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会计岗位分析(精选7篇)
一.主管会计工作岗位介绍:
主管会计一般指一个单位负责会计工作或者一个岗位会计工作的人员。未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主管会计一般又称为主办会计,而设置会计机构,财会岗位细分的单位,则指主管某方面财会事物的主办人员。主管会计一般主要负责的就是一个企业财务方面某一具体方面的工作,但与其他普通的会计人员不同的是,其除了要完成自己某方面工作职务的同时,其还需要承担一部分领导工作,其需要帮助财务部经理安排财务部的日常工作事物。简单而言,主管会计主要祈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直接上级是财务经理,其需要向上级汇报日常工作,但其也需要负责组织与协调企业会计工作的展开。
二.岗位职责及发展前景
2.1岗位职责
首先,要负责公司的财务预算工作,做好公司的及月度预算,并对各类预算进行审核工作,不定期地检查公司的财务收支状况,保证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其次,主管会计还需要协助公司做好会计规章制度编制的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及办法,使得公司的财务流程能够正规清晰,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白自身的职责,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再次,其要负责做好审核工作,其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收支以及会计凭证进行审核,其也需要对各部门的财务支出和企业整体的收益进行审核与控制;最后,主管会计还需要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做好企业员工薪酬的发放,包括有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津贴等等,会计主管需要保证企业工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发放,在这过程中,主管会计也需要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严格把关人力资源部门所制作的薪酬报表,帮助企业控制人力资本。除了上述的岗位职责外,主管会计也需要完成企业总经理安排的其他任务,例如整理和呈报各类财务会计报表,让总经理能够及时正确的了解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以及各个部门的效益状况。
2.2发展前景
会计工作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工作,财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财务部门所制作的财务报表等数据来反映,除此之外,财务部门还掌控着维持企业日常经营运转的资金,因此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前景毋庸置疑。会计工作是一个需要经验累积的工作岗位,工作经验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工作的发展性和上升空间。目前我国设有主管会计岗位胜任资格证书,国家正在加大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且启动了不少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财税特点和管理需求,对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管理岗位上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和提升,只在把主管会计培养成为同时具备账务准确核算、财税筹划、企业内控风险防范、报表分析与财务决策以及企业内外经济业务的沟通与配合的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国家正在加大对主管会计的培养与重视,因此这一岗位会逐渐走俏,前景不容小觑。
三.主管会计工作设计
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与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也就是说,工作设计是一个根据组织及员工个人需要,规定某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以及在组织中工作的关系的过程。3.1 目前岗位基于5项核心工作特征的判断 3.1.1 技能多样性
目前完成主管会计的工作需要较多的会计技术知识,需要有会计的从业资格、较多的业务经验积累,少量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会计作为一个服务岗位,要与单位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因此必须学会与别人沟通,提高会计职业服务的质量。本岗位不需要从公司宏观角度来考虑发展规划问题,总体来说,需要较多的技术技能和中等的人际技能。3.1.2 任务完整性
从工作本身来看,有较少的工作是从主管会计自身发起,大量的工作是由财务主管发起,多是公司本身的例行活动,主管会计主要协助财务主管做好财会工作。3.1.3 任务重要性
会计工作既是各单位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政府部门管理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计有助于从财务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3.1.4 工作自主性
主管会计的岗位工作主要就是完成上级财务主管下达的任务,根据财务主管与单位负责人的工作任务,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书,以及将任务分配,同时将自己的工作成果汇报给上级主管。3.1.5 反馈
通过完成工作岗位的要求,根据主管和同事之间的反馈信息和本岗位的职责要求,进行工作总结,岗位评述和认定,对自身的工作做总结。3.2 重新设计主管会计工作岗位 3.2.1会计工作的特殊性
会计人员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属于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极为广泛,影响力也较为深远,对会计人员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同时,会计人员还要遵守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总和。“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会计工作中,要禁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
3.2.2 让员工对自己的绩效做到心中有数
马斯洛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必须要首先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可能成为激励源。薪酬福利永远是激励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他和人们的利益相挂钩。企业不应一味盲目地以“多劳多得”为依据建立薪酬制度,而是要以“高绩效、高奖励”为标杆,因为“多劳”并不意味着以“好的结果”为导向,只有加大对绩效的投入,才会换来各位员工的认真工作,才会提高效率。如果说员工的付出与回报不能够平衡,那么员工的工作动力也就会相应地减小,更不用提激发员工的潜力了。薪酬福利是衡量人才的根本性指标,代表着企业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只有与绩效挂钩的薪酬福利机制才能使真正的人才留下来,并激发他们的潜力。例如,财务主管部门应经常或者不定期地与下属进行面谈,并且建立相关渠道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同事和客户对自己的评估,这样员工也会对自己的工作更加了解。
3.3 在一定范围内让会计自己决定工作节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让员工自己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会更有效率,员工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工作节奏。主管会计除了每次例行的报表,其他的工作可以依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当然有关公司的大事还是要向财务主管反映,听取领导的意见,以免出现承担不起的失误。假如员工今天出色地做完了当天的工作,但还没有下班,或者说有顾客要找员工去做一些什么其他的事情,员工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剩余时间,这样员工会更有积极性,也会积极地为公司服务,因为员工不会辜负公司对他的信任。3.4 让员工尽量负责完整的工作
尽可能让员工做一些相对完整的工作,这样会提高他们的荣誉感与自豪感。一个合格的企业,不论大小,只要有发展潜力,能为员工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员工就可以充分展示才华为公司服务。正如整体决定部分,做好整体的工作,那么部分的工作也会被带动起来。同时,充分尊重员工并适时给予赞扬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因为不管职位高低,人们都喜欢被认可,这样可以激励他们攀登更高的高峰。例如,建立相关项目管理制度,让主管会计可以独立负责一个项目,从而接触一项工作的全部过程,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让员工有不断学习的机会
“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创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平台,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从而让员工发挥其巨大的工作能力。越是优秀的员工,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人事关系和企业内在文化的期望就越高。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一个友好的团队,再加上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激励,员工一定会奉献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例如,让员工参加各种技能的培训并进行工作轮换,丰富员工所掌握的技能,还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让大家坐在一起更好地交流一下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通过以上的工作再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该工作应用了工作丰富化特点,除了增强员工平时的基本工作规划外,加强了新业务的知识,对企业完成工作的构架进行调整,对于部分工作采取项目制方式实现,并增加到这个岗位的职责中。再设计工作时,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多的控制权,同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让企业员工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四. 结论
一、前言
会计主管委派制, 是为区分会计任命制而命名的。顾名思义, 会计主管委派制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管理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 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从2002年起,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 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传递者和现代社会经济运转的枢纽之一, 顺应历史潮流与使命, 于2002年开始先后逐步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 至今已发展十个年头。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实行, 对于商业银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经营风险、改善会计基础管理以及加强对分支机构领导人监督约束等有着重要作用。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利与弊。
二、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分析
会计主管委派制, 是解决目前会计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有效举措, 对商业银行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信息公正完整;强化会计独立, 实现良性循环;提高会计人员积极性;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网”等, 下面一一阐述。
(一) 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信息公正完整
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 一是减少了商业银行领导和会计人员互相勾结、拉帮结派的现象即促进商业银行廉政建设。长期以来, 一些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喜欢看领导脸色办事、受制于领导话语权, 工作中缺乏原则性。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 分离并相互制约了单位行政领导权和会计监督权。会计主管与受派行脱钩, 对委派行负责, 利于商业银行会计主管依法依规行使“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职权, 有利于规范商业银行会计行为, 也有利于遏制“私设小金库”、“账外经营”等各种违规操作;二是会计信息失真频度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利益因素, 小团体利益增加了信息准确提供的难度, 这无疑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后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它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权威性, 制度良好了, 会计信息质量也得到有力的保障, 这也是实行会计委派制的最初目的;三是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委派会计人员可对银行相关的会计数据及提供这些数据的载体进行核查, 核查内容如会计核算的数据是否正确、凭证是否合法、会计科目使用是否合规等问题并可以及时纠错。这些都能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信息公正完整。
(二) 强化会计独立, 实现良性循环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在一国金融乃至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实行的会计管理制度是任命制, 会计只是企业的组成部分, 对企业负责, 靠企业吃饭, 这必然会造成会计监督不到位。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 会计主管将直属于上级商业银行机构, 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工作, 抵制企业的不合法行为, 使会计工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局面。这样就结束了会计主管不属于下级机构管辖、会计人员独立性不强的局面。有利于保证下级机构业务行政领导权和会计监督权的分开, 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监督和规范的作用。
(三) 提高会计人员积极性
正如前文所说,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在实行主管委派制后独立、权威地进行相关工作, 势必会提升相关人员的地位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将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另外, 商业银行会计人员通过培训和教育后方可竞聘上岗, 工作后还可以提拔重任, 这样, 一些素质高的商业银行会计人员得到新的锻炼, 有更广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能, 有利于整个商业银行会计队伍的积极性增强、思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委派会计主管大胆行使《会计法》商业银行总行赋予的职权, 保障各项制度的实施, 工作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四) 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网”
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 将有利于构建商业银行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网”。主要表现在其利于深化“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改进财务工作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委派会计对财政拨付的资金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全方位跟踪监控, 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得到及时反馈, 财政部门能够随时掌握资金的运行状况, 从而保证财务资金安全。
三、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消极作用分析
从商业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践行十多年来, 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信息公正完整、提升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等方面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任何制度的实行都有利有弊, 会计主管委派制在实践中也碰到很多问题和弊端, 仍存在着消极作用。
(一) 委派会计人员的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会计主管委派制中的委派形式可分为间接交叉委派和直接委派两种形式。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实行的是间接交叉委派, 即在原单位选拔出来的委派会计, 由上级管辖行等委派单位统一委派, 原则上不再派回原单位, 而派到其它单位交叉使用。直接委派是委派会计人员能直接参与到受派单位的经济活动, 掌握单位财务运行情况, 能提高委派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从商业银行实际运行效果来看, 两种委派形式均存在弊端, 且对委派会计主管本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会计主管委派制委派形式还需进一步不断完善。
(二) 职位定位不明确
会计主管委派制的践行者, 在实际工作中职位定位不明确。一是会计委派制使委派的会计人员与管辖行过分强调会计
浅析县级供电子公司财务管理面临困难及提升策略
◎文/郑传浓
电网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 其目标除了盈利之外, 更重要的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协调发展, 县级供电子公司也不例外。面对县级供电子公司目前存在的种种困难, 努力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 降低经营风险, 是支撑其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县级供电子公司财务管理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探讨, 找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前言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 推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广东电网公司在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 按照“成熟一个, 接管一个, 成熟一批, 接管一批”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代管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分批接管。被接管后的县级供电企业成为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子公司, 正逐步实现“由传统体制转为现代企业集团、由政企合一管理转为现代企业制度、由被动满足需求转为主动谋求发展”的现代化经营发展模式。考虑并分析县级子公司财务管理所面对的各种困境和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对于企业自身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县级子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县级供电企业作为县级单位, 普遍都是当地的大型企业。可以概括出四个方面的大:一是资产分布广, 不易管理。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变电站、遍布各个角落, 分
的监督, 弱化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等其他职能;另一方面有的委派会计除了履行本职外, 还会担任业务营销、服务管理的职责, 分化了自身职责, 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不同的商业银行对于委派会计人员的职位定位不一, 少数商业银行定位为受派单位管理层, 较易开展工作;其余的对委派会计人员的职位定位不明确, 不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和委派制的实行。
(三) 各方关系的协调欠佳
商业银行的委派会计由于无法直接参与受派单位的经营、财务管理, 由委派单位和受派单位双层领导着的委派会计, 要取得受派单位领导的支持, 委派单位的工作才能确保完成。由于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存在对立矛盾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不能处理好监督与共赢的关系, 较易陷入尴尬处境, 倘若委派单位没有足够的支持和配合, 工作将难以适从, 不能完全达到委派目的。
(四) 委派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商业银行会计委派制实施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和实施成效, 需要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的委派会计人员作人才支撑。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委派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考核制度不合理、更换工作人员过快、论资排辈现象仍大量存在。因此, 通过加强布广, 坐落分散, 给管理带来不小难度。二是负债大, 子公司每年的电网建设投入基本上都会超过其当年盈利, 根据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的要求, 仅靠当年的折旧和自留利润不足以支撑, 需要大量的贷款, 大部分子公司的负债率都超过50%, 有的甚至达到80%, 甚至超过100%。三是资金流量大.每年过亿千瓦时的电量采购与销售带来上亿元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四是物资流量大, 大规模的电网建设项目和过亿资产的日常运行维护需要配送大量的电网物资。在这样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不少困境和很大风险。
(一) 电价矛盾给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困境
国家统一销售电价政策在给广大用电客户带来重大利好的同时给电网企业带来强大压力。一方面近年来由于电煤等燃料价格上涨引起发电成本持续攀升, 煤电联动政策、标杆电价政策、可再生能源补偿以及其他新型能源的发电, 上网电价逐步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电量规模庞大, 每一次优惠电价的出台都会造成电网企业利益的损失, 就如本次阶梯电价实施, 粤东个
对委派人员的考核、定期对委派会计进行培训等措施来提高委派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需要提上日程。对委派人员的德、能、勤、绩作出严格综合考评, 改变论资排辈的局面, 使更多的优秀会计脱颖而出, 进一步提高委派会计的业务素质, 才能促进会计委派工作质量持续性提升, 商业银行也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五) 核算不实、信息失真现象仍存在
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度后会计主管是独立了, 但是由于委派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问题, 造成受派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仍然会出现信息失真等现象, 如果委派会计人员过分强调监督而对受派单位经营管理层产生分权, 易与下层机构造成断层的局面, 不利于下级机构的发展, 最终也是限制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
四、结语
作者简介:方佳虹(198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财经讲师。
罗绍明(197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本文对汕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汇总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专业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调查;会计专业;岗位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7-02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从而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设计更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有效实施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2013年5月至6月,本课题组对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2009级、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各学校专业课老师联系已毕业并就业的2009级、2010级学生,通过邮寄或邀请回校交流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二、调查资料分析
1.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被调查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就业于会计、出纳岗位的学生只有19%与6%,会计员、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四个岗位(说明:这四个岗位应是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就业比率合计为32%(见图1),这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图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情况
2.选择就业岗位的首要条件是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4%的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是工作压力小,多数学生首选“办公室文员”类岗位,认为该类岗位环境舒适、工作压力小、工作轻松,而考虑专业对口的学生只有25%(见图2),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工作是满意的,占比78%,不太满意的学生只有22%(见图3)。这一方面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有关,女生占比在90%以上;另一方面与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不太能吃苦有关。
图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条件
图3 会计专业学生对当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
3.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没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见图4),在所运用到的知识中“其他知识”占比最高,为40%,其次为会计电算化(32%)与手工记账(30%)(见图5)。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看,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加强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图4 是否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
图5 应用到的具体专业知识
4.加强实训教学应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希望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见图6)。
图6 会计专业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实训教学
·就业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5.技能证书获取与考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会计专业课程技能证书与会计电算化证书是获取率最高的,占比均为48%,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其获取率只有38%(见图7)。与技能证书获取率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考证的需求是很高的,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电算化考证是学生一致的需求,分别占到78%和67%(见图8)。
图7 会计专业学生已取得技能证书的情况
图8 会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技能证书考试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对口率。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操技能。
2.多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为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岗位创造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尤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加大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的力度,每年多次组织考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创造条件。
3.适当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岗位面广。为此,学校应重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模块的设置,在其中设置一些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 赖俊辰endprint
作者简介:方佳虹(198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财经讲师。
罗绍明(197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本文对汕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汇总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专业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调查;会计专业;岗位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7-02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从而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设计更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有效实施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2013年5月至6月,本课题组对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2009级、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各学校专业课老师联系已毕业并就业的2009级、2010级学生,通过邮寄或邀请回校交流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二、调查资料分析
1.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被调查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就业于会计、出纳岗位的学生只有19%与6%,会计员、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四个岗位(说明:这四个岗位应是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就业比率合计为32%(见图1),这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图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情况
2.选择就业岗位的首要条件是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4%的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是工作压力小,多数学生首选“办公室文员”类岗位,认为该类岗位环境舒适、工作压力小、工作轻松,而考虑专业对口的学生只有25%(见图2),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工作是满意的,占比78%,不太满意的学生只有22%(见图3)。这一方面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有关,女生占比在90%以上;另一方面与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不太能吃苦有关。
图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条件
图3 会计专业学生对当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
3.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没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见图4),在所运用到的知识中“其他知识”占比最高,为40%,其次为会计电算化(32%)与手工记账(30%)(见图5)。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看,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加强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图4 是否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
图5 应用到的具体专业知识
4.加强实训教学应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希望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见图6)。
图6 会计专业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实训教学
·就业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5.技能证书获取与考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会计专业课程技能证书与会计电算化证书是获取率最高的,占比均为48%,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其获取率只有38%(见图7)。与技能证书获取率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考证的需求是很高的,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电算化考证是学生一致的需求,分别占到78%和67%(见图8)。
图7 会计专业学生已取得技能证书的情况
图8 会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技能证书考试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对口率。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操技能。
2.多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为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岗位创造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尤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加大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的力度,每年多次组织考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创造条件。
3.适当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岗位面广。为此,学校应重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模块的设置,在其中设置一些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 赖俊辰endprint
作者简介:方佳虹(198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财经讲师。
罗绍明(1972-),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摘 要:本文对汕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汇总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专业课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调查;会计专业;岗位适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127-02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了解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计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看法与建议,从而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规划设计更能适应岗位需求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有效实施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训。
一、调查方法与对象
2013年5月至6月,本课题组对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2009级、2010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由各学校专业课老师联系已毕业并就业的2009级、2010级学生,通过邮寄或邀请回校交流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6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二、调查资料分析
1.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被调查学生就业于其他岗位,就业于会计、出纳岗位的学生只有19%与6%,会计员、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等四个岗位(说明:这四个岗位应是会计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就业比率合计为32%(见图1),这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
图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工作岗位情况
2.选择就业岗位的首要条件是工作环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44%的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条件是工作压力小,多数学生首选“办公室文员”类岗位,认为该类岗位环境舒适、工作压力小、工作轻松,而考虑专业对口的学生只有25%(见图2),然而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工作是满意的,占比78%,不太满意的学生只有22%(见图3)。这一方面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有关,女生占比在90%以上;另一方面与当前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不太能吃苦有关。
图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条件
图3 会计专业学生对当前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
3.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近6成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没能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见图4),在所运用到的知识中“其他知识”占比最高,为40%,其次为会计电算化(32%)与手工记账(30%)(见图5)。这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岗位分散、专业对口率较低息息相关。从另一角度来看,表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加强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图4 是否运用到所学专业知识
图5 应用到的具体专业知识
4.加强实训教学应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每门课程都希望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见图6)。
图6 会计专业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实训教学
·就业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5.技能证书获取与考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会计专业课程技能证书与会计电算化证书是获取率最高的,占比均为48%,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证,其获取率只有38%(见图7)。与技能证书获取率相对应的是学生对考证的需求是很高的,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电算化考证是学生一致的需求,分别占到78%和67%(见图8)。
图7 会计专业学生已取得技能证书的情况
图8 会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技能证书考试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1.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会计专业操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对口率。为此,学校一方面应重视会计专业实训室,尤其是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操技能。
2.多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为学生选择专业对口岗位创造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计专业技能证书的获取率不算高,尤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因此,学校应加大组织会计专业技能考证的力度,每年多次组织考证,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创造条件。
3.适当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拓宽学生就业范围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样,就业岗位面广。为此,学校应重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拓展模块的设置,在其中设置一些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人际沟通、市场营销学等,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拓展其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的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特对我院主管会计明确如下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医院的会计核算和报表的对外报送工作,做到账目日清月结,数字真实,准确,报送及时。
2、拟定医院的年度职工工资分配方案,并对有关试行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做好科室核算与工资核算工作。
3、做好上年度财务收支决算及本年度的收支预算报告,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4、参与医院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基建结算审计工作。
5、定期对实物进行盘点,召集相关人员做好固定资产和药品的盘点工作,对有关盘点情况书面向院长进行汇报,提出初步意见交院长进行处理。
出纳岗位职责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的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和财经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特对我院出纳岗位明确如下职责:
1、每日(长假期间不超过7日)到住院部挂号室结算现金收入,定期(不超过5日,长假期间不超过7日)到坪塘门诊挂号室结算现金收入,做好住院病人的预交款收款工作,将有关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严禁挪用公款,并做好各科室的收入报表收集工作。
2、做好医院现金及银行收支的登记工作,并每月与会计及银行做好对账工作,做到账目日清月结,数字真实,准确。
2.组织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和文件的学习,组织全市会计人员培训工作。
3.组织全市会计核算、决算工作。
4.对市局射十员、出纳员相关操作进行授权。
5.组织全市会计检查工作,对本部门及各级机构会计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本机构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6.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重大问题及时向主管负责人汇报。
7.报告储汇资金安全管理有关工作情况,提出隐患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具体落实。
8.保证辖属网点使用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或省(区、市)局邮政储汇局统一印制的储汇重要空白凭证。
9.积极配合査处储汇资金案件并认真分析发案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10.及时査看所辖各局的会计报表,分析会计数据及相关指标,为领导的经营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数据。
会计公共关系,是指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关系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既包括与组织内部各相关部门、领导、职工等之间发生的内部会计公共关系,也包括与组织外部财政机关、税务机关、金融机构、审计机关、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客户等之间产生的外部会计公共关系。会计公共关系,是以会计管理为立足点的一种专业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理论在会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是公共关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式的子系统,与社会组织内部、外部的组织或个人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关系沟通不畅,没有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合作与配合,会计管理将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良好的会计公共关系,是整个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会计公共关系媒介,是指联系会计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渠道,塑造形象、传播管理、协调关系的载体和手段。符号、声音、图像、实物等都是重要的会计公共关系媒介。在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中,财务报告作为一种容量大、数据多、传递及时的专业性媒介手段,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当然,在具体选择适当媒介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地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交替运用。
二、加强会计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
(一)会计主管与股东关系的协调
公司制企业是以股东所出资金为资本经营企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是最直接的关系人。会计主管对维持股东关系负有主要责任。会计主管应该明白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资本公司,以及如何提出投资建议才能吸引投资人。所以应该定期向股东通报情况,而不仅仅向股东发送年中及年终报告和结算。会计主管在处理与股东的关系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投资建议。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很多,深沪两地交易所已有近1 700家公司股票上市,新股也在不断地上市,投资者面对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其投资意向受公司发布的投资分析报告影响很大。所以,如果公司的投资建议能够打动投资者,并且配合一定的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公司的募股活动,则公司就会得到更多股东的支持。
2. 及时向股东通报公司发展信息。
股东利益与公司发展休戚相关,他们渴望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会计主管应定期向公众通报企业政策、目标、经营战略的变化、经营状况的各种财务数字和信息。公司在与股东沟通过程中,会计主管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是最重要的书面文件,它应对公司一年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清晰的说明,应解释公司的目标以及公司经营的原则。公司年度报告应该具有特色,体现公司的风格,注意不应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应设身处地考虑投资者的需求,可以利用图表、图像或者插入解释性的说明等方式,增强年度报告的沟通效果。
(二)会计主管与金融机构关系的协调
银行与企业关系密切,与银行打交道就成为会计主管的重要工作。与银行打交道,应该获取一些经验,掌握一些应对策略,这样会使企业大大受益。会计主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了解银行的特点。
由于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项目各有侧重,彼此之间便有一些差异。每家银行都有其特点。会计主管应对此有清楚的了解,然后,根据公司的状况和目的,选择适合的银行。
2. 管好存款账户。
贷款前应该先存款,因为,存款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每一个商业银行都要根据存款来发放贷款和投资。如果会计主管到一个未开户的商业银行去申请贷款,成功的希望不大。而如果公司的存款户头上有一定数目的资金保证,商业银行愿意贷款给这样的企业,会计主管也可以此为资本争得许多优惠条件。
3. 更多关注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
会计主管要做好企业的信用建设,只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状况,对企业的贷款和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关系处理就比较有帮助。
(三)会计主管与税务部门关系的协调
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和法人的法定义务,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是一种征纳税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协调主要由财会部门负责,会计主管需掌握一定的公关技巧,在企业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维护企业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 选好办税人员。
办税人员是代表企业与税务机关直接打交道的人员,人选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本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公共关系,进而影响本企业的利益,甚至是会计主管的切身利益。一般说来,办税人员应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核算程序,懂得与本企业有关的税收政策规定和具体办税业务,具备一定的公共关系知识和交际能力。
2. 争取减免税。
减免税是国家对某些行业、企业的一种政策扶持。从客观上讲,国家扶持政策具有明确的方向,但在微观个体之间,却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政策范围内,除了明文规定外,免甲还是免乙,减多还是减少,与税务机关的解释和态度、申请减免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认识、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有很大关系。企业会计主管的任务就是以政策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把本企业依法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充分地争取过来。
3. 处理好日常人情关系。
工作关系必然涉及到日常人情关系,反过来,日常人情关系又必然反作用于工作关系,可见处理好日常人情关系,也是当好一名管理者的重要方面。
(四)会计主管与财政部门关系的协调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可见,财政部门是各单位财会工作的管理机构,有权对各单位的财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故会计主管应尽量做好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为本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提升部门形象。
财政部门为了提高本地区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会经常开展一些达标升级、经验总结、学习培训等活动,会计主管应积极配合,尽可能给予协助,获取财政部门的信任和好感,借此提升本单位财会部门在财政部门的形象。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今后得到财政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会把财政部门吸引到本企业来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借财政部门的力量宣传自己。
2. 督促本企业向国家鼓励的方向发展。
会计主管督促企业向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发展,一则可直接得到政策上的优惠,避免国家政策的制裁;二则可获得财政机关的支持,积淀企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3. 主动汇报,沟通信息。
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交流中,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特有的财政信息,增加双方的信任度。
三、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总结
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策略,亦称会计公关技巧,是指社会组织的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中,根据不同的会计公共关系客体、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不同的业务交往所谋划和设计的工作对策。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一般策略主要包括:宽恕对方策略;取长补短策略;心理信息运用策略;动作语言运用策略;迂回公关策略;适当坚持策略;幽默语言运用策略;先予后取公关策略;同中存异公关策略;求同存异公关策略等等。在开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时,针对不同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又可以相应采取不同的具体会计公关策略。
此外,在开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时,还要充分与合理地利用会计公共关系媒介,采取各种不同的会计公共关系工作方法。一般来说,它主要有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关系协调等三大基本工作方法,而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发行股票、债券,公布财务报告;利用电报、传真、电话、信函等媒介核对账目、结算账款;利用会议、内部刊物等媒介向本组织员工传播财会法规、规章制度等。
总之,会计公关工作策略与方法都是为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目标服务的。只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一、现行基层央行会计主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主管任用“隐形”
长期以来,基层人民银行在任命会计财务等业务部门负责人时,只从部门负责人角度进行任命,形成一个潜规则,业务部门负责人即会计主管,没有专门的文件或仅口头指定,致使会计主管的身份存在隐形,与行政职务捆绑,会计主管履行职责的独立性弱。
(二)会计主管的专业资格边缘化
基层央行干部任用由于受行政任命制的长期影响,使对会计主管任用的基本专业条件边缘化,尽管上级行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基层行在任用业务部门负责人时,明确要求必须具有中级会计师的专业资格要求。然而,从几年的实践来看,由于具备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极少等方面的原因,基层行在执行上级行的要求时,仍存在诸多困难,形成了会计主管的专业资格任用条件被边缘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行会计主管岗位职能的发挥。
(三)会计主管的双重身份淡化了会计主管的主要职责
由于基层行会计业务部门负责人与会计主管由一人兼任,出现了会计主管的一部分职责强化,一部分职责淡化的问题。会计主管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组织开展会计事务,确保会计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是加强对会计事务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一般来说,基层行业务部门的会计主管首先是以负责人的身份出现的,其职责主要致力于组织开展日常各项会计业务,而对于会计业务的监管主要依赖于外部的内部审计、上级行的专项检查等。
此外会计主管的双重身份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类似于“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的问题;另一方面容易形成对自身业务问题和风险的掩护。
(四)会计主管职位设置低,权威性弱
《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会计制度》要求分支行会计财务部门对全行会计工作的统一领导,但是分支行会计财务部门负责人(会计主管)和支付结算科、国库科等会计业务部门负责人(会计主管)处于相同级别,其权威性很弱,难以形成对全行会计业务的统一领导格局。
二、基层央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必要性
(一)保证会计主管的独立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需要
管辖行应直接向基层行派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行政素质,具备一定水平和资质的会计主管。由于会计主管的工资福利、业绩考核、职务升迁不与派入单位挂钩,其自身利益与基层行利益没有直接关系,会计主管在参与各项会计活动中首先考虑的是相关法律责任、制度执行的规范要求。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助于改变会计人员对财经纪律“执行难、难执行”的局面,充分发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防火墙”作用。
(二)提升会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的需要
基层行会计主管作为管辖行的委派人员,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基层行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上级行准确掌握基层行的会计财务信息,有助于管辖行的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同基层行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能够掌握统一的尺度,保证各项会计活动在合规合法的框架内进行。
(三)实现会计财务管理目标的需要
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实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上级行会计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乏力的缺陷,使管辖行及基层行的利益得到维护,提高会计财务监督体制的有效管理作用,确保会计财务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实现大会计管理体系的需要
依托会计主管的职能,充分发挥服务、保障、监督、牵头、协调、组织和控制作用,逐步实现会计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集中管理模式,切实履行会计主管的职责。利用现代化手段,依托财务管理系统,组织开发财务报审系统,建立高度集中的现代化会计财务预算目标控制管理体系。
(五)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
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强化对分支机构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有效遏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制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财经法纪法规,堵塞管理漏洞,强化反腐倡廉工作。
(六)提升会计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需要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有利于促进中央银行会计队伍专业化,由于委派会计人员是面向系统内会计人员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可使一批业务能力较高、责任心较强,遵守职业道德及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脱颖而出。同时,委派会计人员可享受一定的特殊待遇,这些举措有助于充分调动各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在“学业务、比先进”的良好气氛中,会计人员职业责任感和监督意识得到增强。
三、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建议和措施
会计主管委派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力资源、委派机构与派入机构的管理关系定位、委派会计主管的选拔考核等多方面问题。在推行基层机构会计主管委派制的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关键环节的问题,确保充分发挥会计主管委派制的作用,达到预期目标。
(一)顶层设计会计主管委派制运作管理制度
设计规范的委派会计主管程序,保证选拔出合格的委派人员,从提高可操作性考虑,委派会计主管可实行“下级行推荐、逐层考查、择优录用、上级行委派”的原则,并考虑与现行会计管理工作的延续性,采取公开选拔,经上级行会计、人事部门进行业务培训和综合考查后提出委派人选,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后由上级行审核、批准办理委派手续。
(二)明确委派会计主管的权限职责
由于委派会计主管具有双重身份,即管理上受委派行的领导,业务上受派入行负责人的领导。因此,明确的委派会计主管的权限和职责,可使会计主管既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能,又能对基层行的会计业务工作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对基层央行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建立科学的委派会计主管的交流轮换制度
基层央行在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时应该规定委派会计主管的任期,交流轮换时间以三-四年左右为宜,任期届满,经过业绩考核评价后,对所有的委派会计人员进行交流轮换。交流轮换不仅有助于委派会计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工作能力,更有利于其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
(四)建立有效委派会计主管的考核制度
可采取与委派会计主管签订聘期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细化聘期及具体工作目标,明确权利与义务、责任追究制度、聘任的终止条件等内容。委派行可以采取要求委派的会计主管定期汇报、年度考评、定期培训和工作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委派会计主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主管会计岗位分析】推荐阅读:
储蓄会计主管11-07
会计主管面试问题06-03
会计主管应聘简历09-30
会计主管的职责11-08
会计主管实训心得09-19
经典—成本会计会计主管个人简历10-31
会计主管工作简历范文07-13
银行会计主管工作报告10-10
会计主管个人简历参考11-05
银行会计主管培训工作总结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