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设备维护说明书(共8篇)
一、概况
长期以来,由于监控系统的维护不受重视,致使很多监控设备刚刚投入使用就被损坏,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管理部门对监控系统维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没必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因而在管理过程中忽略对监控系统设施的管理,导致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跟不上。
其次是没有一个完备的、有计划性的监控设备维护实施方案。服装城的监控设备数量达上百台,而且分布在商场各处,设备的维护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这些监控设备分类并制定出维护方案,把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条理化,明确化。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专业技术员可以很快调出这个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相关资料,并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
第三是监控设备的采购中过多的考虑了设备的性价比而忽视了监控系统及设备后期的维护和保养。监控设备品牌过多、产品供应商过多,厂家售后保障措施不到位等等原因,导致监控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故障不断、损坏率不断攀升,最终不得不对原有设备进行大面积更新,出现重复投资、浪费严重的现象。
二、监控设备的维护方法
为了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维修中心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工具、通讯设备等),负责日常对监控系统的监测、维护、服务、管理, 承担起设备的维护服务工作, 以保障监控系统的长期、可靠、有效地运行。
1、维护基本条件
古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监控系统的维护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对监控系统进行正常的设备维护所需的基本维护条件,即做到备件齐、工具齐。
1)备件齐
通常来说,每一个系统的维护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备件库,主要储备一些比较重要而损坏后不易马上修复的设备,如摄像机、镜头、监视器等。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必须及时更换,因此须具备一定数量的备 件。电源价格比较低,但是往往是最容易损坏的,电源的备件尤为重要。
2)工具和检测仪器齐
要做到勤修设备,就必须配置常用的维修工具及检修仪器,如各种钳子、螺丝刀、测电笔、电烙铁、胶布、万用表、示波器等等,需要时还应随时添置,必要时还应自己制作如模拟负载等作为测试工具。
2、设备维护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对监控系统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应对一些情况加以防范,尽可能使设备的运行正常,主要需做好防潮、防尘、防腐、防雷、防干扰的工作。
1)防潮、防尘、防腐
对于监控系统的各种采集设备来说,由于设备直接置于有灰尘的环境中,对设备的运行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重点做好防潮、防尘、防腐的维护工作。如摄像机长期悬挂于棚端,防护罩及防尘玻璃上会很快被蒙上一层灰尘、碳灰等的混合物,又脏又黑,还具有腐蚀性,严重影响收视效果,也给设备带来损坏,因此必须做好摄像机的防尘、防腐维护工作。在某些湿气较重的地方,则必须在维护过程中就安装位置、设备的防护进行调整以提高设备本身的防潮能力,同时对高湿度地带要经常采取除湿措施来解决防潮问题。
2)防雷、防干扰
只要从事过机电系统的维护工作的人都知道,雷雨天气一来,设备遭雷击是常事,给监控设备正常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监控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必须对防雷问题高度重视。防雷的措施主要是要做好设备接地的防雷地网,应按等电位体方案做好独立的地阻小于1欧的综合接地网,杜绝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与电力防雷接地网混在一起的做法,以防止电力接地网杂波对设备产生干扰。防干扰则主要做到布线时应坚持强弱电分开原则,把电力线缆跟通讯线缆和视频线缆分开,严格按通信和电力行业的布线规范施工。
当前,由于防雷的费用比较高,绝大部分工程商不做防雷措施,况且,就算防雷做的很好,如果一个雷直接打到了摄像机立杆上,一般的防雷措施也很难凑效,所以如果机房里有专人把守的,当雷雨就在自己头上的时候,建议把监控系统关一下,等云层基本散开再开起来,可以起到被动保护作用。
3、具体如下:
1)每季度一次设备的除尘、清理,扫净监控设备显露的尘土,对摄像机、防护罩等部件要卸下彻底吹风除尘,之后用无水酒精棉将各个镜头擦干净,调整清晰度,防止由于机器运转、静电等因素将尘土吸入监控设备机体内,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同时检查监控机房通风、散热、净尘、供电等设施。室外温度应在-20 ℃~+60℃,相对湿度应在10%~100%;室内温度应控制在+5℃~+3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10%~80%,留给机房监控设备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2)根据监控系统各部份设备的使用说明,每月检测其各项技术参数及监控系统传输线路质量,处理故障隐患,协助监控主管设定使用级别等各种数据,确保各部份设备各项功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3)对容易老化的监控设备部件每月一次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老化现象应及时更换、维修,如视频头等。
4)对易吸尘部份每季度定期清理一次,如监视器暴露在空气中,由于屏幕的静电作用,会有许多灰尘被吸附在监视器表面,影响画面的清晰度,要定期擦拭监视器,校对监视器的颜色及亮度。
5)对长时间工作的监控设备每月定期维护一次,如硬盘录像机长时间工作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一旦其电风扇有故障,会影响排热,以免硬盘录像机工作不正常。
6)对监控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如: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监控终端及各种终端外设。桌面系统的运行检查,网络及桌面系统的病毒防御。
7)每月定期对监控系统和设备进行优化:合理安排监控中心的监控网络需求,如带宽、IP地址等限制。提供每月一次的监控系统网络性能检测,包括网络的连通性、稳定性及带宽的利用率等;实时检测所有可能影响监控网络设备的外来网络攻击,实时监控各服务器运行状态、流量及入侵监控等。对异常情况,进行核查,并进行相关的处理。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监控网络的规划、优化;协助处理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及进行相关硬件软件的拆装等。
8)提供每月一次的定期信息服务: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将上月抢修、维修、维护、保养记录表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报送监控中心负责人。
三、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
一个大型的、与防盗报警联动运行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技术含量高、构成复杂的系统。在一个监控系统进入调试阶段、试运行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电源的不正确引发的设备故障,因供电错误或瞬间过压导致设备损坏,设备连结处理不好等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现象,如:不能正常运行、系统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整体性能和质量不理想,亦即一些“软毛病”。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监控工程项目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复杂的、大型的监控工程来说,是在所难免的。下面我们对相应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阐述。
1、监视器上产生较深较乱的大面积网纹干扰,以至图像全部破坏,形不成图像和同步信号。
由于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故障。这种故障多出现在bnc接头或其它类型的视频接头上。即这种故障现象出现时,往往不会是整个系统的各路信号均出问题,而仅仅出现在那些接头不好的路数上。只要认真逐个检查这些接头,就可以解决。
2、电源不正确引发的设备故障,电源不正确大致有如下几种可能。• 供电线路或供电电压不正确。
• 功率不够(或某一路供电线路的线径不够,降压过大等)。• 供电系统的传输线路出现短路、断路、瞬间过压等。
• 特别是因供电错误或瞬间过压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系统调试以前,供电以前,一定要认真严格的进行核对与检查,绝不应掉以轻心。
3、三可变镜头的摄像机及云台不旋转/镜头不动作
• 这些设备的连结有很多条,常会出现断路、短路、线间绝缘不良、误接线等导致设备的损坏、性能下降的问题。
•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带云台的摄像机由于全方位的运动,时间长了,导致连线的脱落、挣断是常见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的设备与各种线路的连接应符合长时间运转的要求。
4、设备或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 从理论上说,各种设备和部件都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但从经验上看,纯属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多发生在解码器、电动云台、传输部件等设备上。值得 4 指出的是,某些设备从整体上讲质量上可能没有出现不能使用的问题,但从某些技术指标上却达不到产品说明书上给出的指标。因此必须对所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如确属产品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更换该产品,而不应自行拆卸修理。
5、由于对设备调整不当产生的问题。
• 比如摄像机后截距的调整是非常细致和精确的工作,如不认真调整,就会出现聚焦不好或在三可变镜头的各种操作时发生散焦等问题。
• 摄像机上一些开关和调整旋钮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系统的技术要求、解码器编码开关或其它可调部位设置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设备本身的正常使用或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性能。
6、设备(或部件)与设备(或部件)之间的连接不正确产生的问题大致会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 阻抗不匹配。
• 通信接口或通信方式不对应。
• 驱动能力不够或超出规定的设备连接数量。
7、监视器的画面上出现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或向上或向下慢慢滚动。故障的可能两种不同原因。
• 要分清是电源的问题还是地环路的问题,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在控制主机上,就近只接入一只电源没有问题的摄像机输出信号,如果在监视器上没有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则说明控制主机无问题。接下来可用一台便携式监视器就近接在前端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并逐个检查每台摄像机。
• 如有,则进行处理,如无,则干扰是由地环路等其它原因造成的。
8、监视器上出现木纹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象就无法观看了(甚至是破坏同步)。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 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与此同时,这类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因而造成信号产生大衰减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此外,这类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欧姆以主参数超出规定也是产生故意的原因之一。由于产生上述的干扰现 5 象不一定就是视频一不良而产生的故障,因此这种故障原因在判断时要准确和慎重。只有当排除了其它可能后,才能从视频线不良的角度去考虑。若真是电缆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所有的这种电缆全部换掉,换成符合要求的电缆,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 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而引起的。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50周的正弦波)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压电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 ups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 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这可以通过调查和了解而加以判断。如果属于这种原因,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摄像机的屏蔽,以及对视频电缆线的管道进行接地处理等。
9、监视器的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干扰信号的频的整数倍。
• 由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的故障现象: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欧姆而导致阻抗失配造成的。也可以说,产生这种干扰现象是由视频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分布参数都不符合要求综合引起的。
• 解决的方法一般靠“始端串接电阻”或“终端并接电阻”的方法去解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传输距离很短时(一般为150米以内),使用上述阻抗失配和分布参数过大的视频电缆不一定会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在选购视频电缆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必要时应对电缆进行抽样检测。
10、监视器上画面上产生若干条细条纹的干扰。
• 这种干扰现象的产生,多数是因为在传输系统、系统前端或中心控制室附近有较强的、频率较高的空间辐射源。
• 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在系统建立时,应对周边环意有所了解,尽量设法避开或远离辐射源: 6 • 另一个办法是当无法避开辐射源时,对前端及中心设备加强屏蔽,对传输线和管路采用钢管并良好接地。
11、云台的故障
一个云台在使用后不久就运转不灵或根本不能转动,是云台常见的故障。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去产品质量的因素外,一般是以下各种原因造成的:
(1)只允许将摄像机正装的云台,在使用时采用了吊装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吊装方式导致了云台运转负荷加大,故使用不久就会导致云台的转动机构损坏,甚至烧毁电机。
(2)摄像机及其防护罩等总重量超过云台的承重。特别是室外使用的云台,往往防护罩的重量过大,常会出现云台转不动(特别垂直方向转不动)的问题。
(3)室外云台因环境温度过高、过低、防水、防冻措施不良而出现故障甚至损坏。
12、距离过远时,操作键盘无法通过解码器对摄像机(包括镜头)和云台进行遥控。
• 这主要是因为距离过远时,控制信号衰减太大,解码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太弱引起的。这时应该在一定的距离上加装中继盒以放大整形控制信号。
13、监视器的图像对比度太小,图像淡。
• 这种现象如不是控制主要机及监视器本身的问题,就是传输距离过远或视频传输线衰减太大。
• 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入线路放大和补偿的装置。
14、图像清晰度不高、细节部份丢失、严重时出现彩色信号丢失或饱各度过小。
• 这是由于图像信号的高频端损失过大,以3mhz以上频率的信号基本丢失造成的。
• 这种情况或因传输距离过远,而中间又无放大补偿装置;或因视频传输电缆分布电容过大;或因传输环节中在传输线的芯线与屏蔽线间出现了集中分布的等效电容造成的。
15、色调失真。
• 这是在远距离的视频基带传输方式下容易出现的故障现象。主要原因是由 7 传输线引起的信号高频段相移过大而造成的。这种情况应加相位补偿器。
16、操作键盘失灵。
• 这种现象 在检查连线无问题时,基本上可确定为操作键盘“死机”造成的。键盘的操作使用说明上,一般都有解决“死机”的方法。例如“整机复位”等方式,可用此方法解决。如无法解决,就可以是键盘本身的损坏了。
17、主机对图像的切换不干净。
• 这种故障现象的表现是在选切后的画面上,叠加有其它画现的干扰,或有其它图像的行同步信号的干扰。这是因为主机或矩阵切换开关质量不良,达不到图像这间隔离度的要求所造成的。
• 如果采用的是射频传输系统,也可能是系统的交扰调制相互调制过大而造成的。
18、数字硬盘录像机不能启动,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主机电源开关失灵。• 主机电源损坏。• 主机主板或cpu卡坏
• 主系统硬盘引导区损坏,或者硬盘本身故障。• 操作系统被破坏。
• 对以上原因要仔细分析、逐一排除。
19、数字硬盘录像机死机(现场监看的图像定格不动或图像上叠加的时间信息不走)
• 软件问题,对于pc式硬盘主机基中包括操作系统或监控软件两个方面的故障;对于嵌入式的硬盘录像主机是监控软件问题。引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系统软件某个文件被破坏,对于pc式硬盘主机重新安装系统或者监控软件;嵌入式主机则需要升级软件。
• 主机内硬盘存在磁盘坏道,需对硬盘进行修复或更换硬盘。• 主机内电源功率不够,更换大功率电源。• 主机内硬盘太多,发热量太大,引起死要机。
• 主机视频卡发热过大,引起死机,更换视频卡或更换主机。
一个大型的、与防盗报警联动运行的电视监控系统,是一个技术含量高,构成复杂的系统。各种故障现象虽然都有可能出现,但只要把好所选用的设备和器材的质量关,严格按标准和规范施工,一般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即使出现了,只要冷静分析和思考,不盲目的大拆大卸,是会较好的解决问题的。
20、电源选配不正确引发的设备故障
问题表现在:供电线路或供电系统使用电压不正确、功率不够(或某一路供电线路的线径不够,铜阻太高、线路压降过大等)、供电系统的传输线路出现短路、断路和瞬间过压等几个方面。使前端监控设备和终端显示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如云台无法正常旋转和监控图像不清晰等。特别是因供电错误或瞬间过压导致设备烧坏。因此,在系统调试过程时,不要急于通电,在通电之前,一定要按照设计方案或图纸认真严格地核对和检查,杜绝盲目操作。
21、大屏幕的维护
大屏幕在使用时,由于机内温度高和静电吸引,周围的灰尘和油烟会迅速向机内聚集,对元器件有腐蚀作用,使之逐渐变质形成半短路状态,积尘过多而不及时清理还会造成电路短路、漏电打火。对于日常的清洁护理,大屏幕用干布擦拭即可;不宜用水,容易留下水痕。
平时应保护大屏幕,不要让各种工具、密度比较高的坚硬物等撞击大屏,很容易损坏。
当遇到大屏幕黑屏等异常情况,如无法自身简单修复,需要拆卸等,则通知厂家。
四、1电视监控系统使用年限
1)2)3)4)5)6)7)CCD摄像机使用年限为6-8年。监视器使用年限为5年。
专用录像机使用年限为4-8年。室内云台使用年限为6年。室外云台使用年限为5年。
视频矩阵控制主机使用年限为8年。视频切换器使用年限为5年
2、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2、工矿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中关于电子设备部分
1)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8-10年 2)电子计算机 3-6年
3)通用测试仪器设备 7-10年
关键词: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编写要求
0.引言
高频手术设备俗称高频电刀, 是用高频电流的方法进行生物组织切割和凝血的外科手术医用电气设备。它通过电极将高频电流送入人体, 在电刀笔下的局部组织中形成高密度电流, 从而使局部产生高热而达到切割和凝血两种电外科效果。高频手术设备使用不当会引起危险, 灼伤患者皮肤, 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生产企业在说明书的编制方面不够重视, 经常写得不够全面。本文对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的编写要求作详细的介绍, 旨在对生产企业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1.工作原理
高频手术设备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 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 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 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 由于每一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 离子很难引起迁移, 仅仅在富有粘滞性的体液中振动, 因摩擦而生热。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肌体的这种“集肤效应”原理而研制的。高频电刀切割时高频电流只经人体皮肤流动, 而不会流过人体内脏器官, 并利用刀头高密度电流产生的高频电火花, 将表面组织快速融化, 将电极下的组织分裂成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坦的、深几mm的切口, 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凝固到一定的深度, 代替结扎, 完成切口止血工作。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使用说明书
高频手术设备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及GB9706.4-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的规定。由于通标适用于所有医用电气设备, 本文仅介绍专标GB9706.4对说明书的要求。
对于高频手术设备, 应包含有选择和使用高频手术附件的资料, 以防止不兼容和不安全操作。应告知操作者要防止高频输出设定使最大输出电压超过额定的附件电压。对于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包括单独提供的它们的零部件, 要给出额定的附件电压。选用一个可监测中性电极时, 要注意与操作者可使用的接触质量监测器的相容性。
使用说明书中要给出使用高频手术设备的注意事项。这些事项必须引起操作者对某些警告的注意, 这些警告对于减少意外灼伤风险是必要的。如果适用, 特别要给出以下忠告 (如果可用的仅是双极输出或者额定功率不超过50W且不带中性电极的输出, 则并不是所有建议都必须) :
中性电极整个面积应可靠贴合到患者身体上, 并且尽可能靠近手术部位。使中性电极与手术部位间距最小化可降低负载电阻、要求功率以及跨接于患者身上的高频电压, 因此可减少不希望灼伤的危险。
中性电极如标以单次使用, 则要标上有效期。防止中性电极部位灼伤的必要提醒, 例如限制输出设定和/或启动时间。如仅打算用于小患者, 则要标以公斤 (Kg) 数以指明预期使用的患者最大体重。
对于可监测中性电极, 要说明其同专门的接触质量监测器的相容性。
患者不要接触接地的或对地具有可观电容的金属物 (如:手术台支架等) , 为此建议使用抗静电隔板。同高频下对地具有低阻抗的物体的小面积接触, 可形成高电流密度而产生不希望的灼伤。
要防止皮肤对皮肤 (如患者肢体之间) 接触, 譬如插入干纱布。患者身体这些部位之间可能存在高频电位差, 会形成不希望的电流流通。
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使用高频手术设备和生理监护设备时, 任何监护电极应尽可能远离手术电极 (包括所有高频电极及主要电流通道) , 不建议使用针状监护电极。在所有情况下, 建议使用带有高频电流限制装置的监护系统。流向监护设备引线的电流可能引起监护电极部位灼伤。
放置手术电极电缆时应防止其与患者或其他引线相接触。暂时不用的手术电极应存放于与患者隔离的地方。电极电缆和患者之间的电容可以引起局部高电流密度。
对于高频电流可能流经人体较小横截面积部分的外科手术, 最好使用双极方法, 以防止不希望的组织损伤。特别是牵涉到具有相当高电阻的粗大骨架和关节的手术, 双极技术可以防止不希望的组织损伤。
对于预期效果, 要选择尽可能低的输出功率。但某些装置或附件在低功率设定下可能存在安全危险。例如:在使用氩气流凝时, 如果高频功率不足以使目标组织上产生一个快速封闭的痂面, 则气栓风险就可能出现。
对于在正常操作设定下正确运行的高频手术设备, 当出现输出降低或中断时, 则可能表示中性电极不正确应用或连接器接触不良。因此, 在选择更高输出功率之前, 应当检查中性电极及其连接器的应用情况。
如果在胸部或头部范围进行电外科手术, 要防止使用可燃性麻醉剂和氧化性气体如笑气 (N2O) 和氧气, 除非 (手术前) 将这些试剂吸除。
如有可能, 应使用不可燃试剂来清洗和消毒。可以允许用可燃性试剂来清洗和消毒或用作粘接剂的溶剂, 但在高频手术进行之前要蒸发掉这些试剂。患者身体或凹槽 (如脐眼) 以及腔孔 (如阴道) 存在积聚可燃性试剂危险。在使用高频手术设备之前, 要将任何积聚的液体擦除干净。还要注意体内气体点燃危险。某些材料如棉花、毛料和纱布, 当充满氧气时, 可能被高频手术设备正常使用时产生的火花所点燃。
对于携带心脏起博器或其他有源植入物的患者, 可能存在危险, 因为可能会发生对起博器工作的干扰, 或者损坏起博器。如有疑问, 应给出合适有效的建议。
对于两个单极手术输出端口具有各自的开关检测器并且分担一个公用的电灼 (面凝) 输出的高频手术设备, 应该给出相互影响的警告:来自另一个手术电极的输出在使用中可能改变。
警告:高频手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干扰可能对其他电子设备的运行有不利影响。高频手术设备的故障会引起输出功率不希望的增大。如不使用相容的可监测中性电极, 在中性电极与患者之间失去安全接触时, 接触质量监测器是不会产生可闻报警的。
建议使用者定期检查附件, 特别是电极电缆和内窥镜使用的附件要检查其可能的损坏。
对于高频手术设备, 每一种高频手术模式的最大输出电压和关于额定附件电压的说明如下:
在最大输出电压 (Umax) ≤1600V情况下, 应给出说明, 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宜选用的额定附件电压≥最大输出电压。
在最大输出电压 (Umax) >1600V情况下, 用公式计算变量Y:
取变量Y或6中较小者。如果计算结果Y≤该高频手术模式的峰值系数, 应给出说明, 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宜选用的额定附件电压≥最大输出电压。
在最大输出电压 (Umax) >1600V情况下, 且峰值系数<上面计算的变量Y, 要给予警告:在这种模式或设定下使用的任何附属设备和手术附件, 其额定容量必须能够耐受实际电压和峰值系数的组合应力。
如果最大输出电压随输出设定而变, 则应以图形给出作为输出设定函数的电压值资料。
打算施加患者电流的高频手术设备和高频手术附件, 如预计电流超过500m A、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持续率>50%, 则要附上一些关于正确使用中性电极的说明、警告和提醒。
3.技术说明书
对于所有可用的高频手术模式, 任何可调的“混切”控制器设定在最大位置, 要给出单极输出和双极输出的功率输出数据。
表示全输出控制设定和半输出控制设定下, 单极输出时在负载电阻范围至少为100Ω到2000Ω的功率输出关系图, 双极输出时在负载电阻范围至少为10Ω到1000Ω的功率输出关系图, 必要时这个电阻范围应扩展以包含额定负载。
表示在上述负载范围内一个规定负载电阻上的功率输出对输出控制设定的关系图。
这些图形可使操作者能判别一个高频手术设备对特定用途的适应性。如果高频手术设备具有不连续的混切选择 (例混1、混2等) , 则每个分立的混切模式均要作图。如果高频手术设备具有可连续调节的可变化混切控制器要置于可提供最大止血效果的混切设定上。
对所有可用的高频手术模式要给出最大输出电压值。
如果规定高频手术设备不带中性电极使用, 要让操作者知道高频下应用部分是对地完全悬浮的还是以地为基准的。如果高频手术设备或附属设备设计成只具有单一的、固定的输出设定, 那么就略去所述“半输出控制设定”。
4.额定电压的确定
附件额定电压资料, 可使操作者根据附件绝缘质量来选用与高频手术设备或其输出设定相符合的专用附件, 并且为检测附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些生产企业对这个指标的确定存在疑惑, 本文提供了确定额定电压的方法。
GB9706.19中要求一个“复现的额定峰值电压”以及“预期使用的模式”。这些资料一方面是不恰当的, 比如预期使用模式, 如面凝, 在技术上没有明确规定, 并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高频手术设备之间差别很大。另一方面, 向设备操作者给出过于复杂的信息是不实用的。因此, 更实际的是向使用者仅提供额定附件电压和任何输出设定的最大输出电压, 以使使用者能判断是否任何高频应用附件或附属设备均可安全地同发生器的任何给定输出设定一起使用。
高频下绝缘的稳定性受到介质发热影响, 最大输出电压和峰值系数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此外, 应考虑到所有现在知道的品牌型号发生器, 在产生较高输出电压的模式和设定, 峰值系数总是随电压增加而增加。因此, 给出输出电压和峰值系数的一个通用关系如图2所示。
不管额定附件电压是否与高频手术设备的输出电压相匹配, 峰值系数等于或大于曲线值时都属安全状态。由于高频附件和附属设备必须满足已考虑峰值系数影响的高频电介质强度要求, 故额定附件电压必须不低于最大输出电压。
如果一个发生器设置得具有最大输出电压而对应峰值系数落在图2曲线之下, 则要采取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 为保证安全, 额定手术附件电压必须足够高, 以保证在特定高频手术设备的特定模式和特定输出设定下使用的高频应用附件和附属设备无绝缘击穿。为考虑到低峰值系数波形时介质发热影响, 这种注意是必要的。额定附件电压的安全值必须用高频手术设备对高频应用附件和附属设备进行验证来找出。
5.总结
目前, 高频手术设备使用率较高, 在使用的过程中, 我们要严格按照高频手术设备的说明书进行规范化操作。说明书的编写十分重要, 不仅涉及设备的操作方法, 还有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输出功率的曲线图, 对医生手术过程中调节输出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生产企业通过本文能够真正的理解编写说明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GB9706.4-2009《医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关键词 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科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82-0157-01
随着现代电子科技在工业领域的综合应用,数控设备的开发类型繁多,数控设备运行系统的维护保养,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急需具备的综合性服务专业。各类数控机床因其功能,结构及系统配置的不同,其具体工作性能也不尽相同。电子系统的维护保养,是数控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现代数控加工行业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运用科学的维护检修措施,确保数控电子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是现代电气技工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本文结合自身的机电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检修做了整合性技术阐述。
1 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
数控设备的高效能发挥,离不开必要的维护与保养,防止机床非正常劣化,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1)数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环境要求。数控设备的使用,一般要求尽量避免高温潮湿、粉尘过多或有腐蚀气体的场所。高温潮湿、粉尘气体容易致使设备电子元件受到腐蚀质变失灵,造成接触不良或电源短路等故障,影响正常运行。
2)数控电气设备的电源匹配要求。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目前一般采用专线供电和稳压电源技术措施,改善电源波动过大现象;对于高频信号干扰故障可以采用电容滤波法给予解决,减少高频电压或信号对系统电源板的损坏。
3)数控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规程是保证数控机床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操作者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机床发生故障时,要注意保留现场,并向维修人员如实说明出现故障前后的情况,便于及时分析和排除故障。
4)数控电气设备的检修存放要求。数控机床不宜长期封存不用,在没有加工任务时,数控机床也要定期通电,借助机床自身的发热效能降低机体湿度,保障系统电子元件不致受潮锈蚀,弱化电气故障带来的损失。
2 数控机床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
1)严格遵守设备操作程序和科学维护措施。数控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正确的操作程序可以延长数控电气设备的使用期限,采用科学的防护措施,坚持有效地设备维护检修,能够防止电气设备的过早劣化现象发生。
2)定期检查和更换系统电动机相关部件。电动机是电气设备中的动力中心,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转,是电气设备效能发挥的重要措施,系统电动机相关部件的过渡磨损,会影响电动机的性能,甚至造成电动机损坏。
3)尽量保持数控系统柜和强电柜的密封性能。有些操作者为了让数控系统能超负荷长期工作,采取打开数控柜门来散热,一旦加工车间的油雾、粉尘、潮气等侵蚀了系统内的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会引起元器件绝缘电阻下降,甚至损坏。
4)定期维护数控电气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数控机床电气设备,大多带有光电式纸带阅读机,如果读带部分遭受污染后,将直接导致输入信息出错。为此,必须按规定对设备系统的输出输入装置进行检查维护。
5)定时清理数控系统内的通风散热装置。设备运行一段时期后,要及时检查数控柜上的各个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要经常检查系统内部风道过滤器是否有堵塞现象,定时清理过滤网上灰尘,防止系统散热不畅引起机体高温。
6)定期检查更换电气系统的存储电池。数控系统内存储器件设有储存电池以便于保证系统不通电期间能保持其存储器的内容。在一般情况下,电池的更换应在数控系统供电状态下进行,防止更换电池时丢失信息。
7)定期检查维护电气系统的电路板装置。数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离不开电路板的设置,系统电路板如果在不良环境下,会因高温、潮气、粉尘等侵蚀,造成通电线路的接触不良或电源短路故障发生。
3 电气设备维修必须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
1)咨询:调查当先,咨询了解设备相关性能。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首先要仔细咨询故障发生的故障表象。针对设备的操作程序、维修史等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明确设备电路原理与构造特点,掌握设备性能,避免故障检测的重复性。
2)检测:由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逐次检测。对于故障的生成原因进行检测分析时,应从设备外部开始,检查有无裂痕、破损或者部件松动等相关故障现象,然后再对机体内部逐次进行检测。避免盲目拆卸导致的密封性能及部件匹配性能降低。
3)排查:先查部件,再按程序排查电气因素。对于电气设备故障的排查,一般要先依次排查设备相关机械部件无误后,再借助电气检测仪器针对设备进行电气故障检查。精确的找出故障发生部位,避免无序排查造成的故障诊断错误。
4)诊断:综合分析,先综合分析再具体甄别。电气设备生成故障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在故障诊断排查时,必须高度负责,认真咨询和汇集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故障生成原因,严格故障甄别程序,确保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精确性。
5)状态:先静后动,比对设备机体运行规律。电气设备出现机体断电时,维修人员在设备不通电前,及时目测设备的电子元件是否存在非正常表象,机体通电后,仔细比对设备运作的声音、频率等相关参数、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故障。
6)检修:清污保洁,先去除机体污渍再检修。很多电气设备由于部件磨损严重,导致机体自身出现漏油現象,加上不良环境的影响,机体相关部件污染严重,检修前必须先对系统的电气控制按钮、电线接触点进行清洁除垢,提高电气故障的检修效果。
7)处理:先易后难,先处理普遍问题再处理特殊故障。因机械装配部件质量造成的电气硬件故障比较普遍。设备特殊故障是指系统控制程序中产生的问题及软件信息的缺损丢失。检修时,最好先检修机体硬件故障再检修软件故障,避免检修的无序操作。
8)调试:稳定电压,先接直流电源后接交流电源。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电气设备在检修完毕后,需要调试机体运行情况,电源接通一般采用稳压技术改善电源波动,先接直流电源后接交流电源,预防性降低电压不稳带来的系统损坏。
4 结束语
数控电气设备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型设施,电气设备的定期维护与检修,是保障数控机床正常运作的基本措施,坚持科学创新发展观点,探索综合型的维护检修措施,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是现代电工技师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耿杰.浅谈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与实践.黑龙江科技信,2008.
3、若因您的错误操作和违反安全规程造成的损失责任自负。
二、产品简介
1、BZD/BZDB5.0(及以下型立柱式电动转臂旋臂起重机),外形美观,灵活可靠,可广泛用于车间加工、装配生产线、仓库、维修工段、试验室等各种场合,起吊物料并在一定范围内运输移位,他们将使您的岗位工作更方便,更快捷和更高效率。
2、环境条件为:
a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380V,允许电压波动的上限为额定电压的+10%,下限为额定电压的-10%.
b起重机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c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温度-25℃ ~+40℃。
d起重机不允许吊运熔融金属有毒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三、结构简图及组成
1、BZD/BZDB5.0(及以下)型立柱式旋臂起重机(见图1),回转角度300°,主要组成有:
a、旋臂,包括运行小车组件,电缆滑块,缓冲器,端盖等。
b、立柱,包括上、下支承板,轴承和立轴
c、电气部件,包括主开关、电缆护套、扁电缆等。
d、额定起重量标牌,制造厂标牌。
e、环链电动葫芦。
f、地脚螺栓或安卡锚栓(视用户安装条件而定)。
四、主要技术规格
BZD5.0/BZDB5.0(及以下)型立柱式电动转臂起重机
注:1上述性能参数为标准产品参数。
2、起升速度和运行速度视用户所配电动葫芦的型号规格而定。
五、 安装
1、组装和安装的安全规则:
所有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紧固必须正确拧紧,高强度螺栓不能被其他型式的普通螺栓代替。螺栓紧固件在拆转五次后必须更换。
高强度螺栓只有适当的拧紧力矩才能确保螺栓紧固不松脱。
除非规定的拧紧力矩太高,否则,不准润滑螺栓禁固件。
在投入使用后1~2个月,重新拧紧所有的螺栓紧固件。
有缺陷的螺栓紧固件必须被更换掉。
检查销子连接的配备情况。弹性销的槽口必须向外,否则会导致磨损。
葫芦、吊具和载荷必须采用柔性连接方式悬吊在小车上,钢性连接会产生无法控制的力,导致疲劳断裂。
对于拖缆,全部采用耐寒冷塑料的扁电缆,绝缘电线和电缆的接地保护导体应全部漆成黄绿色。
接地保护导体不准连接到紧固用螺栓或螺钉上,接地联接点必须防止松脱(如:使用锯齿形防松垫片),接地保护导体不准通导工作电流。
应提供一个供电电源开关,用于连接电源与旋臂起重机的电源线,它应能切断旋臂起重机电源的所有相线,该开关应当置于靠近悬臂起重机且容易接近的地方,该处应有醒目标志。
进行维护和安全工作时,供电电源连接开关必须用挂锁锁住,以防止意外或非许可的供电。
2、安装立柱式悬臂起重机的.立柱。
根据地基尺寸图校核混凝土基础地脚螺栓与立柱底盘孔尺寸。
将供电电缆(用户提供)从基础敷设电缆管中拉出足够长度(一般约2~5m).
将供电电缆从底盘板的开口中穿过,引到开关开口并系牢。
将立柱向上,安装在地基上。
将立柱调整至垂直。一般使用经纬仪或测锤在立轴上核查立柱的垂直度调整情况(不能以立柱的柱身作为调整基准)。
用螺栓将立柱固定在基础上,确保适当、均匀地拧紧,立柱调整完毕后拧紧。
3、安装壁式悬臂起重机的托架:
根据用户现场的建筑物体结构(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或转墙体和钢筋混凝土H型钢柱体)(设计并制作足够强度和刚性的托架和可靠连接方式。
将托架安放到位,拧紧螺母。
确保托架处于垂直状态,以便旋臂能在任意位置上停留。一般使用经纬仪或磁力线坠磁力渐坠在旋臂立轴上检查托架垂直度并调整。
可靠地将托架拧紧在立柱或墙壁上,确保所有螺栓均匀正确拧紧。
调整完毕后,将螺母锁紧。
4、旋臂的安装
回转角=300°悬臂起重机的安装方法:
此种悬臂的安装结构主要有支承通轴+支承锥轴(半轴)+复合轴承式两种。
支承通轴+推力轴承式安装步骤如下:
从立柱上端取下预装好的支承通轴+推力轴承。
将悬臂置于上、下支承板之间,并将推力轴承放在支承板上面,确保轴套孔和轴承孔于旋臂纵向轴线的同轴度。
在支承通轴上涂抹少量的润滑油,从上向下将带保持板的同轴插入通孔,至保持板与上支承板密贴为止。
转动通轴,调整保持板位置,用螺栓将通轴的保持板固定在上支承上。
旋臂试转动灵活后,将电缆滑第一文库网块(或电缆滑架)、运行小车、缓冲器等装入臂架上,并拧紧所有螺栓和螺母。为了补偿调整,应在交付使用后1~2个月检查和重新拧紧螺栓连接件。
支撑轴承+复合轴承式的安装步骤:
在安装悬臂前,去除锥形孔中的保护性油脂和油漆,清洁和干燥通孔。
在复合轴承的润滑凹槽内注入润滑脂,优先使用不易老化的锂基润滑脂,具有颗粒添加剂不得使用。
将悬臂置于上、下支承板之间,在下支承板与旋臂之间装入推力轴承。将支承锥轴通过
复合轴承孔插入旋臂的锥形孔中,应确保锥轴与锥轴孔的粘合。
将回转锥轴用M12*140螺栓,垫片和锁紧螺母与旋臂联接,并拧紧(上下相同)。 悬臂转动灵活后,将电缆滑块(或电缆滑架)、运行小车、缓冲器等装入臂架上,并拧紧螺栓连接件。
回转角≤300°悬臂起重机旋臂的安装方法:
将驱动装置(减速电机)与旋臂上的转臂器用螺栓联接并拧紧。
将整体悬臂吊起,一方面使转臂器上的滚轮对准立杆上的圆形轨道,另一方面,使转臂上的轴承对准立柱上端轴承室孔,两者确定合适后,将旋臂慢慢拉下,使轴承到位并落实后,注入润滑脂,带上轴承压盖螺丝。
可用临时电源接线,使旋臂转动无阻后,在适当位置安装转臂当块。
将电缆滑块、缓冲块、运行机构等装入旋臂上,并拧紧所有螺栓、螺母。为了补偿调整,应在交付使用后1~2个月内核查和重新拧紧所有螺栓连接件。
悬臂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安装(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
旋臂为KHB轨道的电器安装
将小车移动到旋臂端头,使扁电缆穿过滑块的槽口。当小车处于此位置时,二个滑块相距1m时的电缆下垂约30mm。
拧紧平头螺钉,将扁电缆固定在滑块上。
将拧紧型电缆连接套套在扁电缆上。
将扁电缆插入立柱前的开口,将连接套固定在开口上。最后一个滑块与电缆连接套之间的扁电缆下垂度必须足够大,以保证旋臂在整个回转范围内转动时,电缆没有张紧,与立柱下支承板没有摩擦。
将扁电缆从立柱开口拉出与开关连接,同时将电源电缆连接到开关上。将扁电缆的接地线和电源电缆的接地线用螺栓螺母固定在立柱的开口下方的孔上。
在开关上套上保护套,用自攻螺钉开关固定在立柱上。
将第二个电缆连接套套在扁电缆松弛端,用于连接环链电动葫芦。
旋臂为工字钢或H型钢轨道的电器安装(主要介绍电动转臂)
首先检查异型槽电缆滑道,是否牢固。
在悬臂的适当位子安装控制箱。
将电缆穿过电缆滑块,以1米间距固定,并将两端套上连接套。
按照电气图对开关、控制箱及葫芦等的线路接线。
悬挂葫芦
吊眼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葫芦电源接线口对着旋臂回转支承方向。
将电动葫芦的吊眼放在小车吊板间,插入承载销轴后用弹性销固定。
确保弹性销口向外,否则会导致磨损,在重新拆装葫芦时,需更换新的弹性销。 其他请参见电动葫芦的使用手册。
商标和额定起重量标牌
所有起重机必须在悬臂侧标有商标和额定起重标牌。
葫芦的额定起重量必须与旋臂的额定起重量一致。
将额定起重量标牌和商标标牌可靠地粘在旋臂上。
说明:上述安装顺序和方法并非使唯一的,允许用户采用更好的安装方式。
六、试车
待安装完毕后:
检查电缆接线正确性。
检查供电电源相序正确性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有效接地。主回路对地绝缘电阻在一般环境下≥1.0兆欧(用500V兆欧表检查)
逐个按动各按钮,检查运行方向和控制按钮盒上标注的运行方向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可调整使之相符。
空载运行吊钩升降、电动葫芦水平运行及回转旋臂各3~5次。
用户准备的起吊物作负荷试车,起吊升降、水平运行、回转各1~2次 。
七、安全操作归程
在操作旋臂起重机时,应遵守所有有关起重机使用和操作的国家安全技术规范。为确保安全,避免损坏设备,并请遵守以下安全操作事宜。
不允许使用旋臂起重机运送人员。
不准在人员上方吊运载重。
不准斜拉或拖吊载荷。
不准超载使用。
避免在正常作业时起升吊钩冲撞限位开关。
其他重要的操作提示:载荷吊具必须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吊挂在小车上。刚性连接方式会产生不能控制的力,最终导致疲劳断裂。
载重时不准拉动手电门,旋臂手动旋转时,只能拉动吊钩,不允许拉动手电门与电缆线。 旋臂起重机上紧固件使用6个月应检查紧固一次。
八、维修保养
出于安全和高空作业考虑,请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按如下重点提示至少每半年或一年进行检查一下。
1、螺栓连接线
地脚螺栓的螺栓连接
带止挡器端盖的螺栓连接。
旋臂安装的螺栓连接
驱动装置安装的螺栓连接。
2 、配合和磨损件
葫芦、小车/承载梁上采取销连接的紧配合和磨损。
小车车轮、滚轮和悬臂支承运动的减缓和磨损。一般使用6个月后加锂基或钙基润滑脂一次。
电气设备的检查,包括电缆滑块的磨损,扁电缆的损坏等。
3 、止挡器的磨损。
4 、电动葫芦的检查维护
对电动葫芦检查维护:应由指定人员执行,按相应使用的规定检查电动葫芦、链条和行走驱动装置等。
5 、当检查中发现损坏超过有关规定值的零部件应进行更换。
九、随机资料
1、 安装使用说明书 1份
2、 产品合格证 1份
3、 起重机交付资料 2份
4、 电动葫芦使用说明书 1份
使用维护说明书
1、概述
DBY、DCY型硬齿面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起重运输、纺织、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其传动齿轮、齿轮轴均采用优质低碳合金钢,经渗碳淬火、磨齿等工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2、工作条件
2.1减速器输入轴转速不大于1500r/min。2.2减速器齿轮传动圆周速度不大于20m/s。
2.3减速器工作环境温度为-400C~450C。当环境温度低于00C时,启动前润滑油应加热。
2.4输入、输出,只可单向负载运转。
3、减速机的使用及维护 3.1减速机的安装
3.1.1减速机应水平安装,不得纵向或横向倾斜。
3.1.2输入、输出轴的联接件安装应采用热装冷缩,决不能采用强行打击或冲击的装配方法。
3.1.3输入与输出的联接件安装必须同轴,其误差不得大于所用联接件的允许值。用三角带轮传递动力时,应消除不平衡质量,以降低振动噪音和提高轴承寿命。
3.1.4由于采用硬齿面,中心距缩小造成输入轴轴颈减小,往往比相配套的电机轴细。当采用液力偶合器拖动时,会由于有安装误差及偶合器自重过大,给较细的输入轴的危险截面造成过大附加应力而出现断轴的可能。为此,建议在设计选用时把偶合器布置在电机轴端,而把弹性联轴器装在输入轴端。3.1.5各固定螺栓要均匀紧固,不得松动。冲击载荷较大和启动频繁时机座与基础应配定位螺钉。3.2减速机的润滑
3.2.1减速机齿轮的润滑、冷却
一般采用油池润滑,自然冷却。
当减速机工作平衡温度超过1000C时,或承载功率超过热功率PG1时,可采用循环油润滑,或采用油池润滑加盘状管冷却。对于停歇时间超过24h且满载启动的减速机应采用循环油润滑,并应在启动前给润滑油。
注入润滑油时,应等待润滑油在减速机内均匀分布后,再按刻线检查其最终油位,建议能达到高油位。
循环润滑的油量一般不少于0.5L/kw,或按热平衡胶合强度计算。
润滑油的牌号(粘度)按高速级齿轮圆周速度V或润滑方式选择:
当V<2.5m/s或当环境温度在350C~450C之间时选用中负荷齿轮油N320。
当V>2.5m/s或当采用循环润滑时,选用中负荷齿轮油N220。3.2.2轴承的润滑采用飞溅油润滑。润滑油品与齿轮润滑油品相同。3.2.3润滑油的加热
3.2.3.1当减速机润滑油低于00C时,可以用浸没式电加热器,或者蒸汽加热线圈对润滑油的加热。也可用其它加热系统加热。
3.2.3.2一般对润滑油最好预热到+100C时,可停止对油加热。3.3减速器的维护 3.3.1在启动前,减速机必须加入润滑油,并且达到其正确的油位,在任何情况下,油位不能低于最低位置。3.3.2减速机在首次使用前,用手转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然后进行空载运转,时间不少于2小时。运转应平稳、无冲击、振动等现象。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3.3.3减速机在首次使用时,运转300~600小时后,需更换润滑油,此后,每运转1500~5000小时在更换一次,这主要由工作环境决定,当每次更换的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在换油的同时,英同时清理箱体内污物。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拆除、更改或检修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61条规定:“拆除或改变与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的线及控制线、检修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安全监控设备停止运行时,须报告矿调度室,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为保证在安装、拆除、更改和检修期间安全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及相关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认真贯彻执行。
二、相关技术参数
KJ95N型安全监控系统常用技术参数如下:
1、系统容量:128台分站级设备
2、传输速率:1200/2400bps
3、传输方式:RS485
4、传输电缆芯线:主传输线缆2芯
5、地面中心站到分站之间无中继最大传输距离:20km
6、分站到传感器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2km
7、模拟量传感器信号:200~1000Hz
8、开关量传感器信号:0、5mA,无电位接点
9、供电:地面中心站为AC220V,井下设备为AC127V、660V
10、系统最大巡检周期:11s
三、施工方法
安装:施工单位在开工前5天以书面形式向调度室提交《安全监控系统设备设计安装申请单》,并提供施工地点的供电系统图和通风系统图,调度室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监控设备种类、数量、位置、信号电缆、电源电缆布置及断电范围等进行设计,完成后将安装通知单报相关科室和领导审批,施工单位根据调度室下发的安全监控设备通知单,领取施工时需要的监控设备及监测电缆、电源电缆,并按设计要求将监测电缆从分站安装位置铺设到传感器吊挂位置。监控设备由调度室监测工配合电工安装、调试。
拆除:施工单位在施工前5天以书面形式向调度室提交《安全监控设备拆
审批签字: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拆除、更改或检修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除申请单》,由调度室监测组安排监测工进行安全监控设备拆除作业,拆除前需汇报调度室监测值班人员,经过允许后方可作业,拆除的设备及电缆由施工单位及时带升井入库,严谨私自拆除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及电缆。
检修:检修影响监控设备供电的必须审批停电工作票,检修前必须汇报调度室监测值班人员,经允许后方可进行作业且检修时间必须控制在2h以内。
截取、延长监测电缆:施工单位进行甲烷传感器延线和截线时必须提前一星期向调度室进行申请,在通风安全监测工和瓦斯检查员到现场后方可进行,且延(截)线不得超过15分钟;采煤工作面回采进度需要截取监测电缆时,原则上在接线盒处截取,不能在接线盒处截取时截取的电缆单根长度不得小于300m,监测通讯电缆必须按质量标准化吊挂。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新开工巷道必须在安全监控设备正常投入运行后才可以施工;监控设备安装完成后,由调度室监测组对各类传感器进行调校,并对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故障断电闭锁功能进行试验,只有在监控系统验收合格后才可进行施工。
2、开启长期密闭的巷道时必须严格执行开启密闭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将准备安装在迎头的甲烷传感器放置在排放瓦斯回风流中,防止甲烷传感器因高浓度的瓦斯将冲击而损坏。
3、回撤工作面回撤完成后,在施工永久密闭前应先拆除甲烷传感器。
4、安装、拆除安全监控设备或更改监控电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减少信号中断的时间。
5、安装(拆除、检修)及进行与安全监控相关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地点瓦斯浓度,只有当作业地点及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进行作业。
6、安装(拆除、检修)前,必须提前30min向调度室监测值班、通风调度汇报,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作业。
7、安装(拆除、检修)安全监控设备前保证风筒距离迎头不大于10米(开拓不大于15米)。
8、安装(拆除、检修)及进行安全监控相关作业前后都必须坚持“三汇报”
审批签字: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拆除、更改或检修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制度(作业前、作业期间遇到问题、作业完成后),作业完成后汇报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9、安装监控设备时必须先接各类传感器电缆,最后接主传输信号电缆,(拆除时必须先拆除监控主传输信号电缆,再拆除各类传感器传输电缆)防止操作过程中造成监测传输电缆短路,引起监控系统传输异常。
10、安装完成后由施工单位电工把各类传感器按规定进行吊挂、维护。
11、施工单位每班必须指派监控责任人,并由跟班队干在进班后汇报给监测值班人员,监控责任人在施工期间必须时刻观察甲烷传感器显示读数,读数突然增大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防止瓦斯超限及误报警事故发生。
12、施工单位每班施工人员进班后必须进行一次风筒传感器断电试验,保证风量减少或无风时能正常切断施工地点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并向调度中心监测值班汇报试验结果。
13、施工范围的监控设备及监测电缆由责任单位进行日常维护,发现如下问题及时处理:监测电缆与其他电缆交叉,与电力电缆间距小于100mm,监控电缆之间间距小于50mm;监测需从通风设施上穿过时,没有使用穿墙管,与动力电缆混用一个电缆孔。
14、操作不当或安装工艺不良造成监控系统异常,甲烷传感器信号不通时,必须立即汇报监测值班人员,停止生产,撤出工作面所有施工人员,并在巷道进口打好栅栏,悬挂禁止入内的牌板,经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在允许范围内由监测工进行检修,瓦斯超限时必须实行排瓦斯措施。
15、甲烷传感器发生报警或显示数突然增大时,现场施工人员须立即用便携仪或光瓦进行比对,如是误报警,汇报监测值班人员,监测组在8小时之内将甲烷传感器误差调校完毕或更换甲烷传感器。
16、截取或延长监测电缆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员和调度室监测组人员在场,且工作面必须停止爆破和打眼施工等相关扰动瓦斯的作业,施工前电话通知矿监测值班人员及相关施工单位,并详细告知中断影响区域、施工时间,监测值班人员做好详细汇报记录。
审批签字:
安全监控设备安装、拆除、更改或检修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17、延(截)线前,施工单位立刻通知井下施工人员停止施工,在巷道吊挂瓦斯便携仪,以备甲烷传感器无信号时作为临时监测使用,并做好相应安全警戒工作。
18、作业期间,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发现问题立即提醒作业人员进行处理。
19、施工结束后,由责任区队做好监测监控电缆的质量标准化工作,监测工汇报地面监测值班人员后方可离开。
20、风筒传感器吊挂标准:岩巷作业线工作面吊挂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50m;耙矸机作业工作面风筒传感器的设置位置:耙矸机尾轮对应的风筒处;煤巷掘进工作面吊挂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30m。
21、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车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及区队相关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关键词:设备,自主维护,途径
当前, 绝大多数的卷烟企业在设备维修模式的选择上都以预防维修为主, 就是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建立相应的点检标准, 通过维修工实施点检后形成检修计划, 然后再利用设备轮保或周保来实施设备的预防维修或计划检修。全过程的维修活动基本都是维修技术人员来完成。设备管理维护的职责相对比较独立, 生产线和技术线在设备生产维护中的“我操作、你维修”状况比较突出。随着TnPM设备管理理念和体系在各个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尤其是近年来卷烟企业设备管理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在卷烟设备管理活动中, 机台操作工参与设备管理和维护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几年来, 湖南中烟长沙卷烟厂卷包车间在此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卷烟设备自主维护的必要性
卷烟设备生产维护管理活动中必需逐步建立自主维护体系, 也就是要在设备管理活动中更多地发挥机台操作工的管理和维护作用, 其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1. 设备运行速度高。
目前, 卷烟设备正朝着高速度方向发展, 比如卷烟机的设计运行速度由上世纪80年代的6 000支/min, 逐步发展到今天的16 000支/min;包装机的设计运行速度也由400包/min向800~1 000包/min而转变;更高的速度对维修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样, 对于机台操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操作工如果不足够了解设备性能, 不掌握相应的维护管理技能, 设备的正常效能是不可能发挥出来的, 就容易形成“高速不高效”的尴尬状况。
2. 设备工序动作复杂。
卷烟设备生产工序点多, 无论是制丝还是卷接包装, 以当前各卷烟企业应用最广泛的GD包装机为例, 在从烟支到条盒的整个工序过程中, 仅与辅料等直接接触的动作执行件就有近500个零部件, 还不包括机器内部的上万个传动件, 而且受空间和工艺的限制, 零部件设计大多小巧但动作复杂, 加之在运行中受材辅料等因素的影响大, 容易发生磨损、积垢、错位等现象, 从而导设备致精度的降低, 影响产品质量稳定。因此即便是自动化程度与稳定性高, 在生产过程中, 仍然需要机台操作工有相应的技能来观察、判断设备状态是否正常并实施基本的维护。
3. 设备工作环境特殊。
由于卷烟材料除烟丝外大多是纸质类, 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灰烟末、纸灰纸屑以及胶垢, 保养如果不能清洁到位, 粉尘胶垢将直接导致设备的零部件异常磨损、失效, 最终导致更大的设备故障产生。因此机台操作工的保养规范、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今, 在各卷烟制造企业追求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更可靠安全的时候, 必须建立自主维护体系, 才能使设备发挥技术保障和支撑作用。
二、卷烟设备自主维护实现的途径
1. 建立自主维护意识。
明确设备自主维护是以机台操作工为主, 通过对设备功能原理结构以及基本维护技能的培训, 使他们不但能按规范操作设备, 会保养设备, 还能对设备进行点检和处理小故障。其中重点强化“三个意识”:第一, 自主管理意识。树立自己操作的设备自己管理的意识;强调机台操作人员是机台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机台的运行数据指标和管理维护检查结果与机台操作人员的绩效联动。比如机台的完好、机台的保养、机台的有效作业率和故障停机率等指标都与操作人员月度绩效挂钩, 培养树立“我的机台我负责”的意识而不是“我操作、你维护”的观念;第二, 操作规范意识。明确操作不规范是引发设备故障的重要因素, 强调规范的操作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 严格管理督促机台规范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制止和杜绝违规违章行为;第三, 正确的保养意识。提出正确的保养是自主维护的第一步, 合理的安排卷烟设备的保养, 不仅仅是设备满足质量工艺的要求, 更是搞好设备预防维修的第一步。打破那种“保养就是搞卫生”的传统思维, 通过建立不同机种的保养标准, 实施标准保养流程, 使机台操作工可以更多了解设备的实时状态, 是否有渗漏、是否有不完好、是否有发热、是否有异常磨损等, 使机台操作工在保养过程中增强点检的能力、增强设备维护的能力。近年来, 还在保养的方式上积极创新, 在行业内率先实施卷烟设备吸抹保养, 在清洁生产和员工职业健康保障上迈出新的步伐。
2. 配置合理的维修资源。
自主维护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机台操作工的技能, 增强班组自主管理的能力, 为了使车间的维修资源合理分配, 更好地为机台自主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车间探索实施“三位一体”维修管理模式。即建立以机台为中心、以点检为核心、预防维修为主兼顾现场维修的设备管理新模式。新的“三位一体”维修管理模式将班组现场维修、预防维修和技术改进有机结合, 实现维修技术资源的合理分配, 有利于现场班组自主维护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预防维修流程的顺畅。
3. 建立自主维护体系, 搭建管理平台。
车间在原来的基础上, 全面梳理并建立各类设备的保养标准、润滑标准、点检标准, 修改完善各机种操作标准、工艺标准, 建立各机种维修经验库, 建立现场故障处置流程、预防维修实施流程、设备隐患消除流程, 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这些标准、规格和流程, 都是以机台操作工和维修工为执行主体。同时车间积极搭建多方位的自主维护平台, 通过“车间搭台、班组唱戏”将车间设备管理维护的重心下移, 主要表现在: (1) 开展班组设备管理达标活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只有班组设备管理维护意识和能力增强, 车间设备管理维护能力才能增强, 因此持续加强班组设备管理维护能力的建设是实现班组保轮班、轮班保车间、车间保企业目标的重要途径。 (2) 开展自主维护样板机台评比。以不同机种机台为评比对象, 将生产过程中规范化操作、保养、点检、维护 (完好) 、隐患整改管控作为评价要素, 以设备故障及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数据为KPI指标, 对操作、维修人员、班组设备规范化自主维护绩效进行月度评价, 每月对业绩排在前列的机台、班组、维修人员进行鼓励, 引导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设备全员规范化自主维护和管理活动中, 形成合力, 推进设备、技术管理进步。 (3) 开展“维修小窍门”评比活动, 形成班组的“经验库”。针对生产设备维护过程中的不足或缺陷, 由班组和机台来自发组织改进, 车间定期组织评审, 对于优秀的改进项目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并作为案例加以推广, 比如班组“减少联接机横烟”、“治理卷烟机PT70漏灰”、“包装机CH成型轮轴漏油的改进”等现场改善项目, 不但有效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设备隐患, 提高质量保障和效率保证, 提高生产现场精细化文明生产水平, 而且还极大地激发了机台员工的参与意识, 有效提高班组机台现场改善的能力, 也为车间整体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 持续开展技能培训。
企业一直将培训作为员工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 培训不仅包括设备的功能结构和原理、还包括全面生产维护理论、现场改善、精益维修方式和方法等, 重点围绕提升“两个能力”:即规范操作的能力和基本维护的能力。如:原来机台操作工不负责设备质量检测器的点检与维护, 每台包装机的十几个质量检测器都由包保维修工来完成, 但实际上, 在运行过程中检测器的工作状态受参数设置、辅料变化、保养状况等因素影响并非稳定, 所以因为质量检测器功能不稳定导致不合格产品不能有效检测并剔出的现象一直存在, 在自主维护实施后, 通过修改质量检测器的检定标准, 实施质量检测器的分级点检维护, 即操作工、维修工分别对不同性能的质量检测器负责实施点检, 并通过对机台操作工作相应的点检培训, 使之能鉴别质量检测器异常现象, 能作一般调整和小故障的排除,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 并协同维修人员排除故障。自从改进实施分级点检后, 产品缺陷顾客投诉频次明显降低, 证明设备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实施自主维护的效果
1. 设备管理氛围转变。
从不理解转变为接受和积极参与, 车间班组机台员工设备管理能力和意识提升, 从而形成“人人都来管设备”的良好氛围。
2. 预防维修和现场维护水平的提升。
通过机台自主维护的开展, 随着机台保养过程中改善意识的提高和参与意识的增强, 对于原保养标准存在的不足得到积极的改进、包括保养的方法改进、工具的改进、流程的改进。机台点检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能主动提供设备最及时准确的状态信息, 使得预防维修和现场维护水平都得到提升。
3. 设备的保障能力的提升。
随着车间自主维护不断深入和改进, 点检的有效性也随之增强, 现场故障逐年降低, 设备运行效率指标稳定, 尤其是卷烟机和包装机, 连续多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产品质量水平、生产效率水平、成本控制水平都得到稳步提升、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近年来连续获得公司设备管理绩效考评第一的好成绩, 企业也连续获得“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李晶.“一体两翼”设备管理模式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 2009 (6) .
[2]李葆文, 徐保强, 蒋良君.设备维护水平考核指标和入阶评价[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关键词:船用;制冷设备;维护
所谓的制冷就是采取人工的方式对需要降温的东西进行降温处理。当前,为了能够在海运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证所运食物的新鲜程度,我国海运业普遍采取了安装船用制冷设备的方式来达到降低食物温度的目的。例如,冷藏船。如何保证船用制冷设备在运输期间能够保持正常运转,是海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对船用制冷设备的日常维护,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其故障并进行排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详细进行阐述:
1.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原则以及维护方法
1.1.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设备的功能,为了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必须要注重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清洗并擦拭设备、对设备进行干燥处理、对清洗好的设备进行维护并进行润滑,这是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也有其维护原则的特殊性。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除了要遵循以上一般原则,还应有自己独有的维护原则。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主要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要注意时刻保持船用制冷设备机身的干燥;第二,要注意避免船用制冷设备出现漏油现象。保持船用制冷设备机身的干燥就是要保证该制冷设备内不存有水分以及其他类型的杂质。避免船用制冷设备出现漏油现象就是要避免船用制冷剂的浪费。
1.2.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方法。
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避免船用制冷设备出现冰塞现象、减少设备的磨损程度、对冷却器进行保护。
由于在船用制冷设备中经常会有大量水的存在,在经过冷却作用之后,船用制冷设备中的水就会很容易变成冰,从而容易产生堵塞船用制冷设备的现象。因此,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必须要及时地对设备进行清理,及时对制冷设备内的干燥剂进行更换以保持船用制冷设备的干燥状态。在对制冷设备里面的冰体进行清理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冰由固体转化为气体,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清理的目的。
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为了能够减少该设备的磨损程度,通常要采取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清洗并擦拭设备,保证该制冷设备内不存有水分以及其他类型的杂质;第二,对该制冷设备进行涂润滑油的工作,最后将干燥剂放置其中,以保持船用制冷设备的干燥状态。在进行这两方面的工作时,需特别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必须要定期进行干燥剂的更换;第二,选择品质比较好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工作以更好地保证润滑效果。
船用制冷设备经常会因为虹吸现象而影响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为了更好地保证船内食物的新鲜程度,船用制冷设备采用了冷却器。在对冷却器进行保护工作中,主要就是要及时检修并定期更换冷却器。一旦在检测中发现冷却器存在漏水现象,检测人员必须及时处理,以保证船用制冷设备的正常运转。
2.船用制冷设备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措施
2.1.船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内存在冰塞现象。
由于在船用制冷设备中经常会有大量水的存在,在经过冷却作用之后,船用制冷设备中的水就会很容易变成冰,从而容易产生堵塞船用制冷设备的现象。因此,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必须要及时地对设备进行清理,及时对制冷设备内的干燥剂进行更换以保持船用制冷设备的干燥状态。在对制冷设备里面的冰体进行清理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冰由固体转化为气体,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清理的目的。如果要将压缩机内的并液化成水,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利用金属管将位于压缩机内的热气排出;其次,关闭冷却出口,打开膨胀阀;最后,启动压缩机并进行观察,如果压缩机的排气管出现发热现象,那么就表明压缩机内的冰已经被液化成了水。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是在进行压缩机冰体处理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2.2.船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频繁启动。
船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出现频繁启动的情况,是船用制冷设备使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故障。船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频繁启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冷凝压力以及冷凝温度不符合标准,出现过高现象,从而导致船用制冷设备出现冷寂循环不足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人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予以解决:第一,开启冷却水泵循环之后在启动压缩机;第二,在关闭压缩机之后不要立即关闭冷却水泵循环系统,要让冷却水泵循环系统在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再工作一段时间,以促进压缩机的冷却;第三,在不适用船用制冷设备的过程中,要尽量将该设备内的水排出,以避免出现管道冻裂现象;第四,定期对冷凝器进行清理。
2.3.热力膨胀阀调节开度不合理。
在对船用制冷设备进行维护时,如果热力膨胀阀调节开度过小,就会导致冷剂不能通畅循环的现象,一旦冷剂循环不通畅,船用制冷设备的压缩机就会出现启动频繁的问题,这不利于食物的降温。一般来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维护人员可以将热力膨胀阀开度适时调大,但是如果在将其调大之后,情况仍然不见好转,那么就是制冷剂本身的供给量不足,此时,维护人员应该及时地补给制冷剂。如果将热力膨胀阀的开度调节得过大,船用制冷设备就很容易出现冰体堵塞等现象。此时,维护人员应查看弹簧是否完好以及热力膨胀阀的阀针长度是否合理,如果长度过长或者是弹簧出现崩断,维护人员应合理减少长度或者是进行弹簧连接。一般来说,只要这两方面没有出现问题,船用制冷设备的冰体堵塞现象就会消失。
3.结语
为了能够在海运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证所运食物的新鲜程度,必须要在运输过程中对食物进行冷藏。船用制冷设备应运而生。如何保证船用制冷设备在运输期间能够保持正常运转,是海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问题,并在其出现故障时对其进行及时修整。
参考文献:
[1]王宏锐.船用制冷设备的维护管理及故障分析[J].工业技术,2013(18)
【监控设备维护说明书】推荐阅读:
安防系统设备维护及使用年限说明06-30
监控维护总结10-08
监控维护保养制度06-07
公司视频监控维护方案07-21
监控设备的调试报告10-11
社区监控设备巡查制度11-17
设备维护或检修论文07-01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07-08
设备维护保养试题07-21
办公设备维护协议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