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精选9篇)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篇1

班级 英语一班

学号124022008024 姓名 黄依琳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紧密相连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语言禁忌。但是,死亡却是全人类共同的归宿,是人类无法超越的生命终点,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是人类普遍的心态,这使得死亡成为各民族共同忌讳的话题。(1)笔者在此只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的不同来源入手,对它们的文化成因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增强人们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文化成因;文化内涵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前缀eu=well 和词根pheme=speaking。意为“to speak with good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以好听的言词或令人愉快的方式来说话)(2)。根据定义,委婉语是一种用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那些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润饰手段。(3)。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来源及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源自价值观的英汉死亡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重合

尽管汉英两民族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并且演变成了不同的民族思维定式,使得两民族的价值取向千差万别,但二者间也有相似之处,其中一个典型的共性就体现在死亡价值观上。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十分推崇“舍身取义”这一英雄的传统。因此,当一个人为公或为国家过早地献出自己宝贵生命时,人们通常会用“献身”、“舍身”、“殉国”、“殉职”、“牺牲”、“阵亡”、“杀身成仁”、“英勇就义”、“为国捐躯”、“舍生取义”、“肝脑涂地”等褒义词语婉称之,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崇敬而又深切哀悼之情。无独有偶,英语里也有一些表示为国家或事业而捐躯的委婉语词,如to lay down with one’s shovel and hoe(为国家或事业捐躯);to kiss the dust(阵亡)等,但与汉语相比,这些表示法在搭配意义、内涵意义以及感情意义的传达上稍逊一筹。(4)

与之相反,对于那些坏蛋、恶棍、以及社会渣子之死,人们常用带有贬义色彩的委婉词语,如“完蛋”、“翘辫子”、“蹬腿”、“下地狱”、“一命呜呼”、“命赴黄泉”、“上西天”、“见阎王”等。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里,其中“翘辫子”、“见阎王”、“命赴黄泉”、“一命呜呼”等婉词,还带有明显的诙谐语气。英语里此类委婉语词有:toslip off the hooks(翘辫子,咽气);to kick the bucket(蹬腿);to send somebody to eternity(上西天);to go west(归西)等。其中to go west,从表面上看,与汉语的“上西天”或“归西”在内涵意义上完全对应,其实两者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想认识:to go west是一种比喻说法,即把死亡比作业已西沉的落日。而“西天”在汉语中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古代佛教徒把位于我国西南方的印度(古称为天竺)称为西天。西游记中的唐僧上西天取经,就是此意;二是指佛教徒心目中的“极乐世界”。这些带有反面评价色彩的英语委婉语词在语用过程中也能传达一种丰富的感情意义。例如: His heirs were greedily waiting for him tokick the bucket.(他的继承人正眼巴巴地盼着他死呢。)(3)

(二)源自宗教的死亡委婉语体现不同的宗教文化

言语禁忌源自宗教迷信。诚如英语委婉语研究专家尼曼等指出:委婉语的最早主题是宗教性的。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最大。“佛教以业报轮回来解释人的生死,实际上同以灵魂肉体来解释人的生死一样,最终赋予了人以超越死亡达到不朽的性质(5)。”佛教提倡修行,其最高境界为“诸德圆满俱足,诸恶寂灭净尽”,即“圆寂”或“灭度”;如果功德圆满,达到“四大皆空”,则死时心平气定,盘膝端坐如生,即“坐化”。另外,用于婉称佛教徒之死的常见词语还有:“升天”、“入寂”、“殉道”、“归真”、“登莲界”等等,不一而足。而道教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生命不死、飞升成仙,于是称人死为“仙逝”、“仙游”、“仙去”、“上仙”等;认为人死犹如蝉之脱壳,婉称“蝉脱”、“蜕化”;或如鸟生双翼飞升,曰“羽化”;或传说得道成仙便乘白鹤而去,即“骑鹤”、“化鹤”或“鹤化”。这些形形色色的委婉表达方式无非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必然导致言语禁忌的多样性。

英、美国家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基督教义是全社会奉行的道德准则。传统的基督教徒们相信肉体在价值上低于灵魂,肉体有死、灵魂不灭,努力修行以期灵魂升入天堂而非坠入地狱。正因为有了这种信仰,他们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这种宗教的一元化对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词产生巨大的影响,即英语中有大量“死亡”委婉语源自《圣经》或其他有关基督教的传说和典故,体现了基督教对“死亡”的宗教解释。譬如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因此人死去也就应该to return to dust(归于尘土);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为了赎罪,因此死去就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偿清欠负大自然的债务);上帝乃万物之主,人死后就得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被召到上帝身边),听候上帝的the Last Judgement(最后审判),正因为此,人生在世,只有积德行善,死时才能to pay Charon(雇请冥河上的船船夫卡戎),将自己安稳地to cross the River Styx(渡过冥河),进而to go to a better place(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世界去),即to go to Paradise(进入天国)。然后就能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或to rest/be in Abraham’s bosom(安歇在亚伯拉罕的怀中),因而感到to be at peace(心安神泰)。基督教义还认为,人死只是to yield up the ghost(魂出躯壳),而灵魂却to launch into eternity(获得永生),以及to have one’s name inscribed in the Book of Life(名字留在永生簿里)。这些浸淫着厚重基督教义的“死亡”婉称,便是英美民族人们所普遍信奉的那种完美人生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宗教的这种一元化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宗教委婉语的全民化。(2)

(三)源自社会制度的死亡委婉语体现不同的制度文化

在讲究“皇权至上”、“尊卑有等”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者非但生前要高人一等,而且死后也要有别于庶民。这就使委婉语“死”带上了强烈的阶级性,即对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所谓“崩”,即“山坏也”。古人把天子视为天或高山,因此天子之死犹如天崩或山崩。对此,汉语里还有其他多种委婉表达法,如“驾崩”、“晏驾”、“上崩”、“升遐”、“登避”等。关于这种迂回陈述,其他还有:帝王之“死”,又称“弃朝”(即丢弃朝廷而去)、“弃群臣”、“弃天下”;平民百姓只能叫“弃世”、“弃平居”、“弃馆舍”。此外,汉语中四字格成语极为丰富,其中也有一部分反映死者身份地位的委婉成语,如:“宫车晏驾”用于帝王,“命归黄泉”、“撒手人寰”用于平民百姓,等等,足见汉语委婉语表现力之丰富。由此可见,在封建等级观念极强的中国,不同社会地位和官价的人的“死”的委婉语可谓界定清楚、等级分明。它们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特殊产物,深深地扎根于坚实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

然而,英美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尤其英国是推行资产阶级民主最早的国家。英美人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而且,15、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7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以及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加速了以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模式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巩固了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的思想意识。因此,虽然英语中也有大量表达“死亡”的婉称,但没有社会地位差异这一方面的体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欧洲中世纪流传的一条古老格言中窥得一斑“,Popes, kings, beggars, 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黄泉路上无贵贱。教皇也罢,国王也罢,乞丐、小偷也罢,人皆有一死)。”他们认为“死亡”就是“走众生之路”(to go the way of all flesh),把“死神”说成是“伟大的平等主义者”(the greatleveler)。可以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根本不可能产生那种社会地位界定清楚、等级分明的委婉语。(6)

三、结语

喻云根先生指出,对比研究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比较,揭示其中的相似和差异,以寻求可用于语言教学与翻译等实际问题的原理”。(7)本文从价值取向以宗教信仰、及社会制度三个方面对英、汉“死亡”委婉语作了比较分析,旨在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土壤的差异,由相同的禁忌发展而来的委婉语却不尽相同。死亡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它往往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出一个民族鲜明活脱的文化个性,并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人类的语言宝库,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1)

参考文献

1. 吴慧坚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 李国南.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3.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4. 郑桃云,赵艺红《英汉死亡委婉语来源及文化内http://

2009年1月 5. 黄应全.《生死之间》 作家出版社,1998年5月

6. 李海燕.《从汉英死亡委婉语看民族文化的异同》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11月 7. 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1994年1月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篇2

1 死亡委婉语的含义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地共存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社会现象。英语里委婉语“euphemism”来源于希腊语“eu”和“pheme”, 前者意思是“好听的”, 后者意思是“语言”, 合起来意思就是“说好听的语言或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说话”。汉语与“euphemism”相对应的是“委婉语”或“婉辞”, 是一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生活中那些让人尴尬、令人不快和令人恐惧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它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 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观念。使用委婉语可以使人们避免许多难看的局面, 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每一种文化中人们都避讳提及此事但是又不可避免。为了避免提及“死”这个词, 人们创造了很多替代词。

2 死亡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萨皮尔 (Edward Sapir) 认为,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合, 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可以说,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脱离任何一方而单独存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作为语言形式的一种, 死亡委婉语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在每一种文化中人们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 这些都会在文化中有所体现, 文化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委婉语。死亡委婉语是文化的载体, 是民族特征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种文化都有死亡委婉语, 但文化内涵又各不相同。死亡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的交际背景下其用法也有所不同, 是文化的体现, 同时又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模式。即使是在同一文化、同一历史时期, 由于不同的社会因素、不同的文化观念, 对死亡委婉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3 死亡委婉语体现出的英汉不同文化观念

Hartwell提到“事实上, 委婉语体现了文化观念”。当然, 死亡委婉语也不例外。

3.1 社会等级观念不同

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强调民主和自由, 提倡个人主义, 信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生来平等)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并不是由他的位置决定的, 而是由他取得的成就决定的。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No sooner said than done-so acts your man of worth.” (说到马上做到——这样才是高尚的人) 。当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经常问的问题是“你是做什么的?”人们通常回答自己目前正在参加什么活动, 而不像中国人通常会回答自己的工作职位或是头衔。如果一个人能把工作做好, 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都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和赏识。在古代欧洲有一句名言, “Popes, kings, beggars 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 (教皇、国王、乞丐和小偷同样都要死去) 。因此, 在英语中, 死亡委婉语没有严格的社会身份地位之界限。

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 在一个团体中的中国人很在意自己的地位, 并且根据自己的地位行事。同样的, 社会角色和地位也会体现在语言中。人们要根据自己的社会等级说话, 尤其是在古代中国。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社会阶层也会使用不同的死亡委婉语。《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 士死曰不禄, 庶人曰死。”不同的死亡委婉语不仅适用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 不同年龄的人死去也会用不同的委婉语。人们把婴儿之死说成是“没成人”;把幼儿之死称为“夭折”、“夭亡”;把少年之死称为“凋谢”;把年轻有才的男子之死称为“地下修文”、“英年早逝”;年轻漂亮的女孩之死称为“香消玉陨”、“倩女离魂”、“葬玉埋香”等词。把老年人之死称为“寿终”。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中国古代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地位高低之分。中国人崇尚孝道和礼节, 至今也是如此。不同家庭成员死亡也用不同的委婉语, 父亲之死称为“失枯”, 母亲之死称为“失恃”, 妻子之死称为“失俪”。

3.2 宗教信仰不同

西方人信奉基督教, 这种宗教上的一元化对死亡委婉语的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很多死亡委婉语都来自圣经或是与圣经有关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是天堂和人间的创造者, 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 人死去也就应该“to return to dust” (归于尘土) ;上帝是万物之主, 所有人最终必定“be called to God” (被召到上帝身边) , 而且还要“to hand in one’s accounts” (上交自己的账本) , 等待上帝的“the last Judgement” (最后审判) 。在圣经中, 亚当和夏娃犯下“original sin” (原罪) , 人们认为死亡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偿还欠大自然的债务) 。英语中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说法, 如“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 , “to be in heaven” (去天堂) , “to be/to rest in Abraham’s arms” (安歇在亚伯拉罕的怀中) , “to be with angels” (与天使同在) , “to be taken to the paradise” (进入天国) 。有很多与宗教有关的死亡委婉语也被非基督教徒使用, 最常使用的有“go to heaven” (去天堂) , “go to Jesus”去见上帝) 等等。在文学作品中, 我们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例如:Is it not suffi cient for your infernal selfi shness, that while you are at peace, I shall writhe in the torments of hell?

(当你得到安息的时候, 我却要在地狱的折磨里受煎熬, 这还不够使你那狠毒的自私心得到满足吗?) 《呼啸山庄》

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 其中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最大。道教起源于心理学和哲学, 在公元前440年发展成为一种宗教。道教认为死亡就是暂时休息, 灵魂在死后会转世投胎。道教的最终目标就是超越死亡获得永生, 飞升成仙。道教的重点不是崇拜某一位神, 而是要与“道”和谐相处。道教认为降生不是开始, 死亡也不意味着结束, 认为天上有神仙存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瑶池”、“蓬莱”、“道山”。如果一个人得“道”之后, 就会生活在那里, 所以就有这样的死亡委婉语如“驾返瑶池”、“瑶池添座”、“忽返道山”。据说得道的高人在死去之后会乘鹤去天上, 因此死亡也被称作“跨鹤归西”、“鹤化”。人去天上之后, 就变成了神仙, 死亡也被称为“仙逝”、“仙游”、“仙去”、“上仙”。

佛教以业报轮回来解释人的生死, 实际上同以灵魂肉体来解释人的生死一样, 最终赋予了人以超越死亡达到不朽的性质。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证得不生不死没有轮回的成佛境界, 即“涅槃”。好人死了之后就“去西天极乐世界”, 坏人死了就去“下地狱”。佛教认为由于欲望, 人生就是遭受折磨。广义上来说, 死是痛苦的是因为有生的欲望。佛教提倡修行, 其最高境界为“圆寂”或“灭度”;佛教徒如果功德圆满, 达到“四大皆空”, 则死时心平气定, 盘坐着像活着一样, 称为“坐化”。佛教婉称死亡的词语还有:“升天”、“示寂”、“入寂”、“入正”、“殉道”、“归真”、“登莲界”等等。

3.3 社会关系不同

价值取向是人们看待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方式。个人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提出的, 他认为个人主义是唯一的、特别的, 是自然的基本单位。在美国, 社会关系是基于个人独立, 每个人首先要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次他才属于某个团体或组织, 正像Benjamin Franklin所说的,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 天助之) , 西方人强调个人目标的实现。因此, 英语里有死亡委婉语“to fi re one’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to lay down one’s life” (为……献出生命) 和“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 ce” (做出最后的牺牲)

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中国文化, 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人们认为“仁”是生命奋斗的目标, 而“礼”是人们取得此目标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很多中国人出生在一个很大的家庭, 有很多兄弟姐妹, 中国人很注重集体观念。集体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与个人主义不同, 个人身份是基于社会系统的。普遍认为, 中国人更注重个人与社会组织其它成员之间的关系, 更注重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国家的每一个成员要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有很多死亡委婉语反映这一点, 如“成仁”、“赴义”、“殉道”、“殉节”。中国文化注重死亡的价值, 如果有人为国家而死就婉称为“为国捐躯”、“以身殉职”。

4 结语

人们在交流中使用死亡委婉语可以避免不快,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死亡委婉语。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 英汉死亡委婉语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别。英语文化植根于平等观念, 而汉语文化植根于等级观念;英语受基督教影响很大, 而汉语受道教和佛教影响深刻;英语国家推崇个人主义, 中国推崇集体主义。通过本文的分析, 期望能有效促进对英汉文化不同的理解, 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Goodenough, 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57.

[2]Samovar, L.A.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浅析 篇3

【关键词】委婉语 比较分析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英语的委婉语一词源自希腊语euphemism,其本意就是用“听起来好”(eu)的“说话”(pheme)来表达意思,这样的话就可以使用美好中听、温和悦耳、曲折含蓄的话语去代替原本令人不悦、粗俗刺耳、生硬直率的说法,以达到模糊抽象、礼貌避讳、典雅幽默及自我保护的交际效果。

英语界权威的辞书基本对其都有详细的定义,比如:《韦氏新大学词典》(Webster' 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对其这样定义:“ substitution of an agreeable or inoffensive expression for one that may offend or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当某种表达可能冒犯或引起别人不愉快时所替代运用的一种令人愉快而友善的表达)”。《柯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则有更详细的描述:“an inoffensive word or phrase substituted for one considered offensive or hurtful, esp.one concerned with religion, sex, death or excreta(一种愉快的无冒犯的词语或短语, 用于替代令人不高兴、反感的话语, 尤其涉及到与宗教、性和排泄物有关时)”。

汉语委婉语和英语委婉语本意用途基本一致,主要也是采用迂回曲折,较为婉转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本意。汉语中没有直接对委婉语的定义,但是,自古以来,委婉语在汉语中就被广泛使用,只是在古汉语中,委婉语的称呼不同。在古汉语中,委婉语存在诸如微词、婉转、婉言、曲语、婉曲等诸多称呼。

二、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分析

1.从文化背景上。语言是文化的直接反映,蕴涵着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方方面面,不同的民族、地域的文化背景,对同一词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汉语词汇,在中国的不同地域都存在不同理解,更何况对于两大语系的英汉语言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性,在委婉语中必定对各自文化价值观存在着巨大差异性的体现。汉语的发展历史及背景,必然决定了汉语委婉语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比如受儒家中庸思想、理学入世哲学等的影响。

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因此,在汉语中,“老”字象征着经验丰富, 智慧,特权和尊重。比如对老年人的称呼就存在着诸如:古稀之年、高龄、高寿、桑榆、夕阳红等称呼;为了表达对人地位的尊重,还有老师傅、老板、老总等称呼,因此,在汉语中,“老”字不是归属于隐讳词的行列,其实在大多时候是一个褒义词。但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语言国家,“老”(old )却是个隐讳词。

2.从禁忌避讳上。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文化中均存在这大量的禁忌避讳,诸如死亡、残疾、隐私、性行为等,对于这些方面涉及到的词汇往往使用不同委婉语来代替描述。比如,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说辞就积累了大量的委婉语,像走了、去了、没了、升天、仙逝、故去、逝世、辞逝、归西、牺牲、长眠、安息等等词语都被用来代表“死亡”之意。而在英语语言中也存在诸如all asleep、go to sleep forever、pass away、go to a better world、depart、to be with God等委婉语词汇指代“死亡”之意。当然,在汉语中还存在着更专业的委婉语词汇的使用现象,如同样表达“死亡”之意,帝王死用“驾崩”,诸侯死用“薨”,和尚死叫“圆寂”,妻子死叫“断弦”等等。

3.从社交政治上。在社交场合,中英文化中都避免精确地叙述一些显得过于粗俗、猥亵或肮脏的词语,对于这样的词汇,一般都使用另外一些含蓄高雅的委婉词汇来指代。比如上厕所,在古代汉语中有出恭、大恭、小恭等文雅的词汇来指代,在现代汉语中有如厕、解手、大解、小解、方便、出去一下、出去有点事儿、解决问题等来指代。同样,在英语中有to wash one' s hands、To relieve oneself、go to the rest room、go to stool、pass water、go to the bathroom、do the business、spend a penny、use the bath room等等来指代。女性还可以使用更文雅的如fix ones face, powder ones nose 等词。在一个聚会或其他活动中,还可以用Will you excuse me for a few minutes。学生上课时要去厕所,也可以说“May I be excused?”。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委婉语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对各自民族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各自文化价值的表达存在一定趋同性,进而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委婉语的表达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结论

语言作为文化的直接体现,对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体现,委婉语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民族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通过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特别是英汉语言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但更多的是体现了社会文化上的普遍性,委婉语的出现和演变是一种普遍语言特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和文化现象,其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主要用来迂回曲折地描述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对委婉语的深入研究探索有助于了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增强我们的文化意识,不仅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语言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而且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自如地使用语言,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鲁洪萍.浅谈英语委婉语[J].外语研究,2012,113(3):325-328.

英汉委婉语的定义 篇4

来源:《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作者:刘瑞琴,张红

摘要: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中的使用历史由来已久。委婉语产生的主要的心理基础是“忌讳”和“文明礼貌”。在日常语言交际中,特别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为了避免引起不快、减轻交际压力、对某些概念火事物总是避免直接提及;谈论到某些话题或使用某些词语时,大都采用不同程度的“回避”,以避免引起不快,不满或有可能损害感情或关系的语言。为了达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目的,人们就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使用一些模糊或听起来顺耳、令人愉快、彬彬有礼的词语。这种语言现象就是委婉表达法{euphemizing}.委婉语表达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策略,是交际双方表达情意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言艺术。委婉表达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又应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交际活动中,可以说,委婉表达法与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密不可分。由此,在不同文化中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euphemism}.英汉委婉语的产生也是如此。关键词:委婉语 回避 迂回曲折。

1.英语委婉语{euphemism}的定义

英语中的委婉{euphemism}一词,是从希腊语借用而来的。在古希腊语中,emus为“好” “听起来好”的意思,phase为“说话”的意思。两部分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就是“用好听的话或 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将euphemism定义为: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nt.意思是“用一种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New Edition}中对euphemism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use of other, less exact but milder or less blun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words required by truth or accuracy: “Pass away” is a euphemism for “die”.“Queer” is a modern euphemism for “homosexual”.这段解释的意思是说,委婉语使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较委婉、温柔和或者不那么直率的词语取代另一些事实上就是那么真切的词语,如用pass away{去了}代替die{死},queer{奇异的}代替homosexual{同性恋的}。英语euphemism 就是用一种比较温和悦耳、婉转含蓄的说法,去代替比较粗鲁刺耳、令人不快、伤心或不宜直言的说法;或者是把话说得转弯抹角,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一些。例如:

And ,it being low water,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正是退潮的时候,他跟水一道去了。---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He went out with the tide是he was drowned的委婉说法。关于“死亡”,英语中有许多委婉说法:pass away, to be no more, to be gone, to go west, to fall asleep, to lose one’s life, to breathe one’s last, to meet one’s Maker, to go to glory等等,正像汉语中也有“作古”“去世”“逝世”“与世长辞”“不在了”“归西”“长眠”“停止呼吸”“升天”“会见祖先去了”等不同的说法。

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the words:“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and in Parliament——you regret he“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在私底下,我就会干脆把他叫做撒谎者。在报刊上你却要用这样的字眼:“粗心大意地忽视了事实”而在议会里—你就要表示遗憾,因为“竟然得到了如此错误的信息”。—— Galsworthy Silver Spoon 在此例中,故意把“撒谎”说成是“粗心大意地忽视了事实”或“尽然得到了如此错误的信息”这种委婉语的使用是为了避免当众刺激某些头面任务,以保全他们的面子,此外,“He and Truth are not on very intimate terms{他和真理的关系不甚密切}。”也是“He is a liar{t他是骗子}”的委婉说法。

2.汉语委婉语的定义

汉语对委婉语有多种称呼:唐钺先生在《修辞格》中称之为“微辞”,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分设“婉转”和“避讳”,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称之为“委婉”,后来多被称之为“婉曲”。《辞海》对“婉言”所下的定义是:“修辞上辞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委婉”的解释是:“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是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一书中讲的更清楚:“婉曲,指的是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从以上对委婉{婉言、婉曲}辞格的定义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研究学者认为“委婉”涉及到禁忌问题,要照顾交际对方的心理或顾忌语言效果;大部分学者认识到委婉的表义特点是不直言其事,不直说本意;有的学者强调用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那些明说出来会使人感到不悦、不敬、羞涩、粗鲁甚至难堪的表达方式。例如:

村里街坊领居,老一辈子提起她,都管她叫“喜旺家”。或者“喜旺媳妇”;年轻人只管叫她“喜旺嫂子”。至于喜旺本人,前些年在任强提起她,就直说“俺那个屋里人”,近几年双双有了孩子,他改叫做“俺小菊她妈”。--李準《李双双小传》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对女性的称呼,如果直呼其名似乎有失礼貌,于是就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既亲切又恰当。这种称呼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婉转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瑞琴.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2]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关成勇.Analysis of Chinese Euphemism[J].海外英语

英汉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 篇5

英汉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

基于莱考夫的隐喻理论构架,本文从中英文化对比的视角对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当代认知观认为隐喻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过程.人类文化的共性铸就了英汉隐喻中的相似之处, 中英文化各自的特性又造成了他们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 理解隐喻本身的意思, 更要深入学习隐喻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 者:赵亚玲 ZHAO Ya-ling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外语系,四川,宜宾,644000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年,卷(期):7(8)分类号:H313.3关键词:隐喻 文化 认知 跨文化比较

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 篇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它蕴含了浓厚的社会文化信息。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 在古今英汉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中都有运用, 在人们日常语言交往中运用得更为广泛。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委婉语, 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是两种语言的同一修辞手法, 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差异, 这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上既有相同之处, 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将从英汉委婉语的定义内涵、构成方法、语用交际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以促进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为在英语和汉语学习及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使用委婉语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英汉委婉语的定义内涵

英文euphemism (委婉语) 一词系源自希腊语euphemismos。词头“eu-”的意思是“good, well” (好) , 词根“pheme”的意思是“speak” (说) , 词尾“-ism”的意思是指“ (该) 动作或其结果”。这个字面意思是“speaking well of...” (对……好言夸之, 对……婉言称之) 、“good speech” (好的说法) 或“words of good omen” (吉言) 。Neaman对euphemism有清楚的阐述:“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 (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代替直率的、触怒人的词语, 用好听的词语去掩饰事实)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给的定义是:用比较模糊但更温和或比较委婉的单词或短语代替直言直语 (employs the use of other, usu.less exact but milder or less blun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words required by truth or accuracy) 。

汉语中的委婉语, 也叫婉转、婉曲或避讳。即“在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 就不直说, 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 便不直说该事物, 却用旁及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汉语《辞海》对“婉转”所下的定义是:“修辞上辞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在他的《汉语修辞学》指出:“婉曲, 指的是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 而闪烁其辞, 转弯抹角, 迂回曲折, 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英语中的euphemism与汉语的委婉语是基本对应的, 属于英汉语言的同一修辞手法。但是两者有细微的差别:

(1) 英汉委婉语的不同强调。英语委婉语强调是用单词和短语替代源语, 而汉语则强调用委曲含蓄的话代替或烘托暗示原意。从表层结构看, 有的汉语委婉语包含更多的词语, 有长话短说的特点。从语义内涵看, 汉语委婉语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距离更大, 更委婉曲折。例如: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假若敌人再在河口安上据点, 那和端村就成一条线, 淀里的斗争形式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孙犁, 《荷花淀》) 例子中当水生嫂得知丈夫要去参军时, 只说了“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既包含了对丈夫的鼓励支持, 也夹杂了她的几分埋怨,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她对丈夫参军既高兴又有些不满的复杂的内心感受。

(2) 英语委婉语更强调关爱的情感内涵。英语委婉语强调替代词比源语更文雅更温和, 不触犯人, 使人愉快, 有关爱的情感内涵。以表示“老年”概念的委婉语为例, 英语中有很多种替代old和aged概念的词语, 如seasoned man, senior citizens, thelonger living, the advanced in age, homes for adults/the aged, an adult community。

三、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方法对比

1.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构成英语委婉语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说, 英语采用构词、拼写、语音、词汇、语义转换、比喻等手段构成委婉语。

(1) 首字母结合法 (Initialism) 。将禁忌语的第一个单词拼合而成的。如, DA:drug addict (吸毒者) , MD:mental deficiency (低能儿) 。 (2) 剪辑法 (Clipping) 。将一些词语掐头去尾。如, vamp:vampire (荡妇) , lav:lavatory (厕所) 。 (3) 使用带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反义词 (Antonym with Prefix and Suffix) 。如:unwise (不聪明, 即stupid蠢的) , not feeling well (感到不好, 即ill病了) 。 (4) 曲读法 (Phonetic Distortion) 。为避讳委婉而刻意歪曲词语的发音。如:bluggy (bloody) , gad (God) 。 (5) 借词法 (Borrowing) 。借用外来词代替本族语言中粗俗的词语。如:借用法语中的derriere代替臀部, 借用意大利语中的bordello代替妓院。 (6) 语意扬升法 (Inflating and Magnifying) 。用一些比较温和、刺激性少的词语代替粗俗难听的禁忌语或以更动听的词语代替中性词。如:special area (特殊地带, 即slum贫民窟) ;custodian engineer (监管工程, 即floor-sweeper楼道清洁工) 。 (7) 语义转换 (Semantic Shift) 。用某一表示整体的词或笼统说法代替禁忌语。如:chest (胸部, 即breast乳房) , limb (四肢, 即leg腿) 。 (8) 比喻法 (Metaphorical Transfer) 。把禁忌事物比作性质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如:apples (苹果, 即mammas乳房) , blossom (花朵, 即pimple丘疹) 。 (9) 宽泛模糊法 (Widening) 。用模糊词语使其意义变得空泛含混。如:用affair代替绯闻, 用growth代替癌。

2. 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

由于汉语不是由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 所以不采用英语中的词缀、首字母缩略、剪辑等方法构成委婉语。汉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主要有:语意扬升、反义替代法、语义转换、比喻和宽泛模糊等方法。 (1) 语意升扬法。用比较温和的词语代替粗俗语。例如:耳朵不灵 (耳聋) , 发福 (发胖) 。 (2) 反义替代法。用反义正用的方法把禁忌语变为委婉语。例如:长生木 (棺材) , 太平间 (停尸间) 。 (3) 语义转换法。例如:情人 (老乡好) , 谢顶 (秃顶) 。 (4) 比喻法。把禁忌事物比作表面上相同或相似, 但实质不一样的另一事物。例如:兔唇子 (豁嘴) , 到仙境去 (死了) 。 (5) 宽泛模糊法。把具体事物说的抽象, 故意模糊其意象。例如:用“个人问题”指代“婚姻”, “有了”指代“怀孕”。

四、英汉委婉语的语用交际功能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 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 委婉语主要有避讳、避俗、礼貌、掩饰等语用功能。委婉语的应用也遵循了英国语言学家G.Leech (里奇) 所提出的Politeness Principle (礼貌原则) 中关于得体准则、赞扬准则、赞同准则和同情准则的理论。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大体可分为几类:

1. 回避忌讳。

说话时遇到犯忌讳的事物, 人们不愿、不忍或不便直接说出, 用别的平和的词语来代替, 以免引起不愉快, 避免刺激。如: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有pass away, beno more, depart, be gone, join the majority, go to west, go to home, to be at peace, to have better place, final sleep, with God等。人们把死亡比作回家、睡觉、休息等常事, 以此减少由死亡带来的恐惧、悲伤和不快。汉语中也是如此。例如:昨日知老太太仙逝, 谨备瓣香至灵前拜祭, 稍尽微忱。 (曹雪芹,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四回) 这里用“仙逝”来代替“死了”。

2. 避免粗俗、不雅。

对于与疾病、缺陷、人体排泄、性爱等犯忌触的事物, 直接说出过于粗俗、直露, 用委婉语来回避掩盖、美化装饰, 避免了尴尬和厌恶。例如:“He got secret disease.”比“He got venereal disease.”更委婉、更文雅。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当王夫人要问老太太为何没赴贾敬的寿辰宴会时风姐说道:“老太太昨日还说来着呢, 因为晚上看见宝兄弟他们吃桃儿, 老人家又嘴馋, 吃了有大半个, 五更天的时候就一连起来了两次, 今日早晨略感身子倦些。”这里王熙凤用“起来”代替“泻肚”, 既告知了实情又避免了粗俗和不雅。

3. 顾全面子, 取悦他人。

委婉语的使用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和自尊心。比如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对职业极其敏感, 于是所有工作都有一个悦耳的名字, 如用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 (鞋类保养工程师) 来代替bootblack (擦鞋匠) , 地位低微的职业通过美化摇身一变而身价百倍, 形象美好。在汉语中, 环卫工人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美容师, 避免使人联想到肮脏不堪的垃圾, 也反映了人们对他们职业的尊重。

五、结语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部分, 已深深嵌入语言之中。英汉委婉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同一基本对等的修辞。在定义内涵、构成、语用功能上二者存在着相同之处, 同时也存在着差异。在中外文学和人们日常生活中, 委婉语都有广泛应用, 而且起着回避忌讳、避免粗俗、协调人际关系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语言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委婉语, 重视对委婉语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卢红梅.华夏文化与英汉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隐喻研究 篇7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 死亡隐喻 认知

一、委婉、委婉语、死亡委婉语

委婉,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陈望道先生在他《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它定义为“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就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的,名叫婉转辞。”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就是委婉语。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是一种用不冒犯人、令人愉快的词语去替代直截了当的、易触怒人的词语,即用好听的话来掩饰事实的修辞手法。它使得人们之间的交谈尽量免去粗俗失礼,避免难堪尴尬,最终达到美化措辞和遮掩真相的效果。从古至今,人们普遍避讳死亡这一自然现象。提及死亡,人们都会表现出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人类的正常心态。一般来说,人们既害怕死亡,也不愿提 “死”这个可怕的字眼,生怕它会带来不幸。然而在现实的言语交际中又不得不提及它,这样就衍生了“死亡”的委婉说法。

二、隐喻

隐喻是一种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的比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是人们思维和语言行为的基本认知能力。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现在,对隐喻的探索与研究已经从修辞学扩展到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又进一步延伸到语义学和语用学。尤其引人注目的隐喻研究热点是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Lakoff和Johnson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三、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隐喻表达

(一)死亡是旅途的结束,现世的离开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最主要的活动都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这个“行”指离开家踏上旅途和结束旅途返回家中。根据这个经验,就形成了“人生是旅途”的隐喻。因此,生命的终结是人生旅途的结束,用“离开”来表示“死亡”这一隐喻。例如 “离开人世,谢世,与世长辞,过世,走了,归西,归天,见老祖宗,见马克思,升天,疾终”等都表示死亡的意思。在此隐喻中,死亡便被映射为从现世的离开到另一更加美好的世界,人并没因死亡而灰飞烟灭,而是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这是对人生的美好愿望,由此达到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生者悲痛的减少。

(二)死亡是睡眠或休息

中国有句谚语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息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状态,休息时人处于静止无意识状态。人们常用这种状态来映射人死时的情形。因此,就出现用休息来隐喻死亡的说法,体现人们对死亡最真实最直观的理解。现代汉语中用“长眠,永眠,安息,沉睡,永远睡着了等”来隐喻死亡。在此隐喻中,将睡眠投射到死亡是因为睡眠和死亡有相似点,都处于无意识静止状态。在此意义上,死亡确实是睡眠是休息,不过不是普通的睡眠,而是永恒的睡眠。通过这种投射,死亡与睡眠的相似点得以突显,而死亡带给人的悲伤恐惧则被隐藏掩盖起来,对人们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

(三) 死亡如草木凋零

人类的死亡是植物的死亡。在农耕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依据植物生长周而复始的循环周期来表达。一棵植物从种子开始,就要经历春生、夏茂、秋实、冬枯的过程;人类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老年。人们把对植物和生命相似的认知感悟联系在一起,把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相对应。落叶对应死亡的来临或是老年,枯萎对应死亡,现代汉语中用“夭折,凋零,兰摧玉折,昙花一现,叶落归根”等来隐喻人类的死亡。

(四)死亡是谢幕

这一隐喻源于人生是场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在舞台上表演这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有出场登台表演的时候,也有谢幕走到屏幕后的时候。最后一场戏一谢幕就与人在世上的最后阶段——死亡相对应。如:

<1>中新社北京2011年10月21日 电题:卡扎菲69年“疯狂人生”谢幕

<2>广州日报:乔布斯去世 传奇CEO谢幕(大洋网-广州日报,2011年10月07日)

结语

委婉语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成为汉语语言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大量隐喻性语言一则说明人们利用具体思维描述死亡这个抽象概念的认知机制,二则说明人们出于对死亡的害怕利用婉转含蓄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死亡,减少对死亡这个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恐惧。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林伟. 论英汉死亡委婉语中死亡隐喻的相似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4):11-13.

[3]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从英汉委婉语的表达解读中西文化 篇8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各语种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出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是使用语言时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在汉语中,委婉语主要是指当人们不愿说出,而又不得不指明某事物时,便使用含蓄隐晦的词语,以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自希腊语的“eu”(好的)和词根“pheme”(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good speech”(好的说法),它可以避开或减轻直言的刺激作用。因此,英汉委婉语起源于共同的心理基础,有着共同的使用范围。首先,英汉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忌讳”都是产生委婉语的重要心理基础;其次,英汉语言中常用委婉语来说明人体的某些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再次,英汉委婉语都满足了人们美化事物的心理需求;最后,英汉委婉语的使用把严肃的事实寓于幽默中,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

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特殊语言的委婉语也是特定文化的折射。我国语言学家戚雨村先生认为,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所以,英汉委婉语无一例外地折射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

二、英汉委婉语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委婉语蕴含了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文化意识,以及其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最典型地表现在对待“死”、“老”、“穷”与称谓的不同态度上。

1. 有关“死亡”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信仰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生理现象。但由于人们的恐惧心理,认为只要不说“死”字,似乎“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基于这种心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大量关于死的委婉语。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因此很多有关“死亡”的委婉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体现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即生命是上帝赋予的,人在其有生之年注定要经历罪恶、堕落和赎罪,而且只有赎清人的原罪,才能在来世得到拯救,进入天堂,否则将在地狱里永受煎熬。基督教的死亡观是以死后灵魂得到拯救,进入天堂为中心的,于是就有了go to meet one’smaker, be with the god, go to heaven, go to a better land, safe in thearms of Jesus, go to glory等。比起西方民族来,中国教派众多,其中对中华民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道教、佛教。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也多来自道教和佛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道教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在委婉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如“隐化、物化、迁形、遁化、羽化、气散”等。道教追求得道成仙,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化仙,升天,升仙,仙逝,驾鹤西游”等委婉语。佛教发源于印度,唐朝时传入中国。佛教追求的是“涅磐”成“佛”,因此,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寂灭、坐化、解脱、上西天、上天、归天、归真”等。英汉语中“死”的委婉语非常丰富,但各有异同,充分体现了英汉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

2. 有关“老”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传统观念

西方文化注重青春、活力与创造的价值观念。在西方文化中,“老”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衰朽残年”、“孤独和凄凉”,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下降。加上西方国家的家庭崇尚结构简单,老人首先是“精简”对象。因此,西方人怕老,对老的惧怕心理已达到忌讳“old”一词的程度。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地借用其他词汇来委婉地表示这一概念,于是便出现了seasoned(经验丰富的),well-preserved(保养得很好的),senior citizen(资深公民),the advanced in age, the mature, 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养老院”也被说成nursing home, home for adults, rest home, adult communities等。相反,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文化传统。在汉文化中,“老”代表了经验、学识、成熟、可靠,年老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体现在语言中就有老当益壮”、“老成持重”、“老成练达”、“老马识途”、“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虽然当代社会已打破了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但父母仍是家庭的重要成员。老人不惧老,社会自然就不忌讳“老”字,还常以“老”互称来表示尊重,如:“您老”、“王老”、“老张”等。我们通常还用“老师傅、老板、老大、老总”这些词来委婉表达“资深历练”之义。

3. 有关“穷”的委婉语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从一个例子来看贫穷在西方文化中如何被人们避讳:“I used to think I was poor,”she wrote.“Then they told me I wasn’t poor;I was needy.Then they said it was self-defending to think of myself as needy, that I was culturally deprived.Then they told me deprived was a bad image, that I was underprivileged.Then they told me that underprivileged was overused, that I was disadvantaged.I still don’t have a dime, 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由此可见,贫穷在英语中意味着生活困窘,标志着社会地位低下。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将物质财富的拥有与否和拥有多少作为衡量个人生存能力的象征。在金钱万能的西方商品社会里,贫穷为人所不齿,自然要想方设法加以掩盖。而在汉文化中,有关“贫穷”的委婉语,常见的只有“囊中羞涩”、“手头不便”等少数几个。这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贫穷”并不像西方那样讳莫如深有关,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4. 有关“名讳”的委婉语体现出不同的等级观念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尊祖敬宗的传统。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地反映了等级观念。在封建社会中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等。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唐人行文用“代”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观世音因此而称观音,民部改称“户部”。现代社会虽已经建立了民主、平等的社会体制,但在人际交往中,仍存在“名讳”情形,即下级对上级不敢直呼其名,往往冠以职位,如某某处长。在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也要避开长辈的名字。晚辈也不可直呼长辈之名。而西方人喜欢与人平等相处,所以英美文化中没有显著的等级观念,无论地位高低都可以直呼其名,下级可以直呼经理名字,儿子可以直呼父亲名字,并且小孩的名字往往与其祖父或曾祖父重名,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英汉委婉语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但由于中西方社会背景、宗教背景、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委婉语从产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摘要: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交流而出现的一种避讳禁忌、美化语言的表达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本文在探讨英汉委婉语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两者所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中西文化差异,心理基础,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李宁.汉英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文化论坛, 2009.

[2]李中.从文化角度谈英汉委婉语的翻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胡鹏, 于江龙.从英汉委婉语解读中西文化差异.科技信息, 2008.

[4]翟惠敏.从英汉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文教资料, 2009.

[5]李秀荣.汉英委婉语所折射的文化异同.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篇9

关键词:隐喻,转喻,死亡委婉语

死亡是人类的生命终点, 人们对于死亡的出现总是无能为力, 对死亡的恐惧及死亡带给人的痛苦, 使人们不愿直接提及这个词, 而是选择更加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死亡委婉语的出现, 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禁忌, 汉语和英语中都出现了大量死亡委婉语, 说明以英语为母语者和以汉语为母语者都对死亡怀着一定的厌恶和恐惧心理。 利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死亡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1.委婉语和死亡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自觉使用语言的一种重要而常见的现象,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避开禁忌或达到较好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委婉语的定义为:euphemism:a polite word or expression that you use instead of a more direct one to avoid shocking or upsetting someone. (委婉语是一种用来代替比较直接的词语以免令人讨厌或不安的礼貌词语或表达。) 传统修辞学认为, 有些词语直接说出来会令人不愉快, 往往被人用曲折的方法说出来, 就形成了委婉语 (张永奋, 2014) 。它是一种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替代直截了当、触怒人的词语, 即用好听的话来掩饰事实 (Neaman&Silver, 1990) 。

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禁忌语, 其中, 最典型和最常见的莫过于对死亡的禁忌。 死亡是全人类的共同归宿, 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 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最终结果, 人们害怕死亡。 王德春指出, 死亡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为求吉利、避凶灾;二是为了避免刺激对方。 死亡委婉语的作用在于可以使人们避免直接提到那个可怕的字眼, 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和对生者的安慰。 一般来说, 当人们不愿说出死亡这个禁忌而在日常交际中又不得不说明时, 就会采用相对含蓄的词语暗示不愿说出的死亡一词, 于是就产生了死亡委婉语。

2.隐喻和转喻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方法, 是语言装饰的手段。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更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 Lakoff和Johnson对隐喻的定义是,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 转喻同隐喻一样, 也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 (赵艳芳, 2001) 。 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性, 转喻的认知基础是临近性 (束定芳, 2005) 。 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 而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 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 两者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相对于隐喻研究来说, 转喻研究起步较晚。 早期语言学家在研究隐喻和转喻时, 往往倾向于将转喻研究置于隐喻研究范围内。 Lakoff和Johnson认为, 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不但表现在语言中, 而且根植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 从根本上说是隐喻式的。 随着学者们对转喻研究的深入, 人们开始意识到转喻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 更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 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相邻或相关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 二者都是基本的认知现象, 都可以为死亡委婉语的构成提供依据。

3.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和转喻

3.1死亡委婉语中的隐喻

大多数委婉语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形成的。 当人们无法用抽象思维能力来理解事物时, 就会倾向于用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来表达抽象事物, 借助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言语交际。 死亡委婉语中有多种隐喻形式,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死亡是休息。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隐喻, 在这一隐喻中, “休息”是始源域, “死亡”是目标域。死亡和休息存在某种相似性, 比如休息时人处于静止、无意识状态, 在这一层意义上, 死亡确实是休息, 而且是永久的休息, 这种隐喻体现了人们对死亡最直观的认识, 凸显了两者的相似性, 淡化了死亡给人们带来的恐惧感。比如:汉语中用“长眠、安息、永眠、沉睡、永远地睡着了”等隐喻死亡;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如:fall asleep, eternal sleep, sleep forever, to sleep with one’s father, 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to be at rest, to be called to one’s eternal rest, to rest in peace...

(2) 死亡是离去。

这一类死亡委婉语的形成是基于“人生是旅途”的隐喻, 旅途的结束便是生命的终结。在这一隐喻中, “离去”是始源域, “死亡”是目标域。离去意味着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即一段旅程的结束, 随即又开始了另一段旅程。于是人们将死亡看做是离开现实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 减少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逝者的悲伤。比如:汉语中有“辞世, 逝世, 与世长辞, 去世, 过世, 离开, 走了, 去了, 不在人世”;英语中也有“to depart with the world, to pass away, to be gone, to be no longer with us, to go west, to say the last goodbye, to go to a better world”。

(3) 死亡是草木凋谢。

这里, “草木凋谢”是始源域, “死亡”是目标域。 把人生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一年中的四季, 春天象征着新生的婴儿时期, 夏天象征着青春活力的青年时期, 秋天象征着硕果累累的中年时期, 而冬天则象征着萧瑟荒凉的暮年时期。 这里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相对应, 萌芽对应幼年, 成熟对应成年, 落叶对应死亡的来临或是老年, 枯萎对应死亡 (尚绮, 2004) 。 以草木凋零来隐喻死亡在汉语中比较常见, 如:“凋零、昙花一现、叶落归根”等, 英语中也有 “fade as a leaf” 的表述。

3.2死亡委婉语中的转喻

转喻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实现的, 基本可以分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内部分之间的转喻两种形式, 有些死亡委婉语可以通过转喻理论得到更好的分析。

(1) 死亡特征转喻死亡。

根据人们的了解, 死亡有很多特征, 凸显不同特征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转喻形式。 比如:人死之前最后的动作一般都是在痛苦地挣扎, 于是汉语中出现了“蹬腿”一词来转喻死亡, 同样, 英语中也有“to kick the bucket”;呼出最后一口气象征着死亡的来临, 于是就有了“一命呜呼”的说法, 同时, 英语中有“to draw the last breath”;死亡时都伴随着闭上眼睛跟停止呼吸, 所以用“闭目、瞑目、断气、咽气”来转喻死亡;中国人死后会装进棺材并埋进土里, 因而用“入土、就木”来表示死亡。

(2) 死亡方式及目的转喻死亡。

汉语中有用不同的死亡方式来表示死亡。 如:“自缢、遇难、一病不起、自寻短见、葬身鱼腹、马革裹尸、吃枪子儿”等。还有一些为公死亡的表达, 如:“就义、殉国、殉职、牺牲”等。

4.结语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 对于死亡的禁忌使得人们不得不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构成更加委婉和温和的话语来代替这一字眼, 即死亡委婉语。 本文通过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死亡委婉语的分析, 发现中西方民族对死亡的认识大同小异,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类似的死亡委婉语, 同时表明隐喻和转喻理论在人类认知世界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3]胡元群.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英汉死亡委婉语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 .

[4]朗文出版公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5]尚绮.汉英“死亡”隐喻对比及汉语“死亡”隐喻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6]束定芳.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方向——语言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7]王德春, 孙汝建, 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8]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概论复习下一篇: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