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1

一、由薪到心的善待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努力;而员工的生产热情,需要有良好的身心状态来保障。重视员工的精神心理需求,增强激发的是员工的归属感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流砥柱,建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释放生产潜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因此,善待员工,不仅是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善待,不单要有合理的薪酬待遇,而且还应更多地体现在人格的尊重、生活的关心等多个方面和细节上。只有企业把员工当作丰富、独立的人来对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员工才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全心投入,真诚奉献,与企业风雨同舟。

二、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客户

企业在激烈的商场激流中能否成为常胜将军,企业是否可以更好的发展,除了管理者的决策外,主要看员工是否有向心力、凝聚力,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是提升员工凝聚力的无形资产。可以说员工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命脉。短期来看,管理的根本是实施到最基层的员工中,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

凝聚力是直接导致销售能否成功的重要原因;长期来看一个优秀的员工团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尤其是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够与企业同舟共济。反而言之现在美容师流失的事情,恐怕每个美容院都曾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这对美容院及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伤害。而优秀员工是一个美容院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因此优秀员工、优秀人才的外流如同资金外流,直接造成了顾客流失、业绩急剧下降等后果。

三、员工是服务优势的最重要来源

员工是服务优势的最重要来源。企业制定相关的服务标准,操作规范,然后要求员工遵照执行,这是服务工作的基本思路。但是我们知道,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贮存性四个基本特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不光是消费者参与了这一过程,企业的员工同时也参与了这一过程,企业对顾客的服务必须通过员工与顾客面对面的交往才能实现,员工在这一交往过程中为顾客提供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好坏是由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表现直接决定的。在员工为顾客提供的短暂过程(理查德?诺曼称之为“真实瞬间”)中,员工行为至关重要。这一个短暂过程是企业难以直接控制的,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服务质量,赢得服务优势,把握好“真实瞬间”,企业必须更加重

视员工——内部顾客,为其提供优质的内部服务,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对外部顾客的服务质量。

四、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2

主要著作:《市场经济中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史述论稿》、《魏晋南北朝财政史》;论文代表作:《公共财政的宪政思维》、《论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现代税收的宪政精神》、《逃往瓦朗纳斯》等。2009年5月,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正说包公》系列节目。

早春时节,两会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知名学者、财税专家李炜光教授,请他就物流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问。

《中国储运》:物流企业要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宏观角度讲,应该说税收政策是最重要的政策杠杆,也是企业最关心的政策问题。您认为,如果国家在物流税收方面有所调整,对促进我们物流业的振兴与发展有哪些意义?

李炜光:税收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杠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由于与物流企业相关的一些税制调整改革较为滞后,当前物流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税收环境不是太好。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国家在物流税收政策上做更加积极的调整,肯定会受到物流企业的欢迎。

总体上讲,物流业的利润比较低,经营不易。如果我们只是着重于眼前税收量的“所得”,那么从长远来看,国家在税源方面就会有更多的“所失”。我的观点是,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应该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而不要给它设置障碍,特别不要用较高的税负限制它的发展。

物流业是经济领域的“主动脉”之一,要搞活经济,必须保持流通领域的顺畅无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货车是不限行的,甚至有优先通行权,跟公交车一样。公共交通车是解决人的流动问题,货车解决物的流通问题,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能把人放开,物却处处受阻,而我们国家恰恰在物流方面存在问题。

现在对物流税收政策的调整,我认为到时候了。税制改革在方向上国家早已确定,我以为不足的是力度还不够大。税收优惠的力度越大,受惠的企业越多,物流企业就越红火。在物流领域,小企业特别多;很多大中企业发包给他们,不能因为他们不起眼就不受重视。如果这些小企业也都发展起来了,市场只会更加活跃,物资流通只会更加流畅。从国家税收角度讲,税源就肯定跑不了,而且是长久可以依靠的税源基础,这个账是很划算的。

物流企业的税负主要放在流通环节,是流转税的税种;如营业税和增值税等对企业影响比较大,所得税的影响相对说不是很突出。流转税的改革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生存状态,从国家调整物流税收的意义上讲,毋庸置疑,就是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员工的生存状况,进而表现在整体经济流通是否顺畅。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实行轻税政策。征收流转税容易出现重复征税现象,重复征税问题这几年有所减轻,但还是存在;这是税制自身缺陷所决定的,但它对物流企业的负面影响比其它企业大。虽然大企业一般都要业务外包,客观上小企业也能间接得到一些优惠;但长期来看就显得不够公平,不要总是把优惠政策只给大中型企业,对小企业也应“网开一面”。不怕企业小,不怕它多如牛毛;只有把税负降下来,愿意从事物流业的企业就会增多,就能把更多的小企业带动起来。

我们在物流税收方面的改革试点进行了好几年,但全行业实施起来太慢了。像天津滨海新区,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实主要是发展物流业。那么属于地方税种的营业税,在政策上是不是可以给物流企业一些更大的的优惠政策呢?我认为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近年来天津市已经实行了一些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对滨海新区的政策倾斜,但总体看力度还应该再大一些。

从全国来说,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只有400多家,而全国现在至少有70万家物流企业;其中有3万多家具有持开票纳税人资质,可是它们目前并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很没有长远眼光。

《中国储运》:去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曾提出了在“三年规划期内对物流企业采取特殊的税收支持政策”的建议,并提出了如果“普遍实行不方便界定,建议首先在按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经评审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实行”。从宏观上看,您认为这一建议中的税收支持政策会不会普遍实施?如果只是在A级企业实施的话利弊有哪些?

李炜光:这个问题提得好!我认为,只在A级企业实行不是不可以,但这的确在企业之间造成了新的不公平。试点到一定程度就应该总结经验,推进下一步的改革,扩大优惠范围。

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税制改革,近年来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的改革总是比实际需要慢半拍,比如增值税转型。所谓增值税是销项税和进项税相抵之后的部分缴税,是一种中性的税收,以不影响企业效率为原则。可是我们的增值税转型却一拖再拖,试点没个完;包括东北、中南六省市都是试点单位,向全国铺开已是去年年初,却恰好赶上了金融危机,效果就打了折扣。原因很简单,受危机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却没有多少钱去购置设备了,增值税转型就难有显著的效果,这个教训应该汲取。现在我国物流业有很大的潜力,税制不要成为制约它发展的瓶颈,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税制和其他政策促进它的发展。

客观上讲,我国是政府推进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政策关系着行业的兴衰。政策扶持力度的有无、大小,直接关系着物流业的命运、生存和发展。去年我国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对物流业的发展很有促进。眼下,如果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再放宽一点,具体说是税收少收点儿钱,就能够促进物流业尽快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反过来就会给政府的税收提供丰厚的税源,是国家收入来源的又一个增长极。理论上讲,以暂时税负的减少,换来长久的税收来源,这是很合算的。当然,对物流业这个新兴产业可以试点,如用A类企业试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及时总结经验,扩大优惠的范围。这需要学者、企业家和人大代表们客观地把问题提出来,媒体也应该给予更多关注。

《中国储运》: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取消了对物流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的规定,而改为“就地预缴”。但网络化经营、一体化运作是物流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客观上割裂了物流企业的网络关系。从我们的税收方式上,您认为物流企业能不能取消对跨省市总分机构物流企业实行“就地预缴”的政策,实行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统一申报缴纳呢?

李炜光:这个问题比较专业,这是所得税在哪里缴纳的问题。物流企业是流通的,有一个跨地区的业务流转问题。我认为这个税应该由总部来缴纳比较好,现在我们国家的税收政策也是这样规定的。取消对物流企业所得税统一缴纳的规定,而改为“就地预缴”,这个征税方式可能从征管上比较便利,但没有更多地从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因为各分支机构都去交税,有可能造成企业税负重。汇总起来年终才算总账,不少企业年终汇算清缴时会有退税的情况,但一则退税不是很容易,二来占有企业的资金比较多,所以由总部缴纳比较合理。这个问题不只是涉及到物流企业,其他企业也一样;因为有的企业分支机构跨越很多省份,企业分支机构不一样,内部就要调剂利润分配。对应该急切扶持的企业,国家的税收方式也应支持一下。

我以为,我们现在的税制为纳税人和企业考虑得是不是少了点?凡涉及到税制、税收组合或者叫税制结构上过去有个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是考虑纳税人的利益比较少,考虑政府自身利益比较多;甚至我们很多专家也这样考虑问题,出谋划策让政府多收税。这样认识问题很不全面,应该从纳税人的角度考虑,维护他们的权利;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状态的改善,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我国的税制组合有一个弱点或者说缺陷,从财政收入这个角度考虑得比较多,是一种收入型税制。当然,从今年的情况看,税收的形势压力很大,给一些企业减点儿税确实不易,这也是为什么物流企业税制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的问题,你是考虑到税收的暂时利益,还是考虑到未来长久的税收基础和税源?从哲学上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你要是放水养鱼,让企业干得更好,那实际上是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政更好。但不能否认,有些官员考虑得不这么远,这可能跟他们的任期和上级要求有关;影响当期税收总量的改革设想总是很难通过,这是我们国家有利于民间、有利于企业的税制改革措施总是出台较慢的原因之一。

不要认为企业不愿意交税,实际情况是谁都愿意交税,交了税大家干活安心,合法地发展企业;发展前景看好、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就更不愿意逃税了。

《中国储运》:自2009年实施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允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物流业虽然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但其主要业务均属于营业税纳税范畴,享受不到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从今后国家对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角度讲,物流企业有没有可能享受到增值税转型政策?

李炜光:这个问题上面我们也谈到了,其实最主要是涉及到商品的流转税。的确,有一部分物流企业是要缴纳增值税的,如汽车运输类。但他们一般没有增值税的进项票,在交税的时候无法抵扣,只能按照全额交一个3%的比例。所以这就涉及到了增值税的改革。增值税的改革已经开始扩展至物流企业,还应该进一步扩大到所有的物流小企业,让他们正常使用增值税发票,缴纳增值税。可考虑设计启用一种新型的“物流业专用发票”,可以解决综合性物流企业增值税发票的抵扣问题,有利于物流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而降低物流成本,这样做对物流企业的助推作用是很大的,不是小问题。

《中国储运》:李教授,去年国税总局讲要进行税制结构调整;有消息说今年力度将会更大,那么它对社会和民生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李炜光:税制结构调整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分配问题。我认为未来中国的核心问题是分配问题,包括分配的权利和分配的具体政策制订,具体说是它的制度的规定。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定阶段的时候,应该也必须对基本政策做一些调整。

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时候,有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什么要有这种变化呢?就是因为它在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后,出现了国民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情况;富的太富,穷的太穷,这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在当时的日本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够只顾经济增长速度了。如果再去拼资源、拼人力、低工资、低成本式的发展,它的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率就会下降;再要求还是原来那种速度就难以做到了,就得投入更大的资源才有可能维持原来的增长速度。这很不划算,社会上也会出现不稳定因素。日本当年看到这个危险了,所以它在政策上就做了根本性的调整;一下子把所有人的收入都往上增长一倍,使得低收入者一系列的问题都得到比较好地解决,社会矛盾也开始平复,日本迎来了它的经济起飞阶段。

我们这里也是一样,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不改变的话,我们的高增长很难保持下去,增长的边际效率实际上已经在降低了。

中国这些年的增长确实很快,即使是去年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们还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也要看到,我们为求高增长速度所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比如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型企业受到很大打击。政府就不得不投入四万亿,加上银行贷款十几万亿的资金量,才能换来8%左右的增长。而我们的收入差距依旧,我们的经济结构依旧,产能过剩依旧,社会保障状态依旧;这个账我觉得就不划算,尽管我不否认增长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我们现在有些政策实际上在挤压中产阶层。中产阶层遭到挤压,而城市贫困者,每天为了生存而卖力工作,收入不高,一生都得为住个房子而奋斗,很悲壮。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人们的情绪和生存状态,往大处说,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应该说,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就必须调整基本分配政策。分配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分配权利,谁能决定这个分配?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就是中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程要加快了。再有一个就是分配结构和具体的政策,比如说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可以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公平一点,这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所要求的。

《中国储运》:1994年国家进行税制改革,中央把财权收上去,把事权下放到地方,今天来看问题不少,您认为这种不匹配的关系根源在那里?

李炜光: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不匹配,他们之间实际上也是一个分钱的利益关系。这个利益关系太过向上倾斜了,中央拿得多,很足实,足到什么程度呢?它可以到了年底突击花钱,为钱花不出去而着急。可是,这并不标志着中国财政状况就富裕到钱多得没处花了。地方政府越到下面财政越困难,这样对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就造成了困难。地方没钱只好自己创收,上面对一些不合法、不合规、走边缘的政策做法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结果导致财政秩序、税收秩序的紊乱。这种事情做得久了,就会客观上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缺了这个钱过不下去,可是钱的来路却不是正常的税收,而是不大规范的收费,而且越来越固化。所以,我觉得税改最主要的是体制出了问题。这次两会要把土地财政纳入预算,希望能尽快实现。

一个国家的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通过税收才能培养出来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的意识。纳税人的意识不应只是纳税人有,政府也得有。政府向纳税人收税,要首先得承认纳税人的权利。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在观念上还需要解决。

《中国储运》:去年有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而地方政府因为利益所在,在这方面具有盲目和冲动,因此出现了债务问题。今年这些问题依然突出,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炜光:地方政府的债务到底能不能收回来确实是个问题。政府投资用另外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他在花别人的钱做事。这个钱不必对纳税人负责任,政府不是真正的借债者。总体上说,政府投资的效益一般总是差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所以这么大的资金投下去,效益是要打折扣的,不可能比私人投资水平还高。如果说救救急,先把金融危机难关渡过去还可以,但是长了可不行。不管是技术进步、企业效益的增长、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等,都来自于经济实质性的繁荣。所谓“实质性”,就是放开让民间去发展,让市场更有力量,让民间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去消费,去投资。

《中国储运》:今年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一年,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年;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召开的两会,对此都十分关注,作为财税专家您看怎样才能促进这个经济转型?

李炜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加工受到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内需消费来带动。我们不能总有四万亿,也不能总有十几万亿这么投,如果钱再这么松着口投的话早晚会出问题的。当然,要提高内需,大家首先要有钱花。如果不增加城镇居民的基本收入,如果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农民不能进一步富裕起来的话,就很难扩大消费、提振内需。我们的经济转型需要和提高居民消费密切相联系,这是个整体上的战略考虑。

现在的税收,我感觉个人所得税、企业增值税、流转税都有偏重的趋势,人们的收入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下降;可是税收往上增,这就逆向而行了。我是一个减税的强烈呼吁者,只要是让我表态,我就要求减税。为什么呢?从中国古代历史传承下来道理很简单,如遇上自然灾害,年景不好了,就要给百姓减税,连封建社会的皇上也懂得这个道理。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福利经济学,讲的就是减税的学问。减税可直接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大家口袋里的钱多了,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就都有了本钱。

一个社会的经济繁荣,不能只靠政府投资来带动,必须是整个社会、公民和企业的总动员。大家都去投资了,有钱消费了,经济繁荣和经济转型就会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了。

《中国储运》:如果国家近期内不能对物流企业的税收政策有所调整,那么物流企业在调整和振兴中应该怎样充分运用税收杠杆?您有没有好的建议?

李炜光:中国企业合理避税的空间总体上是比较小的,但企业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加强自己的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规范化。企业应该找个好会计,应该在税收政策空间中不交“冤枉税”。比如引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管理方法,运用好税收方面的政策等。作为企业,一定要有一个理性明白的会计,不能让交税成本远远大于业务开拓成本,税务成本的核算和业务成本的核算一定要结合起来。现实中,我们的有些老总常常是只注意业务量的发展,但忽略了税务成本的状况;特别是我们物流企业的利润本身就低,其原因其实是成本太大了,交税“往枪口上撞”。有些税负本来就很重的业务不要再去加大比例和数量,尤其一些小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忘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税制改革的方案和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所有纳税者都要按照国家的法律要求经营,这是确定无疑的。如果国家尚未出台更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在遵从的同时,自己把税务成本和经营成本计算得合理些,尽量减少企业的额外负担,这不单单是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好处,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繁荣都是一个客观可行的促进。

让文化成为学校传承和发展的动力 篇3

校园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

学校与其他单位的不同就在于它的育人功能。所谓“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处花草都育人”,讲的就是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表象上来看,校园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环境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外显形式。这种外显形式除了大家经常见到的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的标识用语外,更多地表现在学校的规划布局、环境营造、布置设计等方面,这里面都需要体现出一种文化的元素,彰显出学校的文化特质,让师生和家长一走进学校,就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觉得这是一个读书成长的地方。学校的文化长廊、走廊、教室的布置,教师办公室的布置,都要体现出文化味道,体现出学校的育人理念。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聚集,烘托出一种强烈的文化味道,使每一处、每一地都弥漫出一种文化气息。让每个走进学校的人,生活在学校里的师生都能受到感染,接受熏陶,从而形成文化上的认同,产生认识和精神上的升华。

二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不是单纯讲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秩序文化。对于学校而言,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校的教育行为怎样实施,都需要一个秩序。这个秩序主要表现为学校的制度文化。一个学校需要制度文化,只有在制度文化的激励和约束下,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才能有保障,才能有序开展,才有可能形成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这是学校职能发挥的基础。所以,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首先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形成一系列配套的工作制度,从而产生工作惯性,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学校工作的保证,也是学校的推动力。制度文化一经内化,它对学校产生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

三是行为文化。行为文化,简单地来讲,就是行为方式,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单位,自然不自然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行为文化。对于学校而言,行为文化不可或缺。学校应该结合各自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行为文化。如果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依托,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为文化体系。如果学校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以爱国主义为圆点,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为统筹,以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载体,形成一套爱国主义教育体系。行为文化是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落脚点,也是各种文化效能的实施和体现,忽视了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也好,制度文化也好,都无法落地,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的现实意义

因各种思潮的影响,校园文化曾一度被少数学校所忽视,处于学校工作和学校建设中的次要地位,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也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挥。那么,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一是把教育理念具象化。教育理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校园文化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并能够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其内化成个人的精神品格。比如南京的夫

子庙小学,多年来通过以“孔子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教育理念显得清晰而具体。一走进学校,大家都能感受到很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孔子的言行,甚至连孔子的精神世界都以物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每一个人都可触可感。每一个置身其中的师生,在耳习目染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教育理念,并逐步学会用这种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二是体现出学校内在的精神。学校和人一样,都需要一种内在的精神,只有具备了内在的精神气质,才能深入地影响人,打动人。人的精神靠外在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同样,学校的精神也要靠外在的校园文化体现出来。通常来讲,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概念化表述,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清华大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既体现了学校精神,也体现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要求。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精神的具体阐释,比如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实验小学,多年来坚持打造“卞和文化”,坚持以卞和的爱国精神、坚贞的信仰、识玉的智慧和献玉的勇气,来打造和提炼学校精神,让师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卞和精神的可贵之处,以卞和精神来培育学校精神,升华师生的精神境界。所以,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随时随地感受到它的精神风貌。

三是引领着学校教育品格的形成。学校教育品格,说到底就是人的品格,就是生活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品格。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一种校园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教育品格。这种品质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怎样让它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这需要通过校园文化这个载体来体现。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育品格的形成。好的校园文化让长期置身于其中的师生,经过长期的感染熏陶,聚集了相应的精气神,这些精气神发散出来,就形成了不同的个人品格。个人品格中相同的特质聚集起来,就形成了学校的教育品格。教育品格一旦固定,就形成了学校的内在涵蕴。因而,我们要避免让校园文化走向碎片化、松散化的误区,要努力让校园文化科学化、序列化,最终走向整体化、系统化,从而形成学校内在的品格,通过内在的品格引领学校教育品格的形成。

文化托起学校的未来

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长远,托起学校的美好未来。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它的影响力是长远的,也是持久的。这是我们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所在。

一是好的校园文化能推进师生的健康发展。师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感受者。校园文化对师生心理品格的形成和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名师生都能感受到上进的力量,从而焕发出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也必将影响他的一生,甚至成为他一生中的一个行为准则。比如学校打造以国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置身于其中的师生除了打下深厚的国学底子外,还会具有中国传统文学中蕴涵的气质和做人的品行。传统文化中散发的智慧光芒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夜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形成了一种人格的特质。不同的校园文化,比如北大的兼容,清华的严谨,熏陶出来的学生特质不一样。因特质不同,行事方式不同,他们将来的发展也就不同。所以说,校园文化的影响,更多地是影响在师生未来的发展上,影响他们的思维观念和处世理念的形成,甚至会在他们一生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二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和推动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没有文化的学校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也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讲,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密码”,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校园文化浓郁的学校,会形成发展的惯性,校园文化会带动和推动学校沿着既定的轨迹持续向前发展。反之,没有文化的学校,就没有方向,也就没有未来。大凡名校,都是校园文化积淀的结果,因积淀而深厚,因深厚而久远。学校若想发展,就得依靠校园文化建设,一点点儿地积淀,让学校在积淀中发展,在发展中积淀,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

让创先争优成为行业发展动力 篇4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在新形势下开展创新争优活动,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行业发展的需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优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特征和一贯追求。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还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无论是建设全民族的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战争,还是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夺取全国政权;无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热火朝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是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都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永远保持先进性,成为引导社会前进,领导各项事业成功的坚强核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和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62年,党员人数达到时7900万。但党员多并非政党强大的唯一标志。苏联共产党在约有35万名党员的时候夺得政权,在约有550万名党员的时候打败希特勒,在有近2000万名党员的时候丧失政权……在和平年代,我们党要经受长期执政的考验。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矛盾,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就必须要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来提高执政能力。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新形执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了崭新的内涵。在道路运输行业,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为行业明确发展方向、赋予发展动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及创造优秀的文化条件上;体现在指导行业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推动各方面具体工作的落实上。我们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凝聚力,转化为保持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推动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从而提高我们管理行业的能力。实现转化的基础就是要使创先争优成为行业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

让学习成为前行的动力 篇5

各位领导:

大家好!

久别课堂,重逢党校,白日上课,夜晚自习,大家习惯吗?不习惯是肯定的。我们来党校学习是要克服困难、是在挑战自我,也是在提升自我。下面我把近两天来对来党校学习的思考与感悟向各位领导汇报,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工作这么长时间了为何还要了来学习呢?学无止境,与时俱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稍不留神就成半文盲。不学习智能手机会用吗,不学习电脑办公行吗,不学习大数据时代还能立脚吗?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是增进知识、提升技能、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不能潜下心来学习和钻研,就难以胜任工作,更难以担当大任。”青年干部正是干事创业的时候,理应多加学习。习近平曾说:“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为何要到党校来学习呢?读书看报,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都是学习的有效形式。为什么非要到党校来学习呢?沉浸在党校特有的文化学习氛围中我在努力思考这一问题。党校是党员的学校,是党培养干部人才的学校。毛主席曾说:“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党校学习就是要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党纪;努力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统一思想认识,增强 “四个自觉意识”;让党员干部会干事,干好事,不错事。

党校学习就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党校学习不单单是学习理论,更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经验总结,争取把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党校学习也是交流互学。来自不同岗位的同志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工作方法,研讨问题,交换看法。这种集中学习是思维的碰撞,是观念的引领,是相互提高。这样看来,集中时间在党校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各位领导,我们都知道学习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是我们要将“学”与“做”紧密结合起来干事创业。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我们工作任务有多重,时间有多紧,都必须及时加强学习,善于学习,要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引入工作,工作带动学习,努力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带头学习,成为学习型干部,争先学习,建设学习型的单位、学习型政府。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6

记得在一次英语课中,我请一位性格内向的小女孩朗读课文,她在读课文时读得非常小声,几乎都听不到,在同学们的一片抱怨声中终于读不下去了;她的脸涨得通红,我立刻说道:“大声地读课文,还要读得字正腔圆,确实不容易,每个人都怕读错了被取笑,站起来大声朗读实在需要勇气。谢谢你,请坐。”第二天,当这个孩子再次被叫到要朗读时,她毫不犹豫地立刻站起来大声朗读。

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常常在想,怎样才能鼓励孩子们学习呢?如果当时我使用那些无益的赞美和空洞的鼓励,比如“你读得不错,再读下去,大声点,每个人都难免犯错,不用怕!”这样的语言,是否能激励孩子的斗志?

看来,鼓励是要讲方法,讲艺术的`,如果方法不对会适得其反。通过几年来的摸索,我的方法是:让他们的学习有安全感,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怕。学习的主要障碍是孩子对失败、批评的恐惧,特别是对于低成就感的孩子。

什么是低成就,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个醉汉撞上了一根停车标志杆,他醉醺醺地往后退了一步,又继续按原来的方向往前走,结果他又一次撞到了杆上;他后退了几步,等了一会儿,又继续朝前走,还是又撞到了杆上;于是,醉汉抱住杆,向杆投降说;“没办法了,我被包围了,四面八方都走不通。”

一个低成就感的人和这个醉汉的处境相似,对他而言,每一个困难都是无法回避的标志杆,除了抱杆投降,别无他法。称赞的语言无法鼓励低成就感的人,因为他们很自卑,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发现,即使你告诉他“你很聪明,你很能干,你可以做得很好。”也根本起不了作用。

对孩子的鼓励除了用语言,也可以用一些文字和孩子交流,平时的家庭作业,我不给学生打等级,而是改用描述性的评语“你的书写很工整。”“你所有的单词都正确了。”“很高兴看到你写出这么有创意的句子。”结果孩子和家长也开始在作业的上方或底端给老师写字。如“谢谢老师的鼓励,孩子在家背书很认真,已全部背熟。”“老师,我喜欢学英语。”孩子和家长真诚的语言给了我更多的动力,我的评语使得学生们改变了对家庭作业的态度。

我对鼓励孩子的信条最好用下面的故事来加以总结。有一间狭窄的阁楼失火了,消防队员们冲进现场救灾时,发现里面有一个人仍然在沉睡,他们努力想把他搬下楼梯,但是却搬不动,他们正要灰心放弃时,消防队长恰好赶到现场,他说“把他叫醒,他自己会救自己。”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清楚,处于厌倦沉睡状态的孩子,是无法被用意良好的救灾人员拯救的,必须唤醒他们的潜能,他们才能救助自己。

鼓励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用尽各种办法诱导孩子学习,就像引诱鱼儿上钩一样。但是,切忌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挫伤孩子的上进心和自信。

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篇7

企业建立初期的运作和管理模式,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的发展,除了经营者的大智大慧,更需要有一批中坚力量,这批中坚力量就是企业创建初期共患难的创业员工。创业初期,大家可以共同吃苦患难,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时期,还是否能同甘苦,确实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在外企、国企、民企都工作过,了解不同体制的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同特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由经营者说了算,一般员工难以真正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目标,更谈不上参与制定了。我赞同孙伟华提出的要让每个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指标,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定位。但仅仅有这一些还是不够的,也并不能真正解决员工提出的问题,还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让这些元老及骨干们参与企业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制定,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在企业里,为员工搭建一个体现员工价值的平台,使得每一位员工感到在企业里,有较好的发展机遇和价值的体现。

2、对每个阶段目标与管理层和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最关键的要对员工承诺的利益按时兑现,绝对不能失信。

3、对于与经营者一起创业来的元老,我认为不是依靠定目标、加工资、发奖金就能留人,对于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对一部分员工,特别是中坚力量的管理层以股权激励,让这些关键员工持股,把员工的心留下,让他们感觉到,现在不是给别人干,而是为自己干,企业的发展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时,持股员工不单考虑如何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会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体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8

关键词:情景 互动性 自主学习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在化学教学的实际当中,仍有许多老师还是采取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学生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学习方式--前面的知识还没掌握好,就被要求学新的知识了,而没有掌握好前面的知识,学起新的知识来,导致新的知识更加不能掌握好,接下又要求学新的知识了。如此不断的循环。这就是学生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感觉化学越来越学不懂,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学的原因。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这就离不开学生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有效地指导,而且是长期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创新教育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二、高中化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

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育目标的关系,进而形成符合学习者自身条件的学习模式。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相对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学习者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确定,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三、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法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应用都离不开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三个当面工作:

1、师生观念的改变。教师除了发挥基本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必须参与学习,而不是教授与评判。在化学课堂中,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每一个过程,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结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实例具体阐述如下:课前教师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围绕提纲自学,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学会的知识去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并反馈不能弄懂的知识及疑难,使教师的“导”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具有效性。

2、自主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学生与教师组成的教育情境不断地产生交互作用。教师先设计好尝试的过程与结果,学生进行的活动也必须预先设计。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求得知识;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学习动机的强弱是决定学习成效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巧用学习成果及评价,促进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心里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化学有兴趣,就会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问题情景、视听媒体、故事、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等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喜爱化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愿学、乐学。学习成果及评价激发动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获得成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转化为下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会设置一些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成功,让成功的喜悦推动他进一步学习。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展示和评价,让其推动他克服困难,自主学习。我会定期展示每周的优秀作业,,张贴获奖证书或取得进步的同学的照片,公布进步最大的学习小组名单,以此来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在学生作业或试卷上有“闪光点”的地方,我都会批上“进步真快”、“书写不错”、“相信你会取得更好成绩”、“要是再认真一些就更好了”等激励性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力。

3、是教学过程的方法指导。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学习个性,教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自主学习指导,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在实际教学中,仅有自主学习动机,没有自主学习方法是远远不行的。因此,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元认知训练,使学生掌握一些预习、听讲、复习、反思的基本学习方法。教学生预习新课时,我根据教学目标,抓住知识点,写出预习提纲。提出问题后,要指导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预习要求去阅读课文,看例题,勾画出概念,找出关键词,归纳知识要点,试做自学作业,并把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反馈。由于有了预习新课的基础,教师讲课时就可讲学生不懂的,起点得以提高,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带疑听讲,听课效率提高,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要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更好地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需要不断指导、强化学生的预习能力,提高预习水平。

由以上可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一种尊重、民主、理解的教学心态去对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应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引导、帮助下让学生自主建构化学知识,体现学习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的《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9

作者/章立英

摘 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语言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英语学习的非语言因素(nonlinguistic factors)。殊不知,非语言因素直接影响着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教育艺术的完美展现。英语教师应努力学习,并掌握非语言因素在课堂中的应用,使之为教学服务。以非语言因素的概念为切入点,探讨了英语学习的非语言因素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以及非语言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体现。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

让员工成为服务高手 篇10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案例一:客房服务员小李从昨天当班就默默提醒自己,XX房间和张先生已连续在酒店住了6天,根据酒店对连续入住7天的客人的回馈措施,明天上班时要赠送张先生一份价值88元的水果,但她在究竟如何向早出晚归的张先生表达慰问之情呢?最后,她利用休息时间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一张卡片,上班时连同水果一起放入张先生的房间。卡片上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张先生您好!每天总是看您早出晚归地忙于工作,高温季节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哦!今天您已入住本酒店第7天了,按照酒店的对连续入住客人的回馈规定,特送上价值88元的精美水果一份表深深的感谢,希望它能解您疲劳,助您睡眠!同时,对酒店的服务还有什么需求请您一定要告诉我,我会竭力为您做到。可致电XXXX,还画上一张灿烂的笑脸。”

第二天,小李再去清理张先生房间时,发现卡片上多了一张笑脸,还有“万分感谢,非常感动”8个字。此后,张先生一直是酒店的忠诚客户。服务意识培养——最大限度地让客人满意或惊喜。有位旅游专家曾说:资源是死的,设施是半死半活的,只有服务才是活的,让客人满意并开心的“任务”最主要还是要落在人的服务上。因此,一定要培养员工全心全意、真心实意为客人提供服务的意识。让他们做到发自内心尊重客人,用心服务客人,快乐地对待客人。当然,这种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贵在岗前、岗中、岗后持之以恒地培训,耐心、用心、精心循序渐进地教导。正如,书是要用心读才能悟得真理,员工也是要用心教才能成为人才。

服务行为引导——经常进行服务课题研究。主要指经常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提升活动。比如:客房VIP接待设计比赛、水果装盘创新比赛、经典案例征文比赛等等,以此对员工进行潜能的挖掘和引导,使之印象深刻,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画家范曾说过:“习惯是一种无声的导师。”良好的为客服务习惯定能促进行为的自然表现。从而让员工焕发出最靓丽的风采。服务激励提高——及时表扬各奖励员工的优秀表现。管理上有这样一经验高明的表扬可以达到使下属偶然的良好行为变成持久的良好行为,可见激励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管理者对员工点滴的良好表现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或奖励。莎士比亚说过一句名言“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人类将不能生长。”激励是一门管理艺术,它能激发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创新的激情。正确的激励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11

探缘起“企业面临的人才缺乏之痛,实在不亚于资源的匮乏之痛”

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区域的南泥湾采油厂,是延长油田股份公司下属23个采油厂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石油生产企业。说它特殊,一方面是因为它北临”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的所在地延长县,西临南泥湾精神的发祥地,企业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是因为该厂地处陕北油带边缘,虽然多年来原油产量曾十分可观,但毕竟是典型的贫油区,不要说增产,就是稳产已十分困难。企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南泥湾采油厂厂长陈东,从一般职工到科长到一厂之长,已在南泥湾采油厂工作了23个年头。23年里,该厂的石油产量从1989年的6071吨到2008年的63万吨,又到今年的55万吨,可以说,他既经历了企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兴奋,又将面临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忧虑。

近年来,随着延长油田的快速发展,虽然一大批技术、人才不断引进,企业早已今非昔比,但是距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在这里,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今年厂里财务资产科招人,去年分来的六个财会专业人员只有三个人报名,而经过考试,三个人中有两个人专业课不及格。

“资源匮乏已经很严峻了,如果队伍再落后,那企业的前景如何谈起呢?”他说: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樣的想法,我的的确确时常觉得现在企业面临的人才缺乏之痛,实在不亚于资源的匮乏之痛。”

据了解,这次活动,该厂以支部为单位,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参加所包单位的主题活动。各单位必须以“全员参与,重点突出,结合实际,措施得力”为原则,深入学习,认真分析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是否跟随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切实转变,严格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雷厉风行、行之必果;尽职尽责、绝不推诿;认真严谨,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开展劳动纪律整顿,引导全厂干部职工树立“质量发展、效益发展”的理念。同时着眼于提升队伍素质,开展学习培训和民主测评,综合考察每一名干部及职工的品行、能力和业绩,切实加大中层干部调整交流和热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交流,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和有序交流,为管理效益型企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看过程“要搞就实实在在地搞,如果让活动流于形式。还不如不搞”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该厂坚持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贯穿活动始终,把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持续、和谐稳定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使全厂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次是充分发挥包片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包片领导主动参加所包单位的实践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写心得体会,带头查找和剖析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作专题报告,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解决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是牢牢抓住原油生产这一中心任务,正确处理好开展主题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是与生产工作的关系,做到合理安排,相互促进。要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工作动力、提升工作能力,促进协调发展,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作为这一活动的发起者,厂长陈东的要求是:“要搞就实实在在地搞,如果让活动流于形式,还不如不搞。”

据了解,这次活动共分为动员学习、分析检查阶段和落实整改总结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在动员学习阶段,厂里着重抓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确定了学习内容。重点学习了党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国家、省、集团和油田公司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学习了本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学习了厂2010版《制度汇编》、《流程汇编》及《部门职责》等。在学习的基础上,厂里邀请专家教授集中授课,组织召开专题辅导,还开展了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

在分析检查阶段,厂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研讨会,切实针对企业发展战略及措施进行交流和研讨,力求做到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共谋发展。厂里动员干部职工为企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重点解决了基层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对中层干部、热点岗位、窗口单位和服务性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民主测评。

在落实整改总结阶段,各支部结合学习讨论情况和职工意见建议,在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完成了整改落实方案和总结报告。厂里及时组织召开了总结大会,全面总结活动成效及经验,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

说收益“希望今年没有做好的,明年会做得更好一些”

南泥湾采油厂主题活动的成效可以总结为这样三句话,一是全厂上下学风加浓,思想作风明显改观;二是干部职工素质提高,竞争意识显著增强;三是坚持质量效益立厂,全年目标即将稳步实现。

据了解,“四抓三看一提高”活动开展以来,南泥湾采油厂的各项工作均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气象,为顺利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目标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就部门而言,活动开展以来,各科室紧紧抓住质量、效益这一核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油建科坚持“花出去一分钱就要有一分钱的收益”,处处争取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他们将石边沟由原来的石头砌变为混凝土边沟,每公里由14.04万降为11.79万元;他们用正在修路的燕京公路上的废油皮垫了5公里油区道路,节约资金60余万元。该科全年共新修井场100个,新建文明井场259个,新建砂石道路258公里,累计节约资金350多万元。后勤服务部门“既讲服务效率,又讲经济效益。”通过深化后勤人事制度改革,不断规范后勤管理模式,努力降低后勤服务成本,太大降低了采购费用。把节约用煤用水用电作为节能工作的重头戏,从采购、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人手,严格使用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仅职工餐厅一台锅炉,今年3-11月共耗煤108.9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47.09吨,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12.10万元,成为全厂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机关的一个缩影。

就全厂而言,2011年各项工作都同样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油田注水方面,

nlc202309011307

该厂把油田注水工程作为实现油田发展方式由资源扩张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的根本途径,今年共建成撬装式注水站9座,开展油水井动态监测286井次,注水相对增油2788吨。在资源勘探方面,坚持勘探先行,资源基础得到夯实,下组合勘探再获重大突破,万花区东北部南144井长8油层获工业油流,试油最高日产原油2.76吨。在产能建设方面,面对全年55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通过科学编制开发方案,新井增产4.2万吨;通过对症挖潜效果好、投入产出高的ClO2解堵、电爆震等项目,有序开展了热洗解堵、复合表面活性剂驱油、生物酶破胶压裂的应用,累计增油1.41万吨;优化了二次压裂的技术和工艺,已完成二次压裂298口,增产原油1.43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19.2%。在生产运行方面,该厂坚持严把作业队伍准入关和入井材料质量关,不断开展井下作业质量复检工作,实行高限处罚、“零容忍”。在安全环保和节能方面,该厂继续坚持每天为全厂职工发送安全提示短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隐患排查整改,开展了“百日安全生产”、“遵交规、降车速、保安全、促生产”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活动,通过了HSE体系审核认证,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环保事故。通过实施科学的间歇抽油、选用节能型抽油机、调整抽油机平衡、对外协建设单位执行耗电计费、推广燃气发电机组等措施,降低耗电,减少支出,累计节电1251万度,节约资金670万元。

今年,该厂通过对中层竞聘、人事及分配三项制度进行改革,既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叉让他们体会到了企业求真务实的态度。以“三看”为标尺,通过公开竞聘中层干部,使全厂竞聘上岗的中层干部累计达到34人,占全厂中层干部的30%,為全厂管理层增加了新鲜血液,树立起良好的用人风气。通过推行“一项目标责任考核、三项定额管理、五类工资核算”管理模式,实行了“两考、三挂”的目标责任制管理方式,实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据了解,在全厂誓夺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大干120天,生产原油20万、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劳动竞赛等活动中,全厂干部职工加班加点,涌现出了田春长等一大批“星级职工”和采油三大队采油八班等“星级班组”,为全厂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作为一个特殊地域的特殊的企业,南泥湾采油厂应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殊的东西,那就是将‘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延长石油精神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结合而产生的南泥湾采油厂的精神:讲忠诚、比奉献、爱我油田。”

在谈到这次主题活动的实效时,厂长陈东一方面对这次活动并不完全满意,一方面也表现出一点欣慰。他说:“这一活动明年还会继续深入搞下去,希望今年没有做好的,明年会做得更好一些。”

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篇12

关键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有一位教育家说:“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那就如同苦役在身;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那就如同把苦役施加于学生。”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向上的阶梯;对于学生来说, 不论学习哪门学科, 只有产生了兴趣, 他才能去认真对待这门课,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用兴趣之水浇灌学生的智慧之花, 使其结出丰硕的果实。在我从事这几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 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英语教材的优势, 进行情景教学

英语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貌, 形象生动并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这样组织内容有助于学生学的英语知识与周围客观事物, 交际场所联系起来, 真正达到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 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 并尽量多的使用英语, 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我在教授科普版小学英语第五册Lesson 10时, 本课的话题是“购物”。于是我让学生分组, 在下节上课时做好准备, 能准备实物的准备实物, 像carrots、apples、potatoes等等, 没有的用图片代替。在课堂上, 创设情景, 让学生分组进行如下操练:S1:Can I help you?S2:Could I have some carrots?S3:I want some tomatoes.S4:I want some potatoes.S1:Yes, here you are.然后各组上讲台汇报表演, 看看哪组表演的最出色。这样各组学生将“购物”这个话题演的绘声绘色, 在欢快的氛围中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创设情景, 从准备到操练, 学生积极性很高, 不仅比哪个组准备的充分, 还比发音, 比表演, 从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参与意识, 活跃课堂气氛, 寓知识于娱乐中, 进行愉快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 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 学生不仅乐于上英语课, 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回答老师的问题, 他们喜爱做游戏, 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 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训练听力以及表达能力, 轻松愉快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我在教授科普版小学英语第六册Lesson 4时, 本课主要话题是“位置”, 在讲之前先复习There be句型。我拿了一个盒子, 然后告诉学生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box.Guess, What, s in it?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用There be句型来说盒子里有什么?规定所造的句子不能重复, 最后看谁造出的句子既多又正确。然后将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 分别放在书桌里、椅子下、盒子前……, 进行如下问答:“T:What’s in the desk?S1:There is a dog in it.T:What’s under the chair?S2:There are some apples under it”.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句型及旧单词, 避免了僵硬和机械性的朗诵, 同时又自然导入新授内容,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联想。

孩子是通过情绪、形象、趣味而记忆的, 如果黑板上都是单调的粉笔字, 他们会觉得压抑、乏味, 就谈不上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简笔画”向孩子们展现出一种与传统教学课完全不同的现代课堂教学, 具体化了的“简笔画”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化、儿童化。在教授科普版第四册Lesson5“Let’s talk”时, 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 然后问:“What can you see?Ss:I can see a tree.”我继续在树上画上鸟和蛋问:Can you see some birds?Ss:Yes, I can.T:How many can you see?Ss:I can see three.T:Can you see any eggs?……这样用“画一英”转化取代“汉-英”的转化, 从而排除了母语的干扰, 增加了对知识的直接理解, 学生掌握了会话内容, 并很快能看图进行角色表演。进行句型练习时, 还可以在黑板上勾几笔人体的动作, 学生根据图形马上就能造句;由于形象直观, 造句的同时, 学生还可以添加上自己的动作, 这使孩子们对英语兴趣大增, 学习就变得轻松愉快。

同学们还喜欢唱歌, 我就把学过的单词、句子, 会话编成歌曲或歌谣。例如, 在教动物单词时, 我将这些单词编成歌谣:“Dog、Dog汪汪汪, Pig、Pig哼哼哼, Duck、Duck嘎嘎嘎, Frog、Frog呱呱呱……”, 这样边说唱边动作, 学生兴趣盎然。还可将句子、会话用“两只老虎”、“Happy birthday”等琅琅上口的曲子来替换演唱, 在上课前演唱, 复习巩固了所学内容。快下课时让他们演唱, 一曲终了, 消除了疲劳。

三、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学生自信心, 进行成功感教学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 受人重视和关注, 使自我得到发挥, 自身价值得到实现, 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 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 落实到自己身上, 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知识, 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而产生成功感时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信心大增, 兴趣盎然, 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层楼;对于不同程度的同学, 在课堂上给予不同程度的问题, 让他们回答, 他们的一丁点进步也及时得到鼓励, 从而使他们都觉得, 只要自己认真跟着老师学, 就能学得好, 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例如, 对于班里特别优秀的学生, 他们基础很扎实, 不仅预习做得好, 而且对于新知也接收的快, 如果硬是让他们重复听或和其他同学学习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 无异于浪费他们的智力和精力。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让他们充当“小老师”, 让他们来范读新词和新句子, 或总结知识点。这样一些新知经他们的讲授, 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对于学困生, 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宽容和鼓励。我从学习习惯、态度和方法上加以开导, 帮助制定阶段学习目标, 注意从各方面的表现来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 及时授予“进步之星”的头衔加以表扬、公布, 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树立自信心, 使学困生的队伍不断缩小。对于其他有特长的学生, 我也设置了许多头衔。例如“英语单词擂主”、“英语朗读能手”、“英语模仿秀”、“作业全优生”等。只有用关爱和赏识的目光去看学生, 他们才能真正产生学习的兴趣。

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篇13

主持人:

谢谢张文贤教授的精彩点评!

接下来为我们演讲的是中国普天集团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庆方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如何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点评嘉宾是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张培德教授。先有请张培德教授先介绍一下演讲嘉宾。

张培德:

大家下午好!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人才。那么人人都是人才吗?有的说有贡献的就是人才,有的说素质高的人才就是人才。我认为回答都不对。到底什么是人才?内有素质及外有贡献的人是人才,回答还是错误的。那到底什么是人才呢?《上海人才市场报》报上说合适的就是人才,对不对呢?错!什么是人才?我可以告诉各位,前面的回答都是错误的。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产生好的绩效。如果把优秀的人才放在不合适的岗位上,那没办法产生绩效。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感到没办法发挥作用,所以就没办法产生好的绩效。因此企业的人才如果在那里不能产生好的绩效,只好跳槽。如何防止员工跳槽,到底怎么解决企业与员工的目标一致性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面我们请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颁奖成果金奖获得者、中国普天集团中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庆方先生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大家欢迎!

陈庆方:

谢谢张教授热情洋溢的介绍,今天我也确实感到很荣幸,能在这里分享各个专家,各个企业成功管理经验,同时也向大家介绍我们普天中央研究院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的一些体会。

刚才张教授也介绍了,我们在这次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赛里面也拿到了一个成果金奖。这个奖主要是涉及到我们职业系列方面的设置。今天我这里的讲演是以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的。这里面也涉及到一部分我们获奖的内容。

首先向大家简短地介绍对中国普天的情况。因为在座的各位不一定都知道中国普天所从事的工作。在1980年的时候,原来的邮电工业管理局改名为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1998年又改为中国普天。中国普天是一个大型的中央企业,专门从事邮电通信业务。它是我们国家历史最为悠久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领头羊。

大家知道所有的外国企业,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爱普生等等大企业在上世纪80年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第一脚就是踏在中国普天上的。因为那时候中国邮电总公司就代表着中国通信行业。中国普天拥有几十家下属企业,它的产品系列涵盖了全部的邮电通信产品。从2003年开始,中国普天主要的经营活动是由中国普天股份有限公司来承担的,也就是说中国普天实施了企业改制和上市。中国普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普天的运营平台。

这是中国普天现在的组织架构图,包括五家上市公司,还有直接控股和参股的一些公司。我们普天研究院也是普天股份下面的一个二级企业。

目前,中国普天从事五大产业,包括系统产业、终端产业、配套产业、行业应用以及增值服务产业。这里面我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像系统产业里面包括GPS、CDMA、存储卡等。我们是研制存储卡的牵头企业。存储卡的国家标准也是由我们牵头制订的。我们研制的智能卡的产量在全国第一、全球第五位。

这是中国普天的地理分布,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都有普天的分公司。这是我们的中央研究院,我们还有东信分院、武汉分院、首信分院,以及正在筹建中的南方研发基地。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1年。目前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研发任务,特别是国内首家、列全球第十五位的现代通讯技术研究开发企业,通过通讯领域的软件、硬件,集成过程产品开发的达到CMMI5级的企业,包含IPPD,这一点国内还是首家。另外,我们还是中国手机3G工作联盟的成员单位,也是北京市软件企业,被国家五个部委认定的国家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我们普天中央研究院共有800多人,66%以上都是硕士、博士毕业生。

下面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普天研究院怎么样让员工和企业共同良性发展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1,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最佳策略。

这里面想引用博弈论里面经典的模型,就是“智猪模型”。大家看这个图。我们构造了一个场景,比如说我们这里是一个猪圈,这个猪圈是长方形的,猪食槽是放在一头,食槽上有一个按纽,猪只要一按按纽就可以掉十个单位的猪食。猪跑过来按纽,再回来吃东西,大猪和小猪消耗的是二个单位,这时候我们看大猪按按纽回来吃猪食的时候,可以吃七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小猪去按,再回来吃,可以吃三个单位的猪食。我们首先看大猪和小猪都去按,回来吃是什么情况?大猪净利润是五个单位,小猪的净利润是三个单位,这是两个猪都去按,回来吃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大猪按,小猪不按是什么结果,大猪按按纽了,回来吃了七个,消耗掉二个,还剩下五个,小猪没有按,没有消耗能量,所以它是三个。如果小猪按按纽,消耗两个单位,回来再吃只能吃到一个单位,这样的话,它吃到这一个单位与消耗掉的两个单位相比,就亏损了。大猪没有去按,就没有消耗。

我们再看看两个都不按,结果当然很明显,没有猪食掉下来,谁也没有收益,也没有亏损,就是零。

这个模型就是为了解释博弈过程中策略选择问题。我们看小猪怎么做是最佳的,或是最优的一个策略?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来,小猪无非是按还是不按。大猪按或不按,我们看看小猪如果去按的话,有两个结论,一个是获得一个单位的净利润,一个是亏损一个单位净利润。如果不按的话,就是要么三个单位的净利润,要么就是没有亏损。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小猪采取不按是最佳策略。对它来讲有一个优先采用的战略,就是我不按,因为这样的话,它获得的利益是保持最大化。

大猪的最佳策略呢,如果小猪也去按了,大猪也跟着去按,得到的结果就不太好,如果小猪去按,大猪不按,它得到九个单位的净利润。如果小猪不按的情况下,再分析这两种结果,大猪按可以有五个净利润,如果不按就什么都没有。所以说对于大猪来讲,有的时候按获得好的效果,有的时候不按也获得好的效果。这就看小猪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有就相应采取一个对策。这时候大猪是没有主动权,没有先机,只能看别人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然后它再采取一个对应的做法。

因此在这里我们看到小猪是有主动权的,而大猪则取决于他人的策略,然后再出招,这个博弈过程中,我们就看出小猪是主动的。

为什么要说这个模型呢?这个就是普天研究院在考虑员工和企业共同良性发展的时候,受到这个模型的启发。因为我们感觉到企业和员工实际上也是在进行一场博弈。因为它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博弈当中,企业和员工是什么样的位置,到底怎么做才能占得先机?通过分析,我们感觉到在企业里,企业是大猪这一方,员工是小猪。员工有绝对的优先策略,而企业作为大猪是要提供员工一个环境和条件,员工可以等待,但是企业不能等待。

因此我们企业必须首先采取行动,建立合理的制度,营造理想的气氛。在企业和员工当中,共同认同的框架内合理地解决两者的利益和冲突,创造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环境,最终达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表的目标。

所以说从“智猪模型”的角度,我们分析后认为企业应该采取主动,既要主动营造和谐的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绝大部分员工感到满意。

从这样一个思路出发,我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进行了那些活动,采取什么样措施,让企业中绝大部分员工感到意的。

第一开展增和游戏,而不是零和游戏。

第二激发员工的激情,把员工为企业发展、为个人进步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第三创建造学习型企业。营造一个让每个员工不断成长的好环境。

首先做增和游戏,而非零和游戏。这是个理念的问题。我们企业实际上和员工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达到企业良性的发展和循环。员工在企业里面得到所应得到的部分。企业是一个平台,员工在给企业做贡献的同时,个人也能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如他的职业生涯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情况,企业就会逐渐的走向良性循环,就会做大,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小蛋糕。这个蛋糕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如果员工分的多一点,那企业必然就少了。这是一个固定的、僵化的零和游戏。但我们不是做这样的游戏,而是做增和游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的能力在提升,他的激情不断受到激发,他的智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的发挥,他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为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企业的经营业务是年年增长的,那它的利润也是稳步增加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指数系列,在一个指数增长的过程当中,即便企业占到40%的比例,如果是零和游戏,那你永远只能拿到40%。但如果是非零和游戏,那么它的基数在增长,是指数发展的盘子,即使仍按40%的比例进行分配,既企业占领市场40%,那它会远远比一个固定的僵化的小蛋糕的60%,甚至80%都要多。所以说我们是抱着这样理念,要善待员工,要舍得向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把这看成是对他的激励,是对他后续所做出的贡献的感情投资和资本投资,结果一定是企业受到更大的回报。

因此,从企业基本建设上面,我们实行了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和“七奖二金”政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加上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包括非常系统化的职位系列的设置,包括三大岗位系列和七大职位服务,还有十三大职务类别。总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手段,对企业用人制度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外企业普遍实行的员工职位价值与管理理论,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些好的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全员职位体系。它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现在普天研究院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个人都在整个职位系列里占一个职位,一定有他特定的职位。在每个职位里,都有不同的级别。大级别里面分不同的小级别。大级别之间和小级之间晋升通道都是畅通的。而且每个职位的提升都有

客观评价依据,都有具体的要求,评价机制也是公开透明的。因此在任何一个岗位上的职工,都可以看到通过我的努力下一步可以到什么样的位置。我们还分研发类、管理类、专业技术非研发类、支持类、实验室等等。因为我们是集团的研究机构。研究院除有科研人员外,还有管理人员和有技术职称的非研发人员。我们全员职位系列也同样为这些类别的人员规划了他们的职业通道。

同时,我们为了让员工得到一种家的温暖,有归属感。我们要求院、室各级领导对所有员工都要体现公司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而且是真正的尊重和关怀。我们看看这个图。这就是我们春节加班的时候,因为我们研究院每年春节都有几十人、上百人加班。加班的时候,我们集团总裁,包括副总裁,象我们副总裁邢维女士,都到一线看望我们的员工。这是2005年,集团总裁们到现场看望、慰问加班员工的情况。同时我们晚上加班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普遍的,三分之二的人都在加班。晚上同志们工作非常辛苦。我们要求后勤部门一定要他们提供丰富的夜宵、晚餐。我们工会经常为员工举办各种形式的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因为我们研究院有一大批非常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我们的篮球、羽毛球、足球、游泳、网球,还有各种各样的瑜珈、健身等等这样的俱乐部常年开展活动。员工们普遍感觉对企业是一种惦念,有时候觉得工作之余可以打打球很有意思。觉得这些活动是他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对企业有很强的归属感,甚至是一份惦念。这也是他们愿意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我们过节的时候还要发放鲜花,是给他们家属发鲜花。我们员工过春节的时候,在春节之前一定会收到一盆院办公室送来的鲜花,并且写上慰问信。有的家属看到公司为他老公(太太)送来的祝福春节的鲜花和慰问信很受感动,从内心里感到一种温暖,觉得光荣和自豪,从此以后对她的丈夫(太太)更好了,觉得自己的丈夫(妻子)在这个公司干很有面子。我们体会到这些工作的的效果是很突出的。包括一些小礼品的发放,特别是老员工,我们有老员工活动站。如果这个员工满了三年,就被列为老员工行列。老员工每年组织一次专门的活动,让他们感到企业对他是有回报的。同时他又有感恩之心。这样的活动都让员工感觉是满意,因此他愿意在这样一个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发挥他的作用。同时他在这样的平台上自身也得到了提升。往往做得越好、越多的人提升的得就越快,提升的越快,越受到重视,这样在公司上下就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接下来我介绍如何激发员工的激情。首先这需要企业文化来做保证的。我们看下面这16个字---持续创新、卓越服务,尊爱团结,敬爱奉献。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第一管理者知人善任。刚才张教授也谈到这点,人才只有放在最适合的岗位才是人才,如果他的长项没有得到发挥,就是人才那也是被埋没了的人才。

第二提倡家长文化。企业领导要像家长一样关心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感到在企业里工作有一种温馨感觉。

第三提倡沟通文化。同事之间,我们提倡一朝是同事,终生是朋友。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同意见和分歧,甚至摩擦和矛盾是正常的,在争资源的时候也难避出现一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依靠领导的权威,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要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可以达到相互理解、互相支持和包容,使很多矛盾和问题很顺利地解决了。特别是我们采取的矩阵式的管理结构。职能部门,一个横向,一个是纵向,这两个经理经常是有冲突的,是有矛盾的,这些冲突主要是要通加强过沟通来解决的。

这是我们在新员工培训的时候设定的一个场景。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翻过去,大家通过团结拼搏最后完成集训班设定的培训任务。这种精神在普天时时处处都会得到体现。

第三方面是学习。我想企业要发展,刚才我们谈到增和游戏,要想把企业的饼做的越来越大,就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技术必须快速的更新,慢了不行。因为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发展靠的是人。在所有的资源里人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是人的头脑里的观念更新和知识要新。所以说要重视培训。我们普天研究院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既“同一个团队,同一个梦”。我们每年批量人员进来之后,都要对他们进专门的新员工入院教育和培训。包括指导人制度、入室一周的系统培训等。员工一进入研究院,培训部门就会把普天的文化理念灌输给他们,让他们很快进入这个系统,融入这个环境。我们采用了电子化学习。在我们研究院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上面,放有大量的专业类的、管理类的学习资料。员工可以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到OA网上学习他所感兴趣的内容。这些材料都是多媒体的,另外还有各种专业的系列讲座。这些讲座有的是教师的讲演录像,有的是PPT资料。所以在公司内部网页上载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各方面的学习内容,这就是一个网上大学,员工们可以打开任何你所需要的资料自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费用,只要花时间就可以学到。

此外,在我们建立的以能力模型为基础的员工培养体系中,还实行员工在职学历深造制度。在我们研究院,只要是他工作积极努力,他申请更高学位的学习,经上级部门审核后一般公司都会同意的,公司也给他们创造个人在高学历方面继续深造的机会。再就是人才评测和后备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这个就不详细解释了。这个图片是新员工培训小组的情况,这一张是我们研究院内部的会议室做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况。

现在回到讲演的主题“企业和员工要共同发展”。企业和员工分别是蝴蝶的两半。只有这两支翅膀都长的强壮有力,这支蝴蝶才能飞得高,飞得远。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双赢。只有企业和员工两者达到良性互动的发展,企业才能够腾飞,才能够健康地、不断地飞向前方。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陈院长。陈院长本人是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国家移动存储器标准组的组长,也是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相信陈院长带来的这一课题,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希望听到的课题。让我们掌声有请张培德教授对陈院长的讲演进行点评。

张培德(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各位朋友,对于陈院长的演讲,我不敢点评,所以看大家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我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第一个体会,听陈院长刚才讲非常精彩的演讲,有三个词印象特别深,第一个是猪,第二个是游戏,第三个是花。今年是什么年?猪年。我们陈院长就强调了在中国普天就是借用了猪通过了博弈论,建造了智猪模型,建立了完整的研发体系,打造了强大的研发团队。这是第一个体会。

第二个体会,陈院长强调他们通过了增和游戏,而非零合游戏,建立了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全面性的福利体系,全员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取得了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最佳策略。当然他们成功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奥妙,那就是花。他们要让员工感到像花儿一样幸福。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有一个日本朋友。我说你现在很不错,现在是到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条件多好,每个月收入32万日元。在日本消费的话,10万日币吃住都可以,条件多好。可是他告诉我,没多大意思。为什么呢?他说那个地方要求太高了,一天到晚搞创新,所以他没有办法接受,最后还是走了。比如有个朋友去了中国普天,陈院长说你好好干,我每个月给你一万块钱。结果又碰到我了。我说这么能干的人,陈院长才给你一万,我给你十万,你过来吧。他说不行,我已经保证给陈院长好好干了,还签订了经济合同,如果要跳槽赔偿损失20万,我说赔偿损失20万我给你赔。过来不过来?肯定会过来。所以光签订经济合同是不行的。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说他的孩子已经20多岁了,问我能不能帮他跳槽。我说给你介绍没问题。我马上就想到为什么要跳槽?是嫌钱太少。所以我马上问他,你小孩一个月拿多少钱?那是五年之前了,上海大学生一般可以拿到三千到四千,而他一个月拿了四千八。我帮你介绍的话,也不过就这个价钱。这个我也没办法,四千八还跳槽。这个人为什么要跳槽能告诉我吗,我在想要么就是工作没办法胜任,要么就是工作压力太大,所以想跳槽。但是我也不能直截了当讲,这种话讲了不适合上海人的个性。所以我这次问的非常婉转。我说他现在干什么工作,原来在大学里面学的什么专业?是不是现在干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才跳槽,另外我问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他说干的机械设计,大学里面学的也是机械设计。按对口呀,工作应该是很轻松的,那为什么要跳槽呢?我想这样的话,上海交大毕业的肯定能胜任。那什么要跳槽呢?我就直接问了,你知道为什么?谁能告诉我?你说那肯定是人际关系。告诉你,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那可能是没有发展空间。但他的老板非常喜欢他。什么原因?就是除了工资比较高、工作能够胜任以外,就是老板太喜欢他了,每天下班的时候请他吃饭喝酒,还教他打麻将,怕他小孩子学坏。他说小孩对他的领导不满意,心情不愉快,所以要换一个环境。他说工资高低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工作环境和氛围。

上一篇:西樵山的作文下一篇:校本教研评估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