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特点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风格特点(通用9篇)

风格特点 篇1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幽寂静穆;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 苏轼的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常见诗歌语言特色与风格

1.平易: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易近人,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是一种质朴的美。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S226;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S226;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语言表达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 “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风格特点 篇2

明初为了恢复经济, 采取了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工匠制度等措施。明代手工业发达, 对工匠的管理沿袭元朝的匠户制度。工匠有自己的匠籍, 更不可随意脱籍。虽然仍是定期服役的劳役制, 但相对元代工匠毫无自由, 只能听从官方命令进行制作的情况, 明代工匠已经多了很多自由, 他们可利用自由时间进行手工业的创造和生产, 这对手工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城市逐步繁荣。当时社会名流和富商大户都要为自己新建的宅邸购置新的家具, 致使家具的需求量大增。许多文人士大夫喜欢观赏和收藏家具并主动参与其中, 他们把从书法中带来的韵律和灵感和自己的审美情趣一起融入到家具中, 再与拥有高超手艺的工匠相结合, 这对明代家具风格的形成和完善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明代家具的形式和种类多种多样, 可大致分为六类:一、椅凳类, 有官帽椅, 靠背椅, 方凳, 坐墩等;二、几案类, 有方桌, 书桌, 香几, 平头案等;三、床榻类, 有罗汉床, 架子床等;四、柜橱类, 有圆角柜, 箱子, 门户橱等;五、屏座类, 有挂屏, 炉座, 围屏等;六、其他类, 有镜台, 衣架, 灯架等。

明代家具所用木材一般分为硬木和柴木两类。硬木, 顾名思义, 是质地相对坚硬的木材, 颜色大多深沉, 以紫檀、鸡翅木、铁力木、花梨木、红木、乌木为主。像樟木、桐木、杉木、高丽木、柏木等质地较软, 颜色也略浅的都属于柴木。明代家具的设计者们特别善于利用名贵优质的木材, 顺应其材质特点进行制作, 特别是善于利用不同种类木材本身的颜色肌理, 像紫檀的沉静、鸡翅木的淡雅、乌木的凝重等, 进行巧妙的构思, 传达出不一样的视觉审美感受。

明代家具的装饰主要通过木材纹理、附属构件、镶嵌和雕刻等进行呈现, 它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顺应结构特征并与之结合而作的装饰;另一种是单纯的为了美观而作的装饰。当时的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城市的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也从海外带回了许多珍贵的木材, 像红木, 花梨木等, 这就为制作高档的家具提供了条件。据《梦粱录》记载:“全城各类店铺144种, 有木材加工作坊和木器店, 不少胡同和街道都是做妆奁, 床帐, 桌椅, 木器等物的店铺, 每逢初一、十五的城隍庙大会, 市场拥挤, 有各种家具, 如描金彩漆、桌椅、床、凳、大小衣箱、橱柜的专卖。”[1]明代制作高档家具多以硬木为主, 这些硬木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清晰的纹理。设计师们根据木材的颜色、纹理、气味、硬度, 采用独特的技巧, 即通过对家具构件的打磨和擦蜡, 展现出清澈柔润的光泽, 保持通体的天然纹理, 尽量不涂髹漆, 呈现出含蓄的自然美。

明代家具还将家具结构与装饰结合在一起, 像牙子、圈口、挡板和卷口等都是起加固和支撑作用的, 很少有虚设, 功能为先, 但又加强其装饰性, 看上去浑然天成。铜饰件也是如此, 遵循着实用原则, 为了保持家具的经久耐用和便携性, 多在一些易磨损的部位或者常触碰的部位加以装饰, 如箱柜的四角、桌椅腿部末端, 都加以包脚、拉手、合页等进行固定和装饰。装饰的形制种类多种多样, 造型生动而富有美感, 图纹多采用传统的吉祥造型, 像桃形、如意云头形、葫芦形等, 木材与金属的结合也让家具由含蓄内敛变得熠熠生辉。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也在家具中得到应用。明代建筑业发达, 雕刻艺术非常繁盛, 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雕刻种类主要有浮雕 (图1) 、透雕 (图2) 、圆雕和阴线雕刻四种, 家具以浮雕和透雕最为常用。雕刻题材广泛, 多以花鸟、龙纹、凤纹、卷草、牡丹、人物、走兽等吉祥图案为主, 加以小面积点缀, 疏密有序, 对比强烈, 有画龙点睛的妙用。明代对雕刻选材十分严格, 主要是质地、色泽和纹理。浮雕因雕刻的花纹是突出的, 又名突雕;透雕是只保留花纹部分, 其余部分剔除, 多见于衣架、屏风等;半浮雕半透雕则两者结合, 适合大面积展现;浮雕和透雕多用于牙板和挡板上。

明代家具最具科学性的特点便是榫卯结构, 两个木制构件通过凹凸结构以咬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突出为榫, 凹进为卯。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一书中卯榫结构把分为两类:“基本结合”与“常见结构群”。“基本结合”是一对或几个部件的组合, 常见类型有平板角接合、龙凤榫、栽榫、走马销等;“常见结构群”是针对多个部件的组合, 常见类型有霸王枨、攒边打槽装板等 (如图3-图5所示) 。匠师们对自己制作家具的经验进行融会贯通, 通过对材料的打磨加工, 严密的接合, 巧妙地设计出复杂的榫卯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不用铁钉, 仅凭榫卯的凹凸接合即可具有强大的牢固性、稳定性。硬木材料因质地较硬对此要求很高, 榫和榫眼接合需要松紧得宜, 这样才会经久耐用。如果用铁钉进行固定, 家具会因受到金属的氧化腐蚀而散架。榫卯结构不仅稳定性高, 而且还便于运输和维修。

明代家具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其独特的风格有五个显著特点:

一、讲究实用功能为先, 强调以人为本

工匠们在设计时考虑到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也考虑到受众的需求, 既遵循人机工程学的规律, 对功能尺度、身体标准、活动范围等, 确定家具的尺寸, 并在实用的前提下, 兼顾美观。正如明式家具研究的著名学者杨耀先生提出的那样:“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满足其物质需要, 同时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它既是物质产品, 又是一种艺术创作。既是实用功能和美感的统一, 又是技术科学和艺术技巧的统一。”“明式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 一是由结构而成立的样式, 二是因配合肢体而演出的权衡。”[2]特别是坐卧类的家具, 不仅特别注重尺度比例, 也特别注重意匠美, “巧而得宜, 精而合宜”, 即设计制作本身合宜巧美, 内容与形式统一, 非常方便舒适。

二、造型优美, 富有变化

明代家具非常注重工艺美, 通过对线的运用, 对平面和曲面的比例进行协调, 遵循一定的规律, 造型十分简洁大气, 特别是在桌凳转折处、足部加以装饰, 产生了丰富的造型效果。曲线的造型有生动的韵律感, 曲线的动态可以传达不同的感受, 动与静, 粗与细, 虚与实, 刚与柔等, 通过线的变化带来生动的造型。明初社会繁荣, 各地的富商、贵族都兴建宅邸, 此时的住宅除了单纯的居住功能外, 更是身份的象征。家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更要衬托其身份, 一定要美观合理, 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造型。明代的程朱理学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其主张的“存天理, 灭人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意识和审美追求, 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以追求含蓄之美、自然平淡之气息。所以, 在此基础之上, 明代家具的装饰也都是繁简结合, 疏密有序, 纯装饰一般作为点睛之笔存在, 与结构相结合的装饰一般是为了保护家具而存在。为了形似与美感, 雕镂和镶嵌也都十分讲究, 多采用吉祥纹样, 在匠师们的刻刀下, 再加以大理石等有纹理的物件作为装饰, 更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三、结构科学严谨, 做工精细

明代家具注重结构美, 最典型的便是榫卯结构。它集科学实用和规范于一身。最早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 至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面与面的结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等;第二种是横竖材丁字结合, 主要有通榫、格肩榫、半榫、双夹榫等;第三种是构件组合, 即将三个构件连接, 主要有托角榫、抱肩榫等。榫卯结构是通过匠师们熟练的技巧凝聚而成, 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也十分科学合理。凭借炉火纯青的工艺和多年的实践经验, 匠师们只凭目测就能判断出每块木头的承受力。榫卯结构的家具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而不变形, 足以见得这种结构的严谨细密。

四、装饰手法多种多样, 美观性增强

为了方便人们携带, 边角的加固使家具受到了保护。匠师们在家具上安装了金属制作的配件, 多为铜、银、金的包角、拉手提环、面页、锁、合页等, 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同时也很实用。形制多以吉祥图案为主, 其他材料还有竹、玉、瓷器等。通过材质、颜色、形式、纹理的对比, 在适当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缀, 在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也得到了美观的效果。

五、选材讲究, 展现自然美

明代家具讲究“材美工巧”, 档次较高的家具一般都用上好的木材制成。好的木材难寻, 木材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和寿命, 所以古人十分注重材料美。材料的选择多以质地坚硬的硬木为主, 硬木材质适合承受重压, 也比较适合耐心打磨。充分运用硬木天然的纹理和本色, 组合而成的家具会有意想不到的美感, 富有曲线美的轮廓, 不加以油漆等遮饰, 展现出细腻坚硬的质感, 发挥出木材本身的优势。

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部分。在鼎盛时期,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 明代家具作为文明的产物融合了社会的需要, 结合人们的消费、审美、实用性、技艺而产生, 它注重选材, 结构严谨, 造型美观, 装饰得体, 技术精湛, 实用性强。明代家具在家具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不仅实现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 也展现了家具的意匠美、工艺美、结构美和材料美, 更体现出家具的科学和理性。

参考文献

[1]刘显波.长物志.中的明代家具陈设艺术[J].中华建设, 2007, (09) .

[2]王玉龙.明代家具的形成与风格[J].家具Furniture, 1988, (05) .

[3]姜丁.了解明代家具[J].建材工业信息, 1999, (12) .

[4]周耀, 宋秀琴.明代家具结构装饰特点分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10.第16卷, (04) .

[5]胡柳.明式家具风格及其装饰特征分析[J].艺术百家, 2008, (07) .

[6]杨耀.明式家具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 2002.10月第2版.

[7]吴悦琦.明式家具用料与结构的剖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8.9.第10卷, (03) .

欧式家具风格特点 篇3

现在大部分人群都追求简约、质朴的设计风格。生活在繁杂多变的世界里已是烦扰不休,而简单、自然的生活空间却能让人身心舒畅,让我们感到宁静与安逸,让我们以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缔造出一个令人心弛神往的写意空间。

古典欧式风格强调线形势流动的变化,常用大理石、华丽多彩的织物、精美的地毯、多姿曲线的家具,让室内显示出豪华、富丽的特点,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色彩华丽且用暖色调加以协调,变形的直线与曲线相互作用以及猫脚家具与装饰工艺手段的运用,构成室内华美厚重的气氛。

现代欧式风格又称简约风格家具, 欧式简约风格家具与欧式古典风格家具一脉相承,与美式风格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追求家具的舒适度与实用性,它摒弃了古典家具的繁复,更多地运用了简约线条和天然的实木纹路,但又不失高贵与典雅,实现了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风格。继承了传统欧式风格的装饰特点,吸取了其风格“形神”的特征。在设计上追求空间变化的连续性和形体变化的层次感。这也是现代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总体来说,欧式家具的居室有的不只是豪华大气,更多的是惬意和浪漫。通过完美的典线,精益求精的细节处理,给住房带来不尽的舒服触感,实际上和谐是欧式家具风格特点的最高境界。不过欧式家具装饰风格只适用于大面积房子,若空间太小,不但无法展现其风格气势,反而对生活在其间的人造成一种压迫感。当然,还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才能善用欧式风格,否则只会弄巧成拙。

欧式家具风格特点:

1.欧式家具风格 讲究装饰:不管是“古典”还是“新古典家具”,常可看到各式绣布、流苏及铆钉等装饰品。

2.欧式家具风格 线条复杂,重视雕工:“巴洛克式家具”都有复杂而精美的雕刻花纹;“洛可可式家具”虽然也很注重雕工,但线条就较为柔和;而“新古典家具”的线条则更为明快一些,主要以嵌花来呈现质感。

中国民间舞蹈风格特点 篇4

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或地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正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它是一条永不干涸的舞蹈源泉。源远流长,不因统治者的禁止而停止发展,也不因被宫廷吸收而改变其固有的乡土特色,始终以绚丽多姿的风格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民间舞蹈是产生和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反映人民的劳动,斗争,交际和爱情生活。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舞蹈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风格,宗教信仰甚至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显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所以民组舞蹈的共同特点包括:中国民间舞常以载歌载舞为主要形式;中国民间舞大多使用道具;中国民间舞比较注重内容;中国民间舞具有自娱性与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中国民间舞有些表演形式,具有即兴性具有自然生动的情感表现力;中国民间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发展,创新的主要素材来源,同时,民间舞蹈仍然独立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围内,并世代相传。中国和世界的各民族都有自己各自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形势多样,形势自由,生动活泼,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

一、中国民间舞常以载歌载舞为主要形式

以藏族民间舞蹈为例,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歌舞传统的民族,他们在歌舞中欢庆佳节,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

舞赞美爱情与生活.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多为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载歌载舞,歌舞一体,构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二、中国民间舞擅用道具

如:东北秧歌中的手绢花及其运用技巧;山东鼓子秧歌表演时持有八角鼓等道具进行,蒙古舞中有筷子舞、盅碗舞;朝鲜族舞蹈中的长鼓舞由女性舞者身背长鼓,一手持竹键打击高音鼓面,一手持鼓棒打击低音鼓面,随着敲击出来的节奏翩翩起舞。

三、中国民间舞内容丰富多采

舞蹈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情感艺术,舞蹈艺术借助于动、植物的情态特征和自然景物的形态变化,借物比兴,托物寄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舞蹈中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即主题,或者是宣泄内心的欢乐忧患,或者是表达亲友间的团结情谊,也可以是青年男女间的心灵的交流。总之没有任何主题的思想的舞蹈艺术是不存在的。

四、中国民间舞具有自娱性与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

中国民间舞蹈从艺术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自娱性民间舞蹈和表演性民间舞蹈该形式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整理之后搬上舞台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

五、中国民间舞有些表演形式,具有即兴性具有自然生动的情感表现力

民间舞的表演程式规范性不强,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意性较大。有相当稳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动作,又能即兴发挥,所情之所至而创造,使表演具有新意。

现代欧式风格装修的特点 篇5

2、装饰画:欧式风格装修的房间应选用线条繁琐,看上去比较厚重的画框,才能与之匹配。而且并不排斥描金、雕花甚至看起来较为隆重的样子,相反,这恰恰是风格所在。

3、地毯:欧式风格装修中地面的主要角色应该由地毯来担当。地毯的舒适脚感和典雅的独特质地与西式家具的搭配相得益彰。选择时最好是图案和色彩相对淡雅。

4、墙纸: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墙纸装饰房间,比如画有圣经故事以及人物等内容的墙纸就是很典型的欧式风格。北美风格中,条纹和碎花也是很常见的。

5、灯具:亮闪闪的钢制材料灯具是大败笔,与欧风简直是水火难容,华丽细碎的水晶灯最好也不要。可以是一些外型线条柔和些或者光线柔和的灯,像铁艺枝灯是不错的选择,有一点造型、有一点朴拙。

白居易诗歌风格的特点 篇6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

2、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在塑造卖炭翁时,他只用“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一个活脱脱的苍桑老炭翁形象便跃然而出。白居易的讽谕诗多为叙事诗,在叙事时,他常要发议论,评价所述之事,以显其志。

3、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又一特色。

白居易的语言通俗平易,这是与他平易浅切、明畅通俗的诗风紧密相联系的。

4、白诗文字浅显,很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还特别喜欢提炼民间口语、俗语入诗。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谕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故事:素口蛮腰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美声唱法的风格及特点探析 篇7

诞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 其被当今世界音乐艺术领域公认为是最科学、最系统的世界性音乐形式, 它的这种声乐演唱方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最高的歌唱艺术水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美声唱法更是出现了新的艺术体裁和演唱方法, 由原来的阳春白雪逐步转化为大众接受的音乐艺术形式。这是因为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审美情操也在不断的提升, 他们对于美声唱法这种音乐艺术形式持有一种更为宽容和接受的态度。因此, 本文为了更好的帮助人们读懂和听懂美声唱法, 将对其风格及特点展开进一步的探析。

一、美声唱法的风格及特点

美声唱法虽然来自于西方, 但是, 其在进入到中国以来, 越来越为国人所接受和认可, 并在中国获得了一定的传播与发展。这是一种古老的发声方法和声音形式, 有着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1. 宽广且流畅的音域。

美声唱法发源于意大利的古老唱法, 其在发声方面有着独特的气息运行, 一般是从低声区到中声区再进入高声区, 这个声区递进过程中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气息支持, 而这气息的支持点一般都在横膈膜上, 从而使得美声唱法的声音显得流畅且有弹性。当美声唱法进入到高声区以后, 将采取关闭的方法, 从而让换声区显得不露痕迹的拓展了美声唱法中高声区的音域。一般来说, 美声唱法的歌手能够将其唱到两个八度、两个半八度甚至三个八度。在美声唱法的黄金时期甚至有着四个八度的音域记录, 它可以让歌唱家自由的表达作品, 通过平稳的音色过渡来实现完美的统一。

2. 优美且具穿透力的音色。

美声唱法的音色非常优美流畅, 其音质显得清澈无暇, 具有金属般巨大的音乐穿透力, 可以说是当今世界音乐艺术领域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声音。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把美声唱法看作是最美丽的音乐形式之一。事实上, 美声唱法都是由喉部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当声带中的喉器打开的时候, 就可以获得更为纯净的声源, 让美声唱法真正进入到演唱的阶段。因此, 美声唱法中很多歌唱家都会有意识的控制声带频率, 从而更好的发挥出美声唱法的优美音色, 让其具有金属般极强的音乐穿透力。

3. 稳定且扎实的气息。

美声唱法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其气息, 它是美声唱法能够产生连贯的声音, 优美的音色, 宽广的音域, 纯净的音质以及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的前提条件所在。因此, 美声唱法中的气息是否坚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它必须是稳定、流畅且扎实的, 这是美声唱法中第一个需要严格遵循的原则性问题。它要求美声唱法无论在哪个变化时期, 都需要十分重视对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 尤其是在音色上作色彩或力度的强弱变化时, 更需要进行气息或呼吸的控制, 这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技术。当今, 美声唱法采取的呼吸方法就是最为科学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其通过人体的横隔膜分开胸腔和腹腔, 随着呼吸的扩张与收缩运动, 从而增强了声音的弹性和韧性, 发出来的声音更为连贯、流畅和自如。

4. 共鸣且具震撼力的声音。

美声唱法的另一大风格特点就是其声音具有整体共鸣性, 这是其他流派的声音系统中不具备的独特之处。出自意大利歌剧之都的美声唱法, 其气息运用主要是在人体的横隔膜上, 通过稳定的人体呼气可以让横膈膜以上的身体得到一定的放松, 从而让各个共鸣腔体之间实现自然且积极的打开。这种唱法形成的气流将使得肺部的呼吸从口腔、鼻腔呼出, 在向下运行的过程中使得人体演唱的气管实现了共振, 从而产生了胸腔共鸣。一般来说, 美声唱法的男性与女性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是因为男女生理方面的天然区别而导致的。男性的声带较为大、长、厚, 其声带振动频率比女生声带振动频率低, 因此, 在同一个声区的话, 女声往往比男声来的高。但是无论如何, 它们都会最终形成一种整体性的共鸣, 这与局部共鸣是完全不同的音乐效果。

5. 圆滑且平稳的旋律。

美声唱法的旋律应该来说是在所有演唱音域中最为圆滑其平稳进行流动的声音, 在它里面的旋律中, 音与音之间的流动与连接是最为完美的, 还能够在强大的气息支持下演唱出既清晰又优美动听的美妙声音, 从而让音色、音量和力度等各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实质上就是所谓的美声唱法连贯技术。它能够让美声唱法唱出圆滑连贯的乐句。

6. 多样且鲜明的演唱类型。

美声唱法的演唱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它一般在统一的技术要求下和严格的美学原则下, 演唱出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声音出来。具体来说, 美声唱法可以有高雅抒情的演唱, 主要适合于17世纪意大利古典咏叹调等艺术类歌曲, 也有轻快灵活的装饰性演唱, 往往适用于带有飞速音阶和花腔的歌剧作品和圆舞曲等, 也有热情奔放的戏剧性演唱, 往往适用于十九世纪由威尔第等创作的歌剧作品, 还有饱满浑厚的朗诵性演唱, 这类歌唱一般适用于轻歌剧、诙谐歌曲、叙事性歌曲等作品。在当今世界上, 一些著名的美声唱法歌唱家一般都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多种演唱风格。

7. 丰富且真切的声音表现力。

美声唱法还具有情真意切的表现风格与特点, 它不仅要求演唱方面需要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 还应该在音乐表现方面能够具有丰富且真切的情感表达能力。比如说, 歌剧中的咏叹调往往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 在歌剧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 通过演唱者歌唱来表达出歌剧情节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那么, 这就需要美声唱法演唱者必须对歌剧作品有着深入且准确的理解, 才能够对其中人物的情感具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能力, 因而, 在进行演唱的时候, 才能够把其中丰富的情感内涵生动且形象的表现出来, 塑造出更为灵动的音乐形象, 从而让听众感受到一种强大的艺术震撼力和音乐感染力。

二、基于美声唱法的风格及特点, 大力发展中国的美声唱法

发源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 其风格与特点是独特的, 是经过了长久的历练和考验才最终演变而来的, 逐步形成了一种完整且系统化的科学发声系统。它的诞生与意大利歌剧是脱不开干系的, 其高超的音乐表现技巧和华美丰富的音质, 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听众。它有着正确的呼吸, 准确的起音, 还有对声区与共鸣, 面罩音 (前面安放法) , 吐字和语言, 声音连贯圆滑等方面的较高要求, 是一种高雅且需技术的音乐艺术形式。它在传入中国以后, 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时期, 即20-40年代的初创期、50-60年代的发展期、“文革”时代的停滞期以及改革开放时代的全面繁荣期。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实则反映了美声唱法在我国由摸索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 虽然其中也有很多波折, 但是, 它仍然作为一枝独秀在中国音乐领域中生存并发展了下来。那么, 我们当前更应该基于以上对于美声唱法风格及特点的分析, 对其进行合理的借鉴和运用, 大力发展我们中国特色的美声唱法。

这就是说我们要想让美声唱法在中国立足, 就需要处理好继承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与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传统之间的关系, 切忌照搬照抄, 而是应该基于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 对西方美声唱法进行有选择性的消化、吸收, 真正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艺术发展, 让西方美声唱法为我所用。因而, 我们应该让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 做到保留汉字“字正腔圆”的发音规则, 又借鉴美声唱法的传统特征。此外, 我们还需要培养复合型声乐人才, 做到中西合璧, 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的美声唱法局面, 还要重视对中国作品的演唱, 从而真正让美声唱法在中国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美声艺术, 这样的美声唱法才能够在中华大地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下去,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综上, 美声唱法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其具有严格的发声原则和全面的声音技巧, 美声唱法演唱者必须掌握其演唱的风格及特点, 才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情感, 演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我们也应该在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完美的声乐体系基础上, 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声唱法传统结合起来,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声艺术。

摘要:作为当今世界歌唱领域中最高的艺术成就, 美声唱法的原意就是指美好的进行歌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使得美声唱法获得了极大的改进, 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因此, 本文将详细解析美声唱法的风格及特点, 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美声唱法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从而陶冶人的精神世界, 提升人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美声唱法,风格,特点

参考文献

[1]丁杰.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歌海.2008 (05)

[2]郭姗姗.美声唱法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差异[J].经营管理者.2010 (11)

[3]欧阳蓓蓓.民族声乐唱法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 (01)

论嘻哈风格服饰图案的特点 篇8

关键词:嘻哈风格;色彩;结构;特点

0 引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日益扩大,追求时尚的步伐加快,复古、混搭、嘻哈等风格的服饰经过设计师们的精心设计后,迅速走向市场,走进人们的生活。曾经不名一文的时尚风格已被大众普遍接受。这意味着,这些风格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探索这些风格取得成功的奥秘既是对公众好奇心的满足,又是让设计师借鉴吸收成功经验,以大胆创新的前提。嘻哈风格(hip-hopstyle)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黑人群体中,随后传播到欧美和亚洲等地,它可以定义为将音乐、服装设计紧密联系的运用时尚元素设计出的自由、夸张、个性、奔放,反传统且富有抒情意味的一种时尚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平面设计上由最初的涂鸦演化为丰富的个性图案。

1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的反传统特点

1.1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立意的反传统

图1

可以说,当今没有任何一种代表年轻人,受年轻人热爱的风格的图案可以像嘻哈风格的图案这样,在立意上如此的反传统。正如图1所示,它采用黑客素材表现一种非主流的价值倾向,非主流、反高雅的设计在嘻哈风格图案中非常普遍。它深刻的反传统性渗透于它所表现的图案的高度抽象性之中,它试图表现年轻人的高傲的生活状态、远大甚至不现实的生活理想,但又不为了表现而表现,而将设计放到高居于生活之上的位置,对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乃至无生命的机器加以提炼、加工和改造,这一切都反映、突出了嘻哈风格图案立意上的反传统。在立意的选择上,主要从恐怖和卡通两个角度选择。这种立意上的反传统不仅来自于现实生活,也来自人的潜意识心理,所以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倾向。年轻人具有易冲动、情绪化、理想化等性格特质,这对于他们创造、热爱、发扬、延伸嘻哈风格图案至为重要,更使他们在嘻哈风格图案立意上有点“忘记”传统及保守价值取向。这导致设计有追求表现形式美、人的吸引力、生命的震撼力的集体倾向,从而也不可避免地使嘻哈风格图案在立意上表现得反传统。

图2

1.2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造型的反传统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擅长采用夸张、变形的造型。嘻哈风格图案一般选择卡通图案并进行加工,因为卡通图案本身所具有的平面化、理想化、自由化特点和倾向,便于表现出随意、自由、个性、奔放、富有抒情意味的嘻哈感。而卡通图案的反传统是显而易见的,如采用动物素材设计的卡通图案,没有嘴巴、腿缩短、头增大,这些夸张变形带有一定的诙谐性,但并不代表嘻哈风格带有诙谐性,也不代表嘻哈风格图案具有诙谐性。嘻哈风格不诙谐的秘密在于它更强调思想性,也就是说它是以做了改造的“诙谐”的外观表现不诙谐性,这种不诙谐体现在图案内容上,人物化动物的表情、动作、背景。哪怕是微笑的表情,也并不能带给人诙谐感,更何况嘻哈风格图案中的卡通人物常是面无表情甚至是恐怖的表情。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嘻哈风格图案的造型十分夸张。我们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感受,商场、超市的设计十分乏味。如果我们突然进入一个古典欧式风格的房间,就会感到很振奋、很愉快。同样,如果我们改变图案的传统造型,使它变得十分夸张,我们就会有愉悦感。嘻哈风格受人欢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图案造型的反传统。造型的反传统还表现在基本元素的夸张应用上,如线条的加粗、点的加大、面的加大,以及大量运用曲线、圆角等等。

1.3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色彩的反传统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在色彩运用上也很反传统,传统的色彩为低纯度的中性色,如褐色,褐红色等等。嘻哈风格设计师则不吝惜使用各种高纯度的色彩,大量使用以黑、白、灰、红、黄、蓝这些基本色为主的色彩,而且这种色彩风格服装几乎适合从儿童到青年各个年龄段性格开放的人群。这种夸张是相对于传统风格以及其他有保守倾向的风格而言的。一件衣服、一种风格是否时尚关键看它使用的色彩。有形的色彩(自然界中的色彩)是无形的色彩(色彩心理)的一个影响因素。夸张的色彩使人更加积极向上,嘻哈风格色彩具有极强的理想化、个性化情调,给人唯美、舒适、畅快的心理感受。如图1、图2所示,背景色纯黑衬黑客或骨架图案上的前景色乳白;如图3,字母及图案边线的纯黑衬背景色淡黄;如图1、图4,嘻哈风格服饰图案使用重色和高纯度的色彩塑造艺术形象,嘻哈风格服饰图案色彩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高纯度色彩运用都说明了嘻哈风格图案色彩上的反传统。

反传统的色彩,是人们的感性表达,更是真理的感性表达。黑格尔曾说:“美是理念的感性形式。”理念即真理,这句话即是说,美是真理的感性表达。反传统的色彩实质上表现了嘻哈风格图案的反传统,表现了嘻哈风格的反传统。

图3 图4

嘻哈风格图案以反传统的造型反映年轻人的生活,反映年轻艺术家真挚的情感、突出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创造。同时形象的个性最突出表现年轻人的性格内涵。一般嘻哈风格图案有故事情节时,多是无厘头的事情,如画一只身体左半部是黑色,右半部是白色,一只眼发红,嘴巴大张露出可怕的利齿,一只手拿着木锤的卡通熊,好像要对人发动攻击。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设计者也许并不旨在表达一种高境界的东西,而只是在抒发戏谑、无厘头的情绪,但它确实又表现了自由不羁的人生追求,这种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设计中,更扎根于设计师的潜意识之中。

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这句话看似普通,却并不普通。艺术的生活是把艺术融入生活,生活的艺术则是把生活融入艺术。艺术与生活相交融,才可能有理想的生活、理想的艺术品诞生。嘻哈风格图案的形象的个性,是艺术家将生活体验、生活态度上的反传统融到设计中的结果,是艺术家把艺术情感融入生活,之后得出的生活伦理。所谓艺术情感,大概就是一种类似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到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酒神精神,那种狂热、过度、不稳定的气质使艺术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嘻哈风格图案造型的反传统既可以上升为精神内涵,又可以真实的表现在图案形象本身。

2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的爽朗特点

纵观图案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图案有着由单纯走向复杂又走向单纯,由单一走向多样,由缺乏内涵走向内涵丰富的发展演变特点。从结构上来探究嘻哈风格服饰图案的爽朗,是从最根本的层面来揭示嘻哈风格服饰的爽朗,也是更为全面的揭示方式。

嘻哈风格图案在色彩结构、形状结构、内容结构等方面都反映出极大的历史进步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所谓色彩结构,是指色彩在色相、色调、亮度上的组合、排列以及变化。对于嘻哈风格服饰图案来说,色彩结构并不都单纯,但是不单纯的可以依靠形状结构体现协调性,嘻哈风格图案色彩结构因为多样统一,和谐、秩序而体现出爽朗。形状结构是指图形的组成、排列、变化,嘻哈风格图案很少使用不规则的形状来组成和不规律的方式来排列,在变化方面体现出统一、流畅的特点,因而显得爽朗。内容结构是指与作品主题相适应的故事情节的物象化特征,也就是表现主题的图案的各个局部的关联性,这些局部共同表现主题。嘻哈风格图案在内容结构上鲜明地体现出主题,但局部又具有独立特征,局部间建立的故事关联性很强,使人几乎一目了然,一眼便可以看出故事情节是什么。嘻哈风格图案色彩结构、形状结构、内容结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嘻哈风格图案体现出整体结构的爽朗。

3 嘻哈风格服饰的富有想象力特点

嘻哈风格图案立意非常富有想象力。嘻哈风格图案在立意上或表现超脱自我的愿望,或表现突出自我的意图,或表现邪恶的主张,或表现沉默、低调的生活态度,或表现张扬的个性,或表现对生活的游戏。例如,表现超脱自我的意图,设计者往往运用涂鸦,画一些八竿子打不着一撇的东西,体现天马行空。又例如,表现沉默、低调的生活态度,设计者设计的人物形象面无表情。再例如,表现张扬的个性,设计者使用电影里个性很强的人物作为图案,如变形金刚。这些设计采用的手法、素材充分体现出嘻哈风格图案立意上的丰富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立意使嘻哈风格图案拥有迷人的魅力,这些立意总体呈现出反传统的个性,体现出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

发挥想象力在艺术史上屡见不鲜,但古人多是依据现实,逃不出现实的桎梏。20世纪的艺术家却怀着极开放的态度,以及极强的自由主义精神探索发挥想象力在艺术上的运用,而发挥想象力最初级的阶段便是在立意上标新立异甚至天马行空,想出一些我们从未想过用于创作的也从未落实到创作上的立意。在这个方面,达达主义或许是做得最棒的,它否定了一切传统的价值标准,但关于想象力的探索没有止步,90年代兴起于美国黑人群体中的嘻哈风格延续了早起的探索。

4 嘻哈服饰图案特点形成原因

4.1 嘻哈服饰图案特点形成的社会因素

可以说,社会因素是各种服饰图案特点的一个重要形成因素。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如失业、社会不公、暴力蔓延等等,它们压抑了思想崭新的青年人,他们要么循着前人的路线走中规中矩的道路,要么寻求改变。而社会从来都是变革中的社会,在设计方面,一部分思想开放的年轻人也寻求变革。守旧与反传统的斗争拉开帷幕,而设计本身就是一帮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创新精神强大、行动力惊人的人干的事。年轻人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新兴力量,是设计事业的骨干力量,怎么可能不让反传统的设计占据重要位置?怎么可能不推动嘻哈风格特点形成、发展?另外都市生活的现代化让年轻人热爱时尚,热衷享乐,热衷发扬个性。可以说,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四大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是年轻人深感压抑而寻求反抗和突破是嘻哈风格图案特点的重要形成因素。

4.2 嘻哈服饰图案特点形成的年轻人自身因素

年轻人自身生理及心理特点,决定他们不会安于传统。年轻人生理上尚处在性激素活跃状态,这就使他们的心理偏向于冲动。对爱情、友情的信仰以及对于背叛这种信仰者的愤恨、鄙弃,对于现代都市中各种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及由此产生的优越追求,都推动年轻人创造出独特的图案,这就包括最为具有想象力和浪漫情操的嘻哈服饰图案。

5 结论

嘻哈风格服饰图案在诞生初期并不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由于它与宽大的嘻哈风格服饰结合,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的图案,所以它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后来在年轻人的推动下,嘻哈风格服饰成为市面上很流行的一种服饰,嘻哈风格服饰的图案也开始深受人們的喜爱和追捧。嘻哈风格服饰图案在设计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20世纪反传统平面设计的结点,标志着反传统设计正由以往的套路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与时俱进正是嘻哈风格服饰图案在21世纪继续流行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概论(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树良,张玉花.外国美术史(第一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黑格尔.美学(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第一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 于国瑞.平面构成(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乐嘉.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彩识人(第一版)[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篇9

摘 要:李白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却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窠臼,充满着充满着雄奇壮美的色彩和磅礴的气势,想象丰富,具有强烈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达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巅峰,使其诗歌具有“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关键词:李白 山水诗 风格 独特 浪漫 个性化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有“谪仙”、“诗仙”之称,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李白是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绝大部分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族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其中山水诗的数量,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诗篇的创作时间横跨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他依着自己的个性、带着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抒写祖国的壮丽山川景物,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气势、飘逸的仙气。本文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作粗浅的探讨。

一、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李白终其一生,几乎走遍了天下名山,他不慕儒家圣人,志在求仙,迹同隐游,在他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境界。

(一)李白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精神和诗歌主流的伟大代表。充溢李白山水诗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胸中的诗情,幻代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清代评论家赵翼评李白的诗是“神识超迈”、“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1”,这可以说是对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诗作的较为妥贴的评价。

1、具有超凡的想象力

李白山水诗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丰富的想象力,抒发喷薄而出的激情。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为了承载其驰骋不羁的想象,他就种种奇丽惊人的想象,创造一个虚拟的现象世界,从而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如最能体现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变幻莫测的神笔,以神奇的想象描绘出了天姥山奇异险怪的景物,本来是险峻的路,但诗人却 毫不费力,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而且还描写了众仙降临的场面。全诗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更具有一种奇瑰变幻、悄恍迷离的色彩和氛围。正如《唐宋诗醇》3所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2、与众不同的夸张

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在山水诗中运用了与众不同的夸张,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度,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这样更突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及美的特征,又使诗篇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艺术光辉。比如《蜀道难》4:“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诗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其殆天授,非人力也。”5这一切,多角度、多层次地描写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题旨。它是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咏唱大自然的杰作。蜀山之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渲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3、强烈的自我表现主观色彩

李白不仅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蔑视世间的一切;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时不可磨灭地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如《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视临青天。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诗中或写登高远眺,或写飞步山行,或写极顶感受,或写遐想远思,无不贯穿了“李白游巫山”的鲜明标识,无不在纪游的同时强烈地抒发内心的主观感受,无不在展现巫山雄奇高峻气象之时体现了自己的胸襟、人格与个性。政治上失意了,他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诗中毫不掩饰悲切之情。使我们看到一个落寞郁闷的诗人形象。当他对现实不满时,就异想天开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表现了自己意欲远离世俗尘嚣的愿望和美好憧憬。当他遇赦返回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抒发了诗人历尽艰难后重履康庄的快乐和”归心似箭“的心情。他还常常自命不凡,喜欢自我表现,情感 表达率真,丝毫不加掩饰。他倾诉“人生在世不称意”,想“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从艺术效果来说,有时使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时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

(二)李白山水诗充满雄奇壮美的色彩和磅礴的气势

诗仙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他的一些描写山水的诗中,山水虽也有幽静秀美的一面,但并非主流。他思想奇异浪漫,个性自由奔放,所以,他笔下的山水形象常具有飘逸飞动之势,主要表现阳刚之美,或者说崇高之美,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高大挺拔,峥嵘崔嵬的大山,天外飘来的黄河,飞瀑巨浪,长风万里,意象无不阔大、飘逸、充满动感,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如他笔下的《望庐山瀑布》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新奇无比的山水画卷。“银河落九天”的奇喻,极写瀑布之高,“飞流”、“直下”、“落九天”刻画出瀑布的动态美。苏轼以“古来惟有谪仙词”的美誉来高度称赞此诗为瀑布诗之冠。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山水诗中,似乎可以看出李白那豪迈放浪、遗世独立的个性,流露于他的笔端,便有了那样气魄宏大,无拘无束的诗作。在《公无渡河》中写道: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挥笔,比喻新奇,壮拔天成。“咆哮”更显黄河的动态之美,黄河之水能冲决昆仑,触动山岳,咆哮万里,滔天响雷,可见其形象之壮观,声势之浩大。李白的思想是狂放不羁,跨度极大的,他所取材的歌咏对象也有的很多是雄大壮阔的,有的在壮美之中又包含着奇、险、旷,自然山水的各种美的形象不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存在的,如巴山蜀水的壮美和雄奇险峻的《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中一咏三叹,把蜀道之险、奇、雄、壮,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写的天姥山,自然山水的“壮”表现为大与力的结合,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力量强大,使人惊讶、敬畏。既有奥,也有旷,更有雄和壮。这些对山水雄丽奇险的描写,让人读罢,感受到一种气魄宏大,雄大壮阔的境界,也感受到诗人豪放自由,热情乐观的气质。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那蔑视权贵、狂傲不羁的性格才得到表现,淀积于胸中的政治理想遭到挫折的幽愤才得以宣泄。李白山水诗,可以说是用自己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

(三)李白山水诗弥漫着飘逸、超脱的仙心。

李白青少年时期生活在道教盛行的巴蜀之地,巴蜀的雄奇秀丽的自然山水孕育了他的 3 浪漫气质与豪放胸怀,他的浪漫气质和神仙道教一拍即合,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的道家思想,在李白山水诗中化为飘逸超脱、清幽旷远、任真自然的艺术境界,塑造出“嫡仙人”的自我形象。他创作了不少描写山川景色的诗作。将自然山水之灵与诗人山水之魂融合为一,这也是李白山水诗的独到之处,利用神游的方式,既写眼前的山水,也写心中的山水,最后意出尘世间之外,达到心目中的神仙世界的山水。如《寻雍尊师隐居》7写道: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眼。语来江色暮,独自入寒烟。” 陡峭的山峰之中,是隐居的好地方,在这里可以忘记尘世间的一切,生活得逍遥自在。李白在途中与白云为伴,置身云雾中,似乎飘浮于山林中,脱离了尘世,“云”、“烟”烘托出一种仙境般的气氛。在这仙境中,李白逍遥飘逸,飘飘乎而来,又飘飘乎而去,表现出李白逍遥飘逸的气质。入仕的坎坷与挫折,使李白感受到了生命的大起大落,感受到了时代的压抑与黑暗,感受到了官场的小人专权。李白洗涤了心灵的污垢,投身于山林之中,这时,自然山水的灵秀便流淌于他多彩的笔下。如《山中问答》8: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 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碧山”是李白向往的,因为在那里,李白获得的是一种闲适、逍遥。“桃花”、“流水”富有生机活力,这是不同于喧嚣人世间的一种美。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李白脱去了名利的光环,洗去了身心的污垢,超脱于世俗功利之外。在这首诗里,使人领悟到李白的思想基础和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诗人通过驰骋想象,打破时空阻隔,现实世界中受束缚的诗人在梦想中自由飞向理想的仙境,客观的大自然山水在梦幻中变成了神仙世界,道教境界中的洞天福地再次出现,诗人以瑰丽之仙境来创造他的山水世界,山水诗中弥漫着一股仙心。除了以上例举的这些诗外,《游太山六首》、《登太白峰》等诗都表现了李白对神仙仙境的追求。求仙学道伴随了他的一生,使他的诗歌具有神仙一样飘逸潇洒的气质和豪放超脱的思想境界,宏大壮阔的气势和生气充溢的活力,这些构成了李白山水诗歌的独特魅力。

(四)李白山水诗拥有自然天成的诗性语言

李白山水诗自然天成,而且豪放有力,不雕琢押韵,飘扬飞洒、超尘脱俗。李白山水诗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民歌的气息。这主要得力于诗人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所致,但他不是仅仅学习、模拟民歌语言,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炼、优美,含义深长。诗人李白的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9,就恰到好处的形容了他自己的语言风格。如《宣城见杜鹃花》10:“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深的民歌韵味,诗中运用了民间口语,既生动又亲切,显示了李白那特有的口语化又不失经过经心提炼的文学语言。后两句又用“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此诗音节之美妙自然,犹如天籁。诗人强烈的思乡情,也只有通过这种婉转缠绵的音节才能表达的出来。再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全诗没用一个典故,没用一个生僻的词汇,读起来明明白白,和谐流畅,但从诗人作品的字里行间,表现了大自然雄健奔放的气势,塑造出瀑布的壮美艺术形象。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李白山水诗多用句式长短不齐的歌行体、不拘格律的古体、乐府体等,开阔纵横,变换超乎。诗人吸收了《诗经》、《楚辞》等语言形式的特点,熔铸贯通,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常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有时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用韵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些诗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气,一气呵成,呈现纵逸天成之美。如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在体裁上是属于七言歌行。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分用长句,语言非常奔放畅达;后一部分写剑阁和属地环境险恶,有时用不少四言句,显得简劲有力,长句短句的变化,而且一连三换的韵脚,使诗的语言自由活泼,句式丰富多彩。所以殷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二、李白山水诗风格特点的成因

1、受到时代和社会经历的影响

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与诗人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经历分不开的。李白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关怀社会现实,有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之心,诗人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充满了信心,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但是却处处碰壁。在其出仕失败之后,不甘屈居与人的李白蒙受绝大的羞辱而生成绝大的失落感,始终找不到出路,而又始终不甘“远身金殿”,便始终靠山水与幻想以自我麻痹,走向千古失意文人相同的放浪山水以自疗创伤的一路,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体验了多种生活,交际相当广泛,凡是名山名水进入他的视野也就融进他的诗魂,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可以说时代是李白唱出如此动听的山水赞歌的一个重要原因。

2、受到道家的影响

李白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儒、道都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中国历史上各种传统思想都有过接触,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道家的思想,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举行了入道仪式。道家主张清净无为、追求长生不老,追求现实享受,御风而行,翱翔宇宙之间,李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之一。他高咏着:“五 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进入山水诗创作,他寄情于山水,幻想着到那些云山飘渺中去游仙学道,他以山水为寄托展开了壮游山水的实践,形成了豪放、飘逸的诗风。同时道家所倡导的“神与道合,形与玄通”的境界也影响了诗人的山水观,体现了一种与山水交融的自然境界。在《山中问答》中,他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

3、受到二谢诗歌的影响

李白山水诗还深受“两谢”的影响,诗人接受了谢灵运、谢朓的艺术滋养,继承了“两谢”(谢灵运、谢眺)清新的风格,甚至在自己的诗歌中直接引用了他们的诗句,如“池塘生春草”,“山水含清辉”,“澄江静如练”。他在继承两谢开创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放弃了两谢的精雕细刻,运用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加以积极创新,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独特语言风格,把山水诗的创作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功力,山水之美与他的“赏心”瞬间碰撞,往往产生充满了艺术生命力的佳篇名句,彪炳后世。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巨大,韩愈有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以才力写诗,凭气度写诗,曾巩赞李白文“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11。他一向反对雕章琢句,所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努力向民歌学习,深得民歌自然天成之风致。他的诗歌语言,平易真切,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在人民的心中,李白是不朽的,李白的诗也是不朽的。李白的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骄傲。李白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参考资料:

1、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2、《唐诗宋词元曲》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

3、《唐宋诗醇》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年4月

4、《唐诗鉴赏辞典》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5、陆时雍 《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

6、李晖 《李白诗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9.6、赵翼 《瓯北诗话》 凤凰出版社 2009-12-1

7、《太白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8、全唐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9、张厚余 《太白诗传》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10、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上一篇:a股熔断机制什么时候启动下一篇:教科研计划总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