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精选8篇)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篇1

最近各大视频网站例如优酷主页土豆专栏里有一部纪录片迅速走红,它叫《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它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真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它何以走红?我觉得是该片播出中所体现出来的纪录片的真实感觉和给人的一份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此外,我们可以观察到,《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有论者认为,纪录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更是“传统的味道”。而对中国传统美食的挖掘,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也有论者认为,“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我们应该“吃就是吃,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快感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从吃中总结出宏大叙事,去无限地拔高《舌尖上的中国》”。

其实,任何优秀的纪录片都绝不仅仅是对事务的原生态记录,相反,它们除了用最现实的手法去拍摄与记录影像之外,一定同时又是在讲一个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故事。于是,当我们把《舌尖上的中国》简单地理解为一部“吃货”手册,肯定有过分简单化之嫌,但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等等惯常标签贴上去的时候,或许又有过度诠释与意识形态化之疑。

所以,在对“传统的味道”所体现的“文化中国”认同的同时,在对“问题中国”的批评中,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监督驯服公共权力,从而发现什么样的爱国形式才是现时中国社会最需要的爱国主义。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篇2

记录片配音技巧的重要性

记录片的配音处理技巧对于记录片的效果的提升很重要。配音者通过对配音进行处理, 利用内部外部的技巧, 达到语言与图像融合的目的, 使得纪录片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表达有声语言的内部技巧有: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外部技巧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通过对纪录片中配音的内外技巧的运用, 使得纪录片的品质的提升, 特别是外部技巧的巧妙运用, 对纪录片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纪录片配音中内部表达技巧的巧妙运用

所谓内部表达技巧, 即: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将其利用的恰到好处是一个记录片的前提。根据记录篇稿子的内容和纪录片思想, 展开丰富的联想, 使得稿子的内容得以充实, 在提升观众兴趣的同时, 使得其真正的融入其中。好的记录片对情景再现的能力要求的很高, 还原事物的真实情况, 是记录片最基本的原则,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 第一集的冰下走网, 影片就完整的记录了真实的过程, 对冰下走往的声音, 风声的处理效果都处理的恰到好处。内在语可以充实稿子, 使得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讲解者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对稿子进行联想。对象感是一种贴近观众的技巧, 进行解说的过程中注意声音的塑造, 同时要把声音和画面相结合, 达到声随情动、情随影动的目的。

纪录片配音外部表达技巧的运用

记录篇外部表达技巧的运用是配音处理的重要部分, 也是配音处理的难度和重点。其主要包括对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的处理, 下面详细说明。

1.重音处理

重音的处理是配音处理的重要部分, 重音处理的灵活性较高, 重音往往是为了强调内容的, 使得画面的内容主次分明, 更容易是观众集中精力来欣赏。当画面比较有重点的时候, 就不需要加重重音了。对具体的字采取重点读出的方式, 能较好的表现出情景的某一特征。例如:冬捕者正在将绞盘固定在冰面上, 再把大绦缠在绞盘上, 通过牲口的拉力, 拉动冰下长达两公里的捕鱼大网, (此处停顿一会) 惊人的一幕开始了, 渔网在透明的冰面下, 缓缓的移动, 能够看到冰下走网, 意味着光照正好, 冰层厚度恰到好处。但是这能够预示着鱼群就在附近吗? (较长的停顿, 且背景音乐开始紧张起来) ……, 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 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 (现场的完美呈现) 水底的世界被完整的打捞了起来, 被上天厚爱的人群, 又一次获得了馈赠。这部分的内容的画面以原场景的形式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根据捕鱼者的工作的进行的解说, 解说的过程中, 配音有重有轻, 为了强调渔网的长度和冰下走网的时间已经强调丰收的喜悦, 解说词中的两公里、8个小时、上天厚爱是重音部分, 重读使得场景的还原恰到好处。

2.停连处理

上述的例子中一共出现了2次的较大的停连处理, 在拉动冰下长达两公里的捕鱼大网, (此处停顿一会) 惊人的一幕开始了;但是这能够预示着鱼群就在附近吗? (较长的停顿, 且背景音乐开始紧张起来) ……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 这二处的停顿是必须的, 第一处的停顿直接把视角转移到了祭鱼上面, 这里也是把枯燥的捕鱼给变得形象起来, 使得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 这个地方的停顿也是为了冰下走网的画面深入人心, 第二处的停连处理, 是一个过渡的地方, 8个小时的等待, 用一段解说的停顿来代替, 使得观众更真实的融入到了其中。现在有很多的记录片的配音处理就忽略了停顿, 一味的陈述, 没有突出的内容, 重音也没有, 忽略了配音的技巧, 使得记录片的的观赏性大大的降低了。

3.语气处理

语气处理也是配音处理的重要部分, 根据记录片画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语气的变化, 使得语气符合特定的环境, 不出行柔声细语谈论政治, 不出现苍劲雄厚谈论风光娱乐片。在进行解说的过程中, 若影片的要求气质与自己的不同, 这是解说员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情绪, 调整语音去适应。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之中:黄馍馍那段:一个一块钱, 从不还价,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2个月里, 老黄能卖出15000个黄馍馍, 刨去成本, 一个冬天, 他的实际收入是8000元, 老黄在这里养育了一儿一女, 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把家安在城市里, 不在与土地打交道, 然而老黄不愿意离开, 住着自己的窑洞, 吃着自己种的粮食, 老黄自足而踏实, 千百年来, 中国人从五谷中获得温饱, 而这种碳水化合物, 营造出的满足感, 正是亿万个向老黄这样在土地上, 辛勤劳作的农民提供的。这段解说的前半部分, 主要是对老黄的情况的描述, 为了更好的显示出老黄的幸福感, 这里的语气处理一定要得当, 使得观众能察觉到解说者已经融入了老黄的生活之中。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中国人的幸福感, 这是解说者的语气控制要把那种幸福感融入进去, 在自己觉得幸福的同时才能够把幸福传给观众。

优秀的配音员, 能把握好自己的情感, 控制自己的表达, 声音的承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可以适应多种记录片风格的解说工作。

4.节奏处理

节奏的处理是配音处理的重要的一部分, 进行节奏的处理, 使得观众的思路清晰。也使得自己的语言语止, 意、情不断, 待再张口是有机的连接, 避免了碎切现象的发生。字形、气息和语势的承接力较强。把握好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3集中:在吃的法则里, 风味重与一切, (停顿下, 使得人们对屏幕上的食物回味无穷, 并且后面的解说跟之前较容易的连接了起来) 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此时的语速开始加快) 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 (语速又恢复正常) 在不断地尝试中, 寻找着转化的灵感, (少许的停顿, 令人回味) 。这里的语句的节奏性很重要, 因为这是影片的开头, 很好的节奏感能吸引人的感觉, 本记录片是有关中国美食的, 在进行节奏的控制的时候, 能使人回味无穷, 增大人的食欲, 提高影片的观赏性。

记录片中的语速跟电视新闻相比, 语速慢的多, 记录片的语速一般是波浪形语速。根据具体的情况, 顺势而上, 顺势而下。配音者要把握其中的韵味, 充分的对当时的环境进行解析, 然后确定合适的语言节奏。这对配音者的专业水平, 以及从业经验要求极高。

配音员的素质要求

配音员的专业素养对记录片配音的效果影响很大, 具有专业知识的配音员, 在处理配音的过程中, 更容易的把握中心。特别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配音员, 丰富的经验, 将给配音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于配音工作者, 平时加强自身修养的提升, 定期的进行学习, 并且向前辈请教经验,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素养。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剪辑 篇3

这是最近红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句旁白。实际上,这也是整个纪录片创作团队工作的写照。2012年春节,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一个人埋头从大年初一昼夜不停地工作到初五,剪出来了第一集中采藕人的段落。作为第一个编辑成型的故事,她把这个段落当成后面各集的标杆,分发给各个分集导演参考。

而《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成功,也正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都采取了这种碎片似的剪辑方式,剪辑节奏明显快于一般的纪录片,加之各个段落间进行了不同地域的组合和嫁接,工作量大得出奇,但也正是这种风格,才能体现一种食材在广袤中国的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更能用味道营造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既然整部纪录片选的都是家常菜色,那么《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是有什么优势,才会火成这样呢?你可以先闭上眼睛,想一想熟悉的美食题材片是什么样的:一个身材已经发福的大厨身穿白大褂,头戴高筒帽,一双小胖手煎炒烹炸上下翻飞;镜头再一拉,身旁站着两个骨瘦如柴至少比主厨高出半头的妙龄少女,露出的肩膀白花花直晃人眼,尝一口新出锅的菜色,享受的赞叹声不亚于呻吟。

再来看看《舌尖上的中国》片制作炸藕合的段落

导演根本不着急让烹饪段落出场,一上来就是天还没亮的晨光中,300多个灰头土脸的“农民兄弟”撑船前往采藕场的场景。

接着马上就是的确不漂亮的主人公的特写

伴随着旁白的解说,一连串流畅的动作剪辑:先大全景交代湖水退去的湖底藕场,接着是一组快速的特写跟拍,不需要解释也知道采藕人是怎样把藕沿着长势脉络,小心摸索、耐心挖出的。

再之后,就是两个采藕人淳朴的采访,每个人说的超不过15个字,但句句精彩。这与一般纪录片中大量侃侃而谈的段落相去甚远。能从浩如烟海的素材里挑出如此精炼的访谈对话,几十遍的素材整理、小心推敲,再调整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工作量可想而知。

在挖藕人的故事花笔墨交代清楚之后,才是一连串完美的烹饪流程讲解。从切藕、拌馅、装荷、到下锅炸直金黄,十几个镜头一气呵成,剪辑之流畅,直让人口中生津。我敢保证,这个段落绝对是按着《饮食男女》开头段落编排布置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一组镜头全都是细部特写,没有也根本不需要人物的进入。简单、清爽,把味道用视觉还原,不要让观众过多思考人物间的故事,以减少干扰。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网友抱怨,夜里不敢看这部纪录片,否则铁定吃夜食而发肥的原因。而一部片子,剪辑师能忍住素材的诱惑,敢大刀阔斧地修剪干扰段落,使片子简洁而单纯,无疑是需要巨大定力和长久经验的。

视觉享受够了,故事重又回到人物故事的段落,采藕人在污泥中艰难拔腿,烈日下斗大的汗珠,再加上每晚昏暗的50瓦灯泡照射的“会计”账本,顺畅而精准地记录了挖藕人千百个最平常的日子。

这,就是好的纪录片剪辑:首先剪辑师要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其次还要知道怎么讲给观众听。如果这个吃藕的段落中没有了挖藕人的形象描摹,观众也无法在下一次咬下一口炸耦合时,想起劳动者的艰辛。在所有类型的创作中,人的故事永远是最精彩的,而且记得多多使用细节镜头,这样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以一种平视的视角参与到片子当中,引起共鸣并触动人心。

而谈到细节,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另外一个段落剪得特别好,那就是在讲查干湖上鱼把头打鱼的段落。这个段落里,不像挖藕人那样是两两搭配采摘,而是动辄需要几十上百人协同工作,工作场景热闹嘈杂,但我惊讶的是,这个段落在剪辑师的手下为什么能变得如此安静而淡定。

一开始我以为是摄影师的功劳,段落一开始,我们看到的都是结冰湖面上的空镜,以及经过摄影师专心构图,去除杂乱画面元素后的干净画面。在这里,剪影的运用、特写的运用,画面主体的构图调整,都是非常典型的符合摄影美学的拍摄技巧,单提出来哪个画面都是一张静态摄影作品。

但到了后面,剧情需要介绍一个在湖面上祭天仪式的段落。画面中出现了几百上千的人,吵吵嚷嚷,热气腾腾,而这时的摄影师,虽然也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但毕竟人物嘈杂,且画面中人物动作幅度很大,特写镜头很难跟拍。即使是跟踪拍摄下来了,观众一样会觉得运动太厉害,会感到头晕目眩。

而这里镜头就多使用了中景镜头为主,插入动作幅度不那么大的特写,这时既有场面交代,又有细部强调,使得画面紧凑利落。不过,我还是不太肯定,剪辑师如何能把如此繁琐的场面表现出“安静”的感觉的。

片子进行到最后,过春节了,鱼把头(就是打鱼的首领)一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的场景,窗外爆竹声声,我终于恍然大悟:实际上使段落变得“安静”的不是画面剪辑,而正是在声音剪辑上下的功夫。

在这个段落中,一家人欢声笑语,画面虽然都拍进来了,但是仔细听,声音处理上还是只有鱼把头一顿一措的讲解鱼的来历种类,配以淡淡的背景音乐,烘托春节的宁静安详。可以想见,如果这时剪辑师不对声音做任何处理,人生鼎沸,小孩吵吵闹闹,那么画面构图再干净美观,看者依然会心烦意乱。这就是声音处理的重要性,反观前面的段落,全部经过了类似的声音处理:人声鼎沸时,环境音有意调到极小,甚至直接略去,代之以平缓语速的旁白,这样就会显得片子“干净利落”。

影片结尾,鱼把头和老伴双双站在庭院中,看着天上的花火。旁白停止,背景音有意调整了所有环境音的音轨,只留下了清晰的一下又一下的烟花爆裂的声音,音量不大,刚刚巧能听到……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篇4

从开始大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深层的含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习俗,甚至是一种信仰。美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留给我们伟大的财富,比如家传秘方。美食除了满足我们的温饱之外,还让我们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个记录片,我们可以看到拍摄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乡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钢精水泥包围的大城市人群,渐渐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质,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事业或者理想,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赚钱的高低成为了衡量我们成败的标准。看着影片里乡村人们单纯的生后,相比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与勾心斗角,很让人开始怀念家乡。离开家乡久了,总有种味道让人嘴馋,这种味道让背井离乡的人在外总是流连忘返,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亲和力,生活的平淡却趣味十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大自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与环境的污染,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当我们走进乡村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我们一种安静舒适的亲和力,能安抚我们浮躁凌乱乃至受伤的心。当你走进宽阔的田野中,生活的许多烦恼顿时消失的无隐无踪,平时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一下子都变得舒坦。当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本质上也就是在消灭自己。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永久不变的话题。

记录片中震撼我内心的是讲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当我们渐渐的长大之后,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再难以感受过年的美好气氛了,过年就是匆匆忙忙的挤车回到老家,看看年迈的父母吃个饭,唠叨唠叨几句就又走上返回大城市的车。虽然现在的过年让我们失去了儿时的味道,但是春节团圆的蕴意没有丝毫变化,老一辈的人就是多么渴望有这么几天能在家聚在一起吃个饭,这是不在乎物质上的多少,而在于人的参与,只要人参与,精神上就有一种平和的圆满享受。现代的生活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很多生活的压力让过春节的味道变了。还记得儿时,那是多么渴望春节的来临。春节以来就可以由很多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有很多美食,整天与一起长大的伙伴玩耍。但是现在,逐渐长大的我们,尤其是还在为事业摸索中的年轻人,一想到春节就害怕,春节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喜悦。我们的心态渐渐的被扭曲,价值观渐渐被误导,生活作风渐渐走向浮躁。有时,当我们远离大城市而走进深林或者高山时,我们就发现原来我们所追求的生活还需要更多的色彩。细节决定成败,美食就是最好的表现。历史遗留下来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与文化,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好好的传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00字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篇5

老黄是一个在农田中辛苦劳作的农民,他每个周要去两次城里卖黄饽饽。老黄上上下下都是实在的:黄饽饽是实在的,人更是实在的。他每个饽饽一块钱,决不降价。他认为流水线上生产的饽饽,远远没有用自家石磨磨出来后亲手做的好吃,这个做黄饽饽的粮食是一种叫糜子的东西。糜子其实做饭并不好吃,但一经老黄的手就会变得又香又软又甜。老黄做这些黄饽饽要三天,从早上三点到晚上九点,要经过七道工序,非常麻烦。

可老黄的儿子明明就在城里,而且还赚了很多钱,可老黄仍住在他的土房里,他在城里卖饽饽,只能勉强糊口。他放着舒适的生活不干,是因为他很热爱他的工作。他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把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美食文化继续代代相传,这就是美食的传统--手工制造。

看完之后,爸爸也和我说了他的童年记忆,爸爸的感受可比我多多了。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大人们从来不给孩子们买零食吃,孩子们只能等到过年。”父亲不禁深情地说:“我小时候,天天都盼着吃奶奶做的麦芽糖。做麦芽糖的那天,很早爷爷奶奶便开始生火煮麦芽水,当我发现麦芽水开始慢慢地蒸发的时候,我便赶忙去烧火,直到麦芽水越来越少,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用筷子去搅拌。就这样,从早上一直守到下午,麦芽水中的糖分终于开始慢慢地凝固,成为了稀疏的麦芽羹,用筷子一挑,几滴黏在筷子上,可又慢慢地滴进锅里。”说着,爸爸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眼里流露出一种既怀念又神往的神情,我感觉好像有一个大锅就在爸爸身旁,锅里正散发着麦芽糖的清香。

在爸爸的回忆中,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一集中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代代相承的,父母亲手做的食物,如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粒种子,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长大后都会想起自己的家庭。”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篇6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 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 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 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 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么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 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篇7

1 细节运用的重要性

细节是指对客观表现对象的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所进行的细腻描写,呈现在纪录片中,其表达形式并不固定,甚至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动作细节也可以是语言细节,可以是神态细节也可以是声音细节,只要真够真实精炼、富有新意的彰显出故事的主题,突出所要表达的效果即可。合理运用细节的表现手法对纪录片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电视纪录片是来源生活的,所表述的也是社会生活中最真实的人和事。因此,必须要添加进细节的表达,还原人和事的真实性和具体性。情节是电视纪录片的筋骨,细节则是纪录片的血肉,它可以从侧面或诗情画意或深沉含蓄或波澜不惊的彰显出纪录片的主题,并且以微见著,使观众印象更加深刻。

2《舌尖上的中国Ⅱ》中的细节运用

2.1 展现美食魅力的细节

《舌尖Ⅱ》作为一部描写美食的纪录片,自然要运用大量的细节特写的手法来展现食物的魅力,令观众们垂涎欲滴。如展示菜籽油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呈现给观众的是大片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勤劳的蜜蜂还轻盈的旋转在每一朵小花之间。解说词是这样描述的:“美食的前身是如画的美景。”层层分明的花瓣,迎风而立的植株,给了观众们视觉上的冲击,原来不起眼的菜籽油是如此的美丽。瞬间觉得,菜籽油也是如画般的美味可口。接着,展示了菜籽油在锅内加热烹饪食物的过程,嗞嗞油热声仿佛飘出了食物的香气。这些特写镜头的运用,将简单的菜籽油描绘的如此可口动人,成功的刺激了观众们的视觉和听觉,进而使得他们的味蕾蠢蠢欲动,恨不得能钻进电视机里一饱口福。

2.2 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

以细节描述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常用的一种手法。在《舌尖Ⅱ》的第一集《脚步》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年轻的藏族小伙子白马占堆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增加家庭收入,起早贪黑的采集天麻和灵芝,但是弟弟马上就要外出求学,白马为即将离家的弟弟准备了一份甜蜜的礼物——野蜂蜜。镜头在忙碌的采集灵芝天麻和寻找野蜂蜜的之间切换,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最后在惊心动魄的镜头特写中,白马成功的攀上了十几米高的大树,为弟弟取来了甜蜜的礼物。最后,白马眺望着远方,送走上学的弟弟。解说词此时是这样处理的:“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就这样,推进的画面细节加上解说词,真实地展现了白马的勤劳善良的心灵,行云流水般很自然地展现他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3 烘托情感的细节

纪录片中的情节并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经过筛选的真实表现,细腻真实的细节拥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云贵高原深处,有着苗族孩子李建英两个镜头的特写:一个是趴着窗户,喜悦的望着窗外,等着父母的归来;另一个同样是望着窗外,却有了淅淅沥沥的细雨和眼中的泪痕,因为回乡收获玉米的父母在经过短暂的停留后又要离开。这两组细节镜头的对比,烘托出了小女孩渴望和父母待在一起的心情,但是她的内心又明白,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才能维持家里的生计,供她和哥哥安稳的上学,所以小姑娘只是默默地掉泪,并没有激烈的情绪表现。但是,恰恰是这样一组沉默安静的镜头让观众们更觉得心酸,更能体会到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单和痛苦。《舌尖Ⅱ》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不仅介绍了美食,更饱含着深情,中华民族是个重情重义的民族,这样细节的描述,在让观众们观赏美食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2.4 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细节

人物、主题是纪录片所要表达的重点,但是好的纪录片又要避免直白直接地展现给观众,需要将主题隐藏在一个个细节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观众。在《舌尖Ⅱ》中《心传》这一集中,运用了大量的镜头描述了一个年轻女孩阿苗学习白案的过程。最先出现的是对各式各样苏式糕点的特写镜头,晶莹剔透的糯米粉,碧绿的抹茶,暗红的豆沙,精致复杂的造型,紧接着出现的是师傅教诲20余个徒弟的镜头。这些细节的描写无一不凸显成为一个好的白案师傅的难度,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阿苗的决心。镜头接着推进,阿苗早晨离家去店里的情景,“家里只有父亲在工作,我想早点挣钱,为家里减轻负担。”店内,阿苗制作的糖三角得到了师傅的认可,可以上桌。工作人员再次给出了阿苗端着得到认可的糕点上桌时的表情特写,严肃克制中掩不住成功的喜悦。晚上,得到鼓励的阿苗继续在灯光下用剩余的馅料苦苦练习,偌大的饭店和阿苗形成对比,这三个细节镜头的处理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勤劳上进的姑娘,既不突兀又非常真实,似乎让观众们走进了这个小姑娘的生活中。深夜,回家的公交车上,师傅送给阿苗的小动物造型晶莹剔透,被放大展现到了观众眼前,暗示了阿苗在成为白案师傅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这一组故事的拍摄,没有运用其他的手法,全是现实生活中细节镜头的截取,看似平淡却最真实自然描绘了一个生动丰满的充满着智慧的勤劳的小姑娘。同时,也再次呼应了片子的主题,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3 结语

对于来源于生活的纪录片来说,最主要目的就是真实地记录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细节作为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景、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有的时候就恰似一颗颗熠熠生辉的钻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一直照耀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去,胜过长篇的理论说教。毫不夸张地说,《舌尖上的中国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收视狂潮,与其团队认真捕捉细节、合理安排细节密不可分,也像各位媒体人展示出了镜头的力量与细节的魅力,为大家拍出好的纪录片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陈金星.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看“三贴近”原则[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5).

[2]周世林.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兼析《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成功之道[J].新闻与写作,2012,(10).

[3]于晓娟.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节目品格——兼议电视节目“舌尖”热现象[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4]芦坚强.他者、地方性与仪式化——《舌尖上的中国》之文化解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舌尖”上的纪录片 篇8

据说,两家从《舌尖》第一季就跟这位总导演邀约专访,另一家是一位台湾记者自掏腰包从宝岛飞来见他。

比预约时间晚一个小时,陈晓卿匆匆赶来,他刚从《舌尖上的中国Ⅱ》编辑会中脱身。

也许是作为迟到的补偿,陈晓卿讲了一个段子。

前几天,他收到了一个快递:二十只四五两一个的大闸蟹。很快,一头雾水的他接到大闸蟹主人的电话,内容大抵是埋怨剧组,“你们要的钱太多了!”

“贴钱的事儿我们干了不少,要钱却从来没有过”,从第二季开拍,他几乎三五天便要解释一次,“你又被冒牌的骗了”。

这段子让陈晓卿挺得意,段子的中心思想是解释:《舌尖》到底有多火。

当然,比起这些啼笑皆非的“负担”,《舌尖》效应带来的更多还是“实惠”,“最大的实惠是给纪录频道带来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

“舌尖”效应

说起“实惠”似乎是陈晓卿最不擅长的话题,“我是一个拍片子的,不关心这些。”

他打了一通电话,才回答出《舌尖Ⅱ》的广告销售份额,“硬广告八千九百万,其实我也没有概念这是多少钱,但绝对是频道最高的。”

如果有对比,便很容易理解“八千九百万”是多少钱。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第一年,全年频道广告收益3600万,而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5亿。

虽然比起整个央视全年一百多亿的广告收益,“八千九百万”和“5亿”都不算多,但对于纪录片行业而言,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过去几十年,拍纪录片的都是‘活雷锋,都不能谈收视,更不能谈钱”,这一点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感受颇深,2012年《舌尖》播出之后,纪录频道开始有了“生机”,“这个生机是生存的机会,如果没有广告,任何一个电视频道都是不会支持长久的,这一点我们早就清楚。”

即便是不怎么关心钱的事情,陈晓卿也清晰地感受到,《舌尖》之后,开始有“钱”慕名找来。“从来没试过一个做纪录片的地位能这么主动。”陈晓卿笑道。

虽然资金一拥而上,但在陈晓卿看来,“靠谱的其实也不多”:有投资人点名要他拍美食片儿的,也有品牌要在片子里植入软广告的。

“《舌尖Ⅱ》里有植入?”

“我们怎么能干那种事儿?”一股清高劲儿在憨厚的黑脸上浮现。

即便是坚决不接受这些“不靠谱”的钱,有了更多广告收入的纪录频道还是轻轻松松地解决了生存问题,一些想象之外的变化也在发生。

《舌尖》之后,一些曾经的纪录片导演找到陈晓卿,希望重回纪录片队伍。这些人中不乏得过国际奖项的导演,但由于拍摄纪录片无法养活自己而转投他处,有人拍企业宣传片也当了“大拿”,有人干脆远离了导演工作。

“纪录频道开始能养活纪录片人。”这是陈晓卿看来,行业复苏的好开始。

一年半前,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曾在采访中对《中国周刊》记者说,“希望拍纪录片也能站着把钱赚了,不再有那些为找投资而牺牲原则。”那时候刘文想,等有这个能力了,纪录频道要成立一个协会,有自己的纪录片基金,扶持那些好片子。“也许要很长时间去实现,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去做。”

没想到,仅仅一年的时间,刘文的希望就成了真。他信心十足,“有了充足资金,纪录频道能做更多的事情。”

2013年7月17日,纪录频道发起成立了“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100多家纪录片制作机构参与。两天后,“播出联盟”相继成立,全国30多家省级电视台和60多家市级电视台加入其中。

“离真正站着赚钱还有一段路,”刘文解释,“纪录片行业还不能像电视剧行业一样,通过拍片、发行收回成本。”

作为频道总监,刘文不得不比其他人考虑得更多,他担心,“如果行业不能走上拍片子赚钱的正常轨道,一部再好的片子,它的威力总有一天也会用尽。”

有市无货和有货无市

《舌尖》的威力能快速带来资金、市场和人,却无法快速生产出足够多、足够吸引人的作品。

于是,纪录片行业陷入了有市无货的尴尬境地。

刘文乐见于《舌尖》超乎预想的热度带来的广阔市场,却也苦于无法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

2012年央视频道改版后,每天首播增至6小时,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1400小时的片源需求。刘文介绍,目前央视内部制作的纪录片不到100小时,委托制作的约300小时,购买播映权的约400

小时。

“目前还有600多个小时片源缺口,”刘文坦言,头一年,选片组只能在过去几十年的箱子底中寻找适合的片子。2012年底,刘文就告诉《中国周刊》记者“明年已经不知道该播什么好”,而2013年纪录频道无奈的解决方式“只能是放开门槛”。

目前,国内具有足够实力的制作公司不过几十家,相较于一些文化输出大国几百家纪录片制作机构而言差距明显。买方市场增大后,国内纪录片的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一位纪录片制片人话语犀利,“放开应该是个保守的说法,说是放低也不为过。”

该制片人说,“这不是某个频道的问题,因为片源紧张催生出所谓的‘新生代纪录片,这些作品充其量是素材的堆积,根本经不起推敲,却已经被搬上了电视凑数。”

“现在我们是有钱投不出去,”刘文也并不避谈纪录片质量的问题,“片子是多,但质量低。纪录片播出的缺口很大,有预算却也买不到节目。”

而《舌尖》之后,纪录频道的制作团队似乎更是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希望能够拍出一部能出其右的作品。

面貌的变化最是明显,频道开播头两年,央视内部每年打造一、两部纪录片作为重磅,而2013年,纪录频道全年推出了《京剧》、《丝路》、《茶》、《瓷路》等多部原创纪录片。

遗憾的是,始终不能达到《舌尖》的热度,甚至在一些有陈晓卿出席的其他新片发布会上,问题还是会集中在“《舌尖》第二季的拍摄进展如何”上。endprint

“不是其他片子拍得不够好,而是没有像《舌尖》那样形成社会话题,还是题材的问题。”刘文

解释。

“电视台的环境是特别恶劣的,它需要一个叫收视率的东西,”陈晓卿从来不说《舌尖》拍得有多好,“只是题材选得巧”。

“其实好片子太多了啊!”陈晓卿露出笑容,一副谁说中国没有好纪录片的神情,他说自己常常会看完一些独立导演拍的片子晚上睡不着觉,“你比如纪实题材的片子,那些好东西没法在电视上播啊!”

说起纪实题材,陈晓卿显得热情起来,一改回答《舌尖》问题时的有一搭没一搭,“这可不是你们以为的政治原因,而是现在的电视台有个致命的东西——收视率。但是苦大仇深的片子一定不会有太多人

喜欢。”

“那好东西去哪儿了?”

“得个奖就没有然后了,”陈晓卿像是想起什么,大笑道,“哦对,然后才有了那些‘转业了又想回来的人啊!”

也许,有货无市才是中国纪录片真正的症结

所在。

失落的疼痛感

时间似乎在每一个人身上轮回,纪实题材话题的开启让陈晓卿想起了自己。

陈晓卿导演生涯的头两部作品《远在北京的家》和《龙脊》都是纪事题材,据说当年很多人是哭着看完的。这两部作品分别获得1993年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和1995年四川国际电视节特别奖。

那时候,陈晓卿以为自己会这样拍一辈子,“拍那些让人坐下来慢慢看、细细品的东西”。没想到,《龙脊》之后陈晓卿却陷入迷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纪录片行业兴起一场“肃清运动”,纪实题材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受到猛烈压制,而中国电视纪录片从此进入了“文献纪录片大联展”时代。

就像陈晓卿开始拍摄《朱德》、《刘少奇》、《百年中国》一样,此后国内大多数重要纪录片作品都是挂着主流电视媒体立项制作的名头,而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渐渐从主流屏幕上消失。

很多纪录片创作人员被迫转岗。

陈晓卿去了如今他已经三缄其口的《见证》栏目组。所有了解《见证》的人都知道,他把《见证》制作得极富纪实纪录片色彩,而《见证》的收视时间也从黄金时间一路退至深夜。

“体制内导演”陈晓卿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独立导演”,甚至颇有些羡慕。

“电视纪录片,包括我自己的同事拍出来的东西,我看到的更多是刷了绿漆、镶了金边的社会。”陈晓卿直言不讳,“而这样一批独立纪录片,对解剖社会、记录时代不可或缺。”

陈晓卿生怕坐在他面前的三位记者无法理解和转达他的意思,一拍大腿解释道:“这么说可能更明白!后人如果想了解2011年到2015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通过《舌尖》了解是有难度的。而另外一些人拍的东西可能更接近我们本质的生活。”

尽管《舌尖》赞誉如潮,即将播出的第二季也被所有人寄予厚望,陈晓卿却格外清醒:“《舌尖》是一个‘温和的筐,有些东西不能说得太直白,我们就把它放进这个‘筐里。”

“我们拍的东西常常缺乏疼痛感”,陈晓卿非常焦急于主流媒体的粉饰和美化,“主流的声音总是让我们忘记疼痛,而不是记住疼痛。创作者就会努力美化,感觉不到主人公的辛苦,感觉不到他们对公平、对自由的那种渴望。”

停顿了一下,陈晓卿突然说:“哎呀,咱们先不说这些吧!他们台湾记者估计理解不了我们的水深

火热。”

每每聊起纪实题材的创作空间,陈晓卿就会不自觉地语态放松许多,但很快又像想起什么似的,主动把话题生扯回到《舌尖Ⅱ》的剧情上。

上一篇:安全知情同意书下一篇: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