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共9篇)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基础巩固(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奢侈(shē)
.B.壅蔽(yōnɡ).C.谬赏(miù)
D.垂拱(ɡǒnɡ)
.疏浚(jùn).黜恶(chù).懈怠(dài).谗邪(chán).
满溢(yì.
堵塞(sāi.
装载(zǎi.
殷忧(yīn.2.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诤臣”称之。A.《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字玄成,封郑国公,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B.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等观点,被唐太宗奉为座右铭。
C.疏,原义为“分条陈述”,后指一种文体,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疏。
D.《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几乎全用对偶句和排比句,句式整齐华美,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必固其根本
②不念居安思危
③凡百元首 ........④莫不殷忧而道著
⑤则思虚心以纳下 ⑥则思三驱以为度 ....⑦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⑧则纵情以傲物
⑨则思知足以自戒
......A.①③④⑤⑧⑨
B.②⑤⑥⑦⑧⑨
C.①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④⑦⑧⑨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必劳神苦思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必固其根本 ..C.则思知止以安人
D.则思虚心以纳下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简能而任之 .A.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B.择善而从之 ...C.则思江海下百川
D.当神器之重 ..6.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有善始者/实繁 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D.何必/劳神苦思 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虽董之以严刑
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C.将崇极天之峻
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
B.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C.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这“十思”就是十条劝诫,句句坦诚,字字惊心。
D.文章最后从反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二、课内精读(共21分)(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9~15题(每题4分,共24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应当 .③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处罚 .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稳固 .⑥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大 .⑦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⑦
D.①⑤⑥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治理).B.夫在殷忧
(殷:深).C.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D.则纵情以傲物
(自己以外的人).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欲流之远者②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 ④今守之不足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12.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②貌恭而不心服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④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3.下列句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刚开始人才很多,到后来人才就很少了
——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14.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因此,“德义”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
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威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才能取得社稷的稳定长久。
D.节选的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二)、阅读课文语段,完成16~20题(共4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4分)
诚能见可欲,______⑴__________;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______(4)___________;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_________(5)____________;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_____(8)_____________,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2分)
(1)诚能见可欲:______________
(2)将有作______________ ..(3)则思谦冲而自牧: ___________
(4)则思正身以黜恶: ___________ ..(5)简能而任之: ________________
(6)代下司职:______________ ..
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以其无礼于晋
..B.则思谦冲以自牧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勇者竭其力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役聪明之耳目
震之以威怒 ..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十思”内容的一项是
()
①知止以安人 ②谦冲以自牧 ③慎始而敬终 ④役聪明之耳目 ⑤简能而任之 ⑥正身以黜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⑥
18.下列对第3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是对唐太宗的忠诚告诫。B.“十思”可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想谗邪”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戒赏罚不公。
C.“思知足以自戒”谈的是君王的个人欲望,“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D.做到“十思”,人君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这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致的。
19、将语段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文中空格处的内容补写完整(8分)
对于这篇形质兼备, 情理并茂, 被后人誉为“千古一谏”的奏章, 没有人怀疑它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但从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 对其中“总此十思, 弘兹九德”中“九德”的注解一直存有争议, 主要表现在:“九德”在文中是实指还是虚指?如果是实指, 指的是哪“九德”?
对于第一个问题, 一部分学者, 主要是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虚指, 不是实指。其理由是:首先, 从字面上看, “宏兹九德”句中的“兹”, 是“这”的意思。那么, “这”指代什么呢?倘若是指《尚书》中的“九德”, 则“九德”在前文从未出现, 怎么能指代呢?而古文中的“九”字, 在古文中大多理解为虚数, 如同“三、六、九、十二、七十二”等数字, 在古书中常作虚数用, 并非实指, 只泛言其多, 因此“宏兹九德”可理解为扩大这许多美德。其次, 从章法上看, “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是讲完“十思”后的总括之语, 在本文中, “九德”与“十思”作同样的理解似乎更为合适, 即:“总此十思”与“宏兹九德”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 构成对偶, 就像前文的“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是骈文的写法。综上, “宏兹九德”中的“九德”, 课文中的注解 (把“九德”解释为《尚书·皋陶谟》中的“九德”) 并不恰当, “九德”应该是虚指, 要么也就是指上句的十思, 是一种复指[1]。
对此, 笔者虽然认为课文中的注释不一定恰当, 但仅以上述理由来否认“九德”的课文注释也并不充分, 其对字词的理解更失偏颇。理由如次:首先, 从字词来说, “兹”是多义词, 在文中除了作近指代词“这”外, 还可作“现在、现有”讲 (查《辞海》就知道) , 因此“宏兹九德”可解释为“弘扬现有的 (先古提倡的) 九种品德”。其次, “九德”的“九”不应拆开去理解, “九德”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固定名词, 一如“三纲五常, 四书五经”, 是一个专用名词。作为一国之君, 掌治天下, 不可能不熟读《尚书》《春秋左传》之类的经典, 不懂为君之“德”, 因此, 提到九德, 太宗自然知道, 不需要在文中涉及 (也许对皇帝甚至大臣来说, 典籍中的“九德”本身就是个专用名词, 就如现在所提“三个代表”, 是中国人就知道) ;如果以“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理由来否认“九德”的特指, 更不成立, 因为实际上古人作文更讲究不可“一词一句无来历”;再次, 即就全文内容来说, 《谏太宗十思疏》重在劝谏太宗施政的“行之思”, 而不是灌输太宗提高执政个人素质的“君之德”!纵观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200多宗事项, 几乎囊括唐朝初期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 涉及协调朝政事务、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 而没有一篇是劝君王加强品德修养的 (君德的培养是太师而非大臣) 。因为对国君来说, 臣子的进谏一定只是对国君的“行事” (即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 , 而不可能对“品德”, 否则有可能触“轻君之罪”!因此, 所谓“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中详解“思”而略提“德”, 正是本谏疏的高明之处!魏征不可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教训皇帝的德性, 而只能从安国服民的角度劝阻皇帝逐渐显露的骄奢忘本的奢行!因此, “九德”是实指并不是虚指或复指。
那么, 真正值得质疑的是第二个问题:指哪九德?笔者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一直引用的是《尚书·皋陶谟》中的“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这“九德”。实际上, 如要“引经据典”, “九德”一词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逸周书·常训》中都有提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的九德是“心能制义曰度, 德正应和曰莫, 照临四方曰明, 勤施无私曰类, 教诲不倦曰长, 赏庆刑威曰君, 慈和遍服曰顺, 择善而従之曰比, 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 作事无悔。”《逸周书·常训》中的“九德”是和“六极、八政”连在在一起提到的, 具体是:“命、丑、福、赏、祸、罚, 六极不嬴, 八政和平。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八政不怩, 九德纯恪。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因此, 在古籍中至少有三种“九德”的表述。从这三个“九德”写作的背景和针对的对象来看, 说的都是君王的为政之道, 驭民之德。教材只用其一, 是学界的定论还是编者的个人观点?不得而知。如果这篇经典美文放在其他文集中, 作这样的注解, 读者可以存疑而不必计较, 因为他代表的可能是选编者个人的观点;但出现在教材特别是中学教材中, 简单地三选一是不妥的, 因为教材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意味着标准意味着权威!虽然教材也可以被质疑被否定, 但窃以为对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来说应该是被质疑被否定的越少越好, 因为中小学教材是对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传输知识播洒真理的工具和载体——少疑为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么三者同列, 主张其一, 要么如果编者觉得没有把握应干脆不作注解 (以免误导) !前者的好处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其文史知识;后者的高明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求真的素材和契机, 也为教师的讲学预留了发挥的空间!
其实,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此“小题大做”, 并非因为问题答案多么关键重要, 而是对该问题所涉及的治学态度有必要重视:一方面, 作为拥有大量资源的教材的编者, 对于选入教材的经典名文, 对在理解上类似“九德”这样有争议的问题在注解时, 理应秉持一种严谨的客观的同时又是开放的包容的态度, 要有一种对作品对读者对教学对历史的责任意识, 认真吸取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 力避在注解时因为选编者个人的学术主张而束缚甚至误导广大读者!另一方面,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除了具备上述态度和意识外, 在教学中还应该消除那种人云亦云或盲从于权威的惰性, 勇于并善于表明与权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致力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精神, 同时在备课时要多做点案头工作以尽可能拓展学生视野。就本案例来说, 教师虽能大胆质疑, 但角度和思路欠佳;教材编者无视公众存疑依然固执己见, 态度尤不可取!
对语文教材中古文的注释争议不断, 究其根源来说, 与教材选编者在注释工作中的态度作风有很大关系。本来, 对古文的注释就是中国传统学科训诂学的范畴, 解决的是古文中字音词义的历史流变。现代虽不提倡刻板迂腐的“钻故纸堆”式的方法, 但训诂学注重脉络和谱系的治学态度还是应该传承的。“在古文教学中, 对于一些疑难字词, 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 而是要追根溯源, 充分运用前人的训诂成果, 对这些疑难字词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2], 语文教材的编者更应如此。因为在教师群体中, 因阅历和学术水平的差异, 视作权威的教材在注释方面如果简单粗糙, 极易造成争议。虽学术上允许“百家争鸣”, 但教材在这方面应审慎应对:一是对选入教材前学界有异议的, 注释时要注重谱系和脉络的背景介绍;二是对选入出现的争议, 在重印或再版时给予回应;三是古文注释应有预见性, 对容易或可能出现争议的干脆不加注释力避“误判或误导”。合格的语文教材对厘清和抵制那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文风以及对规范和深化现代语文学科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否则诸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因错误注解或故意曲解而形成的历史公案将不断重演。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绝大部分都是浓缩在诸如《谏太宗十思疏》等经典名文之中, 客观准确完整地对其注释解读, 是后人能够顺利传承和发扬的关键一环。在这方面, 语文教材及至一切古典文集的编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都应持有审慎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责任意识。我想, 拙文的更大意义, 正在于此吧?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 对《谏太宗十思疏》中“九德”注释, 一直备受诟疑。但都止于“九德”的实指或虚指。或许问题本身并不重要, 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识才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质疑“对九德的存疑”的基础上, 对注释工作中的态度作风和责任意识作了一些倾向性思考, 并认为这是规范语文教材和语文学科建设, 树立良好文风学风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九德”,注释,质疑,思考
参考文献
[1]鞠党生.“宏兹九德”注释商兑[J].现代语文2008, (11)
【关键词】主旨;“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以下简称《十思疏》)是魏徵的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篇文章,它集中反映了魏徵的治国主张。在这,我想对该文的主旨发表一下看法。
在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分析的: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从这分析来看,“居安思危”是该文的主旨。附在该分析后的余国瑞的《〈谏太宗十思疏〉试析》中,也明确地说主旨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去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老师也告诉学生课文的主旨是“居安思危”。
细读《十思疏》,认真思考,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的主旨都不应该是“居安思危”,而应该是“积其德义”,查阅相关资料,更觉得它的主旨是“积其德义”,居安思危只不过是“积其德义”的原因之一。
首先,从文章的内容来分析。魏徵不是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而是作了一些铺垫:连用了两个比喻“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两个比喻,都用到了“必”,当然这“固本思源”也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人们肯定这两个现象的百分之百正确的情况下,作者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跟前边的“固本思源”一样,作者为了强调它的正确,又从反面加以论证:“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把治国之道和自然常理联系在一起,更加显示它的真理性。在第二自然段,作者又从历史的兴替出发,引古论今,分析为什么要“积其德义”。大业未成,广施仁义,“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这是积德。“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即不施仁义,不积德。积德,则业成民安,不积德,则民怨国危。“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强调民乃国之本,它能载舟覆舟,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为民着想。积德才能让他们“怀仁”,“貌恭”而“心服”。作者这样正反对比,就是为了说明积德的重要性。在第三段提出的“十思”,是积德的的具体措施。概括起来为五个方面:戒奢侈、戒骄躁、戒纵欲、戒轻人言、戒赏罚不公。紧接“十思”之后,作者明确提出了“十思”的最终目的“宏兹九德”。文章起于积德,收于扬德,无处不与德相关。
其次,从句子、文章结构方面来分析。“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从这个句子来看,“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均属“不念”的宾语,既然“居安思危”是《十思疏》的主旨,那么“戒奢以俭”也应是其主旨。既然是主旨,它就要能概括文章的内容,但是“居安思危”却不能概括《十思疏》的内容,如戒骄躁、戒赏罚不公它就无法概括。“戒奢以俭”就更不能了,只与戒奢侈相关联。而“积其德义”则能囊括所有“十思”的要点,“十思”中的每一思,都是在积德。
第三,从魏徵的立法思想来看。魏徵的立法思想是“德主刑辅”,他曾说“臣闻为国基于德礼,保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情,德礼形则远者来格,故德礼诚信国之大纲,不可须废也。”魏徵出身于社会的底层,曾参加过李密领导的瓦岗军,他亲眼目睹了隋末暴政给人民的灾难,亲眼目睹了隋因暴政而灭亡,再看看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灭亡不是因为不施仁政。无论是作为一个辅臣,还是作为一个百姓,都希望君王施行德政,都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魏徵曾多次与唐太宗讨论过君民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劝唐太宗施行德政。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一、教学目标 l、知识目标 (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 (2)掌握文言实词安、信、求、治和文言虚词以、哉、所的意义和用法。 (3)注意古今词语元首、得志、知是、何必等的用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诵读和背诵能力。 (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谦艺术,培养说理能力。 3、情感目标 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 (一)导语 讽谦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宇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十,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三)题解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年)上给唐太宗的奏疏。谏,进谏,疏,是-种文体,其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可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日渐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谅,本文是其中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四)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首先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创业守成,人心向背两个方面论述了观点,最后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十思,并指出惟其如此,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即: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五)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研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求木之长者 (2)必固其根本 (3)必浚其泉源 (4)人君当神器之重 (5)戒奢以俭 (6)伐根以求木茂 [明确](1)生长。(2)使……稳固。(3)疏通、深挖。(4)主持、掌握;帝位。(5)用、行。 (6)来。 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不是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设喻入手逐渐透出本意的。文意起笔,从正面设喻,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正如源不深不能“望流之远”,根不固不能求木之长一样,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接着,作者承接上文。提出人君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无疑也不会成功。通过正反设喻,作者的本意也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点拨]这是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这一段论证,言辞恳切,暗寓锋芒,值得细细玩味。 研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凡百元首 (2)承天景命 (3)克终者盖寡 (4)盖在殷忧 (5)纵情以傲物 (6)董之以严刑 (7)振之以威怒 (8)所宜深慎 [明确](1)帝王。(2)大。(3)能够(4)深(5)看不起人。(6)监督(7)通震,威吓。(8)戒慎。 2、翻译下列句子。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终苟免而不怀仁。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明确](1)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2)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3)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百姓是水,水能浮起船来,也能淹没它。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思考:本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证的?要说明什么观点? [点拨]作者用历史事实,说明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根本原因。先从历代帝王谈起,以反问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引起思考。再揭示因为帝王前后不一的态度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把论题缩小到帝王如何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最后从如果在失掉拥护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那必然落得水能覆舟的惨局。以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思考:作者是怎样剖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现象的?这一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7 [点拨]贞观年间,社会繁荣。在一片颂扬太平盛世的赞美声中,唐太宗也踌躇满志,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魏征作为一名有识见的政治家,却透过这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潜伏的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谆谆告诫唐太宗要不忘历史的教训。作者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以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 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的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 研读第三段。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雍蔽(2)谗邪(3)拙恶(4)谬赏(5)垂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知足以自戒(2)知止以安人(3)思谦冲而自牧(4)江海下海川(4)乐盘游(6)慎始而敬终(7)虑雍蔽(8)证身以酗恶(9)宏兹九德(10)简能而任之(11)垂拱而治(12)因喜以谬赏、以怒而滥刑、知足以自戒、董之以严刑 [明确](1)克制,(2)使……安宁。(3)虚;养,(4)居于……之下。(5)以……为乐。(6)慎。(7)堵塞,蒙蔽。(8)端正,排斥。D)使……光大。(10)选拔。(11)(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12)来;而;因为;用 3、把本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确]如果真正能够看见可爱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从而警戒自己;准备大兴土木就想到应该不要过分,从而安定人民;想到君位高而险,就注意谦虚待人,从而培养自己的品德;害怕自己会骄傲自大,就想到江海所以伟大,是因为处在一切河流的下面;喜欢打猎,就想到围住三面,开出一条路让野兽逃出一些,拿这个作限度;担心自己会偷懒,就想到不但开头要认真,而且要坚持到底;怕自己被封锁,就想到虚心接受下级的意见;怕有坏人陷害好人,就想到自已要坚持原则,撤换那班奸臣;施恩典给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便乱赏;处罚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发脾气就随便处罚别人,完金做到这十点,再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择有才能的人使用他们,辨别出正确的意见照着办,那么,聪明的人就会全部献出他们的计策,勇敢的人就会彻底用出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忠诚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文武人才都能充分发挥才干,皇上您只需安安稳稳地坐着,天下自然治好了,何必要您费神,脑子转个不停,事事过手,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4、思考: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Y (点拨)十思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 (2)在修养上,应核谦冲自牧,慎始敬终; (3)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剿恶; (4)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彻私情。 在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会出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政治局面。到那时,“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这样的境界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这样说,无非是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已的意见,居安思危,使唐王朝能够长治久安 背诵全文。 [指点]抓住思字背诵全文。 思为一篇之骨。人主积其德义,才能思国之安;思国之安,即须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即须深慎十思;深慎十思,人主即无须劳神苦思――全文15个思字,既为一篇之骨,也为背诵全文的总体思路。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点拨]这篇课文几乎全用排比、对偶句构成,但也间以反问和其他长短句式错杂其间,因此,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充畅, 先说排比。如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95 更新时间:2010-8-27 8:49:14
文章来
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m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三、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
四、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教学设想】
一、教学时首先了解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
二、诵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体会本文华美流畅的语言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三、背诵全文,归纳词义,落实练习。【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重点】
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
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
二、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韧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人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
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二、通读全文,、正音,了解大概内容。1.注意读音:
求木之‘穹’留掌源窜舟\/军’蔽 2.对照注释,粗通文章.自读五分钟。黜恶 谬赏
要求:把解释、翻译困难的句子找出来。(质疑)3.同学间互相商量,把疑难问题解决,如有解释、翻译不当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个别较难翻译,同学问解释不当的地方,老师重点讲析。4.注意句子:
①振之以威怒:即“以威怒振之”。振,通“震”.威吓。译为: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②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欲,喜好的东西,动词作名词。译为:如果见到能引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以下“九思”句式相同。
三、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二。读熟课文,背下来最佳。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辨析词义,归纳义项
二、分析文章,概括各段大意。教学步骤
一、齐读课文,能背下来的同学背诵
二、检查作业,分析课后练习二。
1.古今问义相同的有:⑧骨肉,都指亲人。2.古今词义有区别:⑤虚心,文中是实指,“使心虚”,现代汉语抽象化,为美德,谦虚的表现。
3.古今词义不同的有:①根本,文中是本意,指树根,现代汉语用比喻义或引申义。②纵情,文中是“放纵感情”,即“骄傲”之意,现代是“尽情”之意。④以为,文中是“以之为”的省略,是两个词,现代是“认为”的意思。
三、结合课内词义,复习以前知识,做课后练习三。可以商量,用5分钟完成,然后请同学回答,明确:
1.安:A.安定;B.怎么;C哪里;指享受 2.信:A.诚实;B.信任;C.信用;相信 3.求:A.追求;B.探求;巳请求; 4.治:A.治理;B.医治;巳惩治追求
其中A项词义为课文中义项,其余三项是以前知识,通过归纳.掌握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四、课文内容我们已经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时间概括各段大意: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重要性。
2.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3.提出“十思”,即“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
五、各段在阐明观点时各用了什么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明确:第一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用“木长、流远”,喻国运长久,只有“固本思源”,才能“长治久安”,中间用排比来加强语势。
第二段用设问和对比的手法,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即民心重要,能“载舟覆舟”。
第三段:用排比和对比的手法,提出君王要做到“十思”,才能“垂拱而治”。全文骈散结合,语言流畅,表现力强。
六、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一,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背诵全文,结合课后练习一,加深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二、体会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找出本课的成语,总结全文。教学步骤
一、背诵课文
1.个人背诵、集体背诵与部分(段落)背诵、全篇背诵结合。2.用课后练习一提问,学生背诵回答。
二、虚词的归纳
1.提问完成课后练习四,重在翻译。2.归纳虚词“以”、“哉”、“所”的用法。
三、找成语,学典故
要求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成语,不少于三个,并且释义,教师总结。
明确:(1)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2)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旬子•王制》)(3)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尚书•武成》)(4)择善而从(之):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论语•述而》)(5)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献书报燕惠王》)
四、教师总结
本文是篇奏疏,虽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文章骈散结合,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运用比喻、排比,使文章生动有力。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整理:新范文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保存本文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诵读带动理解,以诵读加速背诵。2.理脉法。理清全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并带动背诵。媒体设计
可通过电脑powerpoint系统做出系列幻灯片,一片一段。借此来强化对文章词义的理解及诵读、背诵。使用时同步出现。比如:理解词义时将一些难懂的词语用彩色标出;诵读时则将停顿、重音等容易出错的地方用斜线、着重号等标出;背诵时则可背一句出现一句。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出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引起同学强烈的阅读兴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中的原话。)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 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较,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二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普通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本方案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讲解多、诵读少,理解多、积累少”的现状而设计。)
四.课内训练
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准确地进行解释和翻译;(此题因人而异,不求统一)
2.当堂完成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中的字词练习。(书上有,此略)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六.课外作业
1.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 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2.阅读李斯的《谏逐客书》(前三段),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juètí(这两字都是“马”字旁,右边分别是“决”的右一半、“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从标题看,两文都属于什么文体?
(都是谏文,都是就某一事情对君王进行劝谏的)
(2)两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写一段一两百的文字作简要分析。
(语言形式上,两文都运用了大量的整句,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整句之外,又都辅以散句,表达自由,笔意酣畅雄健。两文又都运用了排比铺张,注重文采。但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排比铺张更浓重一些。
内容上,两文都就某一事情明确表态,并都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但李斯的《谏逐客书》开门见山,不绕弯子,首句就犀利明快,一语中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则通过比喻、对比等反复引导,最后才讲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出其重大意义,写得语重心长,恳切深厚。两文的劝谏风格颇为不同。另外,李斯善于用大量举例的方式来说理,而魏征则善于用一系列比喻进行劝说。)
(设计意图:各种资料书和刊物上的“标准化”客观选择题已多如牛毛,而主观表达题却不是很多,所以这里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设计了两道主观表达题,以检测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鉴赏水平。另外这是课外作业。前面的课内作业已有文言字词方面的小练习,所以课外作业就以主观表达的大题目出现。)附:课堂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板书以简洁为好,少而精,写点指导性、方向性的话即可。)·方案二 一.导语设计(同方案一)二.解题(同方案一)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翻译—诵读—背诵”。该设计以翻译为中心,通过翻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课文的熟悉速度,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先根据课文的注释,把全文连起来翻译一遍。“连译”时要顺畅,因此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词语间组合的协调,并且有时要另加一些字词上去。比如原句是:“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可译为:“我听说(想要)期求树木长(得高),(就)一定(要先)稳固它的树根。”再比如原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可翻译为:“(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能)载船,(也能)翻船,(这是)应当特别谨慎的。”
然后进行对照阅读。先读一句原文,再说一句译文;一遍结束后又倒过来,先说一句译文,再读一句原文。以此加深对原文的印象,也借以训练文言文与现代文两者的语感。
然后略去译文,只读原文。要读得连贯流畅,有韵味。
最后试着背诵,直至当堂背熟。
四.课内训练(同方案一)
五 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六.课外作业(同方案一)附:课堂板书设计(先同方案一)
翻译—诵读—背诵
·方案三 一.导语设计(同方案一)二.解题(同方案一)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范读—理脉—背诵”。该设计以理清脉络线索为中心,在范读中理清脉络,再根据清晰的脉络背诵全文。具体如下。
首先范读。范读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学或老师。范读时必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
在范读过程中理清全篇的脉络线索。然后根据脉络线索试背,直至能当堂成诵。
四.课内训练(同方案一)
五 课堂小结(同方案一)
六.课外作业
(同方案一)附:课堂板书设计(先同方案一)范读—理脉—背诵 附:备教资料 ·卡片
1.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评《谏太宗十思疏》:“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德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诰并传。” 2.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校勘《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政要》、《旧唐书·魏征传》于“居域中之大”下有“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十二字。于“戒奢以俭”下有“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十字。于“承天景命”下有“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十二字。于“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下有“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十四字。于“所宜深慎”下有“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十一字。自“文武并用”至“代百司之职役哉”作“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3.清代沈德潜选注的《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刊魏征的五言古诗《述怀》:“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沈德潜点评:“此奉使出关而作也。‘国士’句是主意。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整理:新范文 来源:互联网 收藏本页 保存本文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 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具体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习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习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体会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品味语言
1、思考:语言的特点?
明确: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宋以来就受到文选家的重视,但其文学价值往往被政治价值所掩盖。作者是初唐时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朴,散文也比较好。和同时的人比较起来,他受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较少。
唐人奏疏很多,传诵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陆贽等几家。
《十思疏》是一骈体文。唐代奏疏习惯上都要用骈文写,就是后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还用骈文来写奏章。然而《十思疏》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时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虽然是有名的史学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复的引证,看不到典故。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这是同当时追求形式的文风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敢于冲破落后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骈俪风气占统治地位的初唐 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
四、课堂答疑
五、诵读、背诵
六、布置作业
一、通假字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二、古今异义词
1、必固其根本 2.、纵情以傲物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承天景命
5、人君当神器之重
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2、则思知止以安人
3、欲流之远者 ...
4、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5、何必劳神苦思
6、乐盘游 ........
7、貌恭而心不服
8、则思江海下百川
9、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
10、塞源而欲流长也
1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1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13、不念居安思危 ....
1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15、能克终者盖寡 ..
1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四、重点实词
1.臣闻求木之长者 2.必固其根本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4.必浚其泉源 ...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6.虽在下愚 ...7.人君当神器之重 8.居域中之大 ..9.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10.承天景命 ...11.能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 .12.终苟免而不怀仁 13.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14.则纵情以傲物 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6.虽董之以严刑 17.振之以威怒 ..18.诚能见可欲 19.将有作 ...20.则思谦冲以自牧 21.惧满溢 ....22.则思江海下百川 23.乐盘游 ..24.则思慎始而敬终 25.虑壅蔽 ...26.惧谗邪 27.则思正身以黜恶 ....28.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29.宏兹九德 ....30.简能而任之 31.信者效其忠 ..
五、特殊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虑壅蔽
3、则思知足以自戒
4、则思三驱以为度
5、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6、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六、重点语句翻译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心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5、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值得关注的成语】
1、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2、恃才傲物: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3、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4、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5、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6、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固定搭配】
岂……乎? 难道……吗?
况……乎?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作者·解题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何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敢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脸色行事。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
题目中的“谏”是进谏的意思。疏,是一种文体名,属于奏疏类。
三.阅读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朗读,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第三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教师巡查答疑。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具体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文言现象。
2、完成练习二—五。
3、难句的翻译。(教师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提名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思考练习一。
第一段.开篇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比喻说里,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而况于明哲乎?”接着进一步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使国家常常治久安,就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样只能是一种妄想。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利用了“木”、“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教训,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先指出历史现象:几乎所有人君都不能善始善终。然后以“岂……”设问,引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取天下时,“殷勤深”,能够“竭诚以待下”;守天下时,难免得意洋洋,以致“纵情以傲物”。而“竭诚则……为行路”。心态不同,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深慎”,这是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民关系比作水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精警。这一段从现象到本质,逐层剖析,清楚有力。虽然全段未见一个“思”字,但是从反面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第三段.回答任何“居安思危”。是全文的.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两条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两条戒骄傲;“了盘游”、“忧懈怠”两条戒纵欲;“虑壅蔽”、“惧谗邪”两条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两条戒赏罚不公。最后作者说明: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 “垂拱而治”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但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以不治为治。
4、联系背景说明本文的意义。
唐太宗曾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常以隋代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善于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了隋代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就从魏征进《十思疏》的贞观十一年来看,他先后下令修了三宫殿,多次巡游、打猎。老百姓为了服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大臣进谏,他竟说:“百姓无事则骄,劳役则易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于是,魏征在这一年从三月到七月共四上奏疏,《十思疏》是其中一篇。在这里,魏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眼力抓住了太宗“忘本”(即忘记“以民为本”)、“忘危”(即忘记隋代灭亡的教训)的根本问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十思”,以“思”治“忘”,实在是一剂良药。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体会语言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 品味语言
1、思考:语言的特点?
明确:本文也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宋以来就受到文选家的重视,但其文学价值往往被政治价值所掩盖。作者是初唐时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古朴,散文也比较好。和同时的人比较起来,他受六朝以来浮艳文风的影响较少。
唐人奏疏很多,传诵至今的只有魏征、狄仁杰和陆贽等几家。
《十思疏》是一骈体文。唐代奏疏习惯上都要用骈文写,就是后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还用骈文来写奏章。然而《十思疏》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一方面它充分利用骈文对偶、排比的形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敢突破骈文的形式束缚,它一不避三排,起句就是三句组成的排比句;二不避首尾虚字,如虽、终、也、哉等;三不避散句。同时不用事、不用典,不咬文嚼字。魏征虽然是有名的史学家,但是《十思疏》中看不到他作繁复的引证,看不到典故。只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这是同当时追求形式的文风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敢于冲破落后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在骈俪风气占统治地位的初唐 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
2、自由朗读,体会语言之美。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生。
四.课堂答疑
五.诵读、背诵
一、重点实词
1、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2、臣虽下愚 下愚:最愚昧无知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这
4、克终者盖寡,善始者实繁 克:能够;实:确实
5、盖在殷忧 盖:因为;殷:深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监督;振,通“震”,威吓
7、终苟免而不怀仁 苟:苟且
8、则思谦冲而自牧 冲:虚; 牧:养
9、则思正身以黜恶 黜:排斥
10、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通“毋“,不要。.
三、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使动,固,使„„稳固 .
2、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定 .
3、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
4、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
5、宏兹九德 宏,使„„光大 .
6、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
7、欲流之远者 远,使······流得远 .
8、乐盘游 意动,乐,以„„为乐 .
9、貌恭而心不服 名词作状语,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
10、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下,居于······之下
11、诚能见可欲 动词作名词欲,想要的东西 .
12、将有作 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的事情 .
13、塞源而欲流长也 形容词作动词,长,流的长,流的远 .
14、则纵情以傲物 傲:傲视 .
15、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形容词做名词,重,重要的权利:大,重要的位置 ..
1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
17、不念居安思危 安,安乐的环境;危,危难的时候 ..
18、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小人 .
19、惧馋邪 馋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四、古今异义词
1.、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 今义: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古义:路人 今义:走路
4、人君当神器之重 神器,古义:帝位,国家 今义:神异的器物
5、承天景命 景,古义:大 今义:环境的风光
五、文言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2、虑壅蔽(被动句)
3、则思知足以自戒(宾语前置)
4、则思谦冲而自牧
5、戒奢以俭(介宾后置)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出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引起同学强烈的阅读兴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中的原话。)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较,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二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普通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本方案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讲解多、诵读少,理解多、积累少”的现状而设计。)
四.课内训练
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准确地进行解释和翻译;
(此题因人而异,不求统一)
2.当堂完成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中的字词练习。
(书上有,此略)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六.课外作业
1.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2.阅读李斯的《谏逐客书》(前三段),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juètí(这两字都是“马”字旁,右边分别是“决”的右一半、“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从标题看,两文都属于什么文体?
(都是谏文,都是就某一事情对君王进行劝谏的)
(2)两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写一段一两百的文字作简要分析。
(语言形式上,两文都运用了大量的整句,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整句之外,又都辅以散句,表达自由,笔意酣畅雄健。两文又都运用了排比铺张,注重文采。但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排比铺张更浓重一些。
内容上,两文都就某一事情明确表态,并都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但李斯的《谏逐客书》开门见山,不绕弯子,首句就犀利明快,一语中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则通过比喻、对比等反复引导,最后才讲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出其重大意义,写得语重心长,恳切深厚。两文的劝谏风格颇为不同。另外,李斯善于用大量举例的方式来说理,而魏征则善于用一系列比喻进行劝说。)
(设计意图:各种资料书和刊物上的“标准化”客观选择题已多如牛毛,而主观表达题却不是很多,所以这里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设计了两道主观表达题,以检测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鉴赏水平。另外这是课外作业。前面的课内作业已有文言字词方面的小练习,所以课外作业就以主观表达的大题目出现。)
附:课堂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推荐阅读: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06-02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06-02
《谏太宗十思疏》问题解决评价单07-24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巩固试题07-19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06-29
《风筝》巩固练习09-06
巩固军训成果方案07-20
村脱贫巩固提升计划07-17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自查报告10-13
巩固深化整改工作情况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