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动物识天气谚语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看动物识天气谚语(共8篇)

看动物识天气谚语 篇1

蜘蛛添网主天晴,蜘蛛悬吊雨蒙蒙。

蜘蛛结网天放晴。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晚宿窝蛤蟆叫。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喜鹊洗澡,雨要来到。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蚯蚓早出晴,暮出雨。

蚯蚓雨里叫,有雨没多少。

蚯蚓堆粪,雨淋地湿。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牛嚎猪吃草,雨下小不了。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看动物识天气谚语 篇2

一、谚语中的动物观与实际动物观的差别

在与动物有关的日本谚语中, 猫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但是在这些谚语中, 更多是表达对猫的厌恶而非喜爱。例如, 「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 (猫很快就会忘记喂自己的主人) , 这指的是猫是一种忘恩负义的动物, 给它再多恩惠它也不会感恩。「猫がぶり。」 (用来比喻伪装本性、伪装和善或佯装不知) 。从这句谚语可以看出, 猫是善于伪装的, 非常狡猾的动物。「猫は虎の心をしらず。」 (猫不知虎心) 。说明在日本人的心中, 猫就像小人物一样, 目光短浅, 理解不了大人物的心理。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 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有关“猫”的谚语中, 没有一条是赞扬猫的, 大多数都是把猫或当作谄媚的无耻小徒, 或当作胸无大志的小人物, 或当作好吃懒做的无用之人。日本还有一个词“泥棒猫”, 这指的是自己好吃懒做就到别人家里偷东西吃的人。由此可见, 日本人真的是对猫深恶痛绝。

但是, 实际生活中, 猫在日本是被当作神来拜的。饲养一只猫价格昂贵, 与猫相关的系列服务也价值不菲。日本人还给饲养的猫做保险, 连为猫服务的殡葬公司也有。在日本东京的“今户神社”, 可以在拜殿前看到两只巨大的招财猫。这里还出售两只招财猫联结在一起的“结缘猫”, 有斑块的代表男神, 纯白的代表女神。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神佛各奉”, 说的是神社和寺院各自尊奉自己信仰的神灵。而东京世田谷的豪德寺俗称“猫寺”, 寺内遍地是参拜者供奉的招财猫。日本人认为猫能带来财富和姻缘, 所以对之格外喜爱。

在日本有不少猫咪报恩的民间传说。江户有家货币兑换店, 店主人养了一只叫“玉”的猫。这只猫与出入主人家的鱼贩关系特别亲密。某天, 鱼贩患上重病, 没钱看病, 躺了几天, 便连三餐也都无以为继了。某天清晨醒来, 鱼贩发现枕边搁着一个纸包。打开一看, 里头是两枚一两金币。用这金币治好了病, 去了货币兑换店, 才知道猫因为偷钱被处死了。后来, 鱼贩感恩还为它在东京回向院建立了猫冢。

二、中日动物观的区别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如果使用文字进行社会交往和文化承传是一个民族文明史开始的标志, 那么, 日本文明的历史从创立之初便与中国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元四世纪前后, 汉字传入日本, 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进入了历史以来的黄金时期。日本以中国为师, 发展儒家文化, 将中国文化中的寓言、典故、诗文等文化也引入日本, 融于日本本土文化之中。因此, 在日语动物谚语中, 受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部分就特别多。那么, 从寓言、典故、诗文等中国古典文化中受容的谚语就可以称之为中日同源谚语。

很多与动物有关谚语均来源于中国的古籍, 如:「千里の堤も蟻の穴から」语出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 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 以突隙之烟焚。”「虎穴に入らずんば虎子を得ず」语出《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 不得虎子。’”「群蟻羶に附く」语出《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 蚁慕羊肉, 羊肉膻也。”诸如此类的谚语还有很多。

虽然中日两国地理距离相近, 很多谚语的意义和表述方式相仿, 但在某些谚语意义和表述中, 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谚语中动物大多数比喻否定、贬义、歧视的含义, 表示褒义的并不是很多。但日语中有关动物的谚语表示贬义、否定意义的比较少。中国谚语中有“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落地凤凰不如鸡”、“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而日本谚语中褒义的占大多数:「犬は三日養えば恩を忘れない」 (狗养三日, 尚知主人恩) 。「鴨がねぎを背負ってくる」 (喜从天降, 万事如意) 。

对于同一种动物, 中日两国也会有不一样的认知。以“牛”为例, 虽然有时候也用“牛车”来比喻速度慢, 但是牛的总体形象还是倾向于褒义。中国人经常说“九牛二虎之力”、“气壮如牛”。鲁迅先生曾说:“俯首甘为孺子牛。”这都表现了牛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美好印象。可是在日语中, 牛的典型特征是“迟钝缓慢, 口水又细又长不间断”, 由此又引申出牛有“冗长乏味, 唠唠叨叨”之意。日语的谚语“練り牛も淀まで”就体现了牛的迟钝缓慢, “商いは土牛の涎”则体现了由牛流口水的特点引申出的“冗长乏味”之意。

三、动物观中体现的日本民族个性

重视感恩, 但怕背人情债。「魚心あれば水心」 (投之以李, 报之以桃) 。日本人对帮助自己成长起来的人都会感恩的, 而且将来也可能在他们有困难时答应他们的请求, 或者对他们身后的亲属给予特别照顾。人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履行这种义务, 而且这种恩情并不随着时间而减轻, 甚至时间愈久, 恩情越重。每年的“中元”节就是全日本感恩大行动。知恩图报是日本人的基本价值观。也许正因为感恩是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受恩就变得不再平常。日本人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日本人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故一般不大理睬, 并非是缺乏主动性。日本人认为, 除了官方警察以外, 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恩情。

忍常人所不能忍。「石の上にも三年」 (功到自然成) 。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在冷石头上耐心连续地坐上三年石头也会变暖的, 坐的感觉也会变得舒服。”由这个意思转变为:哪怕是艰苦, 只要有耐心地百折不挠地努力, 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忍耐。看到日本幼儿园老师告诉站在美食边上的孩子“要忍耐几分钟后再吃”, 我们会觉得很不可思议, 甚至觉得对饥饿的孩子是“残忍”。

对强者的绝对服从和崇拜。「内弁慶の外鼠」 (在家是条龙, 出门是条虫) 。“弁庆”是日本古代的武将, 成为强者的代名词。这里是笑话那些“在家里显得很强壮, 什么都不怕的样子, 可是一到外面就胆小如鼠的人。”日本人崇拜强者, 谁强就跟谁走。在古代的时候日本崇拜中国, 以中国为师, 样样都跟中国学。即便战后美国投了两颗原子弹, 想要占领日本也没有因此怨恨美国, 而是利用美国的助力, 从新站起来, 这体现了日本民族强大的适应力。

四、结语

谚语中的动物观不一定符合日本人实际的动物观, 分析谚语的含义时不仅要解读出表层意思, 更要通过文化心理理解其深层内涵。对动物行为的看法、评价, 其实是人类思想行为的映射。通过对比中日的动物观, 能够感受中日文化差异和文化心理。而谚语的深层含义, 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个性。通过分析日本人的动物观来理解他们的文化心理, 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度的日语学习。

摘要:谚语体现了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也是动物, 和动物有相似性。动物外貌可以映射人类外貌、动物习性能够映射人类性格, 动物声音还可以映射人类声音。本文以与动物有关的谚语为例, 通过分析与动物有关的谚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内涵, 对比谚语中的动物观和实际的动物观的差别, 找出日本人的动物观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日本谚语,动物观,民族个性

参考文献

[1] .李志芳, 柳慕云.日本民间故事中“猫”的形象[J].外国问题研究, 2009 (3)

[2] .王永升, 赵苍率编.新日汉成语谚语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3] .张园园.从谚语中看日本的民族特色[J].华商, 2008 (4)

[4] .徐园.有关“龟”的日本谚语[J].日语知识, 2006 (1)

看云识天气简短谚语 篇3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看风识天气的谚语有哪些 篇4

2. 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3. 种子不纯,坑死活人。

4.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5. 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6. 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7.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8. 燕子低飞要落雨。

9. 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10.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11. 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12. 四月八,苋莱掐,四乡人家把秧插。

13. 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14. 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15. 二看风识天气

16. 清明热得早,早稻必须好。

17.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18. 猪衔草,寒潮到。

19. 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

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 篇5

1.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2.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3.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4.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5.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6.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7.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8.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9.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0.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11.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12.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13.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14.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15.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16.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17.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18. 鸡进笼晚兆阴雨。

19.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20.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21. 池塘雨打花,天天有雨下。

22. 冻惊蛰,晒清明,

23. 蛤蟆氽,有“暴”来(风雨)。

24. 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25. 鸡不回笼要落雨,

26. 鸡风,鸭雨。

27. 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28. 卡蚁(一种昆虫名)成团有“暴”来。

29. 蝼蛄叫,晴天到。

30. 蚂蚁搬家有大雨。

31. 泥鳅跳,大雨到。

32. 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33. 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34. 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35. 蛇过河,大雨滂沱。

36. 瓦块云,晒死人。

37. 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38. 鸭子回笼早,雨天将来到。

39. 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40. 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

41. 鱼鳅静,天气晴。

42. 雨中知了(蝉)叫,报告晴天到。

43. 早蚯迎太阳,晚蚯落一场。

44. 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动物与天气的谚语新编 篇6

2、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3、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4、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5、鱼跳水,有雨来。

6、重阳不打伞,胡豆麦子光杆杆。

7、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8、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9、泥鳅静,天气晴。

10、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11、今日公鸡进笼早,明天太阳红彤彤。

12、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13、蜻蜓低飞有雨。

14、龟背潮,下雨兆。

15、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16、野鹅南飞有寒潮。

17、长虫过道,下雨之兆。

18、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19、蚂蚁搬家有大雨。

20、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21、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22、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23、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24、鸭子潜水快,天气将变坏。

25、瓦块云,晒死人。

26、泥鳅跳,大雨到。

27、狗吃草,要落雨。

28、燕子高飞晴天靠,展翅低飞雨天报。

29、花蚊子咬人,雨将临。

看蚂蚁识天气的作文 篇7

蚂蚁搬家可真有意思啊.它们谁也没有闲着,有的衔着蚂蚁软,有的叼者事物,有的几只蚂蚁抬者一制死了的大青虫,也有的或许已经把事物运送到了新家,又来搬第二次了.我留心观察,发现它们始终排着整齐的队伍,队伍最前面有一只带队的蚂蚁,个头比一般的蚂蚁大很多,它可

能就是它们的头儿吧.更有趣的是如果有谁掉队或者贪玩,大点的蚂蚁就像严父似的走到它旁边,用触角碰它,以试警告,再不听就用触角打它呢,它们的纪律看来还是很严格的.

“蚂蚁为什么要搬家?”我好奇的问蓝天.“因为快下雨了.”不知是谁回答了我,把我吓了一大跳,抬头看去,原来是表哥,这才叹了一口气,悬在胸口的的心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哥哥告诉我:“蚂蚁不仅可以凭本能准确地感觉到即将下雨,还能感觉到雨量呢.我听后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如此渺小的蚂蚁竟然有那么大的本事......

看动物识天气谚语 篇8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 理清文章的思路。

2、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提高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品味文章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自己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提高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品味文章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教学设想:《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有许多教师把它当做标准的说明文来处理,扎实进行说明文阅读训练,这固然没错。我们根据这套新教材的教学建议,淡化文体,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巩固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妙处。并体现“四环节循环教学”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通读课文,了解大意;查字词典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准备课上展示。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循环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给大家说说今天的天气情况呢?(生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观察(看)”,也就是“看(观察)”,我们可以看(观察)到是阴是晴还是雨雪,风向如何等,当然,还有体验,如气温、风力。今天,我们请朱永燚先生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

2、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 理清文章的思路。

3、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提高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4、品味文章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展示评价

教师抽取几组的学困生到黑板上展示,抽取几组的学优生到黑板上换组评改,教师对重点字词点评。(1)峰峦()(2)凌纱()(3)粼波()(4)弥漫()(5)点缀()(6)谚语()(7)一霎时()(8)棉絮()(9)模糊()

第二循环 理清思路,感知内容。

自学质疑:阅读要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了思路,看文章才不盲目。请大家快速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出声,不回看,努力扩大视觉广度,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看云为什么能识天气?

2、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

3、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局限是什么?

合作释疑:把自己的思考拿到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展示 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其他组评价。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天上的云,虽然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对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都有帮助,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局限。

巩固深化:本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作者先写看云可以识天气,再写怎样看云识天气,最后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局限。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这个特点值得同学们写作时借鉴。

第三循环:搜选信息,获取知识

自学质疑:本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请独立阅读3~6段,看文中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合作释疑:小组商讨,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合作写一段话,作自我介绍,请注意不要说出云的名称。让其他小组猜是哪种云。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有怎样的特征,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教师示例:“嗨!大家好,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请你猜猜我是谁?(卷云)

展示评价:找小组成员展示,换组评价哪组写得好,那组猜得准。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当积云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时就变成了我,然后我越长越高,慢慢变黑,最后我整个倒下了,这是乌云弥漫、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下起了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或者龙卷风。请你猜猜我是谁?

(2)我是在连绵的雨雪来临之前出现在天空的一层薄云,看到我,请大家出门前带上雨具。请你猜猜我是谁?

(3)我的绰号叫“毛玻璃”,是由卷层云积聚而来的,透过我看天就会模糊不清因而得名,雨雪都是我的好伙伴,常常和我形影不离。请你猜猜我是谁?

巩固深化:同学们说的很好,在“各种云”的介绍中,我们认识到了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学会了看云识天气。这样我们对课文内容与层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第四循环 揣摩赏析,品味语言

自学质疑:从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篇说明文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不仅写出了云的特征,而且给人美的享受。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下面请大家找一找你喜欢的或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段落,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就你喜欢的语句、段落进行赏析。

合作释疑:在各自小组中先读一读,说明你喜欢或你认为写得好的理由。如:

“我喜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展示 评价:小组推荐说得好的说给全班同学听听。师生共评。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我喜欢“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招牌”生动地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2)我喜欢“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它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天上的云恣万千,优美可爱。

(3)“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运用拟人手法,一个“躲藏”逼真地烘托出云层之低,云块之厚,既准确又生动。

(4)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5)文章最后两句话“但是,天气的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巩固深化:

1、通过以上各小组的精彩回答,我们不难发现,这篇说明文的语言既准确,又生动形象,希望同学们以后写文章也从措辞,修辞方面下功夫,使自己的文章也有这样的特点。

2、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作业设计:

1、读一读 课外再把课文读几遍,特别要熟读第一段。

2、比一比 从现在开始的几天内,以小组为单位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看哪小组预报得准。

上一篇:舆情监测系统使用手册下一篇:宣传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