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共6篇)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1

译文: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马上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这里就会有一个死河蚌了。”蚌也对鹬鸟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这里就会有一个死鹬。”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鹬蚌相争①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原文: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译文:

??? 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 ??? 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

??? 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

??? 寓意:——————待续?绿叶紫蝶寓意:为了利益两个人相争,两败俱伤,便宜了第三个人。

一直以来,古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学生而言,古文时空跨度太大,对故事的历史背景了解甚少,且古文深懊、难懂,远不如白话文易懂。因此,在学生的印象中,古文教学课枯燥、乏味,兴趣索然。而对于第一次接触古文的小学六级学生来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尤为重要。

《鹬蚌相争》教学后,自我感觉在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教学设计注意切合学生实际。

学生学习接触古文,对文言文的知识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的一开头,老师化难为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鹬和蚌的图片)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据题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教学中,根据本堂课的需要疏理出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注意朗读的指导。

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古文教学更是不可忽视。我是这样做的:

1.读准字音。

古文中有许多生僻字、异读字,如果不及时扫除这些障碍,将会对学生理解古文意思、领悟内涵造成一定的困难。学生只有在读准难读字的字音后,才能把文章读得字正腔圆。在初读这一环节,老师先让学生自读寓言,提出“读准字音,读通寓言”的自读要求。之后,在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这一环节,又非常注意发现学生的读音错误,并及时纠正。

2.读出语气。

古文教学如果单纯地讲解古文意思,不但学生不易听懂,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效果适得其反。新课程改革倡导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古文教学尤需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第一句“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是故事的起因,比较难理解。老师从“方”字入手,通过师生对比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鹬和蚌的动作非常迅速、敏捷。第二、三句“鹬曰:‘今日不雨,时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是故事的经过,老师主要采用的是分角色读的方法。老师扮演“鹬”,抽一名学生扮演“蚌”,连读三遍,老师(鹬)越读越快,学生(蚌)也越读越快,“争”得不可开交,下面的学生大笑,都想来“争”一“争”。接着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自悟自得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何为“争”,如何“争”,“争”出了效果,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感受到了朗读的乐趣,充分展示了“以读促悟”的理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堂也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要继续重视教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古文学习中有法可循,并逐步形成一种学习能力。

2、学生接触古文,应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寓言故事,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古文的字面意思上,这是初学古文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对课文有更深的感悟。

3、朗读的深度不够。虽然贺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但还需在学生讲清古文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出味。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有节奏地读,有韵味地读,读出感悟,读出深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寓言更是这样。古人创造出的寓言故事,内容虽然浅显,但其中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本课引导学生溯本求源,解读寓言故事的出处,力图帮助他们较为深刻的理解寓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表演、想象、练笔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鹬蚌相争》是北京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26课《寓言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寓言,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完成本则寓言教学任务只用一课时,所以,指导书写难字“鹬”,理解重点词语“互不相让”,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要融入其中。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 溯本求源,在创设情境中理解寓意。

以历史故事导入,抓住问题的生成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融入历史故事当中,通过体会历史人物思想,理解寓意。(2)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寓意 抓住重点词语“互不相让”,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词语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鹬蚌相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真正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想象,体验情感。

(3)片段练笔,落实情感目标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通过叙说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寓意。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情感目标的渗透不落痕迹。技术准备: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师??? 环节 ??? 学生

??? 故事导入 自读课文 激发兴趣 熟读概括 了解内容 初读指导 合作表演 ?指导朗读 体会角色 回归历史 角色换位 理解寓意? 想象交流 创编故事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历史故事导入

???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教学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小学生爱听故事,开课伊始,教师用故事导入,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紧接着提出问题“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将故事与文本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为下面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出示“鹬”图片)认识鹬。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完成板书:? 鹬??? 蚌 ? ↘?? ↙ ??? 相争 ??? ↓↓ ??? 渔夫(教学意图:深刻理解的前提首先是要“读懂”。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指导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识字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并了解“鹬”和“蚌”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由“复述”到“概括”等方式使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就像及时雨一样点点入地,润物细无声。)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

(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生1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生气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生:那鹬啄住我的肉,居然还威胁我,我才不怕它呢!师:你从哪儿看出蚌不怕鹬?

生:从“毫不示弱”这个词知道的。师:谁跟她读得不一样? 生2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慢条斯理,但很坚定)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河蚌还会想:你不是要把我干死吗?我就不放开你,看你能怎么样?气死你!(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哦,看来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很会气人呢!那鹬岂不是更生气了!我们再一起读读鹬和蚌的对话,感受它们各自的心理。

(教学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学生对阅读内容必然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联系生活阅读体验,使自己学得更自由,读得更精彩。)2.表演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合作表演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斗过程。看完几组同学的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1:它们不能说完话就放开,应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生2:那个鹬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对的,因为说的是“互不相让”,就说明鹬并没有想“撤退”的意思。

3、对,应该是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 „„ 板书:互不相让

(教学意图:因为本则寓言的主旨就在于双方的“互不相让”,因此,理解课文的重点就放在理解这个词上。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出鹬“生气”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语气,使他们初步体会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度;然后,利用表演的形式强化理解“互不相让”,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互不相让”这个词语的意思,同时利用学生好说、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1:它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鹬会被活活饿死,蚌会被活活干死,谁都不会有好下场!师:这就叫—— 生:两败俱伤!

生2:如果有渔夫走过来的话,它们一个不能飞,一个跑不了,就会被渔夫一起抓走„„ 生3(抢着说):渔夫把它们抓走后,很可能会把鹬卖掉,把蚌用来煮汤喝„„ 生4:鹬也可能会被吃掉„„

(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欲望,而且,他们的想象超越了文本:首先,打破了课文中原有的结果——渔夫得利,想到即使渔夫不来,鹬和蚌也会两败俱伤;其次,延伸了课文中的句号,想象出鹬和蚌被渔夫捉走后的悲惨遭遇。同时,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也经历着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惋惜、痛恨、替它们感到后悔等)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1:我会想:如果我和燕国打起来,还不得跟“鹬蚌相争”一样,最终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

生2:我不能去打燕国,一旦我们打起来,一定会劳民伤财,秦国再像那个渔夫一样乘虚而入,把我们都消灭了,那就惨了!

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国,而且我们还应该和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秦国„„

(教学意图:这种角色体验,使学生很自然的穿越时空,走出文本,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必再挖空心思的去总结寓意,也不必再去寻找现实中的实例“上纲上线”。从“赵王们”的“反思”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鹬蚌相争》的道理,孩子们懂了!)5.体会寓言的魅力。

??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教学意图:此前,学生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而且也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了它所蕴含的道理,但是,让他们说出这个道理,仍然有难度。所以,此时,再把故事和寓言背景结合起来,与文本对话,既帮助学生通过“赵王之口”理解了寓言的本意而又避免了空讲大道理的弊病。使教学“文中有道,道中有文,文道统一,水乳交融。”)

(四)创编故事,发散思维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教学意图:想象力是一种认识能力,是构成学生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比知识更重要。因此,设计了这一读写结合的训练。这一训练,不仅是对寓言的一个深化,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且通过学生续编故事,达到让学生自己明白:在生活中要理智,懂得互相谦让的目的。这比通过教师之口说出来效果要好得多!)

(五)作业超市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教学意图:这些作业的布置包括训练学生“说”、“写”、“搜集课外资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做。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兴趣作业”的目的。)? [板书:]? 鹬??? 蚌 ? ↘??? ↙ ???

? 相争 ?

(互不相让)?

↓↓ ?

渔夫得利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概括说出《鹬蚌相争》的故事。

2、检查评价学生所写的续编故事。

3、讲一讲搜集来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它的寓意。?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课文不长,孩子们读起来困难不大。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读完后兴味索然,机械谈寓意。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改变了以往学习寓言“读故事____谈寓意 ____联系生活举实例”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表演、个性体验、联系生活,角色转换、创编想象等多种学习方式,将故事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于小故事中自然体会出大道理。

实践证明,这节课新颖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学习,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但是,对于课上发生的一个“小事件”的处理我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如果我是赵王,我就联合其他五国,一起去攻打秦国!”当时我一愣,别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说法!我心里暗暗叫苦。这说法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啊!原本是想让学生明白“和平相处”的皆大欢喜,怎么他会跳跃到“群起攻之”上去了呢?我一直心里明白,凭我这资质,不可能像名师们一样,面对每一次课堂上的“生成”都能灵活处理的恰到好处,甚至精彩连连。我一直相信“生成的精彩源于课前充分的教学估计”,所以,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多去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想出相对的办法。可是,这孩子的说法我还真没估计到!怎么办?让学生讨论吗?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出于本能,我只好提示学生联系当时赵国面临的问题去想。好在,后面的学生回答又转入“正轨”,我赶紧进行下面的环节!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感觉,有这一说法的那个孩子一定已经明白了“鹬蚌相争”所蕴含的道理,他也一定清楚了“燕赵相争”与“鹬蚌相争”的关系,只不过,他直接从解决眼前的事跳跃到了如何处理当时的战局。应该说,这样的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他具有很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这孩子具有很高的战略思想!可是,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能肯定他的想法吗?是应该让他明白“和平相处”更好,还是就事论事呢?我是不是应该帮他分析一下这样“群起攻之”的不成熟因素?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又偏离了这节课的初衷呢?不管怎样,我觉得自己今天这样的处理肯定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妥当的,可是,我该怎样做呢?

教材分析:《鹬蚌相争》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4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则寓言通过鹬和蚌相互争吵谁也不让谁,最后双方都被渔夫捉住这个小故事,说明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课文篇幅不长,语言通俗易懂,题目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也明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字典、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每生准备好《新华字典》和生字本。

2.一张战国时期的彩色简易地图,鹬和蚌图片,词语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历史故事引入。

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苏代以一则寓言故事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这则寓言故事和两种小动物有关。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以历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

1.出示鹬的图片。

(1)板书:鹬。

(2)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

(3)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鹬的嘴巴又尖又长)

(4)师简介鹬的生活习性。

2.出示蚌的图片。

(1)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蚌有坚硬的外壳儿)

(2)板书:蚌。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揭示课题,猜想质疑。

1.揭示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

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它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鹬去啄蚌的肉,蚌把鹬的嘴巴牢牢地夹住了,后来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结果被渔夫一齐捉住了。)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1)品读鹬说的话。

①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威胁”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2)指名读蚌说的话。

①指导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②出示词卡:毫不示弱

A.指导读准生字:弱

B.指导书写生字。

C.通过查字典理解“弱”的意思。

D.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把握“毫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

2.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1.齐读课文。

2.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迁移运用,站在历史人物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寓言的主题得到升华。]

3.总结拓展:你们看,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说你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

4.老师这有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现在赠送给大家。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多读这些故事,你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寓言的特点,让他们谈谈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激活他们的阅读积累,给学生推荐课外的阅读篇目,让他们的目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有智慧的人。同时,揭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简洁实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自主积累词语

?

2、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对话内容,明白寓意知道与人相处要懂得退让。?

3、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重 点:? 感悟故事内容,感情朗读对话

难 点:? 感悟故事内容,懂得与人相处要互相退让。资源应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战国时代的七个国家分布图。同时师讲述:在这七个国家当中秦国实力最强,因此秦王有吞并其他六国的野心。这时赵国与燕国发生点矛盾,赵王想要攻打燕国,燕王赶紧派大臣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阻止了战争的发生。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具有这么大的力量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呢?想不想知道?(想)读完课文我们就知道了。打开29课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一查工具书

2、同桌互读、互帮互学

3、指名回答:是什么故事阻止了战争的发生?(师板书:鹬蚌相争)分析鹬的字形,据形説意

4、出示课件鹬:了解鹬的外形特点

5、出示课件蚌;了解蚌的特点

6、文章哪几段写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呢?快速地浏览课文

7、指名回答:(3-6段)

8、鹬和蚌为什么相争呢?指名读课文(第三段)

9、出示课件:蚌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读句子再读词语“懒洋洋”(1)、指名解释词语并演示(懒洋洋)(2)、怎样记住“洋”字?并给组词

? 师:蚌正在晒太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10、出示课件:鹬用长嘴去啄棒的肉(1)、先读句子再读加点的字“啄” ?(2)、解释字义、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接下来看蚌是怎样对付鹬的?

11、出示课件:蚌夹住了鱼的嘴(1)、先读句子再读加点的词“夹”(2)、给“夹”扩词

?师:鹬被夹住以后它会怎么样?

12、指名读文(第四段)

13、出示课件:鹬怎么也摆脱不掉蚌(1)、先读句子再读加点的词“摆脱”(2)、指名解释“摆脱”并给脱扩词

?师:指导朗读这一段要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14、再指名读

?师:鹬这样大发雷霆看看蚌怎样?

15、出示课件:蚌??? 毫不示弱(1)、读词语并指名解释

(2)、用“毫不示弱”练习说话

?师: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蚌毫不示弱的语气读出来

16、指名读第五段

17、练习读鹬和蚌对话的内容并指名分角色朗读,读后相互评价

?师:我们能不能把鹬和蚌相互争斗互不相让的过程演出来呢?注意表情和语气

18、同桌练习演

19、指名戴头饰到前边演(两组)

?师:鹬和蚌这样争斗下去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20、指名读第六段

?指名解释“毫不费力”并板书(渔翁得利)?师:这时困在渔翁网中的鹬和蚌会怎样想呢?

21、指名回答

?师:那我们听完这个故事会怎样想呢?

22、指名回答 ?师:同学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有矛盾时要懂得退让,“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那么赵王听完这个故事会怎样想呢?

23、指名读第七、八段

?读后回答:赵王怎样做的呢?

?师:赵王醒悟了,攻打燕国只能让秦国得利。(三)、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看图续编故事,多年以后鹬和蚌的子孙在海滩边见面了会说些什么?怎么做?发挥想象把故事编完整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2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A.李煜 B.苏轼 C.柳永 D.辛弃疾 答案:B 2.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A.感情充沛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间 D.感情充沛 答案:C 3.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 B.《论毅力》 C.《季氏将伐颛臾》 D.《论快乐》 答案:C 4.《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A.清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明代中期 D.晚清 答案:B 5.《门槛》一文是()A.寓言诗 B.散文诗 C.抒情诗 D.哲理诗 答案:B 6.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A.《天问》 B.《离骚》 C.《九歌》 D.《九章》 答案:C 7.《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A.叙述和抒情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 答案:C 8.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答案:C 9.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答案:C 10.“易安居士”是指()A.苏东坡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辛弃疾 答案:B 11.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A.契诃夫 B.泰戈尔 C.屠格涅夫 D.伏尔泰 答案:A 12.《论毅力》的作者是()A.欧阳修 B.康有为 C.梁启超 D.王安石 答案:C 13.《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 D.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答案:A 14.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A.比喻拟人设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设问 夸张 C.拟人对偶反问 比喻 D.对偶 拟人反问 比喻 答案:A 15.下列各组句子中,括号中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 呼中丞之名而置之,谈笑(以)死 B.辞不许,(乃)归白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帝欲(为)娶贵族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答案:D 16.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孰与徐公美

译文:我和徐公比,谁更美? B.君安与项伯有故

译文: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情呢?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健。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哪管他的年纪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答案:C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称:适合 B.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除:解除 C.主上向我,为首为讳乎 首:自首 D.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 直:值得 答案:D 18.下列各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19.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A.茅盾 B.赵树理 C.老舍 D.巴金 答案:C 20.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A.曹禺 B.巴金 C.鲁迅 D.茅盾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小题。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21.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答案: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22.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2分)答案:驳中有立,驳立结合,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23.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4分)答案:“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啊!”

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危害:季氏专权,又要扩张势力范围,这必然激化与鲁君的矛盾,发动不义之战,授鲁君以柄,后必有灾,这才是季氏真正的忧患之所在。(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4~26小题。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25.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4分)答案: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26.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4分)答案: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3

政治试卷(专升本)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A.思维问题和存在问题B.本原论问题和同一性问题 C.认识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B.存在形式 C.时、空标度D.运动方式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内容是 A.主观的B.客观的 C.思维的结晶D.认识的结果 4.事物的质,是指事物自身的 A.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B.结构 C.存在方式D.性质

5.事物的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它们是

A.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B.数量的增减,结构的改变 C.内部变化,外部变化D.形式变化,内容变化 6.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 A.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完全抛弃

B.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环节的中断 D.事物发展过程的中断

7.把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绝对化,是 A.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 8.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 A.必然性的特殊形式

B.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C.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D.可以发生的、并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趋势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认识是 A.感性认识的深化,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经过实践检验的 C.感性认识的基础 D.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的形式是 A.客观的B.主观的 C.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D.外在的

11.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中 A.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B.生产力是形式,生产关系是内容 C.生产力是本质,生产关系是现象 D.生产力是现象,生产关系是本质 12.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 13.两个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的价值形式是

A.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D.货币形式和简单价值形式 14.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是

A.一般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B.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5.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公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1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按产品的最终用途形成 A.生产基金和消费基金B.生产基金和积累基金 C.消费基金和储备基金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17.市场经济是

A.实现人们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

B.商品经济的运行模式,生产资源的配置方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商品的交易方式

18.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孙中山

1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是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近代中国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D.中华革命党

2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D.国民党“一大” 2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23.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D.土地革命

24.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 C.中共“七大”D.“八七”会议

25.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分歧,是要不要

A.抗战B.发动人民群众抗战 C.开展游击战争D.进行持久战

26.中国抗日战争不能速胜而只能是持久战的根据是 A.敌强我弱B.敌小我大 C.敌退步我进步D.敌寡助我多助 27.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事件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B.三大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8.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

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29.1998年5月11日和13日,为了公开谋求地区霸权,首先进行五次地下核试验竞赛,造成南亚局势骤然紧张,并威胁到世界安全和稳定的国家是 A.菲律宾B.泰国 C.印度D.巴基斯但

30.1998年6月中旬一9月上旬,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是在 A.珠江流域B.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31.建国以来,表明我国进^41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在我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州一次重大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四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完整周期,它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第三阶段是________.33.商品经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因素.3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所坚持的策略总方针是________进步势力,________中间势力,________顽固势力.35.1998年5月3日,欧盟在________举行首脑会议,经过谈判,确认比利时、法国、德国.西班牙.卢森堡.意大利等________个国家为首批欧元成员国,同时任命________为首任中央银行行长,欧元区宣告成立,并决定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36.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重申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三不原则”,即不支持________、不支持________、不支持________。37.1998年10月12日一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研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问题,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38.什么叫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9.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40.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25分.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2,分.1.B 2.B 3.B 4.A 5.B 6.B 7.C 8.B 9.A 10.B 11.A 12.B 13.C 14.D 15.C 16.D 17.B 18.A 19.D 20.B 21.D 22.B 23.D 24.A 25.B 26.A 27.C 28.B 29.C 30.B 31.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32.肯定 否定 再否定

33.待售商品量商品 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4.发展 争取 孤立 35.布鲁塞尔 11 杜伊森贝赫

36.台湾独立 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台湾加入由主权国家作为会员的国际组织 37.农业 农村 农民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38.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它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3分)

第一,实践为认识发展提出新的课题.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作为认识的新课题.(3分)

第二,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新的手段,如仪器.设备等.认识手段越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3分)第三,实践为认识发展积累新的经验.因为提高认识水平的一切经验材料都来自于实践.(3分)第四,实践促使人们思维能力提高.因为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入脑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实践使思维能力不断提高.(3分)

39.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交换矛盾推动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2分)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1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商品生产的出现,使商品的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3分)为了克服扩大价值形式中没有统一等价物与商品交换的矛盾,使扩大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3分)为了克服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不固定,影响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交换的矛盾,使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金银身上,于是一般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3分)

所以,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3分)40.五四运动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

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已经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3分)从领导力量看,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起了决定性作用.(3分)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政治指导作用.五四运动后,革命的领导权开始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变.(3分)从指导思想看,指导五四运动的思想武器,开始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3分)以上说明,五四运动已经具有诸多新的因素,因而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1分)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25分.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J我国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分)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我国已经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占统治地位.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生产力还非常落后,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很不完善,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5分)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即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为此必须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解放生产力.(4分)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4

1、在斗谱中,白梅花因质地轻用量较少,应放在斗架的何处? A、上层 B、下层 C、左侧 D、右侧 E、边架

2、不属于装药设施的有:

A、毒性中药柜 B、成药柜 C、调剂台 D、发药台 E、包装台

3、与医师处方有效期相关的描述有:

A、一日内有效 B、三日内有效 C、七日内有效

D、超过期限自行更改日期 E、超过期限则减去过期天数的剂数

4、与处方留存期限无关的描述:

A、毒性中药处方留存2年 B、麻醉中药处方留存3年 C、一般药处方留存1月

D、处方留存期满后登记 E、已登记的处方由单位负责人批准销毁

5、不属于处方前记的内容有:

A、医院全称 B、就诊时间 C、患者住院号 D、就诊科别 E、患者住址

6、毒药的标签式样是:

A、绿底白字 B、绿字白底 C、白字黑底 D、黑字白底 E、绿黑相间

7、现行药典是:

A、2005年版 B、2010年版 C、1995年版 D、2012年版 E、2000年版

8、药典中所不包括的内容有:

A、各种中药材的品种来源 B、各种中成药的生产来源 C、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D、中成药的质检方法 E、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剂量、功效及应用范围

9、药典的应用范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药材的种植 B、药材的检验 C、药材的使用 D、药材的管理 E、药材的供应

10、药品标准的特点是:

A、具有技术上的意义 B、具有经济意义 C、具有法律约束力 D、具有高技术性 E、具有权威性

11、药品标准分级包括

A、国有企业级 B、民营企业级 C、中外合资级 D、国家级 E、个体企业级

12、《伤寒论》对煮药的火候要求是:

A、先文火后武火 B、先武火后文火 C、微火长时煮 D、强火长时煮 E、中火保持沸腾

13、罂粟壳每张处方最大量是:

A、9g

B、18g

C、27g

D、36g

E、45g

14、对配付鲜药的要求是:

A、最多只能配给3天剂量以免腐烂 B、超过3天剂量最好放在冰箱保存 C、要单包处理 D、为防止腐烂可放在阴凉处晾干 E、可以打开包装将鲜药保存在湿砂中

15、与计价原则有关的内容:

A、自费药品要按中等价格计价 B、合同记帐要注意是否有单位签名 C、参照国家的价格计价 D、国家没有规定的品种可自行估价 E、不同规格的药味要按规定注明以使调剂员明白

16、对处方中冬虫夏草的处理,正确的内容有:

A、按自费药品单列价格 B、医生注明属病情需要者不算自费药

C、单包并写清药名 D、不能单包,要与群药混合以免套购 E、按中等价格的冬虫夏草配付

17、要写清炮制品才给付炮制品的药材有:

A、苡仁、芡实 B、山楂、麦芽 C、山药、白芍 D、望不留行、苍耳子 E、龙骨、牡蛎

18、中药汤剂处方正文不包括的内容有: A、药名 B、规格 C、剂量 D、剂数 E、脚注

19、《药品管理法》对医院制剂的管理内容有:

A、要获得《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B、要获得《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C、要有《制剂许可证》 D、要有《制剂卫生许可证》 E、要有GMP认证

20、《伤寒论》中提到的“浆水”是:

A、山上流动的水 B、早晨从井中打起的第一桶水

C、用瓢扬了上千遍的水 D、将熟粟米泡水五、六日所得的色白如米浆的水 E、在地上挖坑取出的上清水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药调剂的程序包括:

A、复核 B、配方 C、审方 D、计价 E、发药

2、与毒性中药使用管理有关的内容是:

A、每次处方量不能超过3日极量 B、处方一次有效并保存二年备查 C、包装必须印有毒药标记 D、加工炮制毒药必须按照《药典》或《炮制规范》进行 E、调配毒药要求有执业药师资格

3、与麻醉中药使用管理有关的内容是:

A、每日处方量不能超过6g B、应单包并要求病人妥善保管 C、连续使用不能超过三天 D、处方要留存至规定的年限 E、处方中只写药名则发给炮制品

4、与调剂质量要求相符的内容有: A、计价误差每剂小于五分钱 B、毒性中药处方不能查出有超规定量使用 C、分剂量误差不能大于或等于6% D、处方中药品没有炮制品给付方面的错误 E、处方中不能查出有配伍禁忌方面的错误

5、下列药材中要求临用时捣碎的有:

A、五味子 B、白芥子 C、法半夏 D、肉桂 E、鳖甲

6、审方人有:

A、计价员 B、调剂员 C、复核人 D、发药员 E、包装员

7、审方的内容包括:

A、前记中是否有患者年龄、性别 B、药名书写是否正确 C、有否医师签名 D、药品剂型、剂量是否清楚 E、药品用法用量是否正确

8、《伤寒论》中的煎法有:

A、去渣再煎 B、分煎 C、渍泡取汁 D、先煎 E、包煎

9、下列中需要专柜存放的贵细药有:

A、紫河车 B、牛黄 C、蛤蚧 D、三七粉 E、珍珠粉

10、排列斗谱常用的依据有:

A、按药名与功效近似 B、按处方常用药对 C、按相同的入药部分 D、按同一品种的不同炮制品 E、按常用方剂

11、应排放在斗架低层的药品有:

A、生龙骨 B、姜炭 C、钟乳石 D、煅赭石 E、生磁石

12、常用调剂工具有:

A、天平B、铜冲钵 C、分厘戥 D、冷藏柜 E、打粉机

13、斗谱是指:

A、药斗柜内各斗排放顺序的规律 B、同一斗内前后格饮片排放的规律 C、斗架与斗架排列的规律 D、斗架与调剂台排放的规律 E、斗架上斗格的横竖排列规律

14、处方中书写有“艾叶”时,调配的方法是:

A、统一付给生艾叶 B、统一付给艾叶炭 C、外用处方付给生艾叶 D、内服处方付给艾叶炭 E、请医生注清楚才给配付

15、对处方中蛤蚧的处理是:

A、一律按自费计价 B、一律按公费计价 C、单包 D、医生注明则单包 E、不单包者去除头足、背部的鳞片及支撑的竹板分入每剂药中

16、处方只写药名未注明生品或炮制品时,一律付给炮制品的药材有: A、白术 B、半夏 C、白芥子 D、肉苁蓉 E、首乌

17、要写清炮制品才付给炮制品的药材有: A、大黄 B、当归 C、党参 D、骨碎补 E、桑螵蛸

18、中医处方术语内容包括:

A、用药禁忌 B、脚注 C、处方用名 D、药品规格 E、药品产地

19、协定处方是指:

A、是医院药房与医生协商制定的 B、用于经常性的医疗需要 C、按病人预约事先调配

D、可以减少调剂时间和提高效率 E、使病人能及时取药和服用方便

20、下列特殊药品的标签描述正确的是:

A、麻醉药品白底蓝字 B、放射性药品红蓝相间 C、毒性药品白底黑字 D、精神性药品绿字白底或白字绿底 E、外用药品与毒性药品的标签式样相同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中药调剂

2、法定处方

3、中药正名

4、处方全名

5、麻醉中药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_____________相近,使用不当会 ____________的一类中药。

2、晚期癌症患者持_____________,不受剂量和时间限制,可 __________ 使用罂粟壳。

3、调剂质量的一般要求是:配方应用合理,____________,品种数量准确,包装完整。

4、调剂分剂量时要求: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进行,保证分剂均匀。

5、处方中有自费药品应_________,药品如有不同规格或细料贵重药应___________,以免调配时错付规格。

1.下列关于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审方 B.计价 C.调配 D.加工 E.发药 答案:D 解析:

调剂中成药应严格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程序进行。2.缓释制剂的类型有()A.骨架分散型 B.缓释膜剂 C.缓释乳剂 D.缓释微囊 E.膜控型 答案与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缓释制剂的类型”,即剂型的一大类。而缓释微囊是一种具体的膜控型缓释制剂的名称,而非类型。

3.碳酸氢钠与什么药合用有配伍禁忌()A.含有大量鞣质的中药 B.含有大量黄酮成分的中药 C.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 D.含麻黄的中成药 E.含朱砂成分的中药制剂 答案:C 解析:

1.含有大量鞣质的中药

如:地榆、儿茶、五倍子、虎杖、拳参、石榴皮、老鹳草、大黄等,如与VitB1合用,则可与之永久结合,而使其从体内排出; 如与酶制剂合用,使其疗效降低;

如与重金属盐类及生物碱类成分合用,能产生有色沉淀; 如与蛋白制剂合用,则产生鞣质蛋白。2.含有多量黄酮类成分的中药

如:黄芩、槐米、忍冬叶、橘皮、旋复花 不能与含金属药物合用。

3.甘草、鹿茸若长时间与水杨酸衍生物合用,能使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增加。

与降糖药物产生药理拮抗。4.牛黄解毒片与四环素配伍禁忌。含有石膏的方剂或矿石类与四环素禁忌。

5.含朱砂成分的中药制剂(朱砂安神丸、七厘散、磁朱丸、归神丹等)不可与含溴化物、碘化物(巴氏合剂、三溴合剂、碘化钾等合用。

6.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山楂糖浆、五味子糖浆、山楂丸、保和丸等)不宜与磺胺类药及碱性西药(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同服。7.含有麻黄的中成药(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气管炎丸、哮喘冲剂、定喘丸等),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痢特灵、优降宁、异烟肼、甲级苄肼、苯乙肼等)同用。

8.含强心苷的中药(杠柳、蟾酥、罗布麻等),不宜与洋地黄制剂并用。9.硼砂及含硼砂的中成药(如:痧气散、红灵散、行军散等)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合用。

4.药学技术人员之间的道德准则是()A.不损坏对方利益 B.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C.不以权谋私

D.下级药师绝对服从上级药师 E.讲究论资排辈

答案与解析:药学技术人员之间的道德准则是:①相互尊重,平等相待;②团结协作,紧密配合;③互相关心,维护集体荣誉;④共同努力,发展药学科学。

5.下列哪种不是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品种()A.补骨脂 B.香附 C.鸡内金 D.乳香 E.五味子 答案:A 解析: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即付醋制的品种有香附、鸡内金、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五味子、大戟、甘遂、芜花、商陆、莪术等。

6.不属于特殊中药存放的是()A.细料药品 B.配伍相反的饮片 C.后下药 D.配伍相畏的饮片 E.毒性药和麻醉药 答案:C 解析:

特殊中药的存放为了避免差错事故,有些形状类似饮片和相反、相畏饮片不能放在一起,防止因疏忽造成意外事故。

1.形状类似的饮片,如山药片与天花粉片;炙甘草片与炙黄芪片;桂枝咀与桑寄生咀;天南星片与白附子片;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

2.配伍相反的饮片,如乌头类(附子、川乌及草乌)与半夏的各炮制品、瓜蒌(瓜蒌皮、瓜蒌子、瓜蒌仁霜及天花粉);甘草与京大戟、甘遂、芫花;藜芦与人参、党参、西洋参、丹参、南沙参、北沙参、玄参、苦参、白芍、赤芍、细辛均不宜放在一起。

3.配伍相畏的饮片,如丁香(包括母丁香)与郁金(黄郁金、黑郁金);芒硝(包括玄明粉)与荆三棱;各种人参与五灵脂;肉桂(官桂)与石脂(赤石脂和白石脂)均不宜放在一起。4.为防止灰尘污染,有些中药不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如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生蒲黄、血竭面等,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以保持清洁卫生。

5.细料药品(价格昂贵或稀少的中药)不能存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应设专柜存放,由专人管理,每天清点账物。如人参、西洋参、牛黄、麝香、西红花、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虫夏草、海龙、海马、三七粉、各种胶类等。

6.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品种和制度存放,决不能放一般药斗内,必须专柜、专账由专人管理,严防意外恶性事故的发生。如川乌、草乌、斑蝥等27种发中药和麻醉中药罂粟壳。

7.以下各药属于较易泛油的中药是()A.当归 B.使君子仁 C.枸杞子 D.防风 E.狗肾 答案:D 解析:

泛油又称走油。是指药物中所含挥发油、脂肪、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返软、发黏、颜色变深、发生油败的现象。药物的泛油是一种败坏现象,已改变了原有的性质。影响了应有的治疗功效。

易泛油中药的分类按照中药泛油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类。1.极易泛油的中药: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怀牛膝、川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哈士蟆油、壁虎、蝼蛄、蟋蟀、斑蝥虫、牛虻虫、蜈蚣、红娘虫、青娘虫、乌梢蛇、蕲蛇、蛤蚧、水獭肝、鹿筋等。

2.较易泛油的中药: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防风、胡黄连、白术、红芽大戟、知母、桔梗、百部、紫菀、独活、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云木香、苍术、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榧子、蕤仁、白果、橘核、大枫子、枣仁、瓜蒌仁、莱菔子、豆蔻、砂仁、草蔻、金樱子、桑椹子、荜澄茄、槐角、全瓜蒌等。

以上两类易泛油中药都易发霉,其中除豆蔻、砂仁、草蔻、千金子、荜澄茄、大枫子、巴豆外又都易生虫(火麻仁、蕤仁等带硬壳的不会生虫),枸杞子还易变色。

8.以下药物中,妊娠慎用的药是()A.马钱子 B.天山雪莲 C.川牛膝 D.华山参 E.麝香 答案:D 解析:

妊娠禁忌药分为妊娠禁用药、妊娠忌用药、妊娠慎用药三种。妊娠禁用药为毒性中药,凡禁用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妊娠忌用药大多为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中药,应避免使用。妊娠慎用药一般包括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药性辛热的中药。慎用的中药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1)妊娠禁用药 马钱子。

(2)妊娠忌用药 天仙子、轻粉、斑蝥、雄黄、三棱、莪术、水蛭、关木通、土鳖虫、川牛膝、千金子、千金子霜、巴豆、巴豆霜、甘遂、芫花、京大戟、牵牛子、商陆、丁公藤、芒硝、玄明粉、阿魏、猪牙皂、益母草、麝香、附子、虻虫、天山雪莲花、鳖甲胶、陆英。

(3)妊娠慎用药 蟾酥、华山参、硫黄、干漆片、姜黄、急性子、瞿麦、制川乌、制草乌、番泻叶、白附子、枳实、三

七、大黄、王不留行、西红花、红花、肉桂、苏木、虎杖、卷柏、漏芦、禹州漏芦、穿山甲、桃仁、凌霄花、牛膝、蒲黄、郁李仁、枳壳、天南星、冰片、草乌叶、禹余粮、常山、赭石、关白附、干蟾、菊三七。

9.一般中药处方应留存()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答案:A 解析:

这个知识点的确容易弄混,毒性中药处方保存2年,一般处方保存1年: 医疗单位供应和调配毒性中药,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调配处方时必须认真负责,使用与之剂量等级相适应的戥称或天平称量,保证计量准确,按医嘱注明要求调配,并由配方人员和具备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后方可发出。对处方未注明“生用”的毒性中药,应当付炮制品。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师审定后再行调配。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2年。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麻醉药品处方保留3年。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10.白芥子的应付规格是()A.芥子 B.芥末子 C.生芥子 D.炒芥子 E.生白芥子 答案:D 解析:

直接写药物正名,即付炒黄的品种:麦芽、谷芽、山楂、牵牛子、紫苏子、莱菔子、王不留行、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酸枣仁、草决明、扁豆、葶苈子、火麻仁、蔓荆子等。11.调剂时,复核的内容一般不包括()A.药味是否相符 B.剂数是否相符 C.计价是否准确 D.有无用药禁忌 E.剂量是否准确 答案:C 解析:

复核,又称校对,是指对调配的药品按处方逐项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复核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对调配好的药品是否与处方所开药味及剂数相符。有无错味、漏味、多味和掺杂异物。

2.审查称好的药品剂量是否与处方用量有差距。处方中各味药的剂量应准确,每剂药的剂量误差应小于±5%。必要时要复称。

3.审查有无相反(十八反、十九畏)药物,妊娠禁忌药物,毒麻药有无超量。毒性中药、贵细药品的调配是否得当。

4.审查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是否单包并注明用法。

5.审查药品质量,保证无伪劣饮片,审查有无虫蛀、发霉变质,有无生炙不分或以生代炙,整药、籽药应捣未捣,调配处方有无乱代乱用等现象。

6.复核人员检查无误后,必须签字,方可包装药品。7.包装时注意先煎、后下、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中药,都应放在每一包的上面,另包鲜药要放在各药包的上面,外用药应使用专用包装,并要有外用标志。最后将处方固定在捆扎好的药包上。题型: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5

简答题

41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答: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42当前全面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

(1)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3)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4)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5)实施科教兴农。

43简述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答: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2)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重要作用对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

(1)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

(2)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

(4)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5)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5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答:

(1)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

(2)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6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

(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义。

47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答:

(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党的一切事业、一切活动以及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取得执政地位并能够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世纪艰巨任务面前,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就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四、论述题

48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试论如何理解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答:

(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最大的国情是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的基本纲领。

(2)当前,我们必须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

(3)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49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答:

(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只要中国实现了自己的发展目标,中国就会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可见,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

(3)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中国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人民生活究竟怎么样,都要靠发展。

(5)善于把握机会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因为不抓住机会,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发展机遇稍纵即逝,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0如何理解“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断提高,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必须要求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由本国范围发展为世界范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掌握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本国所需的所有产品。每一个国家,都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200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6

【时间】2012.5.27

【地点】沙河公园·麻石烟云(麻石桥-SM广场侧)

【人物】阿

七、芸艳、海萍

【公交】2、51、52、61、114、159、313、3

42【特色】沙河之滨、工业文明博物馆、东郊老铁路及蒸汽火车头、市井休闲类公园、SM广场商圈、工业雕塑

【简介】占地234亩的“麻石烟云”位于二环路西侧麻石桥旁,设计主题是体现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追忆成都工业发展史。该景区从二环路一侧进入。第一个主题景点是静水广场。通过一段极富工业气息的灯柱连廊后,就进入第二个主题景点———声控水雾广场,音乐和水雾隐喻蒸汽机时代的来临。继续前行,就来到第三个主题景点———钢构架工业展示连廊。接下来的第四个主题景点———音乐喷泉广场,这里有动感的空间造型设计和巨大雕塑,隐喻电子时代的来临。经过浅水河滩和亲水景观连廊后,便置身于第五个主题景点———开放式生态亲水广场。

【游记】从学校出发,目的地本为东区音乐公园,三个人从SM广场步行路过麻石烟云,顿起休闲气息,老老少少锻炼的人群,让整个公园多了几分生活感,沙河之水从此而过,当然大城市的水当然不会太干净,但是湖畔的植被仍旧丰盈淡然,公园里有很多工业类的雕塑,以及一段故意保留的铁路,置身其间,在宁静中,看着四周的高楼林立,看看那段老铁路,那个火车机头,顿然感受得到历史的巨变,那些远去的东郊工业文明......【照片】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销售经理岗位职责(数字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