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确定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确定(推荐8篇)

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确定 篇1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深化行政单位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迫切性和加速推进中国现行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了解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选择比较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1998年底的统计资料,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约131万个,人员约2919.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13万人,占全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860万人的59.9%。事业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科研、设计、教育、文化、新闻及体育部门,其从业人数约占事业单位人员总数的43%。事业单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业人员数量仅次于企业,是我国第二大社会组织,集中了我国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事业单位已覆盖各个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

1.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生机和活力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被看成是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物,事业单位多由各级政府主办,许多行政职能延伸到事业单位,以事代政,混淆事权。同时,应属于事业单位的事务又拿到机关,政事合一,导致政事职责不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关系不顺。与此同时,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使事业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政府包揽过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民间多渠道办事业。例如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主要由政府承办,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只占国家全部科技投入的13.8%,而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早已超过60%。

2.财政负担沉重,事业单位面临生存困境

财政包揽项目过多,对事业单位承担无限责任,导致财政负担沉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事业费比例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事业单位本身支出范围过大,经费供给渠道有限,该由财政予以保障的却力度不足。加之历年物价上涨、人员超编和事业单位自身发展需要,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强度逐年减少等因素,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困难。从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财政供应资金大多被“人头”吃掉,事业单位只有“吃饭钱”没有 “干活钱”,不少事业单位甚至连“吃饭钱”也难以为继,导致其目标和行为偏离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过分突出小群体利益,巧立名目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

3.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行业分割、学科分割、军民分割,各自都力求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体系,事业单位布局分散,职能交叉,低水平重复设置,形不成规模效益,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各单位各行其是有余,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不足,造成政出多门,效率不高。

4.法制不完备,运行不规范

目前我国还缺乏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专门法规。事业单位的设立虽然须由编制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但这种行政性审批,并不能替代依法登记。由于缺少事业单位的相关立法,事业单位的设立、归并、撤销主要取决于其行政主管部门的意愿甚至是长官意志,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事业单位的运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和监督。

5.政府职能的明显“越位”

政府与市场社会中介组织的责任边界不清,权力扩张。传统体制下的政府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所有社会公共权力,一些原来应该由市场机制解决的事宜,一些本来应由非政府机构行使公共行政、社会性公共服务的职能实际由政府代替,事业单位实际上只是政府的二级部门。政府机构这种职能越位、责任缺位常常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

6.事业单位社会化服务功能“缺位”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应该为政府和社会进行双向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政府服务功能的拾遗补缺。但是现在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定位为“准政府”,运行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不愿意面向社会寻求生存的空间,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僵化的机制也严重地束缚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一种更公正、更民主、更独立的公共行政观,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事业单位,从而进一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

1.科学界定事业单位性质,分类管理和推进改革

我国事业单位情况复杂,性质各异,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准确定位和进行科学分类。事业单位改革将要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功能、不同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国家在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步骤的安排上将有所区别,体现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一刀切”。凡是承担公益任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的事业单位,财政将保证事业经费供给,但要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凡可以由市场导向和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则采取分类推进的办法,积极进行社会化、企业化改革。根据目前我国各类事业单位所承担的不同功能,现有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承担行政行为保障事务职能的单位。这类单位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预算拨款,人事使用行政保障编制,依照公务员进行管理,按照行政机关确定级别。一经批准立即具有法人资格,不办理法人登记手续,为准政府机构(法定机构)。

第二类,承担国家交办的发展公益事业、基础性任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单位。这类单位有偿经营,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需要国家提供财政支持,经营收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按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业务项目,而不是按人员编制拨付经费。这类单位将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实施,实行多样化的级别管理。对这类单位的部分单位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鼓励民间举办这类机构。这类单位的设置由编制主管部门会同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和财政、税务等部门审批,并由登记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类,从事有偿经营服务、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单位。这类单位原则上实行企业化管理。自筹经费,照章纳税,人事、财务和业务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国家原则上不再出资设置这类机构,部分原有机构的国有资产要退出。鼓励民间大力参与发展这类事业。对于现有事业单位中确定为第三类单位的可直接到登记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待其基本实现企业化管理后,编制主管部门将一次性核销原审批的事业编制。今后编制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再审批和登记这类单位,如欲成立这类单位可直接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登记。

2.实行政事分开

“政事分开”实质上包括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两方面改革。实现“政事分开”,政府是主导,只有政府下决心转变职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认真规范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才能为事业单位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市场经济是利益多元化的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牵涉到政府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是难度最大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能单兵突进取得成功,需要与政府改革相配套,相辅相成。

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事业制度

现代事业制度是指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一整套事业管理制度,它是有关现代事业组织的事业法人制度、事业领导制度、事业人事制度、事业财务制度、运行管理制度、事业评估制度、事业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它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事业管理制度,也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管理模式,而是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事业管理制度。它的特征是:政事分开,责任明确,多元投资,科学管理,强化约束。现代事业制度应当具备以下特点:法人地位明确,主要职责清晰,治理机制健全,文化管理为主。

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已有的基础上,国家将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应当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种类及水平划分为营利性及非营利性两大类,并引导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

国外非营利性机构绝大多数都已经实现现代化,使得非营利性事业成为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 “第三部类”。我国也将向这一方向努力,最终使我国的非营利机构基本实现社会化。其主要标志是:社会力量成为举办非营利机构的主体,非营利机构的收入主要来自社会,有大量的志愿人员在非营利机构中工作,非营利机构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创新源泉。

我国事业单位,包括水利事业单位的改革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改革可以提供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其实质是探讨适应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政府公共行政模式。借鉴国外公共行政改革的经验,我国事业单位未来将形成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组织。一种是市场化、企业化、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们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另一种是非营利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和社会管理职能。

三、推进咨询服务业发展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可行之路

推进咨询服务业发展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事业单位原来承担的部分政府职能将逐步萎缩弱化,事权将进一步规范,管理幅度将大大缩小,最终要淡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如何解决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变得十分突出。面向行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拓展更多的空间,大力发展中介服务将是可行之路。

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共权力的下放,使政府从全能型转向有限型,从部门型转向公共型,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从发展趋势看,大部分原来由政府审批的项目内容将转而依托中介咨询载体,以提供市场服务的方式完成,这就给咨询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与弊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事业单位中有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优势。

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确定 篇2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科目的设置存在问题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 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 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特殊规律, 结果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白, 结果也会导致部门资金评价效果的缺失, 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单位本身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

(二)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失真

我国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仍然不够全面, 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只是按照实际成本价值入账, 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但固定资产在后续使用时则没有核算磨损价值和计提折旧, 由于在单位实际业务成本核算时没有考虑折旧费用, 就会使得成本核算不到位, 进而出现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

(三) 会计报表信息不够准确

企业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组成, 此种负债表的财务平衡公式是: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 将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信息合在一起, 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再者, 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使得单位现金收支情况无法得以准确反映, 不利于单位领导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管理, 也容易使外部使用者对单位财务状况和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四) 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够准确到位,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般来说, 企业的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 事业单位也差不多, 其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 这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为: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 即表现为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 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 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时, 又由于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变动无法得到准确反映, 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也容易造成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误解。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未来改革方向

(一) 完善和健全会计法规制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 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 完善其配套措施, 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 避免执行的混乱, 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同时, 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 增强法纪观念,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 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守法必先知法, 知法才能守法。要搞好会计监督, 进行法制教育, 加强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以法制作为经济工作的支柱和经济活动的准则, 才能严把财务收支关, 保证会计监督卓有成效地进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出台配套制度, 保障会计人员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 如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会计人员举报制度, 设立举报中心, 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检举揭发违反财经法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行为的人和事, 以及违反会计法规, 打击迫害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 可以设立会计人员监督基金, 对维护会计法规和保护国家财产的要给予奖励, 提高会计人员的监督热情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单位负责人加强财经、会计法规等法制教育培训。《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这就必然要求单位负责人要全面了解会计法规, 自觉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对此, 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会计法规教育、培训, 使单位负责人充分理解、支持会计管理工作。

(二)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体系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疏漏, 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时可以适当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方式。例如, 林业事业单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 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购置固定资产时,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 改进账务处理。此外, 各事业单位也应做好计提坏账准备, 在资产项目下增设“坏账准备”科目, 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在年终时应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 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补提或冲减;对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 如果以后又收回, 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先借记应收款项科目, 贷记“坏账准备”, 然后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应收款项。总之, 要通过客观地计提坏账准备, 较为准确地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可能对债权带来的影响, 充分体现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 避免集中核销坏账对支出带来的强大压力。首先, 完善会计科目体系。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 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等内容也做出了规定, 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资金运动的特殊规律, 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设置上的某些空白。由于制度没有设置相应的核算科目, 致使接受投资的各单位在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 如不加以规范, 容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其次, 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计量的基础是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各个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财务成果, 向使用者提供主体资源的来源、控制、运营成本 (或提供服务的成本) 等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是否经济有效运行等全面的财务信息, 能够综合、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营 (经营) 业绩和受托责任。国外非营利组织普遍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收支确认原则,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也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收支确认标准并进行成本核算。

(三) 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第一,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强化收支管理。要将预算内外资金真正都纳入单位预算, 统一管理, 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对收入的强化管理, 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各级单位利用现有条件创收, 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 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收入的开展。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事业经费支出涉及面广, 名目繁多, 强化支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的同时, 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并完善单位基础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增强约束能力, 强化支出管理。第二, 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 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长期以来,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只包括财务会计, 不包括为单位内部服务的管理会计, 并且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宏观的预算管理服务, 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变化, 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 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才能改善管理, 提高效益。

(四) 对事业单位结余进行改进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 将负债列入净资产核算, 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 建议取消“专用基金”科目下的“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等科目, 将专项资金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同时:增设“结余”要素, 月末将各账户余额对应结转到“结余”账户, 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增收节支的结果和运用资金的成绩;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内容的核算和反映;为适应国库集中收入的需要, 调整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 以及时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作方式的变化;为适应政府采购的需要, 调整采购业务的核算程序, 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不同来源资金进行采购的内容和程序。

摘要:在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 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然后探讨了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主要途径, 主要包括:积极支持国家针对事业单位出台的政策,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必须对准则和制度层次的差别认真区分, 促进权责发生制的有效实行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确定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方向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存在问题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等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有时候却忽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服务市场资金运作的特殊规律,结果造成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上的某些空白,结果也会导致部门资金评价效果的缺失,不利于真实地反映单位本身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失真

我国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仍然不够全面,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只是按照实际成本价值入账,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但固定资产在后续使用时则没有核算磨损价值和计提折旧,由于在单位实际业务成本核算时没有考虑折旧费用,就会使得成本核算不到位,进而出现会计核算失真的现象。

(三)会计报表信息不够准确

企业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组成,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组成,此种负债表的财务平衡公式是:资产十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将财务状况信息和业务信息合在一起,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再者,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使得单位现金收支情况无法得以准确反映,不利于单位领导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管理,也容易使外部使用者对单位财务状况和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未来改革方向

(一)完善和健全会计法规制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守法必先知法,知法才能守法。要搞好会计监督,进行法制教育,加强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以法制作为经济工作的支柱和经济活动的准则,才能严把财务收支关,保证会计监督卓有成效地进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配套制度,保障会计人员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如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会计人员举报制度,设立举报中心,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检举揭发违反财经法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行为的人和事以及违反会计法规,打击迫害会计人员的行为同时,可以设立会计人员监督基金,对维护会计法规和保护国家财产的要给予奖励,提高会计人员的监督热情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单位负责人加强财经、会计法规等法制教育培训。《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这就必然要求单位负责人要全面了解会计法规,自觉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对此,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会计法规教育、培训,使单位负责人充分理解、支持会计管理工作。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体系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疏漏,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时可以适当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方式。例如,林业事业单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购置固定资产时,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改进账务处理。此外,各事业单位也应做好计提坏账准备,在资产项目下增设“坏账准备”科目,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在年终时应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补提或冲减;对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先借记应收款项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然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款项。总之,要通过客观地计提坏账准备,较为准确地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可能对债权带来的影响,充分体现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避免集中核销坏账对支出带来的强大压力。首先,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等内容也做出了规定,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资金运动的特殊规律,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设置上的某些空白。由于制度没有设置相应的核算科目,致使接受投资的各单位在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如不加以规范,容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其次,采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计量的基础是在会计分期的前提下各个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财务成果,向使用者提供主体资源的来源、控制、运营成本(或提供服务的成本)等评价主体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是否经济有效运行等全面的财务信息,能够综合、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营(经营)业绩和受托责任。国#l-~lz营利组织普遍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收支确认原则,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也应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收支确认标准并进行成本核算。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第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收支管理。要将预算内外资金真正都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对收入的强化管理,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各级单位利用现有条件创收,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收入的开展。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事业经费支出涉及面广,名目繁多,强化支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单位基础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约束能力,强化支出管理。

第二,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只包括财务会计,不包括为单位内部服务的管理会计,并且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宏观的预算管理服务,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变化,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才能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四)对事业单位结余进行改进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将负债列入净资产核算,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建议取消“专用基金”科目下的“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等科目,将专项资金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同时:增设“结余”要素,月末将各账户余额对应结转到“结余”账户,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增收节支的结果和运用资金的成绩;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内容的核算和反映;为适应国库集中收入的需要,调整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内容,以及时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作方式的变化;为适应政府采购的需要,调整采购业务的核算程序,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不同来源资金进行采购的内容和程序。(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丽兰.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8__

确定方向作文 篇4

把玩着手中的圆珠笔,我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寻找坐标吗?这个话题好难啊,该怎么写呢?算了算了,先画个坐标系研究研究:画X轴和Y轴,然后是确定原点和正方向,接着……等等,我知道了!

假设我现在正站在原点上,那么我的正方向在哪里呢?这是十六年以来,我第一次这样问自己:这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我到底都在做些什么?我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活?我的人生,到底有没有目标?

五千多个日日夜夜从我指缝间流过,我每天除了上学以外,就是看电视。上网,要么就是看小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喜欢做运动,做什么事也都懒得动手,成绩不是很好,性格又自卑好静,像只灰不溜秋的甲壳虫,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得其乐。

原来,这十六年来,我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走了过来,一直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什么,不了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统统都不知道。

不!我不要,我不要再这样子。我要了解我自己,我要确定自己奋斗的的方向,我想要成为一个敢于尝试,能靠自己决定任何事情的人。我不想要再像以前那样,白白地荒度时光。

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平凡卑微的人,也有选择。决定方向的权利,也有自己美丽而不平凡的梦想。就算付出再大的努力,受到多大的挫折,面临多少困难,都会为了梦想毫不退缩。我会为了我的梦想勇敢且永不退缩地迎着我的正方向前进!

“知道么?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坐标系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坐标系中确定属于自己的原点,并找到自己的正方向。当你确定了原点,还努力地朝着正方向前进,我们知道,你正在越来越靠近梦想。加油吧,你一定会成功!”

曾经,在坐标轴的交叉口徘徊迷茫;曾经,在坐标轴的原点迷失自我;曾经,在迷宫般的坐标系中不知所措……但,那只是曾经!从这一刻起,我站在原点,正方向就在我的前方!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评课稿 篇5

在评价这节课之前,我想把自己在听课前对这节课几个关注先进行论述,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对课堂进行学习和评价。

关注一:知识的前后练习。《确定位置》的内容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它的知识基础是孩子生活中的常规经验积累。从“前后左右上下”到“东南西北”正方向的射线定位转为有角度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区域确定,学生一步步的深化知识的学习。五年级的“数对”确定已经对位置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而本次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对本部分知识的最后一次细化和认知。这部分内容对位置的定位更加的准确,也几乎是书本知识平面图确定位置最复杂的内容,而后续将更多的以空间定位的知识为主。所以整节课在预设时可以向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和介绍,让学生知道知识的价值取向,这样不仅可以建立知识的联系网,更能够凸显数学知识逻辑上升的本质。

关注二:概念内容如何渗透原理而不是生硬告知。“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这些名词都是固定的知识内容,都以告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命名的原理,教师应该有所准备,特别是与他们已有的知识本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对比,确保对知识最为深刻的认识。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建立与原有知识相对的记忆网,就必须对网络设置有所介绍,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死记硬背加大知识的掌握难度,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怯懦心理。

关注三:角度的确定和度量。一条线能把90°的角划分为二,而我们确定位置的角度是唯一确定的,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原因的基础上对两个角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准确把握,同时能够进行互化。而度量角也存在一定的诀窍,所以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这样对课堂的准确度有更大的把握。

带着这三点,我进入了课堂,在学习的同时细细的品味课堂中李老师的教学智慧。

智慧一:关注过程,正确引导。《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师在整个新授过程都是在起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认知冲突,一步步的发现准确定位需要这样的几个部分: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教师并没有采取告知的方式,而是通过探险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一步步的思维完善为整个新授过程增光添彩。

智慧二:关注资源,合理运用。《课标》指出: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合理地利用生程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独立对岛2的位置确定时,部分学生就因为角度辨认发生错误。教师利用投影向学生展示,从而指导学生如何找角、度量角。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这个资源更加合理的运用,运用两个角互余的知识激发学生对错误资源的合理运用。整个过程课堂气氛并没有错误而尴尬,反因为错误而思维碰撞,不断创造精彩。

智慧三:关注生活,及时捕捉。《确定位置》的价值如何体现,它并不是因为数学课堂的假设而重要,完全来自于生活的需要。但数学知识很多情况下在学生的生活中并没有体现,所以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其本质而退让。如何彰显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灵动,这就需要教师智慧的眼光进行寻找。而最近“马航失踪”事件全球轰动,致使很多中国公民爱国热情高涨。教师在课尾抛出这个话题,一下刺激了学生的眼球,使课堂在结束之前迎来新一个高潮。学生意识到想要确定马航的位置,就必须准确定位,只有掌握这门技术,才能更快得到结果,对家属和所有关注的人们有所交代。这虽然没有多少的知识运用和巩固,但却从人文的角度突出了本课的价值。课堂因智慧而充满魅力。

从自己课前的关注来评价本课,教师不仅很好的把关注二和关注三在课堂上逐一体现,更让我对关注一有了全新的启发。因而纵观本节课,我有这样的几点困惑,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商榷。

困惑一:情境的创设怎样更加合理。《课标》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本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意创设了寻找神秘岛的情境,让学生在三座岛屿的辨认中逐步掌握新知。但是在这个情境中笔者有这样的疑惑,首先,都是以探险号为观测点,当探险号已经到达岛1确认不是时,它就应该从岛1出发去岛2,怎么还会回到原处在寻找呢,这与现实情况不符,也存在明显的科学性缺陷;其次,寻找神秘岛是很值得开心的事,怎么会在岛上做题呢,而且往往神秘岛都是由宝藏的神奇地方,绝对不会有学校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与大家的常规思维相悖,有就情境而情境的硬拉感,从开始的兴奋到最后的失望,对知识的学习也是一种消极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情境的创设还得深思,怎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又不会产生消极感和挫败感。不能为了渲染数学课堂的多彩,而失去了原本的本色,这样就会本末倒置,无得而归。

困惑二:为什么不以行动思维代替想象思维,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行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更加积极的左右。在教学中,我们常提倡做中学,动中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中教师就错失了两次“行动”的机会,其一,在教学“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时,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学生从动态中感悟偏的动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比生硬的介绍要可靠,但在后续的学习中仍有错误的现象。归结原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再进一步提升,让学生用手来感悟整个过程,如果把形象思维和行动思维相结合,对学生积累概念性知识的活动经验有更多的价值。其二,在后面总结量角器度量四个方位角的方法时,教师不应该只让个别学生展示,而应该所有的学生借助量角器体验,这样思维加行动才能验证规律的价值。

中国农业银行确定的发展方向 篇6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吕鹏)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今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农业银行正在按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创新体制和机制,并确定了下一个时期的业务发展方向。

尚福林说,农行主要以农村业务为主,70%的人员和业务都在县及县以下,战线长、客户小、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也造成了农行主要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调,中间业务比重非常低,潜在利率风险比较高,严重制约着农行的可持续发展。

他说,针对这些情况,农行主动调整思路,重新为自己作市场定位。首先农行将积极调整、巩固和提高农村业务。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后服务的企业和“公司+农户”的企业,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和个体工商户。把常规贷款和专项贷款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一部分资金培养一批黄金客户,并继续做好信贷扶贫工作。同时,大力发展以小额质押、个人消费为主的零售业务。大力开展代理农村保险业务,并会同保险公司设计适合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险种。增加贷款投放,逐步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购车和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争取在这一方面创立农业银行的品牌。

尚福林说,大力拓展大城市业务,重点突破某几项业务,如消费信贷、银行卡业务、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等。同时瞄准大客户、大系统,提高对公业务市场占有率,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集中财力改造和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有吸引力的“精品网点”,开发精品业务,创立名优品牌。

尚福林说,农行将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业务,利用农行在中小城市,包括城乡结合部具有的一定优势,特别是网点优势,集中资金争取当地的名优企业,重点支持当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从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把大系统、大公司、大的金融机构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以改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加强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如代理清算、股票质押贷款和基金托管业务等,扩大同业资金来源,降低资金成本,逐步实现资产结构的多元化经营。今后还将大力开展以结算、代收、代付、代理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努力扩大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此外,积极开展与国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加大农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营运力度,提高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调整境外机构的经营格局,完善服务功能,通过境内外业务的联动,从根本上改善经营状况。在谈到如何应对同业竞争时,尚福林说,农行采取“有差别竞争”的策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立足于在服务品种、内容、方式上更先进、更方便、更快捷。例如,在城区建设一批专业化网点,实行“一站式”服务,专职全程办理如住房信贷、个人理财等单项金融业务,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确定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

1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行中的地位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人或者说是离不开人力资源,作为我国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运行,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梯队的建设,以保证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和工作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的性质特点是社会性和公共服务性,其改革和发展适应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事业单位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工作内容繁杂,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人才队伍做支撑。比如,城建局对新建项目需要经过前期调研、勘探、规划、设计、建设及验收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去统一管理或者具体执行,单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根本不可能顺利高效完成的。近年来,各级事业单位对于人才队伍建设及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机制或者方式来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作为庞大的服务组织,解决了社会大众一些疑难问题,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方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协调事业单位各种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质量,因此,现阶段加强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还有待完善和健全。不完善的体制必定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出现,比如,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及制度不规范、不统一,管理各环节衔接性差,甚至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旧还存在着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理念的影响严重等问题。此外,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来讲还是以命令式为主,人员体制结构建设单纯的层级制,难以保障各部门及各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缺乏实际的工作能力,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明明出现了问题,却没有统一和规范的制度做依据,这就很可能造成管理的混乱及盲从现象,降低管理效果。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思想意识比较落后,无法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灵活地对现有人力进行管理,或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还没有足够准确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应付上级,应付群众。

2.2人力资源结构混乱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人力资源结构混乱现象在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中较为普遍。此外,从事业单位内部来看,很多人员爱端“官架子”,而真正从事基层工作岗位的人员比较少,事业单位中很多具体执行和操作都需要基层工作者来完成,这就给基层员工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然而,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薪酬体制还比较落后,需要基层人员承受较大的工作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薪酬待遇,严重打消了员工积极性,难以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质量。相比之下,很多管理人员,甚至是后勤保障人员的数量又太多,工作任务也很轻松,待遇也比较匹配。这种情况下,很多事业单位看起来人员不少,但是真正能够作为基层服务大众的人才却严重匮乏,造成了人力资源结构的混乱无章。

2.3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不健全

绩效考核是对现有人员的一种激励和评价手段,也是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并促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但是现阶段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绩效考核过于制度化,缺乏人性化,可操作性较差,而且可能由于一些人为原因造成考核的不公平,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鼓励和约束,过分偏重人员的业绩,考核的不透明性较强。这些都不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2.4人力资源使用不合理

物尽其用才能发挥物品的价值,同样的,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充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及发挥各层员工的价值。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使用没有正确的认识,一些“走后门”的现象严重,人情比制度大的问题突出,一些人员通过不正当的竞争进入事业单位,但是其个人能力难以符合岗位上需求。事业单位中往往是按照辈分及资历来进行岗位调配,有关系的人员总会占据好职位,但是没有体现该岗位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制约了年轻员工的发展,削弱了他们的发展空间,挫伤了人员积极性。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要求事业单位以员工为核心,员工作为单位的主体,其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业单位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开展情况。因此,在对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价值,使他更加热爱现有的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现有员工,应当积极通过员工培养、培训等方式,根据员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科学化的、人性化的、合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时刻强调“人”在事业单位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让员工以单位为家,提高员工以单位为荣的荣誉感和集体感,对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尚性有充分的认知,积极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源改革。

3.2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

针对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仍存留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现代化的符合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借鉴优秀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或者实地参观和交流,促进员工摆脱“铁饭碗”的惰性思想,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内部竞争机制,比如对表现优秀或者有特殊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打破传统的僵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

3.3完善人力资源考核奖励制度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绩效考核及奖励制度改革非常有必要。绩效考核制度在进行建立时应当注重人性化的需求,全面的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提高员工工作能动性。而且在考核和奖励制度推行期间,应当鼓励员工的互动与反馈,及时调整不合适的制度,构建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对于员工的思想认识要逐步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在其他同事或者领导的帮助下积极改善,不断进步。另外,考核应当更加公正、公开和透明,符合单位员工的特点,避免过度考核或者考核走形式现象发生,注重员工的精神和心理诉求。

3.4完善人力资源岗位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岗位方面,应当做到定岗定人,责权分明,责任到人。每一位员工都有其自身优势和个性特点,如果员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分析是不是员工岗位与其不匹配。员工对于工作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应当对岗位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细化,多方面的培养员工,提高其素质,选择最适宜的岗位,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才是事业单位的用人之道。

4结语

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组织,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有力的方式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闯.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方向及完善措施[J].中国外资,2013,02:269+271.

[2]苗桃叶.中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向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05:144-145.

如何确定档案的征集方向 篇8

关键词:档案征集区域特色服务利用

征集档案资料是档案馆一项重要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的重要途径。要做好档案征集工作,笔者认为,首先必须确定档案征集方向。只有明确了征集方向,才能减少征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使征集工作事半功倍。

一、以区域特色档案征集为主要征集方向

区县档案馆作为本地区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地方历史文化保存、延续和传承的基地。档案资料征集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征集到能够深刻反映本地区区域特色的档案资料,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一征集方向,并常抓不懈,才能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档案馆。

(一)征集具有区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历史传统文化各不相同,最能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的应该是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因而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笔者所在档案馆,自2006年至今,一直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征集工作作为主要工作任务,持续不断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工作,主要包括:平谷方言,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平谷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技术和手工艺制品。例如对平谷地区惟一的一位皮影传人制作皮影的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录,从驴皮的选取方法、驴皮的泡制、刮驴皮的技巧、晒驴皮的窍门、驴皮的手工雕刻、皮影的上色等等每道工序进行全程拍摄,形成了200余分钟的皮影制作工艺声像资料,为后人留存了完整的手工艺技术资料。

(二)征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实物档案

根据档案馆所处区域的文化特色,征集当地最典型、最具代表性、形象最直观、最有生命力的有别于其他档案馆的特色文化档案资料。例如平谷久负盛名的奇石文化、社会收藏以及书画作品等。五年来,平谷区档案馆已征集到奇石照片2200张,展览用奇石100余块(所有权属藏家),5万多件老报刊,名家书法作品49件。这些征集成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珍贵的档案原件。

二、以满足利用作为固定征集方向

档案资料征集的根本目的,就是征集多种多样档案资料,不断丰富馆藏,为档案利用夯实基础,以满足各种档案利用需求。档案资料征集,无论是为满足当前利用需求,还是为将来利用需求作储备,都要紧紧抓住为满足利用需求这一征集方向,开展征集工作。

(一)为满足当前档案利用需求,开展征集工作

根据档案利用需求,确定档案征集内容,需要什么档案就征集什么档案。同时,打破传统征集观念,能征集到实物最好,在无法征集实物的情况下,就以获得使用权为目的,将征集目标改定为征集照片或以寄存形式进馆。例如平谷区档案馆在针对老领导、老干部开展征集工作中,一些老人对自己的证书感情深厚,不舍得捐赠,征集人员就将这些实物进行拍照,以照片形式征集进馆。而对于本人愿意捐赠,子女不同意捐赠的物品,就动员他以寄存的方式进馆,退休干部刘长山老人手里有一些老版本书,有清末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民国时期的《西厢记》等,老人的子女将这些书视若珍宝,不愿捐赠,征集人员就与他签订10年的寄存协议,如果之后10年老人的家人不将这些书取回,这些书就视同捐赠给档案馆。从寄存之日起,档案馆就有这些书的使用权。拥有了使用权,这些档案资料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征集档案的系统利用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编史修志,需要用到大量征集档案资料。例如2009年,区政协文史委需要编一本《海子水库志》,征集人员针对这一需求,开展征集海子水库建设照片工作,经多方走访,从当年参加过水库建设的老领导手中征集到水库建设照片20余张,水库碑文底稿一份,水库专用饭票50余张,为水库志的编写提供了照片资料。二是各档案馆每年都要办一些展览,就需要用到大量征集的档案资料,征集工作就可以紧紧围绕展览的需求,开展征集工作。例如平谷区档案馆2004年要举办一期《平谷绿色经济展》,征集人员2003年就提前开始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档案征集工作,从平谷区果品办公室、区农委、各乡镇等涉农单位征集照片800余张,绿色经济有关资料50余份,为这期展览的举办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二)为将来档案利用需求作储备,开展征集工作

征集工作中,征集人员应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物多观察,捕捉有意义的事件,开展档案征集工作。也许这些现在征集的档案资料,暂时不能发挥作用,但可以为将来的利用需求打下基础。

1.围绕社会热点事件,开展档案资料征集

社会热点一般是大众非常关心、非常感兴趣,以及对大众生活最有影响的事件。社会热点会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每年都会产生不同的热点,可以选择其中一些有意义、可操作的热点事件,作为档案征集的方向。例如2009年,平谷区开展了“新中国成立60年感动平谷60人”评选活动,获此殊荣的60人,以其动人的事迹,光荣的历程,感动了全区人民。平谷区档案馆抓住這一社会热点,及时与平谷区宣传部联系,经协商后决定为这六十人建立“草根模范”个人档案,针对这60人开展先进事迹、工作日记、各种照片、证书、奖章等珍贵资料的征集工作。

2.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档案资料征集

区委、区政府每年都会开展一些重点工作,根据每年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确定征集方向,全方位开展征集工作。例如2008年6月,京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在夏各庄村东北界没有出入口和物流货运站,遂使该村成为京津塘交通枢纽上一个重要节点,凸显的区位优势,引起北京市委高度重视,2009年春,夏各庄被确定为新型的城市建设目标,而且要求尽快建成投付使用,这就意味着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为留住夏各庄村的历史记忆,征集人员在夏各庄村开展了征集工作。征集到家谱、分家单、田房契约、粮票、面票等珍贵的家庭档案,这些家庭档案,不仅为《夏各庄村史》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且为平谷区档案馆充实了一个单元的全方位档案资料。

3.围绕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或历史事件,开展档案资料征集

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或历史事件就是值得我们怀念的有价值的人或事,我们可以此作为档案资料征集方向。例如2010年是抗美援朝60周年,平谷区档案馆又及时开展了针对抗美援朝老军人的征集工作,征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1件、抗美援朝纪念章9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证书2件、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照片200余张。同时采访了两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将口述内容以录音录像形式保存,口述内容整理成文字,极大丰富了馆藏。

上一篇:造船厂班组长岗位职责下一篇: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