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廷礼仪(共9篇)
一、中餐的出菜顺序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蛰皮、皮蛋等。
有时冷盘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盘。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盘多半被省略。
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多于适当实际上桌。如菜单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
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但普通是六道至十二道。
这些菜肴是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顺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浓腻交互搭配,或干烧、汤类交配列为原则。最后通常以汤作为结束。
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
二、餐桌摆设礼仪
每个人座位面前都摆有筷子、汤匙、取菜盘子、调味盘、汤碗、茶杯、酒杯等。有时也会备有放置骨头的器皿或餐巾。
筷子:多使用柱形长筷。以往会以象牙、珊瑚制作的筷子作为地位的象征,不过,今日仿镶牙的塑胶筷子已相当普遍了。使用长筷子的原因是便于夹菜。
汤匙:多为陶瓷制。有时会备置搁置汤匙的汤匙架。
取菜盘:是盘缘稍高的中型盘子。有时准备两只。
深碗:开口较深的汤碗。
筷子十五忌
疑筷:忌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
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叉子,扎着夹;
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
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
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
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
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
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远,不要斜着伸筷够菜。
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祭天也称祀天、郊祀、南郊,是帝王祭祀天神的大典,也是历代帝王祭祀典礼中最庄严、最隆重的活动。
相关资料
1、皇家祭祀
斋戒:分为三种,散戒、致斋、清斋。斋戒期间,帝王以及其他所有参加典礼仪式的文武侍臣必须沐浴更衣、戒除嗜欲、不饮酒、不吃荤,更不能近女色,用来表示对天的虔诚。
陈设:祭天时的陈设要求更严格,主要包括待事的次序、即事的位置、门外的位置、牺牲器具的位置、席神的位置。严格按照规章来进行,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如一般鱼之类的菜会放在中间等。
省牲器:把各种礼器安放于各个规定位置,随后对其进行清洗、打扫等工作。
2、帝王典礼
登基大典、册封太子大典、皇帝婚仪(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皇帝生日节庆、上尊号和徽号仪、皇家节日典礼。
3、宫廷政治礼仪——朝会礼仪
大朝:帝王大会文武百官,有时也包括外国使臣。是一种十分庄重的典礼。
常朝:是帝王处理国政的重要活动之一。朝仪是帝王与文物百官在朝堂上处理政务的相关礼仪的规定。
宋代朝仪按照官职大小以及职位高低明确规定了文武百官入朝的秩序: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郡王、太子少保、大都尉、大都护、御史大夫、六部尚书、侍郎、大理寺卿等。
4、宫廷生活礼仪
主要针对群体是女性,包括皇后、妃嫔、选侍…三宫六院。下面以清朝宫廷礼仪为例来说明。
关键词:宫廷乐舞,衰落,原因
一、西方文化的渗透
18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然而在这期间西方国家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就在这数百年的时间内,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此时我们开始反思,如果仅仅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应该从制度、思想上进行改革。随后开始的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不仅在对制度进行改革,更是将改革上升到了意识层面。当时的人们认为,改革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腐朽所致,应该要深刻、彻底地进行检讨,破除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宗法、血缘、封建专制的顽固恶瘤。当时中国的社会思潮受到了西化思维的严重冲击,西方强势文化的渗入在那一时期席卷而开,宫廷乐舞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自然也就被打上封建残余的烙印。
鸦片战争以后,音乐与舞蹈作为美育教育,被列入了学校教学课程之中。但是课程的内容不再是向中国传统乐舞学习,而是从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学习、引进的。回顾周代,周公制礼作乐,乐舞日趋成熟,成为礼仪教化的重要手段。当时,六大舞和六小舞受到统治者的极度重视,均为国子必学的舞蹈,其中六小舞又被钦定为宫廷权贵子弟的必修课。权贵子弟从十三岁开始学习乐舞,一直到二十岁接受“大舞”的传授。这期间,不仅包含了对德育和体育的培养,更包含了美育以及对健全人格的塑造。长期以来古代宫廷乐舞承担着礼仪教化的作用,但是在近代学堂教育中,音乐和舞蹈却要向国外强势文化学习。归根结底是由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所产生的意识形态的转变。“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就是说如果你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抽离出来,这个国家也就等同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这个国家的国民连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都不知道,如何让他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感。中国古代宫廷乐舞从形成到衰落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成长伴随着从三代到清的历朝更替进行着自身的变革。从它的形成到鼎盛,再从鼎盛转向衰落,它就像一个活化石,记录着中国历朝历代的上层阶级意志、文化内核和审美追求。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宫廷乐舞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它连接着中国文化艺术的根。时代在发展,艺术也在发展,但是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根不能断。我们臆想,如果釜底抽薪将整个中国文化艺术的根给割断,那么中国的文化艺术还是中国的吗?中国古代宫廷乐舞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它都是在继承与发扬前一个朝代乐舞成就的基础上,又依据当下的现实需求进行创新和延续的。清乾隆之后,中古代宫廷舞蹈退出了历史舞台,它的衰亡不仅仅只是作为古代宫廷的产物,而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未能脱离宫廷的程式,转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以前,便以销声匿迹。
二、戏曲蓬勃发展,宫廷乐舞被迫让位
自明清以后,宫廷乐舞便日益衰落,与此同时,戏曲却如同璀璨的明珠荣登历史舞台。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戏曲蓬勃发展,受众面和文化影响力不断上扬。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需求旺盛。它的综合性不仅大大满足了观赏者的视听感受,还能引导观赏者完成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除此之外,文人、士大夫的加入,使得戏曲从形式到内容,都晋升到了更高的精神文化层面。清代宫廷,皇宫贵族都喜欢看戏,并且首次把戏曲演出列入朝廷仪典。清代宫廷不仅从民间召集优秀的戏曲艺人进宫演出,进行艺术交流,还将成果输出到民间。这样一来,戏曲在宫廷内、外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之相悖,宫廷乐舞在明、清时期逐渐变得僵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并无太大的创新和进步。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太祖在重新恢复雅乐制度上颇费心思。但是由于元属代蒙古帝国统治,汉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断层,汉族传统宫廷乐舞基本已经失传,很难恢复。因此,对于宫廷雅乐的恢复主要以历朝旧乐和民间乐舞进行拼凑。这样一来,即便是在形式上基本上能够严格、完备,但是在内容上不免雅俗掺杂。清代宫廷乐舞只是作为皇室炫耀国威、宣示武功,塑造四夷宾服的帝王形象的工具,在程式和仪式感上极大地强调富丽、奢华。即使宫廷雅乐在清代的规模壮大,但是作为由于趋于程式化和艺术性的削弱,导致它失去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和表现力。伴随着戏曲受众面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宫廷文化审美潮流发生了改变,宫廷舞蹈不得不让位于戏曲。
三、没能够从宫廷中抽离,形成独立的艺术形式
《周礼·春官》对夏、商、周三代以后的宫廷乐舞功能做出了清晰的总结。“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袛、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三代以后直至清朝,宫廷乐舞的功能都在此范畴之内。一直以来,宫廷乐舞的这些功能实质上都是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由于它的功能所赋予它的特殊性,因此它必须依附于统治者的统治意志。中国古代宫廷乐舞作为宫廷文化的产物,我们在历史的维度中宏观地扫描它的发展脉络,在每一个朝代中它必然会在继承与发扬前一个朝代的遗韵,同时又与当下的政治、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等进行碰撞和改良。它的发展与变革,不是出于本体发展的需要,而是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西周时期,宫廷乐舞主要由雅乐执掌,那时虽然有散乐、夷乐,但是并不被上层阶级的宫廷乐舞所接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礼乐制度受到了“国王文化”向“侯国文化”下移的重创,伴随着权利的下移,礼崩乐坏。由于“文化下移”,东周时期散乐、四夷之乐都能够进入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不再是宫廷乐舞的主流。由此看来,宫廷乐舞的发展与更替是伴随统治者的喜好而进行筛选的。朝代不断的更替,统治者对于宫廷乐舞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建设。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古代宫廷乐舞在30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它已经积淀了极为丰富的舞蹈动作语汇、多元的舞蹈风格特征、技艺高超的技术技巧以及深厚的舞蹈文化内涵。由于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交融,宫廷舞蹈在乱世中与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渗透。并在唐代迎来了发展的顶峰。那一时期,舞蹈品种繁盛、创造力活跃、乐舞技艺得到空前的提高。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分崩离析、藩镇割据,唐王逐渐朝走向了灭亡。王克芬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一书中提出:“随着唐王朝的灭亡,作为独立的表演品种的舞蹈艺术渐由盛转衰”。宫廷舞蹈即使在汉代、唐代有过独立发展的势头,但是也只是转瞬,它始终没有从宫廷的程式中完全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即使是在乐舞发展鼎盛的唐代,宫廷燕乐发展到了极致,造就了中国乐舞史上的高峰。燕乐体系中的多部伎制度,也是“一种将文化娱乐与政治礼仪相结合的规模庞大的乐舞仪式和文化制度。”宫廷乐舞始终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是作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而存在,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均以统治者的阶级意志为转移。它的功利性压倒了它的艺术观赏性,从而抑制了它独立发展的势头。
四、乐舞艺人的流逝
古代对乐舞的记载主要是以文字、绘画、雕刻、乐舞艺人的传承为主要途径。即使明代著名律学家朱载堉舞蹈所著的《乐律全书》,保留了许多明代的乐谱和舞谱,但是舞蹈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很难用文字、静态的图像可以描绘清楚。因此,在没有摄影科技的时代,乐舞艺人的传授成为了乐舞能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清代,华夏宫廷传统乐舞作为统治者治理政权的必要手段,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但由于统治者对戏曲尤为偏爱,宫廷娱乐则主要以内廷演戏为主。从受重视程度而言,对今后乐舞的衰落,乐舞艺人的流逝买下了伏笔。清代中后期,由于朝廷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库不充,为缩减开支,大批乐舞艺人散落民间,部分乐舞艺人加入民间戏曲行当中。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宫廷舞蹈的唯一遗存,便是通过戏曲。
封建社会所扭曲了的审美观念下的产物——缠足,严重抑制了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明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妇女缠足风潮兴盛。即使到清代初期,统治者提出禁止汉人缠足,但是由于缠足背后所隐射的畸形的审美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最终也以失败告终。缠足不仅从生理上限制了人舞动的能力,减少了女性从事舞蹈的积极性。更是从心理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畸形的审美观念。由于乐舞艺人的流逝,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最后的“活性”资源也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五、中国古代宫廷乐舞衰落的启示
中国古代宫廷乐舞的衰落,不仅仅是作为我国的一种古代艺术样式消失,它更深刻地反映出我国3000多年的乐舞文化脉络由此被割断。文化是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的根。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化也在向全球化发展。在文化趋同发展的形式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社会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进一步深化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样的文化主体意识。只有确定了主体意识,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同下理性地解读和吸收其它国家的文化。虽然古代宫廷乐舞由于历史的原因退出舞台,但是它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却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究的。
参考文献
[1]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27.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72.
第一种,使用“了肚贴”。
这种秘方就是将麝香放入女人的肚脐上,以达到避孕的功能。历史上就有汉代的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采取这样的避孕措施的记载。不过这个“了肚贴”的秘方现在已经失传。
第二种,用“藏红花清洗液”清洗。
史料上曾有这样的记载,藏红花是宫廷中最有效果的避孕秘方,如果皇帝不喜欢某个被宠幸的宫女,就会让太监把这个宫女倒挂起来,给她用藏红花碾碎的液体清洗下身。据说这样可以将宫女体内的精液清洗得一干二净。
第三种,用“推拿术”推拿。
皇帝的嫔妃众多,可以留也可以不留。如果宠幸一位嫔妃后,皇帝说不留的,太监就会采用推拿术,确保皇帝的精液流出来,绝对不能留在那位嫔妃的体内,这样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
第四种,喝“凉药”。
“凉药”是一种含有麝香成分的避孕的汤药。这种汤药不仅可以达到避孕的效果,而且还有堕胎的功能。慈禧进宫被咸丰临幸后,第一次怀孕就是被人暗用麝香堕胎的。
第五种,使用“安全套”。
史上早期的“安全套”是使用羊的肠衣或者猪的膀胱制成的。据史料真实记载,西方中世纪宫廷里使用的“避孕套”就是动物的肠衣,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荷兰小帽”。
明清以后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宫廷的常用的避孕之物。古人还用鱼膘作“避孕套”。在博物馆的收藏品中,有古代人用绵羊肠子制成的避孕套,有点接近于现代避孕套的雏形。
第六种,喝“水银”。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学习了古代礼仪之后,其言不假。单就其名目来说就纷繁复杂。有所谓“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又有人生之礼,即生、冠、婚、丧等礼仪;按不同标准分,又可以分为政治礼、生活礼等等。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社会就建立在一个庞大的礼仪系统当中,包括吃饭、睡觉、说话、走路等等人生活最基本的东西,都有严格的礼仪限制,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古代礼仪”,其礼可谓严密、复杂。比之现在,那可真是“大巫见小巫”。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上古三代也有上千年。在这漫长的古代社会里,礼仪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礼仪始成于“三皇五帝”,兴于三代,孔子则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后世封建社会,皆以孔子之“礼”为典范,以《仪礼》《周礼》、《礼记》等为纲目。礼仪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相融合,可以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礼仪系统,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也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准律,任何人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首先,中国古代礼仪之细。从人出生那天起,所谓“诞生礼”,各种祈求长寿、富贵、平安之礼,便随之而来,有“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之后有“成人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有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跨入成年之后,就要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如飨燕饮食礼、宾礼、五祀、傩仪等等礼仪则是这个时候所必须遵守的礼仪:飨燕饮食礼以规定人在吃饭、劝酒、敬酒、上菜时候的准则;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五祀礼,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等五种礼仪,傩仪,主要盛行于商周,是四季驱邪逐疫中的礼仪。另外,诸如婚礼、丧礼等又有诸多具体礼仪规范。若是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又有祭天、祭地、宗庙之祭、对先师先圣的祭祀、相见礼、军礼等等礼仪,其中礼仪规范更是严格而复杂,我这里不做具体阐释。另外,对于女子,不必参加祭祀、交往应酬等公共活动,又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所谓“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德、容、言、工”,这“四德”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工指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另外,有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具体规范。总之,古代对于女子的束缚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从生活到政治,从诞生到病死,从吃饭到睡觉,从平民到达官贵族,从男子到女子,都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范,中国古代礼仪可谓细、全、严格。其次,中国仪礼之精神——和。有子曰:“理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也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说,礼的功用在于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礼的处理是有差别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通过差别建立次序,通过次序以达到和,所以古代礼仪强调和,却不强调平等,因此,在这种礼的束缚下,人们安于差别,认为其天经地义,这是礼在起作用。孔子认为礼有别,用之在和,因此他说:“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君子者,懂礼仪之人也。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封建社会就处在一个等级森严,以礼维持平和的状态,纵观几千年封建社会,无不如此。
第三,中国礼仪之精华与糟粕。中国之礼,重和而轻平等,精华和糟粕也由此而产生。和者,和谐也,在此种礼仪精神指导下,人民生活有序,父慈子孝,不乱伦理纲常,女子亦安分守礼,塑造出中国女性之良好品德,不越雷池半步。其糟粕来自于轻平等的精神,古代礼仪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上流社会——“朱门酒肉臭”,下等庶民——“路有冻死骨”,这种森严的等级,造成中国人权的丧失,并给人民戴上了受奴役的精神枷锁,一旦揭竿而起,“王和将相宁有种乎”,则政权分崩离析,天下大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故天下大势,“分久必和,和就必分”,而人民也就仅仅是生活在“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中国国民之劣根性,由此而产生。一旦国力衰退,外邦入侵,则“国将不国”,此皆上千年,礼仪之桎梏所至也?/P> 最后,当今社会,西方价值观涌入中国,礼仪的丧失,十分严重,父不慈,子不孝,乱伦乱纲,道德沦丧之事,时有发生。女子更是得到了全面的解放,不仅走出了闺房,骂街、通奸之妇,时有产生。在一个没有礼仪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在商场、在政场、在平时生活,我们都应该遵守一定礼仪规范,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优秀部分,当然也要舍弃那些糟粕部分,唯如此,方可在当今社会做一个知礼、畅达、为世人所褒扬之人。
在古代筵席的各种礼制中,座次礼节最能表现宴饮者的高下尊卑,席置、坐法、席层等无不受到严格的礼制限定,违者就是非礼。在宴饮座制的严格规范下,人们根据各自的社会地位、身份及宗族关系等就席,宴饮进程因此而井然有序。统治者正是运用这种手段来强化社会秩序。具体言之,统治者对筵席座制相当看重,就是因为它具有建构一个长幼有序、君臣有别、孝亲尊老、忠君礼臣、层层隶属、等级森严之社会体系的功能。
早在三代时,人们即于宴饮活动中明确了席位的尊卑问题。在非宴饮场合中,古人以右为尊,如“右姓”“右族”即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右职即指要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注:“秦汉以前右为上。”《汉书·诸侯王表序》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然日常起居(包括宴饮活动)则以左为尊,“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礼记·檀弓》郑注),“男子行左,女子行右”(《荀子·号令》)。设酒者,其左边即为尊席,“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礼记·少仪》),常言所谓“虚左以待”,就是指空着左边位置以待宾客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的座次安排则颇有趣味:“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依礼而论,项羽留沛公饮酒,刘邦为客,应东向位。但项羽自己“东向坐”,傲然居于最尊之位,且项伯、范增补居尊位,刘邦、张良卑居其后,项羽之霸气跃然纸上。另据《后汉书·明帝纪》载,明帝宴于桓荣府,以荣坐向,自持弟子礼,其余座次以尊卑顺序为南向、北向和西向。如此座制,至今犹有影迹。
宴饮者的尊卑等级,除了通过坐席方位之不同而加以区别外,设置专席也是“定上下明贵贱”的重要标志。在宴饮过程中转席之礼也是一项重要的座制内容。尊者必设专席,这在三代之时未成风尚,然进入秦汉后,人们对此颇为重视,尤其是宫廷之宴,帝王、皇后皆布专席。《后汉书·王常传》在叙述皇上宴请群臣之事时云:“王常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绝席。”可见王常在聚宴场合中有专席地位。东汉时,为了提高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决策和监察官员的地位,自建武元年起,在包括宫宴在内的君臣聚会活动中,皆为他们设专席而坐,故京师号为“三独座”。
唐代以前尚无桌椅,置酒筵于席上,大家盘腿或跪坐进食。宴饮之时,因席地而坐,故登堂必须脱履,以免弄脏席子;非但如此,即便脱鞋之举亦不可在台阶上进行,所谓“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礼记·曲礼》),正是此意。如果陪侍国君宴饮,则莫说鞋子,就连袜子也要脱。公元前470年,“卫侯出奔宋。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可见,古筵席座制是食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明确尊卑等级的一种重要手段。隋唐后,桌椅出现并迅速普及,人们改席地而坐为垂足而坐。但宴饮座制的朝向未变。时至今天,座制礼仪的等级色彩已消失,繁杂的座制细节也有不少被简化。但必要的礼节、礼貌在今天的宴会上仍被人们重视,如在师长和女宾面前姿态要端庄,敬酒时双方都避席互敬等。此外,今天的宴会座次安排也有些变化,一般宴席用的是八仙桌或圆桌,重要客人往往都安排于面朝门的席位,主人面对客人落座,如此安排是从古时演化而来。至于入室脱履,这种习俗仍在日本和朝鲜保留着。
那么是谁制定了就餐时的这些礼仪和规矩呢?史书上说的“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指辅佐周成王管理国家的周公旦,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加强对分封诸侯的控制。他从政治到文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这是把宗法制和等级制结合起来而制订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等方面的`礼仪。饮食既是人们一天也离不开的行为,所以《周礼》对饮食方面也规定了很多礼仪。因此我们得知这些礼仪是由来已久的。
殷、周时,人们崇鬼神好祭祀,所以甲骨文中有许多的祭典名称。像衣祭、翌祭、侑祭、御祭等等都是。祭祀,得有祭品表示心意。祭品和盛祭品的礼器便随之产生。古代最隆重的祭祀食品是牛、羊、猪三牲组成的“太宰”,其次是羊、猪组成的“少宰”。这是祭天神和祖宗用的。如果单祭田神,祈求丰收,一只猪蹄便可以了;如果单祭战神,确保胜利,一只狗也就行了。至于礼器,有樽、俎、笾、豆、登等。每逢大祭,奏乐唱诗,十分隆重。礼仪结束后,凡国祭,君主必须将祭品分赐大臣享用,凡家祭,亲属朋友就一起将祭品吃掉。它已是具有一定规格的社会交往和宴会聚餐的萌芽。至于“飨”这种平时的宴乐并无一定的名目,仅称飨。但到了“祭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的西周,周公旦就将殷人祭祀中的宴乐改变过来,订出许多为活人而设的宴会礼仪,其名目有“乡饮酒礼”“大射礼”“婚礼”“公食大夫礼”“燕礼”(燕礼即周王飨燕四方宾客的宴会)等等,并且立为国家的礼仪制度。据说,这是周公看到殷人宴饮无时,挥霍无度,“胜而无耻”的弊病,想加以节制而制订的。后来的各个朝代对其绝大部分都沿袭下来,被取消的不多,可见周公饮宴礼仪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
周公制订的筵宴礼仪很多。《周礼》记载:“设筵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曰席。”孙诒让《周礼正义》:“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笈。”“筵席”二字,开始是坐具的总称。因为古代没有桌子,进食的时候,大家都席地坐在筵席之上,酒食菜肴自然置于筵席之间,故《诗经》有“肆筵设席”之说。“筵席”二字就是有了酒馔的含义。
饮食宴会旧时简称饮宴,饮宴作为饶有风趣的一种进餐方式,是人们饮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宴会活动,在饮食风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什么叫“宴”?各种辞书对“宴”一词的注释,除了与饮食关系不大的“安逸”“乐”两个义项外,与饮食活动挂钩的第三个义项都做“以酒食款待宾客”解。另外还有人说:“宴是以社交为目的的进餐活动”。上述两种解释都算抓住了饮宴的主要特征,但似乎都欠完满。例如我国历史上有一种“家宴”,指的是那些富裕的大家庭,因人口众多,成员辈份、关系复杂,祖孙、叔侄、兄弟、姊妹、妯娌等人,平时不在一起进餐,遇有节日或其他原因,家长决定备办丰盛的酒肴,合家欢聚一堂饮宴取乐。这种宴会并不一定有外来宾客。它虽然有促进全家团结和睦的作用,但不能称为社交活动。另外还有一些饮宴活动,例如志同道合的文人骚客举行的“文酒会”等,虽然有主有宾,但其主要目的往往不在于社交,而另有其他主题。
宴会与日常进餐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即具有一定的仪式。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飨宾客,仪式非常复杂,后世日趋简化,但总有一定的仪式。例如民间的婚宴、寿宴、接风、饯行等宴会,都有东道主或司仪简单说明举行宴会的意义,即使家宴,家长也得说几句话,相当于致辞。综上所述,宴会似乎可以说是:在疗饥、味品之外,另含某种目的、意义的,具有一定仪式的集体进餐活动。
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书”的作用应是古人为保障婚姻所立的有效文字记录,但“三书”并非周制昏礼。
聘书: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徵﹝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 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是指:
纳采: 订亲之书,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问名: 过礼之书,是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纳吉:即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征:呈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称为纳征。
请期:是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今称“择日”。
你知道东西方人皮肤的差异吗?
东方人皮肤性质
.皮肤较西方人更容易过敏(特别在选用西方国家生产的化妆品时)。
.面部汗毛少,毛孔小,皮肤也更为细腻。
.东方人因受天气、饮食文化影响,皮肤没有西方人那么干,衰老速度较西方人缓慢,但年届25岁以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会快速下降,而且皮肤开始变得容易敏感和肤色暗哑,此时需注意舒缓、修护,到了30岁以后,脸上便出现岁月的痕迹了。
.很多东方女性的肤质属于“外油内干”型,这些归咎于皮肤缺乏天然保湿因子。
.晒太阳后,东方人容易晒黑、晒黄。
.东方人比较容易产生色素沉淀,接受激光换肤效果不及西方人。
西方人皮肤性质
.西方人皮肤构造比较薄,容易衰老,出现松弛下垂、毛孔粗糙问题。
.西方人中的白种人,由于皮肤的色素比黄种人或黑人更少,对阳光紫外线缺乏一道天然保护层,所以患皮肤癌的机会较东方人高。
.皮肤越白的人越容易晒伤,而且特别容易长出雀斑或患皮肤癌。
.西方人的皮肤老化速度很快,皮肤的保湿能力较差,形成皱纹是西方人最关注的问题。
.西方人中的白种人的汗毛较重,但因为他们的毛发往往颜色较浅,所以看起来不太明显。
.西方人天生皮肤的保湿度不足,需要依靠化妆品保护皮肤,因此国外进口的化妆品和保养品大多较为油腻,擦在东方人的皮肤上,往往造成不适。
“汉方”真的更好吗?
对于“汉方”的探讨由来已久。一般来说,我们都愿意相信,所谓“汉方”护肤,就是针对亚洲人的皮肤状况进行特别研究,以各种中草药成分作为主要原料对皮肤进行护理的手法;而那些加入了中草药成分的产品,都被认为“特别适用于亚洲人的肌肤”。
“汉方”的说法古已有之,在传统中医典籍如《千金方》、《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太平圣惠方》都记载了很多美容药方,如玉容散、八白散等,一些成分更是常用的中药,可见爱美不分古今。
素淡的包装、清淡的香气,令人通体舒畅的感官之美,是一件“汉方”护肤品给人带来的首要印象。草本植物乃至中药的特殊气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够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而护肤的关键,就是将其看作一种有效的、乐于尝试的事,而非心急火燎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另外, 汉方护理中讲求“以内养外、循序渐进”的观念,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启迪。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讲到传统东方女性的养颜方法时,一般人都会想到各种内服的膏、方,但如果是埃及艳后的美容秘诀呢?不外乎牛奶浴、蜂蜜面膜之类的外敷方式。而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则不惜用含有铅、汞等有害成分的产品,来修饰皮肤上的瑕疵!
我们不能指望化妆品中的中草药成分真的能够如何深入皮肤,不过,汉方护理至少告诉我们,皮肤护理是一种温和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内外兼顾的方式,进行调理与改善,而非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使用某些刺激性的手段。
常见汉方成分及作用
.人参:提供密集养分,增加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代谢与循环,帮助延缓老化。
.珍珠:多种营养成分滋润皮肤,改善晦暗肤色,近来许多粉底中也用到了珍珠粉,以更温和的方式提亮皮肤。
.绿茶:高效抗氧化,研究发现,绿茶中的某种特别成分,能够帮助缓解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当归:具有微弱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加速血液循环,常用于美白或祛痘产品中。
.绿豆:在食疗方面,绿豆的“清热解毒”效果显著;用于护肤产品中,主要为了抗氧化及活化皮肤。
.谷物:温和而有效的天然保湿剂,也有助于软化皮肤,预防粗糙;麸、糠颗粒同样也被用于温和的去角质产品中。
.竹盐:青竹、盐与黄土经过反复煅烧所得,具抗菌、消炎、收敛的效用。
.木炭:强吸附性,常被用于清洁类产品中,有助于清除污垢、多余皮脂,保持皮肤纯净。
古代宫廷美容秘方大公开
在没有名牌化妆品的年代,众美女如何维持沉鱼落雁的美貌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古典美人,是如何在后宫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的吧!
后天美女——慈禧
她可不是天生丽质,所以后天的保养她做得比谁都勤,像每日睡前以“花汁”涂抹脸部肌肤;早上起床则用“玉容散”护肤,“固齿刷牙散”刷牙,“菊花散”、“抿头方”、“香发散”洗发护发,并以一种称作“太平车”的器材作为脸部按摩的工具......这种种保养方法都花费不菲,而这些才只是基础保养而已!
慈禧的美丽秘方
人参+珍珠粉
饮食方面,据说慈禧每天固定含人参片滋养身体,食用珍珠粉、八珍膏、花食(以花加入其他食材烹调的食物)与人乳作为营养补充品,传说她老年时皮肤仍然嫩白、光滑有弹性呢!
美肤按摩法
【材料】T字形光滑按摩棒一只(T字的横轴是可滚动的轮轴)。
【做法】手持按摩棒,从额头开始轻轻滚动,直到感觉皮肤微微发热,再转至脸颊两侧,接着是人中与下颚。
【功效】借由按摩器在脸上滚动,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让平常很操劳的皮肤得到适当的舒解,长期使用下来,可以防止皱纹产生并且使气色更红润动人!
【注意事项】你可别太过兴奋,很“用力”地拿按摩棒在脸上滚,当心伤害到娇嫩的皮肤哦!
闭月羞花——太平公主
说到太平公主,难免会慨叹她年纪轻轻就被赐死的命运。太平公主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而她的美貌,也是她受宠的原因之一。
太平公主的美丽秘方
桃花与乌骨鸡血敷脸
太平公主使用一种特殊的面膜: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采桃花,阴干后磨成粉,等到七月初七将之混以乌骨鸡血调制成面膜敷脸。据说这款特殊的面膜具有神奇的美白效果。
桃花红肤膏
【材料】桃花瓣磨粉,乌骨鸡血
【做法】将两者混合成膏状,涂抹在脸与皮肤上。
【功效】以桃花护肤,可以减淡皮肤上的斑痕,除此之外,桃花也可以当食材。乌骨鸡血则富含维生素C、E,能延缓衰老,甚至改善各种皮肤问题,其营养成分含量较一般鸡多得多。
【注意事项】你一定很纳闷,为什么太平公主的美容方里坚持要“三月初三采桃花。七月初七取乌骨鸡血”呢?这是因为农历三月桃花正美,品质较佳,运用四季转换、大自然中的气流与人体相呼应的道理,获得最佳的保养效果。
肤若凝脂——杨贵妃
唐代的大美人杨贵妃一身的凝脂玉肤受到唐明皇“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百般呵护,最后甚至因她而误国事,足见贵妃魅力之大。
杨贵妃的美丽秘方
运动+按摩+蔬果
杨贵妃时常需要在外国使节或宾客面前跳舞,所以她可以利用舞蹈的各式动作来健身,并且每天都有宫女为她做全身按摩,以紧实肌肉。她还请太医配制“防风通圣散”等可以排除体内多余毒素的药方服用;饮食上力持清淡,喜爱吃蔬菜水果;皮肤保养上则使用以杏仁、蛋白等材料制成的“玉红膏”涂抹全身。
贵妃玉红膏
【材料】去皮杏仁、滑石、轻粉适量,冰片、麝香、蛋白少许。
【做法】将杏仁、滑石与轻粉磨成细粉,再加入冰片,麝香与蛋白调匀,每日起床洗完脸后,将以上药材调和,涂擦于脸上。
【功效】长期使用能洁净皮肤,通畅毛孔,并具保湿效果,使皮肤白里透红。
【注意事项】轻粉与滑石这两种药材含有小毒,可要小心,别误食了!
才貌兼备——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不仅容貌秀丽,头脑也是一级棒!对于维持娇媚的身段,她也很有一套自己的保养方法。
武则天的美丽秘方
美丽意念+神仙玉女散
据说武则天60岁时皮肤依然光滑白皙,这是她奉行养生美容原则的结果,即以道家的“内观法”加强意念达到养生的目的,在冥想的时候想着“美”的事物。
神仙玉女散
【材料】干燥益母草适量。
【做法】1.将干燥的益母草磨成细粉,加入适量水,搅拌成膏状,将之揉成鸡蛋般大小的丸。
2.以黄泥土做一小炉,中间留一空隙放置益母草丸,黄土外围围上木炭,以大火先烧30分钟,接着改小火慢煨一天,火候不可以太大,倘若益母草丸变黄就会失效!
3.最后取出再研磨成细粉(越细越好),以瓷瓶装好密封备用。每天早上使用本方洗手洗脸。
【功效】益母草用于外敷,可以去角质,改善斑点、粉刺问题,并促细胞再生,让皮肤维持光洁润泽。益母草富含维生素A,对于眼睛的保养也很有效。
男某某乾造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时建生
女某某坤造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提某时瑞生
“庚贴”所书“八字”,须为偶数。倘出现奇数,则须增减一个不很要紧的字而凑成偶数。“八字”收到后,男女双方要先将其供于祖先牌位前,如在三日之内家宅平安(既无吵架、生事、失火、打碎物品、失盗等时间发生),则可请先生“批看八字”了。在批“八字”之时,除看年庚八字外,还须参照双方属相及阴阳五行等。这其中各项之间是绝对不能相克的,如有一项相克则婚姻之事只好作罢。如果八字完全匹配,则婚事基本上就初步定下来了。当然,男方在形式上是要再派媒妁通知一下女家的。
纳征:又称纳币,即民间俗称的“过大礼”、“下彩礼”、“下财礼”。“征”有“成”的意思。即“过大礼”之后,两家的婚姻就算成立,某种意义上讲类似与今天的订婚,不同的地方是古时候是以“过礼”为先提条件的。只有此项仪式后男家方可娶女家过来。纳征是中国古代婚姻习俗中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个环节,即便是“贵为天子”的帝王亦不能免。“纳征”现象的存在,大概就是后人称中国古代婚姻为买卖婚姻的缘起罢。
仪表仪态礼仪
1、仪态
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2、站姿
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正式场合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识的小动作。女性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尖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者旗袍时,可双脚微分。
3、坐姿
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不可随意拖拉椅凳,从椅子的左侧入座,沉着安静地坐下。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裙子后片拢一下,并膝或双腿交叉向后,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松,双手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男士可以微分双腿(一般不要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离座时动作轻级,不发出声响,从座位的左侧离开,站好再走,保持体态轻盈、稳重。
4、走姿
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遵守行路规则,行人之间互相礼让。三人并行,老人、妇幼走在中间。男女一起走时,男士一般走在外侧。走路时避免吃东西或抽烟。遇到熟人应主动打招呼或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路边站立,不要防碍交通。
5、服饰
服饰是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着装是一门艺术,正确得体的着装,能体现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公务场合着装要端庄大方;参加宴会、舞会等应酬交际着应突出时尚个性;休闲场合穿着舒适自然。全身衣着颜色一般不超地三种。
交谈礼仪
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谈话时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势动作幅度要小。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公共场合男女之间不要耳鬓厮磨,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避免长时间攀谈、耳语。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说话则注意平易近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注意听取对方的话。
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谈人隐私,揭人短处。不可背后议论他人,拨弄是非。不说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谈话中意见不一致时,要保持冷静,以豁达的态度包容异已或回避话题。忌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遇有攻击、侮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尺度。
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重要场合的礼仪
一、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二、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三、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四、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五、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六、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七、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八、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风俗礼仪
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4、【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5、【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7、【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8、【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9、【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10、【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宗法礼仪
1、【宗法】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体现这一法则,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等级制度,就叫宗法制。
2、【世袭】世代继承先人帝位、爵位和领地等叫世袭。相传原始社会尧传舜,舜传禹,这种传贤制度叫禅让。禹死后,其子启始立传子制度。
3、【宗族】由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亲属群体。古代有九族、三族之说。九族,一般认为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三族,说法较多,或指父、母、妻三族,或指父、子、孙三族,或指父母、兄弟、妻子三族。古代一人犯罪常牵连到宗族,有“族灭”的刑法。
4、【大小宗】大宗、小宗的区别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大宗是指家族中嫡长子孙世代相袭的系统,大宗的嫡系长房,名称有嫡子、宗子、嫡长子等;小宗是指家族中嫡系长子以外其他儿子的世系,他们被称作支子、别子、庶子等。
5、【昭穆】古代宗法制度,把始祖以下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以区分父子两代。按左昭、右穆,规定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始祖居中,昭位次居左,穆位次居右。
6、【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古代宗庙制度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天子七庙,太祖庙居中,左边三庙为“三昭”,右边为“三穆”,所以宗庙制度又叫昭穆制度。
7、【五服】按照生者与死者之间亲属关系的亲疏,古代的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如在五服之外,就不再是亲属。如杜甫《遣兴》“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中,“缌麻”非指丧服,而是指亲属关系。
8、【伯仲叔季】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表示最小。
9、【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给女子规定的道德标准。“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女工)”。
10、【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道德标准。“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提网的总绳,为纲是居于主要或支配地位的意思。“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11、【七出】封建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逸、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一种,即可遗弃。是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反动礼教。
12、【五礼】古时,祭祀之事称“吉礼”,冠婚之事称“嘉礼”,宾客之事称“宾礼”,军旅之事称“军礼”,丧葬之事称“凶礼”,合称为“五礼”。此外,五礼还指五种等级的礼,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等之礼。
13、【祭祀】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14、【牺牲】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猪、羊、牛等牲畜,称为“牺牲”。要求纯色体全。
15、【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时间,事先要更衣、沐浴、独居、素食、戒酒,以示心地诚敬,称为“斋戒”。
16、【居丧】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还需遵守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的特点。
17、【稽首】为最隆重的拜礼,一般为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祖先的礼仪。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头在地。头叩地时要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18、【顿首】方式与“稽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施礼者必须急叩头,额头触地而拜。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19、【长揖】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不分尊卑。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20、【膜拜】行礼时,两只手放在额头,伏地跪拜,表示极端尊敬或畏服。也专指拜神拜佛。
21、【万福】唐、宋时妇女对人行礼,双手在襟前合拜,口中说着“万福”;后来“万福”则作为敬礼的代称。
22、【冠礼】古代男子成年(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加冠后即可成婚,享受成人的待遇。
23、【笄礼】古代贵族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后结发加笄,即在头顶上盘成发髻,用簪子插住,表示已成人,可结婚。
24、【三书六礼】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即纳采(向女家送礼求亲)、问名(向女家问清女子名字与生辰)、纳吉(卜得吉兆后到女家报喜、送礼、订婚)、纳征(订婚后向女家送较重的聘礼,也叫纳币)、请期(选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亲迎(新郎到女家迎娶)。
25、【嫁娶】“嫁”指女子出嫁;“娶”指男子娶妇。“嫁”意味着女子有家,“娶”表示男方把女子娶到家中。从“嫁娶”两字可以看出旧时男尊女卑的观念。
26、【席座】古代君主、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事料民时,都是“南面”而坐(坐北朝南),以北边座位为尊。汉代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即西边)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是向西的座位。
27、【左右】古代礼仪习俗,席位以左为尊。主客之间,主居右而客居左。但就地位来说,却是以右为尊。如“右姓”“右族”,即指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右职”指重要职位。与此相反,“左”则示其“卑”“下”。如“左迁”即降职。“左官”即指地位低于朝廷官员的官员。
婚礼礼仪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的。今天的婚礼形式上虽然有很多变化,但传统“六礼”的主体内容基本保存。在现今社会人们更加青睐于中式婚礼,将这些传统礼仪穿插在自己的结婚庆典中将更加凸显自己的个性特征及品味风格。下面就将介绍一些古代的婚嫁知识。
1、纳采
那才是婚礼的第一阶段,有初步达成协议、交纳定金之意。其程序是: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如女家不拒绝,则备少量财礼正式求婚,财力中应有大雁,即《仪礼》中所谓“昏礼下达,纳彩用雁”。故纳彩称“奠雁”礼。
2、问名
男方家托媒人再到女方家问清女方家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准备和婚的仪式,民间俗称为“下帖”。问明礼由问生辰八字发展到后来问生母的身份、门第的职位的高低、财产、容貌健康等方面。问名礼实际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的命相、阴阳,一是社会地位和财产。
3、纳吉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和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家的仪式,现在多称订婚。问名后,男方家将女方生辰八字和儿子的生辰八字开列,请巫卜“算命”,问凶吉祸福(俗称“合八字”)同时男方家还的再备礼物到女方家决定婚约。旧式婚礼多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香烛、猪羊等。民间又将此仪式称为“小聘”、“订聘”。
4、纳征
男女上方父母邀集部分亲友订立婚约仪式,由男方向女家交纳聘财,婚约至此成立。这是六礼中最主要程序之一。这是所送聘礼多为钱财布帛之类,而且礼品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这时夫妻关系既定。
5、请期
男方家向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的仪式。纳征后,男方与女方家协商晚婚的日期,如女方家推辞由男方家决定,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子”。古代选择日期多请算命先生确定所谓“黄道吉日”而且多以逢双的日子为主。现代这一习俗虽然保存,但在选择时多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主。这一阶段到亲迎仪式时,女方家要准备嫁妆,而嫁妆多是成双成套的被褥、衣服、橱柜、盆桶等。
6、亲迎
新婿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到商定迎亲之日新婿带着迎亲队伍到女家迎娶新娘,迎归后,新婚夫妻再举行拜堂仪式,即传统“三拜”仪式。随后举办宴席,宴请宾客,宴席结束还有热闹非凡的“闹洞房”活动。至此女方才入夫家,成为丈夫宗族的正式成员。
称呼礼仪
1.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