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精选13篇)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篇1

“人”怎么可以贴上标签,在市场上明目张胆的出售呢?就算是作者在书中对奴隶制度揶揄“你们是受过教育的,他们胸无点墨;你们高贵,他们卑贱;你们文雅,他们粗俗;你们才华横溢,他们愚昧笨拙”,可是我们作为“人”在同一世界生活着。如果弱肉强食是人类生存的严格准则,那人的每个“缺点”都可以作为“非人”的标签,那么人类的最终结局又将是怎样可怕呢?遗憾的是,那时代的美国仅仅将“肤色”作为一种标签。黑人的生活不堪入目。

汤姆被出售后,虽然厄运并没有那么快的降临,但却是一个死亡时刻的端倪。忠实可怜的汤姆在被迫抛妻别子后遇到了心地善良、仁慈孱弱的圣克莱。他虽然是个奴隶主,可是在他心中,奴隶仍是一个“人”,他们仍然享有一定的法律保护。属于汤姆的曙光仿佛已经到来。圣克莱的女儿伊娃(伊万杰琳),仿佛是汤姆、也是奴隶制度下的所有黑人的光明使者。我总是隐约觉得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伊娃不是世间的凡人,因为那样的灵魂,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尚不一定有,更别说是个孩子了。

伊娃的那一段独白是故事中最感人的一段,她向苍天发出的最哀婉、深沉的呼唤:“我想让你们记住,还有一个美丽的世界,耶稣居住的世界,那个世界属于我,也将属于你,你们每个人都能变成天使,永远变成天使,耶稣肯定会保佑你的。”这是从一个有稚气的孩童嘴里说出来的。也许伊娃便是耶稣的替身,把所有的苦难包揽在一个人的身上,从而给别人光明。但幼小的伊娃终究却在疾病的折磨下死去了。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篇2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斯托夫人的代表作, 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界评论的焦点。 (谢葳, 2010:1) 该书在唤醒民众反对蓄奴制度、黑人自由平等意识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被视为引发美国内战的原因之一。 (李莹, 2011:10)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 斯托夫人刻画了三位白人男性形象, 即亚瑟·谢贝尔、奥古斯丁·圣克莱儿和乔治·谢贝尔, 他们代表了奴隶制的三个不同阶段。小说通过对比他们的思想与行动牵出两条主线引导全文:其一是基督文化在全文的逐渐渗透, 其二是反奴隶制从思想到实践的逐步发展。

2. 亚瑟·谢贝尔:表面仁慈、实则心狠的绅士

2.1 反奴隶制初期

谢贝尔这一形象代表了顺从并安于奴隶制这一现状的奴隶主阶级。奴隶制根深于他的内心, 毕竟从他出生至死, 奴隶制始终伴随。要想谢贝尔站出来反对奴隶制, 哪怕稍微牺牲一下自己的利益来换取老仆人汤姆的自由也是无稽之谈。

汤姆第一次抱还是婴儿的谢贝尔时才八岁。于汤姆, 谢贝尔不仅仅是他的主人, 更像是他的孩子。可是谢贝尔仅为了一己私欲就将最忠实的汤姆卖掉。他还装模作样地对汤姆说:“我的好仆人, 上帝知道你说的句句是实话, 我要是万不得已, 人家就是拿世界上所有的钱来买你, 我也不会卖给他的。” (斯托夫人, 2001:3) 也许汤姆的顺从与死心塌地更助长了他对待卖汤姆一事的理所当然。谢贝尔一再对黑奴贩子黑利强调自己绅士的身份, 更反衬出他道貌岸然、冷酷无情的南方庄园主的本质, 而他在黑利面前对汤姆诚实和能干等品质的赞扬, 只为将汤姆卖个好价钱罢了。他自己压根不信基督教, 但为了使黑利信服, 不惜夸赞汤姆基督徒的身份。“我绝不愿意出卖奴隶, 不想失去人手, 这是实情。” (同上) 这才是谢贝尔的真正意图。就算平时对待奴隶多么慷慨大方, 但他们终究是为庄园干活的工具罢了。“在现今世道上, 慈悲以形形色色的奇怪形式表现出来, 而慈悲人士的所言所行, 就更罄竹难书。” (同上) 这难道不是对铁石心肠的谢贝尔的最好形容?

在得知女奴伊丽莎带着儿子小哈利逃走时谢贝尔与其妻子的反应更是天差地别。谢贝尔太太真心感谢上帝, 并尽力拖住黑利好让伊丽莎有时间脱险。可谢贝尔呢, 他在这时竟只想着他的名誉, 生怕失信于黑奴贩子。他对奴隶的好并不是出于真心怜悯他们, 而是他认为这是作为一名绅士应有的举止作为。在他的内心, 他还是很明确地将自己与黑人的地位区分开来, 甚至认为妻子灌输给奴隶的道德规范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地位和希望。

2.2 基督教义影响初期

谢贝尔虽不信教, 却尊重妻子的基督教信仰。他还打着自己的算盘:妻子的信教与行善足够他们二人同时进入天堂。由此可见基督教义存在于谢贝尔内心深处, 他还是相信基督教中的上帝论。特别是自从汤姆归顺了基督教, 他更放心将庄园事务交给他打理。

3. 奥古斯丁·圣克莱尔:摇摆不定的奴隶主

3.1 反奴隶制逐渐发展

奥古斯丁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具同情心的奴隶主。生性善良的他在母亲从小熏陶下厌恶奴隶制, 并从心底里可怜那些黑奴。但因性格使然 (他快乐、随便、不守时、不务实、不信教) , 他厌倦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务。虽同为奴隶主, 对待奴隶也都很好, 但奥古斯丁与谢贝尔还是截然不同的, 奥古斯丁是真心真意对待奴隶的。在他们家, 似乎没有主奴之分。他的仆人阿道夫甚至不经他同意就用他的古龙香水, 穿他的丝绸衣服, 还理直气壮地回嘴说他知道主人迟早是要给他的。这要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奴隶主家里, 都是不可容忍的———黑奴都欺负到主人头上来了。可奥古斯丁呢, 竟也不恼, 随着阿道夫“胡来”。奥古斯丁虽然对待奴隶极好, 用真心实意的照顾换来了黑奴西皮奥对他的死心塌地, 甚至为了主人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不忍黑女孩托普西经常挨主人打骂而向她的主人买下了她, 在以后的日子里, 奥古斯丁竟成了她闯祸后的“避难神”, 但他总归还是一位奴隶主。他已经意识到奴隶制的罪恶, 却还没足以为了它而放弃优越的生活。

文中最精彩的对白莫过于奥古斯丁与表姐奥菲丽亚小姐关于奴隶制的辩驳。奥菲丽亚身为北方人反对奴隶制, 却对黑人有偏见, 不愿与他们打交道, 甚至不愿碰触托普西。奥古斯丁对表姐所代表的北方人对待黑人的态度的形容可谓精彩之极:“他们讨厌他们, 就像讨厌蛇或癞蛤蟆一样。” (同上) 奥古斯丁自认为对黑人没有偏见, 他对奴隶制本质剖析得十分准确, 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位雄辩的理论家, 连他的双胞胎哥哥阿尔弗雷德都打趣他, 说他满有一个巡回牧师的才干。他出身于奴隶主阶级, 却能够将奴隶阶级的悲惨生活及其根源分析透彻。在表姐面前, 他承认自己无法解放奴隶, 但并不是为了利用他们赚钱, 相反, 他养着那么多奴隶, 是想让他们能在他的家里过着舒服的日子。在他看来算解放了他们, 他们的日子反而不会像原先那么好过。奥古斯丁甚至将自己剖析了一遍, 他对自己的性格可谓掌握透彻:“然而我的情绪时高, 时低—理论上高抵天堂之门;实践上低到尘埃之中。” (同上) 可是, 在他家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奴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奥古斯丁在世时能保护自家奴隶, 可他死后这些愿望也成为泡影。

3.2 逐渐归顺基督教

在买下汤姆之前, 奥古斯丁不信教, 甚至还嘲笑妻子玛丽去教堂听的教义根本不算宗教。的确, 玛丽所信仰的基督教是所谓上层阶级的宗教, 他们的基督教里面并不包括贫苦的奴隶阶级。怪不得奥古斯丁说要寻找宗教的话必须寻找比他高尚的, 而不是比他低级的。在与品行高尚的汤姆相处之下, 奥古斯丁慢慢地改变了对基督教的看法, 特别是唯一的爱女伊娃死后, 他完全信奉了基督教。

4. 乔治·谢贝尔:渐趋成熟的反奴隶制实践者

4.1 反奴隶制高潮

乔治·谢贝尔是亚瑟·谢贝尔的儿子, 他生性善良、正直、重情重义, 与父亲在各方面都截然不同。他相当敬重汤姆, 以至于在他心中汤姆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父亲。当得知父亲卖掉了他的汤姆大叔时, 他义愤填膺, 可无奈那时他还是个孩子而无法阻止。但反奴隶制的信念已在他心中生了根, 他许诺汤姆他日必定将他赎回。他确实长成了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但当兑现对汤姆的诺言时, 却只见了汤姆最后一面。当两个黑奴无法忍受奴隶主勒格里的压迫而恳求乔治买下他们时, 乔治拒绝了。乔治是有钱买他们, 可买下他们只会更加助长奴隶制的猖獗, 还有千千万万的黑奴等着去解救, 难道都靠好心人买下他们吗?这只会形成买卖黑奴的恶性循环。乔治在汤姆坟前发誓要解放奴隶制, 而且马上付诸行动, 解放了家中的所有奴隶, 这预示着奴隶制灭亡的必然性, 乔治让苦难之人看到了自由的希望。

4.2 虔诚的基督徒

在母亲的教育与汤姆的感化下, 乔治从小就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他熟读《圣经》, 甚至还教不大识字的汤姆学习《圣经》。基督教义在很大程度上对乔治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善待黑奴, 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与亲人。长大后乔治更是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去拯救深陷苦难中的黑奴。

5. 结语

综上所述, 反奴隶制斗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中通过对比三位白人的思想变化、宗教信仰与实践, 即表面对奴隶慷慨大方, 但实际上以自己利益为主的庄园主谢贝尔;出于真心关心奴隶, 但遗憾没有解放自家奴隶的圣克莱尔;将解放奴隶制付诸实践的乔治, 斯托夫人道出了作此安排的目的———单靠黑人的觉醒与反抗是不足以废除奴隶制的, 只有白人对奴隶制罪恶本质的逐渐醒悟并且投入到解放黑奴的斗争中, 奴隶制才会最终被废除, 《圣经》与基督文化会让白人与黑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奴隶制。

参考文献

[1]李莹.《汤姆叔叔的小屋》主人公悲剧命运解读[J].丝绸之路.文学微探, 2011, (10) .

[2]斯托夫人著.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汤姆叔叔的小屋[M].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1.

[3]谢葳.斯托夫人的矛盾矛盾心理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表现[J].安徽文学, 2010, (1) .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赏析 篇3

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海报

斯托夫人全名为哈里耶特·比彻·斯托(1811—1896),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北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牧师家庭,她自幼受父亲加尔文教信仰的影响,笃信基督教,成年后受叔父自由主义思想熏陶,关注社会问题,喜欢读英国小说家司各特的小说,这对她以后的创作有明显影响。她在21岁时,随全家迁往南部的辛辛那提市,那里和蓄奴的社会仅有一河之隔,从而使得她对黑奴的悲惨生活有着更为真实的认识。

1836年她和神学教授卡尔文·斯托结婚,在家人的鼓励下,专业从事文学创作。之后,在访问活动及其周围人废奴思想影响下,坚定了她写一部以废奴思想为主旨的长篇小说。1852年,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使她一举成名。其它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1856)、《老镇上的人们》(1869)、诗集《宗教诗选》(1867)、女权主义论文《我妻子和我》(1871)等。

一、《汤姆叔叔的小屋》情节结构

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具有显著人道主义倾向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小说由两条线索交叉构成:主线是成为奴隶制牺牲品的汤姆叔叔的悲惨遭遇,副线是乔治·哈利斯和伊扎莱夫妇的自我解放经过。谢尔比投机生意上的失败,决定了他们两家不得不面临厄运的惩罚,信仰和抉择使两家人具有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厄运来临之前,忠诚的汤姆誓死效忠主人,不愿临阵退缩。

汤姆的选择与他那谦卑的基督信仰有着直接关系,尽管他与家人受苦受难,但他却并未因一己不幸而怨天尤人。他救小伊娃和那个生病的女奴是出于悲悯情怀,为了帮助他人摆脱痛苦的折磨,他宁愿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这和基督甘心情愿走上十字架的拯救精神如出一辙。虽然没有得到好报,但他那博爱的情怀却令人钦佩。

在奴隶贩子海利的胁迫面前,伊扎莱母子俩选择了积极反抗,在他人的帮助下,他们幸运地逃出罪恶的黑手。同样是奴隶制牺牲品的伊扎莱的丈夫——乔治·哈利斯也是通过积极的反抗才最终和家人团聚,并一起逃到自由天地里去的。而与之相反的是,汤姆叔叔的命运就极具悲剧性。虽然在厄运来临之前,克洛大嫂劝过他一起逃离,可被他拒绝了。

二、《汤姆叔叔的小屋》艺术特色

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摆脱了模式化的传统套路,好人一好到底,坏人就坏得透顶。同样是种植园主,既有残忍的雷格里,也有知恩图报的圣克莱尔;既有见利忘义的奴隶贩子海利,也有有情有义的年轻种植园主乔治·谢尔比。汤姆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他也有人性的缺点。之所以是悲剧性人物,是因为他的善良无辜遭到恶的肆意侮辱和折磨。他用自己的善良和无辜牺牲,向世人昭示着一种人性的缺陷和希望。见利忘义是人性缺陷的集中体现,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是拯救堕落灵魂的人性希望。

与其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控诉黑奴制的血泪之书,还不如说它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虽然其内容是围绕农奴制来写的,但在众多复杂的人物形象身上寄予着矛盾的宗教思想。现实的矛盾和世人的痛苦使得斯托夫人的基督信仰受到考验,汤姆不单单是她笔下的罪恶奴隶制的体现而已,实际上更像是她的矛盾信仰的现实化身。美国著名长诗《海华沙之歌》的作者、著名诗人亨利·朗费罗称《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独创性:

(一)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同样是对比手法,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对比具有夸张和象征的特点,浓墨重彩;在现实主义文学中,对比重在写实和描绘,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斯托夫人重在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的对比来突出人物个性。一正一邪,如奴隶主谢尔比和雷格里;一反抗一忍耐,奴隶乔治·哈利斯和汤姆;同床异梦的夫妻圣克莱尔和玛丽太太,丈夫通情达理、知恩图报,妻子冷漠残酷、见利忘义。

(二)多层次的小说结构

小说开头以谢尔比庄园破产引出汤姆被外卖和伊扎莱夫妇外逃,然后展开全书的故事情节。一主线一副线齐头并进,相互穿插其它次要情节和线索,然后引出后文。由伊扎莱、哈利斯夫妇各自外逃,然后全家会合,一起逃到加拿大。与此同时,汤姆被卖途中,意外和圣克莱尔一家相遇,经过一番辗转,他又被贩卖到雷格里种植园,之后又引出雷格里种植园的种种插曲。两条线索,两个故事,一悲一喜,相互交错,时而出人意料,时而令人感慨万千。

(三)冷峻的讽刺性语言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批判是有所指的讽刺,含蓄而又冷峻的语言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所特有的语言特点。小说对利欲熏心的奴隶贩子海利和残忍的种植园主雷格里形象的刻画,不是像浪漫主义文学那样通过漫画式丑化和有意歪曲,而是通过他们自我吹嘘和得意忘形的口语来展现人物的自私性格。语言就是人物个性的体现,愤懑不平的是哈利斯,谦卑恭敬的是汤姆,敢做敢为的是伊扎莱,体贴入微的是小伊娃等。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篇4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1

好久以前,妈妈给我买了这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可是我到今天才看。我真后悔呀!这样一本好书我到今天才开始看,我真的好笨呀!

今天,我用了5个小时看了这本书。这本书真好看呀!

让我看完一章后就情不自禁的支翻下面的那一章。

这回我先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哈里特·比彻·斯托”。听说正是因为这本书促进了美国的废奴运动的发展。

书中,每个情节都是那么的感人,促使我一个劲的往下看,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最后那段美满的地方,让我明白“就算人生再痛苦,只要你无愧于自己的灵魂和内心,你的人生最后总是幸福的!”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2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妈妈说,这本书是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要求我认真的读这本书。

打开这本书,还没读几页,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人公汤姆作为黑奴被贩卖的悲惨遭遇,描述了黑奴那时的苦难生活。他被奴隶主当成商品一样随便买卖,没有人权。读完这本书,我对他的身世深感同情。

在解放前,我国人民的生活也处在水深火热中。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穷人只能给富裕人家当牛做马。穷人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他们早早地劳动自立,更别提进学校受教育了。

相比之下,我的生活要比他们幸福得多。我们每天去学校接受教育,可以在父母面前撒撒娇,可以看我喜欢看的课外书,穿着舒适干净的衣服,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不用为下顿饭发愁。跟他们一比,我幸福、自由,有这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它来之不易,是先辈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一名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珍惜那么好的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再学习上我以后要努力学习;在行为习惯上,做一个品德好素质高的人!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3

今天,我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我 发现书中的内容并不和我想象的一样,因为它的描写生动,把书中的动态写的活灵活现,使我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里面有《为了孩子》、《迟到的小主人》、《卖黑奴》、《终于踏上自由的土地》等。但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篇文章是:《小主人的决定》,刚翻开这本书,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谢尔贝家到处喜气洋洋,是准备迎接小主人乔治的归来。

谢尔贝太太在舒适的客厅坐着,壁炉中堆胡桃火烧得正旺,可克罗在娘就是在桌边流连不去,不就是想借此机会跟王母说话罢了。太太刚坐下就收到了信,克罗就问太太这信上提到我家老头吗?“没有”,乔治就是这个脾气。什么事都喜欢到家谈。忽然,门外传来车了声,簟治回来时就被儿子抱住了。而克罗大娘睁在眼睛焦灼地向外面黑暗中看。寻找她的丈夫,可是丈夫已经升天了。为了这事,沉默大半晌之向,三人哭成一团。而谢尔贝身上的伤,只有耶稣治好,乔治向庄园上全体黑火转达了汤姆叔叔临终前的遗愿:乔治在他的墓前曾对天发誓今天我永远不再蓄养一个黑奴了,决不让他们在我手里遭受妻离子散背井离乡的黑奴。

我感受到了简单且动人地叙述了她丈夫临终时的情景,并转达了他充满爱心的遗言,大家都应该做个正直而虔诚的基督徒,我们应该提倡人人平等,不搞种族歧视,只有和平相处,才能阻止发生种族冲突。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4

奴隶、仆人,这些词语在我们眼里奇怪又陌生。也对,我们现在处于一种民国时期,是没有这些关念的。

这次,老师让我们看本书一《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里讲述了在南北战争前发生的故事,虽然在当时这些再平常不过了,但在现在,都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这篇小说分两条线索展开:其一是年轻的女黑奴伊利扎带着孩子逃亡,最终北上加拿大与丈夫乔治会合,获得自由。其是汤姆叔叔被第三次转卖,命运波折。伊利扎和汤姆叔叔属同一庄园,却因一个黑人贩子走向了不同结局。唉,黑奴的命运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也没有谁会关心他们,就算去世了,也没有多少人会来送葬,没有多少人为他伤心。

在当时,黑人的命运可以说是悲惨,但也不是都是这样子,因为在只顾自己利益的白人“黑”海之中,有一些宽和善良的少数人,但也给了一些黑人安全与温馨,可一旦那些白人出事故,黑人们之前享受过的一切就离他而去了。世上宽厚的主人少之又少,黑奴人人知道这一点。所以,失去了好主人的庇护,只能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悲哀之中,以泪洗面,不知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

这本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被林肯称为“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而她也亲眼见过一些白人与黑奴之间的活动。

虽然现在早已没有了黑奴制定,可白人歧视黑人的现象还是大有存在的。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5

正在筹思着如何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望向了电脑旁的书柜,书柜并不大,但满满的全是书。我仿佛看见了一个老人在气喘吁吁地背着沉重的包袱,以至于他的背早已被压得扭曲变形。说实话,几乎二分之一以上的都是名著,我有个怪毛病,就是喜欢买书,特别是名著,买了又无法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便使一年多前买的名著看起来崭新无比,以至于我的唠叨老妈收拾书柜的时候又在责备,怎么又买了新书?你是不是嫌钱太多了没处花啊?那么多本名著,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读完了的却只有两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和《爱的教育》,而且《爱的教育》是当时老师强迫读完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描写汤姆叔叔、乔治夫妇等黑奴们曲折经历的描述,揭发和控诉了黑暗的奴隶制度,在当时美国产生了巨大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将黑奴们牛马不如的黑暗生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得到了文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汤姆和乔治夫妇同样是被人卖掉即将受到生不如死的黑暗生活中去的,但汤姆却忍气吞声,是由于他从小就被奴隶主灌输敬畏上帝、逆来顺受、忠顺于主人这类的基督教说教,对主人要卖他抵债也没有怨言,甘愿听从主人摆布,他认为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尽管他觉得这很不公平,并且支持伊丽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没有逃跑。后来汤姆落到了一个极端凶残的红河种植场的奴隶主莱格利手中,他还是任人摆布,却丝毫没有想到为自己寻找一条生路,他究竟是怎样活下来的,我很惊讶。最终汤姆被人误会打死,遍体鳞伤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汤姆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去尊敬,但他们两个不同性格的黑奴相比,我更喜欢乔治夫妇,因为他们有着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精神,宁愿赌一把,才有生存的希望。乔治夫妇历尽艰险,在废奴派组织的帮助下,成功地抵达加拿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逆来顺从、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1、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想想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知足了。2、我们应该学习汤姆叔叔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3、我们应该具有反抗精神,不能任人摆布,逆来顺受,成为一个自尊自强的好学生。

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名著,给我惊喜。————感谢《汤姆叔叔的小屋》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6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的斯托夫人写的,它主要讲了奴隶时代那些可怜奴隶惨痛的人生,黑奴汤姆叔叔就是其中一个,他被原来的东家谢尔贝先生被迫卖给了黑奴贩子海利,海利把汤姆卖给了富人奥古斯丁,可好景不长,富人奥古斯丁和他的女儿伊娃相继去世,结果汤姆被拍卖给了恶毒的雷格里,在雷格里惨无人道的鞭打下,最终因折磨而去世了。

书中的汤姆叔叔是个勤劳,善良,真诚的人,他熟通《圣经》,知识丰富。他同情与他同样遭遇的奴隶,有一次为了救人,竟差点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虽然他是个奴隶,却倍受其他人的尊重。书中的雷格里,是个残忍恶毒,丧尽天良的坏蛋,对待奴隶没有人道,而善良的汤姆叔叔就是死在他的鞭子之下,要是我在场,我一定会二话不说,上去暴揍他一顿,替所有被他欺负过的奴隶讨回公道。还有伊娃,她天真善良,善待每一个黑奴,与他爸爸奥古斯丁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分,汤姆叔叔不仅不同于每一个黑奴,更何况他的灵魂还超越了一切。我相信,他一定会升入天堂的,在没有分贫富卑贱的地方快乐地生活着,而可恨的雷格里则应该下地狱,让他尝尝被鞭打的滋味。同时,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不论情况如何,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与信念,做一个乐于助人,勤劳,善良的好人。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7

我有一大书柜的书,最令我收益匪浅的是那本《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是19实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斯陀夫人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肯塔基州谢尔比的家中,有一位叫汤姆的黑奴。他是一位宗教信仰诚、心地善良的人,所以深得谢尔比家的上上下下的爱戴。可是不幸的事还是降临了这个和谐的家庭。谢尔比经商失败后,被迫把汤姆和使女丽莎抵押给了黑力。不巧却被丽偷听到了,连芫逃跑。她丈夫不堪受另一个东家的欺凌与压迫,乔装逃走了。他们在途中不期而遇,一家三口获得了自由。而同样的黑奴,却受不同的待遇。汤姆叔叔被黑力运到南方,救了一个落水幼女伊娃。那姑娘的父亲克莱尔买他为家奴,可不久,克莱尔因劝架而告终人世,汤姆叔叔又被卖给残暴的雷格手里。

由于汤姆叔叔个性刚正不阿,不肯屈服于雷格,最终被他活活抽死!这样的结局太悲惨了,象汤姆叔叔这么正直的人,竟然死于残暴的雷格的手里。可我也深知,在美国当时的奴隶制度下,汤姆叔叔一定会以悲剧告终。看完这本书后,我很愤怒,愤怒美国人为什么要订立奴隶制度,因而害死了那么多的黑奴;愤怒汤姆叔叔为什么那么委曲求全;愤怒为什么黑人要受白人的控制……难道黑人就一定得在白人之下吗?就一定要受白人的欺凌吗?他们为什么不会反抗呢?“黑”与“白”一定要分那么清吗?其实,黑人中也许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艾滋病的小斗士恩科西,宽仁大义的黑人总统曼德拉…… 虽然美国现在废除了奴隶制度,但白人遇到黑人时,总有一种歧视的眼光,我认为人类应该“种族不分贵贱”。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8

我花了几天时间将《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完了,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心里不时的在赞叹最忠实“谢尔比先生”的“汤姆大叔”。又憎恨可恶的“勒格里先生”。“谢尔比先生”和“谢尔比太太”的绅士风度和他们的待人厚道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喜欢小说中的第二代混血男孩“吉姆 哈利”和像神话中的小精灵似的“伊娃”的可爱。我又讨厌凶悍粗野、缺乏生意头脑的“汤姆 洛克”。

在文中我觉得“汤姆大叔”的身世非常可怜,因为他被“谢尔比先生”忍心割爱的卖给了一个叫“黑利”的黑奴贩子来抵债,又从“黑利”手中卖给了一个像“谢尔比先生”一样待人厚道、也拥有着绅士风度的“圣 莱尔克”,“圣 莱尔克”和可爱的“伊娃”病死后,又被黑奴贩子卖给了可恶的“勒格里先生”,最后被“勒格里先生”残忍的打死了。和他是好朋友的奴隶“乔治 哈里斯”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才干的第一代混血青年,他与“吉姆 哈利”的母亲“伊丽莎结了婚后,成了一个好奴隶主,找到了“汤姆大叔”,将“汤姆大叔”厚葬了,读后感《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乔治 哈里斯”他们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这片小说告诉了我们奴隶社会对黑人朋友来说非常不公平,因为它限制了黑人朋友的自由,当然,我们也非常反对奴隶社会,如果没有奴隶社会的话,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9

《汤姆叔叔的小屋》讲的是黑人汤姆与其他黑人一起,和那些粗暴、残酷的奴隶主做斗争的故事。

谢比尔先生因为欠下了一笔债,对买卖奴隶的黑利抓到了把柄,为了还债,谢比尔先生无奈之下只好将汤姆与伊利莎的儿子——乔治·哈里斯卖给了黑利。要交人的前一天晚上,救子心切的伊莉莎带着乔治哈里斯逃走了,汤姆被卖到了圣·克莱尔先生家。圣·克莱尔先生对他很好,还给他办了自由证书,在要去办最后手续时,圣·克莱尔先生不幸去世了,汤姆又被卖给了种植棉花的雷格先生。雷格对黑奴们十分残忍,几乎被买来的奴隶最多只能活3、4年就被折磨死了。汤姆因为不忍看到两位善良的女士也整天忍受艰苦,便暗地里将她们两个放走,自己却被残忍的雷格打死了。

我为黑人感到愤愤不平,凭什么黑人就可以被白人所奴役?凭什么肤色浅的人就可以养尊处优,而肤色深的人就可以任意被任意奴役呢?难道一个人比另一个人白的时候,更白的人就可以奴役不太白的那个人吗?这不公平!谁说肤色决定一切的!如果我作为当时的一个白人,我必定要废除这一个使他人妻离子散的制度。我必定将自己的奴仆放走,并让它们成为美国的合法公民。不过,虽然以前的美国是这样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也在进步。现在的美国已经没有奴隶制了,黑人们也可以安心的过生活了。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10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一本书。我原先以为,这本书一定是比较让人感到开心,欢乐的,但一看书中的《内容简介》,就知道这是一部充满伟大的爱的不朽之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比彻.斯托夫人。当时的奴隶制,使许多坏蛋胡作非为,可是他们不知道,上帝都在看着他们。比彻.斯托夫人对那些悲惨的奴隶深感同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写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世界名著。它主要描写的是黑奴汤姆被卖到南方去,受到不同的主人的不同待遇,还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的孩子一起逃往加拿大的惊险经历。

汤姆乐于助人,待人温和,做事稳重,对上帝特别虔诚,他总是相信上帝会保佑他。宁死也不肯说出朋友的藏身地,死也不愿意做他觉得不对的事。伊丽莎的母爱感动了上天,所以在逃跑中有很多好心人相救。在自由的人看来获得自由不算什么,但在这些黑奴们看来,获得自由就像获得快乐一样,宛如一轮红日在心中悄然升起,心中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啊,自由。人生中最美好,最崇高的幸福感觉。从此以后,他们说话,行动,呼吸都不会在受到任何限制;他们的生命和尊严也不会在受到任何威胁。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心情,是新生。

当尘世的生命结束时,肉身的束缚也会消失;

我将在美妙的天国中,开始欢乐宁静的生活。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11

这本书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在美国南方的奴隶主压迫和折磨下的黑奴们的悲惨生活,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450字。故事中烈格雷(汤姆的第三个主人)是个凶狠毒辣、专横跋扈,肆意践踏奴隶的尊严的人。汤姆叔叔为了让同伴成功逃亡,宁死不出卖她们,就被烈格雷的暴打下死了!不过烈格雷最终也没有好下场,真是应了一句话“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啊!

汤姆叔叔的前两个主人对汤姆很好,可是都不幸去世了!我从这本书中认识了几个人物有:可爱的伊娃,圣克莱尔先生等人,读后感《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450字》。其中郝利(奴隶贩子)是个拆散家庭的人,真是罪不可涉。

我很同情书中的一些奴隶们如:露西的孩子被人卖掉,使她绝望的跳了河;爱米琳不得不离开母亲,忍受了各种耻辱;可怜的露西被迫离开丈夫,给烈格雷当奴隶,常常受到烈格雷的鞭打和责骂……其中汤姆叔叔说了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这句话是“我的身体属于你,可我的灵魂不是你的,金钱根本买不到,因为它只属于有能量保护它的`主人”。

这篇文章令我受益非浅,这使我知道了:做人要向汤姆叔叔学习,学习他的诚信、忠厚的精神,如果也遇到了困难的人,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让世界充满爱。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12

靠在书架上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散发着淡淡的书香,书香中蕴含着黑人追逐自由的执着,奴隶忠心耿耿的下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轻轻翻过一张张书页,边读边反复咀嚼俞敏洪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这本由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悟。

汤姆和伊丽莎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们两人都是谢尔比庄园的奴隶,每天都勤勤恳恳地服侍主人。但他们两人有一点很不相同。那就是当他们知道自己或亲人要被卖掉时,伊丽莎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毅然决定前往能使黑奴自由的地方——加拿大。但汤姆因为种种原因,留了下来,最终开始了他那一波三折的贩卖生涯。而伊丽莎则到达了加拿大。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阳光……”我轻轻哼着这首《追逐梦想》,反复咀嚼着这本书的精华,慢慢的,我对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产生了敬意。伊丽莎在知道这个可怕的消息后,出于母爱的力量,决定带儿子哈利一同前往加拿大,可路途遥远,加上追捕者在身后紧追不舍,伊丽莎的神经始终紧绷着,用梦想的力量和那渴望自由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向前进着,在追梦路上跋涉,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自由,也是为了哈利的自由,所以她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来,幸运的是,她在一个保护黑奴的村庄里遇见了自己的丈夫——乔治,乔治也是一个敢于追逐梦想,渴望自由的黑奴,他逃了出来,在这遇上了自己的妻子,他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用自己的勇敢和行动诠释了梦想的含义,始终奔跑在追梦路上。

连身份卑微的黑奴都朝着梦想的方向奔去,那我们呢?我们经常是有目标而不去做,或者是目标太远大,不知从何下手。我们要在心里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表,一步一步踏实的去做,抓住每一个机会,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说到追逐梦想,我要在这儿提到一位特殊的同学——张雨轩。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我现在和她关系十分冷淡,但她身上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令我敬佩。记得前不久期末复习时,由于我活动繁多,好几节数学课我都没有上,导致我对即将到来的数学期末抽考心里很没有底儿。这节课要宣布模拟数学考试的成绩了,我忐忑不安,紧紧攥着的手已经沁出了颗颗汗珠。可该来的还是要来的,当我听到“胡晨冉,91”时,我先是一愣,随即感到心里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重的令我喘不过气来,当听到“张雨轩,94”时,我更是抑制不住我的情绪,使劲喘着气,心情跌落到了谷底。下课了,我呆呆的坐在位子上,这时,赵老师走了过来,走到我面前,用有点开玩笑又有点担心的语气对我说:“胡晨冉,你要小心哦,张雨轩现在暗地里在跟你比赛呢!我刚刚问她怎么现在成绩有这么大的进步?她说她现在心里有个目标,就是超过胡晨冉!胡晨冉,你也得加油喽!”我听了,顿时木在了那里,可过了一会儿,我的脑海了浮现出了一幅上学期的画面……“胡晨冉,这学期来不及了,下学期,就下学期,我跟你比所有的期末考试成绩!”“好的,没问题!”在课桌旁,两个女孩充满怒气的互相瞪着对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外面一圈则是看热闹的同学,在这个凉爽的午后,这两个女孩在课桌旁定下了约定,没错,这两个女孩就是我和张雨轩。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看来张雨轩真的已经在和我做斗争了,我不安的想,不过离考试还有一段日子,或许再努力一把,还是可以扳回一局的。就这样,越临近考试,班里你追我赶的气氛更加浓烈,每个人都在追梦路上,追逐着理想的成绩,追逐着美好的未来。张雨轩,一个不起眼的女孩,却在默默的追逐自己的梦想,她好似一匹黑马,从半路猛的杀出来,让我措手不及,她那敢于追逐梦想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也就是在那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她,给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黑奴那敢于追求自由,为了梦想而努力的精神,张雨轩那遵守午后的约定,努力拼搏的举动,都是我所欠缺的。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带着缕缕书香,让我在这个早晨,在这个不寻常的早晨懂得了能使我一生受用的道理,每个人只有奔跑在追梦路上,为了自己的梦想和未来而努力,才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美好天地!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13

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后,我百感交集,有愤怒,有感动,还有对苦命的黑奴们的同情。

书中的故事之所以令我愤怒,是因为它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在美国南方的奴隶主压迫和折磨下的黑奴们的悲惨生活。故事中的奴隶贩子赫利和奴隶主烈格雷的所作所为让我愤怒无比。赫利贪得无厌,毫无人性,逼得艾莉查携子逃亡;烈格雷凶残冷酷、常常毒打黑奴,汤姆叔叔就是被他活活打死的!

然而,我也从书中的故事中获得了感动,因为可敬的汤姆叔叔、可爱的伊娃,还有圣克莱尔先生等人。故事的主人公汤姆叔叔善良、忠诚、能干,当他知道自己被主人卖给了奴隶贩子后,为了报答感恩,他没有逃走。然而,为了让同伴顺利逃走,汤姆叔叔宁死也不出卖她们,他的人格多么高尚啊!还有美丽的伊娃,她像天使一样,有着一颗纯洁的心,她平等地爱着所有的人,可惜她小小年纪就病死了!仁慈的圣克莱尔先生本来可以给汤姆叔叔自由的,谁知道他却意外身亡,真是遗憾啊!

我也很同情书中的其他奴隶们,如露希、埃米琳和露西。露希的孩子被奴隶贩子卖了,她绝望地跳河自杀了;埃米琳不得不离开母亲,不幸地被卖给了烈格雷,受尽了各种屈辱;可怜的露西被迫离开自己的丈夫,给烈格雷当奴隶,身体虚弱的她还经常受到烈格雷的鞭打和责骂……

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后,我知道这个世界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关心身边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要平等友爱地对待他们,让身边所有的人都能幸福的生活。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14

当我看完《汤姆叔叔的小屋》后,我的心像海面的浪花,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讲的是当时美国黑奴的痛苦,这本书的主人公汤姆叔叔就是一个黑奴,在经历了坎坷的一生后终于被白人害死的,这让我看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是多么严重。当时我也想: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肯定不会让种族歧视的这种法令通过。好了,闲话少说,现在我就说说这本书讲得故事吧!

在美国的肯塔基州,有一个叫赛尔比的绅士,他虽然有许多黑奴,但他不想其他的白人一样掠待黑奴,他们家的黑奴都是自由的,所以黑奴们也很尊敬他。然而,因为事业失败,不得不卖掉了小哈里和汤姆叔叔,可是,小哈里的母亲因为不愿与小哈里分开,便带着小哈里与丈夫历经千辛万苦逃到了没有黑奴制度的国家。而汤姆叔叔则不愿看到主人还不了债而没有逃走,最后几经坎坷终于死于白人的皮鞭下。

这本书最让我气愤的是黑人的拍卖会,他们简直不把黑人当人看,只把他们当作一件件商品,在拍卖会上拍卖。而黑人们却没有选择权,不可以自己选主人。就像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我觉得,那些白人很可耻,就算黑人没有白人聪明也不能把他们当做一件商品呀,最起码黑人们的运动水平远远超过了白人。那些白人也太没人性了,如果白人与黑人的位置换一下白人会有什么感受呢?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篇5

丽莎是一个尽职的母亲。为了不让塞比把自己的儿子卖掉,她深夜带着儿子逃亡。她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女主人,就给主人留了一封信。说明她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哈里是丽莎丽的儿子,他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会唱歌、跳舞,还会模仿别人的动作,是一个天才。

乔治的老主人是一个心肠毒辣、嫉妒心又很强的人。乔治在工厂制造了一台机器,可以减轻工人的负担。当乔治的老主人知道后,把乔治从工厂调出来,让他做最苦最脏的活。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有感 篇6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托夫人的作品,当时被认为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直到现在我对这本书仍然记忆犹新。

与其说这是一本著作,还不如这是一部伟大的反奴隶制的宣言。故事说的是美国黑人奴隶汤姆一次被“伪君子”奴隶贩子赫利拉到拍卖场去卖。因为那时候美国黑人在白人眼里就象对待自己的物品一样可以随便处置,黑人没有任何地位和人身自由,可以无缘无故被主人毒打,可以找个理由随时让你去死,可以任意抢走黑人的孩子去当奴隶……;他们的种种行径令人发指。但是黑人奴隶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汤姆因为一次帮助了其他黑人被主人烈格雷看到了,竟然天天对他大打出手,最后被活活打死……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反省自己,那些黑人奴隶虽然生活在黑色的天地里,天天劳累,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而且还要看着主人的脸色过日子,但是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依然向往幸福自由的生活,遇到困难乐观面对,苦中寻乐。而我自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有时一遇到就知难而退,每每想到这里,我的脸就火辣辣地。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篇课文不会背,用了多种方法也无济于事,正当我气馁的时候,我想到了可怜而坚强的汤姆,于是我放宽心态,根据课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认真理解,反复背诵,最后终于熟练地背出了这篇课文。因此我想,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珍惜身边的同学、老师和亲人,珍惜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将来报达祖国,服务大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篇7

哈里特·比彻·斯托 (Harriet Beecher Stowe) 是美国杰出的废奴作家, 她的第一部反奴隶制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Uncle Tom’s Cabin) 曾先后被译成42种文字, 享誉文坛;该书和它的续篇———《德雷德, 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 (Dred, a Tale of the Great Dismal Swamp) 被道格拉斯赞为19世纪的大手笔。《汤姆叔叔的小屋》除了深刻揭露出黑人奴隶制度的残暴罪行外, 还宣扬了基督教的信仰和精神, 有黑人的《伊利亚特》之称。1863年, 斯托夫人访问白宫期间, 美国前总统林肯称赞其为酿成了一场伟大战争的小妇人。小说以主人公汤姆被卖往南方蓄奴州的流浪遭遇和最后惨死在异乡为主线, 有力地刻画了主人公汤姆的人物形象, 抨击了美国黑人奴隶制度的罪行。作品中的流浪和死亡两大母题的呈现宣扬了基督教仁爱精神的同时提升了作品主题的高度。

二、母题的含义

母题由英文motif的音译得来, 指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或人类对于周遭世界的概念等。作为主题和情节的中间一环, 它寓于情节之中又高于情节。母题既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又是文化传统中的传承因子;它身兼叙事和意义的双重身份, 具有稳定和深刻的内涵, 能在文化传统中被不断地延续和复制。俄国比较文学之父亚·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用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使用的最小意义单位, 并与主题构成直接而密切的关联。陈建宪认为母题具有易识别和易分解性、继承和变异性、独立和组合性、名族和世界性;编撰《民间文学母题索引》的美国著名学者蒂斯·汤姆森曾指出正因为母题在传统中的延续能力, 才使它具有非同寻常的动人力量。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母题种类繁多, 上至古代神话和神祇祇祗祗英雄、下至传说人物和文学形象, 它们在作品中不断重现, 深刻刻画了人物的特点, 同时为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赋予了不同诠释。

三、《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流浪母题与圣经渊源

流浪指四海漂泊、居无定所的一种不定的生存状态, 包括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无归属感。作为人类最初认识自然的一种生存方式, 流浪因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逐渐演化为人类认识世界做出的能动反应, 同时是与世界抗争、寻求真理和胜利的过程。其范畴包括主动和被迫的、行为与精神的、显性和隐形的、历史和现实的等各种形态的流浪。流浪中的奇闻逸事、人生遭遇、文化碰撞和环境更迭一一被文学家赋予不同的呈现方式, 使流浪成为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母题。

斯托夫人笔下的主人公汤姆是谢尔比先生家的“家生”黑奴, 也是基督教的虔诚信徒。当主人在股票市场的投机生意失败, 不得不变卖奴隶抵债时, 汤姆帮助女奴伊莱扎和其子哈利成功出逃, 迈上自由之州的土地。忠诚守信的汤姆不忍看到主人谢尔比先生一筹莫展, 甘愿被卖往南方, 从此踏上了流浪之旅。小说着意描绘了在谢尔比庄园时, 汤姆是主人的管家, 深得主人信任;他的妻子克洛伊大婶则是厨娘, 一家居住的小屋依着大屋而建, 字里行间中无不暗示着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汤姆都看似是有归属感的。可是, 万恶的蓄奴制打破了这原本宁静的生活, 从此, 汤姆成了背井离乡、远离妻儿、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即便在得到第二个奴隶主圣克莱尔和其女伊娃的赏识和搭救后, 祥和的生活也是短暂的, 随着父女俩的先后离世, 汤姆又被送到拍卖场, 开始了再次的流浪, 直至落入恶魔雷格里的皮鞭下惨死。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经历着显性和隐性、物质和精神的流浪, 包括带着孩子逃亡的女奴伊莱扎最终与丈夫乔治汇合, 在废奴派的帮助下前往加拿大获得自由;心灵流浪的奴隶主圣克莱尔在女儿死后, 反复诵读女儿生前的那本《圣经》, 并幻想着能与她在天国重逢, 从而找到了心灵的皈依;女黑奴凯西和埃玛琳的逃跑则充满着智慧, 她们敢于与命运抗争以争得自己的生存之地;终生处于心灵流浪之中的残暴奴隶主雷格里缺乏信仰, 只对母亲临终的爱感到不寒而栗, 而他最终也难逃自己的终极审判日等。

这一切正与《圣经》中以色列人逃脱奴役, 最终胜利到达属于自己土地的故事不谋而合。旧约中, 上帝遵从诺言, 要拯救以色列人, 随遣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历经磨难, 最终来到了美好宽阔又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此外, 作品中两位人物被赋予的名字也源于圣经, 汤姆 (Tom) 是托马斯 (Thomas) 的异体, 源于中世纪教名, 语出阿拉姆语, 是孪生子 (a twin) 的含义;而伊莱扎 (Eliza) 则是伊丽莎白 (Elizabeth) 的昵称, 出自希伯来语, 指上帝的誓言 (oath of God) 。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圣经》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渊源, 也是西方文学艺术的主要体现。《出埃及记》中记载:以色列人为了摆脱埃及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其领袖摩西的带领下从兰塞起行, 逃离埃及, 后又历经40年的沙漠漂泊生活和一系列战争, 终于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国家。无论是伊甸神话的流浪起源、圣祖传说中的流浪历程, 还是基督耶稣的救世人生, 这一切都蕴含着人类对神圣信念的执著和流浪之路上的苦痛坚定。《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汤姆笃信基督教, 他把死看成上帝对自己的赎买;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 而是他完成背负十字架使命的必然;与之不同的是, 作品中的镜像人物———女奴伊莱扎则敢于冒着生命危险, 为赢得自由而抗争, 最终踏上“迦南乐土”。小说以汤姆被卖往南方和伊莱札逃亡北方的两条交织线将两人的流浪经历呈现在读者面前, 正因为信仰不同, 遭遇有别, 他们的结局亦不同。无论是汤姆的死还是伊莱扎的生都在流浪过程中完成了精神回归和自我救赎。

四、《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死亡母题与基督教精神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命题, 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母题。《圣经》中, 基督死后灵魂升天, 复活的只是肉体;古希腊神话中, 人的死亡被视为再生;文学作品中, 死亡不再单纯指肉体的灭亡, 更多地强调精神的麻木和堕落。虔诚的基督徒则把死亡看成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是企盼得到永久幸福的渴望;道德的完善无异于精神和肉体的死而复生, 在这个层面上, 死亡早已超出了它原本的含义, 而被幻化成人类对终极意义的探寻和人生价值的求解。

作者斯托夫人笔下的汤姆始终信奉上帝、至死不渝。他原本有两次逃离困境的机会, 但都选择放弃。一次是在奴隶主谢尔比先生的庄园:汤姆是主人的管家, 出入庄园自由, 在得知自己将被卖往南方抵债后, 仍然选择留下来, 一则无法背弃主人, 二则他相信以一己的牺牲可以换来他人的幸福。第二次是在种植园主雷格里的种植园:女黑奴凯西和埃玛琳准备逃离魔窟前曾将逃跑计划向汤姆和盘托出, 但汤姆拒绝出逃, 甚至在雷格里的酷刑逼问下守口如瓶, 最后死在他的皮鞭之下。

心理学家西蒙·弗洛伊德在著作《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将人的本能分为两类:爱欲本能和死亡本能, 并认为当生的负担超出了人的承受力时, 会转而从死亡和再生中看到光明。《圣经》中凡信奉并忠诚于上帝的人物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了上帝的恩典和救赎;信仰指引着灵魂, 是最大的力量, 没有了信仰, 没有了希望, 也就没有了爱。基督教宣扬的仁慈、宽恕和隐忍在汤姆的身上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汤姆的死正是对天堂的一种企盼;是对上帝的无条件遵从;是信奉者最终的心灵归宿;是基督教的仁爱在他身上的一种具化。《马太福音》中记载“人人彼此相爱, 还意味着要爱仇敌, 爱仇敌应是爱的极致”, 汤姆还将基督教教义中的爱发挥到了极致, 他甚至对自己施暴的人也施以基督教的博爱感化他们, 最终使他们向善。面对死亡, 汤姆没有惧怕, 他遵从善者升天堂、恶者入地狱的基督教教义;认为忍耐到底必会得救, 死是上帝将自己买下, 天堂意味着上帝对自己救赎的完满。

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死亡同样昭示着浓厚的基督教情愫, 包括仁慈的奴隶主圣克莱尔遭遇事故突然离去、其女伊娃 (伊万杰琳) 的病逝、心里极度恐惧的雷格里最后死于非命等。这其中最典型的是奴隶主圣克莱尔之女———伊娃的死。伊娃虽是奴隶主之女, 家境殷实, 却待人和善。平日里喜欢聆听汤姆吟唱赞美诗, 而在汤姆看来, 伊娃对《圣经》的诵读是世上最美妙动听的声音。将爱心、平等和快乐传递给庄园里的每一位黑奴的伊娃, 正如其父所说:“伊万杰琳, 你不就是上帝赐给我的福音吗?”她的离去不仅预示着汤姆悲剧命运的不可逆转, 更是包括汤姆在内的黑奴们福音使者的逝去。伊娃代表着基督教平等、仁爱、信仰和希望。小说中, 斯托夫人借用这个年仅五岁的小天使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传播到每个角落, 即便在她幼小生命戛然而止后, 当汤姆受到雷格里的虐待、身处困境之时, 生前热情洋溢、心地善良的伊娃仍然像神的光辉般温暖着汤姆的心灵, 给他足够的勇气和信念。

五、结语

废奴文学是19世纪上半叶文学的重要分支, 面对当时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许多作家都用自己的笔触抨击了蓄奴制问题。《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斯托夫人对于生活的概括性理解, 是对美国历史带有意识形态的重现。小说通过流浪和死亡母题的呈现, 将美国奴隶制社会下的贫困、不平等、歧视等问题抛给读者, 让读者为汤姆悲剧命运唏嘘叹息的同时, 领略到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交融互渗, 而《圣经》则是他们的交汇点。蕴含基督教信仰、博爱和救赎的精神无疑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更衍生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正如托马斯·阿奎那 (St.Thomas Aquinas) 所言: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心灵, 后者又是上帝的形象和创造物, 而上帝的心灵则是自然万物的源泉。

摘要:本文以美国小说家比彻·斯托夫人的首部反奴隶制著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为切入点, 讨论主人公汤姆颠沛流离的奴隶遭遇, 分析作品中流浪母题和死亡母题对黑人奴隶悲惨命运的凸显, 揭露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度的暴虐残忍, 刻画汤姆仁爱的博大胸怀, 彰显基督教博爱和救赎精神的作用。

关键词:流浪母题,死亡母题,基督教精神,《汤姆叔叔的小屋》,黑人奴隶制

参考文献

[1]乐黛云,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40-219.

[2]吴家荣.比较文学新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112-113.

[3]陈召荣.流浪母题与西方文学经典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7-8.

[4]亨德里克·房龙.圣经的故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10-117.

[5]高玉华.英语姓名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124-441.

[6]新旧约全书[M].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 1994:64.

[7]夏来.国外文学家妙语集锦[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7:398.

[8]夏茵英.基督教与西方文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2:74-136.

读《汤姆叔叔小屋》有感 篇8

书中描写的是一个叫汤姆的黑人,被主人卖掉后的一系列故事,生动的刻画了汤姆的善良和豪门的残暴、无人性。

这本书是一本名著,它用生动的语言,写实和朴素的手法描述了美国南方黑奴的苦难生活,并探索了他们通往自由的道路。在当时激发了以“废除奴隶制”为口号的美国南北战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对世界有影响的”的十六部世界名著之一。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篇9

18世纪初,美国肯塔基州有一个忠心耿耿的黑奴,名叫汤姆叔叔。他在主人破产之后,和其他奴隶一起被卖到了南方。在南方,经过了多次买卖和周折后,始终未能摆脱黑奴的身份。后来,汤姆叔叔未解救女奴卡茜,被马车撞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悟出了只有奋斗才能得到自由的真理。

我认为,汤姆叔叔的悲惨遭遇,和奴隶社会以及种族歧视有着直接关系。“种族歧视”这一社会问题,经常出现在报纸头条、新闻页面上,而其实例也屡见不鲜。

就在美国,白人警察可以随意枪杀黑人囚犯,即使他只犯过一点小罪,比如无照驾驶、不系安全带或横穿马路等,都可能给黑人带来杀身之祸。如果黑人举行示威游行,白人骑警就会将现场进行封锁,还会进行扫射,示威游行就会演变成全市范围的暴力冲突,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不止在美国,全世界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你们看 “ ……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我们被猎杀、枪杀、毒杀,我们的妻子、女儿、姐妹被掠走……他们夺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因为饥饿,我们那走了他们的一点面粉,或杀了他们的一头小牛充饥,他们就用枪射杀我们,用毒药毒死我们。如今,他们为徒弟付给我们的,只有每年一张羊皮……”这是一位澳大利亚土著老人的话,被收录进了白人的回忆录。没有冲天的愤怒,只有心里幽幽的叫冤。这就是澳大利亚土著,一个善良、温顺而又不行的民族。

其实,不是只有国外有种族歧视,我们国内也有相当的种族歧视。我们中国虽然只有一个种族——黄种人,但地位差距很大。有些人看不起农民、农民工,这难道不是种族歧视吗?有些人不尊重清洁工、建筑工,这难道不是种族歧视吗?要我说,他们为城市作出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但也有人站出来为被歧视的种族寻求自由与平等,比如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他于1863年正式颁布了著名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上千万黑人奴隶,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还有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 “ 自由进军 ' 运动。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为黑人的平等自由作出了贡献。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篇10

这本书讲的是在美国实行蓄奴制时期,有个黑奴名叫汤姆,汤姆是一个坚强、勇敢、诚实、善良的人。他第一任主人对他很好,可是因为没钱还债把他卖给了奴隶贩子,全家人依依不舍地和汤姆分别了。汤姆的第二任主人圣克莱尔先生对他也很好,可是没多久他的主人出了意外去世了。最后汤姆又落到那个心狠手辣的烈格雷手里,这个主人对汤姆非常不好,每天让他干最重的活,还经常打他。最后,汤姆叔叔因为不愿意出卖朋友而被残暴的烈格雷活活的打死了。

汤姆叔叔是那样的诚实,对主人忠心耿耿。有一次,汤姆的第一任主人让他去很远的地方收一笔价值500美元的巨款,曾经有人教唆他:“汤姆,你为什么不乘机逃到加拿大呢?”而汤姆却说:“我不能失信于我的主人。”汤姆叔叔那样的善良,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出卖朋友。和汤姆一个庄园里干活的卡西太太和埃米琳想和汤姆一起逃走,汤姆不肯逃走,并且要求他们不要伤害别人。后来,烈格雷觉得汤姆一定知道卡西太太和埃米琳的下落,威逼汤姆说出来,汤姆为了不伤害别人,没说出他们的下落而被主人打死了。

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心得 篇11

感想一,书名包含了整本书表达的思想。

我刚读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的名字产生了怀疑。“汤姆叔叔的小屋”从字面意思看来,就是一个叫“汤姆的人有一个木屋”,可等我读完这本书,才明白,他并不是指前面所说的,而是指黑人们渴望自由,渴望回到故乡的思想。

感想二,书里的鲜明对比。

读书心得汤姆叔叔的小屋 篇12

这本书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直1852年问世了。这本书的出版平地一声霹雳,震撼了美国人,从使南北矛盾尖锐,使了运动的发展及南北战争的爆发了起来。

1862年,宁肯在白宫接见了斯塔夫人,赞扬她这位小妇人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在谈到斯塔夫人的历史地位时,柯克。门罗认为她不仅是世界妇女中间出类拔萃的一位女作家之一。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心得 篇13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汤姆的黑人奴隶,他很能干,在雇主家有一所圆木盖的小房子,一家人勤劳又幸福地生活着。可有一天汤姆的雇主为了偿还债务,决定要把汤姆给卖了,在卖汤姆的过程中,汤姆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名字叫伊娃,伊娃很喜欢汤姆,于是伊娃的爸爸便把汤姆给买了下来。伊娃的爸爸本来准备给汤姆自由的,可是伊娃和她爸爸都不幸去世了。于是可怜的汤姆又被卖到了另一个人的手里,他叫烈格雷,是一个非常凶狠毒辣的人,有一天,列格雷手下的卡西太太和埃米琳逃跑了,汤姆知道他们逃到了哪里,但汤姆不想出卖他们,被列格雷活活打死了……

看后我深深地被汤姆的精神感动了,汤姆不出卖别人,也不把别人的秘密泄露出去,多么高尚的人格呀!我喜欢可敬的汤姆叔叔,也喜欢美丽的伊娃,他们都有一颗仁慈的心。

我痛恨买卖奴隶的奴隶贩子,尤其是狠毒的列格雷,他们经常毒打奴隶,从来不把奴隶当人对待,致使奴隶的生活异常悲惨。

读了《汤姆叔叔的小屋》,我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中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我们应该去关心那些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的人,平等对待他们,让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

上一篇:小班幼儿老师评语下一篇:课改个人心得