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共11篇)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10个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残酷、斩钉截铁、催人泪下”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提示复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3、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2、感受赵一曼爱国抗日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1、学习复述,讲述赵一曼被捕后的英雄事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生平事迹
1、教师板书:英雄
你知道哪些英雄?他们为什么被人们尊称为英雄?(交流)
2、教师补充板书:女英雄赵一曼
(1)今天,我们将认识一名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赵一曼。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赵一曼,PPT出示。
3、教师补全课题“15抗日”,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突出斗争的艰难。
4、读题
说明:
从课题入手,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讲讲他们知道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资料的收集让他们大概了解人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抗日战争的介绍,渲染当时斗争艰难。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开小火车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练习:
①寇()艰()县()韩()据()押()冠()根()悬()朝()剧()鸭()②多音字:
恶{重{看{
(强调“寇”的字形,以及三个多音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说明:
有预习,就要有反馈,但反馈只需抓住重点,无需面面俱到。
3、刚才我们开小火车通读了课文,现在请你轻声地自己再一次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人们为什么称赵一曼为女英雄,课文讲了她的几件事?(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归纳理出脉络)
板书:掩护队伍严守机密英勇捐躯(PPT出示)
说明:
让学生经过几次阅读后,试着讲述读了课文后印象深刻的事,一来为复述打下基础,二来通过板书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三、读中理解,品中悟情
1、请根据板书,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小节。
2、交流:掩护队伍(第2节)严守机密(第3-10节)英勇捐躯(第14节)
3、选择其中的一件事重点了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建议:
“掩护队伍、严守机密”学习小建议:
读一读相应的小节
划一划描写赵一曼英雄气概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圈一圈突出赵一曼英雄气概的关键词语
说一说你的感受
“英勇捐躯”学习小建议:
读一读相应的小节
说一说赵一曼的遗憾是什么?希望什么?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掩护队伍:
抓住赵一曼的语言:坚定地说……
动作:举起枪就向敌人猛射
教师引读
(理解赵一曼当时坚决的口气,通过朗读体会她一心保护战士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抓关键词:赵一曼的语言、动作,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2)严守机密:
抓住赵一曼与敌人之间的对话进行朗读指导,教师引读补充:战败后,投降的日寇回顾当
时审讯赵一曼的过程。
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
(理解“大声回答”、“斩钉截铁地说”,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赵一曼当时宁死不说出机密的坚强意志。)
说明:
这部分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英雄坚强的意志,教师的适当补充内容,让学生能真实地了解敌人的凶残,感受英雄的大无畏气概。
(3)英勇捐躯:
1.教师结合遗书的内容理解“催人泪下”的意思。
2.填空:
女英雄赵一曼的遗憾是,希望,希望。
说明:
抓住遗书中的关键句来体会感悟赵一曼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的补充更渲染了赵一曼对儿子的思念和这对母子舍小家为大家的壮烈情感。
四、突破难点,复述课文
1、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了课文,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事迹,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试着复述有关内容。
提示:
掩护队伍: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所在的部队被日寇围困。严守机密:被捕当天的夜晚,敌人。英勇捐躯:1936年8月12日,赵一曼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
3、同桌复述
4、个别交流(学生复述,教师进行及时评价,指导)
说明:
让学生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迹进行复述,即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尊重他们的个性思维。教师的提示,提醒了学生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
师过渡:在赵一曼与敌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故事,课文的第11-13小节也有叙述,请你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护士和看守都被女英雄赵一曼感化了?
说明:
有了前三件事的铺垫,再读课文的11-13小节,抓住一个问题,深化感悟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忘我的爱国情怀。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推荐学生阅读描写抗日英雄的书籍,结合三年级的作文要求写一篇读后感《英雄在我心
中》。
说明:
运用文本内容,并将它延伸到课外阅读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板书设计: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掩护队伍
朱凡原名陆慧卿,1919年生于浙江宁波,自幼在上海长大。她的少年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这时期,朱凡正在读中学,“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的相继发生,刺伤了她年轻纯洁的心灵。为了支援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她不仅动员家人把早餐钱省下来,还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社会各界募捐。同时,她对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感到困惑和愤怒,她指着祖国版图上疆土的变化,对胞弟朱介元说:“我们祖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犹如一张桑叶,被蚕啃得残破不全。如再不抗日,我们就会成为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亡国奴。”读高中时,朱凡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如《大众生活》《新生》《永生》等,从中寻觅着人生的航标,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
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的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刚踏上社会的朱凡立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雪影社”,在由该社主办的义务夜校里担任教员。在这个时期,她改名为“朱凡”,并向同事解释说:“朱,红色,代表红军,代表共产党,代表革命;凡,就是平凡,我要做红色队伍里的平凡一兵。”
在惊涛骇浪中锤炼
朱凡从上海来到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后,被分配在董浜陆家嘴小学任教师,不久任校长。她以学校教师为掩护,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担任民运工作队副队长。艰苦的游击环境,紧张的斗争生活,朱凡白晳的脸庞变黑了,但她不介意,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愉快、兴奋”,“我是一只小小的海燕,将自由地飞翔在惊涛骇浪之上。”因为母亲十分关心她有没有找到婆家,朱凡在回信中告诉妈妈:“我的婆家已经找到了,那就是革命队伍。”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开展好民运工作,朱凡穿上与当地农民一样的土布衣服,随乡亲们一起下地劳动,住牛棚,睡地铺。1940年,朱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党组织就把更艰巨的任务交给她。
朱凡在担任横泾区委书记期间,为了建设好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她带领区委一班人,深入发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注重调查研究,向各界人士热情宣传民主建政的重要意义。有一次,盘踞在太平桥的顽匪忠义救国军胡肇汉,企图窜到横泾区张泾村抢劫新四军创办的商店,朱凡带领村自卫队员勇敢出击,还发动群众在河两岸呐喊助威,吓得匪兵不敢进村。还有一次,为了向横泾区西面的辛莫区传达县委指示,她与房东朱汉泉伪装成走亲戚的小夫妻,顺利越过了敌人封锁线。
要抗日就会有牺牲
1941年5月,朱凡调任辛莫区区委书记,同时兼任横泾区区委书记。辛莫区位于苏(州)常(熟)公路两侧,是日伪军经常出没的地方,前任区委书记就是被忠义救国军杀害的。朱凡了解这一切,她对同志们说:“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斗争残酷不可怕,吃苦更算不了什么。”
同年7月,日伪军出动重兵,对苏(州)常(熟)太(仓)地区进行大规模清乡。上级指示,为保存有生力量,外来民运干部可以撤出包围圈。朱凡想到辛莫是个新区,自己留下来,对坚持反清乡斗争有好处。敌人的封锁线拉了一道又一道,梅花桩式的据点筑了一个又一个,每天都有抗日同志被捕、牺牲。朱凡坚持斗争的意志没有丝毫动摇。一天上午,正当朱凡准备召集几个同志在苏木乡木杓湾尼姑堂里开会时,遭到了日军的突然袭击,朱凡被捕。敌人先是严刑毒打,妄图用高压手段迫使她屈服,然而敌人得到的只是痛斥和仇视。敌人又用军刀凶残地把朱凡胸前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但朱凡依然保持着坚贞不屈的凛烈正气。敌人面对这位年仅23岁的女共产党员,黔驴技穷!他们惨无人道地用麻绳系住朱凡的一只脚,拖在汽艇尾部,汽艇在芦苇荡里横冲直撞,芦苇像刀一样撕割着英雄的肌肤,鲜血似一匹红缎子在清清的湖水中铺展。
应姿 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 三(5)班指导老师:梁淑萍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记忆女先锋。”
赵一曼这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抗击日寇的民族英雄,面对日本宪兵几十种酷刑的轮番折磨,她一直没有改变自己的革命信念,严守着抗联机密!1935年11月,赵一曼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率领战士浴血奋战,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
日军为了从她口中得到抗日联军的活动情报。残忍的日宪兵,把竹签、铁签扎进赵一曼的指甲缝内,用烙铁反复伤烫她的皮肉,又对赵一曼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电刑,残忍的种种酷刑动摇不了赵一曼坚定的抗日精神。日军知道从赵一曼口中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报,对她实行枪决。
就以前,伤痕累累的赵一曼视死如归,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无限美好这都是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学习赵一曼的爱国精神,要认真学习知识不怕困难争取做一位对祖国有用的人。
我被赵一曼女英雄事迹深深感动。我要向这位可敬可亲的母亲、抗日女英雄敬礼!女英雄赵一曼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革命思想影响,矢志报效祖国,抵抗列强入侵。1926年,赵一曼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念书,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她进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不久,武汉政府被国民党控制,开始__统治,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国民党采取避战政策,仍然把矛头直指国内,民族抗日阵线得不到统一,国家已经接近生死存亡的时刻。此时的赵一曼已经回国,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
赵一曼看上去只是个瘦弱的女子,可是,在战场上,她却勇猛果敢,丝毫不输给男人。1934年,她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当时共产党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政党,在武装斗争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武器装备和物资都比较匮乏。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一曼仍然每次在战斗中勇挫日军和伪军,将珠河地区的抗日斗争进行得有声有色。1935年,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伪满政权的报纸在某一天刊登的一篇报道,尽管对赵一曼有污蔑不实的言辞,可是却把她说得神乎其神,说她能杀敌于眨眼之间。从此,“红槍白马赵政委”的称号在抗日自卫队中广泛流传开来。在战场上赵一曼是浴血疆场的女豪杰,可是在生活中她仍然是一个和蔼的女性,她热爱群众,关心同志。大家钦佩她的“红槍白马”,可是在生活中,战士们仍然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5年11月的一天,赵一曼与日伪军打了一场遭遇战,由于敌众我寡,赵一曼不幸腿部受伤被日伪军逮捕。日军大喜过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日军对她的腿伤进行了简单的治疗之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刑讯。面对凶恶的日军,赵一曼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不肯透露一丝情报,而是横眉怒目,痛斥日军在中国的侵略行径。日军军官恼羞成怒,用马鞭狠戳她的腿部伤口。她疼得昏死过去几次,被日军弄醒之后,仍然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赵一曼表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抗日的坚定决心。
1935年12月13日,赵一曼因为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了得到情报,将她送往哈尔滨治疗。在住院期间,赵一曼利用各种机会对看守她的警察与护士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她脱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他们将赵一曼背出医院,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是6月30日,赵一曼在去抗日游击区的途中再次被日军逮捕。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之后,凶残的日军开始对她进行更加残酷的刑讯。为了套取情报,他们不择手段,甚至以摧残女性身体的酷刑来逼迫赵一曼就范,手段令人发指。而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只言片语的实情。
日军终于放弃了对赵一曼的逼供,决定将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赵一曼大义凛然,毫不畏惧。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了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自己要被日军槍毙了。为国尽忠,死得其所,没什么好遗憾的。只是此刻,她想起了自己远在四川的儿子,于是她向看守她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信中写道:“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我们又相聚在了一起,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无比的兴奋与激动。我是凌源市回民小学赵一曼英雄中队的辅导员,一年前接过赵一曼英雄中队的队旗,我和我的孩子们兴奋了好久,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学校领导对我们班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更高的要求和希望。这次“手拉手共撑一片蓝天活动,是我们英雄中队发出倡议的,也是我们中队最先行动的。活动中,每一名队员都积极踊跃,每一名队员都正确对待,让我感动。
手拉手活动是一种纽带,它让我们大家的心更近,更暖,更温馨。今天,带着我们全校每一位同学的一份爱心,我们来到了这里。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架起我们心的桥梁,播下我们爱的种子,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能给同学们带来新的希望,让我们手拉起手来,在学习上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共同成长。我坚信,随着交往的日益加深,我们的手一定会越拉越紧,我们的心也一定会越贴越近!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共同沐浴着同一缕阳光。
谢谢大家!
1、在抗日英雄中,还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这一群———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
2、“八女投江”,为掩护抗联大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
3、杨靖宇,忍饥受冻孤身战斗至死,当敌人剖开他的胃,里面全是树皮草根与棉絮;
4、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5、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6、左权
永远的丰碑 左权:党之模范
杨靖宇(1905——1940),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1940年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吉林省蒙江一带,与日寇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击敌死伤20余人,2月23日,壮烈殉国,时年35岁。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毛泽东革命故事一则——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延安时期,毛泽东到各个干部学校给学员作报告,经常是安步当车,不让接送。1939年秋的一天,他去马列学院作报告,从学院到毛泽东的住地杨家岭有四五公里,中间还横着延河水。半路上遇到了学院派来接他的教育处长邓力群等人。
毛泽东抢先问:“你们4个风风火火的,要干吗子去?”邓力群回答:“学院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笑了笑:“接我?是怕我忘了今天的报告会吧?学院给我的任务,我是忘不了的。”邓力群连忙解释说:“我们是来接主席的,我们来晚了,很不好意思。”毛泽东扬起手来摇了摇:“这样做有点不好,1个人作报告要4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他环顾一下四周,幽默地说:“哦,4个人,轿子呢?你们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4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大家闻言都笑了。毛泽东笑着循循善诱:“那才不像话嘛!皇帝出朝,要乘龙车凤辇;官僚出阁,要坐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浩浩荡荡,摆威风。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就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我们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从杨家岭到马列学院,这几步路算不了什么。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我们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国共产党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沬源县上庄村,11岁那年,日本鬼子从张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去当了劳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军巩固区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并做了很多对抗日有益的事情。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抗日英雄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每当响起这首歌曲,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人们心中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回顾了王二小的英雄事迹。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沬源县上庄村,11岁那年,日本鬼子从张家口打到了王二小的家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害死了,哥哥也被抓去当了劳工,二小恨透了日本鬼子,他在八路军巩固区加入了抗日儿童团,并做了很多对抗日有益的事情。(.)
1941年9月1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本鬼子又一次沿着山沟扫荡,在他们迷路的时候,抓住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让他带路,王二小毫不畏惧,巧妙的与鬼子周旋,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埋伏圈,鬼子被消灭了,可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也被鬼子活活的摔死在了大山的深处,他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堤,染红了蓝蓝的天空。
读完了这篇作品,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深深的打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我们现在是和平时期,但我们仍然要学习王二小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当逃兵,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我们更要学习王二小爱国家,爱集体的精神,不能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同学吵架、闹矛盾,影响班级的荣誉,给班级抹黑。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牺牲70多年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鼓励和激励我们,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她年轻、漂亮、勇敢、善良,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她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八路军来到文水县同人民一起战斗,就在这一年周西村成立了抗日小学。
1942年,年仅十岁的刘胡兰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常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战士。刘胡兰原名刘富兰,母亲生下妹妹后就不幸身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换名为刘胡兰。
刘胡兰一个十五岁文静的小女孩,是一个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对敌人的,面对敌人的凶狠残暴毫不畏惧,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挺胸走向敌人的铡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十五岁,是一个花样年华;十五岁,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无忧无虑地生活时,而我们的小英雄刘胡兰却被惨杀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一个正当花季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亲自为她挥笔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赞扬。
与刘胡兰对照,我自形惭愧,平时碰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我要向刘胡兰姐姐学习,做一个勇于拼搏不怕困难,英勇不屈的人,将来为祖国效力!
看了刘胡兰姐姐的英雄事迹,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生长在和平时代,没有了硝烟战火,我们的千千万万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祖国。
在抗日英雄中,还有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这一群——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而英勇跳崖。
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子弹打光,就用石头拼命的砸下去,最后,这五位英雄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峰顶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江苏省赣榆县抗日山革命烈士陵园,有一座用60多斤弹壳铜铸成的彩色烈士铜像,他就是我军杰出的将领,出色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员符竹庭。
十六岁参加革命
符竹庭,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头陂曹家边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父母双亡,与年迈的老祖母相依为命。11岁时他在头陂街上一家杂货店学徒。1927年8月中旬,“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径广昌头陂宣传革命道理,15岁的符竹庭毅然投身革命,参加地方游击队,加入了共青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红军独立二团任政治交通员,同年转为中共党员。
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者
符竹庭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工作在军事战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每次战斗,他都进行战前动员、战时鼓动、战后总结,使指战员在战前明确战斗目标及其意义,在战斗中发扬遇难而进、遇险而上和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后总结战斗中的胜利经验、失败教训,表彰英雄事例。因此,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平时,还是在硝烟烈火的战场,他都能联系实际,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认真抓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红一军团2师是先头部队之一,他任2师政治部主任。由于政治工作做得深入扎实,部队始终保持旺盛斗志,作为先头部队在斩关夺隘中,历尽艰险,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符竹庭还特别重视利用报刊宣传工具,做好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在冀鲁边他领导创办了《挺进报》、《挺进周刊》;指导边区党委创办了《锋火报》;协助津南鲁北特委创办了《火光报》、《斗争》、《战士》等军队和地方报刊。他经常在报刊上撰写政治工作文章,如《关于平原作战时的政治工作》、《我们生长于人民之中》。这些报刊,为宣传我党主张,鼓舞部队士气,唤起敌后人民的抗战觉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4月,他执行中央指示和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部署,领导滨海军区开展整风,反对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取得显著成绩。同年8月15日,《大众日报》在头版发表《符政委以身作则,滨海军区直属队热烈整风》文章加以表扬。
获二等红星勋章的团政委
符竹庭不仅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在军事上也是智勇双全、战功卓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认真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并运用到军事战斗中去,亲自指挥和参与指挥了许多重要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0年,他任红三军7师1团政治委员,在著名的雪山岽和猫咀峰守备战中,他指挥一个团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凶猛冲锋,胜利完成了守备任务,受到中革军委表扬,该团被授予“顽强守备”称号。1932年,他任红军11师19团政治委员,亲率一营兵力与数师敌军激战数日,取得鸡公山大捷,中革军委授予他二等奖章。
1934年2月,他任红一军团1师1团政委,与团长杨得志率部在江西黎川县西南部,进行了闻名全军的三岬嶂战斗。同年8月1日,在江西瑞金,中革军委授予红一团“顽强守备”锦旗;授予团政委符竹庭二等红星勋章,授予团长杨得志,二营营长陈正湘等5人三等红星勋章
1936年6月至12月,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高干科学习,毕业后调任红四军政治部副主任,成为有文化、有理论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
1938年10月,他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与肖华司令员一起创建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津南、鲁北两个民主专员公署和15个县的民主政权,武装力量发展到2万余人。
1939年秋,符竹庭奉命率部转入鲁西,任115师343旅政治部主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与杨勇、肖华一起创建、扩大和巩固了鲁西、鲁南抗日根据地。
1941年,他率领教导二旅由鲁东南进滨海,3月与旅长曾国华一道发起青口战役,拔除海头、兴庄、朱都集等日伪据点十余处,毙伤和俘获日伪军1600余人,解放了从赣榆到柘汪的大片地区,创建了滨海抗日根据地。1942年春,驻衮州日寇石田旅团长,亲自指挥滨海、鲁南等地区的大批日伪军,对滨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蚕食”和“扫荡”。符竹庭指挥反“蚕食”战役,6天内歼灭俘获日军近千人
1943年1月,符竹庭运用“翻边战术”,利用敌人“高枕无忧”的心理,决定率主力攻打日冠设防坚固的兵站基地山东郯城。当时分工旅长曾国华负责打援,他率主力攻城。18日夜攻城战斗打响,次日深夜攻下了敌人第一道城门。第二道城门敌人防守极严,经两天两夜战斗未获进展,而周边敌人已有增援部队开往郯城,形势严峻。符竹庭亲自召开战地紧急会议,全面、仔细地分析了敌情,决定改变主攻方向,选择从南门和东门的大炮楼之间实行重点突破。迅速调整兵力后,各团轻重机枪和迫击炮,集中火力猛攻东南二门,很快攻下了敌第二道城门。当部队进入城中时,遇到了最后一个大炮楼里面鬼子的负隅顽抗。符竹庭当机立断指挥工兵用竹竿绑上炸药,炸毁了鬼子大炮楼。攻城战斗结束,共歼灭日伪军1000多名,俘虏日伪军100多名,缴获了大批布匹、粮食、武器和军械器材,取得了攻克郯城的辉煌胜利。这是我军以攻坚战的方式,攻克敌占区的第一座城池。郯城大捷后,他率部又接连攻克了周围日伪据点18处,彻底粉碎了日伪军对我滨海区的“扫荡”。
1943年3月,他任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与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发展壮大了滨海根据地,将滨海、滨中、滨北连成一大片,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滨海区的重要出海口和集镇均为我军控制,为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滨海,领导人民对日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11月,他与陈士榘共同制定了“主攻部队外攻,地下工作内应,共同解决赣榆城”的三套攻城方案。19日深夜,他亲率突击队和6000名战士埋伏在赣榆城外,城内地下工作者打开城门后,他带领突击队冲进城内,迅速攻占了伪警察局和伪军三营营部,俘虏伪军300余人。但是,城中敌人指挥系统尚未打掉,敌人在继续顽抗。他命令战士使用了罗荣桓司令员特地批给的三发九二步兵炮弹。第一发炮弹发射后,符竹庭就向敌人喊话,限三分钟内投降;三分钟刚过,他又下令打出了第二发炮弹,稍后敌一副官举着白旗假装投降,但未见旅长出来投降。他即刻下令打出了第三发炮弹,并指挥部队集中各种火力进行攻击。在我军强大火力的威慑下,敌伪71旅旅长李亚藩带领团长张星三等官兵20
00余人向我军缴械投降。20日下午,赣榆城宣告解放。此战粉碎了日寇企图打通海(州)青(岛)公路、“蚕食”我滨海抗日根据地的阴谋,策应了鲁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这一仗是我军以极小代价换取极大胜利的范例。当时延安《解放日报》以显要位置报道了这一辉煌战例。
日伪军在赣榆城惨败后,十分恼怒,于11月26日晨,集结新浦、青口日伪军600余人,偷袭我滨海军区机关驻地??赣榆县果林乡旦头村。在符竹庭等军区领导率部反击下,很快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然而,符竹庭却在激烈的战斗中,头部不幸中弹,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1岁。
血洒赣榆留英名
符竹庭牺牲后,滨海区召开了有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滨海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兴元等党政军领导和滨海军民5000余人参加的追悼会。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肖华,滨海区专员谢辉、参谋长高赞非分别敬撰了悼词;滨海区党委亲撰悼文;滨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亲撰墓志铭。遵照符竹庭烈士生前嘱咐,滨海军民把他安葬在抗日山,为他修建了精致、庄重的六角形墓亭,正面中央安放着符竹庭烈士的彩色铜像和镌刻着他的生平及英雄事迹。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推荐阅读:
著名的抗日英雄06-04
抗日英雄事迹材料09-22
抗日 英雄人物 故事10-07
抗日小英雄主题班会06-07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10-04
让我感动的抗日英雄作文10-06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12-11
抗日战争教案免费10-28
抗日经历演讲稿12-18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