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励志名言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叔本华的励志名言

叔本华的励志名言 篇1

2、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

3、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

4、通常“骄傲”总是受到指责,可是我想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

5、智慧之士比一般人更需要阅读、观察、学习、沉思以及训练自己,总之,他需要不受打扰的闲暇。

6、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7、唯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坚定、不可动摇之确信的人才被称为骄傲。

8、人生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本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释。

9、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

10、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11、所有的满足——通常所谓的幸福,实际上往往是消极性的东西,而非积极性的。

12、能够遗传后世的声名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得也就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期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似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

13、林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怪鸟。

14、每一个正常的有机体在成熟期间,都渴望献身于生殖使命:例如一只刚刚射完精的雄蜘蛛被受孕的雌蜘蛛吃掉;黄蜂忙碌着为自己永远也见不到的后代搜集食物;人类为了后代的生存,不惜自己累得精疲力竭。生殖是每个有机体的终极目的和最强烈的本能。

15、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

16、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

17、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就像月亮和驼背人————总是露出其中的一面。

18、语言作为寂静之音说话。

19、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20、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21、我的哲学虽未替我赚进半文钱,却替我省了不少开支,心智生活的功效也是一样的。

22、只要条件许可,机会成熟,人人都是想作恶的。

23、与善比较起来,恶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恶的存在可以使人永不满足,使人看到幸福的虚幻,这样,在他那里,痛苦成了人生的积极因素。

24、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25、天才不受意志的支配,只面向美的欣赏,一切美所给予的欢悦,艺术所提供的安慰,使他完全忘却生活的烦恼。天才乐于孤独寂寞,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恰正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和庸俗的程度。

26、只要我们有机会认清古今多少伟人曾受过蠢虫的蔑视,也就晓得在乎别人怎么说便是太尊敬别人了。

27、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

28、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29、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即哲学上的外行。

30、人自身所固有的东西”乃是幸福的契机。

31、真正的轻视与真正的高傲正好相反,真正的轻视藏在心中,不让别人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如果你让自己所轻视的人注意到这个事实,就对他显出某种敬意了。如果你希望他知道自己如何把他看低的话——便不是轻视,而是憎恨了。

32、抱怨卑贱的目的毫无用处,因为无论人们说什么,都是他们支配着整个世界,我们用不着抱怨世俗目的的低下

33、人在一生当中的前四十年,写的是本文,在往后的三十年,则不断地在本文中加添注释。

34、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35、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叔本华的励志名言 篇2

叔本华的理论体系主要由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体系、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组成。但他的理论中心是意志论, 其本质意义是世界上的万物是任何变化和发展, 从深层次讲, 是由事物的自身的意志所决定的。

叔本华的认为即意欲之表现, 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人的意志性会繁衍出无穷的欲求和渴望, 而要实现这些各种的欲望, 在这一过程中, 必然要遭遇诸多的困苦和艰难, 这些都是痛苦的源泉。但当欲求实现了, 也仍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白和空虚, 当旧的欲求结束后, 又会有新的欲求产生。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此消彼长, 源源不断。因此, 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 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 而这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在叔本华的理论中, 认为人的本质便是意志。人世间的各种困苦、劳碌、和焦虑都是由意志繁衍而生。所以, 意志是人生苦难的源泉, 人的一切欲求都来自于不满足。人类没有永远持久的幸福和快乐, 生命的本身就是不幸和痛苦的, 既然人类的一切都是因为对自身的存在状态的不满足而产生, 那么如果不满足得不到充分的完善, 痛苦便是持久的。在他看来, 人生最后的两种成分就是痛苦和无聊。总而言之, 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就是痛苦。

二、叔本华的悲剧理论

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 盲目命运导致的败局和社会地位相对立导致的悲剧, 这和以前的悲剧理论不同。具体的讲:第一种悲剧, 它可能来自一个特别的坏人, 或者说造成巨大不幸的原因有可能是某一据中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 这时, 这个角色就是肇祸人;第二种悲剧可能是盲目的命运造成的, 也就是说是偶然的机缘与错误;第三种悲剧它可能仅是由于剧中互相所处的地位不同, 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悲剧。叔本华认为悲剧就是人生的本质, 生活本来就是悲剧性和充满罪恶的。当叔本华讲意志论看做是悲剧的原体时, 悲剧的意义就显而易见, 万物充溢着意志, 而意志是非理性的、是盲目而冲动的, 是意志导致了人生必然所要遭受的痛苦和烦恼。在三种类型的悲剧中, 叔本华欣赏第三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破坏幸福的力量随处可在, 因为, 悲剧即罪恶, 罪恶即人生的本质, 也即世界的本质, 将普通的众生放置与相对的社会环境中, 由于社会地位的压力, 彼此间便会产生巨大的利益冲突, 这样, 矛盾由此而产生。

但叔本华也提出了从痛苦解脱出来的两种途径, 首先是艺术;其次是伦理。叔本华认为, 悲剧是艺术的展现, 人生的极致, 演绎出了人生诸多的不幸、悲伤、痛苦和彷徨。悲剧的真正价值在于使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存的荒诞性, 人生的悲剧最先在于人生的本身状态注定是痛苦的。当通过人的心灵去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去认识人的意志, 艺术的想象可以让人暂忘却尘世的烦恼和忧愁, 人们陶醉与艺术的美好想象中, 体验艺术带来的暂时快感, 完全脱离平日里意志对人类自身的束缚, 从而摆脱俗尘的纷扰, 获得解脱。但艺术的解脱只是暂时性的, 只有依靠伦理的解脱才是长久的, 意志的自我扬弃是无欲, 它将人类从尘世间解脱, 也因此使得悲剧理论的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和价值。叔本华认为, 任何一部生活史也就是一部痛苦史, 悲剧中的不幸、痛苦和灾难都只是手段和表面现象, 真实的本质是说明意志是一切不幸、痛苦和灾难的原罪, 从而让人将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 自觉地放弃和否定生命意志。

三、审美意义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有着重要的审美性。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意志的客观化, 并且把非理性的意志确立为悲剧的本体, 因此, 在他的悲剧理论中将人的主体性看的十分重要, 并且关注人生, 重视审美自由。把人类的悲剧从伦理中解脱, 也体现对生命无欲无求的一种自由境界, 达到如此境界, 人类便可以永久的摆脱尘世间的纷扰和不安, 所有的欲求都化为灰烬, 在生命意志的牢笼中, 人类的意志总是被无穷尽的欲望所追逐, 权势、名利、金钱、和地位, 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人本身的原罪, 当被欲望的意志控制, 所有的不满足便成为一个无底洞, 欲壑难填, 而这种欲望会繁衍出许多矛盾和不足, 更重要的是矛盾使人的生命状态出现断裂和停滞, 如此, 人的天性和本质便被束缚在欲望泥淖中, 不可自拔, 但这一切欲望都是抹杀生命能量的刽子手。只有从万千欲望冲破束缚, 才能获得生命巨大的能量, 返回生命最纯然的本真状态。

要达到一个平和自由的审美自由状态, 主体必须摆脱意志的束缚, 成为一个纯粹认识的主体, 从而达到一种无欲无求得精神境界。这样, 才能最终达到审美自由的生存境界。当人们在观照悲剧时候, 看到人世间的烦恼和不幸, 从而想逃离诸多烦恼和痛苦, 正因此, 审美的主体在观照世界中忘却自己, 主体不在属于个体的人, 而是成为认识的纯粹主体, 观照者与观照对象便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

四、小结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在西方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悲剧理论既阐释了悲剧主义人生观, 又提出了人类如何去摆脱这种世间的痛苦, 就是用艺术和伦理去拯救人类, 但是艺术的拯救只是暂时让人们摆脱痛苦, 只有伦理的拯救才是永恒的。叔本华认为悲剧中的不幸、痛苦、烦恼和无聊都是基于意志之上, 然而意志是一切痛苦和不幸的源泉。在谈到悲剧时, 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其次是盲目命运导致的败局;最后是社会地位相对立导致的悲剧。在这三种悲剧中, 叔本华认为第三种悲剧与我们现实最为贴近, 在人们的生活中, 毁灭幸福和生命的力量无处不在, 随时有可能发生。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和意义。要达到一个平和自由的审美自由状态, 主体必须摆脱意志的束缚, 成为一个纯粹认识的主体, 从而达到一种无欲无求得精神境界。这样, 才能最终达到审美自由的生存境界。他的悲剧理论对后世的研究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要: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 他的悲剧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又是一种人生观理论的另外一种形式, 从而说明了人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斗争。而当他的悲剧理论所衍生的三种悲剧类型, 对后世研究也有极大的影响, 并且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悲观主义,悲剧理论,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叔本华与尼采的悲剧观 篇3

人生痛苦的描绘与解释

生存意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叔本华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文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他对这个“真理”的论证是:一切自然界的现象都是意志的客观化,以至于人的身体构造也都是意志的产物。意志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每一瞬间,即使睡眠时,意志活动也始终继续着。在他看来,这个意志是一种盲目的、永动不息的欲望和冲动。在一切冲动中,最根本的是求生欲望的冲动。这种欲望又以两种方式来表现,一个方式是自我保存,这叫“生存意志”,是最基本的。还有一个方式是繁衍后代,这叫“生殖意志”,生殖意志是把生存意志保存的生命在时间上加以延续,两者都是为了求得生命的存在。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生悲剧的本体。因为意志分化出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无限的欲望则是不可能的。“在欲求已经获得的对象中,没有一个能够提供持久的,不再衰退的满足,而是这种获得的对象永远只是像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长他的痛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著,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273)紧接着他说:“一切意欲都是由于需要,因此都是由于缺乏,也都是由于痛苦。某一愿望的满足便能结束了这个意欲,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满足了的愿望来说至少还有别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只要我们意识中充满自己的意志,只要我们沉溺于一堆欲望及其不断的希望和恐惧之中,只要我们是意欲活动的主体,就永远无法得到长久的幸福和平静。”(《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卷三)这就是说,意志本身意味着欲求,而任何一种愿望的实现一般都会经历无数的坎坷,这必然带来痛苦和烦恼,然而当一种欲望得到满足时,快乐只是短暂的,无聊会紧随其后,于是人生犹如“钟摆”,永远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那么,知识的发展能消除痛苦么?不,“一个天才便要忍受最大的痛苦”。在叔本华看来,低等动物的痛苦少,人的痛苦多。智者劳心,越懂得思考的人,越会被自己的思索所累。

更可悲的是,这种痛苦永无尽期。受生殖意志的驱使,人们又要生儿育女,这就不断制造着新的痛苦与不幸。意志随着新的生命诞生而诞生,代代相传,延续、重复着旧路。在叔本华心目中,生命只有山重水复而无柳暗花明。对作为向往无限的有限的生命物——人类来说,死亡充满了悲剧色彩,这种必然的死亡结局会把每个人的一切梦想全部化为泡影。而事实上,充满欲望的人所追求的一切满足到头来全是空幻的。甚至有时候都不知为什么而活,正如“人好像钟表机器似的,上好了发条就走,而不知为了什么要走。每有一个人诞生了,出世了,就是一个‘人生的钟’上好了发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441)如此看来,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都只是过眼云烟,生命毫无价值,幸福只是转瞬即逝的梦幻。这就是叔本华所描绘的一幅充满痛苦的人生画面。

权力意志:尼采的悲剧精神

尼采与叔本华不同,他把权力意志当作世界的本质,他不满于叔本华把意志作为求生存的欲望,而忽略了其自主的要素。在尼采看来,“权力意志分化为追求食物的意志、追求财产的意志、追求工具的意志、追求奴仆(听命者)和主子的意志。”(《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P17)世界上只有意志,只有一个意志征服男一个意志的关系。由于不同的人的权力意志在质和量上是不同的,因而,人生来就不平等。权力意志质优量多,即强者、上等人;权力意志质劣量少,则弱者,下等人。这种不平等的权力意志表现为强者统治弱者。他把这种权力意志一并用以说明科学、社会、艺术,乃至一切现象的形成。正如尼采所说,如果要给世界一个名称,对世界作出解释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

尼采也承认人生是悲剧,只不过这悲剧是兴奋剂。他认为叔本华在悲剧中只看到人生的徒劳、痛苦与虚无,而看不到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悲观主义是错误的,只能磨灭人的意气;尼采认为只有经过悲观而达到乐观的人才是有深度的。他把悲剧精神定义成展现生命力的价值,悲剧的快感源自于强大的生命力敢于与痛苦和灾难相抗衡的一种胜利感,并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正如日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趣和乐趣;酒神的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悲剧人生的解脱与超越

达者之境:叔本华的审美直观与虚无

我们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里,看到的是一幅意志支配人生的痛苦画面。意志仿佛是罪恶的渊源,它引起无穷的欲望,但又无法一一满足,给人类带来必然的痛苦。人要减轻以至于最终摆脱这种痛苦,达到无欲望,即内心的井然有序状态,就必须否定意志。

叔本华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超功利性的,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都应该超出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的要求。在宁静的美的状态中,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永无止境的欲求,忘却意志,获得短暂的平静,短暂的幸福,而艺术正是一幅令人陶醉忘我的图画。“这样,人们或是从狱室中,或是王宫中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275)这种审美境界,叔本华称为“自失”。

然而,通过审美所获得的解脱,只是短暂的,一旦曲终人散,必须要重新回到充满欲望的生活中去。痛苦的人生要想获得永久的解脱,只有通过对“意志的绝对否定”才能实现,即压制一切本能,磨灭一切激情,取消一切欲求,淡化一切感情,使身心绝对宁静下来,最终达到一种“无欲”的境界。叔本华说:“无欲是人生的最后目的,是的,它是一切美德和神圣的最内在本质,也是从尘世得到解脱。”(《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275)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必须是生命意志自我扬弃。

在这里,自杀不是解脱之路。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的否定,不是说要消灭肉体来达到,因为这只能得到更大的痛苦。“自杀”这种自我对个体生存的毁灭,只能说明无法承受生存的痛苦,这反而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是愚蠢的行为。因为物自体——人种、生命和意志——一点也不会因此受影响,这就像一道彩虹,虽然维持它的水滴在急剧降落,但它依然存在。个体的死亡并不能终止不幸和斗争,只要意志还在人世,它们就会延续下去,痛苦依然存在。只有在意志完全听命于理智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

在叔本华看来,最好的途径是信仰宗教,过禁欲的生活来达到佛教中的“涅槃”境界,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物、无我之

境。基于佛教教义,叔本华认为“涅槃”是一种在参透表象世界、看清万物的痛苦,让自己身处世间,却能冷静、清晰地发现、观察这些周围的事物,从而自觉地放弃各种欲望,不受意志所控,最终获得一种解脱,进而感到由衷的欢快,步入达者之境界。在那里,没有生死之别,一切意欲都彻底泯灭,绝无所求。无所求便无所缺,也就无所谓痛苦与苦难,随之而来的便是心境平和,怡然自得。

超越之境:尼采的酒神精神与超人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如何超越意志带来的痛苦呢?尼采认为摆脱仅是在意志活动之外去看待意志,而超越则是在意志活动之中去体验意志本身。

首先,肯定悲剧艺术,倡导酒神精神。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那么人生就是一种悲剧艺术。人生苦难,然而人在与这些苦难抗争中,会感到生命的力量,体尝生命的快乐,这就是人生的悲剧美。尼采认为悲剧的实质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两种精神——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对立和冲突。前者代表静穆的美,是人以冷静的理智观察世界的态度;后者代表生命力,是人创造世界、创造人生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理性和生命力合而为一,就达到了悲剧艺术的最高形态。悲剧的外在形象是日神,其内在本质却是酒神。而酒神精神的本意就是在抗争苦难中肯定人生,连同其所包含的痛苦与快乐,体尝人生的悲剧美。

其次,肯定权力意志,提出超人学说。尼采强烈抨击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鸦片式道德”、“奴隶式颓废道德”,提倡主人的道德。他有感于基督教对人的束缚,使人低估自己,导致人类失去存在的真实性,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价值的创造者——“超人”的形象。到底“超人”是什么呢?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说:“我告诉你们什么是超人。人要超越自身的某种东西。”“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超人”,他是有着酒神精神、健全生命本能、旺盛的强力意志、独特个性、生之欢乐的人,他是超越一切传统道德规范、处于善恶之彼岸、自树价值尺度的创造者,不为现代文明所累的未来王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著,尹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哲学思想的反思与启示

叔本华与尼采,犹如佛教的小乘与大乘。他们都悲观,但是,叔本华的悲观是完全的出世,否定人生,尼采却是出世复入世,否定人生然后又力图肯定人生。

叔本华的错误,是用非理性压抑了理性的作用,从而把人降低到同动物相提并论的水平,用悲观主义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导致了虚无主义和神秘主义。而尼采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少数高贵者身上,终于把健全的本能和超越的精神视为这少数高贵者的禀赋和特权。

两位哲学家都用自己悲剧的一生,展示了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之痛苦和探求之渴望。生命是人的自属本性,如何生活是每个人的自选结果,了解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对人们思考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所带来的启示必定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叔本华的名言名句 篇4

2. 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3. 人生幸福的首要的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 --叔本华

4. 然而人们在致富上所费的心思要比提高教养的用心大出何止千百倍,“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对于幸福显然要重要得多。 --叔本华

5. 理性也应该称为预言,因为,理性向我们展示未来。 --叔本华

6. 归根到底,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我们所读过的别人的思想只是别人留下的餐横冷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 通过阅读获得的、属于别人的思想,与自身生发的思想相比,就像史前时代的植物化石痕迹与在春天怒放的植物相比较一样。 --叔本华 《叔本华美学随笔》

7. 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它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人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把许多人引人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8. 纯粹的经验跟阅读一样并不可以取代思考。纯粹的经验与思考的关系就等于进食与消化、吸收的关系。当经验吹嘘只有通过经验的发现才促进了人类知识的发展,那就无异于嘴巴吹牛说:整个身体的生存只是嘴巴的功劳。 --叔本华 《叔本华美学随笔》

9.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原文:Der Mensch kann tun was er will; er kann aber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 英译:Man can do what he wants but he cannot want what he wants. --亚瑟·叔本华

10. Life swings like a pendulum backward and forward between pain and boredom. --Arthur Schopenhauer

11. 在现实的王国里,虽然有时候是那样的美丽、迷人和惬意,但我们总是只活动在一种需要不断克服的沉重气氛之下,但在思想的王国里,我们却成了不具肉身的精灵,既没有了重负也没有了困苦。所以,一副精妙、丰富的思想头脑在某奇妙一刻在自身所寻觅到的幸福,就是这地球上任何幸福都无法比拟的。 --叔本华 《叔本华美学随笔》

12. 唯一可接受的自杀方法是自行饿死。 --叔本华

13. 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争吵。 --叔本华

14. Talent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hit; Genius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see. 能者达人所不达,智者达人所未见。 --亚瑟·叔本华

15. 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叔本华

16.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叔本华

17. 在圣经《旧约》里,贤哲们的说法同样令人莫衷一是:“愚人的生活比死亡还要糟糕”。“越有智慧,就越烦恼。”在这里,我不会忽略提及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由于仅仅具备了那常规的、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并没有精神智力上的要求,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菲利斯坦人”。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18.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叔本华

19. Life swings like a pendulum backward and forward between pain and boredom. 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

20. 人是什么,这比他有些什么,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 --叔本华

21. 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人格。 --叔本华

22.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的话,这一概念(自由)是一个消极的概念。 --叔本华

23.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叔本华

24. 那些把一生都花在阅读并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人,就好比熟读各种游记以细致了解某一处地方。熟读某一处地方游记的人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这一处地方的情况,但归根到底,他对于这一处地方的实质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和透彻的了解。相比之下,那些把时间花在思考上的人,却好比亲身到过这一处地方的游客: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自己说的是什么;对于那一处地方的事情他们有一连贯的了解,谈论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是如数家珍。 --叔本华 《叔本华美学随笔》

25. 也就是说,独立、自为思考的人只是在随后才了解到权威赞同自己的看法,而那些权威说法也只是确认了他的这些见解和增强了他的信心。相比之下,那些书本哲学家却从权威的看法出发,把阅读得来的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凑合成一个整体。这样东拼西凑而成的思想整体就像一个由陌生、怪异的零部件组长而成的机器人,而独立、自为的思想整体却恰似一个活人。这是因为独立、自为的思想就像以活人的相似方式生成:外在世界让思考的头脑受孕,思想果实也就随后生成。 --叔本华 《叔本华美学随笔》

26. 我的拥有都在我身边 --叔本华

27. 一个真正老于世故的人,就是一个做事从来不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人,也不是匆忙急躁地行动的人。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

28. 我们常常不去想自己拥有的东西,却对得不到的东西念念不忘。 --亚瑟·叔本华

29.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叔本华

叔本华名言 篇5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 叔本华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 叔本华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 叔本华

真理:

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 叔本华

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 叔本华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 叔本华

事业: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 叔本华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 叔本华

思想: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 叔本华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 叔本华

人才:

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他多半会像其他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 ―― 叔本华

生活: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 叔本华

时间: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 叔本华

人生:

叔本华名言名句阅读欣赏 篇6

2、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叔本华

3、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华

4、人们给同类施加痛苦并无其他原因,仅仅是出于恶意。在所有的动物中,唯有人这么做——叔本华

5、疲劳象疼痛一样,它的位置在大脑;与大脑不联结的肌肉(如心脏)决不会疲劳。——叔本华

6、在受到溺爱便会忘形这一点上,所有的人都和孩子一样;因此,不应当对人宽厚,也不应当对人太优柔。——叔本华

7、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8、不管自然如何安排,不论幸运是否曾降临你身上,不拘你是王候将相或贩夫走卒,不管你曾拥有什么,痛苦仍是无法避免的。——叔本华

9、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叔本华

10、每一个人的不幸,似乎是一种特殊的事件,请问世界上有谁没有特殊的不幸,将许许多多特殊的不幸归纳在一起,难道世界的规律不就是普遍的不幸!——叔本华

11、如果我们经常感叹人生的短促,但短促岂非正是一种幸运?——如果我们经常感叹人生的生命中所遭遇到的痛苦与不幸,统统摆在他的眼前,他必然会大吃一惊,不寒而栗。——叔本华

12、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13、苦恼总在现在中占领一个位置,若移去现在的苦恼,从前被拒绝在外的其他苦恼必定立刻乘虚而入,占据原来的位置。——叔本华

14、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叔本华

15、如果我们举止有礼、言谈有善,我们就能粗暴地对待许多人而安然无恙。——叔本华

16、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叔本华

17、悲剧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悲剧主角所赎的不是他个人特有的罪,而是原罪,亦即生存本身之罪——叔本华

18、透过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我们将意志所生的欲望世界提升到忘我的精神境界中,这时我们可暂时忘却人世的不幸与痛苦。——叔本华

19、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叔本华

20、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21、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为了用有限的时间去抗衡无限的时间而采取了繁殖这一手段,让自己的生命时间得以延续。这是人类繁殖的本能。——叔本华

22、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他无时无刻地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无同在,最后终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局,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叔本华

23、造成不幸的是盲目、命运,也即是偶然和错误。——叔本华

24、欲望熄灭时,生命的内核也就消逝了,只剩下空壳了。——叔本华

25、普通的报仇是以看到自己加于仇人的痛苦来减轻自己所受到的痛苦。——叔本华

26、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叔本华

27、所拥有的愈多,愈增加对痛苦的感受力。——叔本华

28、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叔本华

29、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叔本华

30、礼貌之于人性如同热量之于蜡烛——叔本华

31、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叔本华

32、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便又会靠近痛苦。——叔本华

33、尽管骄傲并不是一种美德,但它却——叔本华

34、理智有时似乎可以引导意志,但是仅仅象一个想到引导他的主人而已;意志是一个勇猛强壮的瞎子,他背负着一个能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叔本华

35、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叔本华

36、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

37、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好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叔本华

38、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叔本华

39、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得意。——叔本华

40、人生的路途崎岖坎坷,充满荆棘和颠簸;肉体生命的死亡经常受到阻塞,受到展缓,使我们的精神苦闷不断地往后延伸。——叔本华

41、在充满悲惨与痛苦的世界中,我们究竟能求得什么呢?每个人到头来除了自己外原来都是一无所得啊!——叔本华

42、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叔本华

43、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叔本华

44、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45、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叔本华

46、贪欲之产生,基于—个原则,就是认为一切快乐在效用上只是消极性,而包含一连串快乐的幸福则是幻想;相反的,痛苦却是积极性的,也是极端真实的。——叔本华

47、如若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的人,他便有最多的苦恼。——叔本华

48、宗教如萤火虫,为了发亮,非要有黑暗不可。——叔本华

49、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叔本华的励志名言 篇7

一、叔本华宗教伦理思想的缘起

启蒙时期以来的西方伦理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来摆脱传统宗教哲学的神学模式, 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强调人的理性本质, 宣扬理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力图发挥其伦理价值。这无疑是对以往宗教哲学的批判和颠覆。在19世纪德国对宗教的批判运动之中, 以休谟、康德为代表的不可知论对理性提出了怀疑, 并认为把宗教置于理性的基础之上, 实际上是要宗教去经受它根本经受不起的考验。随着黑格尔把理性推到绝对的权威地位, 理性必然重新燃起宗教批判的战火。叔本华在神圣同盟的时代中第一次把“意志”提升到世界的本体地位, 并由此建构出不同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非理性主义。叔本华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性”批判了以往的神学证明、自然神论、泛神论、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无神论、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战斗无神论。叔本华认为康德的哲学表明, 关于论证上帝存在的证明方式是毫无根据的, 是根本不可能付诸实现的。康德以实践理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伦理学实质是神学伦理学, 沿着康德的思路必然会推导出黑格尔“绝对理念”的理性神学。人们最终的依托仍然是神而不是人自己, 神最终成为最后的主宰。叔本华同时批判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在创立哲学体系时都采取了本质上归属于宇宙论证明的原则。他们只是以绝对来替代上帝, 把宇宙论证明换上绝对理念的名称。康德坚持自律论, 认为在有效的宗教伦理和有效的哲学伦理之间没有区别。上帝和人类必须遵循同样的道德原则。但在叔本华看来, 康德之后的所谓理性主义论证的手法都是以宇宙论证明为基础的。叔本华认为康德和黑格尔从理性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基督教, 但与此同时他们并未因此而真正走出基督教的传统。黑格尔把精神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 从而批判了基督教, 但同时又为精神的发展演化设立了一个终点即绝对精神, 从而又回到了基督教, 他们都未真正地否定基督教, 同时又是对基督教的拯救和完成。叔本华扬弃了以往的宗教伦理思想, 以其意志哲学为基础, 建立了“无神论”的宗教伦理思想, 开启了西方宗教伦理的第三次转向。叔本华从非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 对整个世界作出解释并试图探寻一条解脱的途径。他在猛烈地抨击以往荒谬恐怖的宗教的同时, 却从美德到禁欲的转变过程中不自觉地再次踏入了宗教的领域。与以往的宗教伦理思想有所不同的是, 叔本华剔除了神的存在, 他力图用人本身具有的因素来解释人的存在。同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 以“意志”取代了上帝, 从叔本华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中必然推导出“意志”将成为新的上帝。

二、叔本华“无神论”的宗教伦理观

叔本华在否定神学宗教伦理和理性宗教伦理的同时, 认为“每一个自然的原因都是一个偶然的原因, 只提供机会, 提供契机使那唯一的, 不可分的意志得以表出为现象;而意志乃是一切事物自在的本身, 它的逐级客体化就是这个整个可见的世界。”[1]植物的生命也是如此, 生命形式越低级, 理智的作用就越小, 但是意志的作用并不减少。他从“意志”作为人生的痛苦和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与它作为人的自由、道德和解脱的根源的关系中得出:意志的自我分裂和不断客体化创造出了各种表象, 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 于是造成了意志的自我分裂和自我斗争, 造成了个体之间为物质而互相吞噬和争斗。从而推导出人生悲剧的两层含义:其一, 本源上意志的无止境, 经验中欲求的无止息;其二, 对生命欲求的本质 (痛苦) 的清醒认识。以“意志”作为事物与人发展的原动力, 彻底摆脱了人以外的力量, 而回到了人本身, 同时彻底消解了在任何意义上存在的“神”。

叔本华极力推崇印度的佛教教义, 并且从自身的主观需要出发去阐释佛教教义, 他认为自己的学说与佛教的教义无有相悖。叔本华认为佛教根本没有“神”的概念, 所以根本不是“有神论”。他认为不能把印度教的“梵”和中国人的“无”译为“神”, 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佛教崇尚的是“无”, “梵”与“无”都具有“无”的规定, 以“无”为本就不是以“有”为至上。按照叔本华的逻辑, 这就是“无神论”。其次, 叔本华极为赞赏基督教的“原罪”概念, 他的“意志”就是吸收了基督教的“原罪”概念, 而“个体化原理”是直接继承了基督教的教义。叔本华在批判神学的同时, 又从东方佛教和基督教新约精神中吸收他所需要的因素, 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宗教。这个工作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消除宗教的虚幻性方面, 恢复宗教的真实性方面。

三、叔本华宗教伦理的原动力——同情之说

叔本华对传统的伦理学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 他认为传统的伦理学体系有哲学上的, 也有依傍宗教教义的。前者依据“根据律”或“矛盾律”或将幸福和美德等同起来, 或使幸福成为美德的必然结果。后者主张在经验可能认识的范围以外有一个世界, 以此来联系幸福和美德。叔本华认为这些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即便康德的道德法则也不例外, 其中包含着防止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力, 所以首先要确立一个普遍的立法原则。因此叔本华认为康德的道德哲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幸福论, 仍然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叔本华确信伦理学应从寻找道德的基础、伦理的源泉为目的。他从分析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 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基础及道德的原动力。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利己心, 即希望自己快乐。恶毒心, 即希望他人痛苦。同情心, 即希望别人快乐, 将别人的个体及别人的命运和自己的完全等同起来。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 只有基于同情才可称为是真正的道德行为。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 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为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 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越高。叔本华认为这三者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无法改变, 因为性格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东西。叔本华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质, 再有本质的发挥, 所以一切行为都是出自我们内在的本质。我们个人的自由被他认作是绝无可能之事。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的基础, 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极为困难的难题。由于同情心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也就是认为人与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者看来, 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 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之处。因此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 这即是同情的基石, 也是道德的基石。他认为:“善人生活在一个现象互相亲善的世界里, 每一个现象的安乐都是他自己的安乐。所以说, 即令由于他认识到人类整个命运, 没有给他的情绪带来愉快的气氛, 然而经久不变地认识到在一切有情中的都是他自己的本质, 却为他提供了情绪上一定的稳定性, 甚至欢悦的气氛。”[2]展开而去, 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 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 真正道德的人也是万中无一。他说我们会对那些道德行为产生敬意恰恰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的与众不同, 是不可思议之事。他引用卢梭的话说:人们绝对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 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 而不是安逸。因此, 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 直到高尚无私, 慷慨大量, 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他。由此可以得出, 叔本华的宗教伦理思想总体上可概括为:从万物间无差异到人、我间无差异, 及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 然后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导致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 最后到道德的建立。叔本华认为他所寻找的道德基础和源泉可以概括为印度佛教的“梵我同一”思想, 即“那就是你”的经典表述, 这正是道德真正的源泉, 同时也是其伦理和宗教思想连接的纽带。

四、叔本华通往善恶之彼岸的救赎之路

叔本华在其著作《自然界中的意志》中, 叙述了一个故事:当但丁于狂欢节消失在假面舞会的人群之中, 曼狄西公爵下令要找到他时, 那些受命的人怀疑能否找到这个同样化装了的人, 于是公爵要他们对每一个像是但丁的人提出一个问题:“谁认识善?”在他们同时得到了许多愚蠢的答复之后, 终于有人回答:“认识恶的人。”于是他们就认出了但丁。所以任何的“善”在本质上都是相对的, 叔本华认为耶和华乃波斯教中善神的化身, 而撒旦则为波斯教中恶神的化身, 善之神和恶之神是不能相离的。这是因为“善”只在欲求的意志的关系中才有它的本质, 所以“绝对的善就是一个矛盾, 最高善、至善都意味着矛盾, 也就是意味意志最后的满足, 此后再无新的欲求出现;意味着一个最后的动机, 实现了这一动机就有了一种不再破没的意志的满足……一个持久的, 完全而永远使意志冲动宁静下来的满足是意志所没有的。”[3]由此可知, 叔本华的善与恶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意志并没有什么最高的善、绝对善, 而是永远只有一时的善。”[4]叔本华认为纯粹的利己主义的善恶是相对性的善恶, 并提出了与此相对的绝对性的善恶, 认为利己动机会导致恶行, 利他动机则会产生善行, 利己主义和邪恶是恶的基础, 同情是善的基础;在本体论根源上, 意志本体的单一性和冲动性造成了意志自身的同一性和表象的分立性之间的矛盾, 同一性是善的根源, 而分立性是恶的根源, 在认识论的根据上, 局限于“个体化原理”的认识是产生恶的根据, 而看穿“个体化原理”的认识则是产生善的根据。因此, 看穿了“个体化原理”就产生了公道, “一切真正的、纯洁的仁爱, 甚至于一切自发的公道则相反, 都是从看穿个体化原理而产生的。”“而意志的完全自我取消和否定, 真正的无所欲求称为绝对的善、至善, 看作唯一根治疴的良药, 而一切其他的善都只是些治标的轻减剂、止痛剂;因为唯有这才使意志冲动永远静默安宁下来, 唯有这才提供那种不可能再破坏的满足, 唯有这才有解脱尘世之效。”[5]叔本华宗教伦理思想的基础有两方面: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 并且共同构成世界, 但意志是决定性的, 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于是世界的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 所以从逻辑上说, 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 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 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 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 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 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 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没有彻底的意志之否定, 真正的得救, 解脱生命和痛苦, 都是不可想象的。在真正解脱之前, 任何人都不是别的, 而是这意志自身。”[6]在宇宙意志即轮回图景之中, 意志作为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 盲目的冲动, 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之中, 即审美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同时, 浪漫主义的宗教观从纵情感伤中流淌出来的令人沉醉的宗教深深吸引着叔本华, 因为这种宗教所展现的不是启示和道德规范, 而是展示了一种体验自我和世界的方式, 这种方式还可以给人以审美享受。第一眼看上去, 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和谐对于两者都有好处。作为艺术的宗教使自己从教条中解放出来, 并成为内心的启示;而作为宗教的艺术则赋予这些“启示”以超世俗的庄重。艺术宗教使我们得以“大胆地悬浮于可怕的深渊之上, 盘旋于天地之间。”陷身于困惑之中的叔本华将希望寄托于这种艺术宗教, 他试图“轻轻迈开脚步, 穿越丑陋的尘世生活, 不让双脚陷入尘土之中。”意志解脱的另一种方式便是禁欲, 彻底消灭意志, 以获得可能的拯救。叔本华的解脱思想最终得出:亲证“梵我同一”是解脱轮回的唯一途径。“谁能对一切存在物说, 那就是你, 谁就拥有幸福和美德, 走在通往得救的道路上。”[7]人只有从万物间的无差异, 人、我间的无差异及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之中, 升起同情之心, 最终达到解脱。在叔本华的思想体系之中不难看出, 意志才是解脱的最终根源, 而善恶完全是道德之外的事情, 善与恶的问题, 仅仅与生存相关, 而与道德无关。叔本华的宗教伦理思想并非是消极的, 在揭开摩耶之幕后, 人类便要承担起全世界的苦难, 生命能否得救, 成为叔本华思想的核心问题。叔本华提供了人类解脱的途径, 即审美艺术中的物我相忘及禁欲思想。在二者之中, 都是对“意志”的否定, 从而打破了“生存个体化原理”, 最终从悲剧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与以往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叔本华的解脱思想并不是从“善与恶”出发, 而是从人本身的“意志”出发, 脱离的善与恶的束缚, 从意志的肯定到对意志的否定, 最终到达了彼岸的自由世界。

五、结语

叔本华虽对神学加以否定, 对宗教投以鄙夷的目光, 但他的学说体系最终以寂灭、涅槃、禁欲这样的思想为终结。“意志”的解脱在于对意志肯定的否定, 在于彻底的清心寡欲。意志在审美艺术中只是短暂的解脱, 意志的彻底解脱在于神秘的禁欲之中, 这使他的理论最终无法摆脱宗教的神秘色彩。这些神秘的色彩源于叔本华对印度佛教的极力推崇, 并将其收纳于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叔本华在晚年开始从事某种宗教实践, 并从宗教教义中看出深奥的意义。他认为佛教比基督教更为深刻, 因为他把“意志”的毁灭作为宗教的全部, 宣称“涅槃”是一切个人发展的目标。叔本华建议人们去读牧师博辛纳的杰出著作:《佛教徒的冥想禁欲和寺院生活》。总之, 只有人类还承受着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压迫, 宗教始终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灵、情感上的需要及命运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信仰力量。正如列奥·托尔斯泰在《宗教与道德》中说的那样:“没有宗教就没有真正的、真诚的道德, 就像没有根须就没有真正的花朵。”

参考文献

浅议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实质 篇8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实质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奠定了人本主义思想,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先河,其悲观主义哲学以表象和意志为基础,通过将其运用于人本身而得出人生本质是痛苦与无聊的结论。《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代表作,现已得到世界各地的赞誉与研究,其悲观主义哲学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一)表象

在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开篇即说到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有效真理,只有人能够将其纳入到抽象的意识当中。这反映出叔本华一开始就将表象和意志作为其悲观哲学的理论基础,作为世界的两面。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以主体为条件,而整个客体的世界是表象,脱离了人的主体去谈论实在没有任何意义,离开了人所意识的对象也没有客观世界可言[1]。即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人的意志才是表象的真实基础,而人所作出的一切认识活动仅仅是意志的产物。

(二)意志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提出物自体与现象界两种哲学思想,他认为物自体超出了人类认知的范畴与理性的界限,是无法知晓的。叔本华受这种思想影响,将现象的世界变成了表象,将物自体变为意志,从而将客观世界全盘否定,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意志。他还认为人身的存在有意志和服从根据律的表象两种形式,人的意志表现在人身体的活动上,如肠道蠕动等,而世界万物既是表象也是意志,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这说明意志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核心,其悲观主义哲学就建立在意志的基础之上。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实质

(一)人生是悲观的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人一切生命欲求的根源,包括维持自身生存与繁衍后代,但这种欲求是非理性的、周而复始、从不间断,也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在人欲求得到满足之前,人们焦躁不安,而欲求得到满足后人又开始感到空虚与无聊,直至新的欲求产生,就这样往复循环[2]。所以,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中,人始终都是痛苦的、空虚的、无聊的,而人生自始至终也是悲观绝望的,每个生命都无法逃脱死亡的魔咒,有限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黑暗的深渊,将人类一切梦想与愿望化为乌有。事实上,人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人类追求的一切满足也只是一种空幻,所以当人类遭受痛苦与挫折后,往往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由此,叔本华得出人生是悲观绝望的结论。

(二)人生是痛苦空虚的

痛苦和空虚是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最具代表、最为关键的两个词汇,其对人生痛苦的谈论并非偶然,而是由其自身所创立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所必然推导出的结论。因为意志与伟大神圣的真理不同,它是支配人的一种赤裸的、丑陋的力量,人类在这样的力量下被吞噬,被命运摆布,被生活困苦所折磨[3]。生命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存在,只有摆脱那压倒一切的意志,人类才有可能得到幸福,而幸福不过是人痛苦的短暂消失。叔本华用痛苦与空虚来形容人生,这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其哲学思想所传达出的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而痛苦与空虚也成为其悲观主义哲学的核心与关键。他认为,受意志驱动,人类会无休止的产生并追求欲望,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就会开始追求下一个欲望,在这样往复循环、没有尽头的环境下生活,是导致人生痛苦和空虚的直接根源。

三、叔本华悲观主义的解脱方式

(一)意志的暂时否定——短暂解脱

叔本华悲观主义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与无聊,而艺术活动可以帮助人们暂时的忘记欲望,摆脱意志,从痛苦的人生中得到暂时的解脱,即艺术是人类获得精神痛苦暂时解脱的最好办法与最有效途径。他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超功利性的,只有艺术的创造者与欣赏者挣脱生存意志与功利主义的束缚,没有欲望与追求,人类才会忘却那永无休止的人生搏斗,获得短暂的清净与安宁,进而得到真正的幸福。而在各种艺术当中,悲剧通过表现巨大的不幸来唤醒人们放弃对生命意志的渴求,唤醒人们不再珍爱生命的意识,促使人们开始抵抗意志本身,从而帮助人们摆脱欲念,以寻求生命的解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解脱工具[4]。当人们观看悲剧时,就会被剧中的痛苦悲观思想所感染,从而潜意识的想要逃离尘世、逃离这样的痛苦人生,进而忘却自我,逐渐成为一个认识的纯粹主体,没有意志、没有痛苦、没有欲念、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幸与不幸、痛苦与无聊都烟消云散。所以,在叔本华看来,悲剧就是为了让人类舍弃欲念、忘却自我、寻求生命暂时解脱而存在的。

(二)意志的彻底否定——永久解脱

虽然艺术能够给人类带来短暂的解脱,但一旦曲终人散,人们还会回到痛苦、无聊的世界中去,回到严肃的现实生活中去。要想彻底摆脱这种痛苦的人生,就必须将人的意志本身彻底摆脱、永久摆脱。因为叔本华认为人类一切痛苦和悲观的产生都来源于对意志的肯定,所以彻底否定意志,人类便能够得到真正的、永久的解脱,从痛苦无聊的人生中走出来[5]。意志的彻底否定,就是要将人类一切的本能、激情、欲念、情感进行压制、磨灭、摒除、与淡化,让身心得到绝对的宁静,最终达到一种无欲无求、无悲无喜、全然忘我的境界。无欲作为一切美德的最内在本质,当人类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也就意味着从尘世中得到了永久的解脱。

四、总结

纵观叔本华整个悲观主义哲学体系,其以表象和意志為理论基础,得出人生实质是痛苦与无聊,是悲观的。虽然叔本华所提出的忘却欲望、摆脱意志的哲学思想无法解决生活在一个艰难、充斥着大量痛苦与不幸世界中我们的痛苦,但其看待问题与众不同的方式却给我们对人生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其给世界各地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总之,他的悲观主义是一种智慧的悲观主义,其本身及其作品对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玉琴.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浅议叔本华的悲观哲学[J].甘肃理论学刊,2012,03:81-84.

[2]杨玉昌.重新认识和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J].现代哲学,2010,02:96-102+115.

[3]刘建辉.论哈代抒情诗中悲观主义的双重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6-68.

[4]邱君国.浅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改革与开放,2011,12:196-197.

上一篇:执行力有感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