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要性的演讲稿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重要性的演讲稿(精选8篇)

历史重要性的演讲稿 篇1

竹基中学 阮进所

【摘要】: 历史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在了解这些事实的基础上,而让自己明智,让自己能够明辨是非,弘扬一个民族。历史还能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可见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应加强历史教育。

【关键词】:初中历史

以史为鉴

爱国主义

良好品质

弊端

重要性

“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蕴含的是一个国家泱泱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历史是一部社会教科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面镜子。初中历史课作为基础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质等方面教育。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把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热爱祖国,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人才。可见,中学历史是一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的课程,是其它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一、以史为鉴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我认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于中国的一句古话:以史为鉴

读史使人明智,丰富的历史知识从来就是人类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正如旧书《贤文增广》里所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简单地说,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把它作为我们开启人生大门的钥匙。对于我们而言,历史最大的好处就是借鉴其中的人与事,不至于重蹈前人覆辙。比如:

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所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前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就是在告诫刘禅此乃前车之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告诉我们的领导人该如何用人。隋炀帝贪图享乐、昏庸无能、残暴统治,最总导致王朝的灭亡。然而,唐太宗吸取隋王朝的教训,提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开创了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古代各王朝的兴

衰让我们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就是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赢得天下。

另外,读历史传记,就能窥视历史人物的人生足迹和品格表现。岳飞、文天祥、戚继光为维护国家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名垂青史,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们在成名的背后又遇到过多少坎坷,又是如何忍辱负重的。伟人表面的风光,其内心所受的委屈,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难道不是一面明镜吗?永远激励着我们。

总之,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对我们了解当前局势、国际大环境及在对个别事件的解读上,会有更深邃的分析力与眼光。

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浩浩文明,曾有多少重大科技文化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如: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天文学著作《授时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壁画;丝绸之路;郑和七次下西洋;还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哪个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家的瑰宝?我们为作为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这些的鲜活的史实,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民族英雄戚继光怀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志向荡平沿海倭寇、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面对列强,清政府软弱无能、屈服妥协,使中国丧失了一系列主权。但“堂堂神州,岂容蛮夷肆虐”,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富强而前赴后继。林则徐虎门硝烟,葛云飞血沃定海,左宝贵忠魂荡平壤,戊戌六君子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毕尽心血,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为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等等,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着中华的傲骨、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浩然正气,垂范后世、彪炳千秋。这些史实,又怎能不使学生激情昂扬呢?怎能不让学生深深感悟民族责任感的重要呢?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课堂,定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都在趋向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然而就是由于该年龄的特殊性、多边性,再加上社会环

境的影响,很多中学生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品质,甚至走入歧途。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品质。其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借助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行为品质。但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旋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部分教师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考高分,从而忽视了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历史是一面明镜,不仅能让我们通晓古今,以史为鉴,而且一些历史伟人身上精神与品质值得我们中学生去学习。

唐代大诗人------李白,胸怀大志,却无用武之地,一生仕途失意,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难道不值得中学生去学习吗?

很多中学生抗压能力差,一遇到挫折失败就灰心丧气,而学习历史,则可以通过借鉴古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良好品质来激励自己、纠正自己。比如,司马迁、贝多芬等身残志坚的故事,伏尔泰、莎士比亚等曲折的人生,韩信的胯下之辱„„教师通过讲述这些史实来树立学生能笑看挫折的坚强意志。

四、我县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

历史课与其它中考学科同等重要,但教师学生却忽视了其重要性,把历史课作为副科来看待,至使我县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些弊端。

1、课时不够。一般中学一周历史课只有两节正课,大多数学校没有晚自习辅导。

2、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一直以来很多历史老师全是半路出家。

3、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学手段单一,只是教教材,而没利用一些图片、影视资料进行教学。

4、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教知识,学生学知识,所学到的仅仅是历史史实,只是为了应付学业水平考试,而忽视了历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忘记用历史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借鉴其中的人与事。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

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爱学历史,能从历史中吸取古之精华来总而言之,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还是对于国家的发展,其作用不言而喻,希望能够受到重视,开创我县初中历史教学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秀芬,《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学周刊》2011年第30期.2、李多荣,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08期.3、吴兢.《贞观政要·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朱煜.《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04.6.作者简介

姓名:阮进所

出身年月:1986年3月 学历:本科

历史重要性的演讲稿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图片,重要性

历史教育进入新课程后,教师的课堂教学面临着了新的挑战。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选择。古代学者郑樵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多媒体技术使我国古代“左图右史”的优良史学传统得到发扬广大。历史图片与历史课教学的配合,对历史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运用历史图片可以使历史课变“活”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黄牧航对历史图片的定义比较客观、全面。他认为,“所有用于研究、解说历史的图片都是历史图片。而任何图片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图片与所有的文字、人物、事件一样, 一经产生就已经成为历史,它的身上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带着历史信息。比如一张宣传海报、一张时装照片、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在它们产生的时候难以发现有什么历史价值,但若干年以后,倘若它们还能保存下来的话,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历史图片与图片两个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了图片的历史价值,也强调了我们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去利用一切图片去进行研究和教学。”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历史的思维维度去解读图片, 并挖掘其中的信息和历史价值。课标中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图片史料的功能及教材中图片的运用。我们不再使用插图的说法,而将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的组成部分,以提升图片的功能;还要注意挖掘静态图片资料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注重对图片资料寻疑设问,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如九年级《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教材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附有六幅图片。我在讲解这一课时, 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让学生仔细观察“德川幕府时代最著名的将军德川家康”图与“明治天皇”图,设置问题,两幅图片有何不同?其不同体现了明治维新哪一内容?这样通过视觉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通过对比得出了他们在发式、装束上的不同,我趁机给学生提出了 “文明开化”这一改革的具体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授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战这一重要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分布图”,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提取两项有关这两个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热烈的发言整理得出如下结论:前者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区域小,被大城市和铁路线分割 ;后者则为北方,区域大,包围着铁路线和大城市。信息1: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信息2:革命中心发生了变化。信息3: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等等。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不同答案。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提升。

历史图片种类很多,包括历史地图、历史照片、 古迹遗址图、实物图、历史事件活动图、漫画、历史图表等等,包含着许多显性与隐性的历史知识和信息, 它们是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图片进行教学大有可为。它将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把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运用图片可进行各种趣味游戏和活动,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和活动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图片的合理利用便能达到此种目的。要让历史课真正地“活”起来,就要切实做到图片渗透教学、教学渗透图片。

二、运用历史图片可以整合资源,优化复习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图片作为考试内容中一个重要板块已不容置疑了。利用历史图片来复习历史知识,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很多时候,一幅插图可以反映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知识点,而多幅相关图片放在一起则可以反映几个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知识点。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这一专题时,可利用《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马关条约》 的内容可以结合此图分析)等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 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从而理解了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即理解了西方列强侵华的国际大背景。可以尝试制作图片专题,通过图片展示的专题复习,将文字信息以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事件,可以通过同类知识图片的对比,将知识细节定位于相关的图片中,这就避免了总是枯燥和平淡的、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足。 最终,历史图片在专题复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历史图片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图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进行情感、 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素材,相对于文字材料而言,历史图片更能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挖掘具体的历史图片中的内涵精神,老师有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与学生的不断互动过程中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时可呈现邓世昌投海自杀殉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讨论其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又如“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课,可以提供“1895年日本下关”和“1945年中国南京”两幅历史图片,让学生进行审读、分析,并命制以下问题: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从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中,能看出近代日本的发展与战争的关系如何?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等等,这样的示例比比皆是。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只要注意合理使用历史图片,把教材内容和历史图片有机结合起来,历史教学所应承担的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实现,也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历史重要性的演讲稿 篇3

关键词:历史地图;初三历史教学;重要性

历史教学强调论从史出,笔者认为这里的“史”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史料,然而地图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图谱略》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中指出:“读史不明地理而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由此可见,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尤其是世界历史,若没有地图,只有简单的文字描述恐怕很难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为依据,谈谈历史地图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材的编写和考试命题思路发生了显著变化,将诸多史学观念渗透到教材编写和学科考查中来。何谓史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察和解释历史的角度,主要包括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阶级史观)、唯物史观等,无论哪种史观,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史观的培养。那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更应该贯穿全球史观的培养。所谓全球史观,即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世界史的学习必须让学生学会将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中思考,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将欧洲、美洲或者西方与东方割裂开来。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世界的范围太大,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很模糊,不要谈全球史观的培养,就连基本的史实掌握起来都不容易。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文字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学习世界史,历史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史料。

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课《探险者的梦想》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新航路的开辟。学生除了要记住几个重要的航海家如哥伦布、麦哲伦等,更重要的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是由欧洲人主导的,对于欧洲的意义重大,但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以外的世界被发现,亚洲、非洲还有美洲新大陆开始联系在一起,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对于今天世界来说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没有新航路的开辟,就没有今天的全球化。学生要理解这一点,仅靠书本对航海家探险文字的描述是不够的,毕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欠缺。此时,书本第9页的地图却能很直观地展现该事件。学生通过看图、读图,加上教师的指引,就会较容易地理解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意义。

又如,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改变人类社会的蒸汽革命》,主要讲述工业革命,学生通过文字可以获知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但是对于工业革命造成的影响,书本只是着重介绍了对英国的影响,对于世界的影响并未说明。工业革命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它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加剧了殖民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要理解这一点可借助《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以英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将亚非拉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幅地图进行讲解,就更加直观易懂,学生也就学会从世界的角度去评价这一事件。

总之,有了历史地图的辅助,学生在世界史的学习过程中会养成把一个历史事件放到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中考察的习惯,探究不同历史事件之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对世界史的认识趋向于整体化、全球化,为高中更为系统化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

美国历史学家诺维茨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笔者认为,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头脑”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的头脑,而是分析理解历史的头脑,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不会健忘。那么要做到真正理解,就离不开教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历史教材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较于以往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端,北师大初中历史教材力求做到“简、易、活、新”,减少了文字的冗长,增加了地图和图片的点缀,既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丰富了内容。文字少了,并不意味着学生学到的知识少了,如何做到活用教材、深挖教材资源,是值得每位教师和学生思考的。笔者认为教材中的地图就是很好的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思考,那么获得的知识将更加丰富。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为例,在分析归纳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文字仅总结出了华盛顿的正确领导、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人民的支持等原因。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查看书本第22页《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还可以归纳出另外一點原因:法国军队的援助这一外部因素,这样归纳总结的原因才更加全面。又如,九年级上册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这一课,在讲到“解放者”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争取独立时,提问“第一个获得独立的是哪个国家?书本文字上并没有答案,而在书本56页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上,学生若能认真看图、读图,就很容易找到答案——海地。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运用。学生在看图、读图的过程中,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并能从各个侧面很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

三、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顺应佛山市中考改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些都说明了学习能力和方法的重要性。历史地图作为很好的学习工具和史料,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位前苏联教学专家曾经说过:“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这意思不仅是知道它的点线符号,象征意义,城市、边界、河流等等,而且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待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学生利用地图进行学习,不仅能将抽象的事件具体化,而且自身的思维和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为例,书本100页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不仅形象地展示了一战前的世界形势,而且为一战德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学生通过读图探究,便可以发现德国战败跟它所处的位置有关,它夹在法国与俄国中间,战争中面临两线作战,因此,容易战败。又如,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第7课《疯狂的战车》这课,书本37页的《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不仅清晰地反映出德国进攻路线,也从侧面反映出英法坐视波兰灭亡,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就是希望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利用德国进攻波兰的邻居苏联。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种读图明史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能够顺应当下佛山市中考改革的潮流。从2016年开始,佛山市中考不再单独命题,改由广东省统一命题考试,所以,初三历史教学要围绕《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展开。《考纲》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其中包括对历史地图的运用。以近三年的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为例,2013年共有2道题利用地图考查,其中选择题第8题,根据给出的地图,考生选择出与之对应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材料题27题的材料四中展示出《北约与华约所控制区域图》,让考生概括出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2014年选择题21题,给出四幅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让考生选择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势图。2015年选择题第14题,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考查学生对这次战役意义的掌握情况。这些都足以说明对地图的考查已经成为广东省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了,对于平常的历史教学也是一种启示。考试在不断改革,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既然历史地图如此重要,那就更要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能力。利用好地图不仅仅是考试的需求,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历史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因素,文字幫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而地图则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

教学实践证明:历史地图以其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和史料,也是历史知识在空间上的延续,比文字更容易被接受。利用好历史地图,不仅能丰富课堂,更主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时空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图文并茂,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感知历史,并实现史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此外,这对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学科素养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将怀顺.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思考[J].黑沙教育,2010(08):33

[2]卡尔曹夫.中学苏联历史教学法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4.

重要的历史认识及启示 篇4

一、启示和认识类问题的解答:

首先是说明你认识到什么道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概括性的结论),然后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此列举几种问题的启示类答题方式:

1.民族关系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2.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①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④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⑤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

3.中外关系、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问题: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③中国要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国防力量,做好事态进一步发展的准备④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世界大战与维护和平问题:①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④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5.科技类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6.从个人角度谈认识: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的问题: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④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8.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真正维护人民利益

9.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 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③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二、常见问题提示: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 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23、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24、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高考历史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篇5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

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

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

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

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

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

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

1、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

2、先进的文化必然战胜落后的文化。

3、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斗争。

4、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所同化。

5、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

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

7、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高中历史规律性方法

1、中国近代史上的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去考虑。

2、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都带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破坏性的,另一方面是建设性的。

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5、近代农民的小生产者属性,决定了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新时代的革命纲领,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

6、近代中国军阀割据时军阀之间的争夺实质上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

7、列强对外活动的目的是掠夺市场,不可能希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强大。

8、整个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都是反封建反侵略。以五四运动为界的新、旧民族革命的主要是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的不同,而革命的性质是一致的。

历史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与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此题型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另一种是题干提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选项提供四个概念。

解题方法:

(1)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逻辑推理法。将题干与四个选项逐一对照,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出最深刻、最本质的选项。

百色起义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篇6

摘要

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爆发的一次重要起义。百色起义,又叫右江暴动。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创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百色起义具有自己的实践特色地位,百色起义对我党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百色起义的历史光环依然对百色这片土地起着不可代替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广西百色起义对中国土地革命影响的分析,来探讨百色起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关键字

百色起义

邓小平

广西

中国土地革命

历史意义

一、百色起义的背景

1929年6月,新桂系军阀在蒋桂战争中失败。广西左派军人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掌握广西军政大权。他们要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党中央便利用这一机会,派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龚鹤村、李谦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以邓小平为中央代表,负责广西党的工作,陈豪人为广西军委负责人,具体负责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同年9月,在南宁津头村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加强城市工人运动,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正当广西革命形势好转的时候,俞、李急于公开宣布反蒋,结果不战而败。在此风云突变之时,邓小平和陈豪人当机立断,决定把共产党掌握的武装斗争拉到左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农民运动结合,开展武装斗争。

二、百色起义的特点

百色起义的特点是与其他起义、特别是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比较而言的。第一个特点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是城市起义,秋收起义是在农村发动,以攻打城市为目标。这三次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受苏联十月革命城市中心的影响。百色起义基本上摆脱了城市中心的影响,是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一次有自己特点的武装起义。邓小平和张云逸等人于1929年7月间到达广西后,首先在南宁进行兵运工作,开办训练初级军官的教导总队。邓小平等人在南宁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起义的基本条件却不准备在南宁起义,而是把武装力量拉到农民运动有很大发展的百色地区,在百色进行起义。把中心城市的队伍拉到农村进行起义,是邓小平为代表的广西党组织的一大创新。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城市(南宁)的工作,就没有百色起义;没有农村(百色地区)的工作,也不可能有百色起义。城市和农村的结合,是百色起义的特点,同时也是主观认识的结果。

第二个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党关于武装起义的理论,到1929年时已经比较丰富。通过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斗争和江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等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的新的武装起义思想。通过《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给林彪的信》《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信》这些纲领性文件,在政治上回答了和解决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问题。认为中国当前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并认为这是“中国革命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对于这些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经验的总结,当时作为党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是有深切理解的,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指导百色起义。百色起义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与土地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结合起来,各个连队都建立党支部,实行官兵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农民,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三个特点是上层统战和基层发动相结合。邓小平、张云逸等人坚决贯彻“六大”关于“争取群众,准备武装起义”的精神。邓小平一到广西,就通过俞作豫做俞作柏、李明瑞的工作,指出问题所在。正是坚持上层的统战工作,才使广西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得到扩大,才使广西的农运、兵运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才使百色起义成为可能。邓小平坚持上层统战工作与下层群众工作的结合,才能在地处边陲少数民族聚居的左右江地区发动武装起义,建立红七军、红八军。

三、百色起义取得的成果

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第八军和左右江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把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与法帝国主义分子进行斗争,开展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了“立法行政合一”的工农民主政权,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面积5 万多方公里、人口近150 万,红军人数发展到近万人,工农赤卫军八九千人,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风雷激荡的灿烂篇章。百色起义让广大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重新看到了希望,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百色起义精神,对今后百色甚至中国革命都有着至深的影响。

四、百色起义成功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首先,百色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山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原始森林众多的丛林环境,大小河流纵流阻断了当时的交通发展。这样的地理环境为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农民运动和创建及发展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地理优势。其次,百色地处边境,当时交通极度不便利,国民党统治力量在这里又相对薄弱,让武装起义举行的阻力在这一地区相对较小。左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为将来的百色举行武装起义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共中央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前明确指出和正确指导,指示党在广西的组织与广西国民党左派军人的合作。第二、邓小平、张云逸等制定了正确的计划和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让左右江地区的革命热潮更加的高涨。第三、领导人对革命时机进行了果断的判断和他们的正确领导。第四、革命战士的浴血奋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最后,革命领导人的素质和正确的指挥。

综合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可以看出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成功是必然的。

五、百色起义历史意义

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百色起义精神不仅是红军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息息相通,已经化为一面旗帜、一种文化观念、一种象征,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第一、百色起义为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凡是历史形成的党的领导人,都能在历史上发挥持久的历史作用。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历史地形成的。百色起义历史意义之一,就是为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百色起义使邓小平在党内确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比较著名一次武装起义,它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红七军、红八军。这就使邓小平在党内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的历史地位。

百色起义使邓小平成为能够独挡一面的领导人。百色起义是以军事为主的政治、经济、军事、统战诸方面的综合斗争,是在远离中央相对独立的战略区举行的武装起义。到1929年7月被派往广西前,邓小平没有独立领导过政治军事工作。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百色起义,是邓小平独立领导一个地区工作的起点,党内同志对百色起义的评价,表明了以周恩来等领导人对邓小平的认可。第二、百色起义为广西塑造了一张历史的新名片

地域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而生辉。因为有百色起义、有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而使广西获得了新的历史尊重。广西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两广大革命和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历史人物。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色起义,只能是广西历史的旧名片,是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为广西塑造了一张历史的新名片。

在这张历史的新名片上,还记载红七军、红八军的历史。红七军、红八军的战斗征程表明,广西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肌体里流淌着广西儿女的血脉。

第三、百色起义精神中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摸索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先导意义百色起义的胜利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是邓小平领导右江人民勇于探索、实事求是奋斗的结果。同时百色起义精神中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革命的一面旗帜。百色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发动的。百色起义爆发前后,主要领导人邓小平执着追求革命真理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以极大的革命勇气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奔波于左右江之间开展革命工作。为我们新时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光辉典范。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党和军队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传家宝。虽然我们今天生活富裕了,但复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仍未完成。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六、结语

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篇7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 历史作为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 要求加强学生德育, 让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标。作为国家的文化传承者和新一代的公民, 学生自身应该是有正确的行为方式、准确的价值观, 以及对于自身国家民族文化的维护意识。因为他们的意识以及行为, 将会是未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变革和制度构建的主要构成者。俗话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以及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因而,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 学生对于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如果青少年自小没有接受本国的历史发展教育, 那么就无从谈起对于国家的一个深刻认识。因而, 为学生开设历史课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让学生自小就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为什么要变得强大, 学生自小学习历史, 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依照于以上的分析, 在中学的时候让学生学习历史, 究竟是哪些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变强, 指导学生认识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从而树立起肩负民族振兴的重任呢?下面, 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广大同仁和读者解读。

一、历史自身特点

历史, 是以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它按照着时间或者人物传记等方式, 将一个国家的历史继承分为不同的体裁, 用墨和纸张书写着对于过去发生事实的记载, 它只记载客观存在的事实, 只有一个真相, 不容任何人或者单位等对其进行随意编造甚至捏造。

因为历史本身有这以上特点, 那么它自身也肩负着德育的作用, 以史学来孕育德性, 以此实现历史德育和智育的全面统一。因此,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加强成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 通过让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 逐渐熟悉和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感受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可以收到德育的效果, 以此来达到通过历史教学得到德育的目标。

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 涵盖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成长历程, 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亦有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等的介绍。学习历史可以反思过去, 反思现在, 在对过去的一个学习中总结经验、吸收营养, 收获启迪, 以史为鉴, 借鉴前人的经验从而修正自身的行为, 为启迪自己的心智带来益处。

在这其中, 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本国的发展历程, 了解自己国家在现在的发展当中所遇到的苦难与磨难, 从而培育自身对于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的这种爱国情操。比如说, 可以利用陶瓷、万里长城、丝绸之路等本国在古代当中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文化等来激起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并且还要适时地引进国际上能够证明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的方式。另外, 还可以给学生讲述国家在发展历程当中所经历的磨难, 来激起学生为报效国家而好好学习的感情, 比如说“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的毛泽东,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 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的过程中懂得强国的意义等等, 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三、促进个人良好品质的养成

长久以来, 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旋律, 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部分教师的只是为了让学生做题考高分, 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 也就使得一些学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性格方面的缺陷。比如, 可能会产生自我定位不准, 抗压能力差, 无法与他人平等相处等情况。而学习历史, 则可以通过借鉴古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良好性格品质激励自己、纠正自己。比如, 在讲司马迁、罗斯福等身残志坚的故事, 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 以及革命党人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辉煌业绩, 以这些来树立学生心中能够笑看挫折, 胸怀宽广的坚强意志。

另外, 现在的学生身上都有一种判断力低, 思维力较差的特点, 那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人和事, 来明辨是非, 提高自身明事理的能力。比如, 在讲陈独秀、克伦威尔等历史人数的时候, 让学生对其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 做到对其有一定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分析国家战争的爆发时, 也要做到一分为二, 并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 逐步做到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有理、有据, 有条理、有思想, 从而提高自身明理地能力。

提问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 篇8

中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在发挥教师组织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达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导问

导问是一种启发诱导的提问方式,即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性质时,学生往往搞不清楚土改运动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还是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这时教师可提问:“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以公有制为主体,那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要把生资料由私有制变为什么制?” (学生回答:变为公有制)教师再问:“土地改革后把土地分给了谁?有没有实行公有制?”(学生回答:分给农民,没有实行公有制)教师接着再问:“既然没有实行公有制,那么土地改革能不能算是社会主义革命?”(学生回答:不能)教师再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不是反封建?”(学生回答:是反封建)教师接着说:“那你们说土地改革运动是不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学生回答:是)教师最后指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属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这样通过层层诱导,学生便得出了正确结论。

二、连问

连问是一种连续延伸的提问方式,即教师依据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教师在提问时,层层深入,步步逼进,以达到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释疑解难的目的。例如,讲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时,教师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提问学生: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⑤比较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通过这一连串的提问,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而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到明朝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趋势。

三、反问

反问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常规思维时,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若依据教材表述:“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教师可反问:“有人假想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往往是违背学生情感和事物常理的,容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基本上都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状态,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会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问:“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学生从中可以学到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从多元的视角分析问题,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鸦片战争的爆发。

四、巧问

巧问是指教师对教材中一些不大引人注意的问题巧妙设问,开启学生的思维。主要指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像等手段,增强直观形象的渲染冲击力,让学生直接面对历史表象而形成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掌握历史规律或加强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例如,讲甲午中战争中黄海大战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启发学生体会致远舰多次中弹,而又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教师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經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再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五、虚问

虚问是一种虚中有实的提问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巧设疑障,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例如,讲戊戍变法中那拉氏阻挠变法时,教师提问:“光绪帝为什么不下一道诏书把那拉氏囚禁起来?”教师明知光绪帝没有实权,不可能把那拉氏囚禁起来,这一问是虚问,目的是引出学生回答:“光绪帝没有实权,大权掌握在那拉氏手中。”这样就为后面讲戊戍变法的失败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上一篇:公司印信管理制度下一篇:手机促销活动方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