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方案(精选12篇)
五年级二班 徐振珍
一、活动的背景:
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给小孩添置新衣服。到了腊月三十(也叫除夕),全家老小一起守岁,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鞭炮齐鸣。以后的几天大家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致以新年的祝福。吃好吃的、收压岁钱、放鞭炮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我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加了解我们的春节呢?我们就决定开展《走进春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二、活动目的: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
2、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认识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3、亲自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还可以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4、通过手抄报、摄影、绘画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你对这些习俗了解吗?对于春节你最想了解什么?如果我们都拿来研究,那工作量就太大了,不妨选择感兴趣的分组研究,班上交流我们的研究所的,好不好?
(二)分组确定研究话题
表格设计如下:
组
探究主题
组
组
内
成果和体会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
(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包饺子、年夜饭
(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办年货、扫尘、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接财神
(4)春节新畅想——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压岁钱怎样花才有意义?
(三)制定活动计划及途径
第一组: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其中,关注饺子、汤圆一类的大宗食品,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可以从实物到图片、文字,然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饺子、撮汤圆,最后编写小报,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春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可以走街串巷,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然后学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动手能力,并且将自己的收获制成小报。
第四组:春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自己的资料。你过年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么花的?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传统文化该不该丢?等问题可以探讨。然后通过表格、小报汇报学习成果。
四、整理归纳研究成果,教师总结。
一、活动实施步骤
1. 习与知:学习相关知识,认知行为礼仪
[学生任务]学科学习:为了增强博物馆学习的针对性,在参观各类博物馆前,相关学科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习有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博物馆学习做好准备。课后拓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相关的资料。礼仪学习:利用午会课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外出参观礼仪,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制订参观各种场馆的礼仪手册。
[教师任务]任课教师和年级组组长一起设计完成学生外出活动的任务单。学生发展部教师制订《外出活动礼仪评分表》。
2. 赏与行:参观欣赏,争做文明小游客
[学生任务]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自己收集的资料,参观欣赏,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完成参观活动,进一步体验家乡的巨变,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由衷抒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在参观活动中实践如何做个文明小游客。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还要学会欣赏,相互合作,相互包容。
[教师任务]全程拍摄学生在参观活动中表现出的良好礼仪和文明行为。
3. 感与悟:课内外相结合,重实践知礼仪
[学生任务]学生参观结束后交流活动感受,小结学习收获和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礼仪。学生完成外出活动任务单或小组合作的探究报告,把自己的认识、感受、体验用各种形式(报告、绘画、照片等)表达出来。我们将学生评价与少先队争章相结合,进行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出当月的活动章获奖者。
[教师任务]教师完成班级博客,并将学生作品或任务单贴在教室及走廊上。相关教师对外出活动的学生的行为礼仪进行评比打分。
二、活动设计策略
1. 整合相关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不断寻找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德育主题活动内容的结合点,以活动创新为载体,积极实践“两纲”中提出的“行、习、赏、唱、礼”五个板块的教育活动,增强德育主题活动的实效。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奠基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两纲”教育的最佳时期。“圆梦快乐营-走进博物馆”主题实践活动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一改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如学生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班级合唱比赛和个人乐器演奏表演,在美术馆中临摹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公安博物馆学习逃生本领。我校充分发挥了课外实践活动在德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体验民族文化,感悟、认同民族精神。
2. 整合各门学科,有效开展活动
京剧综合实践活动欣赏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课程。与传统实践活动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通过系列复合性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它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是新课改的闪光点。目前,全国的中小学都在开展,作为一名在校外教育单位工作者,对“综合实践活动”一点也不陌生。从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大连市少年宫成立至今,一所又一所的校外教育单位开展着一项又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学员们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巩固了技能技巧,并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作为校外教育,应该有不同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形态。我认为,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包括“专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大类,《走近京剧》综合实践活动理应属于“专业实践活动”。不过,这里的专业是应该加上引号的,是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而言。专业性与实践性也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有时候是相互融合和相辅相成。
京剧,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国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开展京剧活动,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在这里,借我宫开展的《走进京剧》实践活动来谈一谈对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看法。
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在开展活动之前,让学生进行京剧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相关材料的充分展示,使学生逐渐地了解京剧,认识京剧,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进一步的“走进京剧”奠定必要的基础,让学员初步了解认识京剧在我国戏剧领域中的“国粹”地位,了解认识京剧“生、旦、净、丑”的四大角色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就京剧这门艺术在唱腔、念白、(武打)动作和脸谱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京剧产生一种好奇感,进而转化为一种浓厚的兴趣,并且为下一环节进行的相關实践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其次,有效开展活动。以《走进京剧》为例,我们开设以下活动内容:
1.了解京剧起源。知道中国京剧是世界上三大戏剧文化形式之一。中国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吸收了昆腔、京剧、秦腔等艺术,直到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陆续进京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2.了解京剧流派及名角名段并学会欣赏。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京剧的流派,所谓流派就是指演员的表演有独特的、系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并且这种风格特点得到师承和传播。主要流派有:须生里的谭派(谭鑫培)、马派(马连良)、麒派(周信芳)、汪派(汪桂芬)等;小生里的程派(程继先)、姜派等;武生里的李派、俞派等;旦角里的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等;花旦(青衣)里的张派(张君秋);老旦里的龚派等;净角里的何派等;丑角里的王派等。特别是了解京剧四大名旦的代表剧,如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四郎探母》以及后期的《锁麟囊》《女儿心》等;尚小云的《二进宫》《昭君出塞》;苟慧生的传统戏如《金玉奴》《花田错》等,新剧《钗头凤》《荆钗记》,等等。对于这些名段,组织学员直接聆听,让国粹更快地走入学生心灵。通过生动的视频画面,给学生以直觉上的感受与刺激,为接下来学生“分门别类”地走进京剧作必要的准备。
3.了解京剧脸谱。京剧脸谱,之所以称为“脸谱”,是因为每个历史从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活动中组织学生收集京剧的各类脸谱,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了解每一种脸谱的画法都不同以及脸谱上的每一种颜色的含义不同,激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4.京剧脸谱制作。让学员知道,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组织学员动手绘制脸谱,可以有多种绘制形式,如在模型上作画,在普通纸张上作画,用丙烯颜料在布上、衣服上作画、编织、刺绣等手法,作品完成后,将他们绘制的各类脸谱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5.学唱京剧。学唱京剧对于学员们来说,有很多的好处:其一,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古典文学著作,因为有许多京剧都是以《三国》《水浒》《杨家将》为体裁的。其二,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因为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几百年传承下来,必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其三,可以培养淡定的心境。京剧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可以让人安静地享受。其四,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学员们在学会一些京剧曲目后,少年宫可以提供一定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进一步让他们走进京剧。
——《走进香菇种植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香菇,大学问
——《走进香菇种植户》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它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高。此外还有钠、钾、锰、铜、锌、氟、碘、酪氨酸和多种维生素等。它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欧洲人把蘑菇誉为“植物肉”,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品”。蘑菇除营养丰富外,还有明显的药用保健价值。《医学入门》称蘑菇能“悦神、开胃、止泻、止吐”,《本草纲目》说蘑菇“益肠胃,化痰理气”。而香菇作为蘑菇的一种,必然有很高的价值。
我校所在地宫前乡,盛产香菇,村头、路边、学校附近到处可见一排排蘑菇大棚,它已经成为宫前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香菇种植大户,学生们已真切地感受到蘑菇种植对当地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学生对香菇本身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及对种植过程、种植技术还了解甚少,且劳动观念淡薄,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我校决定将香菇的种植过程、实用价值等有关内容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香菇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的了解,让学生知道香菇生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立志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2、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意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在应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对象 香菇实践活动小组
四、活动地点 宫前乡香菇种植区
五、活动总体计划
1、组织有关师生对蘑菇大棚进行参观考察。
2、教师拟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根据活动计划及时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4、及时做好活动过程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便于今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六、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在学生活动前首先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并与种植户取得联系,向他们说
明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内容等,恳请他们对我们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支持和配合。
学生了解学习香菇的基础知识。大棚蘑菇种植户,为学生的来访作准备。
七、活动要求 1.活动前带队老师对学生进行安全与纪律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与自我保护意识。具体要求:
(1)一切行动听指挥。参观中不得打闹嬉戏,不离队、不掉队。(2)活动过程中爱护公物,讲文明、讲礼貌,爱护环境卫生。
2、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八、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校外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的引言
村头、路边、学校附近到处可见一排排香菇棚,一走出家门我们就嗅到香菇的气息。为什么小小香菇有如此大的魅力?香菇大棚里到底蕴藏着怎样的魔力?今天不妨我们先走进这些香菇种植大棚,与他们进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
2、学生讨论访问内容。请你谈谈对这次访问活动有什么设想,你想访问些什么。
3、学生分组,并确定各组访问主题、内容,对组员进行分工。如小组组长、采访者等。
学生在第一节室内课中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能让种植户回答的主要问题如下:
①香菇一般都生长在什么地方?种植有那些基本要求?种植香菇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香菇生长必须在什么温度下?种下的香菇一般要多少时间长出香菇?一年能生产几次? ②香菇生长平时应怎样管理?种香菇是否要施肥?香菇是不是越白越好?
③香菇在什么时间上市?香菇最高价卖到多少?
④香菇为什么要在大棚中种植?搭香菇棚的材料有哪些?种香菇对香菇房有什么要求?
⑤你们生产过程中要不要请帮工?每年请帮工要花费多少钱?你们在这里租用的地每亩每年要多少钱?一个香菇大棚一年能赚多少钱?你们一年能赚多少钱?
4、学习访问调查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注意事项讨论活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访问时首先要纪录下访问时间、地点、人物、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等。
②访问期间不到处乱跑,不追逐打闹,不损坏庄稼和农具,注意安全,个人不得离开小组单独活动。 ③访问过程中注意讲文明有礼貌。
④进行采访演练。为了确保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每组开展一次采访演练。
第二课时去学校附近种植户采访
1、首先参观蘑菇大棚,观察春菇生长情况,听种植户对香菇种植作一个简单介绍。
2、学生与种植户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得采访交流。
第三课时整理总结在教室内进行
1、学生回校后各小组对本组采访到的内容进行讨论汇总,写出心得体会。
2、召开班级交流会,各组派代表对本组活动得成果作交流发言。
3、教师写出总结。
九、活动后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准备充分,整个过程都很顺利,也很成功。访问活动前我们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事先与种植户取得联系,使种植户对学生访问的内容等有所准备。学生的访问活动也受到种植户的热情接待。
活动中学生收获颇多,在课堂交流时发出了许多感言“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蘑菇表面的湿润光滑是种菇人的汗水””当我们看到那一朵朵蘑菇,顿时感觉到菇农的汗„„”“做事认真负责才能有收获”“看见他们那双粗燥的手啊,真是觉得种蘑菇太不容易了”“这次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期望还有下一次”。
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事先的各项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十、拓展延伸
1、写一篇《走进蘑菇种植户》的心得体会。
2、查阅资料,探究香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和美实验学校 褚博
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维度的目标
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习惯、地方风土人情、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等知识内容合理恰当地融入整个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方法性知识的的获得与掌握。2.能力维度的目标
学生在经历与体验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研究小组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调查与访谈技巧,提高规划安排能力,学会整理与分析有效资源,运用创新思维探讨实施活动计划。
3.情感、态度维度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深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端正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态度,摒弃崇洋媚外的不正风气,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实施准备
1、课程资源导航:
(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七、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典故。
3、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向家长询问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中国历史背景。第二阶段:师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它们的传统风俗习惯。
(2)依据它们的风俗习惯,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写出有感日记或记录等。
(3)配合主题开一次专门的班会,针对主题节日,办一次小报,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了解学生对各种节日的需求,以及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2、了解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1)向家长询问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2)学生全班开一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差异问题进行讨
论,找出差异的主要原因。
(3)学生上网或有关图书资料查询,了解家长所不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5)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所得。
3、调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长询问民间常见节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形式。
(2)上网或查阅图书了解节日文化的起源,师生共同研讨起源的原因。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指导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实践报告资料。5.班级趣味活动
①动手品味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包粽子、做汤圆
学生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做汤圆,在动手劳动中深入体会传统节日风俗的乐趣,品尝与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②我是小小朗诵家——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朗诵
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符合要求的诗词并背诵自己喜欢的篇章,在朗诵比赛中汇报自己的成果。通过朗诵活动,帮助学生从诗词的角度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③我是辩论小能手——外国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谁更好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引导他们收集与辩题有关的知识内容,在辩论过程中端正学生对中外节日以及中外文化的态度,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表达交流及临场反应等能力。
6.学生将调查、访谈、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收集的信息以及在班队趣味活动中的收获与心得进行系统化的整理。7.成果总结交流及宣传展示
①各小组成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总结。小组在班级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并接受其他各组的互动提问并进行答辩,完善结题报告。做好学生对此次实践活动的反思指导工作。
“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2014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主席有关讲话精神,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和民族优秀文化,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丰富 “两节”期间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按照中央文明委关于在春节、元宵节期间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总体部署,现将我校关于开展2014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目标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2.让学生在品味春节、元宵节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开展与节日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感受团圆、祥和的亲情,促进家庭和谐关系。
4.在“拜年”中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祈福,培养孝敬、知恩图报的文明习惯,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树立“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
三、活动时间
2014年1月17日——2014年2月16日
四、活动内容:
1.春节、元宵小报活动: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收集作业,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
2.家乡的“过年”习俗:广泛收集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并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影像、图片资料,为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可以先在学校“文明小博客”网站实名注册之后,再将自己优秀的作品上传。
3.春节实践活动:
(1)以“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为题,开展读书征文活动:通过读书和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我们在自觉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努力做到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正直勇敢、勤俭节约,逐步成长为有道德的人,有远大志向的人。
(2)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与家长一道进行过年前的卫生大扫除,使自己的家以靓丽的环境迎接新年。各班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为空巢老人、烈军属义务劳动活动,并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
(3)中华经典我诵读——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节诗词赏析活动,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
4.我的春节剪影:用自家的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过年的瞬间或开展活动的场景,开学后与老师同学分享,还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黟县人的“年”味。
5.拜大年活动:向师长、朋友发送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表达感恩之情,倡导用无纸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每人提供一份短信或贺卡截图。
6.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伴随我成长”自护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学生及家长中发布学生安全自护提示,特别是与外出旅游和防止烟花爆竹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护意识;开展学生自护体验活动,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疾病等,引导学生增强自护本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7.“文明小博客”活动:学生可在我校“文明小博客”个性化网页上进行实名注册,并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学校组织评奖。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利用学期毕学式后的班队会时间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保证活动实效性。
2.开学后,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活动中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及时上报团委,团委要把各班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假期活动评价项目。
3.德育处积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活动中的闪光点,形成学校假期活动特色,为学校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厦门市乐安中学(集大附中)德育处
本文力求通过主题为“走进文房四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展现一名普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索与行进的历程。
一寻根求源, 确定主题
1. 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之瑰宝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小学阶段的书法教育不但要立足于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还应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上下功夫。
2. 笔墨纸砚是书法艺术之工具
“笔墨纸砚”是创造中国书法特有的工具与材料。我们要认识和学习中国书法, 就应该对汉字书写工具与材料有一个大致了解。在孔子的《论语》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3. 信息技术是交流学习之手段
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 人们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 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以及对书写工具文化的了解。
4.“文房四宝”是课程理念之体现
十里堡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是“润泽生命”, 校园里有着浓厚的书法文化气息。校门口镶嵌着隶书字体的校牌, 国旗旁暗红色的石块上雕刻着行书的办学理念, 大厅两侧悬挂着校长亲自撰写的行书对联。书法专用教室是书法作品及文房四宝聚集地, 书法知识橱窗、文化墙融合在校园及教学楼之中。这些设置使师生们无时无刻不浸染在“翰墨飘香”的书法艺术氛围之中。同时, 书法也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
二多措并举, 实施主题
1. 明确主题设计思路
(1) 学习书法知识, 传承祖国文化。“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的确定, 正是基于“文房四宝”与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而设计的, 为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书法文化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以达到激发学生对练习书法的兴趣, 从而推动书法教育。
(2) 以探究学习为主, 注重活动参与性。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 活动”, 必须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以探究学习为主, 在活动中发展, 在活动中受益, 在活动中体验成长, 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我们设计的“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方案, 把活动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采用新的“活动教育法”来“活动育人”。
(3) 多学科融合, 提升综合能力。深化书法艺术教育特色, 挖掘书写工具文化, 以学校书法特色为载体, 以“走进文房四宝”为活动主题, 探寻书法背后的知识领域。此次主题活动与写字、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劳动技术、语文、研究性学习等多学科融合, 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4) 了解学情, 寻找探究切入点。实践活动前, 我们面向全校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找一找你所了解的“文房四宝”进行初测, 然后根据初测由学生自己挖掘“笔墨纸砚”要探究的内容, 最后用统计表形式进行汇总。依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寻找探究书法与书写工具的切入点。
(5) 以课堂活动为支点, 深化研究。重视课堂实践活动, 不断优化活动方案的设计。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对书写工具文化产生兴趣,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 指导学生把获取到的知识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创作, 用作品使书法文化与书写工具文化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了探寻“文房四宝”发展过程的金钥匙时, 更加关注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同时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2. 合理安排实施流程
主题活动前初测用两学时。“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课堂授课规划成三部分内容, 进行四学时的课堂实践活动。本主题活动共计用六学时完成。
流程一:以思维导图为方法, 提出问题 (一学时) 。
教师设计思路是, 首先让学生看课题质疑, 发现要研究的问题。紧接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出一种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方法——思维导图。教师从两方面介绍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其一, 教师向学生讲述了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其二,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列举利用思维导图研究的成果, 如《数学》及《西游记》人物特点。随后教师让学生明确绘制要求后,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绘制思维导图。在最后汇报评价的同时提出借助电脑解决要探究的问题。
流程二: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解决问题 (两学时) 。
教师设计思路是, 首先和学生一起复习上一节课探究的重点, 接着向学生介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保存资料的方法。在实践操作中, 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 同时介绍其他搜集、处理资料的方法。实践研究环节,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学习制作P P T, 汇报评价后, 教师提出创作作品的其他形式, 将在下一节课组织完成。
流程三:小组汇报, 展示成果 (一学时) 。
教师设计思路是, 对前两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获得的成果进行汇报总结。课上分三个环节进行, 首先, 由小组长携全体组员汇报展示本组创作的作品。其次, 教师针对学生课上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发现。最后,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走进笔墨纸砚基地实际参观, 动手做一做笔和纸, 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不断反思, 改进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新型课程, 它与其他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以课程理念作为导引, 留下了很多思考。
1. 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 让学生真正探究起来
合作学习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 对于学生形成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等意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考虑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进行合理分组。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探究, 绘制思维导图, 就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后, 有的得到修正, 有的得到提升, 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2. 自觉主动地质疑,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学生天性好奇, 教师巧妙设疑, 创设思维情境, 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课堂上, 让学生看课题质疑, 自主确定要探究的方向。这样的设计, 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 多个学科的合理整合, 让学习实现融会贯通
“走进文房四宝”主题活动, 旨在构建书法文化同书写工具融合的课堂, 使书法课真正有书法味。要不脱离中国文化探究书写工具, 就必须将书法同其他课程联系起来。一方面使课堂视野开阔, 另一方面也能将学生已知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做灵活恰当地迁移, 以完成本主题活动教学。课堂活动中, 进行作品成果汇报时会运用到信息技术、美术、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多学科相关知识。这都体现了在文化情境中认识和学习书法的理念, 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文化课, 而非简单意义上的书写工具课。
4. 设计独特的调查评价, 让课堂更具针对性
在主题活动前的初测调查问卷中, 用画一画、写一写、找一找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文房四宝的认识水平, 尊重他们个性化的审美趣味。活动中进行作品展示汇报的同时让同学谈谈对他们的评价, 看似简单的举动, 却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锻炼着、成长着。评价设计紧贴所学,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鉴赏“文房四宝”,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评价注重对学生情感、学法与技法有针对性的指导。
当然, 因为是新生的事物, 在实施的过程中,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
第一, 对于学生而言, 活动主题过大。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后使我发现, 在某些情况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是一项不断进行的工作。把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做降级考虑的话, “走进文房四宝”实际上是个大主题, 在此基础上需要我们施教者结合学生年龄特点, 将主题范围缩小, 逐步确定出学生真正能接受的研究内容。
第二, 仅作单项考虑, 致使知识目标低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自主性, 所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学生确实不能自行解决这些问题而成为活动的障碍时, 教师就要适时出手, 来解决、排除这些障碍, 以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高段年级, 学生进行作品汇报时, 其中一组同学以一幅绘画的形式介绍自己课上学到的知识。针对这一组的汇报形式, 造成制定的知识目标比学生实际年级段低了。若当时课程实施的时候考虑得再严谨些, 把绘画这种形式换成以完成写作或填写报告册的方式, 会更恰当。
“走进文房四宝”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再一次证明每一门课程, 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只有秉承务实求真的态度, 深入学习, 大胆实践, 总结经验, 及时反思, 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 (修订) [Z].京教基二〔2015〕12号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季节,正是踏青野餐的好时节,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家委会研究决定于4月23日(周六)举行为期一天的春游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活动时间】4月23日9:30——17:00
【活动内容】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上午参加由李沧区旅游局和相关部门组织的“保护母亲河—沿李村河捡拾垃圾公益活动”,下午到青岛世博园放风筝、游园、参观水母大世界和植物馆。
(一)保护母亲河—沿李村河捡拾垃圾公益活动
1.时间:4月23日9:30
2.地点:李村河一期铜川路桥入口小广场(具体位置活动当天会在微信群发微信位置)
3.内容:沿河捡拾垃圾,建管局会在路上设置垃圾箱,并组织部分环卫工人参加,旅游局组织志愿者参加,用实际行动倡导市民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
4.活动安排:集合后,统一发放垃圾袋,沿河捡拾垃圾,惠水路(李村河南侧公路)上有建管局设置的临时垃圾桶,可将垃圾袋扔到垃圾桶,活动结束后建管局会安排统一收走。
(二)“踏青寻春 放飞希望”主题活动
1.地点:青岛世博园内
2.内容:野餐、踏青、游园、放风筝
3.具体安排
(1)上午11:30到达世博园
(2)中午12:00野餐正式开始(食物、野餐垫等自带),按学校小队为组用餐和活动。
(3)野餐结束后,集体参观植物馆,参观结束后,自由活动,带风筝的可以放飞风筝,没带的可以游园,细细品味万国之园的魅力,更可自行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4)约17:00活动结束,自行离园。
【注意事项】
(1)统一穿班服,根据当天天气情况定穿外套还是背心;
(2)上午的活动于9:30开始,统一要求9:15在李村河铜川路桥右侧入口小广场集合,车辆自行找周边停车场或沿路停放;下午的活动车辆停入世博园3号门西侧停车场,步行至3号口统一入园;建议有条件的可以拼车前往,既环保又可减轻停车压力。
(3)已与世博园联系,学生免票,家长入园门票+植物馆门票30元/人(原价75元)。
(4)家长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安全;
(5)跟世博园争取的年卡8折优惠政策,有需求的家长可提供材料,统一办理。
(6)要求孩子们每人写一篇游记,记录美好的一天;
(7)请大家积极报名,原则上都要参加,届时会根据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评比。
(8)报名截止时间:4月22日(周五)11:00
通过走进农牧种养殖和食品生产一线,让小学生参观体验日常食用的“博农牛奶”、“豫竹方便面”、“博农放心肉”等食品的种养殖与生产加工过程,亲身感受食品科技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体验食品工业发展的成果。
二、活动时间
1、10月13日下午13:10 至13:20在学校门口集合, 13:25准时乘车出发。(由于下午参观内容较多,请以大局为重,一定不要迟到。)
2、下午18:30在校门口接孩子。
(若时间有调整,会及时通过校信通告知。)
三、活动路线安排
1、参观“博农放心肉”加工厂
沿参观通道进入车间,每组35人,分两组进行参观。
2、参观“豫竹方便面”厂
根据企业的加工工艺流程开展参观活动。每组35人,分两组进行参观。请讲解员介绍整个加工工艺过程的有关知识。
3、参观奶牛养殖场
听讲解员介绍养殖场布局的科学要求、奶牛喂养知识、奶牛习性等。参观奶牛挤奶站,每组35人,分两组参观奶站挤奶过程。
4、参观“博农乳业”公司
根据企业的加工工艺流程开展参观活动,请讲解员介绍整个加工工艺过程的有关知识。现场品尝“杯装益生菌酸牛奶”。
5、参观蔬菜种植基地
认识种植基地及大棚内蔬菜的品种,听讲解员介绍蔬菜种植知识,蔬菜大棚内温度、湿度、病虫害控制的方法。一组首先参观大地种植的蔬菜,另一组参观大棚蔬菜,然后交换场地参观。
6、参观秋种收割过程(备选项)
到田地里参观小麦等作物的播种情况,以及其他作物的收割情况。参观种植的农业机械及灌溉设施设备,请讲解员介绍小麦等主要作物的种植知识。
四、活动注意事项
1、学生统一穿绿色班服、蓝色牛仔裤、舒适的运动鞋参加活动。
2、由于食品企业的特殊要求,学生只能带水,不允许带任何食品。
3、为了方便组织,学生乘车后坐在固定的座位。
4、由于是周日,如果您的孩子有事不能参加,请一定11日前给张老师发短信请假。
五、活动准备及人员分工
1、韩智恒妈妈、牛全岱爸爸负责活动期间与农场方面的联络沟通,确保活动按时有序开展。
2、付煜、席萌、张老师负责A组;赵辉、赵丽敏、李华、侯媛媛负责B组。
3、牛全岱爸爸负责配合农场讲解员开展讲解,张弘毅爸爸负责为等候参观小组讲解相关知识。
4、王浩宇妈妈负责准备班旗、外伤药品。
5、候媛媛、郝祖羲各驾驶一辆汽车,处置应急事件。
6、郝祖羲负责照相,负责摄像家长待定。
一.活动背景
有人说,语文新课改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就是打破教材一统天下,将语文延伸到了生活中去。生活处处是语文,体现这一全新理念的是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型的开设。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思路难以根除,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忙于讲练,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基本上被束之高阁,或流于形式,成了写作的一种活题而已。为打破这一现状,姑孰初中语文教研组经慎重考虑,决定在七年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摸索,以便积累经验,取得成果,推而广之,打破语文课堂沉闷的僵局,实现我县语文教学的.新的突破。
温立三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第3期上撰文指出,综合性学习资源可分为下面两组:1.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2.文本资源和非文本资源。我校校本部大部分学生是寄宿生,他们接触的空间相当狭小,校内可利用资源(如图书馆,微机房等)相对贫乏。以多种形式解读一本经典著作便成了活动的首选。
走近经典,特别是与四书五经有关的经典,五四以降,从来仁智互见。我心中一直固守一种理念:如周氏兄弟,曹聚仁氏漫骂读经害人者,是立于封建一统的基础之上。他们自己何尝不是饱受经典浸染,从而信手拈来,文采飞扬,思辩雄健?经典之成迂腐之象征,非经典内部腐烂不堪,乃承载经典之土壤腐臭之故也。而今思想界先锋选起,文学界流派纷呈(近阅一自称垃圾派诗人大作,一首不足二十行的诗,跟屎屁有关的字竟达十余处),喧嚣过后,沉淀者有几?少年沉迷于图书,成年醉心于快餐,浮躁之气,迷漫社会。难怪有人慨叹:锺书君,启功先生,张中行老相继离世,文化大家几殆尽矣!
给孩子心中辟一块经典的空间,虽暂不能解,─又有谁人能真解?─能提供一些供日后反刍的原料,足矣!
二.活动构想
(一).活动想达成的目标:
1.诵记积累(面向全体的根本目标)
2.培养兴趣(对孩子而言没有谁会说阅读《论语》是快乐的,活动其实也是增添一点调料)
3.加深理解(过多的讲解是无用的,但其中的道理又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在生活中寻找走近的机缘)
4.仅是走近,无法走进,坚决不存妄想。
(二).活动的几个板块
A.活动前的预热:齐背(提示每则开头字)
B.活动内容
1、比诵(诵出情味)
2.比背(讲究速度与准确性)
3.书法展示(选自己最喜爱的一则)让学生体会一点文化的气息
4.演讲:我所喜爱的一则《论语》
5.辩论:正方:孝在今天还有其积极的意义
反方:孝在今天已失去其积极的意义
C.活动结束后总结:齐背论语第一章及第二章前四则
(三)。主要活动板块前的准备
1、书法展示:请同学事先选定最喜爱的一则,以统一纸张书写,教师选出其中优秀的展示;请书法家书写展示,给学生以熏陶。
2、演讲:事先作好布置。
3、辩论:事先分好组,作一点布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市纠风办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引领党员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市教育党委的要求,按照学校实际,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即“走进家庭、走进年段、走进班级,服务社会、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就活动开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围绕“加强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发展”这一主题,积极开展“走进家庭、走进年段、走进班级,服务社会、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切实为教师、学生办好事、办实事。
二、主要任务
l、深入家庭,进一步了解家况和学生。根据学生和家庭的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积极开展班主任教师家访活动,以了解民生问题为主线,以加强学生教育,促进成绩提高为重点,解决家境困难,减轻学生负担;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从而达到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目的。
2、深入年段,进一步掌握教师的教学状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教师的备课、授课和教育科研的开展情况,学 校采取中层以上领导深入年段,指导、督促和检查年段工作,并实行年段工作学校领导负责制,加强年段的管理,使之独立成为教学管理的一个基本层面。
3、深入班级,进一步了解班况。全体领导和党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班级进行纪律、卫生检查,听课,开展班级活动等,了解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班级风纪、文化建设等,对于加强班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三、工作步骤
l、启动准备阶段。组织广大党员和班主任制定“三走进”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充分做好走出去的准备工作。使教师指导走哪里,做什么,怎么做。使教师明确走出去的意义,确保活动深入开展。
2、组织实施阶段。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采取课余时间进行,由班主任自己确定时间,要求要有纪实、有心得;领导深入教研组采取教研组会期间深入,由教师一起研究本学科的教学、教研和教改情况;领导深入班级采取不定时和定时两种形式。定时就是在班级开展公开课、班队会和其他活动期间深入班级,另外就是随时到班级进行检查,了解和掌握班级情况。
3、总结巩固阶段。在实施“三走进”活动中,不仅要监督和检查学校工作情况,而且要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纪实梳理骄傲是、学生和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解决师生及其家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排解后顾之忧。
四、几点要求 l、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在市委纠风办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那的学习实践活动,各科室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把这项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三走进三服务”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都要亲自过问,具体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企业、基层和群众家中,带头倾听群众呼声,带头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办实。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使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从而自觉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参与这项活动。
3、加强督查,健全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 “三走进三服务” 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活动的实施情况以及活动的实施成效,检查结果将与创建“文明单位”和评选“先进教研组和先进班级”等工作相结合。因此,各科室、各活动小组负责人,要抓紧各项计划的落实,加强对每个党员活动情况的指导,及时督促“三走进三服务”活动顺利实施。
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
一、活动主题:为老人们送去温暖
二、活动时间:2014年11月29日
三、活动地点:钟宝镇敬老院
四、活动目的: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为老年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有必要和义务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前期准备:
1、开学初制定计划。我校成立了校领导小组,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把尊老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逐步完善尊老工作。
2、制订了《敬老爱老慰问活动方案》。
六、活动口号:“人生都有夕阳红,爱老敬老树新风”
七、活动人员:
(少先队、广播站)成员以及相关老师
八、活动过程:
1、下午1:00在校门口集合,列队前往。(注意 路途安全)
2、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地跟老人们聊天,聊天内容可多方面,如问问老人过去的一些有趣的事等。拉近老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老人心理上得到宽慰。
3、捶捶背、揉揉肩和
打扫卫生。
4、学生文艺节目。
5、门口集合、总结回校。
八、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全体同学佩戴红领巾统一步行前往敬老院。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2、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3、与老人聊天时要尽量去倾听他们的讲话,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
4、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5、不得带任何零食。
6、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
7、参加每次活动的同学必须遵守本次活动的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七 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11月29日2:15分准时在学校大门口集合,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2、去到敬老院时注意讲卫生,讲礼貌。
3、演出开始后无节目者陪同老人观看节目,随时讲解.老人如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陪同人员设法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
【走进春节实践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走进春节的作文11-29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1-21
《家乡的春节习俗》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1-07
三走进活动方案07-07
走进家乡活动方案10-04
走进开发区活动方案11-10
走进敬老院体验活动方案09-18
走进名人综合实践11-23
走进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