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通用10篇)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篇1

关于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方案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印发〈关于组织证券期货行业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推动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诚信经营、廉洁从政的意识,坚持以教育为主,坚持依纪依法办事,坚持自查自纠与监督检查同步进行,与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同步进行,与建立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同步进行,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使公司各级干部员工普遍受到教育,错误观念和不正当交易行为得到纠正,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得以增强;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发现商业贿赂案件线索,推动查办案件工作深入开展;针对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建立健全公司内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公司成立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负责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总经理丁险峰同志任组长,稽核和风险控制部经理陈美兴同志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综合管理部副经理李丽君同志、存管中心李亚红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

公司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把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负总责直接抓,安排专门力量具体抓,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消极被动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主要环节

(一)进行宣传动员

公司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按照公司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本部门本营业网点进行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明确要求。要通过开展内部学习讨论,组织员工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调查摸底

公司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本部门(营业网点)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弄清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近年来发生的案件或举报线索,掌握所涉及的单位、岗位、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

(三)查找突出问题

公司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运用审查营销费用、清理合同(副本)或补充协议及备忘录、查看部门工作会议记录等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证监会的通知精神以及公司实际经营状况,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重点查找在经纪业务的不正当交易行为。

(四)分类作出处理。

对查找出的不正当交易问题,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结合各自的实际,依纪依法、实事求

10— 1

是地作出处理。要根据事实、情节、后果,以及认错态度等,予以区别对待:

(1)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

(2)对情节严重,但在自查自纠期间能主动说清问题并认真纠正错误的,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

(3)对拒不自查自纠、弄虚作假或掩盖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4)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并报告监管机构。

(五)认真整改

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与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密切沟通,紧密配合,积极整改。

(六)评估验收

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自查自纠工作完成后,要在2006年底以前,向公司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验收工作。

四、督促检查

公司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将对各部门各营业网点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全面了解情况。各部门各营业网点要大力配合领导小组的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部门各营业网点既要抓好工作落实,又要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公司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取得实效。

论商业贿赂及其治理 篇2

[关键词] 商业贿赂表现形式新发展治理经验行为选择

作为腐败的一种表现形态,商业贿赂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扭曲公平竞争的规则使价值规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败坏社会道德和行业风气,使诚信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新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存在的领域和表现形式日益错综复杂,呈现出多样性与隐蔽性的特点,而以政府采购、医疗、电信、金融等领域尤为严重。

政府采购过去的松散管理状态造成其商业贿赂的积弊难除,以赠送礼金、商品折价、外出考察等方式,在采购招投标的各个环节如评标定标、信息发布、履约验收等对采购人员或机构进行贿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医药行业的药品回扣、劳务费、差旅费、赞助费、新药推荐费等已成为医疗机构的普遍现象。由于商业贿赂比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更能获得资源,电信竞争中的免除债务、装修住房、免电话费等也是司空见惯。金融领域资源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以及监督考核机制的偏差,使其在市场准入、金融基础设施、风险管理、中间业务等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商业贿赂。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而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使得土地批租转租、建筑建材、工程承包等都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其他如旅游业、保险业以及教育系统,都成为商业贿赂的濒临污染区。

正因为商业贿赂是众矢之的,其表现形式也变得越来越隐蔽,由个人腐败向集体腐败转变。这种新发展有以下特点:

核心主犯不明显。一般认为整个案件的主导、起关键作用的人就是核心主犯,以往案件中这样的人往往居于“一把手”的位置或是掌握最多的实权和资源。但从2005年的案例看,这种趋向越来越不明显。

重要角色少不了会计人员。在大案要案中,总会计师或者会计人员都会被牵涉进来。毕玉玺案中的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朴善琨便是一例,这也透露出企业内部会计和审计的漏洞及执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贿赂手段趋于隐蔽。从直接用现金到实物再到商品折扣、赠送股票期权、资助出国考察等形式,商业贿赂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其共同点就是寻找法律界定的模糊地带以便于投机。

二、存在原因分析

1.法律体制没有理顺

市场法制不健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界定不清,导致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差,使商业贿赂大行其道。管理部门的责权不明则导致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对商业贿赂的弱化处理,如简单地处以行政罚款、通报批评等。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因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整合相关的规定,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责任追究手段,将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2.错误的侥幸心理和高额利润的驱使

认为商业贿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的观点,使一些人产生了侥幸心理。而高额利润的驱使则使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加之商业贿赂者的社会关系复杂,在关系网的作用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并非鲜见。

3.政府角色错位

市场经济中政府应侧重宏观调控,而现实中,政府的规划、调控、监督角色过弱而执行角色过强,在行政许可、行政合同领域发生商业贿赂的机率比其他地方大,从根本上反映了这一点。政府角色错位,一方面会导致精力过散,另一方面则会干扰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扭曲市场信息,这也是商业贿赂空间存在的原因。

4.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商业贿赂的隐蔽性使当事人的犯罪行为鲜为人知,而知情人的举报既提高了办案效率,也能有效降低成本。然而因对举报人保护不力,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甚至陷害的事情一再发生,导致群众举报的积极性依然较低。在国外不仅有单独的证人保护法,其诉讼法中也有关于证人保护的规定及专门的保护机构和奖励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是打击商业贿赂的利器和重要保障,其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5.诚信缺失

市场信用规则的缺失和公众对诚信认识的片面性,造成社会信用水准整体较低。政府公共权力部门的诚信缺失以及企业间失信获利与失信受害的恶性循环,不但加大了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削弱了整体经济竞争力,还破坏社会文化和道德的良性发展,增加社会管制成本,为商业贿赂提供了滋生空间。

三、我国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选择

1.明晰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会大大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以政府采购、工程发包为例,不妨交由市场中介机构办理,政府部门则支付中介机构佣金和加强监管。引入多个部门参与监管和接受投诉,从而提高不法者的“寻租成本”。

2.理顺法制体制

明确立法,加强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立法上,应提高商业贿赂的机会成本,深入行业与职业压缩商业贿赂的生存空间,提高商业贿赂行为的入罪率。司法上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力度,树立腐败利益必须被剥夺的观念。统一商业贿赂案件中自首、立功和缓刑、免刑的适用条件,纠正目前认定和适用上的过于宽松和混乱。对于商业贿赂的主体不论是在职还是离职的要能够一查到底,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3.信用等级评级和信用环境的创建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那些违反市场交易规则的人应该为其行为付出代价。一个有效互联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信用信息中介服务、失信惩罚机制和政府监督体系,以及社会主体信用信息的传播辐射力,通过联动机制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从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联合管理制度,会使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得到体现。

4.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商业贿赂的产生根源在于交易双方市场地位悬殊,而这又源于整体市场准入开放不足,和商业竞争磨合后强势企业的垄断地位。所以要治理商业贿赂,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限制企业的垄断行为,确立严格而明确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都与立法形成互补。

5.第三方制衡

市场行为主体的商业贿赂行为会损害相关竞争者的利益,明确规定所有竞争者都有权对行贿人提起民事诉讼,并对预期利益损害给予赔偿,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督制衡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特别是让那些利益相联的经济组织互为监督,通过利益链条调动社会各界一起反商业贿赂,形成一种商业主体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对商业贿赂的消除极为有利。

6.信息公开下的预警机制

竞争过程的不透明性为商业贿赂提供了滋生空间,其根源在于相关信息的不公开。信息的公开化会对商业贿赂起到震慑作用,阻止其实际发生。这就需要在做好群众举报和信访及相关的举报人保护工作的同时,增加监督与反映渠道,与人事考核制度结合,实行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定期轮换制,以便预警将商业贿赂消除于未发。

7.建立企业联动自律机制

企业自律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起决定作用。企业自律是企业生存的需要,企业应从各个环节对相关人员加强管理,包括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并在行业和企业间结成联盟,这样既可以降低法律执行的成本,又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信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商业贿赂空间。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篇3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我区经济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现就我区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一些经营者为获取高额利润,以回扣、高消费招待、报销各种费用等形式进行商业贿赂,有的直接涉及到政府部门,一些不法经营者与政府工作人员内外勾结,行贿受贿,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破坏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毒化社会风气,滋生腐败和经济犯罪,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一大公害,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我区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二、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重点

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坚决纠正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另一方面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要通过开展专项治理,遏制商业贿赂在我区蔓延的势头,使我区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指导原则是:坚持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

工作重点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

三、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摸清情况,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

1、从2006年3月起至9月底,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周密的自查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本行业企业事业等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通过自查,摸清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底数,掌握所涉及的单位、人员等基本情况。并针对自查中发现的不正当交易问题,认真查找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各单位于9月底前将自查自纠和整改情况书面报告自治区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此期间自治区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将组织力量对自查自纠和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2、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对已发现的问题,要根据错误事实、情节轻重、影响大小和认识态度等,予以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错误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在某些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结合纠风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不力的企事业单位,上级主管(监管)部门要加以督导。对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

3、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内经营组织的引导和约束,加大对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非法经营、无证经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监管实效。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加强对出资单位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监管检查,严格对企业营销费用的审计。

(二)清理整顿,突出重点,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广泛动员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问题,鼓励企业内部人员和同类企业举报投诉;注意保护投诉举报人,对投诉举报商业贿赂有功人员要予以奖励。检察、公安、审计、工商和纪检监察等机关要尽快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和投诉箱,并由专人负责向自治区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情况,以此畅通发现商业贿赂问题线索的渠道。执法机关要组织力量排查线索,认真对待在行业自查和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案件线索。

执法机关要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商业贿赂案件,要依法从严惩处,重大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惩一儆百;对一些握有公共资源审批权、分配权的部门、领域里的商业贿赂行为要重点查处;要结合《公务员法》的实施,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行为,对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执法机关、司法机关要准确适用法律和政策,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坚持宽严相

济。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决纠正和防止对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和以罚代纪、以罚代刑的问题。对主动交代商业贿赂问题的单位和人员、积极退赃的,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1、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要加强对国家公务员、中

介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增强其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支持和引导新闻媒体对商业贿赂进行舆论监督。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进一步完美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和惩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区实际的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制度。

3、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企业自律机制。企业单位要加强对经营管理和财务等重点人员的管理;要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严格遵循公平竞争规则;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要带头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4、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

(1)深化工程建设市场管理改革。结合我区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行为,依法查处在招标投标中干预招标、弄虚作假、虚假投标、串标等问题,组织执法监察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

(2)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对采取各种形式规避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行为、违规违法批地用地行为严肃查处。

(3)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行为。要重点对全区企业产权转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贯彻实施《西藏自治区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

(4)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加强对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督,规范操作程序,防止第二次攻关问题发生,整顿社会医疗市场,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5)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管理,改进并逐步完善政府采购监督工作,增强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

(6)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等改革;推进电信、电力等行业改革。

四、加强组织领导,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协调

自治区已成立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杨松任组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任万海和自治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张跃平任副组长。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区纪委(监察厅),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区高法、区检察院、公安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交通厅、商务厅、卫生厅、审计厅、区国资委、区工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银监局、区电力工业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承担日常工作。各地市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一名行政领导负责这项工作。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同级党委和政府(行署)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

(二)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

各级政府要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2006年廉政建设的重点。各地市各部门要尽快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召开有关会议,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出部署。尤其是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对本部门本单位主管(监管)行业、领域和单位的商业贿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其他部门也要按照要求,对主管(监管)的行业、领域和单位存在的商业贿赂问题进行治理。

(三)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范文 篇4

为了贯彻市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经贸委制定的《连云港市经贸委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06]126号)的安排,由我处负责牵头协调全市信用担保业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现结合我处室职责范围,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连云港市经贸委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06]126号)的要求,结合我处室职责范围,对全市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通过专项治理,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规范全市担保业秩序,净化全市担保业市场,推动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的解决,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二、治理重点和目标

(一)在信用担保机构中是否存在提高担保门槛、加大企业担保成本的不良行为。

(二)在信用担保机构中是否存在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违法行为。

(三)以重点担保机构为治理商业贿赂的关键环节,细致开展自查自纠和督促检查工作,增强担保机构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实施步骤与推进措施

按照经贸委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求,明确重点,把握政策、排查问题、扎实推进、力求实效。并从三个阶段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6月底)

召开担保机构负责人和担保业协会有关人员会议,认真学习全市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使担保机构认识到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使担保机构负责人增强守法、诚信意识,揭露、纠正本行业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能够带领职工把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起来,提高自查自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自查自纠和依法查处阶段(7月—10月)督促各担保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查找本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做到不掩不盖,要敢于揭露问题,查找问题,要认清根源的危害性。通过自查自纠活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整改。对在自查自纠期间不能真实反映本单位实施和接受商业贿赂的实际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并报有关部门查处。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在取得专项治理自查自纠阶段性成果的同时,配合担保机构建立教育与监督并重措施,建立健全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的力度,要从源头上防止发生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使全市信用担保机构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1.加强监管制度建设,规范市场运行机制

针对我市企业融资担保的需求和担保机构运行实际情况,确定把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行为作为监管担保机构运行情况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结合起来,促进担保机构稳定和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 推动担保业协会通过制定行规、行约,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等,加强对会员单位的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通过公平竞争,树立业界形象。

为了做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按照经贸委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要求,我处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把握时间进度要求,确保完成各阶段的整治工作,并把治理担保业的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重点之一,常抓不懈。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篇5

(2006年3月28日)

(一)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总局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王众孚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钟攸平同志和中央纪委驻总局纪检组组长石见元同志任副组长,公平交易局、办公厅、法规司、直销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市场司、企业注册局、外资注册局、广告司、个体司等有关司局和驻总局纪检组监察局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平交易局,负责日常工作。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和要求,并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二)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对不正当交易行为特别是商业贿赂线索认真进行排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公布举报电话或者投诉网站,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系统“12315”行政执法网络体系的作用,畅通发现案件线索渠道,进一步扩大案件来源。对举报投诉的商业贿赂案件线索,市场监管和行业自查中发现的涉嫌商业贿赂问题,已掌握的商业贿赂案件线索,要组织力量抓紧排查,并确定查处重点,做到件件有落实。各地对掌握的重大线索和正在处理的重大案件,要及时上报总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加强重点检查,严肃查办大要案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并在当地治理商业贿赂领导机构的组织协调下,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环节的检查力度。对顶风作案以及其他性质恶劣、影响面大、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大要案件,要严格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从严处理。严格办案责任制,建立健全大案联办协作机制。一般性商业贿赂案件,由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涉案区域广、情节严重、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各地要逐级上报,由总局组织协调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查处,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办。总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确定一批涉案金额巨大、案情复杂、危害严重、影响大的商业贿赂案件作为督办案件,加大督办和指导力度。

(四)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经济户口”管理制度,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的经营动向。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是否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有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信用档案,深化企业分类监管。充分运用企业信用激励机制、预警机制、惩戒机制、淘汰机制,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加大对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和执法环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把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宣传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知识作为“五·五”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强化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总局

将举办工商执法人员查办商业贿赂案件专题培训班,编发治理商业贿赂行政执法手册,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要开展相应的执法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广泛宣传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宣传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知识,总局和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适时公布查处的商业贿赂典型案件,大力营造反商业贿赂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与执法环境。

(六)做好监督检查,确保专项工作取得成效。总局将统一组织力量,分阶段、分地区对各地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本地区专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专项工作取得成效。

论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治理 篇6

关键词:商业贿赂;原因;危害;法律治理;法律责任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内涵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后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回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该规定分为两款,可以划分出三层含义:第一款前段,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是对一般商业贿赂的禁止性规定;第一款后段,即“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是对商业贿赂的典型形态——回扣作出的专门规定;第二款表面是直接规范折扣和佣金的,但其目的显然是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法律界限的划分。由此可知,商业贿赂就是指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业贿赂的特点

1.商业贿赂行为具有普遍性

我国商业贿赂行为出现在多个领域,它比较常见于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医药购销、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只要存在交易,商业贿赂行为就有可能出现。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商业贿赂行为也开始出现于服务行业,各种非法“回扣”、“折扣”、“佣金”和“介绍费”充斥着各行业内部。

2.商业贿赂行为更具隐蔽性

现代这个时期经济较发达,从事商事交易的经营者比较多,而且他们一般处于社会的中高层次,因此他们会刻意地隐瞒自己所从事的商业贿赂行为。在实施行为之前,他们会考虑周全,每一个行为的实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积极寻找伪装方法,以逃避法律的制裁。现行的经济模式下,经营者为了排挤其竞争对手,会以秘密方式和相对人进行商谈,直接支付约定的“好处费”或暗中转账,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商业贿赂行为的隐蔽性使得在对其进行规制比较难以被发现。

3.商业贿赂行为实施手段的多样性

随着立法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在猖撅进行的同时也在努力规避相关立法的查处。目前我国的商业贿赂的行为形式也来越多。在继续运用给付财物方式的同时,也不断运用新的方式,如给付外币、红包、有价证券;再如借用“宣传费”、“科研费”、“劳务费”等合理费用形式,或者故意“输钱”、有奖销售等形式变相给付贿赂;再如向其提供旅游、考察、性贿赂等非物质性质的利益……现存的贿赂形式可谓千奇百怪,另人防不胜防。

4.商业贿赂行为的多重违法性

由于我国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规制的法规比较多,所以一个商业贿赂行为在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同时,也有可能触犯了《民法》、《刑法》、《会计法》等其他部门法律。

三、我国商业贿赂行为法律治理的完善

1.应当制定反商业贿赂法的必要性

我国应当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制定统一反商业贿赂法。应当将散落于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他部门发的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零散条文加以整合,将有关商业贿赂行为的实体性及程序性法律规范在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中,以维护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加有效地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一方面从立法上看,商业贿赂问题至今尚以零散条文的形式存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未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对于应付我国严重的商业贿赂现象来说显得势单力薄。需要通过整合相关的规定,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集刑事、民事、行政责任于一体,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责任追究手段,对不同程度的商业贿赂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律责任,构建起行政、民事和刑事制度相互配合和协调的反商业贿赂机制,以遏制商业贿赂,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另一方面从执法上看,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对商业贿赂进行全面的界定,协调各个权力机关治理商业贿赂的协作机制,设立专门的反商业贿赂的执法机构,有利于集中执法力量,使目前分散的反商业贿赂力量得到有力整合,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这对于治理商业贿赂,有效建立我国商业贿赂治理的长效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商业贿赂行为人是以贪财图利为主要目的,因此应通过加大经济处罚,增加其违法犯罪的经济成本。这样行贿人在行贿时,会权衡一下行贿的经济成本和获取的利益,如果得不偿失,行贿人最终可能会在高额的经济处罚前放弃行贿的打算。因此加大经济处罚能够对商业贿赂行为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从而有效抑制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

3.改进举报人奖励制度

加强奖励经费的保障,加大奖励的力度与幅度。公布奖励标准、数额,但同时也要做好奖金发放的保密工作,防止因发放奖金暴露举报人身份从而导致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情况出现。如密码举报、网上举报时,奖金的发放不直接与举报人见面,也不当面交给举报人而是通过银行帐户转存,使受奖励者能够安全地获得奖励。

参考文献:

[1]倪楠.试论商业贿赂[J].商业研究,2011(3):5-6.

[2]种明钊.竞争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篇7

为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清廉的市场秩序,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印发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盘龙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在省、市工商局领导下,坚持标本蒹治,综合治理;统筹部署,稳步推进;突出重点,解决问题;把握政策,维护大局的指导原则,认真开展好治理工作。

通过纠正在经营活动违法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的不正当竞争交易行为和查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推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由局长XX长为组长,副局长XX、XX、纪检组长XX为副组长,办公室、监察科、法制科、市管科、注册登记科、公平交易科及各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工商局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局公平交易科作为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协调、情况汇报等日常事宜。各部门共同参与,从各自职责出发,结合《XX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实际,把治理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内容,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

三、工作内容

加强行政执法力度,查办商业贿赂案件。以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及资源开发等作为治理重点领域和行业,整治不正当交易、限制竞争、非法经营等行为,严厉打击以各种名义进行商业贿赂的行为。

(一)工程建设方面:重点调查处理招标代理、招标投标、工程承包、材料设备采购、资产评估等环节存在的商业贿赂行为,查处招标投标中的串通投标、对标的物作虚假宣传、中标后多层转包及工程建设方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土地出让方面:重点调查处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出)让中的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产权交易方面:重点调查处理产权交易机构是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定进行,查处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交易等方面的不正当交易行为。

(四)医药购销方面:重点调查医疗机构、经销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在医药、医疗设备购销、医疗服务中的商业贿赂问题,查处:

1、不正当交易,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商业贿赂行为;

2、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单位中标后,向医疗机构或个人给回扣等行为;

3、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不能反映药品、设备、耗材的真实价格的行为;

4、在药品采购中收受对方的财物,所入帐目或不入帐目冲减药品成本价的行为;

5、药品生产经营者以“宣传费”、“广告费、“学术赞助费”、“实验费”、“协作费”等名义给医疗机构回扣等行为。

(五)政府采购方面:重点治理政府采购业务中涉及的商业贿赂问题;

(六)资源开发方面:重点调查处理国土(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中在采矿权、探矿权出让中的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四、措施与要求

(一)主要措施

1、依法查办案件,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公平交易科及各分局应充分运用协查联动网络机制,畅通案件线索渠道,完善落实大要案线索通报、备案制度及投诉、举报激励机制,对举报投诉的商业贿赂案件线索及在自身监管中发现的商业贿赂问题,认真进行排查。严格办案责任制,查处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对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违法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

2、健全“经济户口”管理制度,推进企业分类监管。注册登记科及各分局应把好市场准入和退出关,对行业企业的经营动向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预防与规范并重,减少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3、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办公室、法制科、公平交易科等相关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对内对外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禁止商业贿赂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案件培训与指导工作,提高执法人员对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能力和水平。适时、及时曝光查处的商业贿赂大要案,把专项治理工作引向深入,营造反商业贿赂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与执法环境。

4、开展自查自纠。监察科及时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干预企业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等行为,是否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放任、纵容、包庇商业贿赂的行为。各部门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把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反腐倡廉结合起来,提高思想认识,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现象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按以上职责分工和要求,各负其责,各尽其职。

2、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严格、公正执法,依法办案,注意区分正常的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违纪违规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在法定范围内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对达到追诉标准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坚持宽严相济、处罚与教育并重的原则,既严厉打击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又切实维护广大经营者合法权益。

3、加强协作与配合。针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等特点,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同时各部门间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力争使治理工作有效开展。

4、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4月中旬,召开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会,就此项工作进行具体布置及有关知识的培训。

第二阶段:5月至10月,确定辖区内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重点查处案件,并针对上述确定范围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作好自查自纠工作,自检自查情况于2006年7月15日前报公平交易科。

第三阶段:10月底,做好商业贿赂行政执法案件的结案工作。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篇8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是党和国家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大决策。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根据省、市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依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紧紧抓住自查自纠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依纪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三项重点,通过行之有效的效能监察手段,既认真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又保持正常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矿区稳定,努力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

二、指导原则

(一)坚持维护大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建立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有利于建设平安、高效、和谐矿区。

(二)明确工作重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症结,着力解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重点治理煤矿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

(三)严格把握政策界限。要区分正常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的界限,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对商业交易中的一般性不当行为,要通过自查自纠,认识错误,进行纠正。构成违法违规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对已经触犯法律的商业贿赂案件,要按照程序移送司法机关。

(四)建立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统一,与企业改革建设发展相适应。要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力度,通过本次专项治理工作,促进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完善招投标等管理机制,切实规范煤矿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的交易行为,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健全反腐倡廉制度。

三、工作重点

(一)在集团公司各种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施工、设备及材料的采购,项目的概算、结算、决算和验收过程中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施工单位在项目分包、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及有关人员之间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

(二)在购买各种生产设备、原材料和物资时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未按招投标程序指定使用关联企业生产或提供的产品。

(三)在产权交易、资源共享及资产重组时与中介机构、重组和交易对象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

四、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抓,部门各司其职,群众积极参与,纪检监察牵头组织的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

为了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组织领导,集团公司成立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纪委,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协助领导小组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按照领导小组的布置工作,开展调查研究,起草有关文件,督促、检查自查自纠工作落实情况;受理群众举报,组织案件线索排查处理;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五、方法步骤

这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从2006年8月开始,至2007年3月结束。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2006年8月底前)

集团公司拟用一个月的时间,以多种形式进行动员、学习和宣传,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氛围。要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相结合,加强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反商业贿赂专题廉政谈话,签定廉政承诺书,积极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2006年9月―12月)

1、进行自查。各单位和部门既要对2001年以来发生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开展自查,又要对自身监管工作和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要通过审查营销

费用、清理合同(副本)或补充协议及备忘录、查看董事会和部门工作会议记录等方式方法,认真查找经营决策、物资采购、市场营销及重点岗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在商品(服务)购销中给予或收受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各类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在国企改制和产权转让中违反《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暗箱操作,侵吞国有资产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经营决策机制和内部规章制度可能产生或纵容商业贿赂的问题。

2、进行自纠。对查找出的一般性问题要限期进行纠正。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报告并根据错误事实、情节轻重、影响大小和认识态度等,予以区分处理。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错误的,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注意从源头抓起,进行综合治理。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

1、各单位针对自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制度上的漏洞,研究提出整改措施,上报有关自查情况、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等方面的书面综合报告。

2、对自查、群众举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商业贿赂案件线索,要及时上报。对构成商业贿赂案件的,按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同时,要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并完善有关制度及监督约束长效机制,防范商业贿赂再次发生。

第四阶段:总结分析阶段(2007年2月―3月)

通过前三阶段工作的开展,认真查找这次专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写出书面总结并上报集团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到“四个结合”:坚持把专项治理工作与巩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八荣八耻”和廉政文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坚持把专项治理工作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紧密结合;坚持把专项治理工作同效能监察工作相结合;坚持把专项治理工作同发现问题、查办案件、加强整改紧密结合。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在预防上做文章,切实搞好专项治理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系统的作用,健全投诉举报制度,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信箱等,畅通举报渠道。动员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问题,拓宽案源

渠道。要认真排查处理案件线索,抓住案件查办重点,加强办案协作配合,严格依法依纪办案。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篇9

治理商业贿赂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按照《意见》提出的治理商业贿赂的指导思想、政策界限和指导原则,将治理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水利系统反腐倡廉和政府廉政建设的重点,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提高认识,明确治理水利系统商业贿赂的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水利部党组的要求,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坚决纠正在公务、办事、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通过专项治理,使全系统从业人员普遍受到教育,经营者的错误观念基本得到纠正,经营行为和从政行为基本得到规范,商业贿赂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水利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基本得到完善,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铲除商业贿赂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不断推进水利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形成行为规范、程序合法、廉洁高效、制度健全的监管体系,建立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纠错机制,确保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商业贿赂要突出重点。水利系统各部门和单位要着力治理水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具体是:

(一)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

在政府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投标中,重点治理承包商通过向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评标专家提供回扣、提成、礼金等手段而中标以及分包商通过向承包商提供回扣、提成、礼金等手段而分包的行为;在服务招投标中,重点治理监理单位通过向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提供回扣、提成、礼金等手段而中标的行为;在材料设备采购中,重点治理供应商通过向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提供回扣、提成、礼金以及提供出国考察机会等手段而中标的行为;在工程款结算中,重点治理承包商通过向监理方提供回扣、提成、礼金、吃请等手段虚结工程量以及承包商通过向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提供礼金、旅游、吃请等手段而多结算工程款的行为。

(二)在政府采购领域。

在政府采购目录执行中,重点治理供应商通过向采购人(包括采购代理单位)提供回扣、礼金等手段而使采购人(采购代理单位)有意逃避集中采购、将应该政府采购的项目改为直接从非政府采购供应商处采购的行为;在专家评审环节,重点治理采购人及评审专家在某些项目的招标、评标过程中,收受不法投标单位的“劳务费”、“介绍费”、“好处费”等各种名义的回扣,透露政府采购项目投标标准等商业秘密致使政府采购过程缺乏公开、公平、公正性的行为;在货物、服务和工程政府采购招投标中,重点治理供应商通过向采购人提供回扣、提供高级招待及其他报酬或服务,如出国旅游、提供装修等手段而中标的行为。

(三)在资源开发领域。

在水资源开发领域,有关开发商为获得水源工程、水电开发项目等资源开发权,通过向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人员提供贵重物品、礼金、有价证券等手段,以达到将项目纳入有关规划、项目方案通过咨询评估、立项核准、取水许可被批准等行为。在河道采砂开发领域,从事采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向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人员提供贵重物品、礼金、有价证券等手段,要求在河道采砂规划编制中,将某些区域划定为可采区,非法取得采砂许可证,允许其在禁采区或禁采期进行非法采砂活动的行为。

在此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由于不同部门和单位的问题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都有所不同,各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在摸清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生的主要环节和重点岗位,并深刻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确定本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商业贿赂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未列入上述重点领域但同样存在商业贿赂问题的部门和单位,也都要进行调查摸底,明确各自的重点。对于本部门和单位所属机构中涉及产权交易、土地开发利用、医药购销等领域的活动,也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正当交易行为,明确具体的治理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治理工作。

三、强化督查,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

水利系统各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制定周密科学的自查方案,立即启动和推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经研究,从今年4月到12月,各部门和单位要集中对2003年以来存在的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各级业务监管部门要按照“行业指导监督,单位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职能分工,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一)自查自纠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

1、全面进行调查摸底(原则上用1个半月的时间)。通过调查摸底弄清本部门和单位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营活动等领域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搞不正当交易的手段和表现形式,掌握所涉及的单位、岗位、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

2、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原则上用2个半月的时间)。对国家机关公务人员涉及不正当交易的行为,对企业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正当交易问题,逐一进行查找,尤其要查找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了解不正当交易行为在本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生规律和特点等。

3、对查找出的问题分别作出处理(原则上用3个月的时间)。对查找出的不正当交易问题,要依法依纪、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要根据事实、情节、后果以及认识态度等,予以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错误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在某些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结合纠风工作进行自查自纠。

4、切实抓好整改(原则上用2个月的时间)。各级业务主管(监管)部门要针对自查中发现的不正当交易问题,认真查找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切实加以整改。各企业事业单位要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不正当交易行为危害性的认识,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端正经营思想,规范经营行为,做到严格自律。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部门或企业事业单位作为联系点,通过“解剖麻雀”进行个案分析,对自查自纠工作的过程进行探索,总结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和有效做法,针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法和整改措施,推动专项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强化对自查自纠工作的监督检查。

各业务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对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自查自纠情况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搞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对问题较多、社会反映较大的,要派出专人到现场督促解决,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消极应付的,要重点进行督办;对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对业务管辖范围内经营组织的引导和约束,加大对不当竞争、限制竞争、非法经营、无证经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监管实效。依法规范资质审批管理,严格行业准入标准。完善监管规章,加大合规性检查力度。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坚决废止设置行政壁垒、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坚持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加强对出资单位领导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严格对企业营销费用的审计。要结合《水利经济合同审计签证和备案暂行办法》(水办[2003]467号)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重点合同的跟踪审计和后续审计。

自查自纠工作基本完成后,各部门和单位要将自查情况、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书面报告水利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适当方式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抽查。

四、严格执纪,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在抓好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同时,要依法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自查自纠和查办案件相辅相成,要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一)认真排查,掌握线索。排查中,要注意掌握在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以及利用各种途径发现的案件线索,研究确定查办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信访举报网络的作用,注意掌握人民群众、企业内部人员和同类企业反映、举报和投诉商业贿赂的有关问题,畅通并扩大发现问题线索的渠道。对已掌握的案件线索,包括在自查中发现的、人民来信来访中举报的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要组织力量抓紧立案查处。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资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审计,通过对营销费用合理性的审查,对资金使用效益、效率和效果的审查,加大对商业贿赂问题揭露和查处的力度。

(二)严格执纪执法,查办大案要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排除干扰,对违法犯罪分子绝不手软,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对涉案金额巨大、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面大、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和破坏市场秩序的商业贿赂案件要一查到底,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重大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

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严厉查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贪赃枉法的行为,绝不姑息。对因领导班子决策失误、领导干部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格进行追究。

(三)把握政策界限,教育惩处结合。商业贿赂案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既要区分正常的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政策界限,又要区分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既要治理商业贿赂,又要保持正常公务活动和生产经营。要坚持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区分罪与非罪。要注意维护广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支持和督促他们,合法合规经营;对大多数有不正当交易行为的人,主要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使之明辨是非,自查自纠,树立正确的办事和经营理念,纠正错误观念和行为;对构成违纪违规的,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与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对情节轻微、认错态度好的要给与他们改正机会,可以免予处理;对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予以严惩。要采取措施,敦促有商业贿赂行为和问题的单位及个人向执纪执法部门主动交待问题,对态度积极且主动退赃的,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

五、健全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常抓不懈,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相结合,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统一,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国家公务员、中介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人员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注意掌握了解并正确引导新闻媒体对商业贿赂的舆论监督。

二是强化管理,完善制度。要通过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和已查处的商业贿赂案件的剖析,研究问题和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坚持经济合同审签备案办法,加强经济合同审核和审计,完善单位内部控制机制,注重精神文明和廉政文化建设,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制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积极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

三是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止商业贿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严格取水许可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行政,转变职能,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水行政执法活动;深化水利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经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国库金融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资金监管和协调机制;深化水利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加强对水利投资的监管,推行政务公开;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加强招投标行政监督,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积极构建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从政行为,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深化水利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确保保值增值,杜绝非法买卖、侵占和流失。

六、加强领导,保证治理商业贿赂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治理工作能否落实,关键在领导。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协调配合,狠抓落实,扎实推进。

(一)成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

经研究,水利部成立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部党组书记、部长汪恕诚同志任组长,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张印忠同志和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英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厅、规计司、政法司、财经司、人教司、建管司、机关党委、驻部监察局、审计室、廉政办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指导和监督水利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下设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3202072,传真:010-63202070),承担日常组织和协调等工作。各部门和单位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公布举报电话。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加强监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加强督促和指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调查、了解和掌握水利系统商业贿赂问题的有关情况,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提出具体治理措施,指导面上的工作。各部门和单位也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案件的特点及规律,认真分析其表现形式、产生环节、重点岗位和原因,并以此为基础,从政策、法律和工作三个层面上研究提出治理的具体思路和对策,制定出适合本部门和单位实际、内容具体、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步骤严格、便于落实和监督检查的具体实施方案。规计司、建管司、财经司要按照业务职能和工作分工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落实。各部门和单位实施方案要报部廉政办备案。

(三)强化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分工,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和工作落实到位。具体职能部门和工作部门,要按照职责,抓好各项工作和任务的落实。各级水利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对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要切实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重要情况和大案要案要及时报告。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协调配合和沟通联系,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合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共同抓好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工作。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 篇10

临泉县质监局治理商业贿赂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局党组《关于在全省质监系统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质党组发[2006]9号)市局党组《阜阳市质监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阜质技监组[2006]13号)的要求,现结合我局工作

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惩防体系建设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切实做好自查自纠、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建立长效机制三项主要工作,通过专项治理有效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企业行为和行政权力,加快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为实现我县经济和质监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指导原则是:

1、坚持标本兼治,实行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教育、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商业贿赂进行治理。既要坚决纠正、从严治理;又要深入探索有效预防的措施。

2、统筹谋划部署,稳步有序推进。要通盘考虑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既要立足当前、搞好专项治理;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地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

3、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

4、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要从大局出发,坚持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我县经济和质监事业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全局的稳定。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1、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吴官正同志和中纪委、监察部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学习中办发[2006]9号文件和有关法律纪律规定,学习省局《实施意见》和市局《实施方案》,结合系统内外发生的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和意见上来,务必做到“四个认清”:一是认清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它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假冒伪劣商品大开方便之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二是要认清商业贿赂的根源是滥用权力。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不正当交易行为的背后往往是腐败,它毒化社会风气,腐蚀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已成为滋生腐败和经济犯罪的重要原因,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三是要认清中央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完全符合我们质监部门的实际。近年来,我局也有个别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谋取非法利益,甚至索贿受贿的问题。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严肃认真地搞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质监事业改革发展,提高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要认清质监部门担负着履行好行业主管职责和抓好自身廉政建设的双重责任。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务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搞好自查自纠。根据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质监工作实际,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从5月份开始,用5-6个月的时间,集中搞好治理商业贿赂的自查自纠工作。自查自纠要明确工作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严厉查处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重点治理物品采购、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

各单位要围绕权力制约监督和防范商业贿赂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自纠,确保抓出实效。要在普遍进行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五个环节:一是要全面进行调查摸底。技术机构要认真查找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有没有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利用掌握的资源接受或索取贿赂的问题,搞清不正当交易的手段和表现形式,掌握所涉及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各单位要摸清工作人员有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参与或干扰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问题;有没有滥用行政权力、支持一些企业垄断市场和不正当竞争、从中获得甚至收取回扣的问题,搞清在行政审批、许可和行政执法中的不正之风。二是要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对技术机构在检验检测活动中存在的不正当交易问题和各股室队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一一进行查找,尤其要围绕重点领域查找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三是要对查找出的问题,根据事实、情节、影响和认识态度,依法依纪、事实求是地分别作出处理。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问题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结合纠风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对拒不自查、敷衍塞责、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四是要切实抓好整改。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严格自律机制。各单位要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查找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加大对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非法经营、无证经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监管实效;依法严格行业准入标准;完善监管规章,加强宏观调控;五是强化督察工作。局纪检组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单位,将追究负责人责任。

3、受理信访举报,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势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措施,有利于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管的威慑力。纪检部门要对收到的信访举报认真分析研究,涉及商业贿赂又有线索的,要抓紧查处。及时掌握和认真对待在自查和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案件线索,组织力量认真核查,研究确立查办的重点。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加强与检察、公安、审计、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的机制。要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破坏市场秩序的案件,必须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对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业事业单位经营、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问题,必须严惩不怠;对每个商业贿赂案件,不管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人,都要敢于碰硬、一查到底,坚决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和以罚代纪、以罚代刑问题的发生。要严格依纪依法办案,准确适用法律和政策,坚持宽严相济,重视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抓源头中的建设性作用。

4、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一要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相结合;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统一;与深化质监工作的各项改革相配套,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二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营造反对商业贿赂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全局工作人员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三要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深化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要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加强对行政审批、备案注册、执法稽查、检验检测、名优推荐、物品采购等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管。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实施企业诚信守法提醒制、警示制、公示制,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行为。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必须全部实行项目名称、审批依据、申请条件、受理单位、审批程序、审批期限、收费标准和审批结果“八公开”;实行“审查、批准、监督”三分离和“谁审批、谁负责”的层级责任制;加快推进“一个窗口对外”工作;加强审批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和审查、检测机构的监管;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明细执法责任,健全行政执法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奖惩兑现机制。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会计制度,加强票据管理。全面执行物品采购制度,强化对物品采购全过程的监管。

三、加强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各单位要按照中央的决定及省局、市局的要求,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深入搞好思想动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要牢牢把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格把握政策,维护发展大局。要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我局已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兼任,市局办公室、人教股、法规股分别承担综合联络、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等工作职责。

要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办公室牵头负责全局物品采购领域的自查自纠工作;其他股室以及技术机构负责各自承担的项目审批及相关领域的自查自纠工作;要按照职能分工的要求,分别提出加强监管和自律的意见。牵头部门和相关股室要切实负起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上一篇:《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下一篇:执业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