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过春节的习俗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壮族过春节的习俗(精选10篇)

壮族过春节的习俗 篇1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壮族人民除过春节外,壮族春节习俗中还在正月三十日再过一个“晚年”。两个节日同样隆重。节日的早晨,天色将明,妇女们奔向河畔、井台担取新水,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过去,有些地区,取回新水后立即过秤,和同量旧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预示有丰收年景。节日期间,有年男女聚集在村处路旁或山坡上对唱山歌。有时竟要连唱三昼夜。在个别地区,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还喜欢分队举行抛绣球(用各色布缝制,四角和底部缀有五绺流苏,中间系彩绳。球心充以谷糠,重约半公斤的活动活动。

壮族春节习俗中初一是不访亲友的,忌拿刀,不得砍东西。据说这一天拿刀砍东西,就会把新年的好运都砍掉了。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粽子、米花糖果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春节期间,壮族人民还开展山歌赛、跳舞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初一至十五,丰盛的菜肴,无尽温暖,全靠灶膛里的火。因此,年间壮家的火是不能熄灭的,火旺象征着家旺,子孙绵延。壮家贺年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女儿、女婿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

春节的传统文娱活动除与三月三相同的歌墟外,舞狮、舞鸡、舞春牛,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狮子队的锣鼓一敲,搭起高台,狮子旋回而上,在十几张八仙桌搭就的高台上行走自如,引来阵阵喝彩。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壮族春节习俗中,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壮族过春节的习俗 篇2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生存策略。一个民族悠久的习俗既是民间大众日积月累的经验结晶,也是一项民族文化。壮族铜鼓习俗是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日积月累起来的民间风俗,是壮族优秀民族文化的艺术奇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当蕴含在铜鼓习俗中的民间信仰和其他民俗心理在现代社会中渐渐消失,作为一项存活于村里乡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壮族铜鼓习俗面临着生存危机,渐渐退出民众的生活舞台,但作为壮民族的标志性文化,它仍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民众的心里,仍富有活力地生存在我国南方的热土上。面对社会的变迁,壮族铜鼓习俗并不是一味地退出现代社会生活,而是有某种强劲的力量,以一种“再生”的姿态融入现代社会语境中,产生新的文化内涵。这种再生的姿态主要表现在,人们以传统壮族铜鼓习俗作为原型,通过文化再生产的方式,重新组合铜鼓习俗内部各元素或在铜鼓习俗的形式上进行创新等,使铜鼓习俗展现出新的姿态。壮族铜鼓习俗这种“再生”的新姿态需要回归具体乡土社会与民众接触,实现“传统”民俗文化再生的“再认同”和“再地方化”。本文试对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关注,分析其推动力量,探索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传承与保护。

2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现象

“在人类学视野中,文化变迁一般指的是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或异文化间的接触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①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文化的相对稳定只是暂时的。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其相对的稳定性与绝对的变异性是其显著特征,其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地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的变革,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②。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文化的再生是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现象。“文化再生产”是布迪厄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布迪厄在《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产》一书中指出,“用此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的文化制度如何在人们的观念里制造出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意识,从而使得现存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被保持下来,即被再生产出来”③。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与再生产的动态过程,人类通过自身的创造、再生产和调适来促使自我文化的更新换代,保证人类自身不会被淘汰,通过文化的再生产来维持人类的价值不断得到充分肯定,从而延续人类社会。换句话来说,文化的再生产实际上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生存策略。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的姿态主要表现在“符号化”铜鼓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化”铜鼓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铜鼓习俗3个方面。

2.1“符号化”铜鼓的出现

在现代社会,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出现了文化再生现象。这种传统习俗的文化再生现象更多地体现在铜鼓习俗的物化形式——铜鼓的身上,那就是“符号化”铜鼓的出现。即壮族铜鼓习俗作为壮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以文化符号的身份出现在现代社会语境中。这时候,人们对壮族铜鼓习俗的关注不再是它的民间信仰、民俗心理、民俗功能等民俗元素,更多的是它作为文化符号的身份,即壮民族的文化符号身份。这些“符号化”铜鼓包括铜鼓塑像、铜鼓广场、以铜鼓为造型的旅游产品、以铜鼓为图案的各种商品商标、以铜鼓纹饰为装饰的各类产品包装、舞台上的铜鼓雕塑背景等。

铜鼓是铜鼓习俗的物化形式,是铜鼓习俗的构成要件。“符号化”铜鼓是从民间大众日常生产生活中存活的铜鼓习俗中抽取出的“铜鼓”这一器物,作为一种文化标本、文化符号进行创新和再生产,其源于民间民众的生产生活,又高于民间民众的生产生活,是一种“标本化”的文化再生产物。

“符号化”铜鼓的出现不是铜鼓习俗在民众自在的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嬗变而来的,而是以官方为主导的社会精英阶层的策划、推动结果,是社会精英阶层对民俗文化的一种提取、浓缩、抽象、包装与提升,是对民众民俗文化的文化再生产。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产增强了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感,扩大了其作为民族文化符号身份的知名度,使得铜鼓文化作为壮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更合法化、权威化。这种民俗的文化再生产“体现了占支配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意愿”④,是为了维护处于强势地位阶层的话语秩序和社会秩序,其目的是为了“维持一种体制的持久存在”⑤。

2.2“文化旅游资源化”铜鼓习俗的出现

当前,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策略,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筹划着开发本地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成了地方政府、市场主体眼中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使得过去存活于民众自在生活中的传统习俗呈现出“文化旅游资源化”的趋势。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的重要表现就是壮族铜鼓习俗的展演现象。所谓铜鼓习俗的展演,即铜鼓习俗的展示与演出,把铜鼓习俗作为奇风异俗的片段、文艺节目向观众展示与演出。过去,壮族铜鼓习俗的传统姿态是在传统的乡土村间社会中传承与发展,其存在的时间是岁时节日蚂拐节活动和逢喜庆之时,存在的空间是村里乡间。而现在其生存的时空、内容和形式已发生改变,出现不定时、不定地点地展示与表演的现象,内容与形式也融入许多新元素。

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需要民俗文化的市场化,而民俗文化的市场化需要民俗文化不断再生产和扩大化再生产,形成类似于工业产品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以满足迅速扩大的消费者(游客、其他观众等)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市场主体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这就需要市场主体对传统习俗进行提取、创新、加工与复制。壮族铜鼓习俗的展演正是社会精英阶层对乡间民众生产生活中传承的铜鼓习俗的一种复制、创新与加工,目的是满足观众对异俗风情的猎奇心理。它使铜鼓习俗脱离了活生生的民众民俗生活。

以广西东兰壮族铜鼓习俗为例。目前,广西百色市东兰县政府正积极筹划开发本县的铜鼓习俗文化,通过在县城街道两旁竖立起铜鼓雕像、在各大路口悬挂铜鼓画像等,着力打造“世界铜鼓之乡”的文化形象,为招商引资做铺垫;积极在东兰县隘洞镇板老村建造一个铜鼓民俗文化旅游村,该规划点距离隘洞镇隘洞圩不远,依河而建。有远见的企业主也在东兰县城建起了铜鼓雕塑纪念品制造厂,专门生产、销售各种规格不一的铜鼓复制品等。在民俗旅游开发语境下,当地民众对铜鼓习俗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地一些村屯的铜鼓原来是被收藏起来的,很少有人问津,而在得知政府准备对铜鼓习俗进行旅游开发时,民众似乎看到了民俗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一些村屯开始有意识地组织民众敲打铜鼓,其目的是让外界知道本村是铜鼓习俗流行的地方,希望政府能把本村落纳入旅游开发计划范围之内,从而拉动本村落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客观上推动了当地铜鼓习俗的恢复与发展。

2.3“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铜鼓习俗的出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由原来官方眼中的“民间风俗”“迷信”“四旧”“民众传统风俗”转变成了官方、学者眼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断被推广和逐渐为社会所公认。壮族铜鼓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不是民俗文化在民众自在的生活时空中自然嬗变而来的,而是被官方和其他社会精英阶层“套”上去的,使其身份上升为社会公认的文化身份,具有公共价值,让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共享到其文化尊严和荣誉。其实际上与过去人们认为铜鼓习俗是“民间风俗”“迷信”“民众传统风俗”等一样,都是社会对该民俗文化的一次“命名”,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主导下的社会精英阶层对民俗文化的“定位”。这是现代民族国家一次自上而下的社会文化命名运动。

在这种语境下,壮族铜鼓习俗获得了2种身份,一种是原先在民间百姓自在的生活时空中自然传承发展的习俗身份,其“集体性、传承性与传播性(也叫括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规范性和服务性”⑥等特征都得以保持;另一种则是被官方“供奉”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这一身份实际上是以官方为代表的一些社会精英阶层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一种提取、包装、升华与标本式的保存,习俗中一些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民俗元素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被专家学者们精心设计好的民俗模样,是“理想化”的“文化遗产”。这种现象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行为。

此外,以官方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鼓习俗进行包装、升华,强化其民族身份,使其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积极开发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等。这种文化的再生产,是以活在民众日常生活时空中的铜鼓习俗为“标本”进行翻新、包装和推广,是民俗文化现场的一种保存、复制与再现。官方还通过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身份,使铜鼓习俗由原来的区域民族民俗文化姿态,上升为民族共同体、整个社会群体认同的文化。

3 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现象解读

3.1“符号化”铜鼓功能分析

“符号化”铜鼓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出现,其主要有2种功能。

一是作为审美符号。铜鼓本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符号化”以后,得到各精英阶层的包装与提升,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可以作为审美的对象供人欣赏。如书本封面上印有铜鼓图案,一些活动舞台的背景上用铜鼓图案作为背景,其他各类产品包装上印有铜鼓图案等,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了“符号化”铜鼓的美学价值。

二是作为民族文化符号。壮族铜鼓习俗是壮民族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得到了升华,成为壮民族文化的象征。从壮族铜鼓习俗中提取、抽象出来的“符号化”铜鼓成了该习俗本身的文化符号代表,象征着壮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符号化”铜鼓代表壮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信仰,是壮民族的文化之根,代表着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尊严。在现代民族国家语境中,“符号化”铜鼓更是上升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其身份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

3.2 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的推动力量

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现象的出现,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官方和民间。

3.2.1 官方力量

官方力量是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现象出现的主要推动力量,官方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积极组织招商引资,策划打造文化品牌等,直接促使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其具有明显的经济目的和政治统治目的。一方面,官方通过强化铜鼓习俗的文化身份使民族共同体有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依托;另一方面,官方希望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来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例如,东兰县举办“铜鼓之乡板栗节”,其目的是以铜鼓文化为名片来推销当地的板栗。

3.2.2 民间力量

民间力量是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不可忽视的力量。壮族铜鼓习俗在市场化、遗产化、展演化的过程中,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有力地促进了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产。如专家学者的介入考察研究、商家的市场化开发、传媒界人士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宣传推动等,都直接对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3.3 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壮族铜鼓习俗的文化再生对传统文化本身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传统文化的再生现象实际上是“现代”对“传统”的一种解构,是对传统文化存在姿态的一种“批判”与“重构”。

现今,以官方为主导的社会精英阶层对壮族铜鼓习俗进行“重命名”,给予壮族铜鼓习俗新的社会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新的认识。在现代社会中,壮族铜鼓习俗被融入许多现代元素,一些不符合现代社会潮流的民俗元素被剪辑掉,并且出现了展演的现象等,这些再生的姿态使得壮族铜鼓习俗产生更吸引人的魅力而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提取、复制、包装、创新,破坏了铜鼓习俗传统的生存姿态,但也重构了新的存在姿态,使其存在的姿态能与当下社会生态基础更好地结合。其实际上也是一种“批判”与“重构”,这种“批判”与“重构”再往下发展便是“新传统”的出现。当传统文化被重建起来的姿态在往后漫长的历史中被人们不断重复与再现,被“重构”的“新传统”便在历史的不断积淀中形成了人们所谓的“传统”文化。

4 结语

文化再生是壮族铜鼓习俗在当下时代背景发生变迁的重要内容。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再生实际上是壮族铜鼓习俗这一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下社会人们的审美思维、策划思维、现代文化产业化经营、现代传媒技术,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等各种元素相结合、共同催生的产物。这一再生文化向我们展现了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存在的2种可能途径:一种是传统民俗在民众自在的生活时空中自然传承与发展;另一种是让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各元素相结合,使其文化内涵得以升华与更新,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文化再生。

摘要:文化变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定律。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重要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绝对的变异性。壮族铜鼓习俗是一项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标志。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壮族铜鼓习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出现了民俗文化再生现象。这种民俗文化再生现象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产生深刻影响。对壮族铜鼓习俗之文化变迁和文化再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之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壮族铜鼓习俗,文化变迁,文化再生,民俗

参考文献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7.

[3]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

[4]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

[5]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

[6]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1-26.

[1]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7.

[3](英)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我国各民族的春节习俗 篇3

蒙古族:除夕之夜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并围着火炉吃饺子、下棋、听艺人说书。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大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便利用这一机会赛马。

藏族:春节一过,藏历新年就到了。这天,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各式各样的假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以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煮上肉,打好酥油茶,还把糌粑和红糖捏成供品,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预祝丰收。亲友见面互赠哈达,表示祝福和敬意。正月初二要给到了17岁的姑娘上头。这时,父母给女儿准备好漂亮的服装和头上的装饰品,把以前梳的5条小辫改成几十条小辫,从此,她就成大人了。

瑶族:瑶族人民过春节,有项活动叫“耕作戏”。初一,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衣衫、花裙,戴上精致的银饰,小伙子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一开始,每三人为一组,一人扮牛,一人扶犁,一人采锄,表演“耕作戏”,以示喜迎春耕,预兆丰年。

达斡尔族:春节前,青年们跳着富有民族风格的“鲁日格乐舞”通宵达旦。初一清早,青年们双手各自沾满锅灰,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涂抹。据说,这是预祝丰收和吉祥的意思。

壮族:壮族的风俗更有趣。初一一大早,人们各自到邻居家的菜园拔掉两棵青菜,表示来年团结互助。这一天,青年男女一起跳“打谷舞”。这个流行的传统舞蹈分四节,包括插秧、车水、割稻和舂米,富有乡土风味。

布依族:除夕之夜,一家大小要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这一天,男女青年互相串门拜年,并结伴出外游玩,尽兴方归。

哈尼族:在春节前几天,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用糯米做饼)准备过年。而青年男女,都忙着上山砍竹子、立秋千架。年初一,男女老少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成群结队去参加荡秋千比赛。青年男女乘此良机,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鄂伦春族:黑龙江省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在春节初一早晨,年轻人要先向长辈敬酒行礼表示尊敬,平辈之间也要对饮祝贺。吃过年饭,青年人还要举行跑马、射箭等活动。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示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侗族:除夕夜,人们拿着鸟枪走出大门,朝天打三枪。一时各处枪声大作,称之为“除旧炮、迎新春”。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姑娘是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

苗族:苗族群众在新年里喜欢举行斗牛比赛,斗牛场上往往聚集了数千名观众。斗牛之后人们一面喝着糯米酒,一面踩着鼓点,和着芦笙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则用歌声谈情说爱。

温州过春节的习俗 篇4

冬至称“至日”,俗称“冬节”。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甜糖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而麻糍则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麻糍为冬至的点心,俗称“擂麻糍”。吃麻糍、汤圆,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晒酱油肉和鳗鲞

温州人习惯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就开始晒酱油肉和鳗鱼鲞。用生瘦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中泡浸,然后晒干食用,别有风味。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鳗鱼是温州的特产,温州人一般去菜场买些个头比较大的鳗鱼,剖开淡晒,就成了我们口中的“鳗鲞”,鳗鲞比鲜鳗还要好吃,是年夜饭中佐酒的佳品。

捣年糕

也叫“捣糖糕”用糯米掺些籼米,加上红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捣韧,然后做成长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纹的印版里,可压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财神爷、状元,以及鲤鱼、麒麟等图样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宝状的,最大重约3公斤,插上银花可放在中堂长条桌上,每个房间也可摆上。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据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掸新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贴春联

过年的另一种普遍习俗是贴春联。早在宋朝,贴春联已成为流行的习俗,宋朝把春联称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驱鬼辟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称桃饰,后来慢慢嬗变成桃符即春联。过去的春联都是用墨在红纸上写黑字,最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红纸上的春联,颇受人们青睐。除夕那天,各家大门、屋柱和房窗两边都用红纸贴上春联,俗叫“门对”。门楣上贴四个字,俗叫“横批”,单扇门贴“大吉”两字。正屋、厅堂、书斋以及猪、羊、牛栏,都贴上不同内容的春联,内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业丰收。

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请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

吃分岁酒非常讲究吉祥。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结子)、柑桔(大吉)、鲤鱼(跳龙门)、豆腐(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也叫“望年夜”。

开门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先在自己家里,晚辈按顺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拜年”。从正月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还延至农历正月十五。上世纪50年代以前,拜年的礼品比较简单,大多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故称“纸蓬包”。

穿新衣

唐山过春节的习俗 篇5

中国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每天干什么老祖宗都给我们安排好了,所谓的年味,也都是从一个个习俗中散发出来的,对照一下下面的过年习俗,看看你过的年对不对。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南方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篇6

湖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在孝感,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

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福建

福建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淡化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江苏

江苏各地过年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也随之逝去。

浙江

在浙江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带,在刚结婚的第一个春节,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饼,俗叫“送上门饼”。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里捣腻,揉成米块,然后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内,印成一个个圆而扁的米饼,正面有图案,如双仙和合、刘海献钱、状元象等人物。数量要做一担,约50双到100双。除此以外,还要有猪肉、松糕、长寿面(索面)等。在文成,拜年叫“貌年”。

在绍兴,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

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旧时,浙江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抲年鬼”的风俗。“抲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抲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

广东

在广东潮汕地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在粤西北的西江肇庆段“小三峡”水面上,至今还生活着一些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这些渔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们大多在船上做饭,大多依然烧木柴。渔民们还喜欢在江岸边空地上种上番薯、油菜、葱、蒜苗等,补贴生活。过年时,渔民们在住处贴上了吉祥祝福的红幅,他们喜欢在船头贴上“一帆风顺”,在船舱上贴“万事顺意”和“老少平安”,还有独特的金钱剪纸图案的“红钱”,此外还要在船头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海南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除夕晚上,室室点灯,家室有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初一凌晨,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不但类似于清真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过年必吃鱼(年年有余)一样,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与“勤”谐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黄黄的像金元宝状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

湖南

春节习俗知多少 篇7

“当然可以喽!”爷爷把小莉抱在腿上,他最疼爱这个可爱的小孙女了。

“这是大诗人王安石在大年初一写的,诗中提到了春节的三种习俗呢。”爷爷停下来,手指着“爆竹”问小莉:“你知道春节为何放爆竹吗?”

“当然知道,您不是讲过吗?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会从海底爬上来害人,爆竹能发光,巨大的响声能把它赶跑。大家觉得新年放爆竹更喜庆,这就逐渐成了一个习俗。”这个小孙女记性就是好。

爷爷笑了,指了指“屠苏”二字讲道:“古代春节喝屠苏酒也是一大习俗。这是一种能预防瘟疫的药酒,一家人中,年龄最小的先喝,因为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风俗一直传到后世。”

“哈哈,真有意思。那第三个习俗呢?”

“就是这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爷爷喝了一口水,又抹了一下嘴巴,“很久以前,东海有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有多粗,没人知道,那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树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这个门进出。有两位神将把守这里,他们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网子把它捆住,丢去喂老虎。后来,人们就用两块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门两侧,来镇邪驱鬼,这就是桃符。”

“我们家门口怎么不挂桃符啊?”小莉有点担心了。

“五代时有个叫孟昶的皇帝,看到每年挂神像太单调了,就让手下的一个学士在旁边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样桃符内容更丰富了。宋代人又把字写在红纸上。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喜欢热闹,他命令所有人家都要把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上……”“噢,原来桃符就是春联啊。”小莉忽然转过脸来,“爷爷,春节还有个重要的习俗,王安石忘了写——爷爷要给孙女压岁钱!”

最全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篇8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吃鸡屎藤

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云南曲靖农村,同样有很多人喜欢吃鸡丝藤。但曲靖不像琼海、北海等地会在三月三或七月初一专门吃鸡丝藤,带有很隆重的仪式的味道。在那里,只要是鸡丝藤发嫩芽的日子,当地人家就采摘下来食用了,或用来炒肉,或是素炒,或是凉拌,就如同食普通的蔬菜一般简单自然 。

五色糯米饭

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传说古时候壮家村寨有个青年叫特侬,外出干活总是带着糯米饭。而山上的猴子总是把糯米饭抢去。有一次,特侬随手扯了枫叶驱赶猴子,却发现自己掐枫叶的手被染上了黑色。他灵机一动,回家后把枫叶浸泡到糯米饭里蒸煮,制成了黑色糯米饭。猴子看见一大团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毒物不敢碰。特侬吃了黑色糯米饭,口不干不燥也不腻倦,反而觉得浑身是力。后来,壮家人都学着特侬做黑色糯米饭,后又逐渐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做成了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

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做蒿子粑的蒿子,是青蒿的俗名,又名香蒿、花蒿,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能食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春天,轻风和煦、万物复苏。据医书介绍,蒿子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看来,蒿子粑“粑魂”虽是传说,祛病健身之言却是不虚。

薄饼

农历三月初三吃薄饼,是同安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做薄饼单是馅就足够忙活好长时间,但是更关键的是需要薄饼皮做支撑。薄饼皮不但要薄更要劲道,这样包着馅料就不容易破裂。吃时将馅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非常味香可口。因为质量好的薄饼皮很Q,所以也有很多人喜欢单吃薄饼皮。

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作文,称之为“春卷”。

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将采摘回来的艾叶洗净,煮过以后剁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最后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糍,艾糍里面的馅可咸可甜。

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乌米饭驱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独有的枫香味、乌黑油亮的颜色,再配以炒香并捣碎了的花生米及腊肠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来味道相当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睐的传统美食。

壮粽

宁明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

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儿女须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称作“清明粑”。

壮族传统节日之陀螺节习俗 篇9

瑶山陀螺节

瑶山白裤瑶人过大年最喜欢、最热闹的娱乐活动是赛陀螺。因而,瑶山人把春节也叫陀螺节。

瑶族小伙子人人都有陀螺,同汉族的陀螺大致一般,不同的是,白裤瑶人的陀螺比汉族陀螺几乎要大一两倍,重二、三斤!大头上还沿周边抠出一道槽,以绕缠“启动绳”,小伙子们还在陀螺上漆上自己喜欢的各种颜色。

比赛由瑶族德高望重的长者当裁判。陀螺手们听到一声“定根”令下,便各自将陀螺脚尖着地,以手按着,再听见“开打”令下,便象发动柴油机一样,扯动手中的绳子,并顺势将陀螺甩出去。谁的陀螺转到最后,谁便是优胜者。或以陀螺瓦击,谁的先倒地谁为输家。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将比赛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不住地鼓掌喝彩,为陀螺手们鼓劲加油。得胜的小伙子,甚得姑娘们的青睐。

大溪陀螺节

大溪镇的发展是由大汉溪沿岸及和平街间一带开始,大溪的港市繁华荣景虽然不再,但当年盛况所留下的市街景观及特有民风,让大溪镇在新休闲时代找到全新的发展定位,除了本身的老街、木器、美食及景观等主题外,大溪可结合周边石门成为旅游重镇。

大溪保有一项相当特殊的民俗体育,就是抽陀螺,当地人几乎从小到大都会抽陀螺,福仁宫的一代陀螺王所展示的陀螺大的可120斤,打陀螺用的麻绳比拇指还粗。下次你有机会到大溪,除了逛老街、看木器、买豆干外,别忘了看大溪陀螺喔!目前大溪所做的陀螺仍属木制陀螺,多呈钟形,用坚硬的木材,像蕃石榴、龙眼等树的树干做成的。

陀螺的分类

木陀螺大致可分为七类

1) 超小型陀螺:直径在1公分左右,体积比手指头还要小。

2) 小型陀螺:直径在4到5公分左右,通常十岁以下的孩子所玩就是这种。

3) 中小型陀螺:重量在10公斤以下,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可玩这种陀螺。

4) 中型陀螺:重量约15公斤至30公斤以内,13岁以上的孩子可玩这种陀螺。

5) 大型陀螺:直径在45公分以上,重量在31公斤以上,是一种适合成年人玩的大陀螺。

6) 特大型陀螺:重量在50公斤左右。

我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篇10

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族人民,把一年分为11个月,12月份称作零月份(没有名称的月份),把公历6月称为年月。这个月里,歌手们轮番互邀到双方寨子对歌,若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月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青年男女则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伴侣。

白族

除夕前,各家都把屋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灰尘留到新的一年。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守岁过年。午夜以后,男男女女争相挑水,以象征勤劳和幸福。初一大清早的第一顿饭,是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预示新的一年能过上花蜜般的甜日子。白族过年,一项传统活动就是“放高升”。取一根整棵的大竹子,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达100多米。这项具有1000多年历史传统的活动,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强悍性格。

布依族

春节从腊月三十日至新年正月十五日。三十日晚饭前,先要摆供品,燃放鞭炮,迎请老祖宗,然后吃年饭。年饭十分丰富,其中必须有整棵白菜与猪肉合制的“长命菜”。晚饭后,年轻人便去“喂果树”,一人端一碗肥肉,另一人操一把斧头。操斧的先在树上砍一小口,问:“你开不开花?”端肉的则将一块肥肉放入小口中,答:“开!”再问:“结果繁不繁?”答:“繁!”最后还要问:“果子甜不甜?”答:“甜!”如此问答,意在来年果硕肉肥。

東乡族

节日期间,要展开一种传统的娱乐活动:当尕达至拿杜。当尕达至拿杜,即打土仗。村与村约好,男女老少齐上阵。对准对方掷土块,你进我退,你追我赶,直至一方将另一方打退才罢休。有时由于赛事相持不下,第二天还要继续比赛,甚至对峙几天。为防止伤人,打土仗只准掷土块,禁止用石头。

毛南族

除夕夜,家家守岁,出了嫁的女儿既要回来团圆,又要当夜赶回夫家。如果出嫁的女儿离娘家较远,可待新年初二回来。除夕夜还要保存火种,新年不生新火。

苗族

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初一为过国年,初二为过地区年,初三为过家庭年。初四后开始拜亲访友,其中特别重视女婿拜年,俗言“六月望行雨,正月望郎女”。

仫佬族

初一吃荤腥,初二过新年,吃除夕留下的酒肉。十五日为过大年,这一天要杀鸡,煮肉,蒸糯米饭。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不干活,纵情欢唱,歌舞升平。

哈尼族

哈尼族过春节,村村寨寨,锣鼓声不断。其支系堕塔人要举行一项奇妙的“资乌都”活动。各村分户编成三大组,每组主持活动一天。“资乌都”活动,意为全村同饮团结幸福酒。活动日上午,主持活动组的各户男主人将备好的酒、菜抬到指定地点。筵席按序排座,人们举杯吟诵祝词,表示辞旧迎新。大家边吃边喝,畅谈农事。而后敲锣打鼓,翩翩起舞,直至尽兴方散。

景颇族

从农历腊月三十日开始过春节。三十日晚,各家各户不串门,全家人吃团圆饭。吃饭时,老人向晚辈总结一年中的得失,指出新一年中的生产、生活方面要做的事。鸡叫头遍,青年男子便争相去挑新年第一担水。水挑回后,舀出一碗,与上日准备好的一碗水比重量,若新水重,表明新的一年雨水多,反之则雨水少。

傣族

傣族过年多在傣历六月,因而傣历六月为岁首,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年节。节期三四天,头几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泼水粑粑,举行泼水活动,以此消灾除病。此外,青年男女开展别有情趣的“丢包”以及放高升、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布依族

在布依村寨,初一清晨,布依族的姑娘们争先到屋外挑水,谁挑得第一担水,谁就是幸福的人,将受到大家的祝贺。这天,同寨的青年人习惯早早地串门,相互拜年道喜;未婚青年则进行“赶表”活动,结伴去游玩。

彝族

居住在云南的彝族人民,春节到来之时,他们要在院坝里栽一棵青松,象征长寿。而滇中一带的彝族,初一的家务由男子承担,表示对妇女劳累一年的关怀。有趣的是,他们将一碗新水和旧水分别称重量,如果新水重,则预示来年雨水多,五谷将丰收。

瑶族

瑶族人民过春节,有一项别致而风趣的活动,叫“耕作戏”。初一,姑娘们身着漂亮的服饰,小伙子们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一开始,首先由三个青年演出“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荷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表示兆丰收,贺春节。其后,姑娘、小伙子们则尽情踏歌起舞。

满族

春节期间,满族人要祭祖。按照习惯,西条炕是不准坐的,因为西墙上供着祭祖饭食。过节前,人们买来挂笺,象征着新一年富贵吉祥。此外,就餐时长者和客人先吃,妇女和晚辈后吃。从初一到十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直到天明才归。

蒙古族

蒙古族称过春节为“过大年”。年前,人们要做好看的蒙古袍,备下当年生的公羊肉、各种奶制品和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夜,合家席坐蒙古包中央,迎接新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侗族

侗族同胞春节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类似汉族“团拜”的“打同年”活动。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给予回答。一唱一和,别具风味,歌声回荡,格外热闹,显得豪放、热烈。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下一篇:杜甫的登高唐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