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论盗窃与抢夺的界限(通用2篇)

试论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篇1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法律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论文摘要张明楷教授把盗窃划分为秘密盗窃与公然盗窃,然而“公然”与“盗窃”的秘密性相矛盾,公然盗窃理论令人匪夷所思。相反,从“秘密与公然”角度区分盗窃与抢夺的观点与做法没有问题;盗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被害人的意志,“秘密”的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的行为,盗窃行为具有秘密性。以暴力或者平和的方式公然夺取他人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一般危险或者危险可能性,构成抢夺罪。盗窃与抢夺的区别在于:是否“秘密”与“公然”,行为是否具有致人一般危险或者危险可能性。

论文关键词盗窃 抢夺 新界限

将抢夺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类型,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多见。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刑法均未规定抢夺罪,对抢夺行为视不同情形分别认定为盗窃罪与抢劫罪。单纯针对物的,定盗窃罪,如果超出单纯“为了转移占有所必须的物理力”(在国内指盗窃罪与抢夺罪),存在伴随对生命、身体、自由的一定程度以上的危险的暴力、胁迫,便不能评价为窃取。我国刑法将抢夺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类型,所以,对抢夺行为必须认定为抢夺罪,而不能视不同情形认定为盗窃罪与抢劫罪。这便产生了以下问题:如何界定抢夺罪与盗窃罪、抢劫罪的界限?本文浅析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一、盗窃具有秘密性,抢夺具有公然性

从词义的角度看,“盗窃”具有秘密性。何为“盗”,“盗”可分为窃盗和强盗,窃盗指偷盗,偷窃;强盗指的是用暴力强制地将他人的财产据为己有。我国刑法理论的盗窃,应该为偷盗或者窃盗,而非强盗,否则盗窃将包含抢夺和抢劫,这与立法愿意不符。社会大众与传统文化的一般认识盗窃者即为小偷,抢夺、抢劫者即为强盗,诈骗者即为骗子。何为“窃”,“窃”即偷,偷盗:偷~。~取;私自,暗中:~笑。~听。何为“偷”,“偷”指秘密,暗地里[insecret]。

笔者认为,抢夺具有公然性,但不以“乘人不备”为必要。这是因为虽然抢夺罪的客观行为多是“乘人不备”实施的,但不全部都是,如将“乘人不备”作为必要要件,就会以偏概全。例如:行为人明知财物的所有人对其要抢夺财物的意图和行为已经觉察,然而在财物的所有人因客观无能力(因患病、轻度醉酒、摔倒等)而丧失或基本丧失防护财物的能力但神智清醒、已经觉察的情况下,还是公然夺走或者拿走了被害人的财物,但并未对被害人的人身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类情况的夺取财物行为当然不是“乘人不备”,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抢夺他人财物的故意及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实施的是公然夺取财物的行为,完全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抢夺罪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在少数情况下,有的夺取行为实际上是在他人有觉察的情况下实施的。将“乘人不备”作为夺取行为的必要,与抢夺罪的实践不符。

二、从一般社会认识看:“公然”盗窃理论令人匪夷所思

法律是开放的,是具有普遍性、适用广泛的。换言之,法律应追求通俗易懂,更好的为人民所接受,更好的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推陈出新,但凡是新的,并不意味是正确的,我们要对新观点做辩证的思考,一个所谓的新观点从社会的一般人认识看令人匪夷所思,则很难认同它,刑法理论也如此。例如:“被害人手拿钱包,途中不小心被绊倒,钱包也随之落在离其身边几米远的地上。由于其脚摔伤不能行走,不能捡回钱包。被害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包被行人甲拾起抢走。由于被害人的钱包已经离开身体,则甲定为(公然)盗窃罪。再又如:被害人在自己家里的四楼阳台上掏钱包时,不慎使钱包掉在楼下马路上。被害人立即让妻子下楼取钱包,自己在阳台上看着。行人甲看见马路上的钱包欲捡起时,被害人在楼上喊:“是我的钱包,不要拿走。”甲听见喊声后,依然不慌不忙地拿走钱包。则甲应定为(公然)盗窃罪。大庭广众之下,甲夺走被害人的财物,定为盗窃,令人匪夷所思。盗窃具有秘密性,公然盗窃即公然并且秘密的盗窃,自相矛盾,解释过于扩大。

三、“秘密”与“公然”的界定

盗窃具有秘密性,抢夺具有公然性。何为“秘密”,何为“公然”,必须对其做出明确的界定。所谓“秘密”,指偷偷的,一般指被害人不知,对于被害人知因为某种原因不敢做声,导致行为人不知被害人知(如:公交车上,行为人手伸到被害人的布兜,被害人特别胆小,知道行为人在行窃而不敢声张,行为人不知被害人知顺利窃取)的情况下应为“秘密”还是“公然”?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按盗窃处理。本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被害人知道,但行为人不知被害人知道所以其行为仍具有秘密性,应为一般的秘密盗窃,而非公然盗窃或者抢夺。因为此时,在被害人看来是公然性,在行为人看来具有秘密性,由于行为人不知道被害人知道,被害人因胆小等某种原因不予抵抗,行为人的行为性质不因被害人有无认识而变化,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秘密窃取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同时,由于行为人不知被害人知,故不具有对被害人的人身产生危害或危害的可能性。不应因为被害人知道,而认定为抢夺罪。

因此,“秘密”与“公然”的界定,应以行为人有无认识而判断,而不因被害人或者其他人有无认识而变化。

试论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篇2

一、盗窃罪

主要表现为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财物据为已有。所谓“秘密窃取”, 是指犯罪分子采取主观上自认为不会被财物所有人、管理人员或者经手人发觉的方法将公私财物据为已有 (1) 。可从以下几点认定秘密性:

(一) 行为秘密性的主观特征

行为人主观上采取的是自认为不会被发现的手段, 即使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时, 被害人有所察觉, 但这一点行为人并不知情。使用秘密手段窃取财物, 具有不可否认的主观性特征。

(二) 行为秘密性的时间性要求

盗窃犯罪行为的“秘密性”是针对窃取财物当时而言, 秘密窃取是获取财物的手段, 而不是整个盗窃过程都是秘密的。笔者认为, 盗窃的秘密性主要是获取财物的一瞬间, 进出现场的方式、作案手段、作案地点等对认定是否为秘密窃取没有意义。如行为人进出现场时都不是秘密的, 但窃取财物的一瞬间是秘密的, 那么应认定为盗窃罪。

(三) 秘密性的相对性特征

“秘密性”具有相对性的特征, 秘密窃取是就盗窃行为而言的, 如行为人取走财物的事实可能被当场的其他人发觉, 但财物的保管人或所有人并不知情;或者行为人窃取财物的行为被财物的保管人或所有人发觉, 但是其主观上误以为行为人取走财物的行为是合法的, 不知道是盗窃所得的财物。上述两种情况均应认为是没有被发觉的盗窃行为。该行为的秘密性还表现为, 行为人在主观上认为其行为不会被他人发觉的情况下作案, 但实际中是否被人发觉则不确定。所以, 秘密性反映出行为人主观方面对其手段秘密性的认识, 该行为不仅反映出盗窃行为的特征, 也是判断行为秘密性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 “秘密性”的表现形式不同

秘密性因行为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特别是因盗窃对象的存在形式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盗窃罪的对象只能是动产, 虽未明文规定, 但在刑法理论界已形成共识。动产包括有体物和无体物, 行为对象不同盗窃的方式也不同。我国著名刑法学家王作富教授依对象不同将秘密窃取概括为以下3种形式 (2) :1.对于可移动物的秘密盗窃。对于有体可移动的财物, 行为表现为秘密地将犯罪对象转移到行为人控制之下, 使之脱离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的控制;2.无形物的秘密窃取, 针对电、煤、天然气等能源动力的盗窃, 主要表现为通过传输系统得以使用和消耗, 而不像有形物那样转移到行为人手中加以控制, 只需启动开关, 能源就会消耗, 所有人的损失会立即产生;3.采取盗接他人通信线路, 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这些行为虽然没有直接将他人的财物非法转为已有, 但行为人秘密使用通信服务的行为产生的费用却记在他人账上, 由他人支付, 给他人财产造成了损失。

二、抢夺罪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本质区别在于取得财物的客观行为不同。我国刑法中的抢夺罪, 客观表现为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1.夺取财物具有公开性;2.公然夺取财物但不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等手段。

(一) “公然夺取”, 是该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公然”:1.“公然抢夺”不应理解为仅限于在公共场所或当着众人的面进行抢夺, 而应理解为“在财产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在场的情况下, 当着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的面或者采用可以使其立即发觉的方法夺取财物 (3) ;2.“公然”是相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而言, 即使行为人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发生误认, 仍应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准;3.“公然”的主观故意是以行为人自以为所有人或保管人在其行为时会发觉, 相反, 若行为人认为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在行为当时不会发觉而取得财物的, 则符合盗窃罪的特征。

(二) 如何理解“趁人不备”

该条件是否是该罪成立的必备条件, 刑法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 一般在认定是否构成抢夺罪时, 会将“趁人不备”作为该罪的必备要件。从司法实践看, 该罪夺取财物的行为大多是在“趁人不备”的情况下实施的, 既然是大多就有例外情况, 比如在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有备的情况下或者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实施, 也构成该罪。因此, 笔者认为“趁人不备”不应被绝对化为抢夺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之一。

(三) 夺取财物时并不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等手段, 这是该

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公然夺取财物, 但未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对身体实行强制以排除其抵抗的方法。笔者用一案例来比较两个罪的区别。2008年7月5日下午, 被告人王某、张某、赵某预谋后, 在某集贸市场内, 见被害人李某推着电动车买菜, 脖子上挂着一部手机, 三人遂起歹意, 由赵某上前以李某车后轮绊着自己的脚为由, 引开李某的注意力, 这时张某过来假装帮忙, 被告人王某遂上前, 趁被害人扭头和张、赵说话时, 从背后用剪刀将李某的手机绳剪断, 迅速将手机拿走逃跑。

本案如何定性?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构成盗窃罪, 一种认为构成抢夺罪。笔者认为构成盗窃罪, 理由如下:本案发生的场所是公共场所, 也有很多围观群众, 上述三名被告人是当着群众的面公然将手机拿走, 这些行为会使很多人误将该罪认定为抢夺罪。在公交车、菜市场、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 盗窃案件频频发生, 并且在各类犯罪案件中占相当高的比例。我们判断构成什么罪的标准, 应以实际取得财物的手段, 而不是当时的环境。首先, 该罪客观表现虽是“公然”, 但该公然不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 即使围观群众都看到了作案人将被害人手机拿走的这一事实, 但是对于被害人来讲, 她并不知情, 反而体现出了盗窃行为的“秘密性”。所谓“公然”是指:行为人当着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的面, 公然实施夺取财物的行为, 也就是说, 被害人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财物被夺走, 由此可见, 被害人是亲身感受到自己财物被夺走的整个过程, 这是抢夺罪区别于盗窃罪的本质特征, 而该案被害人并不知情。被告人主观上认为其采用的是不让被害人发觉的手法将手机盗走, 若要公然夺取财物, 被告人完全可以选择直接将手机从脖子上拽下来的方法, 完全不必大动干戈, 而由另两人制造事件吸引被害人的注意力, 另一人趁被害人不注意之机将手机拿走。客观行为恰恰能够反映主观故意, 通过上述三人的行为可以看出其主观上不想让被害人发现也相信被害人不会发现。另外, 该行为并没有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反而是采取平和的方式, 即用秘密窃取的手段将被害人的财物非法据为已有, 且行为不可能致人伤亡。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这一章12个罪名中, 其共同点在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根本区别就是客观行为不同。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抢夺罪, 是为了与其他11种罪名区别。就抢夺罪与抢劫罪来说, 两罪在客观方面的共同点都是明目张胆地非法取得财物, 只是抢劫罪还有一个必备条件是使用暴力、胁迫或以暴力、胁迫相威胁。就盗窃罪与抢夺罪来说, 盗窃罪表现为行为人主观上自认为采取秘密窃取的手段, 客观上实施秘密窃取的行为取得财物, 从而使被害人虽然丢失财物, 自己竟浑然不知。而抢夺罪, 是客观上明目张胆地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被害人能够亲身感受到自己财物被夺走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侵犯财产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第170页.

[2]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第773页.

上一篇:文学评论 万历十五年下一篇:儿童节给客户的祝福短信推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