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精选8篇)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篇1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十分中肯的意见。一部《论语》,不但是儒家思想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文学典范。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这些,都说明了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但是,现在有些人写文章不太重视文采,他们的笔下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甲乙丙丁的描述,没有鲜明生动的论证,效果当然不会好。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 “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

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来描绘月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连用了拟人、比喻,“袅娜” 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 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这两词把荷花写活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纤尘不染,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观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总之,经过多次比喻、拟人,这荷花就仿佛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仿拟等。

一、可巧用比喻。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高考一安徽考生的作文《诚信归去来》中有这样一段话:“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在作者的笔下,诚信成了月亮、砝码、水,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这都是比喻的作用。如果我们将这一段文字改为:“诚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可以使生命充实,诚信可以使生命回归本色",肯定是大煞风景。

又如一四川考生在作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中写道“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他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如谈话一般朴实亲切,形象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写成“选择诚信。因为诚信比机敏好,更受欢迎”,语言就比一杯白开水还要寡味。

二、可善用排比。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20河北一考生在《千年的呼唤》中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争、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它,就是诚信。” 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有气吞山河之雄伟,水泻千里之壮观。

三、可妙引诗文。

如一高考一考生在《选择的真谛》中这样写道:“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再如这样一段文字:“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当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

巧妙地引用一些诗文,使文章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

四、可活化名句

北宋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认为“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并强调作诗如能做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就能达到“以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我们在写作中也可借用这种方式,把传颂于世的诗文、名言警句,通过巧妙变换,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很显然,化用后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无论从意境上,还是气势上,都远胜于原句。真正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有一篇文章叫《感悟考试》,开头这样写道:“室外,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室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里明显地“化用”了歌曲《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和《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诗,但就是因为这样的“化用”,才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还有一篇文章,说一位同学好以语言打抱不平:“路见不平,拔嘴相助”,化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形象 、生动,令人忍俊不禁。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篇2

一、创新课程导入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同时自控能力较差, 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做好课程导入, 力求在课程开始的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将所授课程的背景及相关信息进行查阅, 尽量多搜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与课文相关的材料, 作为一个导入来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将课程导入部分设置成各种小游戏。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保证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例如,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 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家的宠物、动物园中的小动物进行观察, 特别是它们的脚印, 并在授课之前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提升对这一课文的好奇心, 让学生喜欢学习这篇课文。这一导入, 还能够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生活, 让他们喜爱动物、爱护动物。这样的导入不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还降低了授课的难度。

二、创新情境创设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 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好的方法。对情境创设进行创新, 就需要教师运用好各种教学工具。现代小学的教学设施基本完善,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这些教学设施进行合理地利用。情境创设首先离不开文字的描述, 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做好准备, 将所需要创设的情景进行自我模拟, 对其所需要的语言不断进行完善, 力求选择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句。这样才能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同时, 这一过程也离不开背景音乐、图片、道具、视频等物品的配合。小学生的情境创设可以选择多种道具, 从而更好地帮助其理解课文。

例如,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或者安排学生制作小白兔、小灰兔、老山羊的头像, 并准备关于白菜的图片, 并用课件制作出菜园、小车、白菜的生长过程等视频, 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逼真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分角色表演, 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并逐渐加深对语文学科的喜爱。这一情境的创设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这样对情境创设进行创新, 帮助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阅读教学。

三、创新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之后,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真正的将学生看作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首先教师要转变教授法为主的教学手段,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不断地融入新的教学手段, 使阅读教学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 选择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课本剧编排、师生合作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 并激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例如, 《晏子使楚》一课就十分适合进行课本剧的编排。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晏子出使楚国的过程分段进行情景表演, 并选出表现最好的 “晏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在进行课本剧的编排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了解晏子的聪明机智。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故事更感兴趣, 从而帮助教师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创新课后作业

由于小学生能力有限, 无法给其安排高强度的家庭作业。而为了保证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需要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创新, 力求让学生能够在 “玩” 中学习。课后作业并不一定要以纸质形式呈献给学校和家长, 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掌握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 可以安排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这样不仅方便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还能加深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并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一些课文还可以进行内容上的扩充与改编, 从而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 在学习过 《小摄影师》一课之后,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与家长共同搜集高尔基的其他作品, 并进行阅读, 在下节课上课时讲给其他同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尔基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 体会人间疾苦。同时, 也要注意跳出这篇课文, 让每位学生都体验一下摄影师这一职位, 回家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或者大自然中拍摄下自己喜欢的景物。也可以拍摄自己的家人, 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下来。并在全班进行展示, 选择出被更多同学喜欢的作品进行一个小型的展览。这样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教学并不是死板的文字, 而是生动灵活并且与生活密切联系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教师在课程导入、情境创设、教学手段、课后作业几方面进行创新,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落实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并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英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 2014.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 2014.

[3]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06) :160-161.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篇3

小学语文是语文基础教学以及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加之现代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应该积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综合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能力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主导、老师引导的现代语文教学,从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好现代小学语文教学。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现代语文教学活动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对学生的学习薄弱环节以及语文基础能力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尤其是应该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开展具有针对性与实际效果的语文教学活动。

(二)采取朗读、表演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多样化课堂

老师应该充分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灌输式或者老师主导式的教学方法,应该积极利用好语文课本以及语文延伸阅读材料,积极开展朗读、表演等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坐井观天》的学习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采用现代语文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有效性

(一)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官体验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尤其是应该积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播放视频、演示图片、教学扩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充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注度与兴趣度,让学生“看着”学习与“听者”学习结合起来。

(二)积极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翻转课堂教学思想,尤其是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实际中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困难点,让学生自己来定义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积极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以及教学实例进行现代语文教学活动,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养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化的语文思维,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实现从学习语文到用好语文的过程转换,提高学生的语言把握能力以及语言实践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需求,从多角度、多内容、多需求的方向开展语文教学

(一)积极开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老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培训,尤其是应该积极提高学生的写作主动性与积极性,老师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展小型的征文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培养学生日常写作习惯如写日记、写小记、写短评等,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二)强化词汇考核,积极开展词汇默写或是词汇接龙教学

老师应该积极强化学生的词汇积累与考核,尤其是可以积极开展词汇默写或是词汇接龙教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基础词汇、重点词汇、延伸词汇的音、形、意的掌握,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量的扩展,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素质

老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做好鼓励式教育与针对性教学相结合,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时还应该积极帮助相对落后的学生提高其语文基础能力。一旦学生出现了消极的学习情绪,老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疏导,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五、结语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性课程,老师应该积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基础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扩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参与者与设计者,才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

作者:邵艳 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干沟小学

参考文献:

[1]房玉红.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篇4

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小学——王洪峰

【摘 要】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已不再适应全社会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如何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突出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的学习,以实现未来人的发展。本文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说话兴趣,解决知识难点,培养想象、创造能力,引导自主学习,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策略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应用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学会学习”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其自身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极大地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空前地提高人类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都十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各科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些变革目标的重要方式,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大新视点。因此,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已不再适应全社会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如何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突出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的学习,以实现未来人的发展。一句话,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和“学”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这场教育大变革将深刻影响并极大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实现“质”的飞跃。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闹花灯》时,我首先展现元宵节花灯展的热闹场景:龙灯翻飞,莲花灯迎风展开,火箭灯空中飞旋,鸽子灯似天上飞,鱼儿灯似水中游,人们观灯赏灯笑逐颜开。并配以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及《正月里来闹元宵》的音乐。富有动感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夜街头。当教师提问:“元宵夜的街头怎样”时,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回答:“元宵夜的街头真是热闹极了。”“元宵夜的街头是灯的海洋、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声画并茂、视听并举的学习情境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唤起了有意注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说话兴趣

现代教育媒体正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等辅助设备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在教学《黄山奇石》这课时,我以美丽的黄山风光为背景,将各种奇石的图片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逼真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再配以舒缓流畅的音乐,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徜徉在优美、生动的意境中,对课文中所写的景物有了较直观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再积极进行诱导:“谁来做做小导游,带我们去看看黄山的一绝——奇石?”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小导游做得有声有色。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知识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教学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跨越了时空距离,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学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知,促进了学生的记忆、想象,激活了思维。如《月光曲》一课,让学生理解贝多芬用乐曲表达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是教学的重点。于是,我在课中播放了钢琴曲《月光曲》片段,并配上多幅图片,显现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特别是讲到穷兄妹听《月光曲》一段时,利用声音、画面同步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使学生由对优美乐曲的无意注意转变为对画面上盲姑娘陶醉在乐曲中忘我神情的有意注意上来。营造了《月光曲》的特定意境,为学生体验语言信息所表达的情感内涵铺平了道路,消除了“时空距离”。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1、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构画出画面,然后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把想象的画面展示出来。比如,教学《燕子》一文,先让学生理解课文,想象春天的景象:春风吹拂着柔柳,花、草、叶、树聚成斑斓的色彩,伶俐可爱的燕子斜着身子飞来了„„让学生在充分想象之后,与电脑上教师收集的画面进行对比,入情入镜。再让学生看图复述课文。这样,图文结合,既培养了读写能力,又培养了想象能力,更加培养了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能自然而然地进入阅读材料的情景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更好的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2、对课文中写得精练,但有着丰富内涵的段落,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有依据地进行延伸性想象。例如:《白杨》一文中,父亲给子女介绍白杨的一段话,写得精练概括,每一句都写出白杨的一个特点。教学时,教师可抓住“哪儿„„哪儿„„”,让学生想象具体是哪些地方需要白杨;教师再根据学生想象,利用多媒体播放边防哨所、沙漠等图片(若有合适的动态录像则更加好),让想象变成形象可见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想象这些地方如何“呼唤”白杨的到来。若是采用童话形式,学生想象思维会更活跃。又如“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一句,可用多媒体展示风沙对白杨的袭击,再次让学生想象,用童话式语言描述风沙的袭击,以及白杨在风沙面前毫不畏惧的样子,并当场让学生给白杨配上画外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的该段的主旨,从雨雪、洪水、干旱的袭击体现出白杨树的精神。多媒体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意犹未尽,还会继续想象白杨是如何面对雨雪、洪水、干旱的侵袭。这样,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白杨品格的理解,又达到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这是普通教学手段不易达到的效果。

3、对于课文的空白处,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推测结果。这样的推理性想像能使学生发挥写作或口语表达才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例如《月光曲》一文中“„„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到“朝着岸边涌过来„„”写的是《月光曲》的内容。这“涌过来”后面的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语意。教师在教学时,可将自制的课件“月光下的大海”中“浪涌过来”的镜头定格,让学生推测想象。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很容易地拨动了想象思维这根弦,具体想象了浪涌向岸边沙滩的情景、浪冲向岸边岩石的情景,以及浪退去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领略了美景,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通过这些想象的情景,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就能够把握好课文蕴藏着的意味。之后,可以配上《月光曲》这首音乐,发挥想象力,融入课文情景,体会课文的意境。

4、对于有些顺向思维的课文,教学时要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用逆向性思维去创造想象,这样,一是能培养表达能力,二是能培养想象能力。例如《时光老人的礼物》,它诉说了少年儿童对时光老人的感激之情和对他所送礼物的珍爱之心。课文前四小节写的都是时光老人赠给小朋友的礼物。教学时,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时光老人的“礼物”,激发情趣,再引导学生反向想象:我们为表达感激之情,可回赠时光老人什么礼物?不久,多媒体电脑出示一位睿智的时光老人模样,教师引导:时光老人就在我们面前,你想送什么礼物?时光老人会乐意接受吗?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时光老人”,便展开丰富的想象。不多时,学生输入“礼物名”并模仿本课写法写明原因。时光老人对有些“礼”微笑收下,对有些“礼”谢绝了。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礼物。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是一种创新意识,更是一种创新教育。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自主学习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比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的教学,可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表格,让学 生在阅读的同时,在计算机上完成下面的内容:小燕子的发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设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现成的话,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后的话,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有所得。教师可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多元理解切换到大屏幕上,利用计算机这一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善于利用平时学生的活动材料,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如:在教学《回声》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课之前,可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秋游时间到有山洞的景点,让学生体会现实的回声;带学生游览公园,观察花草树木,观察苍耳、蒲公英、豌豆之类的植物,访问自然老师和园林工人叔叔等等,让学生亲临其境认识植物,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然后,分别把学生参观访问的情景制成了录像。上课时,让全体学生观看,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亲自参与活动中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样子,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既感惊奇又自豪,没有亲自参与的学生看到自己班上的同学在录像中,又惊奇又羡慕,议论纷纷,兴趣盎然„„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高涨,学生会有不少疑问迸发而出:“哪些地方有回声?”“为什么会产生回声?”“植物传播种子还有哪些办法?”等等,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极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提倡创新教育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等,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从而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乐学。我们的教师只有不提高自身的素质,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为创新教育开辟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篇5

一、营造阅读创新的氛围

营造阅读创新的氛围, 让学生敢提、乐提、善提, 学会标新立异, 善提;学会合作, 敢提;学会多元解读, 会提。这样, 学生才能有动力, 有激情, 有创新, 才可以感受一个全新的知识发现和探究的过程。

文本的内涵丰富多彩, 学生的阅读是多元的,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反应也是多元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坚守儿童立场, 在解构中建构, 让文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依循文本特定的价值指向的多元, 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文本进行延伸、拓展、深化甚至于批判、否定。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有界的解读。

如《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读了狐狸三骗乌鸦, 你认为狐狸有哪些特点?

生1:狐狸很狡猾。

生2:狐狸三骗乌鸦, 说明狐狸很有毅力, 达不到目的, 他就不放手。

师:很有毅力, 我们都很敬佩的, 要是碰上像狐狸这样有“毅力”的伙伴你还喜欢和他做邻居吗?

……

师:从乌鸦被骗, 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1:在前两次乌鸦并没有张口唱歌, 这说明乌鸦平时对狐狸还是有了解的, 但最后还是被骗了。

生2:乌鸦的失败当然是由于她爱显摆, 喜欢听别人的虚伪的夸奖, 所以最终上了当。

师: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狐狸一样的人吗?你是怎样做的?你当过生活中的乌鸦吗?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让学生多元解读狐狸和乌鸦, 当学生说“狐狸很有毅力”时, 教师敏锐地发觉这已偏离了作者和文本的主旨, 但教师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而是步步推进, 让学生认识到狐狸的奸诈。

提倡阅读批判, 训练阅读思维。《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 反思作者写作目的, 反思作品所表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浅到深, 接近文本真谛, 除此以外, 还对文本隐含的社会意义进行思考, 在阅读中要衡量文本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意义, 提高阅读质量, 反映了社会价值取向

二、激活阅读的丰富想象

(一) 创设情景, 唤起想象

想像来源于实际生活, 但由于时间限制, 小学教科书中的一些文字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距甚远,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 创设情景, 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詹天佑》教学片断:上“人”字形线路时, 教师让学生先自读课文, 用画图的方法画一画, 但学生画出来的, 表面看上去是个“人”字形, 但实在的情形, 他们关没有真懂, 这时, 我伸出拳头让学生用笔在拳头上再画, 学生若有所悟, 但还有疑惑, 怎么推进呢?教师出示多媒体, 演示CAI, 再读“北上的列车……”然后出示多媒体詹天佑的铜像, 假想自己是个导游或领导人, 在詹天佑的铜像前, 你会怎么说?

在这个案例中, 学生在情境中, 被詹天佑的事迹一次又一次地感动, 学生演讲中, 甚至以颁奖词的形式为詹天佑颁发特殊的大奖。

(二) 巧用空白, 发散想象

“空白”是文本描述部分向读者揭示或暗示的东西, 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1. 利用标点补空白

标点符号是不可或缺的书面语言, 标点符号多样性、丰富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内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挖掘符号的内涵。

如:《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的发散补白:

水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 凿石壁,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 必能荡涤污垢,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 水是真君子啊! (节选自苏教版六下语文)

A.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B.填空:这段话主要运用了 () 、 () 等修辞手法, 生动地论述了水 () 、 () 、 () 、 () 四种品性。孔子说这番话的真正目的是 () 。由此, 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 () 的老师。C.请你围绕中心句仿两句:水____它好像_____;水_____它好像……

通过这样的补白练习, 可以写出真君子的许多特点, 创新君子的多重性格。

2. 紧扣疑点悟空白

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 是创造想象动机形成的表现。

如:《狼和鹿》教学片断:当老师问学生觉得狼怎样时, 有的说“凶残而贪婪”, 有的说“凶猛残暴”, 有的说“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残忍狼烟四起”……接着问:鹿怎样呢?大家都说好。有人还举出九色鹿的故事。老师接着差问课文疑点:鹿这样好, 为什么“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通过教师的辛勤耕耘, 学生一定能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篇6

一、在课堂游戏中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各式各样的游戏是小学生比较热衷的,曾有人对其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并得出的结论就是:小学生的活泼爱动、天真爱闹的这些心理特征,什么游戏都可以适应,并且游戏可以使学生的兴趣、 思维得到激发。就此研究,想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积极的学习思维,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这样,学习活动在学生的眼里是快乐的。

根据以上所说,我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这样,我相信学生的识字兴趣会被激发,使识字变得快乐。例如,教师可以把“编一编,记一记”等游戏运用到识字教学中,让学生依据汉字结构来编谜语,并给其示范。如,“坐”就是土上有两人;“明”就是“日”字走在“月”前头。之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学的字编谜语,并针对谜语进行交流,看他们猜测的结果。

在游戏中进行识字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编谜语和猜谜语的兴趣得到激发,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上述过程增加记忆和理解汉字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识字的质量

小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的约束,使其思维发展不是很成熟,他们以直观和具体的思维形象来进行主观学习。这是小学生独有的特点,所以,教学工作人员要尊重这特点,并将此作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基础,以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切合实际的教学建议,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人员认真研究、仔细琢磨、严格遵守。教师一定要掌握众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创建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直观生动、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识字能力在效率上得到提高。根据上述情况,我认为小学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直观道具进行识字教学,如,以实物、图拍、各种模型等作为辅助材料展开识字教学活动。我以“高”和“低”两个字进行举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姚明和一个三岁孩子的图片,姚明是个巨人,身高为2.29米,而那个三岁小孩身高却只有0. 9米,这是个鲜明的对比。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细心观察、仔细对比,认真分析这两个图片有什么区别。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地在这个直观的图片上感觉到“高”和“低”的不同所在。这样看来,抽象的汉字符号可以直观、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而且还为学生针对 “高”和“低”建立了形象的教学情境。因此,学生一定会对汉字得到更好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依据小学生现有经验实施识字教学

所有科目的来源都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使生活实践得到更好的利用,小学语文识字也是这样的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确切指出:“我们要以小学生所熟识的语言作为重要材料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还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到其中,指引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积极识字。”

所以,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明确的要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自己熟悉的识字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在识字活动时,意识到汉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相信这对小学生实践识字能力的运用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以“灭”来举例,教师在对这个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发生的火灾以后,消防员是怎样进行灭火的。学生一定会对这些现象有着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也知道水和土覆盖可以灭火。教师就可以讲解“一”就是组织火燃烧的水和土,“一”在火上就是“灭火”。因此,根据学生的经验,学生不但了解了“灭”的含义, 还生动有趣地记忆了汉字。

综上所述,想要有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识字是关键,这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组成内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来进行识字教学,以此作为前提,进行逐步借鉴、探讨和研究其教学方法。这样,语文识字就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在快乐和趣味中进行学习。总而言之,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摘要:小学生的识字路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这是因为小学生年龄的因素,为了落实新课标语文识字的众多要求,要做好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所以,要重点对小学语文识字方面有具体的研究策略,对小学生语文识字提高重视性。

小学语文教师内观策略的创新 篇7

一、运用朗读感受古典美

对于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乏味,教师仅仅简单地为学生分析古诗词所讲内容,并且让学生进行背诵,并没有为学生深刻地阐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以及意义,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对古诗词逐渐失去了兴趣,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师可以利用朗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情感进行体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很多经典诗句,这些诗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度挖掘诗词中的情感,从而来丰富学生的诗词底蕴。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重点的诗词让学生进行朗读以及品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是一部佳作,其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几句作者仅仅是简单地表达了一些景色美,并且进行十分复杂的修饰,因此教师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深刻地融入到这一段美景中,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下雨之后树木茂密的感觉,以及山路幽静,秋风袭来的惬意感觉,并且在月光的照耀下, 山间的小河在潺潺流动,整个山间会听到哗哗的溪流声。这时学生通过朗读深深地融入到这一情景之中,并且能够感受作者心中所想, 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大声朗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小学古诗词的朗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融入到诗词的情感中,并且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情地进行朗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构建情景画面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古诗词都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古诗词属于古人对事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要根据古诗词中所讲的内容,能够设置出适当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画面美,促进学生能够融入到古诗词的画面中,去对作者自身的情感有一个更好的领悟。简单地举个例子, 在小学诗词教学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望庐山瀑布》中曾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的画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上徐徐升起了一团缠绕的紫烟,如梦如幻,作者在远方静静看着庐山的瀑布,飞流直下,足足有上千尺十分震撼,就像从天际而留下,落到人间, 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2]。诗人站在独特的角度进行瀑布的描写, 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表现的效果,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提升瀑布的表现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诗词的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诠释这样的画面,能够带领学生融入到这样的画面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另外,《咏柳》是小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首诗之一,其中诗人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春日里的画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想象,在春日里,无数的柳枝拂动,仿佛是被碧玉所包裹装饰,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到底是谁在细心地修剪柳枝呢,使柳叶能够随风飘浮点缀大地,原来是二月春风徐徐吹来,装饰了柳枝,带来了春的气息。教师在进行讲解时,有效将学生引入到了相应的情境中, 并且能够带动学生更好地对情感有一个了解,从而促进学生诗词的学习。

三、整体分析彰显作者情感

对于我国的古诗词来说,主要是诗人利用诗词来对自身的情感进行一个抒发,教师对学生讲解时,要能够使其深刻地了解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来促进学生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站在整体性的角度进行讲解,从而来促进学生对整首诗的分析,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流露出的情感。在进行诗词《七步诗》的讲解时,诗中曹植利用豆茎以及豆子来比喻亲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中深刻地体现出了诗人心中的无奈之感,写出了诗人对骨肉自相残杀的愤怒 [3]。所以教师在进行诗词的讲解时,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情感,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诗词的背景,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曹植对自己兄弟的斥责以及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诗的前部分,作者是利用比喻的方式进行描写,到了后面直接进行表述,这样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对诗人的情感有一个了解。另外,在诗词《咏石灰》中,这是一首励志的诗词,主要营造了一种慷慨激昂的气氛,描写了石灰经历了深山的开凿,以及烈火焚烧之后,依然坚毅,粉身碎骨也要将自身的清白留在人间,这首诗词诗人主要是将自身比喻成相应的石灰,将自身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之后,但是依然是清白做人,将自身的一切都奉献给国家。诗人在诗中每一句都深刻地展现出了自身的情感,写出了面对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一定要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能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懂得作者心中所想,并且以此为榜样,能够学习作者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不畏艰难,努力向前。学生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不仅仅是能够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做到举一反三,能够根据这种情感来激发自己,去总结自身应该怎么去做,从而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来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师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升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率。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教学的创新发展策略 篇8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为小学教学创造了条件

教学的发展不可能回避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现在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的社会, 人们在思想认识上和行为方式上都已经对小学的教学发展趋势和改革有了一种新的发现, 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为小学的教学提供更加宽泛的传播教学媒体, 所以小学的教学将会依托更多的现代教学辅助工具而完成。

(二) 终身教育理论为汉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当代教育观出现新变化, 教学理念也呈现出视野更开阔的特点。现代的小学教学将不是为教育对象的某一阶段设计教学内容, 而是将之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终身教育理论的教学理念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某一个时期的学习来满足其一生的职业需要, 所以终身教育的实施也就在当今这个学习化的社会里应运而生了, 他其实也是追求人的持之以恒的全面发展, 当然全面发展也不是一个时期之内就得以完成的, 因此小学教学也不可能一蹴而几, 它应该朝着终身教育的理念方向发展。

二、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学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 适应时代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首先, 传统的小学教学观认为, 小学课堂教学组织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而教学内容是联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它虽然也强调教学相长, 但更多的采用以教师为教学组织的核心, 它实施的是灌输式的或是填鸭式的教学。其次, 学生学习小学知识仅仅是继承, 没有真正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的教学目标应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突破时代限制,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 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终身化。因此教学目标应该将小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培养了学生现在化的知识观念、意识和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紧扣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

根据开放教育培养的目标,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该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街接, 以语文教学为例,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都有文字、词汇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梳理各个分类的知识内容, 尽量避免重复现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以“必须”“够用”为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通过优化选择的方式, 使用不同类型的教材。选用比较实用的教材, 为适应现代教育对小学教学老师的新要求, 还应选择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资料, 用于充实教学内容, 积极开展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数字化工作。通过网络, 逐步建立起本门课程的教材建设档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

(三) 注重人文关怀丰富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 “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 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 我们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 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 以学生对教材的承受能力为主要根据, 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 就必须先对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还有因为小学教学包括的内容蕴含着对学生心智和素养的培养, 因此对于教学方式不能单单只靠简单知识传授, 并只为考试为实教的方式, 所以说教师应该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人的培养, 对个性的张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趣味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处处依赖课本, 而要对课本内容做出独特的解读和情景创设。不同侧面地引导民族学生琢磨、体会、领悟, 掌握。同时, 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采取引导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的成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 掌握知识, 发展思维, 开发智力, 进而形成技能、技巧, 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多做类似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积累语言, 更能吸引学生达到自我教育, 自我提高, 自我升华的效果。

(四) 运用多媒体扩展教学手段

由于小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很多内容极具抽象性, 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 可以将数据、文字、图象、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 制成课件后, 还可以按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组合,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强化、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所所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 我们在汉语教学中, 把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进行整合, 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在小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论

小学的教学不论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都应该积极的跟随现在的时代和信息对知识的要求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 而且小学教学也将在今后有更高的要求, 新课改后, 教学追求变成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 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创新为目的的创新教育模式, 那么和现代教学理念、方法和行为的整合也是小学教学改革自身发展的必然, 只有具有不断革新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才能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所服务, 培养出更加杰出的未来人才。

摘要:新课改后, 教学追求变成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起点, 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索、创新为目的的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教学的创新发展策略就是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较为方便地营造轻松并有秩序的课堂气氛, 可以全面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和学生的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学,教育模式,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 2000 (2) 。

[2]刘芳、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休学典礼校长讲话稿下一篇:科室护理人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