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学期总结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二学生学期总结(精选10篇)

初二学生学期总结 篇1

语文:主要是作文,与基础、字词、修改病句与别人拉开距离,文言文掌握得还可以,课内外也是。数学:疏忽平日的错误,以为细小的就不要紧,好高骛远的去做天题。应用题,平时上课以为一日听课就懂了,以为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掌握得好就可以了,只是写写当日的数学作业,讲题时就听听,老师提问同学时就觉得不关自己事,埋头做自己的数学练习。

英语:平日占优势的英语却考差了。笔试比别人考得好,但选择题有些答案在涂卡时涂错了,所以考差了。物理:上90分了。在班上物理排24名左右吧。但总还是觉得不够,课堂上认真很多,课后还是有点迷茫。即时补救了平时的错误,有时却还是不会变通,所以还要加强。

总之,月考过后学习态度散漫,不够端正。有时漫无目的的学,漫无目的的复习。目标定了,单觉得有理想无行动,只是想“考好”而不是“一定要考好”。在考前一个星期才抱佛脚恶补。地理、历史,特别是历史,换了新老师就很排斥,并没有以前对历史课的热情,没热情就没有好成绩,总觉得利是老师总拖课,啰嗦,而这样只会害了自己。所以这星期的课,我很认真,不敢开小差。偶尔会弄小动作但很快集中精神。我自己分析过,考不好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别人行,自己不行,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周倩、何瑜铭”是我的榜样,都在自己宿舍怎么没吸取一点别人的优点,总那么浮躁,不稳重。

其实,学习并不仅仅是准备考试的过程,而且是培养你做一件事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是你怎样为了目标去奋斗的过程。所以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是自己选择未来的路,要想不让未来选择你,就得让自己奋斗、努力,自己选择未来!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初二了,要懂了,现实是残酷的,我不是想要上好高中,而是一定要。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努力。

在朋友面前总是被夸自觉,不操心。其实自己与班里的尖子比,真的不够。自己还不够努力,不够自觉,所以希望父母还是像监督弟弟那样监督自己。弟弟没写作业,就不要让我碰电子产品,让我也跟着学习。不要以为我大了,就让我随心所欲。学习上管我管得严一点,多骂一骂,好不好?觉得好久没被骂了,我应该多说,多讲的,用鞭子在我后面赶我,让我慢慢变得更自觉,养成习惯。不只是学习上,还有很多方面,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希望多教育。

初二学生学期总结 篇2

一、健全机制, 搭建平台———项目组活动制度化

1. 建立项目工作机构。

学期伊始, 我校在通过评审, 成功申报为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改革”项目学校的基础上, 就着手组建了项目领导小组, 并按照活动要求构建了活动网络, 搭建活动平台。我们成立了由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共同组成的项目领导机构。校长室、教科室负责项目方案的策划、制订。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以冯美虹副校长为组长, 沈利民、朱曙岚、吴淑英等10位老师为成员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专项工作小组, 明确了各条线、部门的项目工作内容, 构建了以分管校长主抓, 德育处、少先队、心理咨询室等条线构成的活动网络。

2. 制订修改项目实施方案。

围绕研究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 我们先后制订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方案》等实施方案, 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 几易其稿, 最后以“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方案》参加了4月1日市教育局举行的项目启动仪式暨专家首次指导活动的小组交流, 并得到了恽敏霞、吴举宏、董洪亮、陈玉琨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点评。专家指导组的加盟, 成为了我校项目研究的助推器, 让我们树立了信心, 增强了力量。之后, 我们按照专家意见再度认真修改、完善方案。

二、专家引领, 搭建框架———项目组研究活动有起色

5月27日, 我们报请市教育局基教处领导同意, 专门邀请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博士来校指导, 区教育局陆巧明副局长专程陪同。学校校长室全体成员、项目组全体成员及教科室、教技室主任参加了这次活动。董主任从“你认为当前评价出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评价有什么需要或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两个问题入手, 仔细听取了与会成员对项目的认识、思考和设想, 并逐个耐心点评。在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中, 大家逐步统一了认识, 明晰了研究的思路———“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制订了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先期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积极开展评价项目的研究。主要内容有———

1. 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来构建立体的指标框架。

改“学业水平”为主的一维评价为立体的多维评价。把《意见》中的五大板块、20项关键性指标细化、具体化为学生能做到的, 可分年段来考查、可评比的评价条目, 并把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过程中。

2. 以增量变化来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

把重总结性评价转移到重过程性评价上来, 关注师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增量变化, 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 并以合理的形式在各层级平台上展示。让评价成为与过程相平行的有效手段,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3. 以集体力量来发挥评价的诊断作用, 培养师生自我意识。

遵循平行教育原则, 引导师生在班级评价、群体评价中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培养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能力。

三、规范管理, 夯实流程———项目研究工作有成效

依托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这个平台,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实施和管理。我们建立了项目研究的组织, 构建了项目研究的操作平台, 并成功申报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实践研究》这一市级“十二五”课题。项目组先后活动4次。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还按照市局统一部署, 参与了上海市闵行区“绿色评价”改革项目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活动。此外, 我们还加强了项目管理, 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加强了项目信息报送工作。二是按照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开展好项目组活动。三是加强重点项目过程管理, 并做好相应的协调、跟踪、服务工作。

四、下阶段项目工作重点

董主任的来校指导, 为我校的项目推进开启了“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的思路, 初步形成了我们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下阶段, 我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 因地制宜地以评价为主题, 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工作有———

1. 改变校园环境。就是用新的教育主张来改变校园文化, 优化校园环境, 把自己的教育主张充分地表现出来。

2. 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就是用崭新的教育理念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初二上学期总结 篇3

从生活方面看:

1.我每天不管是午饭还是晚饭后回到宿舍见到阿姨,我都会打招呼,阿姨也非常喜欢我。

2.每天早上,我都是我们宿舍起得最早的,每当阿姨叫其他人起床时,我已经刷好牙、洗好脸了。在宿舍方面自认为表现不错。

3.但也有问题存在,在晚上熄灯后还有讲话现象,总是要过一会儿才安静这和我的性格也有关系。

从学习方面看:

1.对于新开的科目物理,我较为重视,有什么不会我立刻去问老师,平时上课我也会认真听讲。从而在物理方面的学习我还是比较轻松的。

2.一直考得不太好的英语,在这一学期也有很大的进步。这学期我开始中式英语的学习,在我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英语一下就从90分上下跃升至95分以上。减轻了我其他各门课的压力。

3.美中不足的是,我的传统优势项目数学在这一学期有所下降,甚至有一次考到了88分。我会总结经验教训,努力稳定我的各科成绩,使之平稳上升。

进步

1、在英语上能够有所突破,在连续的两次英语小测验中,都能保持在高分段上。同时,自己本来对英语轻视的态度能有所转变,也开始慢慢重视英语了。平时在家里也会抽空翻翻英语书,背背单词来巩固一下已学的知识。

2、在八年级新加的一门物理上可以做到不落队,几次大小考下来,物理都能一直处在中分段之上。相信长久这样下去,我始终还是有很大希望进军班里的高分段的。

3、在语文方面,我的朗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是在初一的时候,于老师上课突然叫我起来朗读一段陌生的文字,我常常会读得断断续续的;而八年级就不一样了,叫道我起来读时,我一直能够很流畅地将它读完。因为八年级的我找到了朗读陌生文字的一个小窍门——遇到陌生片段时,不要紧张,你可以稍稍地放慢速度读完它,切记不心急。

4、步入八年级以后,我已经基本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自习、晚自习不会再浪费一分钟,做完作业后,会立刻复习。并且在作业速度方面,我也正在逐步提高。

退步

自从进入八年级,我的确取得了各方面不少的进步,但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一个致命的漏洞——态度上的松懈。这一点在数学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不仅在数学的听课方面质量变差,而且在数学作业方面,我的质量也正在下降。正所谓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态度上不去,其他方面你也甭想上去。

初二上学期教育总结 篇4

本期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启导·活动教学法”,“启导·活动教学法”研究学生学习思维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项实验教学法。“启导·活动教学法”在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及能力迁移等诸多方面是有成效的,它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它既未全盘否定现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同时又未完全照搬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和凯勒的“个别化教学”,而是成功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地达到了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的教学结构,这就能更好地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这是实验取得成效的原因之一。下面对我本期的教学工作作一个比较细致的总结:(一)学生调整阶段

初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比较浮躁,要使学生逐渐习惯自学方法,一定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先要做好“领读工作”,通过示范性的领读,要逐渐教会学生按“三读”的要求去阅读、理解、掌握教材,在教材上作眉批,教会学生做练习和核对答案的方法和要求,并作出示范,在这一阶段中,我尽快认识、了解学生,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二)逐步进入正常后的阶段

我在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以下几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

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吃透教材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启导·活动教学法”按学生思维类型的二个方面敏捷和踏实,将学生分成敏捷而踏实,敏捷而不踏实,不敏捷而踏实,不敏捷而不踏实四种类型的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当然学生类型有它稳定的一面,但也要考虑到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变化,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了课堂上辅导方案,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实效。

在了解学生中还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品质,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应对策,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确定课堂上要讲的主要内容,并拟定指导读书的读书提纲。

2、课堂工作

(1)首先搞好组织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

数学“启导·活动教学法”的组织教学与传统的组织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我们知道,组织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地是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上,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地,初中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组织教学应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

“启导·活动教学法”,由于它的基本教学模式是采用“启”(启发引导)、“活”(学生活动)、“读”(阅读课文)、“练”(做练习)、“知”(当时知道结果,及时反馈,及时强化)、“结”(小结讲解),并且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指导贯穿全过程,因此,它的组织教学,就有新的内容,就应根据上述教学环节,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根据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要求。

在实验的初期,教师组织教学的注意力应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上,以后逐渐落实在每个环节中(特别是学生自学活动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具体指导、辅导,加强个别要求。例如:在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求,自学课文,完成练习这一环节中,教师就在善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个别地、具体地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并且常通过教学机智,采用暗示的手法去达到目的。

在“启导·活动教学法”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要能真正起作用,达到目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的威信将起到较大作用。教师既要亲切又要严肃,要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压抑和过度焦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发挥出正常的智力水平,高效地进行学习。

(2)其次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涉及本课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点穿实质,然后,自然过渡,引入新课,简述学习课题,布置学习内容,出示读书提纲,明确学习要求,以保证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完整性。充分地照顾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这样学生可以快者快学,慢者慢学,达到了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

(3)再次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独立进行学习活动。先按要求“三读”即粗、细、精读教材,概括段意并眉批,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练习,每做一道大题或一个练习就核对答案,改错,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活动了,教师做什么呢?我们说自学,并不是不要教师,自学从来都不是无师自通的。在学生自学、自练、自检等独立活动中,教师一方面巡回辅导,另一方面根据备课时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具体地,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每一个学生。具体地说,对于学习思维品质不踏实的学生,要注意用具体的事例,通过严格要求,逐渐培养他们的踏实品质;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应指导他们向深度、广度发展,向他们提出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要求,并具体落实,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这段宝贵的时间,充分发挥其潜力,提高效率,超额超前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基础较差,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应加强重点辅导。我们的“启导·活动教学法”教学的特色不仅体现在“自学”上,而且还体现在“辅导”上,因此,我们提倡主动地“辅导”,积极的“辅导”,而反对那种等待学生举手,提问,教师帮助回答这种被动消极的“辅导”。在这里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和把握整个课堂,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非常重要。

在教师主动积极的辅导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主动地去引导、启发学生,可问他是怎样想的?怎佯理解的?听一听他们的见解掌握他们的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个别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对于提高差生,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差生形成的原因虽然是多方西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在“启导·活动教学法”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了对差生的辅导,耐心地帮助他们,一方面解决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补了基础,教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他们感到教师关心他,从未放弃他,只要老师坚持不懈,会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提高学习水平。我们深信,对于差生的事,只要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家,在自学辅导教学中,是会有所收获的,这一点是传统的课堂以讲授为主的教学难以做到的。

本学期我制作了很多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利用视觉、听觉等分析器官交替进行学习,接受信息,思维始终处于一种进取的积极状态。

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五官对知识的吸收率,用眼睛看(视觉)所接收的信息占83%,用耳朵听(听觉)所接收的信息占11%,以上两项共占94%。很明显,在教学活动中,把学习者的视觉和听觉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单调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效果不佳。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如果长时间经受刺激,处于兴奋状态,大脑自身就会出现保护性抑制,从而降低学习效果,产生疲劳,正是为了克服这个因素,本期我制作了很多多媒体课件。

初二物理上学期章节总结 篇5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换算关系:1m/s=3.6km/h。计算公式: v=ts

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s=vt,t=vs。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ts。

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 6.耳聋

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7.骨传导及实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8.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声音的特性 1.频率: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3.人耳听觉范围: 20HZ---20000HZ 4.音调:

(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

(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5.响度:(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响度的。6.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三、声的利用

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

(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4)医生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

(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2.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

(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3.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3)超声波测速器。(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分贝:

人们以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3.噪声的控制:

(1)防止噪声的产生

或 消声

或 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噪声的传播

或 吸声

或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或 隔声

或 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计制作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4.温度计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熔化的条件: 到达熔点,继续吸热。3.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4.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汽化现象: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3.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5.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6.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7.液化现象:

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升华现象:

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4.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 5.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第四章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2.光源分类: 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光的直线传播:

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4.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5.光的直线传播实例:(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5)排队看齐;(6)射击瞄准(7)立竿见影。6.小孔成像特点:

(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当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光屏离小孔越近,像越小);

当光屏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小孔越远,像越小。(物体离小孔越近,像越大)

7.影子的形成:

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的另一侧会有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8.判断月食:

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9.判断日食: 太阳、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中间。10.光速: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11.光年:

常用于天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法线:

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2.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3.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4.反射定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反射的分类:

反射有两种,一是镜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光路可逆性: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桌上竖立一块玻璃当做平面镜,平面镜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也像点燃的一样,这就是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可知,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像与烛焰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2.面镜分类平面镜 凹面镜 球面镜 凸面镜

3.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球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5.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想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现象: 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3.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4)光从速度较快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慢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5)光从速度较慢的介质斜射入速度较快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特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特例:光从水、冰、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五、光的色散 1.色散:

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2.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3.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黄、青。4.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无色透明物体的颜色能让所有的光都透过。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不透明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5.光谱:

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6.天空呈蓝色的原因:

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较多。7.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

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8.雾灯选择黄色的原因:

人眼对黄色光敏感度较高,且黄光不易被空气散射,有较强的穿透作用,能让更远的人看到。

9.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夜视仪;(2)红外线遥感。10.紫外线的应用:(1)杀菌;(2)防伪;

(3)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11.紫外线的危害: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凸透镜:

远视镜(老花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凸透镜上,其折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凹透镜:

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4.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到凹透镜上,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虚焦点上。5.主轴:

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6.光心: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光心。7.焦点: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实焦点,简称焦点。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8.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9.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两侧。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1)一倍焦距是成实物与虚像、倒正、物像异同侧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实像(倒立,物像同侧);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虚像(正立、物像异侧);(2)二倍焦距是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

(3)实像都是倒立的(物、像同侧),虚像都是正立的(物、像异侧);(没有缩小的虚像,也没有等大的虚像)

(4)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四、眼睛和眼镜 眼睛:

1.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2.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镜

1.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2.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2.望远镜成像原理: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道理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3.视角:

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近时,视角大,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大;离眼睛远时,视角小,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也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5.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6.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总结: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向另一边转,针指中线才算完。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1g/cm3,1g/cm3单位大,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初二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篇6

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通过听课来获取知识,还要对听、记录以及思考之间的关联进行合理的处理.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对策.首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官充分利用起来,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接受,在听课中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要集中注意力:一是清楚地掌握每堂课的学习要求;二是了解教师是如何引入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的;三是教师在讲解到自己在预习中碰到的重点、难点的时候,要注意听教师是如何剖析的;四是在教师讲解例题的时候注意掌握其中的思路以及方法;五是进行内容小结.其次是在尊重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学生想要发挥出课堂主体的作用,其依据就是思维,所以教师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来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指导:课堂上要勤于思考;善于提问,针对难点要从源头思考解决方法;善于思考并且进行相关的联想、归纳等;学会反思.思考是进一步深化的听,而认真听课则是思考的基础所在.最后是用正确的方法去记录课堂笔记.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在做课堂笔记的时候都是在单纯地抄写教师的板书,对听和思考不够重视,所以教师应该从这方面指导学生:需要记录笔记的部分是如何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课堂上仍然以听课和思考作为主要内容;对课堂小结以及课后思考问题进行记录.学生需要明确的是,笔记记录是为听和思考而服务,不应该本末倒置.

二、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概念

初中的数学课程中会有很多数学概念、公式等,概念是公式的基础,所以掌握数学概念是基本要求,以下五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数学概念:一是对概念进行认真阅读,将其中用到的符号、名称等牢记下来;二是将概念背诵下来并且对其特性有合理的把握;三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举例使学生对概念所反映的范围有准确的理解;四是围绕概念进行练习,使学生可以准确地判断概念;五是选择与其相关的概念进行对比,找出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的关联和区别.

例如在讲解“正数和负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掌握正数、负数以及有理数的概念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为实际生活提供服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安排学生预习,通过自学背诵并牢记正数、负数等的名称以及相关概念,然后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练习的设计,例如在生活中我们记录零上5℃气温的时候写作+5℃,那么如何记录零下5℃的气温呢?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与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区别,负数这个概念就轻松地被引入了课堂中.

三、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有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阅读,才能对数学的语言和思想有更准确的把握,所以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对于教师来说,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改变学生不喜欢看书和做题的习惯,避免学生习惯性地用教材来查阅定理和公式.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也不是浏览一遍就足够了,在对某一单元某一章节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制订明确的目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例如在进行“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学生在阅读后应该对以下几个问题心中有数,共有几种反比例函数图像?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征分别是什么?诸如这种问题还有很多.

四、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在于不管是问题的提出还是解决,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信息收集、调查等一系列活动,获得了不少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是对其数学学习态度的有效培养,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相比起传统学习来说,不论是开发性、参与性还是实践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牢牢掌握.尤其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探究性学习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意义更加重要.例如在学习形状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车轮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的呢?这种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以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便于后续的知识学习.

摘要: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以后,不仅需要学习更多的科目以及更广泛的内容,在学习内容上也变得更加深入.在数学学习方面,内容变得更加抽象、由静态化向动态化发展,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的话,很可能会因为学习方法不对造成成绩下滑,长此以往对数学学习就会更加没有信心和兴趣,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所以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初二学生

参考文献

[1]宋敏.探讨初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与解决办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6):171.

[2]张文文,崔雪梅.初二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80-81.

初二下学期自我总结 篇7

对照上次联考,我这次分数竟然下降了4分,侥幸的是这次初三的同学没有参加联考,我的名次还有所前进。学习如逆水行舟,我为什么会不进反退呢?此次试卷题有些难度,但并不是理由,其他同学为什么能得高分?我和最高分同学的成绩相差11分,这11分的差距从何而来?带着疑惑我翻开了试卷。

回想起此次作文的准备,我原来写得并非考场上写得这篇,但在临近联考的几小时前,觉得原来那篇内容有点空虚,临时又准备了考场上写得这篇,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因此感觉细节描写有些不够细腻,总有不到位的感觉,也没取得理想的分数。

在此次联考书写上,我也做得不尽人意,在做阅读题时,有几处涂改,因此书写也丢了不该丢的分。所以这次联考我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二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 篇8

黄红卫

2013/6/25

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八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目标和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目标》,认识到新的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的改革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大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备课要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位的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重抓重点,突破难点。

3,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主动去听他们的课,诚邀他们听自己的课,并做教学上的指导。

4,在作业批改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课堂作业中在批改后的订正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

2,教法不够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引导。

4,差生未抓在手。上课和复习是该讲的内容都讲了,但学生的掌握情况怎样,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初二学生学期总结 篇9

一、读与听

初二学生多数无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要学好物理就要学会读书, 这是自主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要结合新教材的可读性, 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教会学生领会“粗、细、精”三阶段读书的要领。同时, 由于教材中的插图多、反映的物理规律及科学道理多, 因此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会读图,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 学生听课时往往抓不准重点, 注意力分散, 效率低, 而听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故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兴趣因素, 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情境, 适时设置教学高潮及重点板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听课效率。另外,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只有让学生通过预习产生质疑, 带着疑问听课, 才能更好地抓住重点, 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说与思

初二学生年龄较小, 认知、思维还不太成熟, 对物理语言理解能力较差, 难以用物理语言表达他们的思维过程, 尤其在物理审题及简答中, 产生了一定的语言障碍, 影响了学生解题能力及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物理语言进行训练, 通过教师授课时通俗、形象、规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熟记概念、公式、规律等物理术语, 提高理解和使用物理语言意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体现了对学的准确性, 加强对文字、符号、简图的训练, 以及课上的提问、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物理教学是理解思考过程的教学。初二学生知识有限, 思路不够宽, 考虑问题比较肤浅, 因此, 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 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整个教学过程, 形成良好的理解思考习惯。如对“速度”的概念理解过程中, 让学生从运动会的百米赛入手, 谁用的时间短, 谁跑得快, 从而推出谁的速度大, 即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如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让学生边实验、边总结, 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样通过回忆情景, 观看演示及亲手实验, 让学生充分参与概念及规律的形成过程, 增强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同时, 解题前, 多让学生分析题意, 找出关键的物理量, 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 增强自主学习的准确性。

三、记与写

初二学生知识的掌握往往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 不能将知识理解、消化和吸收, 不易形成知识体系。良好的记忆方法对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编成“像物与镜等距离, 像与物体一样齐, 只是左右来相反, 镜后成像必是虚”的口诀来记忆。另外, 还要注意初二学生常常不注意解题格式, 书写无章, 作图不规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书写, 做到格式规范、逻辑严密、规律灵活、计算准确。

总之,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动、新奇、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 灵活多变地进行教学。“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是现代教育的主体思想, 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是教学生去学会知识, 更应教会学生会学知识, 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迁安市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

初二前半学期学习总结 篇10

回首,是初一的各种悲伤与快乐;展望,是时隐时现的未来;低头,是选择中的今夕。半个学期过去了,回忆永远是个过去式,明天是个未到的将来时,我们注重的是今天,这个正在进行时。走好今天的每一步,才会有美好的回忆,才会有美丽的明天。

总结的好处,就是可以发现自己在某段时间里的对与错,从总结中获取经验和教训。一直以来小说瘾一直是我前进的绊脚石,虽说在合理的安排下它们对我有很大好处,可是在考试阶段,它们太可怕。好不容易学会了控制小说瘾,总结下来,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上课放空。上课时,也许我回认真的听一两下,可要么就分心做其他事去了,或者到课中间就开始放空,人在教室心却不知道飞到了哪儿。我知道要收敛我心中的杂念,东想西想只会让我把“课”这个字忘到九霄云外,这样下去太危险。

我想我需要学会如何集中我的注意力,一声鸟鸣、一朵花儿、一片落叶,也许就让我浮想联翩。

发现了错误,我就可以去改正它。

上一篇:春节假期安全注意事项下一篇:锅炉资料 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