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精选11篇)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1

所谓“闭锁心理”,是指学生由于某种思想误区或心理偏差,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自我封闭,不愿外露,从而对教育者的教育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消极态度或逃避行为。

青春期的学生,与少年期比较,闭锁心理不仅表现显著,涉及面广,而且其情意的强度激增。常由此产生人格障碍,影响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影响青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青春期闭锁心理的主要特征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同一个体。

闭锁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有:(教参)

一是自我认识偏差。青春期心理的发展,使中学生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自身,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制约,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偏差。此时,他们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缺乏信心,也不愿别人了解自己,深怕被人看不起;或是清高,对别人不屑一顾,认为别人根本不了解自己,不愿倾吐内心的秘密。进而产生了与他人难以沟通和了解的感受,觉得十分孤独。

二是内心较为脆弱。青春期的中学生,自尊心虽强,但内心较为脆弱。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人,很怕被别人看不起,或被别人所刺伤,于是就把自己禁锢起来不与人交往。就像一只很会保护自己的蜗牛一样,将自己缩在壳中,只留下两只触角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外界,总是对他人心存戒备。还有一些人出于防御心理,故意作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凡事清高、冷漠,使自己显得气势凌人,其实内心很脆弱;一旦别人真的不理他们时,他们又认为自尊心受得了伤害,因而越发与别人格格不入,结果使自己陷入孤独、寂寞、抑郁之中。

闭锁心理的危害及防治(教参)

闭锁心理不仅使青春期的中学生觉得“活得太累”,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有害的影响。如果任其蔓延,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孤僻性格,甚至会导致悲观厌世和轻生的念头。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消除孤独感呢?

正确认识自己。要消除闭锁心理,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如果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终日独处,你就永远摆脱不掉孤独的困扰;如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曲高和寡”,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同样也会变成孤家寡人。

主动开放自我。有闭锁心理的人总是等待别人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其实,友谊在于培养,不在于等待,在于不吝奉献,不在于单方索取。因此,要想在同学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首先要主动开放自我,主动与他人沟通,主动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人拥有与你交往的安全感,才能使你的“以诚待人”,换来他人的“以诚相待”。当你能带着微笑,带着温馨,自然、坦率地伸出你热情的手时,一定会有一双和你一样真挚的手向你伸来。(教参)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2

最近,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透露, 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 在我国的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 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北京市卫生局也通报了北京地区抑郁障流行病学的调查情况。调查显示, 15岁及15岁以上的北京人中, 有60万人曾经或正在患有抑郁障碍疾患。据新疆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消息说, 截至2005年10月, 抑郁症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一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男女比率是1:2,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国外的调查资料也表明, 青春期前的儿童中, 抑郁症的总患病率为1.8%, 学前儿童只有0.3%, 而14~16岁少年则上升为4.7%。

青春期一般是指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20岁之间的一段时期, 也叫“心理断乳期”, 是人生进入成熟期的开始。这个时期生理发育较快, 但心理发育会滞后于生理发育, 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协调, 所以在青春期会发生各种心理问题。抑郁症就是青春期常见的疾病之一。抑郁是一种较持久的、忧伤的情绪体验, 并伴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 抑郁只是偶尔的、暂时的, 但也有少数人会长期处于抑郁状态。青春期抑郁症属儿童抑郁症的后阶段, 儿童抑郁症 (childhood depression) 属于儿童青少年情感性障碍范畴, 是以持久的、显著的情绪异常 (高涨或低落) 为基本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 表现为长期抑郁伴有言语思维和行为改变。在缓解期间精神活动正常,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在心理咨询中经常可以见到青少年以“厌学”和“生活没意思”等问题来求助, 很容易被视为“情绪不佳”或“厌学”等一般心理问题。许多轻生的青少年其实都患了抑郁症, 这一个事实常被忽略。最先被留意到的, 可能是一些行为的转变, 如成绩明显退步, 在课堂发白日梦和其古怪行为经常被同伴嘲笑等。此外, 抑郁的情绪令他们变得非常沉默和远离他人, 暴躁的情绪使他们有侵略性和好勇斗狠, 甚至与老师和学校对着干, 像是放弃了自己并不顾一切。还有, 他们可能试图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尝试滥用药物。值得关注的是, 严重抑郁症将导致的发生, 近年来, 青少年发生自杀、自伤现象日益增多。

二、青春期抑郁症的鉴定标准和临床表现

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 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 与思想品德, 个性问题相混淆, 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其实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为诊断与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心理学和医学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 、精神检查以及临床观察。精神检查量表的应用有助于诊断评定。例如,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抑郁症量表 (CDI) 、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 (EPQ) 、Poznanski儿童抑郁量表。 一般来说, 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 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即可鉴定为抑郁症。

1.对各种活动丧失兴趣, 情绪低落。

2.明显的精力减退, 持续感觉疲乏而找不到原因。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亢进。

4.强烈的自责, 内疚感, 自我评价过低, 有妄想倾向。

5.联想困难, 或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 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7.出现睡眠障碍 (过多或过少、质量下降) 。

8.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9.对人际交往的兴趣明显减退。

这些精神障碍常常会造成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 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青春期抑郁症有以下临床表现:

1.情绪低沉, 表现为不愉快、悲伤、哭泣、自我评估过低、不愿上学、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 想死或企图自杀。也有表现为易激惹、好发脾气、违拗、无故离家出走等。

2.行为迟缓, 表现为动作迟缓、活动减少、退缩萎靡, 严重者可呈类木僵状态。思维迟钝、低声细语、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自责自卑。年龄大的儿童可有罪恶妄想。有些患儿可能表现反向症状, 如不听从管教、对抗、冲动、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不良行为等表现。有将这种行为表现列为抑郁症等同症象。

3.躯体症状, 常诉述各种各样躯体不适, 如头痛、头昏、疲乏无力、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

4.绝望、社会退缩、易激惹亦较常见。此外, 常可出现反社会行为、饮食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酗酒和药物滥用以及自杀率明显增多。

三、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首先, 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 且血缘越近, 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 青春期抑郁症中约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症比率在20%~46%范围。在家族遗传方面, 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 (1) 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联结剥夺; (2) 父母患有精神病; (3) 父母虐待或忽视; (4) 家族中有抑郁症和自杀史; (5) 某些慢性躯体病。

其次, 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生化因素也有关。如5-羟色胺 (5-HT) 功能降低可出现抑郁症状, 5-HT功能增强与躁狂症有关。药理研究表明, 中枢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或5-HT及受体功能低下, 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尽管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 但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 更多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1.早期生活经验方面的因素

先天易感素质的儿童经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发情感性障碍。有调查提到抑郁症儿童精神刺激事件比对照组多三倍。一个人早年和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抑郁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1) 早期情感剥夺和失落, 如幼年母子情感剥夺、丧失父母、父母分离、早年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增加发生情感性障碍的危险性。使儿童成年后产生三个问题: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心理防卫机制削弱, 导致应激的高敏感性。

(2) 父母的不适当教养方式, 如专制、放纵等, 会使孩子缺乏关爱、造成人际交流障碍。

(3) 生活中重大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如被成年人虐待、被坏人绑架或拐卖、被强奸或性虐待, 这种心理的情感伤害很深远, 常胜于前几种因素, 影响孩子的一生。失败负荷过频过强时, 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进而产生绝望感及抑郁症。

(4) 缺乏成长支持, 成人 (主要是老师、家长) 过分指责孩子、降低对其评价。

2.心理应激青少年失去人际交往、现实或梦想破灭、出现降低自尊的生活事件 (如被当众羞辱) 、生病等很容易出现抑郁。

3.性格缺陷

如被动—攻击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癔症型人格等。有些学者认为急性抑郁症儿童病前个性多为倔强、违拗, 或为被动—攻击性人格;慢性抑郁症则病前多表现无能、被动、纠缠、依赖和孤独, 既往常有抑郁发作史;隐匿性抑郁症患儿病前可有强迫性和癔病性格特征。

此外, 疾病、不合理饮食、抽烟、酗酒、滥用药物等也可以引起青春期抑郁。

四、青春期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

对于青春期抑郁症关键在于提高识别,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一旦怀疑存在情绪问题, 应及时到心理精神专科就诊咨询, 及时予以正确的治疗。当然, 根本性措施在于预防。与青春期抑郁症相关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 学习压力太大以及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亲情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等。一方面当今的青少年的压力不少于成年人, 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又缺乏应有的挫折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技能和独立能力训练等。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在这些方面携手努力, 共同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行为治疗主要以心理支持为主。给予关爱鼓励的同时, 想方设法让儿童感觉和认识到自身存在但以往未曾意识到的能力, 并且尽可能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或指导儿童回想获得过成功的经历。在患儿周围营造活跃友好的氛围, 通过团体活动来扩大患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机会。若能够引起患儿的兴趣、希望, 并支持他增强信心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 则可减轻症状, 预防自杀行为。此外, 较严重者还可利用三环抗抑郁药等进行医学治疗。

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 应以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 单纯靠药物或靠心理咨询都是不正确的。当药物治疗缓解改善了病情后, 再配合心理治疗, 会使患者认识本病, 改变认知, 完善人格, 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与自信。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青少年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很多的心理行为异常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偏异而已, 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不易纠正。因此, 千万不能对孩子的问题讳疾忌医, 贻误时机, 造成本不该出现的后果。现代医学科技与心理治疗技术发展迅速, 许多心理、精神疾病可以预防, 不少的疾病可以被治愈, 也有不少疾病通过治疗可以减轻疾病对人的危害, 提高生活质量。心理疾病犹如感冒一样是不易避免的, 既是“心理感冒”就可以用治疗“心理感冒”的方法医治, 其预后当然是良好的。

参考文献

[1][美国]道格拉斯.埃.雷利.关胜渝译.儿童抑郁症完全指南[E].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1-1.

[2]胡昱波.一个青少年抑郁症的案例[B].中华心理教育网, 2007-3-29.

[3]舒明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临床治疗进展[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6, (2) :157-159.

[4]抑郁症—青少年的心理障碍与调适辅导系列17[B].广饶教研网, 2008-1-12.

小学生心理自闭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篇3

摘要: “心理自闭”现象产生与学生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实时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是解决学生“心理自闭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自闭 成因 对策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通更为便捷,地球成了一个“村庄”,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但与此相对应,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人的内心世界包裹得更紧,人的心理疾病患病率有增无减。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外界的接触更少,交往的范围更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自闭”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 “心理自闭”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自闭”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自闭”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心理自闭”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父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环境下,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自闭”现象的主要策略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父母们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随着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

3、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4、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三、结论

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篇4

浅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有: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消除心理压力、培养社交能力、开设心理咨询课程等.

作 者:郑伟  作者单位:徐州教育学院医务室,221006 刊 名: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EDU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7(2) 分类号:B84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障碍   成因   对策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5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高职院校的关注。细致、深入地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关当代高职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

一、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作为青年学生,高职学生与同龄人的心理发展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冲突表现明显,存在许多的心理问题,等等。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同龄人相比,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其独特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和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例如:忧郁、狭隘、嫉妒、惊恐、敏感、自卑等。高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轻微的心理失调。

1. 自卑心理与怯懦心理并行。

自卑是一种轻视、贬低自己的心理感受,怯懦是指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退缩与畏难的心理恐惧。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自卑会带来行动上的退缩,而心理怯懦会引起心理自卑的连锁反应,这种自卑与怯懦并行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对周围一切常表现出敏感和惊恐。

2. 孤独心理与冷漠心理交织。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冷漠是一种对人和事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消极情绪。一部分高职学生不合群,他们总是独来独往,对群体排斥。自身的孤独感导致他们冷漠对待群体和其他个体,这种孤独与冷漠交织的心理是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最大的障碍。

3. 嫉妒心理与报复心理共存。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报复是以攻击方法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发泄不满、怨恨的一种方式。高职学生由于学习的压力和动力较小,其注意力容易被学习以外的东西所吸引,嫉妒的心理也极易被报复的心理所引诱,而此时报复性心理带来的攻击性和冲击力也最大。

(二)轻度的心理障碍。

1. 无聊心理促成懒惰心理。

无聊就是无可奈何、精神空虚,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懒惰是指一种慵懒、闲散、拖拉、疲沓、松垮的生存状态。不少高职学生告别了紧张繁忙的高中生活,对大学里宽松自由的生活、学习习惯一下无法适应,空余的时间不知道怎样打发,生活的目标突然变得模糊,无聊的心理便应运产生。无聊心理占据了生活的全部,于是他们学会了随波逐流,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学业中,心情不爽,犹豫不决,顾此失彼,久而久之便懒惰了。

2. 与异性交往的困惑心理。

高职学生的心理处于成熟与未成熟的过渡期,步入大学校园后,身体和生理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变得莫名兴奋、期盼又恐惧。缺乏生活阅历的大学生,对爱与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常常放任感情,因此,在大学校园里频繁出现交往不得体、为感情失去理智等行为。

3. 网络心理障碍。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也是年轻人的时代。网络的推广不仅给年轻人提供了机遇,而且提出了挑战。一些高职学生渴望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填补现实中的心理空白,但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常常被网络中的糟粕所吸引。有报道指出,2001年国内某大学237名退学的学生中,有80%的人因迷恋网络而成绩太差导致无法完成学业。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内部原因,而与环境相关联的外部原因主要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内部因素是根源,外部因素是诱因,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通常是这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个体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1. 自我认知偏差。

所谓自我认知偏差,即自我概念方面的危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所产生的心理危机。这在高职学生中比较普遍,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由过分地自尊转变为过分地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2. 抗挫及抗压能力差。

目前的在校高职学生多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或90年代初出生的,他们从小到大受到家庭过度的关心和保护,形成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同时,社会经验的贫乏、生活阅历的肤浅,使他们对当代多元社会的各种嬗变和冲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产生的失落常会使其心理失衡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3. 性格缺陷。

面对危机,每个人都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去应付。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正视危机,冷静解决,而有性格缺陷的人却常因认知偏颇、情绪失控、意志丧失而造成严重后果。这些人往往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更有一些自闭或孤僻的人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丧失了接受干预的机会。

(二)家庭、校园文化环境因素。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格魅力、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态度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法和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潜移默化而非一味宠爱的,开明而非专制的,民主平等而非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家庭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 学业压力。

与中小学阶段相比,高职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广、难度大、强度高,强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大学里,学习主要靠自己,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甚至学习目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往往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业期望难以达到,不再时刻受到教师关注,不再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学习压力增加,因而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嫉妒、自闭等情绪,进而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3. 人际关系紧张。

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认知的、情感的、性格的和交往技能与方法上的各种心理障碍,如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观念一旦恶性发作,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广泛深刻,不再像原来那么单一,如地域不同的同学、风格不同的老师和相识不久的异性开始进入学生的交际圈。这一时期的学生渴望获得友情、师生情和爱情等情感体验,但因缺乏经验,再加上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环境,不容易在短期内获得满足,容易产生孤独等心理问题。其中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学生间的异性交往。由于多数学生已经进入成人阶段,学习也不像中学时辛苦,竞争也不像高考时激烈,且多数父母不再反对子女接触异性,高职学生的爱情开始在校园中成长,但当他们遇到失恋挫折时,因缺乏家长的指导,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如不及时化解疏导,可能发生极端事件。

三、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种。

(一)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促进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学校管理工作既要体现教学的作用,又要紧盯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最终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也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辅导工作。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学生集中解决特定时期、特定情景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家庭变故、感情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如何面对挫折,等等,指导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

(三)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在学生出问题之前进行心理援助。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报告制度,并实行跟踪;针对学校特点和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预案,主动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辅导,预防或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加强辅导员心理咨询培训,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工作。

(四)重视信仰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

信仰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它是一种精神价值,人们习惯地将一些与信仰相近的内容称之为“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等,因此,信仰教育也极易被理解为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理想教育的翻版。从心理结构上看,世界观、人生观等以“观”为特色,认知成分是第一位的;而信仰则带有更多的情、意成分,具备更多的人格动力色彩。就社会而言,信仰确定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是社会的一种巨大推动力。就个人而言,信仰就是人的精神支柱,一旦丧失,人就会变得空虚、失望、颓废,生命也就变得失去了意义。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信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信仰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信仰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现实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秩序,从而把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统一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个体心理健康,而且可以使高职学生感到生活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从而充实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吴继霞.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学林出版社.

[2]黄玉莉.大学新生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3]林金辉.论社会心理因素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1,(2).

[4]魏范青,刘晓春.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1).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6

游泳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运动,更是一种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在游泳教学中,由于游泳的特殊环境,大多数初学者,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胆怯、怕水、焦虑等恐惧心理。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一、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1、周围环境的改变。人们长期生活在陆地上,由于地心引力可以感受到双脚附着在地面上的踏实感。但是在水中,认识漂浮在水里面的,四周缺少可以着力的支撑点,忽沉忽浮的上下漂动,身体无法安定下来,人自然会产生无依无靠的恐惧心理。另外,水相对于空气对身体的压力也来得重些,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讲,在水中的呼吸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律,尤其会感到胸口发闷,这就进一步的加深了恐惧感。

2、运动的体位改变了。游泳时要求学员要俯卧在水中做动作,而一般人在陆地上是头上脚下的直立运动。特别是由于水的浮力、压力和水的波动,刺激人体的平衡感觉,更加使得游泳者感觉身体一直在漂浮,无法维持身体的平衡,造成中枢神经产生防御性反射,直接出现心理上的紧张。

3、呼吸方式的改变。在陆地上时,人们的呼吸是较习惯的自由式,而在水中游泳时,呼吸与陆地截然不同,要求必须有节奏地规律性地呼吸,具体方式是用口在水面上吸气,用鼻和嘴在水下呼气。这种呼吸并不是单纯的完成换气,还必须实现呼吸于手脚动作的协调配合,使人在换气过程中不影响在水中的前行,保持身体漂浮的姿势。因此,初学者对呼吸方面改变所产生的不是一应,就容易出现呛水及肌肉紧张等现象,进而导致恐惧的心理。

二、恐惧心理产生的影响。

1、恐惧心理会导致初学者意识混乱。人们在正常状态下,是按一定的意识行为处理问题的,而一旦出现恐惧心理,认得注意力就会集中到紧张点上,人就会紧张、换乱,头脑一片空白,身体僵硬,无法按正常的计划、方针行事,身体不能接受正常的大脑支配完成技术动作。

2、恐惧心理会导致初学者动作变形。在一般的情况下,人的肢体运动收到大脑的正常支配和调节进行有计划的动作。而一旦恐惧心理占据人的整个身心,人就会失去对身体的正常支配。动作开始僵硬变形。运动无目的,配合失调,进一步增加身体的不平衡性,导致在水中发生危险。

3、恐惧心理会导致初学者丧失信心。人在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时,会信心百倍,充满力量。而一旦产生对水的恐惧心理,就会怀疑自身的能力,情绪紧张、不知所措,进而丧失信心。这时,人往往会怕水。由于害怕被水呛或者喝水,则不敢把头浸入水中,不会屏住呼吸,即使把头没入水中马上又会抬起头来,始终紧闭嘴巴不敢张嘴吐气。

三、消除恐惧心理的对策

1、从心理训练着手,解决根源问题。

首先,要明确学习动机,加强自信心培养。因此,教师在学游泳的初始阶段,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学员充分了解游泳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价值,以及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学员潜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同事,教师还应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信心培养。

其次,要加强自我安全保护练习,避免水中出现溺水现象。对于初学者,心理上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熟悉水性的初期教学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员的保护。尽量避免呛水或者溺水,为初学者培养良好的“水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是学生从心理上“恐惧感”转变为“安全感”,从惧水变为爱水,提高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能力和兴趣。

最后,要使初学者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冲击恐惧心理。成功是兴趣的催化剂,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增强人们对事物的兴趣,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会逐渐动力定型为体育兴趣。教员根据学员的有用基础不同所设定的不同教学任务,不会勉强学员一定要达到统一的什么目标,量体裁衣,分阶段设定达标体系,使学生不同程度地体验完成教学任务而带来的“成功感”,这样可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客服和消除恐惧心理。

2、从教学手段着手,解决方法问题。

首先,要正确的讲解示范。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最强音。如果能够做到讲解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示范舒展优美、自然得体,就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好的联想,给学员一个简单、轻松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客服恐惧心里的产生。

其次,要加强兴趣引导,消除紧张心理。学生由于年轻,好奇心理强,有趣的竞赛和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进而掩盖紧张的情绪。教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游泳教学中安排适量的游戏和比赛,使学员们在激烈的竞争对抗中学习技能、克服紧张心理。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7

1.1社会因素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有巨大的影响。首先,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在高职生收费并轨后,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高职生,不得不通过四处借债甚至向银行贷款来完成学业,这些高职生虽然也勉强入学,却经常为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生活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心理郁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抑郁的发生。其次,社会分配现状不尽合理,收入差距拉大,使许多学生对读书尤其是读高职的“实效性”产生怀疑,从而开始厌学,甚至对社会产生仇恨心理。再次,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取消国家统一分配,各类人才均由市场配置,“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己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就业方式。由于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使部分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不少学生为考虑工作问题变得焦虑不安。

1.2生理因素

高职生己进入青年时期,随着性心理的逐渐成熟,其性意识也逐渐增强,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朋友。但由于高职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对青春期的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而我国性教育普遍滞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表明,大中专学生性心理卫生问题集中表现在对性欲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和态度,性价值观念模糊,对自身的性生理、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应,对性欲、性冲动存在不安、压抑感等。谭嗣同在《仁学》中说:“把东西秘密地藏在匣子中,不让人看,那么别人想看的心情就愈加迫切。”因此学校应向青年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使人人皆熟悉其所以然。

1.3心理因素

高职生从学校走向学校,一路平坦,基本上没有遇到大的挫折,经历的磨难较少,因此,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但升入高职后,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被看作学生,更被看作是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人,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变更的现实,高职生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些较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由于高职学生的辩证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情感也存在不稳定的一面,因而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一些高职生对高职阶段学习方法、生活环境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从而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冲突,往往表现出焦虑、苦闷、抑郁、自卑甚至悲观失望等情绪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1.4生活环境因素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8

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一) 内在因素

1. 生理因素。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 对自身诸如年龄、性别、身材、相貌等生理素质越来越在乎, 尤其是女性, 在和别人进行对比的过程中, 若存在强烈的反差就可能造成自卑心理[3]。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先天或后天的生理残缺很容易产生自我鄙弃的心理, 因而产生孤单、沉默情绪, 且神经过于敏感, 自卑情绪严重, 产生严重的自闭倾向。

2. 性格内向、气质抑郁。

据研究表发现, 认得自卑感和自身的气质、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气质比较抑郁、性格内向的人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高于自身实际能力很多的目标, 但往往会因为期待目标无法实现, 对自身的能力失去信心, 进而产生自卑情绪。而且, 这类性格的人群大都比较感性, 生活上也比较沉默寡言、多愁善感,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害怕失败, 精神过于紧绷, 经常对自身感到不满, 无法产生改变时就会灰心丧气, 甚至自暴自弃。

3. 自我认知不当。

一般由自卑情绪的人都具有很强的比较心理, 经常以他人之所长比自身之所短, 然后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如人, 觉得自己无法超与别人, 并通过这种比较产生自己很难获得成功的心理暗示, 导致这种暗示时刻跟随思维, 限制自身势力的发挥, 最后自卑情绪越来越严重。

4. 自我评价太高。

大学生的心理大部分手处于成长期, 未进入社会时, 少年轻狂, 自我评价一般都比较高。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严重打击到其自信心, 有些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 进而调整自身心态, 继续向前发展;也有些人情绪有高峰落入低估, 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 并进行自我实力否定, 产生自卑心理。

(二) 外部因素

1. 家庭原因。

一般来自发达城市的学生家庭条件会比较优越, 吃穿用度也较为华贵, 且社会见识比较广阔;而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会相对困难, 相较城市学生稍寒酸, 社会见识面也比较窄。两者对比差异明显, 容易让条件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 优势条件丧失。

有些学生在大学以前是学校学习先锋, 但在大学时代, 优秀学生过多, 其存在感变弱, 以往存在的优势消失, 看到周围的优秀同学, 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认为自己前途堪忧, 产生自卑心理。

3. 生活中遇到挫折。

有些学生会因为自身家庭的变故或自身的某些变化, 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失去朋友、身体残疾等情况造成精神异常、情绪低落, 对外界的变化会产生不安、忧伤、孤独等情绪, 长期处于这种情绪下, 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形成自卑心理[4]。

二、调整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对策

(一) 正确认识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 感到自卑并不可怕, 自卑心理会让人更加谦虚谨慎, 能够体谅别人, 性格也比较安分随和, 相对于自大的人来说比较讨人喜欢, 这也是自卑的一大优点, 认识到自身的这些优点, 为自身消除自卑心理奠定基础, 以克服自己的自卑心态, 端正自己对待自卑心理的态度, 分析自己产生自卑的原因, 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二) 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

根据自身的条件, 从自己的性格、外表和特长, 分析自己的心理情况, 并明晰自己的情感、道德观念, 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进行综合整理, 客观了解自己的状态, 建立一个自我角色定位的机制, 以方便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成熟的自我评价能够有效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一般定位过高会产生自傲情绪, 不在乎别人的意见[5]。注意在和别人相处时, 不可随意评价别人的长短, 着重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听取别人给的意见, 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 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正确的人生目标能够给人奋斗的动力, 强化人的能力, 让其想着制定目标进行奋斗。大学生在步入社会时, 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憧憬, 并要求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然后进行理想自我的塑造。目标设置过高, 很容易让人觉得自身能力太低, 进而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 进而出现自卑心理。目标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来确定, 要是自己努力奋斗能够达到的目标, 坦然地面对自我, 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并以己之长, 朝我所向,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结束语

大学时代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 在这一时期内, 大学生会产生一种自我发展的意识, 但其自我期待价值和实际行为不协调, 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现代社会要求也存在很大矛盾, 导致大学生心中产生自我否定情绪, 让自己内心充满自责和痛苦, 形成一种自卑心理。自卑情绪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产生极大影响, 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卑心理, 能够进行客观自我评价, 并为自己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李佳川, 孙洁, 唐金根.我国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现状分析与思考[J].云梦学刊, 2011 (03) :130-132.

[2]杨丽.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校医, 2011 (11) :861-862.

[3]王建香, 王龙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矫正[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4) :57-59.

[4]孙斐斐.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调试方法[J].社会心理科学, 2010 (04) :94-97.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篇9

汨罗市罗城学校彭恩德李江

摘要:本文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深刻探讨其成因。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多方面入手,有意识培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情舒畅,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关键词:心理问题素质教育 师德建设 教育网络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品质明显下降,有不少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的和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教育方法和社会家庭环境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综合性矛盾,只有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1.学习竞争激烈,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过大。

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很多家长和老师要求学生十分高,为了让学生学文化知识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把学生置身于“题海”中,加大学习量,终日“考考考”,“分分分”,致使学生吃消不了,成天忧心忡忡,一旦成绩落后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学生心理负担重,或以为自己蠢笨,理想灰色,从此消沉忧郁,丧失斗志,破罐破摔;或选择过激行为,如自杀、杀双亲、杀师长、杀同学。

2.教育不适当,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被教育者深受教育者的影响。学校教育在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方面起主导作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当学生需要爱心,理解、尊重时,有的教师反而冷言冷语,挖苦,讽刺、甚至让学生当众出丑,势必使他们难堪,甚至无地自容,更有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和心灵虐待,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它会产生自卑、逃避、反抗、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一教师因某学生上课迟到,不仅责骂他,而且当众侮辱其父母,致使该学生对老师敌视仇恨不能自拔,最后走向杀师之路。

3.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学生适应不良而成为心理问题。

由于学生不能全面认识社会,对目前社会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缺乏辨识能力。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和非科学的价值观。而在学校所学习的社会科学又仅仅限于考试内容,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致使心理非常空虚,随意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填补空虚的心灵,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变异。此外,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表现异常。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化”,表现出家庭中的霸道作风,养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等也会严重破坏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容易产生痛苦、抑郁、脆弱、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4.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打破了学生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

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致使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极大地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就连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二.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应从多方面做工作。

1、扭转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统一思想、统一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社会各方面不一定都完全理解支持,因而难度较大,社会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落实。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校长、教师、学生的考核体系,打破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枷锁,广大师生从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彻底解放出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实际,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出自己的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大胆地走出一条素质教育之路。同时,要对现行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必须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列入大纲,进入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对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分层分流”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有困难者,适当增加较实用的知识,帮助其学习一技之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成才和就业的渠道。

2、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有赖于适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教育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理智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的条

件下,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处于和谐状态的友好、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气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真诚地爱,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教师用美好的情感投入教育活动,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自由,人格的尊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不自觉中获得心智、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育中,更应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心理辅导,训练及心理知识的学习。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要做到不歧视、不讽刺、不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信任他们,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激发他们的进步、创新、求学的热情。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要利用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优势,首先通过教师的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行为习惯上严格要求规范自己,制订短期强化训练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上海市一中学确立以“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为突破口,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每一个方面为对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研目标,确立激发“六种心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爱心、公正心),培养“八种精神”,训练“十二种能力”,形成“八种行为习惯”,从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其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介绍一些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如情感宣泄法、情感转移法、自我安慰法、心理补偿法等)。通过各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教育情境,教师有针对性积极疏导,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教或互教,使教育在潜而默化之中形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再次开展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咨询诊断——矫正治疗——反馈养成”三个阶段实施,扫除学生原有的心理障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家庭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密切联系家庭,建立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学点心理学,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创建健康的家庭环境,消除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隔阂。家长应与子女加强沟通和理解,关心子女的思维和情感,对子女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教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家长要与子女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参与子女的日常活动,家长的言行举止要让子女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要经常到学校了解子女在校表现,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学校还要多与校外社会部门沟通,割断学生与社会不良因素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开阔学生认识视野,提高认识水平。社会各部门也要通力协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

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10

泗洪县临淮中学

魏运梅

摘要:本文从学生心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找出导致中学生厌学的可能因素。通过对家庭、学校两个环境与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三种人际关系和学生认知观念及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导致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两个环境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三种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观念和行为方式,另外少部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并经过探索和实践找出有效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厌学心理

心理因素

对策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中学生存在多种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症等。这些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严重滞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厌学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据2004年5月18日《新民晚报》报道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显示: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大面积的“厌学心理”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室对我校438名学生厌学心理调查显示: 36%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的人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回答不愿上学,综合分析初步估算超过50%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

众多调查资料也表明,厌学心理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具体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心理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弄清导致厌学的相关因素,并有的放矢的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非常必要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校地处乡镇,教学设施不齐全,人力教育资源比较紧缺,专业心理教师相对匮乏,我校只有一位具有心理资格证的教师,但也一直没有开设心理课,也很少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刊。师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十分淡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也是非常迫切的。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可以扩大师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围,提高心理学知识意识和能力。对于构建和谐高效的校园氛围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找出导致厌学心理的主要因素,运用科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模式,提高我校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学业水平。

调适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具体目标:

1、理清家庭、学校中存在的不合理观念以及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的不合理观念和学生自身的不合理观念以及学习能力与厌学心理的关系。

2、针对个体心理差异,调整消除厌学心理的思路和技术。

3、将研究成果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建构和谐高效的校园教育氛围,显著降低中学生厌学的状况;

4、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结合对家长作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转变师生、家长的观念,提高师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三、研究方法和原则 本课题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对于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我们借助于有关文献资料,尝

试分析导致厌学心理的成因。

(二)问卷法:采用了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开放式和封闭式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

(三)访谈法:我们走访学生家长、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厌学的情况以及表现,搜集事实性资料。和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厌学心理的深层次原因。该方法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扩展资料层面,加深资料分析的深度。

(四)个案分析法:对前来咨询的厌学来访者,采取跟踪调查分析的办法。寻找导致厌学的因素以及对策,通过个案分析法,可以很好的记录分析厌学心理的纵向发展变化。

(五)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使研究成果为更多的师生及家长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厌学心理的目的。

本课题遵循如下研究原则:

(一)面向全体学生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开展研究时兼顾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

(二)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三)协同工作,多样性原则。研究解决学生厌学心理不是某位教师的事情,更不能把他和其他教育教学工作割裂开,这需要其他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

(四)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和隐私权的尊重。对于调查、个案分析所获得的数据,除某些特殊特殊情况,一律保密。

四、研究内容:

1、调查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了解我校拥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真实情况;

2、分析家庭环境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3、分析学校环境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4、分析同学关系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5、分析师生关系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分析亲子关系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7、分析学生认知观念和学习能力对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五、研究主要阶段

本课题研究自2010年10月立题,研究周期一年多(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具体分三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0.10-2011.1)

1、课题组织安排(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2)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2、课题内容安排;

(1)拟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与课题相关文献资料、专著,了解在这一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2)组织论证。召开课题讨论会,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论证。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完成课题研究的设计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心理知识、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通过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使本课题研究具有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特点。由于课题研究内容与课题组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相一致,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与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1年的8月)。在这一阶段,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根据研究方案,在教学中具体实施,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

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分写阶段性研究论文。

7、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在这一阶段,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2、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全面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有关课题研究材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六、研究的具体过程。

(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分析得出厌学的危害性和普遍性。我们发现:

1、厌学在当前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他们厌恶学习或者不愿意主动学习,并且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所占有比例相当的高。

2、厌学具有一定传染性。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下,自制力较差,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厌学心理的学生不但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同学,使厌学面呈扩大趋势

3、学生的厌学,将导致教育质量滑坡,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产生不良影响。中学阶段是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不打好基础,怎么能成长为建设国家有用之才呢?

4、长期的厌学心理会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让其他的内容也晕染上“厌”的色彩。

(二)分析总结和界定厌学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和长期的咨询工作积累的信息,以及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借鉴,我们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存在认知偏差:学习无用论,考上大学还不是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自己学习能力很烂,根本不适合继续学习,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一有机会就泡网吧等娱乐场所。

(三)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

家庭和学校无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学生自身的认知观念和学习能力也是影响较大的因素。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学术价值方面的成果。

1、创新性的构建起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了师生、亲子、同学;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具体来说,我们构建了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体,以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和团体活动室、心灵港湾橱窗、心理健康社团—心灵家园为载体,以“发展为主,预防为辅,治疗为补”的指导思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构建了家庭(家长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家访),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心理校本培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讲座)的家校互动,多种方式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构建了教学、科研、校本培训、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2、它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真正令其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学心理健康的育人功能,并促使今后的教学朝尊重学生、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发展,因此它能够从积极方面发挥导向功能。

3、它为我们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学研究人员对当今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提供了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经验和资料。

我们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创造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因而较快的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近几年来,课题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和研讨,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

其中获奖论文有:

(1)《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获得省“蓝天杯”论文三等奖。(2)《行为塑造心理,行动创造可能》获得县教育论文二等奖。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

1、万事开头难,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当下心理专业教师的配备亟待增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受重视程度,对心理健康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客观认识。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还需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办公用的心理测量软件、成套的心理活动场地、物件也需要增添完善。只有在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被客观认识,在专业人员、专业用具配备齐全的条件下,才能切实全面的开展系统的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

2、厌学心理产生的生理因素,因为研究条件和水平所限,没能涉及到。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继续关顾生理因素对厌学心理的影响。

3、在个案研究中,我们发现,个体认知因素,包括自信心、自我评价、归因模式等也是影响厌学心理的重要因子,但该因子的研究需要考量诸多的个体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归纳总结,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分析探索。同时,课题组发现学生家庭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是难以有效干预的领域。

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通过课题组的不断探索实践,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学生厌学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本课题组会继续努力,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更广泛的应用到工作中,继续为改善学生厌学心理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邹艳红 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

九洲图书出版社

1998-195-196 [2] 刘辉 关于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其控制策略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6年03期 [3] 蒋健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8-20 [4]金钟明 周辉 如何走出厌学的误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1 [5]王积众 中小学校本研究指南

黄河出版社

学生“心理孤儿”现象成因及对策 篇11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 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 父母关系紧张, “大吵三六九, 小吵天天有。” (据中国家庭调查, 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 30—45岁组战34%, 45—60岁组占21%, 60岁以上组占16%) 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 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 或是父母离异 (统计数字表明, 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 , 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 家庭经济负担重, 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 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 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 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 方法简单, 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 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 由于历史原因, 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 心理上受影响, 经过拨乱反正, 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 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 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 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 说起来心理很惭愧, 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 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 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文革”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 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 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 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 稍有不从, 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 (据一位重庆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 全班48名学生, 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 27%的家长用棍子……) , 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 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 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 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 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 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 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 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 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 在你们家庭里, 在你们影响下, 成长着未来的公民, 未来的事业家, 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 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 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 向谁求救?”为此, 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 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 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 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 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 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 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 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 节假日日益增多, 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 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 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 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 多一些交流, 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 发扬民主作风, 转换角色, 既是长者, 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 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 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 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 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 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 循循善诱的导师, 志同道合的同志, 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 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 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

4、创造空间, 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 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 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 颇难打破, 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 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 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 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 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 扩大交往的范围, 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 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 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 学校应与家庭联手, 形成合力, 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 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 建立“心理咨询室”, 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构建“心理档案”, 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 开设心理辅导课,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家教》 (赵石屏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法院院长)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优秀英语作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