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题(精选8篇)
3.武术的三种拳法和五种腿法教学
4.教学背越式跳高技术 以及展示跨栏跑技术 5.鱼跃前滚翻技术 6.乒乓球发球和羽毛球步法
7.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以及展示排球传、垫、扣组合技术
8.复习原地跳起投篮的动作,设计乒乓球平击发球的技术,展示乒乓球发球、挡球、扣球的动作
9.讲授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展示双手前掷实心球技术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10.复习排球背向垫球技术,新授抢篮板技术动作,展示篮球运球突破加运球 11.新授投手倒立技术动作 12.太极拳
13.复习肩肘倒立,新授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地平衡 14.新授羽毛球挑球技术和乒乓球正手发球技术 15.排球垫球的方法以及篮球变向运球示范
16.排球正面双手上传球,展示上手发球和下侧手发球 17.讲授足球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展示颠球技术
18.篮球运动中要成为一名良好的篮球运动员需具备哪些身体素质,演示2种发展身体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展示双手同时运球技术
19.讲解双杠 外侧坐—向内转体180°成分腿坐 技术的动作要领和保护帮助的方法,展示3种利用双杠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20.足球头顶球技术和田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展示足球原地向前顶球、原地向侧顶球技术
21.讲授足球脚背正面颠球技术,设计2种能提高颠球效果的辅助性练习方法 22.讲解田径立定跳远技术
23.讲解篮球跳起投篮技术,展示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和自传、自垫、自扣组合技术 24.讲解田径 起跑后加速跑 技术,设计3组障碍跑的综合练习,展示连续蛙跳、连续跨步跳和立定三级跳的技术动作
25.讲授双手向后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并指出该动作主要发展那些部位的肌肉力量以及指出该练习方法适宜在哪些项目中运用
一、“国考”面试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国考”面试来看, 考生暴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一) 教师礼仪不规范
行为举止不自信, 着装搭配不恰当, 仪态教态不自然, 眼神视线不集中, 言谈称呼不准确, 进场退场较随意等。
(二) 教学设计能力不强
格式不太规范, 结构不够完整, 内容不充实, 教材分析不透彻, 学情分析不贴切, 目标拟定不准确, 方法选择不恰当, 过程设计较简单, 列表作图不标准等。
(三) 问题回答较肤浅
理解不深刻, 认识不全面, 思考不成熟, 节奏不恰当, 逻辑不严密, 表述不准确, 表达不流畅, 思路较狭窄, 回答较肤浅等。
(四) 教学技能不娴熟
课堂导入较生硬, 语速节奏有点快, 流程安排不合理, 内容讲解不深入, 概念阐述不清楚, 规律分析不透彻, 思路条理不清晰, 语言表述不准确, 逻辑过渡不自然, 粉笔书写层次低, 作图列表不规范, 实验演示较随便, 课堂提问较随意, 课堂小结不简洁, 教学评价不恰当等。
(五) 专业答辩较薄弱
专业基础不牢固, 专业理解不深刻, 教材内容不熟悉, 知识广度不宽泛, 知识运用不熟练, 问题回答不准确等。
二、“国考”面试应试策略
(一) 强化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 是一个准教师或在职教师对自己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的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和心理认同, 它直接关系着教师工作的热情度、满意度、倦怠感或幸福感。对此, 考生应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认清教师职业的性质, 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 了解教师职责, 明确入职动机, 摆正教师职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与使命感, 自觉认识到教师既是一份职业, 更是一项事业, 主动克服“铁饭碗”“没压力”“假期长”等享乐思想。为此, 考生在面试前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 阅读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传记故事, 感受伟大教育家的人格魅力, 了解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用心领会教学名师的职业情怀和艺术风采等。
(二) 打牢专业基础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是一个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 它直接决定着教师所教学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此, 考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认真学习公共课、任选课和通识课, 还要深入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打牢专业基础, 提升专业修养。
(三) 吃透课标、教材
中小学各学科课标、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内容,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对此, 考生在面试前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 全面掌握教材内容, 理解课程基本性质, 了解课标基本理念, 明白课程设计思路,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熟悉课程逻辑结构, 清楚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课程教学本质等。
(四) 苦练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 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语言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演示实验技能、多媒体运用技能、探究教学技能、板书板画技能、结束技能等。要想掌握这些技能, 考生面试前应增强对教学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苦练教学基本功。为此, 面试前考生可通过课堂观摩、教育见习、听课评课、微格教学、模拟试讲、教育实习、小组研习、教学竞赛等方式强化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五) 演练答辩技巧
答辩技巧是考生顺利回答现场提问、圆满完成答辩任务的重要因素, 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可使答辩“锦上添花”。对此, 面试前考生可观看答辩录像, 观摩答辩现场, 加强平时演练, 请教老师指导, 参加答辩培训, 参与答辩竞赛等, 从而做到熟悉答辩程序, 稳定答辩心态, 掌握答辩礼仪, 规范答辩用语, 有效调节答辩节奏, 恰当控制答辩时间, 减少或避免答辩失误等。
(六) 修炼教师礼仪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它体现了教师特有的气质和风度。“国考”面试中, 教师礼仪能反映出考生的应试态度、职业认同、内在修养和外在素养, 直接影响着考官对考生的第一印象和综合评判, 是面试考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 考生面试前应真心诚意地修炼教师礼仪, 强化职业认同, 净化个人心灵, 美化仪容仪表, 内化行为举止, 规范交往语言, 走进学生心灵, 感受爱己爱人等。
总之, “国考”面试设计科学、流程合理、内容标准、考查全面、管理规范、可信度高。它作为考生获取教师资格、国家选拔教师入职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 对加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未来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时, “国考”面试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对考生要求较高, 考生只有诚心爱教、真心爱生、专心苦练、用心应试, 才能真正踏入教师职业门槛, 成为合格而光荣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冯加根.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问题刍议[J].中国考试, 2015, (1) .
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 面试 问题 对策
2012年秋季,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立足河北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实际,河北省作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省份,组织实施第一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实施5年定期注册制度。到2014年上半年,已经组织实施了4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面试,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也是整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涉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要素资源最多和最复杂的一环。面试工作组织的科学化、测试内容的专业化、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测试过程的规范化等都体现着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是整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关键。在2年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中,河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认真组织、统筹安排,考试工作有章有序地进行,保障了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也积累了宝贵的试点经验。
一、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基本特点
1.规范、严谨的结构化面试基本流程
笔试2科目合格者方能进入面试环节,面试采用结构化考试,笔者又将其归纳为三段六步面试法。
第一段:抽题、备课。地点:备课室
①抽题,备课开始计时。
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经考生确认后,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并开始备课计时。
②根据确定的考题,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
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根据试题清单内容要求,开始备课。备课室提供与试题内容相关的材料,准备时间20分钟。
第二段:面试。地点:面试室
③回答规定问题。
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④试讲(展示)。
考生按照所抽试题内容和要求以及准备情况,进行试讲(展示)为主,统称展示,这是整个面试的中心环节。时间10分钟。
⑤答辩。
考官围绕考生试讲(展示)情况,进行具体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左右。
第三段:面试结束,考生离场,考官评分。地点:面试室
⑥考生离场,考官评分。
考生在考官提示下留下试题清单、备案纸,带准考证离场。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软件系统提交评分。
2.考核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按照当前我国学制体系和基础教育组成分为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各科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等四个方面。2012年秋季刚刚开始的试点面试中,必答题的问题或情境主要是中学阶段常常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问题,而忽视了各个教育阶段学生(儿童)心智发展的个性和阶段性,针对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学习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很少,表现出必答题题源的泛化特点,缺乏不同学段的针对性。试讲(展示)环节中的问题表述笼统、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操作,如小学数学试讲(展示)只是笼统要求达到上数学课的状态,而缺乏具体的、规范的评价要素等等。评价标准只是把中学、小学、幼儿园阶段宽泛地罗列了8个不同权重的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并没有具体给出熟悉程度和基本表现程度指标,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表现程度与等级评定细化标准,不便于各个学段、不同科目面试的实际操作。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不断调研、调整、补充和丰富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的内容和要求,截止2014年秋季面试,必答题都是具体根据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学生(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教育问题或情境,中小学各科试讲(展示)内容和要求表述更加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在原有基础了制定出了每一项不同表现程度与等级评定标准,使得面试环节考核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凸显考核评定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保证面试的效度和保障考生的权益,体现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
3.对面试对象报考门槛提高,注重面试对象的发展潜质考核
2012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河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专业的中专学历即可,非幼儿教育专业的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面试对象打破了师范生的“特权”,让所有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不同学习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从而更加明确“师范专业学习经历不等同于师范专业发展潜质”。通过面试,关注考生是否具备可以“再塑造”成为“合格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潜质,把好基础教育师资的“入门关”。
根据当前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试报名条件,在校大三(含三年级)师范生,2014年春季及以前,面试的考生主要是想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社会学习者以及少数无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考生原始学历整体程度低、基础教育从业经验者较少,非师范专业背景占主体。但从2014年秋季开始,随着放开在校师范生报考政策,在校待考生即将成为面试的主体,面试主体正在发生着转变。
二、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担任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考官的工作经历中,发现面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1.考生对面试内涵理解不到位、缺乏准确性,教师基本礼仪和综合素质明显欠缺
相当一部分考生抽到考题后,都会认真理解考题要求,但在面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答非所问,不能清楚地理解要求,从而影响面试结果。简单分析其原因,一是考生对改革后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都未能准确理解,更无经验可言。二是考生自身的理解力不高,影响了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相当一部分考生在教师基本礼仪礼貌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欠缺,如高度紧张、穿着不当、与考官空间距离不适宜、必答题环节只背答案、缺乏与考官的交流等等,达不到教师基本的仪表仪态和交流水平。
2.当前考试淘汰线的“一刀切”做法,对在校专业学生带来一定挑战和压力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是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入职性资格审查,有人说把那些将来能成为合格教师的考生“留下来”,也有人说把那些不适合做教师的考生阻挡在入职门口等等,这些都反映着对于教师资格面试性质功能的界定,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淘汰性考试。在当前以社会学习者为主体的面试中,一般都有过与不过的线,比如5个人中淘汰2人左右,而这对于在校待考生来说可能是最大的压力之一。在校待考生的整体专业素养较社会学习者而言要明显高、专业能力整体要强,若按当前淘汰情况,从当前允许在校待考生只是在大三应考,也就意味着在校待考生毕业前,特别是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在校生,在毕业时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没有资格证会让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白上,更没资格参加各种中小学入编入职考试或上岗就业,形成教育成本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所以当前在校待考生潜在压力很大。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也可能影响高考生对基础教育专业的意愿和选择,形成不良循环。同样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质”的社会学习者在与在校师范专业考生同场竞技中明显处于不利。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与教师资格面试初衷相违背。
3.面试考官队伍有待扩充,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当前面试考官队伍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组成,高校专业教师较少,即使有高校教师,非专业背景教师也占一定比例。面试考官一组有三人组成,基本是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而现有的面试考官专家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有待继续加强培训。另一方面,河北省中小学资格考试高峰期从2014年秋季开始,现有的考官队伍显然无法应对考试需求,须要进一步扩充,考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完善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对策建议
1.在校待考生树立危机意识,积极投身专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突出强调“专业性、实践性、能力性”。在校待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资格考试,在校期间只有2次考试机会,以当前笔试、面试过关率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前势必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所以要改变以往上大学就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书的单纯追求,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毕业前必须取得的还有教师资格证书,树立“学以致用”的专业学习观和危机意识,重视专业认知和理念的自我塑造,积极主动地投身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如立足平时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及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中小学校进行见习或顶岗实习,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和加强职业的“元认知”,对面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中小学教师礼仪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寻求具有个性的教师气质和教学风采。
2.加强调研,区别不同面试对象,创新面试评定体系,完善面试机制
2014年秋季开始,是河北等5个国考试点省(市)在校待考生参加考试的第一次高峰期。当前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使得师范生失去了过去面试的“免考权”,这是国内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对待在校待考生与社会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国考面试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是保证面试实效性和维护广大考生切身权益的关键,也是避免当前入职考试流于形式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主管部门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或作用,坚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功能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不同面试对象主体。如:对于在校待考生可实行在校学习审核制度,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儿童发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师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情况,合格者可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亦可调整社会学习者面试科目,综合考查面试者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真正让有“发展潜质”的社会人员补充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切实把好入职第一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机制,严格面试标准和程序,保证面试的实效性和公平性,吸引社会上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来。
3.切实加强考官队伍培训和建设,提升考官队伍素质,确保面试考生的权益最大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一项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用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发展教育理论,考官通过考生借助一个教学实践片段的试讲(展示)来评价考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质,所以作为评价者的考官也应当是一线骨干教师、教研员和高校教师组成的共同体,高校教师须要强调实践性,一线教师则要加强专业理论修养。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考官队伍培训,制定考官定期评、聘机制,切实提升考官队伍整体素质。
扩充考官队伍一定要选拔专业对口、学历层次较高、职称较高的教研员、一线教师、高校专业教师,建设在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比例合理,突出理论修为和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专家队伍。一定程度上讲,切实保证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面试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专家队伍,这也是保证国考面试公平公正的必要保障。
4.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法,重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素要求。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特点和要求在职前专业课程中也应有具体体现,但同时,职前专业课程建设也应避免陷入“为了入职性考试而设课”的误区,也要体现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发展性”要求和特质,即培养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源于入职标准,但又高于入职标准”应当是今后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做好入职资格审核考试内容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相应评价体系的构建。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是解决当前职前师范专业考生面试问题的根本途径。树立“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理念,构建“理实一体化、学训一体化”的校校(高校和中小学校)实训、见习(观摩)、毕业实习、专业志愿活动等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多途径、多通道、多手段、多方式地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内涵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统筹部署,按照原定计划,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市结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省考,全面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对即将参加国考的省份而言,对考试的组织实施是个考验和挑战,特别是面试环节深刻影响着整个考试质量和考生的切身权益。同时,面试也深深影响着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所以非常有必要总结前期经验,为后续面试的高效运行、考生顺利通过面试并对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参考文献
[1] 闫建璋,郭赟嘉,赵英.教师资格定期认定制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
[2] 蓝秋燕.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师范类教学法课程变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3).
[3] 赵宝荣.教师资格考试之面试环节的思考[J].中国文房四宝,2014(2).
[4] 魏勇刚.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5).
[5] 梁桂莲.美国教师定期更新制度的启示——以我国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为视角[J].教育导刊,2014(1).
[6] 江畅.全面提高教师资格考试质量的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3(8).
[7]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李升伟(1981-),男,甘肃白银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雾霾与蓝天对比图片)提问:这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呼吁大家环境问题?引出课题《招贴设计》。
(二)欣赏设计,直观感知
播放招贴图片(关于环保类招贴画)看一看,说一说,引出招贴概念。
招贴是最为古老的广告宣传形式之一,“招”即招引注意,所以,招贴就是为了招引大众的注意而张贴的广告。
(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1.展示招贴图片引出招贴的构成要素(提问:你是如何读懂招贴的?)教师总结:文字、图片、色彩 2.小组讨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形是画面视觉主体,通过个性的图形图像直接传达信息观念。引导视线到文字,与人们产生共鸣。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由色彩你联想到什么?(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如果设计一个环保为主题,如何设计?想到那些素材、用什么色彩、用什么样的标题? 创意构思(防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绿色叶子、蓝天),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设计思路和色彩设计方案。
2.学生活动与创作(手绘、粘贴),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积极与学生互动。3.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相互评,教师从创意、技法、用色等方面进行总评,指出作品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励为主。
(五)总结回顾、小结拓展
教师以提问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呼吁大家自身做起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教师引导今天所创作是属于公益性招贴设计,课下关注一下生活中其他招贴画,招贴除了公益性,还有那些?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招贴的表现形式?【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随着科技和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招贴设计形式也日新月异,多样化的视觉传播方式、网络化的生存空间、数字化的时代特征。
世界是恒变的,海报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也是不断变化的,有绘画表现形式、摄影表现形式、电脑表现形式以及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的。
一幅成功的招贴设计所具备的要点是什么?【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招贴设计的基本功能是传递视觉信息,不仅需要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要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设计流程:从设计构思开始,捕捉信息要点,寻找最佳的表现语言,从而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一副优秀的海报具备:准确的设计概念、巧妙的创意再加上独特的表现形式。
准确的设计概念在招贴设计表现之前要做大量的思考工作,首先明确设计的主旨和题目,之后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然后提炼出最能体现主旨的概念,做出理性分析,最后确定。
创意是招贴设计的核心内容,常常通过图形、文字、版式三部分进行创意的。初中美术《蓝印花布》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蓝印花布》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围巾,(出示)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蓝色印花》
(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展示蓝印花布作品并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 总结:蜡染和扎染都是在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
(三)探究交流,形式分析
1.教师讲授扎染与蜡染的区别:蜡染:首先用蜡附着在部分布匹上,然后将其放入染料中,没有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染上了染料的颜色,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没有,仍然保持原来面料的颜色,在蜡附着的边缘,由于蜡的渗透,被染的颜色也形成了渗透的样子,并且颜色有从无到有的过渡效果。扎染:面料不是靠蜡来附着,而是依靠绳子来裹扎一部分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容易染上色,其他部分一样就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也由于液体的浸透形成了颜色的过渡。
2.展示蓝印花布的作品,学生欣赏、思考并讨论蓝印花布纹样特点?-----如点状形态和蓝白对比的纹样构成,形成了简与繁、疏与密的节奏关系与整体效果。(四)示范讲解,时间展评 1.讲解扎染方法:
①捆扎法: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圆形扎法: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制作窗帘或裙料。②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2.作业要求:运用8K铅画纸,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和对纹样的理解,用蓝印花布的纹样特点设计一幅完整的印花纹样作品;以白纸替代白布,白色油画棒替代防染浆、群青色水粉替代靛蓝染料,完成一幅仿制的“蓝印花布”作品。
3.将完成的作业首尾相连成类似布匹的长幅,再用竹竿挑高成垂弧状,全班的作业形成多条重复的垂弧完整展示。
(五)小结作业,情感升华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文化中,还有什么是和蓝印花布在视觉美感上有着相类似的工艺美术或物品呢?(如青花瓷)这些物品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体验呢?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扎染与蜡染的区别?【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讲授分子热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包括花露水和二氧化氮气体分子的直观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水的缓慢液体扩散,视频展示的煤炭堆、金片和铅片的互相渗入等现象的固体扩散,由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样用大量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融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对气体、固体、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突出教学的重点。
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教学论问题】 【参考答案】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点基本素养:
第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
第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如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管理科学知识等。
第三,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与反思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第四,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初中美术《以形写神》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以形写神》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图画见闻志》中记载的故事: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著名画家韩干、周昉为其画像。郭子仪把两幅画挂在一起,分不出优劣。有一天女儿归家,郭子仪问她“画的是谁?”女儿答道“赵郎也”郭子仪问哪个最像,女儿回答说:“二画皆似,而后者更像,原因是前者空的赵郎状貌,而后者能兼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态。”郭子仪笑道:“今天终于分出两位画家的高下了。”
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更加注重的是什么?(神)揭示课题:以形写神 活动二:赏析作品,直观感知
展示魏晋砖画作品《猎兔》《牧马》《宰洗家禽》等作品,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问题:这几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画面简练。
活动三:比较鉴赏,形式分析
1.继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思考“画中人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人物简练、有趣、生动、注重人物的神态表现
2.继续追问并小组讨论:“画家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①造型:简洁、善用道具②线条:以线造型、流畅、线条粗细的变化③用笔:轻重提按
活动四:深入分析,领悟探究
1.再次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思考:这幅画表现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趣,生活气息浓郁。
2.总结传统的人物画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形似与神似合二为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升华情感:传统的绘画博大精深,同学要认真的去探究其中的精髓,热爱传统的绘画艺术。
活动五:交流评议,拓展延伸
展示作品《步辇图》与《蒙娜丽莎》,引导学生观赏并小组欣赏,讨论“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哪一幅作品能更好的突出以形写神?为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步辇图突出了唐代宗的气度非凡,而蒙娜丽莎以写实的手法同样的也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但是步辇图更加凸显了传统绘画的特点以形写神。
活动六: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回顾传统绘画以形写神的特点。作业:课后搜集并欣赏传统的人物绘画作品。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说明“六法”?【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六法是: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骨法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及构图。而“传移模写”则是指绘画的临摹和复制。“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简要说明画像砖的特点?以及熟知的画像砖作品?【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一般认为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产品数量,制作水平都特别突出。它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两省出土最多。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台基,西汉中期以后,画像砖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画。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绝大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画面,风格清新隽永,乡土气息浓厚有《荷塘渔猎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漂亮的手工灯饰》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灯光秀视频,学生初步感受灯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同色彩。
师小结灯的历史: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是人类照明历史上的一次彻底革命。特别是自19世纪70年代发明家爱迪生的第一盏(师播放图片)点灯问世以来,灯具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功能、各种色彩、各种形状的灯具不断出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是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直观感知
展示现代灯具并思考问题:这些灯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材料丰富、造型多样
(三)形式分析
1.欣赏一些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灯具,要求学生在观察师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灯具都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塑料罐、玻璃瓶…..)它们来自于身边的哪些废弃物?这些材质给你怎样的美感? 2.继续欣赏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灯饰,仔细观察并讨论:
①艺术家在利用材质方面用了哪些办法,做了哪些创意?②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利用立体构成、色彩和美感等美术语言,使材料的特点被完全发挥。
(四)示范讲解
1.将大饮料瓶在距离瓶口五厘米处剪开,将剑侠的漏斗形部分倒立,把灯固定在上面。2.运用立体构成的方法,对剩下的瓶身进行加工:可以用瓶盖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也可以剪出动植物造型,可以在瓶身上镂空出透光的点状图案等等。
3.安装线路和灯泡,连接低压电源,制作完成。(五)实践展评
1.学生运用自己已有材料,尝试制作一盏手工灯饰;要求富有创意和美感,材料要环保易得。制作时注意安全。老师巡视指导,对在制作中出现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指点。
2.作业展评(1)学生将完成的灯饰点亮,展示互动,相互交流,分享创作的喜悦。(2)老师围绕作品造型、材质和美感等角度对部分作品进行点评
(3)最后把这些作品放在学校的展览区,让全校同学都能看见学生的作品。(六)小结作业
1.总结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2.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灯饰,思考其造型特点。板书设计
漂亮的手工灯饰 材料:环保 造型:创意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介绍长信宫灯?【学科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西汉鎏金“长信宫灯”,构造精美捧灯之宫女作跪地侍奉状,眉宇间蕴藏着被奴役者的痛苦神情,人物性格鲜明;人像中空,可以容纳烟垢,手臂充作烟道,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堪称工艺雕塑的典范。
2.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通过实践,激发创造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引导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饰,培养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生活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初中美术《了解纹样》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了解纹样》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身着少数民族服装进入教室。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的衣服和平时的有什么不同呢?这些不同点又源于哪些方面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少数民族的服装之所以绚丽多彩那是因为有很多有规律的纹样——导入课题《了解纹样》。
(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身着服饰,提出问题:服装在色彩搭配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色彩搭配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观察并思考。教师小结:色彩的搭配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搭配形式有:同一色相搭配、类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等。这件服装采用了色彩的对比色进行搭配,整个色彩感觉较为明快、鲜艳。
2.继续观察服饰细节。服饰的另一特点是它的纹样构图形式。师:请思考这些纹样的构图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小结:纹样的构图有对称和均衡两种,服饰中的纹样采用的是均衡式,具有灵活、感性的特点。
(三)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教学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补充总结纹样的组织形式:单独式、适合式、连续式
2.继续展示连续式纹样,师:将不同构图形式的纹样连续组织在一起可以组合怎样的纹样样式?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二方连续: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者左右的反复连续排列。
四方连续: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连续排列,即单位纹样能够四面无限连续延伸。
(四)实践练习
根据所学知识,你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连续纹样吗?表现形式不限。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组评述
开展以“丰富多彩的纹样”为主题的展览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各自纹样进行欣赏点评,教师总结评价。
(六)小结作业
收集生活中植物、动物、人物、风景素材的纹样。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的导入。【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我是通过创设情景的方法导入到本课的新课教学中的。
首先我身着少数民族服装走进教室,我今天与众不同的服装会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自己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我穿着的少数民族服装上有规律的纹样,引发学生想去了解纹样是如何设计的,导入到本课的新课教学当中来。
2.你认为本课的重点是什么?是如何突破的?【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自身对本节课的理解,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会从色彩搭配形式、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等方面对纹样进行欣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的:
首先是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张图,让学生自主讨论,通过对每幅图中运用颜色的不同、颜色明度、颜色纯度的分析,我再适当引导总结,可以把纹样的颜色搭配形式分为同一色、类似色、对比色三种,同时了解他们的设计特点。
接下来是让学生从纹样的构图方面进行自主讨论,可以发现有的纹样成轴对称分布,有点纹样成均衡式分布。我再引导轴对称是否还有其他形式,学生可以想到还可以左右、上下、放射和旋转对称等。
最后展示一组三张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纹样的组织形式分为:与环境相关联的适合式,以对称或平衡的形式存在的单独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连续式。
初中美术《溪山行旅图》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溪山行旅图》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引用诗人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学生思考,给你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诗人总用吟诗的方式抒发他的情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是如何用他的画笔表现“寄情于景”情怀的——溪山行旅图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教师出示北宋范宽的作品《溪山行旅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出问题: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巨峰壁立,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
活动三:交流探讨,形式分析
1.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图片,并提问作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构图?在用笔用墨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笔法上,以雄健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层次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构图上,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达到高山仰望的境界。山底下,山涧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2.教师继续提问,这幅画表达了画者怎样的情怀? 真实地描绘了北方大山大水的雄伟之美与磅礴气势,表达了画者深深的喜爱之情。活动四:比较鉴赏,评议讨论
分小组讨论鉴赏一幅山水画作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展评并总结出鉴赏山水画的方法(鉴赏山水画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通过时代绘画特征感受画面内容,进一步推敲绘画技法以及绘画本身独特的风格形式,最后感受画面意境,从而了解作品背后所传达的情感。
活动五:拓展提高,小结课业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山水画博大精深有一定了解,山水画的学习是学习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课题。课后请大家查阅关于作者的信息进行了解。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以及山水画理论知识。通过了解山水画的含义、把握山水画的种类,从而掌握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对《溪山行旅图》进行重点学习,学习了解其画面内容、绘画背景、艺术形式、绘画手法等内容的同时,体味画家的表现技法,及风格特点,同时能够感受山水画作品中蕴含的“寄情于景”的文化内涵。此点也是学习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也是在长期学习和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础之上逐步推敲的过程。
2.什么是青绿山水?【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一)学习儿歌《大家都是中国人》(大班第一次活动)
(二)仿编散文诗《小树叶》(大班)
(三)学习儿童诗《小雨点》(大班第二次活动)
(四)学习故事《小白和小黑》(小班第一次活动)
(五)学习歌曲《摇啊摇》(小班)
(六)欣赏歌曲《清晨》(中班)
(七)学习10以内数的相邻数(大班第一次活动)
(八)科学探索活动《磁铁》(大班第一次活动)
(九)科学探索活动《溶解》(中班第一次活动)
(十)参观活动《小学》(大班)
(后面还有附件)
附件:
《大家都是中国人》
东是人,西是人,来来往往都是人。
阿拉阿拉上海人,俺们俺们山东入,俄伲俄伲苏州人,噢们噢们香港人,戴花帽的新疆人,穿长袍的西藏人,外地人,本地人,亲亲热热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
《小树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躲在里面,把它当做屋子。
树叶落到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做小船。
树叶落到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地下,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飞来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啦!
《小雨点》
小雨点
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
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
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往上拔。
《小白和小黑》
兔妈妈有两个兔宝宝。一个叫小白,小白长得雪白雪白的,一个叫小黑,长得乌黑乌黑的,大家都说小白长得美。
一天,兔姥姥准备了好吃的萝卜,请小白和小黑去做客。小白和小黑乘上公共汽车。在车上他 俩摇摇晃晃地站不稳。猫妈妈看见了,连忙起来让座。小白一下子冲上前就坐下了。小黑有礼貌地说:”谢谢猫妈妈。“猫妈妈摸摸小黑的头,笑着说:”快坐下,别客气!“小白和小黑下车了,小黑对猫妈妈说:”猫妈妈再见!“猫妈妈在窗口向小黑连连招手!
到了姥姥家,小黑一见姥姥就说:”姥姥好!姥姥好!“小白却一下冲进屋里,找姥姥放萝卜的篮子。哟!篮子挂得高高的。小白就急急忙忙搬只凳子,爬上去想拿萝卜,只听得扑通一声,小白一个跟斗掉了下来,哇哇地大哭起来。
1.试讲10分钟
2.指导学生理解对山洪的描写并最后才交代父子关系的作用,体会这种表达特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矛和盾的集合》 1.试讲10分钟.2.指导学生理解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就能成为赢家的道理。3.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窃读记》
1.指导学生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窃读的快乐,感受本文遣词造句的精妙。3.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2。指导学习从三次擦火柴所看到幻象,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及想象的合理性。3.指导学生朗读。《赵州桥》
2.会认10各生字,会写14各生字。读通课文。
3.随文理解“雄伟、创举、坚固、冲击力、节省”等词语的意思。《杨氏之子》
2.体会杨氏之子回答妙在何处?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体会文言的美感。《给予树》
2.会认个字,会写个字。随文理解“沉默不语”的意思。3.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本文的内容。《赶海》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结合语境理解“俘虏、武将、余晖”的意思。《一次成功的实验》
2.通过重点词句理解小女孩为别人着想的精神。3.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乌鸦和狐狸》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理解“你--您”的区别,并会在生活中用一用。《狼和小羊》 2.指导学习生字。
3.指导学习“进和近”的区别。《美丽的小兴安岭》
2.指导学生想象小兴安岭美丽的画面,体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一路花香》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陶罐与挑水工对话的寓意。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感情。《香港,璀璨的明珠》 2.指导学生查字典学习新字生词。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爷爷和小树》
2.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热爱之情。3.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小的船》
1、词汇课,文段关于徐悲鸿,三个单词,famous,well-known
2、(图片来源于网
络)
3、阅读教案,2 个人一起读书然后一个人碰到其中一个的手指。发现他手很温暖很舒服。觉得好像机器一样。
4、听说chant,冰箱和一堆食物
5、高中英语阅读,wilit chamberlain
6、词汇well-known twentieth-century famous
7、语法课,定语从句,一段文章,然后划出了两个地方,一个是boys who ……,还有一个是most of whom……围绕这两个设计教学活动
8、词汇构造。词根词缀的,段落是一个人被冷落到孤岛上了。1 朗 读一遍2 适当板书3 讲三个划线单词分别是disappearing unknown hopeless
9、英语语法-定语从句.给了一篇高中英语课文选段里边两个划线句 子,分析定语从句
10、听力whale watching boat tour
11、过去进行时材料是杨利伟
12、词汇题overseas ,background,birthplace
13、听力if you want to be successful and happy, take an interest in others no matter classmates or acquaintances.Congratulate their success and sympathize their troubles...14、阅读课:tony claire,读一遍文章,设计教学、15、词汇课:disappearing, hopeless, unknown
16、听力Come on our whale watching boat tour.17、写作课:一封关于旅行的信
18、口语课:讲如何帮助残疾学校里的学生
19、单词题讲解Countyside Full-day highland,题目关于Trip 20、写作题,给的文段是讲澳大利亚家庭的食物,要求写前做中澳 饮食对比
21、高中英语,词汇,复合词,full-day,highland,countryside,还没总结和布置作业,老师就说time is up
22、听力课Issic Asimov 是和美国科学家加作家
23、英语阅读,远程教育
24、口语:pop art exhibition, 设置关于喜好的口语活动
2018年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题集
1.当学生被科任老师误解而与他发生冲突时,你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作为班主任要十分注意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 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领导者,也是班级工作的核心,他们与任课教师相比,在学生们心目中的位置往往是有区别的,有些学生惧怕班主任,对班主任的话听之任之,而对任课教师却不屑一顾,所以课堂教学中会有许多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而与任课教师发生矛盾,这既影响了任课教师的上课情绪,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每一个学期开始时班主任要利用班会向同学们介绍每一个任课教师,要着重强调任课教师的优点、特点,使学生们在思想感情上能先接受每一个任课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让同学们接受自己,也要让同学接受每一个任课教师,同学们能在思想感情上先接受任课教师,这就使每一个老师更快地进入角色。
二 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的信息。作为一名班主任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班主任一定要把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使其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任课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所上的课的反映是非常重要的,这不致于使一些在教学方法上偏差的教师走得太远。
三 正确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个别学生在课上与任课教师发生矛盾是很常见的,班主任对这一类问题的发生一定要冷静,耐心地听取任课教师的陈述和意见,要设身处地的理解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公平公正的处理,既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也要考虑教师的威信。
四 认真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建议。
学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现与在任课教师之间的表现往往是不大一样的。由于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特殊性导致了学生在班主任面前往往有所保留,但在大多数的任课教师之间学生不会有这种顾虑,所以任课教师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往往是学生们真实的一面,班主任不能不重视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你认为造成教的人辛苦,学的人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管理者指挥方向有误。有什么样的指导方针,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些教育管理者嘴上说的与实际做的大相径庭,骨子里关注分数关注升学率的本质始终没变。不是他们的理念不先进,认识不到位,而是除了抓分数抓升学率之外他们拿不出更有效的管理办法。领导向学校要升学率,学校向学生要分数,这样教师能不苦学生能不累。
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只有兴趣的驱动而引发对学问孜孜探究是远远不够的。为跳出农门而学习,为将来有个好工作而学习虽不太高远,但是的确是许多学子的动力。当生活的富足条件的优越已经让孩子感觉到别无他求时,那说教还能有多大意义。为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学生初中毕业不知道正负数。不是我们的学生不聪明,而是他们不愿学习,甚至排斥。
http://
3.有的人认为,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你赞成这种观点嘛?为什么? 全面发展不等于全面平庸
首先,全面发展与个体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是一致的 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本身就是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个体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多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个体如果比群体中其他成员得到了更多方面素养的提高,那么他往往是更为优秀和杰出的人。学生也只有在身体、智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才可能成为优秀、杰出的人。
其次,全面发展是个体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人是否优秀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体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等是影响其能否追求并实现优秀、杰出乃至卓越的外在客观因素。在这些外在因素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个体能否成为优秀的人才则取决于其内在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一个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越充分的发展,就越可能超越众人。
有一个比喻说,人的各种知识就像木桶,桶边的木板有长短,要有效增大木桶的容积,就要增长桶边,特别是最短的那块板。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桶底——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桶边再长,如果没有了桶底,这个桶就无法装东西。就学生个体而言,如果其获得了比较全面的发展,他的基础就会更高一些,进而他在社会上往往会有更多的成为优秀、杰出人才的机会。从目前中小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不仅应将道德品质视为桶底,而且应将身体素质等也视为桶底。
3.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了快慢班,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目前分快慢班、重点和非重点班现象在一些初、高中又有抬头趋势。教育界资深人士则认为,这是应试教育的恶果。
分快慢班大概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入学时以分数高低分班,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或快班和慢‛,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分出尖子班;一种是毕业班分快慢班,为确保一定数量的优质学生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府,配备最好的师资,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还有一种就是利用模拟考试、月考等成绩,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好的学生,利用课后进行加强训练。但近一段时间,分快慢班的做法又有回潮趋势,有的学校还为这些班取了好听的名字,如实验班、潜能班、交流班、特色班等,不一而足。据一位老师介绍快班、重点班往往配备最好的师资,班任和科任都是学年组里最好的,学生还常常能吃到小灶。相比之下,一些学校对慢班则干脆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追求升学率已成为学校分快慢班无可回避的终极目标。
家长方面: 快慢班给学生带来的竞争机制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分快慢班对孩子不公平。孩子教育应全面发展,慢班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孩子被分进慢班的家长们,有的能够理智对待,鼓励孩子努力学习;有的则同孩子一样一蹶不振;还有的气急败坏指责孩子不争气,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的情况也不鲜见。
学生方面据了解,快班的少数学生,肩负着为学校创优的担子,压力非同一般;而身在慢班的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受到区别对待,心理上受到歧视,稍有疏忽就会自暴自弃。所以,绝大多数孩子都成了受害者。分班拉大学生差距。
4.教学中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实物奖励,你对这样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同意:这种方法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
http://
性。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消除悲观情绪,增强学习的信心。
奖励是教师控制课堂秩序的重要手段,以鼓励学生产生教师期待的行为。但是要注意在进行奖励的时候,有些同学每次努力的举手发言或者认真完成作业,往往是冲着老师的奖励来的,一旦得到奖励,就懒散下来。另外一堂课老师的奖品奖的多,反复多次,奖品尽数忘少数优势生手心里,反而抑制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运用奖励是,要有放矢的奖,让学生明白奖励不是最终的目的。
5.一些学生中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对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份都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但是,高考传导的升学压力依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中国有句古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当今社会重视知识程度更甚于古人,家长为使孩子考上大学,从小学开始就要孩子全身心读书。可当这些高分才子从大学走出来时,所作所为却仍然像个孩子,不懂得人情世故,与社会格格不入。
【体育教师资格证面试题】推荐阅读:
特岗体育教师面试题目09-28
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题11-08
上海教师资格考试说课面试题10-19
2024幼儿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题10-10
教师资格证写作题10-24
教师资格证面试大纲05-24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05-26
教师资格证面试历史09-28
教师资格证面试板书11-13
教师资格证材料分析题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