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网问卷调查报告(精选12篇)
一.调查情况简介
调查时间:2011年6月5号
调查地点:华东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情况:份数50份 回收48份
二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现代社会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是新一代的佼佼者,网络生活同样着我们发展,你是怎样运用你的网络的呢?以下是我们设计的一份调查问卷,希望你能认真的填写,以便我们能获得你最真实的资料,我们对你表示最真诚的感谢.祝所有的同学身体健康,学业有成.谢谢.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问卷
一、上网的基本情况
1、您上网的方式是:
1、宿舍
2、机房
3、实验室
4、网吧
5、其他
2、您平均每天上网时长:
1、1小时以内2、1-3 小时3、3-5小时4、5小时以上
3、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1、学习资料获取
2、资讯
3、邮件
4、QQ或MSN等即时通讯
5、游戏
6、影音
7、网上购物
8、其他
4、占据您上网时间最长的是以下哪种方式:
1、学习资料获取
2、资讯
3、邮件
4、QQ或MSN等即时通讯
5、游戏
6、影音
7、网上购物
8、其他
二、网络对您学习及生活的影响
5、您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
1、网络
2、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
3、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
4、其他
6、您阅读的主要方式是:
1、网络阅读
2、实物书刊
3、手机阅读
4、其他
7、您进行过网上购物吗?
1、频繁
2、经常
3、偶尔
4、从不
8、如果有过网上购物,您会选择哪种支付方式:
1、网上支付
2、汇款
3、货到付款
4、其他
9、您上过论坛吗?
1、频繁
2、经常
3、偶尔
4、从不
10、如果有,您上论坛的主要目的是:
1、获取信息
2、打发时间
3、聊天交友
4、实事评论
5、博客
6、其他
11、您在网上投过电子简历吗?
1、是
2、否
12、如果有,您获得过面试的机会吗?
1、很多
2、一般
3、很少
4、没有
13、您哪种类型的朋友比较多?
1、现实生活中
2、网上虚拟社会中的朋友
14、上网对您学习成绩的影响:
1、明显提高
2、有所提高
3、没有影响
4、有所下降
5、明显下降
15、您浏览过不健康网页吗?
1、频繁
2、经常
3、偶尔
4、从不
三、网络安全
16、您遭遇过以下网络安全问题吗?
1、垃圾邮件
2、病毒攻击
3、信息被盗
4、其他
四、手机
17、您每月平均手机费用是:
1、20元以下2、20-50元3、50-100元4、100元以上
18、您的手机费用占您每月生活费用的比例是:
1、10%以下2、10%-15%
3、15%-20%
4、20%以上
19、您经常使用的手机业务是:
1、语音业务
2、短信及彩信
3、游戏
4、铃声、图片下载
5、资讯订阅
6、其他
三.调查分析
大学生上网特点
网络已经深入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各个领域,为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联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提供了重要平台,上网已
成为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与其他网民相比大学生网民具有如下特点: 总体规模大
对知识和技术具有特殊敏感性的大学生,面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总数为10300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1370万人,占全部网民的13.29%,占全国在校大学生的64.5%。我国大学生网民中男性占56.2%,近70%的大学生网民是本科生,其中一、二年级的网民占到一半以上,将近一半的大学生网民为理工类学生。
娱乐型上网
大学生网民上网最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网络聊天;有超过1/3的大学生网民玩网络游戏,平均每周玩游戏时间长达9.2小时。本科二年级大学生网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最高,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男生上网娱乐的目的更强一些,但是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网上聊天;男生玩网络游戏的比例高于女生,男生较喜欢对抗性强的网络游戏,而女生更喜欢休闲类游戏。
教育学学科玩网络游戏的人数比例最高,工学学科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最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是一半以上时间被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活动,如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
上网时间长
我国大学生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7.1小时,晚8点上网人数达到顶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网民的上网时间逐渐增多。工学学科大学生网民上网时间最长。
自费上网
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学习、生活的费用多来自于家庭的支持,一部分来自于奖学金、个人打工收入、学校生活补助,多数学生以前者为主。据统计,大学生自费上网,比例高达83.1%,每月上网费用支出集中在10~30元之间,比例为38.6%。贵州大学通过调查500名学生发现,每月因上网而花销400元以上的竟高达80.7%。武汉某高校一名女生在大一的时候花在网上的费用高达1000元。
在网吧和宿舍上网
网吧和宿舍是大学生经常上网的地点,最常上网地点是网吧,所占比例为38.5%。在宿舍上网的多为个人或同学拥有个人电脑的高年级学生。而笔者的调查发现,几乎100%的大学生都到过网吧上网,并有50%以上的大学生经常到网吧上网。据了解,某大学一个班的17名男生在一年级时有10个人为网吧会员。高校周边网吧林立也是一个明证。
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于学习方面,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汲取知识主要源于教师、书本、纸张载体等有限资源。调查显示,有83.6%的上网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是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还有36%的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相反,8.3%的承认上网曾经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另外,在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上,有36.9%的认为最大影响是获得了许多生活知识;有33%的则认为网络拓展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有22.6%的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调查中还发现,几乎所有的上网大学生认为自己并没有时常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虽然有些无聊网站会自己弹出,大多数同学采取关闭措施,这说明多数学生的自控力还是比较强的。
用正确、健康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增强思想教育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宣传和影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校园网络一定会是一片晴朗的天空,它定将成为师生在网上的“绿色家园”。
网络与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与学生的人格因素更加密切相关。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访谈信息,都表明网络并不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一大任务,也是最终消除网络消极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合理利用网络的根基。
当今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与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近年来网络的发展是超常规、跳跃式的,可谓“瞬息万变”、“一日千里”。
高校也和整个社会一样,校园网设备的迅速更新和换代,各校区网络中心,各学院、系部、图书馆计算机机房的不断扩大和更新,各行政部门及大部分学生公寓的联网,网络与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日渐融为一体!网络进入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也给师生的教学、生活带来了许多相应的变化,引起许多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时地凸现出来。怎样客观分析信息网络的利与弊,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是一个极为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互联网负面影响的基本措施
1正确认识网络的本质,提高大学生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
大学生沉溺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中,主要是因为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其实网络所有的不仅仅是“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更多的是“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网上搜索”等等。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促进学习和交流,网络永远是为我们所服务的。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制力。
开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网络化的趋势呈现出增长势头的今天,就更需要教育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思想教育,入目入脑,打牢思想根基,提高自制力。德谟克里特曾说:“要留心,既使当你独身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是一种道德境界,它在网络时代更重要。因为每个网络的使用者都是网络的主人,都具有某种独立性,因此,大学生一定要提高自制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遵守网络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
3加强管理,完善与网络社会相应的法律法规。
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对网络行为进行立法,以保护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不被有害信息侵犯。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也开始起步,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这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1997年12月,公安部颁发了《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其它的主要法规还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等,《刑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文本,也有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安全的条款。多网络法规的出台与实施在规范网络行为、保护网络用户,特别是青少年免受非法和有害内容的伤害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就当前形势看,网络立法工作还远未达到要求,特别是在阻止网络犯罪方面尤显滞后。加强网络立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信息选择,挡住信息垃圾。
除了在政策、法律上规范网络行为外,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滤信息垃圾的目的。当前,最常用的技术是安装信息过滤软件,主要包括“黑名单”、"白名单和PICS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过滤软件会不断出现。到那时,信息垃圾就不会这么泛滥了。,结语和展望
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是手机上网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伴随着危害, 为了促进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以南航金城学院在校大学生及附近大学城的高校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总有效问卷数为800份, 样本构成为男性占53%, 女性占47%。理工类大学生占57%, 文科类大学生占43%。
一、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情况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
(一) 大学生接触手机互联网程度
调查显示, 大学生作为一个模仿性强, 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而手机以其便捷, 时尚性吸引着这个群体。调查显示, 超过98%的人使用手机上网, 并且超过80%的人经常使用手机上网。
(二) 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长及流量花费
手机上网时长及流量花费情况反映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依赖程度及粘性, 时间越长, 花费越高, 依赖性就会越强。调查所示, 当今社会大学生每天的手机上网时间1-2小时, 而消费流量则集中在60-100兆。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上网渐成习惯, 超过九成的大学生每天都会手机上网, 并且超过八成的人手机上网在1小时以上。八成大学生上网耗用流量在30M以上, 费用约5元, 且五成学生会存在流量不够用, 因超流量而担负超额手机话费。而对于流量的消耗则与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异, 但这也同时反映出手机上网的时间长短。对于时间的合理安排与手机上网消费的合理运用则更加应该得到同学们的关注与重视。
(三) 大学生手机上网时间段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段, 可以间接反映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和地点, 便于对大学生管理和控制。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都会在无聊之时使用手机上网, 成为了普遍现象。由于对于手机的依赖, 导致大学生上课手机上网, 则对于教学管理, 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 上课效率和自身的学业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挑战。大学生丰富的业余生活、大学课堂的讲授缺乏吸引力、相对自由的个人行为、学校机构的管理不善等也是造成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原因, 当然手机对于同学们的积极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对于大学来说,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完善学业, 提升自我, 实现自身的价值, 改善高校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难得的机遇, 充分利用手机上网的优势, 这才是大学体制应该重视的。
(四) 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的服务
调查显示, 大学生手机上网主要是以娱乐和了解新闻资讯为主, 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对于时事新闻的关注, 对于课外知识面的求知欲程度都有一定的积极性。而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聊天可以说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一目的, 从这一面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的频繁, 渴望与外界不断进行交流, 丰富自身的人际交往面;但是从另一面可以揭示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交流, 对于倾诉对象的难觅。虚拟空间的频繁交流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真实生活之间的交往, 同时也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 甚至会导致交流障碍与语言障碍。
二、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认识
对于大学生对于使用手机上网的认识方面, 调查结果如下:
(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
调查显示, 娱乐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一目的, QQ、微博、微信、人人等即时通信的出现兴起和迅速发展, 其本身的娱乐和便捷性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大学期间, 时间较为宽裕, 娱乐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了解新闻咨询, 大学生伴随着知识和年龄的增长, 对时事政治要求也比较高, 丰富和填充大学生知识。
(二) 大学生上课手机上网的原因
调查显示, 40.8%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没有吸引力是上课时手机上网的普遍原因, 36%和35.6%的学生认为无聊空虚, 消磨时间及课程无关紧要是其上课手机上网的重要原因。不难看出, 老师上课效率和课程实用性直接影响学生课堂手机上网, 由于此原因, 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空虚寂寞, 只能用上网的形式摆脱空虚。
(三)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影响
调查显示, 67.6%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上网开拓了视野, 拓展了知识面, 缓解了心理压力, 结识了许多朋友, 但是仍然有12%的大学生手机上网已经严重影响到其学习和生活, 甚至无法自拔。
(四) 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依赖性
调查显示, 大学生对于手机上网存在严重依赖, 近三成的人将无法忍受无法上网的时间。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手机。大学生活习惯、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自身因素成为大学生普遍手机上网的重要原因。手机上网的影响主要分为对于学习, 网络行为, 心理, 自身的认知几方面, 如何调整自身与外界的联系与共同进步, 则需大学生自身的自我认识。
三、大学生手机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情况、手机上网的认识以及影响手机上网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我们发现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一系列的问题。
(一) 积极方面
1. 手机的通话功能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通过手机这一媒介, 人和人之间相隔千里也可以交流, 是扩大了的人际传播。大学生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 他们从祖国各地汇聚到学校里学习, 远离亲人朋友, 通过手机上网可以告知他们生活情况, 近期生活中的麻烦寻求帮助。与人交往是每个社会人的实际需求。交往空间的扩大使得大学生社会性特征显现出来, 从而排除孤独感等不良心理情绪。
2. 手机的上网功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每天报道大量的时事新闻, 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能够消除人们信息的不确定性。同时, 可以使大学生享受上网带来的其他功能。
3. 手机上网功能自身存在的优势及为大学生提供的便捷:
手机上网, 将信息整合使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互联网的终端机, 手机与电脑相比, 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等优点, 而且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相比有着移动性的优势, 这些优势使得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手机信息载体比报纸、广播、电视信息载体在信息传递上更方便、直接。尤其是3G手机, 其强大的上网功能相当于一台移动的智能化电脑。
(二) 消极方面
1. 精神层面:
过度地沉迷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是手机网瘾给大学生带来的最大危害, 长期将自身感情寄托于网络, 精神空虚, 导致其渐渐疏离现实, 加剧其冷落现实人际交往。
2. 社会层面:
由于大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 导致自身交际范围狭窄、沟通交流能力差, 以及价值观不正确, 不仅影响自身学习, 而且对社会也造成不好的影响, 其教育理念受到质疑。
3. 健康层面:
由于大学生过度沉迷于手机上网, 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造成了大学生封闭心门, 孤独抑郁, 甚至还导致手机上网综合症等现象的日益严重。
4. 学习层面:
由于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依赖性, 导致大学课堂互动性变差。以至于大学教师在要求大学生提出看法或观点时, 大学生不能去独立思考, 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老师与学生都带来了坏处, 同时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具有隐蔽性, 无论课前还是课中, 浏览网络信息, 玩网络游戏, 防不胜防。加大了课堂及学校管理的难度,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改善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手机上网带来了便利, 但是造成的问题是不可估量的, 影响严重且极容易扩散和传播, 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对于各高等院校, 要尽快转变教育理念。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手机的各种功能, 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通过它与亲人朋友交流, 通过它获取信息知识, 不断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从而打造一个拥有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 要尽快转变教育理念, 正确把握手机上网给大学生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主动迎接新挑战,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网络与课堂相互结合方式, 优化教学模式。无论学生在上课还是课外, 都能看到老师课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网络的积极效应发挥最大。
2.端正大学生的手机上网的态度, 在于疏导, 而非阻止。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成人个体, 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将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利弊向大学生展示, 让他们自我思考, 明确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端正心态, 积极提高自己。
3.建设和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部门, 重视大学生生活的每个细节, 使大学生在生活中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帮助, 重视和解决。很多大学生因没有明确人生目标而自甘堕落, 大学教育应该加大职业规划课程课时量和质量。并且成立大学生心理服务中心, 每个系, 每个班都应该有心理观察员, 任何学生问题积极上报, 再由老师进行调查研究, 寻求解决措施, 并对问题严重学生进行咨询了解, 在源头进行预防和解决。
4.大学生在提及课堂手机上网原因时, 第一位的是老师上课质量差和课程无意义, 无聊。所以, 大学选择课程很重要, 应以学校学生未来发展为中心, 做到经世致用, 不能让课程空口而谈。对于教学老师, 应该得到足够重视。教师站在第一位向学生展示学校形象, 发掘老师的潜力。将教师上课质量提高到最好, 解决学生上课无聊问题。
5.积极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提高自我素质的同时, 充实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将手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使大学生有事可做, 有事可想, 有目标可以规划。只有这样, 大学生才会更加珍惜大学生活, 好好去利用大学时间。
6.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 对于网联网的监控与管理已经日益得到重视, 对于手机网络安全, 广告服务商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应该日益完善, 建立一个健康、健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五、结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无论是在大学生学习方面, 还是生活中, 大学生已经无法离开手机互联网。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大学生网民基数比例大, 增长快, 并且依赖性强, 手机上网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问题, 特别课堂上网更是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的开展。在此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给手机上网的大学生一些启示。
摘要:手机这种信息时代产物的代表, 逐渐占据了人们的生活, 成为大众使用频率最高的通讯工具。在大学校园中, 手机无处不在, 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 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手机上网因其方便快捷、形式新颖, 得到了广大手机用户的认可。但在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 负面影响也相伴而生, 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 严重影响到学习与自身态度。本文以南航金城学院在校大学生及附近大学城的高校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 对目前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
参考文献
[1]王元花.手机流媒蔓延校园之忧[J].人民论坛, 2006 (07) :56-57.[1]王元花.手机流媒蔓延校园之忧[J].人民论坛, 2006 (07) :56-57.
[2]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J].理论探索, 2005 (6) :140-145.[2]王萌.浅析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J].理论探索, 2005 (6) :140-145.
[3]巩晓丽.手机短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交往关系建构—基于中国社会的分析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 2009.[3]巩晓丽.手机短信传播与新型人际交往关系建构—基于中国社会的分析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 2009.
[4]黄明, 闫淑楠.浅谈手机上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科技信息, 2009, (14) :51.[4]黄明, 闫淑楠.浅谈手机上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科技信息, 2009, (14) :51.
[5]王莉.qq传播的负外部性及社会控制[J].中国校外教育, 2007, (5) :1-2.[5]王莉.qq传播的负外部性及社会控制[J].中国校外教育, 2007, (5) :1-2.
[6]曹丹, 杨清.大学生与手机互联网[J].东南传播, 2009 (1) :149-152.[6]曹丹, 杨清.大学生与手机互联网[J].东南传播, 2009 (1) :149-152.
【关键词】大学生 上网情况 调查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阅读相关的书籍,在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后,形成了论文的主要方向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2级、13级、14级、15级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从12级到15级中每个(院)系随机抽取10人,在以随机抽取的每个院系里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每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计200学生,发放学生问卷200份进行调查。
表1 问卷调查发放统计情况表
Tab.1The questionnair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table
发放问卷(份)回收问卷(份)有效问卷(份)有效率(份)
200200200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有效数据,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与基本方法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最后得出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上网现状调查与分析
性别 各年龄阶段 各年级阶段 生源情况
男 女 17-20 21-22 23-25 以上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城市 城镇 农村
人数 164 36 24 64 88 7 25 38 66 54 46 78 59
百分比 82% 18% 15.6% 35% 48% 3.4% 13.6% 19.% 36% 29.4% 26% 42% 32%
表2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专业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N=200)
Tab.2 Questionnaire on college students of PE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N=200)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有中文系、秘书学系、法律系和预科共计一千七百余人,由于各年级课程的安排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各年级学生的业余时间也不一致。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于网络的了解相对于城市学生相对较晚,而且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性,人文专业的学生对于网络的接触也时存在生源情况的差异性。
如表2 所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中男生上网人数为164人,占调查人数的82%,女生上网人数为3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通过各年龄阶段调查情况分析,17-20岁的上网人数为24人,21-22岁的上网人数为64人,23-25岁的上网人数为88人,25岁以上为7人,各年龄阶段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15.6% 、 35% 、48%和3.4%。通过年级阶段来分析,大一的上网人数为25人,占总人数的13.5%,大二的上网人数为38人,占总人数的19% ,大三上网人数为6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大四上网人数为5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9.4人;通过学生生源地分析,城市户口学生上网人数为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6%,城镇人口上网人数为7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2%,农村户口上网人数为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2%。
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中,上网人数中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21-25岁阶段间上网人数最多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3%;大三、大四上网人数最多为120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5.4%;城镇户口的上网人数最多,农村户口的上网的人数其次。因此得出结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院的学生中上网人数最多的是大三、大四的男同学。
综上所述,上网为了学习的人数并步是最多的,而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人数最多,为1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其次是上网购物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和网上购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中,上网人数中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21-25岁阶段间上网人数最多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3%;大三、大四上网人数最多为120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5.4%;城镇户口的上网人数最多,农村户口的上网的人数其次。因此得出结论:学生中上网人数最多的是大三、大四的男同学。
3.1.2 上网为了学习的人数并步是最多的,而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人数最多,为1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其次是上网购物的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0%。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和网上购物。
3.2建议
3.2.1 学校应该为学生多开展多样的问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球场。
3.2.2学校应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达标要求,逼迫学生走下网络,走进图书馆。
3.2.3 学校和学院应该与家庭防范联合起来,通过与学生家里人进行沟通了解,从而防范学生上网成瘾。
3.2.4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为了远大理想而走出网络。
【参考文献】
[1] 鲍军,高超.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性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31).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充满活力的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二)文献综述
互联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校园网正在“网络”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否成比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大量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
上网的主旋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中心等信息化部门已融入普通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可以在多种场所方便的接触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高校中网络设施倘若仅仅用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必将远远的偏离教育信息化的初衷。那么,导致大学生“玩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浮躁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网名群体,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他们在网络学习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个人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网络上充足的资源 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吸收更多有利的信息,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从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不乏有一些不良信息侵入我们的视野。年青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传播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习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沉溺游戏娱乐,理解鉴别不够、借鉴依赖多,思考创新不够等。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调查人员居住的小区内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4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问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出有效的问题,再根据这几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中,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
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高校班级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姓名:
张维
学院:
计算机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054
学号:
054632411
指导教师:
张胜光职称:副教授
2008年3月23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高校班级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要:最具有现在化管理的班级事务是目前各大高校所需要所解决的。现代化的高校班级事务的管理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又一大突破,而一个即经济,适用的班级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突出了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实用性。
关键词:班级;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目前,虽然各高校已基本配备计算机相关硬件、网络设备,一些数据也在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但各种数据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甚至是一次性的,实质上仍属于手工管理方式。这种现状不仅与现实高校班级管理的业务需求不相适应,并且也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因此,高校班级管理人员目前迫切需要一套方便、高效的计算机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来代替他们繁琐、低效的手工管理方式。班级事务管理系统的特点:
该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是: 利用服务器建立各能化的数据库. 线聊天室. 实现音频、视频}的同步异步传输等,因此该系统具有的特点:
(1)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2)系统的多元互动性
(3)整合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
(4)降低了在传统班级事务管理的实效性
(5)实现信息,资料管理的统一性班级事务管理系统设计的前提要求:
(1)首先要分析这个管理系统的需要性和价值性
(2)再就是要明确这个管理系统的设计目的(3)然后就是寻找一种设计这个管理系统的技术路线班级事务管理系统设计的两个层面:
(1)由管理者、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信息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可以把握班级活动情况的认识层面.包括以班级目标管理,班级资源管理为主的计划增理和以评价、咨询、报告为主的评价分析管理。
(2)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手段、管理对象、管理信息等子系统组成的一个能够产生班级管理实效的实践层面.包括对各种班级活动的管理和对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班级事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
(1)关于学生的信息资料。用于了解学生的资料,包括学生的健康状况,学习基础资料,学习状况,能力倾向,性格倾向,行为特征,趣味爱好,交友情况,家庭状况等。
(2)班级活动的资料。主要有班级管理计划及与计划有关的具体管理行为记录、班级决议、班级例行活动(加班会,晨会)、班级互助活动、课外活动计划、家长会记录、班级通讯记录等。
(3)学校和学生家庭对班级的要求有关的信息。主要有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计划一家庭对学校的期望等。
(4)制定一个统一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班级事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技术路线:
5.1 参考: 李忠老师《Access 制作班级管理软件的分析及设计》的技术路线逻辑性强
本系统用Microsoft Access2000 制作, Access 是当今市场上功能最强、最灵活的可视化数据库管理软件之一, 它使用户能够收集、存储和组织信息, 并通过查询、窗体、报表等形式输出结论。用户并不需要懂得高级语言的编程, 就能轻松地操作本系统。如下图的设计思路: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学生入学成绩到完成学业的学生信息的全程管理
(2)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3)形式多样的报表打印, 自动重建系统数据库索引
5.2 参阅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蔡勇智的《班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路线条理的清晰性
本系统采 B/S能很好的解决传统的C/S能集中控制,安全性差,客户机负荷重等缺点,更好地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效能,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动态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思路:
下图所示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系统,只有采用动态管理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事务并达到数据的一致。各管理人员相对独立完成各自的职能,通过数据库进行联系达到工作的协调。
(2)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本系统开发环境为WIDOW2000 server+MS SQL server+powerbuilder7.0支持网络通信协议TCP/IP,前台客户端利用C3;进行网络编程与设计。客户机系统要求运行在Window9x以上版本实现。
5.3 参阅博伯华老师《用的微机班级管理系统》技术路线的实用性
根据学校及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可概括为经济实用四个字。
(1)经济
(2)实用
微机班级管理系统的优势:
一是整个系统的使用方法要力求简单,要求做刊使大多数根本不懂计算机的班主任通过晟起码的培训、在学会开机、关机和数字、英文字母输入后就能使用本系统。
二是要做到让大多数根本不会汉字输入的班主任也能够迅速准确地为学生编写评语(或鉴定)。
三是计算机编出的评语应比手工写的美观、全面、准确,花费时间要尽量少
四是要做到方便使用更便于保存。各种材料能够及时印出多份保存。一个班的所有材料和程序应装在一张软盘上。既便于随时使用,也便于保存为达到设计目标。
系统结构宜采用树状模块结构。这种结构模式其模块间层次清楚,利于快速准确地进行开发设计。系统主体部分的深度为4 为节省空问,做到一个班只用一张软盘,宜尽量采用多扇入结构。
本系统分为建立、修改、查询、打印四个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又细分为若干子功能模块。如建立学生基本信息库(BGSI)、建立第一学年情况数据库(BGS2)、建立第二学年情况数据库(BGS3)和建立毕业总评数据库(BGS4)四个子功能模块。又如,查询模块又细分为查询基本信息、查询第一学年情况、查询第二学年情况、查询毕业总评资料和查询所有资料五个子模块。子功能模块下又分出一些县体程序模块。例如,建立模块的四个子模块下面又设有自编评语和选编评语两个程序模块。又如,查询模块的五个子模块下面又设有四个程序模块.分别打开并且调用库文件BGS1、BGS2、BGS3、BGS4。这个层次的模块多为多扇出结构,供上层的部分或全体模块公用。
5.4 我自己在做班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时的技术路线:
通过参阅以上3个班级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后,让我受益非浅。为我在以后设计这个系统中起到很好的参考价值。我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觉得在B/S方面有着较好的思路,我觉得可以在这个方面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种设计方法。我想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骤去考虑:
(1)首先要搜集所有与班级事务有关的资料
(2)掌握好每个学生以及教师的情况并做详细纪录
(3)把前提工作做好后,开始构建一个B/S的模型图
(4)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机语言编写一个实用,经济美观的管理系统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总结,我准备采用B/S的模式开发环境用VB及JSPSQL和Server2000,准备使用B/S模式实现学生在线浏览,查询信息,学习资料下载,视频点播,互动等,采用Visual Basic开发,用于班主任对各类信息进行管理、报表生成、打印等。本项研究的未来工作将进行挖掘模块的功能扩充。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好好努力。来总结更多的经验,并好好地对此课题具体实现。
参考文献:
[1]宋立军,孔令波,刘刚,李凤娟.长春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网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2):106-108
[2] 蔡勇智.高校班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EJ3.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8(5):117—121
[3]宋立军,孔令波,刘刚,李凤娟.长春大学教学管理信息网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2):106-10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类
必备的学习生活工具之一。“上网”已在小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小学生上网情况是什么样的?上网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小学生上网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在调查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调查方式:一是询问和了解身边的同学,二是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从调查中,我了解到小学生的上网情况
是:
1、对于上网,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随着
年级的升高,小学生上网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2、上网目的,主要是查资料、浏览知
识、写博文,有的也交朋友、聊天,有的还玩x 20 = 300
游戏。
3、上网地点,一般都在家里上网,也有
个别的去网吧上网。
4、上网时间,一般利用双休日或放学回
家后的时间,每周上网时间为2-3小时,但有的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几乎是天天上网。
从调查中,我了解到小学生上网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开阔视野。因特网信息量
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同学们在网上冲浪,可以浏览世
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
第二,有利于加强交流。网络创造了一个
虚拟的新世界,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扩大了人际交往圈子,使交往双方避开了在现实中面对面的压力,从而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的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习。网上大量健康的文化和内容丰富的科技资讯知识带来了无穷的学习源泉,在网上可读书、读报、聊天、软件下载、文娱、体育、日常生活知识、军事天
地„„应有尽有。这巨大丰富的知识宝库为同学们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天地。
从调查中,我了解到上网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四个问题:
一是思想上瘾问题。互联网新奇、刺激,有的同学迷恋于网络之中,以致出现了精神和身体的病症,如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健康成长。
二是精神毒害问题。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小学生的明是非、辨美丑、抗腐蚀的能力都比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三是荒废学业问题。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长时间上网,甚至沉湎于网络,必然荒废学业。
四是交友聊天问题。网上交友都是在“背靠背”的情况下进行,容易让小学生产生说
谎、虚拟的心理反映,一旦交友不慎,就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误入歧途。
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为此,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避免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查,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我呼吁同学们在上网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牢记网络是虚拟空间,切莫过分看
重网络而轻视了学习和生活。
2、要自觉控制上网时间,提高自制力和
自控意识,不沉湎于网络中。
3、要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
息。
4、要保持健康的身心,网上娱乐要适
度,不沉迷于网络娱乐活动中。
5、要诚实、友好地与他人交流,不说脏
话,不侮辱别人。
6、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相信网
友,不随便答应网友的要求。
7、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随易泄露自
己的学校班级、家庭电话、家庭住址、爸爸妈妈个人情况等信息。
总而言之,互联网对小学生既有积极影
学生初次触网年龄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呈逐级上升之势,直到初一达到最高峰。“从不上网”的学生共占被调查对象的14%,到高三就只占1.48%了。“上网大军”占被调查人数的86%。有47.2%的初中生、53%的高中生经常光顾网吧,上网1~4小时的为数最多,且在双休日比较集中。
数据提示:33%的学生是由于无聊才去上网。听歌、聊天、看卡通片和游戏,分别占52%、40%、38.5%和27%。而为完成作业上网查阅资料的仅占16.6%。更值得忧虑的是,有10%的学生是为了追求异性网友,2%的学生竟以浏览色情网站为快。还有逃学逃课骗家长夜不归宿的现象发生。有的竟然不惜省下饭费也要上网吧。虽然有56%的学生用的是压岁钱,但也有13.8%的学生是买东西克扣家长的钱,1.6%的学生竟是强行索要别人的钱或是偷摸来的钱。
数字表明:“学困生”的存在与不健康的上网状况是有互为因果之关系的。据调查,他们有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好斗好胜、讨厌学习、不求上进、心理压抑,听到上课就烦躁不安,视学习为沉重包袱,情感冷漠忧郁……据答卷分析,他们大多是由于“憋闷、烦躁、无聊,想去放松一下”“想去听歌、玩游戏”“想和陌生人认识、交流”“想看情色网站、网页、图片”“渴望了解性知识”或者“追逐明星”等,才去网络上放飞心情或寻求刺激的。
网络很精彩,是青少年学习的好帮手。然而,这些“学困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对抗、懒惰、焦躁、封闭等心理障碍而导致退学、逃学的现象屡屡发生。我们不能前堵后截因噎废食,应该怎样引导“学困生”摆脱网瘾毒害呢?最好的方法应是防患于未然,引导“学困生”回归到正常的素质教育的学习轨道上来。这里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 建立心理干预体系,形成长效报告制度
(1) 学校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体系,加强领导。一些学校挂着心理咨询室的牌子只是一种摆设,其实并没有心理咨询师。这里所说的“组织体系”是指由具备心理咨询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学校相关领导、班主任、寝室心理健康联络师、学生会干部联络员以及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生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体系。
(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体系相关人员要进行心理健康理论培训。教师员工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3) 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下有书面报告,上有督促检查。存在心理危机信息要记载清楚,逐级汇报和反馈。
(4)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备案,如单亲家庭学生、经常迟到、旷课的学生,经常光顾网吧学生等。
(5)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和“学困生”经常沟通,建立友好、互信的联系。要和“学困生”家长定期沟通,纠正家庭教育的失误;要和相关老师沟通,纠正其教育方式偏激和教育偏袒的作风。
2. 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兴趣活动,转化后进生成才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
一、前言
“网瘾”是此次调查的核心词,但此次调查之前,国内并没有权威的评测标准。对于一个普通网民来说,怎样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患了网瘾?
据介绍,“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的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并对“网瘾”概念进行过界定。但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因此调查方没有直接拿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瘾状况的研究依据。因此,根据专家意见和课题小组成员的多次深入探讨,制定了如下网瘾评判标准,这也是国内首个网瘾评测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网民有网瘾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上网给网民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三个补充条件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判定他有“网瘾”。这三个条件是:(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在网瘾的三个补充条件中,满足的条件越多,则其网瘾的程度越深。
二、调查与分析
笔者调查在某市实验小学、某市实验中学及某市高中校园内进行,发放问卷共计9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88份(每校各30份)。网络调查通过腾讯QQ进行,随机抽取来自不同省区的未成年网友60名,回收有效问卷55份。回收率为95.3%。
(一)调查结果
未成年人上网的场所: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同学、朋友家上网。未成年人对网络的态度及认识: 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网络是用来玩游戏,聊天,休闲娱乐的。其次将网络当成获取信息、资料的通道。
(二)在调查中了解到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有
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地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三)调查了解到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也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使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给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三、总结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出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四、建议
1.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地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互联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来查阅资料、联络好友。但是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也有很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把自己的时间全都用在网络游戏上而耽误了学习,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这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所以努力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所以通过这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由于受调查人员和资源的限制,本次调查主要以我们班的36名同学为调查对象。而且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来讲,大家比较熟悉,比较方便开展调查,所以把调查对象针对于我们自己班的同学。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访谈调查法。访谈问题主要由上网的目的、上网的方式、上网的地点、上网时间、是否拥有电脑构成,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对于上网的目的的调查,上网学习工作的占到8%,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的占到27% , 上网聊天交友的占到25%,上网玩游戏的占到35%,其他类的占5%。对于上网方式的调查,主要使用电脑上网的占70%,而同时也使用手机上网的占到85%。对于上网的地点的调查,在宿舍上网的占到75%,在网吧上网的占到20%,在学校机房上网的占到5%。对于上网时间的调查,上网时间在一到两个小时的占15%,上网时间在两到三个小时的占25%,上网时间在三到四个小时的占50%,上网时间在五个小时到五个小时以上的占10%,对于是否拥有电脑的调查,学生自己拥有电脑的占到60%,没有电脑的占到40%。
根据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做出以下结论与建议。第一,大学生上网目的以娱乐为主,兼顾交流和学习,在关于上网目的的调查中,只有很少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是为了学习工作,剩余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可见,大学生更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休闲娱乐工具,而将其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建议学校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力度,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关注导向,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第二,大学生上网方式以电脑上网为主,同时也有大部分的同学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促进了大学生更加便捷、广泛地使用网络资源。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手机的原本功能,不能只是拿着手机上网娱乐,形成“手机控”,利用手机要有度。第三,大学生上网的地点以在宿舍上网为主,在其他地方上网的占少数。这同样也说明了大学生拥有电脑及可上网手机的占到大多数。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宿舍毕竟是我们休息的场所,我们不能把宿舍当作网吧,要注意宿舍的环境,处理好生活与网络的关系,能够把握住适度原则。第四,大学生把太多的课余时间放在了上网上,甚至有些同学通宵上网,网络剥夺了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减少了休息、睡眠和学习等正常生活的时间,就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因此大学生应该养成健康、适度的网络习惯,学校应从制度层面上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管理。
作为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正变得普及,它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随时参与社会的变迁。而作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如何在寒假这段时间享受网络生活的呢?这两种新势力的碰撞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希望与担忧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此将其列为实践报告的主题,调查了寒假期间部分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用途
0 1 2-6 7 30 30以上 了解信息 娱乐 学习联络
男生 0.00% 17.65% 43.14% 23.53% 1.96% 0.00% 68.63% 80.39% 13.73% 49.02%
女生 0.00% 5.80% 47.10% 42.75% 10.14% 3.62% 68.12% 87.68% 28.99% 74.01%
平均 0.00% 8.99% 46.03% 37.57% 7.94% 2.65% 68.25% 85.71% 24.87% 64.5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 少于5 6到10 11到20 20以上
42% 24% 14% 21%
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聊天工具 QQ 聊天室 BBS 其他工具
70% 40% 40% 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耽误学习促进学习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 18% 81%网络信息可信度 较高 一般 较底
11% 73% 16%网络黑客 崇拜 明确反对 有机会也想尝试
29% 27% 44%网恋 支持 反对 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11% 13% 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威胁论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结语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47%;需老师同学督促的占4%;完成任务比较拖沓的占21%。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有半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这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个可喜的进步。
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预习时努力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占17%;部分做到的占80%;很少预习的占3%。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预习意识,学生已经建立了自主学习观念,预习的作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调查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检查预习效果,对部分后进生应提出预习要求和目标,并对难以处理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预习中的困难。
3.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授课时间分配调查: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46%,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的占23%,时间合适的占32%。参与课堂讨论调查:积极投入参与讨论的占28%,偶尔参加的占57%,没兴趣参加的占15%。这反映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的主流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让他们多尝试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课后复习方式:把重点内容看熟练的占26%,抓重点和难点的占37%,以单元为单位复习的占33%。以上数据说明,经过课题实施,“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已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觉、自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说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已逐渐养成。但教师还要在复习方法指导上多下工夫,让学生的复习实现高效率。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三、调查结论简析
1.通过调查可知,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数据反映目前虽然进行了深层改革,进行了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但学生对自己潜力发挥仍感不足。说明课堂上还需要加大学生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度。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
2.自主性学习中,学生只有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才能较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形式。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并且较好地体现预习效能,预习的方法有了改进。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学生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3.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自主探索,手脑并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且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的结果需要自己去探索,只有自己勤奋,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先学后导,自主钻研,互相讨论”的学习习惯,逐渐“能学”、“会学”。
四、展望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我们认为,我校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贴近实际,开展研究意义极大。后阶段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需在教学生“能学”“会学”“巧学”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出最佳的导学策略。
调查中我们看到,语文课还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多数学生的选择。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而自主,合作,探究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空间。因此,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次调查,增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信心,看到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自主性学习方式,变得越来越会学,越来越“聪明”,我们备受鼓舞。但我们也认识到,课题研究中尚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真正地使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网络已是现代大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自我展示和大学生管理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微博、人人网等自媒体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社交方式,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自我展示、社交的心理需要,提供了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娱乐活动;但又因其海量的网络信息、网络游戏等导致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对大学生及校园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对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及防治调研是教育界,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 Disorder,IAD)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金伯利·S·扬)。网络成瘾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技术成瘾五类。
国内外早有对网络成瘾率调查研究,但由于样本容量、诊断标准、取样方式等各种不同,导致网络成瘾发生率结果不一致。本调查研究以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大容量样本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率、分布态势,为后续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成都某重点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被抽查者年龄均在18~24岁区间。发放问卷2800份,收回问卷2516份,其中有效问卷2477份。经统计男生问卷数1580份,女生问卷数897份;大一至大四年级问卷数分别为573、620、806、478。
1.2 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Young的网络成瘾判断标准为依据,即对8项问题((1)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4)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6)当你准备下线或者停止使用网络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状态或朋友关系?(8)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期的要长?)中的5项或5项以上都回答“是”,则可以视其为网络成瘾,编撰“大学生使用网络调查问卷”,共38个题目。
2 调查结果
2.1 网络成瘾总体发生率及分级比率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抽查结果,该大学生本科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0.5%。
5、6个“是”选项为轻度,7个“是”选项为中度,8个“是”选项为重度。
从表2可以看出,该大学本科生网络成瘾者中,轻度成瘾者占7.9%,而中度和重度成瘾者所占比例非常少。
2.2 男、女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
由表3看出,男生比女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高出1.6个百分点,网络成瘾发生率存在轻微的性别差异。
2.3 各年级网络成瘾发生率
由表4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大四三个年级网络成瘾发生率相似,三个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8%,鉴于问卷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刚入校的大一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具有参考价值。
2.4 文科、理工科、艺术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
表5数据说明,文科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经检验,文科与理工科成瘾率存在2.7个百分点的显著差异。
3 讨论
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我们的调查结果是10.5%。这与国内外调查研究结果大致相似。Anderson(1998)对1078名大学生上网者进行了研究,发现9.8%的人是网络依赖者;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教授对上海市八所高校近四千名大学生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2.9%。各研究调查网络成瘾率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成瘾判断标准、样本容量、调查对象时间等因素。我们调查研究样本容量大,采用国际知名的Young 8项目判断标准,能够准确反映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率。
网络成瘾者中大部分是轻度者(7.9%),该部分人群成瘾不严重,是能够有效治疗的。对该部分人群成瘾原因、治疗措施是本课题以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成瘾者存在显著文理工科差异,这与国外研究者的结果一致。但是我们研究认为成瘾者存在轻微的男女差异。这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成瘾者存在显著的男女差异有些出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4 结论
(1)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0.5%。(2)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文理工科差异,存在轻微的性别差异。
该文系“西南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辅导员专项)”重点项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现状和防治教育研究》阶段成果之一
摘要:本调查使用依据Young的网络成瘾8项判断标准,编撰“大学生使用网络调查问卷”,对成都某高校近3000名学生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为10.5%,其中轻度成瘾者7.9%,中度者1.8%,重度者0.9%。网络成瘾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文理工科差异,存在轻微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抽样调查,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
[2]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7.6.
[3]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
[4]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6.
[5]杨容,郑涌,阮昆良.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大学生上网问卷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辽东学院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09-28
大学生上网调查表,作业10-12
小学生上网调查报告参考07-17
大学生上网状况10-11
大学生安全问卷调查报告05-24
大学生生活问卷调查报告12-31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初一优秀作文10-22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报告06-04
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0-15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之就业心理调查报告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