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发展与现状(通用8篇)
我国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三位一体大卫生观提出的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已得到迅速发展。康复医学(Rehabilition medicine)是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穿功能测评和治疗技术规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残疾人以及有各种障碍的慢性博老年病患者。近十几年来,人们对康复医学服务的迫切需求,使得康复人才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护理事业发展与康复护理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工作要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提高质量、体现人文关怀。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发展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护理教育体系的多层次(专科护理岗位、护理管理岗位),为提高护士队伍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临床护理服务的新理念 现在已是一个对服务的品质和经费同时重视与负责的时代,护士必须确定、描绘和体现他们在健康照护系统(care system)中的贡献,护士必须体现他们高品质的服务(高品质的服务是指:服务的合适性、有效性、效率性,使病人得到最健康的结局)。
健康服务系统正逐渐向增加经济效率的方向重组,人们越来越重视以健康服务费用和病人结局这两个方面来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目前康复界提出推行脑卒中单元的病房管理模式。这是一种为脑卒中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提高疗效的系统,卒中单元主要体现对患者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把患者功能的预后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作为重要临床指标,而不像传统的只强调神经功能恢复和影像学的改善。
3、中国发展康复护理的理由
3.1 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增加,规范培养,形成体系。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和对护士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护理教育,根据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发展临床专业护士。
3.2 适应康复医学迅速发展(康复医学的团队工作模式)的需要,提高我国专科护理水平,提高康复护理专科水平,不断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加速护理专业化发展,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4、康复护理教育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临床康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已使护理界认识到康复护理在疾病治疗全过程中的地位。预防为主的新康复观渗透到临床护理各学科,贯穿于疾病恢复的全过程。
康复医学的发展,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临床护士都应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技术。护士专业开设康复护理课程尚未被十分重视。因此,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4.1 学校康复护理教育
学校完成护理教育基本课程后,应进行专科护理模块学习(康复护理模块)。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改革着眼于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建立评判性思维、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完成护理教育基本课程后,开设模块化课程学习(如社区护理、精神科护理、康复护理、中医护理、涉外护理等),康复护理的教育在这里可以得到实现。
4.2 在职短期康复护理培训
考虑到目前在职护理人员增加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的迫切需要,开展短期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利用康复治疗师专业的教学资源,举办各种内容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
5、康复护理特点
强调自我护理——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强调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贯穿康复护理的始终
重视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康复护理的始终
6、康复护理目标
维持病人健侧功能——充分活动健侧,防止肌萎缩、关节活动受限。
协助伤侧康复训练——配合康复治疗的实施,帮助病人伤侧的训练。
使家属了解病人的需要——向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了解康复治疗措施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充分发挥病人的潜能——协助病人完成独立的自我照顾。
7、康复护理教育展望
康复护理人才培养:康复护理教育要从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开始,确立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专科护理课程的地位,康复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规范操作,建立完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关键词:社区康复,体育康复,城乡统筹
前言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谓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缩小城乡的区别,最后都变化为社区。而中国社区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手术后恢复或者残疾人的体育康复没有具体的实施,大多数人都是出院后自己康复,其实这是社区康复CBR(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就是要讨论现阶段如何将社区康复与我们常见的体育康复有机的结合起来,为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提供一定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主城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和垫江县、奉节县、梁平县、彭水县的公共体育场所以及该地区从事体育锻炼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了国内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查阅了近几年重庆市政府下发文件,重庆市体育局长会议、重庆市体育发展大会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群众体育的相关文件,重庆市各区、县体委的相关资料。(2)问卷调查法。本文就体育康复在社区中的开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同调查了社区28个,发放患者问卷1 630份,回收1 587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1 546份,有效率95%。(3)访谈法。走访了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渝中区、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垫江县、梁平县体委领导及其体育公共场所锻炼群众共49人。(4)数理统计法。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二、社区体育康复的现状
1. 国家政策的现状。
2000年,民政部、卫生部等14个国家部委文件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其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70%得到康复服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50%。到2010年,在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达到70%以上。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2. 重庆市社区体育康复现状。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社区康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不能把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总体规划之中,是社区康复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认识不够。人们对社区康复的理解混同于综合医院所开展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开展工作;残疾人本人及其家人对康复的认识与参与性也差,使得社区康复的推广受到影响。(2)专业人才匮乏:重庆市康复机构、专业康复人员都严重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师又普遍缺乏康复知识,没有接受过正规康复知识系统培训,所以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很难得到持续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经费短缺:当前政府的资金投向主要是经济建设,对社区康复的投入还远远不足,有些地区在搞试点时,由国家拨给经费,试点结束,经费用完后,社区康复也随之陷入窘境;有些社区因经费困难,社区康复工作根本就难以起步。(4)康复设备资源不均:社区康复的设备主要是社区申请举办康复站,残联配备一定的设备,设备的多少、好坏,全根据当地的经济和重视程度来定,有需求的地方可能没钱配备,配备好的地方可能缺少技术支撑,往往造成设备的资源不均,甚至是空置浪费。
三、发展对策
1. 体育康复工作人员的培训。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的康复训练与社区康复服务“九五”实施方案中服务指导网络的精神。要发挥技术资源的中心作用,由有能力承担康复体育教学部门、人员担当培训工作。编写教材,配合音像材料对各省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然后由各省级的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对省内县级人员培训,直至各社区的康复站人员。体育康复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知识,即康复医学知识和体育训练的知识。所以可以由负责康复训练的人员参加,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由负责体育工作的人员参加,学习康复方面的知识和康复体育的特点。国外有以康复和体育两方面的人员一起开展康复体育的形式。应该像重庆市全科医疗中心一样,定其举办康复培训班,针对各社区体育教师,聘请专业的康复学者进行培训。
2. 以社区内体育教师为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
社区内体育教师是体育康复骨干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重要环节,因为现在毕业的体育教师就具有一定的体育康复知识,在校时系统学习过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传统康复体育训练手段等,只要稍加培训就可以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土作。还可以依托学校,利用学校的运动设施进行体育康复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用再建立体育康复站,可以缓解我社区康复经费紧张的问题。社区内体育教师对社区残疾人及需要体育康复的患者情况熟悉。社区内体育教师担任基层社区体育康复员最有利的两个条件,一是社区内体育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地点都在社区的学校内,熟悉和了解病患与残疾人的体育康复需求。符合开展社区体育康复的需要,利用学校运动设施为其提供就近,就地的体育康复服务的要求;二是大部分年轻体育教师有正规高校教育背景,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体育康复知识。从而增加自己在社区内的作用,还可以适当收费,增加经济收入。我们从康复服务与运动保健中寻找出一个结合点和两个提供的工作方法,即利用我市社区服务功能网络建设的时机,将残疾人社区体育康复工作介入到社区内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中去,为社区内体育教师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康复技术专业培训。
3. 体育院校开设体育康复专业的可行性。
体育康复是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各种体育锻炼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它通过体力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来治疗疾病和创伤,预防并发症,加速功能和劳动力的恢复。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康复专业是国家教委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于20世纪80年代末增设的新专业,是培养较系统掌握体育科学、人体科学、卫生保健和康复医学的专业。体育康复专业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体育、休闲体育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而“吃香”起来的热门专业,而且还是一门可以独立“经营运作”的专业。重庆地区的体育院校开设这门专业可以为重庆市的体育人才多元化培育及体育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杏玲.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4).
[2]沈永梅.社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广矿医学,2007,(4).
[3]黄耀明.社区康复模式及本土化发展策略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0-24.
[4]熊小兵.以乡村医生为康复技术骨干开展农村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2).
[5]何陈泽.社区康复医疗的做法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5,(1).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心理护理;康复
【中国分类号】 R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76-01
脑卒中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通常指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体征的临床事件。临床中发现脑卒中后大约有2/3的患者能存活下来,但却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本文对老年脑卒中的心理护理现状及康复做一综述。为脑卒中患者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及借鉴。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改善不良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建立治疗信心。
1.1 调动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吴善风的研究认为:护士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行为,加强患者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度等的主观感受,对患者改善情绪,正确发挥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
1.2 满足患者需要,调正患者情绪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满足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能减少其消极情绪。护士对患者的举动,言行认真观察分析,使其感到护士和家庭对自己的关心,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 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心理 分析和解释患者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对待老年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消除顾虑和悲观心理,克服自卑感。对患者取得的进步,反复鼓励,同时请病情类似,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念不断得到加强。
1.4 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帮助病人从认识上进行重新调整
(1) 实施因人而异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体察病人的心理反应,了解、分析病人抑郁发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去改善病人的不良心态,并给予精神支持。发现有妄想、幻觉的病人及时向医师汇报。对于重症有自杀倾向者要检查病人有无收藏危险物品,加强巡视,做"超前"的心理护理,并告知家属,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病程较长的抑郁病人对康复失去了信心,会产生投射性心理反应,有的将原因完全归因于客观情况(外向投射性心理反应),也有的容易责怪自己(内向投射性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疾病能治愈,但需要很长时间,说明积极主动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向病人告知临床上有许多类似的正面病例,使病人增加信心,。
(2) 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促进病人建立主动认知模式 疏泄: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痛苦体验。理解:对病人需要给予确认和支持。安慰激励:给予病人安慰、解释与积极暗示,指导其从正面、有利的方面看待现实,增强心理应激能力.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沟通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成功心理护理的前提。重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多用治疗性语言,避免伤害性的语言,重视语调、表情姿势及动作态度等非词语性沟通技巧。
1.6实施情志护理,调节情绪: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护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
2 康复训练
老年脑卒中患者因肢体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事事依赖他人,难以与人沟通,情绪会变得焦躁易怒,脾气怪异,固执不配合治疗,所以要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2.1体能训练 病情稳定后即强调瘫痪肢体的正确体位摆放,护理人员指导病人进行被动的或主动的全方位肢体功能运动,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等,同时还要及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护理人员配合患者训练进食、穿脱衣服、入厕、洗脸、洗手、刷牙、剪指甲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并把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让患者和家属早日看到康复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治疗的信息和康复欲望。
2.2 语言训练 绝大多数患者早期出现心理防御反应,对自己语言功能受损不能接受,心情悲观有的甚至封闭自己,此时护理人员适时采取适当方法诱导其发音,当患者发出正确音自信心就会增强。鼓励病人多练习,如读书、讲故事、唱歌等,经常与病人交流,并教会其沟通的简单方法和技巧,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先用书面交流,继而应用表情、手势、体态语言。选择丰富多彩,患者喜欢的训练内容,提高兴趣和积极性。训练过程中注意家属的培训指导,同时配合肢体的功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2.3 康复训练与心理护理相结合 康复训练中特别重视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疏导, 使其尽早摆脱抑郁情绪的阴影, 进人身心康复的良性循环中。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作为一种护理方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它贯穿现代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健康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可促使脑卒中患者自觉建立健康行为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存在各种心理应激和社会问题,导致生活治量下降。因此,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及原因适时、有效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注意各种护理技巧的应用,及时发现患者的情感变化,疏导因不良经历引起的负性情绪。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2] 吴善风. 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社会支持的相關研究[J]. 护理师进修杂志, 2009,24 (1): 10~12.
[3] 代颖.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的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3,7 (10): 1579.
[4] 侯永花,穆俊林,张留莎. 脑卒中病人抑郁情志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J].康复心理学杂志,2004,12(2): 146~147.
[5] 李艳菊,靳景云. 音乐疗法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J]. 现代康复, 2001,5(1): 15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医疗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全面、快速、规范的发展社区护理虽然已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重点,但是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支持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发展趋势
1.我国社区护理现状
1.1缺乏有效的政策、财政支持
我国城市卫生资源的重心还集中在大医院,向基层社区,转多力度不够[1]。对基层卫生保健的人力、财力、物力投人较少。另外,政府对社区护理宣传、提倡的力度不够。近二十年来,我们忽视了社区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中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是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公共产品,致使政府的主导作用缺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失衡。医疗机构重治轻防,大医院越做越强大,基层卫生机构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1.2护理人才短缺,缺乏完善的教育制度,至今没有一所正规院校培养专门的社区护理人才[2]。
1.2.1人员短缺 发达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之比是1:6,而我国是6:1,正好是一个倒置。按照我国社区卫生组织提出2010年社区护士的配置要达到3-4名/万居民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的配置还未达到1名/万居民[3][4], 因此我国社区护士人员短缺还较严重。
1.2.2学历偏低 目前我国在城市从事社区护理的公共人员中,还要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学历层次上的调整与提高。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里面的社区护士50%以上是大专毕业,30%以上是中专毕业,本科和研究生只占社区护士的1%左右,这就说明社区护理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及培养,他们虽然有良好的工作热情,但缺乏社区护理的知识、技能,对社区护理的特点及工作方法掌握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不少国家对于社区护士教育有相当的配套措施,并不断对社区护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学历水平已达到本科、硕士。而在中国,由于政府对社区护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缺乏有关培养社区护士的规定及指导,发 展社区护理的意向不明确,影响了有关单位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各医学院校的高等护理专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国20多个高护专业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的寥寥无几,而且即使开设有社区护理课程,也没有一本统编教材,各学校各地区按照自己对社区护理的理解自己编写教材,因而难免出现对社区护理的歪曲理解[5][6];其次,护理人员本身观念仍未转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社区家庭护理,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加之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低,甚至工资都难以保证,易挫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7].目前的社区护理工作主要是护理站及老年家庭病房的基础护理,社区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咨询,行为干预,社区人群保健等方面参与很少[8]真正实现社区护理中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服务还有很大差距。
1.3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单一,在理论上的研究可谓是一片空白,文献资料中很少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9]。目前社区的家庭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家庭现存问题的处理,缺乏对家庭的全面评估和对潜在问题的关注。1.4尚未形成完善的社区护理组织及管理体系
1.4.1目前国家卫生部门对社区护理的组织及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划,缺少明确的组织及管理机构。
1.4.2缺乏系统而规范的社区护理服务机构。
1.4.3缺乏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服务项目等。
1.4.4尚未形成完善的社区护理组织及管理体系
1.4.4.1目前国家卫生部门对社区护理的组织及管理没有统一的规划,缺少明确的组织及管理机构。
1.4.4.2缺乏系统而规范的社区护理服务机构。
1.4.4.3缺乏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服务项目等。
1.4.5社区护理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部分社区居民健康保健意识不足,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了解不够,人们通常将疾病的康复归功于医生,对护士的价值不能真正理解,尤其对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表示怀疑。陈正英等对西部地区居民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居民对社区护理不 理解,比较了解及非常了解者仅占2.8%[10]。1.4.6医保政策支持不足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地区没有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纳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
2、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 2.1护理发展潜力大
我国目前大部分社区护理服务是由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医院派出的社区护理人员负责提供的[11]。多居民甚至部分学者常常把社区护理仅仅化为医院护理的延伸[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势在必行。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13]。社区护理发展潜力很大,是一个新的护理领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成分,是21世纪国内护理发展的趋势。2.2 精神心理行为因素更加得到重视
知识经济时代生活节奏快,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消除和减轻这些压力,密切关注人群的心理问题,大力开展诸如戒烟、戒酒、心理咨询等一系列健康服务活动,是人们不断壮大自己防御系统以抵抗不良情绪的产生,成为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2.3社区护理由相对独立的系统向社区护理网络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地区。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社区护理工作和研究方式。应用微机建立健康档案,存储和编辑医学资料,利用医学信息网络进行文献检索、信息交流、专题讨论等为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社区护理网络实现家庭-社区-医院-社区-家庭的无缝式管理[14],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或提供服务对象的准确信息,使护理工作更加迅速而有效。
2.4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得到加强能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的“非典”以及2004年的“禽流感”都警示各级政府,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人民群 众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而国家之间,地方之间以及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对于准确快速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将是非常必要的[15]。随着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功能将逐步得到调整,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低成本、高效益、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16],这种完善的体系将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在最基层的水平上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2.5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教育更加科学和规范
社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护士能够用护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模式去设计执行和评估他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服务。同时也应具有人工统计,数据分析,评价,结论,研究和成本效益核算的能力。目前国内的社区护理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设置,学员培养,岗位培训和再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社区护理发展需要一大批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卫生技术骨干队伍。建立一个系统规范的培养制度,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是社区护理教育发展趋势人类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随着人民群众经济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不仅是治疗者,护理者,也是卫生保健指导者。同时,社区护士要不断总结社区护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3.小结
总之,初级保健目标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服务的发展,而社区护理的发展,又是实现国家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基本动力,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7]加强对社区护理教育的重视,提高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水平,为社区护理的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社区护理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姚建红.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进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2):1. [2] 王翠霞.开展社区护理必要性[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14(3):14750.
[3] 袁立,焦红霞,焦庆萍,社区护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会护理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28-31.[4] 杨辉,陈娜,从澳大利亚护理实践的演变看中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二)—中国社区护理的发展和挑战[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8,11(9):723-725.[5] 李雪丽,狂瑞明,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及培养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3):127-129.[6] 刘素英,王春燕,浅议我国社区护理问题与发展对策[J].哈尔滨医药杂志,2007,27(2):38.[7] 李玉乐,曹晶,吴欣娟,我国社区护士培养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1):24-25,29.[8]余昱虹,徐珊.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61—62. [9]张国英,李伟,王红妹,等.社区护理模式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1):795—796. [10]韩英.社区护理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5):1409—1410.
康复护理学学习心得
在学习康复护理学这门课程之前,用常人的思维来理解康复护理,应该都会将其单纯的理解为在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技术,技术实施者只有护士,我也不例外。但是在学习了部分康复护理学之后,我明白了康复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康复医学的结合体,技术实施者有护士,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等康复专业人员。随着对康复护理学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些个人心得。
康复不是一个孤立的名词,它与很多东西密切相关。康复与健康、亚健康和残疾等有着颇多的联系。康复,简单的说就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以及其他措施,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或者再训练,从而增强其自理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康复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从初期着重于改善躯体功能到强调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再到21世纪关注生存质量,可以看出人们对康复护理的需求和要求正在一步步提升。康复的范畴包括了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这也奠定了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基础。
这里的康复护理当然是和康复对象联系最紧密的护理技术,它是护理学和康复医学结合所产生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它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继发感染,减轻残疾的影响,达到最大限度地功能改善和重返社会。我们学过的康复护理学的理论基础有运动学基础,神经学基础和康复护理学的相关理论,正是这些学术理论支撑着康复护理学不断向前发展。康复评定当中的运动功能评定让我了解了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和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的基本方法和分级,关节活动范围和步态分析,还有就是其他问题评定的基本知识。现在正在学习的是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虽然目前已经学习过的康复知识不算很多,但我已经深知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一个人要从亚健康状态甚至更糟的状态变为健康状态,康复过程再也重要不过了,否则疾病就会向另一个极端发展,这是人人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在康复过程中,为了康复对象的健康,对一名康复护士来说,掌握常用的康复护理技术尤为重要!一类是作为康复护士需要了解的,与康复密切相关的治疗技术,比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工程、传统治疗法等;另一类是体位的摆放、呼吸训练、排痰及心理护理等。我个人觉得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鼓励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决心和勇气,向疾病发起挑战,最终才能克服重重困难,重获新生。
最后,就是我对康复护理的一些展望。我觉得要发展好我国的康复护理事业,要从康复护理人才培养开始做起!康复护理人才培养要从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开始,确立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专科康复护理课程的地位,康复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规范操作,建立完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临床康复护理专科护士级别,并建立考核中心,进行有关认证及颁发专科康复护理证书。
这就是我在康复护理学习中所收获的,希望我可以在康复护理学方面以及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刻苦努力,为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而不懈奋斗。
篇二:2011年康复科护理工作总结 2 2011年康复科护理工作总结
康复科为医院新成立的科室,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完善,从松散到严谨,仅用半年时间便走上正轨,创造了骄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康复科做治疗的不仅有住院病人还有门诊就医病人,虽然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可是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团结一心的配合工作,康复科这半年来的病人满意率持续在97%以上,受到病人的表扬与肯定。现将2011年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业绩基本情况:
平均每月住院人次45人
平均每月门诊人次80人
平均每天输液人次20人
平均每天肌注人次5人
二、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三、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
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
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强化护理法制意识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定期督促检查医疗安全,重点加了强节前安全检查,增强医务人员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
六、加强了质量管理监控力度
按照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时修订完善了各种护理文件质量标准及考核项目,检查考核中均严格按照标准打分。
七、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护理人员是与病人接触最多、最早、最密切的工作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形象,直接影响医院形象。
1、护理组首先从业务素质抓起,培养护理人员有一套过硬的业务技术,使病员放心,促医院振兴。
2、规范护理人员着装、要求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规范,让护理人员以端庄、和蔼、亲切、大方的形象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热情接待病人,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3、继续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让护理人员改变思想,提高认识,及时满足病人的要求,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注重护患沟通,从单纯的责任制护理转换到了以人性化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八、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充分量化护理工作
1、为优化各班职责,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2、在实行量化考核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新方案,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勇于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
一年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护理管理者的业务及管理水平需再提高,其管理创新意识欠佳。
2、护理人员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未充分调动起来,经常是被动地去做。
3、科研工作是护理管理的薄弱项目。
4、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
5、流程及问题管理工作不到位。
2011年,护理工作将借医院评审“二乙”之风,向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立足大局,扎实工作,务实创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管理能力,提高护理劳动效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落实力,将护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努力实现护理工作在新一年中有新突破、新跨越、新提升、新效果,为骨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等级医院的评审达标做到理想的成绩。
在未来的工作中,康复科全体员工依然会将“标准”的内容作为自身工作的准则,让标准成为习惯,而不是让习惯成为标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康复科
2011年12月10日 篇三:康复护理学总结小抄版
名词解释.1.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社区康复:指在社区的层面上采取的康复措施,这些措施是利用和依靠社区的人力资源而实施的,包括依靠有病损、弱能、残障的人员本身,以及他们所在的家庭和社区。
3.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治疗方法。
选择填空.1.社区康复工作内容:康复技术服务、训练指导服务、cbr转介服务。
2.上下楼梯训练原则:上楼时健足先上,患足后上;下楼时患足先下,健足后下。
3.损伤的评定:损伤水平评定(保留身体双侧正常感觉、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损伤程度评定(asia损伤分级,判定最低骶节有无残留功能为标准)、脊髓休克评定。
5.肩周炎第iii期:炎症过程自行消退,病理停止发展,所有的症状得到缓解,如果能坚持锻炼,功能可逐渐得到一定恢复,否则功能往往不会自行恢复。
6.冠心病iii期基本原则: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兴趣性、全面性。
简答.1.桥式运动?答:是在床上进行翻身训练的同时,必须加强患侧伸髋屈膝肌的练习,这对避免患者今后行走时出现偏瘫步态十分重要。a.双侧桥式运动:帮助患者将两腿屈屈,双足在臀下平踏床面,让患者伸髋将臀抬离床面。如患髋外旋外展不能支持时,则帮助将患者稳定;b.单侧桥式运动:当患者能完成双侧桥式动作后,可让患者伸展健腿,患腿完成屈膝、伸髋、抬臀动作;c.动态桥式运动:为了获得下肢内收、外展的控制能力,患者仰卧屈膝,双足踏住床面,双膝平行并拢,健腿保持不动,患腿做交替的幅度较小的内收和外展动作,并学会控制动作的同谋和速度。然后患腿保持中立位,健腿做内收、外展练习。
2.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护理要点?答:①临床表现:多见于脑卒中发病后1~2个月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手部肿痛,下垂时更明显,皮温增高,掌指关节、腕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②护理要点:a.肩-手综合征应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b.早期应保持正确的坐卧姿势,避免长时间手下垂;c.加强患臂被动和主动运动,以免发生手的挛缩和功能丧失;d.尽量避免患手静脉输液。3.骨折主要功能障碍、评估?答:①主要功能障碍:a.局部关节疼痛、肿胀、瘀斑或功能受限;b.关节粘连僵硬;c.肌肉萎缩;d.肢体负重能力下降;②评估:a.全身及局部状况(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临床治疗状况,以及局部疼痛的部位、性质等。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有无水肿及程度和固定的方法。注意血循环的情况);b.关节活动度检查(了解非固定关节有无活动受限);c.徒手肌力检查(了解非固定关节的肌力和健侧肌力);d.肢体长度(可帮助判断肢体长度有无改变及程度;并判定受伤肢体水肿、肌肉萎缩的程度);e.生活活动能力(对上肢骨折患者重点评估生活能力;下肢骨折患者重点评估步行、负重等功能)。【这些康复护理评估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计划完成时均应进行】
4.颈椎病定义、分型、日常生活不良病因?答:①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②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混合型、颈型;③日常生活不 1 良病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姿势不当、睡眠体位欠佳、外力伤害等都是引发颈椎病最直接病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慢性阻塞性肺病体位引流方法?答:每天做2~3次,总治疗时间30~45分钟,每种体位维持5~10分钟。因为夜间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气道分泌物易于睡眠时潴留,故在早晨清醒后做体位引流最有效。体位引流期间应配合饮温水、支气管湿化、雾化吸入、化痰和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胸部扩张练习、呼吸的控制等。有效咳嗽及局部的扣击和震颤都可以增加疗效。为了预防胃食管反流、恶心和呕吐,应在饭后1~2h进行头低位引流。引流过程中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篇四:康复护理课堂总结
康复护理概论(12.9.8)★康复:采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障碍包括:机能障碍、能力低下、社会性不利。(填空)
★康复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 预防残疾的发生
(选择)二级预防: 预防并发症
三级预防: 预防永久性障碍
★康复的领域:医学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填空)
康复的主要原则:全面康复
康复的最终目标:重返社会
★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简答)
康复医学 临床医学
对象
残疾人---功能有障碍的人 患者---治愈
手段 康复治疗,pt、ot、st 药物,手术,特殊疗法
目的 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治愈
★康复护理:是诊断和治疗人们由于急性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导致的功能改变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反应.(名解)
★康复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区别:护理对象、护理目的、护理内容
(填空)护理方法: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护理的工作形式
★a d l:为英文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的缩 写,是指人们为独立生活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活动。(名解)
★ 康复护士的职责:1提供患者舒适的环境
(选择)2防范进一步残障的措施
3鼓励患者接受身体残障的现实
4维护各专业人员之间的良好关系
5帮助康复治疗的连续性,日常adl训练
6协助患者重新返回家庭和社会
★ 早期康复的意义:可以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
(选择)可杜绝或减轻废用征的发生
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物理疗法(12.9.15)★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1被动运动
2主动-辅助运动 3主动运动 4抗阻运动 5牵张运动 6牵引运动
★物理疗法:通过运动、冷、热、光、水、电、按摩、教育指导等手段对人体进
行治疗的技术与科学(运动疗法+理疗=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的目的:减轻疼痛、促进循环、预防和改善残疾、最大限度地恢复残 疾者的力量、移动能力与协调性
★运动训练中应注意观察处理的情况:
1训练不过量:训练次日无疲劳感
2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例如,训练过程中,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应暂停训练。
3有心脏功能问题者:注意训练前、后患者的脉搏比平时加速30%以上,脉搏>120次/分,心律失常>10次/分,停止训练。
4训练时动作轻柔。防止产生剧烈疼痛。
5防止皮肤损伤。预防褥疮发生。
6肢体活动中应手法准确。防止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物理疗法常见专业分支(运动疗法包括的范畴):心肺康复、老年病、神经病、整形外科、儿科、皮肤
★物理疗法中主要检查和测量内容:
1生命体征2呼吸和循环3身体形态测量4关节活动度5肌力6姿势7移动和平衡
8步态9有氧代谢能力和耐力10反射整合11感觉整合12关节整合性和可动性 13环境、家庭、社会障碍14辅助用具需求
脑瘫的康复护理(12.9.22)★脑瘫:是指小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的一个月内,因为各种致病因素所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 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多种障碍。★引起脑瘫的主要因素有:(选择)
a.产前因素:感染、胎儿循环和血管疾病、中毒等
b.围产期因素:核黄疸、窒息、颅内出血、早产、等。
c.出生后因素:感染、中毒、各种原因造成的外伤等。
★脑瘫的临床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感觉障碍、癫痫、日常生活问
题、言语与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和情绪及行为障碍:(填
空)
★脑性瘫痪按临床特点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弛缓型、混合
型。(填空)
★脑瘫患儿床上最易引起痉挛的体位是:仰卧位(选择)(穿脱及训练时的体位:半卧位和坐位,不宜采用仰卧位。)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治疗(12.10.13)
一、名词解释
1、语言与言语
言语:是口语交流的机械部分,是由神经肌肉的协同动作发出口语的过程。语言:使人们利用代码系统(符号)达到交流的能力,即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的能力。符号包括口头的和书写的符号,还包括姿势符号。
2、失语症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语言功能丧失或受损,它可以在以下方面出现问题①口语和书面语言②识别图片和物体③口语书面语和手势的交流。它不包括以下的问题①听力障碍引起的语言异常②意识障碍引起的语言异常③精神障碍引起的语言异常④发音器官疾病引起的语言异常⑤特殊的语言异常。
3、运动障碍性构音障碍
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4、表达障碍
患者不能说出有意义的音节或只能断续讲出某些词句,是听者不解其义。包括:
(1)发声障碍 难以发出或错误发出目的词语。
(2)说话费力 语句不流畅,有时伴有口吃。
5、言语错乱
是由于脑损伤后因失定向和记忆、思维混乱而引起的一种语言障碍。
表现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紊乱,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环境,记忆和思维也有障碍,但听理解、找词、复述,尤其是语法基本正常。
二、填空题
1、言语产生的基本过程包括呼吸、发声、调音、共鸣和韵律。
2、失语症按口语的言语量分为流畅性失语和非流畅性失语。
3、构音障碍的分型常分为六型,常见的是痉挛型和弛缓型。
4、语言障碍的治疗途径包括训练和指导、手法介入、辅助具和替代方式。
5、失语症的治疗过程包括了开始期、进行期和结束期。
三、选择题
1、失语症主要的表现有:b a 理解正常 b 表达障碍 c 障碍
d e 2有 c a b c 障碍
d e 3患者 b a b c d e
4、对于构音障碍的患者治疗 d a b c d e 5病因有:
a b c d e 1构音器官运动口吃
以上都不是、构音障碍的病人理解障碍 表达障碍 构音器官运动命名困难 以上都不对、非流畅失语症的口语量大 口语量少 理解正常 构音器官缺陷 以上都不对
听理解的训练 复述的训练 命名训练 替代方式 书写训练、常见的失语症的脑卒中 酒精中毒 帕金森氏病 脑瘫 感染
四、简答题、失语症schuell刺激疗法的主要原则
答:主要有利用强的听觉刺激、适当的语言刺激、多途径的语言刺激、反复利用感觉刺激、刺激应引出反应和正确反应要强化以及矫正刺激。
2、构音障碍的治疗原则
答:主要包括①有针对性的训练②功能为目的训练③运动为主的训练④提高言语清晰度和交流手段⑤早介入以及家庭指导等。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护理(12.10.20)
1、脊髓损伤:是可造成患者终身残疾的严重损伤。脊髓损伤后造成患者感觉运动障碍,而且可出现多系统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2、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基本概念:
★截瘫:指脊髓胸段、腰段、骶段椎管内脊髓损伤后,造成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损害或丧失。
★脊髓休克:脊髓损伤后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以下的迟缓性瘫痪,表现为感觉运动丧失,大小便失禁,是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现象。
3、急救搬运:平托搬运、轴向滚动搬运、重点防止二次损伤。
4、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选择)
★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压疮;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体温调节障碍;排尿障碍;排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植物神经过反射;腹胀;疼痛。
★康复评定:对病人进行评估,确定损伤平面(最后一个正常脊髓平面)。脊髓损伤的死亡往往不是脊髓损伤直接引起的,而是脊髓损伤并发症所致!
★自主神经反射障碍会有哪些表现? 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搏动性头痛、损伤部位以上皮肤发红、且出汗,颜面部充血、心动过缓等)。
★脊髓损伤病人呼吸系统会有哪些表现? 肺炎肺不张(呼吸道梗阻、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
★排便训练:通常是在餐后做。
★自主神经反射障碍原因是什么? 膀胱胀满、尿路感染、便秘、肾或膀胱的结石、压疮、趾甲长入肉里、女性患者的月经、妊娠分娩等。
★早期康复训练:术后3日可开始床旁康复训练,如rom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体位变换等。
★脊髓损伤平面如何分?是指最后一个正常脊髓平面,即最后一个保留双侧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平面。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作为诊断和处理的标准。
作业疗法(12.10.27)1、1921年美国作业疗法师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作业疗法理论在国际上渐渐被接受。
2、作业疗法起初建立是针对精神病患者。3、1959年世界作业疗法师联合会以美国为首提倡成立,亚洲只有一个印度加入,同年加入世界卫生组织。
4、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ot)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的观念与方法。
5、作业疗法目的: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6、作业疗法的种类--按作业活动的对象和性质分为:机能功能性作业疗法、心理性作业疗法、精神疾患作业疗法、儿童患者作业疗法、老年病作业疗法 篇五:康复护理学学习总结
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康复护理学》 为期两个月的在线培训课程已经顺利完成,到了总结归纳的阶段。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学习,首先应感谢在线培训的形式。由于工作量较大,时间不充裕,选择网络在线培训,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学习;另外能够边看视频,边记笔记,反复观看,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大有帮助!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视频学习,另一部分是在线活动,都受益匪浅。《康复护理学》是由陈立典、陈锦绣、刘芳三位老师教授的。在听讲的过程中,我都认真的记了笔记,学习了许多新知识,纠正了许多错误观点。我的专业是护理学,从事护理教学已经7年有余,但是临床实践经验很少,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我能把自己置身于学校的课堂和临床实践中去。这里就说说陈立典对我的教育与影响。在学习康复学的定义中,讲到了一个词“最大限度”,也就是尽快的或尽可能的意思。就是要求在提供临床医疗的同时,还要提供康复服务。例如某患者肺炎已20多天,经过临床治疗,随着临床问题的解决,受到影响的肺功能能不能恢复到最大限度,必须借助康复功能治疗才能达到最大限度。但若是急性的随着病理逆流,病因解除,很可能功能恢复到病前的最大限度。
一直以来都认为,康复护理应该在临床治疗结束后,疾病的恢复阶段介入。陈老师纠正了我的这个观点。他讲到,康复的介入要提前
而且是越早越好,早到康复介入时不影响生命征得时候。例如中风中,最难恢复的是手功能,手功能活动很精细,越精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就越大;越粗笨的功能(例躯干活动、肩关节活动)在大脑皮层的代表区就越小,实现功能重组就越容易,所以手功能很难恢复。对于手功能恢复有个公式,24小时内,能否内申、外展,能否屈伸,哪怕很吃力,尽快找康复医生,手功能肯定能恢复到正常。如果超过三个月,就成为永久性的了。所以疾病的康复护理要尽早介入。陈老师还教育我们正确的认识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之间的关系。从康复医疗服务来说,无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之分,他们只要能解决特异障碍,那都是康复的一个手段而已。但是从学科建设上来说还是有区分的。中医康复科中的针灸、推拿等都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二临床康复应该是开放的,包括所有的康复手段。
还有陈锦绣、刘芳两位老师也讲的非常的好。我希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能把课程在系统中放置的时间长一些,这样还能再多次的反复学习。
在线活动中的许多话题是我关心和有疑问的,通过参加讨论和分享看法解决了我心中的一些不确定。本学期,我校教务处正在严查学生到课率,同学们和老师们的意见各有不同。我的观点和学校是一致的。虽然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的行列,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也需要一定的自由。但是他们的角色还是学生。还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成人,所以需要通过老师们的力量去约束他们以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在线活动中就有一个关于“高校教师是否要求学生不等旷课早退
迟到?”的论题。其中甲方观点是应该要求。学生刚进入大学,往往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为了杜绝这种恶习,应当严格要求。有2238人支持。乙方观点是不需要。因为大学是自由的,学生喜欢学习什么内容,喜欢上什么课,都应当有其自己的判断,强制来上课的效果恐怕也不会太好。有324人支持。看到这个讨论结果,我认为目前的教育方式还是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到课率的。
在线活动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处理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问题?”。我觉得我校实施的办法很好就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我校今年除了抓好学生的到课率之外,还在控制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情况。目前的方法是给每个班级配置了手机收容挂袋。收容挂袋由班长携带。每到一个教室上课时都会把手机收容挂袋挂到指定的位置,并组织同学们上课前把手机对应学号放好。这样上课的时候学生手中基本就没有手机,能提高学生上课学习的效率,降低上课玩手机的时间。
还有很多的话题我都参加了讨论,例如每节课合理上课时间是多少分钟?还有很多话题给了我指导,例如如何写论文能上核心期刊?
课程名称
康复护理学
第六章 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
授课章节
第一节 脑卒中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脑卒中的概念、病因、诊断和流行病学特点 2熟悉脑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碍 3熟悉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评估
4掌握脑卒中康复护理原则、目标、措施 5掌握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指导
计划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
1脑卒中的概念、诊断及危险因素; 2脑卒中引起的主要功能障碍;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原则、目标和护理措施 3卒中后的康复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措施;难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评估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方式:多媒体与板书结合
方法和手段:启发式、互动式情景教学、案例分析 作业与思考题:
1、脑卒中患者患病早期应当介入哪些康复护理措施?
2、如何指导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第六章 常见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
第一节 脑卒中
一、脑卒中的概述
1定义: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超过24小时)、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血管壁病变; 心脏病 ;血流动力学因素 ;血液成分异常 3 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是脑血管病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血粘度增高、吸烟、酗酒、肥胖、口服避孕药、饮食因素等; 不可干预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
二、脑卒中主要的功能障碍
1运动功能障碍:由锥体系统受损引起,是致残的重要原因;多表现偏瘫。运动功能的恢复经过:软瘫期、痉挛期和恢复期。2 言语功能障碍:发病率高达40%~50%;3 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构音障碍和失语症;4 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5感觉障碍:65%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感觉障碍。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痛温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实体觉和图形觉减退或丧失;
6认知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失认证,失用证; 7心理障碍:脑卒中患者经历心理反应阶段:震惊、否定、抑郁反应、对抗独立、适应;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抑郁心理,发生率为32%~46%等。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9其他:面神经功能障碍 ;误用综合征 ;废用综合征 ;延髓麻痹
三、康复护理评估
1、运动功能评估:Brunnstrom 6阶段评估法、肌力评估。
2、言语功能评估: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中的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3、吞咽能力评估:饮水试验;吞咽能力评估;吞咽造影剂透视
4、感觉评估:评估患者的痛温觉、触觉、运动觉、位置觉、实体觉和图形觉是否减退或丧失。
5、认知评估:格拉斯昏迷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认知功能评估表、注意力评定、记忆功能评估、执行功能评估、失认症评估(单侧忽略、触觉失认、视觉失认)。
6、心理评估:焦虑、抑郁相关量表
7、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评分
四、原则和目标:
1康复护理原则:早期介入、合理饮食、康复训练及指导、心理护理、预防复发、疾病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指导.2 康复护理目标:短期目标(一周到一个月内)和长期目标(数月到数年)
五、康复护理措施 1软瘫期的康复护理 : ①良肢位摆放
②肢体被动运动 :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
③主动活动::体位变换(被动向健侧翻身训练;被动向患侧翻身训练;主动向健侧翻身训练 ;主动向患侧翻身训练),桥式运动。2 痉挛期的康复护理
①抗痉挛训练:卧位抗痉挛训练;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带;下肢控制能力训练(屈髋屈膝动作训练、踝背屈训练)。②坐位训练:坐位耐力训练;从卧位到床边坐起训练 3 恢复期康复护理和训练 ①平衡训练 :
②立位训练 :起立训练 ; 站位平衡训练 ;患侧下肢支撑训练
③步行训练 :步行前准备 ;扶持步行;改善步态训练 ;复杂步态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④上肢控制能力训练: 包括臂、肘、腕、手的训练
⑤改善手功能训练 : 患手反复进行放开、抓物和取物品训练,纠正错误运动模式
4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病人可首先进行听理解训练和呼吸训练以后逐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书写训练。构音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应先进行松弛训练和呼吸训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发音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和语音训练等。5 摄食和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①间接训练法
口腔、颜面肌、颈部屈肌的运动训练:下颌、口唇、面部、舌部 运动及颈部放松 ;促通咽反射训练;闭锁声门训练;吞咽模式训练
② 直接训练法 :食物形态 ;进食体位;选用餐具;进食注意事项 ;替代进食
7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8心理和情感障碍的康复护理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发展
经过50余年的推广普及, 现代人工髋关节已经成为应用最广、疗效最佳的人工关节手术。随着假体设计的改进, 许多学者开始将微创技术应用于临床。采用外侧微创小切口进行髋关节置换术, 选择恰当的手术适应证, 对小切口专用假体工具进行设计, 精确地在术中对假体定位, 采用计算机导航技术, 使创伤最小化, 达到了术后瘢痕少、髋部稳定性好、美观、康复快等目的[3]。除此之外, 针对年轻、关节损伤程度不严重的病人采用的表面髋关节置换手术也在近几年得到开展。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式与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即股骨头、髋臼均行置换) , 郑季南等[4]研究表明, 人工髋关节置换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床行走,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可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3 康复护理
3.1 心理护理
通过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针对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和家庭背景的病人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交流辅导, 尤其对老年人, 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有关检查的方法、目的和所需费用等, 使病人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及家人情感上的支持, 最大限度缓解其负性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配合康复练习。由于术中留置了引流管, 因担心出血过多或者惧怕疼痛, 大多数病人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康复锻炼, 针对病人的这些疑虑进行耐心地解释, 同时尽量鼓励安抚病人, 向病人讲述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并讲解成功案例以增强病人对康复训练的信心与决心[5]。适时开展健康教育, 在各个阶段的功能锻炼中, 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关怀、理解和信任, 激发其训练动力, 提高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
3.2 基础护理
病人术后去枕平卧, 患足穿“丁”字鞋, 并抬高15°~20°, 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 膝下垫软枕, 以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 避免患侧卧位, 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注意病人意识状态的变化。严密观察患肢末端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 同时严密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 发现敷料有渗血或渗液后及时更换。引流期间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做好记录[6]。
3.3 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指导
3.3.1 脱位
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人工股骨头和髋臼位置特别是髋臼后倾角不当是引起脱位的主要原因。范贵富等[7]在回顾分析2000年-2012年所完成22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脱位发生率为3.6%。脱位时间为术后3d至3个月, 所以术后指导病人正确的患髋活动方式对预防术后关节脱位至关重要。指导病人采用正确的翻身姿势及正确地使用便器, 保持肢体的稳定性, 在搬动病人时, 保持肢体在15°~30°外展中立位, 以防止关节脱位。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软枕, 更换体位时应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告知病人不可过度活动, 应在康复师的指导范围内活动。葛智纯[8]通过176病人正确的引体向上运动和体位指导及拐杖正确使用方法, 随访108例, 无一例发生脱位。
3.3.2 疼痛的护理
在行早期功能锻炼前, 应用止痛药, 也可减轻活动引起的疼痛。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抬高患肢, 利于淋巴及静脉血回流, 避免患肢肿胀而致的胀痛。切口冷敷可缩短拔管时间, 并有明显的镇痛效果。黄宇等[9]报道, 帕瑞昔布钠联合塞来昔布多模式镇痛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改善手术后髋关节活动范围、加快患肢功能锻炼及改善睡眠状况, 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适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镇痛。
3.3.3 感染的预防
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 密切观察体温及切口情况以预防感染[10]。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常可导致手术失败, 甚至丧失肢体及生命[11], 因此, 预防感染非常重要。要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监测体温变化, 合理使用抗生素。
3.3.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是THR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有关国外文献报道, 骨科大手术后在无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的DVT的发生率为50%~70%。一旦发生DVT, 可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引起肺栓塞死亡[12]。史丽玉[13]报道, 经过一系列预防措施, 结果28例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均痊愈出院, 随访3个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4个方面。 (1) 药物预防:遵医嘱术后4h~6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万脉舒或速碧林) 常规剂量的50%, 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 每日1次, 用药时间7d~10d。操作时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穿刺。 (2) 基本预防: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即可开始进行下肢的向心性肌肉按摩, 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 不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麻醉消失后即开始主动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踝泵运动;如病情允许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 (3) 机械性预防:应用逐级加压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气压泵等, 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4) 饮食与排便护理:指导病人术后多饮汤水, 做到少量多餐,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 避免吃对抗凝药作用有影响的食物。预防便秘, 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 对于吸烟者指导病人戒烟。
3.4 康复锻炼
病人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会影响早期锻炼效果[14], 术后早期功能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关节稳定性和肌肉的张力, 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康复训练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原则[15]。袁情[16]指出, 术后1d或2d后开始在床上进行肌力训练, 腓肠肌训练、股四头肌训练、股二头肌训练、臀大肌训练、上肢肌肉训练、髋、膝关节屈伸练习, 并逐渐由起初的被动, 向主动加辅助, 到完全主动练习过渡。术后3周后离床功能练习,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罗连君等[17]报道术后锻炼主要分为术后当天, 术后第1天或第2天, 术后第3天或第4天, 术后5天或第6天4个阶段, 由踝关节屈伸至股四头肌收缩, 髋、膝关节的屈伸, 从坐位到站位, 从站位到扶拐行走, 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 锻炼进度较袁情报道的有所提前, 结果表明行锻炼者,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坐位耐久性及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
3.5 出院指导
做好病人出院指导,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并掌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和禁忌[18]。出院后始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注意饮食结构调整, 以保证营养摄取, 加强功能锻炼, 增加关节活动度[10]。嘱病人3周内屈髋<45°, 3个月内避免侧卧, 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 无论站立或坐着, 弯腰不要超过90°。不坐矮凳、坐在椅子上不要前倾, 不弯腰捡地上的东西, 应使用延长杆或请人帮。椅、凳、沙发宜稍高, 最好有靠背和扶手。大小便不宜用蹲厕, 马桶也不宜太低, 最好装有扶手, 以利起身站立, 转身时要整个身体转动, 不要只转动上身, 不要跳跃、跑步或举重, 以免髋关节脱位。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助行器跟拐杖, 上楼梯时健肢先行, 下楼梯时患肢先下。指导病人正确更衣, 如穿裤子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 穿鞋时尽量不穿系鞋带的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要到医院复查。
4 小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髋关节置换术可解除髋关节疼痛, 保持关节稳定, 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19], 使大多数病人从病痛中解脱出来。然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术后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恢复肌力及其协调性、达到患髋最佳状态起关键作用。早期采取心理疏导、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指导、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 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 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使病人获得生活上的自理,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摘要: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发展、术式与效果, 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后心理护理、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方面综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现状。指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术后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恢复肌力及其协调性、达到患髋最佳状态。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所出现的现状进行论述,以学校培养保健康复方向人才的策略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关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其专业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关键词 社会体育保健康复 现状分析 解决措施 前景预测
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在社会体育延伸下产生的一种体育与医学相融合的学科。它着重于在培养社会体育人员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运动技能、教学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具备懂得人体在运动中各生理功能变化、心理机能表现、运动的本质特征,将医学知识同运动相关联,力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人才。并试图将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由学校体育市场过度到社会市场并服务于社会市场之上,达到一种休闲型、精神需求型和保健养生型的生存效果。
一、学校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计不科学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兴起的将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对于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讲,了解并掌握相应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远远超出于对医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从专业设置的角度出发,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既能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又能对体育中所出现的伤病进行诊断、治疗,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然而,最终评价这一目标的关键取决于对技能的掌握和正确的运用医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高效性。
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学校在设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教学大纲时,并未充分的考虑学生学习的可行性,一开始就让未成接触过医学知识的学生,在还不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设一些较专业化、抽象化的局部解剖学、生理学、针灸学等,进行强制性教学。这种教育模式体现了学校在学科课程设计上的不科学性。不合乎逻辑的教学,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蹴而就就形成了一种学生学不懂、老师教学难、知识掌握力度差的局面。
(二)缺乏合适的实践教材
古人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这一观点充分展示了实践的重要性。就现阶段的高等院校而言,虽然都在大力倡导理论与实际双抓,寻求能给予学生实践的好体材、好场所,但是因专业的多样化和新型化,还是存在着因没有实际的教学体材而继续从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就社会体育保健康复这种需要拥有足够的医学知识的学科而言,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对于大多数医学院或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校来讲,在进行实践技能教学时,都会存在因缺乏真实、能反映具体情况的实践教程或教材,导致教师只能以常规思维,趋于“以假代真、假设”的观念进行教学,学生也只能在这种模拟思维当中进行学习、练习。缺乏真实的实践教学教材,即给老师的授课带来困难,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亲自感受现实体材所表现出的特征,未从学习中建立丰富的经验,进而造成学生在日后的实际操作中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当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从何入手。同时,教育机构尚未结合各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编排适合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教材,这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趋于盲目性。
(三)学科知识多样化促使知识掌握情况差
社会体育保健康复所面临的主要市场是社会上的人群。学校在针对社会体育保健康复教学的同时,力求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对社会“体育”保健康复在体育中的认识,趋于“体育化”占主导的学习,也充分的将这门学科与社会上的康复医疗机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需求相结合,将社会上兴起的一些新型职业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足疗等治疗保健疗法和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健身气功相融合,构建出一套系统化、全面化的知识网。这种与时俱进的举措一方面,丰富了社会体育保健康复的知识面,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的择业拓宽了就业渠道。但这种知识多样化的出现也误导了一大批学生在学习中过分的去“追求知识广,而摒弃专业精”,最终导致学的与专业知识有联系的学科学的杂乱无章,学生感觉自己很全面,但一旦运用到实践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二、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发展改进措施
结合对保健康复专业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存在缺陷和不足。为了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拥有一个好的发展势头、确实有效的达到其专业价值,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科学的设计教学课程
知识的学习应该遵循的原则为:先基础化,后专业化和系统化最终形成融会贯通化。学校在制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教学大纲时,不能盲目的按着先前的教育模式进行重复式教学,有必要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组织教师建立教学课程探讨小组,研究一套可行性、高效性、创新性的教学体系。从专业基础知识着手,逐步向专业教学过度,待学生具备基础知识后转化到系统的学习中,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情况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与社会合作解决实践教材缺乏的困扰
事物有无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在社会环境中能不能起到实际作用。对于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而言,学好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得能正确的运用到实际情况当中去。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充分的将学校中的实践课程与社会上的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等服务机构的合作相结合起来,建立起相互合作,互利互助的协作机会。对给学校提供教学题材的机构赋予适当的经济回报,让彼此各有所得;另一方面,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一些义务性的实践活动,寻求更多的实践教学项目;在专业教材上,各类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校应该在充分了解本校办学模式的情况下,结合相关专业老师的建议和有合作往来的兄弟院校、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需要情况合理的编排其教材。
(三)建立正确的舆论指导
社会上各种舆论越来越普遍化,学校做为教育机构,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学生一旦错误的理解舆论,将会给学校、学生自身带来无法预测的灾难,因此,学校应当不定期的开设社会舆论指导课、讲座、论坛等,对近期一些最流行、关注度高的舆论进行科学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社会舆论。学生自身也应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信心,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从书本中丰富自身的学识,从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不断追求真理,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
(四)强化社会市场管理体制建设
管理制度是约束社会事物生存与发展的缰绳,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猛进,许多高科技设备逐渐运用到社会管理层当中,但实际起到的效果却很差。由此我们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管理在人力、物力、科学设备方面的投入,制定出系统的知识网,让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在国家的管理下进行。实行严密的人力管理,充足的物力支持和高效率的科学一体化系统。在处理违反国家法律、有损社会道德准则行为的案例时,要做到人人平等、严惩必究,对做的好的事迹要进行表扬和倡导。
三、前景预测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病的产生,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健康的不可忽视性。原本不大重视自我健康的人群,也开始以“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理念”将自己的部分闲暇时间花费在了健康上,积极投入到了养身、健身、修身的社会体育保健队伍当中,本着以休闲、精神享受为辅借以想达到保健的疗效。综合学校培养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人才策略来讲,学科知识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实行“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响应社会需求并服务社会”的特设办学,给学生毕业后进入养老院、福利院、体育运动队、社会保健康复场等所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健康将成为21世纪中人们最重要的追求,然而这种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享受的行业真是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可以说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值得广大学子认真学好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发展与现状】推荐阅读: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06-16
康复科护理学07-15
康复科护理考核标准09-24
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06-18
护理专业现状发展趋势05-24
康复科康复设备功能与介绍10-12
商南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发展规划06-09
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