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骆驼》教学反思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骆驼》教学反思(精选9篇)

《小骆驼》教学反思 篇1

清二小 卢彦彤

学习目标:

1、感知绘本,了解绘本的构成,知道看图读文的同时,要敢于想象。

2、喜欢绘本,敢大胆想象,有创编故事、创作绘本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小小朋友,她的名字叫逗逗,瞧,逗逗正张大嘴和你们问好呢,我们也向逗逗打打招呼吧!逗逗平时最喜欢看书(手指图片),你瞧就连上厕所的时候她都在—看书。

逗逗这个小书迷啊最喜欢看的是以图画为主,有少量文字的书籍,我们把这类书籍称为---绘本(板书),也可称作图画书。今天,逗逗要向你们推荐一本绘本。

二、感知绘本

师讲《小骆驼摇摇》

1、封面

师:这本绘本的名字叫---《小骆驼摇摇》。板书

拿到一本书,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

一本书除了封面,还有什么?还有蝴蝶页、正文、封底。是啊,阅读一本图画书就是要从这四个部分着手。先来翻看下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除了书名还有什么?有主人公摇摇的图像,有作者---法国的爱德华,有出版社名称。评价:你真是我们班的火眼金睛,那么小的一排字都看到了。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每一本书的封面都会标明作者。“小火花”动物开心故事。评价:这是这一套书的名称。?????

2、蝴蝶页

翻开封面,就是蝴蝶页,蝴蝶页就是这张连接封面和内页的衬纸。快来瞧瞧这本书的蝴蝶页中,你找到了什么?

摇摇形态各异的动作、再次出现书名。评价:你看到了最显著的文字、图片。除了有关摇摇的图片和文字,你看到这一排小字了吗? 一排文字:献给露西—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很遗憾,老师并未查到露西的相关资料,但我猜测,露西应该是作者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所以各位小朋友如果有机会自己创作一本绘本,你也可以在蝴蝶页上注明“献给某某某。”那将会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

3、正文

再往后翻便是正文了。故事即将开始!快看啊!这是----小骆驼摇摇!引读

看图,说一说:摇摇到底是什么样子?

侧板书:“驼峰”小骆驼身体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便是背上有两个高高耸起的驼峰。你抓住了骆驼身体最显著的特征(板书驼峰)---骆驼要驼峰有什么用啊?驼峰内储存的脂肪在骆驼口渴的时候会转化成水分。评价:你是从哪知道

这些的?通过你的课外阅读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知识,谢谢你。

观察仔细,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眼睛被毛挡住了)、你留心的是它的发型(头上的毛)。观察到它的表情(微笑)和动作(悠闲)

你觉得这是一只-----------的小骆驼。

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小骆驼摇摇却不是这个样子。猜一猜,摇摇以前可能是什么样子?

你和作者想的一样,很久很久以前,小骆驼摇摇是没有驼峰的。哪位故事大王想象一下,摇摇是怎样从没有驼峰变成有驼峰的呢?这中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给足思考的时间。

例数可能,能开动脑筋想要表扬!可你们想得还不够大胆。想不想看看作者是怎样大胆想象这个故事的?(板书:大胆想象)你们多数都是从科学的角度想象的,可爱德华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想不想看看作者是怎样大胆想象这个故事的?(板书:大胆想象)

(声情并茂的师讲)有一天,摇摇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没有伙伴同他一起玩,他好无聊啊,忽然,他一抬头,你猜他看见了什么? 他看到天空中----飘着一朵白云。

这是一朵什么样的白云?颜色(雪白)、像小山(说明这朵白云很大)、像棉花糖(说得我都馋啦)除此以外,这还是一朵性格及其温柔的白云。

摇摇眼巴巴地望着这朵温柔的白云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又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摇摇真是无聊透顶了(快下来跟我玩吧!)

是啊,这朵白云看上去真诱人啊(摇摇想吃白云,像棉花糖)摇摇到底想干嘛呢?

淘气的摇摇却使劲冲着白云吹气。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淘气的摇摇冲着白云轻轻吹了口气,白云纹丝不动。摇摇接着吹第二口气,白云仍然一动不动。

摇摇干脆站了起来,他想干嘛呀?他想使劲冲着白云吹气。

再好脾气的白云也经不起摇摇这般的折腾呀,结果白云还是生气了。

看图,白云怎样表达了她的愤怒?下起了大雨,我们把这般大的雨叫做—倾盆大雨。是啊,白云实在是太生气了,恨不得把身体里的每一个水分子全都挤出来,将它们化成冰雹,一颗一颗地打在摇摇的身上!

就这样大雨把摇摇淋透了,他瘫坐在地上,一阵阵冷风吹来,冷得摇摇直打哆嗦!再这样哆嗦下去,摇摇可能会冻死啊。

如果你是全身淋湿的摇摇,你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可是事情已经这样了,还是快点想办法解决问题吧!(摇摇恨死了白云)快想办法把身上弄干吧!该怎么办呢? 你使用了现代科技,不错。(吹风)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太阳下晒干)

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能让身体产生热量,不错的办法。(甩干、滚在地上弄干)你们都是聪明的小朋友,幸好摇摇也有一个聪明的家伙来帮忙,看图,这个家伙做了些什么?他用夹子把摇摇夹起来,放在太阳下面!

摇摇晒干后,就不会感冒生病了,可是背上却多了--两个美丽的驼峰。瞧,摇摇笑得多开心啊!

从此以后,摇摇就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小骆驼!

三、分组阅读

1、封底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我们翻看到封底。

听老师来读一读封底上的这段话。

这段话中有这样一个词:这套书?通过“套”字你知道了什么?同类书籍合成的一组,就叫做“一套书”。那这本书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吗?这本有意思的书是出自于一套叫“小火花动物开心故事”系列的图画书,作者都是那位法国的爱德华,它一共有23本,《小骆驼摇摇》只是其中的一本,想不想看其他的22本啊?

别着急,看之前啊,先来和老师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读这本图画书的? 我们刚才是有感情地读这本书吗?用心才会有感情,说明你读得很用心。(有感情地读)你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漏读图画书的任何一部分。(封面、蝴蝶页、正文、封底)

我们在读《小骆驼摇摇》时多次提到要---大胆想象。是啊,正是大胆的想象才使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这么有趣这么吸引人。

只大胆想象就够了吗?老师建议你们一边看图一边读文一边大胆想象。板书:看图读文

2、分组阅读

请你们带着这个方法,自由翻看藏在你抽屉里的图画书。

请把你手中的图画书轻轻地送回它的家。它从哪里来,放回哪里去。

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小动物在谁的帮助下从没有什么变成有什么。看了这么多个故事,你发现这套书有什么规律? 小结:这个系列的图画书每本以一个小动物为主角,围绕这个小动物身上的一个特征,在别人的帮助下从没有这个特征到有这个特征,从而创造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

类似的开头和结尾。

简单的故事情节,却充满了想象力。

粗线条的大头娃娃式的绘画风格,以及鲜艳的色彩让人印象深刻。

四、创编故事

看来小朋友都很喜欢这套书!卢老师也喜欢,我还想自己创作一本作为礼物回送给逗逗,你们能帮帮我呢?

先把图画书的主角请出来,请你们擦亮眼睛瞧一瞧它是谁?它有庞大的身躯,有粗壮的四肢,还有一条细长的尾巴,猜出来它是谁了吗?它有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特征---像扇子一样的大耳朵、长长的鼻子和尖尖的象牙。原来我们的主角是----大象。卢老师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花花

这是大象花花现在的样子,很久很久以前它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插上你想象的翅膀,四人小组一起讨论下,待会我要请讨论得最认真的一组来展示!(四人小组讨论)

快看啊,这是----很久很久以前,----是这个样子的。„„

从此以后,---就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

评价:你抓住了大象----的特征,谁还能抓住大象其他的特征再编一个故事?

抓住了这套书的特点,每个故事都有类似的开头和结尾,现学现用,厉害。故事编得很完整,情节也很合理,想象能再大胆一些就更好了。

五、拓展延伸

大胆的想象都可以让我们成小作家了,除了大象花花,你也可以给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比如说小蚂蚁、大白龙)想象一个故事,想好了之后,把你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下一次阅读课我们进行“创编故事大赛”。

甚至于你也可以将所想的故事画下来,做成一个完整的绘本,送给你最喜欢的人。下了课之后,期待你们的奇思妙想、畅所欲言。

反思:

“小火花动物开心故事”系列丛书导读,采用的是“由点及面”的指导方式,由重点导读一本《小骆驼摇摇》,引导学生小结出读书方法,再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方法读这一系列其他书目。

课时安排: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即今天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节课。第二课时即开展“创编故事大赛”。第三课时引导学生试着自己创作绘本。

《小骆驼》教学反思 篇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课。

[教材分析]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 是被蛇咬住以后为了逃命挣断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呀, 可是, 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都不肯把尾巴借给它, 它可伤心了, 还是壁虎妈妈聪明, 让小壁虎发现自己的尾巴已经长出来了。通过这个故事, 小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 从而也了解了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

本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 课文中没有注音, 连生字也没加注音, 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这篇课文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因为他们在幼儿园时都听过这个故事, 对于壁虎都看见过甚至观察过。这样熟悉的学习内容应该可以很容易吸引学生, 让他们有得说, 有得想, 有得讨论, 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对于如此熟悉的学习内容, 我打算采用课件以及书上的插图,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 使课内外的知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做到课外服务于课内。

[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6个生字。

2.会写“姐”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4.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一些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语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了解到夏天里总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动物伙伴们在美丽的季节里开心的玩耍, 但有一只小动物却很伤心。它是谁呢?出示短尾的壁虎图, 喊它的名字:“小壁虎”。教师伺机板书:“小壁虎” (红色粉笔写课题) 。师:细心的同学看看教师手里的壁虎有什么特别吗?原来是一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没了尾巴, 小壁虎感到很伤心, 于是它要去借尾巴。随机补充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认识“壁虎”“借”几个生字。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课件)

1. 同桌合作, 把课文读通顺。

2. 用铅笔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3. 边读边想, 课文中小壁虎先后向谁借过尾巴。

三、检查自学

1.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 你一定发现了许多生字, 愿意和他们见面吗?

(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组词, 交流识字方法, 游戏壁虎抓蚊子) 师:这么难的生字都记住了, 老师相信同学们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2. 指名读课文。谁敢说我是班上朗读最好的?大胆站起来吧 (请小老师评价读课文情况) 。

3. 你能说说小壁虎向谁借过尾巴吗?

简略说课文内容, 用上“先、然后、最后”几个表示顺序的词语 (教师板书画图) 。

四、品读课文, 注重感悟

1. 展示头饰。

今天小壁虎想邀请小朋友和他一起表演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呢, 愿意吗?要表演好, 首先要记住他们的对话, 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壁虎怎么向小鱼借尾巴。

教师语言描述情境: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小河边, 看到了什么? (小鱼摇着尾巴。为什么摇尾巴?拨水。) 请你把“摇、拨水”两个词画下来。

你能学学小鱼的样子吗?

小壁虎怎么对小鱼说? (你认为用什么语气读?指名, 评价) 分角色读课文。

它借到尾巴没有?是它没礼貌吗?从哪些地方看出?

“姐姐, 您”这两个表示礼貌用语的词语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

2. 随课文识字。

大家经常和“姐”这个字打交道, 你怎么记住“姐”?写时该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姐”字, 学生练习“姐”字。

3. 说话练习。小鱼姐姐快活的游来游去, 而小壁虎只能爬来爬去, 你能用“ () 来 () 去”这样的句式说话吗?

练习:小鱼游来游去, 燕子 () 来 () 去, 老牛 () 来 () 去, () 来 () 去。

五、总结学法, 自学课文

刚才大家学得真好, 你能说说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吗?

1. 总结学习方法 (读一读, 画一画, 说一说) 。

2.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他会怎样去跟老牛、燕子借呢?自学课文四、五自然段。

3. 检查自学成果, 展示自学成果。

4.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分角色读课文, 戴头饰创造性表演课文内容。

5. 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心情会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第六自然段。

6. 看见妈妈后, 小壁虎会怎么说?怎么做?课文里没有写,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吧。

表演课文:同学们, 可爱的小壁虎回家了, 找到了妈妈, 假如你是那只小壁虎, 你会怎么对妈妈说呢?谁愿意上来和老师妈妈一起演一演呢? (教师语言情景描述, 师生共同表演课文。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尾。)

六、总结课文, 渗透思想教育

小壁虎终于长出一条新尾巴了 (出示壁虎图) , 师语言:壁虎断尾是一种自卫的现象, 在美丽的地球上, 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 我们只有用心去保护他们, 关爱他们, 他们才能和我们一起构成和谐的家园。

七、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展示课前收集的动物尾巴作用的资料) 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心我们的生活环境, 多去亲近自然, 你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小鱼 (图) 拨水

小壁虎借老牛 (图) 赶蝇子小壁虎再生

(断尾) 燕子 (图) 掌握方向 (长尾)

[教学反思]

1. 以读为本, 渗透思想教育, 训练语感。

学生的阅读训练离不开理解, 也离不开朗读, 两者互为促进, 互为补充。因此, 教学一开始, 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 达到初步感知课文的目的。随着教学深入, 采取不同方法, 以读促思, 以读释疑。如出示“小鱼姐姐, 您把尾巴借给我。”和“小鱼姐姐, 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教师扮演小壁虎分别说出这两句话, 让学生扮演小鱼。问:“小鱼喜欢小壁虎的哪种说话方式?为什么?”学生比较读、反复读后, 纷纷选择第二句, 觉得这句多了有文明礼貌用语, 说明小壁虎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还可以看出壁虎想借尾巴的着急心情。于是, 借读训练学生语感,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后在学生能流利朗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范读、齐读、分角色读, 层层深入, 突出体会“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吗”等礼貌用语, 道出壁虎委屈、难过、焦急的心情, 从中领悟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2. 表演进行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最容易进入情感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学生一旦进入角色, 情感就被激起, 情感与角色交融, 就开始了丰富的想象。如在小壁虎与小鱼、老牛、燕子对话时, 让学生分角色读, 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展示出来。把它们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在这基础上, 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反馈给同伴看。这样, 不但起到了积累的目的, 也揣摩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 为说话、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自学课文。

小骆驼   篇3

小骆驼走出了大沙漠,又饿又渴。终于看见一条奔流的大江,小骆驼奔到江边去喝水,只见一条大鳄鱼出现在江面上。

“走开!不然我用尖利的牙齿咬啐你的脑袋。”鳄鱼大声叫喊。

小骆驼有礼貌地说:“我长途旅行又饿又渴,来到了江边,喝几口水不碍你什么。”

鳄鱼咬牙切齿地说:“这大江的水,就不准你喝!”

“你怎么这样不讲理?大江从东流到西,流长几千里,我只喝几口水,你何必发脾气。”小骆驼分辩说。

“我的尖牙齿就是理!”霸道的鳄鱼喘着粗气。

小骆驼不想吵架,无奈地走开了。江边一片绿,野花盛开,青草遍地。

小骆驼卧在草地上休息,低下头来吃青草,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你竟敢吃这里的青草!赶快离开,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一只小狐狸尖声叫叽叽。“你真不讲道理,江边的青草,又不属于你,你没有权力赶我走。”小骆驼争辩说。

“你不听警告,我就用尖牙齿咬你!”小狐狸叉着腰,瞪着眼,一副小无赖的神气。

小骆驼不想打架,摇摇头难过地走开了。

小骆驼来到一棵大树下乘凉,猫头鹰叫起来:“快走开!我住在这大树上,不准你在树阴下乘凉!”

“为什么?大树的阴凉又不属于你。”小骆驼争论说。

“我的话,就是法律!”描头鹰蛮不讲理。

小骆驼卧在大路旁叹气,眼泪汪汪的很委屈。大公鹿走来,问:“小骆驼,为什么哭泣?”

“鳄鱼不准我喝水,小狐狸不许我吃青草,猫头鹰不让我在树阴下乘凉。我孤零零地很悲伤。”

大公鹿说:“哎呀呀,小骆驼,你真傻。对不讲理的家伙忍让,只会助长他称霸,想办法制服他。”

大象说:“小骆驼,别叹气。对付不讲理的家伙,用的是智慧,要的是勇气。”

小骆驼站起身来往前走,只听老虎大声吼,走近一看,老虎止不住地打滚,四肢发抖,还叫:“我再也不敢欺侮你们了,快饶了我吧!”

奇怪,老虎向谁求饶呢?周围看不到他的仇敌。

一群小蚂蚁从老虎的耳朵里钻出来,一步一步爬到地面上,仰头挺胸一派英雄气慨。

“小蚂蚁,请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小骆驼求教说。

小蚂蚁笑嘻嘻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老虎不许我们生活在这里,我们不屈服,就钻进他的耳朵里,狠狠地咬他,教他明白一个道理:弱者不可欺。”

“小蚂蚁,真了不起,战胜强暴,靠的是勇气,靠的是自己。”小骆驼自言自语。

小骆驼精神抖擞地来到江边,只见鳄鱼张开了大嘴巴,逼到小骆驼跟前,就在刹那间,小骆驼举起块尖利的大石头,丢进鳄鱼的口中……噢地声叫唤,鳄鱼逃走了,再也不敢露出江面。

小骆驼痛快地饮水,心里很舒畅。

小骆驼卧在岸边吃青草,小狐狸叉着腰叽叽叫,小骆驼猛踢一脚,小狐狸吓跑了。

“小骆驼,请你在树阴下乘凉l我愿意为你站岗。”猫头鹰大喊大叫,一副讨好的模样。

找骆驼教学反思 篇4

《 找骆驼》是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凭着一位老人独到的观察力及惊人的分析和判断力,商人找到了骆驼,令人拍案叫绝。文章情节简单,对话较多,而这组教材的专题是“细心观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找骆驼》一文对话多,对话中的提示语可不多。一是商人见老人详细描述了骆驼的样儿却又声称自己并不知道骆驼的下落后“忿忿地”指责他;二是写老人“不紧不慢地”回答商人的质问。虽然只有两处,却淋漓尽致地显现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教学时,我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研读。“忿忿”是什么意思?从课文哪里看出商人确实很生气?你能换个词来表达商人的生气吗?通过课文具体语句的阅读感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还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态,“不紧不慢”该怎么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从老人“不紧不慢”的叙述中,你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样儿了吗?从这不紧不慢的语句中你发现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语文的学习意义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指引。

“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三年级是从说到写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说的训练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时,轻声朗读后思考:老人没有看见骆驼,但是为什么说得那么详细呢?用浪线划出老人看见了什么的句子。出示:老人看见(),知道()。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再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或“之所以„„

是因为„„”说一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之所以„„是因为„„”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因为„„所以„„”说,体现了说话的层次性。我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这样,在填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因果关系的关联句的训练,既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篇文章对话多,也是朗读中见真情的好教本。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范读、同桌合作读、引读等形式,在读中就会体会课文中所用的语气词,体会老人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来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找骆驼的现场,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融入文本,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恰当的引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品味语言,不断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不过,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了阅读提示里的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去学习课文,解决问题,但一堂课下来,我似乎感觉自己讲的还是比较多,对于阅读课文学习方式还把握不够。

《找骆驼》说课稿 《找骆驼 》它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下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预设程序、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有关学情分析,将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以后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起到铺垫作用,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商人寻找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自学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多元感受文章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代讲。以读引导想象。

(3)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特别是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说教法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预设本课采用地教法如下:

1.以读代讲法:在语文能力体系中,“读”占鳌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得重中之重。因为读书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读,尽情地读,力求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2、质疑问难法: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可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十分重要。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3、情境教学法:这个年龄阶段地学生共有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强、爱探索、易感染,爱表演。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在本文教学中以图文结合、多媒体教学、表演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三 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自学能力较差这个特点,在本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读读、划划、议议中整体触摸文本,养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方式,学会倾听,在共同交流中,披文、入情 入镜 构建新知。

四、说过程

(一)在问题中自主探究。

小黑板并出示问题: 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了更好的解决本文的主要问题,我让学生先学习2-9自然段,这几段是商人与老人的对话,讲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况,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去读,多媒体出示句子,首先 让学生自由练,然后指名读,教师随即问,你刚才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读的?为什么要这样的,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并随即理解 “忿忿”的意思,以及当时商人的想法,让学生想象说话。如此步步引导 把朗读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把 “读”和“说”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由点到面,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会到文章的感情色彩。

接着 通过分角色读、、以及同桌表演读 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进一步,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商人的情感,从着急到高兴再到万分高兴,最后转喜为怒、忿忿的。并在读中体会老人的冷静沉着。然后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追问:从商人与老人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回答并板书:左脚有点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了一颗牙。这板块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原则。

第三板块

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预设通过,读读、划划、议议、画画等手段,使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预计教学思路如下:

1、师过渡:老人知道了那么多,他是怎么知道的?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有所了解了,现在请读读第10段,划出那几句是写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特点的。

2、交流:并板书 看见…又看见…还看见

3、进行因果句说话训练,出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让学生先自由准备说,在指名说,师生对话,齐说。并换个句式用 因为…所以…来说。(读是内化吸收,说是外化表达,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内化吸收了的课文语言,再重新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并能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老人的思维过程,也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4、质疑,讨论:让学生针对老人说的话提出心中的疑问,组织讨论,帮助解决,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a、为什么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针对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一下,跛脚人走路的姿势,感受一下双脚用力的不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问题便会迎刃而解,b、学生可能还会问: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是怎样的?教师借助简笔画,让学生选择哪一张叶子是骆驼啃过的?并说明理由。然后指导朗读老人的话,升华情感。通过读、说、议、以及辨认,使学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的准确判断的依据,让学生和老人一起经历着思维的过程,进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静,观察仔细,认真思考的思维品质。

5、第11自然段仅两句话,告诉学生事情的结果,我预设先齐读,再抓“果然”一词,追问:从“果然” 一词你读懂了什么?再次体会老人的思维品质,自然学生谈谈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说说理由,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四:在深读课文后抒发感想。

1、让学生结合板书,再说一说老人没看见商人走失的骆驼,为什么对骆驼的情况知道的这么详细。自由说——指名说。对课文进行整体回顾。

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又什么感想?或收获?并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2、(,这节课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再由问题的解决结束这堂课,使整堂成为一个不可分割读整体,同时让学生来总结,抒发感想,说说收获,由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并让认真观察、冷静思考的处事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五:说板书

本文板书力图直观形象的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用简洁的文字,勾勒老人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教育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13、找骆驼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看见脚印右深左浅左脚有点跛

又看见路边左有蜜右有米左驮蜜右驮米

《找骆驼》教学反思 篇5

有所收获,也有欠缺的地方,进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个性阅读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而我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以致在理解课文前半部分时气氛比较沉闷。这与平时自己不太注重有着莫大的关系。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当然,学生的个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找骆驼教学反思 篇6

1。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阅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如本课的重点是“知道为什么老人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难点是“为什么骆驼左脚脚印浅就能判断左脚有点跛;看树叶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少了一颗牙”。要让学生自主读文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阅读教学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教法,既要从学生教师的实际出发,也要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本课应注重在读书中启发思维,训练思考。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到胸有成竹。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同学间一起探究和讨论,教师积极参与,细心引导,才会实中有活,活中求实。

《找骆驼》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

《找骆驼》这一课写了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一、重视学生说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我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二、以“提示语”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感悟、体会、表达

《找骆驼》一文中写商人与老人的对话时有两处加了提示语:一是写商人见老人详细描述了骆驼的样,却又声称自己并不知道骆驼的下落后“忿忿地”指责他;二是写老人“不紧不慢地”回答商人的质问。虽然只有两处,却显出人物此刻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教学时,我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研读两人的对话:“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商人确实很生气?“不紧不慢”该怎么读?从老人“不紧不慢”的叙述中,你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样儿了吗?通过课文具体语句的阅读感知,学生读懂了课文,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态。

三、重学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前,先复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四、重整合

教学结束时,教师的小结:本单元的重点,就是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而本单元的习作也是以此为点。从中可见,教师在备课时,注重了单元的整合,将单元的训练点,重点融入于每一节课。

五、重朗读感悟

教学中,教师通过抓重点词。范读,同桌合作读等形式,或教师的导语:“我有一点着急了。谁还能读得再着急一些呢?”来指导学生的朗读。

不足之处:

1、讲读与略读定位不准确

教学时,能抓住学习提示来导入文本的学习。但教学过程中,对略读课文的定位不准确,对文本做了过多的分析。如果我们追求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俱到,像这样的课文,我们只要找住两个大问题,⑴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⑵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就好了。

2、难点没能突破

整节课下来,学生没能透彻地明白:老人为什么看见树叶上的牙齿印,就知道缺牙齿呢?可以让学生试咬一下东西,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样的理解就会更深。

《小骆驼》教学反思 篇7

一、口语训练点

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一出现, 小动物青蛙、蟋蟀、蝴蝶就给了她友好的赞美, 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想象力, 很适合进行口语训练。理解朗读学习后, 引导学生:同学们, 现在老师就是小露珠, 你们要么是小青蛙, 要么是小蟋蟀, 要么是小蝴蝶, 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片段。注意, 说话的时候要有礼貌——

师:早哇, 勤劳的小青蛙。

生1:像珍珠一样透亮的小露珠, 你早啊!

师:早哇, 可爱的小蟋蟀。

生2:像眼睛一样闪亮的小露珠, 你好啊!

师:早哇, 美丽的小蝴蝶。

生3:像玻璃球一样明亮的小露珠, 你好美啊!

师:多有礼貌啊!小露珠很高兴和我们做朋友, 下面谁愿意来做小露珠, 再跟小动物们有礼貌地问好呢?

生:早哇, 穿漂亮绿衣裳的小青蛙, 你这么早就出来捉害虫啦, 真勤快!

生:早哇, 小蟋蟀, 你的歌声真好听!

生:早哇, 小蝴蝶, 看, 你那绚丽斑斓的翅膀, 好漂亮哦!

师:小露珠还会和哪些小动物打招呼呢?

生:小蜜蜂。

生:小蜻蜓……

师:怎样打招呼呢?咱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生:早哇, 像玻璃一样透明的小露珠。

师:谢谢勤劳的小蜜蜂, 你起得也早哇。

生:早哇, 可爱的小露珠。

师:谢谢小蜻蜓, 你落在小荷上, 让我想到一句诗:“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从它们的对话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小露珠也很喜欢小动物们。

教者紧紧抓住小露珠与小动物问好这一场景, 来进行口语训练。自己则扮成一颗小露珠, 借助美妙的音乐、亲切的体态语言, 营造出了轻松的课堂氛围。然后, 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角色转换, 鼓励每一位学生融入课文情景, 把自己当作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等争先恐后地与小露珠打招呼。在愉快的情境对话中,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文本语言自然内化为自身语言, 同时主动交际和礼貌用语的意识也加强了, 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二、语言训练点

课文将很多动物和植物都当成人来写, 而且生动形象, 可见在语言上下了很多的功夫。特别是小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时, 作者用了“蹦”、“爬”、“落”三个字, 准确地抓住了动物的习性。本单元中还有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 同时, 学会用“越来越”仿句说话,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是本课能力训练的目标。如:

片段一:

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是因为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 像水晶那么透明, 像珍珠那么圆润。

生:除了从小动物们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小露珠的喜欢, 还可以从他们的动作中看出来。

师:分别是哪些动作呢?

生: (一一作答)

师:“蹦”、“爬”、“落”这三个词能颠倒着随便用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小青蛙是一蹦一跳的, 小蟋蟀是爬的, 而小蝴蝶是飞的, 停下来时动作很轻很轻, 落在花朵上。

师播放课件, 让生体会三种不同的动作。通过动画让学生心领神会, 使字词训练落到实处, 同时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 使之获得美的享受。

继而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应该这样,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片段二:

师: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 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它更欢快地—— (生:爬着, 滚着, 笑着) 它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 怎么样了呢?默读最后一节, 想一想:小露珠发生了什么变化?

1. 回答后出示:渐渐地, 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

师:是什么原因使得小露珠的身子越来越轻了呢? (导出因果关系:因为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所以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

2. 仿句练习: (用“越来越”仿句说话)

生:我们读的课外书越来越多, 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

生:冬天到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们穿的衣服也越来越厚了。

生:喜羊羊越来越聪明了, 他想的办法也越来越高明了。

……

语味十足的课堂不能无视训练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注意“注重”与“扎实”两词, 强调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训练”的有效性, 一般体现在遣词与造句上。本课紧扣文本, 准确选择训练点, 层层落实训练。

三、情感升华点

在充分感受到小露珠外表美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感受小露珠的内在美——

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植物们对小露珠又怎样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三段。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投影第二、三两句, 指导学生抓住“格外精神”“金黄”“紫红”“俊俏”等词语品读。)

师:植物们为什么变得这么有精神?

生1:因为小露珠给植物们带来了营养。

生2: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

生3: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 又有露珠的滋润, 所以植物们变得有精神了。

师:说得多好啊!可见,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小露珠滋润了植物, 为植物带来了勃勃生机, 使他们变得格外美丽。所以, 植物们也都喜欢小露珠。它们打心眼里感谢小露珠把自己打扮得如此美丽, 想想如果你是植物中的一员, 你会怎样感谢它呢?

出示:“谢谢你, 小露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

生:金黄的向日葵说:“谢谢你, 光彩熠熠的小露珠, 你把我装点得生机勃勃, 有了你每天的滋润, 我的笑脸越来越灿烂, 叶子越来越葱翠。”

生:碧绿的白杨树说:“谢谢你, 光彩熠熠的小露珠, 你把我装点得更加有活力, 有了你给的营养, 我越来越高大, 越来越茁壮。”

生:紫红的喇叭花说:“谢谢你, 光彩熠熠的小露珠, 你把我装点得更加俊俏, 你每天帮我洗脸, 让我长得越来越娇艳, 越来越芬芳。”

……

师: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 小露珠可高兴啦!所以她更欢快地—— (爬着, 滚着, 笑着) 。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 渐渐地, 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这预示着小露珠将要消失了, 可她怎么还笑盈盈的呢?

生:小露珠想我明天还会来的, 所以离开的时候还笑着。

生:小露珠想留给大家一个笑的形象, 所以离开的时候还笑着。

生:因为小露珠觉得自己的心愿已完成, 所以离开的时候还笑着。

生:“给予是快乐的”, 小露珠认为因为自己植物们显得“格外精神”, 她能为别人带来美丽, 所以她是最快乐的。

师:多么美丽, 多么可爱, 多么无私的小露珠呀, 她不仅自己美丽, 还把把美丽留给别人, 把快乐带给别人。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露珠。

——配音吟诵诗歌《小露珠》:

一颗小露珠/在晨光的照耀下发出奇异的光彩/它那么美丽, 那么晶莹。

小露珠望着晨光默默地想:我将何去何从?/化作一缕水气飘向蓝天/度过浪漫的一生?

支撑小露珠的小草/它那么柔弱/那么渴望长大/它痴痴地看着小露珠。

轻轻晨风中/小露珠刹那间明白了/它顺风跃入土壤中/只听见它说/“我将在小草的成长中获得重生!”

强调训练, 忽略人文, 绝对不是真正的语文味道。特别是那些脱离了语言文字的情境内容和作者在文字间表达的情感训练, 更是缺乏语文味道。本课教学中, 教师没有将单一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 而是采用与文本对话, 与文本的角色对话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小露珠就是这样, 用美丽的外表为清晨起来的小动物们带来了一天的快乐, 用美好的心灵给植物们带来了格外精神、生机勃勃, 但她却不求回报, 觉得这样很快乐。小露珠这种无私奉献的品质、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必将润物细无声、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

四、思维拓展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 教学尾声时, 笔者为学生留了两类作业。

作业小超市 (学生两类中各任选一条完成)

一、练笔篇:

1. 带着无尽的期盼、

无尽的牵挂, 夜幕再次降临了 (请同学读文字) , 小露珠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次, 小露珠又会遇到谁呢?又会发生怎样的趣事?让我们都来当一次小作家, 以《又见小露珠》为题, 写一个童话故事。

2. 给小露珠写一封信, 代表植物们感谢小露珠。

3. 画一幅小露珠的画, 并配上儿歌或小诗。

二、实践篇:

1.收集小露珠的资料和图片或用相机拍下小露珠, 留住小露珠。

2.观察小露珠的形成过程和消失过程。

3.小露珠为什么在黑夜出现, 太阳出来后又怎么会消失了?这里有许多常识性的东西。课后, 希望大家去搜集有关的课外书来读读, 你们的收获会更多!

请同学们自主设计作业, 放手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巩固课文内容, 并对课文的内容作有益的拓展,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仅形式灵活, 而且能够使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真正做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观。随文练笔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 孩子们的心灵再次受到洗礼, 实践类作业则体现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联系, 更是对课文最后小露珠说的那句话“我明天还会来的”空白部分的挖掘。而这两类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拓宽了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8

1.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通过饲养小动物、接动物警报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点击“乐乐猴动物乐园”、开展动物小博士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学着饲养喜欢的小动物。

4.通过交流、游戏、浏览、饲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资源开发

1.鼓励并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报,如《小青蛙报》、《我们爱科学》等,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动物的谜语、儿歌、图片等资料,丰富、积累有关动物的知识。

2.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动物园,创造亲近动物的机会。

3.收看《动物世界》等有关动物的电视节目及其他视像资料。

4.回忆有关动物的经历,如养小乌龟、小鸟等。

三、教学准备

1.准备蜗牛、猫头鹰、燕子图片。

2.准备八块题板、八支水笔和若干动物奖章。

3.去电脑教室上课,创建“乐乐猴动物乐园”资料包。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猜谜语。

(1)说他是条牛,无法拉车走,说他力气小,却能背屋跑。(蜗牛)

(2)白衬衣黑外套,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忙不停,捉来虫子喂宝宝。(燕子)

(3)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田鼠,天亮睡大觉。(猫头鹰)

2.贴图片。

活动一动物猜猜猜:

(1)刚才我们猜的都是小动物,板书:小动物。

(2)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接着猜,请一个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大家猜是什么动物。

(3)小动物真可爱!你们瞧,它们来了——播放《动物世界》片段。

(4)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与小动物”的事,补充课题。

(设计意图: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的播放使学生产生了与小动物亲近的感情,为了解小动物做了准备。)

活动二我当饲养员:

(1)谁养过小动物?能说说你和小动物之间有趣的故事吗?

(2)你亲手喂食过小动物吗?喂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让我们当一回小小饲养员,注意刚才小朋友们提到的注意点。

(设计意图:“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孩子亲身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感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课堂上让小动物走进课堂,使得课堂的教学更有现实感,构建一个互动的真实的生活化课堂。)

活动三逛“动物乐园”: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乐乐猴动物乐园”资料包,内容很丰富,有小动物的照片、叫声,还有动物明星表演。小朋友可以自由点击,尽情游玩。

(设计意图:“乐乐猴动物乐园”资料包内容丰富,学生眼、耳、手、口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动物“小博士”知识竞赛,请队长把答案写在题板上,答对一题,得一个动物奖章。

①(?摇?摇)是中国的国宝。

A(金丝猴图)?摇?摇B(东北虎图)?摇?摇C(大熊猫图)

②下面的小动物中冬眠的有(?摇?摇)

A(乌龟图)?摇?摇B(刺猬图)?摇?摇C(老鼠图)

③蚂蚁的触角用来(?摇?摇)

A传递信息?摇?摇B找路?摇?摇C吃东西

④小海马是(?摇?摇)生的。

A海马妈妈?摇?摇B海马爸爸

⑤“森林医生”是(?摇?摇)

A(青蛙图)?摇?摇B(啄木鸟图)?摇?摇C(蜜蜂图)

⑥看图,这些小动物中属于十二生肖的有(?摇?摇)(多选题)

A猫?摇?摇B鼠?摇?摇C狮子?摇?摇D狗?摇?摇E猴子

看来老师的问题难不倒大家,那么哪个小组再出题考考大家?

(3)评选优胜小组,得动物奖章最多的队为冠军队,奖励一只小乌龟,其余每队奖励小金鱼,带回教室成立“爱心动物乐园”,比比哪一组喂养得好。

(设计意图:“动物知识竞猜”环节既是对前一环节的检测,又有效地激发所有学生的表现欲望,给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游戏中获得更多动物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活动四小动物立大功:

(1)小动物不仅可爱还有很大的本领,你知道吗?

(2)补充:有的小动物还是科学家的好助手呢!(课件显示:小鸟——飞机,鱼——潜水艇,蝙蝠——雷达)科学家从小鸟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从鱼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小动物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小动物不仅看起来可爱,很多时候还是人类的老师。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动物知识、探究动物奥秘的欲望。)

活动五动物SOS:

(1)可是有的小动物生活得并不是很快乐,播放视频——

青蛙:(直喘气)好闷啊!放了我们吧!

猴子:咦?是谁把树都砍光了?这下我们没有家了。呜——我想要有个家。

狗熊:求求你,小朋友,别用石块扔我,我会流血的,很疼很疼的。

鸟妈妈:孩子,危险!(众小鸟:妈妈快救我!)

(2)看到这样的事,你想说什么?你还见过伤害小动物的事吗?

(3)讨论:我们能为小动物做些什么?

(4)其实,有很多人已经成为小动物的好朋友了。你们看!(课件显示人们保护小动物的画面,如:爱心人士收留流浪猫、有关部门放养水生野生动物并发放宣传报纸等)

(5)如果大家都做小动物的好朋友,那么它们可以生活得更快乐。现在,让我们跟小动物们一起玩起来吧!(播放智慧树《动物模仿操》,师生一起跳操。)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情感上受到触动,在讨论中追问自我、辨析是非,品德得到发展。)

活动六拓展延伸:

老师向大家推荐一套新书《动物百科》,建议在教室里布置一个“爱心动物乐园”,饲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还可以把收集到的有关小动物的图片、小故事等编成“动物小报”,展览出来,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骆驼和羊》教学反思 篇9

根据已定教学目标,在上《骆驼和羊》这课中,我采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主题和情境。课文第二小节是本课的重点段,我在讲读第二自然段时,以表示骆驼和羊动作的词句为突破口,通过读文、找关键词、表演等来进行品词析句。例如:抓住骆驼一抬头就轻而易举地吃到树叶,与羊举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很长,仍吃不到树叶的鲜明对比,让孩子了解到骆驼是如何证明长得高好。通过找动词并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都能轻松地理解小羊“抬”、“扒”、“伸”等动作,在实践中激发兴趣,锻炼能力,并能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整堂课,我非常注重训练学生的朗读,采用引读、个别读、齐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比如,让学生读读描写羊的句子,有的.学生体会到羊很累了,有的学生体会到羊的努力,还有的学生体会到羊的不甘示弱,学生的热情更高了,感悟更深了。

上一篇:篝火晚会领导讲话稿下一篇:09-10学年第2学期团总支组织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