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材分析】
《所见》是鄂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儿童情态”,旨在让孩子走进自己的世界,体验趣味,感悟童真,共享童年的快乐。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清代大诗人袁枚,他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乡村牧童骑牛唱歌、闭口捕蝉的两个瞬间的活动,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生趣盎然。整首诗文字朴实清新,易于学生掌握,描写集中、生动,画面感强,易于学生发挥想象,入情入境。
【学情分析】就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全诗大意相对容易,关键在于入情入境,感受牧童的快乐。由于阅读的任务相对简单,抓住诗中留白,进行发散的“说和写的训练”就大有空间,应充分鼓励学生说结构完整而内容丰富的句子,并适时进行句群和片段的训练。【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理解全诗大意,入情入境,感受牧童的快乐。
发挥想象,抓住诗中留白,练说练写,提升对动作的描写能力。
拓展读写,感悟童年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抓住“歌”和“立”这两个词展开读中感悟,使学生入情入境。
抓住“歌”得如何,“立”在哪,这两个问题进行发散训练,提升读写。【教学策略】
抓住诗眼,演化情境。
抓住留白,练说练写。【教学流程】
破题导入,问所见。
简介作者,破题导入,作者在此时见到了什么呢?
初读解意,知所见。
疏通词语,读通全诗,把握大意。
演化情境,感所见。
由教师引导演化“骑牛唱歌”到“闭口捕蝉”的情景,以演促读。
边演边说,写所见。
有学生分组学习,边演边说,边说边写,想象出“闭口捕蝉”的另一情景。
拓展读写,谈所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组13课《所见》《小池》是两首古诗。两首古诗内容简洁, 用词精准凝练, 语言通俗易懂。诗中情景交融, 动静相宜, 用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两首古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所写, 刻画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一幅生动形象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描述了初夏荷池的美丽、和谐、充满“爱”的景象, 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 重在吟诵, 特别是低年级, 更应该把诗歌教学的重点放在诵读上。教学伊始, 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 把静态的古诗变为动态的画面, 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初读古诗以及学习生字词时, 教师要充分放手, 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古诗中难以领悟的词语 (如“振林樾”、“爱晴柔”等) , 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诵读, 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所见》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设问激趣
1. 谈话导入:
浪漫的夏天来到了, 迎着凉爽的风, 老师要带小朋友们走进一片美丽的小树林, 和一位可爱的小牧童相会!
2.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与诗意贴切的情景动画———牧童捕蝉图)
3.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牧童停止歌唱, 他想干什么?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好奇心强, 在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自学, 通读全诗
1. 揭示课题。
清代大诗人袁枚见到牧童捕蝉的情景, 觉得很有趣, 于是写下了小诗《所见》。 (板书课题、作者, 相机教学生字“所、枚”。)
2. 学生自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 (设计“字宝宝”栏目)
(1) 带拼音读。 (开火车读) 教师注意提醒容易读错的字。
(2) 去拼音读。 (指名读, 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教师及时评价)
(3) 识字游戏:我指你说。
(4) 集体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4. 小组或者同桌同学合作, 练读古诗。
5. 展示朗读情况:指名同学朗读全诗 (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有利于提高生字教学的效率。)
三、精读感悟, 体会意境
1. 师范读。学生感受节奏。
2. 自由读。结合插图理解诗意。
3.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理解的字词;简单说一说诗的大意。
4. 欣赏读。播放朗读录音, 学生欣赏课文插图, 体会古诗的意境。
5. 讨论:小牧童喜欢在夏天干什么?
观点一:“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
(1) 从哪句诗中能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骑牛放牧?
(2) 课件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 请学生自由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观点二:“小牧童喜欢唱歌。”
(1) 从哪句诗中能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唱歌?
(2) 课件出示诗句“歌声振林樾”, 请学生齐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 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振林樾”。
观点三:“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
(1) 从哪句诗中能体会到小牧童喜欢在夏天捕蝉?
(2) 课件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请学生反复朗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 充分想象:小牧童闭上嘴巴停止歌声是为了什么?
(4) 有感情地朗读, 并体会当时牧童很想捕蝉却又怕惊动了蝉的心情。 (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 重在吟诵。本诗语言朴实流畅, 通俗易懂, 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 熟读成诵, 以达到体会诗之情的目的。同时, 让学生通过讨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想象和理解, 让学生置身于牧童的境地, 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强化了对古诗《所见》的理解。)
四、发挥想象, 拓展延伸
扮演小牧童, 续编后面发生的事。 (可讲故事, 也可画画。先小组合作, 然后再汇报。)
(设计意图:体会诗情, 对一年级的儿童来说, 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画画或表演的形式, 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 理解古诗, 对体会古诗的意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加强练习
1. 为课文中的插图配写古诗《所见》。 (发古诗题写画纸)
2. 用最喜欢的表演形式邀请好伙伴一起来背诵《所见》。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知识,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
第二课时《小池》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再掀情趣
1.小朋友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牧童在树林里捕蝉的故事, 现在我们走出了树林, 来到了小池边。板书课题《小池》
2.多媒体出示美丽的荷池图 (配上优美的音乐) , 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我看见了 () , 听见了 () 。
3.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对“小池”的独特发现吧! (课件出现诗文, 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导入, 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夏日荷花池的美景, 并把感受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读古诗, 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认识古诗中的新汉字。
2.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池、惜、阴、晴、柔、露
(1) 带拼音读。 (齐读)
(2) 去拼音读。 (指名读, 学生带读)
(3) 识字游戏:找朋友。
3.小组合作, 练读古诗。
4. 教师范读, 感受节奏。
5. 分层朗读, 关注全体。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 采用先学后教、互教互学的形式, 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初步感知古诗《小池》的意境。)
三、精读古诗, 理解诗意
1.自由读。结合插图初步理解诗意。
2.小组读。合作学习, 把不理解的字词讨论讨论;把诗的大意简单说一说。
3.播放多媒体课件: (突出泉水的荷池图)
4.课件播放朗读录音, 学生跟读, 体会古诗的意境。
(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形式来理解诗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的氛围中达情悟意。)
四、品读古诗, 体味美感
1.教师配乐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师生合作为诗配画:老师根据学生的想象画出菏池的景色, 学生评价老师的画是否符合古诗的意境, 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 让学生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 理解诗情画意, 体味诗的美妙意境。)
五、欣赏古诗, 拓展知识
1.欣赏描写夏日荷塘的古诗:《池上》、《江南》。 (多媒体播放画面, 学生轻声齐读。)
2.师生介绍其他描写夏日风情的小诗, 互相品读。
3.总结全文, 巩固练习。
(1) 教师小结。
(2) 作业:背诵默写古诗。
传统的诗歌教学就是在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从感情上产生共鸣。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促进思维
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其实,诗歌学习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真正意义的解读和内化必须依赖学生的个性阅读。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主动地建构呢?我认为,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诗歌的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其次,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反复吟咏,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诗词诵读的方法有:一为熟读,因为读得熟,就不待解说,自然洞晓其中的意义。教师可指导学生琅琅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二为联系。我们学习古典诗歌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一些诗人、理解几首作品,着眼点是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以整体上提高审美能力,使审美空间增大。我们在学习某一首古诗词时,可以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极大兴趣。三为想象。好的诗往往诗中有画,诗词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边诵读边展开想象,使诗歌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图画,把他们引进诗的意境中去,从而得到美的熏陶。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整合资源,体味诗意
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整合应用,如把图画、音乐、散文甚至是相关的生活场景整合到诗歌的教学中去,这对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是大有帮助的。如我在教学《春日》中“无边光景一时新”一句时,学生对“景物一下子焕然一新”的字面意思能理解,但是他们缺乏相关的感受,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景物“一时新”的表象,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受到美好事物的熏染,不能体验到欣赏美好事物带来的愉悦情感。我就利用多媒体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找找能感受到“一时新”的图。于是有的同学从茵茵绿草中感受到了“一下子焕然一新”,有的同学从大片金黄的菜花中感受到了“焕然一新”。我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找能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景物,这样,学生对“无边光景一时新”有了清晰的表象,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自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了。三、拓展活动,体味诗境
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
1、画诗。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咏柳》这首诗,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到了柳树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时,我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位小画家,画出柳树的色彩、形态,以及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这样让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感悟诗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也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创新。
2、写诗。这里说的“写古诗”,并不是抄写古诗,而是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通过当小诗人的形式,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让学生徜徉在诗的王国里,共享才思的愉悦幸福,让语言进一步得到内化提高。
四、课外延伸,引导探究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既能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又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还可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生的扩展阅读提供最佳的平台。在每一首古诗教学中,我都注意搜集一定量的课外作品供学生阅读,或是同主题的,或是同风格的,或是同作者的,以便学生综合比较,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为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打下了基础。
1、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总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
2、分别出示一画一诗,让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
3、师:画从哪儿来?就在诗句里,就在想象中。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
二、初读正音:
1、理解诗题意思。
2、再次齐读诗题。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
3、指名读,检查反馈。
三、整体感知,层层推进:
1、出示学习单,学生根据学习单展开自学。
2、学习第一句。指名读,你觉得牧童的心情怎样?抓住“歌声”一词体会牧童的高兴心情。
3、同学们,有个词叫“喜形于色”,那么从他的表情、动作你能看出来吗,谁来说说?
4、引读:牧童正在快乐地唱――,牧童正在悠闲地唱――,牧童正在美美地唱――,牧童正在响亮地唱――。
5、师评价:可真是个悠然自得,快乐无比的小牧童!现在呀,让我们骑上黄牛,跟着小牧童,展开想象,瞧瞧小牧童这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让他高兴成这个样子?
6、学生配乐交流时,师相机引导:听你们描述,我的眼前已然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放课件:你们看,紫色的茄子,长长的豆角,碧绿的葫芦,庄稼地里一片生机!五颜六色,不知名儿的小花,色彩鲜艳的瓜果,让人大饱眼福!悠闲的公鸡,温顺的山羊,觅食的小鸭,真是都热闹的啊!)
7、多么美好的田园生活啊!来,让我们都骑上小黄牛,一起把第一句美美地背出来。
8、过渡:在袁枚欣赏得正带劲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来,谁读出这时袁枚所见到,所听到的?(个人读,齐读第二句)
9、能说说这时袁枚又见到,听到些什么吗?(牧童在干什么?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的?他去捕了吗?)借机理解“鸣”、“意欲”。
10、学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意犹未尽,那我们来创编一下,假设牧童去捉蝉了,那么他会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呢?拿出你的笔,把你的奇思妙想记下来吧!
11、交流后再个人读,小组读。
四、背诵、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随诗人袁枚一起欣赏到了美丽而有趣的牧童画。袁枚不仅看到了景物,还发现了牧童的许多动作:骑、振、捕、闭、立,把牧童的形象活生生地呈现于我们面前,那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2、现在让我们看着画面美美地吟诵整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齐背)
五、拓展
1、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让老师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们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现在老师还想送大家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看看谁想到的画面最丰富。(课件放《宿新市徐公店》)
2、师简要描述古诗前一句画面: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杨万里抵制不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 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快乐的小牧童》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让学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蝉,体会那种妙趣……于是,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教学反思《《所见》教学反思》。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真正达到了物我一体,为更好地学文打基础。
针对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本课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前几组的教学中已积累了很多学习生字的方法,针对本课生字少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教认字方法,也可以在学习古诗时纠正个别发音强化认字,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会组词,学会词语的灵活运用,积累语言。
一、读有层次, 读有目标
有人认为读诗很容易, 其实不然。第一是读准字音。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都可能成为阅读中的障碍。如本诗中的“挑tiǎo”, 诗中没有注音, 学生不理解词义, 都读成了一声“tiāo”, 而生字“深shēn”容易读成平舌音“sēn”。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预设, 在课堂上注意倾听, 加强指导, 并通过反复训练, 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第二是读通诗句。怎样才能读通诗句呢?读通诗句并不是仅仅把诗中的每一个字读出来, 还要能够正确地进行文句停顿,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 既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法, 又要防止过度强调朗读技巧, 把个性化的朗读变成技术层面上的训练。第三是读出意境, 读出感情。诗歌往往虚实结合, 意象丛生, 学生借助注释也只能明白大概意思。因此, 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就成为古诗诵读的较高标准。在初读全诗后, 教师可从题目入手引出诗句:“刚才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夜晚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学生可能说“儿童挑促织”和“夜深篱落一灯明”。于是教师相机引出第三、四行诗, 抓住“趣”字来读诗。接着教师从“你们知道捉蛐蛐的最好季节是哪个季节”这一问题入手, 引导学生在诗中寻找秋的影子。最后教师让学生再读全诗, 这样学生就能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这样教学做到了读有层次, 读有目标, 读有实效。
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古诗韵味深长, 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鲜明的图画, 诗人要表达的感情都在字里行间。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 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那么教学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呢?首先, 教师要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诗情画意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理解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之后, 教师再辅以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动画, 学生便能与诗人一起感受到深夜江边的寒意, 感受到身在异乡的孤独。另外, 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师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漂泊在外的诗人会想起谁?”这样的设问让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 低矮的茅屋, 昏暗的灯光, 提着灯笼的儿童……”于是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 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 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除了引导学生想象, 教师还要让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出来。
三、诗中有诗, 以诗带诗
在古诗教学中, 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 它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不能就诗教诗, 要勇于把课堂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 要与学生一起开发和生成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很多诗词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古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 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古诗。在课堂上, 教师适当拓展, 能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但是, 教师拓展延伸必须找准拓展点。如《夜书所见》一文, 作者叶绍翁辗转漂泊, 客居他乡, 在梧桐叶飘飞、秋风瑟瑟中, 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 想起了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 想起了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念故园的感情, 所以这首诗的拓展点应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是关于拓展部分的主题定位, 教师们之间存在着争议。有的教师认为不宜过于渲染乡愁, 只要让学生体会到思乡之情就好, 本诗应围绕秋景进行拓展, 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于是有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古今中外, 很多文人墨客都像叶绍翁一样写下了描写秋天的诗篇。咱们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中就有, 还记得吗?”学生很快背出《山行》和《赠刘景文》。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古诗, 师问:“如果没学过的诗, 你能自己读懂吗?”“你有什么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今天我们还学到一个好方法, 借助注释读懂古诗, 想不想试试?”学生在学习唐代刘禹锡的《秋词》时乐此不疲。这节课的拓展部分也可让学生将学过的《宿新市徐公店》和《村居》的两个画面与本古诗的画面进行对比, 一个是描写童趣, 一个是抒发思乡之情, 这样的拓展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相关链接, 教师为学生打开了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在一次次的积累中, 学生的领悟理解力渐渐地有了提高。
四、创设情境, 声情并茂
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教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 声情并茂地朗读?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 能够激发学生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 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如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能借助音乐、故事、语言描述等形式创设情境, 合理配置插图、投影、动画,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思考、想象, 就能使学生仿佛走进一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 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在真切感受中入情入境地吟诵古诗。在教学本文时, 教师运用音乐、散文式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 做到“一章十遍读, 一句十回吟”, 于是学生读诗的热情很高。在理解《夜书所见》整首诗的内容后, 教师挑选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 伴着忧愁思乡的小提琴旋律, 师生范读、练读。这样诗歌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以及诗中蕴含的风送寒凉的意境美在旋律的烘托渲染下, 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深情地描述:“也许作者会想起自己的童年, 会想起自己儿时的伙伴, 想起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些, 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 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 跟自己家人团聚。带着这种感情再齐读、背诵这首诗。”此时师生完全跨越时空, 入情入境, 诗人之情、学生之情融于一体, 学生就沉醉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中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的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经过自我反思,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应从历史教学的规律出发,正确地、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传授知识,授之以法。”既要管教,更要管学,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从“师道尊严”到“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而现在教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教学,是知识与知识、师生与知识、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与对话,表现为课堂内容上加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史地、史政、史文等的综合。
二、发掘学生潜能
激趣指导。兴趣是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使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更有价值,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a、科学搭配,合理分组。这既使他们认识到相互协调、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社交等各种能力。b、教师参与,适时调控。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学生共同研讨,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转换,重心下移,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交流。c、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是“主角”,而少数学习被动的学生只能当“观众”,致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力小,感觉不到老师的重视,产生消极思想,破罐子破摔,成绩越来越差,甚至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不断地滋事生非扰乱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现象是学校和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的组织他们在课堂上举行演讲、讨论等,为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提高并积极地投入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中去。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教学手段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也必须发挥创新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因为,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性及创造性的思维,特别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这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考验。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观察现实问题,力求做到学以致用
1.观看影片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还可以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鸦片战争》、《我的一九一九》,《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2.写作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环境保护》,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聘,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让全校师生一览他们的风采,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学习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戴志强 课前透视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前就有一定的古诗积累,诗歌特有的韵文形式利于学生朗读,教材为诗歌选配的画面生动、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内容的难度。诗句中的文字注音,对于有一定自读能力的孩子来讲难度不大。但教者应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以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感悟。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信息资料: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课文插图、《春江花月夜》古筝、绘画材料。
3、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季节?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所见》
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真实、扎实应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细读(抓住重点字词,了解诗句大意。)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学生可能有出的问题,如:“樾、意欲”的含义等。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理解,粗略讲讲诗意,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诵读(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1、采用范读、领读、对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韵律,停顿等。
2、自由练读,体会感悟。
3、借助插图,以及古筝曲,创设意境。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诵诗句。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写字(自主写字,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指导范写,为大家讲解。如“木”字旁的写法等。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本节课可重点指导写“诗、林、童”。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学习古诗《小池》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1、指名背诵《所见》,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内容。
2、回想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激发学生,回顾体验,简要概括也学习方法,为学习《小池》做准备。自学(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正确处理师生的角色关系,处处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自读自悟中,不断积累,不断迁移。教师则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注意指导、引导、诱导、辅导。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主动地,生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汇报(各组汇报交流,发现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问题。)
1、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学习情况及学习收获,可引导学生当小老师,到黑板前讲解。如:字音“柔”应为“rou”不是“you”,多音字“露”的两个读音,以及词语的意思。“细流”“树阴”等。
2、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抓住共性问题。如“毕竟”“惜”“无穷”等,采用“读、看、想、议”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实践(创意表现,促进理解,发展个性。)
1、引导学生结合着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感受,谈一谈对夏天的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夏天。如语言描述、绘画、背诵诗歌等均可。
3、交流评议。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送、逃”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6)我们班有外地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到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挑”在这读第三声,它的意思是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这是一个多音字,并指导书写,让学生知道挑后半部分的正确写法。
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 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
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
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布置作业:
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请下课后继续搜集关于思乡的古诗。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听:寒声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思乡之情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诵读;情操
语文教学在我国源远流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诵读教育在19世纪以前是语文教育的最基本形式,正是在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了数不清的文豪大师,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这些古诗古语,说的都是诵读的至关重要性,对此,我们何不珍惜?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教育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并把它用于实际。
一、古诗文诵读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開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永远无法弥补。怎样通过锤炼儿童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许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和一生影响的就是这种大量的反复的对经典诗文的强化诵读,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诵读根基,才有了当代中国毛泽东、鲁迅、郭沫若、胡适等一大批伟大人物的文化造诣。
二、诗文诵读能陶冶学生的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古诗词记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切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从“……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誰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受到了教育。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故诗词诵读”老师们欣慰地看到学生爱学习、守纪律、尊师长、敬同学了。可见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热情,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诗文诵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感受性强,倾向于模仿周围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仰慕先进,易受英雄行为感染。”学生的品德具体化于他们的行为,而行为又决定于知识程度和文化素养。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我校地处农村,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了,这些诸多的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而为了迎接现代科技挑战,再加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提出不再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学校也只顾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放松了民族传统教育。通过对现状剖析,我们认为只把道德品质教育推给少先队,推给思品课是行不通的,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浓厚的兴趣,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的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识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树立远大理想,陶冶自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如在学习李清照的《绝句》,文天祥《过零丁洋》,在浓郁的古诗词诵渎气息中,激起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像李清照、文天祥、潭嗣同一样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做一个有作为的人。诵读课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犹如春雨般无声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四、古诗文诵读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进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气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如学习陆游的《示儿》可以利用作者的遗虑、遗愤、遗言、遗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在心底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报国志。
总之,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学生尽管对所背的诗文不甚理解,但是这些名篇佳作牢牢刻在记忆深处,必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浓醇的芬芳,以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生质量和品位。
一晃几春秋,转眼又是夏。望着窗台上的玻璃瓶,我的思绪不知飘向何方。依稀记得那年夏天,我随着母亲回到老家,在门前偶遇见她。 她独自坐在一块爬满青苔的石头上。望着天,笑着,我也没有多留意她。 但抬头时,却见母亲眼中流露的情感,后来才知道,那是怜悯啊!
想当初,我可是很嫌弃她,因为她总是笨手笨脚的。她走路时,如果不摔跤,那简直是奇迹。当然,这是我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刚开始,我也没有多留意她,但是知道了这些事情以后,眼光不自觉会瞟她一下,很奇怪,不知为何,每次她都是一个人站着或坐着。但唯一不变的,永远是她脸上的笑。
渐渐地,对她的留意多了。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她的笑, 又或许是因为她周身的寂寞,心中的嫌弃也慢慢淡了下去。终于有一天,在她又开始一个人发呆的时候,我找了一个机会,主动跑到她面前说: “要和我一起玩吗?”
她似乎有点意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随后又不知所措地回答: “抱……歉……我不能随便……出去……玩。”失去了脸上常带的笑容, 我有点着急。“为什么?”我反问,隔了许久,等到我以为她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时,她才轻声说“:因为我看不见。”这时我才注意到她的眼睛,一如初见的样子,无神地望着我,却那样专注。她的声音很轻很轻,轻到只在我的心里吹起了一阵涟漪。
现在,倒换成我不知所措了,我想要道歉,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她好像察觉了我的心思,说“:如果你不介意,就陪我聊会天吧!”她脸上露出的喜悦,让我无法拒绝。语毕,便拍了拍身边的椅子,于是我就陪她聊了一下午。这样倒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每天下午,我都会去找她,陪她聊天。
在某个下午,我问出了心中困惑已久的问题“:你为什么总是笑呢?”她似乎没有想到我会问这个问题,惊讶了一下“:虽然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但至少我希望这个世界所看见的是这样一个乐观、微笑的我。”
第二天,我要回去了,意料之外,她没有来。心中虽然不解,甚至有些难过,却也没有表现出来。
时隔多年,而今天,我忽然发现她送我的玻璃瓶中有张纸条。好奇之余,我将它展开,说实话,里面的字迹真的很丑。
“你是我的第一个朋友,或许如果不是你那一次主动邀请,我恐怕会放弃现在这个我……因为你,我坚持了这个世界所见的我……”
【所见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05-26
《所见》教学反思10-28
传统教学设计和逆向教学设计07-2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08
绝句教学设计(《绝句》杜甫教学设计)11-02
招贴设计教学设计07-24
识字二《菜园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17
《系统与设计》教学设计09-13
欢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