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有感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实践有感(精选12篇)

教学实践有感 篇1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我在窦桂梅叙述的这件事上,颇有感触。这里择一句话为感触的原点。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培养过程,姑且也算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但配以我们这一代人精神成长的贫血,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滋润,我想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

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期末复习的一张综合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和其相关的成语有()()()。

成语:

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能靠想象来安慰自己。

2、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3、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4、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5、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6、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7、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8、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9、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10、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1、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2、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3、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

可偏有生答:欲擒故纵、假道伐虢。

我读过三十六计,所以知道它们是三十六计中的两计,但并不确定这“两计”也是与“三国”相关的成语,于是,我不能下手打“错”,也不能盲目地打“对”,只划出一个箭头,写上“谁”。——技穷之一

第二天,分别找答的两位同学。

先问第一个,“欲擒故纵”指谁?学生答道:三国里,诸葛亮擒拿孟获。他说得振振有辞,我哑口无言。我一想,是有这么一个故事。——技穷之二

接着问第二个,“假道伐虢”写谁呢?只听清他一句:他确实是三国里的故事啊,~~~。后来的话我未知„„

要是平时,我一定会清楚有力地说一句:把话说清楚。可这时,我没有勇气面对。因我心里没底,《三国》虽然看过,但我看得不透。第一位学生说的故事,在我大脑中还有影子搜索得到,而第二位学生说的,我却听都没听见过,我一时处于迷雾状态,心赌得荒。此时,我的眼神是暗淡的,我的宗气是微弱的„„技穷之三

为了将这些疑惑弄清,我翻阅了不少资料。

首先从《三十六计》入手,那里有一句话: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欲擒故纵: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不加戒备,;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而故意先放松一步。

此解释出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是当前最权威的版本。而欲擒故纵的解释里再没有多余的一个字,可见并非出于典故。此时,我再看三十六中的欲擒故纵的计名探源,发现这样一句话: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孟获终于感动了,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看到这里,我想,会不会有“七擒孟获”这个成语呢,于是,我第二轮翻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查找以“七”字开头的成语,终于找到了一个“七擒七纵”的成语。解释: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捉了他七次,又放了他七次,才使孟获心服口服,不再背叛。后用这个典故指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悦诚服。看到这一解释时,我的心顿时明亮,眼神也放出了光彩。这时,我就有勇气面对学生,与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交流我的观点:你回答的欲擒故纵只是打了个擦边球,正确答案应当是“七擒七纵”。同样道理,答“假道伐虢”的我也有了充分的理由与之交流:“假道伐虢”只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并非成语。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只有“假道”一词,而没有“假道伐虢”的成语。“假道”就是“借道”“取道”之意。如借道法国去非洲。再说“假道伐虢”的计名探源中,却是出于“春秋时期”,与“三国时期”相差甚远。这时,我才明白,当时,那位学生让我听不懂的一段话,除我自己心里无底外,其实,他也属于张冠李戴,而才说得含糊其词了。

老师们,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在什么想法?我是通过这次经历,真是感慨万千。如果这后续工作是做在批改那道题之前,那么,我,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顺利成章的正常程序。可这事偏倒过来了,把我甩到了黔驴技穷的窘境,让我无奈、无助、无力„„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书要多读,书要广读,书要深读。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例:夜不能寐渴望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思念一枝红杏出墙来

怒发冲冠欢欣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舞足蹈愤怒明月何时照我还

教学实践有感 篇2

一、凸显课程特点, 培养学生能力

1.注重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束缚, 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如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粉刷墙壁”这一活动, 教材首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粉刷教室的墙壁, 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引起学生调查有关数据的兴趣。通过讨论, 学生列出所要调查的数据 (粉刷的面积、涂料的包装和价格等) 以及调查的方法 (实际测量、到商店询问、查找资料等) , 然后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开展调查。在调查完数据后, 按照教材中提供的线索学生开展活动, 从而解决问题。

2.突出综合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在活动中, 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在学习空间上, 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 体现各学科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 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新教材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均以综合应用的形式呈现。如“旅游费用”“数学与生活”“数学 与购物”“数学与体育”等内容, 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还包括在数学学习中积累的活动经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等的全面综合。这种综合应用是通过适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的,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例如, “粉刷墙壁”这一活动, 学生首先要正确计算出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 再计算出所需要的涂料的量。在考虑如何购买不同规格的包装时, 学生要根据实际问题合理搭配, 通过比较, 找到省钱的购买方法。这项活动的完成, 学生需要经过实践活动及小组合作, 整个活动问题的解决, 全面展示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处理好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践有感 篇3

一、搜集信息,感悟语文之趣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学生虽已具备初步的搜集信息的能力,但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往往会从电脑上、书上直接下载或摘抄。资料繁琐,不能为课堂服务。为了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学习每篇课文以前,我也要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再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我向学生描述了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经历:五百年是生不如死啊,孙悟空捶打着地面,揪着乱草,无限伤心地看鸟飞在天上,看叶飘在空中,看牧童骑着黄牛,吹着竹笛,在夕阳下慢慢归去。我和学生深情地朗读了几遍。学生内心对石猴充满了怜悯之情,也就清楚了为什么说石猴的幸福是“短暂的”这个问题。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现在石猴的生活真是快乐至极,再读,果然效果好了很多。

二、理解词语,感悟语文之意

强化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生活。如“拮据”是一个书面词语,学生生活中很少听到、用到,理解掌握“拮据”也是对学生书面语言的丰富和充实。学生们有的说他家没有米,吃了上顿没下顿;有的说他家孩子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这时,我让学生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家的生活情况,他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拮据”这个词语。

在理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足”字,我是这样处理的:(采取自读自悟理解字词的方法,生自由汇报)

生:我读懂了“鸡豚”的意思,就是鸡和猪。

师:就是鸡、猪?

……

师:“客”是什么意思?

生:客人。

师:客人是谁?

生:包括陆游,把客人、把陆游留下来。

师:留下来,鸡豚有什么用呀?

生:吃啊!鸡豚就是鸡肉、猪肉。

师:吃的仅仅是鸡肉、猪肉吗?

生:羊肉、牛肉、烤羊肉、烤牛排、炖羊肉……

师:这么多好吃的啊。用个什么词呢?

生:丰盛,美味佳肴……

师:诗中哪个词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足

师: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村民的热情好客。

从“足”字引导中,学生们体会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理解了诗意。以上这两个教学实例中,学生已经在文本、生活中走了一遭,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身体之,以心验之”,采用生活体验和联系上下文相结合的方法,相信学生不仅理解了“拮据”、“足”等词语,而且将它们深深的刻在了心里。

三、朗读理解,感悟语文之韵

我对朗读的指导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上。而精心的讲解,巧妙的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感受、想象,进入情境。在拿到《梅花魂》这篇课文时,我认为它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不好把握教材。我先放声朗读了一遍课文,发现文中常年漂泊他乡的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令我为之动容。我与文本之间产生的共鸣使我找到了教材的突破口:通过朗读感悟,它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定能打动学生的心。

初读,我让学生找出这组反义词。“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的回味。我搜集了铁索桥的图片,让学生想想站在桥上时怎样的感觉,首先就有“心惊胆寒”的感觉。再读,让学生把这种体会读出来。然而,这只是“寒”在表面的意思,当年桥对岸是敌人疯狂的射击,桥下是湍急的河水,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可想而知,有多少战士中弹,坠入河中。“寒”字包含了对牺牲战士的悼念,这样的胜利是悲壮的。三读,让学生从中体会。这样层层推进,缓解了朗读指导的坡度,学生从诗句中感受到长征之难,感受到红军战士“不怕难”。

四、读写结合,感悟语文之情

在文学创作中,为了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作者往往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教学中,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空白,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记述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给“我”钱买书的故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中感受了母亲挣钱的辛苦和塞钱的爽快,母亲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打动作者,打动读者。我利用这句话中的省略号,补充教材中情感空白,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合实际写一段话,再配上深沉的大提琴乐曲,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已经不是孩子们在代作者表达了,而是他们在表达对自己母亲的一片心声!

参加实践活动有感 篇4

年似水,日月交替。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模糊很多人与事。我兴许会忘记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但,无法忘记的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所得所感所悟。

四月二十四日,我来到了地处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启了我为期四天的实践生活。

我记得,在3D打印课时,我的作品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粗糙。但是我仍然收获了许多。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从略有慌神至临危不乱,冷静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是质的飞跃,是突破了自我,打败了心中那个懦弱的自己。

玩转脸谱课上的自大与谨慎、在第一局,身为组长却给自己的小组拉了后腿,但我及时认清了自己的错误迅速扑灭了自己身上自负的火焰。于是在问答环节,成功翻盘;绘画环节,组员之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帮互助,最终拔得头筹。

总体而言,这次活动中有喜也有悲。喜的是:有因三节趣味课程上自己的突出表现而倍受老师关注的喜悦;有因自己的课外知识量之多之杂让同学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自己的小小自得;有因领导小组团结合作赢得第一,倍受组员信赖的满足;有因在宿舍叠豆腐块而屡屡受挫时得以援助的感激。悲的是:首先当然是初来基地就扭伤脚踝的不甘;也有因团队合作两次与胜利失之交臂而放弃拼搏努力的自暴自弃;也有因3D打印时的不擅长建模的焦虑和无助;也有因没有被评上优秀学员时的不平和郁闷,更有因时光飞逝,四天时间悄然静逝,就要离开基地,离开教官时的悲伤和不舍。

为期4天3夜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不足,应取长补短。我敬佩教官,原因何在,仔细琢磨,应该是教官身上军人所独有的精神:做事胆大且不乏谨慎,雷厉风行且顾全大局,发挥所长的同时更能够精诚合作。我身上不正缺少的就是这些宝贵的品质吗?我应该努力学习这些精神,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将大胆锻炼,磨练自己的意志。

综合实践活动有感 篇5

九(10)任雪莹

7月11日,一行四人——我,衡如悦,王缘,周白,张心怡和张博师在湖塘乐购展开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争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常州人”。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问卷,散发了文明卡等方式向人们宣传了文明的重要性。

从开始上网搜寻资料到整合活动成果,我们都在跟“文明”打交道。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文明礼仪时,我们也在时刻经受着文明的考验。也学到了不少与人交流来往的一些知识,这着实也让我们“成长”了许多。部分市民已经深知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在各方面的感染下,潜移默化中在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与道德修养,做一个文明人。可尚有一小部分市民,不懂得文明行为规范的重要,在毁坏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为这个城市的形象“抹黑”。这也令我们很担忧。活动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建设文明城市,不是个别领导的任务,而是全市民共同肩负的职责。只有每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提醒自己要讲文明,心中有文明的意识,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

但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也亲眼目睹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如:有许多人在红灯还亮着的时候就过马路;有的人吃完东西后随手乱扔垃圾;还有的人开着汽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逆行„„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公民还是愿意改正这些不文明的陋习的。在看完我们的问卷,文明卡后,他们都表示要为常州建设文明城市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次活动,我颇有感触。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对待他。另外,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我们也要做到文明用语,言行得体,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你先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盲目自大。而是胸怀宽广,讲礼貌懂礼节,不因为一己私利或一时冲动而去做不文明的事。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有教养,讲文明的人,那世间的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暑期社会实践有感 篇6

2012年的暑假。各种外在内在的原因,致使我在一家小饭店上了半个月的班。最初实在有几分被迫无奈的感觉,却不知道是从哪里获得了足够的能量,走进饭店的那一天我没有丝毫的不安或者不满,而是很坦然地面对一切。

小店靠街,生意不错,伙计不多,所以我的事情就显得多而杂。抹桌子,扫地,淘米,煮饭……差不多除了做菜,除了收钱,就都有一处使力的地方。

或许是读书的时间实在太久了,安静得太久了,已经忘记了该怎样去处理一份喧闹,一直在努力地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噪杂与繁琐。干活慢,说话慢,表情也有点慢,平时在学校似乎总有没完没了的话题,可在那儿却变得有些不善言语了,经常只是笑笑,话却不多。他们都管我叫书生,那我就乐得做一个书生,干脆享受这慢条斯理。伙计们相处得都很好,只是我刚去,很多都不会,也不利索,老板娘会难免批评几句,当时觉得挺委屈,现在想起来,竟是无所谓。错就是错,不好就是不好,指出来,改正了,就没有什么过不去。倘若她不说就只用眼神杀人,岂不痛苦!

客人大多都比较和善,却也有碰到例外的时候。有一次因桌子没有收拾及时,就偏偏被来客训斥了一顿,我心里难免有一点心酸,却还是赶紧收拾碗筷,抹好桌子。没想到那客人走时,却把我雷到了,他跟我说:“小姑娘,你服务态度还是蛮好的,就是手脚慢,你们老板也太小气,生意这么好,也不请个利索的伙计……”我感觉有些尴尬,却只能笑笑。没几天他又来了,还带了好几个客人,居然又来夸我服务态度好,顿时,我脸上的表情都复杂了。多数时候都只是平静的,默默地,单调的,却也是充满希望的。每天客人来又走,带着各种表情,各种言语,如大河里的水都随着时间统统流走,经常,我的头脑里都会闪出一个词:过客。但即便只是过客,我也要认真对待,就像对待每一天的生活。

经历是最大的财富。只有历练过才会真正明白其中味道。若不曾身临其境,就不能体会到隔岸观火的肤浅。每一个大学的四周,都有饭店排布,也就有很多很多为之提供服务的人,之前是从不曾与他们有太多交谈,只是点菜,然后吃饭,或许都不曾瞅过端菜阿姨的脸。或许,我真该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许还应该说声谢谢。如果只是放眼望去,他们就只是一幅平面画,可若是走近再走近,打开他们的思想,或许能见到一个又一个让心灵震颤的传说。或许我们真没有必要走进每一个人,但是可以回以简单的尊重,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点点温暖。

抛开所有无知的情况与骄傲,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服务员工作,却不只是作一个服务员!任由别人怎么看怎么说,统统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依旧自信,自信明天会更好。一个客人跟我说,大学生也不过如此,多赚钱才是王道。我不敢苟同他或他们的浅薄,却只是笑而不答。他们不能懂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更不能懂我们的自信,其实我们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可惜他们不懂。

我们的路还很长,不是要去证明什么,也没有必要证明。只是责任,献出一份力量,挑起一个时代。

每一次实践都收获颇多,而这一次,或许是因为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元老”,一些体会变得更加成熟而深刻。

教学实践有感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教育事业、对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极为重视。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可见, 教师对于一个人的成才甚至是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2]。然而, 为何我们连学生对老师最基本的重视都无法看到?

1“尊师重教”思想越来越不受重视的原因

1.1 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1.1.1 问卷调查结果

作为求道者, 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做出不尊重老师、对老师的工作毫不在乎的一幕?人性本善, 当今的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此, 做了个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04位大学生 (多数来自河南的高校) 。

1) 上课时有无不听课做其他事的现象?频率如何?

A.经常 (90人) B.偶尔 (14人) C.从不 (0人)

2) 上课时有无未向老师报告出入教室的现象?频率如何?

A.经常 (3人) B.偶尔 (98人) C.从不 (3人)

3) 你对自己的上述行为有何反思?

A.习惯了, 没感觉有什么 (34人)

B.觉得有点对不起老师, 但是有时候确实有点听课觉得太无聊 (66人)

C.一般不会做, 因为觉得不尊重老师, 只是有时候确实有急事 (4人)

4)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跟老师们对话交流, 你会说些什么?

A.无话可说, 我又没做错什么 (22人)

B.跟老师说明一下自己的情况, 确实是特殊情况 (80人)

C.真诚地跟老师道歉并表示以后不再有相似情况 (2人)

结果显示, 多数大学生上课经常有不听课不尊重老师的行为, 而且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毫无反思之意。

1.1.2 社会风气的影响

大学生做出这样行为的最大原因在于社会的不良风气, 习惯使然。 (1) 很多父母不在意孩子礼仪的培养, 学生从小缺乏对礼仪的认知与学习, 潜移默化的导致了课堂不良现象的发生。 (2) 社会网络过于泛滥, 而学生本来自制力不足, 深受网络的影响甚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致使很多学子失去对课堂知识的兴趣, 忽略了对老师的基本尊重。 (3) 社会风气过于功利, 多数大学生的学业目标是谋个好职位, 这就导致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根据利益取向辨别课程对自己有没有用。 (4) 少部分自学能力较强的大学生考前突击、临阵磨枪应付考试, 促使了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心不在焉。

1.2 学校课程设置与成绩评定方式存在一定缺陷

师生伦理出现的不良现象, 也受到课程设置与成绩评定方式的影响。以选修课为例, 其期末评定依据是出勤率和期末论文, 与是否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等平时上课表现没有关系。并且, 必修课的练习与作业, 致使学生会不自主地拿出作业埋头苦做而不认真听讲, 所以成绩评定方式单一及课程设置缺乏多样化是很多高校课程存在的一大弊端。

1.3 教育政策与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1.3.1 教育投资力度不够, 教师待遇非常一般

长期以来, 教师的工资一直处于偏低状况。有关数据显示, 教师平均工资一直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倒数第一至倒数第三位之间, 这与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强烈的矛盾。

1.3.2 缺乏对青少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当代学生大都没有或极少受到师生伦理方面的教育, 再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 有些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体谅老师, 不知道何为尊师, 才会做出不尊重老师的行为, 甚至毫无意识、习以为常。

1.3.3 国家教育实践的重心出现偏差

国家教育政策的重心偏向导致了师生在教育体系中处于不对等的关系, 也让一些学生有了高师一等的错误想法。国家的教育政策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忽视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就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感, 从而让一些学生忽略了师道与师生伦理的重要性[3]。

2 如何在现代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之风

2.1 学生修身养心, 以降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学生应该加强修身养心, 多学正能量之举。最好的方式是多泡图书馆, 多看健康书籍, 这样既可以增长见识, 又能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如此不尊重教师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学生是教育中的受益者, 与老师费尽心血的培育是分不开的。只有学生做好尊重老师, 才能逐渐影响到社会的其他群体, 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

2.2 学校改善课程设置与评分标准

改善成绩评定方式, 一则统一课程的评分尺度, 避免学生根据老师或者课程评分结构选课;一则增加课程评分标准的多样性, 而不是仅仅依据出勤率与考试成绩。比如, 将课堂讨论、小组发言和小组讨论等记入总成绩等。另外, 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多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志向, 对于一些比较热门的课程应该多设, 避免人多课少。

2.3 国家完善教育政策

2.3.1 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 重视教育的国家, 教师的待遇都是很高的。一个行业的社会价值往往体现在其从业人员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上。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 而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 所以应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待遇水平。真正形成“学而优则师”的喜人局面, 而不是维持“教师是最后的职业选择”“教师是稳定的职业选择”的现状。

2.3.2 增强学生伦理道德教育

尽管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教育, 但是大学前沉重的升学任务和大学后象牙塔的彻底放松, 致使学生无暇顾及这些伦理道德。应该从小给学生都灌输“不尊重老师是可耻的”的思想。

2.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平等关系

通过完善教育政策导向来更好地平衡师生关系。一则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师生以相互了解为基础, 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模式;一则通过重视教师节与开学、毕业典礼等活动, 在校园中形成尊师重道观念的文化氛围。

3 结束语

古代就有“师高弟子强”之说,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看到了国家急切发展教育的愿望, 然而出现教师社会地位普遍低下、遭到轻视的现象是很不正常的。只有师生共同努力, 才能形成师生如孔子颜回那般深厚的友谊, 教师才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形象。只有国家政策做出改善调整, 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得到提升, 才能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之风, 才会有更多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如此良性循环, 中国的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中华民族才能更快的实现伟大复兴。

摘要:走进大学课堂, 看到许多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画面, 由此深入探究, 能够看到的却是更加不容乐观:中国是强调“尊师重教”的国度, 但教师的社会地位却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 教师的积极性从何谈起?中国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从师生伦理危机进行了研究, 分析原因, 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尊师重教,师生伦理,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余晓红.浅论尊师重道的传统及现实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 2013 (2) :134-138.

[2]徐智海.浅论尊师重教与尊师重道的社会作用[J].黑龙江财专学报, 1986 (1) :52-57.

教学实践有感 篇8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它充分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本文结合自己对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获取直接知识的前提,是一切发明创造和理论建立的基础。如在《漂亮的花儿》的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到户外仔细观察各种花卉的颜色、形状、构造等外部特征,从活动中体会观察带来的充分的视觉享受。同时指导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分组讨论,小结观察花卉后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说花、赏花、画花、赞花等活动环节中就显得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了。又如在《你认识我们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一些常见的动物,了解一些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利害关系,尽管学生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的感知可能是一些肤浅的表面的认识,但对他们进一步获取更多的知识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再如《春天来了》,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温暖,欣赏春天的美丽,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虽然小学生对信息、网络这些概念还感到比较模糊和抽象,但从小培养他们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前面提到的《漂亮的花儿》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除了观察以外,还应该学会收集、整理一些有关花卉的图片、资料、实物、标本等信息元素,并通过对师长、同学的询问及让家长在网上查询各种花卉的知识。再如教学《秋天的礼物》时,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秋天的庄稼,成熟的水果、秋天的树木等知识,但对于一些家住城市的孩子就很难直接观察和感知这些信息,教师更应该指导他们通过回老家、走亲戚等,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而获得这些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摆在了突出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用较多的时间来保证学生的动手操作。比如在《学会认识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提出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问题,然后尽可能地让同学都能用“东”、“南”、“西”、“北”四个字卡,分别贴在地图的上下左右以准确辨别地图上的四个方向。同时指导学生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指南针、磁铁等工具在户外测定方向,通过这些动手操作,学生较为准确地掌握了地图上和野外方向的辨认。再比如在教学《我换牙了》一课时,用学具让学生亲自学习刷牙的方式方法,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亲身体会掌握科学刷牙的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已成为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小学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必要而可行的。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如在教学《小苗快快成长》中,让学生按时间记录蒜苗成长的过程,得出蒜苗成长的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教师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刻意营造宽松愉悦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提高交流表达能力。比如我在组织《金坛绿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对搜集到的金坛名优绿茶资料进行交流,对金坛绿茶谈体会,学生兴趣盎然,畅所欲言,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激发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根据教学实际,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核心的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实践活动。如我在本学期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剪纸万花筒》这一活动中,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去观察民间艺术特点。学生们发现他们的特点很新颖,学生们兴趣浓厚跃跃欲试,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七、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活动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搭配,设置小组,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又能创造横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使他们彼此的交往更加深入。如在《山水金坛》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把学生分成风景组,特产组,家乡小吃,家乡文化等小组,我指导学生分组参与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主题去调查、采访等。

八、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考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具备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的重要举措。

读《实践论》有感 篇9

《实践论》是我们的伟大的领袖毛浙东,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直到今天,《实践论》对于我们处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去学习与探究它。下面就是我的读后感: 刚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课也讲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全部都是来源于实践这一基础。无论任何人去认识什么事物,除了是同那个事物接触,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不然是没法解决的。这个说法看是是那么的简单,实际上去却是许多人忽略的真理。《实践论》在引导我们对待现在,将来的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成功。

《实践论》中说道“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所以又证实了实践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实践,亲自去干,因为许多事情看明白了,计划写出来了,但是不去做就不能落实,更不能实现目标。就好像我自己经常会为学习制定计划,但是我并没有毅力去实践,所以成绩一直都提升不上去。所以我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你接受一项任务时,刚开始时可能是困难重重,就退缩。但是,如果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到底,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的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比如,我觉得我们的学习也是缺少实践的,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对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都没有用,在当时是记得很牢,但是没有实践,我们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我们没有去亲身实践。现在到了大学还好,在学校的建议下,我们许多同学都利用空余时间去实践,尽管有一些是与自己专业无关,但是我们也还是可以从中获得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体验了生活,更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要改进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知道了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社会实践工作有感 篇10

一眨眼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留给我和学生的是辛,酸,苦,辣和永恒的记忆。结束并不意味着句号,而是漫长生活的一个逗号,需要我们努力的日子还很长。

灼热的大地,流淌的汗水,酸痛的四肢,同学们并不在乎,在乎的是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吃苦不是简单的事,需要用汗水和毅力去交换,吃苦给同学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强壮的体魄,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我感到社会实践让这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汗水,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以及让他们学会怎样独立面对生活,面对困难,怎样去承担那份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刚学站军姿时,他们还疑惑,为什么早已会的动作,教官要如此仔细地讲解,为什么一个左转一个右转要教官如此煞费苦心地让他们练习?五天的`军训让他们明白,小小的一个立正所包涵的丰富,几个转身所容纳的博大。站军姿,锻炼出了作为炎黄子孙那不屈的脊梁,也锻炼出了龙之传人那无穷尽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团队整齐划一的美感,更体现了集体的伟大。不积滴水,无以成江海。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大家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紧张忙碌的军训之余,我们一同感受军歌的嘹亮,军人铁一般的纪律,一同感受拔河时大家的热情以及不服输,而这些都是平日中未曾感受到的。

自豪于同学们的坚强,更骄傲于他们的成长。有同学这样写道“军训后,才知道家里的好,爸妈的好”,也有同学说道“军训后,我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爸妈对自己的关爱”,还有同学认真反思到“老师,我觉得此次军训,我为班级做的太少,我总是不好意思,怕难为情,却忽视了集体的荣誉”。看到这些,我知道成长的脚步已经迈出。

声乐基础教学有感 篇11

一、先有歌唱状态后有歌唱位置

位置,即歌唱时声音的位置,就一般程度上的术语而言就是“高”位置,表现为呼喊时腔体的状态。这一说法,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都能提及到,但对高中学生来说,真正能够领悟并做到却有一定的难度。声音竖起来“说话”,涉及到各种腔体都要打开、团结协作。有的学生领会到了,也能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但只考虑各器官该怎样怎样,而缺乏整体腔体的状态,这样出来的声音发死、发僵,声音也没有色彩。这种现象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情感表达,演唱出的声乐作品没有感情交融的特效。基于这一点,我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在学生没有声乐基础的情况下先不讲一些纯理论的东西,而是采用强制性、模仿式教学。例如,打开口腔,先让学生练习打哈欠,感觉气流通过,然后在此状态下自然说话,说得越自然越好,越到高音时,气息越下沉,就像生活中叫人名字一样,自然地说,不要想到唱高音,就喉咙卡死,气息上浮。在具体的练唱过程中,先要有兴奋的状态,包括身体的感觉,整个人像要往上飘似的,然后腰椎用力,脚踩住地,小腹有对抗的感觉,口盖打开,然后,大脑要有预判,先于旋律想出歌词,思考着要怎么“说”,做到这样,优美的声音自然流淌出来。我觉得,这样要比先对学生强调位置的效果好的多,如果先强调位置,学生就会死死的僵在那,出来的声音打不开,严重影响了情感的再现。

二、学生演唱声乐作品应情感大于技巧

现在的考生演唱都有了正规、系统的功底,但唱出的歌怎么就没有“味”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的确,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味强调位置、气息和演唱作品的难度,却从未认真品读学生演唱曲目的真情实感,致使其在演唱时不能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达成共鸣,这是基层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抓住作品当中的音乐要素及对其的敏感反应,在分析处理歌曲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等表现要素上下功夫。例如,在力度处理上,演唱《七月的草原》时,歌中的“啊”字,就不适宜用太猛的气息,应在饱满的状态下控制气息弱唱,这样出来的高音轻盈、飘逸,听起来具有仿佛来自天籁的声音。反之,用力过猛,刻意强调音量,出来的声音会很冲,音色也就不美了。还有,在演唱《悲叹小夜曲》时,也不适宜用很猛的气息来演唱,但这首歌曲没有气息是万万不能演唱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运用好气息。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考时,歌曲情感的再现有时比气息、位置等专业方面更重要。考生能正确地把歌曲的情感得以再现,技巧稍差一些,也会取得好成绩的,运用好娴熟的技巧可以为表达情感提供绝对的技术保证。

三、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

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尤为重要。每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力都是先天存在的,但也有些是后天环境培养和熏陶出来的。比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和音色分辨感等具体形态。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感知能力,学生学习时就要有灵感的萌动,从而激发二度创作。比如,我教授的一名女民歌学生,音色特别甜,但音域较窄,适合唱民歌,对一些老歌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珊瑚颂》等演绎得韵味十足,但唱不了常思思式的民歌。在演唱《枉凝眉》时她怎么也唱不好。我指导她读歌词、理解歌词,激发她的二度创作,然后我来范唱。几次下来,她深刻理解了歌曲的内涵,把情感融入歌曲当中,演唱得非常到位。教师对于想象的理解更多是生活的回放,具有一定的色彩性和画面感,而学生的二度创作更多是想象力的发挥,所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阅历,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二度创作当中。

四、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好作品

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驾驭能力,盲目追求彪高音,觉得学生能吼那么几声就可以演唱大作品,结果留的作品比较大,使学生恨不得天天除了练一点发声,就使劲地喊唱。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高音区站不稳,底气不足,缺乏流畅性,缺少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记得我的一个学生,个人条件非常好,音质干净、有音高,可是低音下不来,他特别喜欢戴玉强的《我像雪花天上来》,前半部唱得确实不错,可猛地喊上去了,中音区就回不来了,行话讲就是塌了,没有了支撑,剩下的部分就特别空,也没了高位置的歌唱状态,所以这样的作品就不适合他。今年我有一个学生,音质比较厚实,唱了《梧桐树》等歌,在一次小考中被后学的落下了,她自己找原因决定不唱大歌,最后在省内联考时演唱《孤独的牧羊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一点给了我信心,给学生定歌曲时,切勿偏大,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自身音质、音色和性格特点选好适合的作品,这是成功的一半。

总之,声乐教学要求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古人云“言之不足,歌咏之”,我会从实际声乐教学基础做起,带着我的学生们一起飞翔。

(责任编辑 史玉英)

教学实践有感 篇12

我读了唐辛子的《日本孩子的社会课》一文, 日本小学生在上二年级的社会课时, 学校老师组织孩子们去学校附近的超市参观, 让孩子知道食品的进货渠道、食品的品质保鲜规定、过期食品的废弃处理等等。孩子们由此知道, 什么样的食品是安全的、让人放心的。三年级的社会课, 老师组织孩子们去了本市的垃圾处理场, 看到了工人们为了保证垃圾回收质量, 竟然进行手工甄别。回家后小朋友十分严肃的对妈妈说:以后扔垃圾, 一定要仔细分类, 那些可以回收的牛奶包装、饮料罐等, 也一定要冲洗干净才能扔。我们只要有一次做得不够好, 都会给他们添麻烦, 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四年级的社会课, 老师带孩子们去了净水厂。美国、德国的一些法律中也都规定了6岁~18岁的孩子应该做的家务和社会劳动, 德国有6%的中学生打过工, 日本一些中学组织学生到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岛屿、农村、山寨去接受磨练。各国都认识到从学生未来发展看, 综合实践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国的教育家也常常呼吁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立法, 来实现职业技能教育早早受到重视。可是, 中高考中没有综合实践课的一席之地, 就不可能真正受到重视, 而我们教师自己却无论何时都要把这门课当作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 因为它具有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开发智力、提升道德素养的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促进良好的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做家务, 比如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买菜做简单的饭菜, 让孩子参与生活中的琐事, 感受父母的辛苦, 从而关心父母, 为父母分担责任, 并且通过劳动, 能端正劳动态度, 认识到劳动最光荣, 也让他们掌握了一些生活本领。一些艰苦的劳动还能磨练意志, 增强责任感。

上海交大昂立教育集团脑力开发结合美学增加手工的绘画系统, 昂立自主美劳不只是一堂美术课, 更是一堂脑力开发课。可见, 台湾人早于我们大陆通过绘画等实践活动开发孩子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考能力, 社会实践课也必须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七年级的“温度对蒜苗生长的影响”一课上, 为了启发孩子思考, 提出问题:妈妈买回家的大蒜, 什么季节发芽?这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兴趣, 促进他们思考。在“初中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一课中, 我引导学生设计调查内容, 比如“每天通话次数, 其中与同学、老师、家长通话分别为多少次”, “在所有的通话中, 与学习有关的通话有多少次, 浪费时间的闲聊有多少次”等, 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写成作文。所以综合实践课集中体现了中学阶段的多学科内容。通过教学, 学生掌握各学科知识,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培养了思考能力, 开发了学生智力, 同时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通过综合实践课, 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现在的孩子, 想象力丰富, 动手操作能力却不强。比如我们北方人喜欢剪纸、贴窗花, 这项技能老辈人几乎都能熟练掌握, 随手剪个小人牵手、小胖猪睡觉什么的, 只是逗孩子玩的小把戏, 可是现在的孩子拿剪刀手都会磨出泡, 白白的小手像木杈子, 什么也不能做。实践课上, 我们就先教拿剪刀, 再制定操作规范, 然后编制操作流程, 最后动手剪出构想的产品。当然, 这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逐个帮助解决。但几节课下来, 学生的作品上百件, 挑出精品在橱窗展出, 师生赞不绝口。一项一项的劳动技能掌握了, 得到磨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 还有学生的脑。

上一篇:小学家长委员会活动计划下一篇:关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