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若干注意事项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若干注意事项(精选7篇)

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若干注意事项 篇1

为了做好今年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现对我院2012届毕业生提出以下注意事项,并请同学们共同遵守:

1、毕业生在离校前尤其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在学校做一名遵章守纪的学生,在社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不留宿他人,不违章用电,不使用明火,不下河游泳,在同学聚会中不酗酒,爱护校内公共设施。

2、毕业生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健康生活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维护宿舍作息环境,给其他年级同学树立良好榜样。

3、珍惜同窗之谊,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遇事冷静,不说过头话,不办过头事。

4、应提高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盗防骗,确保人身及财产安全。

5、同学外出、组织活动要有安全意识。组织重大活动,应使相关老师了解学生集体组织外出活动的情况。

6、提倡节约,物尽其用。不再使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书籍、衣物等用品可以通过二手货市场或捐赠等渠道进行处理。

7、毕业生在整理个人物品时,分类处理。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在任何地方焚烧杂物。

8、离校前要搞好宿舍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及时清运垃圾。

9、在宿舍内及其他公共场所不要喧哗或故意制造噪音,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和休息秩序。

10、学校2012届毕业生离校时间安排: 学校毕业典礼:6月13日上午

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6月13日下午—6月15日 毕业生离校时间:6月13日 —6月 18日 所有毕业生必须于6月18日(含)前离校

最后,感谢同学们三,四年来对老师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也非常乐意在同学们毕业后继续为同学们服务,衷心地希望每位走出大学校园的我院学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事业有成!

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若干注意事项 篇2

近年来,一些高校出现部分毕业生聚众哄闹、酗酒、损害宿舍公共财物、打架斗殴等较为严重的失范行为。从根本上预防、消除毕业生离校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大学生人生之路开启的重要步骤。对毕业生开展以文明教育、纪律教育、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为主题的教育工作,既为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是每个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当前,必须高度认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性,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来完成。

1 分析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原因

1.1 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教学计划安排不够合理。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计划都是高年级课程减少,最后一学期安排的课程更少,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重头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放松,这样的教学安排使毕业生精力分散,无所事事,易引发矛盾事端。(2)学校对毕业生的管理有所懈怠。部分学校在毕业生离校前夕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课程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已经完成,毕业生将生活重心转移到包装自己、推销自己、追求好的工作及更高的学业上。重心的转移导致思想、行为的转变。行动懒散、同学间发生摩擦的事情开始增多,而学校对这些失范行为处理不严,纵容了学生。还有学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毕业生在离校前需要办理各种繁琐的离校手续,部分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办事不认真,责任心也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极易引起毕业生的不满情绪。(3)教育管理的缺失。近些年,从各高校的稳定情况可以看出,从事一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爱校教育是教育基础。如果在学生刚入学时没有抓起此项工作,也没有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很难让学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尽管各高校都有开展爱国教育和爱校教育,但是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认真思考,最终导致教育的缺失。爱校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2 就业方面的原因

(1)就业压力逐年加大。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在逐渐增加。2007年高校毕业生有475万,2008年有550万,2009年有611万,2010年有630万,今年有660万。这么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在社会上造成了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惨淡而严峻,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学生的就业率较低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缓解,导致在校毕业生心中积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国家相关政策产生极大地不满。因此,在学生毕业离校前,部分学生以酗酒、打架、吵闹、砸东西等不文明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怨气。(2)就业机制不完备。社会上部分高校的就业机制不完备,在就业环节中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就业过程中各种非规范的社会行为与毕业生原有的理想模式发生冲突,容易使毕业生产生不满情绪,并导致行为变形。

1.3 学生方面的原因

(1)毕业生放松自身要求。毕业阶段相对整个大学生活来说是一个精神状态的松弛期。临近毕业的学生普遍有如释重负之感,极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许多不文明行为的发生。(2)毕业生人格不够成熟。此时的毕业生人格趋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大的脆弱性。他们正面临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在思想上呈不稳定,并有行为上的躁动,尤其是那些就业不如意的同学会表现得更为强烈。(3)特殊时期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当前社会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如,有的同学虽然勉强找到接收单位,但又对单位的经济效益、个人的发展前景及工作环境心存担忧和疑虑;还有的同学感慨自己书生气十足,社会阅历浅薄,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幼稚;部分学生担心自己的能力、及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不如他人,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恐怕难以争取到有利位置。大多数学生在较低年级时可以把暂时出现的心理压力转移到紧张的学习任务上,但到邻近毕业前夕就容易导致行为失控。

2 做好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文明离校,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学校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入细致入微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毕业生能自律自强,在文明有序的气氛中顺利离校,杜绝一切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1 建立健全毕业生文明离校制度为基础

制度是工作规范化的保证,高校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制度以保证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有理、有序”的开展。高校加强制度建设,用健全合理的制度去规范和管理学生离校是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制度的制订和出台不是靠强制性的手段解决的,制度源于学生,最终还要回归学生。高校要系统的深入毕业生群体中去,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毕业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制度。

2.2 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要以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为前提

要充分利用学校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校园网等传播手段,将文明离校在学生中广为宣传,使文明离校理念深入人心,不但应届毕业生受到教育、制约,而且低年级学生也到了教育,为深入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组织校报和学生工作简报共同出版“毕业生文明离校专刊”,向全校毕业生发出“文明离校倡议书”,号召广大毕业生认真走完大学生活最后也最难忘的日子,为毕业生文明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毕业生离校前心态复杂、情绪波动大,易受他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心理动荡期和情绪敏感期。在强大的校园舆论宣传氛围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可以转移毕业生的消极思想,松弛紧张的神经,稳定学生情绪。毕业生还可以借助文体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才华,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2.3 重视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教育

毕业前夕,学生面临着由“学生”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适应问题,他们往往会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恐惧和迷茫。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的信心、提高他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要针对毕业生离校前的思想特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教育。首先要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全面了解专业前景,正确恰当的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毕业生确立符合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增强毕业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顺利就业的信心。其次,要充分发挥往届成功校友的典型教育作用,开展一些“与校友面对面”“最后一堂课”等类似的活动,用毕业生身边生动的实例告诉他们应正视现实,端正就业态度,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绪,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

高校应帮助毕业生处理好环境适应、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缓解毕业生因即将走向社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及时、有效、合理地疏导毕业生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顺利步入工作岗位。

2.4 积极开展“感恩母校”教育

部分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只顾自己的事情,个人利己主义意识增强,学校、班级、同学观念淡化,损人利己、不利于团结的事情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在毕业生当中开展“感恩母校”教育。以增强毕业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怀念之情,教育引导毕业生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并引导广大毕业生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给同学留下集体的温暖,给母校留下美好的印象,给低年级同学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帮助广大毕业生体会感恩,感恩于学校方方面面的重视、关注与关怀,从内心体验到离别母校的不舍之情。增强毕业生与母校的浓厚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感、友情感,进一步拉近毕业生与老师、同学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贡献。

2.5 要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应该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及其他特殊情况学生的教育工作,做好谈心、沟通、引导工作,给予特殊学生热情的帮助和关怀,使他们能够走得舒心愉快。部分学生毕业前没有找到工作,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尽管仅占毕业生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但做好他们的离校前教育工作,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此外,高校还要关注受处分和未拿到学位证、毕业证的学生,找他们专门谈话,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敢于接受人生挑战,找准差距和不足,解释好学校的相关政策,提醒他们保持平稳心态,使这些毕业生理解学校和老师,减少校园的不稳定因素。

对于高校的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各高校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不能把问题完全归咎于学生,要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不文明离校行为的发生。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领导,及早准备。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要做到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整个教育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积极组织毕业生采取生动、活泼、健康的形式开展教育。引导毕业生立志胸怀祖国、情系母校、爱岗敬业、回报社会,切实把文明离校落到实处,着力营造一个文明离校、安全离校、有序离校的氛围,保证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思颖.关于高校毕业生离校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

[2]刘嵘,高明文.大学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

[3]杨文俊.浅谈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年.

浅谈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的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文明离校 原因 对策

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夕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怖,神经过敏等心理问题,通常有通宵打牌、抽烟喝酒、聚众哄闹、打架斗殴、损坏宿舍公共财物等不良现象,对校园的和谐、安全与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毕业生离校前教育既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各项毕业生离校工作,保证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意义重大

高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之一,讲文明原是大学生的本分,也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尤其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更应成为文明行为的楷模。少数毕业生的不文明行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既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失去师兄师姐的高大形象,又在社会上失去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也影响到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事求是而富于创造性地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不仅可以使毕业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而且对促进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影响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的主要原因

(1)当前社会较为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多的用人单位选择更高学历的人才,大学生的优势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前途不能确定,从而产生了担忧、焦虑的情绪和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导致某些失控行为,极易寻衅滋事。

(2)部分学生在即将毕业时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经过几年紧张的学习之后,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从而导致某些失控行为。

(3)部分毕业生尚未还清贷款、欠费和办理离校手续等烦恼。因种种原因未能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可能导致对学校、集体或个人的不满等等。

(4)学校管理缺位,部分高校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毕业生需要办理各种离校手续,部分工作人员素质差,办事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又不好,极易引起学生的不满。

(5)毕业生人格不成熟。毕业生的人格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大的脆弱性。他们正面临人生的又一转折点,在思想上呈不稳定并有行为上的躁动,容易产生负面心理作用。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对策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

(一)文明离校教育要强大的舆论宣传力度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校园网等手段,将文明离校在学生中广为宣传,使文明离校理念深人人心,既使应届毕业生受教育、受制约,又可教育低年级学生,为深人开展“文明离校”活动打下良好基础;组织校报、杂志和学生工作简报共同出版“毕业生文明离校专刊”,向全校毕业生发出“文明离校倡议书”等措施,号召广大毕业生认真走完大学生活最后这段难忘的日子,为毕业生文明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心理健康咨询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辅导员和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品德教育作提供依据。这对离校前夕的毕业生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高校的管理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颂长冶久抓,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它的警惕。不能等到毕业甚至是离校时,悲剧上演了才意识到其重要性和严重性。

(三)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

(1)职业指导与人文关怀并重,培养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求职心态,冷静地处理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加强对未落实工作岗位毕业生的辅导,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上岗、后择岗、灵活就业”的观念,同时做好“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成绩较好、受过挫折、多次见面都未能录用的毕业生加强指导。

(2)毕业生离校前夕,不仅有诸多的个人问题要处理解决,更有较为复杂的离校手续等待处理。头绪既多,时间又紧。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依照统筹法,设计一个操作较为简便的工作流程,帮助毕业生方便、简省而又符合规定地完成这项工作。

(四)加强部门合作,延长工作手臂,形成工作合力

高校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牵涉面广,这就需要学校各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网络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互相合作、通力支持才能得以解决。

以行政管理手段为监督的保障方法,保证文明离校各项措施的落实。各相关部门力量联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五)高校毕业生也要控制自己离校前的各种不良情绪,配合学校开展各项离校工作

(1)及时舒缓、发泄不良情绪。挫折不可避免,要及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痛苦和不满。一是转化法。当内心极度矛盾、痛苦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全身心学习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排解苦闷,放松心情。二是宣泄法。可以向你信得过的人去倾诉。把自己内心的伤痛宣泄出来,在他的安慰与指点中舒缓不快心情。

(2)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人的情绪处于压抑或不稳定状态时,应加以合理的宣泄,这样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情感状态。宣泄要注意适度,找到合理的方式,不能动“武”,还要注意场合和对象。

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管理工作,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分析和把握学生即将毕业时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探索毕业生离校前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切实把文明和顺利离校落到实处,着力营造一个文明离校、安全离校、有序离校的氛围,保证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闵晓阳,切实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思想政治工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

[2]赵宝新,高校毕业生离校心态分析与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3(5)

[3]吴美珍,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探索,1998(1)

[4]童学敏,高职教育就业为导中的“学生为本”[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6:23-24

毕业生文明离校的宣传标语 篇4

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3、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

4、挥手道珍重,昂首笑春风,情留校园里,心系大天地

5、力行求是勇于创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6、礼仪之道永时尚,时尚达人我来做。

7、牢记自己在建大的小小理想,在浮躁的世界上有所坚持会让你不会轻易放弃;

8、未来有风雨兼程,也有雨雪初霁,但只要秉承勤奋拼搏的信念,就会迎来属于每一个人的光辉岁月。

9、天空吸引你展翅飞翔,海洋召唤你扬帆启航,高山激励你奋勇攀登,平原等待你信马由缰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尊重你我他,快乐靠大家。

12、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

13、今日是挑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

14、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5、文明天天讲,新风日日树。

16、牢记老师对于你的期待与关爱,这份诚挚让你在人生起伏冷暖变换中感到温暖;

17、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18、师恩难忘.珍重同窗.告慰父母

19、礼貌伴我行,天天好心情。

毕业生文明离校倡议 篇5

2012届全体毕业生:

时光如白驹过隙,毕业的骊歌已悠然敲响,你们即将结束大学生活,带着母校的美好祝福,告别赤峰学院,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回首往事,你们走进赤峰学院时的青涩与稚嫩历历在目;而如今,你们已学业有成,羽翼渐丰,成为奋发有为的知识青年。而今你们即将背上行囊,离开熟悉的美丽校园,去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校团委真诚向全校毕业生发出如下倡议:

1、怀感恩之心、树自身形象。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我们要感谢学校、老师教诲之恩,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周围的老师、同学们展示一个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自我。

2、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离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文明离校。讲文明礼貌,自觉维护学校治安秩序。严禁吸烟、酗酒、蓄意闹事、打架斗殴。谨记校规校纪,我们有良好的开端,还要有完美的结局。

3、.奉献爱心,留住永恒,尽己所能为我们的校园增添色彩。有无法带走的书籍、用品归拢好,让那些曾经陪伴过你们的“小东西”,继续实现它们应有的价值。积极响应和参加在毕业生中开展的一系列“文明离校”活动。提倡每一位毕业生都能为母校“做一件好事,献一片真情”,用实际行动为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4、铭记校风,奋发有为。我们的母校——赤峰学院,见证了我们的青春,佑护我们的成长,当我们要离开这里的时候,身上早已刻上了她的烙印。我们与她之间的感情,早已是血脉相通,永不能离分。我们要牢记母校“长学识修人品,炼智慧铸师魂”的校训,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奔赴社会的四面八方,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挑战与压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为母校争光添彩,为国家作贡献。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我们衷心希望离校之际,带走雄心,留下文明,在未来的日子里,把牢记使命,握时代的脉搏,锐意进取,敢于拼搏!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好最后一班岗,文明离校,起航人生!

学生联合会

毕业生离校注意事项 篇6

1、学生办理“离校程序单”盖章流程

(1)2011年6月20、21日,楼管为毕业生办理宿舍财产退还手续。(详见 2011届毕业生退宿手续办理流程)

(2)2011年6月21日学生持“2011届毕业生宿舍财产退还登记表”。(同一个班级如有多个宿舍,可以集中填写在同一张登记表上,但男女需分开填写。登记表上的 “宿舍、姓名” 栏由毕业生填写,其余栏不填。)

2、借用物品

毕业生退还宿舍财产后(如椅子),因毕业典礼、延迟离校住宿需要,毕业生可持有效证件(身份证)在楼管员处办理借用。同一个宿舍若有多人,只需最后一名离开宿舍的毕业生前来办理。

3、延迟离校说明

1)、毕业生办完退宿手续(凡盖过宿舍退宿章视为已退宿)应带全自己物品离开宿舍,不准继续在宿舍内逗留或居住;

2)、截至2011年6月23日上午10:00点,因车票原因需延期离校住宿的毕业生:个人需提交申请书及一张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系部生管老师签字→ 辅导员签字→ 宿管科审批安排住宿→ 楼管员处借相应宿舍钥匙。全体延迟离校毕业生必须在2011年6月26日 上午10:00点前文明离校,住宿期间各系自行派人管理。

※毕业生延迟离校住宿申请:

时间:2011年6月21日,8:30—11:0014:00—16:00

地点:实验楼A1架空层(地点若有改变另行通知)

4、宿舍整理

为迎接新生入住,楼管员将对已退宿学生的宿舍进行卫生清理,届时宿舍内遗留的物品视为废品,不予保留。

后勤管理处宿管科

关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若干注意事项 篇7

一、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出现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夕的不文明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公私财物当做宣泄工具

这是毕业生不明文行为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他们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以达到宣泄情绪等目的, 不仅对自己的财物使用“扔”、“烧”、“砸”等方式处理[1], 甚至对公共设施如宿舍门窗、电器等进行破坏, 还会随意乱丢废弃物, 对校园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2、放纵自我

毕业生以吃散伙饭为由, 相互宴请, 酗酒后发泄牢骚不满, 对曾经有过节的老师或同学实施打击报复, 轻则挑衅谩骂, 重则聚众斗殴;他们生活糜烂, 整日堕落, 以逛街、看电影电视、玩游戏等方式消磨时间, 在网吧、KTV等场所夜夜通宵;漠视学校规章制度, 在重修、补考中作弊, 精神空虚, 男女同宿, 在论坛、贴吧等发表不利于学校的负面言论。

3、逃避毕业后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

离开学校这个避风港, 迎面而来的种种现实问题, 面对就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 一些毕业生选择以逃避的方式对待。因学分不够、受到处分等原因无法顺利毕业, 在求职过程中受挫, 毕业导致的恋人分离等问题, 给毕业生带来沉重的精神打击, 部分学生沉溺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甚至使用自杀的方式逃避现实。

二、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背景原因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问题直接肇始于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实施[2]。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各高校连年扩招, 从2001年到2006年, 全国高校招生总人数以平均每年83.4万激增。虽然各高校一直在努力壮大师资队伍, 但仍无法满足迅速上升的学生人数, 这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甚至会引发潜在的社会混乱和高等教育的重重危机。

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 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不文明行为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 就业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虽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仍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有考研成功的学生调侃:“考上研究生就相当于被判了死缓, 同样是失业, 只不过缓期三年执行”。就业压力得不到缓解, 直接导致毕业生心中积怨, 对学校和社会不满。 (2) 经济负担重。随着物价上涨, 日常生活开销加大, 家庭所需负担的高等教育费用逐年增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不合理待遇和挫折, 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等现状, 致使家庭最初投入时的预期与现实结果存在明显差距。 (3) 感情受挫折。毕业生离校之时不少情侣因为地域、家庭等因素不得不选择分手, 面对情感的割舍, 一些学生选择了不文明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抑郁和痛苦。 (4) 人格未成熟。尽管毕业生已经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 已具有成年人的独立感和责任感, 但他们仍处于人生的不成熟期, 还存在着容易冲动、好模仿、爱张扬、好起哄、从众心理等的青少年特征[3], 面对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有时会觉得很拉风, 不但不加以制止, 反而还参与其中。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高校毕业生, 对于未卜前途的担忧, 对于人生抉择的迷茫, 使得他们本来就不够成熟的人格更加脆弱, 尤其对于在求职过程中受挫的毕业生更是如此。

2、学生心理原因

毕业生离校前所表现出的烦恼焦虑、固执叛逆、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 是导致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又一重要原因。毕业生的择业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对自身条件、家庭条件等的焦虑。因求职压力过大而伴有失眠、健忘、敏感、猜疑等问题出现。面对遭遇到的挫折和不公平待遇, 一部分学生表现为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采取消极的态度, 甚至对外界事物漠然置之;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出现了叛逆心理, 听不进他人善意的批评与建议, 我行我素[4]。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都会不同程度的导致毕业生离校前偏离正常行为的发生。

3、学校传承原因

毕业生的不文明离校行为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恶性循环[5]。对于非毕业生来说, 当他们目睹师兄师姐们离校前的不文明行为还是偶然发生的时候, 是可以给予理性客观看待的, 甚至还会对其劝阻。但当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的时候, 就会给非毕业生一个负面的暗示, 他们会自然的认为离校前是发泄对学校和社会不满的一个很好时机, 因此, 每到学生毕业离校之际, 他们就会蠢蠢欲动。

三、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1、系统教育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靠预防和疏导, 而不是强制[6]。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间断的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首先, 新生入学伊始, 便全面开展道德规范、文明礼仪、校规校纪教育, 使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 将良好的行为准则牢记于心, 时刻规范着自身行为。其次, 把毕业生教育工作有序地列入高年级学生工作之中[7], 使他们认识到即将面临毕业, 提早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人际交往能力, 为最后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需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如学校网站、QQ、飞信、校内网、论坛等途径, 加强对毕业生思想状况的了解。通过深入学生宿舍调查了解和分析, 以及对往届毕业生离校情况的总结, 提前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进而以集体座谈和个别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教育。 (2) 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对于有经济困难、因违纪受过处分、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心理出现问题、无法顺利毕业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要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 以朋友的身份心与心的沟通交流, 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对毕业生进行情感教育。用真情去感化学生, 表达对他们美好祝愿, 如使用“今天我以母校为荣, 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等内容的标语, 使毕业生对母校的依恋之情油然而生。 (4) 开展一系列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站、报纸杂志、宣传栏、条幅标语、网络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采用“文明离校倡议书”的发放、举办“文明离校签名活动”等方式, 营造良好的文明离校氛围, 使文明离校深入毕业生心中。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以“倡导树文明新风、展当代大学生风采”为主题, 举办毕业晚会、师生茶话会、种植毕业树、争创文明宿舍、为母校做一件好事等活动。通过活动, 可以使毕业生的离别之情得到正常途径的宣泄, 从而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人本管理

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毕业生文明离校管理。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管理规范化的保证, 是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制度的建立要以学生为本, 在充分了解他们思想状况的基础上, 制定出一套合理、规范、人性化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守则。 (2) 设立“毕业生文明离校办公室”等专项机构, 专门负责接待来访毕业生, 帮他们解决毕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日常工作狠抓落实, 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能因为是毕业生就放松对他们的管理, 这样只能对不文明行为更加姑息纵容。继续坚持考勤制度、宿舍卫生检查制度, 对不文明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和处理。 (4)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以宿舍、班级为单位, 指定学生骨干负责, 及时发现和反应毕业生中存在的问题, 消除不稳定因素。同时, 教育他们以实际行动带动其他同学, 规范毕业生的整体行为。

3、真诚服务

牢固树立为毕业生服务的意识,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1) 加强就业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实时发布和收集就业信息, 及时传达各项就业政策, 与毕业生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组织召开校内专场招聘会、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综合类招聘会、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等多种形式开拓就业渠道。及时了解毕业生所关心的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通过举办就业讲座、就业知识竞赛、发放就业宣传手册等方式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就业观念, 鼓励他们到基层去。 (2) 尽可能的简化毕业生离校手续。面对头绪繁杂、工作量大、时间集中的毕业生离校工作, 要努力调整工作状态, 以良好的态度为毕业生服务。对于毕业生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应积极的给予帮助和协调, 确保他们的离校简便、高效、优质有序的进行[8]。唯有真诚为毕业生服务, 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母校的关怀, 从而使惜别之情更加深刻, 文明离校便成为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

摘要: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工作的关键一环, 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毕业生离校前出现的各种问题, 深入分析和思考其原因, 从系统教育、人本管理和真诚服务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毕业生,文明离校

参考文献

[1]张春华, 胡华.高校毕业生安全与文明离校工作的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黄璐, 李成, 刘永丽.大学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与管理.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3]郑平燕.关于做好大学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的若干思考.大众文艺, 2010, (12) .

[4]欧嘉烟, 林腾辉.高校准毕业生离校心理剖析.宁德师专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5]贾红霞, 刘晓静, 王晓燕.高校毕业生不文明离校行为的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6]李磊, 梁树清.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探析.西北医学教育, 2009, (5) .

[7]柯毅萍, 王毅华.毕业生文明离校的管理工作.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上一篇:给老师的教育孩子经典句子下一篇:片片枫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