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期末试卷(通用5篇)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本次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一百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的选择、连线和填空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答和实验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二、三大题,单项选择、连线题和填空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失分最多的是5、10、14、16、20题,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23题,种子结构识图作答,并将花的结构和种子结构,种子发育过程结合起来,是一道综合题,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较差。
第25题,实验题,其考察的是学生所掌握的基本试验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题体现了较强的学科专业性,此题的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技能相对薄弱,探究活动设计环节还存在问题,看来以后还需要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七年级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3、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正确严谨
生物学科作为科学课程要求正确严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力求使自己的语言严禁准确,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表述不准确的知识,教师要及时的提醒。如果一位教师的语言既严谨准确,同时又鲜活、生动令人爱听,那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4、大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开展的一直不够理想,课堂上始终有教室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捧着书背实验的现象。从结业考试的形式来看,今后的实验考查力度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老师要创造条件组织好教材中的每一节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使生物课堂呈现出独有的生机和活力。
5、将习题引进课堂
将习题引进生物课堂已经势在必行,由于课时所限,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一节生物课必需兼有新授课、复习课、检测课等的作用,在课前的复
习、每个知识点的反馈、课后的练习等环节,都应精选习题给学生做,习题的形式应与结业考试题型保持一致,既起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答题的技巧。
6、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7、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效办法, 对教学评价的要求也越来越客观, 对教学结果的分析越来越依赖于统计理论和方法。运用SPSS和Excel等软件进行试卷质量分析是每个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与素养之一, 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试卷分析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 通过对试卷进行分析, 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全面的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 数据录入
本次抽取的样本是初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样本数为50个, 启动Excel, 将50名学生的学号、姓名, 每道题的得分与总分分别录入。再启动SPSS, 进入SPSS的数据编辑器界面。
2.1 定义变量
用鼠标单击数据编辑器下方的Variable View标签, 进入变量命名定义界面, 在Name标题下定义题号为第一至第十题, 总分定义为SUM;在Label标题下注明第一题~第十题以及总分。其中题号与总成绩均定义为Numeric类型, Decimals (小数点后长度) 为0, 其余各项使用默认。
2.2 导入数据
前面介绍用Excel数据录入后保存为 (*.xls) 文件, 依次运行菜单:File>Open>Data在文件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All Files, 在此选中关联的文件即可, 选中Excel文件, 表格中的第一行作为变量名导入即可, 打开Data Editor窗口, 显示导入的Excel文件内容, 即可进行数据分析。
3 试卷质量分析
3.1 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建立分数段分布直方图
根据录入的数据表, 运行菜单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得到频数表, 然后得到复选框, 导入要建立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项目, 同时运行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Charts>Histograms>With normal curve即可得到分数段分布图。如图1所示。
通过学生总成绩的直方图和频数分析表可以看出:这50名学生的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平均分为89.74, 标准差为7.785, 标准差较小且平均分较高, 说明学生的总体水平较好;峰值出现在86-88分, 80-100分之间的人数占90%, 及优秀率为90%。
Excel是目前常用的办公软件, 在数据处理方面功能较强, 尤其是函数功能对试卷分析帮助很大。笔者在这介绍用Excel处理基本的统计数据分析, 如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差等。由于这次试卷是期末试卷, 不是选拔性考试, 根据定量指标的内容, 简单的进行分类:假设试卷满分为100分, 70分以上为及格, 71到85为良好, 86以上为优秀。常用的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
利用电子表格Excel中的函数计算每小题的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及标准差步骤比较复杂, 然而利用统计软件SPSS软件比较简单快捷, 具体步骤为: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 将全部变量第一题至第十题、总分全部字段选入Variable (s) 中, 点击Options勾选Mean, Minimum, Maximum, Std-Deviation, Variance, 最后单击OK。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3.2 难度分析
难度 (Difficulty) 是指检测试题的难易程度, 难度系数一般字母P表示, 且0芨P芨1, 其计算公式为:
P:试卷每小题的难度;是学生在该题得分的平均值;S是每小题的满分值。
通过难度的定义可以看出:P值越大, 说明题目越简单;P值越小, 说明题目越难。对于学期期末考试, 一般难度范围在0.3~0.8之间比较恰当。如表3所示:
建立一个数据文件, 主要数据集包括各题的平均值与各题的满分值, 各题的平均值在前面基本描述性分析中已求出。用电子表格Excel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平均值与满分值的比值即难度系数。如表4所示:
而用SPSS具体操作步骤为打开表4, Transform>Compute, 出现Compute Variable对话框, 在Target Variable中输入要计算的难度系数P, 在Numeric Expression中输入P=/S, 即可求出各题的难度系数, 如表5:
通过难度分析得出, 整张试卷所有题目的难度值P都在0.8以上, 即P≧0.7, 都属于较容易的题目。
3.3 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 (Discrimination) 是指测验题目对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在此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使用皮尔曼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 即求总分与每个试题得分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 其相关系数就是区分度[3]。区分度的评价如表6所示:
使用SPSS具体分析步骤为: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 在弹出的Bivariate Correlations对话框中选择各个题号和总分进入Variables, 然后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点击Spearman, 完成后得到了各个题目的区分度。如表7所示。
根据表7中相关性分析可知, 其皮尔森相关系数为每题的区分度, 如表8:
根据区分度评价表与在0.01、0.05水平上的显著性分析, 可得知第五、七、八、九、十题区分度都在0.4以上, 即区分度较好;可得知第三、第六题的区分度在0.3~0.4之间, 区分度良好;而第一题在0.2~0.3之间说明还可以, 但仍有改进的地方;第二题低于0.2说明很差, 这样的题目需淘汰。
3.4 信度分析
信度 (Reliability) 分析在SPSS软件中一般采用科隆巴赫 (Cronbach) α系数表示[4], 反映试卷题目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统计量, 表示考试的可靠性指标, 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 其值越大, 信度越高。体操作为:单击Analysis>Scale>Reliability>Analysis, 在对话框中选择所有题目变量和总分, 进入Items框中, 在Model中选择Alpha模型, 单击Statistics…Reliability>Analysis:Statistics选中, Scale if item deleted得到该试卷的信度系数Alpha=0.702。如表9、表10所示:
*.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由分析结果可知, 该试卷的信度系数Alpha=0.702, 可信度算中等偏上, 舍弃第一题、第二题、第四题可信度会有上升, 舍弃其他任何一题可信度都会下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从基本描述统计数据来看, 全班50个人, 无人缺考, 学生的卷面总成绩平均分为89.74, 说明学生总体水平还是挺好的;最高分为满分100, 最低分为69, 标准差为7.785, 标准差比较大, 说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难度上看, 试卷整体难度较小, 第一题 (0.96) 、第三题 (0.96) 、第四题 (0.98) 的难度系数过大, 说明题目太简单, 不适合当前的年级考试, 应该加以修改和巧妙设计再录入题库;从区分度上说, 大部分题目区分度较好, 只有第一题与第二题的设计仍有上升的空间;从信度上分析, 整张试卷的信度系数 (0.702) 属于中等偏上。
4.2 讨论
从分析结果中可知, 这次试卷有些题目确实设计的不是很好, 整体难度也偏低, 但区分度和信度还是较高的, 考试是一种测量工具, 用科学的测量理论对组成试卷的一道道题目进行分析, 取优弃劣, 为教学积累材料, 较差的题目可以经过不断的改进变成优秀题目, 把每次考试的优秀题目积累起来, 形成实用的题库。本次选取的是初一地理的期末试卷分析, 不属于选拔性考试, 所以这些统计指标分析出来只是一个参考。在这些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加上具体的学生情况加以分析, 如:标准差较大, 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有哪些因素影响呢?笔者认为可能与学生的上课听讲认真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复习等情况息息相关。还有难度较低是不是代表没有出题的必要呢?也许出题者最近了解到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 对地理不太感兴趣, 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兴趣。总之, 试卷质量分析不能以一个指标值来下定论, 需要综合多项指标去分析其质量好差。
通过SPSS、Excel等软件得出的指标数据值, 为教师编制试卷与分析试卷提供参考, 促使试卷编制的科学化, 能有效地反映出被试者的真实水平, 也可以对这些具体的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真正促进教学的“因材施教”。
摘要:试卷质量分析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教学水平检测的重要依据。笔者从中学低年级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利用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电子表格软件对试卷质量进行科学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指标主要有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整个试卷的信度分析。这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编制试卷、独立分析试卷的水平, 也为促进教学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试卷质量分析,难度,区分度,信度,SPSS与Excel
参考文献
[1]董喆.利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试卷质量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15) :100-102.
[2]刘敏钰.运用SPSS、Excel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初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0 (4) :102-105.
[3]刘健智.利用SPSS进行试卷分析的模式探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08, 03:4-8.
(答题时间:60分钟)
一、文言文
1、按要求填空。
(1)“沉舟侧畔千帆过,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6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 , ”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望岳》一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
(4)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
3、翻译下面的句子。(以下两小题任选其一作答,若两题全做,阅卷时只阅第(1)小题)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语段(一)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矜: 颔:
2、《卖油翁》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 。他有一个名句是“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个名句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遇见卖油翁之前,康肃对自己如何认识?
答: 。
(2)面对卖油翁,康肃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答: 。
4、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酌油沥之”的目的是什么?
答: 。
5、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至少谈两点原因)
答: 。
6、陈尧咨为什么自夸?哪些句子表现了他的傲慢无礼?
答: 。
7、用原文词句填空。
(1)描述陈尧咨箭术高超的句子是: , , 。
(2)描述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
8、“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这句话有两个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 。
语段(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溯( ) 湍( )
10、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
(2)属引凄异。
答: 。
1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答: 。
12、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按照景物是先写 ,后写 ;按照季节分,作者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总体来看,作者是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 态景物 态化。
(2)“清荣峻茂”四字状要物,如果说“清”字状水,“荣”字状柏树,那么“峻”和“茂”字又分别状 和 。
13、描写春冬景色和描写秋季的景色这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 。
14、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任选一个句子)
(1)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 。
15、选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答: 。
语段(三)
望岳
杜甫
A ? B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
答: 。
17、将诗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A、B、
1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答: 。
19、判断下面对词语的欣赏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造化钟神秀”中的“钟”是拟人的写法,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是“钟情”的意思。 ( )
B、“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是割开的意思。全句诗写出了泰山的景致的雄伟。( )
C、“会当凌绝顶”中的“凌”是“登上”的意思,这句表达了诗人由文前的“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 ( )
D、“一览众山小”中的“一”是“一下子”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急切领略泰山风光的心情。 ( )
20、从全诗的最后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气概?
答: 。
二、现代文阅读
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老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按照事先的布置,当然只有林蓉一个人举了手。其他同学动都不动。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谁敢瞎充好汉呢?
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
读完这一段,老师一摆手,林蓉就坐下了。下面该是赵小桢。
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和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开头写了教室里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3、选文在塑造京京这个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觉得运用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好处?
4、在公开课上,程老师先是“脸上有点发白”,后来又“有点慌乱”,请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5、京京读课文时,“两颗晶亮的泪珠”从“眼睛里涌出来”,这是为什么?
6、这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吗?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考前模拟】(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亲爱的同学,当你展开语文试卷的时候,你已经走进了有趣的语文世界。你的生活
经验,你的人生感悟,你的创新精神,你的实践能力,将凝聚成你的智慧和才华,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请将画波浪线的词语用你最漂亮的字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竹坞( ) 镌刻( ) 戏xuè ( ) tiào望( )
3.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2分)
(1)笑容可掬 ( ) (2)心有余悸 ( )
(3)怨天尤人 ( ) (4)含辛茹苦 ( )
4.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关在老君炉锻炼,四十九天后开炉,悟空蹬倒
炉子,落在地上几块砖,砖内有余火,成了火焰山。它的火焰只有________________(某人)的_____________(某物)才能熄灭。(2分)
5. 下面这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改正。(2分)
课外阅读是培养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很多启示。我们中学
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每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80万字。
(1)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 __ ____________
6. 结合语境,在下文的①②两处横线上分别仿写句子。(2分)
朋友,睁大你那明亮的双眼吧,只要你学着去发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美。
山是沉静的,海是活泼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花是轻盈的,雨滴是灵动的……这是生活中的美。
在你困难之时,一双双温暖的手会向你伸来;在你欢乐之时,一句句祝福的话会向你涌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生活
中的美!
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卒辇而致之 ( )
(2)徐以杓酌油沥之 ( )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8. 对下面两首诗赏析不当的是 ( )(1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A. 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B. 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C. 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 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9. 默写填空。(5分)
(1) ,决眦入归鸟。
(2)千里莺啼绿映红, 。
(3) ,却话巴山夜雨时?
(4)《登飞来峰》中,带有自警、自策意味的抒怀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4题。(10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d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 《三峡》选自《 》。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2分)
11. 选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个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3分)
12.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1分)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 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20题。(16分)
犟龟
米切尔・恩德
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小乌龟听了这番话后陷入了沉思:如果所有的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小乌龟走啊走,越过了种种障碍。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地掉转方向。尽管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但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乌龟走啊走,它遇到了正在打瞌睡的壁虎。作为狮王的高级官员,壁虎通知乌龟:“婚礼暂时取消了。由于非常突然的原因,狮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开战。你可以回去了。”
“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乌龟说完继续向前爬去。
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知道了乌龟的目的后,它们说它是可怜虫、无知者。乌鸦们都穿着丧服,因为几天前,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了。
乌龟非常难过。乌鸦们劝它赶紧回去或是留下哀悼狮王。谁知乌龟客气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许多天,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动物,它们都兴高采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乌龟问一只小猴子去狮子洞怎么走。“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前面吗?”小猴子叫道,“那边就是入口!”
“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
“不,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天,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15. 这篇童话揭示了怎样的道理?(3分)
16. 本文作者善于抓住动物自身的特征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试从选文中找出两个
实例加以分析说明。(4分)
17. 请你结合语境,解释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语“幸福”的含义。(1分)
18. 当蜗牛告诉小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时,小乌龟听从了劝告,这说明了什
么? (2分)
19. 文中反复出现“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有什么作用? (3分)
20. 小乌龟要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却参加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这算不算成
功?为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1-26题。(14分)
麦当劳的礼物
叶倾城
大一圣诞节前的那个周末,我回了家,喝着妈特地给我煨的排骨汤,我心里一直在犹豫:该不该向妈要这笔钱呢?
爸去得早,自小我便看惯了妈的操劳,从不曾向她要过额外的花费。可是,这次是不同的,因为朱樱。
常常地,与朱樱徘徊在小径上,不知不觉,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将时光留驻。室友们为我出谋划策,建议我趁热打铁,给朱樱一个浪漫的圣诞夜。中式餐厅嘈杂,气氛差,情调好的地方我又消费不起,最后选定了麦当劳。
可是该怎么向妈开口呢?滚烫的汤哽在我喉间,我反复思量着,室内满满的,全是我喝汤的声音。妈坐在我对面,静静看我,忽然说:“前两天,厂里开了会,说要下岗一批人。”
我霍地站起,惊恐地盯着妈的脸:“妈,你下岗了?”妈一愣,然后就笑了,笑容里是无限的疼惜与爱怜:“看你吓的。我说要下岗一批人,又不是说我,妈干得好好的呢。”
我松了一口气。想,妈现在心情应该不错,咬咬嘴唇一口气说出来:“妈,下学期要去工厂实习,学校要交200块钱材料费。”
妈“啊――”了一声,有明显的失望意味:“又要交钱……”我不敢看妈的眼睛:“要不然,我跟老师说……”妈已经转过身,拉开了抽屉:“我给你两张100元的,路上好拿。”
妈找了半天,也只找出一张100元,一张50元,其余的都是10元的。她把每一张钱的纸角都压平,仔细地数了好几遍,把钱折了几折,叠成一个小方块,小心地塞进我书包的夹层里,把双层拉链锁好,送我出门的时候还在反复地叮咛:“车上小心,现在小偷多。”我“嗯嗯”地答应着,却已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飞奔着,越跑越急,要即刻到朱樱的身边。
圣诞节的黄昏,下了雪,将圣诞的气息衬得更繁华鲜明。麦当劳里人山人海,我们等了好久,才有一桌人起身,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抢到座位。朱樱伸手招呼:“小姐,清一下台子。”
一位女服务员疾步走过来,远远地,只见她略显单薄的身影,走路时上身稍稍地前倾,竟是十分熟悉。我在顷刻间呆住了:妈!
怎么会是妈?她现在,她现在应该在上班呀。陡然地,我记得在厨房幽暗的灯光下妈黯然的脸色。难道,难道妈在骗我?妈,下了岗?
妈也在同时看见了我,一刹那间,她的眼睛瞪得很大,死死地、用力地盯着我,我看见惊骇、怀疑、失望、痛楚,仿佛巨浪滔天,从妈的眼中无穷无尽地涌出。她的身体轻轻地摇晃了一下。
然而妈什么也没说,只是低下头去,利索地开始清理桌上的残杯剩盘。我想喊她“妈”,可是也许是因为震惊,也许因为周围喧嚣的人流,也许只是因为朱樱。我竟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只是愣愣地看着她。
她再没有看我一眼,径直到邻台清理。把废物倒入垃圾桶里时,她停一停,伸手印一印额头,当她再一次从我身边走过时,我看见,在她的手臂上,那烙痕一样清晰地,分明是一道长长的泪痕……
哦,那个周末的晚上,是不是,妈本来是准备告诉我她下岗的消息?是什么让她改了口,是不忍见我那一刻的紧张与焦灼吗?我紧紧地握住袋中的纸币,第一次知道了钱的分量。
许多成长岁月的事,像旋风一样涌上来又翻下去,我竟不能止住自己的泪。
大二开学的时候,我把一沓儿钱放在妈的面前,说:“有我的奖学金,也有我当家教、打工的钱。妈,下个学期的学费我自己付,你以后不要那么辛苦了。”
妈久久地看着那些钱,双手突然蒙住了脸,她,哭了。
21. 本文是一篇小小说,题目中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2分)
22. 第四自然段中最能表现“我”内心犹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1分)
23. 本文运用的人物描写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 这篇小说中隐含着两个谎言,请说说这两个谎言的内容各是什么?“我”和母亲说
谎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
25. 在麦当劳中母子巧遇的瞬间,两个人都什么也没有说,你觉得母亲当时会有怎样
的感受?她为什么没有当场责怪儿子?(3分)
26. 你觉得本文的结尾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2分)
三、写作(40分)
27.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曾为了自己而失信?又可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请以“说话算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在500字以上。
(2)《卖油翁》以“康肃笑而遣之”结束,在其后的日子里,陈尧咨对待自己射技的态度,是否会因此而发生改变?他与卖油翁是否会再次相遇?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这个故事。题目自拟,字数不超过500字。
【试题答案】
一、文言文
1(1)病树前头万木春 (2)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2、(1)现在写作“缺”,断缺 (2)丢下,抛弃 (3)斜着眼睛看 (4)距离
3、(1)到了夏天,江水涨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了。
(2)陈尧咨善于射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康肃公也因此自以为了不起。
语段(一)
1、夸;点头
2、欧阳修 文学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
3、(1)公亦以此自矜(2)先是“忿然”,后是“笑而遣之”。
4、为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5、卖油翁。(1)故事的题目是《卖油翁》;(2)卖油翁的绝技明显技高一筹,作者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一笔带过,是略写;(3)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
6、当世无双;“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7、(1)善射 当世无双 发矢十中八九
(2)乃取一葫芦……而钱不湿
8、一是消除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误会;二是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表现卖油翁谦虚的品格。
语段(二)
9、sù tuān
10、奔驰的快马 连缀、连续
1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12、(1)山 水; 夏、春冬、秋; 静、动 (2)山 草
13、对比,春冬时机季节的“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更突出秋天的三峡冷清,寂寞。
14、(1)表现三峡猿鸣的悠长凄异的情状
(2)表现夏季江水上涨,水流湍急的特征
15、略
语段(三)
16、略
17、略
18、再现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19、A√ B × C √ D ×
20、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现代文阅读
1、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于打动了程老师和全体同学。
2、渲染紧张的气氛,为下文情况的变化埋伏笔。
3、心理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4、“脸上有点发白”是因为紧张和尴尬,因为事先的安排被打乱了,这堂公开课就可能全砸了。“有点慌乱”,一是京京举手出乎意料,让她毫无心理准备;二是她认为京京朗读不好,担心只有京京举手,会使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5、万卡的故事勾起京京对往事深深的怀念,因此,他真切地理解万卡写信时的心理,文章引起了京京的共鸣,他真情流露,所以流泪。
6、从公开课的预设看,不是成功的公开课。由于李京京的朗读,从效果看,这又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小说客观上反映出当前教育中的一种形式主义倾向,以表演式的教学活动应付上级或对外宣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考前模拟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0分)
1. 此题可依据书写是否正确、端正、整洁这几项要求,酌情给分。
2. wù juān 谑 眺 (每空0.5分)
3. (1)双手捧着 (2)心慌、害怕 (3)责怪 (4)吃
4. 铁扇公主 芭蕉扇
5. (1)把“培养”改为“提高” (2)把“很多”放在“有益”的前面
6. 答案不惟一。①示例一:天是广阔的,地是无垠的。示例二:花是明媚的,草是动人的。 ②示例:在你悲伤之时,一颗颗真诚的心会向你敞开。
7. (1)用车子运 (2)注入
(3)认为可耻 (4)愉快,高兴,现在写做“悦”
8. A
9. (1)荡胸生层云
(2)水村山郭酒旗风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遵教材为“只缘”,而非《教师用书》P306“自缘”,阅卷时请注意。)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二、阅读理解(本题满分40分)
(一)
10. 《水经注》 郦道元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1. 山高峡深,连绵不断(1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1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1分)。
12. 江水大而急(或“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13. (1)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
(2)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每句1分,大意正确即可。)
14. 渲染萧瑟秋景、悲凉情怀。(意思对即可)
(二)
15. 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16. 写蜘蛛说的话是抓住它“腿多”和“灵巧”的特点。蜗牛行动迟缓,就写它“用了半个小时才理清了思路”,突出它“慢”的特点。因为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就写成“乌鸦们都穿着丧服”。(写出两例,意思对即可。)
17. 为自己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感到欣慰。
18. 说明小乌龟能够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是一味地去坚持错误。
19. 是为了突出小乌龟的决心之坚定,既定目标不可更改(1分),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1分),同时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
20. 答案不惟一,能自圆其说且合乎情理即可。
(三)
21. “礼物”指“我”第一次知道了钱的分量,每一分钱都是母亲的血汗钱,来之不易。
(大意正确即可。)
22. 反复思量
23.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24. 谎言一:“我”向妈妈要200块钱,并说是学校要的材料费,事实上是请女朋友去
麦当劳。谎言二:母亲下岗了,在麦当劳打工供“我”读书,却告诉“我”工作干得好好的。
“我”说谎是因为家里本来很困难,不好意思因为这样的事而向母亲开口;母亲说谎是因为看到儿子非常惊恐,怕告诉他实情而影响他的学习。
25. 第一问,答案不惟一。写出感受即可,感受若生动具体则更好 (1分)。 不当场责怪,一是当时特殊的环境,事情出现得很突然,母亲内心的感情十分复杂;二是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怕伤了儿子的心 (2分)。
26. 答案不惟一。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标准:判断出“好不好”,0.5分;理由,1.5分。
三、写作 (本题满分40分)
略
一、试题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共二大题,选择题、综合题.选择题6个共12分,综合题共2个,18分;满分30分,题量适中,但过于集中于第一章内容。
二、试卷分析2014-2015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共二大题,选择题、综合题.选择题6个共12分,综合题共2个,18分;满分30分,题量适中,但过于集中于第一章内容。
二、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6个,共12分。都是基础题较为容易。出错较多的题是第2题,学生对东西半球划分掌握不到位,概念模糊因而造成学生容易出错。
第二大题综合题:
第1小题,地球自转图,学生对这个题掌握不是特别牢固,得分率不高,尤其是看不懂太阳直射在哪,这一天的节气及昼夜长短情况。
第2小题大洲大洋分布图,学生对这个题掌握比较牢固,此题较简单,得分率相对较高,但仍有些同学对大洲大洋记忆模糊,不能完整的填出大洲大洋。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6个,共12分。都是基础题较为容易。出错较多的题是第2题,学生对东西半球划分掌握不到位,概念模糊因而造成学生容易出错。
第二大题综合题:
第1小题,地球自转图,学生对这个题掌握不是特别牢固,得分率不高,尤其是看不懂太阳直射在哪,这一天的节气及昼夜长短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 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
1.“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进步。”这告诉我们
A.自信是青少年特有的一种心理品质B.有了自信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C.自信是尊重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D.自信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2.自信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下列体现自信的态度是
A.对别人说的话过于敏感B.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
C.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D.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
3.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列名言体现自尊心态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D.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4.有一次林肯外出,路边一个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还礼。随行人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让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
②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差异的③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④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法国思想家蒙田的这句话说明
A.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B.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C.社会上存在不平等现象D.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
6.音乐会上,一位女士姗姗来迟,鞋跟刺耳的声音搅乱了听众的兴致。钢琴家灵机一动,现场为女士量身创作,响起的音乐随着她的步伐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全场观众都被女士的“舞步”逗得哈哈大笑,女士则面红耳赤。这位女士的行为教育我们
①要学会自尊自爱②自尊的人无需尊重他人
③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要学会积极展现自我风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7.观察右边漫画《无题》,造成漫
画中“船断人亡”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人太少了
B.船太小浪太大
C.没有共同的目标,形成不了合力
D.他们的划船技术差劲
8.下课时,李珍不小心碰掉了王玉课桌上的文具和课本,于是连忙说“对不起!”并立即弯腰捡文具和课本,王玉则说:“没关系,我自己来捡吧。”这一情境表明,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
①相互尊重②讲究原则③彼此宽容④学会竞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能表现与这句话相同美德的典故有
①“宰相肚里能撑船”②“六尺巷”③“将相和”④“头悬梁锥刺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许多中小学生的作业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题,在QQ群里讨论功课……不过,有的同学会从网上直接找答案来抄,或在QQ群里直接向 其他同学要答案来抄。上述划线部分所示的行为
A.有利于增强同学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B.反映有的同学诚信缺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引导
C.说明一切都是网络的错,网络作业根本不值得提倡
D.可以理解,是对老师“善意的欺骗”
1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12.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礼仪规则的差异。如西方要求的“女士优先”和中国尊崇的“长者为上”有时会发生矛盾冲突。面对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
A.忽略文化差异,不拘小节B.以本国的文化习俗为交往准则
C.平等相待,相互尊重D.尽量减少相互交往,避免麻烦
13.印度国父甘地曾经说过:“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能尽情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启示着我们
A.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保护本国文化
B.要有选择地吸收各国文化
C.必须大力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
D.要努力保护本国的一切文化
14.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不尽相同。下列不能体现中国礼仪的做法是
A.见面打招呼:“你去哪儿?吃饭了吗?”B.在饭桌上劝酒,为客人夹菜
C.接受礼物时先推辞再接受D.就餐实行AA制
15.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在朋友见面时喜欢行拥抱礼;欧美地区的人们见面时则盛行握手;澳大利亚的毛利人在朋友相见时则行一种特殊的礼仪——碰鼻礼。这充分体现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②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③见面礼仪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相同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我为我能够成为七年级某班的一名成员而感到自豪”。这说明我A.能正确评价自己B.已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C.已适应了学校的新生活D.已经有了良好的班集体意识
17.“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在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句话启示我们
A.集体中的每个人可以自行其是
B.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
C.每个人在集体中可以相互代替D.有共同目标的集体就是良好的班集体
18.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七年级(2)班的同学个个忙开了,有的积极参赛,有的为运动员送茶水,有的写表扬稿,有的到终点搀扶长跑运动员,有的当啦啦队员,这说明
①七年级(2)班的同学都非常珍惜个人的荣誉,表现自己
②七年级(2)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③七年级(2)班的同学对自己的班级抱有主人翁责任感
④七年级(2)班的同学都愿为集体多做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
A.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C.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D.既不是公民的权利,又不是公民的义务
20.进出电梯不礼让妇孺和老人、上公交车争先恐后、驾车不避让行人……时下,不少中国人这些看似小节的行为让很多外国人不解。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不拘小节是优良的传统美德
B.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顺其自然
C.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必在乎外国 人的看法
D.礼貌礼仪事关国家和民族形象,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
21.某初中生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就放弃。”他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经常贪玩逃学旷课。这个同学
A.正确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只看到受教育是一种权利,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C.珍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认真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2.受教育者最主要最基本的义务是
A.遵守法律、法规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遵守学生守则D.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老师的教学而言,就是要注重
A.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B.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
C.培养学生良好的的个性品质D.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24.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做事不拖拉②上课时勤于动脑③课后及时复习④作业独立完成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5.每个人都应成为“学习的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
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时间④投入“题海战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空格内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5分)
26.任何人的自尊心都需要得到尊重,所以自尊的人可以轻视别人,狂妄自大。
27.自卑会导致消极情感,总是和失败相伴。
28.宽容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更不是理亏。唯宽可以载物,唯厚可以容人。
29.离开集体,个人很难获得成功,因此,要获得成功,只有处处依赖集体。
30.右边漫画中,给成绩好的学生戴红领巾,给成绩差的戴绿领巾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第Ⅱ卷(主观题,共20分)
三、简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31.面对期末考试,许多同学都有心虚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头晕眼花,胆战心惊”。
有一位班主任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进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没有我 不会的题”。
(1)这位班主任的话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1分)
(2)请说说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会有什么影响?(4分)
32.如果我们仅仅依靠现在所学的知识,那么不需几年,就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1)试推荐几种你认为较好的学习方式。(不少于两种,3分)
(2)请你把名言警句或俗语的序号填在对应的学习方式后面的横线上(2分)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A.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实践与探究(共10分)
33.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责任感,某校七年级六班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做了一次班级调查,调查内容如下,(1)在班级中存在的不关心集体的现象两个事例。(2分)
(2)班级中存在着这些不关心集体的现象会出现什么后果?(2分)
(3)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你的做法是什么呢?(4分)
分)
【初一生物期末试卷】推荐阅读:
初一生物期中试卷01-04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试卷12-09
初一生物试卷及答案01-19
初一月考试卷分析生物12-20
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测试题06-24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复习01-14
初一生物作文09-15
初一生物实验报告06-15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提纲06-29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