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比赛活动(精选15篇)
为使本次活动达到公平公正及交流学习和培养教学能手为一体的活动目的,我校提前下发关于开展乐平镇小学教学技能比赛暨语文、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的通知,并要求各片区中心校通过开展相应的选拔评比活动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全镇比赛。在各片区中心校和镇中心小学的严密组织下,经过各校层层选拔、评比推荐,全镇共推出了来自不同学校的11位优秀教师参加了本次竞赛。
在本次活动中,为使评选过程做到公开透明,活动中允许前面的参赛教师听取后面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鼓励不同学校的教师参与此次活动的教学观摩,不少学校的教师参与了教学观摩的全过程,参与者分别扮演着学习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由镇中心校组成的评委们始终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对待本次评选活动。评委们通过认真听课、精心记录、仔细甄别、准确评价,最后评出了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共计5名。(获奖教师见附表)。
一.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 适当地举行演讲比赛是激发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 角色的改变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平时的汉语文课堂里, 教师是讲者, 学生是听者, 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在演讲比赛时, 学生是主体、主角, 老师是客体、配角。主体的角色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 你追我赶式的竞争气氛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演讲比赛的成绩关系到学生的平时成绩, 甚至期末成绩, 这种约束力将影响到学生的演讲效果。第三, 学生亲身经历, 找出不足点, 从而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学习知识。通过演讲比赛, 学生总会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如仪态不大方, 发音不准确, 吐字不清晰, 用词不准确, 材料不充分, 观点欠明确等。这些有意和无意的发现, 将会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汉语文知识, 以便适应将来社会的需求。总之, 举行演讲比赛,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习汉语文变成一件乐事, 而不是一件苦事。
二.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
我院学生, 特别是从区内招来的民族学生写作基础较差, 个别学生还达不到内地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实际情况, 促使汉语文教师要加大学生的写作基础训练。如演讲比赛前必须要完成一篇演讲稿。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完成这篇文稿。在课内完成的话, 效果更好, 教师在现场做监督, 学生只好如实地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 通过学生的自觉作文, 可以更好地把读与写、写与思紧密结合起来, 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严密性。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这篇作文, 题目自定, 这样有利于学生广开思路、各抒己见。
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民族学生在大众场合普遍不善于口语表达, 特别是用汉语表达。他们在课堂里回答问题要么是结结巴巴, 要么是词不达意, 个别学生由于汉语基础较差, 回答问题总是闭口不谈, 生怕自己说错了, 弄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同时也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举行演讲比赛可以大大地改变这种状况。演讲前要求学生脱稿演讲, 不能照本宣科。这样一来, 学生会牢记所写的内容, 文章的次序, 所用的词语等。记的过程中自然把正确的词序, 常用的词语, 合理的结构等掌握在大脑里, 下次再用时就顺口成章了。
四.训练学生的自我推销能力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汉族学生普遍在大众场合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 相对而言民族学生总是抓耳挠腮, 不敢张扬自己的个性, 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短处, 这些大大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演讲比赛,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特别是对民族学生而言, 举行演讲比赛是表现自我的最好机会, 是展露自己才华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完成文稿的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意见无一遗漏地写出来, 以此来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即使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相一致, 学生也会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 不同的层次谈起自己的观点, 同样体现自己的一种特色。在正式演讲时学生为了得到最好的成绩, 他们会鼓足所有的勇气, 抛开所有的杂念, 尽最大的努力, 展现自己的风采。经过几次的锻炼, 大多数学生具备了推销自己的能力, 即便上其他的课程, 学生也会拿出勇气发表自己的观点。使任课教师明显地感觉到学生汉语文水平如何将会影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 也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项活动的一种心理。如果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要求,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良好效果。虽说语文教学一直在谈改革,但起色不大,除非上公开课,平时教师上课依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千篇一律。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够浓厚,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成了知识的容器。
而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打破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参与,自主地探究,自信地表达,从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开展的实践有很多,例如,利用“国庆”“元旦”“六一”“端午”“重阳”“中秋”“教师节”等节日,搞一些庆祝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评选,开展一些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庆祝活动。我带领学生以此为主题办手抄报,出黑板报。学生通过自已办报,搜集材料,书写标语,对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用规范字,说普通话”等活动,更是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教材中,也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展“讲故事”、“演故事”等比赛活动。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改编课本,将一些故事性强的课文改成课本剧,这样,使得学生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形成、发展、提高主要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即获取知识,又发展了各项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在搜集知识的同时又在运用知识,在活动中各种感官参与进去,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的教师节,我让学生制作贺卡送给老师,我有意识让学生自行设计,设计的贺卡样式要有别于其它同学,在美化贺卡上,也让学生自己做主,最后看谁的贺卡最好看。逢到节日,我也号召同学们做贺卡,并互相送贺卡,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想像能力,在写祝福语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在全班同学评价、欣赏、交流贺卡时又提高了其观察辨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然后在活动结束时布置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这样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可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许多的重大发明与发现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爱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使其个性得到张扬,在实践活动中他们成了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并在实践活动中迸出创新的火花,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孕育诞生。由此可见,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完《狐狸和乌鸦》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续演,让学生发挥想像,表演出乌鸦在肉被骗走以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当乌鸦再次遇到狐狸时,它还会受骗吗?只要学生演得合情合理就行。
让全校学生充分了解学校、激发热爱学校、爱护学校声誉的强烈责任心和高度责任感,增强同学们的对我校迎接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评估的信心,进而使湖北大学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原则:
以“知校爱校护校,争创一流学府”为主题,尽情发挥参赛选手的自身风采和演讲才能,以各自不同、新颖的角度和方式表达对母校的热爱及对母校成为一流学府的信心。
三、目的:
调动全校师生积极准备,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的热情,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豪感,繁荣校园文化,发扬比赛的优良传统,选拔优秀演讲人才。
四、组织方式:
由xx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主办,教育学院团委与演讲与口才协会承办。
五、参加对象:
xx大学所有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成教学院和知行学院)。
六、活动过程安排:
1、由xx大学校团委于4月15日前向各院团委发布关于此次演讲比赛的通知。内容包括要求各院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院级演讲比赛的方式选派优秀代表(学生达1000人以上的`院选派2名,其余院系选派1名)参加该次院际主题演讲比赛。在4月30日前要求各院将最后选派的人员名单送于教育学院团委。5月19日举行决赛。
2、此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可包括板报、广播、采访、报道等形式,由讲协负责板报的宣传,而后三种形式可由演讲与口才协会配合教院或校团委的工作安排。
3、确定比赛场地。
4、邀请评委。
5、5月18日下午由教育学院团委安排各院代表到教育学院进行院际决赛人员出场的顺序抽签,5月19日下午布置场地,5月19日晚7时整举行演讲比赛复赛。
七、评分要严格遵照评分标准。
每位参加者演讲时间规定在四到六分钟,要求脱稿,如有时间可加入即兴演讲(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分)。
评分标准:
1、紧扣主题,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文字优美(4。5分)
2、表述清楚,语言流畅,声情并貌(2分)
3、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流利(2分)
4、服装整洁,仪表端庄(1分)
5、时间限制(0。5分)
八、比赛流程
1、领导讲话致辞
2、参赛者依次演讲
3、专家点评
4、颁奖
5、参赛者代表讲话(评价与感想)
6、合影
注:(流程中可适当加入一至二个表演节目)
九、注意事项
1、参赛者必须提前到场,到指定区域就坐。
2、为了衡量演讲者的演讲与应变水平,我们设有答辩阶段,对此,希望参赛者赛前需有充分准备。
十、奖项设置
1、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七名,优胜奖若干。
2、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十一、前期宣传工作安排
1、由校团委以通知形式向各院分团委传达此次比赛活动的有关事项。
贵峁完小五年级中队会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府谷镇贵峁完小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决定在本周举行绘画比赛活动。具体比赛活动事宜及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绘画活动主题:
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绘画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展现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活动时间: 2013年9月25日
四、活动对象: 五年级学生
五、评委:
贾美丽
六、比赛具体内容以及要求:
1)比赛分男生组、女生组
2)学生参加,美术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筛选;
3)作者根据绘画主题创作一幅主题鲜明、新颖、构图完整、色彩和谐的绘画作品,形式不限;
4)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在作品的右下方注明自己的姓名及班级,方便评比记录。
七、评分标准:
符合绘画主题、构图完整、色彩和谐、内容积极向上、作品具有感染力等。
八、奖励办法
奖项分别按照分组组设置:
绘画比赛活动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计,为丰富学校校园文化,进一步推动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同学们的“爱环境、爱家乡”意识,经商议决定举办一次全校“爱环境 爱家乡”绘画比赛。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要求五、六年每班选送10幅作品,绘画主题突出,紧紧围绕“爱环境、爱家乡”为主题进行组织设计;版面设计新颖、合理;内容丰富,色彩艳丽,作品质量高。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成立评委组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六一艺运会上给予表彰。
一、自编自导课本剧, 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职生对学习本身兴趣不高, 动机不强, 但对表演、绘画等比较感兴趣, 加上在职业学校, 课时相对不紧, 语文应试任务相对不重, 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我们把课本中故事性比较强的文体改编成课本剧。可以直接改编, 还可以续编、扩编等。 (2) 在人员安排上, 我们把全班分成四组, 10人左右为一组。可以每组表演一段, 或一个剧目。改编由集体讨论策划, 演出时全体组员参加。 (3) 小组及个人成绩可视表演情况由教师排定, 并作出总结。例如, 在学习《雷雨》时学生就排成了课本剧, 排练时学生热情非常高涨。为了扮演好角色, 学生们认真切磋, 多方求助, 在排练时, 学生们一遍遍练习琢磨, 并精心准备了服装、道具, 布置了剧场背景等。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 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 自然会融入宽松愉快的环境, 增强其主动性, 从而也可以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活动, 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般而言, 很多学生由于年龄和生理方面的原因, 在课堂上不再会踊跃发言, 在遇事、看问题时, 会多看看、多想想, 担心说错了会被别人笑话, 而指出别人的错误见解, 又怕伤那个同学的感情, 一句话, 就是不愿多说话。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倾听他们的呼声, 并根据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性格特点, 适时举办辩论会或演讲比赛等活动,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学完驳论文后, 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 如“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吗?”“新课标真正实施了吗?”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论题, 既锻炼了其语言表达力、思维反应力, 又将其所学知识得到很好的迁移;可开展“作业的苦与乐”“房价是否还会上涨”等主题演讲比赛, 给学生说话的空间, 鼓励他们多说话, 特别是当众说话。教师在指导时, 可以提醒学生说话不要随便、不能马虎, 要注意特定的情境, 还要指导学生说话时围绕主题, 说话要生动形象、机智风趣等, 从说话的各个方面去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通过这种表达训练, 使学生尝到“说”的甜头, 从而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口语表达的能力是使用频率更高、用处更多、社会适应性更强的一种基本的交际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的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合专业特点, 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 所以对学生实践的重视比较高, 语文课作为文化基础课, 就更应该是突出这一特性的课程。在职校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归纳、演绎、鉴赏等能力影响很大, 它们将影响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就目前来说, 我们对这两者的关系的重视还是不够的。那么, 如何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呢?本人认为:在教学中, 教师把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是达到“双赢”的有效途径。
在说明书的写作教学中, 一些概念、种类、格式等共性的内容我们可以少讲, 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则要详讲细讲, 因为语文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就是为专业知识服务的, 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运用上来。如在教导游班学生学写“景点介绍”这一内容时, 语言凝练、说明与描绘并重、图文并举, 都是需要向学生提醒的, 而且要重点挖掘名胜美景的意境;与之不同的例子是, 我们在指导环境艺术设计班的学生学写“设计说明书”时, 语言表述平实, 在平实中透出创意的灵性……这样的写法才是符合这一专业学生的特点的。学生要根据实践内容, 结合专业知识写作, 使内容充实、层次清晰, 表达方式运用恰当, 才能真正达到学习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资源 实践活动 学习兴趣 语文能力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提高学生的語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本地语文课程资源,实施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就设计意图和实施过程做以下说明:
一、记者团活动
结合教材中新闻这一体裁的学习,可以组织小记者团,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之上,每班推荐2~4名文学功底、身体素质良好,对新闻采访感兴趣的学生进入记者团。
先期组织开展记者团培训,主要学习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摄影摄像等新闻采访内容。记者团活动中,可以将学校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作为采访契机,让小记者们尝试性地进行采访活动,实践课堂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并尽可能地将所收集的新闻通讯稿件及时地送交学校广播站、校报编辑部。采访活动中学生要抓住校运会入场式、赛场精神、突出事迹以及元旦文艺汇演的筹备、观众感触、演员心得等角度进行个别深入的采访,写出一些较有水平的采访稿,对新闻单元的学习起到辅助的作用。
同时,小记者可利用课余时间对本市城市建设情况、废旧药品回收、学生喜欢的老师类型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写出深刻的调查报告,对社会问题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在实践中对新闻采访的意义与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诗友会活动
结合现代诗歌教学,可以举行“放飞诗情,激扬青春诗友会”,包括诗歌朗诵会、学生作品结集等形式。
在诗歌系列活动中,通过班级选拔的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其中,初步领略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水平和朗读技巧,让他们真正摸索到诗歌的奥妙。“放飞诗情,激扬青春”诗歌朗诵会举行时,可以邀请校团委书记、语文组组长、学校语文老师担任评委,让学生主持本次活动,学生自主计票,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评比。
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诗歌的
基本特点,掌握写作诗歌的基本方法。
三、戏剧系列活动
在戏剧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活动对其进行整合,开展戏剧讲座、戏剧改编、课本剧表演等活动。
戏剧讲座中,可以分别从戏剧常识、名剧介绍、课文分析等角度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鉴赏要点,引导学生学会在深层次上对戏剧进行品味与解读。其中《威尼斯商人》展示莎士比亚喜剧诙谐幽默的戏剧美;《枣儿》让学生对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讲座可以从不同层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加深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对戏剧进行改编,选取其中一个故事用现代汉语将其改写,要求不改变原意,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注意戏剧中的矛盾冲突。还可以选择剧本中的剧情片段进行课本剧排演,学生报名后,老师在其中挑选出最合适的演员,可以在年级进行公演,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些戏剧活动,让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们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四、游艺竞赛活动
趣味性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性。统编或通用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爱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语文活动课具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形式。比如,节日里我们可以进行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语文游艺会”,开展如猜字谜、绕口令、词语接力赛、成语小博士、闯关式的巧对对联、游迷宫等竞赛活动。游艺室里张灯结彩,诗满屋,词满墙,五颜六色的条幅和画页琳琅满目,好似节日的公园。学生们兴致勃勃来到这里,有的在“成语”的大森林里寻宝,有的在“古诗”的海洋里遨游,有的在“迷宫”里流连忘返。
这样的游艺会,可以深深地吸引追求多层次、多色彩立体生活的学生,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语文知识,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在娱乐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和创造的愉悦,也因此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张扬学生的个性。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给予他们一定的开放性时空,让他们自己活动,这样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等良好的品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创新潜能可以得以开发,个性、才能得以张扬,综合能力得以培养。
所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为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演讲技能,提高普通话水平,结合古楼中心学校2014年上期工作计划,教务处及政教处决定于四月二十五日上午(星期五)举行“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活动。
一、活动内容、形式
1、演讲主题:“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演讲内容包括学习雷锋,树新风的体会或感想或表扬学雷锋树新风的先进事迹等。
2、演讲形式:单人脱稿演讲。
3、演讲时间:
中、高年级组:3分钟—5分钟。
4、演讲地点:学校操场。
5、参加演讲选手名额分配:(16人)
中年级:101班2人,102班2人,99班2人,100班班2人,共8人。
高年级:96班2人,95班2人,97班2人,98班2人,共8人。
二、比赛方法
1、初赛。四月十八日前,请各班班主任或语文老师组织初赛,按名额分配确定参加决赛选手,并向教务处或政教处上报选手的年级、班级、姓名。
2、决赛。四月二十五日星期五上午在学校操场举行决赛。
三、演讲评分项目及标准
1、内容:35分,指演讲的主题材料、结构等,演讲内容与主题不符此项不记分;
2、表达:35分,其中脱稿1分,口语2分(包括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声音宏量等),态势语1分;
3、风度、仪表15分。
4、综合印象5分。
5、会场效果10分。
四、评委人员:中心校领导班子及各部分教师代表。
五、奖项设置
设低、中、高各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奖品设置:
一等奖:高级笔记本1本、中性笔1支。
二等奖:中性笔1支、笔记本1本。
三等奖:笔记本1本、中性笔1支。
古楼中心校教务处
一、比赛目的: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兴趣,提高集体凝聚力。
二、比赛时间:2012年5月4日下午第八节课。
三、比赛地点:学校运动场
四、比赛内容:(跳绳方法附页)
1、单人跳: 1分钟单人原地双脚摇跳(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每班级可报男女各3人。
2、集体跳:1分钟原地跳摆绳,每班男女各2人,在1分钟时间内4人跳绳总数之和为班级跳绳数。
五、比赛规则:比赛时一人摇绳(单摇),双脚起跳身体腾空后,跳绳自脚后沿身体额状轴转360度为一周期,计为一次,如未完成计为一次失误。在规定时间内按累计次数多少记入本班成绩,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则名次并列。跳绳过程中可以停顿,以规定时间结束时的总次数为个人最后成绩。
六、奖项设置:
1、个人奖:各年级男女单人跳取前三名,发给奖状、奖品。
2、集体奖:三年级取团体总分前两名,一、二年级取第一名,各年级另评选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各一名。集体奖发给奖品,并计入班级积分。
七、活动领导小组,裁判、工作人员安排
组
长:范玉军
副组长:谭立新 成员:段亚华
程怀宇
各班主任 裁判员:谭立新
程怀宇
计时员:段亚华
计数员:由学生担任(3年级各班报1人担任计数员,并于5月2日课间操时间在体育组参加培训)。摄影、摄像负责:王莹莹
八、活动器材:跳绳各班可以自备。
九、活动要求:
1、请各位参赛人员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组指挥。
2、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争议或其他特殊情况,由裁判组决定。
3、请各位参赛人员着轻便装,运动鞋。
4、不许参赛者:各种类型的骨折人员、长年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刚动手术不久且身体没有恢复者或者不允许参与体育锻炼者。
5、在跳绳比赛过程中,请在外准备的班级班主任认真组织好本班学生,使其不影响他班比赛。
6、比赛后成绩现场公布,如对成绩有异议,请各班主任马上到计分处核准。
7、希望参与跳绳比赛的队员,提前热身,避免受伤。
8、请所有工作人员比赛前到操场集中。望各班接到规程后,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思想动员和落实工作,迅速组队,抓紧训练,做好迎接比赛的一切准备。
9、请各班主任将报名表于5月4日前上交到政教处。
比赛日程安排
5月4日下午第八节课
一年级男子双脚摇跳
二年级男子双脚摇跳
三年级男子双脚摇跳
一年级女子双脚摇跳
二年级女子双脚摇跳
三年级女子双脚摇跳
一年级男女混合集体双脚摇跳
二年级男女混合集体双脚摇跳
一、遵循趣味性原则
促成乐此不疲的境界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语文活动教学比语文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容易使学生喜欢学、乐意学语文。主要表现有:
1.语文活动形式多样,较适合小学学生的好动、好奇心理。 2.语文活动自主性强,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易形成诱发学生要求参与的良好氛围。
3.语文活动立竿见影,成功感会使学生增强信心。
4.语文活动的适应面广,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做的一点,只要学生参与、思考,就有收获的机会。我们自从开展成语连锁填补、寻找广告错别字、书写比赛、标点趣谈、课外采访等语文活动课后,学生们一直都保持着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课前课后,上学放学,你问我答,好不热闹,真是获益匪浅,而且乐此不疲。那么,如何使学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呢?笔者认为,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一定要新、活、妙、实。
新,一是内容的更新,不能老是采访,老是成语练习或习字活动;二是形式要新,填空、猜谜、演讲、做游戏等等,形式要多样化。活,是指语文活动课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要求和个性爱好。妙,是指语文活动能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启智于趣;也指语文活动课要活而有序,动而不乱。实,是指语文活动,谁都能参加,不能只有一些人在表演,大部分人在“看戏”。语文活动课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落实语文的教学任务,要实实在在地培养和提高语文素质。
二、遵循学科性原则
促成一箭双雕的境界语文学科的性质,最基本的有两个:基础性和工具性。基础性,一般是指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工具性,一般是指交际功能,具体说,就是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语文活动课要突出学科性原则,至少要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知识的应用两个方面。所谓“一箭”就是语文活动课,“双雕”就是指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一箭双雕”,就是通过语文活动课,要学到课堂教学中所学不到的语文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在身体力行中把从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就是通过语文活动课,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联系实际,发展语文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文活动课当作语文教学的一门正式课程,是同语文课堂教学并行的、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课。语文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等。在语文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语文知识,掌握一些语文学习技能,发展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把它同语文游园活动区别开来,游园活动是以游乐为主,活动零碎不系统,目的不集中,而语文活动课是以某一知识点为目标,围绕某一语文知识范围开展,重在学习和应用。语文活动课虽然也强调趣味性,但应该是万变不离其宗,寓教于乐,启智于趣的。
三、遵循实践性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里强调的无疑是实践性,自己来做,在做中自己学会。语文活动课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身体力行,强调的就是实践性。要在语文活动课中,使学生有真知灼见,就必须让学生“三动”:动口、动手和动脑。动口,就是让学生亲口说说,在说的实践中学会说话,善于说话,提高说话的能力。在训练学生的说话技能时,要讲究语文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应付自如的说话能力。调查汇报、答记者问、新闻发布等,可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条理性;讲故事、演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和鼓动性;辩论、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敏捷度、中肯度;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有目的性和渐进性。动手,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写写画画,在写写画画中得到真知灼见。语文活动的动手,一般有:写字、查字典、办报、画插图等。在写字比赛活动中,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到写错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画插图,能进一步理解课文,也能以此推知课文里的其他插图的意义与作用等。总而言之,在语文活动中,学生动手做,是容易得到真知灼见的。动脑,就是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悟出规律与道理来。在语文活动中,训练学生动脑,一般是结合动口、动手一起搞的,以形成学生多想的习惯,从中得到真知灼见。例如,在动口训练中,一般先让学生想一想:讲些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些,而别的不用说?从哪儿说起?为什么从这里说起?从别的地方说起是不是更好?怎样才能讲得入情入理,有根有据?为什么这样讲能入情入理,有根有据?怎样才能讲得生动感人?在动口中,学生如果会这样想,一定会悟出一点好的东西来。在动脑训练中,也可单纯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当然也含有动口、动手)能力。如,成语连接,可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课文挑剔,可以训练学生辨认优劣能力;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可以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等等。如果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真真正正地亲自动口、动手和动脑,得到的东西一定能理解深刻,运用自如。
四、遵循自主性原则
一、用多样、灵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实践活动课中,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知识的属性、学习的规律等,并以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情感丰富,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他们不像初、高中学生那样能以理智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也不像初、高中学生那样能对深奥的问题作持久的深入钻研。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一些枯燥、单调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灵活的活动课,让学生在集知识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中接受知识。化单调为灵活,化深奥为浅易,化枯燥为有趣,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编排了三首写景的古诗《早发白帝城》《绝句》《小池》。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途中的绮丽景色;成都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初夏小荷花池的秀美,充满生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我抓住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指导学生完成一期“古诗专刊”。首先对诗的意思进行了解,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在学生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画面和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场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用画笔呈现出来。三年级的学生对画画非常感兴趣,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所想象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画面画下来,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激发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学生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后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正是引导学生将诗人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好时机,即将原诗改写成一篇写景记叙文,从而使学生受到一次极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训练。
二、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实践活动教学中,问题的综合性强,块状明显,所以,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如果点拨得当,冷场可以转变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好时机。于漪老师曾说过:“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知识本身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的趣味性是其力量之一,知识有无趣味是决定学生能否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小学生。小学语文活动课涉及的知识,具有学科的特殊性,除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外,还具有特色的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活动课的趣味性引向课堂,使活动效果大为提高,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文中的手抄报活动中,我将它设计成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到学校阅览室去阅读报纸,让学生领悟办报宗旨与报纸内容,去认识报纸的版面组合,对报纸版面的设计、文字以及美术的搭配进行深刻研究。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报纸的认识比往常更多了,然后让学生自行组织“编辑部”,自己学习办报,通过征集文稿、修改文稿、版面设计、刊头设计、题图插图、书写等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办报的辛苦和乐趣。当第一期手抄报出版时,学生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每个同学都喜出望外,他们互相交换着欣赏、品析,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如今,这一活动一直在进行,学生办报的激情越来越浓,手抄报的质量越来越高。从学生办手抄报这一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要我们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火就会被点燃。
三、活动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语文实践活动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戏,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问题,更不能单凭教师一时的心血来潮,盲目、随意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是有准备的,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同时又是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要让学生带着课本走进生活,让教师从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科技读物,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纪念馆、博物馆以及鲜活的现实中,经过有准备的筛选作为教学内容。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教育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而学,学了又为现实生活而服务。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一节“谜语竞猜”的内容,我事先做好安排,把它设计成活动课的形式,把猜谜活动引进课堂,深深地吸引了全班同学。同学们在课后收集了很多谜语,课堂上全班同学踊跃竞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以至下课铃响了之后,学生还欲罢不能,极大限度地激起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发现:在这节课里,平时极少发言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求知欲望特别强烈。学生通过猜谜活动,认识到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组织领导:
总负责:陈彪
活动组织: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办公室
组织成员:各班主任、体育组
全场协调指挥:吴漳虎、王开娟
音响设备:王兵
后勤组:何成军、胡超、赵鹏
奖状撰写:戚德茂
活动主持:许亚丹
二、比赛时间:
20xx年4月29日(星期五)下午2:00
三、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四、参赛对象:
一至八年级全体学生
五、比赛项目:
第九套广播体操
六、比赛形式:
五块场地,分组进行,具体分组如下:
一号场地:一年级组 二号场地:二年级组 三号场地:三、四年级组
四号场地:五、六年级组 五号场地:七、八年级组
七、比赛内容:
(1)进场(2)广播操队列队形;(3)广播操完成动作质量;(4)集合;(5)退场。
八、比赛要求:
1、班级按应到实际人数全部参赛(残障学生除外),并选派一人作为领操员。
2、学生进场时,由班主任、体育委员组织队列,必须以方阵齐步走形式入场。整队完毕后,体育委员或领操员向评委席报告,内容为:报告评委,x年级x班集合完毕,应到人数xx,实到人数xx,请指示。
3、学生进入场地精神饱满,行进间步调一致,队形散开迅速,横纵一条线,间隔距离适当,纪律严谨。
4、学生服装要统一、整洁,要求统一穿本校的校服。
5、学生在比赛中服从指挥,听从口令,整体动作准确,整齐协调,刚柔相齐。
6、学生比赛完毕,队伍集合迅速,退场有序,服从指挥员调动。
7、学生人数不得少于本班人数的95%,缺一人扣1分,依此类推。
九、关于评委及评分标准和要求:
1、(1)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赵鹍 孙勤 王海珍 唐月华 胡向阳 统计:郭林 张玲
场地指挥:王涛
(2)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李先成 周楚 周小娟 戚应菊 许鹏 统计:叶秀云 张东
场地指挥:张萍
(3)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汪发政 郭厚华 张兵 沈杰 张玉文 统计:蔡芸 吕自莲
场地指挥:戚婷婷、赵光辉
(4)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张兰 薛莉 张会 何永平陈向红 统计:张良春 徐龙安
场地指挥:刘秀梅、邬运东
(5)号场地工作人员:
评委:解策、陈方伟、魏洪雨、张晓漫、冯婷 统计:代少国、孙群
场地指挥:杨如军
2、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服装统一5分 (2) 身体姿态10分 ( 3) 表现力5分
(4) 队列队形 5分(5)动作质量60分(6)韵律节奏10分(7)领操员5分
3、评分要求:
(1)全班学生参与,统一着装,进出场快、静、齐,动作标准,整齐化一。
(2)各评委认真学习评分标准,依据标准认真评分。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评分。
(4)在规定的时间内亮分,不得无故拖延。
4、算分原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为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两位数。
十、奖励情况:
团体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十一、其他事宜
1、各班级按比赛内容要求准备。
2、要注意比赛程序。精心组织,认真准备,确保本次广播体操比赛顺利进行。
3、请各位班主任认真完成负责,进场出场注意安全,气温较高,注意防暑降温。
一、目的为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按照中学部工作安排,在本学期第四周组织巴彦一中2008年男子篮球赛。通过球赛为学生之间提供增进互相了解和沟通的机会,提高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培育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与此同时,选拔优秀运动员,组建学校篮球队。
二、比赛时间、地点
拟于2008年9月25—9月26日下午。
地点:学校篮球场。
三、参赛范围
我校八、九年级学生
四、比赛具体要求:
(1)比赛的组织成员要做好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
(2)比赛组织成员,必须职责明确,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整个比赛过程中,队员应服从组织安排、听从指挥。
(4)比赛过程中,注意安全。
(5)所有队员应发扬团队精神,保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6)比赛时间内迟到5分钟的球队作自动弃权处理。
(7)如果在比赛的时间内由于下雨而不能进行比赛的,就顺延到第二天进行。
(8)在比赛的过程中必须服从裁判的判罚,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五、竞赛办法
八年级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分组淘汰赛(抽签分A、B、C三组进行比
赛,淘汰三个队),第二阶段进行循环赛决出一、二、三名。九年级进行三局两胜赛。
六、比赛规则
执行国家体育篮管中心审定的最新《篮球竞赛规则》。并做如下特殊规定:上下半场比赛“毛时”计算,每半场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每半场每队两次暂停。
七、录取及奖励办法
1、八、九年级录取前四名,并颁发奖状。
2、大赛设体育道德风尚奖每学年一个,颁发奖状。
八、体育道德风尚奖评比条件
1、遵守赛会的各项规定,听从指挥,按时上场和退场,善始善终地参加比赛。
2、遵守赛场纪律,端正比赛作风,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
3、虚心向兄弟队学习,发扬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良好体育道德风尚,赛出水
平,赛出理想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团结拼搏的学习作风。
4、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产,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积极为赛会做贡献。
九、比赛组织
组长:孙维权
组员:范立群张伟
裁判长:刘敬伟
裁判员:王志坚佟德志陈波王德彦唐玉娟邹本国
宣传:照相、写宣传报道由迟义珍、姜艳玲和学生会宣传部负责。
巴彦一中
体育组
一、引导学生积累语汇和生活素材
刚刚步入习作阶段的小学生, 面对作文一脸茫然, 不知如何下手,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的局面呢?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汇和生活素材。
坚持不懈地积累词汇, 才能做到出口成章, 妙笔生花。对此, 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成语连环”、“词语接龙”、“句子万花树”等活动, 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和用自己掌握的字词灵活地组织句子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 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词语、句子的辨别能力。另外, 还可以开展“一日一首”, 让学生每天背一首古诗, 一天讲一个故事, 陶冶情操的同时, 又积累了词汇, 学生的作文语言将会渐渐丰富起来。
文学“来源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 可见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用心感受生活, 留心观察生活, 才能从生活中提取素材, 写出好的文章。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最熟悉的是老师和同学, 对校园环境也较为了解。为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 进行深入的思考,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一次“来自校园的调查报告”。通过对校园情况的调查, 促使学生了解生活, 体验生活, 深入思考,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在作文中渐渐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呢?可开展“收集身边的平凡”活动。对学生收集到的“平凡”进行“收藏展览”、“文字说明”和“口头解说”, 以此调动学生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之情, 帮助他们学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发现。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很多,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践证明, 课外书籍是个无穷无尽的宝藏。
对此, 可以开展“学会爱书, 学会读书”活动, 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好书, 并让他们把读书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可以开展“比一比谁的阅读能力强”活动,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 并能全面理解文章的含义;可以开展“中国语文之最”活动, 使学生了解中国语文的基础知识;佳作引路也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教学方法, 通过选取成功的作文案例让学生进行仿写, 寻找自己的差距, 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作文水平。
总之, 通过大量的阅读, 可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学习表述方法, 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 其效果是很好的, 最容易进入学生的潜意识当中, 在以后写作文时, 一些好的词语、句子会自然而然的注入笔端。
三、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具备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才能写出通顺流畅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就必须培养学生敢说、会说, 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 使学生自强自信, 不怕说错, 敢于主动和别人交谈, 要使学生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平常的训练, 除了课堂教学中的鼓励和引导, 还可采取“每周一练”的活动。即每周举行一次每人三分钟的演讲, 演讲内容不限, 要求语言流畅, 能准确生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也可在班级开展“每天有一人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活动, 促进学生讲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等。从而培养学生自己学写故事的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
四、认识标点符号, 并正确运用
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标点符号及其作用认识不足, 不能准确运用。可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大家一起来认标点”的活动, 使学生对标点符号加深认识, 进一步掌握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另外, 还可组织学生进行“神奇标点作用大”的活动。让学生明白, 标点用的地方不同, 句子产生的意义也截然不同, 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可以有三种点法:
第一种, 是符合诗律和诗人原意的意境深远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种, 是趣味盎然的小令: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第三种, 是一场小小的独幕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遥指) 杏花村!
让学生写一些句子, 同桌交换一下改变标点符号, 可以发现句子的意思就会有所改变, 甚至完全相反。通过这样的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各种标点符号来灵活地断句、解句的能力, 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把标点符号重视起来, 在作文中正确地运用。
五、作文批改“一对一”活动
作文批改除了正常的老师批改外, 还可采取“小组对批”“一对一”批改方式。即将全班学生两人一组分成若干组, 互相批改对方的作文, 主要从“是否符合要求”、“语意是否连贯”、“修改病句、错字、标点”、“指出对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批改, 通过这样的批改活动, 使双方可以取长补短, 求得共同进步。
【学生语文比赛活动】推荐阅读: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10-03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11-06
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文教学反思12-19
学生篮球比赛的活动总结报告01-06
大学生篮球比赛活动策划12-22
小学生书法比赛活动计划12-31
小学生计算机打字比赛活动总结01-06
大学生硬笔书法比赛活动策划书11-27
高中学生语文半期总结12-22
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件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