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阅读《边城》的教案设计,了解如何学好《边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学习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能力目标
1.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2.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2.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
教学方法
1.美读课文,细细咀嚼品味作品蕴含着的诗一般的意韵。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翠翠的形象,小说的主题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繁华的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闲暇时,我们是不是也想让生活增添点儿古朴意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
二、解题
1.边城:即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小镇,是沈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2.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苗族。生于一个困顿的军阀官僚家庭,十四岁进入军队,开始半流浪式的士兵生涯。他跟随湘西地方军,走遍沅水流域,得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欢乐与悲哀,了解到各种“人生形式”。这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人民有某种共通之处。黑暗的现实和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萌发起他对现存秩序的怀疑,这些对他日后的创作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他以“休芸芸”的笔名开始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他写作很勤,是当时作品数量最丰的作家之一。他是《晨报》《新月》刊物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作品以小说为主,计有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中长篇十余部,还有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此外,他还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解放后一直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其早期创作大多是写童年生活和青少年行伍生活,具有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1931年以后的创作转向现实生活,在理想化的牧歌情境中表现着作家所向往的人情和人性美。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创作成熟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3.《边城》:写湘西江城一个恋爱故事:山城茶峒dòng的掌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nuó送,都爱上碧溪岨zǔ渡口老船夫天真美丽的外孙女翠翠。两兄弟坦诚地互诉心事,相约按古***俗以歌声相比,谁能打动翠翠,得到应和,谁就赢得爱情。天保不善唱歌,又明白了翠翠倾慕傩送的实情,就毅然随船下辰州。这个“水鸭子”竟被竹篙弹到水里“淹死”了。傩送为天保的死难受,又被家中逼着接受中寨王团总的女儿的妆奁lián,痛苦地坐船去了桃源。老船夫深为外孙女的婚事、幸福而忧虑,加上船总父子的误解和冷遇,在一个大雷雨的夜晚悄悄地死了。翠翠继续操持渡船,在碧溪岨等待着自己心爱的青年。但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在这三角恋爱的种种纠葛中,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父子之亲、睦邻之意,生动表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惊残楚,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青鸾痴心。”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给每节拟标题。讨论明确:
三、风情民俗
边城
四、往事如梦
五、心事谁知
六、心头涟漪
2、本文的情节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本文的情节结构的营构特点是采用插叙,主体部分(四)、(五)是作为插叙的内容增添进去的。作用: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整体布局上的跌宕美。在内容上使“翠翠的心事”有了依托,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交代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也充实了人性美善的内容。
3、小说描写了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主要人物及其关系——翠翠与爷爷的祖孙情、翠翠与二老的爱情、驻军官兵与百姓的军民情、爷爷与顺顺的邻里情、爷爷与他朋友的朋友情、爷爷与顾客的摆渡情、翠翠与大黄狗的人物情等。课文以翠翠与爷爷为主要形象,通过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的风俗民情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的美好生活画卷,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具体研习:合作品赏作品中的人性美
作者在小说中从祖孙情、爱情、军民情、邻里情、朋友情、摆渡情、人物情等多方面构筑了一个人性美的理想王国。
各组选择一种大家所喜欢的情,结合具体语境,深入讨论。讨论后推荐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并可以选择喜欢的段落分角色朗读。
1、祖孙情 : 爷爷关爱翠翠,翠翠爱戴爷爷。
文中很多方面都能形象表现出这种浓浓的祖孙情。比如:
(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P19面顺数4节)“即刻”,反映了老船夫动作的灵敏、迅速。“一面……一面……”的连词运用以及“翠翠,翠翠”的连声呼唤,都说明了爷爷的焦急。“哑”字,表现出爷爷的苍老以及急促地神态。这些都表明了老船夫对孙女真诚的爱护。“轻轻”地说,是翠翠故意不让爷爷听见,“不是……不是……”“早被”这些心理描写,鲜明地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的嗔怪,但这种嗔怪又不大声张扬,只说给自己听,不惹爷爷生气。表现出翠翠对爷爷爱戴。
(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很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要提醒翠翠,又怕触动了少女敏感害羞的心,说话很小心。先说顺顺好,再说大老好,最后又似乎多余地说“这一家人都好”。(P20面倒数2节)可见爷爷对翠翠的爱是多么细致入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你就是没有说二老,你认识二老吗?你光心动,你有行动吗?为什么不去提亲?可见翠翠说话也很委婉,也是用暗示性的话,一则表现出少女的害羞与修养,二从对爷爷进一步采取准确行动的提示中,表现出对爷爷的信任与依赖。
(3)(祖父)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P20面倒数2节)懂得孙女的害羞与懂事,不主动袒露心迹。“不加检点笑着说”表现出爷爷心情的迫切,但为了考虑孙女的心理承受力,他故意带着玩笑的口吻来明确试探,可见爷爷用心良苦。“你疯了!”一则表现出翠翠对婚事的重视与掩饰心态,还表现出对爷爷乱点鸳鸯谱的嗔怪。这些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祖孙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2、军民情:官民同乐,军民一家 。
“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P14面第1节)“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船只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第三部分第3节)“你爷爷一定到军营里喝里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P18面第四部分18节)“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好勇取乐的军士……”(P19-20面第五部分第2节)其中“注重”写出了以民为本的慎重态度,“得法”表明了治安方法的得当,“既……也……”表现出治安成果的巨大,“莫不”是从范围上、“极”从程度上写出了官民同乐的普遍现象,“好事”写出了军士的主动性,“必”、“照例”写出了端午军民同乐的常规性、有序性,“抬”写出了军民一家亲的真诚之爱。这些都鲜明地表现出官民同乐、军民一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构筑了其乐融融的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
3、邻里情:有仁有义,爱心奉献。
(1)“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P20面第五部分第9节)“肥鸭”说明鸭子的肥大健硕,是代表荣誉的战利品。将它不假思索地送于祖孙俩,说明顺顺的慷慨大方、尊老爱幼。“且知道”、“又送了许多”说明顺顺并不是为富不仁之徒,而是心里装有贫困人家,一有机会就真心相助,慷慨解囊。也照应了前文的“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2)“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的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P20面第五部分第10节)称赞翠翠长得很美,表明了顺顺对翠翠的喜爱,“问”了“又问”,表现出长辈对晚辈的那份关爱之情。这些都表现出顺顺的仁义慈善美德。
(3)“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P21面第五部分第17-18节)“赶即”,表明翠翠不假思索,行动迅速,主动为他人着想。“望着”、“上山了”写出了翠翠同祖父视邻里如家人,目送时间之长,情意之真。
4、朋友情:人生知己,同怀视之
(1)“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来得及”,“看得好就不必再回来”(P16面第四部分第2、4节)“也”、“换换”、“不必”表现出老船夫的推己及人的美好品质。对朋友十分关心、体贴,真够朋友!
(2)“老船夫听说十分高兴,于是把酒葫芦取出, 推给城中来的那个人……一面 ……一面……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P16面第四部分第4节)老船夫非但不埋怨老朋友不理解自己急赶回来的好意,反而“十分高兴”,表现出老船夫的乐朋友所乐!“推给”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两位老朋友间的互相谦让,更表现出老船夫的豪爽与热情。“一面……一面……”,所谓“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我们似乎可以看见老哥俩促膝交谈的无间场面,可听到觥酬交错、开怀畅饮的笑语喧哗。“醉倒了”,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须“一醉方休”!老人正是被老船夫的真情、盛情、关爱之情所深深陶醉了。
(3)“你那天只是很不得让城里的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P22面第六部分第17节)这里通过翠翠的口,侧面表现出老船夫对朋友的无比真诚,对友情的万分珍重以及倾其所有的`慷慨盛情。
5、爱情:甜而美
(1)“但男子听去却是另一番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P18面第四部分第 25节)境由心生,“好意”表明二老的善良质朴,不朝坏里想,对翠翠是一片好意。“放肆的笑”表现出二老对翠翠误解人意的宽容以及豁达、开朗的性格。
(2)“那人说是二老告诉他的,他是二老家的伙计,送翠翠回家后还得回转河街。”(P18页第四部分第26节)说明了二老“不见了”的去向。是特地派人专程护送翠翠回家,表现出二老对翠翠的爱护。
(3)“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P19页第四部分第34节)“沉没”的是表象,激荡的是内心,说明爱情已经在翠翠心头萌生,对二老人品的爱慕,使她展转反侧,寤寐思服,彻夜不眠。
(4)“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历的事情甜而美。”(P20页第五部分第2节)“但”表示语意转折,说明语意的重点在后面。“总不如”,是用比较来烘托爱情的份量最重,那个端午最珍贵,爱情的滋味因真而甜,爱情的价值因善而美,爱情的长度因甜美而难以忘怀。
6、人物情:和而谐
(1)狗随人行,尽保卫之职责。翠翠到哪里,狗也随到哪里。“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于是便回家看船去了。”(P16页第四部分第2节)
(2)狗通人意,尽探视之能事。“见黄狗先在太阳下睡着,,忽然性来便发疯似的乱跑,过了河又回来……可是一会儿那远处的声音被她发现了。”(P15页第三部分第11节)表现出狗的敏锐的感觉。
(3)人安狗闲,平等相处。“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簧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止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P23页第六部分第26节)这是一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宁静而神圣。
7、手足情:坦诚率真。天保和傩送,都爱上碧溪岨渡口老船夫天真美丽的外孙女翠翠。两兄弟坦诚地互诉心事,相约按古***俗以歌声相比,谁能打动翠翠,得到应和,谁就赢得爱情。天保不善唱歌,又明白了翠翠倾慕傩送的实情,就毅然随船下辰州。这个“水鸭子”竟被竹篙弹到水里“淹死”了。傩送为天保的死难受,又被家中逼着接受中寨王团总的女儿的妆奁,痛苦地坐船去了桃源。
五、分析人物
1.概括翠翠的形象:
明确: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她和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关心备至。因为祖父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祖父去寻她,可是想到祖父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祖父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少女的羞涩,善良的心地又使她难以付诸行动。正当青春期的她,面对爷爷不失时机的委婉引导,面对爷爷旁敲侧击的询问,虽心知肚明,却时不时闪烁其词地表明态度。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在她身上,对祖父深沉的依恋与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与内心的炽热多情,异乎寻常地融合于一体。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一位美国学者在写给沈从文的诗的结尾处写到“我知道许多管渡船的老人/ 在迷人的渡口守望着河流/ 但是,我只知道一个翠翠/ 我也知道她永远等待我/ 从那丛山中奔流而下的小溪边上/ 在一个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 她永远等待/ 我过渡,就在边城那边。”这就是翠翠的魅力,这就是边城的魅力!一个充满着人性真善美的,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可以诗意栖居的地方。
2.学生阅读相关文段,概括“爷爷”的性格特点。
明确:小说中的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是一个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的老人。他是溪边渡口的摆渡人,“在职务上毫不儿戏”,每到“十四中寨逢场”,“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因此,即使翠翠几次三番地呼叫他回来,他也不理会,直到坚持渡完最后一个人才收工。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在生活上、感情上对她无比关怀,尽力体谅。
六、拓展讨论:
1、小说是怎样体现人物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
(1)出示投影: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2)结合投影和小说有关内容讨论后明确:沈从文先生笔下描画的是一幅美丽的风俗画卷,展示了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小说集中表现了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及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翠翠无父无母,没有姊妹,只有和爷爷相依为命。当爱情悄悄萌发而又无所适从时,她感到日子有点痛苦,曾胡思乱想到过用出走的方式“惩罚”爷爷。但这种“惩罚”的手段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的。因此当爷爷用试探的口吻与她开玩笑时,她又说“爷爷,我一定不走”,表达了对爷爷无限深沉的依恋,表现了她不是一个只顾自己幸福而弃他人于不顾的女孩。爷爷也因为身边只有翠翠一个亲人而无不时时处处关心着她。他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的爱情。尽管他赞赏天保,但只要翠翠不乐意,他就放弃。在生活上,对翠翠也关怀得无微不至,不让她坐热石头,惟恐她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小说以简练而生动的笔墨,传神地抒写了感人至深的祖孙情。小说节选部分没有直接写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傩送用最动人的歌声,没有任何物欲成分的歌声传达着对翠翠纯洁的爱情。天保和傩送没有因为同时爱上翠翠而反目成仇,出于良心和道德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总之,小说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2、自由交流:作为生活在“都市文明”中的我们,学习《边城》后有怎样的体会、感受?
(解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如可谈都市中人为物欲所累,亲情、爱情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思想,甚至将爱导致畸形;也可谈这种情爱在现代生活中是无迹可寻的,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人类真正走向文明的桥梁、基石……)
七、欣赏品味
A、龙舟竞渡图(第三部分第3节)
这节文字绘声绘色的描绘了湘西边地健美多姿的龙舟竞渡风俗图,充满诗情画意。这是这幅画面背后,作者不露声色的是两位男主人公出场了。
B、元宵焰火图(第五部分第2节)
这是一幅充满湘西特色的民情风俗图,极写元宵放烟火的热闹,但翠翠总觉得“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映衬出翠翠情感。
C、环境描写作用:两幅画展示了湘西特有的原始自然的民情风俗图,表现出古朴淳真美,这些带抒情诗般的风景风俗画卷,构成了小说人物活动的背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这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把一个美好的边城点染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八、课文总结
沈从文先生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边城》便是这种创作观念的印证。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意在借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这对现代社会中自私、虚伪、卑鄙之人生有着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板书设计:边城
忠于职守
1爷爷 古道热肠 1祖孙情
深爱至亲 2军民情
聪明乖巧 3邻里情
人性美好的- 2翠翠 善解人意 4朋友情 人类之爱的说明
民风淳朴的-边城 清纯质朴 5爱情 凡夫俗子的哀乐
真情相待的- 腼腆多情 6人物情 (语言美)
风光秀丽的- 3天宝 坦荡磊落 7手足情
4傩送 正直尚义 8风俗情
a.龙舟竞渡图
b.元宵焰火图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阅读《边城》全文。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 是一幅古朴的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风俗画卷。小说故事情节平淡如水, 具有散文化和诗化的风味, 语言凝练、清新、简约、典雅, 而又具鲜明的地方性特色。课文节选的部分, 主要是描写了端午节的盛况以及翠翠在两个端午节里分别邂逅了老二傩送和天宝的一段经历, 用少女特有的视角和语言传达了她心中的秘密。
平时我们讲《边城》, 总觉得故事太朦胧, 语言太含蓄内敛, 意旨也不太好把握, 所以往往采取比较简单的方式去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并不对小说本身的内在韵味进行深入挖掘。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发现在《边城》中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深入挖掘, 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事本身所营造的那种唯美的意境和古朴的民风。
我思考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我们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太多来自现代文明的功利的、实用的教育, 但美德教育、美感教育、爱的教育却很少被提上课堂,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 他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未来社会的整体面貌, 所以我认为适当的审美及道德教育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边城》则刚好站在城市文明的对立面, 或许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反思到我们身上正在慢慢失去的一些美好, 而且我也相信这些对从小生长在物质丰富的城市中的学生来说将是影响深远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就《边城》的故事情节而言, 几乎没有大的波澜, 然而蕴涵在文字里的情韵, 却是悠长而深远的。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个理科班, 阅读视野比较狭窄, 品味鉴赏文本的能力弱。又因课文是节选, 没头没尾的, 篇幅也较长, 对学生而言, 阅读难度大。另外, 必修5教材节选的内容也与老教材不同, 旧有的讲课方式和重难点发生了较大变化, 教学思路必须进行重新设计。那么, 如何让学生理解小说的叙述风格和内在韵味呢?
我认为在第三课时能否带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关键是要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 既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 又能让其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文本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既能深入小说感受美, 又能身处现实发现美, 深入浅出, 从而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因此, 我就考虑从作者创作小说的初衷 (表现一种健康、优美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和美学理想入手, 设计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理解作品中作者寄寓的“爱”与“美”的美学理想, 体味作品中所表现的“爱“与”美”;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人性之美”, 并发现身边的美。
三、教学环节设计及设想
环节1自主探究:理解作品中的传递的“大爱”与人性的美
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 学生对作者和《边城》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所以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沈从文的一些文字, 如“美字笔画并不多, 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 爱字虽人人认识, 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 从中可知沈从文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寄寓的“爱”与“美”的美学理想。然后, 我让学生结合《边城》找出这部作品中体现的“爱“与”美”的内涵。
实施过程中, 我引导学生多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鼓励学生多举几例, 充分讨论, 让他们在反复阅读思考中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这种“大爱“。如在边城里不仅人与人和谐相处, 就连作品中翠翠家的黄狗, 也被寄予了家人一样的关爱。
归纳总结:一个简简单单的“爱”字, 不仅指纯洁的男女之爱, 更有真挚的祖孙之爱、至诚的兄弟之爱、善良的邻里之爱, 可见沈从文心中的“爱”字并不仅仅指我们常说的狭隘的爱情, 而是一种广义的爱, 是一种大爱。
环节2拓展延伸:理解人性之美在翠翠身上的体现。
作品中形象最鲜明的就是“翠翠”这个角色, 这个人物在第二课时中就鉴赏过, 但这个人物对于这部小说是重要的, 她是“爱”与“美”的化身, 是《边城》之魂。如何让学生能够深入把握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 体会人性之美在翠翠身上的体现呢?
我考虑如果采用太直接的方式导入会没有说服力, 而且再次分析人物又显得重复多余。于是, 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入了诗经中的《郑风·子衿》和《上邪》两首诗与《边城》做一个比较, 这两首诗曾被很多影视作品引用过, 学生并不会感到陌生, 反而会被诗歌中传递的情感所打动。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上节课分析的结论, 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 更加深刻地体会翠翠这种唯美的、含蓄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也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理解这个作者心中“爱”与“美”的化身。
环节3拓展探究:设置思考题, 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在课下还能够有兴趣阅读《边城》, 我设计了一个拓展思考题:
古老的湘西, 古老的茶垌, 悠悠的渡口, 那份如酒般醇, 如水般清的湘西乡土人性美、人情美, 孕育在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中, 浓艳艳的化不开, 总会撩拨迷醉者的思绪。在这样纯美的世界里, 翠翠的爱情才刚刚萌芽就以悲剧结束了?为什么会这样?
给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方向, 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小说去寻找答案, 在这一环节中, 我跟学生一起静听了黄磊的《等等等等》, “等过第一个秋, 等过第二个秋, 等到黄叶滑落, 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 她等着他的承诺, 等着他的回头, 等到了雁儿过, 等等到最后, 竟忘了有承诺。一日复一日翠翠纯真的仰望, 看在爷爷的心里是断肠, 那年头户对门当荒唐的思想, 让这女孩等到天荒, 那时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复返, 让这辛酸无声流传。”
缓慢的旋律所营造出来的那份忧伤, 深深地触动了学生, 他们沉浸在等待的美丽和哀愁中。课堂上, 我看到他们沉浸在这悲伤的氛围中若有所思的神情, 我相信从歌词中他们已经读出了什么, 现在他们可能还无法表达清楚, 但随着他们年岁逐增, 阅历增长, 并对作品进行完整地、反复地阅读之后, 他们一定会有令他们自己满意的答案的, 而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小结:“边城”是美的, 但并不完美, 而完美也并不存在;小说悲剧的结尾让我们对于这个纯美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思索, 而《边城》的韵味也似乎在这思索中变得更绵长了。何谓“经典”?“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无论时间流逝得多么迅速, 我们每一次触碰它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和启示。希望大家在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多感悟, 不断地提高我们感受美的能力和鉴赏美的品味。今天我们对《边城》的解读, 到此就已告一段落了, 但我们相信人类对于爱和美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 (导入下一环节)
环节4布置作业:让学生走进爱, 体会爱, 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
最后, 我布置了以“其实这样也很美“的写作训练作业,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爱”和“美”。课堂上, 我先让学生说一说我们身边的美, 学生发言踊跃, 内容也十分精彩。
有的说:花开花落, 四季流转, 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气象, 想想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就是一种美, 活着就是一种美。
有的说:每天能够坐在教室里, 听老师讲一节自己喜欢的课, 得到知识就是一种美。
有的说:每天看到父母的笑脸, 吃着家里可口的“妈妈牌”“温暖牌”的饭菜就是一种美。
最后一个学生替我总结到:简体的爱和繁体的爱, 区别就在于少了一颗心, 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便哪里都是爱, 哪里都是美了。
我也很动情地说道:生活是无限美好的, 因为它的无法预知, 它的千姿百态,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眼睛去观察, 更要用心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深挚的爱和灵动的美, 同时也不要吝啬用你的爱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快乐,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四、教后反思
1. 优点
(1) 对新课改理念体悟到位, 落实文本教学, 注重探究文本本身的美感与内蕴, 真正让学生学会鉴赏, 懂得欣赏美文。
(2)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能够抓住“爱”和“美”来切入, 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解读, 感悟真切、深刻, 显示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3) 教学语文驾驭能力强, 善于创设情境, 特别是《诗经》的引入, 激发了学生的欣赏兴趣, 也能比较形象地表现翠翠这个纯美的人物形象的内在意义。
(4) 课堂教学环节灵活多样, 一环紧扣一环,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深度、有拓展迁移, 阅读鉴赏四步走归纳得精练到位、富有美感。
(5) 课件制作精美、实用, 对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较大推动作用。教师语言精练生动富有启发性、逻辑性, 易于被学生接受, 教态亲切、自然、得体、大方, 富有感染力。
2. 不足
1. 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人物形象,从而在活动体验中鉴赏小说的风俗美与人情美。
2. 理清选段部分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3. 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赏析翠翠内心世界含蓄而复杂的变化。
2. 理解边城古朴而淳厚的人情美。
教学难点:
找出文章的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
【教学方法】
1. 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放眼世界文化,大凡伟大的作家都有一个生命地,马尔克斯有他的“马扎多”小镇,劳伦斯有他一往情深的“澳西”,韦伯有他的“海德堡”,陈忠实有他的“白鹿原”,刘亮程有他的“黄沙梁”,莫言有他的“高密东北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的“边城”,领略他的生命之地中会有怎样的风土人情。
二、 互查互评,交流预习
1. 学生介绍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15岁随军外出,曾做过上士,后来以书记名义随大军在边境剿匪,又当过城区屠宰税务员。阅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30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由于创作风格独特,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和健康和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2. 学生介绍《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三、 整体感知,寻找线索
1. 文中共写到了哪些节日?表现了怎样的风俗特点?
明确:① 端午节:官员、士兵和百姓一同参加或观赏赛龙舟、捉鸭子,一同在吊脚楼下听唱曲,划拳行酒,乐在其中。
② 新年:军民同乐,舞龙、耍狮子、放烟花等。
另外,还有中秋节、迎婚送亲等。
特点:清纯、古朴、自然,有人性之美。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中的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独特的生活环境。
2. 文章中哪个节日出现了多次?
明确:端午节。
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筹备竞渡)
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巧遇傩送)
第五章补述了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巧遇天保)
第六章又回到第三个端午节,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迎婚送亲)
总结:端午节是本文时间上的主线。
四、 师生互动,问题探讨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问题探讨一:翠翠的形象
1. 在端午节这一天,翠翠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她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发生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相关语句)
师生合作探讨:发生了变化。翠翠慢慢喜欢上了傩送。
第45节中,翠翠“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她“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 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心理描写,以简练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第57节: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神态描写,把少女那种羞涩、腼腆的心情表露了出来。
第81节:翠翠还正想着两年前端午的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着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语言描写,嘴上说的“记不得”,心里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人。
2. 从中你能看出翠翠是个怎样的姑娘?
探讨:一个情窦初开的,纯洁、天真、腼腆的少女。
问题探讨二:傩送的形象
1. 学生提问:翠翠为什么会喜欢上傩送?(爱情)
师生合作探讨:①傩送很优秀。在第6节中,傩送“十岁时就显出了他泅水的天资”,这说明他天资聪颖;在第7节中,傩送成为了“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表明傩送很能干。
②傩送很帅气。从第43节可以看到,傩送“又叫岳云”,这表明他长得俊秀、帅气。
③傩送既善良又热情。第39节中, 在翠翠误会傩送的情况下,傩送非但没有着恼,还找家里的伙计送翠翠回家,表明他细心朴实,心地宽厚,古道热肠。
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个宽厚热情的小伙,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朦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2. “大鱼咬你”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你认为它有何作用?
探讨:①前后照应,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使翠翠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朗化。
②鱼象征着爱情,作为贯穿翠翠和二老间爱情的一根线,充满了含蓄美、朦胧美。
在中国的语言中,尤其在民歌中,往往以鱼来代替“配偶”或“情侣”。
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以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际上等于男子与女子追逐打闹的爱情场面)
总结:“大鱼咬你”是文章中情感上的主线。
问题探讨三:爷爷的形象
1. 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探讨:爷爷是“善”的典型,代表了湘西人民的淳朴、宽厚与善良。
①对翠翠(亲情):爷爷非常疼爱翠翠,翠翠也十分依恋和关心爷爷。但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爷爷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爷爷的记忆所止处是:让天保娶翠翠,而翠翠的记忆所止处是思恋二老。
②对“老熟人”(友情):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③对过渡人: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爷爷的忠于职守,也能感受到一种善良、勤劳而质朴的风土人情。
五、大胆探究,表明看法
1.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个怎样的地方?(读最后一段)
参考性提示:宁静、柔美的田园牧歌;文学殿堂中的又一处世外桃源。
沈从文以含蓄、清丽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尚未被物质文明所摧残的淳朴民风。
沈从文通过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这也是作者努力营造的精神家园。
2. 有人说:《边城》是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边城》是用文字绘就的无彩之画,《边城》是一支宁静和乐的生活牧歌,《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内容,你认为哪个字比较好?
参考性提示:用“爱”字概括比较恰当。
投影文字:
沈从文在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作者的意思是:他想用平凡的故事来“说明”怎样的爱才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简言之,作品就是在回答“什么样的爱是符合人性的,是美的”。
3. 现实生活真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般美好吗?
参考性提示:也许曾经是,但现在不是。
投影文字: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据说,1984年,沈从文在众人陪同下,重游湘西老家,兴致勃勃,然而,最后一天,82岁的他却突然坐在地上不起来,哭着说自己再也不想离开了。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老家凤凰。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像孩儿永远扑进母亲的怀抱。
作为作者的精神家园,《边城》中的美好与纯洁,永远是他心中的梦。但愿归去的沈先生,能找到他的那份遗失的美好。
六、 课后研习,延伸思考
作为精神家园,刘亮程笔下的“黄沙梁”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有什么异同?
【附】板书设计:
第三个端午节:筹备竞渡
第一个端午节:巧遇傩送
第二个端午节:巧遇天保
第三个端午节:迎婚送亲
情感上的主线大鱼咬你
【《边城(节选)》课后点评】
这篇文章是一篇选文,文章颇长,学生阅读较有难度。怎样让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以及理解蕴涵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情况入手,容易引发阅读期待,消除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学生对沈从文比较陌生,介绍一些有关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把本文放在沈从文创作的大背景下,学生容易准确把握文本的深刻情感:美好的企盼、不可得的怅然若失。
(2)从文章的关键点切入,容易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中的“端午节”,让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端午节出现了几次,进而找到文章在时间上的主线,从而也清楚这是一种插叙的方式。抓住文章的“大鱼咬你”这个词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语到底有着怎样的丰富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找到文章在情感上的主线。
(3)教学的思路也要有“呼应”,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在导语部分,让学生把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马扎多小镇”, 刘亮程的“黄沙梁”、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等联系到一起,学生自然会觉得他们之间有某种共通点。在第六个环节,我又设计了一个“刘亮程笔下的‘黄沙梁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有什么异同”的问题,这不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重新回味导语,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4)师生互动,教师的引领是使文本探究走向深入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首席”作用,就离不开恰当的引领和点评。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学生的观点无原则地夸奖和附和,恰当的牵引和精彩的点评,会使对文本的探究更深入。
【教后反思】
课堂,是一条动态的河流
这是一篇风格独特的小说,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是 “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作者生存的环境是边远的乡村,与城市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加上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历,因而文本所蕴涵的深刻情感,学生一时难以理解。
什么是“边城”?作者希望通过笔下的“边城”留住什么?是自己行将消失的记忆,还是自己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边城”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就无法读懂文本。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作者就是为了设计“情境”,是进入“协作”和“对话”,进而完成文本意义建构的铺垫。
当然,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对话,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候,我还要求学生“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对文本字、词、句的理解,必须联系整篇文章的情感进行理解,既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生硬拔高,无中生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起码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学生通过各自的阅读获得信息,发展自我;二是学生、教师共同与文本对话。前者可称“阅读对话”,后者可称“阅读教学对话”,两者一前一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提高。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在这堂课的预习中,学生发现了大量问题,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对话的方式解决。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对话”完成,如对“翠翠对傩送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对文章情感主线的理解等。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这一现象,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个性化行为”,主要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阅读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教师的引导和点评又是十分重要的。
针对“边城”这个意象,学生通过探究后问:这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与文章的情感和主旨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作如下点评:这是一部小说,文章内容的本身应该是虚构的,但是作者笔下的人文情怀,应该都是以作者的亲身体验为蓝本的。作者如此地怀念它,表达了作者对家园渐行渐远的遗憾。沈从文曾在《〈边城〉题记》上留下了这样的文字:“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由此可见,沈从文先生是怀着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民性格的被扭曲的痛惜,反其道而行之,以文字来重塑一种“人生的形式”,这种“人生的形式”就是他自己所诠释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其实都是他生活的见证、记忆的证明,丰富、深刻而充满着梦幻色彩,成为他生活的情感支柱,成为他作品最亮丽的底色。
语文课堂是一条动态的河流,它应该丰富而灵动。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复制的,因为课堂的主体变了,呈现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故事,通统不能如期举行,因此两个中秋留给翠翠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①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②兵士,还各自赤裸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①喧阗:形容声音大。阗,tián。②镇筸:地名,曾是湖南凤凰县的治所。筸,ɡān。)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光赤赤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情绪都为这事情十分兴奋。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地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玩灯的兵士,却在火花中绕着圈子,俨然毫不在意的样子。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小说第三节至第十节是描写三个端午节,这段文字旁逸斜出,不写端午,而写年节,看似闲笔,却是非有不可。第一、第三节提到“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已经写过,此处再补写中秋、过年,前后照应,周密无际。同时也为后文第十四节写傩送中秋月下唱歌预设伏笔。第二、前面写翠翠和傩送端午在河边相遇,此时把端午和二人之事暂时搁置,让刚刚燃烧起来的爱情之火忽然熄灭下来,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第三,更重要的是,翠翠觉得这两年的中秋平淡,过年虽然热闹却“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翠翠在心里常常回味着和傩送初次相遇的情景,爱情之火从表面看是熄灭了,但翠翠的心里却在熊熊燃烧。小说对中秋和年节的描写,从侧面写出翠翠对傩送的怀念,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通过这个句子又巧妙地从眼前转入插叙上年经历的第二个中秋节。]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有人扛凳子从身边过去,翠翠认得那人正是去年打了火把送她回家的人,就告给祖父:
“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山上的喽罗!”
祖父当时不作声,等到那人回头又走过面前时,就闪不知①一把抓住那个人,笑嘻嘻说:
“嗨嗨,你这个喽罗!要你到我家喝一杯也不成,还怕酒里有毒,把你这个真命天子毒死!”(①闪不知:突然。)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醉翁之意不在酒,翠翠来看船为的只是看二老,提醒爷爷认喽罗也为的只是认二老,这喽罗果真提到了二老,翠翠“抿起嘴唇笑”,笑在嘴里甜在心头!]
这一次虽在这喽罗长年口中听到个“二老”名字,却不曾见及这个人。从祖父和那长年谈话里,翠翠听明白了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沅水中部青浪滩过端午的。但这次不见二老,却认识了大老,且见着了那个一地出名的顺顺。[有心二老,二老偏不在;无意大老,大老偏在眼前。小说就这样在巧与不巧之中节外生枝,把故事写得摇曳多姿,曲折离奇。]大老把河中的鸭子捉回家里后,因为守渡船的老家伙称赞了那只肥鸭两次,顺顺就要大老把鸭子给翠翠。且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①,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尖角粽子。(①拮据:jiéjū,原指鸟衔草筑巢,手足劳累;后比喻经济窘迫。)[顺顺这一回的.大方慷慨,可不只是怜贫惜穷,扶危济困了。]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翠翠眼睛装作观景,耳朵却尖着听顺顺讲话,写得太妙了!翠翠爱上了傩送,怎能不关心顺顺的态度?翠翠真的长大了。]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又问有没有了人家。[字面写顺顺喜欢翠翠,明眼人一看便知,天保老大爱上翠翠了。]祖父则很快乐地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因此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祖父“闭口不谈”误了多少好事!为翠翠爱情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请注意这只白鸭子,傩送二老捉的是白鸭子,天保大老送的也是白鸭子,第十节写翠翠思索着:“三年六个月的歌——谁送那只白鸭子呢?”是二老送白鸭呢,还是大老送白鸭呢?可见,白鸭成了翠翠婚姻的象征。]两人沿城墙脚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祖父话里有话。]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翠翠一听便明白了,她心里头责怪祖父偏偏把最重要的傩送二老漏掉了。]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祖父明白了顺顺的心意,但是不明白翠翠的心思,把自己的想法抖了出来。]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翠翠知道祖父想什么,祖父却不知道翠翠想什么。祖孙二人有了代沟,开始闹矛盾了。]
祖父话虽不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翠翠用这个办法报复爷爷。祖孙俩心里头都有了疙瘩。]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爷爷不怕自个儿摔跤,却怕鸭子走脱了。天保捉的鸭子在爷爷心目中很有了分量。]
“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因为这鸭子不是傩送捉来的,在翠翠心目中却没有了分量。可爷爷哪里知道,翠翠又怎么好意思开口说明白?爷爷和翠翠缺少交流,想不到一块了。]
祖父明白翠翠为什么事不高兴,便唱起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声音虽然哑沙沙的,字眼儿却稳稳当当毫不含糊。[祖父明白了翠翠为什么事不高兴,却并不知道怎样的事才能使翠翠高兴,于是无意识地唱起了“摇橹人驶船下滩时催橹的歌声”。]翠翠一面听着一面向前走去,忽然停住了发问:
“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爷爷的船怎么会下青浪滩呢,而是翠翠的心下了青浪滩,驶到了傩送身边。傩送正远在六百里外的青浪滩过端午节,爷爷的歌声撩起了翠翠的情思。]
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祖孙二人便沉默地一直走还家中。[翠翠的心,爷爷仍然不知道。翠翠的“记忆”落在二老处,而爷爷的“记忆”落在大老处。爷爷给翠翠带来了烦恼。]到了渡口,那另外一个代理看船的,正把船泊在岸边等候他们。几人渡过溪到了家中,剥粽子吃。到后那人要进城去,翠翠赶即为那人点上火把,让他有火把照路。人过了小溪上小山时,翠翠同祖父在船上望着,翠翠说:
“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翠翠前面说:“爷爷,那个人去年送我回家,他拿了火把走路时,真像个山上的喽罗!”翠翠在这里又说:“爷爷,看喽罗上山了啊!”翠翠望着那个向小山走去的火把,想起那个美好的夜晚,她忘情了!]
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的薄雾,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祖父对翠翠的心思还是隔雾看花,仿佛明白,仿佛又不明白,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另外一种东西”指什么,祖父为什么因此叹气呢?小说在这里没有明说,让我们继续读下去吧,读到第七节自然就明白。但我们从祖父忧郁的神态中,预感到莫非等待翠翠的婚姻竟是一场悲剧?]祖父静静地拉船过对岸家边时,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却守在船边,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来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去。[祖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坚守岗位,克尽职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环境描写来把握文章的主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对散文化的、诗意化小说的阅读不深入的情况,教师从阅读散文化、诗意化小说的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等方面展开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从而达到把握小说主题的目的。
【重点难点】
1感受风俗美、人情美。
2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沈从文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来探究,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讲授】
二、分析环境:(1)风景美:
《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P19.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
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 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P22: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语言)
Q: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怎么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①爷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
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师点评: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总结主题)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五、课后作业:
《边城》里的景美、情美、人更美,但为什么小说的结局却是悲剧?请同学们课下研读小说《边城》,从小说文本中去探寻答案。我们在下次的文学导读课程中进行具体答案的探讨。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感受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如果有时间,我希望大家阅读《边城》的全文;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大家到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去欣赏边城的美丽。
板书:
边城
沈从文
爱情
纯洁
亲情
纯真
友情
纯朴
【作业】
教学目的:
1.学会”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长篇节选的本文的学习,了解湘西的人性美及<边城>的艺术特色
2.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
教学方法:点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人类的真爱有什么?(亲情爱情友情.亲情又包括父子母子情祖孙情手足情等)
一.总体感知:
1.本文表现的是什么感情?(爱情和亲情中的祖孙情手足情.)
2.具体怎样表现的?
祖孙情:爷爷:疼爱孙女:劝其莫坐热石头,怕她生板疮;
关心孙女:述说故事,解其孤独
教育其做人”不许哭,要扎实一点,结实一点”
关心其婚事,亲到城里去探
为她唱歌,帮其传情
翠翠依恋爷爷:“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她的祖父要他回家里来”“祖父不理会”她“很觉得悲伤”“我要你”
爷爷来慢了就哭
“爷爷,我一定不走”
孝敬爷爷:为爷爷“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
不敢生爷爷的气
爱情:傩送爱翠翠:拒绝团总女儿的碾坊,站在高崖上为她唱了半夜的歌
翠翠爱傩送:在他又软又缠绵的歌声中做有趣的梦,“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
独守渡船痴心地等待离去的情人归来
手足情:大老(兄):喜欢翠翠却离开家乡成全弟弟的爱情
傩送(弟):为手足情而暂时舍弃爱情
二.重点研讨:
1.“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一语中“哀”作何解,“乐”作何解?
“乐”在各人都是自觉自愿真心实意地为对方付出
“哀”在爷爷爱孙却不能陪她到老;
翠翠爱爷爷却不能长与其厮守;
大老爱翠翠却只能孤独地离开,闯滩而死;
傩送爱翠翠却痛失仁兄,爱情与手足情不能两全
翠翠爱傩送却只能在希望渺茫中孤独地苦等
2.他们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什么?(人类心灵的明净,人性的纯美)
3.“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说明了什么?
------“爱”是纯洁的无私的,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甘愿牺牲。它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4.如此美好的感情,如此纯美的人性发生于什么环境下?
---------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的湘西。
4.文中具体是怎样表现的?
黄昏时:白塔桃花色的薄云杜鹃叫个不停温柔美丽平静
深夜时: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麽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歌声又软又缠绵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
三.分析鉴赏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翠翠的语言:24--25页“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27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
30页:“凤滩、茨滩不为凶,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青浪滩浪如屋。”
爷爷的语言:26页:“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后来的事情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大老,你这个人,又走车路又走马路,是怎样一个狡猾东西“
“‘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个最不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同时也引起人不快乐”
大老的语言:28页:“你把宝贝孙女儿送给了会唱歌的竹雀吧。”“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啊”
------说话像吟诗作歌,富有哲理性和湘西苗族地方色彩,“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四.课外拓展
研讨:
1.作者沈从文为什么能把边城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明,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家书)
2.既然本文作者充满“爱”写了人间的爱和真情,为何不以爱或与真情有关的词语作题目,而以“边城”为题?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苗族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21岁时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才来到北京,然而迎接他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使他愈来愈坚信:目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切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了。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惟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为此,他一面以愤怒、颤栗的感情,选择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另一方面他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每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请,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了《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支。
“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他在《长河。题记》中说:“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惟利的人生观。”
由此,不难看出,他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种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惟利的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他主张: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
陌上桑 ( 节选)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 本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采桑, ( 有一天在) 城南边侧采桑。 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 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 头上梳着堕马髻, 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 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上了年纪的人看见罗敷, 放下担子捋着胡子 ( 注视她) 。 年轻人看见罗敷, 禁不住脱帽重新整理仪容。 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 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 只是因为观看罗敷。
选文缘由
“ 美是自由的象征, 审美的语文课堂必将是顺应儿童天性自由成长的课堂。 儿童语文学习中的审美观照, 不仅是引导孩子发现语文学习诸多因素中的审美元素, 享受美丽, 更是通过语文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发现生活中、生命成长历程中的美, 从而感受美, 最终享受美丽人生的方法和途径, 这是我们必须终身为之付出心血的目标。 ”这是我们的导师李吉林先生对我所讲的一段话。 所以, 从2009 年开始, 我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主张“ 情境审美课堂”。
微型课程“ 小学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 是 “ 情境审美” 语文教学主张的一个载体, 以“ 汉语文传统意象”的阅读为学习内容, 所选教材为蕴含汉语文传统意象的古诗词和现代经典美文。每一个意象主题的阅读文本由不同体裁的若干文本组成一个学习板块。 《 陌上桑 ( 节选) 》 正是我们自编教材六年级“ 美”的意象单元中的一篇。
这篇文本不仅是意象阅读的很好载体, 更重要的是这首汉乐府 ( 尤其是第一部分) 是侧面描写人物的典型佳作, 是进入文学史中的一篇写人的奇文, 它和“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且由于是一首古典诗歌, 留给儿童想象的空间非常广阔。该文本文字优美轻松, 侧面描写所呈现给儿童的又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情境, 实现了语文教学“ 言、意、法”融合共得的目标, 并使“ 自由、 自在、 自主”的审美课堂特质得到很好的诠释和呈现。
备课构想
任何一个课程, 任何一项教学, 我们只应当提供给儿童适宜的环境条件、 教育条件, 不应当将成人的世界强加于儿童。语文教学是一个面对儿童学习的开放课程, 更不应该将儿童生硬地拖入成人的世界, 以免使儿童身心“ 受伤”。而操作技术的不当会违背课程建设的初衷, 甚至会与课程的目的背道而驰。所有的课程只是提供一种可能, 精心为儿童成长提供一种“ 有准备的环境” ( 蒙台梭利语) ,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本能需要, 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要急于一节课或多少节课就能让孩子们完全掌握母语的全部真谛, 所以, 不要把教学设计填得太满, 不要有过多的技术干扰, 因为过多的干扰有时候可能导致致命的破坏。我们要的是陪伴儿童慢慢地走着, 领略其中的一些风景, 并带着对更多风景的美好期待徜徉在语文的田野上。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 因为“ 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 是好奇的、探索的, 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所以, 教师作为成人文化的符号在与儿童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时, 须得小心再小心地提醒自己永怀“ 游戏精神”。
所以, 本课的教学依然遵循“ 情境审美”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定性———儿童主体、游戏精神。具体表现为课堂的学习方式:我们帮助儿童学习的方式应当是具有审美特质的。那就是带有散步意味的流连、欣赏; 带有留白意味的浪漫想象; 带有开放意味的话题互动。
有散步意味的 “ 流连欣赏”。 课堂的节奏张弛有度, 通过层层递进式的阅读, 组成阅读板块, 留给学生大量自主阅读欣赏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感悟留有充分的时空, 不是急于灌输给儿童, 而是让儿童享受阅读、吟诵、涵泳的过程, 这样的学习才会是审美的, 精神的成长才会是自由的。
有留白意味的 “ 浪漫想象”。 对于文字的感悟必定是以引领和鼓励儿童进行合理有度的想象为基础的。在美妙的想象中, 儿童实际在对文字进行个体化的体验和个性化的重构, 这是语文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同时更是让儿童学会对语言或者说对文学作品最基本的鉴赏方法, 且这种浪漫想象是充满儿童深度和儿童趣味的。
有开放意味的 “ 话题互动”。 互动话题的设计或者说产生是为了提供儿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互动的话题有两种产生的途径, 一是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的理解所预设的, 还有一种则是从学生的问题中产生的, 这两方面不一定是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的, 最理想的状态是重合度比较高。在这篇古诗词的学习中, 对于侧面描写的精妙会产生一系列的话题, 而这些话题正是教师的预设和学生设问的高度统一, 只有这样, 话题才具有开放的意味。开放的话题不是拘泥于教学预案落实的需要, 而是基于儿童获得对文本所提供的“ 言、意、法”最大程度的智慧启迪, 是基于文本本身向儿童心灵无限敞开的互动话题。 只有这样,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价值。
课例呈现
师: 这一节课,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汉乐府古诗———
生: ( 齐) 《 陌上桑》 。
师: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我们来看看它的基本信息。 ( PPT展示《 陌上桑》 基本信息)
师: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汉乐府诗的第一部分。 对照拼音、注释放声地朗读, 读准确。 ( 出示)
( 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小组自学情况。 )
师:刚刚所有的小组都读了, 而且读得都非常准确。好, 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注释, 读懂它的意思。 ( 出示)
( 小组合作, 教师巡视, 相机指导。 )
师:现在请各小组组长注意了, 请你负责抽查你们小组的成员有没有读懂这首诗的意思, 可以说一句或两句, 要保证你们组每一位组员都要回答, 明白了吗?
( 各小组抽查, 教师巡视。 )
师:哪些小组已经检查完毕的, 请你向我示意。 好, 八个组全部完成了。 那现在我来抽查, 好吗?
师: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请你说。
生:就是上了年纪的人看见罗敷就把肩上的担子放下, 捋着胡子注视着罗敷。
师:好的。
师: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緋头。 什么意思? 请你说。
生:年轻人看见罗敷就脱下帽子整理仪容。
师:看来刚才我们每个小组学习得都非常认真。 现在我们已经会读了, 而且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三读。 三读的要求是通过朗读来表达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是什么。 ( 出示)
师: 孩子们, 注意我的提醒, 你不要急着去分, 你知道刘老师喜欢问为什么, 所以要想想你为什么这么分呢。 开始。
(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 相机指导。 )
师:现在分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展示, 自己先试一试。
师:我们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小组展示!哪个小组第一个来?
师:好, 你们一组。 组长首先要告诉大家:你们组是怎么分的? 为什么这么分?
师:学会聆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哦!
( 小组展示)
生1:我们是把第二句分给三个女生读, 关于罗敷的是周子寒读, 行者的话是施雨虹来读, 少年是陈毅清来读, 最后一句我们大家一起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1: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展示的机会。 一、二两句我们三个人来读, 能够显示出罗敷的美丽。 因为她是“ 好女” 嘛! 关于罗敷的周子寒读, 因为我觉得她能把罗敷美丽的感觉读出来, 行者施雨虹读, 他自己要求的, 少年也是陈毅清要求的, 我们要遵从每个人的意愿。
师: 他们的理由比较充分, 我们尊重他们的理由, 好吧?那就请你们按照你们的分工读吧!
( 小组展示读)
师: 把掌声送给他们, 不为别的, 就为他们组长能从多个角度来陈述理由, 很有意思。 还考虑到角色适合读什么, 也就是说你们很自觉地把自己融进了作品当中, 这很好。还有哪个组有不一样的分工?
生2: 我们是一人读一句, 因为不同的意思需要不同的人来读。
师:可以, 开始。
(小组展示读)
师: 想读的同学还有哪些? 让我看看, 都很想读, 是吗? 也有人不想读的, 那一组好像无精打采的, 想读吗? 想不想读? 来说说看, 不想读的理由是什么?
生3:我们没分好。
师: 没分好。 哦, 是个理由。 这样吧, 我加入大家做组长来分工, 好不好? 我们是一个大组, 我要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来猜我这个组长为什么这样分呢。 我是这样分的:我读一、二两句, 所有的女同学从“ 罗敷善蚕桑” 读到“ 紫绮为上襦”, 所有的男同学从“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读到最后。 听清楚没有? 轮到谁读, 谁就站起来。
师: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女生: ( 齐)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男生: ( 齐)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师:很好。 大家猜猜我这个组长为什么这样分?
生4: 刘老师, 前面女生读的都是关于女生的。后面行者、少年是男生。
师:那我读的是女生还是男生啊?
( 生大笑)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5:因为罗敷那一段是专门写罗敷, 而下面男生读的是侧面描写罗敷美丽的。
师:非常好! 第一句、第二句是总的介绍这个故事是写谁的, 接下来女生读的部分都是直接写罗敷的, 男生读的呢?
生: ( 齐) 是侧面描写。
师: 对了, 都是写别人怎么表现的, 而不是直接写罗敷的。 现在读着读着, 你觉得你读出一个什么样的女主角呢?一个字?
生: (齐) 美!
师:两个字?
生: (齐) 很美!
师:三个字?
生: ( 齐) 非常美!
师: 好的, 那我们再读读这首诗, 还从文字中去寻找。你从文字的哪些地方读出罗敷的美丽了? ( 出示)
(生自读)
师:有答案了吗?
生6: 我觉得“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緋头”写了罗敷很美丽。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6:因为老人见到罗敷都会把担子放下来仔细地观察她, 少年看到罗敷都要把帽子摘下来, 整理自己的仪容。说明罗敷非常漂亮, 大家都喜欢看她。
师: 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是不是? 还有吗? 你说!
生7:“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我选择这一句是因为耕者、锄者看见罗敷都忘记自己手中的工作了。
师:是啊。 也被她深深地吸引了。 还有吗? 你说。
生8: 我是从“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看出来的, 因为他们为了看罗敷而忘记了了自己的工作, 互相埋怨。
师:哇! 究竟是什么样的美人啊!让人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你说。
生9:这个罗敷她有很多美, 其中一个美就是她心灵手巧。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9: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师: 你很细心, 也很会读书, 非常棒, 还有吗? 你说。
生10: 罗敷的美还美在她的服装美, 她的珠宝美。“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
师:哦! 她的装扮很美, 她的妆容很精致。 还有吗?
生11:我觉得“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这句本身就介绍了秦家有个美丽的少女, 名字叫罗敷。
师:很好! 加上我们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我们会读出一个更漂亮的罗敷。罗敷她美到什么程度啊?请同学们加上自己的想象补充括号里的内容。 ( 出示)
师:好, 第一个空谁来填?“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这个老人他在想什么?
生12: 我活了这么久能见到这么美的女子也算没白活了。
师:是够美的。 那少年见了罗敷把帽子脱掉, 还把衣服整理整理, 你想想看, 他早上出门是不是衣衫不整啊?不管他是还是不是, 现在他看见罗敷还要把衣服再整理整理, 他心里在想什么?
生13:这姑娘太漂亮了, 我不能穿得太丢脸啊!
师:哈哈, 有意思。
生14: 我觉得他在想遇到这么美的少女, 我可不能给她留下不好的印象。
生15: 我一定要给她留个好印象。
师:这个姑娘实在是太漂亮了!还有傻乎乎地看着罗敷的, 他本来在锄地, 现在不干活了, 想想当时是什么样子?
生16: 就是把锄头扔在一边, 然后眼睛呆呆地看着她。
师: 谁能说得更细致一点, 描述得更准确一点。 他的眼神怎么样? 来, 你说。
生17: 他把锄头扔在一边, 然后两眼紧紧地盯着她。心想, 这位姑娘比天上的仙子还要美。
师:嗯, 惊为天人。 他们忘记了自己的一切, 只知道看罗敷了。 看来罗敷真的非常漂亮, 除了这些人, 还会有砍柴的啊, 打鱼的啊, 你也用两句古文写写看。
生18:樵者忘其斧, 渔者忘其网。
师:可以的。 还有谁想说?
生19:樵者忘其斧, 渔者忘其渔。
师:也可以。 看来我们同学也会写小古文了。 读到这里, 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把她的美读出来。
( 生齐读)
师: 同学们, 你觉得哪个是你心中的罗敷?
生20:倒数第二个。
师: 哦, 他心中的罗敷在这儿, 还有吗?
生21: 我心中的罗敷是第一个。
生22:第二个。
生23:没有!
师:是图上没有还是你心中没有?
生23:图上没有。
师: 我明白了, 图上没有他心中的罗敷。
( 众人笑)
师: 我能理解他的意思, 选不出来, 很正常。 你们若不理解, 待会儿再讨论。
生24:第二行第一个。
……
师: 同学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大家选的罗敷都不一样?
( 生沉默)
师: 这个问题看来有点难, 没关系, 刘老师读了这首诗呢, 也有我心中的罗敷, 我写在这里, 大家看看。 ( 出示)
师:念念, 我写得怎么样?
(掌声)
师:谢谢! 这是我心中的罗敷, 我们对照原文来读一读。 你更欣赏哪一种写法? 为什么?
( 出示两文)
生25:我更喜欢原文, 因为它还写出了其他人的表情和动作, 侧面烘托了罗敷的美。
师:有见解, 还有吗?
生26:我也觉得原文好, 因为原文没有描写得那么直接, 可以让人们尽情地想象。
师: 你很会读书, 也会思考, 侧面描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更大。 第一组写法当然很好, 这是一种直接描写, 但是在写人的时候, 特别是在这样一篇文章当中, 对罗敷的介绍显然原文更奇妙。它通过别人的样子、状态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
师:罗敷之美不仅仅是我们这段文字中所表现的她的外貌, 罗敷之美还在于她的聪明、 勇敢、 对爱情的忠贞, 这个到初中我们还会学, 当然想一睹为快的同学, 课后可以读一读《 陌上桑》 全文。
师:那你知道我们中国古代有四大典型的美女, 哪四个?
生27: 西施、 貂蝉、 杨贵妃、昭君。
师:你知道关于她们的典故吗?
生27:西施浣纱、貂蝉拜月、昭君出塞、贵妃醉酒。
师:这是关于四大美女的典故, 不知道的同学今天回去了解一下。有两个成语就能把中国古代四位美女的美从侧面烘托出来, 是什么?
生28: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师:就是这两个成语。 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 你能根据四个典故, 一一对应吗? 沉鱼烘托的是谁?
生: (齐) 西施。
师:落雁呢?
生: ( 齐) 昭君。
师:闭月侧面烘托了谁?
生: (齐) 貂蝉。
师:羞花呢?
生: ( 齐) 杨贵妃。
( 师出示画有四大美女的国画作品)
师: 那老师有问题了, 四大美女, 是不是西施就是这样? 为什么?
生29:不是唯一的, 是现代人凭想象画出来的。
师: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生29: 应该就是这两个成语吧。
师:对, 就凭古代的文字, 就凭这流传千古的两个侧面描写的成语, 100 个画家会有多少个西施?
生: ( 齐) 100 个。
师:1000 个画家就有多少个昭君?
生: ( 齐) 1000 个。
师:10000 个画家就有多少个貂蝉?
生: ( 齐) 10000 个。
师:有多少个画家就有多少个杨贵妃, 这就是侧面描写的奇妙之处。
师: 同学们, 今天学了汉乐府的古诗, 同学们也可以去练一练。我们也可以用侧面烘托的写法来表现一位你熟悉的亲人或同学的特点, 这是今天的第三个作业。
师:现在我们回顾下今天的三个作业。 第一个,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 读一读《 陌上桑》 全文; 第二, 大家都要做的, 了解四大美女的典故和这个典故存在的历史背景; 第三, 就是这个侧面描写小练笔。 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
听课反馈
姜树华
刘昕老师的课总是这样美美的, 美美的语言、美美的画面、美美的商洽、美美的启发、美美的想象……但仔细品来, 又何止于一个“ 美” 字。美, 都是有源头的, 源于刘老师语文课堂中的那份筑基之实、韵味之浓、体悟之妙。
筑基之实———美在反复朗读巩固文词的厚度
文言文的特点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完, 诸如它的形象性、 模糊性、 审美性、 音画性等都是无须阐述的。 不管文言文有多少分美感韵味, 但要真正体味到, 首先要落实的还是文言文的正确朗读关。 倘若不加落实, 只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理解、 诵读体味的人为障碍。
教学起始, 刘老师出示并强调了“ 难读字音”, 让学生自行正音。 这样直接地呈现字音, 在语文课堂上似乎已经很稀有了。 刘老师在教学中直接出示难读字音, 没有顾忌“ 俗套” , 显得如此朴实, 真是个“ 走心”的平实之举。 非但正音如此, 读懂全文意思, 也直接提供了注释, 让学生可以从注释中找到或者通过上下文理解具体的字义。 音、形、义, 字字落实。 教学中刘老师用最原始的方式让学生回到最始初的学习境地, 为这样的“ 坦诚相告” 点上一个赞。
韵味之浓———美在沉潜吟诵人物情态的温度
古诗文从来都不赘语一字, 这是语言的贵族风范, 也是文字凝练的精致魅力。 朱光潜先生曾说:“ 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 思索之后, 一旦豁然贯通, 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 ”这里的“ 艰苦思索”, 应该是沉潜其间, 细细品味, 推敲、 揣摩真意。 作者的创作, 需要历经艰苦的表现过程; 读者的沉潜, 也需要历经艰苦的求索过程。 教学中, 刘老师没有止步于学生已经读出的罗敷直接的美、侧面衬托的美, 而是进一步揣摩他者见到罗敷时的心理。
古诗文的理解忌讳图解化, 言语迁移切忌机械化。 刘老师的不同群体见到罗敷的反应练说恰如等待在学生嘴角, 脱口便是精彩。 无论是人物形态的想象, 人物内心的揣摩, 还是不同人群的拓展联想, 其根源是罗敷的美已立在每个人的心里, 学生的言语才显得如此鲜活, 如此涌流。
体悟之妙———美在品读斟酌拓展描写的深度
诸多作品中, 古诗文尤为含蓄, 用极少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来传达极为丰富的隐含的内容, 以瞬间来表现永恒, 以有限来延展无限。 刘老师对比方式的品读教学有三点叫绝:
1 . 侧面描写的拓展
《 陌上桑》 一文篇幅不长, 文中主角罗敷读来却是形象灼灼、款款而来的。 这样的无言之美, 恰恰来自于作者行文的构思巧妙, 直观描写后的拓展———侧面描写, 这当属于点睛之笔。 教学中, 可贵的是刘老师在学生们肯定侧面描写带来的想象空间后, 进行了较客观的评价:“ 侧面描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更大。 第一组写法当然很好, 这是一种直接描写, 但是在写人的时候, 特别是在这样一篇文章当中, 对罗敷的介绍显然原文更奇妙。它通过别人的样子、状态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 ”不是所有的写人都一定要侧面描写的, 适切的正面描写还是需要的。 原文中的 “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不就是很精妙的正面描写吗?
2 . 心中罗敷的拓展
每个人对美的感觉不一样, 于是刘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古代美女图进行选或者进行再勾画。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设计也是很精妙的。
不同学生选出的不同的美, 甚至选不出美 ( 他心中的美没有找到) ,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也是作者的表达功力。刘老师用这样的方式, 实在高明。当然刘老师还没有就此止步, 她在教学中进一步提示:“ 当然, 罗敷之美不仅仅是我们这段文字中所表现的她的外貌, 罗敷之美还在于她的聪明、 勇敢、 对爱情的忠贞, 这个到初中我们还会学, 当然想一睹为快的同学, 课后可以读一读《 陌上桑》 全文。 ”毫无刻意地提醒学生, 罗敷的美不仅仅在外表, 还有更多内涵, 点燃与激发了学生们进一步阅读的渴望。
3 . 古典成语的拓展
古典作品中对美女的描写当然不只有罗敷, 于是教学中刘老师又补充拓展了“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等成语。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边城节选11-30
离骚节选教学设计10-02
《梵高传节选》教案设计06-24
《梵高传节选》教学设计示例09-29
3_边城_教学设计_教案07-05
边城中的人性美-边城读书笔记07-08
节选廉政格言05-28
名家写景散文节选06-01
初中英语词组(节选)07-13
三字经节选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