也是八仙过海,各自为政,影响了国家有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政府采购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再次是在一些地方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职责划分不清,运行体制不顺 。《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所涉及的采购人、管理机构、执行机构以及支付机构的职责仅仅作出概念上的规定,各个主体之间责、权划分不清。监管部门、采购人、政府采购中心、评标委员会相互之间权责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采购流程各个环节的衔接不顺畅,串位、缺位、越位现象严重,又缺乏协调机制,造成相互扯皮和工作上的摩擦。在一些地区,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的工作关系相当紧张,有从“管采分离”走向“管采对立”的态势。
最后是有些地方监管不到位,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是从采购流程上,采购预算和国库支付两个环节与采购程序不配套、与采购执行机构不衔接,许多规避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没有从预算和支付环节得到制约;二是有些地方对采购人的违规行为查处不力,对一些严重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也从未按规定给予处罚;三是对评审专家缺乏监管措施,导致专家有权无责,甚至部分专家在评审中明目张胆地徇私舞弊;四是有些地方的管理机构本身由于权力惯性的作用,存在违规行为,如直接干预执行机构的采购工作,甚至直接介入采购执行工作,随意编制目录、随意审批和人情审批采购方式,与采购人串通以规避政府集中采购,使大量应纳入集中采购的项目变为分散采购和自行采购;五是有些地方执行机构操作程序不规范,采购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信息发布不广,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是政府采购业务需要全国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采购手段滞后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采购中心之间没有垂直的业务关系,省级政府采购中心对各地、市、县政府采购中心也没有业务指导的职能,各个政府采购中心都是典型的“各为其主”。各为其主的现状不仅分割了一体化的全国市场,从体制上筑造了政府采购规模效应的樊篱,同时也导致各地的作业标准和作业流程都不统一,采购技术和经验得不到充分交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基层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意见建议缺乏诉求的渠道,这样不仅影响了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也增加了供应商的交易成本,最终是增加了政府采购活动的管理(或交易)的成本。
采购手段严重滞后是影响我国政府采购效率和采购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各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业务都基本实现了全流程的网上采购,这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最终实现“阳光采购”的根本出路。我国尚未就政府采购的信息化制定相关法律及技术标准,政府采购信息化的步伐滞后于西方国家。技术手段落后与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构成了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快速发展的两大“软肋”。
五是政府采购的行政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有待改善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一项关乎公共利益和政府廉政建设的改革事业,必然影响到一些部门、一些群体或一部分人的既有利益格局。加上对制度的宣传不够,社会上一部分人,尤其是原有采购支出制度的得益者,对政府采购制度还存在着各种误解和抵触情绪。这样的舆论环境对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课题组对全国十几个省市的调查表明,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需要监督,更需要政治和舆论上的支持。凡是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给予强力支持的地方,如山东济宁市、广西南宁市、深圳市和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政府采购的绩效突出,群众对政府采购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高。但就全国的情况而言,政府采购的行政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有待改善。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对政府采购缺乏正确认识与理解,个别媒体既缺乏对政府采购的基本了解又缺少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政府采购的报道不全面,影响了政府采购的舆论环境。
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的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尽快调整政府采购目录,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我国目前对政府采购实行目录管理,这在起步阶段是必要的,有利于控制政府采购的范围。但从长远看,目录管理不符合国际惯例,在我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后必然面临国际上的质疑和投诉。同时,目录管理也人为地限制了政府采购规模,割裂了政府采购市场,不利于政府采购统一市场的形成。因此,建议现阶段尽快调整政府采购目录,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尤其是要尽快将公共工程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并考虑最终按照国际惯例实行额度管理。
二是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并利用《实施条例》出台的机会,完善《政府采购法》制度设计。一是对政府采购中心的法律地位,在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修订之前,建议以政府行政授权的方式给予其“代表政府依法行使采购权”的法律地位;二是对凡是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包括列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建议应禁止采购人或管理机构直接委托社会代理机构进行采购,必须交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采购;确实需要委托社会代理机构进行采购的,应由政府采购中心报监管部门审核,并按照公开的程序和通过竞争选择社会代理机构,在法规未修改完善前,可通过将委托中介代理采购列入集中采购目录,可有效地提高委托代理过程的规范性和避免个体利益渗入采购过程。
第三,要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隶属关系、职责划分等方面理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从机构设置上,各级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监管机构,应设立独立的职能部门,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提高行政管理职能。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执行机构,应直接隶属于政府,统一采用行政事业编制,经费上实行全额拨款,不能搞自收自支或者差额拨款。在职责划分上,财政部门作为监管机构应主要负责宏观管理,包括制度建设、拟定采购目录、编制采购预算、资金集中支付、投诉处理和监督检查等;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执行机构负责具体运作,包括审核采购预算、汇总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编制采购方案、实施整个采购流程以及负责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协助监督管理部门对采购人的委托代理、合同履行的管理监督等。
第四,强化监管机制,建立政府采购的审计和问责制度。建议由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政府采购的审计和问责制度,由审计部门对采购人、采购管理部门和采购执行机构的绩效和执行制度情况进行年度审计,并根据投诉情况进行随机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采购人、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违规行为,在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的同时,追究其部门领导的领导责任。审计和问责的重点,一是支付环节,凡列入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应有政府采购中心的凭单或确认方可支付,擅自支付的应追究责任;二是采购人规避集中采购的,应追究当事人和部门领导的责任;在当前缺少采购标准和采购预算的情况下,尤其重要的是应当建立有效规范和约束采购人权力的监督制衡机制;三是执行机构违规操作,应追究当事人和执行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四是对有些评审专家徇私舞弊的,轻者通过公告取消其专家资格,重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五是监管部门对采购人和执行机构的违规行为不按规定给予处罚,应追究监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责任。
第五,加强政府采购标准制定和采购预算、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如果不能解决采购人自行设定采购标准的问题,要想实现政府采购的公正,在现阶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应当把政府采购标准制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并在不断推进采购标准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工作。例如,对于通用的办公设备如计算机、空调机、办公家具等,应当尽快制定统一的配备标准,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计划采购乃至全国统一采购。
第六,要加强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评审专家是具体政府采购活动的决策者,专家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法制观念、道德修养等,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效率、效果、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应当把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可操作的专家聘用、监督、考核、处罚、退出机制,切实解决专家权责不对称、管理与使用脱节、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分类不合理、劳动报酬不统一等问题。
第七,加快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全国性的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当前要尽快制定全国政府采购电子交易系统的总体规划,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编码、统一商品、统一流程、统一模式、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用户界面、统一安全管理。全国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包括投资、管理和运营模式,建议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和依托全国集中采购机构所形成的组织网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特许经营的方式引入社会资金,走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建立电子交易平台。
最后,要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宣传工作,建立政府采购新闻发布制度,编制和发布《政府采购白皮书》。通过客观的信息披露引导媒体和社会舆论,改善政府采购的舆论环境,提高全社会对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正确认知度,为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曹玉明
2013-2-20 15:18:43来源:《中国新通信》2012年第20期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我国社会组织、企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中应用广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政府信息化在行政管理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政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及其它公共服务,构建了一个高效、透明、简捷、具有更高品质的电子化政府。我国政府信息化现状
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首先,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其次,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但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可概括为是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还不是很完善,不能适应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能反映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比如政府机构设置非常不合理,层次多、部门多,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行政过程透明度低等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有新型的管理体系才能与其相适应。
2.部门统筹协作不力,规划不协调
政府信息化需要政府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系统之间、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等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的力度不够,未能改变部门协作不力,规划不协调的现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最初的政府信息化都尚未进行全面规划,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导致政府部门信息流通障碍重重,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
3.相应的信息法律体系不健全
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健全的法律体系将大大地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在信息化法制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立法研究不成熟,信息法律体系建设缓慢。许多法律中的盲点、空白点已严重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发展。
4.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基础薄弱
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条件,硬件和软件基础薄弱成为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在硬件方面,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技术不足,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尚没有较为完整的地方性政府的统一网络。在软件方面,信息化人才匾乏,缺乏专门从事网络维护和信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政务信息的资源整合力量不足,政府部门的网站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对策
2.1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
政府信息化改革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按照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的改革,把政府信息化与转变政府职能和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组织结构、行政流程和政务信息的重组和整合等问题。首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重组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发展需求;其次,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改革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集中和高效”的客观要求;最后,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打破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互联互通,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2.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和完善我国的有关信息化的法律。通过立法明确网上政府、公民的职责、权利、义务,明确政府公开信息的法律法规,增强信息和决策透明度,明确政府信息保密方面的法律制度。
2.3 强化组织管理,统一规范标准
针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首先,必须成立一个层次高、有权威、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指导建设,协调管理要对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合理统一的规划;其次,利用先进的信息整合平台,整合原有的基础设施,整合原有的应用系统。这样一种信息整合平台,不仅可以充分整合和利用原
有的政务应用系统,而且能够快速方便地使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连接到平台,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
2.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
[摘要] 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在历经200多年 历史 后,政策功能的发挥日趋完善。目前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政府采购作为支持采购自主创新的国货、推进“绿色采购”、扶持本国 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 发展 等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政府采购 政策功能 原因 措施
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是指政府利用政府采购的资源优势,在满足采购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的一些 经济 与 社会 宏观调控目标。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虽然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但从政府采购在我国的实施状况来看,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还不太明显,制度优势和政策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
一、我国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缺失主要表现为
1.对民族产业保护不够
(1)国货标准长期缺失,缺乏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和保护。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自推行以来,国货标准一直缺失。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具体明确的国货标准,通过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的目标难以实现,国货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采购人违规采购国外产品的行为,《政府采购法》也缺乏对其应承担相应 法律 责任的规定。2007年1月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路面设备招标,涉及政府采购资金约3000万元。令人意外的是,从开始报名甚至到招标结束,所有国产自主品牌生产厂商只能成为“看客”。根据该项目招标公告,此次政府采购的绝大多数路面设备必须是“洋品牌”。
(2)外国产品“唱主角”。我国目前通过政府采购保护民族产业的措施不够完善,导致在政府采购市场上大量充斥国外产品。目前,我国软件市场三分之二以上是国外产品,操作系统和大型 应用 软件约90%是微软产品; 中国 政府采购网相关信息表明,在中央国家机关的政府集中采购中,通过协议供货入围的18类产品中,激光打印机、投影仪、液晶显示器等产品洋品牌占有率均超过四分之三,数码复印机更是被洋货垄断。
(3)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没有严格执行国货采购要求。我国《政府采购法》中虽然有国货优先采购的规定,但相当多的采购代理机构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中有的对采购人指定国外品牌的采购言听计从;有的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国外品牌供应商;有的用国外品牌的数据编写标书以阻止国货进入;有的协议供货偏重于国外品牌经销商等等,这些人为因素都阻碍了国货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2.对技术创新推动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走的主要是粗放型道路,经济技术含量、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严重偏低。由于中国无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不高,多数产品(包括服务)在全球只能卖中、低价。有专家 分析,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无处不在的贴牌生产使得大约92%的利润被国外技术、国外品牌拿走,留给我们工厂的只有8%左右。我国现在虽然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对外技术依赖并没有减少,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依赖进口。
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之后,我国在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发挥的也明显不够,未能有力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以在政府采购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汽车购买为例,中央国家机关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公开采购的汽车中,自主品牌汽车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财政部国库司2005年发布的《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全国政府采购小汽车总规模为154.7亿元,国产品牌占有率居第一位的红旗轿车所占份额仅为2.28%。”
3.在促进节能和环保方面作用有限
(1)政府部门能耗高,节能形势严峻。2004年对北京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能源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居民人均488千瓦时的19倍。这些数据表明政府部门节能任务艰巨,节能潜能巨大。
(2)政府采购节能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政府采购使用的是财政资金,盲目消费现象普遍存在。在“攀比”心理的 影响 下,政府机构在采购时主要考虑的是品牌、款式和价格,而不去考虑所采购的物品是否节能和环保。
(3)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技术及其产品还占很大比重,我国企业在国际政府采购市场上经常遭到绿色壁垒和其他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的排斥,一些产品由于达不到环保标准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或者无法长久立足。
此外,虽然国家财政部和环保总局于2006年10月24日联合下发了《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以下简称《采购清单》),但是《采购清单》中所包含的节能、环保产品项目较少,采购方选择余地小,远远不能满足采购需要。另外,《实施意见》缺乏对节能、环保产品的确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也影响了通过政府采购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选择。
4.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与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所占比例却微乎其微,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符。主要表现在:
(1)从政府方面看,尽管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鼓励支持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倾斜,但都比较宏观,缺乏可操作性。在评标时主要侧重的还是政府采购的第一目标即政府采购的经济效益因素,而对政府采购的第二政策目标即社会经济目标,几乎没有任何考虑。政府评标流程和机制对中小企业过于繁琐和苛刻,在某些方面更是变相地排斥中小企业参与。
(2)虽然《政府采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都一致肯定了对中小企业的优先政策,但优先政策还只处于原则性规定阶段,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具体的操作措施跟进,许多相应的配套法规还没有出台,导致现行采购制度缺少量化标准。
此外,在政府采购的一些公告中,除了对投标企业有质量、服务等要求外,还对投标企业的注册资金作了明确限制,例如,规定注册资金或是500万元或是2000万元等等。这种对供应商资格的限制做法隐藏着对一些供应商的歧视行为,受害最大的就是中小企业。
二、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一是对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认识不足。这主要是对政府采购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存在认识的误区,把政府采购只看作是节约财政资金、预防腐败的一项制度创新,一个简单的利益再调整。认识的片面性制约了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二是对政府采购制度重视程度不够。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政府采购工作认识不全面,不认真按照要求和规定参加政府采购;有的单位则强调其特殊性,在采购中指定品牌、指定供应商,借用政府采购的形式实现其原有目的,这些消极行为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
2.法律基础缺失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091208229 姓名:王
宁
摘要: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有一道架设在网络上的,互动交流的桥梁,这就是政府网站。通过它,公众可以更便捷的获得权威的政府信息,政府可以更直接的听到公众的意见和心声。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府网站功能被打了折扣,难以发挥作用,甚至成了“摆设”。本文就对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优缺点进行一下简单分析。
关键词:政府网站 建设
一、政府网站建设的优越性
1、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高效行政是现代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政府网站把政府搬到网上,政府通过网络快捷收集和处理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实行透明、阳光行政,就能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
2、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能力。政府在网上发布政策信息,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或在政策文件网页上开设意见反馈窗口,就能极大地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应急能力。
3、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热衷于“管、审、批”的干预型政府转变为致力于“扶、帮、助”的服务型政府;从主要为国有经济服务的倾斜政府转变成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全面政府。
4、提高政府的竞争能力。电子政务改造并提升了政府的竞争力,网络时代的政府竞争力必然基于网络基础之上。
5、开辟公众对政府的批评渠道。政府官员可以及时并经常看到各种各样和各个方面的对政府的批评和建议,这样可以广开言路,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交流。
在我们看到政府网站建设这么多优点的同时,我们不能为其优越性所迷惑而不去注意其存在的缺陷。
二、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网站通病:表面文章太多,实际内容教少.实际上这是我国政府网站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政府网站建设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其实作为政府的门户网站,应该只是担负着辖区内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而已,那么基础建设才是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政府网站建设的基石。
2、电子政务应用层次较浅。我国多数政府网站应用层次较浅,被称为“沙滩上的电子政务”。对互联网上的我国政府网站进行进一步审视,我们往往会发现,在多数网站上,职能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和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位置。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机。于是,这些网站在经历了短暂的热闹后,很快便成为遗忘的角落,用户访问量少,网站缺乏维护,造成电子政务投资的浪费。
3、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应用项目发展滞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表明:尽管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建设都花了力气,并且许多单位自认为“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但从用户方的调查却显示了相反的信息。在“已建成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与用户实际需求二者关系”方面,不同地区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应用项目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作为首选项,有意思的是西部地区的受访者对此的反响比东部和中部更大。也就是说,尽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率远远低于东、中部,但被调查者中有更高比例的西部人认为电子政务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
1.1 我国面临的巨灾风险
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面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我们的能力非常有限,并且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日益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由于巨灾具有系统性、多因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一旦巨灾发生,可能造成的绝对额损失是不断增大的,破坏程度更大。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来说,据灾后有关部门的统计,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2万多顷的种植土地遭到破坏,死亡和失踪人数达8.7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综上,我国巨灾风险形势不容乐观,经济社会发展受巨灾影响点多面广,造成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而全社会风险意识普遍不高,因此抵御巨灾能力有待增强,巨灾风险防御体系有待完善,巨灾风险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1.2 我国政府对巨灾应急处置现状分析
1.2.1 管理机制方面
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对救灾工作的投入力度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基本成型,包括组织指挥系统、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系统、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系统、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灾害救助的社会动员系统、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亟待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和日常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不够普遍等。
1.2.2 资金运用方面
我国巨灾风险损失补偿主要以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主,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这种巨灾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十分明显,一是这种方式会造成巨大的政府财政压力:救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财政救济受政府财政能力的限制,往往会造成突发性财政负担。二是这种方式对巨灾损失的补偿范围小、水平低: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通常只占财政支出的较小比例,政府财政的救灾支出可能远远超过预算安排,财政赤字又要满足经济稳定的目标,所以政府财政只能最低限度地给受灾群众提供灾后救济,而社会捐赠又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能满足巨灾发生时的损失情况。三是容易造成受灾地方政府和受灾群众的依赖心理,甚至造成受灾地区虚报灾情,增加道德风险,导致救灾效率低、公平性差等问题。
2 我国政府对巨灾风险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2.1 灾后危机处理成熟,灾前预防性风险管理薄弱
政府习惯于对巨灾风险做出事后的撞击式反应,巨灾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各种减灾减损措施,这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如应急管理机制已初步建成、应急预案逐步完善等。但是,政府对巨灾风险事件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做得还不够,管理意识上没有达到“灾后反应”向“灾前预防”的转变。巨灾风险管理的这两个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其他巨灾风险管理主体和其他风险管理环节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2 国家缺乏应对巨灾的引导、扶持和规划的力度
目前社会捐助和保险业在灾后损失补偿方面的作用相对显著,但相比发达国家仍有限。据统计,近年来中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1%~3%。面对巨灾的威胁,保险业若想进行巨灾风险转移,除了有强大的再保险保障之外,还应有巨灾风险基金的支持。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准备还不充分,目前保险公司提取巨灾基金不能全部或大部分从税前列支,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保险公司建立巨灾基金的积极性,进而削弱了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的能力,这也是巨灾保险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2.3 巨灾风险管理手段单一
常见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有保险、再保险、巨灾风险基金、巨灾证券和指数保险等。我国巨灾频发,但巨灾风险管理手段却相对单一,主要通过农户自留、财政资金救助和社会捐赠的方法筹集灾后重建资金,灾民抗风险能力较差,故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手段过于单一,损失补偿程度较低。
2.4 巨灾风险管理体制分散
目前,我国在巨灾发生前基本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和管理部门负责各类巨灾的事前预防工作,这类工作的责任往往分散到各个有众多职能的部门中,比如洪水风险的事前工程建设、规划由水利部门负责,建筑防震标准和执行由建设部门、地震部门负责,而同属地质灾害的滑坡、泥石流又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此外,水利、建设、地震部门又分别肩负着众多其他职责,各类巨灾的风险管理工作都只是各专业部门工作的一部分,各部门间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机构之间缺乏相互协调。
3 完善政府对巨灾风险应急处置的目标和建议
3.1 完善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构完善、运行高效的政府应急处置体系,气象装备、技术、台站建设水平得到提升,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提升,农业风险管理能力和防御处置能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和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农业风险管理水平和农业防灾减灾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整体水平跃居全球先进行列。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降低风险。
3.2 具体措施
3.2.1 建立协调有序的应急机制和集中统一的决策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是各种信息的整合处理中心和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调度中心。应急管理决策不同于常规管理决策,应遵循和坚持权力集中原则、结果优先原则、短期目标优先原则、强制执行原则以及承担风险原则,形成统一指挥,才能协调有序地把参与救援的人员,包括消防、交通、通信、搜救、医疗卫生、物资供应、武警甚至军队以及志愿人员等整合,把分散的应对危机的人力、物力整合起来,建立集中统一的决策指挥系统,从而发挥出整体的最大优势。因此,协调是有序行动的前提和保证,而有序行动则是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有分有合,相互配合,减少了决策环节,降低了组织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3.2.2 建立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
政府是应急管理的主体,但有效的应急管理又不仅仅是政府自己,有效防范和化解危机必须要依靠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要建立起有效的动员机制,就需要发动国内外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应急管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需要有一个高效运转的、威信很高的政府,同时还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民间社会组织和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国民。广泛发动群众,群防群治,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是一个国家应急机制的重要保证。
3.2.3 健全应急法律制度和完善应急预警机制
我国人民自古流传下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面对巨灾时,全国人民自发地以捐款、捐物、志愿支援等方式加入到抗灾的战斗之中。但在温暖的真情背后,法律的规范同样重要。如何规范政府与军队之间在抗灾中的协调机制,规范捐款、捐物的使用,保护灾民、施救者、志愿者等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等都需要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明确。更重要的是,在抗灾过程中,各级政府、各类领导、管理人员的权责也必须用法律的方式加以规定,这样才有可能依法加以问责。具体做到:一要制定并颁布专门的紧急状态法,以更充分的法制安排应对比目前法律界定的特别重大事件灾害还要严重的个别极端巨灾事件;二要进一步明晰在紧急状态下政府可以采取紧急措施的必要行政程序,不为政府随意扩大行政紧急权力留下法律上的漏洞;三要对公民的权利保障有底线、对公民在紧急状态时期遭受的损害获得法律上的有效救济;四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在应对危机与处理突发事件中的法律责任。此外,应急预警机制主要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它能起到一个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信息收集、分析、预报、监测、相关信息的发布以及信息沟通的功能。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奥斯本认为: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应该采用预防而不是治疗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应该被动地接受突发事件带给社会的巨大损失,而是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预警预防上。因此在应急管理中,完善应急预警机制尤为重要。
3.2.4 完善灾后处理和恢复重建机制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危机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社会行为和心理活动。因此,政府要完善灾后处理机制,采取各种策略和措施,矫正治疗各种灾后后遗症,抚平受灾民众的心理创伤,尽快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恢复生活的信心,变危机为契机,这是应急管理的最高境界。具体做到: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关预防、处置的全部措施进行彻底、系统的调查;二要对应急管理全过程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预防、应急处置、灾后恢复等各个方面的评价,并要深刻剖析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要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分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
4 结论
我国幅员辽阔,各类灾害多发,建立完善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事关国家的发达,民族的兴旺。在汶川大地震的整个救援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民和民族的巨大力量,也更加认识到政府在处置应急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政府的主导地位,信息的沟通交流,广泛的社会动员,构成了应急管理机制的核心。从总体上说,我国政府发挥了整体应急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对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我国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道路更是任重道远。居安思危,思而有备。我们必须通过学习和研究各种危机应对过程,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树立执政为民形象,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冬.建立云南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模型理论研究[J].中国市场,2015(30).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政府的行政效率问题。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把“精简、统一、效能”确立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而绩效改革作为政府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管理工具,对于提升政府效能,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描述我国绩效管理的现状,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够为我国政府绩效改革工作做出点滴贡献。
关键词:政府;治理;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47-02
一、绪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政府的行政效率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在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就尖锐地指出了官僚主义所带来的机构臃肿、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等弊端。1988年以后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把“精简、统一、效能”确立为改革的目标之一。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从总的来看,我国的行政改革只着眼于宏观的“体制层面”和“结构层面”,局限于政府机关和人员的增增减减。然而,对微观层面的政府内部管理问题却很少给予相应的关注或很少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关于政府内部管理的改革,特别是公务员效率与机关绩效还停留在较为陈旧的管理模式之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所采用的管理手段很多是流于形式或者是突击运动式的大检查、大评比,而难以使政府的绩效得到持续的改善与发展。因而,如何更有效地对政府进行管理以提高政府的绩效就成为目前中国行政学界重要的研究任务之一。
二、我国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体系尚未形成。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缺乏统一的认知和高度的重视,使绩效管理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绩效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缺乏法律规范,尚未形成一种法治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绩效评估制度与体系。我国政府的行政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与实施主要取决于部门领导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一般缺乏前期的统一与规划。各部门采用的绩效管理和评估活动,多数处于自发状态。虽然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都强调提高行政效率,但只是停留在较为抽象的原则层次上,缺乏较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指导,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
2.政府绩效指标体系导向不够正确。
当前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多以量化的经济指标为主,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对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不够。评估体系总体上还是以总量、规模、速度为中心,片面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质量、效益价值观念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强调结果指标、硬性指标,轻视过程指标、潜在指标和软性指标;强调数量指标,忽视质量指标。从而忽视绩效管理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正确的导向功能。
3.政府绩效评估体制主体单一。
绩效评估多数是政府内部评估,缺少民众的参与,维度体系不够健全。从政治理论角度讲,政府公共部门作为人民的委托机构,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是人民的满意,即评估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公众对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否满意。但在现实中,政府绩效评估,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公众、专家学者、智囊团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参与甚少,即使有时参与,也是缺少有效性的“有限参与”。即使群众参与的评估——“公民评议政府”,也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4.政府绩效没有形成独立的绩效审计体系。
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及其公共部门为履行职能而使用所掌握公共资源的“3E”进行的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实施绩效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基于第三者角度,以相关的利益关系人提供关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以达到督促资源管理者以及行政权利行使者,提高其履行相关行政职能水平。我国当前的行政绩效审计工作属于一种内部审计方式,独立性欠缺,透明度低,审计结果披露受限。审计工作中重形式轻质量,机械的执行审计程序,工作成效少。
三、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就我国而言,改革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于改革的思路,作者认为应该注重管理的改革,而不是机构的改革,否则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打破束缚,要从思想认识、技术利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相关研究机构创造条件,积极探讨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其次,把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作为实践之前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要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加强各级政府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大政府人员学习力度,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相关人员素质,降低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盲目性,并且还要明确各方责任,落实理论学习任务,切实转换学习成果,避免工作而流于形式。
2.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保障是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当务之急是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使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绩效管理改进绩效的过程是缓慢的持续改进过程,要保证绩效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至于中途天折或停顿,就必须把绩效管理改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以确保改革的连续性和延续性。
3.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符合政府实际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有经济指标,也要有社会发展、环境建设和能源节约的指标。绩效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的活动,评估指标的选择是绩效评估的基本前提。绩效指标标准的科学化必须克服地区差异和主观片面性。我们必需考虑到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的不同,并且还要考虑到政府各地区之间的不同,采取柔性指标,使之更人性化,科学化。
4.建立评估主体多元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业绩、质量、水平、效率;社会影响和公众的反应行评估政府的公共性质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政府绩效不能仅由其自身来进行评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防止评估中的以点带面,克服评估中的“晕轮效应”。借鉴企业管理领域中的360度全方位评估术,培养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很有必要。从多元主体的角度对政府官员进行评价,才能建立一个民主的考评机制。政府绩效评估不仅以政府部门自我评估,而是将自我评估、上级评估、下级评估、权力机关评估、公共评估、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全方位结合起来,推进评估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5.形成科学可行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绩效审计项目的多样性导致了绩效审计标准的多样性,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具体目标,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审计项目制定科学可行的绩效审计懈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应根据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建立:主要考查政府行为成本的资源耗费类指标和政府业绩的产出类指标。在我国,对于绩效审计手续过多的问题,国务院审计署也开展独立的审计活动,对政府各部门进行了“审计风暴”。建立—套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绩效,防范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云江.新时期提升政府行政管理绩效的建议.人力资源管理.2013(8)
[2]宋美喆.缪世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统计与决策.2012(14)
[3][4]高云贵.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与研究[J].行政与法,2013,(3)
[5]张炎,汲君.政府绩效审计:促成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工具.2011.24(3)
[6]赫玉贵,陈德辛.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与评估关系.会计之友.2013(18)
[7][12]张学军,杜幕璇.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价值工程.2011.30(27)
[8]王欣.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11年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9]陈怡.浅谈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代商业.2011(35)
[10]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99.10页
【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我国政府09-30
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05-30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建设12-02
论文——基于我国政府会计的几点思考07-11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07-20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12-15
我国品牌战略现状分析11-04
我国行政法治现状分析05-28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分析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