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精选10篇)
不要等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时才去纠正,从小就给孩子养成懂礼仪、有教养的好习惯一个人的教养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种人际交往的资源。一个人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要从细节开始,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把你的尊重用话语、你的微笑、动作表现出来,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
既是这样,为什么不及早把一些基本礼仪传授给我们的孩子呢?教他学会问候亲朋好友,问候老师,教他基本的餐桌礼仪,教他在和父母出去会客时的装束,谈话时的专注,还有该避免问及的一些隐私话题……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让他从小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被人尊重,在人际交往中有分寸,逐渐成熟、有智慧。
观察一下你的孩子的自然反应吧。孩子总能在客人临出门前,站在门边,注视着客人,笑着说再见吗?我们常常看到的场景是,让孩子和客人招呼道别时,孩子也是专注在自己的玩具上,可能从里屋远远回一声“阿姨再见”,而对于女孩,也有怕生低下头默不做声的。
习惯决定一生。从小教孩子礼仪,孩子就能在人际交往中从从容容,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免去很多压力。我们可以教会文静内向的孩子不再怯生生,从而更自然地把目光放在他思考的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来,透过合宜的礼仪,让别人了解,原来他心底未表达的那份关切。对个性自由随意的孩子也是如此,你可以透过礼仪让他感受到别人的需要,适当约束自己,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此,礼仪让每个人丰盛,也让人拥有讲礼仪的高贵,表明每个人的生命高贵。
卡内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而人际关系和处世能力都要透过人际交往才能日渐历练成熟,而透过礼仪习惯,孩子才会有一个真实广阔的世界,学会表达自己,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所以,对你的孩子,无论他是文静内敛,还是过分调皮,花时间教他基本礼仪,教他实践礼仪,实在是建造他生命的一条捷径。
微笑礼仪学校是大庆第一家正式注册的专业礼仪培训学校,现将在寒假开展中小学生礼仪培训课程,课程分为:礼仪培训、感恩教育、心里健康、国学经典讲读4部分内容。通过12课时的学习,使他们“明伦理、扬美德、励心志”,讲究礼仪、学会感恩,成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有高度责任感的有用之才。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现代社会“礼仪”一词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其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等。社会上对“礼仪”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1.礼2.礼节 3.礼貌 4.礼宾 5.礼俗 6.礼制。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可以使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也可以使得社会更加安定、文明和和谐。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们认识到应该积极适应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变革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3月5日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未来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教师的行为举止也是至关重要: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注意自身形象与否关系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经过调查与研究,当代师范院校存在礼仪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对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礼仪规范缺失状况
(一)、与教师交往的礼仪
1、据调查,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在为教师作好课前准备上,还有所欠缺。比如没有擦干净黑板,讲台,有的讲台上堆积了很多的灰尘,教师上课时都无法放教材,即使这样,也没有哪个同学“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帮教师搬教学仪器等。
2、教师宣布上课,根本没有班长喊起立,学生还是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没有向教师行注目礼,老师还没有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早就窜到老师的前面去了,向冲锋一样。同学们向老师问候时姿势不端正,七歪八扭,体态不雅。
3、对于老师的批评指正没有认真接受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果老师的批评与事实有出入时,很少同学能在老师讲过后心平气和地加以解释,也没有在事后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加以说明,而是顶撞老师,在课后散布对老师的不满情绪,发泄无礼言辞;上课迟到了没有在门口喊“报告”,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就擅自推门进入;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请教老师问题时没有注意礼节,请教态度欠谦虚,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述,反问和质问老师;到老师家拜访时事先没有预约、没有守时、没有礼貌登门。
(二)、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在大学里,同学们朝夕相处,是亲密的伙伴。同学情是大学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充满了纯真、浪漫、活力的特点。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却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礼行为。如以下这几个方面:
1、不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不尊重同学等。
2、当同学遇到学习困难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
3、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品头论足,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
4、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没有相互尊重,乱开同学玩笑有伤同学自尊的事。
5、有求于同学时没有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语言;借用学习用品时,没有征得同学的同意就拿,用后归还也不言谢。
6、在学校宿舍没有遵守作息时间,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熄灯就寝,大声说话,打扰到其他的同学休息。
7、不自觉保持宿舍的清洁卫生,既不搞好个人卫生,又不热心主动搞好室内的清洁卫生。
8、未经主人允许就随便动用他的茶具、碗筷、毛巾等用具;随便翻阅别人的书信、日记等。
9、不爱护宿舍公物,对拜访的同学不热情友善。
(三)、教室礼仪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地方,同学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它应该是一个严肃的场所。但有的同学却表现出那个场所不应有的礼貌行为来。
1、夏天随便穿拖鞋、背心或奇装异服到教室。
2、在教室里作与学习无关的事: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听MP3等。
3、在黑板、墙壁、课桌椅上乱写乱画;在教室里乱扔果皮、纸屑。
(四)校园公共场所礼仪
校园公共场所是同学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地方,很多同学就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礼仪:
1、在图书馆大声说话、书架上的书阅后不放回原处。
2、在饭堂不按次序买饭、插队;浪费粮食、随地倒剩菜剩饭。3在观看体育比赛大声喧哗、在比赛场地乱扔物品。
二、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礼仪意识淡薄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对幼儿的教育明显不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不够重视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家长、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往往体现在成绩上,而忽视对幼儿道德素质的教育,诸如礼仪方面的教育。幼儿礼仪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否定传统弊端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优良的传统美德。通过调查、问卷、设计情景、让幼儿回答问题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幼儿礼仪水平好的占总调查数的8.9%;中等水平的占78.5%;差的为12.6%。在设计的情景中,随机测查了60名幼儿,“进屋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37.8%,“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另外,在回答“为什么上课时不能乱插嘴”时,大部分幼儿回答“老师要批评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对幼儿的礼仪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教育方法的不当。长之以往,导致了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缺乏和礼仪意识的淡薄。
(二)、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不良的心理
1、错误的道德认识
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学阶段过渡过来的,当代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道德认识不明确、不稳定、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比较容易接受社会上某些不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认识。例如,“勇敢”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敢于在班上逞强闹事,违反课堂纪律;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等等。错误认识的恶性发展使得少数学生经不起不良因素的诱惑,被强烈的私欲所驱使,作出一些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2、不良行为习惯
哈尼·鲁宾有言:“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令。”一种不良行为的发生,开始可能是偶然的。但是,在他侥幸得逞的时候,这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就会与个人欲望的某种满足发生联系。经过多次重复,便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在类似的情境中采取相应的行为,并因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例如,品德不良的学生大都有出手就打,张口就骂的习惯,与人交往经常是欺软怕硬,偷懒逃学也是家常便饭。
因以上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及时根除,任其发展,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包括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的品德不良,导致了其礼仪意识的淡薄。
(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影响,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这些影响的冲击是交互式的,并非单方面的。如,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对传统“伦理至上”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定,必将强化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注,从而使传统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等观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存在着部分人单纯追求物欲的满足,讲究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这些文化的侵入,给我们的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带来了观念上的变化。因目前的多数师范院校大学生没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意识形态,也就没有了审美能力,根本不知道别人文物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在急功近利和拜金主义的心态控制下造成了几乎没有任何抗拒能力,将别人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当作精华和时尚引入自己的生活。这些糟粕侵蚀着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追求一种从众心理,追求刺激,追求个性主义和个人主义,过多的讲究个人私欲,从而忽视了考虑他人,关心他人。这也是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礼仪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三、加强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家庭、学校对幼儿的教育
“与其说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懂礼貌不是天生的。人的许多习惯都是后天养成,和一个人所处的家庭教育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习礼仪也同样如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们应担当好这第一任老师的重任。家庭礼仪教育看平时,重养成。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具体可由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以礼带礼,突出家长表率作用。
古人云:“少小若天性。”三字经曰:“子不教,父之过”。前苏联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常常会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也可学到缺点。为人父母者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2、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强化孩子礼仪意识
关键词:会展,学生,礼仪,馈赠礼仪
会展, 简称MICE, 即Meeting (会议) , Incentive tour (奖励旅游) , Conventions (大型企业会议) , Exhibitions/Exposition (活动展览) 和Event (节事活动) 。会展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刺激外贸、旅游、交通、运输、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发展, 同时还对文化交流起巨大作用。因此, 会展从业人员如果不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馈赠礼仪, 轻则影响参展商、观众等客户对会展公司的印象, 重则可能失去很难得的客户资源, 造成公司的重大损失。
一、会展专业学生学习馈赠礼仪的必要性【案例】
一家意大利公司派团对我国浙江某司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 考察期间, 意大利公司人员对该公司甚为满意。然而, 在临走时, 浙江公司人员赠送给对方公司每人一条绣花精美的丝巾, 却使得对方公司人员非常不高兴, 回国后, 就没有再与浙江公司联系。后来, 浙江公司人员与对方沟通后才知道, 原来意大利文化中手帕、丝巾等是用来擦眼泪的, 属于令人悲情之物, 故不会送人。意大利公司人员在收到礼物后以为浙江公司人员诚意不够, 于是回国后不再与其联系。
通过分析以上案例可以看出, 如果不讲究馈赠礼仪, 很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因此, 熟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礼仪、传统等对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维护客户关系极为必要。
二、何谓馈赠
馈赠是人们在社交过程中通过赠送交往对象礼物的方式表达对对方的尊重、敬意、友谊、纪念、祝贺、感谢、慰问、哀悼等情感与意愿的一种交际行为。馈赠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 更重要的是体现馈赠者的人品与诚意。
三、馈赠礼品的原则
1. 轻重原则。
馈赠礼品应当轻重得当, 以轻礼寓重情。通常情况下, 礼品的贵贱厚薄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重要标志。
2. 效用性原则。
就礼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而言, 人们的经济状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以及追求不同, 对于礼品的实用性要求也就不同。因此, 应视受礼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有针对性地选择礼品。
3. 投好避忌原则。
就礼品本身所引发的直接后果而言, 由于民族、生活习惯、生活经历、宗教信仰以及性格、爱好的不同, 不同的人对同一礼品的态度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则。本文重点强调避其禁忌, 文章开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四、馈赠礼仪
送礼在本质上应被视为向他人表示友好、尊重与亲切之意的途径或方式。只有本着这一目的, 才能正确地选择礼品,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意, 使所赠礼品发挥正常功效。因此, 首先应考虑彼此的关系现状, 不同的关系应选择不同的礼品。其次, 要了解受赠对象的爱好和需求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禁忌) 。这里所指禁忌的礼品包括:违法的物品、犯规的物品败俗的物品、有害的物品、广告类物品、私人化物品等。
1. 礼品的包装。
良好的包装会使礼品显得更加精致、郑重、典雅, 给受赠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在赠送礼品给外国人的时候, 尤其应当注意这点。
2. 赠送的时机。
一般来说, 客人应当在见面之初向主人送上礼品;主人应当在客人离去之时将礼品送给客人。送礼时间应简短, 只要向对方说明送礼的意图及相应的礼品解释后即可, 不必过分渲染。不必每逢良机便送礼, 致使礼多成灾。如对方刚刚做完手术尚未痊愈之时就不宜立即送礼。
3. 赠送的方法。
首先, 说明意图。送礼前应先向对方致以问候, 简要委婉地说明送礼意图。其次, 介绍礼品。应对礼品寓意、使用方法、礼品特色等适当明确解释。邮寄赠送或托人赠送时, 应附上一份礼签, 用规范、礼貌的语句解释送礼缘由。在当面送礼时, 则应亲自道明送礼原因和礼品寓意, 并附带说一些尊重、礼貌的吉言敬语。
五、部分国家、地区赠送礼品的禁忌常识
1. 韩国传统的送礼禁忌。韩国人喜欢单数, 不喜欢双数, 赠送礼品时要避免双数。敬酒、敬茶时, 避免2、4、6、8等数字。
2. 法国传统的送礼禁忌。
送花时不送菊花、杜鹃花及黄色的花。因为法国人认为黄色代表不忠诚。不宜送刀、剑、剪刀等。男士一般不送女士香水。
3. 德国传统的送礼禁忌。德国人视郁金香为无情之花, 送此花代表绝交。给德国人送花要送单数, 双数被认为不吉利。
4. 意大利传统的送礼禁忌。忌讳送手帕、丝织品、亚麻织品等。送花需单数, 双数不吉利, 且不送菊花。
5. 俄罗斯传统的送礼禁忌。
忌讳送钱给别人, 因为这意味着施舍和侮辱。忌讳送刀和手绢, 刀意味着交情断绝, 手绢象征着别离。
六、接受礼品
首先, 接受态度, 要么欣然接受, 要么妥善拒绝。若接受, 需道谢, 并按照国际社会所通行的惯例, 特别是在英美国家非常流行的规范, 现场拆封, 但要注意, 拆包装时, 要特别小心, 不要乱撕、乱丢包装纸。拆开礼品后, 要用适当的语言表示对礼品的赞赏。如若拒绝礼品, 需婉言谢绝。如果是公务场合, 遇到他人赠送不符合规定、违反习俗或信仰的礼物时, 不能含糊, 而要直接告诉对方拒绝礼物的原因。
其次要礼貌回礼。多数情况下, 接受礼物后一定要回礼。这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但是, 如果恰逢毫无准备的时候, 一个得体的微笑和真诚的感谢也是很好的“回赠”。
由上述可以看出, 会展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会展基础知识, 具备会展策划的能力, 也需要系统学习馈赠礼仪,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引起误会, 甚至给公司造成损失。馈赠礼物时, 需要讲究轻重, 否则会有不尊重对方或贿赂的嫌疑, 并且还需要注意正确回礼, 尤其注意回礼的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曲瑞华.会展礼仪.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 222.
[2]陈家栋.会展接待实务.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0, (5) 109.
[3]邢伟, 熊国铭.旅游公关礼仪.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1) 3.
关键词:礼仪;重要性;大学生;礼仪元素
礼仪由“礼”和“仪”组成,在《中国礼仪大辞典》中,“礼”的定义是特定的民群、人群或者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形成的以确定和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和行为方式。“仪”按《辞源》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容止仪表,二是法度、标准。《淮南子·修度》中,“仪”解释为“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化,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一、礼仪学习的重要性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学习礼仪对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由心生”,就是说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其次,学习礼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在社会当中交际的金钥匙。再次,学习礼仪重在实践。从社会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院校形象划等号。礼仪是内涵的延伸,它内蓄涵养、外塑形象,它让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优雅的气质、精致的仪态、令人尊重的气韵……学礼完善自我,懂礼形神俱佳,习礼诚信社会,用礼耀我中华。
礼仪必须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对大学生提出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服饰整洁,讲究卫生;诚实守信,谦虚谨慎,说话和气,待人有礼,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实际上他们涉及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与礼仪规范等几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礼仪规范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礼仪学习的必要性
笔者看到,有不少学生对应有的最基本礼仪不懂,礼仪观念淡薄,审美错位、行为举止以及思想品德滑坡甚为严重。在校园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尊称,满口粗言烂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此等现象屡见不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要将传统的礼仪美德继续传承,发扬光大,使后人谨记心中。可见,深入开展礼仪教育,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大学生刻不容缓。
三、学习礼仪的基本策略
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由心生”,就是说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如20世纪50年代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以及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这就是礼,周总理就是尊重他人的典范。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展现出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大家以可亲可敬、可交往的信任感,而且有利于人与人合作过程的和谐与成功。
其次,学习礼仪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在社会当中交际的金钥匙。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调研显示,那些懂得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学生,他们的身心比一般学生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他们有同情心,人脉也旺,学习成績更好。现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逐渐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渴望与周边的人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获得真正的友谊以及建立起人格和心智的良好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无法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且人际交往一旦受挫,就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交往礼仪规范和日常的礼仪知识,帮助他们掌握说话的艺术、人际交往技巧,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体的风度、高雅的气质,从而能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学习礼仪重在实践。从社会这个大角度来说,大学生个人形象往往与高校形象划等号。例如:今年笔者在南京青奥会中负责颁奖礼仪培训工作,训练时就明显看出,不同的院校学生反应出不同的文明素质,不论在礼貌上还是集体主义精神方面以及生活小节上,学生的素质表现出参差不齐。所以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外塑形象)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高等教育形象的维护。大学生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注重礼仪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将“明礼”作为道德的一项标准,就是要重视礼仪实践、训练。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衡量出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节点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体现出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些大学生平时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共场合或陌生环境时,其礼仪规范就有不好意思的成分在作怪,其实,这就是学生缺乏自信的表现。笔者经常被邀请做评委,在大赛或人才招聘会上,有一些言谈儒雅、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神态大方、礼仪到位的大学生更能受到评委或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学习礼仪,要加强礼仪实训,这样才有助于大学生“明礼”,促使大学生从细节着眼,从自身行为着手,提高自身修养。
四、结束语
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小到一家店铺,大到一个国家,想要广交朋友,广聚信息,想要增进相关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想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全面实现自己的目的,在众多元素中,同样也离不开礼仪。礼仪不仅可以美化人生,而且更是社会生活和交往的需要。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我们有礼貌是因为自尊。”“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礼貌招待的人喜悦。”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礼仪是内涵的延伸,它内蓄涵养、外塑形象,它让我们的生命承载着优雅的气质、精致的仪态、令人尊重的气韵……学礼完善自我,懂礼形神俱佳,习礼诚信社会,用礼耀我中华。
参考文献:
[1]姚涓.社交礼仪的教与学[J].高职论丛,2010(12).
[2]王璇.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摘要:我们深深地懂得,大学生掌握了公关礼仪与形象塑造,就等于手中握有一把人生成功的钥匙。首先,我觉得交谈在公关方面很重要。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 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
关键字:大学生 公关礼仪 言行举止
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公关礼仪
第一,公关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
第二,公关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第三,公关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
第四,公关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
二 我们可以学什么礼仪
(一)交谈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不宜与对方离得太远,但也不要离得过近,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 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 说话,应待别人说完。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在交际场合,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老看手表,或做出伸懒腰、玩东西等漫 不经心的动作。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等等。
(二)化妆和服装
化妆应以轻柔、优雅的淡妆为主,切忌浓妆艳抹。画眼线、涂口红也是可以做到恰到好处的画“龙”点“睛”的。不过,不宜涂过多彩色眼影,口红不可以涂得太鲜太亮。服装最好以大方、舒 适,便于行动为要。当然,简朴、利落感并不是每日套装、窄裙的硬梆梆形象,也不单是千篇一律的制服。身为白领小姐的你,可以让柔和的线条与干练的敏锐感同时出现在你身上。款式上的 选择可以不必过于拘泥,颜色方面则不妨避开死灰、黑色之类,而改选较为鲜明一点的宝蓝、翠绿、亮橘、鹅黄等色系。
(三)举止
一要注意护理头发。在办公室,衣领及头上的头皮屑有碍观瞻,会影响你的形象。
二要注意你的姿态。在办公室脱鞋是仪 态的大忌,如果穿着暴露足趾的鞋,就要小心注意足趾间的整洁。坐下来不要跷二郎腿,正确的坐姿应该两腿并拢,双脚并立或作相互交错的倾斜。保持微笑这是最最重要的仪态。行走时不 可以额首凹胸,显得无精打采,最可贵的是昂首阔步,收腹挺胸,以显示你的自信。
(四)行握手礼
(五)(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
(2)长辈 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
(4)握手时,男士应脱下手套,女士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
(5)握手时,应伸出右手,绝不可伸出左手;
(6)握手的力量要把握适中,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太用力。
(六)乘车礼仪中小轿车的座位如何排定。乘车礼仪中小轿车的座位如何排定。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位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座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 中间座为未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七)乘车礼仪中旅行车的座位如何排定。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以 每排右侧向左侧递减。
(八)馈赠礼仪中礼物应如何选择?一是向受礼者较为接近的人打听来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另一是靠自己平日观察他的爱好,留心他说过需要什么,这样出其不意,让他收到一份渴望已久,非常适合的礼物。
(九)电话礼仪电话礼仪打电话
1、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早上七点以前;晚上十点以后;午休 和用餐时间,都不适宜打电话。
2、电话接通先问“您好”,再报姓名,身份。
3、电话语言简明扼要,尽量节约时间。
4、电话音量大小,不取决于通话距离的远,近取决于通话线路的好坏。说话的音量控制在 1-2 米内交谈的的感觉。
5、要注意打电话的姿势。最好养成用左手拿话筒的习惯,右手空出来后随时都可将对方所讲的话或重要事项记下来,尽量站着听电话,即使采取坐姿,也要伸直上身,如此有助于语调的提高,精神集中,更能展现你高雅的神韵。
(十)、听电话
1、电话铃响尽量快接,如果做不到,也不能超过三声。
2、拿起话筒,先问您好,再问找谁,语气亲切平缓。
3、接听电话不 要做与通话内容无关的事情,4、通话结束,按电话礼仪,由打电话者先挂断电话。
5、对于误拨的电话,耐心向对方说明,切忌出言不逊。
三,怎样学习公关礼仪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1、从生活细节做起。
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的怨气往服务人员身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太挑刺。
当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事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问话送上天。
所以,在生活的细节上,我们也要学着换位思考,不仅仅为自己考虑。
2、掌握好书本知识。
书,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前人的经验前人的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来看来学习。这主要是专业书籍。因为,专业知识至关重要。
3、气质的培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气质最关键的还是提高自我的修养。那么,书本可以帮到你。“气质,应该是能使爱的对象,着迷着一种成熟而稳定的感召力。青春的丰采、灵与肉、健与美、智与力的蓬勃,为形成是以撼动人心的魅力提供了最充足的养分。
4、学会和别人交流,处理好跟他人的关系。
公关,也可以说是公共关系。公关礼仪对组织形象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塑造形象,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可想而知,交流对于公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5、通关专业礼仪训练。
纸上谈兵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经过训练永远不找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于是,训练,势在必行。
后言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传授,使我对公关礼仪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所谓公关礼仪就是人在交往中的艺术。
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会如何使自己的气质高雅、形象更出众;如何使自己充满自信地出现在同学老师、上级下属和客户面前;如何使自己得体而又自如的参加会议、出席社交活动。
大家好,我是李杨!这段时间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关“礼仪”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使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从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天,我们首先就要详细地了解一下礼仪的概念及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礼者敬人也。”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礼者敬人。但是你只是口头说说尊重没用。心里想什么?这就要求你善于表达,它需要一定的表达形式。你得会说话,你得有眼色,你得懂得待人接物之道。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
“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
历史上,中国曾被视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只要读一点历史,就可以知道我们祖先在3000年前所达到的高度文明:
父母给长到20岁的男孩子举行冠礼,给15岁的女孩子举行笄礼,取表字,告诉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担当成人的职责;用六道仪节
完成婚礼;士人之间有专门的士相见礼,以此表达友情的高洁非功利;为表达尊贤敬老,举行乡饮酒礼;置聘礼以教诸侯相接敬让;国际交往时列国使节吟诵诗经表达各自对对方国家的礼节,这在《左传》中连篇累牍;我们的祖先在歌舞之中进行射箭比赛,即乡射礼和大射礼,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指的就是从射礼的竞技表象中挖掘礼让虔敬之义;如此等等。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成俗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1、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古人有这样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形象。
2、方便交往应酬。一个举止大方,着装得体肯定会比举止粗俗、衣着不整的人更受人欢迎,也就更方便交往与应酬。著名传播学家布吉尼教授提出了三A原则:一是接受对方。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二是重视对方,实际是欣赏对方。怎么欣赏,比如与人交往要善于使用尊称。对有行政职务的人要称行政职务,即使他是你 的老朋友,在正规的场合也要称其行政职务,因为对方是代表单位,有决策权。也可称技术职称,就高不就低,王教授,一般不说王副教授。重视对方还表现在记住对方,每人都认为是独一无二,名字不能说错。三是赞美对方。发现别人的长处是美德,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即使是你的好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也要赞美他,所谓扬善公庭,规过私室。
3、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个人形象代表企业形象,活体广告。企业形象的好与坏实际就是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与低。
首先,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
素面朝天上班;面黄唇无色,发乱指甲长的护士,病态的样子对着病人;穿着睡衣逛市场、遛弯,西装革履游公园,透露装束进出办公室,O型腿、下肢静脉曲张穿短裙;靓妹吐脏言,当面揭人断;手指指人,用脚指物,握手成了点头哈腰的乞讨;不守信时,散漫拖拉
------比比皆是。这对个人形象有着极大的损害,也阻碍着自己和所在部门事业的发展。
一般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些小节、细节,无碍大雅。然而,举不盛举的事实证明,就是这些小节,往往决定了事情、事业的成败,分辩出了人的文明教养程度。
无论身份高低,人们依然在内心根据一个人的举止是否展示礼仪来判断他的修养、教养、涵养以及是否可以合作的潜在利益。不论你有多少财富,也不论你有多少成就,教育程度有多高,资历有多深,你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都会一笔一画地勾画你的形象,有声有色地描述着你的过去和未来。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基本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礼仪对提高道德素质,塑造高尚人格具有十分重要教育和导向作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礼仪对人的要求包括表里两个方面,它即要求一个人要有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又要求有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因此,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注重礼仪修养的人,其人格成长与高尚有缘。
通过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的形象。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在其人生道路上将会如沐春风,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而且他自己就是一片春光,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温暖和欢乐。
一个人如果能懂得并且运用不同场合的礼仪知识,就能够更容易
地与交际对象打成一片,使他们倍感亲切自然,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熟悉、理解和尊重,从而把你当成自己人,乐于接纳和接近你。礼仪本身作为人际关系的一把特殊钥匙,能够较轻易地打开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规范的课堂礼仪,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一、课前准备好习惯:
1、课前由值日生把黑板擦干净,讲台物品摆放整齐,无粉笔灰。
2、课间休息时入厕,准备好当堂课用的书和学习用品平放在课桌左上角;。
3、上课不迟到,上课铃一响立即有序进教室,立即归座,静息或者在小干部的组织下唱歌,等待老师上课。不能在教室内、走廊上走动。
4、 红领巾广播站播音时,安静倾听。
5、班级室外课(体育课、音乐课、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等)前,必须静静地在教室外走廊排成两列队伍,课代表在前、班长在后,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在预备铃响前到达目的地,保证正常上课。路上队伍整齐,不嬉笑打闹。
二、师生问好好习惯:
1、上课铃停后,教师走进教室,老师喊上课,全体学生应立即坐端正,向老师行注目礼,值日生响亮发出起立口令;全班同学立即离开座位在过道上立正站好,待全班同学都站好后,向老师问问好。
2、待老师还礼后安静、快速坐好,动作要轻。
3、上课迟到的同学,要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走进教室并轻轻关好门。下课后主动向老师说明迟到原因,并向老师道歉。
4、下课铃响后,如果老师还没有宣布下课,仍要安静听讲。
5、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值日生喊起立, 学生须面带微笑,说老师再见,老师向学生说同学们——再见。
三、课堂学习好习惯:
1、会“坐”的好习惯:
①头正、肩平、身直、足安。
②两上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不做小动作。
③养成良好坐姿,书写时,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书桌一拳远;读书时,两手持书的下角,书斜立放于桌上。
2、会“看”的好习惯:课堂上不东张西望,眼睛会看。
3、会“听”的好习惯:
①听老师讲课:听清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避免走弯路;对教学重、难点和疑难问题,集中注意力听,不插嘴,力求解决。
②听同学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议论,仔细分析正误,启发思维。
③ 排除内心环境和身边同学的干扰,倾听与学习相关的讲话。
4、会“思考”的好习惯:
①思维跟着老师走;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用已学的知识或联想到的知识组织好语言,及时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②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③学习中能够利用已经积累的知识大胆质疑。
④学习中遇到困难力争自己动脑筋解决。
⑤在课内、外学习中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5、会“发言”的.好习惯:
①发言要用普通话,课堂不说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②课堂上不交头接耳说小话,想交流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想法时应先轻举半臂右手示意老师。
③老师提问到自己时,应马上起立,大声回答。
④起立发言:经老师允许后立即起立,成立正姿势,眼睛望老师,说话声音洪亮,大方得体。同学答问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认真思考,等待同学发言完后再补充。
⑤小组发言:征得组长同意后,在组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小组内同学刚好能听清楚为宜,说完立即坐好。
⑥发现老师失误时,不要嘲笑或故意使老师难堪,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场合,委婉地向老师提出。
6、会合作的好习惯:
①小组合作,听组长安排。
②按组长分工要求力求做好自己的事。
③小组交流声音控制在本组刚好能听清为宜。
④按老师要求合作完后,立即以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和全班同学。
⑤当同学向自己请教问题时,不应傲慢,应态度诚恳,语气谦和。
⑥当同学向自己借文具或其他物品时,如果不能借予,要诚恳地讲明原因,不要生硬拒绝。
7、会笔记的好习惯: 边听边思考,边思考边记忆。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或者在书上,卷子上圈圈点点。
8、会书写好习惯:
①静心,保持良好书写姿势,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
② 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
③写字时,低年级尽量少用橡皮擦;中高年级尽量不用修正纸、修正液。
9、会上台讲解的好习惯: 学生到讲台前演示、解答问题,上、下脚步要轻,态度自然,声音洪亮,举止大方。
10、专注学习好习惯: 课堂上不吃零食,不喝饮料,不做任何与本堂课学习无关的事,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11. 公共教室上课好习惯: 在公共教室上课,须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清洁、安静,不得在桌、椅、墙上等地方乱涂乱划,离开时检查公共教室卫生。
四、课堂安全好习惯:
1、规范操作好习惯:实验课、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动手操作前,认真倾听操作要求,认真观察操作示范,操作时动作规范,注意安全,要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2、用笔好习惯:钢笔、铅笔不用时放在文具盒里,不能拿在手里把玩,更不能对着自己的脸、眼睛、身体或同学的脸、眼睛和身体,以免造成伤害。
3、劳动工具不能当作玩具玩耍,以免弄伤自己和同学。
4、 学具规范使用好习惯:数学学具、美术学具、书法课均在老师的指导下按要求使用、整理、收放,不对自己和同学造成身体伤害。
五、课堂礼仪好习惯儿歌: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途径
大学阶段是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对大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青年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 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与他们的文明水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 提高自身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让青年学生从身边做起, 从实际出发, 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顺利步入社会以及社会和谐风气的形成、整体国民素养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体现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成果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人才的主要场所, 它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 在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中, 如果重视礼仪教育, 必然会倡导礼仪教育, 会在师生中形成注重礼仪的氛围, 这种氛围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位师生的言行举止。尤其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毕业后必然会将这种行为和风尚展示和传播给社会, 不注重和倡导礼仪教育则适得其反。[1]因此, 每一位青年学生的礼仪素养的高低都集中反映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成果。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
礼仪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 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进一步说, 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 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3、促进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也决定着他们毕业后是否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给出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2]由此可见,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4、推动整体国民素养的不断提升
举止文明, 待人以礼本应是中国人的一个基本素质。然而, 在国家发展的一段时期里,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曾受到了空前的破坏, 传统礼仪严重流失, 加之前些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偏向应试教育, 而大学生教育又忽略了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 以致现在我们有一部分国民有明显的不明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 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与国人的基本礼仪修养, 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 对推动整体国民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1、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普及礼仪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比较重视书本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轻视实践知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因此, 真正懂得礼仪知识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他们只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从家长或老师那里知道一些简单的礼仪礼节而已。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经济社会, 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面临着就业、生存和挑战。因此, 高校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及现状, 面向全校开设《大学生礼仪》公共选修课是十分适时和必要的。在课程的安排方面, 可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日常礼仪问题、自我形象的塑造、大学生交际应酬等方面的技巧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举例和讲解。[3]同时还可播放一些有关礼仪方面的音像资料, 使讲解有针对性,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 又对他们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指导作用。
2、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学用礼仪教育
良好的礼仪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是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历练中不断打磨、锤炼而形成的优秀品质。在高校礼仪教育中, 也应该将礼仪教育普及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和熏陶。“少小若天性, 习惯自然成”, 能够积日常行为的涓涓细流, 才能汇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大海。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积极倡导全员参与。每个人都争做礼仪的表率, 从我做起“以礼待人”。如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舍友之间, 甚至亲人之间都要有基本的礼仪, 使全校上下都洋溢着讲文明、知礼仪的良好风尚;二是要认真落实在一切行为上。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其实礼仪素养的体现不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 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时间, 而是体现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从细微处见真涵养。
3、利用校园精品活动深化礼仪教育
高校校园内不仅要定期举办大学生礼仪大赛, 以及与之相关的辩论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礼仪讲座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还要在此基础上, 积极形成本校的精品活动。如:部分院校开展的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活动, 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培养“四个新一代”的要求为指导, 以“争做文明学生, 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 以“学习文明规范、树立文明意识、塑造文明形象、维护优良秩序、创建文明校园”为目标, 开展了基础文明修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传统文化普及教育、校园美学教育四个方面的教育。这项活动的长期、有序的开展,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风尚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高校应充分利用精品文化效应, 并以此为平台, 将大学礼仪教育的内涵和领域进一步深化。
4、结合就业创业指导落实礼仪教育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具备良好职业礼仪素养的学生在就业求职的竞争中, 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 将礼仪教育和学生就业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明白, 良好而规范的礼仪不是空喊口号, 它不仅是大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还将拓宽他们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就业空间。使他们从主观思想上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从而使高校礼仪教育的实际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作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 、学校领导要重视毕业前学生的礼仪教育;2) 、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在毕业班学生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3)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系列讲座, 对毕业学生进行系统礼仪指导;4) 、结合就业实际,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5) 、各部门形成合力, 对毕业生实施礼仪教育等。上接第218页
我国是文明古国, 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美称, 而当今社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代表着先进文明的发展方向, 它对社会文明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让我们为高校礼仪教育工作的普及、完善和提高, 努力探索、实践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为我们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彤, 韩俊武, 申洋.普通高校之礼仪教育观及其有效措施[J].时代文学.2008年05期[2][3]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素质教育.2006年1月
参考文献
[1]张彤, 韩俊武, 申洋.普通高校之礼仪教育观及其有效措施[J].时代文学.2008年05期
关键词 礼仪 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8-01
当代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型的经济社会,教育制度也必须与之接轨,因此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必须产生。素质教育,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的产生代替了以前传统的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教育范畴中,德育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新的德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是进入了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无疑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生长在这个变革时代的新一代高中生,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由于时代的变化,这一代高中生从小就要面对各种社会挑战,要独立地作出判断和选择。他们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惯于服从,而是更重视个人的权利,更重视自我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与笨拙、丑陋与缺点。传统美德包含如下内容: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勤、勇、敬、恕、谨、俭、忍、友、慈、和。传统美德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品德世代相传,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但是不管是在当代中学生身上,还是在现在的成年人中都很少看到这些了。
我是一所普通高中的教师,在后勤部工作已经2年了,主要分管学生食堂和超市,在工作中免不了要处理一些和学生有关的问题。例如:学生就餐完毕后,我们可以看到垃圾到处丢,剩饭特别多,针对这些现象我和后勤两位主任专门找了好几位学生谈话,有的说打饭的时候觉得饿,打好了又吃不下去;有的说身体不舒服吃不下去;有的说打饭的时候是那些阿姨盛多了;还有的说话更气人,我出了钱买的我想倒就倒。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导致造成这么大的浪费,是我们的饭菜有问题还是别的原因,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们最终发现是学生的问题。食堂的米、油、面、菜都是管理人员购买,均按照国家和教育部门要求严格执行,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和安全检查,都具备统一票据。当天要用的蔬菜都是当天才购买,新鲜安全。食堂厨师是一位已经专门从事学生食堂工作10多年的老厨师。食堂员工有30%都是我们学校学生家长,不管是从菜的质量,还是食堂员工来看都没有问题。反而是我们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由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要什么家里买什么,从小没有过过“穷”日子的,导致了现在这种铺张浪费的现象。
我们学校的超市里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学生购买矿泉水都是自己准备零钱“投钱”买水,就像坐公交车“投币”一样。有的学生就直接拿水走人;有的会把一元钱撕成2半来购买;还有的投的钱少拿走的水多等等。同样在我们管理的学生超市中出现很多的偷盗现象,如:有把零食装进衣服口袋带走的;有把文具用品放在衣袖里带走的;有把一提牛奶提到收银台下放着,把手里的东西结了帐提起牛奶就走的;甚至还有几个邀约一起进超市拿东西的等等,花样各异。因此为了增强超市防盗,我们安装了12个监控摄像头,明显偷东西的现象少了很多,但是由于监控视频就放在超市里,一些学生看到了监视不到的地方,偷东西的现象又有所反弹。我们把12个监控摄像头增加到24个才把这些行为降到最低。我在管理过程中在不断地反思,是不是中国现代的教育出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代的中学生失去了这种世代相传的品德。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我国,礼是仪的本质,仪是礼的外在形式。礼仪素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中学生礼仪教育是传授礼仪知识,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教育。学习礼仪,可以逐渐养成真诚、敬人、自律、适度的优秀品质,从而自觉或不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完成学校里老师所传授的书本的知识,而是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若想在步入社会之初就给众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就必须要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商务礼仪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商务礼仪是现在的社交当中的一种商务礼节的形式,它面对的是大众化的群体,.是一种公众的形象化的代表,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一种培训的,在每个服务行业必须培训的一种的规模理念,需要具备整个形象素质的气质,它需要从员工的服务礼仪的培训起,来提高整个企业的形象化,合作,互助互爱,团队的精神,感受到有整个企业的融合力量,使之有种让人看起来舒服的感觉呢.商务礼仪应该是重视的,因为的每个细节都很多的,从每个人的服装穿着,在餐厅的吃饭,接电话的形式等等,都需要严格的培训,才不会使一个人缺乏气度不凡,变得很懒散的,它是形象的象征的,是现在每人都可以学习的一种形象化的内容呢,推广到每一人的,所以我们应把这商务礼仪的培训模式当作是新型的学习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往日益增多。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修养程度和精神面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人们在对外场合的行为举止,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且会影响到本部门、本企业的形象,甚至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掌握涉外礼仪知识,懂得礼仪规范,以期打开国际合作之门。在商务中,商务礼仪起着重要的润滑和促进作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商务活动,必须掌握涉外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注重规避不合礼仪的言行,而交谈礼仪和馈赠礼仪是涉外礼仪的重要方面。娴熟的谈话技巧、适度的礼仪馈赠,有助于商务活动取得成功。
商务礼仪的作用,一言以蔽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第一个作用就是提高我们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对商务人员来说,商务人员的素质就是商务人员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的表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谓个人素质就是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基本表现,比如吸烟,一般有教养的人在外人面前是不吸烟的;有教养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是不高声讲话的;在商务交往中着装中的首饰佩戴,佩戴首饰要讲以下四个原则:戴首饰总的要求要符合身份,以少为佳。第一个原则是数量原则,下限为零,上限不多于三种,不多于两件。第二个原则叫搭配原则,服饰的和谐美是重要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一个白领小姐,去参加晚宴,穿旗袍带着高筒薄沙手套,戒指是戴在手套的里面,还是外面;一个少女,穿高筒袜,脚链是戴在里面还是外面。第三个原则是质色原则,就是质地和色彩要和谐,和谐产生美。第四个原则习俗原则,中国传统习俗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待戒指,一般拇指不戴,食指戴戒指是想找对象,求爱;中指戴戒指已经有对象了;无名指表示已经结婚了;小拇指戴戒指表示是单身主义者。
第二个作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中不懂礼貌,不懂规矩有时会把事情搞砸。(比如接电话)。拜访要预约,预约要准时。
第三个作用维护形象。个人、企业和国家形象。商务礼仪就是要维护企业形象。减灾效应,经济学概念。少出问题,少影响人际关系。有时不知怎么做时,有一个保底的做法--紧跟或者模仿,吃西餐一般要看女主人的动作,女主人坐下,你才能坐下,女主人拿起刀叉,你再动刀叉,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意思是宴会结束。所以不知道不要紧,跟着别人学,别认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要错大家一起错,大家全错不算错。了解这一点的话,你就会应对自如,落落大方。
对于大学生来说商务礼仪是很必要的:
第一:提升个人的素养。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在现在这个大学生泛滥的时代,一个毕业生若想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细节中体现的素养和气质绝对是成功的关键。比尔·盖茨讲“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第二: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在商业交往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人如何进行交往这是要讲究艺术的,比如夸奖人也要讲究艺术,不然的话即使是夸人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姓名:王艳宏
班级:旅游管理131班
学号:76(201308490417)论社交礼仪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王艳宏 旅游管理131班 学号:76 摘要: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掌握礼仪的相关知识。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和育人的地方,置身其中就应该以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它的礼仪和文明。在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并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发展掌握现代礼仪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为我所用。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礼仪 正文: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
“礼仪”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和《礼记》。而所谓“礼仪”,我们认为指的是一定地区、民族、国家或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共同遵守,并以确立、维护和协调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社会交往方式、行为的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器物、标志、服饰、象征等的总和。它是人们逐步摆脱愚昧、落后,并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见证,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教养水平的提高。
那社交礼仪又是什么呢?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的安定。礼仪是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ii
i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古人云:“礼者,人道之极也”,“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是社会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社交礼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讲究礼仪已成为人们的生活需要,并被纳入道德文明建设的内容。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日益频繁,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人们更需要以良好的礼仪形象来展示国人的文明风采。社交礼仪是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因此,掌握社交礼仪知识,讲究社交礼仪,不仅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且有利于在社会中建立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它是社会交往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必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而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便必然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对待礼仪,我们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礼仪在我们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是值得注意学习的。学习现代礼仪不仅有助于大学里面的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它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做好了基础,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为进入社会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铺垫。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现代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礼仪有以下作用:一是,促进沟通,促进我们相互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交往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二是,规范和约束我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礼仪约束着我们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在学校师生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三是,倡导、教育我们遵守道德习俗。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四是,凝聚、协调。在校园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人际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其次,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律己敬人的规范。在生活中,不管在上司、下属、领导、同事、还是家人、朋友面前,也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空间,都应该时时注意你的礼仪。比如,在陌生人面前,自我介绍要平和自信,除非情况特殊,人们一般都不习惯毛遂自荐,主动地自报姓名,这是不礼貌的。如果你基于某种理由要知道某人的名字,最好先找个第三者问一问,无论如何不要莽撞地问人家:“你叫什么名字?”如果万不得已也应说得婉转一点:“对不起。不知该怎么称呼您?” 进行自我介绍时,应显得落落大方,既不要小里小气、畏首畏尾,又不要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而且要敢于正视对方的眼睛,不慌不忙。必要时可以对自己的“姓”和“名”加以解释,你解释得越巧妙,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这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性格修养。当你初次与人见面时应注意讲话的礼仪,因为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热诚、贴心、消除陌生感。因此,由此可见社交礼仪对我们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意识到社交礼仪对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后,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社交礼仪方面的书籍,书籍内大体关于“社交装束”“社交惯例”“社交语言”“社交礼节”“社交工具”“交际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内容,我针对这些内容并参考一些书籍对此进行了大概的总结和反思,着重探讨社交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现实意义。
第一,社交礼仪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iii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二,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奇怪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第三,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第四,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较会大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
第五,社交礼仪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交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社交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尤其重要。
因此,我认为在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侯礼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3月5日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对于礼仪都是十分重视的。之前我有看过“中国礼仪教授第一人”、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作客九江学院,以《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iv为题在九江学院为该校师生做报告。金教授以孔子的话“礼者理也”阐释了“礼”的具体涵义和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所谓礼仪就是如何使我们更好地与人合作,与人合作要讲求“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善于变通”,以及“善解人意”等原则。个人素养在交往中很关键,这其中包括礼和情商,“你要作多大的事情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做人与做事哪个更加重要?金教授认为,显然做人更重要。因为不会做人就根本没有做事的机会,何谈做事?而做人其实就是与人合作。他引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梅奥的话说:“知识与技巧给人谋生的武器,但只有与人合作的能力才能让人可持续发展”。礼仪就是对人的交往与合作的一种把握,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人格修养,荀子云:“礼者养也”,即指此意。在谈到我们应该怎么做时,金教授提出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原则。所谓“内强素质”就是要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使得自己拥有“阳光心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习惯接受,“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做人要宽以待人,不要对他人苛刻,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敌人往往是被我们主观寻找和制造出来的,问题不是出在问题本身,而是看问题的角度。”而在说明“外塑形象”时,他指出了职场着装以及面试时的许多注意点,包括正装的穿着,职业服装禁忌,面试礼仪和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等几点。
总的说来,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好和熟练现代礼仪有助于提升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人际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搭建成功的桥梁。
i 《社交礼仪概论》 黄辛隐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
【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论大学生学习廉洁修身的重要性10-01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10-06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09-12
大学生应注意的那些职场礼仪06-21
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的论文09-19
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11-12
大学生礼仪例子06-29
大学生就业礼仪论文09-19
大学生礼仪论文800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